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7:41:1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对美学的理解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审美理解力是审美心理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黑格尔说过,审美认识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对事物的外在方面的感受和对内在本质的理解,这两个方面是对立的统一体,“在感性直接观照里同时了解到本质的概念”[1],而不是让理性认识脱离形象观照,“使概念作为概念符合呈现于意识”[1]。所以,审美的理解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的认识,而是一种渗透在形象感知、想象之中的对于事物本质的把握。它不是用概念的形式直接表现出来的,而是在对形象的直接感受中自然体现出来的,这是审美理解的一个重要特征。
所以,审美理解是与丰富的形象感受结合在一起的,是理解力和想象力、思想和形象的高度融合。它包容的内容很难用一个概念或判断来表达。叶燮说过:“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妙,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2]所以,对作品的审美理解有时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具有很大的个体体验性,仅靠教师的语言的理性讲析显然不行。既然如此,开发、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力,对于学生更深地理解作品以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很重要。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能力呢?笔者从理解的几个层次的角度来谈谈这个问题。
审美心理中的理解因素包含着若干个不尽相同的层次。
首先,最基本的理解是对不同于“实用状态”的“虚幻状态”的理解。也就是说,要把真实生活中的事件与情感区别开来,采取明确的观赏态度。瑞士美学家布洛提出过“距离说”,主张审美时主客体之间要保持一种无功利、非实用的“心理距离”。就是说,第一,审美理解是一种无功利、非实用的理解。普列汉诺夫说过:“当我们看见一件艺术品时,我们身上只产生了是否有益于社会的考虑,这样的作品就不会有审美的。”[3]我国古人审美阅读提倡“虚静”二字。虚,“罄澄心以凝思”[4];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5]。由于胸无利己的杂念而又注意力集中,读者的整个审美心理才能活跃起来,产生美感。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以自由、宁静、专注的精神状态去阅读作品,理解作者的心胸。第二,审美理解需要审美主客体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不可过大,过大则麻木不仁,进入不了作品;也不可过小,过小会导致距离的消失。让当今的儿童欣赏《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等神话,他们有的会说:“那就是假的,月亮上根本没有树,没有人,银河是个星系。”这就是距离太大。一个生活中很圆滑的学生看《变色龙》,觉得作品处处在影射自己,这是距离太小。两者均无法欣赏理解。只有理解到这是一种“虚”的东西,用想象去取代现实,才能在经历和分享着作品哀乐的同时,得到审美的。所以,在审美阅读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和审美对象——作品保持一个适当的审美心理距离。
审美理解的第二个层次,是对作品的象征意义、典故、题材、技巧等内容及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和各个民族的深层意识、哲学思想的理解。
在这个层次的理解中,对象征、典故等内容上的理解,较为容易些,需要的是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中国古典文学中,“菊”象征高洁,“竹”象征气节,“梅”象征坚贞,杨柳喻惜别,“鸿雁”喻远游、相思等,这些需要广泛的积累才能内化为自己的心理图式,从而参与新作品的理解。而对时代精神的理解就比较困难了,因为它需要一定的文学知识、历史和地理知识以及社会学、艺术史的知识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最好结合对具体艺术作品的分析,作一些纵向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和横向的(不同地域的)作品比较。比如同是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而王维的《鸟鸣涧》却是那样的空灵,静寂,不染纤尘,如何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对他们各自所处的时代、社会地位、个性教养进行分析,这样,学生才能更深入地理解他们各具特色的美。
除了以上两方面之外,就是对民族的深层意识的把握了。举个例子来说吧。《孔雀东南飞》中刘焦双双殉情,故事之悲,可想而知。但结尾是“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旁。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二人死后团圆了。为什么中国文学作品中多是大团圆的结局?即使是情侣被拆散了,死后也要化为连理枝、比翼鸟、双飞的蝴蝶,等等。为什么表达感情时,总是含而不露、怨而不怒?原来,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理想是“和”,即“中和”,它的社会伦理基础即中庸,“过犹不及”。它要求以理智节制情感,表现在文学上要求“温柔敦厚”、“含蓄蕴藉”。教师在讲解时可以使其和西方的作品相比较。如将《孔雀东南飞》与《罗米欧与朱丽叶》比较,前者通过合葬使悲剧性的矛盾冲突趋向中和,后者在冲突的中爱走向了毁灭,符合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的观点,从而可以看出东西方民族意识表现出来的审美观的差异。这些了解,都有助于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审美理解。
审美理解的第三个层次,是对“有意味的形式”的直观性把握。这是审美中最重要的理解。钱钟书在《谈艺录》中说:“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意味之于形式如盐溶于水,虽无形但有味。如何通过一咏三叹的审美体验来把握那些或悠长或短暂,既有生命的节奏又有深刻的人生哲理的形式意味呢?关键的一点就是引导学生打破日常生活中对事物的认识及分类标准,而树立以自己体验和理解的内在情感模式来对事物进行分类的审美分类标准。比如,对于月亮,如果按照日常科学的标准来解释,它属于卫星。进一步对它进行描述,可以这样写:本身不会发光,没有氧气,表层荒芜,实在没美可言。我们在让学生阅读作品时,就要让他们摆脱这种束缚,以自己的审美的情感模式来想象月亮:那美丽的嫦娥,那清冷寂静、丹桂飘香的广寒宫,那时圆时缺变化不定的光影。只有如此,才能理解中国古典文学中月亮的意蕴。其次,要用整体的思维去把握艺术形象。这种把握既指语言上的,也指情感上的。对“枯藤、老树、昏鸦”不仅要理解为三种孤独、颓败的景物,还要理解为正是这样三种孤立的景物的并举,才构成了一个整体性的情感:饥寒、孤独、漂泊游子的苍凉、迷茫、落寞的心境,真是寓不尽之意于言外,这是句中任何一个词都无法单独表达的。又如,“有一天晚上,她又住在一个凉亭里,唯见地上一片白,好象铺了一层浓霜,抬起头来,天空挂着圆圆的月亮”(《孟姜女》)。读到这里,读者似乎也感到了寒霜满地的清凉,想起古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碛里行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月明人依楼”的诗句,也更加理解了孟姜女举头望孤月的凄寂和思念故乡及丈夫的情感了。又如,“近了,近了,黑线变成了黑带子。随后看得清长城垛口了,向左右两边望望,望不到头。最后,她走到城墙底下,抬起头来看,有二十来个人那么高,这果然是万里长城了”。这是描写性的综合陈述。由于作者完整地表达了孟姜女带着望眼欲穿的期盼,千里跋涉,一步一步捱到长城的艰辛酸楚,读者在这凄怆、绵延的句子中,不仅感受到了孟姜女的辛酸和失望,也能深刻地感受到作者在平实、缓慢的陈述中的痛苦和悲愤,自然也能激起读者的深切同情,从而最终理解孟姜女一头撞向长城的做法实出必然。在这里,不仅写的是一个女人的悲哀与愤怒,而且写出了所有人的悲哀与愤怒,带着这样的悲哀和愤怒撞向长城,坚固的长城必然轰然倒塌了。这样,学生从对语句的理解,达到了对语句中传达的感情的理解,最终达到对作品意蕴主旨的理解,这就是对作品的整体的“有意味的形式”的理解。
所以,脱离日常思维的轨道,用整体的思维去把握艺术形象,并充分发挥想象力和情感的张力,是达到审美理解的关键一环。
总之,审美理解是渗透着感知、想象、情感的直观把握,它具有三个层次,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其特点,逐层深入地引导学生理解作品。
参考文献:
[1][德]黑格尔.美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7
[2][清]叶燮.原诗[O]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20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是本世纪60年代中期在西德兴起的一种关于文学阅读的美学理论。这个理论批评了以往的文学理论把文学研究的重点放在文学作品本身的“本体论”观点,明确提出了文学史不仅是作家创作的历史,更是读者阅读和反映的历史。接受美学理论重视读者的积极参与性接受姿态,从社会意识交往的角度考察阅读教学,这都具有积极的价值。据此理论,我们可以从以往阅读教学中的阅读观念中获得以下启示。
一、读者:意义的生成者
接受理论认为,当作品作为阅读对象时,只有读者介入,文学的意义及其本质才会在阅读过程中有所依附。此时的读者被容纳到了文学作品的构成要素中,读者与文本不再主客二元对立,读者成为创作的最终完成者。而传统阅读教学认为,作品是作者意向的客体,文本的意义已由作者预设好,学生的任务就是聆听、接受,这必然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而接受理论却认为,读者应是第一性的,文本是第二性的,阅读不止是方法,它还是一种对话、体验与创造。
同时,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也熔铸了自己的感知、理解、想象等心理活动,“解读即体验,体验即意义”,读者将文本“空白点”不断充实建构、文本意义在作者和读者的双重创作下最终生成后,读者也会品味先哲的深邃,也会拓展自己的视野,也会展示自己的独特个性,也会舒展自己自由的生命。
二、文本:召唤结构的开放、交流和建构
“召唤结构”是接受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由接受美学大师、联邦德国康坦茨大学教授沃尔夫冈•伊瑟尔提出,这一理论的提出对语文阅读教学有诸多启示。何谓召唤结构?伊瑟尔认为,文本中的创作意图只有通过读者才能以不同方式得到现实化和具体化,并作为影响效果以不同的面貌重新出现,这种文本中的创作意图的未定性与意义空白是联结创作意识和接受意识的桥梁,是构成作品的基础结构,这就是所谓的召唤结构。因此,召唤结构是作者与读者的中介,二者需要建立一种新型互补关系。也就是说,阅读是读者的审美经验创造作品的过程,它发掘出作品中的种种意蕴。作者通过作品与读者建立起对话关系,形成一种召唤结构。某一经典作品如何阐释、理解,我们应坚持一元化和多元化相结合的原则,既不能违背作品的内在规定性,也要力求符合学生实际,让作品解读带上时代色彩,在分析“应该是什么”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思考“可以是什么”。这样一来,作品的意义便是开放的、交流的、建构的,它在无数读者的无数次阅读中一次次生成,但却没有一个终极。
因此,高明的老师在阅读教学时会营造一个巨大的阅读磁力场,这是阅读教学的“活水”,是语文阅读课活的灵魂之所在!
