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茶艺对孩子的好处

茶艺对孩子的好处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2 17:41:2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茶艺对孩子的好处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茶艺对孩子的好处

篇1

采访地点约在茶室,像日式榻榻米一样的空间里,我们在茶台两边,面对面地跪腿坐着。陈捷存放在茶室的一盒好茶,正是参与聊天的另一个不作声的好友。是的,茶艺也正是陈捷的爱好之一。这并不矛盾,一个话题多多,开朗阳光的女人,同样可以在茶艺中修炼出安静的调性。双面的性格,她面面都真。一些出人意料的行为或者爱好,都被她称为“即兴表演”。“生活本来就是一场即兴表演,应该不做作,不掩饰。”

水壶里的水沸了,她将水倒进茶壶里,做得极其认真,像一个惹人爱怜的小家碧玉。“来品品我泡的茶。”她修长的手指拖起清洁精致的茶杯,在我的眼前像蝴蝶一样轻盈地飞舞着。品一口茶,抬头正对上她的笑脸,在古琴的背景音乐里,她的模样也古典起来……“刚刚入口有一股清香,随即有荞麦的香味,最后留在嘴里的是一丝清甜……”

“厉害!”听完评论,陈捷从刚刚表现出的恬静婉约一瞬间就回到了率真开朗的轨道上来。“我的茶艺师傅每次喊我描述品茶的感受,我总是觉得说不出来呢!你来学茶艺吧,我师傅就喜欢善于表达善于提问的人。”那一刻,她笑弯的眉眼,乖巧得令我忽略了年龄,让我仿佛突然重拾起了学生时代闺蜜间,坦诚无间的甜蜜美好。

一会儿,在陈捷的招呼下,茶室里一群朋友,由先前各坐一方茶台凑拢到一起聊天,熟络后竟发现都是一群爱好旅行的朋友,于是自然谈起了旅程中的快乐经历,陈捷的部分最让人惊叹。在美丽的丽江,陈捷和两个女友夜间游走街头,听闻酒吧里传来驻唱的歌声。一个女友嘀咕着:“这《传奇》唱得还不如我。”陈捷瞬间像打了鸡血一样,要求老板给女友一个机会,上台演唱一首曲目。

“那你这不等同于砸场子吗?”人家不约而同地说,“老板哪能答应你!”

“才不!”陈捷得意地笑了,“朋友真的上去露了一手,你们猜怎么着!老板还和我们成了朋友,专门在酒吧一片贵宾区域,盛情款待我们……”陈捷人生中的故事就是这样,充满即兴的表演,都出自率真的性格。

说到心驰神往的人理洱海,陈捷很快想到一首民歌,开口唱了一句,忘词,想了想,依旧没想起,最后准备用一首韩红的歌来弥补刚才的失误。“云儿,伴着我走;歌声,为谁自知道;看着,朝拜的人们;听着,听着山歌……”悠扬的开场,轻柔的歌声带人们仿佛置身在云雾缭绕的山间。“酥油灯燃起来,锅庄嘛跳起来,康巴人的生活,是这样的自然……”在陈捷的眼里,这群围桌而坐或熟悉或陌生的茶友,因茶艺相聚到了一起,就都成了有缘人。她自然地完全放开来,完全不怯生。

这场率真的即兴表演,即刻温暖了一屋子的空气。

对话陈捷

我始终是个追求真实自由的人

Q=《成都女报》

A=陈捷

Q:成功女人哪个不是工作狂?你一直是个如此乐于享受生活的人么?

A:有义人把身在都市中的人比作囚鸟,囚禁的不仅仅是身体,更有自己的思想。繁忙的工作曾经也将我变成过轮轴转的机器,8小时之外除了加班还是加班。即使在周末的凌晨,一旦电话响起,也必须无条件服从“召唤”,驱车从家里或者旅行地点赶往公司处理突发的错综复杂的问题。这么累是为了什么?仅仅是为了吃饱穿暖?生活的质量又是什么?难道就是暗无天口的上班、加班?以争于幸运偶得的几小时休息时间,都足以庆幸半天?经过深思熟虑,我和老公一起向公司提交了辞呈。接下来的1年,我们要么宅在家里看电视吃薯片,要么选一条最棒的旅行线路,穿梭在以往向往的旅途中……玩了整整一年时间,也积聚了一年的能量,然后整装待发,夫妻二人重新出山。再回到驯场,我像是变了一个人,我明白了生活和工作的区别,一个真真实实的女人,应该懂得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工作,是为了活得更精彩。在最疲惫的时候歇一歇,到梦寐以求的地方走一遭。就像一枚可循环使用的电池,储蓄了电量,才可以继续发挥最大的功效。

Q:旅行之后。回归到正常工作状态中的你会很拼么?

A:不能说很拼,但一定是很卖力,有一种胆识,也有一种信念。前段时间我面试新人,看到一个新人简历的最后一部分写着这样一句话:“我还年轻,没有什么输不起,也没有什么不敢赢。”虽然这是写在别人简历上的一句话,我却觉得很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信念和状态。工作状态中,就需要这样的信念。

Q:如今你的事业依然繁忙。你是怎样做到事业和家庭二者很好地兼顾的?

A:如果说是我的功劳,我还真受之有愧。要说工作,可能更多的靠自己去处理,但是说到家庭,我不得不感激我的公公婆婆。从我和老公恋爱到有了我们的小宝贝儿蜜蜜,我始终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很多人觉得这样的关系会产生很多家庭矛盾,在我们家却不是这样。两位老人把我当作女儿,对我们的生活照顾得井井有条。因为我和老公的工作繁忙,女儿从小也是他们二老带着的。有的家长担心“隔辈亲”,老人把孩子宠环了,但我却觉得非常幸运,我的公公婆婆把孩子教育得很懂礼貌,孩子潜移默化中,也很懂得体谅爸爸妈妈辛苦工作的不易。她常常会在我到家的时候帮我提拖鞋,对我说:“妈妈,上班辛苦了……”我很是欣慰。家里有这样的公公婆婆,几乎完全不必操心家务琐碎。军功章必须有他们的一半。

Q:对未来的事业发展有什么规划和目标?

