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环境保护产业

环境保护产业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2 17:41:2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环境保护产业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环境保护产业

篇1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in China.It is not only the matter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to save energy, protect environment,it needs the whole society's attention and participation.We will discuss the policy planning, industrial selection and the conscious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ree aspects in this paper.

Key words:Industry chainEnvironmental protectionFull participation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十二五规划要求,“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环保产业化的进程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国际分工的特殊性导致我国经济发展中消耗大量的资源,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因此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环保要从政策规划环节开始考虑,从全产业链角度(即设计、研发、采购、制造、消费、回收一系列环节)综合考虑,要在全社会践行低碳环保理念,实行节能减排措施。

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位,据专家测算,要满足全国天气的环境容量要求,二氧化硫排放量要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削减40%。中国七大水系的42%水质超过3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源),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全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约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全国各地。我国的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27.3%,而且,荒漠化面积还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中国每年遭受的强沙尘暴天气由50年代的5次增加到了90年代的23次。我国全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多亿吨,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为4000万吨标准化肥(相当于全国一年的化肥使用量),自1949年以来,中国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总量达4000万亩,这对中国的农业是极大损失。6、旱灾和水灾问题:20世纪50年代中国年均受旱灾的农田为1.2亿亩,90年代上升为3.8亿亩。1972年黄河发生第一次断流,1985年后年年断流,1997年断流天数达227天。有关专家经调查推测:未来15年内中国将持续干旱。而长江流域的水灾发生频率却明显增加,500多年来,长江流域共发生的大洪水为53次,但近50年来,每三年就出现一次大涝,1998年的大洪水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2.开展政策环评 跳出“先污染后治理”的怪圈

政策环评的目标是要将关键的环境和社会问题的因素融入到区域和行业政策中,推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而提高政策的有效性。

凡是有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等决策事项,都要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评估,重点是进行社会稳定、环境、经济等方面的风险评估。随着环境保护工作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环境问题也日益与国际问题、社会问题、发展问题等交织在一起,成为政策制定部门无法实质回避的问题。

加强政府各部门的合作交流是开展政策环评的基础。政策环评的主导方应是政策制定者,但同时要明确其责任,保证权责统一。环保部门作为重要的环境相关方,应参与到政策环评乃至政策制定的过程中,不仅发挥智囊作用,还要起到监督作用。但政策环评的成功与否与国情因素密切相关,他国的经验难以简单地套用。因此,我国应该尽快开展政策环评试点工作,特别是在工业、农业、交通、城乡发展、减贫、能源、海洋等与环境和社会密切相关的政策领域。开展政策环评的试点工作,逐渐积累经验和案例,逐步构建适合我国的政策环评理论和方法体系。

199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令取缔关停的十五种重污染小企业,以及原国家经贸委、国家发改委限期淘汰和关闭的破坏资源、污染环境、产品质量低劣、技术装备落后、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企业。在这之前十几年的发展中,“十五种小企业”将中国的乡镇环境全面的污染、破坏,空气、河流、地下水、土壤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2009年初,为刺激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政府推出“汽车下乡”惠农政策。各项购车补贴的刺激,到2012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2.4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1.2亿辆,同时,过去5年里中国新增的1亿吨炼油能力全部被新增的3500万辆汽车吞噬掉。汽车尾气的急剧增多使得中国的大气污染也由以往的煤烟型污染转变成为现在的煤烟与氧化物混合型污染。

3.应用先进工艺 减少废物排放

以环氧丙烷的生产为例,简述不同生产工艺污染物排放的巨大差异。

环氧丙烷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其下游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农药、纺织、日化等行业。当前用于工业生产的工艺有氯醇法和过氧化氢直接氧化法等多种方法。

氯醇法水资源消耗大,产生大量废水和废渣,每生产1t环氧丙烷产生40-50t含氯化物的皂化废水和2t以上的废渣,该废水具有温度高、pH值高、氯根含量高、COD含量高和悬浮物含量高的“五高”特点,难以处理。同时,氯醇法还消耗大量高能耗的氯气和石灰原料,而氯和钙在废水和废渣中排放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次氯酸对设备的腐蚀也比较严重。

过氧化氢直接氧化法是由过氧化氢催化环氧化丙烯制环氧丙烷的新工艺,生产过程中只生成环氧丙烷和水,工艺流程简单,产品收率高,没有其他联产品,基本无污染,属于环境友好的清洁生产系统。该方法生产1t产品只产生1t废水,且基本没有废渣

4.加强管理宣传 提高环保意识

中国人口基数巨大,任何一个微小的习惯都能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让节能环保意识深入人心,能够节约大量的纸张、塑料、水电等。

在日常办公、文件管理、招投标等工作中,尽量使用电子版文件,利用网络、移动存储设备传输资料,既方便快捷又节约运输费用、节约纸张、减少耗损打印设备。生活中应当重复使用编织袋、厚实塑料袋、硬质PP饭盒,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饭盒、一次性筷子,既能减少生活垃圾产生量,又能节约能源、保护森林。将已使用的塑料袋、纸箱、打印纸分拣出来,送往废品回收站,是减少垃圾产生量的最后一个环节。

当前经济发展与生产、生活中,对环保的考虑是比较滞后的。对于被污染的大气、水体,成堆的垃圾,更多人的寄希望于环保主管部门、环保公司,缺乏从自身的考虑。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保护,需要从整条产业链考虑,不能以经计量和利润率为纲;也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不把可回收的物品扔到垃圾堆里,长此坚持,我们才能够享受到碧水蓝天、清新空气。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发展循环经济战略意义自我调适持续经营能力持续盈利能力绿色贸易壁垒

企业既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同时也是环境质量的损害者,因此企业除承担起经济角色外还必须负担必要的环境责任。企业的环境责任不应仅仅是将其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更应该构筑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

循环经济的兴起,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地球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矛盾日益加深的结果。然而,企业并未普遍、充分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循环经济至今还没有成为企业行为的自觉选择。企业循环经济行为要由被迫走向自觉,有赖于企业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的正确认识。循环经济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战略意义,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自我调适,适应环境变化的战略举措

企业是环境的产物。现代企业是人类社会技术变革和制度变迁的结果,而这些变化也与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所谓适者生存,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企业具有经济、社会和环境三重责任。按照传统的生产过程末端治理范式,企业几乎只有经济责任,而且主要是为产权所有者谋取利益。但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企业不仅要承担经济责任,而且还要承担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只有同时承担起这三方面责任的企业,才算得上是优秀企业。

不同产业虽然资源消耗量和废物排放量差别很大,但毫无例外都要承担环境责任。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都从末端治理逐渐向天人循环范式转变。现在的环保工作,已经从一般性管理工作,变为企业核心业务和战略决策的一部分。

我国采取“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措施,实行了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污染损失赔偿制度。企业在强大的环保约束面前,大都采取末端治理方式处理三废问题,虽然取得一定的环保效果,但也产生以下问题:一是环境监管部门监督成本过高;二是环保设施初始投资大,治理成本高;三是治理技术难度大,“偷排”现象时有发生。因此,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的产生,是企业自我调适,适应环境变化的治本措施。

2.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获得持续经营能力的战略选择

企业是产品和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又是污染物的直接排放者。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目标的驱动下,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造成和加深了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矛盾。这一矛盾不仅威胁着企业自身的生存,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只有树立循环经济观念,进行制度和技术创新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缓解上述矛盾,获得持续经营能力。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有三个基本层次;一是企业内部循环。企业通过推行清洁生产,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延长产业链条,减少物料使用量,减少废弃物和有毒物的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产品的耐用性;二是企业与企业之间循环。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价值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藕合关系,建立工业生态园;三是企业与社会之间循环。通过建立废物回收再利用体系,实现消费过程中和过程后物质与能量的循环。这三个层次的典型代表分别是美国杜邦化学公司、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和德国的双轨制回收系统。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通过三个层次的物质循环,可以达到既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又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从而进一步凸显成本领先优势,使企业在取得巨大社会环境综合效益的同时,获得持续经营能力。

3.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获得持续盈利能力、提升自身竞争能力的战略举措

企业在新古典经济学中被视为生产函数,企业必须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原材料和能源是企业投入的主要构成部分。在生产规模一定的情况下,企业的生产成本不仅取决于投入要素的数量,而且取决于投入要素的价格。随着资源尤其是非再生资源日益短缺,资源价格不断攀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日益受制于资源投入产出率。

我国经济虽然保持了多年持续快速增长,但经济增长方式落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率、低回报,我国自然资源支持体系也已经无法持续地发挥有效作用。

近几年,南方多个省市拉闸限电,石油、铜等原材料供应十分紧张,进口大幅度增长,资源约束矛盾日益尖锐。同时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很低,浪费严重。迅速膨胀的资源需求,拉动了能源和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我国自03年起经历了粮食、煤炭等的涨价,使企业产品成本不断增加,企业盈利空间日益缩小。为了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不得不增加其出口产品的定价权。在这种背景下,企业若不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经济模式,就会逐渐失去持续盈利能力并逐渐丧失自身的竞争优势。

事实上,在强大的资源约束面前,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并非仅有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而无经济效益,并非仅有成本支出而无利润贡献。据统计,我国工业产品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占企业生产成本的75%左右,若降低1%,就能取得100多亿元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可以使企业获得持续盈利能力和提升企业自身竞争优势,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企业跨越绿色贸易壁垒的战略选择

随着世界环保运动的深入开展,人们对产品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在“禽流感”疫情发生之后,人们选择产品的标准正由传统的“物美价廉”向“环保、无污染、无公害”方面转化。与此同时,发达国家还在资源、环境等方面对发展中国家设置了目前难以达到的技术标准,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保要求,而且规定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到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利用等各环节都要符合环保要求。以节能为主要目的能效标准、标识已成为新的非关税壁垒。这对我国出口产品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数百个品种、50多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因保护臭氧层的有关国际公约而被禁止生产和销售;40多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因主要贸易对象国实施环境标志而面临市场准入问题。我国每年有70多亿美元的出口因“绿色壁垒”被禁止。这些情形表明,自觉实践循环经济,塑造绿色企业形象,已成为我国企业跨越“绿色壁垒”并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张新芝、刘凯.我国农业生态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3(2)

[2]崔铁宁、刘双喜.生态农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趋势[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7(3)

[3]汪怀建、周跃龙、黄锦.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循环经济探讨[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3(1)

篇3

农业生态环境指的是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土壤、水源、气候等要素组成的生态圈。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如果生态环境恶化,就会制约农业的发展。因此,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势在必行。

1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联系

1.1生态环境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前提

和工业、服务业相比,农业是直接将自然环境再生产与经济相结合,而其产品(即农作物)的生产与农业生态系统紧密相连,离开生态环境,其生产过程将无法进行下去。从农业的这一特性,能够看出生态环境是农业生产过程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农产品的产量以及质量有着极大的益处。

1.2农业生产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

农业生产为生态环境与经济的良性循环搭建了通道。换言之,农业的生产过程是生态环境不断循环的过程。合理的农业生产有助于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打造良好的小型生态圈。

1.3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

目前,农业生态环境逐渐恶化。表现在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盐碱地增加;滥砍滥伐以及不合理的耕种方式,导致耕地贫瘠、土地沙漠化以及荒漠化严重;同时,不科学的施肥、喷洒农药,导致农田出现化肥污染,并且土壤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微量有毒物质等。这些因素严重限制了农业的发展,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相违背。

2环境破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1农业自然灾害增多,危害增大

人类不合理的开垦荒地、砍伐森林,导致地表植被破坏严重,增大了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首先,水土流失,使得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大量流失,导致土壤养分流失,土地变得贫瘠。而土地荒漠化、沙漠化,又使得耕地不断地被蚕食,可耕种土地面积减少;其次,全球变暖,导致洪涝灾害以及旱灾频发。如果不能改善当前的生态环境,农业受灾范围将会不断扩大。