三、意义:“偏见”对真理的获胜
传统阅读观念认为阅读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寻求文章中的的真理,教师总是在参考书的预设下苦口婆心地把学生往既定答案上引导,从而来对文本的唯一性意义进行判定,而对其它阐释则一律“封杀”,并被扣上了偏见的帽子。
海德格尔将“偏见”称为“前理解”,他认为这是阐释者的认知结构中的一种历史文化,是潜藏于文本解读中的一种传统本身具有的制约力量。伽达默尔则将“偏见”成为“成见”,他认为这是读者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一种判断和倾向性,它是认识事物的前提和基础,它是构成人的全部体验能力的最初直接性。接受理论中有“期待视野”这一概念,它是读者在阅读某一作品时自身所具有的生活体验,审美经验,个性志趣等对这一作品所形成的预期,这实际是“前理解”和“成见”的一种泛化。接受理论既然认为文本中存在着吁求读者的召唤结构,而这种结构又是混沌模糊的,那么读者在解读文学时就被赋予了无限性和开放性,文学作品的意义不再是自足、封闭、静止的,文本的召唤结构不会自发地提供一个现成的答案,读者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境、不同心态下所捕捉到的文本的意义是不同的,因此阅读过程中充满了读者的体味、创造,但这种创造要由文本的主流价值取向来制约,强调阅读的多元有界。
四、结语
人们需要阅读,是因为它能够改造自我,完善自我。学生就是在阅读理解文本的过程中学习作品的语言,体验作者的生命意识,有此经历了一种变化:他们将获得的经验作为一种凭借尺度加诸被观察之物并开始变更它。因此从阅读教学的本质说,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这种全方位的旧我的扬弃,新我的营构与重建。学生要在一次次地阅读中建构自我意义,在旧我的扬弃中诞生一个新我。这就是阅读教学的建构性特点的另一层内涵。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238-01
一、体育教学中美育的含义及重要意义
美育的作用在于能激发青少年的审美冲动和想像力,发展青少年的审美能力和为他们提供情感抒发的途径,使他们超越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压抑,开放自我,缓和因青少年情感迅速发展而造成的矛盾心理,真诚的用心灵与他人交流,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美的教育是很丰富的,从人体讲有肌肉美、体形美、健康美、强壮美、肤色美;从运动角度讲,有形象美、姿势美、力量美、柔软美、韵律美、惊险美;从欣赏的角度讲,有行为美、心灵美、精神美、坚毅美、品质美、喜悦的美、服装器械美等等。
健康与运动说明了体育与美的关系,人体自身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珍品,强健的体魄可以使和人的运动联想在一起。希腊米隆的著名雕塑《掷铁饼者》就是以运动员为对象,将力量、节奏和旋律融为一体给人一种顽强拼搏的感染力,从而具有巨大的美的魅力。为什么人体美可以唤起人们种种不同的意像?因为人体美直接体现了人自身力量与热情,是健、力、美高度有机的统一。这种体育中的美不只是具体形象的,而且还有很强的感染力,它不是直接诉诸于人的理智,而是诉诸于人的情感,通过它,以情感人激励人愉悦人。
二、体育教学中美育对教学效果所起的作用
审美教育在体育教育中能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丰富体育的内容和形式,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美育能调节人的精神,使人产生美好的情感,促进人体的健康发展。悦耳的音乐、健美的体魄、优美的舞姿等,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增进人的愉快、幸福之感,使血液中分泌出有益健康的化学物质,从而促进人体的健康发展,在美的陶醉中大脑放松、肌肉松弛,消除精神和肌肉的紧张。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容易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体现,乐于参与其中,改善学习效率。体育是一种健与美的有机结合,寓美育于体育之中,有助于学生掌握运动技巧要领,可以使学生体育运动中的动作优美、协调、富有节奏感,注意动作的造型和旋律美,进行提高体育运动的质量。体育教学中,老师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其优美艺术化,做到形式多样、有趣味、有针对性、科学性。教师根据课的内容和美的规律有效地编排一些节奏流畅、动作新颖、科学合理的徒手操,或创编一些有趣的游戏,使学生在培养良好身体姿势的同时陶冶情操,发展节奏感、韵律感、协调性,培养一些好的品质。教学中,教师应以自己语言的优美、行动的文雅、生活的朴实、作风正派,给学生美好的感染,注意引起和激发学生的直接身心效应。在教学中创造美好的环境促进学生心情舒畅,促进其身体健康。体育教学中向学生灌输人体美的基本知识教育学生注意坐、立、行、卧的正确姿势及仪表,注意用美的原则指导锻炼,不仅可以防止脊柱弯曲等畸形发展,促进其正常发育,而且可以促进身体的匀称发展,使学生体格健壮、体态优美。
三、体育教学中美育对学生全面发展所起的作用
人本主义的体育教学思想强调在体育过程中,除传授动作技术和各种体育知识、以及发燕尾服学生体能和技能以外,还应该把培养学生的情感、理想意志力作用教育价值取向,使其身心发展保持一致性,以形成完整的人格。而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可以使其更加完善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一)体育教育中美育对情感教育的作用。教育对青少年的需要而言,主要是把他们不断产生的个体需要引向正确的社会需要,并使二者相互协调发展。而美育是自觉运用审美规律,实现其人生价值的教育活动。这种教育是适合个体的感情发展和情感生活需要,即个性情感,创造性表现与升华的需要而成立的,其目的在于满足这种需要,并提高这种需要的水平。
(二)体育教育中美育对个体创造性所起的作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之不竭动力。”美育不仅能培养学生有高尚的情操,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促进智力开发,培养创新能力,体育教学能使学生的身心同时参与,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自然的优势,因而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一、坚持美术创作
新课改,对教师的学科专业要求更高了,社会对教师的定位,已不仅仅是一位平凡的教师,更是一位不凡的名师,因为广大家长和学生不需要“教书匠”,他们需要的是学者型的“教育家”,这是现代教育呈现的趋势。教师也不能只局限于奉献,更应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发展是硬道理”正揭示了这一内在规律。新课改对中小学美术教师提出了“动口也要动手”的教学能力标准,因为身教胜于言传,美术教师是否具备创作能力,将对美术新课改顺利实施起着关键的保证和促进作用。
广大中小学美术教师因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制约,很少有机会融入和参与到社会美术活动中,所以在美术界举办的各类展评中,鲜有中小学美术教师的身影。在教育界,美术创作不被重视,在美术界又很难被关注,广大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创作活动已被边缘化,基本处在自生自灭状态,面临着很大的困境,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欣慰地看到,仍有一些美术教师“自讨苦吃”,坚持美术创作无怨无悔,正是这样的美术教师用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才华,支撑着中小学美术教学应有的风采和立足点。
“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美术教师要不断与时俱进,提升自身的美术教育水准,必须坚持“美术”和“教学”同步发展,如二条腿走路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美术教师,也才能胜任新课改对美术教育的要求。这样教师从“讲者”转变为“作者”,对学生的人生和成长都将会有更深刻的启迪意义。
二、陶冶性情,升华境界
欣赏教学同其他艺术教育一样,主要功能是审美教育,即纯正的审美趣味、正确的审美观点、高雅的审美格调,健康的美术作品对培植高尚丰富的情感、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起着润物无声的作用。用美术作品引发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在共鸣中陶冶情操,升华精神境界。
在欣赏教学中,注意引导就能给学生一片绚丽的天空,学生就能插上想象的翅膀,成为创造的主人。但教室、教材、学校并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人生的教科书。优秀的欣赏课应既充满改革精神,又符合常规要求,注重教师讲课,突出授课的主要性;注重学生欣赏,突出活跃性。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加以补充和适当的取舍,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综合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知识理解和巩固,提高学习效率。
三、注重理论教学,提高美术素养
美术理论教学首先应重视基本概念,如美术常用名词“美术”、“观察”、“素描”、“透视”等概念。其次是基本原理,如构图原理、透视原理和各类画的表现原理,等等。再次是美术史,了解中外一些著名画家及其作品。同时,对中外美术史上的著名雕塑、建筑、工艺等有所了解。
