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课程建设的要素

课程建设的要素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2 17:41:2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课程建设的要素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课程建设的要素

篇1

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建设是一个重大的系统工程,它包含实现该课程教学所涉及的教材、教学条件、师资队伍等各方面。每门专业课都按照各自的特点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在开发建设课程体系时必须做到论证到位、计划周密,根据每门专业核心课程不同的特点,建立各自符合课程特点的课程体系。一般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教材开发

专业教材开发是专业核心课程开发建设的根本。教材的开发有三个方面:

1.文字教材

文字教材是教学工作中的基本要素,也是课程后续开发工作的基础。通过文字教材的改革,实现教材的趣味性,使学员能够主导学习过程,在学习上能够变被动为主动,由原来的“死记硬背”学习方式向“活学活用”学习方式转变。

2.多媒体教材

多媒体教材是辅助课堂教学的有力手段,自多媒体技术进入教室以来已经显示出它强大的功能。对于专业主干课来说多媒体教材更是不可缺少的,因为专业主干课介绍设备多,设备的结构特点与原理使用可在多媒体教材中得到良好的展现。

3.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的建设是打造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学员将由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为他们提供一个自主学习平台是必须要做的,因此网络课程的开发也是必需的。

二、教学硬件建设

任职教育是以培养学员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建设有硬件教学平台,因此硬件条件建设是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硬件建设是指课程实施过程中必备的硬件条件,主要包括专业教学实验室的建设、网络教室建设、实装的引进等方面。要达到专业核心课程实施的理想目标,课程实施中的硬件条件必须建设齐全、教学保障到位,从而保证专业核心课程的实施效果。

1.专业教室实验室的建设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专业教室或实验室教学平台为依托,那么该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将是不完全的。但是在论证建设专业教室实验室时要充分论证一个专业教室或实验室的建设可同时满足一门到几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这就要求根据场地合理规划模拟训练器材的建设。

2.网络教室建设

网络教室是学员自学的平台。现在不少的专业核心课程都开发出了网络课程,但是到目前还没有相应的网络教室来应用这些网络课程。网络教室的建设对专业课来说具有局域性和保密性,不用针对每门课程来建设,建设好一个容量足够大的网络教室各课程建设的网络课程可共同使用。

篇2

教学设计是指:“教育实践工作者以各种学习和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自己的教学理念、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①通过教学设计,教育实践工作者“可以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整体的把握,可以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和教育对象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实施可行的评价方案,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②

教学设计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虽然历经30多年的本土化进程,但目前的研究一直停留在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学习、引进、借鉴等消化吸收的层面,缺少超越理论反思直接指向具体实际问题的实务研究。教学设计的研究现状与其显著的重要地位不相匹配。本文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基于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师生观、学习观等,检视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教学设计的要素,旨在为教学设计提供新的理论参照,发现教学设计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尝试提出改革的建议,提升教学设计的实际效果。

一、教学设计的现实困境

教学设计的根本宗旨是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其立足点和落脚点是教学实践。然而,实然的教学设计现状与应然的教学设计定位相差甚远。教学设计在各级各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状况普遍令人担忧,与教学实践的契合度较低。理论上完善的教学设计在教学实践中屡屡碰壁。

现代教学设计是适应工业时代大批量生成需要的产物,以科学理性主义为理论基础,信奉客观主义的知识观和学习论,以要素还原论为思维方式,认为复杂的学习或教学系统可以还原成若干微小的组成部分,对于微小部分的良好控制可以达到整体的系统效果。跨入二十一世纪,人类迎来了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在新的历史时期,人类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变革。对教学设计而言,后现代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等要求教学设计的宗旨、框架、实施等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具体而言,现行的教学设计认为教师和教科书是知识权威的化身,学习者是等待灌装知识的容器。教学过程是遵循客观规律、按照固定的程序和步骤传递客观知识的过程,结果完全可以预测和控制。教学设计为了追求一般性和普适性,设定理性化的教学状态,构建线性的、程式化的教学模式,强调设计的准确性和使用的优先性,忽视教学情境的独特性和教学对象的主体性。

二、教学设计问题的原因诊断

传统的教学设计遵循的是工业时代大规模批量生产的思维模式,而信息时代的教学设计应该从“标准化生产”向“量身定制”转变。教学设计不应局限于狭窄的学校和固定的教学内容,而应该将整个社会作为背景,与现实环境相结合,开辟一切可利用的学习资源,扩大教学设计的视野。传统的教学设计以逻辑实证主义为基础,过分简化了世界的复杂性,把人类的学习简化为可以完全操控的行为。教学设计在上述令人堪忧的表象背后潜藏着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方面的深层次原因。

传统的教学设计认为,知识是客观的,传递知识的方法也有客观的、普适性的程式。优秀的教学设计能够通用于任何教学情境,具有超越具体教学情境的普适性。在传统的教学设计理念中,教学设计作为一种类似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保持价值中立。教学设计期待能够满足所有教学情境的需要,忽视了教学情境之间的差异。事实上,教学情境是由诸多复杂的因素构成的,很难匹配单一的教学设计。教学实践具有丰富性、差异性、不可预测性的特征,其间充满了未知的变量。教学活动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系统,在活动之初很难想象教学设计能够预知所有的教学因素,从而在预先构想的逻辑严谨的教学蓝图中按照既定的轨迹开展教学活动。正如教学设计研究专家Rose所认为:“教学设计特别强调理性主义的过程,希冀对教学问题提供一种‘工程学’般的解决方案,认为纯粹的技术考虑和普遍的程式可以客观地应用到任何情境和任何内容领域中。”

另外,教学设计在宣传价值中立或超越教学情境的背后,隐含的是一种理论和方法上的优越感。传统的教学设计凸显出对教学实践的控制欲,渴望动态的教学实践尽在静止的教学设计的掌控中。教学设计的初衷是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但其真正意图是对课堂教学活动予以完全控制。

三、以新课程理念检视教学设计的要素

任何一项教学设计都包含下列五个要素: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③以新课程的相关理念检视教学设计的要素,旨在为后者提供新的理论参照,解析教学设计的要素,提高教学设计的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1.教学任务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任务不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着眼于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教师为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关注的是如何用教材教,而不是以往局限于教材,一味只是为了教教材。很久以来,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一味的吃透教材成了教师分析教学任务的唯一所指。诚然,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元素,但在新课程理念的关照下,教学内容即教材不成立,教材之外分布广泛的课程资源都可以开发成为学生感兴趣、有意义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外延已经超越了教材。教学内容作为学生发展的载体是开放的、多样的、生动的,不是封闭在单一的教科书中。教材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课堂也不是学习的唯一场所,学习在学生广阔的生活世界中时时发生,处处存在。面对如此多层次、多样式的教学资源,教师分析教学任务的核心工作就是通过自己的加工赋予它们教育价值,充分挖掘其教育潜能,使其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2.教学目标

达成教学目标是衡量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根本标尺。在传统的教学设计中,教师是教学目标设计的唯一主体,教师的教是检验教学目标达成与否的核心,教师设计教学目标时对学生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知识的获得上。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共同追求,学生的发展才是教学目标的根本依据。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有机整合。学生的发展不只是停留在知识的累积上,良好的学习技能和研究方法的掌握,在学习中丰富自己的情感,完善自己的人格更是教学目标不可或缺的要素,是衡量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的显著指标。学生不是知识的接收器,不能只是用获得知识的多少来评价,学生作为一个完整个体的全面发展才是教学设计的根本目标。

3.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采用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要素构成的综合性方案。它直接指向具体的教学活动及其过程中细节问题的解决,是教学设计中具有决定意义的环节。

新课程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新的学习方式必然要求与之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传统大规模的班级授课制已经不能满足新的学习活动的需要,小班研讨、导师制等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应该在教学策略中大面积推广。人类已经步入了终身学习的社会,个体未来高质量的社会生活不能只是依赖学龄阶段系统化的学校教育,学习应该弥散在各个角落,贯穿一生。基于此,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改善是评价教学策略的重要标准。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策略需要着重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此,教师应该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开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民主、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展探究性学习、自主式学习。

4.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由规划变为实践的核心环节,所有教学设计活动的新理念均要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教学过程的实施状况是衡量教学设计的关键标尺,也是教学设计不断完善的现实根基。新课程观念在为教学设计提供变革动力的同时,必然预示着教学过程的重构。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过程不是对以往教学过程的简单修补,而是基于新课程价值理念的教学过程的系统改革,包括教学过程从指导思想到实施细节的全面革新。以新课程为理论指引,教学过程的展开更关注学生作为完整的人的主体参与、自主探究、情感投入。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单向过程,而是师生在开放的教学生态中开展的主体间的交流互动。

5.教学评价

教学设计作为一项完整的活动,包括开发、设计、实施和评价等环节。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设计的系统过程和最终结果作出的评鉴,旨在帮助教学设计诊断原因,改善实践。在新课程理念的关照下,教学评价要淡化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将发展作为自身的价值取向。具体而言,教学评价不再给学生贴标签,而是帮助他们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明确成长的方向,获取发展的动力。教学评价不再是制约教师的刚性考核,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平台。教学设计中教师的自我评价是教师重要的元认知活动,不仅有利于改善教学实践,而且能促进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提高,符合新课程理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评价通过不断完善教学设计,在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注释:

①汪霞.对教学设计问题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04,(12).