2.2农业的产量以及质量遭到破坏

水土流失,致使土壤涵养水分的能力下降、土壤肥力下降,同时,不合理的施肥方式,导致耕地发生大范围的板结,这些原因导致农作物的产量以及质量大大降低。并且,胡乱喷洒农药以及工业废水的随意排放,导致土壤污染,部分农作物可能携带微量有害物质,危害人类健康。

2.3农业生态链遭到破坏

农业生态环境是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为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就必须重视生物多样性。然而,农业生态系统的破坏,导致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使得生物多样性减少。

3农业生产过程中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农业环境污染主要是指过度施肥以及喷洒农药造成的土壤污染,水土流失造成的土壤营养成分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地膜等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等。

3.1预防环境污染

首先,应建立病虫害监测系统,对于病虫害及早预防,尽量减少使用农药的次数;积极开发容易分解、对人体危害小、对消除病虫害效果明显的农药,同时,采用喷雾技术,充分发挥农药防治病虫害的最大效用;最后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生态防治等措施,从根源减少农药污染。

3.2预防重金属污染

首先,应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对农田进行定期检测,及时发现重金属污染;其次,在重金属污染较重的农田,应选用恰当的农作物,如玉米吸收重金属的能力差,根茎类蔬菜对重金属的吸收残留较少,这些都可以有选择的种植。当然,还可以采用一些科学手段,引导重金属迁移或者发生化学反应,减少其危害。

3.3预防化肥污染

首先,应科学施肥,重视施肥的时间以及施肥量,采用正确的施肥方式如分层施肥等,减少肥料的扩散,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同时,增加有机肥的使用,保持土壤自身的肥力;最后,可以根据土壤养分搭配肥料,平衡土壤中的各种微量元素,从根源提高土壤的营养成分。

3.4预防碱以及无机盐污染

土壤中的碱以及无机盐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工农业以及生活废水的肆意排放。因此,预防这一类污染,就必须规范人们的行为,将废水经过一定的处理之后,再排放。在农业灌溉过程中,不能用废水进行灌溉。

参考文献

[1]杨金发.立法防治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农民日报,2002

[2]孟凌声,吴东升.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正面临严重挑战.人民政协报,2000

篇4

19世纪中叶,美国联邦政府为了鼓励西部农业开发者,除制定了灵活多样的土地开发政策外,还陆续颁发了《沙漠土地法》、《鼓励西部植树法》等法律。以法律和政策的形式明确了只要在西部地区植树、种草或修筑灌溉沟渠达到一定面积和一定时间,就可以免费或低价获得一定面积的土地。这些法律和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美国西部的土地开垦和农业的发展。从1836年到1985年,美国中西部新开垦的耕地面积为2.45亿英亩,相当于原有耕地面积(1.6亿英亩)的1.53倍。随着耕地的增加,粮食产量倍增;玉米由1934~1938年期间的平均每年1061.3万t,增加到1989年的1亿9120万t,增加了约17倍;小麦由1934~1938年期间的平均每年389.5万t,增加到1989年的5540.7万t,增加了14.2倍;大豆由1934~1938年期间的平均每年23.3万t,增加到1989年的5244万t,增加了224倍。使美国成为世界主要的粮食出口国;美国主要畜产品的平均年产量:1961~1965年期间,肉类335.28万t,牛奶1139.9万t,鸡蛋78.4万t。到了1989年,肉类(不含鸡肉)、牛奶、鸡蛋的平均年产量,分别增加到1818.9万t、6543.2万t、397.4万t,分别比1961~1965年期间增加4.43倍、4.74倍、4.07倍。

但是,大规模的垦荒活动,在中、西部开发初期,一些农场主为了获得更加丰厚的农牧业利润,对那里进行了掠夺式的开发,使该地区的农地、水等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土地荒漠化加剧,生态失去平衡。

2 农业生产与资源、生态环境问题

在美国,由于农业的开发而引起的资源、生态、环境问题,如,土壤侵蚀,水资源枯竭,盐害,水质污染,生态系统失衡,等等。

下面讨论在美国由于农业开发引起的土壤侵蚀、水资源枯竭、盐害、水质污染4个方面的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

2.1土壤侵蚀

美国联邦农业部的最新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引起农业生产力低下的土壤侵蚀面积达6900万英亩,约占耕地总面积3亿4500万英亩的20%。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长期不断地种植较单一的农作物的耕地,即不实行轮作、不实行休耕的农地,机械化大农场。此外,美国政府以往的农产品价格扶持政策、增加农户收入的各项优惠政策,导致农户以垦荒的途径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农产品产量,维持较高水平的收入。

由于对土地、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由于受风和水的侵蚀,美国全国的农地每年土壤流失量高达27亿-31亿t;造成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耕地面积达1亿1800万英亩。

2.2一些主要农业生产地区水资源枯竭

根据美国联邦农业部的统计资料:1949年美国可灌溉耕地面积为2500万英亩,到了1978年则增加到了5000万英亩,稍后减少到了现在的4500万英亩,其中包括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1200万英亩可灌溉耕地和1340万英亩地下水位下降的耕地,分布在北部平原、南部平原、丘陵地区、太平洋沿岸的17个州;例如,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中央的溪谷地区,地下水位的降低,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另据美国联邦农业部的调查,1980-1984年,有1400万英亩的可灌溉耕地的地下水位每年下降0.5~5.0英尺。

2.3盐害

美国西部的干旱地区,是“灌溉农业区”,引起盐害的危险性极高。在这里不但有钠盐,还有钙盐、镁盐等各种盐类。加利福尼亚州受盐害最严重,加州的中部及南部帝国峡谷等主要农业区,降水极少,在那里若不进行灌溉,进行农业生产是不可能的。那里灌溉用水的水源是:地下水、圣礼河水、科罗拉多河水。因为科罗拉多河水含盐,加州中部、南部地区的土壤也含盐,所以,用含盐的水灌溉农田导致了耕地表面盐分过度积累,农作物因受盐害而枯死,耕地也逐渐变成了荒漠。现在,对此采取的对策是:用自动撒水器撒大量的水来希释盐分,使盐分流入地下。但是,这样做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时间一长,地下水盐分含量增高,当盐分含量高的地下水位上升到农作物的根系部位时,就会导致农作物枯死;或用盐分较高的地下水灌溉农田使农作物枯死。为解决这些问题,也曾采用抽水机抽取地下水的方法,来降低地下水位。但是,盐分较高的水,向何处排放?这一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解决。例如,为降低地下水位,曾将盐分较高的地下水排放到Gustafson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发生了水鸟和水生植物受害事件,如水生动、植物生长畸形,以水生动物为食的水鸟因吃了这里的畸形动物也生长畸形,水鸟不下蛋,或生了蛋也孵不出小鸟。由于发生了这类事件,排水处于被禁止状态。如果在今后的10年中,这里仍禁止排放地下水,随着含盐分较高的地下水位的上升,将有100万英亩的耕作,因盐害而充耕,变为荒漠。到目前为止,含盐分较高的地下水的排放问题仍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解决办法。

2.4水质污染

由于农业开发、生产活动而引起的水质污染,是众多损害大而且涉及范围广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之一。水质污染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活动而产生的地表土流失,这些流失的地表土沉积在湖底或河底,恶化有关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此外,美国的农民为扩大耕作面积,将湿地转化为农田,也使那里的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就农业生产而言,大量使用氮和磷随地表水流失到河流及湖泊中,使河水及湖水产生富营养化问题,给动植物的生存带来负面影响;杀虫剂会使水生动、植物产生畸形,乃至死亡。据美国联邦农业部的调查资料显示:在美国,流入河流湖泊地表水的水质污染物约有50%来自农业生产活动,主要是由土壤侵蚀、水土流失造成的。其中有50%-70%为氮和磷,主要来源于耕地上的化肥与围栏育肥方式所聚集的家畜粪便。水质污染不仅使地表水质恶化,而且对地下水资源的水质也有重大影响。如果农业生产上使用的化学物质一旦污染了地下水,就会污染整个地下水水脉。地下水质污染,危及着农业生产地区人口总数的97%,占美国总人口50%的居民健康。因为,这些居民要饮用地下水,所以水污染问题的严重性是不言而喻的。

3 美国的农业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面对农业生产、开发资源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美国联邦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注重与农业生产、开发相关的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制定了一系列旨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护耕地、水等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的法规和长期计划,特别是联邦政府1985年制定的“农地保护计划”,大规模地实施退耕还草、退耕植树、或休耕;到1990年共将1亿1800万英亩的农地纳入,发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1农业立法与资源、生态环境保护

美国联邦政府于1985年修订了农业法,修订后的农业法的主要内容是:①为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出口,政府对农民支付农产品出口补助金;②为减少农产品库存积压,扩大农户对农产品市场的选择权(交易条件、方式等);③通过实施农地保护计划(CRP),贯彻对农地进行保护的方针。此外,该法还包含了有关资源、环境保护的条款、草地保护、沼泽地保护等条款,制定这些条款的目标是:持续地提高农业生产的劳动生产率,保护土地和水等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为实现该目标,政府制定了长期性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计划,即与该法相辅相成。

1990年美国联邦政府再次修订了农业法。修订后的农业法的目标是:通过实施农地、水等资源的保护及水质改善、湿地的生态环境系统保护、食品安全性保障对策,以保证农业生产力的持续提高,保证向消费者供给“绿色”的农产品。为实现上述目标,在农业法中还增添了关于“持续农业”和推行新的耕作方法的条款。

修订后的《农业法》,沿袭了食品安全保障法的方针,增加了对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该法的主要政策目标是:市场理论的应用;提高美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农地、水资源)。该法由9项条款组成,有关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条款是第2项和第7项。

3.2农地保护计划

就其内容来看,可以说是荒漠化防治计划。其主要内容是:针对农业生产给土地、水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在容易发生荒漠化的地区,实行有计划的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及休耕(如种植以改良土壤为目的的豆科植物等),即在美国联邦农业部的监督下,对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耕地,实行为期10年的休耕或永久性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同时,作为补偿,由联邦农业部每年向该计划的参加者(农户),支付一定数量的补助金(按每英亩一定的单价乘以退耕、休耕地面积的方法计算,并被称为地租,下同):联邦农业部退耕还草或退耕还林的农民支付树木和草的种植费用总额一半的补助金(一次性的补助)。

农地保护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农地土壤侵蚀量,防止荒漠化蔓延。除此之外,还有以下五个较具体的目的:①通过农地保护计划的实施,长期保持美国农业的食品及天然纤维的生产能力;②减少由农业生产而产生的环境污染物质的数量;③改善水资源质量;④保护野生动、植物;⑤通过减少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方法,抑制农产品生产过剩,通过总量控制来保证农户增加收入(稳定和提高农产品价格)。

根据联邦政府统计,1989年联邦农业部对大约6300万英亩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耕地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管理,每年减少土壤侵蚀量达8亿t;到1990年,联邦农业部对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1亿1800万英亩耕地,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管理。

在美国,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管理,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常常会遇到阻力。例如,是参加会减少收入的农地保护计划(CRP)、还是维持以前那种较大耕作面积的农业生产活动之间进行选择时,农民更偏好后者。

在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的区域内,如果农户不参加农地保护计划,则取消该农户享受政府扶持及参加联邦农业部“农产品计划”的资格。

到了1996年,最初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的耕地(休耕、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已经过了10年的保护期,也就是说已经失去了向农业部领取地租的资格,一部分休耕的农地可以从新进行农作物种植了。但是,拥有这些耕地的主人,必须严格遵守1985年及1990年修改后的农业法中有关农地保护的条款来耕作。否则,他们将不得不同农业部的“农产品计划”说“再见”了。那些退耕还草、退耕还林的农地,则永久地退出农作物的生产。

3.3防止水质污染对策

1987年美国颁布并实施的《水质法》、《水质净化法》,根据该法的规定,各地方(州)政府有义务每年向联邦政府报告关于缓解农业水源水质污染问题的对策及成果。1988年美国联邦农业部公布了“土壤、水资源保护全国计划”及“区域水资源水质净化计划”,并通过该计划的落实,管理着全国22个区域性水资源水质净化计划的实施。现在看来,全国各地的农地、水等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证明,上述各项法律和计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4耕作方法的资源、环境保护对策