A:我始终是个追求真实自由的人。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但绝对不是全部。我会选择我最喜欢的生活方式,也会选择最喜欢的工作模式,包括未来的事业走向,或许会像现在这样,平坦稳步地发展,但是我本来就是个即兴之人,所以真不好给未来下一个定论,顺其自然吧,不过得尊崇自已的内心。

关于个性>>>

有个性同然是件好事情。一个失掉了个性的人自然活不出最真实的人生。但是个性归个性,人不能偏执,要懂得取舍权衡。有的人把握得很好,有的人越来越偏离土航道,这不是谁能够给予指引就能根植下来的个性特征。有所经历,有所思考,良好的个性自然成形,并且成为口后发展的精良武器。

关于孩子>>>

篇2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现实意义

在现代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教育资源不是太少,而是我们对其缺乏了解,不熟悉如何选择和利用。即便是创新的东西,由于缺少内在的有机联系和互补协调,也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因此,我们面临的不是教育资源本身的贫困,而是对教育资源认识的贫困。需要我们对教育资源作进一步的挖掘与研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了幼儿园、家庭、社区的密切关系,其中提到“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幼儿园同时应为社区的早期教育提供服务”。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目前的形式下,充分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家庭资源包括其家庭背景、文化传统、经济状况、和睦程度、成员结构、民族习俗,以及父母的文化水平、专业特长、处世态度、性格特点、合作意识、对子女教育的期望值,以及需求和投入的力度等。这类资源具有较大的挖掘潜力,也最易挖掘和调动。家庭是儿童有生以来最早的课堂,父母是其最早的老师,若能帮助传统的家庭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学习化家庭”,则将为幼儿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条件。不仅如此,家庭的各种教育资源也可以为幼儿园所用,有专长的家长是幼儿园教育拓展的最好帮手。诸如家长委员会一类的家长组织可以为幼儿园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 社会资源涉及硬资源和软资源两大方面,前者包括各种社会(社区)教育和文化娱乐场所、文物古迹、自然景观,以及对发展幼儿教育有兴趣、有合作意向和能力的企业或事业单位等,后者则包括国家和地方的教育法规和政策、民族和地区的文化传统、各种新闻媒体、音像文字制品、各种社会教育需求和教育评价标准、社会对幼教机构的认可程度、教育评估组织的工作,以及极为丰富的教育信息资源和教育实验研究资源等。这类资源不仅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丰富补充,也是幼儿园寻求发展、获取更大资源的中介,更是影响和指导幼儿教育发展的依据。对其充分利用不仅可以极大地扩展幼儿教育与社会的接触,还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开源节流,提高办园效率。

我们成立了课题组就“运用家庭、社区教育资源促幼儿全面发展”进行了实践与研究。我们在学习《纲要》和实践的过程中,意识到要充分调动和挖掘家庭、社区的丰富教育资源,选择有时代性和切实教育意义的内容,成为园本课程中具有本园特色的内容。通过开发、探索出生动活泼的多种活动形式,让幼儿与现实的社会“对话” 、“互动”活动中经历、尝试、发现、学习。从而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地发展。

二、课题的研究与实践

1.“请进来”家园合作,提高家庭教育效果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则,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环境。幼儿园要注意到家庭对孩子发展的深刻影响,开发家庭教育资源,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而学前教育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与社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幼儿园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与社区封闭、隔离的状态。家庭和社区已经成为强大的教育资源,我们要努力争取挖掘教育资源形成个性化的园本课程。不同的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家长从事不同的职业,他们的家庭环境不同,经济状况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社交范围不同,他们走到一起,就是一个小小的社会。而这个小社会与孩子的生活息息相关,紧密联系。

我们把家长请进来,实现家园合作,提高了家庭教育效果。

⑴开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

幼儿是在家庭中长大的,家庭对孩子发展的有着深刻的影响。开办家长学校能提高家长的素质,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宣传科学保健、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每个家庭都有家庭的文化,不同的物质资源,特有的家庭氛围,这一切对幼儿来说都具有宝贵的教育价值。

通过家长学校,提升了家长的文化知识结构、自学能力、教育素质,学会了教育孩子的方法,提高了家长的素质。

观察表明,幼儿园的许多孩子是由祖辈家长负责接送的。在和家长交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家中如有好吃的东西,家长往往都不舍得吃,总是让孩子吃够以后才考虑自己,长此以往,使孩子认为是“大人不喜欢吃这些东西”的误区。

通过家长小学使家长懂得了帮助幼儿克服独占和只顾自己享受的不良行为,培养幼儿孝敬长辈的优良品德的重要性。每逢节日来临之际,家长们都会要求幼儿做一个热情的“小主人”盛情款待家里的长辈和来访的客人,给长辈和客人送上一杯水,递上一块糖;长辈和客人都乐意接受“小主人”的关爱。

⑵参与亲子活动,转变教学观念

首先,我们努力让家长懂得自己的言行要成为幼儿学习的楷模。其次,教师要注意发现和利用家长特有的教育优势,对幼儿进行教育。同时,要有计划、有目的的引导幼儿的家庭成员参与幼儿园教育,请他们走进幼儿园,走到幼儿中间去,开展多中形式的家长助教活动,主动成为幼儿学习的合作者和支持者。

参与亲子活动,提高家长的动手能力,让家长与孩子一起体验。

家长的动手能力主要指的是家长凭借自己的双手进行操作和创造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是通过动手活动来实现的。不同的家长有着不同的动手能力,同一个家长在使用不同的手部肌肉进行活动时候,所表现出的水平也是不同的。在家园活动中,我们给家长创设了表现特殊才华的机会,以扬其长。例如,针对众多家长有着较强的制作面食的能力,我们开展了以动手为主题的亲子活动:①“小手真能干”的烹饪活动中,我们把主动权交给了家长,让他们自己带领孩子洗手、擦桌子,教孩子加水和面、包馄饨、捏饺子、搓汤圆,和孩子一同品尝劳动成果,体验劳动的快乐 。②在“小手本领大”的纸工活动中,教师先教会家长掌握正确的撕纸的方法,让家长与孩子们一起制作感受亲子乐趣。“六一亲子冷餐会”等,都是在挖掘了家庭资源的同时,增强了亲子间的合作精神,焕发了家长的动手兴趣,提高家长的动手能力,让家长与孩子一起体验。

2.“走出去”融入社会,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充分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引导幼儿适当参与社会生活,丰富生活经验,发展社会性。”

幼儿园所处的社会环境是社会大环境中的一部分,幼儿园教育要走出幼儿园狭小的空间,实现幼儿教育社会化。江浙地区素以“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茶竹之地、文化之邦”著称,其悠久而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历史文化又是幼儿教育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

社区的自然环境、社会习俗等都对学前教育产生重大的影响。社区教育活动,是多层次、多内容,多种类的社会教育。社区中储藏着丰富的多元文化教育的资源,只要合理加以利用,就能增加儿童的信息量,拓展儿童的学习空间,提高教育的效果,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⑴走进社区,了解社会

