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7:41:1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视频配音方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6)20-0097-02
根据观察,大部分高职学生自主学习日语的方式是观看自己喜欢的日本影视或动漫作品。如果教师能够将这些影视资源合理地引入日语教学,一定会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日语的积极性。因此,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角度出发,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尝试将配音方法引入实训教学。
分组分工
配音实训的基本要求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通过小组协作学习并制作一个完整的日语配音作品。要完成配音实训的任务,学生必须自主地去学习音频剪辑技术和视频剪辑技术。由于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有高有低,所以学习音频剪辑技术和视频剪辑技术所花费的时间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分组时要实施“控制分组”,根据学生的特长分配具体任务,即每个小组都要有技术人员、文稿人员、声优人员及后勤人员(小组成员共同兼任)等。
收音(配音)准备
学习音视频剪辑技术和制作配音片段台词文稿,是配音实训的两个重要前提。
要顺利完成收音,学生应首先确定收音方式,这要求各组技术人员要掌握相应的音视频处理技术。实训开始前,教师应采用“导生制”,对每组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对小组的成员展开技术指导和支持。技术人员掌握技术方法后,将所需要的视频片段从原视频中截取出来。
小组的文稿人员反复观看视频片段,写出配音片段的台词文稿。台词的准确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配音作品的完成结果,因此,文稿人员需要耐心、细致地去听配音片段中的每一句台词,做到准确无误。台词听写的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听力,还能够拓展日语知识储备,从而达到促进学习日语的目的。
声优人员得到文稿后要尽快地熟悉台词,并展开练习。练习时要反复听取原视频中的发音、语气,要透过画面去揣测说话人的心理活动,并通过跟读来强化训练。这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沉浸感”,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日语真实的语用环境。同时,教师要定期跟进小组的训练进度,指导并纠正学生的台词发音。
收音(配音)环节
当声优人员完全熟悉台词后,后勤人员协同技术人员安排好场地、设备、收音环境,就可以集中组员进行收音了。
通过实训过程的分析,我们发现,根据每组技术人员和声优人员的喜好,学生们主要形成了集中连贯收音和组员分别收音两种收音方式。
集中连贯收音是指所有声优人员集中在同一场所,一边看着无声的视频片段一边按照台词的顺序进行配音,类似于拍戏时的“一镜到底”,技术人员得到的是一条完整的音轨。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声优人员可以根据画面来判断自己台词的快慢和应该做出的情感表现,而且可以得到一个依照视频片段顺序排列的配音音频文件,进而减轻了技术人员后期制作的负担。但是,这种收音方法对声优人员的要求较高,一个地方错了可能就要整体重来。
组员分别收音是指每个声优人员单独完成自己所负责部分的配音,配音过程中可以看着视频片段,也可以不看。这就相当于拍戏时单独拍摄不同演员的戏份,技术人员得到的是多条零散的配音音轨(每个声优人员至少一条),因而后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整理音轨,任务繁重。但是,声优人员在配音时如果出现错误,只需要把错的地方重新配音即可,不需要整体重来,节省了配音时间。
后期制作
收音工作结束后,技术人员需要将自己小组的音轨进行整合保存,进入后期制作环节。后期制作主要工作有对轨、原声消音、音频混缩、合成作品。
首先,需要在音频剪辑软件中同时打开原视频音轨和声优人员的配音音轨。处理集中连贯收音时,只需将原视频音轨和配音音轨同时播放,监测两条音轨的声音是否能够对齐。如果有偏移的地方,只需要略微拖动配音音轨调整即可。处理分别收音时,需要技术人员先边听原视频音轨边进行排序,若出现声音偏移的情况,要通过加减速、拖动音轨位置等方法对配音音轨进行调整。接着是对轨,对轨是整个配音实训中最耗时的操作,技术人员要反复听原视频音轨和配音音轨,不断地对比调整两种音轨。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锻炼听力,而且通过对比还能了解声优人员在日文发音上的问题与差异。原声消音的过程中,不同的技术人员根据自己掌握的技术,可以任意发挥,但基本要求是要对原视频音轨进行消音的声道重新混缩。消音完成后,将消音音轨和之前对好的配音音轨放在一起混缩保存,就可以得到一个成品的配音文件。最后,借助视频剪辑软件,用成品配音文件替代原视频的声音,保存压制,配音实训作品就正式完成了。