②高文.教学设计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1,(1).

③鲁献蓉.从传统教案走向现代教学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04,(7).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汪霞.对教学设计问题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04,(12).

[3]盛群力等.简论系统教学设计的十大特色[J].课程・教材・教法,1998,(5).

[4]钟志贤.传统教学设计范型批判[J].电化教育研究,2007,(2).

[5]鲁献蓉.从传统教案走向现代教学设计――对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4,(7).

[6]索桂芳.新课程与课堂教学设计理念的更新[J].教育探索,2004,(9).

[7]钟柏昌,付小连.论面向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设计[J].当代教育科学,2004,(20).

[8]李芒.从系统论到关系论――论信息社会教学设计理论的新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1,(2).

篇3

关键词:精品课程 动态过程 指标体系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启动的推进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重要举措,经过7年来的申报、建设与应用,精品课程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也暴露出精品课程建设中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对精品课程过程建设的动态化监管不力等。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现正处在提高品质、加强应用、改革创新的关键时期,认真总结精品课程建设的成绩与经验,分析动态过程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不断创新精品课程建设与管理模式,应成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性和常规性的工作。 

 

一、精品课程建设取得的明显成绩 

 

1 理论研究成果丰富,实时指导精品课程建设实践。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的启动,引发了高校教学人员和管理者对其多方位的探讨,理论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实时地指导了精品课程建设实践。一方面,对精品课程含义进行了全面解读。顾玉林认为,精品课程是高水平的、前沿的、特色化课程体系,“五个一流”要素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张胤等认为,精品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以“问题为中心”的综合活动;赵杨群则从精品课程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的内涵层面进行释义。另一方面,对精品课程建设要素着眼点进行了深入研究。黄存华认为,课程建设包含“观念、师资、内容、教法和手段、评价、制度”等课程要素,其中课程资源网上后的共享及教学应用是项目重点和落脚点;宋生瑛认为,建设精品课程重心是师资队伍,核心问题是课程内容建设,关键环节是教材建设,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是重要途径。 

 

2 网络课程百花齐放,彰显课程个性特色。网络课程建设是精品课程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实体与表征。每年度的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的申报,使网络课程从形式装帧到内容润色上百花齐放、各具特色。如清华大学实现教务部门统一规划、多部门充分合作的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管理模式,其课程网站具有为教师提供自主管理、自主维护功能的特点;王静爱教授以国家精品课程“中国地理”为例,着重探讨和设计了“中国地理”网络课程的8个结构模块。 

 

3 创设平等竞争平台,涌现大批名校与新秀。经过7年来的申报与建设,精品课程除具有立项项目“殊荣”外,还作为团队教学实力的象征、课程在同类学科中的影响力以及学校在全国的知名度的潜在价值等意义,已越来越被大家所认同和推崇。各高校在激烈的角逐中,更加追求精品课程的高质量和个性化,涌现出了一大批精品课程强校,既有知名学府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也有通过精品课程的不断建设、提升脱颖而出的新秀,如,湖北师范学院、石家庄铁道学院、西南石油学院、桂林工学院、浙江万里学院等。实践证明,精品课程建设有效提升了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是一项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的工程。 

 

二、精品课程过程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随着市场对人才需求变化、课程目标不断微调与定位、学科动态发展、学生个性特点而进行的长久的、持续的、不断改进完善、有始无终的动态变化过程,注重过程建设是精品课程质量工程的关键。从目前的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来看,过程建设仍然存在以下普遍性的问题与现象。 

 

1 六大要素过程建设盲目消极。众多的高校经过轰轰烈烈的精品课程申报,立项戴上桂冠后,就将精品课程建设一事束之高阁。其原因主要是不知道六大要素(包括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改革与研究、教学管理)该“怎么建”“建的内容是什么”。建设方法与内容的悬疑与模糊,使一些高校在精品课程过程建设中出现盲目性、盲从性,甚至失去建设的方向性,其结果导致消极建设、被动建设甚至停建,失去了精品课程建设“重在过程、在过程建设中提升质量、在过程建设中加强课程竞争力、在过程建设中促成课程可持续发展”的本质与核心。 

 

2 网络课程过程建设更新缓慢、交互性差。教育部规定,所

编辑整理本文。

有精品课程必须上网。课程网络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湖北省地理科学类获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网站建设来看,有5所大学共8门课程,其中国家级课程2门,凸显出两大问题:第一,精品课程网络平台建设的信息全部停留在申报阶段,立项以后的建设“痕迹”尚未显现与更新;第二,除湖北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2门课程申报当年设置了“bbs”“师生互动交流”“在线答疑”或“在线交流”等交互栏目外,其他学校均无互动栏目,且湖北大学与华中师范大学在申报获批后网上实质交互行为少,如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地理学”2005年立项上网后只有两次交互行为。网络课程过程建设更新缓慢、交互性差,极大地抑制了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导致网页浏览率低,失去了网络课程建设的意义。 

3 过程建设的评估、验收流于形式。根据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精品课程立项后必须定期进行精品课程建设的评估与验收。从对湖北省地理科学类精品课程建设高校的调查与访谈中得知,各高校对精品课程的评估与自查是一学期一次或一年一次,均采取以各级精品课程既定的评价指标为准则,以建设的纸质文本材料作为观测点,其弊端是造假之风蔓延,如临时突击写答疑本、编辅导事件、造教研活动记录等,而对于近几年《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中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要求“重视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等“软”指标因无法做纸质材料取“证”,则以课程负责人的口头汇报作为评价依据,最终精品课程过程建设与评价因失真而流于形式。

三、基于动态过程的精品课程建设策略 

 

1 明确六大要素建设内容,务实过程建设。精品课程过程建设必须有明确的建设内容和将内容串联起来的轴线,以强化课程建设的动态化、持续性。(1)以活动作节点,计划作轴线。“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精品课程六大要素建设,绝不是盲目、随意或遇到问题则建设,不遇问题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事。要想将精品课程建设保持在时时的动态建设之中,并有所成效和进展,就应分年度、分学期做好详细周密的课程建设方案,方案中要重点将课程建设目标细化为一个个可以观察、测量的具体“活动”(每一个要素都可以通过制订“活动”计划来建设),以“活动”作节点,由实施计划将各项“活动”串联起来,构成课程建设的动态过程。(2)明确要素建设内容,围绕内容开展活动。要明确制定精品课程六大要素建设内容,并以可观察、可测量、可记载或录制的活动来完成内容建设。以教师队伍建设为例,教师队伍动态过程建设应紧紧围绕其他5大要素,以一个个动态的活动来展开。包括:第一,制订和实施精品课程师资队伍建设近、中期的师资培训计划。内容涉及学历进修、单科进修、学术进修。第二,定期开展学术沙龙活动。要求课程教学团队每个成员围绕课程建设滚动式申报科研和教学项目,选题和研究思路在学术沙龙活动上进行讨论和确定;对于团队成员发表的重要科研和教研成果,在学术沙龙活动上进行交流;师资培训期间所了解的学科前沿成果、学得的科研方法,在学术沙龙上进行介绍等。第三,开展精品课程建设教研活动。内容包括互相听评课,教师技能竞赛,优质课示范课观摩,切磋教学方法与手段,讨论教学内容,交流教学经验,优化课程管理,重大学科事件、热点问题探讨,学科前沿动态分析,等等。明确要素建设内容之后,更重要的是紧紧围绕内容开展活动,落实过程建设。 

 