3.4.1 可持续农业

所谓“可持续农业”,一般是指“能够持续地利用资源进行农业再生产或能够进行资源的再利用,把农药、化学废料的投入量控制在必要的最小限度,在实现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生产安全农产品(食品)的同时,保持较高水平的农业生产力和收益性的耕作方式及其农业管理体系。”

实现可持续农业的手段是:①改革现行的农业种植、养殖体系中不利于农地、水等资源保护的部分;②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方式;③促进家畜粪尿等农家有机肥料及豆科植物等绿肥的利用;④实施保护农地、水资源的保护性耕作方式;⑤采用种植业和畜牧业相结合的复合经营模式。

通过上述手段来防止土壤侵蚀、荒漠化蔓延、水资源水质污染的目的,并且在保护农地、水等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农业生产,提供安全的(卫生的)农产品。

3.4.2关于“保护性耕作方法”

篇5

19世纪中叶,美国联邦政府为了鼓励西部农业开发者,除制定了灵活多样的土地开发政策外,还陆续颁发了《沙漠土地法》、《鼓励西部植树法》等法律。以法律和政策的形式明确了只要在西部地区植树、种草或修筑灌溉沟渠达到一定面积和一定时间,就可以免费或低价获得一定面积的土地。这些法律和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美国西部的土地开垦和农业的发展。从1836年到1985年,美国中西部新开垦的耕地面积为2.45亿英亩,相当于原有耕地面积(1.6亿英亩)的1.53倍。随着耕地的增加,粮食产量倍增;玉米由1934~1938年期间的平均每年1061.3万t,增加到1989年的1亿9120万t,增加了约17倍;小麦由1934~1938年期间的平均每年389.5万t,增加到1989年的5540.7万t,增加了14.2倍;大豆由1934~1938年期间的平均每年23.3万t,增加到1989年的5244万t,增加了224倍。使美国成为世界主要的粮食出口国;美国主要畜产品的平均年产量:1961~1965年期间,肉类335.28万t,牛奶1139.9万t,鸡蛋78.4万t。到了1989年,肉类(不含鸡肉)、牛奶、鸡蛋的平均年产量,分别增加到1818.9万t、6543.2万t、397.4万t,分别比1961~1965年期间增加4.43倍、4.74倍、4.07倍。

但是,大规模的垦荒活动,在中、西部开发初期,一些农场主为了获得更加丰厚的农牧业利润,对那里进行了掠夺式的开发,使该地区的农地、水等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土地荒漠化加剧,生态失去平衡。

2农业生产与资源、生态环境问题

在美国,由于农业的开发而引起的资源、生态、环境问题,如,土壤侵蚀,水资源枯竭,盐害,水质污染,生态系统失衡,等等。

下面讨论在美国由于农业开发引起的土壤侵蚀、水资源枯竭、盐害、水质污染4个方面的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

2.1土壤侵蚀

美国联邦农业部的最新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引起农业生产力低下的土壤侵蚀面积达6900万英亩,约占耕地总面积3亿4500万英亩的20%。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长期不断地种植较单一的农作物的耕地,即不实行轮作、不实行休耕的农地,机械化大农场。此外,美国政府以往的农产品价格扶持政策、增加农户收入的各项优惠政策,导致农户以垦荒的途径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农产品产量,维持较高水平的收入。

由于对土地、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由于受风和水的侵蚀,美国全国的农地每年土壤流失量高达27亿-31亿t;造成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耕地面积达1亿1800万英亩。

2.2一些主要农业生产地区水资源枯竭

根据美国联邦农业部的统计资料:1949年美国可灌溉耕地面积为2500万英亩,到了1978年则增加到了5000万英亩,稍后减少到了现在的4500万英亩,其中包括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1200万英亩可灌溉耕地和1340万英亩地下水位下降的耕地,分布在北部平原、南部平原、丘陵地区、太平洋沿岸的17个州;例如,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中央的溪谷地区,地下水位的降低,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另据美国联邦农业部的调查,1980-1984年,有1400万英亩的可灌溉耕地的地下水位每年下降0.5~5.0英尺。

2.3盐害

美国西部的干旱地区,是“灌溉农业区”,引起盐害的危险性极高。在这里不但有钠盐,还有钙盐、镁盐等各种盐类。加利福尼亚州受盐害最严重,加州的中部及南部帝国峡谷等主要农业区,降水极少,在那里若不进行灌溉,进行农业生产是不可能的。那里灌溉用水的水源是:地下水、圣礼河水、科罗拉多河水。因为科罗拉多河水含盐,加州中部、南部地区的土壤也含盐,所以,用含盐的水灌溉农田导致了耕地表面盐分过度积累,农作物因受盐害而枯死,耕地也逐渐变成了荒漠。现在,对此采取的对策是:用自动撒水器撒大量的水来希释盐分,使盐分流入地下。但是,这样做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时间一长,地下水盐分含量增高,当盐分含量高的地下水位上升到农作物的根系部位时,就会导致农作物枯死;或用盐分较高的地下水灌溉农田使农作物枯死。为解决这些问题,也曾采用抽水机抽取地下水的方法,来降低地下水位。但是,盐分较高的水,向何处排放?这一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解决。例如,为降低地下水位,曾将盐分较高的地下水排放到Gustafson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发生了水鸟和水生植物受害事件,如水生动、植物生长畸形,以水生动物为食的水鸟因吃了这里的畸形动物也生长畸形,水鸟不下蛋,或生了蛋也孵不出小鸟。由于发生了这类事件,排水处于被禁止状态。如果在今后的10年中,这里仍禁止排放地下水,随着含盐分较高的地下水位的上升,将有100万英亩的耕作,因盐害而充耕,变为荒漠。到目前为止,含盐分较高的地下水的排放问题仍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解决办法。

2.4水质污染

由于农业开发、生产活动而引起的水质污染,是众多损害大而且涉及范围广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之一。水质污染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活动而产生的地表土流失,这些流失的地表土沉积在湖底或河底,恶化有关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此外,美国的农民为扩大耕作面积,将湿地转化为农田,也使那里的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就农业生产而言,大量使用氮和磷随地表水流失到河流及湖泊中,使河水及湖水产生富营养化问题,给动植物的生存带来负面影响;杀虫剂会使水生动、植物产生畸形,乃至死亡。据美国联邦农业部的调查资料显示:在美国,流入河流湖泊地表水的水质污染物约有50%来自农业生产活动,主要是由土壤侵蚀、水土流失造成的。其中有50%-70%为氮和磷,主要来源于耕地上的化肥与围栏育肥方式所聚集的家畜粪便。水质污染不仅使地表水质恶化,而且对地下水资源的水质也有重大影响。如果农业生产上使用的化学物质一旦污染了地下水,就会污染整个地下水水脉。地下水质污染,危及着农业生产地区人口总数的97%,占美国总人口50%的居民健康。因为,这些居民要饮用地下水,所以水污染问题的严重性是不言而喻的。

3美国的农业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面对农业生产、开发资源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美国联邦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注重与农业生产、开发相关的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制定了一系列旨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护耕地、水等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的法规和长期计划,特别是联邦政府1985年制定的“农地保护计划”,大规模地实施退耕还草、退耕植树、或休耕;到1990年共将1亿1800万英亩的农地纳入,发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1农业立法与资源、生态环境保护

美国联邦政府于1985年修订了农业法,修订后的农业法的主要内容是:①为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出口,政府对农民支付农产品出口补助金;②为减少农产品库存积压,扩大农户对农产品市场的选择权(交易条件、方式等);③通过实施农地保护计划(CRP),贯彻对农地进行保护的方针。此外,该法还包含了有关资源、环境保护的条款、草地保护、沼泽地保护等条款,制定这些条款的目标是:持续地提高农业生产的劳动生产率,保护土地和水等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为实现该目标,政府制定了长期性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计划,即与该法相辅相成。

1990年美国联邦政府再次修订了农业法。修订后的农业法的目标是:通过实施农地、水等资源的保护及水质改善、湿地的生态环境系统保护、食品安全性保障对策,以保证农业生产力的持续提高,保证向消费者供给“绿色”的农产品。为实现上述目标,在农业法中还增添了关于“持续农业”和推行新的耕作方法的条款。

修订后的《农业法》,沿袭了食品安全保障法的方针,增加了对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该法的主要政策目标是:市场理论的应用;提高美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农地、水资源)。该法由9项条款组成,有关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条款是第2项和第7项。

3.2农地保护计划

就其内容来看,可以说是荒漠化防治计划。其主要内容是:针对农业生产给土地、水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在容易发生荒漠化的地区,实行有计划的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及休耕(如种植以改良土壤为目的的豆科植物等),即在美国联邦农业部的监督下,对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耕地,实行为期10年的休耕或永久性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同时,作为补偿,由联邦农业部每年向该计划的参加者(农户),支付一定数量的补助金(按每英亩一定的单价乘以退耕、休耕地面积的方法计算,并被称为地租,下同):联邦农业部退耕还草或退耕还林的农民支付树木和草的种植费用总额一半的补助金(一次性的补助)。

农地保护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农地土壤侵蚀量,防止荒漠化蔓延。除此之外,还有以下五个较具体的目的:①通过农地保护计划的实施,长期保持美国农业的食品及天然纤维的生产能力;②减少由农业生产而产生的环境污染物质的数量;③改善水资源质量;④保护野生动、植物;⑤通过减少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方法,抑制农产品生产过剩,通过总量控制来保证农户增加收入(稳定和提高农产品价格)。

根据联邦政府统计,1989年联邦农业部对大约6300万英亩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耕地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管理,每年减少土壤侵蚀量达8亿t;到1990年,联邦农业部对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1亿1800万英亩耕地,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管理。

在美国,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管理,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常常会遇到阻力。例如,是参加会减少收入的农地保护计划(CRP)、还是维持以前那种较大耕作面积的农业生产活动之间进行选择时,农民更偏好后者。

在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的区域内,如果农户不参加农地保护计划,则取消该农户享受政府扶持及参加联邦农业部“农产品计划”的资格。

到了1996年,最初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的耕地(休耕、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已经过了10年的保护期,也就是说已经失去了向农业部领取地租的资格,一部分休耕的农地可以从新进行农作物种植了。但是,拥有这些耕地的主人,必须严格遵守1985年及1990年修改后的农业法中有关农地保护的条款来耕作。否则,他们将不得不同农业部的“农产品计划”说“再见”了。那些退耕还草、退耕还林的农地,则永久地退出农作物的生产。

3.3防止水质污染对策

1987年美国颁布并实施的《水质法》、《水质净化法》,根据该法的规定,各地方(州)政府有义务每年向联邦政府报告关于缓解农业水源水质污染问题的对策及成果。1988年美国联邦农业部公布了“土壤、水资源保护全国计划”及“区域水资源水质净化计划”,并通过该计划的落实,管理着全国22个区域性水资源水质净化计划的实施。现在看来,全国各地的农地、水等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证明,上述各项法律和计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4耕作方法的资源、环境保护对策

3.4.1可持续农业

所谓“可持续农业”,一般是指“能够持续地利用资源进行农业再生产或能够进行资源的再利用,把农药、化学废料的投入量控制在必要的最小限度,在实现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生产安全农产品(食品)的同时,保持较高水平的农业生产力和收益性的耕作方式及其农业管理体系。”

实现可持续农业的手段是:①改革现行的农业种植、养殖体系中不利于农地、水等资源保护的部分;②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方式;③促进家畜粪尿等农家有机肥料及豆科植物等绿肥的利用;④实施保护农地、水资源的保护性耕作方式;⑤采用种植业和畜牧业相结合的复合经营模式。

通过上述手段来防止土壤侵蚀、荒漠化蔓延、水资源水质污染的目的,并且在保护农地、水等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农业生产,提供安全的(卫生的)农产品。

