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关于配音的知识

关于配音的知识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2 17:41:2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关于配音的知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关于配音的知识

篇1

一、 影视音乐的概念、分类和作用

1. 概念 影视音乐泛指电影、电视中所用的一切音乐和歌曲,也专指作曲家为影片创作的音乐和歌曲。通俗的说就是电影、电视中的音乐。包括影视片头音乐、片尾音乐、插曲、影视背景音乐等。

2. 分类 按影视音乐的声源可分为两种:

a客观音乐:也称画内音乐或有声源音乐。指影片画面的规定情境中应有的音乐。如人物在歌唱、演奏乐器、收音机的广播等。客观音乐具有揭示人物心理、推动剧情发展等作用。

b主观音乐:也称画外音乐或无声源音乐。画面并未提供出现音乐的根据,而是作曲家为了塑造人物性格、抒发人物内心情感或渲染环境气氛的需要而专门创作的音乐。它是对画面的补充、解释或评价,表现了作曲家对影片所展现的事件的主观态度,可以深化画面的内容,加强影片的艺术感染力。

3. 作用

a描绘功能:主要用音乐来渲染、烘托画面的情绪和气氛。一类是加强画面所表现的事物的节奏特征,如火车奔驰、紧张追逐等;一类是对海底世界、科幻片中的外空间等作色彩性、气氛性描绘。

b抒情作用:主要用于塑造人物性格,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心理变化,体现内心潜台词。音乐表达了作曲家对特定人物的理解及爱憎态度,带有一定的评价意义。观众通过音乐的抒情,可以进一步理解人物,并唤起对于人物的爱憎。因此,它常常是电影音乐着重刻划的重点之一。

c剧作作用:音乐参与影片的情节发展,成为影片结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包括刻划人物的复杂内心矛盾,揭示人物内心活动,表现人物之间的外部冲突。它能直接推动剧情发展、烘托戏剧、深化影片内容。d背景气氛作用:音乐能有效地体现影片的时代气氛、环境气氛、战争气氛、恐怖气氛、梦境气氛等等。以特定的音调、音色、风格在影片的局部或整体中,作为表现时代特征、民族特点、地方色彩或强化特定的影片基调与气氛的手段。

e结构贯串作用:同样的音乐在影片中多次反复(�或变化反复)����出现,在情节发展过程中起着纽带作用,既能使整部电影完整、统一,又能使观众在心理上获得前后贯串的感受。

二、 影视中的音画关系

音乐与影视的关系是微妙的。它们相互辅助�,相互影响。音乐是对影视的提炼,影视是对音乐的扩展。优秀的影视作品为音乐加入情感内核使之更加动人,优秀的音乐令影视作品飘逸、灵动、回味无穷。在影视中按音乐与画面的关系可分为四种。

1. 音画同步:音乐基本上与画面吻合,情绪、节奏一致,视听统一,观众在观看画面时,不知不觉地接受音乐。这是最常见的一种音画关系。音画同步的处理手段是影视艺术作品中最常用的处理手段之一。声音在其中产生的效果多半是一种烘托的效果。在故事性较强的影视艺术作品中它可以强化艺术效果,帮�画面来共同烘托、渲染主题。

2. 音画平行:音乐并不解释画面,而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将画面贯串起来,造成一种完整的形象。例如画面是一组短镜头,描写时间过程、人物成长或脑海中回忆的各种片断时,音乐只写出一种情绪或着力刻划人物的内心世界。

3. 音画分立:就是影片的声音与画面各自按照自己的逻辑展开,声音与画面的关系是各自独立、互相补充,若即若离的。在音画分立之时,声音一般不会来自画面之中,而以画外形式出现,但在总体情感、情绪上,又有一种相互映照的关系。

4. 音画对位:是指影视作品的声音和画面在各自独立的前提下又相互作用的手法。意味着声音与画面在情感、内涵、情绪、情调、氛围、节奏恰好是错位、对立的,从而形成一种视听反差。