美术理论看似是“画外功夫”,却永久地引导学生在艺术上的成长。通过美术理论教学,练就学生“广博的视野、开阔的胸怀、观察的眼睛、感悟的心灵、丰富的技法”。
四、正确评价,促进个性发展
教师要注意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从心理素质教育等方面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并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如对学生的美术作业可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总评的方法。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多鼓励、多表扬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任何理论的出现都是由其独特的历史渊源和现实的社会条件共同作用而成的。历史渊源能够表明一种理论产生、发展、演进的轨迹,现实的社会条件则是推进原有的理论在不断变化的新环境中发展、创新的基础。理论的演进伴随着的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变化,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认识的深化不断转化成形形的理论,充实着现行理论的体系。当代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和演进也必然遵循着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以下即对公共管理学的理论起源及现状做一个系统的回顾和描述,从中探寻美国公共管理学发展过程中的得失,并将其与中国的公共管理学的发展进行对比,力求为我国公共管理事业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经验和理论指导,从而真正使理论与实践达到有效结合。
美国公共管理学的理论起源及现状
从标准学术意义上来说,公共管理学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真正作为一门完全独立的科学研究领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的理论渊源来源于公共行政学。回顾公共行政学发展演进的历史,其理论源头可以追溯至20世纪初期形成的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和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流行的新公共行政学。发展至20世纪70年代末,公共管理学在公共政策和工商管理两个学科的强烈影响下,终于形成自己的体系。如今的公共管理学已成为一个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的交叉整合型的学科体系。
学术界一般认为,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在1887年发表的《行政学研究》一书,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建立一门独立的行政学科,是公共行政的奠基之作。随后,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一系列的理论随着时间的延续相继诞生。20世纪60年代的布凯南的“政府失败说”,以其实用性和创建性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他们认为,政府官员们追求私利是导致政府管理无效性的必然的结果,因此必须对整个政府的管理体制重新进行设计,否则就不会出现行政改革家们所追求的行政行为的高效率。伴随着西方经济危机的加深,传统的官僚制政府体制的危机也随之凸显,发达国家政府又掀起新一轮行政改革的热潮,奥斯本的企业家政府理论于是顺应时代的潮流而诞生。奥斯本认为,官僚制的政府组织形式之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经久不衰的原因是因为它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而今天的社会环境与官僚组织产生的环境大不相同,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更加追求效率,因此,用企业家精神来重塑政府是相当必要的。随着时间的演进,先前的理论在风靡世界的同时也遭受到了许多批评,在这些批评之中能够直接针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尤其是企业家政府理论的一套具有替代性的新理论被提出来,即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建立一些具有完整的整合力的公共机构,坚持管理的自由化和管理的市场化理念,关注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扮演的角色。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国内出现了新公共管理运动,以解决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对于公共事务的管理为核心目标。通过对各个学科相关知识的融合,重新创建一个公共管理的新知识框架,从而适应当代公共管理发展的迫切需要。公共管理学以公共管理问题为核心,融合来自于各个学科的知识,突破了先前的公共行政学的学科限制。它研究的核心议题是“提供公共服务时,除了拓宽和完善官僚机构之外,其他机构也可以提供所有这些职能”,并围绕该核心展开对公共机构与公共部门经济效益之间关系的研究。公共管理学研究的问题远远包括以往的公共行政学涉及的主题,如公共服务供给、制度选择、政府腐败等。总之,一系列与公共管理相关的理论的提出,共同拓宽了公共政策研究的主题和范围,形成了广泛综合的知识结构框架以及新的公共管理方式。
美国公共管理学存在的问题
公共管理学的可信性。随着上述众多的公共管理理论学说在美国的诞生及发展,公共管理的研究领域大大扩展,所吸收以及包含的知识框架也越来越多。然而,美国的公共管理学仍然存在众多问题。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学者Van Riper就已经提出警告:学者要认真了解公共管理学的历史,否则便会误解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传统。然而,直到2001年,芝加哥大学的林恩教授(Laurence E. Lynn Jr)才开始关注到该问题。林恩在2001年发现,许多著名的学者连学科发展的真实情况都不能掌握,因此他们所建立的理论的可靠性以及所提供的建议的可能性都存在众多疑问。例如,威尔逊在1887年提出“政治与行政二分法”之后,并无意推广这个并不恰当的主张,这个事实就被当时的众多学者所忽略。
重要问题研究的肤浅。即使众多的公共管理理论发源于美国,事实上,美国的公共管理学者的学术水准以及对政府改革的影响并非如外人想象中那样理想。许多美国学者也没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在某一时刻的公共管理现象,而是只对其作镜花水月式的简单描述,没有深入分析可以随环境、价值以及权力的转变而改变的公共管理的本质。例如,美国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的严重经济危机,直接致使美国政府权力极度扩张,公共管理部门膨胀,对大企业监管加强,继而导致美国大政府的出现,这种情况的出现表明美国的公共管理学者们在针对具体的背景和社会环境下并没有把握住公共管理的实质,与此同时,在关键时刻也缺乏先见之明,没能够深入研究公共政策在运行之初可能带来的后果。
美国公共管理学对我国的启示
鉴于以上对于美国的公共管理学的现状以及问题的描述,我们有理由相信,美国公共管理学在为该学科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着某些重大的问题。因此,认清美国公共管理学的现状,了解美国与中国在公共管理之间的差距和差异,对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任晓林教授曾撰文指出:“中国公共管理相关理论的发展走的是一条借鉴、学习、吸收与创新的道路,包括对西方公共管理理论的借鉴。”以下即为笔者总结出的几点启示。
1制约因素
一是思想跟不上发展趋势。改革开放以后,大批购进或租赁先进综机设备,技术消化是一个关键问题;其次管理人员在制定措施,强化管理,巩固提高等层面,超前意识明显不够,思想滞后于管理。二是技术跟不上发展的步伐。煤矿职工队伍与轻工业相比,整体人员素质相对偏低。在“粗放型”管理时期,采区同类设备数十年一个型号,一样配件,操作简便。设备靠经验管理,慢慢上劲、稳步前进,悠然自得。现在就不行,每年都有新的采区电气设备被推荐,被引进。从改善劳动条件,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等方面讲,确实十分必要,从区队管理的角度看,新技术怎样掌握?交与谁使用能玩转机器?能否达到设计效果等一个个问题,都需要管理者缜密研究,精心落实。这些问题又往往是一个还未形成经验,下一个新设备,新问题又接踵而来,所以造成采区设备管理经常吃“加生饭”。现在这种打破常规,跑步也跟不上的发展势头,让管理者感到十分紧迫与危机。三是人的因素。其一,区队人员近几年因转岗、外流、退休等,使得区队一线技术工人严重不足。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准确判断故障,独立处理问题的技术能手屈指可数,直接影响了生产进度。其二,培训跟不上。一些区队领导总怕培训耽误生产,不明白“磨刀不误砍柴工”的辩证原理,职工技术素质提升较慢。其三,岗位职责不清。有些队领导认为工平时维护检修设备可多可少,可有可无,由于这种思想支配,就经常安排他们干一些于无关的杂活,使工经常“不务正业”。在一线生产中,必要时互相支援一下本无可非议,但总是“锄别人的地”,必然“慌自己的田”。事故率上升在所难免。出了事不是没人帮,就是想帮也帮不上,受罚更无人代替,所以,工苦不堪言,久而久之,就想改变工作或跳槽外出,因此造成队伍不稳定。其四,用人机制不是量才使用、因职选人能者上,庸者下,而是遇有升迁提拔机遇,有的领导却把人情、亲疏作为衡量标准,让技术水平和知识能力平平的人占居“高位”冷了技术骨干们的心。外行领导内行、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工作勉为其难,还哪有开拓创新之说。以上几点,就是制约我矿产量稳步增长主要因素的主要方面。