3.4.2关于“保护性耕作方法”

篇6

[中图分类号] X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08-0289-01

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惠及千家万户。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勇于担当、敢于负责,要充分认识农业环保工作的特殊性、艰巨性、复杂性,不动真格留不住蓝天白云,不下决心换不来青山碧水,不出硬招完不成环保目标。近些年,微山县高度重视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工作,采取多项措施,提高保护质量。地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正确把握和处理农业经济发展与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的关系,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优化农业经济增长,在发展中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同时,构建科学农业治污体系,有效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发挥规制、市场、科技、行政、文化五种力量的作用,打好“组合拳”,形成综合推进、多措并举的强大工作合力。

1 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农业生产场所缺乏保护规划。通过对微山县的农业用地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发现全县有超过七成以上的土地缺乏相应的环境保护规划和必要的保护措施。农业生产过程中,外界污染因素很容易进入到农业生产领域,从而对农业生产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其次,农作物产量缺乏相应的质量标准。特别是对于地区主要农作物如小麦、玉米中等农作物的生产,仍没有制定具体的质量控制标准,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农民群众都是按照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开展农作物生产,导致农田环境缺少必要的保护和监控,从而导致农业生产环境危险重重;再次,农业市场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农产品市场中,各种信息资源呈现极度不对称现象,生产者对农作物的信息掌握比较全面,而消费者只能掌握少量或者一部分信息,在没有外界干预因素作用之下,消费者很难对农产品的质量作出精确判断。比如在农产品市场中存在质量较高的农产品和质量较低的农产品,在信息资源不对称的状况下,造成逆向选择,不仅会影响到农产品质量和价格,而且还看可能会出现劣质农产品,驱逐优良农产品的现象,导致高质量的农产品被排挤出市场,从而致使农产品市场退化;最后,部门之间协调力度不足。在农业生产环境保护过程中。地区的环境保护部门和农业部门各自为政,部门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信息交流不到位,在农田周围建设高污染工业企业,环保部门明知道其向农田周围排放污染物,但是置若罔闻,不了解污染物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再由于信息沟通不顺畅,农业部门也不清楚企业排放污染物的具体情况,从而给农作物粮食安全造成较大的影响。

2 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对策和建议分析

2.1 切实做好工业污染物对农业生产环境造成影响

首先,强化监控治理,控制工业污染物排放。对本地区工业污染严重的企业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对于达不到国家排放标准的企业要限期整顿,对于违法排放的要依法严肃处理,要进一步取缔小炼铁企业、炼油企业和造纸企业,做好跟踪调查工作,禁止其重新作业,同时要督促企业及时更新换代生产技术和设备,要采取政策和行政手段,引导企业不断向着环保生产方向转变,强化对工业污染物的综合利用,减少污染物;其次,转变地区经济发展结构,发展生态经济。现阶段,传统工业生产模式对农业内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对环境造成不可恢复的破坏,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及时转变理念,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对资源的高效重复利用,对废气物进行有效的无害化处理,最大程度的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2.2 强化对农业生产污染物的控制

首先,科学病虫害防治和施肥。农药和化肥不合理使用也是造成农业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防治农业病虫害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应用综合防治技术,加大生物农药、低毒、低残留农药的使用比例,推广使用杀虫灯、害虫天敌等物理和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农药污染,同时,为了更好的保证施肥的科学性,应该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减少化肥的施入,推广使用专业复合肥、生物肥、缓控释肥等新型肥料,保证农业生产的无公害;其次,积极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工作。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是做好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我们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按照生态学系统理论,通过积极建设现代农业,转变农业生产模式,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充分利用好当地的自然资源,做到因地制宜,科学组织和规划。在具体生产过程中,按照整体协调发展的原则实现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统筹规划发展,保证各个系统相互支持,相互帮助,从而促进农业系统内部的能量能够更好的实现相互转换,从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在提高农产品效益的同时,还能够做好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金菊,丁柏生,王斌,刘淑萍. 天津市农业环境状况及建议[J]. 天津农林科技. 1995(03)

[2] 夏英爽,陈振天,张丽萍,陈姝. 浅析如何改善吉林的农业环境问题[J]. 农业工程技术. 2016(02)

篇7

    二、电力行业环保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电力环保管理面临的内部问题分析电力行业内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电力环保管理的内部方面:

    1.在输变电建设阶段,出现电厂废弃物的处理不当,排污到河流导致水资源变质,影响生物的繁殖,进而影响下游的环境,主要属于常规型环保问题。就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对输变电建设项目的环保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服务意识和与供应链上下游的合作意识不强;二是对输变电工程的环保内容、范围、要求的理解和认识存在片面性。

    2.在电力运营阶段,往往分不清常规问题和非常规问题,出现管理无法参照合适的标准,或者不执行相关的标准。这其中原因有三:一是公司还没有成熟的电网环保管理模式,无论从电网环保管理的执行层面还是监督层面,都还需加强管理;二是支撑公司电网环保管理工作的各项工作机制有待改善;三是电网环保专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紧缺,由于技术手段缺失,无法实施标准化的成本管理。

    3.电力企业经营多种业务,有的辅助业务与主业并不一定相关,导致出现使用电力行业流程管理非电力行业业务,电力主辅业务还没有完全分离。原因在于电网资产的管理流程和实际的业务流程往往不符。电力行业生产供应链条长,造成“牛鞭”效应,决策失效。

    (二)电力行业环保管理面临的外部问题分析

    1.来自政策制度的环保问题分析。节能环保调度政策主要针对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行业。截止到 2011 年 3 月 7日,国家环保部通报的各部委环保标准名录达 1434 种。但是省级单位和下属的地方政府通过控股等形式对电厂进行投资,对于管辖的电厂往往以照顾落后地区、维护安定团结等为由,实施过程中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导致节能政策难以为继。另外,由于我国电力市场建设起步相对较晚,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电力市场定价机制,导致电力不能市场定价,无法优化配置电力资源,无法保障电力投资回收计划与投资收益,因此实行电力企业节能环保调度受到弱化。同时,我国的电力市场结构基于自然垄断的网省级公司,自然难免出现地方保护主义行为。

    2.环境保护技术监管手段滞后。

    由于现有的环保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处于政策研究阶段,实施过程还需要有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技术监管。但是目前大多执行以往的技术标准,创新的技术匮乏,即便有部分创新,也往往受技术扩散范围的局限,还有对环保技术的保护措施过于谨慎,新的环保技术得不到及时应用,电力监管系统、电力辐射危险废物管理系统、电力排污收费管理系统、环境影响评估系统以及环境污染扩散模型与总量控制系统等方面的数据无法及时更新。因此,环保技术监管手段落后呈现常态化。

    三、电力行业环境   保护对策建议 (一)电力行业应对环保问题治理的一般性原则由于电力企业运营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主体相关性显着、区域市场具有整体性、目标需求差异性明显、电力产品供给具有连续性等特征,使得其所面临的环境问题除了常规环境问题外,还要注意诸如电磁污染、电网噪声等非常规问题的处理。 1.预防为主。将预防常规环

    境问题和非常规环境问题放在主要和优先位置,依据行业自身情况,研究新技术,引进新型预防管理手段,通过各种预防手段的综合运用,防止环境问题的发生。例如火电厂在其电力生产过程中直接从水库抽水并把含热废水排入水库问题,由于水污染影响范围大、影响时间长、影响程度强、致病危害大、污染容易治理难、治理成本高代价大,因此有必要对污染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则,才能将污染和损害减至最低的程度。

    2.防治结合。既对环境问题事先采取预防措施,也对其产生的问题积极予以治理。电力企业在污染事件发生后,要合理运用多种宣传手段,以一个负责任的大企业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积极引导社会舆论朝着有利于企业的方向发展。同时,企业也要组织相应的治理指挥中心,配置一定的应急资源快速反应处理环境问题。

篇8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比重,农业产业化是绝不能够忽视农业环境保护的,不能够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在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环境保护,也就是要发展农业环保产业。本文就是对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农业环境保护进行分析,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借鉴。

1 农业环保产业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

我国是一个贸易大国,在参与国际化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要从流通、加工和生产的过程入手,与国际化接轨。作为世贸组织的成员,我国的关税壁垒在逐渐的减弱,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的农产品贸易就在逐渐的增加,我国的农产品市场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高附加值的产品已经达到了25%,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但是由于我国农业生产实行的是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在种植的过程中使用了较多的化肥与农药,在这样的情况下,农产品的质量就会出现下降的情况,对于农业环境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通过相应的实践能够证明,将农业环保产业化能够有效的发挥农业的科技含量和生态价值,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能够增加整个农产品出口的创汇能力,对于农业产业化发展是极为重要的,也能够增加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地位。

我国的农业环保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农业环保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进行,首先,建立农村能源产业,主要是以太阳能热水器为主;其次,以鸡粪膨化饲料、农作物秸秆气化为主发展有机废物能源,打造综合性的产业结构;再次,发展以生物肥料、生物r药和光解地膜为主的一种新型的农业产业;最后,生产高质量、无公害的农产品。其中无公害农产品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无公害农产品对于市场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是从数量向着质量进行转型,在农产品生产的过程中,主要就是要按照一定的生产技术规程和标准来开展相应的工作,使用严格的检测手段和监督手段,对于农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的控制,在农产品生产的过程中,重视农产品档次的提高,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尤其是对整个市场需求而言,发展无公害的农业产业结构是农业产业化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农业发展中是极为重要的。

(2)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主要是以先进的农业技术为指导的,在农业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要将科学技术贯穿于整个环节中,将销售、科研、检测、储运、加工等融为一体,且使用遗传学和生物学原理来进行新品种的培育,在新品种培育的过程中,要进行多种生物制剂的相关研究,能够有效的进行畜禽饲料和农业的栽培,保证农业发展的科学性,调整传统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的档次与质量,在农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的产品,弥补相应储备的不足,提高农业科技的含量。

(3)农业产业化应该与无公害的生产意识相结合,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能够充分的发挥着农业生态环境的整体目标,保证可持续发展策略的顺利进行,也能够充分的结合传统农业产业的优势,有效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向高级化迈进。在我国许多地区,农民已经初步具备了无公害生产的意识,集中表现在供自己消费的少量农产品少施或不施农用化学物质。无公害农产品开发通过利益驱动机制,将农民无公害生产由保护自己消费向保护全社会消费,为农业产业化较好地协调资源-环境-食品-健康之间的关系闯出了一条新路。

(4)无公害农产品开发是一个把单项的初级产品开发成系列产品,把

农业企业行为上升为区域经济行为的过程。在实践中,无公害农产品开发多采用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企业为龙头,以生产基地为依托,下联千家万户的组织形式,注重围绕质量好、档次高,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组建无公害生产基地或企业集团。龙头企业、政府主管部门、专门的无公害农产品批发、销售市场相互衔接,很大程度上丰富充实了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

2 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推进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的途径

在实现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有些地方和单位是因忽视农业环境保护而走了弯路;有些是对有关农业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规不了解;有些是只顾眼前、局部利益,只注意经济效益,忽视了长远、全局和环境社会效益;有些则是缺乏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对此,农业环境保护部门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

一要利用政策引导,促进农业产业化朝着符合国家环保政策方向发展。农业环境保护部门通过宣传国家的环保方针,提高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推动各地在各类农业生产、开发建设活动中,自觉地将产业发展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将农业产业化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结合起来,将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结合起来。使农业产业化开始就走一条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路子,降低农业产业化的环境代价和机会成本。

二要通过加强管理,维护和优化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条件。农业产业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充分利用了土地、气候等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决定作用,将某一地区具有特殊品质的农产品作为开发的拳头产品、主导产品,建立起支柱产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所以农业产业化是以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为基础的。农业环境保护部门应该防止传统的、片面强调开发与增值,忽视保护与良性循环、掠夺式的开发方式,加强对基本农田、灌溉用水、农业生物资源、害虫天敌的保护,规范农业资源开发活动,维护农业的基本生产条件,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基础保障。

三要通过主动服务,使农业产业化更加符合环保要求。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业环境保护工作人员可以依托自己的技术优势,积极主动地为农业企业服好务。例如:做好农业环境影响评价服务、搞好环境监测服务、搞好生态农业建设技术指导服务等等。

3 结论

相信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广大人民群众生态意识的不断提高,各级农业环境保护机构的不断健全,农业环境保护将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桂春,贾秀梅,李春娟.发展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有关问题的分析及建议[J].吉林农业,2012(02).

