发布时间:2023-09-21 17:33:1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素质教育中的思想教育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地理作为幼儿师范学校基础教育的一门学科,具有独特的思想教育价值,这是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优势,对促进学生思想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具体地说,在地理教学中融入思想素质教育可达到以下目的。
1.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教师的责任。地理学科本身是思想性很强的学科,有着丰富的爱国主义内涵,在加强国情教育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通过地理教学,学生能够全面、客观地认识我国地理环境的特点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工农业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从而培养热爱祖国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强心,树立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2.培养学生资源观、环境观和人地协调的发展意识。
幼儿师范地理教材内容是以当代人类所面临的环境、资源、人口问题为主线的,它以辩证唯物主义的“人地关系协调”理论、观点向学生进行科学的全球观、资源观、环境观和人口观教育。通过地理教学,学生能明白资源、环境的关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关系,认识到不能用掠夺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去取得短期的经济效益;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人与自然必须相互支撑,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地理教学更要使学生明确目前人类正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我们只能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促进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这是当今世界未来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否则就不可能实现国家的长期稳定和发展。
3.使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具体化,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地理教学内容中充满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例如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之间、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与外力、板块的张裂与碰撞、水利建设与洪涝灾害、砍伐森林与植树造林、资源开发与限制、人口增长与控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保护等都体现了对立统一的关系。再如流星的坠落、四季更替、潮汐的形成、地震的产生日食月食、雷鸣闪电、山崩海啸海市蜃楼、彗木相撞、宇宙黑洞等自然现象,都是物质运动的表现形式。社会上流行的所谓“2012人类大灭亡”、“闰月之年有大灾”、“彗星的出现预示国家有难”、“十字连星警示世界末日来临”等谣言,都是不符合实际的主观臆造。在地理教学中可结合这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识别事物、认识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4.增强学生的国际意识和全球观念,破除狭隘的地方主义思想,树立参与世界竞争的意识。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信息的社会、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任何国家要求得发展,都离不开国际大环境提供的机遇。诸如欧洲的债务危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南极大陆和海洋资源的开发、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问题、世界和平的实现等都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单靠一个国家和地区是不能解决的,需要全球的合作和国家间的协调。中国实现现代化也同样要参与各个领域的国际合作。要借鉴国际上成功的经验,引进国际现代化的科技和管理方法,广泛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启发学生打破闭关锁国的思想。立足国际、放眼世界,树立国际国内两种政治观、资源观、环境观,为日后参与世界各国的文化、经济交流打好思想基础。
二、思想素质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提高教师自身思想道德素质是实施思想素质教育的前提。
思想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因为一切教育思想、教育计划都需要人来实现,教师素质直接影响地理素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地理教师首先应有丰富的文化知识,不仅要融会贯通地理解教材、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求,还要不断更新知识,了解当前地理信息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拓宽知识领域,开阔知识视野,充实地理内容;其次应具有高尚的师德情操和广泛的兴趣爱好,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形象对学生影响深远;最后,不仅要有强烈的敬业爱岗精神,还要有较高的理念修养及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能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既教书又育人,这样才能培养出“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改革教学方法,深挖思想素质教育素材。
要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靠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远远不能完成的,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1)大胆改革教学方法,深挖思想素质教育素材。例如我在讲授“中国的人口”一节时,教育学生,我国人口有13亿多,基数大,增长快,给国家、社会、家庭、环境都增加了沉重的负担。因为人一多,衣、食、住、行都紧张,年轻人升学、就业也困难。学生们了解到我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从而理解了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唯一出路,也是每一个公民应当履行的义务,同时也看到长期的人口政策给我国带来的老龄化问题。又如讲“我国的疆域”一节时,重点介绍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国。通过介绍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国土及丰富的资源等,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讲授“中国的行政区划”时,则重点强调台湾、香港和澳门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育学生维护祖国统一,保卫祖国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2)把现代化的一些教学手段引入课堂,设计适当的教学方法,有效地使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在教学过程中转化为促进学生发展智能的条件。在教案设计中不仅要考虑选择有利于思想素质的教学内容,还要选择有利于思想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多采用现代化教学方法,直观生动、形象地把一些思想素质教育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