2对策
直接影响着全矿生产目标完成,效益实现,职工收入指数高低等项变化,是一个非同一般的系统工程,只有协调一致,环环相扣,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才能产生最佳效果。笔者认为,做好煤矿区队科学管理,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认识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性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并对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我们煤炭行业也是如此,我们要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高产高效的采煤与管理水平、首先要在科技方面赶上去,而要在科技方面赶上去,最重要的是人的自身素质提高上去,因为人是生产力的首要的能动的要素,科学知识水平越高,劳动技能就越强。区队管理,实际上也是对人的管理,因一切工作都有人来做,所有设备都有人来操作、维护,人的主观意识积极、客观行为就兴奋活跃,设备就多运转,少事故,反之亦然。每个在岗职工,都能做到人尽其责、各显其能、就等于管理者牵住了“牛鼻子”,从而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奇效。随着煤矿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双高”矿井建设,高新技术设备大量使用,对高素质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只有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先进设备才能如虎添翼。只有抓住人才这个纲、才能一纲举而万目张。技术人才,主要靠自己来培养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要跟上时代步伐,就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掌握新技术,方能与时俱进。就我矿而言,新综机设备频频进入,不努力学习肯定要落伍。培训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选拔优秀骨干青年到煤矿院校或厂家定向培训,回矿后再传、帮、带,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鼓励职工自学成才。凡自学者,必目标专一,有韧劲,积极性高。十学九成,应给以鼓励与支持。由采煤系统分批组织工集体培训,在了解综机设备构造性能,操作程序的基础上,掌握常规故障处理方法,这种短、平、快的培训形式,对解决采区普遍问题很适用。综采队结合生产中存在或发生的特殊问题,一题一讲,现实具体,清楚明白,立竿见影。这种因时、因地、因人就地取材,量才施教,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工接受快,用的上,能收到事办功倍的好效果。总之,人才不能靠上级派来,而主要是靠区队领导慧眼识英,挖掘培训而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样,才能使人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尊重人才远见卓识之士清楚的认识到,未来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竞争。“得人才者得天下”。尊重人才,发挥人才的骨干领军作用,仍是煤矿区队管理稳步发展的基础和希望。作为区队领导,对此一定要有高度认识。在区队队伍内,凡有真才实学者,应“不拘一格用人才”,使其学有所用,用其所长,让其有施展才华的出头之日,同时也能为后者效仿,刺激争做知识型员工的愿望。尊重人才应效先贤,凡举不避亲疏,使用充分信任。对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年,大胆任用,责权利到位,让其大显身手,扎根采区岗位。如只想让马儿跑得快,又不给马草吃,肯定耐力是不会长久的。只有在单位形成让技术尖子吃香,才能出现百花盛开春满园,朝气蓬勃,承前启后,欣欣向荣的景象,才能使采区队伍保持稳定,锐意进取和不断发展的势头。
作者:夏新甫 单位:平煤股份十矿
当前学生对理科课程普遍兴趣不高,原因之一是这些学科枯燥无味,缺乏吸引学生的兴趣点。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对知识内容强烈兴趣可以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调动他们的积极学习愿望。而多媒体课件就是把语言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投影等多种资料,集光、形、色于课件之中,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迅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的知识点更加详实,对学生的学习极具诱惑力。例如:在引入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电磁波概念时,由于学生的准备性知识很少,我首先做了这样的引入语:生意可以有效的传递信息,那么电视上的音像信号是怎么传来的呢。我们使用的移动手机又是通过什么来传播的呢?请同学们观看多媒体课件。这时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迅速变化的电流形成电流的动漫图像,生像结合,兴趣盎然,抽象变具体,学生顺理成章的形成了电磁波的概念。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能很好的突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大面积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物理日常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由于平常受实验配套设施的限制,很多是无法完成的或者即使完成了也是效果不明显,譬如教师在建立理想的物理模型时,就只能靠靠表述、画图来强制让学生理解,学生感觉理解非常困难,效果极差。而用电脑进行模拟制作,音像结合,化抽象为直观。往往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为了加深学生对本节的波速、波长、频率三个概念的理解可以播放多媒体课件,用类比水波的传播:启发学生思考并得出波峰、波谷、频率的概念、频率的单位、波速与波长和频率的关系式:波速=波长×频率,从而类比水波得出电磁波也有自己的波速、波长、频率、三者关系式,也可以用电磁波的波形图来描述。这样利用电脑技术使学生对电磁波知识点的认识更为直观,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物理概念、公式、规律的学习情境,培养他们的自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物理学习内容特点是在教学中用色彩斑斓、悬念迭生的联想推理、实验演示,促使他们理解、掌握所学知识点。但是由于受各种实物条件的限制,效果往往不理想,而且许多原子分子等微粒不能用肉眼看清的,有些现象即使借助高科技的手段也很难看到,这就大大增加了了教学难度。但是如果利用多媒体课件模拟物理现象,就可以把一个肉眼根本无法看到的现象、过程形象逼真地摆放在学生面前,而且能化静为动,把情境延迟与加快,把虚拟为真实,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本节课的学习之中可以用Flas展现电磁波不但能在各种固体、液体、气体等介质中传播,还能够在真空中传播,多媒体课件的及时展示充分地让学生的眼、耳、手、脑聚焦于教学的知识点,教师若能稍加启发,学生就能理解到电磁波的传播是不需要介质的,它和声音的传播有着明显的不同,然后多媒体播放宇航员在月球上即使是面对面,也需要使用对讲机的道理,月球上是真空,不能传播声音,但是能传播电磁波;从而也克服了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实验无法在实际之中演示的困难。
四、利用多媒体课件,能够充分发挥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互补
电磁波的形成过程的“细节”用真实的实验是无法展现的,它是看不见,摸不着。也因为这一点,所以它神秘、抽象。故考虑用多媒体技术在这一方面的优势来弥补实验的不足。在教学中,利用电磁振荡现象设计了一段多媒体动画,来大致摸拟电磁波的形成和传播过程。因为是用逐帧逐渐向两侧淡出的表现手法,呈现出由近及远的缓慢传播过程,所以对帮助学生形象地建立电磁波的形成过程有很大好处。 如何探究电磁波传播的速度问题是本人在教学中考虑的另一个问题,情境设计的难度相当大,原因是电磁波的速度等于光速,通常的传播距离都很有限,无法觉察到电磁波速度这一问题。于是我巧妙地应用两地电视现场转播这一情境来解决这一问题。我录制一段录像在课堂上播放,场景是: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与深圳记者之间的现场股评报导场面。其中有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和深圳记者同在一个电视画面上的镜头,每主持人向记者提出问题后,记者反应都明显滞后,学生能估测出交流的滞后时间大约有1s左右,这种反应上滞后,学生能感受到不是来自人生理的因素。于是我抓住这个现象,给了学生一个提示,即两地间的电视信号是通过同步卫星传输的,并且用多媒体动画展示了传输过程(大致如上图所示的画面)。之后,我提出如下问题
问题1:这现象说明了什么?――电磁波传播有一定的速度。
问题2:已知同步卫星的高度为3.6×107m,能否利用这个现象,估算出电磁波的速度大小?