三、 音乐在影视中的合理配置

1. 了解音乐表现手法。音乐进入电影综合艺术之后本质不变,其要素仍是旋律、节奏、调式及曲式和声等。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首先必须了解音乐表现的手法。只有深刻了解音乐的表现手法,我们才能更恰当更合理的来配置音乐。

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法包括:a旋律与主题。音乐为什么能够震撼人心?因为音乐是有灵魂的,它的灵魂就是旋律。一首优美的歌曲它的歌词大家或许记不全,但它的旋律早已深入人心。b节奏与节拍。节奏是音乐的骨骼,它表现了音乐中音的长短和强弱关系。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独立存在,比如我国民间的各种锣鼓,还有非洲黑人的鼓乐队;但旋律离开节奏却无法存在。c调式与调性。当我们听完一首乐曲或歌曲后,大致能感觉出这首曲子的风格是中国的,还是西洋的。为什么我们能够把它们分辨出来呢?这是由乐曲的调式和调性决定的。音乐中使用的有音高的音有七个:1 2 3 4 5 6 7 在有调性的音乐中,上述各音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它们组成一个家庭,其中一个音最稳定,起主导作用,叫作主音,支配着所有音。这样的一个集体就是“调式”。d音乐的结构──曲式。从横向来看,音乐的结构就是曲式。曲式对于音乐的构成具有极大的意义,如果有了曲式知识,了解了音乐的段落结构,听起音乐来也就有了条理性。正如著名音乐评论家所说:“除非你了解了曲式,否则你永远不会了解音乐。”

篇2

提起旅游管理专业高职生应具备的能力,许多人想到的是“带团、解说、摆台、叠花”等方面的内容,许多地方的旅游管理高职生能力培训中也只侧重以上的内容,当然这是不能否认的。上述能力是本专业学生将来顺利开展工作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然而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在经济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仅有“带团、解说、摆台、叠花”等技能是不够的,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旅游管理专业高职生应构建一种以能力为核心的专业素养结构,即不仅要注重本专业学生专业基础技能等显性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隐性能力的培养,如沟通表达能力、创新设计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培养。

一、培育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

旅游行业是服务性行业,要求与顾客互动,所以服务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特别是在一些前线岗位上,如:导游、酒店前台接待、迎宾员、礼仪小姐等,对服务人员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要求更高。这是由旅游行业的行业特点决定的,也是区别于其他专业最显著的核心能力,所以有人说:“做旅游的,靠的就是一张嘴。”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来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1.加强语言培训,说好普通话。

普通话是我国的通用语,讲好普通话是本专业学生的基本能力。由于当地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较差,地方音比较浓重。要培养学生说普通话的习惯,必须让学生意识到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的重要性和紧迫感。我们采用的方法是:①让学生选修普通话培训课程,在专业知识的指导下练习标准的普通话,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通过考级促进普通话水平的提高;②让学生对话,用录音机录下来,自己听听是否好听。有了体验就不再被动学习;引导学生在听广播、看电视时留意播音员的说话;日常生活中,经常与学生交流,形成一种以说普通话为荣的语言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在体验中养成说普通话的语言习惯。