(3)积极开展灵活多样的第二课堂,如成立各种兴趣小组,搞一些有关环境、资源、人口、旅游等社会调查,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地理素质。
3.改革考试方法,发挥试题的教育功能。
任何一次考试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次记忆深刻的经历,考试的级别越高,学生的这种感受就会越深刻。应当意识到,考试不仅是对学生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考查,还是对学生思想教育的极好机会。应该通过试题使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受到一次教育。假若试题能在知识、能力考查的基础上,使学生受到科学的人生观、环境道德观及国情等方面的深刻教育,那么这样的试题,不但体现着教育者的睿智及其所付出的心血,而且试题将发挥多方面功能。通过考试如能使学生受到一次心灵的振动,它的意义将是一般知识、能力考查所无法比拟的。
三、思想素质的教育的形式
由于地理学内容具有广泛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而思想素质的教育又具有现实性,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应注意体现地理教学活动的特色,可采用多种形式。
1.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形式当然不只是老师讲授,还可以师生讨论,做试验,看录像等。应根据教学大纲和课本内容,恰当地渗透资源、环境、国情内容。
2.社会实践。
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社会中去观察或调查。如人们的生活或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某要素的影响,对人群健康、经济发展的影响,了解当地一些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经验等。为加深感受,还可要求学生写出观察记录、调查报告、保护环境建议书或小论文等。
3.专题报告。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可有计划地请环保、城建、计生、环卫、乡镇企业的有关人士,以及工人、农民或学生自己,就当地或某一单位某一方面地理问题作专题报告。
4.学生活动。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政治常识、社会常识等教育的课程,社会发展的需要使思想政治课注重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提高综合能力。一个人的素质由诸多方面组成,进行素质教育是全方位的,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我们随时可以捕捉到素质教育的时机。思想政治教材中的观点是我们进行素质教育的依据,课堂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社会是我们开展素质教育的广阔天地。在教学中,我坚持从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入手,培养学生多种能力,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有进步。
一、在思想政治教学的课外延伸中进行思想教育
思想政治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要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教育主渠道作用,一个根本原则是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而课外延伸是这项原则的具体体现,有利于教师向学生进行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学生认识并适应社会。
1.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时事性、实践性、社会性较强,教师在课外活动中让学生把知识运用于实践中是非常必要的。在课外活动中,教师要给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演讲比赛、小论文专题比赛、模拟法庭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性和综合能力。如在学习“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课时,我就利用辩论会、演讲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开展了“人怎样生活才有意义”“当代青年要不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等演讲比赛,不但使学生受到了良好的思想教育,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思想政治课应注重思想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要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走出去接触社会、接触生活,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和研究,多参加社会实践,从中受到多方面的教育。教师要特别教育学生不能沉迷于网游,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多种社会实践能力,找到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充分体现教育的育人宗旨。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去理解并灵活运用知识,创造性地思考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要用生动的言语、丰富的表情与学生共同探讨教材中的感性知识,善于启发、鼓励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挖掘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并通过设疑、诱导等教学手段,把学生掌握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和素质。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1.明确目标,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自学,让学生敢于主动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求知。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教师的引导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启发学生质疑,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人的思维往往是在实际中遇到疑难问题时产生的,一个人的智慧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体现和发展。我在教学中常常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方法,启发学生质疑,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善于独立思考的学生往往能在别人习以为常的情况下发现关键性的问题。启发学生发现疑点,解释矛盾,要比让学生按教师的思路去解难题更为可贵。教师在教学中要多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形成新思想,树立新观点。