评价环节
实训的最后是集中评价环节,教师结合每个小组的表现,根据最终作品的配音水平、后期制作和台上发表情况综合考虑,将自我评价、小组自评、互评、教师评价按照一定的权重计算出相对公平合理的分数。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技术指导问题
在技术指导环节,由于教师指定的相关软件相对专业,短期内技术人员并不能很好地掌握软件用法,因此,教师在进行技术指导时应及时调整策略。例如,在实训前,要求技术人员自选剪辑软件并自主学习教程,指导教师可以提供技术指导。
2.团队协作问题
协作能力在学生以后的就业中占有重要位置,而完成实训任务,除了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最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其团队协作能力。而在实训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因为组员不配合导致实训无法进行的情况,这时,教师就要积极指导,帮助学生重拾团队精神,从头再来,最终顺利完成配音工作。
结语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219(2013)08-0047-03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自2000年开始进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能力本位教学改革试点,至2005年在全院范围内全面展开。经过几年的摸索,酒店英语课程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积累了一批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酒店英语原声视频模仿、还原制作教学法”就是其中的一项。
一、酒店英语原声视频模仿、还原制作教学法概述
酒店英语具有“生词量小、句型简单、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对读写要求弱化、强调听说、要求熟练掌握”等特点,所以教师摸索出并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听。找出由来自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人所录制的酒店业情景对话教学视频——“A视频”,之后在课堂以听力练习的形式,让学生逐字逐句听懂,写出所听内容。此步骤强调精听,逐字逐句反复听,直至听懂。
背。将多媒体视频文件复制给每个学生,要求学生课后以小组为单位练习,熟记和模仿该对话,并模仿背诵。上课时抽测练习效果,为录制多媒体视频文件做准备。
展示往届学生录制的优秀视频。为学生设立标准,增加学习动力。
制作多媒体视频文件上交。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练习,熟记和模仿该对话,并用数码相机将练习成果录制成多媒体视频文件作为作业上交。分组录制要求:一人一角色;不需创造,原字原句模仿;流利;最好原速;最好能模仿出原声视频中的语音、语调甚至表情。学生在完成录制作业时有较大的难度,因为要想顺利录制,必须能熟练背诵对话。“学习的程度是影响遗忘的重要因素。熟背了的东西才能转变成自己的东西。”同理,在能背的基础上,学生要再反复背诵30~50遍才能基本流利,要达到原速则更难,需要一定的耐心。所以,在完成过程中需要过程监督,教师应在录制过程中对学生给予帮助、指导、监督。
反馈。只有当学习者发现重复练习能获得满意的效果时,练习才会有助于学习,没有强化的学习是没有意义的。”在要求学生进行练习的同时,要给予及时的反馈和强化。教师在向学生布置练习时,要及时、经常、适度地给予反馈。多媒体视频文件在准备期间及上交后,教师要及时反馈和批改并针对作业情况进行讲解。具体指导可以是过程监督指导、优秀作品播放、失败作品播放、纠音等。
独立发挥阶段。学生在做过几次视频作业后,可在期末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原创酒店英语情景剧,并制作视频。充分发挥部分优秀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拍出优秀的具原创性的英语短剧。
两年多的教学实践表明,“酒店英语原声视频模仿、还原制作教学法”具备以下优点:能使学生熟练掌握所学内容;是一种较好的过程监督手段;易于纠正发音;可以以此建立宝贵的课程教学资源库;有很强的趣味性;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视频为学生设立了一个客观实在的练习标准。