2 设计交互性动态网络模块,见证过程建设。设计体现学科课程思想与特色的交互性动态网络模块,见证过程建设。一是科学设计能体现专业课程思想与特色、反映教师教学水平与技能、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模块内容。二是改革目前众多高校网络课程设计普遍存在的利用课程建设模板将内容嵌入,只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才能修改网站内容的静态网站设计方式,而代之以结合数据库技术开发的为教师易于操作的动态网页形式的教师管理平台,从而降低对技术人员的依赖,实现实际教学与网站资源同步更新。三是增强网络交互模块功能。要从网络教学环境“一定要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体现师生互动痕迹”的理念出发,进行有益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块设计,如互动式习题答疑模块、讨论模块、作业模块(网上布置作业要有交作业的时间显示、教师的批语及成绩)等。 

 

3 构建“动态性”评价指标体系,驱动过程建设。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动态变化不断优化的过程,“动态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六大要素内容建设不断完善的“动态性”,二是课程网络建设不断更新的“动态性”。六大要素建设的“动态性”可通过在施行相对应的建设行为(活动)后,以纸质和上网方式记录活动过程来反映。比如,为防止突击建设,有必要将每次开展活动的事宜预告在网络公告栏上,活动方案、活动内容、活

编辑整理本文。

篇4

为将《轨道交通站场》建成校级精品课程,特采取了以下建设措施:第一,树立先进的课程教学理念。精品课程要传授给学生最基础、最有用、最前沿的知识,还要传授给学生如何获取知识的方法以及针对本专业及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让学生在感兴趣的基础上开展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与技能,把培养卓越工程师的目标和任务落实到课程教学中。第二,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通过课程改革使教学内容体系化和科学化,将轨道交通站场设计相关标准规范的相关条文引入课堂教学内容中,并引进本专业和学科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充分体现出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合理性和先进性。此外,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第三,教学队伍建设。通过建设,《轨道交通站场》已逐步形成一支知识、年龄、学缘结构合理,教学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课程负责人对课程的建设质量和教学质量负责,并根据课程建设要求安排授课教师有目的、按计划地到企业关键部门顶岗工作;同时聘请上海地铁工务、运营等多个部门的行业专家及一线骨干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或课程顾问,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第四,开发网上教学资源,构建网络教学平台,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轨道交通站场》在学校主页上建立了课程教学辅导网站,将有关的课程教学大纲、教案、习题、案例、实验实习指导、参考文献资料、视频教学资源等上网,建立互动专区,开展师生交流、答疑与讨论,较好地满足了学生个性化、自主化的学习需求。第五,加强教学方法改革。《轨道交通站场》在理论教学上积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开放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针对课程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采用教室、实验室、上海轨道交通工作现场“三位一体”的教学场所方法;开设运营技术实验室模拟轨道交通站场实际环境,采用演示实验教学和实物教学烦人方式讲解重难点内容,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

二、《轨道交通站场》精品课程评价要素及手段

目前,经过两年多的建设,《轨道交通站场》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等发面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果。采用一定的评价手段和方法对课程的建设实施成果进行判断,从而发现课程建设中存在的缺陷以及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后续课程建设的改进和实施方向,才能将《轨道交通站场》建成能够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需求的一门特色精品课程。

课程评价是“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以及课程实施条件与实施效果进行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课程的途径的活动”。按照课程系统的结构关系,《轨道交通站场》课程评价的要素可划分为外部要素和内部要素。外部要素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设备设施等教学环境与教学条件;第二,授课教师的素质与水平;第三,课程管理制度。其中,教师是教学环境和条件的规划建设者,其教学理念、师德、治学态度,以及对课程专业领域的认知水平的高低,对精品课程建设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因此教师的素质与水平是课程评价外部要素的核心。内部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第一,课程目标与内容;第二,课件、教材、视频、题库和案例库等课程教学资源;第三,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第四,教学效果。课件等课程教学资源是课程内容的直接载体;教学模式与方法是指对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实施方法,包括授课方式、考核方式、作业布置等方面;教学效果是指实施课程教学活动获得的结果。课程目标与内容体现了对其它课程要素的要求和规定,因此课程目标与内容是内部要素的核心。

由于课程评价在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中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其评价标准既是课程改革目标,又属于课程的建设内容。因此,各课程评价要素在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标准与权重都必须要反映出课程建设发展方向与核心要素所发挥的作用。制订《轨道交通站场》的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在囊括上述内外部评价要素的基础上,更要进一步清晰辨析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形成精品意识的基本概念,最终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选择与教学组织实施上充分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素质与创新”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功能,使《轨道交通站场》的课程教学体系能够真正实现打造高素质创新性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目标。

《轨道交通站场》围绕上述课程评价要素,建立了多层次课程建设质量评价体系,主要评价手段涵盖了以校内外专家教授为主体的教学督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座谈会、学生问卷调查、学生教学评价、学生网上评教等多种渠道,传递、交流各种教学信息,形成相关的记录和材料,为课程建设质量评价提供了信息保障。

总之,精品课程是长时间潜心积淀的成果,精品课程是突破常规、前瞻创新的成果。采取多种措施推进轨道交通专业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价是实现“卓越计划”对创新性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胡华.产学研合作教育下轨道交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索[J].教学交流,(11),2010:1-2.

[2]郝桂荣,高东明.精品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5(4),2007:41-44.

[3]石良武,王建明.精品课程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J].教育与现代化,(2).2006:45-49.

篇5

独立学院把合格课程、优秀课程、精品课程的建设纳入了教改教研的重要课题,试图通过提升课程建设的质量,为整体上提高独立学院的教育质量奠定基础。然而,独立学院作为一类按新机制、新模式建立的本科院校,目前还处于规范发展和质量、品牌创建的初级阶段,其在课程建设这个涉及自身战略利益的系统工程上,难免心有余而力不足,暴露出一些主观上和客观上的“先天不足”。独立学院如何借鉴一些科学先进的课程建设方法,明确和把握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实现课程建设的标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课程建设质量的含义

课程建设质量是一个动态的广义的概念,其质量特性强调课

程建设所包括的诸多内容中不同专业的教育资料要能满足学生的认知结构、身心特点、资源优化的需要,也包括文本课程的质量和课程实施过程质量、服务质量。课程建设质量同样要体现它的功能性、经济性、时间性、稳定性、实践性等。课程建设质量作为服务产品也只能通过课程建设的背景、课程建设的目标、课程建设要达到的人才培养规格、专业特色等“技术参数”来间接衡量并形成相应的课程建设的国家标准、省级标准和校级标准。教育部2001年下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把课程建设作为实施质量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并且具体提出了精品课程建设的六项内容和具体的质量要求。这一文件为我们分析和研究课程建设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从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一点出发,独立学院要推进这

个系统工程建设,不仅要更新课程意识,解放思想,扬长避短,树立质量本位的理念,还要借鉴他山之石,听取包括学生在内的多方意见,这样才能克服急功近利等浮躁心理,科学、理性地推进课程

建设。

二、独立学院课程建设质量的影响因素

影响独立学院课程建设质量的因素是客观存在的。有些因素是历史性的,有些因素是独立学院与生俱来的,有些因素是现行教育体制和管理机制的缺憾所造成的,有些因素是独立学院主观认

识层面上的问题。具体来看,影响独立学院课程建设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课程建设的本质意义认识不足

独立学院的课程建设的目标、内容、标准等应该与一般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相区别,具有鲜明的特色。迄今,独立学院关于课程建设的范本很少,一些具有独立学院鲜明特色的课程体系更是凤

毛麟角,这在客观上限制了课程建设的视野。对课程建设的本质意义认识不足,以为课程建设就是统筹安排一下前续课程和后续课

程,选一选教材等,忽视了课程建设特色的探究和创新。

(二)教师队伍结构参差不齐

独立学院在教师招聘、人才引进等方面做了积极的努力,教师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得以改善,但由于体制和机制的原因,教师结构不稳定、不合理的问题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直接影响着课程建设的人力、智力的配置和整合,导致课程建设投入的力量畸轻畸重。

(三)科研水平相对较低

从总体上看,独立学院的科研活动起步晚,科技队伍建设处于整合阶段,加之教师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教学上,科研活动属于小打小闹,并没有形成整体优势。因此,课程建设的质量很难得到科研成果转化的支持。