我们以园外小群体的方式带幼儿外出,参观社区、果园、消防队、工厂、农贸市场等,还组织幼儿到超市亲身体验购物,培养他们交往能力及社会角色意识,组织“小朋友们到我家”,让孩子体验每个家庭不同的文化氛围,体验家庭的资源共享。

我们以参观、访问、慰问等社会实践活动为主要活动形式,从幼儿最熟悉的社会生活环境和社会生活经验入手,让孩子走入社会,走近社会成员。在开展“我在成长”的主题中,我们组织幼儿参观了附近的小学校园。孩子们参观了小学的操场、教室、阶梯教室、图书室、多媒体室、茶艺室,他们提出了许多的问题,如:什么叫阶梯教室?茶艺室是干嘛的?为什么多媒体教室有那么多电脑?等问题。我们让孩子们自己问小学老师或工作人员,有礼貌地进行交流。最后还在茶艺室欣赏了哥哥姐姐们精彩的茶艺表演。孩子们在参观中感受了小学生的学习氛围,这种感受和体验让他们非常向往小学的校园生活。在其他的主题活动中我们还组织参观了农贸市场、桂花山庄、乡村田野、人民广场等。

五一劳动节前夕,在“为我们服务的人”主题活动中,孩子们走访了社区内的工厂、建筑工地等,参观了不同的社会成员的劳动景象,体会他们的劳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我们充分挖掘了传统文化的资源,开展了“竹海漂流”、径山的茶文化、乡村田野的农耕文化等等,通过幼儿的参与活动,加深了幼儿对家乡传统文化的认识,获得了许多经验,同时增进了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体验了成功和快乐。

⑵体验生活,促进发展

社会生活中社会交往的能力体现在一个人是否有善于和别人合作的精神,只有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才能体现。为亲身感知真实的社会生活,我们开展了“超级市场”主题活动,带幼儿亲自在超市购物,引导幼儿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与他人合作。幼儿首先经过相互讨论确定了需要的食物,并用图画的形式纪录在纸上,然后一起到超市抄录价格。在超市他们遇到了难题,看不懂价格标签,要是在幼儿园孩子们可以询问老师,但是在社会环境中他们有的问售货员,有的问老师,有的问购物的顾客,扩大了交流的对象。弄明白之后,他们开始分工合作:一组抄录糕点类,二组抄录饮料类,三组抄录零食类,四组抄录水果类。有的问,有的写,回园后统计出需要多少钱,这时,孩子们提出了问题:“超市买东西是要钱的,我们没钱怎么办?”有的说:“回家找爸爸妈妈要”有的说:“我有压岁钱”……通过各种途径,大家筹齐了购物所需的钱,最后小朋友亲自到超市按预定的计划进行购物、取物、付钱,这些活动都是幼儿自由完成的,当他们经历了所有的一切,在品尝通过自己的能力而得到的一顿美餐时,他们还回忆与超市售货员、顾客交往的情景。真实的社会生活实践不仅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与社会、与人交往的空间,也使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他们面对困难、解决问题、懂得了合作、协商的意义。

社区周围有医院、超市、邮局、信用社、学校、自来水公司等服务设施,这都可以成为对幼儿实施教育的资源。为了使幼儿了解一封信的传递过程,带幼儿到邮局参观工作人员的工作场景;为了丰富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开展角色游戏,带幼儿到超市观察售货员是如何接待顾客的;为了让幼儿了解漂亮的帽子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带幼儿参观帽厂等等。社区教育资源的挖掘与利用,不仅促进了幼儿的发展,同时也使幼儿深深地爱上了自己生活的环境。带幼儿到现实中去学习体验,拉近了幼儿与社会间的距离,在现实生活中了解认识了社会,在生活体验中促进了幼儿的健康发展。

三、研究的实践与成效

1.构建了家庭、幼儿园、社区一体化教育网络

社区教育要实现“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就必须要有社会管理机构和教育管理机构两者的积极参与,发挥其主要领导的作用。借签社区教育研究专家的观点,根据幼儿园特点,我们开发了家庭、社区中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建立起幼儿园为主体的幼儿家庭、社区教育资源网络。

家、园、社区在幼儿教育方面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将这三者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形成了合力,是教育相互配合,相互统一,步调一致,达到了优势互补。这种优势互补的良好效果使三方在共同目标上实现了彼此的支持和帮助,从而使各方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主动性与参与意识大大加强,有效推动了本园家、园、社区幼儿教育一体化的进程,构建了家庭、幼儿园、社区一体化教育网络。

2.促进了幼儿健康成长、个性发展

以社区为依托,开发、利用与优化多种家庭、社区教育资源,形成了有利于幼儿社会化发展的目标与内容体系,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健康成长、个性发展。

幼儿在与集体、幼儿园、社会化的人际交往中,接触到大量可供示范、模仿的机会,从而内化为个体的社会化。3~6岁幼儿正处在生理、心理的迅速发展期,他们渴望获得各种经验。因此,如果我们利用现有的环境教育资源或创设环境,为幼儿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强化规范准则,适度评价引导,是可以起到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的教育目的的。

家长、社区人士都是教师对儿童进行多元化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应适时把他们请进幼儿园和孩子们一起活动,增加孩子们的经验和和体验。在消防员来园讲座演习的观摩的过程中,让孩子们形成了初步的安全意识;在邀请医务人员来园上课中,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请小学的教师来园上课时,让大班幼儿初步适应小学生活;请社区爷爷、奶奶来园参加“老少同乐活动”,培养幼儿的同情心,体验关心、帮助别人是快乐的事;请妈妈来园参加“妈妈请放手”的主题活动,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等等。为孩子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奠定了基础。

3.提高了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

从孤军作战的教育方式到合作、共享资源是我们所追求的教育理念的变化。在高科技信息时代,更讲求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讲求团队精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要注重开发家长、社区资源,利用家、园、社区三方的合力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尤其感受到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魅力。过去我们没有很好地利用家长资源,抱着尽量不要麻烦家长,为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只要做好幼儿的园内教育监护人就行了,殊不知让幼儿第一任老师的家长参与到幼儿教育中的极大好处。在建设园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们大力开发家庭、社区资源以后,利用家长所从事不同的职业,为我们在收集本土资源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环境创设中,他们与幼儿一起完成各项亲子制作活动;当幼儿需集体外出活动时,家长主动承担安全管理工作;在日常的教育中,大多数家长还能自觉自愿地以自己的专长积极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积极支持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改革,为幼儿园提供各种积极的建议,为班级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各种信息和操作材料上的支持。我们感到幼儿园教育经过家长、社区的介入,各项工作得以顺利的开展;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中,我们在教育观念上得到改变,在教育行为中注入了更加尊重幼儿,做民主教师的理念。这有助于幼儿获得安全感,形成健康活泼的人格特征,并与教师形成更加密切的良好的师生关系。社区也关注孩子的成长,我们认为合理开发、利用家长 、社区资源能使幼儿、家长、教师、幼儿园共同成长。