2.借助多种途径加强语言表达教育

课堂上,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改变以往老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多组织课堂讨论活动,让学生多参与课堂教学,多发言;在实训教学环节上,尽量做到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言的机会。在开展课外活动和实践活动方面,学校可通过举办旅游管理专业技能大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组织学生参加义务导游、礼仪服务等活动来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心理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培养创新设计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更需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对旅游行业而言,首先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创新的能力,其次要把自己创新的思维通过设计表达出来,如宣传口号设计、营销策划设计、景区规划设计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例如:①在课堂教学方面,教学中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以达到在学中练,在练中学的效果,可采用案例分析、现场教学、情景教学、实验教学、模拟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实现教学的灵活性,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追求“精通”,更要“优美”,以便日后学生在对客户服务中通过自己的优质服务,让客人得到艺术般地享受和精神满足。比如《模拟导游》课程教师就导游讲解部分可以安排学生围绕教学内容,查阅有关资料,结合所学的《旅游美学》、《导游基础》、《导游词编写》、《中国文化概论》等课程,自己编写精彩而有个性化的导游词。在现场教学中,老师作示范讲解,并要求学生作具体讲解,进行学生自评、互评、师评,找出问题,不断改进,逐渐提高讲解技能和服务水平。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学校可有意识地为学生营造一种突出专业特色、启发智慧、提高情趣、健康身心的学习环境,从而达到“润物无声”的境界。例如:支持、鼓励学生为自己的专业设计广告语,自己做校园板报、墙报,为校园文化添活力。

三、提高职业素养,培养高素质人才。

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世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良好的旅游发展潜力必然需要大量旅游从业人员,而目前的状况是,真正符合国际旅游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极其匮乏。与此同时,我国的旅游教育成长迅猛,2008-2009年我国旅游高等院校总量的增长速度达到145.02%。然而,按照传统重理论轻实践、重基础轻素质拓展的教育模式培养的旅游人才,导致培养的学生与市场需要的人才出现偏差。近年来,旅游专业低就业率和高失业率的现状深刻说明了这一点。根据旅游行业的行业特点以及目前旅游高职教育的现状,学校教育在重视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能力的同时,更应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潜在的教育。

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必须通过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和课堂内、外的始终如一、坚持不懈的巩固和强化等方式来努力达到目标。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形式等都可根据课程特点进行适当的改革,以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并且每门课程都要始终贯穿对学生进行服务意识、礼仪规范、诚实守信、敬业精神的教育,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旅游行业对职业着装、语言、形体等有着严格的职业规范,旅游业越发展,对旅游服务者的礼仪要求就越高。所以,一方面,《社交礼仪服务》课程就可以强调把“培育优雅”的理念贯穿于学生心中,让学生首先把自己培养成绅士、淑女,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日常礼仪、礼貌习惯。每次授课时可仿效旅游企业的做法,让学生互相检查各自的着装、卫生、仪容仪表等,同学之间互相监督各自的坐、站姿的情况,课程讲授增加实训环节,让学生多做、多实践。课后则要留意学生是否主动问候他人、是否微笑待人、言行举止是否到位等。由此学生既学习了必要的礼仪知识,又能自觉运用,使自己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气质风度与众不同,显示出了特有的旅游职业特点塑造自身良好的职业形象;另一方面,学院可多举办礼仪比赛、茶道比赛、服装走秀、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也可以通过此类活动提升学生的气质,提高职业素养。

篇3

政策背景

从2008年1月1日起,新企业所得税法开始实施。在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基础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下发了《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及预算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08]10号,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对跨省市总分机构的企业所得税管理施行属地兼汇总管理的方式。

2012年6月12日,在原有《暂行办法》的基础上加以修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下发了《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及预算管理办法》(财预[2012]40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就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及预算管理办法进行明确。《管理办法》的核心内容依旧是企业所得税在总分机构间的分配和预缴,但与《暂行办法》相比,政策上有多处调整,需要纳税人关注。《管理办法》自2013年1月1日起执行,《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分支机构的适用范围

《管理办法》规定,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是指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下同)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分支机构的居民企业。总机构和具有主体生产经营职能的二级分支机构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三级及三级以下分支机构,其营业收入、职工薪酬和资产总额等统一并入二级分支机构计算。

不具有主体生产经营职能且在当地不缴纳营业税、增值税的产品售后服务、内部研发、仓储等企业内部辅的二级分支机构以及上年度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及其分支机构,不实行《管理办法》。

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外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分支机构的,按《管理办法》计算有关分期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其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及分摊因素数额,均不包括其境外分支机构。