学生动笔做了计算,主要有如下两种表现,老师适时做了点评。
第一种:V=S/t≈2×3.6×107m/1s=7.2×107m/s――错!
第二种:V=S/t≈4×3.6×107m/1s=1.4×108m/s――正确!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光学基本知识,知道的光速大小是3.0×108m/s,电磁波的速度估算值与光速数量级相同,学生很是惊奇!是巧合还是有内在联系?由此引发了学生更深层次的猜想:电磁波的速度与光速是否相等?光是否也是电磁波? 比之传统教学使得教学困难很好的得到了解决。
“媒介素养”是英文media literacy的中译,这一概念从英国的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大卫・白金汉(David Buckingham)教授率先提出:媒介素养是指为了使用和解读媒介所必须的知识、技巧和能力;到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提出: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的能力,以及制作和生产媒介信息的能力;最后由国内学者进行读解性的表述: 张志安、沈国麟认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话、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张冠文、于健认为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正确地批判和估价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素养,段京肃、杜骏飞认为:媒介素养包括了三个主要的环节:接触媒介―获取信息;解读媒介―批判地接受媒介信息;利用媒介―借助媒介下作和生话,通过媒介发出自己的声音井维护自己的利益。一路演化传承,为普及媒介素养意识以及推进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英国学者FR・利维斯(FR Leavis)和D・汤普森( Denys Thompson),在1933年发表的《文化和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中,首次就学校引入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作了专门的阐述,并提出了系统的教学建议。媒介素养教育从20世纪的30年代的英国逐渐发展到西欧、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目前,在韩国、我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等传媒业较为发达的亚洲国家和地区都设置了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将其纳入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以及终身教育体制当中,逐步促进了社会整体的媒介素养的提高。
而对日益复杂的信息传播语境与格局,指导当代大学生正确理解并建设性地享用大众媒介信息和各种信息资源,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实现自我,参与社会发展,这是培养合格社会公民的必经之路。在我国大陆地区,只有中国传媒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几所高校形成了一定的课程体系,而这些大学的媒介素养教育都是以新闻传媒学科为依托,以新闻传媒专业学生为重点对象逐步普及和推广至非专业学生,以媒介素养作为综合素质培养的切入点。根据已有的研究,独立学院几乎没有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案例。所谓“独立学院”是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是根据2003年4月教育部规范民办二级学院办学的“八号文件”开始建立的。独立学院必须在培养介于学科研究型和职业技能型人才目标之间的定位上办出特色,落实到人才培养目标上,应该主要培养为地方和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专业型人才,培养具有人文、科学、职业三位一体综合素养的应用型人才。而在人才综合素质的各项指标中,媒介素养是体现信息整合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的重要标志。
就如专家所指:“信息社会需要的不是信息的简单传递者或使用者,而是具有较强信息意识和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大量支离破碎的信息与数据进行归纳与综合,使之条理化的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人才。”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建设国家的重任,他们能否接受和怎样接受良好的媒介素养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特别是在网络时代能否抵御不良文化的侵袭,这关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整个民族的未来。因此,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模式过渡到大众教育模式中担负重任的独立学院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使独立学院学生更好地利用媒介信息完成自身的社会化,让他们对现代大众传播媒介有一个清醒的、正确的、基本的认识,以提高他们辨识媒介信息与利用媒介信息的能力,使其具备高尚的文化素养,形成健全的人格,成为真正合格的社会成员。
浙江传媒学院媒介素养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王天德教授所主持的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媒介素养专项研究项目中专门提及了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关键问题,认为“当前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建立一套适合大学生文化状况、技能状况、品行状况,适合大学生对媒介渴望的能动性需求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学科知识、认知知识、情感知识和媒介知识。”因此,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系统是高校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关键,对于独立学院这类建校历史不到十年的年轻学校在开展媒介素质教育方面就应遵循因地制宜和循序渐进的原则。
重视校园媒体建设与媒介素养教育的结合,明确校园媒体是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理想平台。通过校园媒体大力宣传媒介素养意义、作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对媒介素养学习的兴趣,如校园广播、电视台、校报、系刊和网站可以通过介绍,或者举办活动来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宣传,利用记者团等各类学生社团制作内部刊物或宣传资料,并在校内分发和传阅,以帮助大学生们树立并强化媒介素养的意识。校园媒体尽可能为大学生媒介实践提供相应的空间,如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的校园广播台、青年电视台和校报、《文理青年》杂志以及院系网站和新闻类社团等组织和机构,可以给全校大学生提供大量记者、编辑及其他自由撰稿的机会;宣传栏上的海报制作也是一种参与媒介的实践行为;另外,还可以以班集体为单位,成立读报评报会,共同交流和讨论等,这些都不失为参与媒介实践的表现,而这些实践能够帮助大学生强化媒介素养意识和思想,并且可以提高其自身的媒介素养甚至综合素质。在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交融和角力中,校园媒体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和校园文化构建中的作用和价值有待进一步得到重视和挖掘。
建构层次分明科学合理的课程模式,明确媒介素养教育核心是成熟的课程模式。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模式主要有三种:独立的必修课程;某一正规课程的一部分;选修课。目前 ,国内各高校系统而规范的媒介素养课程体系还未建立,大学生对于媒介传播的认知,更多的还是散见于新闻学、传播学等各门专业课程中、媒介素养教育要从专业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公共平台,成为大学生的通识教育,这既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名至实归”,也是高校素质教育在新形势下的“应有之义”。以笔者所在的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为例,可以通过在传媒学院的新闻、编导专业进行媒介素养试点教学,在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达到一定教学效果的基础上进而面向全院学生开设独立选修课。与此同时,还可以进行跨学科融入式教学的尝试。这种方式可以融入政治课(主要是《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程)、融入相关网络课程和信息课程、融入大学语文课程、融入英语课程、融入相关艺术,特别是广播电视艺术类课程、融入传播类课程。强调课程内容的生活化,既体现学科知识的融合,更从大学生的媒介需求和对媒介认知的实际出发,要有利于指导大学生的媒介生活,防止空洞的理论说教。比如,以“学会在新闻中了解国家大事”、“流行文化和偶像崇拜”、“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编剧”、 “神奇的电视剧制作”、“广告,想说信你不容易吗?”……尝试从每种媒介形态的基本概念、内涵,媒介形态可能对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应当如何防范,在防范过程中,应当注意什么等方面进行授课,基本能够达到了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大学生的媒介实践活动,明确高校与媒体组织及社会的联动是完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网络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并非高校单方的责任,而是全社会共同的使命,因为高校培养的人才将服务于媒体机构以及全社会。因此,在施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时候,媒体或社会有责任与高校相互配合。高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媒体机构,并赴媒体进行实践。此外,媒体通过出版专门的书籍、杂志或制作相关节目等形式来引导大学生养成正确的媒介素养。通过社会参与的模式,建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社会参与机制,构建信息社会中各种媒介与大学生良性互动的平台,促进媒介自律与学生媒介素质的双向提高。
在独立学院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还有很多方法可行,相信随着媒介素养教育观念的传播以及相关部门对此项教育的重视,必能促成良好的媒介素养教育氛围,形成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把媒介素养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白传之,阎欢. 媒介教育论.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2]张志安,沈国麟. 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 青年记者,2004.