二、“酒店英语原声视频模仿、还原制作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困难及解决方案
(一)教学过程中运用的困难
一是能找到的酒店英语情景对话原声视频文件比较少。多媒体视频文件具有充分的视听信息,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方便学生记忆,但目前市场上《酒店英语》教材所附带的酒店英语情景对话光盘,其内容绝大多数是音频格式文件,很少有视频格式文件。
二是“原声视频”语速快,而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存在“听不懂”、“不愿意听”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设计教学步骤,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三是学生课后录制视频作业时存在多方面问题。其一,因为缺乏监督,部分同学只是简单背诵,有的视频作业语速与原视频比较明显偏长。其二,没有对原视频语音语调进行模仿。经检查发现,大部分学生是根据自己以往的发音习惯把对话背诵出来,而不是模仿原视频的语音语调,从而大大降低了录制视频的质量。其三,效率不高且有作弊现象。课后录制视频,学生容易分散注意力;还有部分同学直接念,有作弊现象。其四,要求学生直接录制出原速的视频困难较大。对于布置的“录制视频作业”,要求语音、语调、语速一步到位,困难大,不容易完成。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难度更大,甚至出现半途而废的现象。
(二)解决困难的方案
首先,对于“原声视频语速快,学生不易听懂”的问题,教师设计了降低听力难度的教学步骤,帮助学生练习听力,即增加教学步骤,延长学习进程。具体实施过程:在学生练习视频听力之前,先由教师将要听的“A视频”对话译成汉语对话文本;将“A视频”的汉语对话给学生,让学生做一遍汉译英练习,进一步熟悉听力内容;在熟悉听力内容的基础上再进行视频的听力练习,使学生容易听懂,不畏惧听力练习。
其次,针对“只是简单背诵”及“没有对原视频语音语调进行模仿”的问题,运用Adobe Premierecs5多媒体软件让学生模仿原声视频的语速及语音语调。把原视频调为静音,首先让学生跟着视频图像的动作及口型模仿练习对话,并录下音频,然后运用Adobe Premiere cs5视频编辑软件将学生的音频插入原视频的图像中,形成学生配音的视频文件。之后再播放学生配音的视频文件,检查学生的语速与原视频的对话是否吻合,若学生配音的视频文件能跟原声视频文件的对话吻合,则表明其已经能熟练掌握该语速,在接下来录制视频的环节,基本就能按照原声视频的语速及语音语调模仿说出来。实践证明,运用Adobe Premiere cs5软件为视频配音不仅增加了课堂上的趣味性,还能较好地设定练习标准。因为学生练习成果的语速和视频语速必须保持一致,这样就设立了一个客观实在的练习标准,达到练习速度与原速一致的硬性学习效果。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7-0168-03
Abstract: Micro lesson is new teaching methods in recently years , Camtasia Studio is called universal software to make micro lesson, based on the Camtasia Studio 7 as an example, introduces the usage of Camtasia Studio on micro lesson video editing basic procedure and basic operation.
Key words: Camtasia Studio;microlesson video;editor;basic procedure;basic operation
微课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微视频,但微课视频并不是一段简简单单的教学影像,微课的制作一定要设计在先,能针对授课对象的特点和需求,对知识或技能进行精准高效地传授。一节微课的制作过程主要包括以下6个环节:总体设计、教学脚本设计、资源准备、微视频的录制、微视频的编辑、微视频的生成与。
Camtasia Studio软件被称为制作微课的全能软件,它具有屏幕录像、视频的剪辑和编辑、视频菜单制作、视频剧场和视频播放的功能。使用该软件可以方便进行屏幕操作的录制和配音、视频的剪辑和转场动画、添加说明字幕和水印、制作视频封面和菜单、视频压缩和播放。下面主要以Camtasia Studio 7为例,阐述使用Camtasia Studio编辑微课视频的基本步骤和基本操作。
打开Camtasia Studio 7软件,即创建一个新的项目―无标题.camproj,其界面如图1所示。导入前面录制好的视频文件及所需图片,再点击“文件”菜单下拉菜单中“保存”选项,将该工程保存为自定义的名称即可。
2 微视频的剪辑
将前面导入的视频、图片等资源按照先后顺序拖动添加在时间线上,就可以进行剪辑了。在Camtasia剧场中观看打开的视频文件,把不需要的视频部分剪掉,使视频节奏更加紧凑。具体的操作方法是:用鼠标拖动红绿色的滑块使其分离,使之精确定位在需要剪掉的视频的两端,点击快捷工具栏中的剪刀图标。为了操作方便,可用鼠标拖动放大轴的滑块对时间线进行放大和缩小控制。