篇9

生态农业产业是把农业用产业的形式经营,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多方面发展,形成农业的产业链,而与此同时,其也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两者的和谐发展,以做到科学利用各项资源,降低环境污染,达到绿色消费的目标。

1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模式

生态农业产业是在农业生产中加入生态学和清洁生产的理念,优化系统内材料的循环利用,建立一个新的农业体系。新农业体系的建立,是把地区的资源整合,从众多产业中选择一个产业作为优势产业,促进龙头企业发展。同时,它也是生态农业和产业模式的融合,两者互为补充,用对方的优势弥补自己的劣势,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调整产业结构,把多个资源和生产要素整合,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1.1资源利用模式

资源利用模式包括多种产业类型,有环境消纳型、生态建设型等,把生产的产品作为中心,投入适量的成本,在不改变材料基本形态的前提下,完成产品生产,确保安全。种植与养殖业产业化的过程中,会把产品生产产生的废弃物作为资源再次使用,用人为的方式修护自然环境,从而保持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以农业生态旅游产业为例,其是利用当地的民俗文化,以及当地的自然景观,把日常生活的饮食与居住方式作为产业资源使用,并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产业文化的内涵,以让生态旅游健康发展[1]。

1.2发展驱动模式

发展驱动模式包含的产业类型是产品生产型、产品管理型等,作为生态农业发展的驱动力量。而该模式运行的过程中,需制定农产品规范体系,有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并以这个标准为前提,建立产业基地,生产绿色产品,提高农产品生产的质量。其制定生产标准的同时,也会规定农业生产使用的技术,规范产品加工与储运,以为规范化生产打好基础,而对于规模化生产产生的废弃材料,会用技术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或是把可循环使用的废弃材料作为生产材料,重新在生产中使用,实现循环农业,保护生态环境。

1.3产业组织模式

产业组织模式包括两种生产方式,即个人、合作,其中合作是公司、生产基地以及农民建立合作,共同生产,就像是生态农业产业链。其是划分出一个特定的范围,加入不同的生产原理与技术,根据自然生态系统的变化,构建农业、牧业一体化的生物链,促进资源在整个产业链的合理利用,符合制定的资源循环利用的目标。生态产业链构建的特点是,根据生态学的理论把不同的农业产业排列,建立一个循环,整个产业链中,物质流是生产的废弃物。随着这一产业模式的发展,很多小企业纷纷加入到产业发展中,但这些企业过于分散,加上缺少有效地管理,导致污染加剧,因此该模式未来的发展趋势是绿色、环保产业链的构建,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缩短与污染物零排放的距离。同时,其也会建立一个生态网络,加强不同部门的协作,以让农业、社会、环境和谐发展。

2生态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2.1问题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大量林地与草地被用于农业生产,破坏了生态平衡,进而造成土地沙化、土壤肥力严重不足、出现水体和土壤污染等情况,同时,农业生产中,种植人员经常会使用大量的化肥,超过了发达国家使用的限值,可能让土壤的污染进一步加剧,并间接影响作物,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同时,家禽养殖产生的废弃物,以及庄家收割、日常生活的垃圾,都会影响生态环境。此外,其也存在农业土地生产规模小的问题,农业种植通常是以一个家庭为单位,但由于我国人口较多,虽然一个家庭有大量耕地,整体人均耕地数量却非常少,并且农业机械化水平也需进一步提升。其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生活污水、废弃物等随意丢弃在环境中,并未作进一步处理,作用于环境,影响人们的健康。即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提升,生活垃圾的数量明显增加,且垃圾的结构也更加复杂,原有的处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垃圾的处理要求;二是农业生产水平有明显的提升,但随之出现的问题是污水、家禽粪便的数量也随之增加,为细菌的滋生提供了条件;其三,农药等化学产品的不合理使用,降低了土壤质量,间接影响农产品的质量[2]。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有关部门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足,农村的基础设置有待进一步完善,同时,农村缺少与环境管理相关的管理制度与法规,对保护工作认识不足:

2.2对策

基于上述问题,我们可以利用生态学原理,建立一个完善的农业生产系统,为农业生产提供动力。农业生产系统的建立,可优化各类农业资源的分配,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以增加农业产品的输出,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是为了实现绿色生产,在原有生态农业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优化产业布局,切实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达到提高产品竞争力的目的。其对策包括以下几点:2.2.1建立完善的生态农业产业结构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正确把握环境保护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减少环境污染,并减少资源的使用,不断调整整体的布局。即是以环境容量为前提,指导产业的布局工作,并用环境监管辅助,用较少的成本得到较大的收益,建立新的生态农业产业结构。其内容包括以下几点:以农业生产为核心,转变产业结构,加快生态农业产业的发展,而对于不科学的耕作方式,可以派专人进行指导,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进而调整产业结构,并利用生态农业的资源,开展生态旅游,构建多个绿色产业;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现代化设备,遵循种养结合的原则,减少碳的排放,并建设农业园区,保证园区产业结构的合理性;根据相关部门下发的文件,制定保护规划并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对农村重点区域进行保护,包括饮用的水源、土地等。2.2.2以预防工作为主,对重点的环境问题进行修复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预防环境问题的出现,并采用综合治理的方式治理。比如生态旅游产业的开发,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游客的数量逐步增加,产生的生活垃圾与污水也随之增加,这些垃圾、污水排放前,必须进行加工、处理,确保其符合排放的标准后再排放。生态旅游发展的同时,可以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但垃圾产生量的增加,也会破坏当地的环境,导致环境恶化,由此,要求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也要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科学利用各项资源[3]。此外,为解决化肥使用过多的问题,可在农业种植中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田地种植面积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化肥浓度,同时,也要推广有机肥的使用,或是低残留的农药,用综合防治措施控制病虫害的出现,精确施肥量,并引入缓释、控释化肥的技术,加大技术的投入,不断提高各项资源的利用率。且也会循环利用废弃资源,发展并使用清洁能源,用清洁生产的方式生产。如此,有利于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发展,生产出有机农产品。2.2.3建立健全生态农业的环境保护机制生态农业产业发展中,需充分发挥农牧业的作用与优势,平衡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并让个人与集体利益直接挂钩,根据不同地区的农业种植特点,建立环境保护机制,进而强化参与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以生态旅游为例,相关人员可建立一个监测体系,实时监测生态环境的变化,评估资源开发与使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对于具有民族特色的村寨,需建立对应的保护制度,传承民族文化,是主要包括:学习村寨的语言,了解其语言文化,向下传承;保护特有的建筑和设施,尽最大可能减少人为对建筑的破坏,以保持建筑的原貌;传承民族特色饮食,用农家乐的方式让游客参与到这项活动中;传承民族的手工,并把优秀的民族风俗传承下去,摒弃落后的风俗[4]。同时,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也需要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制度,以及环境监测体系,规范生活垃圾与污水的处理方式,优化生态环境的保护,而对于重点区域,比如饮用水的水源、矿产开采区,可作为生态补偿的优先区。且监测体系建立后,相关部门需根据各工作内容的划分,建立环保责任制度,明确工作人员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如果工作违反规范,可追究其责任,给予处罚。2.2.4加大环境保护内容的宣传力度对于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除有明确的管理与保护措施,明确不同工作人员的管理责任外,也要加强环境保护内容的宣传,强化人们的管理意识,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保护环境。即可以某个生态农业区域为中心,向外拓展,与周边区域建立农业产业合作,建立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进一步丰富产业服务的内容,为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会用广播、报纸、电视等宣传环境保护的知识,扩大知识的普及范围,发展环境与生态文化,且相关部门也会组织农民学习环境保护的技巧,并对基层干部展开培训,以让农民、干部改变原有的生产方式,自觉使用健康的生产方式,减少生产后废弃材料的产生。如此,可强化社会环境保护的认识,并认识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对生活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人参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3结语

总而言之,生态农业的产业化发展,需与生态环境的变化相协调,平衡利益与环境变化的关系,正视产业化发展给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用不同方式优化,以减少农业生产资源浪费情况的出现,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参考文献

[1]王权典.生态农业发展法律调控保障体系之探讨-基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视角[J].生态经济,2012,(06):115-121.

[2]张明林,喻林,刘克春.实施生态品牌战略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J].求实,2012,(01):52-54.

篇10

中图分类号:TQ352.9 文献标志码:A

Domestic Environment Protection Objectives and Its Impact to Viscose Fiber Industry

Abstract: Environment protection,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s a critical task in the 12th FiveYear Plan period, thus a series of relative plans and regulations have been issued by the government. To viscose fiber industry, it is urgent to solve the environment problem for the industry’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in this article, several reasonable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after a detailed analysis on the status-quo of the industry’s environment protection .

Key words: environment protection;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viscose fiber; three types of pollution; countermeasures

2 我国粘胶行业的生产及节能减排情况

2.1 总体情况

近10年来,我国粘胶纤维产能增长迅速,目前已超过300万t/a。据统计,2012年全国粘胶纤维产量达273万t(其中长丝24万t,短纤维249万t),居世界首位,在治理“三废”和节能减排上虽然也取得一定成效,但离中央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节能减排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据统计,2012年我国出口粘胶长丝54 545 t,平均售价6 239美元/t;出口粘胶短纤维26.5万t,总价56 476万美元,平均售价2 131美元/t。由于出口价格低于国外同类产品,因此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大的竞争力。虽然如此,国产溶解浆的质量却难以满足优质粘胶纤维生产的需要,因此,约60%的原料要依赖进口解决,其中2012年进口溶解浆158万t,进口棉短绒17万t。

企业之间为了争夺市场难免以价格竞争,这对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市场竞争应该是基于产品品质的竞争以及品牌的竞争。而在“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错误引导下,如果盲目放弃环保要求只追求短期利益,其结果将是致命的。据了解,环境保护部有一票否决权,如果某家工厂到2020年仍不能完成环保减排指标,必将作为落后企业予以淘汰,这应引起粘胶纤维生产企业的足够重视。环顾全球,欧洲在上世纪70年代为治理环境污染,先后有半数的粘胶纤维企业因污染物超标排放而被勒令关闭。虽然目前在我国实行相关举措尚不现实,但粘胶纤维企业决不能因此抱有侥幸心理。

与国外先进的同类工厂相比,我国溶解浆和粘胶纤维工厂无论在产品质量还是污染治理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距。国外一些先进的溶解浆和粘胶纤维工厂已经实现了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并对噪声、光照、辐射、恶臭、突发性安全事故等危害也有严格的监控和管理。如奥地利Lenzing(兰精)公司不设废气排气筒,废气处理回收率达96% ~98%甚至更高,废水处理合格率为100%,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或接近零排放。企业每天向职工和周边居民公布厂区和周边环境的水源和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还及时公布工厂发生的每一件生产和人身安全事故及处理结果,从不隐瞒。为保障工厂周围居民的安宁生活,溶解浆车间在双休日停止排气,消除噪声。

2.2 行业污染治理情况和节能减排措施

我国粘胶纤维产业包括溶解浆和粘胶纤维两大部分,执行环保标准为: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1993)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2.2.1 溶解浆生产中污染物治理情况