我们不能屏弃教育管理者、教师作为家庭、社区课程资源开发和学校课程开发主体的观念。只有树立大课程资源观,不断促进教育观念上的变革与创新,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提高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水平,才能积极挖掘和利用家庭、社区课程资源服务于幼儿园课程发展,吸引更多的家长、社会人士参与课程开发和管理。当教育管理者、家长(社区人士)、教师、学生形成有效沟通交流的立体式课程新体系时,相信课程资源将会产生更大的教育价值。

幼儿园开发利用家庭、社区教育资源后,教师逐渐扩展了视野,促进了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同时也发挥了相互间的积极作用,在教师、家长、社会人士之间缔结出良好的关系,在走进社区活动中教师不断的提升自我,在探索研究的过程中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综合利用家庭、社区教育资源的课程改变了以往单一教育资源、途径、内容,以开放的理念,为幼儿创设开放的环境,让幼儿在园内,更多的在园外的大课堂中逐渐建立起独立的认知结构,它把知识和要领编织成网络,让幼儿把各种知识放置到一个综合的背景中去考虑,从事物的相互联系中去主动探索,积极设问,自主建构,自由创造。从主题发生的角度来说,幼儿园利用家庭、社区教育资源课程是一组有利于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经验整合,主题内容来源于幼儿,包括家庭生活、幼儿园生活、社区生活。主题发生可根据幼儿的兴趣、能力与教师的经验,园外的教育资源状况,由师生共同选择。

“运用家庭、社区教育资源促幼儿全面发展的研究与实践”充分体现了当代课程开放的理念,而教师的教学机智、应变能力、广泛的思路、丰富的积累是课程得以开展的关键,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教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自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提升,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成长,有效地提高了教师教育工作质量。

我们对开发运用家庭、社区教育资源的研究,以及利用资源的教学实践和理论探讨的时间还不长,并且由于水平有限,对许多问题还不具有很深的研究,以上所述,仅仅是一管之见,旨在抛砖引玉,希望得到各方面专家的帮助指教,我们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地深入研究,以取得更大的成效。

我们将充分调动和挖掘家庭、社区中丰富的教育资源,选择具有时代性和切实性的教育内容,通过开放性、探索性、互动性的多种生动的活动形式,让幼儿与真实的社会“对话”活动中,经历、尝试、发现、学习,从而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在主动发展中,初步形成适应社会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交往能力,培养他们爱观察、肯动脑,善发现的初步创新意识,促进了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5

篇3

小学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充分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品德课程内容,增强课程的开放性、生成性和教学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品德教材是重要的、基本的课程资源。不少农村品德课教师抱怨教材没有农村味,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难度大,品德课不好教。其实,教材往往只是个例子。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生活出发,挖掘课程资源,用学生身边最熟悉的“风景”激活教材,引领学生探寻美好的乡村生活,实现道德成长。

一、让儿童发现身边的自然之美

广袤的农村拥有诸多宝贵的自然资源,或风景宜人,或物产丰富。在品德课教学中,我们可以领着学生亲近家乡的山山水水,欣赏家乡的一草一木,让孩子在观察、思考、体验、感悟中,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获得启迪和教育,真正让一方山水滋养一方学子。

例如,《春天说了什么》(一年级下册)一课,教材提供了一些春天的图片,景色虽美但距离学生生活较远,不易激发学生情感。教学中,教师用自己采风制作的课件,将学生带入春意盎然的家乡山水间。孩子们在奇峰罗列、峰峰秀丽的穿岩十九峰寻找春的颜色,在碧波荡漾、眉目传情的沃洲湖徜徉,在“天姥连天向天横”的天姥山流连忘返……最后,教师将画面锁定在游人如织、春在枝头的大佛寺。这是孩子们熟悉的家乡风景,不久前他们还到此春游。和着《森林狂响曲》,大佛龙井园里茶露新芽,马兰头在风中招着鲜嫩的小手,熟悉的风景让孩子们兴奋不已;更有饱满鲜红的野草莓、紫红欲滴的小桑葚、节节拔高的嫩春笋……春意盎然的特写图片,激活了孩子们春游踏青的回忆。此时,教材中一张张图片变得立体而生动,熟悉的风景拨动了孩子们的心弦,孩子们纷纷言说心中独特的春天:有孩子回忆一次摘野草莓的经历,在她眼里,春天是甜甜的;有孩子讲起吃完桑葚后紫嘟嘟的嘴巴、牙齿和手,在他眼里,春天是紫嘟嘟的;有孩子笑谈和小春笋比高的淘气,在他眼里,春天是生长的……

儿童是天生的诗人,他们眼中的春天是最鲜活、最生动的。让儿童走进身边的山水自然,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春天,探寻自然,感受自然之美,亲近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自然水到渠成。

二、让儿童感受家乡的变迁之美

月是故乡明。每一个地方都有自身独特的风土人情和物产,民风民俗和地方特产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但是,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孩子们生于斯,长于斯,尽管对地方特产和民风民俗都有一定认知,但容易熟视无睹。在品德课教学中,我们应该引领学生追寻地方文化之根,用熟悉的“风景”润泽孩子的心灵。

例如,《家乡特产知多少》(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一课的教学,对于多数老师而言,教学资源丰富;教材也明确提示,要善于利用地方特产,让孩子了解相关知识,感受家乡的变化。新昌县历史悠久,传统民俗丰富:传统的庙会、欢腾明亮的板凳龙灯、悠扬的唢呐、激扬古老的调腔……犹如一朵朵别致美丽的花,散发出浓浓乡土芬芳。但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走马观花的欣赏只能造就浅尝辄止的品德课堂,难以让学生获得深刻的体验和感受。