3 各剪辑间添加转场效果
为了使各剪辑之间的切换效果自然、不突兀,需在各剪辑之间添加转场效果。点击编辑功能区“转场”,即可选择转场效果,双击转场图标可预览转场的效果。在选中的转场效果图标上点击右键,可将该效果添加在指定的剪辑位置。对已经添加的转场效果,可在时间线上右键点击该转场,在弹出的菜单选项中进行修改。
4 主要教学环节添加标注
为了使学习者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能够明确该过程的内容,微视频的主要教学环节都应当添加标注。把红绿色的滑块停在时间轴上需要添加标注的位置,单击编辑功能区“标注”,在编辑界面选择标注的形状、边界、背景及文本的格式,进行标注。在Camtasia Studio剧场进行预览,并可直接进行标注显示位置及大小的调整,标注显示的时间可在时间轴通过拖拽标注的边界进行调整。
5 添加字幕
为了能够更加清晰地显示微课讲授的过程,必要时,我们需要给微视频配上字幕。将红绿色的滑块放在需要添加字幕位置,单击编辑工具“字幕”,若在编辑工具区没有“字幕”图标显示,则单击编辑工具区最右端的“更多”,便可找到此选项,然后在编辑区域进行字幕文本格式的设置和字幕文本编写。
字幕的位置可以设置为“置顶”或“置底”,“置顶”字幕则是直接显示在视频的上方;“置底”字幕是放在单独的区域,在视频的下方。两者的效果如图2所示。字幕应和声音及画面同步,字幕显示的时间可以通过拖拽其在时间线上的边界来调整。
6 变焦操作
一节微课视频可能是有若干个视频剪辑组成,而这些视频的大小不尽相同,会影响视觉效果;也可能出现为了突出要讲解的某一个部分,需要把某些文字或某一操作进行放大,这就需要进行变焦操作。
单击编辑功能区的“变焦”,在上方的编辑区域中进行相关的设置;变焦的位置及变焦时间的长短还可以通过在时间线上进行拖拽来控制。如图3所示为变焦前和变焦后的效果比较。
7 录制配音
由于各视频的录制时间不同,讲解的声音存在差别,为了使一节微视频声音听起来一致,需要给整个视频进行配音。当然,如果是发现原录音有误或有漏缺都可以配音来进行补救,但是,还是会由于配音和视频原音录制的时间不同,会造成配音和原音之间存在音质音量的不同,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个充分的时间,进行一次性的配音。
首先要消除原有视频中的声音,再进行配音。单击时间线轨道上视频1和音频1前面连接线上的小圆点,弹出如图4所示的对话框,单击“是”,即可把视频1和音频1分离,这时可以在时间线上右键单击音频1,删除音频1。接下来开始配音,单击编辑区域的“配音”,显示配音设置,进行必要的设置就可以进行配音了。配音可以分段进行,方便把出错的地方删除,重新录制。
8 添加片头片尾
为了微视频的完整性,还应该给微视频添加简洁的片头和片尾。
作为片头的素材可以是视频也可以是图片,可以是自定义的,也可以在Camtasia Studio 7自带的媒体库中选取。在媒体库中将选好的片头视频添加到时间轴上,双击片头在时间轴上的标注,在该对话框中进行必要的设置,即可对片头进行必要的文字信息的填写,效果如图5所示。片尾的制作和片头相类似,在这里不再详细介绍。
9 添加背景音乐
将背景音乐通过导入媒体导入,并将其添加在新增的音频轨道上,双击音频轨道可进行音量的调整。视频中讲解的声音应较大,可以视情况设为80-100%,而背景音乐的音量设置在10%左右即可,如图6所示。
10 添加画中画
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有时需要在视频中画中画显示一段视频、图片,这就需要画中画操作。具体做法是:首先,在Camtadia Studio 7中打开需要编辑的视频;第二步,导入需要画中画显示的视频;第三步,右键点击被画中画显示的文件,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将该视频添加到画中画视频。第四步,通过拖拽画中画视频的关键点,调整该视频显示的位置和大小;第五步,通过拖拽其在时间轴的位置可准确调整该画中画视频出现的时间。效果如图7所示。若想对该画中画视频进行修改,可在时间轴上双击该画中画,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进行修改。
掌握以上这些操作,你已基本上会使用Camtasia Studio 7编辑微课视频了。一节成功的微课离不开巧妙精致的视频制作,快来试试用这些知识来制作自己的微课吧。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广播电视新闻与专题片配音及各类影视配音能力;
3.具备各类广播电视及新媒体节目的播音、主持能力;
4.具备从事语言表达工作的能力;
5.掌握新闻采访与写作及现场报道方法;
6.掌握播音与主持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以及与本专业相关的多学科知识;
7.掌握广播电视新闻拍摄制作与基本的音频、视频编辑方法;
8.了解党和国家新闻宣传报道的方针、政策和相关法规。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就业方向