汉字的书写,是学生的一项最基本的技能,也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现在,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越来越差,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引起了国家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教育部负责人明确提出:当前,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在重视学生掌握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的同时,仍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写字教学,家长也应积极配合,共同培养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把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汉字写好、写美。
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坚持正确的写字姿势,书写认真仔细,规范整洁,能够促进学生良好品格和意志力的发展。为此,教育部多次提出明确要求,要把写字课纳入课程表。
我是一个初中语文教师,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已经24年了,在教学工作中,我也越来越感觉到:孩子们的汉字书写确实越来越差了,加强写字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是所有教师的共同任务。
一、当前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状况
1.书写不规范
我教九年级两个班的语文课,共110名学生,每天都在和学生的作业和试卷打交道,除了十几名学生的书写还比较清楚工整外,百分之九十左右的学生的书写可以说是一团糟,甚至看不清写的是什么。我也曾作过一个小小的调查,走访了几所兄弟学校,随机抽取了200份学生的考试试卷,结果表明学生书写不规范。
2.不会基本的笔画、笔顺
汉字由基本笔画构成,点横竖撇捺提,而且书写有一定的顺序。我做过一个小实验:让学生听写20个汉字,要求必须一笔一划地写,结果学生的书写,或笔画或笔顺的错误竟达15个之多,个别学生简直是“画字”或叫“凑字”,根本不会笔画笔顺。
3.握笔姿势不对
我仔细观察过学生的握笔姿势,特别是那些书写不规范的学生的握笔姿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握笔姿势不正确,不是握笔,简直是“抱”着笔写字。
二、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差的根源
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差,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作业多
我曾经和部分学生谈论关于他们书写的问题,我说:“你们的字写的这样乱,将来考试的时候是要吃亏的,特别是文科,你们为什么写字不慢一点,把字写清楚工整?”没想到学生们很干脆地说:“写慢了完不成作业呀。”
学生们每天很少有自习课,每个学科除了课堂作业以外,还留有家庭作业。课堂作业,学生们都是利用课间10分钟完成,或中午抓时间做。家庭作业,学生们大多写到晚上10点多钟,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作业也不断增多,学生们为了赶进度不得不“笔走龙蛇”了,久而久之,便养成了书写潦草的习惯,再想改正也确实困难了。
2.教师忽视了对学生的书写能力的培养
(1)教师片面追求学生的分数,而忽视了对学生书写能力的训练。当然,这也不都是教师的责任,跟当前对学生的评价制度也有关。当前分数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升学要的就是学生的分数,为了追求升学率,教师不得不千方百计地提高学生的分数,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各种资料让学生多做多练。虽然训练书写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分数,但毕竟收效甚微。
(2)试卷对学生书写能力的考查并不多。近一两年的中考试卷,虽然有的省市对学生的书写能力进行了考查,但占的分数比率不大,一般是1到2分,而在阅卷的时候也没有严格按照是否“规范、美观”评分,只要书写正确就可以得满分,进而使教师忽视对学生书写能力的训练。
3.教师素质差
有些教师,本身写字就不够认真,板书、批改学生作业很随意,书写潦草,不规范,甚至笔顺不对。特别是小学生,在识字阶段,就是跟教师学写字的,教师这样写,学生们当然也就这样写。
4.电脑的普及
有的学生认为,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练习写字,上电脑打一下不就行了吗?甚至很多学生都不再做笔记了,而是到电脑上查一查,复制粘贴。凡此种种都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书写的重视,这也是造成学生书写能力弱的原因。
三、如何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1.彻底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们从作业堆里解放出来。
2.从小学低年级抓起,使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从小学到中学都要把写字课纳入课程表,要有专门专业的老师讲授。
4.通过展览、比赛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们的书写兴趣。
摘 要:在高度媒介化、信息化的当今社会,大学生对新媒体的媒介素养事关大学生整体素质的高低。文章从媒介素养的四个维度出发,以兰州地区高校大学生为例,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并提出了培育和提高大学生对新媒体的媒介素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媒体;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242-03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维度
新媒体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等渠道进行双向互动的多媒体信息传播的媒介,主要是网络媒介和手机媒介。大学生对新媒体的媒介素养,不仅是其作为未来合格媒介公民的公共要求,也是新媒体时代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媒介素养是指在媒介的刺激作用之下,受者所产生的有关媒介的各种心理变化及其结果,其实就是个体如何处理与媒介的关系,表现为个体对媒介的主观意识和能动性。
就大学生某一时点的媒介素养来看,可以将其概括为四个维度:一是接触媒介,表现为对媒介的选择和接触倾向,以及选择、接触的能力;二是认识理解媒介,表现为对媒介及其信息的知晓、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媒介知识;三是评估媒介,表现为对媒介提出质疑和批判,以及与受者原有的需要、态度相比较产生的情感体验,形成新的媒介态度或巩固旧的媒介态度,最终凝结为价值观、道德观等个性心理;四是使用媒介,表现为对媒介的应用能力(包括创造能力和媒介信息制作能力等)和媒介习惯,以及对媒介信息的反应、反馈能力和习惯,并在此过程中形成媒介意志。这四个维度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本文从媒介素养的四个维度设计了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兰州地区的6所高校(西北师范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甘肃政治学院和兰州商学院)的大一到大三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720份,有效问卷683份,有效回收率为94.9%。
二、新媒体的媒介素养现状分析
(一)新媒体接触情况
从表1可以得出三个结论:一是大学生对新媒体(网络或手机)的接触率非常高,几乎是100%。大学生接触短信、飞信的比例是99%,接触网络(QQ)的比例也是99%。二是大学生对新媒体D1接触存在一些差异,接触性最高的是手机短信、飞信(99%)和网络QQ等即时交流工具(99%),处于中等接触性的是门户网站和微博,比例分别是65%和66%,接触较少的是电子邮件、BBS和网络电影电视,接触最少的是网络报告或手机报(经常接触率仅为11%)。三是大学生接触新媒体社交需要处于优势地位,通过短信、飞信、QQ等即时交流工具、微博等新媒体达到与他人交往目的的人数都接近或超过三分之二。
从接触的新媒体信息内容来看,大学生接触新媒体的信息内容依次集中在:人际交流(54%)、休闲娱乐(52%)、关注社会(39%)、生活健康(35%)、时政新闻(21%)、专业学习(19%)。可见,大学生接触媒介的目的和动机呈现多样化的特征,但为满足专业学习需要的媒体选择较少,与大学生的社会角色任务不一致。
(二)对新媒体的认识理解情况
调查发现,大学生普遍认为,新媒体是现实生活中传播信息的主要工具(89%),承担着社会舆论监督的功能(76%),同时具有娱乐功能(52%)和文化传承(49%)功能。可见,大学生对新媒体认识和理解比较全面、准确,符合实际情况。但就其负面影响来看,大学生除了认识到新媒体的“虚假信息”会带来不利影响(72%)之外,绝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认识到对新媒体的过渡依赖会影响到专业学习(4%)和人际交往(7%),甚至影响到身心健康发展(2%)。特别是,对新媒体的技术知识了解的人非常少,仅占3%,如果将计算机或网络专业学生排除在外的话,这个比例就更低了,说明大学生对新媒体本身的认识比较肤浅,知识相对贫乏。
(三)对新媒体评估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在被调查的八个媒介中,除门户网站的信任人数没有达到一半之外,其他媒介信息的内容真实性几乎不受大学生的怀疑,信任的人数均达到2/3以上。这充分反映出,大学生的对媒介批判、质疑的精神较差,很少去考虑信息是否真实,而是一味地接收,甚至是接受,几乎对媒介信息不进行过滤。即使有的大学生会考虑信息的真实性问题,但多数情况下也只是想想而已,不会深究。他们往往会天真地认为,媒介中的任何信息都是经过“把关人”严格筛选。就对新媒体信息内容的信任情况来看,他们认为最真实的是时政新闻(91%),其他依次为:社会事件报道(87%)、生活健康知识(85%)、专业知识(76%)、教育培训与广告(23%)。可见,大学生对国家大事、社会事件、民生问题等高度关注,而且深信不疑,这与大学生有较强的从众心理有着直接的关系。调查还发现,几乎全部的大学生对新媒体持肯定态度,表示出极度的喜欢(98%)。受这种积极的感情支配,他们更加积极地接触新媒体,认识和使用新媒体。反复的循环运作,使大学生形成了稳定的对新媒体的观念,包括价值观、世界观等。