3.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围绕某一个具体问题展开课堂讨论,进行辩论,相互交流看法,提出不同的观点,形成一个相互讨论、互相促进的良好环境和气氛。这不仅扩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培养了观察力、想象力和记忆力,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三、恰当地设计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1.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师可采用讨论法、实例法等,采用启发式、对话式的教学形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如在分析某些案例、时事热点问题时,教师可运用挂图、幻灯、视频、录音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把抽象、枯燥的理论变得形象、直观,使学生受到生动的思想教育,增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2.趣味教学能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素质教育的宗旨在于通过开发学生的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学形式具有开放性特点,它要求教师改变单一、封闭的教学格局,多方入手,让学生有浓厚的兴趣参与教学,变“人—机”对话的教学模式为“人—人”对话、“人—材”活动。趣味教学正是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积极参与,达到学生愿学、会学、乐学的目的,适应素质教育的形式。游戏教学法也是思想政治课的好形式,学生的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3.竞赛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包括知识竞赛和行为竞赛。有些教学内容非常重要,但不太容易掌握,教师可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采用竞赛方式,效果很好。课前要先让学生预习教学内容,教师设计一系列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分几个小组进行竞赛,采用小组编题、互答积分和趣味辨析改错等竞赛活动,最后评出一、二、三等奖。这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素质和能力。
4.创设动手、动脑环境,培养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素质教育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多动手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可用多种手段辅助教学,促进学生手、耳、眼、脑协调水平的提高,可以为学生创设适合的动手、动脑的环境。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出题、改错题等方法,增强动手动脑能力,加强思维训练。在思想政治课中,要经过“分散思维—集中思维—分散思维”多次的循环,才能完成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因此,教师应启发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考虑问题,进行全面、辩证的思考。
四、理论教学与时政教育密切结合
一、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数学是研究现实空间形成和数学关系的科学,数学中充满着辩证法,在教学中应渗透以下基本观点。
1.实践的观点。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科学,它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学中应注意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数学的产生和发展,揭示数学本身的物质基础,并注意贯彻理论与实践结合,直观与抽象结合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逐步树立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唯物认识论。
2.对立统一的观点。数学中充满着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数学中比比皆是。如在数学概念方面正负整数和正负分数对立统一于有理数中。在运算方面,加法和减法对立统一于代数和中。
3.运动的观点。运动时物质的基本属性。如线可以看成是点的运动的轨迹,而可以看成是线运动的结果,旋转体也是运动的产物。
4.发展的观点。从整数扩充到分数,从整数扩充到负数,从有理数扩充到无理数,从实数扩充到虚数等。都说明了数学是在不断发展的,进而说明事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阶段不断发展,因而人们的思维也是按规律不断发展变化的。
5.转化的观点。一切矛盾的东西总是相互联系的,不断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如在解题过程中,条件、结论、命题形成转化;复杂与简单的转化;数与形的转化;空间和平面的转化等。
在教学中,时刻注意对立统一的观点,阐述知识的内在规律,采用矛盾分析法,研究数学中的各种矛盾双方,研究矛盾双方的依存和联系以及相互转化的条件。这样有助于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
二、道德品质教育
一个人的成就不仅取决于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还决定于意志品质的优劣。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特征,比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要做到这一点,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拼搏精神。让学生了解数学由旧知识到新知识的发展与创新,都是劳动人民和数学家们在实践中长期探索,反复试验,经过无数次推导证明的结果。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并形成长远间接地学习动机,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2.求实态度。依据数学的严密和抽象这一基本特点,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训练,严格要求逐步培养学生言必有据、一丝不苟、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科学态度,养成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优良品质。
3.思维品质。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迂回曲折的探讨分析展示出来。这样既符合实际认识规律,又交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注意求同思维向求异思维,不要盲从的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要追根求源,勇于创新。
4.学习习惯。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在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等四个环节上下功夫,培养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形成敏捷、缜密、有条不紊的学习作风。为今后的学习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5.心理素质培养。要提高学生的素质,进行健康卫生的心理教育,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已成为现实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内容之一。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学生心理问题,大多数是属于发展性的短期心理偏差,诸如懈怠、分心、畏难、马虎、自满等,只有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辅导,才能克服和减轻逆反心理和其他心理障碍的影响。
除此之外,数学教学中还应渗透审美教育,如数学中的对称美、简洁美等。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鉴赏能力,陶冶学生的美好心灵和高尚的情操,教师充分利用美的手段,使学生在美感的气氛中接受新知识和培养新能力,这是一种更高的观点和更新的教学方法。
第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品德发展规律进行教学。初中生刚刚认识社会又缺乏社会经验,有些事自以为是,实际上对人对事有时缺乏正确判断力;他们模仿性强,同时又有很大可塑性,易于接受外界影响。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对学生思想教育要做到抓早抓小。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提高各方面能力,忽视思品课教学,为考试而教学的做法是与素质教育相违背的。抓小就是结合思品课从小事抓起,防微杜渐,使学生明白对错,分清荣辱,使学生心灵不受侵蚀,保持纯洁健康的品质。
第二。目的要求要切合实际。这是教育是否成功的前提。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确定教学目的前,先从调查研究入手,分析本年级本班学生的情况和特点。然后依据课程标准确定学年的教学计划和每单元、每堂课的具体目的和要求。
第三。每堂课的课题要小一些,灵活一些。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观念,是从一个个小而具体的概念逐步形成的。从认识无数小道理达到认识大道理。课题太大,涵义太深,教师不容易讲透彻,学生印象不深刻,就达不到教育的效果。