棉溶解浆排出的黑液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治理,已有相当大的改善,在正常情况下,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可达到二级排放标准,即:pH值 6 ~ 9,色度(稀释倍数)80,悬浮物(SS)150 mg/L,BOD 30 mg/L,COD 300 mg/L,硫化物1.0 mg/L,氯0.2 mg/L,此出水可与粘胶纤维废水处理后的出水相混合,经稀释后达标排出。但要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即:pH值 6 ~ 9,色度(稀释倍数)50,悬浮物(SS)70 mg/L,BOD 20 mg/L,COD 100 mg/L,硫化物1.0 mg/L,氯0.2 mg/L,目前尚有难度,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和时间,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在黑液治理方面,曾经试验过的方法包括:采用膜过滤技术,从黑液中回收碱液和浓缩污染物;将黑液制成农用肥料;将黑液制成延迟水泥凝固的药剂等,但都因投资大和运转成本高而未被大规模采用。芬兰某公司曾来我国进行技术交流,将黑液进行真空蒸发和浓缩处理,因价格昂贵也未能被引进。

据最新信息,某科研部门正在研发一种新技术,彻底改变棉浆蒸煮的传统工艺,从而大大减少黑液中COD的排放量,目前据称已进入中试阶段。

近年来,国内木(竹)溶解浆产量逐渐增多,废水处理后,出水水质一般仅能达到二级排放标准,但在技术先进、配备引进的碱回收装置的大型造纸企业,废水治理后,出水水质有可能符合一级排放标准。

用预水解硫酸盐蒸煮技术排出的黑液,采用引进的碱回收技术处理,碱和硫的回收率可达95%以上;用亚硫酸盐蒸煮技术排出的红液,必须全部用来提取木素磺酸盐、酒精、酵母和食用香精等副产品,既能增加收入降低成本,又能减少排污。废水经有效治理后,有可能符合一级排放标准。

2.2.2 粘胶纤维生产中排出污染物的治理情况

(1)废水治理

粘胶废水经治理后,出水水质能符合一级排放标准,即:pH值 6 ~ 9,色度(稀释倍数)50,悬浮物(SS)70 mg/L,BOD 20 mg/L,COD 100 mg/L,总锌2.0 mg/L,硫化物1.0 mg/L,氯0.2 mg/L。其中唯有总锌含量有时会超过2.0 mg/L,这是不允许的。在废水处理站要从废水中降低总锌是个难题,因为废水量太大,即便是取出含锌污泥,按照环保规范,也必须送到有专业资质的处理站处理,不能随便用来制砖或是填埋,非常麻烦。曾经有人设想在酸浴中不用硫酸锌即所谓的“无锌纺丝”法,但事实证明并不可取。因为硫酸锌的作用是使纤维在成形时的凝固反应缓慢进行,有利于形成皮层结构,否则纤维截面的外形呈现出不规则的曲线,降低了纤维的染色均匀性能,也影响纤维的强度和伸长率,最终影响织物的品质。因此,酸浴中含有一定浓度的硫酸锌是质量需要。为降低废水中的总锌含量,在车间内及时回收硫酸锌是最佳选择。

在短纤维生产中,可将二浴的溢流液送回到酸站,通过蒸发回用,虽然多消耗蒸汽,但降低了锌的消耗,经济上是合算的。

在长丝生产中,纺丝的含锌废水因未能找到合适的回收技术而直接排放,这是导致废水总锌含量超标的原因。含锌废水可用薄膜渗透技术或离子交换树脂技术回收硫酸锌,但国内尚无成熟技术可用。笔者曾经试验用国产的离子交换树脂回收硫酸锌,效果尚可,但树脂的质量较差,易膨胀破碎损耗大,增加成本;进口的树脂质量好,但价格较高,进一步增加了成本,所以未能采用。

有一种成本相对较低的方法值得推荐,其主要设计理念为:将含锌废水收集后,用碳酸钠(Na2 CO3 )中和,控制pH值,使氢氧化锌(Zn(OH)2 )沉淀下来,再加入硫酸,制成硫酸锌(ZnSO4 )回收利用。

(2)废气治理

短纤维生产中排出的废气为二硫化碳和硫化氢混合废气,有高浓度和低浓度两种,治理高浓度废气用直接冷凝法回收的二硫化碳约占投入量的40% ~ 50%,这是所有工厂的技术能力都能做到的,如要回收其剩余废气中的硫化氢和低浓度二硫化碳,存在较大难度,近年来采用引进的国外技术,废气的处理率可达到96%以上,国内已有国产化装置,主要困难是经济问题,建议政府作为环保专项给予财政支持。

按照《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297 — 1996)的规定,排出的二硫化碳和硫化氢废气应折算成SO2 ,其允许最高排放速率为170 kg/h,废气排气筒高度为100 m,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550 mg/m3(二级排放指标)(一级地区不准建设粘胶纤维项目,所以无一级标准)。按照此排放量,短纤维生产量不得超过年产 1 万t。如扩大生产量,必须增设废气治理装置。一个年产 6 万t的工厂配套建设废气处理装置需要投资近 1 亿元,废气处理率达到96%以上,才能符合排放标准。目前国内只有少数短纤维工厂能符合排放标准,绝大部分工厂在建设时,都没有配套建设废气治理装置,随着产能的不断增加,虽然也补建了国产废气治理装置,但短纤维产能仍大于废气治理的能力,仍是超标排放。

长丝生产中排出的废气是低浓度二硫化碳和硫化氢气体,其允许最高排放SO2 速率为170 kg/h,废气排气筒高度为100 m,允许的最高排放浓度为550 mg/m3(二级排放指标)。按照20世纪50年代原东德的设计规定,年产5 000 t纤维规模的废气允许高空排放大气扩散,设计排气筒高度为100 m,排气筒与宿舍区平行风向的间距不应小于1 000 m,中间为绿化隔离带,工厂与城区距离应大于7 000 m。经过多年的改扩建发展,企业年产能已超过 2 万t,与此同时,由于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居住密度增大,原先设计的绿化隔离带已不复存在,实际上长丝工厂的废气是超标排放。

我国曾经从国外引进两套用于粘胶长丝的低浓度废气治理技术,由于技术条件不符合实际情况等原因,未能投入使用,建议相关企业重新组织科研力量,攻破技术难关,同时也建议政府予以财政支持。

(3)废渣处理

粘胶纤维工厂的废渣主要为废粘胶、废纤维块和含硫废料等,大都与其它垃圾混合运出,没有做到分类处理。

上述粘胶产业污染物排放指标中,虽规定有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但未严格控制各个企业因产量增加而允许增加总量排放的指标,需要进一步核实。

3 粘胶纤维行业节能减排的对策与建议

(1)要充分认识国家实施“十二五”和2020年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性,并以此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新的里程碑,作为学习和赶上国际先进水平新的起跑点,为贯彻党的十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新的成绩。

(2)根据国家和当地环保部门规定的排放总量指标,明确企业自身在“十二五”期间和2020年的污染物允许最高排放总量、排放速率和排放浓度。明确污染物监测地点、监测标准和监测方法并取得当地环保部门批准的有效文件和认证。

(3)将全厂的节能减排指标分解并落实到下属各部门,制订出各部门的具体指标和实施措施,编制物料流程平衡图表,标明各个工序的物料、化工料、污染物排放量和能耗,与原设计资料对比,找出薄弱点和关键点。废水处理站和废气处理装置对企业达标排放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要确保对全厂各部门的废水和废气排出拥有绝对的监管权。

(4)研发新产品和新设备是科技创新,做好节能减排同样是科技创新,把产量、质量、成本、安全和环保统一起来,总结经验和教训,思考怎样实施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怎样做到污染物零排放或接近零排放,编制全厂节能减排的规划、实施措施和监管制度。

(5)原液车间首先应选用优质的溶解浆,要用性能优良的浸渍压榨粉碎机,这是粘胶纤维厂最关键的设备之一,没有合格的碱纤维素,就不会产出优质的粘胶,黄化要严格控制工艺参数,确保安全。采用粘胶连续过滤机应高效、高质量运行,废粘胶应全部回收利用。短纤维生产应淘汰落后的板框过滤机,长丝的板框过滤机有特殊要求,可以保留。

很多工厂碱站的压液过滤设备过滤效果不好,需要研发新设备,只有将压液中的固体杂质和纤维过滤干净,才能使膜过滤技术充分发挥分离半纤维素的作用,提高碱液回收率,这样才有可能使碱站实现零排放。

篇11

从事水产养殖者必须了解和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兽药管理条例》 《江苏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并在养殖生产过程中严格贯彻执行。如《渔业法》第十一条规定:“国家对水域利用进行统一规划,单位和个人使用国家规划确定用于养殖业的全民所有的水域、滩涂的,使用者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本级人民政府核发养殖证,许可其使用该水域、滩涂从事养殖生产。”第二十条规定:“从事养殖生产应当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科学确定养殖密度,合理投饵、施肥、使用药物,不得造成水域的环境污染。”

二、掌握相关标准,制定管理制度

水产养殖企业必须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并张贴重要的水产品质量管理文件、养殖规程等。定期对养殖工人进行标准化养殖技术和质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如《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89)、《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NY 5072-2002)、《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NY 5073-2006)、《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NY 5070-2002)、《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 5071-2002)、《无公害农产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NY/T 5361-2016)、《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 9101-2007)、《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等。鼓励养殖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认证。

三、增加基础投入,配套生产设施

不断改善生产基础条件,定期清理池塘淤泥,疏通进、排水河道,确保进排水畅通。养殖场(小区)必须分别建设独立的进、排水口,防止排出的水进入进水口。场区内环境整洁,进、排水渠分设且无淤积,电力容量满足生产需求,道路平整通畅,养殖生产设施能定期改造维护、现状良好,符合健康养殖的要求。配备必要的水质检测、病害诊断等仪器设备,投饵机、增氧机、在线监控等基础养殖设备配置完备,维护良好,使用正常。

四、重视环境修复,实行健康养殖

养殖用水符合无公害水产养殖用水标准,水源无污染源,且定期进行监测。积极应用种草投螺、微生物制剂调控水质、微孔管增氧底层等健康养殖技术。坚持以预防为主的防病原则,以改善养殖水体环境、选用优质健康苗种、增强养殖动物抗病力为出发点,控制病害发生,减少药物使用。使用优质合格饲料,合理投喂,提高饲料利用率。有条件的养殖者,在进水口设置净化池,对养殖用水进行预处理;出水口设置生态湿地,通过水生植物脱氮、除磷和吸收重金属离子,实现养殖废水达标排放。

五、选购优质苗种,规范使用投入品

建立苗种、饲料、渔药等生产投入品采购、保管和使用制度。选购具有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的场(厂)生产的、经过检疫合格的健康无病害苗种。购买苗种时必须索要《苗种生产许可证》《苗种检疫合格证》等相关证件的复印件和购货发票(或收据),确保苗种可追溯。选购正规厂家生产的配合饲料,不在饲料中添加和使用违禁添加剂、原料药和人用药品。投喂的小杂鱼、玉米、小麦等要保证新鲜、无霉变。按照《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等规定,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鱼药,不使用无许可证、无合格证、无生产批号的药品,不使用违禁药品。不随意使用药物,确需用药时,须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选用高效、低毒、无残留的药物,并严格控制用量。

六、不乱排放废水,正确处置废弃物

使用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尽可能做到节水减排。选用安全药物清塘消毒,清塘废水经过解毒处理确保无污染隐患后再排放。捞出的水草、杂物、病死水产养殖动物,不随意丢弃或扔进河道,实行无害化深埋处理。养殖场(小区)设置垃圾收集设施,收集鱼药、饲料包装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并定期妥善处理。

篇12

中图分类号:X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a)-0161-04

1 我国环保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环保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结构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而进行的技术产品开发、商业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等活动的总称。环保产业是一个跨产业、跨领域、跨地域,与其他经济部门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综合性新兴产业。环保产业在国际上有狭义和广义的两种理解。