(四)缺乏“厚积”的经验

独立学院成立时间短,本科教学尚未实现一个周期。学校无论在专业设置、本科教学的管理等方面还相当稚嫩,难以使课程建设有“厚积”的历史经验作支撑。

(五)基层教学单位建设薄弱

独立学院教研室作为一个基本的教学单位,其权、责、利含糊不清,职能作用大打折扣。一方面教研室承担着课程建设的责任,另一方面却无法履行这种责任。这种尴尬的机制,使课程建设的基础力量很难得到发挥。

(六)资源储备有限

独立学院无论在硬件和软件上的资源储备还是有限的。特别是有些直接支持课程建设关键资源的缺项,使课程建设平添了

许多困难,影响了课程建设质量的指数。

(七)评价机制不健全

目前独立学院的评价机制基本上是单向地由上对下的评价,或者说是评价主体同时扮演运动员和裁判员的两种角色。在肯定这种传统评价机制的重要作用时,是否可以考虑请课程建设质

量的直接受益者——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尽管学生的评价有局限性,但毕竟是“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其评价的客观性不能

小觑。

(八)教改、教研活动不深入

教改教研深度不足的表现是,缺乏教改教研的战略计划和带

有方向性的课题。常常拘泥于一般例行问题的讨论。因此,难有建设性的成果注入课程建设中来。同时由于知识共享平台小,教师习惯于闭门造车,制约了信息交流,加大了课程建设的成本。

三、提升独立学院课程建设质量的途径

目前,独立学院课程建设存在两个方面的形而上学:一是企图一步到位,毕其功于一役;二是追求规模效应,全面出击。这两种模糊认识的危害在于易滋生诸多浮躁心理,不利于正确认识和把握课程建设的客观规律,不利于确立课程建设质量本位的理念。独立学院如何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应从主观认识和技术操作两个层面

着手。

(一)从主观认识层面提升课程建设质量

1.课程建设是对传统课程建设体系的“再造”过程

课程特色是课程建设的灵魂,而不是对传统课程体系的模仿、复制、剪裁和简单的整合。母体院校、高职院校和独立学院课程建设同质化这个痼疾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而原属于独立学院引以为豪的特色,也可能被混淆,甚至被同化。实质上课程建设是对传统课程体系的“再造”。这个“再造”不仅指课程建设的观念要创新,还指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程内容、评价标准、教材选择、教材更新、实践教学环节、评价机制等方面出现的一场变革性的创新。

2.鼓励“有特色的人”打造课程建设的特色

我们在承认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承认课程建设的主体

是众多教育单位团队的同时,也应该鼓励“有特色的人”在课程建设中发挥开拓者的作用。这些“有特色的人”作为课程建设的中坚力量,至少应在统率课程建设的全局、把握课程建设的方向、课程建设的有机整合、识别凝练课程建设特色、根据学生个性化需求,自主编撰个性化教材等方面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只要独立学院有较好的激励机制,鼓励他们创新进取,他们就有可能创造出富有特色的教育产品,以支撑富有特色的生命线。

3.弘扬独立学院的天然优势,理性地面对挑战

独立学院与公办院校相比有着天然的特色优势。其突出表现是有较强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没有什么历史包袱,可塑性很强,特别是对区域经济发展对各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感同身

受,教育教学人才吸纳更具多元化等。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创建新的可供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条件,并从技术和制度上予以

保障。这样一来,改革刚性的教学管理,落实和完善弹性的教学管理成为必然趋势。如果独立学院有胆识、有勇气、有智慧,面对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程、选择任课教师的挑战,做出明确的承诺,那么无论怎样评价独立学院课程建设的战略意义都不为过。

(二)从技术层面提升课程建设质量

独立学院课程建设的含金量如何,事关大局,含糊不得,应精雕细刻,把握好每一个过程和细节。

1.在课程建设整个动态过程中,始终要把学生的需求,特别是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铭记在心,并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

例如,有的教材部分内容,已被学生列为不受欢迎的教育资

料,就应实施细致的剥离手术,忍痛割爱,进行新的整合,为之注入新的活力,这其中系统地审视、评估、选择教材是技术性较强的

工作。

2.各种专业课最能凝结课程特色,应鼓励“双师型”教师和具有专业特长的教师

根据学生的需求自编教材并在课程建设改革的实践中经受检验,使之逐步成为独立学院的“拳头”产品,为学生所喜闻乐见。这类既符合上级有关课程建设的规定,又蕴涵着教师首创精神的特色教学“产品”极具差异化,是专业特色建设不可或缺的“猛料”,应给予细心的呵护。

3.课程建设要“见物”,又要“见人”

首先,要有团队意识,摒弃“手工匠人”的狭隘思维。因为一个人的教学智慧和技术能量是有限的,勉强为之,只会使课程建设有“近亲繁殖”的弊端。其次,“见人”是在重视文本课程建设的同时,更要重视凝练教师整合多种教学资源的智慧和综合应用多种教法的能力,因为这些智慧和能力本身就是一种无法替代的教学特色;鼓励教师在参与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自觉地学习新知识,吸纳新成果,提高综合素质,善于把教改教研的成果转化到课程建设中来。

4.要注意教学执行计划的弹性

教学执行计划愈有弹性,就愈能给课程建设的主体——教师更多的创造空间,使他们进一步放开手脚,回应学生个性化需求,为课程建设增添活力和特色。

5.评价标准应吸纳广大学生、社会、同业和专家等市场元素,并适当提高其在评价标准中的权重

值得强调的是教师在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教学风格、成熟的教法及为学生青睐的教学理念、有一定学术思想和观点也应给予关注和鼓励。

独立学院的课程建设是一个动态的投入、产出的系统过程,也是构成课程建设的各种要素有机整合的过程,这个系统过程以推出能够彰显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突出专业特色的教育“产品”,服务于广大学生并接受他们的检验。从利益驱动原则出发,上述各种利益的聚合必然内化成理性的强大动力,激励课程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参与者,排除各种不利因素,同心同德、脚踏实地地搞好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教高(2005)1号附件.

[2]原军良.把握课程建设规律 提高课程建设质量研究[J].新课程:教师版,2007(10).

篇6

一、基于投资过程的课程建设理念研究

《产业投资基金》课程建设是以产业投资基金的相关知识为手段,以促进学生学习和满足社会需求为目的,实现《产业投资基金》课程目标的过程,包括目标设定、内容建设、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

投资过程,指的是“融资――投资――投后管理――退出”的产业投资基金完整运作程序。投资过程的完成不仅需要基金管理者具备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科研素养,更需要较强的职业专门技能与职业关键能力,因此投资过程导向的课程建设,要在保证投资过程整体性结构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从学科体系的知识形成过程转变为知识应用的能力与素质的形成过程,将传统培养理念由课程转向课程的要素,从原有的学科体系课程转向业务过程导向的课程。对《产业投资基金》课程而言,课程学习系统的核心要素是投资内容(项目)、投资环境、投资决策等,并最终指向各投资环节的专业技能需求。

基于投资过程导向开发出来的课程与课程结构是直接对应典型岗位核心能力的,课程开发的主要任务是将具体工作过程中的要素转变为课程要素,即通过前期行业调研,了解典型岗位的人才需求。在对各岗位关于知识、能力、态度等的具体要求有清晰认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将企业实际需求的业务能力与课程建设中的各模块要素进行匹配,最终实现从投资实践领域到理论学习领域的有效归纳和整合。

二、《产业投资基金》课程内容建设的现状与问题――以天津工业大学为例

当前的教育改革下,高校纷纷加强自身特色专业建设,天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立足天津经济发展的实际和滨海新区金融助推产业发展的需要,在产业资本化的大趋势下,以产业与金融的结合为抓手,明确了产业金融特色办学方向。作为产业金融的核心主干课和产业金融方向学生的必修课,加强并完善《产业投资基金》课程建设,是建立产业金融特色学科的需要。

然而,与产业投资基金在现实经济发展中凸显的重要作用相比,现阶段学院对于产业金融特色专业的建设处于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产业投资基金》课程内容建设在以下方面尚存在不足和空白:

第一,缺少可供借鉴的教学模式和经验。目前少有高校开设《产业投资基金》课程,相关的只有《投资学》、《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风险投资与管理》等。截止2015年,国内开设投资学专业的高校共54所,其中京津冀地区有7所,分别是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北京农学院、天津师范大学、河北金融学院、河北经贸大学。本科相关课程包括:投资基金管理、私募投资基金、风险投资理论与实务、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运作与管理、私募股权与创业投资、基金管理等。此外,部分高校开设了相关研修班,主题包括私募股权投资与资本战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实战型私募股权投资与资本运营等。但产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风险投资在实际运作上存在差异,是不同的股权投资模式,因此在理论知识的讲授、课程体系的完善和寻找能够突出产业投资特色的教学模式上,需要进行新的摸索和尝试;