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课前向学生“求助”:有几个外地同学要来做客,该送哪些具有新昌本土特色的礼物呢?请帮助老师出谋划策。以此调动学生调查了解新昌特产。课堂伊始,老师请学生说一说、猜一猜、演一演、唱一唱,介绍调查成果。孩子们有的介绍了大名鼎鼎、香飘万里的小京生,有的吆喝起圆如满月、薄如蝉翼的春饼……最后,老师活动聚焦于“大佛龙井”主题探究。大佛寺是当地人常去的风景区,也是学校春游的常去地点;而大佛龙井久负盛名,是当地有名的特产,是许多家庭的常用饮品。学生们根据对大佛龙井茶的了解,又参考老师提供的资料,分组了解大佛龙井茶的生长环境、采摘及制作工艺,销路和市场等,探究其成名原因,并通过视频回顾了新昌茶文化节的盛况和大佛龙井茶艺表演,了解茶经济带给家乡农民生活的变化;最后,教师设计了品茶环节,让孩子们品味茶香,领悟家乡的变化。

这样的课堂,让孩子们通过动手调查,自己了解家乡的特产。同时,用孩子们身边最熟悉的乡土特产展开探究,引领孩子们深入理解家乡特产,感受家乡独特的茶文化;更用身边的变化,让孩子们感悟家乡的发展变化,激发孩子的爱乡之情。

三、让儿童感悟师长的人格之魅

教师本身就是不可替代的、独特的教学资源。教师现身说法,即用自己的经历、故事、遭遇为例证,对学生进行讲解或劝导的一种教育方法。老师是学生最熟悉的人,其经历也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教师可将自身鲜活的生活视为课程资源,用自身经历与体验,拓展农村儿童视野,为课堂增添一抹别样的风景。

温州平阳的池昌斌老师,曾执教观摩课《我们这样生活》(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他用自身经历给学生和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印象。

教学中,池老师引领学生认识生活的变化,了解现在多姿多彩的生活,感受生活的幸福。学生踊跃发言,畅谈旅游带来的幸福感受。池老师适时现身说法,讲述了四次进藏的经历,并使用课件播放照片,向学生叙说了自己乘车进藏和骑自行车进藏的沿途风光和不同感受。这不仅让学生增长了见识,分享了池老师旅游带来的快乐,更拉近了师生距离,学生对池老师产生了由衷的敬佩。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学生发言更加积极、精彩,师生关系更加融洽默契。可以说,正是恰到好处的现身说法,加深了学生对池老师的认同,使这节品德课堂由“常态”走向“精品”。

生活千姿百态,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我们唯有以心换心,拉近师生距离,从中撷取紧贴学生生活的资源,才能叩开儿童的心门,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

四、让儿童体悟榜样的真实之美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没有什么事情能像榜样这么能够温和而又深刻地刻进人们内心。而学生身边的榜样人物,更因其就在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可信度高,而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易模仿,其可学性与感染性更强,更容易获得学生的理解、认同与效仿。这为品德课教学提供了信手拈来的课程资源。

例如,《“问号”之歌》(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一课,教材提供了科学家瓦特发明蒸汽机的视频和图片资料。这也是品德课教学中常用的榜样人物,人物事迹虽然独特、具有教育意义,但距离农村学生生活遥远的弊端也非常明显。

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孩子们“发现”:原来这位了不起的科学家小时候也像我们一样喜欢问为什么,而且他更喜欢仔细观察,动手实践,想办法找到问题的答案。之后,教师出示同校小发明家吴启翌的照片。提问:“孩子们,看到他,你想知道什么?想问什么呢?”看到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小男孩,就像邻家的小哥哥一样亲切,孩子顿时产生了好奇。教师用视频分享了启翌“保卫铅笔的铅笔盒”的发明过程。启翌从发现铅笔放在铅笔盒里容易断,开始思考解决方法。他尝试用包苹果的网包过铅笔,用双面胶将铅笔固定在笔盒里,还用棉絮把铅笔盒塞满。他不断提问,不断实践改进,最后他在铅笔盒盖内加上一块海绵,压住铅笔,终于轻松解决了问题。

孩子们看得入迷,明白了好奇是科学的种子,只要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多问几个为什么,多动手实践,自己也能成为小小发明家。身边的榜样,一下子让孩子感悟到发明就在身边,顿时与发明家拉近了距离,唱响了心中的“问号之歌”。

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身边蕴含着丰富的课程资源,正是这些熟悉的美丽“风景”,洋溢着生命气息,充满着乡土生活热力,拨动着孩子们的心灵,让品德课堂更加丰厚、灵动、精彩。

参考文献

[1]王蔷花.巧用本土资源,达成有效课堂[J].中小学德育,2010(8).

[2]吴永军.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诊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篇4

这是一个星光璀璨的集体,朝气蓬勃如旭日东升。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服务满意单位”、全路“红旗列车”、山东省“十佳职业道德集体”等一连串殊荣记载着他们奋进的足迹。去年元月,该车队获得“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今年五一前夕,又捧回了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杯。这些奖杯、牌匾和证书见证着济京车队不平凡的岁月。

品牌为旗,服务与文化嫁接

24年前,济南客远段(当时的济南列车段)开出首趟进京列车,即现在的2597/8次列车;6年前,伴随着全路第一次提速调图,一趟展现现代铁路风采的全新豪华快速列车T35/6次,又诞生在齐鲁大地。两趟进京车如同两朵并蒂莲,盛开在千里铁道线。

济南客运段确立了高起点开行、高标准要求、高品位服务的管理理念,按照一流设备、一流队伍、一流管理、一流服务的品牌列车标准,选拔建立了高素质的员工队伍,配备了最先进的车型。

液晶电视、专用衣柜、磁卡门锁、小型密码保险柜、独立卫生间、进口座式气动便器、烟火报警器探头……2003年2月27日,路局为T35/36次列车首次编挂的高级包房,让旅客宛若步入豪华的星级宾馆。然而,他们感受更深的是这趟车星级宾馆式的服务。

不论踏上T35/6次,还是踏上2597/8次列车,细心的旅客都会发现,窗纱提花是泰山、趵突泉、大明湖等山东名胜古迹,及孔子、孟子、李清照等山东历代名人画像,窗帘、座席和卧铺套上印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等论语名句篆体书法,既蕴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又传递着宾至如归的美好心愿。与此同时,每节车厢选定一个主题,悬挂富有山东特色的艺术作品,如人物画、摄影、剪纸等。列车广播开辟“齐鲁名人”、“齐鲁风景”、“齐鲁文化”栏目,营造列车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四面八方的旅客在列车上就能领略山东大地的名山胜水、仁人志士、历代贤哲和民族风情,感受到齐鲁文化的博大精深。