此外,按照现行财政体制的规定,国有邮政企业(包括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及其控股公司和直属单位)、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天然气企业(包括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总分机构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包括滞纳金、罚款收入)为中央收入,全额上缴中央国库,不实行《管理办法》。与《暂行办法》相比,排除铁路运输企业(包括广铁集团和大秦铁路公司),新增加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分支机构三因素分摊方法发生变化

《暂行办法》规定,总机构在每月或每季终了之日起十日内,按照以前年度(1月~6月按上上年,7月~12月按上年)各省市分支机构的经营收入、职工工资和资产总额三个因素,将统一计算的企业当期应纳税额的50%在各分支机构之间进行分摊(总机构所在省市同时设有分支机构的,同样按三个因素分摊)。

《管理办法》对分支机构分摊比例的计算方法发生了变化。根据《管理办法》的规定,总机构在每月或每季终了之日起十日内,按照上年度各省市分支机构的营业收入、职工薪酬和资产总额三个因素,将统一计算的企业当期应纳税额的50%在各分支机构之间进行分摊(总机构所在省市同时设有分支机构的,同样按三个因素分摊)。按照《管理办法》,三因素(营业收入、职工薪酬和资产总额)由原办法规定的按以前年度改由按上年度来确定。因此,根据《管理办法》,当年新设立的分支机构自第二年起应参与分摊。

同时,将《暂行办法》的经营收入改为《管理办法》的营业收入,但该收入的界定范围没有发生改变。《管理办法》仅是明确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应计入营业收入,金融机构的营业收入范围包括佣金收入。《管理办法》规定机构营业收入,是指分支机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经营活动实现的全部收入。其中,生产经营企业分支机构营业收入是指生产经营企业分支机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让渡资产使用权等取得的全部收入;金融企业分支机构营业收入是指金融企业分支机构取得的利息、手续费、佣金等全部收入;保险企业分支机构营业收入是指保险企业分支机构取得的保费等全部收入。

各分支机构分摊预缴额按下列公式计算:

各分支机构分摊预缴额=所有分支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总额×该分支机构分摊比例

其中:

所有分支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总额=统一计算的企业当期应纳所得税额×50%

该分支机构分摊比例=(该分支机构营业收入/各分支机构营业收入之和)×0.35+(该分支机构职工薪酬/各分支机构职工薪酬之和)×0.35+(该分支机构资产总额/各分支机构资产总额之和)×0.30

例:A公司在外省分别设有B分公司和C分公司。A公司企业所得税采取按季预缴的方式,2013年一季度共实现应纳所得税额200万元,B公司上年营业收入、职工薪酬和资产总额三项金额分别为300万、100万、400万,C公司上年营业收入、职工薪酬和资产总额三项金额分别为700万、400万、600万。则B公司的分摊比例为:

B公司分摊比例=(B公司营业收入/各分支机构营业收入之和)×0.35+(B公司职工薪酬/各分支机构职工薪酬之和)×0.35+(B公司资产总额/各分支机构资产总额之和)×0.30

=0.3×0.35+0.2×0.35+0.4×0.30

=0.295

B公司应分摊预缴额=统一计算的企业当期应纳所得税额×50%×该分支机构分摊比例

=200×50%×0.295

篇4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开始追求生活品质、注重健康,自然也更注重食品的营养价值。消费者想要有具备什么功能的食品,厂商就有办法生产出“貌似”符合消费者期望的食品。然而食品安全问题频发,那些看似高档健康的食品真面目惊人,消费者花钱反而毒害了自己。单看乳品业,单看近两年:2012年4月9日,破皮鞋被指做成明胶加入老酸奶;2012年2月28日,河南花花牛乳业惊现早产奶;2012年1月15日,完达山两会特供奶喝出大堆肉蛆;2011年12月24日,蒙牛、长富纯牛奶检出强致癌物黄曲霉毒素M1;2011年9月22日,潮汕地区地下工厂加工生产假冒港版婴儿奶粉;2011年8、9、10月,多款奶粉被投诉有活虫;2011年4月27日,三聚氰胺超标“问题奶粉”险制成冰糕进市场……

光明早产奶、三鹿毒奶粉事件的阴影尚未淡却,种种问题又不断发生,乳制品安全问题究竟由何产生?企业又为何铤而走险、一犯再犯?其治理竟有这么难吗?