第二,相关教学资源匮乏。市场上几乎没有专门的教材,关于产业投资基金的书多是研究报告或研究论文,不适用于课堂教学使用。《产业投资基金》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必须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项目操作和管理中,才能真正掌握产业投资的要领。而产业金融特色专业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产业投融资的实践教学材料,缺乏与实践教学配套的实践基地和实践项目,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三、基于投资过程导向的《产业投资基金》课程内容建设路径

(一)课程目标建设

《产业投资基金》课程建设是个完整的大系统,课程目标的制定是课程生成的核心,也是课程内容选择和确定、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的依据。因此探讨课程的内容建设,首先应明确课程建设的目标。本研究将建设目标定位于:在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引下,与高校专业教育目的相吻合,受学校办学方向的调控和指导,体现学院产业金融特色方向的培养目标,建设具有学科优势的核心专业课程。在强调掌握基本投融资理论知识时,应考虑用行为目标;在要求培养学生解决基金投融资实践问题时,展开性目标较有效;在强调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团队能力时,则应考虑表现性目标。

(二)课程内容建设

《产业投资基金》课程内容是在课程目标的导向下,从产业投资基金运作实践与理论经验体系中选取出来,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序列组织而成的知识和经验体系。中国的产业投资基金是近年来出现的具有官办色彩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经国务院批准,向国有企业或金融机构筹资并投资于特定产业或特定地区的基金。我国的产业投资基金具有“洋生土长”特性,是由于其设立过程有政府的参与,设立目的以促进区域产业发展为主,募集渠道往往是当地大型国有企业或社保基金,带有较强的行政色彩。因此产业投资基金在我国的设立和运作本身就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这一特性决定了教材建设上也应突出中国特色。学院《产业投资基金》课程的内容设计,应紧密结合产业投资基金实践环节的操作步骤和要点,以体现实践性和操作性为原则,反映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现状。第一,在服从国家意志,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同时,保持产业投资基金的本体地位;第二,体现产业投融资知识体系、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的统一;第三,由于应用型人才既要有宽厚的理论基础,又要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因此教材建设既要考虑为学生搭建可塑性的知识框架,又要从实践知识出发,建立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双向、互动关系。

参考文献:

篇7

有关高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和探索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由于教学质量的保证既涉及教师和学生、培养方案、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条件、教学评价标准等要素,又涉及教学实施、质量监控、评价反馈等过程,已有研究成果多从要素或过程角度构建系统[1,2],或偏重要素建设,或偏重监控、评价等过程。但研究成果缺乏可操作性,实践效果不理想。本文从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课程”出发,在分析课程对教学质量保证的重要意义基础上,围绕课程建设构建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一、基于课程的高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

人才培养计划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纲领。课程是培养计划的基本组成单元,只有保证每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才能保证高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和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因此,课程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和核心环节,是教学质量链条的起点[3],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应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国外特别是英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就是围绕课程开展的[4,5]。

课程建设是指在人才培养目标指导下,结合课程体系设置和课程特点,通过合理配置与培养课程教学团队、合理设计和组织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或建设教材及相关资料、运用先进适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等一系列建设活动,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为保证课程建设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的成效,围绕课程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还包括一系列政策、制度、监控评价和教学条件等保障支撑过程和要素。

首先,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质量的好坏从根本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提高教师积极投身课程建设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制订一系列方针政策和行之有效的制度对教学主体的行为进行激励约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其次,课程教学的开展离不开一定的教学条件支撑。包括多媒体教室、教学设备、图书资料、实验条件、实践教学基地、网络教学条件等。

最后,为保证课程建设和教学效果,需要建立相应的监控评价系统。包括通过学生评教、教学督导组评教、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反馈等方式,对课程建设的质量、教学效果进行监控、评价和反馈,不断改进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构建基于课程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包括课程建设系统、监控评价系统、激励约束系统和教学条件保障系统,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课程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框架

二、基于课程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机制

为保证基于课程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本文引入PDCA循环理念构建体系的运行机制。

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以做好课程建设规划为起点,以课程教学质量为基本控制单元,通过教学过程实现课程建设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质量监控和评价,并将监控评价结果反馈于课程建设规划,形成闭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而为保障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加强对教学工作各方的监督激励,必须辅以政策导向和制度监督激励机制以及相应的条件建设。

因此,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机制要以“课程建设规划(Plan)-课程教学(Do)-监控评估(Check)-反馈处理(Action)”(PDCA)为主线,以政策导向、制度监督激励、教学条件建设为保障和支撑。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课程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机制

具体而言,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建设规划(Plan)。课程建设规划是课程建设的纲领,是对课程建设措施、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团队、课程资源、课程考核等方面做出的全面规划。具体来讲,应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课程的地位、作用和目标。根据课程目标和特点确定课程内容组织和结构安排,进而确定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考核方式、教学团队、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建设计划。

2.课程教学(Do)。课程教学是课程建设内容的实施过程,是教学质量形成的“第一现场”,也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教师应根据课程的特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与学生互动的课堂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保证课程建设的内容得以完美地实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课程建设内容或教学过程。

篇8

1 高职教育课程考核评价内容要素改革的必要性

课程建设的进一步完善,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的制定,要求与之息息相关的课程考核应具有更为全面和科学的内容要素。因此,课程考核内容要素的改革势在必行。

1.1 行业需求呼唤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高职教育传统的考核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现行社会的发展和行业的需求,有必要对考核方式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考核的方式多样化、个性化,让考核真正适应学生、适应行业。

1.2 职业特征需要重构课程考试内容

传统的考试内容忽略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岗位能力”,脱离了现实工作情境,不能与岗位很好地接轨,不利于学生就业。

1.3 课程建设要求构建课程考核内容要素

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是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构建合理科学的考核内容要素是课程建设成败的关键之一,是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

2 课程考核评价内容要素构建的依据

课程考核内容要素以课程标准和专业标准为依据,可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有所区别。如专业课程应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即以职业能力测试为中心。

3 构建合理科学的课程考核评价内容要素

课程考核内容要素涉及面很广。考核方式是宏观层面的要素。在宏观要素下又包含诸多微观要素。宏、微观要素相结合构成了完整的课程考核内容要素。

3.1 课程考核方式的构建

课程考核改革的首要任务是要改变传统单一的考核方式,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首先,确定课程考核成绩由平时形成性考核和期末终结性考核两部分组成。其次,平时形成性考核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的规范管理以及教师平时的教学指导、日常管理。第三,期末终结性考核要淡化笔试为主的观念,根据课程的特点,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

3.2 课程考核评价目标的构建

课程标准以模块化的手段解构教学内容:理论模块和实践模块。根据课程的性质,理论模块与实践模块教学内容所占的比例不同,如专业限选课程为3:7。与之相对应的考核目标各要素的比例也因此有相应的变化。高职教育的特点需要学生掌握应有的职业素质和岗位能力,职业素质的考核必须纳入考核目标中。

因此,比较合理科学的课程考核目标应包含理论知识目标、实践能力目标和职业素质目标。如图1。

3.3 课程考核评价要素的构建

课程考核评价目标都有各自的评价要素、依据和方式。如图1所示,理论知识目标的评价要素包含课堂笔记、作业(课堂作业+课外作业)和测试(课堂测试+阶段测试+模块测试+期末终结性测试)。而实践能力目标把顶岗实践作为评价要素。

3.4 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考核体系的构建

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且通过评价目标来实现。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在科学的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图1中的理论知识目标和实践能力目标的考核大部分评价要素可采取定量评价方式。课程考核评价中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起来,发挥优势互补的优点,这样可以使评价结果更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权威性。

篇9

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协同创新思想认为组织内部主体之间的协调、协作形成拉动效应,推动各个主体共同前进、个个获益,整体加强,共同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创新理论和创新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各领域创新的主体从单主体演变为多主体,创新的过程从线性创新演变到网络状创新,创新方式也实现了从独立创新到合作创新的演变,并逐步向协同创新演变。[2]协同创新多为参与者拥有共同目标、内在动力、直接沟通,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三大科研创新主体,相互配合、相互协同,围绕共同目标,共享资源信息,形成创新合力,推动创新产出的过程,即通常意义上的产学研协同创新。[3]协同创新主要有三个特点(:1)协同放大。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各子系统相互作用,实现创新组织由无序向有序转变、由单兵作战向协同作战转变,从而达到系统功能的整体放大,使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1+1>2(;2)整体性。创新生态系统是各种要素的有机集合而不是简单相加,其存在的方式、目标、功能都表现出统一的整体性;(3)动态性。创新生态系统不是一种超稳定的结构,而是根据组织内外各种要素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2.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应贯彻协同创新思想