服务为源,真诚到永远

有一次,乘务员按照行李架、衣帽钩、毛巾绳三条线的标准整理车容,尽管累得满头是汗,但旅客并不领情。事后乘务员了解到,旅客不希望别人碰自己的毛巾,认为这样做不卫生。这件事同样引发了乘务员的思考。此后,这一作业程序在“服务如何以人为本”的大讨论中被终止。

基于这件事的提醒,他们提出了开行“健康列车”的新概念。这在一些细节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每节车厢乘务室的小桌下,都有三块不同颜色的抹布:一块是擦车门扶手,一块倒水时当垫布,一块擦拭小桌,用途不同,脏净分开。软卧车厢配备了消毒柜,洗手间摆放了洗手液,卧铺车有了“洗脚盆”,并且为洗脚盆上准备了一次性塑料袋。值得一提的是,

在济京列车上,乘务员的匠心随处可见。清洁箱本是存放垃圾的地方,乘务员放上一个精美的花盆,顿使这个碍眼之物悄然生辉;在旅客惯于梳洗打扮的洗脸间,他们摆放了衣刷、护手霜、鞋油、鞋刷等用品;“便民服务点”从旅客日常需要出发,在已有针线包的基础上,扩大延伸为“百宝箱”,里面增加了丝袜补液剂、方便绳、指甲刀、剪刀等物品;他们为婴幼儿增加了小枕头、小棉被,为夏天承受不了空调的老年人或儿童准备了爱心毯。他们还推出了“列车图书角、温馨点歌台、天气预报栏、自选小超市、医药服务点、服务指南簿”等十大特色服务,让广大旅客感受到乘车的便利。2004年,他们又以诚信为主题,推出了“温馨之路”、“文化之旅”、“商务之旅”等系列服务项目。

乘务员的举手投足也是细致入微,恰到好处。当阳光快要照到车内时,乘务员会主动能放下这一侧的窗帘,遮住的是一缕刺眼的光线,留下的却是一份默默的温情。当旅客忘带水杯时,一次性的水杯会很快送到她们面前,如果两人同时需要,他们会用不同颜色的底座予以区分,为了是旅客相互之间避免拿错。节日期间,“中国结”和大红灯笼则把整个车厢装扮得喜气洋洋。乘务员董艳红是个细心的姑娘,她看到一些旅客下车前习惯用矿泉水瓶子带点水,可是由于水太热,常把瓶子烫坏。此后,每次值乘,董艳红都提前备好一瓶温开水。区区一杯水也许算不了什么,但旅客感受的却是一颗火热的心。

情意无价,心会跟爱一起走

今年2月2日,T35次列车乘务员王春刚在车门口迎接旅客时,发现一位老太太衣衫不整,手里拿着一个破旧包袱,而且神情忧郁。开车后,王春刚抽空和老人聊了起来。原来,老太太的儿子、儿媳都不孝顺,对老人的生活撒手不管,她已经两三天没吃饭了,一气之下愤然出走,打算到济南投奔女儿家。王春刚听了,立即买来方便面、牛奶让老人充饥,随后将情况向列车长孙妍妍作了汇报。

孙妍妍认为,虽然儿子儿媳不孝顺,但对老母的突然失踪肯定也会非常着急,于是打听到老人儿子家的电话,向老人的儿子抱了平安。果然,老人的儿子正为老人的走失急得团团转,感到无法向兄弟姐妹交代,听到孙妍妍的电话,这才松了一口气。

对于老弱病残这样的重点旅客,济京列车推行了“重点旅客服务卡”,乘务员相互之间进行交接,做到待客零距离,服务零缺陷,为他们提供了全过程周到细致的服务。列车有终点,服务无止境,在这里你总是能发现这样的佐证。

今年3月20日,2598次列车开出济南站不久,13号硬座车厢一名儿童被一位旅客不慎烫伤了腿,孩子的父母焦急万分,当班车长王刚得知后迅速赶到现场,把孩子扶到卧铺,为孩子更换衣服,并且马上找来棉球及烫伤药给孩子敷到脚上。休班车长曹春花也及时赶到孩子身边,为孩子烘干衣服,端水喂药,一路上悉心照料。车到终点站后,车长王刚和乘务员刘德鹏顾不上歇息,背着孩子来到医院。大夫护士看到他们跑前跑后忙忙碌碌的身影,还误以为他们是病人的亲属呢。事后,孩子的家长专门致信表示谢意。

这份爱不单单是对旅客,还体现在乘务员之间的团结友爱、相互关心。

在2597/8次列车第一包乘组,有一个良好的传统,每逢乘务员过生日,大伙儿都集资买来蛋糕,献给乘务员的母亲。车长张宝华认为:班组就是一个大家庭,如果同事之间都漠不关心,怎么可能对旅客报以满腔热情?班组专门建了一本生日台帐。同时,每逢乘务员生病请假或遇上其他家庭困难,车长必定带领班组骨干到家中看望,并为她们申请了补助金。

T35/6次列车第一包乘组的做法则有异曲同工之妙。今年5月10日,T35次列车刚一到达济南终点站,乘务员就收到了列车长郭立匀赠送的特殊礼物――一束盛开的康乃馨。原来,这天是母亲节,跑车多年的列车长郭立匀深刻体会到乘务员风里来雨里去的艰辛,更体会到家庭这个“大后方”尤其是母亲给予的大力支持。考虑到退乘时间比较晚,便打电话托朋友买来康乃馨,给乘务员的母亲送去节日的祝福。此举令所有乘务员出乎意料,她们的心头,热了。无独有偶,今年“六一”节到来之际,郭立匀考虑到班组有孩子的乘务员占了三分之一,又特地给每个乘务员的孩子赠送了一本儿童成长相册。

酸甜苦辣,演绎生活多重奏

“孩子”是许多年轻妈妈最大的牵挂。

为了正常出乘,马恩玲把孩子放在了母亲家。但那种既想孩子又怕见孩子,见了孩子又怕缠着不让走的矛盾心理,折磨得她寝食不安。为了能够亲眼看看孩子,她在给母亲打完电话,确认孩子熟睡之后,才急匆匆赶到母亲家。但不敢进家门,只好让妈妈把孩子抱到窗前,隔着玻璃偷偷望上一眼,又含着眼泪一步三回头地踏上出乘的列车……