做一个简单的思考,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不外乎企业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这一内在因素,以及消费者不理性选择、市场恶性竞争和政府监督缺位这几个层面的外在原因。

商品经济时代,商人们生产产品并非仅仅为了满足自己或消费者的需要,而是以赚钱为目的的。不少企业用投机取巧的方法来谋取利益,尤其当他们这样做的收益远远大于遵守信用履行义务获得的收益,或前者成本远远低于后者时,企业很容易就选择放弃信用。黑心商人想尽一切方法甚至用违法手段来降低商品的成本,以次充好,使其实际价值低于表现出来的价值。食品行业,原料在成本构成中占最大比重,作为变动成本也在降低成本中起到作用。回产过期的牛奶、用“三聚氰胺”冒充优质蛋白质、用工业明胶代替食用明胶……这些无非就是想要通过降低原料成本来增加利润。

食品行业产品过于同质化,人们往往认为名牌有一定的质量保证,或者说价格高的食品质量也高。但事实上,价格高的“名牌”有时不过是广告多、种类多、包装好,商品质量难以辨识。在这样的情况下,食品企业越发将重点放在广告和新口味研发上,觉得只要做好了营销工作,就能提高销量,质量反在其次。

再者,各种有安全隐患的食品能够通过相关部门检验而流入市场,可见政府部门的监督把关也存在问题。

下面请看详细分析。

二、问题的分析

(一)现象:销售费用居高不下

食品安全问题中,尤以乳制品安全问题为重。消费者为了追求健康和营养才购买乳制品,然而市场上的乳品质量屡次让消费者失望。根据乳制品对天然资源的依赖和消费者对乳制品质量的期望,企业理应将资源着重投放在原奶的生产收购、加工环节和质量监管上,其生产成本势必经过多个环节的归集,相对比例应该略高。表1和表2的对比,印证了这一说法,乳制品企业中主营业务成本占收入的比值比食品饮料行业整体的这一比值要大。

表1 乳制品企业数据分析

乳制品企业平均水平*

年份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 76.20% 77.51% 70.62% 80.77% 81.25%

销售费用/主营业务收入 18.39% 20.76% 21.61% 13.25% 11.89%

*该表通过分析我国乳制品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得到,包括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新希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皇氏甲天下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澳优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等。

表2 十大食品饮料企业数据分析

十大食品饮料企业平均水平*

年份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 72.96% 73.06% 69.46% 77.34% 77.97%

销售费用/主营业务收入 12.17% 12.48% 13.48% 9.03% 7.87%

*该表通过分析我国食品饮料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得到,包括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雨润食品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涪陵榨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郑州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

表3 三制品企业数据分析

三制品企业(蒙牛、伊利、光明)

年份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 74.59% 75.64% 68.30% 71.13% 71.72%

销售费用/主营业务收入 19.64% 23.22% 23.49% 21.53% 19.89%

篇5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TCM relieving numbness removing stasis and wetness combined with diet adjustment on meliorating clinical symptoms of gouty patients.[Method] The gouty group takes western medicine routinely;the TCM group is added with the said revised Chinese formula Simiaosan and adjusted the diet;measure the UA and CR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The TCM group has better cure effect than gouty group(P<0.05).[Conclusion] The said method can more effectively relieve symptoms,promote patients early recovery and improve life quality.