(四)新媒体的使用情况
媒介的使用层次包括应用能力和应用习惯两个主要方面。应用能力是指大学生应用新媒体获取信息和信息的能力;应用习惯是指应用能力的发挥成为一种经常性活动。调查显示,有51%的大学生发表过微博,转载过信息,发表过评论。有65%的大学生利用BBS发表过信息或至少浏览过信息,有5%的大学生给新媒体提过意见或建议,仅有13%的大学生从未参与过任何形式的媒介活动。这说明,大学生在浅层次的新媒体使用方面比较积极,也具有相应的能力。但是,在建设性或创造性地使用新媒体方面,能力不足,而且也没有形成习惯性。调查发现,仅有1%的大学生思考过或建立过网站,成为网站管理员的也只有2%;有18%的大学生开通了自己的微博,然而仅有4%的大学生会搜集身边的信息并发表在微博、BBS等新媒体上。
三、讨论与建议
第一,大学生几乎每天都离不开网络或手机,特别是即时性、交互性强、不受时间和地点约束的手机,更是他们的“宠儿”。这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非常一致,说明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大学生对新媒体的接触情况具体普遍的相同性。不但反映出大学生接触新事物的能力与兴趣,而且也反映出他们关注社会、了解社会的愿望非常迫切。然而,在网络或手机的具体媒介接触的频率和程度方面存在差异,迅捷、方便的手机短信、飞信和QQ等交流工具受热捧,而网络报刊和手机报等很少被使用。一方面,这与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参照群体有关,也与他们接触媒介的动机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媒介及其信息的接触是否付费有关。
第二,大学生不能有效地将媒介接触与自身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一方面,反映出大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途径仍然比较单一,缺乏从新媒体获取知识的意识;另一方面,反映出大学生的专业学习态度还不够积极,应付的思想依然存在,这不利于大学生的终身学习。
第三,大学生对新媒体的社会功能有清晰的认识,但对媒介信息的“真实性”缺乏批判与质疑,不能正确、准确地理解新媒体本身。大学生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形成了不加批判地接受知识的习惯,这种心理定势也会迁移到他们对新媒体的认识和理解上。当然,这也体现了大学生创新意识的不足,缺乏质疑的勇气,甚至是能力。
第四,大学生对新媒体的态度比较积极,但对新媒体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估计不足,对媒介信息的价值、意义缺乏客观评价。评估是一个主观过程,人们往往依据自己的主观标准来评价事物。就新媒体而言,大学生的主要兴趣集中在娱乐和社交方面,所以,难免用这两个标准来衡量媒介的价值与意义。大学生是社会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决不应该是一个缺乏主见、人云亦云的一代。
第五,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多数情况下处于较浅层次,深层的创造性应用和建设性应用较少,而且能力不足,也未能形成良好的习惯。大学生将在未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与媒体打交道也会是家常便饭,因此,必须很好地正确使用媒体,发挥其对社会进步的重要影响。
为此,高校必须承担起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任务,立足现有基础,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建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以媒介素养的提升为重点,恰当地选择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贯彻因材施教的策略,有计划地将媒介素养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遵从内因、外因相结合的原则,明确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主体与责任人,科学地选择媒介素养教育的模式。
参考文献:
〔1〕袁宏刚.高校学生工作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与实现路径[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1):46.
〔2〕陈娟.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新闻传播,2011,(4):110.
生理学是一门以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为研究对象的医学基础学科[1],概念和机制都有较高的抽象和概括性,且难讲解、难记忆。传统的生理学教学注重于知识的传授,不能满足时展对创新素质培养的需要,系统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深化生理学教学改革,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到生理学教学过程,实现医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势在必行。
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将文本、图像、动画、视频等融为一体,图文声像并茂,将板书和绘图难以表达的抽象生理学理论、概念、过程和机制等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并辅以配音说明,使学生的学习思维清晰,增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例如在讲解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时,可绘制脂质双分子层的图片,膜上镶嵌有各种不同功能的蛋白质,膜两侧存在物质的浓度梯度,小分子物质可以顺浓度差被动跨膜转运,而主动转运过程是需耗能的,细胞消耗1分子的ATP提供的能量,可将细胞内的3Na+逆浓度差泵出细胞外,同时将细胞外的2K+泵入细胞内,在演示其转运过程时可设计成动画演示,这样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其更有效的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反馈,暂停、慢放或重复播放所需材料,并对同步播放的视频画面加以讲解说明,使教学动静结合、生动有趣,使抽象、静止的知识、概念“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是一个愉悦的过程,而不是一种负担,学习积极性提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多媒体感知认识和交流,把课堂教学激活,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并形成学习动机。
2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边板书边讲解,受教室黑板空间、课堂时间及书写速度的限制,所以教师往往在授课时字唯其少,意唯其多。多媒体课件是提前制作,时间充裕,因此教师可以避免上述弊端,精心制作,在文本的设置、图像处理上精益求精,色彩对比鲜明,多媒体课程不等于“教材搬家”,而是要求简单、快速、有效地将多媒体与教学内容整合。教学中运用的多媒体技术,不在于技术含量高,而在于辅助教学好,媒体不会帮助学习,正如用汽车运送的食物不会比马车运送的食物更有营养。例如在讲授肌细胞收缩这一知识点时,内容多,在制作课件过程中,教师将神经――肌接头处兴奋传递、肌细胞的微细结构、肌细胞的收缩机制等放在一张主片上,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用子片分别详细介绍具体内容,形成一个链条式的结构。每张幻灯片内容要单一,制作好幻灯片后,在每一子片与主片间设置超级链接,这样每讲完一个子片都回到主片,形成系统的体系。在讲完内容后,教师可以设置问题,通过练习,让学生更系统的掌握所学知识点。授课过程中,教师通过严密的逻辑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注意学生的反应,重点内容用特殊的字体或符号标明,难点问题详细讲解,放慢放映的速度,便于学生思考和理解,记笔记。了解的内容可快速讲解,通过这种“突出重点,详讲难点”的方式,加深学生的印象。在授课过程中循序地放映幻灯片,类似于传统的板书,便于学生紧随教师的思路。若将大段的内容同时出现在屏幕上,学生往往疲于抄笔记而忽视教师的讲授,结果造成学习困难而听课疲惫,上课时感觉听得明白但课后脑袋空空,这是因为学生在听课时没有充足的时间兼顾思考和记笔记,影响了其课后复习所致。因此,在教学中要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板书相结合,在介绍难点、重点内容时结合提问、启发等方式,建立新型的“教师――媒体――学生”的教学模式。
3 拓宽学生知识面
多媒体是一种符合人类思维特点的多层次信息系统,能超越时空限制,提供大量信息,学生采用超级链接方式任意选择或调出各类信息资料[2],教师通过积极引导将有限的教室空间与无限的网络连接,建立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生理学是重要的基础学科,是后续学科学习的基础。学生普遍对临床知识感兴趣,教学中不妨引用临床病例,讲解一些基本的临床知识,联系疾病与正常机体活动的关系,结合这些知识点制作模型,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深奥的机理通俗化,静止的知识动态化。如讲牵涉痛时可以涉及到心绞痛、阑尾炎等疾病的一些表现,帮助学生树立整体的医学理念,学生可既巩固所学的生理知识,又对将学的临床知识有所了解。教师可提出一些与临床相关的问题,启发学生充分运用现代的计算机技术提供的便利,查资料、提前预习,真正的把生理课学活,拓宽知识面。
4 促使教师不断自我完善