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与协同创新思想存在内在逻辑关系:参与网络营销课程建设的专任教师、相关课程任课教师、网络营销行业企业等多元主体,为了建成科学的网络营销课程体系而聚合在一起,通过有效合作与沟通,形成相互协调、联合行动的创新联盟,从而增强网络营销课程的科学性、实效性和适用性。具体来说,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与协同创新一样,同样具有多角色参与、机制上协调、原则及非线性效果的特征。多角色参与,是指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需要打破单个主体独自作战的局限性,要形成融专任教师、相关课程任课教师、网络营销行业企业以及所在院系为一体的建设共同体,协同推进网络营销课程建设。机制上协调,是指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要预先建立保障建设共同体规范运行、高效推进的保障制度,包括共同体的章程、议事规则、评价机制等。原则,是指要尊重多元主体之间存在的利益、文化上的差异,尽量在多元主体之间利益的结合点上来推进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非线性效果,是指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的各个主体之间的有效协作,突破了传统的线性作用方式,所产生的效果不是各方主体单独作用的简单叠加,而将产生“1+1>2”的非线性效果。

二、协同创新视域下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的多维协同模型

1.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团队的主导

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的利益相关者是多元的,包括专任教师、相关课程任课教师、学生、网络营销行业企业、学校、院系及教研室等,但在课程建设的协同创新中,高职网络营销课程专任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其他利益相关者则处于协作地位。作为主导的网络营销课程专任教师,在课程建设中,主要发挥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突破网络营销课程“自留地”的限制,主动走到课程之外,与相关课程任课教师、网络营销行业企业、学校及院系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协同推进网络营销课程建设;二是控制网络营销课程建设进程,包括课程目标设定、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效果评估等;三是实施网络营销课程建设效果评估,发现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与矛盾,及时采取措施优化建设进程,提高课程建设质量。

2.网络营销行业企业的合作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它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4]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也必须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只有争取到网络营销行业企业的参与,课程建设才能够摆脱传统学科教育模式,真正实现“五对接”。作为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共同体重要成员的网络营销行业企业,为确保课程在适应企业需要、市场需要的前提下“出新”,主要发挥以下作用:把网络营销产业升级的新要求及时贯彻到网络营销课程建设中;联合网络营销课程建设团队,协同解决网络营销行业企业发展中的新困境、新矛盾,并以此为课程建设提出新要求;网络营销企业的技术(管理)骨干参与课程设计,可以为课程创新带来新视野、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网络营销企业的实践经验与教训,可以为网络营销课程建设提供新案例。

3.网络营销相关课程建设团队的参与

网络营销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必修课,其先修课程主要有管理学基础、市场营销、互联网应用基础、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广告设计与制作等,其后续课程主要有网站策划与SEO、网络客服服务与管理、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等。作为连接营销理论和互联网技术与电商服务技能的中间桥梁,网络营销课程建设不能够完全撇开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而独立进行。因此,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必须充分考虑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的连续性和贯通性。达成这一目标的最好办法就是在网络营销课程建设中,吸收相关课程任课教师的参与,并且制定相关机制确保这种参与的深度与实效性。网络营销相关课程任课教师的参与,主要发挥以下作用:参与网络营销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制,确保网络营销课程内容与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的贯通性和一致性;在课程建设中,为网络营销专任教师提供课程改革的经验与教训,同时提供课程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4.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参与

学生是课程教学的对象,是课程改革的最终受益者,因此他们不应该游离于课程改革之外。国内诸多高职院校的网络营销课程改革之所以成效不明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离开了学生的参与和支持,把最应该参与的主体排斥在了课程团队之外。在协同创新思想看来,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必须吸收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参与,其发挥的作用主要有:参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确保教学内容与方法切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参与教学评估,对教师的授课质量进行真实性评价;向网络营销课程教师反馈教学效果,提供教学建议。

5.学校、院系、教研室的支持

课程是专业的核心载体,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任何一门课程的建设都是围绕人才培养来进行的,都离不开外部条件的保障性支持。作为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网络营销课程建设必然离不开学校、院系和电子商务教研室的支持。这种支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校和院系为网络营销课程建设提供政策和经费保障,确保网络营销课程在队伍建设、资源建设,特别是校企合作方面获得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二是学校和院系为网络营销课程建设提供物质资源上的支持,包括课程团队工作条件、学生实习实训场所与设施设备、教学仪器设备等;三是电子商务教研室为网络营销课程建设提供软件资源的支持,包括和谐的教研室文化、丰富的教学经验、适用的教学研究成果等。

三、协同创新视域下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的多维协同策略

1.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团队利益与行业企业利益的协同

协同创新的参与方是多元的,参与方的利益诉求各不相同,但不论差别有多大,所有参与方都应当从中获益,都应当是协同创新的赢家。这是协同创新关系之所以能够建立、创新活动之所以能够持续进行、创新任务之所以能够得到完成的根本保障。可以说,没有合作共赢,就没有真正的协同创新,协同创新要从结果上保障参与者的利益不受损失。[5]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的主体是多元的,既有校内的专任教师、相关课程任课教师、学生、院系及教研室,也有校外的网络营销行业企业。这些主体参与课程建设的出发点是各不相同的,特别是网络营销行业企业,他们的参与更多是出于人才和技术的需求。而校内网络营销课程团队考虑更多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述双方存在利益上的不一致性,容易导致协同创新的失败。因此,在认可校内课程团队和网络营销行业企业利益上的差异的基础上,必须在的原则下,把双方的利益协同起来,竭力寻求双方利益的结合点。

2.高职网络营销课程文化与行业

企业文化的文化是具有相同教育和生活经验的许多人所具有的心理程序。[6]每一种文化都有他独特的价值理性和行为准则。高职网络营销课程文化既有高等教育属性,也有职业化属性,呈现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公共文化特性。网络营销行业企业作为生产性经营组织,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其内在本质,因此其文化呈现出为保障企业实现经营目标而构筑的“逐利”特性。很显然,两者在价值取向、行为选择、心理状态等方面存在着本质差异,但这并不代表两者就永远只能处于针尖对麦芒的敌对状态。实际上,高职网络营销课程文化与行业企业文化还是具有许多一致性的,例如,两者的文化都代表着各自组织的核心竞争力,都同属于“为人”的文化,都包含“人本管理”理念,都是围绕“人才”来进行文化的构筑。这就为高职网络营销课程文化与网络营销行业企业文化的互补和融合奠定了共同的基础。

篇10

一、课程建设的背景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民数量爆发式递增,旅游电子商务已成为网民的热门应用之一。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中国旅行社产业发展报告(2012)》显示,2012年全年,国内旅游业总收入约2.59万亿元,其中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530亿元,已占到10%的份额。

旅游企业之间、旅游企业与旅游者之间的电子商务活动将彻底改变现代旅游企业的运作方式,给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对旅游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未来的旅游商务活动必然要求从业人员都具备相当的电子商务知识,因此,培养具备电子商务职业素质的旅游业一线人才成为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新课题。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根据学院的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行业发展背景,我们将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为紧扣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创新力、电子商务理念、网络信息技术等主题,从旅游企业战略的角度和旅游业应用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电子商务如何影响旅游市场结构、产业和企业组织结构等系列问题,力图向学生介绍旅游电子商务目前的发展成果,同时以开放的、启迪性的、系统性的认识方法,指导学生综合思考现象及分析发展趋势,强调对学生分析、管理以及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旅游行业培养“学术型”与“应用型”相结合的专业人才。

三、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

关于旅游电子商务的研究和建设在几年时间内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作为一个新兴的课程,不同视角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直接体现在了教材上。目前市面上《旅游电子商务》的教材内容差别较大,有的教材是从电子商务专业教材改编而来,内容偏重电子商务技术,对旅游电子商务应用的着墨较少;有的教材直接翻译自国外著作,所有案例均来自国外应用,难以适应国情;还有的教材过于强调个别旅游电子商务具体功能的应用,但对电子商务在整个旅游业中带来的影响以及旅游电子商务的整体应用缺乏系统说明。这些现象的存在,更加要求课程建设小组要认真思考,全面分析,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目标,我们将课程的教学体系分成以下几个模块:

1.旅游电子商务基础知识

这一模块主要介绍旅游电子商务是什么,具体内容包括:旅游电子商务概述、旅游电子商务的技术与方法、旅游电子商务的业务模式和概念等内容。

2.旅游电子商务的应用实务

这一模块主要介绍旅游电子商务在当前的具体应用,除了旅行社电子商务、酒店电子商务、旅游目的地电子商务这三大旅游类企业的电子商务运作实务以外,我们还将旅游产品与服务网上零售也加入进来,使得学生对当前旅游电子商务的主流应用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3.旅游电子商务运营及管理策略

这一模块主要回答如何做的问题,内容包括旅游电子商务的网站建设、旅游网络营销、旅游电子商务运营模式与特征、旅游电子商务战略管理等内容。

此外,在授课中,还应适时加入案例分析和应用实践的说明,为课程提供丰富的实践支撑。

四、课程建设的建议

1.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旅游电子商务作为一门基于电子信息技术与旅游商务的交叉性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兼具电子商务和旅游商务学科的知识,而且还有具备一定的实践指导能力。但是从目前的教师队伍来看,师资偏弱的情况还较为严重,要搞好旅游电子商务的课程建设,必须要加强教师的培训,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从思想上认清课程对教师队伍的要求。旅游电子商务是一个综合性和实践性要求很强的课程,教师必须有扎实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善于把握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了解市场对相关人才的素质要求。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力和知识传授能力,善于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

第二,创造条件,加强对教师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在引进和培育之间,我们认为培育的重要性更重要,因为旅游电子商务本身是一门新兴课程,对口人才稀缺,因此培育显得更切实际。为了提高教师的水平,首先,应该鼓励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在旅游企业一线搜集第一手资料,积累电子商务应用的实战经验,促进教师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其次,是支持教师到校外课程进修和学习,邀请企业电子商务方面的专家进行专题交流,以扩大教师的知识视野,提高专业素质。再次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引导教师到实习基地搞调研、搞项目,促进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

2.做好课程的实验实训工作

旅游电子商务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课程,设立课程目标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且应该努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授课中,必须打破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努力做好课程的实验实训工作。

第一,尽量设立旅游电子商务实验室。在旅游电子商务的活动中,存在多种要素,如系统平台要素、交易角色要素、交易过程要素。系统平台要素是指旅游电子商务的web平台,包括软件和硬件;交易角色要素包括个人、旅行社、饭店、景点、银行、购物点等,不同角色对应不同功能;交易过程要素,是通过模拟实训,让学生掌握每个交易活动和过程。按照这样的思路安排实验室建设,使学生的学习能从枯燥的纯书本式教学中脱离出来,掌握符合旅游电子商务规律的工作模式。

第二,对于没有条件建设实验室的,也应该想方设法引进适用的教学软件,开展实操教学。后期的教学内容,比如旅行社电子商务、酒店电子商务等内容,要尽量让学生动手,如果没有真实的软件,仅凭课堂的PPT演示或者网页浏览介绍的方式学习,是无法让学生真正感受旅游电子商务的,更无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旅游电子商务的设计与实施。

第三,课程建设小组也应该认真总结教学规律,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一是合理设置教学情境,安排实训项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二是将校园课堂教学与企业观摩教学相结合,三是引导学生参与同教师、同业界的对话甚至是合作。通过这样的多维教学路径,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为深刻的感悟和体会,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邵映红.高职《旅游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探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3).

篇11

教材是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是精品课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职专业,尤其是新兴的家政服务类专业精品课程的建设,在行业企业指导下的工学结合特色教材建设是专业课程建设中基础建设项目之一。只有充分认识到教材建设在精品课中地位和作用,明确教材建设的意义和功能,才能有效地促进课程建设。

一、教材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1.教学中的“第三者”

我国近代教育家陆费逵在《中华书局宣言书》明确提出了“教科书革命”的口号,他说:“国立根本,在乎教育,教育根本,是在教科书”。教科书即教材。教学活动的主角是教师和学生,而第三者就是教材。此“第三者”而非彼“第三者”,它是褒义的。它规范着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学习任务,决定着教与学的活动形式和内涵,承载着教与学的知识与技能。教材本身是融知识、智慧和精神于一体的文字材料。它是不可忽视的存在,它既是教学的武器,又是学习的工具,是师生思维、交流、互动、融合、评判的纽带。离开这个“第三者”,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师的教是片面和空洞的,学生的学是单薄的。

2.课程标准和职业标准的“双代言人”

首先教材是课程标准的“代言人”,是课程标准指导下的知识与技能的灵活化、具体化的应用和设计。教材担负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是课程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素质等目标实现的重要载体,体现着教学内容和核心要求,主导着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辐射着与课程标准相匹配的数字化资源、教学条件等教学元素的存在与丰富。

其次教材又是职业标准的“代言人”。尤其是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它是就业的教育,它是培养职业人的教育,是与行业企业充分结合的教育。高职教育的教材必须对接职业标准,与职业行业需求和要求虽不能完全做到“零距离”,但至少或必须最大限度地拉近距离。因为教材是融知识、教育目的和学生认知特点于一体的文字材料,因此教材必须在知识和技术等内容要求上,在职业目标设计上,在编排方式和结构安排上都指向职业标准、指向学生未来的职业要求。

二、对精品课建设的促进作用

1.保证着课程“精品”的这一目的性

所谓精品课程,就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是六要素的精品化过程,也是系统化的过程。教材作为其中一要素,是根据课程建设的促进功能和需要而存在的,是达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资源共享、示范引领、带动职业教育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培养大批与市场相匹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一职业教育目的的。

2.发挥基础和核心作用,实现课程建设水平的整体性提升

精品课建设的六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分别与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生活动产生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同时共同构成和达到了课程建设的精品化的整体功能。其中教材建设是基础和核心,既反映着教学内容又促进着教学内容,既改革又完善着教学方法和手段,既培养又造就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既带动又改善着实验室建设,同时又要求有与之匹配的机制建设来保障精品课程。

3.教材的动态变化适应着精品课程的转型

教材建设无论是内容结构还是编排方式都会随着教育的层次、学生的认识水平、行业企业的发展等随时处于动态变化中,以适应教育需要,服务与学习型社会建设。尤其近几年高职教育中的教材也不再是本科教育的压缩版,从注重知识的系统性逐渐过渡到注重技术能力的实践化过程,出现了很多工学结合的职教特色的优质教材。同时随着网络化的发展,教材建设也越来越立体化,整合教学内容,突出实训;整合课程结构,强调人文;拓展教材形式,链接信息技术,更加丰富了教材建设。而教材建设的这一动态变化正是适应了精品课程进入课程资源的“开放与共享”的转型。

三、对家政服务类专业精品课建设的促进作用

1.家政服务类专业精品课建设和教材建设的现状

家政服务类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家政服务业也是一个朝阳产业。正是它的“新”,导致其建设面临一些困惑,出现建设的瓶颈,甚至误区。虽说建设可以借鉴一些相对成熟的相似的专业建设经验,如护理类、管理类,或者借鉴如菲律宾等国家家政专业成熟的经验,但基于我国全民对家政服务行业的偏见,以及择业和就业观念的保守,导致该专业就业与学历双目标均不吸引人,使民众选择该专业的主动性差,加之家政服务行业建设不是很规范,因此在建设前出现师生资源匮乏、课程资源缺乏权威性。建设中,课程建设不系统,出现重服务轻理念、理论多实践少,其教材建设更是盲目地给类同专业的课程随便扣个“家政”的帽子,如家庭保健与护理,老年人护理、母婴护理等,直接就是临床护理的“家政”版。有条件的院校也许会下工夫研究专业和课程的适应性,但基于行业的不规范研究出来的总感觉没有底气,很多院校是力有余而心茫然,建设后出现应用性不尽如人意,实效不明显。