第四,教学要点要简单明了。教学要点是为达到一堂课的教学目的所必须讲清的几个主要之点,它是教师的教学提纲,是学生领会某个道理的要领。教师讲课时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最主要的、最本质的东西上去。
第五,材料要生动形象。思想品德课运用的材料,是帮助学生形成道德认识,启发道德实践的基础。因此要重视选材,材料要生动、形象、立意深刻、有感染力、紧扣中心。
一、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的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辩证唯物主义又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地理学科是中学课程体系中联系自然、社会和环境的综合性学科,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理想载体。对于纷繁复杂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如全球的资源、环境、人口问题,只有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作出正确的解释。地理课不仅要教给学生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终身发展的能力。地理教学中要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让学生能正确认识地理事物,合理解释宇宙中发生的各种奇异现象,科学推断地球、人类的未来发展变化情况,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有助于学生认识能力的提高,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从而落实思想教育这一核心任务,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地理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说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如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昼夜更替,地球的公转产生了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自然界各种现象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矛盾的双方是对立的统一的,分析地理事物要一分为二。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
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崇高美德,也是一种道德行为规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落实思想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地理教材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爱国主义题材,教师应利用教材中的自然地理内容,介绍锦绣中华,让学生了解名山大川,陶冶学生情操。
我国疆域辽阔、位置优越、山川壮丽、湖泊众多、物产丰富、资源广布,还有名胜古迹、民族风情、优美的自然风光。像浩荡的长江、滔滔的黄河,雄伟高大的青藏高原、巍峨挺拔的喜马拉雅山,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景色迷人的杭州西湖,都江堰、郑国渠、万里长城、京杭运河,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教师应用祖国的自然美景和建设成就激发和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豪感和爱国之情。
教学有关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时,要使学生明确,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是的回归,香港和澳门平稳回归对是个借鉴。当今的台湾与回归前的港澳,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回归前的港澳分别被英国和葡萄牙统治,而台湾是中国的另一部分人生活、统治,属于中国。是大陆人民和台湾人民的共同心愿,是两岸人民的大融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我们决不容许搞任何企图把台湾从祖国领土中分裂出去的活动,维护祖国统一,保卫国家,是中国公民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使学生的心灵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的震撼。
三、国情国策教育
我国的地理国情是: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自然环境多种多样,资源物产种类多总量丰富,其中水能资源居世界第一位,水资源、森林、矿产、耕地等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少,人口与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衡;一些地区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不合理,浪费和破坏现象严重,引发了生态环境问题;自然灾害频繁多发,地区差异显著;经济建设成就巨大,但我国还是个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人口基数大,增长快,造成了资源短缺,给我国的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国家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增长”作为基本国策,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通过国情国策的学习,使学生受到资源、环境、人口方面的教育,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到实行计划生育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有效方法,是每个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使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提高执行国家政策法令的自觉性,使学生长大后争做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模范、实行计划生育的带头人。
四、乡情教育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乡是社会的窗口。乡情教育是最生动、具体的国情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乡情教育要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一定要实事求是,一分为二。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熟悉家乡的地理环境,使他们既能认识家乡自然环境优势及家乡人民如何合理利用这些优势,因地制宜,趋利避害发展生产和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又了解到家乡人民在利用自然环境发展生产和经济中的失误,客观地分析、评判乡情,培养学生忧国、富国、强国的情操。
乡情教育还可以结合发生在家乡的实例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例如在教学“日新月异的广西”时,结合讲乡情。我们的家乡――广西合浦县党江镇,位于南流江出海口处,三面环江,一面临海,土地平坦,土壤肥沃,有“稻蛋基地,鱼米之乡”之称;有造船的有利条件和传统,并有进行海产养殖的优势。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家乡人民开办船厂,大力发展文蛤,对虾,滩涂鱼等海产养殖等,很多人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提前进入了“小康”。可是近年来,由于大面积推田成塘,打深井抽地下水养南美白对虾,造成了海水倒灌,致使地下浅层淡水变质变咸,近海的几个村要到很远的地方铺设自来水管输送淡水解决生活用水。通过乡情教育,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爱乡之情,也深刻地认识到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
五、环境保护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