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来说,讲授相同的内容,多媒体教学节约了30%的授课时间,因此,每次备课教师须查询大量教学资料,精心选择素材,不断更新知识,打破以往局限于书本知识的局面,增加课堂容量和信息量。根据教学需要,运用适当的新的多媒体技术,组合与加工,取长补短。做到对各章节自由选择,顺序自由调整,各版面之间容易跳转,方便使用。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多媒体教学可以理解为传统教学基础上增加了多媒体这一特殊工具的教学,它不可能完全抛弃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因此,在设计多媒体教程时,要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正确处理多媒体教学时间与适时的讲解、板书、交互时间的关系。总之,随着多媒体教育技术飞速发展,生理学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越来越普遍。教师在学习多媒体技术的同时,应关注教育理论的发展,随时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多媒体教学,使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 曲美他嗪 CHF NT-ProBNP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类型心脏疾患的终末阶段,随着对CHF的深入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心肌细胞代谢的改变在CHF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能量底物利用障碍是导致CHF进行性恶化的重要机制[1]。作为心肌能量代谢治疗的代表药物曲美他嗪,近年来逐渐应用于治疗CHF的临床实践中。在发生心衰时,NT-proBNP是其活性生物标记物之一,为了评价曲美他嗪对CHF患者的治疗的临床疗效,本研究主要观察患者体内NT-proBNP动态水平变化。
资料与方法
2012年6月-2013年7月收治CHF患者60例,参考修改的Framingham诊断标准,西医确诊属于CHF(NYHA心功能Ⅱ~Ⅲ级)。其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33~75岁,病因包括缺血性心脏病2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9例,扩张型心肌病6例,瓣膜性心脏病5例。以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两组组间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心功能分级、NT-proBNP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研究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抗心衰药物,包括利尿剂、硝酸脂类制剂、强心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再加用曲美他嗪片20mg口服,3次/日,症状改善后出院,3个月后复查NT-ProBNP。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NT-proBN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讨 论
CHF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也是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降低生活质量。传统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机制主要是通过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和正性肌力作用。曲美他嗪是一种新的代谢类细胞保护剂,研究表明,曲美他嗪能减少乙酰辅酶A,间接加强葡萄糖的氧化作用[2];曲美他嗪通过抑制游离脂肪酸代谢,造成心肌产生能量主要以代谢葡萄糖为主,在发生心衰时,心肌供氧不足,而引起高能磷酸键增加,以缓解心肌缺血症状[3,4];还可以减少细胞内H+、Ca2+、Na+的增加,增加乳酸的利用率,减轻缺氧所致的细胞内酸中毒,提供保护代谢性心肌细胞的作用;能增加冠脉血流量及周围循环血流量,促进心肌代谢;能减低心脏工作负荷,能降低心肌耗氧量的消耗,从而改善心肌氧的供需平衡,使心功能得到改善。
NT-proBNP是一种心脏神经激素,是在心室容积扩张和室壁压力负荷过度时由心室分泌的。近年来的研究表明,NT-proBNP可作为一种心衰的生物活性标记物之一,在临床工作中,对心衰的预测、诊断、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估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5,6],其水平与心衰的分级呈正相关,即心功能分级越高,血中NT-proBNP水平越高。
本次试验结果显示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CHF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片可显著降低NT-proBNP,即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充分肯定了曲美他嗪治疗心力衰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宋长翌.唐云曲美他嗪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34-35.
2 Tuunanen H,Engblom E,Naum A,et al.Trimetazidine,ametabolic modulator,has cardiac and extracardiac benefits in idiopathic dilated cardiom yopa thy[J].Circulation,2008,118(12):1250-1258.
3 Fragasso G,Perseghin G,De Cobelli F,et al.Effects of metabolic modulation by trimetazidine on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and phosphocreatine/adenosine triphosphate ratio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J].Eur Heart J,2006,27(8):942-948.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52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6000-01
对于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曲美他嗪,在优化心肌能量代谢的缺血性心脏疾病的药物治疗中,通过部分抑制耗氧量和更多的自由脂肪酸氧化,促进葡萄糖氧化,利用有限的氧产生更多的ATP,从而提高收缩功能,防止酸中毒和钙超载,保护细胞膜[1]。心力衰竭时的症状和体征特异性不高,因此及时、准确诊断心力衰竭比较困难。基于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脏衰竭和其对血浆脑利钠肽进行了研究,首次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70例患者系我院2012年2月――2012年12月收治,经临床诊断为缺血性心肌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男38例,女32例,年龄52-82岁,平均年龄67.5岁。按照入院治疗先后的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两分组在患者年龄、病情、病程表现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对照标准。
1.2方法对照组治疗的患者服用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2毫克,每日一次,硝酸(巴伦博伊姆30毫克,每日一次,B-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25毫克,每日2次和阿司匹林(100毫克,每日一次巴米尔;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曲美他(由法国施维亚公司20毫克,每日3次,饭前服用。两组患者在治疗4周后,血浆BNP监测。
1.3疗效评估通过TOSH IBA Nem ioSSA-550A型超声显像系统,测量左心室容积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测定血浆BNP通过美国AR公司生产的ELISA试剂盒,心脏功能,有效改善心功能2级,有效改善心脏功能1,无效:无改善或加重心功能[2]。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
2结果
2.2血浆BNP浓度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BNP浓度无显着差异,但曲美他嗪组治疗后比治疗前血浆BNP浓度显着降低,而常规治疗组血浆BNP浓度下降并不明显;治疗后,血浆BNP浓度较,有显着性差异(P
2.3心胸比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及其他在超声测量的变化。虽然常规治疗组可以改善心胸比,LVEF,但心输出量和心脏指数并没有显著改变。曲美他嗪组可显著改善的心胸比例及LVEF,并能显著增加心输出量和心脏指数(均P
3讨论
BNP可作为诊断和治疗心脏衰竭后续的工具。通过改变BNP,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可以理解或掌握治疗。曲美他嗪在短期内改善心脏衰竭患者缺血性心肌病,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降低心室舒张末期压力,从而降低血浆BNP水平[3]。因此,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的辅助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心脏舒张功能。在短期内(4周和血浆BNP反映这种差别。本组70例,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BNP水平无显著差异,但两组治疗后,血浆BNP水平显著降低(P
在心力衰竭诊断及检测方法上,BNP检测的实现是一个质的突破.BNP水平下降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症状改善相关的提示,可以指导治疗或心脏门诊初级保健门诊量身定制的治疗更有效。BNP水平确定使用组治疗的患者猝死的危险性高,可以帮助发展他们的计划并增加存活率。BNP检测在未来可能会成为心脏衰竭等心脏功能不全的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1]张金枝.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新药:曲美他嗪[J].医药导报,2001,3: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