一、主持人或播音员
电视节目主持人、网络节目主持人、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这些职业全部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对口。从事节目主持人和播音员,需要有渊博的知识储备,丰富的经验和超强的即兴能力,这些岗位非常看重专业技能。
二、配音员
配音是为影片、视频或多媒体加入声音的过程。在一些传媒学校,以及专门的艺术类院校中都会单独开设配音这个专业,但是它依旧属于播音主持专业,只不过以培养配音方面的人才为主。
在当今社会,新闻配音、影视配音,客服配音,以及高铁、飞机、轮渡等各行各业对配音人才需求量急剧增加,并且配音员的待遇普遍很高,且就业面比较广泛。配音逐渐发展成当代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生的一个主要的就业方向。
三、出镜记者
记者是集编辑、采访等多合一的复合型人才。所以,播音主持专业的毕业生如果要从事记者这一行业,除了自身的专业技巧要过硬,更要学习编辑、采访、拍摄等技能。而且,记者这一行业门槛高,需要进行国家级别的考核。
有许多省级电视台和有名气的报刊、网站,在招聘记者时,基本要求就是被招聘的人需要研究生及以上的学历。因此,记者这一行业对播音主持毕业生来说,是个高要求高回报的岗位。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主要课程
1、大部分专业都会学习的必修课,包括政治类、军事理论、职业生涯规划、形式政策教育、体育等。
2、学科基础课,包括中国文学史、艺术概论、播音主持概论、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大学语文等,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而定。
背景说明
任何磁铁都有两个磁性最强的地方,人们称作是磁极。研究磁铁,除了认识磁铁能吸铁之外,还应当认识磁铁的其他基本性质。
学生在玩磁铁和做磁铁实验时,已经模糊地感觉到磁铁有两个地方磁力最大,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在用磁极部位去吸引铁的物体。在此基础上,本课引导学生做实验收集数据,利用数据验证磁铁确实有两个地方磁力最大,这就是磁铁的两个磁极。
本微课就是通过数据的比较,能让学生认识到磁极的存在。微课里的两种方法,目的都是研究磁铁的什么地方磁力最大。第一种是通过取点挂回形针的方法,挂的回形针数量不同说明的磁力大小不同。第二种方法是通过取五个点分别吸1个回形针,看哪边能在距离最远吸引哪边磁力就大。
二、策划设计
1.内容分析
《磁铁的两极》是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课的内容。本课在前两课学习的基础上,意在启发学生运用实验的方法检测磁铁各部分磁力的强弱,亲自感受磁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建立磁极的概念。
因此本微课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检测磁铁各部分磁力强弱,并能运用数据得出结论,难点是能认真实验、细致观察。
2.适用对象
本微课适用对象是:教师教学/学生自学/家长学习
3.类型选择
选择表现形式:微影式
采用的技术手段:DV式、软件生成式
4.组织构思
流程图:抛出问题(每块磁铁各个地方磁性相同吗?)需要材料的说明取点挂回形针的方法指导具体操作演示数据记录说明通过不同距离吸回形针方法介绍。
知识点:
5.技术实现
①将需要实物拍摄的内容用DV拍摄,一共有几个短小视频
②视频插入至ppt中,做成精美内容
③利用软件Camtasia
Studio将ppt转换成视频
④用录音笔给视频配音
⑤利用合成软件,将视频与配音结合起来,制成完整有声有色的视频。
6.制作环境
制作中需注意一下几点:
①
DV拍摄注意防止抖动
②配音需结合ppt
③配音与视频的切合要好。
三、过程实录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了磁铁,我们也知道磁铁是有磁性的。那么每一块磁铁各个地方的磁性会相同吗?我们可以一起来研究下!
1.
所需的材料
本微课需要用到的材料有铁架台、细线、条形磁铁、若干回形针、直尺。
2.取点挂回形针的方法指导
在条形磁铁上取A、B、C、D、E5个点,先在A上挂回形针,一个一个挂上去,当最后一个挂上掉下来时,除去最后一个,数前面所挂的回形针个数,就是这个点能吸引的回形针数,重复多做几次;然后再取B、C、D、E点重复实验,记录所挂回形针个数。
3.具体操作演示(配文字说明)
4.数据记录、分析说明
知识点:分析此实验数据,可以让学生得出结论,吸住回形针数量越多,磁性越强;吸住回形针数量越少,磁性越弱。A和E的磁性最强,越往中间越弱,C
处几乎没有磁性。
磁铁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每块磁铁有两个磁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