2.“职业化”“特色化”教材使家政服务类专业精品课建设更接地气

篇12

2.1.2 共享资源系统。除了本学科课程的核心资料之外,还包含相关学科(如药用植物学、植物分类学、动物分类学、中药化学、中药学)资源、本校数字图书资源、其他学校(如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数字标本馆)资源、社会网络资源的利用与共享。这些资源,可以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很好的完善学科教学基本资料,尤其在专题教学、专题讨论的教学环节中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它们的来源复杂、涉及面广,不能全部直接拿来使用,需要进行筛选、甄别、分类之后方可采用,以形成一个条理清楚、易于搜索的共享资源系统。这部分工作量巨大,不是原始资源的简单链接,我们还只完成了部分资源的筛选,预计本系统在2013年能投入使用。

2.2 管理系统

分为运行机制、教学信息管理两个子系统。

2.2.1 运行机制从上而下划分为:课程负责人制——团队协作机制——评价与反馈更新机制(网址:http://222.240.131.47/ec/C10/zcr-1.htm)。课程负责人刘塔斯教授是湖南省教学名师,具有30余年的教学科研经验,使得精品课程建设能够实现资源统一调配,项目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位。整个团队人员结构合理,主要成员均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综合素质高,有效地实施了协作,最大限度提高了建设效率。笔者认为,精品课程的建设不仅是教学资源的电子化,还应该能够把教学中形成的教学资源再投入的教学中去,与教学过程互动,形成反馈。因此,建立了评价与反馈更新机制,以更好地提升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的应用效率,保证精品课程长久的生命力。这个机制的运行具体表现在互动系统的应用上(图1箭头1)。

2.2.2 教学信息管理子系统完成对各类教学信息的管理。一方面管理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有关教师与学生、教学材料之间的信息,包括任课教师管理(如开课、评估、考核、个人基本情况)、学生评教、课程指南、课程信息、答疑、作业提交与。这部分内容从互动系统导入(图1箭头2)。另一方面管理学科专业和教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本学科最新研究进展、团队各成员的研究报告、专题文摘、教育技术的发展等,有利于学生理解学科专业发展,吸引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开展创新性研究活动。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这部分内容从共享资源系统导入(图1箭头3)。主要围绕中药鉴定学课程的实用性、与市场结合紧密的特色进行建设,并以此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地开展课程特色的建设工作,突出教学内容的独特性、新颖性和不可替换性。最后全面提升课程水平和地位。

2.3 应用系统

此系统由数字化学习平台和互动系统组成。已基本建成(网址:http://)。正在改善其功能,拟突出有中医药特色的教学情境,促进民主、和谐和愉悦的教学氛围。如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德国四步教学法、SDSPR教学法和案例分析教学法等,提高精品课程的教学效果。

2.3.1 互动系统的特点是开放式,反映了教师、学生与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包括在线测试、在线答疑、学生评教等内容。教师通过这个窗口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辅导学习难点,进而引导学生开展协作学习、探究知识的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

2.3.2 数字化学习平台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一个集成的、开放的系统,集合了学科课程教学资料系统、共享资源系统的内容,同时嵌入互动系统,并通过它将管理系统也纳入进来(见上图箭头4~6)。很好地体现了课堂内外的互动性及广泛的参与性,构建了一个适应现代教学需要、教学资源开放、教与学良性互动的立体化精品课程系统。教师通过精品课程平台的建设,不断更新教学资源和维护网站正常运行。学生通过网上教学资源的分享与交流,及时反馈不足信息,并对精品课程建设提出可行性建议。学校采取技术支持、激励和评价等措施,加强精品课程的建设和管理。精品课程建设期间,通过校际交流与合作,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达到最大限度的共建,便于更多校外学习者的网上学习,最终实现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的最优化。

3 中药鉴定学精品课程系统构建中的子系统关系协调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贝塔朗菲[3]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17]。

中药鉴定学精品课程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是由资源组成系统、应用系统、管理系统构成的整体,分系统之间既互相独立,又相互作用。精品课程建设的好坏同时受到这几个分系统建设状况的影响。在这些子系统中,资源组成系统的建设是主要任务,管理系统是顺利运行的坚强保障,应用系统是整个建设的枢纽。只有尽力保持各系统之间的相互支持、相对稳定及相互协调,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4 小结

系统论的出现,使人类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地变化。它高屋建瓴,综观全局,别开生面地为现代复杂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思维方式。所以系统论,连同控制论、信息论等其他横断科学一起所提供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为人类的思维开拓新路,它们作为现代科学的新潮流,促进着各门科学的发展。

精品课程是基于民主、开放、平等的教育理念,在先进的教学理论、课程理论的指导下设计开发的。精晶课程建设提倡的资源共享理念将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合理利用和高校学科结构的良性发展,提高学生水平,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它与一般课程相比较,呈现出更符合社会经济需求、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教材内容与社会经济需求更加吻合、师资力量最强、教学方式方法更加灵活多样、更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等特点。适应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对中药专业创新型、开放型人才的需求。

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和关键是构建精品课程的共享资源,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终极目标。本研究以系统化的构架进行中药鉴定学精品课程的建设:开放课程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理论与实践并重,构建实践教学互动体系;加强现代化实验网络建设,大力开展仿真实验、模拟实验,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学习者提供远程实验平台。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可操作性,鼓励学习者参与到科研活动中来,形成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根据中药鉴定学学科领域自身的性质和特点,有所侧重,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形成一个立体化的评价体系。在注重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学生评教等方式的同时,更加重视对学习者自身的评价以及同伴的评价,进而实现多方位、多角度的教与学的评价,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总之,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本文在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思想指导下,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对精品课程建设进行了研究,从整体的观点出发把握各子系统的地位和作用,做到了建设、管理、应用互相促进,使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知识获取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变被动型学习为主动型学习,从整体上提升教学质量,将学校的教学水平推向新的高峰。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竞争更加激烈,中医药高等教育如果不会或不愿创新,将很难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因此,本研究在中药鉴定学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引入和实施系统化管理,用系统论的理论和方法影响和促进教育改革,将更加有助于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这是高校长期、稳定发展的主要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 黄宝玉,项国雄.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分析及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9):26-28.

[2] 王志蔚.近年来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综述[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6,(6):171-174.

[3] 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82.

[4] 康廷国.中药鉴定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

[5] 孙新波,查慧.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综述[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2):162-165.

[6] 柳礼泉.论精品课程的特征[J].高等教育研究,2009,(3):82-86.

[7] 吴海峰.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J].济宁学院学报,2008,(3):56-57.

[8] 姚恩全.高校精品品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6):88-90.

[9] 李国友,粱弘秀,曾派兴.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热中的冷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7,(8):73-76.

[10] 贾剑秋.对当前我国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95-98.

[11] 毕志明,刘惠娟,李萍.生药学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J].药学教育,2004,(4):19-22.

[12] 陈以海.高校精品课程网站建设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1):85-89.

[13] 李辉.网络精品课程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4):32.

[14] 宋烈侠,杨承运.谈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J].医学教育探索,2004,3(3):1-3.

[15] 陈学红,林文雄.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及其构建与运作[J].高等农业教育,2011,(3):45-49.

[16] 苗苗,沈玉顺.普通高校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研究述评[J].现代教育科学,2009,(3):37-42.

篇13

2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策略

2.1明确指导思想,树立先进理念

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和未来社会的变化需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有必要从社会进步、学科的发展、行业的需求及学生的知识、素质、能力等方面进行考虑。创建具有体育教育专业特色的“术科”精品课程。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建设指导思想: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加强“术科”课程的改革、创新和整合;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根本,强化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实践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树立以学生为本,全面发展,开拓创新,适应社会的现代教育理念;努力达成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体育人才的目的。

2.2创新课程体系,实施整体改革

课程体系是体育教育专业“术科”建设的核心,只有创新课程体系,突出课程特色,才有可能成为优秀课程。只有通过研究国内先进的“术科”精品课程,优化课程结构,充实先进的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改革方法与手段,改革评价模式,从整体构建,才能达到促进“术科”课程建设。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目标设定不能以掌握运动技术、技能为主要目标,更不能以提高运动成绩为目的。应当从学科中心的课程观向整体教育观转变。密切结合基础教育改革和全民健身活动创编教材。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之一是中小学体育教师,课程内容直接影响到将来从事中小学体育教学人才的知识结构。

2.3提高综合素质,锻造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制约“术科”精品课程建设的瓶颈,通过自身培养、人才引进以及合作共享教师资源是加强师资力量的有力办法。加强自身“造血”功能,培育高职称、高学历人才,培养教学名师担任“术科”精品课程建设的负责人,整合教师资源,配置合理的年龄、知识结构和数量的人员,组成教学团队。通过引进人才、特聘教授等措施,提高师资队伍力量,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