Key words:gouty;relieving numbness removing stasis and wetness;diet adjustment;TCM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而至尿酸盐沉积引起的一种常见病。我们从2005年3月至2008年3月,应用宣痹利湿法配合饮食调理治疗痛风患者39例,与常规西药治疗痛风30例进行比较,取得了较好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所有69例病例来自本院门诊及病房患者。全部患者均符合197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诊断标准[2],年龄28~64岁。男性60例,女性9例。

1.2 药品、给药方法及疗程 痛风组常规给与别嘌醇100mg,每日2次,必要时给予秋水仙碱或塞来西布胶囊治疗,中药组在痛风组治疗基础上给以中药四妙散加减,炒黄柏10g,苍术15g,怀牛膝15g,薏苡仁30g,虎杖根15g,泽兰12g,每日1剂,煎2次,取100ml,分2次服用,连服2周,同时予以饮食指导。

1.3 观察指标 治疗期间详细观察症状、体征变化及有无药物不良反应,用药前及用药2周后观察局部症状及血C反应蛋白(CRP)、血尿酸(UA)检查。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SP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结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辨证调理

2.1 湿热痹阻型 此型以肢体小关节突然出现红肿、热痛为主,舌质淡红,苔黄腻,口干。治疗以清热利湿祛瘀止痛为主。饮食护理要点: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水果,鼓励多饮水,不少于1500ml/d,用白茅根煎水代茶饮用;忌食动物内脏、骨髓、海味、鸡肉;禁酒及辛、辣、甘、厚味之品;中药上方加炒黄芩15g饭后偏凉服。

2.2 湿邪留痹型 此型好发于膝关节,关节红肿、刺痛肿胀变形。舌质暗红,苔薄黄,治疗以宣痹化湿为主。饮食护理要点: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吃牛奶、鸡蛋、水果、梨;忌食动物内脏、鸡肉、海腥、香菇、豆类等高嘌呤食物,禁酒、咖啡;中药宜温服。

2.3 脾肾不足型 此型见于久病屡发,关节疼痛,局部关节变形,舌质红、少苔,治疗以宣痹祛瘀,健脾补肾为主。饮食护理要点:饮食宜清淡,如白菜、红枣、枸杞、牛奶、苹果;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及水果,忌食动物内脏、鸡肉;杜绝饮酒及辛辣食物;中药宜饭后温服。

3 结果

经治疗2周后,痛风组和中药组在治疗后血CRP和血UA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组间统计仍有显著性差异,尤以CRP为显著。说明在痛风常规治疗中,运用中药宣痹祛瘀利湿法配合饮食调理,能取得更为满意的疗效。

治疗2周后痛风组和中药组血CRP和UA的比较(略)

与痛风组比较,*P<0.01

4 讨论

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发病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发病机理不甚清楚[3],但是以血尿酸增高导致关节炎症为特点。因此,降低血尿酸为关键,减轻疾病症状为首要。痛风之名,始于金元。根据其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属于《内经》、《金匮要略》的“痹证”、“历节病”。其为内生“湿浊”,结合好发人群的发病诱因,病机为素体肝肾阴虚,筋脉失养,寒湿之邪内侵,郁而化热,煎炼成痰,湿浊凝聚,气机紊乱,痰瘀梗阻,气滞血瘀而发病。治疗上以化湿清热,活血化瘀为主。四妙丸是在二妙丸基础上加味而成。方中以黄柏清热燥湿为君,苍术燥湿健脾为臣,牛膝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兼可引药下行,同时为佐、使药,薏苡仁渗湿泄浊,导湿热从小便出,为佐药。苍术和薏苡仁配伍,强化健脾利湿之功,断湿热之源。全方共奏清热、利湿、活血之功,是治疗下肢痿弱,足膝红肿,筋骨疼痛,关节屈伸不利之良方,加虎杖根和泽兰更增加清热化湿祛瘀泄浊之功。

对痛风患者进行辨证施治的同时给与健康的饮食指导能尽快解除疾患,减轻痛苦,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当痛风患者具有较高的饮食控制水平时,其不仅会在平时自觉遵守饮食原则,而且在遇到较多社会和心理障碍如聚餐、应酬或他人劝食时,也能较好地控制饮食,从而减少或避免痛风的发作。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