对环保产业的狭义理解是终端控制,即在环境污染控制与减排、污染清理以及废物处理等方面提品和服务;广义的理解则包括生产中的清洁技术、节能技术,以及产品的回收、安全处置与再利用等,是对产品从“生”到“死”的绿色全程呵护。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进程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增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国家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将节能环保产业作为一个首要行业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到2020年发展成为支柱行业。在国家和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投入,以及伴随着工业发展产生的大量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近年中国环保产业始终保持着较快增长的水平。2009年中国环保产业产值较上年大幅增长18.9%,规模达到约9500亿元。“十一五”期间中国环保产业产值规模增长率估计在15%20%之间,2010年环保产业产值规模已超过10000亿元。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对环保治理投入不断上升。“十五”以来,环保产业投入年增长率都在15%以上,“十一五”期间,环保产业投资总额规划达到1.375万亿,较“十五”期间增加96.4%,占GDP比例上升到1.35%。“十二五”期间环保产业投资会继续增长,按照投资比例估算,“十二五”期间环保产业投资额占到GDP的1.5%,投资总额将达到3.1万亿元,较“十一五”期间投资额翻一番以上。

2 沈阳市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发展现状

2.1 基本状况

沈阳市环保产业是在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之后起步的。1996年以来,国家不断加大环保投入,环保市场日趋升温,沈阳环保产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我市先后被原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经贸委命名为“全国环保产业基地”、“全国环保产业示范城市”。2000年以来,沈阳市的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快速发展,从事环保及相关产业企事业单位由2000年115家发展到2010年的228家,其中专业从事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的企事业单位145家,兼业从事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的企事业单位83家。2010年,环保产业从业人员达到41923人,其中具备高、中级技术职称的人数分别占从业人数的3.02%和7.85%。

2010年沈阳市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总产值达到374.87亿元,比2008年沈阳市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总产值增加71.80亿元。

2004年至2010年沈阳市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总产值由140.07亿元增加到374.87亿元,期间,沈阳市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总产值年增长速度大约在17.83%左右。2010年沈阳市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基本状况见表1。

以上数字显示,沈阳市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已形成了信息交流、科技开发、产品生产、资源利用、工程治理、环保服务等较为完善的环保产业体系,为防治环境污染、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环保需求的增长和环保投资规模的增加为环境保护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环保产业已成为我市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2.2 环保产业产值和产品构成

沈阳市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主要由环保产品生产、洁净产品生产、环境保护服务业、资源综合利用和自然生态保护五个方面构成。经过多年的发展,沈阳市环保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2001年以前,主要以环保产品生产为主,随着环保产业定义内涵的拓展,沈阳市环保产业结构进行新的调整,自2004年以来,洁净产品生产占据了主导地位,2004年至2008洁净产品产值平均约占总产值68%左右,2010年沈阳市环保及相关产业产值结构情况详见表2。

以上数字说明,2010年沈阳市环保及相关产业结构中,洁净产品占主导地位,随着国家环保宏观政策调整和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资源综合利用作为静脉产业的主要部分,在循环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资源综合利用产值在环保及相关产业结构中将会逐渐增加比重。

2.3 产业规模

依据1997年全国环保产业调查对企业固定资产≥5000万元为大型,固定资产在1500万元至5000万元之间为中型,固定资产小于1500万元为小型的划分标准,2010年沈阳市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不同规模环保企业数量如表3所示。

2.4 企业性质

沈阳市环境保护与相关产业的企业性质主要分为内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分别占81.58%、3.95%、14.47%,涵盖了包括国有、股份合作、联营、股份有限公司、私营独资、私营合伙、私营有限责任公司、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等多种经济成分,其中国有占16.67%,私营独资占17.54%,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占20.61%,外资企业与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占18.42%,其他如联营、股份合作、国有联营、国有独资、股份有限公司等占26.76%,各种经济成分在彼此互补、互相竞争中发展。

2.5 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的特点

综上分析,沈阳市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具备一定规模,向多个领域发展

目前,沈阳市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374.87亿元,比2008年增加将近71.80亿元,随着我国实施的扩大内需政策,加强了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了国内市场的宏观政策进一步落实,以及沈阳市创建国家环境建设样板城的需求,沈阳市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总体规模将不断扩大。环保产业领域由过去以污水处理技术与设备和大气治理技术与设备为主,向资源综合利用、洁净产品、环境保护服务多个领域发展,并均已具备一定的规模。

(2)主导产品优势明显

目前,沈阳市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主要以洁净产品为主,环保产品和资源综合利用产品为辅,而洁净产品主要以低毒低害产品为主,其产值占洁净产品产值81.15%;环保产品主要以空气污染治理设备和水污染治理设备为主,其产值分别占环保产品产值66.18%、32.67%;资源综合利用产品主要以废弃资源回收利用和废旧物资综合利用为主,其产值分别占资源综合利用产品产值的51.17%和44.51%。

(3)环保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进展

洁净产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快速发展,高于环保产品生产和环境服务业的发展速度。

说明我市环保产业已由以末端治理和污染防治为主要内涵的发展阶段,进入到加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促进城市国民经济质量和人民生存环境质量的新的发展阶段。

(4)具备了科技创新能力

沈阳市是辽宁省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是国家确定的全国环保产业示范城市和全国环保产业基地,环保队伍庞大且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实力雄厚,并具有一定实力与规模的环保孵化器科技型企业。这些企业不但具备一定的应用技术开发能力,而且也具备一定的设备制造与工程建设能力。

(5)环保产业从业单位企业规模差距变大

环保产业从业单位企业规模的差距日渐拉开,2008年固定资产小于1500万元的小型环保企事业单位288个,占环保企事业单位总数的81.12%;2010年小型环保企事业单位数量锐减为146家,仅占该年度环保企事业总数量的64.04%。2008年固定资产大于5000万元以上的大型环保企事业单位38个,占该年度环保企事业总数量的10.71%;2010年小型环保企事业单位数量增加为53家,占该年度环保企事业总数量的23.25%。

3 沈阳市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存在问题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的环境保护相关产业经过将近30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产品种类较为齐全和污染治理技术、资源综合利用、自然保护及生态工程比较配套的新兴产业,环境保护和治理为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的环保产业市场在未来10年内将持续以14%17%的速度增长,是发达国家增速的2到3倍,环保产业正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对沈阳市而言,尽管近年来我市环保产业的发展速度较快,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与国外发达国家及国内先进地区相比,差距依然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3.1 环保产业布局失衡,产品结构不合理

环保相关产业包括环保产品生产、洁净产品生产、环保服务业、资源综合利用、自然生态保护五个方面。根据2010年沈阳市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调查显示,环保产品产值占18.00%、洁净产品产值占66.15%、资源综合利用产值13.28%、环保服务业收入占2.57%。环保产业的内部结构是环保产业发展质量的反映,沈阳市环保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环保产业结构不合理,四个方面的发展状况差别悬殊。环境服务业极其薄弱,而洁净产品发展较快,导致环保产业结构失衡。环保服务业在产业中所占的比例过小,还没有形成与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相适应的环境服务体系,也没有形成完整的环境技术开发、环境工程设计与建设、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环境咨询、环境评价、环境认证、环境监测等主导领域。环保服务业的落后削弱了武汉市环保设备的研发能力、环保产业信息的汇集与处理能力、环保产品的市场开拓能力。

二是环保产品结构不合理,环保产品生产主要集中在水、大气污染治理及噪声震动控制设备生产方面,环保设备成套化、标准化、系列化、国产化及配套率较低,低水平重复生产仍然较普遍,真正具有市场优势、质量优势和品牌优势的产品较少。

3.2 企业规模小集中化程度低,缺乏竞争能力

篇13

一般来说,经济增长、经济发展过程中伴随不断的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必然会影响到生态环境,并形成环境污染。但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会严重到何种程度、会不会产生灾难性后果,这取决于经济领域的三方面因素,即经济规模、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

(一)经济规模对环境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社会生产和社会消费的数量不断增长,带动经济总规模不断扩大,这必然会增加对物质资源的消耗,同时也增加生产废弃物的排放,因此会对环境和生态造成影响。

但是,人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是经济增长、经济规模扩大是不可逆转的。由于人类社会对物质产品的总需求是不断增长的,必然会拉动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经济总规模相应不断扩大。社会总需求的不断增长是因为:第一,人口在不断增长,社会总需求相应扩大。第二,人们不断追求生活质量的改善,人均消费品的数量,品种都在不断增加,带动社会总需求的相应扩大。第三,发展中国家要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必须努力加快经济增长,尽可能扩大经济总量。

由此可见,要维持人类社会的正常发展,经济增长是一个起始的、先决的条件。然而正是因为存在这样一个先决条件,才产生了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问题,也就是既要维持经济增长,又要保护环境。在这里之所以要强调这一点,是想说明,仅仅指出发展经济会破坏环境是远远不够的,人类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地区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是怎样发展经济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寻求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路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战略环评、规划环评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在于引导、促使各种战略、各种规划能够提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

(二)技术水平对环境的影响

技术创造需求,在经济领域中的技术要素起着引导需求方向、推动需求扩大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的总体作用是加大对自然界的物质索取。

由于一些新技术产品能够通过提高性能、缩小体积、减少零部件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消耗;一些新的生产技术能够通过提高对投入品的利用效率、简化加工过程来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因此新的技术发明能够改变一条生产线,一个生产企业甚至一个行业的生产函数、单位产出的消耗系数以及废弃物的排放系数,从而能够起到改善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关系的作用。还有一些技术和产品能够处理生产和生活中所产生的废弃物,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但是,也有许多技术发明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给生态环境带来了灾难。因而,从环保的角度来看,经济体的主流技术是否具有环境友好性质,对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大小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

在市场经济中,竞争压力迫使新技术不断地产生,推动新的产品和新的加工方式不断更新换代。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这些技术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降低消耗、有利于环保的技术,另一类是增加消耗、对环境起破坏作用的技术。但是市场对技术的划分方法有所不同。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技术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可以占领市场的技术,而另一类则是不被市场认可的、最终会被市场机制淘汰的技术。

对同一种技术的评价,市场标准与环保标准在有些情况下可能是一致的,例如:一些有利于节能降耗的产品、节能降耗的生产工艺得到大面积推广。这些节约型的产品、节约型的工艺一方面减少了资源消耗,有利于环保,另一方面节约了使用成本或生产成本,可以起到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大销路的作用。在另一些情况下,对技术进行评价的市场标准与环保标准则有可能发生冲突。一些产品、工艺有利于环保,但是在市场上打不开销路,不为市场所接受;而另一些产品和技术虽然会严重污染环境,却在市场上供销两旺。在实际生活中这样的事例随处可见。例如,一些实现了清洁生产的生产线在投产后不久由于亏损严重而停止了生产。清洁生产的工艺及技术路线当然对环境保护十分有利,但用这样的生产工艺加工出来的产品加工成本相对较高,而产品质量、性能并无太大变化,竞争不过用普通工艺生产出来的同类产品,被迫退出市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的作用是强大的。在环保标准与市场标准不一致、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如果要克服市场短视行为的自发作用,使环境友好型的技术能够得到推广的话,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法律干预手段。但是,这样做必须付出巨大的执行、监督成本。

为了准确判断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需要考察该经济体的主流技术的结构与变化趋势,包括技术的先进程度,技术是否具有环境友好性,等等。

(三)产业结构对环境的影响

产业结构是指一个经济体当中各产业、各行业的构成情况。除了一、二、三次产业的划分外,各产业内又分为众多行业。一个经济体的产业构成是经济发展的内涵,是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达程度的标志。产业构成、三次产业内部的行业构成对一个经济体的资源消耗强度、污染物的排放规模起着决定性作用。这是因为,不同产业、不同行业所需要的物质投入构成是不同的;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不同行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的规模也相去甚远。