列车长郭立匀也把孩子寄放到公婆家。婆婆腿脚不好,孩子都是由公公带着。为了便于公公接送孩子,郭黎云夫妇专门给老人买了一辆三轮车。不巧的是,孩子突然发烧,在医院打吊针,她更是提心吊胆,生怕有什么闪失,而自己却不敢到医院去看望。她清楚,这时候孩子的抵抗力最弱,也最需要妈妈,而自己从北京回来,断然不敢冒这个险。听者孩子在电话里喊“妈妈,我想你”,她心如刀绞。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许是基于自身的切实感受,郭立匀更懂得将心比心,善待工作,善待他人。在列车上,小孩入厕是一件令家长头痛的麻烦事儿。因列车便池不适合小孩使用,有的家长不得不蹲在狭小的空间里把着,或干脆让小孩自己蹲在便池外,给其他旅客也给乘务员的工作带来诸多不便。郭立匀从自己带孩子的经验出发,专门准备了带有卡通图案的坐式小便盆,深受小孩旅客的欢迎和喜爱,家长的烦心事儿也迎刃而解。此外,他们班组还为残疾人准备了专用坐便器。这些都是凝结着乘务员的爱心的独特创意。

追求卓越,生命激情在燃烧

追求卓越,永不满足,这是济京车队提出的一个响亮的口号。对此,车队全体员工有着深刻的理解:这不单单是服务品牌的打造和提升,更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篇5

早已到了订阅明年报刊的时间,为什么我迟迟不去邮局办理手续呢?先前在报摊上买报,让人家给留报纸,是迫于无奈,因为没有固定单位让邮递员投递,可如今不一样了啊!待到今天下午那件事发生,我明白了。

也没有多大的事儿。下午,走在太康路上,迎面一骑车人给了我一个响指——细看,竟是大学路邮局报刊零售处的老者!我心里一热,但又喊不出他的名字,一下子呆住了,见他停车转身,便迎上去说话。原来他家就在这附近,我们寒暄了一阵,分别。我忽然想到:如今我仍让他留报纸,自己定期去取,潜意识里,或许只是为漂泊的心找个依托。一年多了,大家都熟了,每次买报纸都不仅仅是简单的钱物交换,还捎带有感情的交流,给我这个身处异乡者一点慰藉。

1997年3月6日

今天的店长会上,说到营业情况,我便将在门市与二位同事闲聊时的感受和盘托出:这一段门市销售较好,原因种种,其中一点便是人员稳定且业务较熟。举例为证:一天,某读者询问是否有《神·鬼·人》这本书,那是海南出版社出版的林语堂的作品,如今已售缺,但我等又知晓那是本坡的传记,恰好作家出版社“林语堂文集”里的《坡传》有货,便推荐给读者——于是,我们的销售额便增加了24.30元。

类似这种情况,还可举出几个:《苏鲁支语录》其实就是《查拉斯图拉如是说》的别名,而《国富论》现译作《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郑力又添例:苏雪林笔名绿漪,如此,书店里她的作品就不止《苏雪林文集》一种了。我说,发现了这一点如同发现了新大陆一般,颇有成就感。郑力建议要学会分享,共同提高大家的业务水准。我想到了传销,它有个很好的环节,就是成果分享会,何不拿来借鉴?郑力说,三联将来还会培训店员的,但不采用课堂式灌输,而是沙龙似(式)地交流——那是我所倾心的。

1997年3月31日

那天到金水河畔一游,解了我的一个疑惑:为什么有的正版新书也打八折七折?一翻定价,明显是用涂改液修过了,比原价高出近一倍,再打折也不会吃亏。我很悲哀,假若这么下去,图书市场岂不更加混乱?金水河畔的盗版书已经够泛滥了,如今又出现这种花招,唉!

1997年4月10日

店长会,由张俊鹏、郑力共同主持。在强调了节约之后,张俊鹏又引农业路门市为例说明自立自主的重要性。他说,几个月前,我曾打电话给他,向他报告插座烧焦导致停电——“我在场,还不是尽快解决问题?但你在那儿负责管理,这事儿就得你来处理!”这个认识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当初我事无巨细地向他报告求助,的确是依赖心重,而没有意识到此乃份内之事,如今不一样了。就好像十八岁那年,为家人分担家务不再受到表扬,失落之余,发现我还把自己当成小孩当成外人,羞愧不已。还有,在外受挫时,心灰意冷,想回家找爸爸倾述并寻求帮助,但想想他们又实在帮不上自己什么,多不过是劝慰自己上进——那么,上进就是了,何必求得别人的劝勉?

1997年7月3日

明天店员业务考试。这次增加了打包一项两种(各五分):大包“井”字双道捆扎带提手,要求40秒内完成,小包“十”字单道捆扎,要求15秒内完成。相应地,店史和珠算各减五分,各占五分。作者作品和四道读者问答各占四十分,不变。这次业务考试与上次相距仅一月,不过与往次不同的是,超过八十分的每分奖励五元,超过九十分的每分奖励十元,另奖一本书。

1997年9月11日

卢松说,老鼠啃书脊,并不是(我认为的)在磨牙,而是在找吃书脊上的胶。有道理。我说老鼠怎么会专啃江苏文艺出版社的“苏童文集”呢,原来如此。

1997年12月28日

昨天,邀请仓库的曾子炳来门市一叙。他看了我的《人文精神失落了吗?》,认为我对“人文精神”理解太浅,并说,前几年“人文精神”失落与否的论争,潜在的指向是知识分子与当局的关系,这个整体失去了独立自由的思想和精神……我豁然开朗:《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之所以热销,原来有这么个背景啊!

1998年6月13日

每次买菜时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商贩们在你挑好的基础上再添加一些,“凑个整数”,实际上是让你多买。如此积少成多,卖得就会快一点儿。摸清他们的心理后,我再买菜,故意先少挑点,就等着他们往上添加……皆大欢喜啊。就想到了如今的订书,少进勤添勤结算已成为发行者与经营者的共识,因为大量进货大额结款,对供销双方都是负担——大量进货意味着大量退货,大额结款也往往可能是结算得不顺畅!

1998年8月7日

记个“笑话”。前一段张俊鹏见店面库存偏大,究其原因,乃是仓库配货者不懂书及观念不对路所致,于是要求配书看店况,减量供应。话说华夏出版社来郑参加一次订货会,样书(每种各一本)用过之后懒得带走,五折处理给了郑州三联书店。随后,这批书配给了各个店面。后来我到郑百支店,李义说:现在说减量仓库真的就不敢配书了,前几天来的好多书都是一本!

1998年12月10日

去社旗几天,信息几乎闭塞,回来先找出报纸,猛补一通。大事儿只有一件:科利华软件公司和上海三联书店合作,在各大媒体力推《学习的革命》(修订本)。相应的,科利华也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展销此书(郑州的展销点在老博物馆)。其定位于“孩子的学习”,其实也就是在家长身上,相对于这本书适应的读者群,圈子小了点儿,不过也许它“醉翁之意不在酒”,为将来推出相关教育软件做铺垫呢。郑州科利华我去过,还是三年多以前我“扫大街”那阵儿,我和它都寒酸不已。

1999年4月19日

题《亚玛街》(花城出版社1986年6月版):

“本书自郑州某书社半价购得,还未翻阅。得知本书译者蓝英年要来郑州‘越秀学术讲座’,便有意请其在书上签名留念,惜乎这几日在河南省第四届书市上忙活,不能亲往。爱人小牛得知后,大包大揽,说会托人帮我实现此愿。不料那人最终并未成行,我的愿望落了空。今特请大包大揽者——小牛爱人代签,以解心中一结!”

1999年5月10日

河南省文联张斌老师来电话,说是自己出了本书,叫《一岁等于一生》(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3月版)……听到这儿,我想起前一段《大河报》上曾刊发此书研讨会纪要,就知道又有人要三联书店代卖书了,代卖难销的书。不过他倒特别,说是这两天有不少人求购无门,最后电话打给了他,而自己从出版社八折买的200本书,已经送出大半——他想让三联书店先从自己那儿借走20本去卖,以便读者购阅,等进货了再还给他。也只有这样了,出版社给他的折扣太高,如果代销,这折扣我们是无法接受的。我问了张斌老师的地址,去他家取书,打了借条,并请他在一本《一岁等于一生》上题签。

1999年10月20日

翻了一遍郑磊(郑红惠胞弟)的读书随笔。他记录了自己阅读余华、余杰、余秋雨和路遥的作品的感受,其中不乏妙语,也许有的是摘录,不过用到文章里,恰到好处。他对路遥的评价让我心动:

在当代作家中,我最佩服的有两个人,一个是余秋雨,另一个是路遥。然而对前者的佩服却因他后来的作品而淡化,对后者的佩服却因他的逝去而升华。同为作家,二者的分别是明显的,前者大概是才气型的吧,如同百灵,而后者大概是力气型的吧,正像老牛。让路遥像余秋雨那样游刃于现实社会中是不可能的,而让余秋雨也如路遥因写作而累死似乎也不可能。二者原没什么高下优劣之分,但我更敬重后者。

前天来的几个应聘者,在个人简历中,大半的人填了爱读《平凡的世界》,这让张俊鹏大发感慨:“难怪《平凡的世界》会一直卖得这么好!”郑磊在文章中证明了这一点:“去高中以上的学校问问吧,没看过《平凡的世界》的能有几人?即使在社会上,《平凡的世界》也可算是当今大陆读者最广的书籍之一。‘和一个连《平凡的世界》都没有看过的人无须谈文学’——这大概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界一道动人的风景吧!”

2000年2月4日

腊月二十九(今年没有三十)。今日准备了六份礼品(《东方学》、《己卯五说》各一册),但只在下午送出了两份。圈定的六人,孙荪、朱根发、张宝明三家均无人接电话;刘思说是要在过年期间来太康路支店买书,顺便取礼;我只是联系好王大海、何向阳,将书送了出去。我们准备聘请六人为郑州三联书店顾问,这是第一步的接触。虽说大过年的我不得休息,可做这件事还是无怨无悔。

批注:聘请顾问的背景是,郑州三联书店即将迎来十岁生日,而他们六人长久以来都通过不同的方式支持着我们的工作。就说孙荪老师,买书之外,还自发作文《郑州,有一家三联书店》,发表于1990年8月3日《郑州晚报》,向读者推介郑州三联书店。

2000年2月22日

作家张宇新近创作了长篇小说《软弱》,即将在《大河报》上连载!得知此信息,一个企划案马上生成了:谈地区包发,搞签名售书,发相关报道——三联太康路支店不就名声在外了吗?联系了张宇,得知《软弱》先在《中国作家》上刊登,然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他表示,愿意配合书店的活动……

2000年2月26日

买了一本《中国作家》(2000年第3期),读了一遍张宇的《软弱》。写得实在又好看,有故事有“情节”有议论(牢骚)有人性,是个多面体,各类读者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我又让林桦审阅一遍,他一口气读完,并极力鼓动我下决心包销此书,并说:“郑州三联书店成立十年来,还没有做过一个漂亮活儿呢!”和张宇通了电话,他再次确认,到时候书店安排他做什么自己就做什么。我又给张俊鹏经理联系,请他务必和人民文学出版社沟通,搞定包销事宜。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

2000年3月11日

又一次通读《软弱》。“小说中也有一些‘作秀’的地方,譬如王海的父亲要卖盆景时,借机大侃盆景艺术的流派,王海到休闲山庄时,又借机大谈茶艺和茶文化……倒是有点粘上去故意作秀之嫌。”何镇邦对小说的评价,我也有同感。另外,对小说中的性描述,我也不能接受,写得太实了。

2000年3月20日

因为业务用书需张宇签名,我又一次去了张宇家。这次便注意到了张宇家的对联:“人本世俗不过望,艺无止境喜修行。”横批为“一笔两画”。张宇说,家里的对联都是自拟并自题的,一年一换;联中的“喜”原定为“苦”,但想着大过年的,便更换了;“一笔两画”之意是,创作既是自己的事业,也是自己生存的依托。我参观了他在阳台养的树桩(盆景),随后请他及其夫人陈静在《话语》(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3月版)一书上签名留念——这本书是张宇的散文集,“代后记”为陈静的《我们家的树》。对了,今日都市频道“都市报道”里,已播出了有关张宇签名售书的报道,其中有采访我的段落,不过,我原来设想的在太康路支店举办《软弱》研讨会已经没戏,河南省文学院院长孙荪老师告知我,研讨会已经确定在丰乐园度假村召开,并邀请我前往……

2000年10月20日

收到《——冷了电视,热了图书》一文的稿费30元。此文刊于2000年8月10日《大河报》,文中电视剧的“冷”是事实,相关图书的“热”是我们的期望(事实上的确要比电视剧未播时“温”一点儿),而次日《大河报》“文化新闻”版发了条消息,却反其道而行之,报道了与电视剧《》相关图书之“冷”——听齐岸民说,编辑部主任就此发表意见: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我听了,心惊肉跳,做了亏心事一般。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