例如,发展农业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土地,如果一个经济体以发展农业为主,就要比发展以工业、服务业为主的经济需要占用更多的土地。又比如,在工业内部,如果主要以钢铁、水泥等原材料工业支撑增长,那就比发展以信息、生物、制药等高技术产业需要投入更多的矿产品,消耗更多的电力,并且排放出更多的烟尘、废渣和废水。换言之,由于这些产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所需要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构成是不同的,所以它们单位产值中物质资源投入所占的份额也不同。在种植业产品的单位产值中,土地价值占了很大比重;在原材料产品的单位产值中,所消耗的矿产品、能源价值占了最大份额;而高技术产品的单位产值中,产品技术、加工技术以及知识等非物质性投入品占了产值的最大份额,而原材料、能源等资源性投入品所占的价值份额非常小。因此,种植业、原材料工业被称作低加工度、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资源密集型产业,而信息、生物等高技术产业被称作高加工度、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只有资源密集型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逐渐降低,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逐步提高,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可见,产业机构的状况是决定一个经济体资源消耗和排放水平的最根本的因素。

人们把以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经济体称之为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经济,把以原材料、轻纺产品等低技术、低加工部门为主的经济体称之为产业结构低度化的经济;低度化

的产业结构向高度化产业结构的转变,被称为产业结构升级。只有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才能改变经济增长高度依赖资源消耗,并带来严重污染的状况,从根本上遏制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国际经验证明,在实现了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国家,由于经济增长所需的资源投入大大减少,在这些国家基本实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一国的生态环境会受到全球化的影响。一方面,国际贸易、外国投资会直接成为资源和污染源转移的渠道;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直接制约着各国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从而对各国的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在国际贸易、外国直接投资的作用下,世界经济形成了新的国际分工体系。一国的产业结构的形成、变动取决于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分工地位。受分工地位的影响,不同国家的产业结构出现了向某一类产业的偏斜。例如有的国家主要把矿产业作为经济支柱,有的国家主要靠发展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来带动经济的增长,有的国家则以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作为经济的主体。这样,受国际分工地位的制约,各国的产业结构出现了高度化与低度化的两极分化。由于产业结构是影响生态环境的最主要的因素,因此,各个国家随着本国国际分工地位的确定,环境状况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趋势。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在经济全球化当中争取什么样的分工地位,是否争取产业结构高度化,是国家战略选择的结果。有的国家选择了追赶战略,努力推进产业高度化,从而实现了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有的国家选择了比较优势战略,固化低度化的产业结构,其结果就是按照“比较优势”的要求,发展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产业,就必然会给环境带来灾难。可见,国际分工地位的选择是个直接关系生态、环境变化大趋势的顶层战略问题。所谓战略环评,应该在这样的层次上体现评价、预测功能。

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推进环境保护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性措施

从对以上三个影响环境的经济相关因素的分析中,不难看出对环境影响最有决定性的因素是产业结构,抓结构调整是推进环保工作的根本措施。

(一)决不能把推动环保工作的立足点放在限制经济发展上

如前所述,经济增长对于每个国家,每个区域来说都是保证社会福利提高,人民生活改善,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的基本条件,尤其是在经济还欠发达的国家,经济建设的压力就会更大一些。因此,经济发展必然是各国人民、国际社会的共同愿望。发展经济本身无可厚非,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才能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

(二)推动环保工作不能单靠技术手段

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看到,技术进步、技术发明在经济增长中有可能发挥有利于环保的作用。一些节约原材料的工艺,一些回收、利用排放物的技术可以减少资源消耗,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从而可以降低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

但是,技术在发挥环保作用时也有其局限性,表现在:

第一,如前面所分析的那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有利于环保的技术和产品要发挥实际作用,有时会受到市场机制的制约,只有那些不影响取得利润的技术产品才能在市场上立足。每一项有利于环保的技术和产品,虽然从理论上可以在全行业中推广,倡导所有生产同类产品,使用同类工艺的企业都来利用这些技术来为环保做贡献,但在实践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是,因为购置、运转处理废弃物的技术和设备会加大生产成本,因而一些企业不惜违法受罚也不愿意使用。企业以百万计。要使这些企业都能自觉为环保而采用影响自身利益的技术,实际上是有一定难度的。

第二,通过技术手段来促进环保往往是事后的、末端的治理。无论改进工艺以减少消耗的技术,还是处理废弃物的技术,这些技术发挥作用总是在消耗、排放发生之后,不能充分体现“源头防治”的环保新理念。

第三,通过技术手段来进行环保,一般只能起到局部性的、单项治理的作用。每一项有利于环保的技术和产品,即使得到推广,所能解决的也仅仅是具体产品、具体工艺、具体行业的环保问题,技术的专用性决定了发挥作用只能在特定领域、特定范围。因此,通过技术手段来达到环保目的,只能是单项地做工作,取得的效果也只能是局部性的。

(三)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推进环境保护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性措施

如前所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水平从根本上决定着经济发展所付出的环境代价的大小,决定着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强度和规模。只有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产业结构由低度化向高度化转型,才能有效遏制经济发展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才有可能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这是因为:

第一,产业结构升级能够最有效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增长中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费量和废弃排放量。在一个大国经济体中,如果能使产业构成当中资源性产业的比重下降一个百分点,就能够节约成千万吨甚至上亿吨的资源;如果能增加服务业、高技术产业的比重,单位GDP所需要的资源投入量必然会减少。产业结构升级对减少资源消耗、减少废弃物排放有非常明显的放大效应。

第二,从结构升级人手抓环保工作,可以充分体现“源头防治”的理念。产业结构低度化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改变产业结构低度化的状况,就是从源头人手来预防经济增长损害生态环境。

第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环境保护的长期保障,而产业结构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唯一途径。只有推进产业结构高度化,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到实处,这样才有可能实现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

三、造成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首要原因是产业结构低度化

我国生态失衡、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这是我国产业结构低度化、增长方式粗放导致的必然结果。与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相对照,我国产业结构低度化的特征之突出,经济增长对资源消耗的依赖程度之高,堪称史无前例、世界之最。在这样的产业结构下维持经济快速增长,必然会给生态环境带来灾难性后果。我国产业结构的低度化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三次产业当中,工业比重奇高,服务业比重过低

作为一个处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应该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和支柱部门。但是,我国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调,产业结构中工业偏重,服务业过低的矛盾十分突出。近年来工业比重连创1978年以来新高,并仍有加速上升趋势;服务业比重过低,常年徘徊不前,自2002年以来更是呈逐年持续下降趋势。

(二)在工业内部,增长格局严重向重工业倾斜

我国工业的内部结构出现异常。近些年来重工业比重持续上升,到2006年,重工业比重已达到74.4%,远远超过了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的水平。当时我国重工业比重为56.9%,已经公认是导致国民经济陷入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重工业是资源、能源高密集部门,

重工业比重的奇高必然增加对资源、能源,尤其是金属性资源的消耗。

(三)在重工业内部,采掘业、原材料工业的比重大幅度上升

采掘业与原材料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1980年为25.8%,1995年达到26.9%,2000年上升到30.6%,2005、2006两年都超过了40%,分别为42.9%和41.0%,这更是一个含义非常严重的比例关系。采掘和原材料工业是能源高度密集的工业,采掘、原材料工业比重的上升会拉动能源消耗的大幅度增加。据2000年经济普查的数据计算,当年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产值比重占全部工业的40.0%,而这两个部门所消耗的能源量占到工业总消耗的78.7%。

(四)高技术产业在我国成为资源密集度较高、知识密集度和附加值较低的产业

我国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规模庞大,扩张迅速,包括计算机、移动电话等在内的许多高技术产品名列世界第一。但是,像信息技术这样的高技术产业,在我国基本是一个缺乏技术含量的组装产业。核心技术、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国内所生产的大都是“缺芯”、“少瓤”的盒子、壳子,资源密集度高,附加值率、利润率都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高技术产业低投入、高产出的特征并不明显。

(五)低度化的产业结构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我国产业结构、工业内部结构的这些特征,决定了经济增长必然带来高消耗、高排放,同时也必然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我国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废弃物排放和资源消耗过高。从废弃物排放情况来看,我国单位产出的废气物排放水平大大高于经济发达国家。我国的GDP排在世界第四位,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却排在世界第二位,仅次于GDP总量相当于我国4.5倍的美国。我国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增加值的固体废弃物排放比发达国家高10倍。

从资源消耗情况来看,2006年我国GDP约占世界的4%左右,而为生产仅占世界4%的GDP,所消耗的资源却占到了世界资源总消耗量的很大比重。其中我国钢铁消耗量占到世界总消耗量的37.8%,原煤消耗量占到41.6%。我国单位GDP所消耗的钢和煤,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6倍和4倍。

在需求的强劲拉动下,我国的原材料、能源工业成了工业增长的支柱。近几年,我国原煤每年增产量都在1.5亿到2.5亿吨以上,仍然供不应求;钢材每年增加的产量从2003年的5000万吨左右,增加到2007年的1亿吨,仍然紧俏。与GDP的增长相比,几年来我国电力生产以1.3-1.5倍的速度增长,但是仍然到处缺电。对原材料、能源这样超强度的消耗来自低度化的产业结构。

(六)我国的产业结构特征是在融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形成的

由于长时间主要采取“静态发挥比较优势”战略,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逐渐形成,从而决定了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即在产业间,国内的生产及资产存量结构向原材料等低加工度、低技术的初级产品部门倾斜;在制成品行业和高技术产业内部,国内企业的生产活动向低加工度、低技术的加工环节倾斜,最终形成了低度化特征异常突出的产业结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产业结构的低度化是造成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要从源头上解决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必须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入手。战略环评应把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作为着眼点和落脚点。

四、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环保战略总思路

把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作为推进我国环保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在充分考虑到我国基本国情和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力图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环保战略的总思路。

对我国基本国情和实际情况的考虑包括:

(一)发展经济、扩大经济规模,仍是我国必须努力完成的、长期的历史性任务

我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还很低,“三农”问题严重,中西部地区还有许多欠发达地区,贫困人口仍有相当规模,这些问题促使各级政府必然会把保持经济快速、稳定发展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这就决定了战略环评和规划环评的指导思想,不能从“要不要经济增长”来考虑问题,而是主要从“怎样增长”来考虑问题,通过战略环评、规划环评来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单纯采取治污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

为了治理污染,我国已采取了许多治污措施,包括强制企业安装废弃物回收装置,提倡和推广废弃物处理、再利用技术,加强对重点排污企业的监管,等。在这些措施的作用下,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不容置疑,采取这些措施为环保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些措施今后还将继续为推进环保事业发挥作用,这些工作还应进一步开展下去。

但是从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预防、减轻经济发展对环境不良影响的角度来看,采取以上措施毕竟都是在发生了环境污染以后的被动反应,属于“末端治理”。应该引起注意的是,近些年来我国出现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治污技术、治污产品市场,这个市场规模过于庞大,有其不合理的一面,说明污染源仍然在扩大,污染日趋严重的势头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这些治污技术所创造的经济产值实际是应该计入到社会总成本中去的。同时,由于废弃物排放的规模不断扩大,监管强制性治污的成本也越来越高,这样治理污染的直接成本与监督管理治污的间接成本加在一起会成为日益加重的社会负担。因此,应该说污染之后的治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污染源继续扩大的问题,污染之后的治理只能作为环境保护的“第二道防线”起作用。

(三)我国生态环境问题背后的实质是经济发展方式的选择问题

我国的生态环境迅速恶化问题是个整体、全局性的问题。当我们看到无论相对富裕的沿海地区,还是欠发展的中西部地区走着同样的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路子时,就会感到我国的环境问题决不是某个地方、某个园区、某个行业、某个企业出现的局部性问题,而是一个宏观、战略层面的问题。

无论从自身的纵向比较,还是与国际经验进行横向比较,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都是极端特殊的。世界经济史上还没有哪个经济大国、人口大国如此片面地依赖高消耗、高污染的资源密集、土地密集产业来支撑经济增长;也没有哪个大国经济体会使各个地方、各个企业如此步调一致地带领经济结构向技术含量最低、附加值最低、国际分工地位最低的方向倾斜。这是在外来理论的引导下,对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战略选择的结果。这些理论把我国人民做出巨大牺牲建立起的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看作负担。这一选择带有根本性,这种发展模式决定了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成为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就污染谈污染说不到根子上,必须从战略选择这个高度来解决问题。要不要产业结构升级,怎样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是战略选择的核心问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