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儿童保健饮食

儿童保健饮食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2 17:41:3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儿童保健饮食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儿童保健饮食

篇1

人的眼睛是由眼睑(上下眼睑)、眼球、眼底组成。眼球由前向后为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这4种物质均具屈光性,组成了人眼的屈光系统。人眼的屈光系统相当于一组凸透镜,睫状肌的收缩及舒张可调节其屈光力。儿童期此调节力最强,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其视觉发育规律为:3岁前为视觉功能快速发育期,3~13岁为视觉功能慢速发育期。因此,孩子在13岁以前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1 近视的影响因素

从出生至6岁是儿童视力发育的关键时期,不良的用眼习惯、照明不良、用眼卫生知识缺乏、早产、饮食不当及遗传因素等均可影响视力的发育。

1.1年龄和性别 正常情况下,小儿出生后不久视力处于远视状态,随着生长发育逐渐趋于正视,至学龄前基本达到正视。因此,儿童在学龄前视力未达到正常标准并不表示异常。

1.2遗传因素 在人眼形成和生长发育过程中,以及最终所形成的屈光状态中,遗传是其重要影响因素。近视的发展是一个多基因和多因素的模式,遗传因素影响的结果相对稳定、保持不变,而长期环境因素的影响超过了3代遗传因素的影响[1]。

1.3饮食与营养 儿童、青少年的体质和发育状况对视力低下的发生、发展都有显著意义[2]。视力的正常发育包括视觉器官及视神经的发育,均需要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一旦发生营养物质的缺乏,可能出现相应的疾病,甚至影响到视力的发育。研究发现,常饮牛乳的孩子其视力不良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不喜欢牛乳的孩子。若能在儿童中提倡多饮牛乳,可能会使儿童的整体视力水平有所提高。有学者认为营养不良,特别是微量元素锌的缺乏是近视发生的危险因素,还有学者研究表明贫血的发病率与视力低下率显著相关,认为贫血可造成近视。

1.4出生情况对近视的影响

1.4.1早产及低出生体重 早产儿及低体重儿近视眼的患病率较高,已引起人们注意。眼的重要发育期是胚胎4~6个月,而视网膜血管系统发育一般在胎儿8个月终止,其中10%在28w左右结束,但10%在出生后仍未完成。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均可能存在神经系统发育不完整,且因生命力不足,围产期内常合并窒息、呼吸暂停、缺氧缺血性脑病等,在造成脑功能损害的同时,可对视觉系统的高级中枢造成损害,影响视觉发育,最终导致视觉功能下降。

1.4.2出生时窒息或缺氧 窒息和缺氧可影响全身各个系统,尤其大脑对缺氧极为敏感,受损害最严重。若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则视神经亦受影响,从而影响视力的发育。有资料表明,如果新生儿窒息伴有脑电图、CT异常,则出现视觉障碍的发病率将明显上升。

1.5环境与行为因素 ①视近负荷:有研究提出,用眼疲劳与近距离看电视有关。长期在光线不足或光线不稳定的环境下阅读,书本与眼球的距离过近,书本印刷不清、用眼时间过长等,均可增加视近负荷,加之一些儿童未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姿势,桌椅不合适、不注意用眼卫生、视力保护意识差等,更会加重视力疲劳,加速近视发展;②用眼时间过长:看电视时间是影响儿童视力发育的重要因素。看书、画画、练琴等连续用眼1h以上中间经常不休息者视力低下率明显升高;③户外活动。户外广阔的空间和自然光线有利于儿童视力的发育。家长要鼓励儿童经常在户外活动,减少室内活动时间,保护儿童视力。

2 预防保健

2.1早期进行视力筛查 早期视力筛查,是防治儿童视力异常的一项有效措施。及早发现近视,及时配戴眼镜矫正视力,可保持正常的阅读距离,有利学习和生活,避免视力恶化。有研究报道,从婴儿9个月开始,进行视力筛查并对其进行干预,可有效地改善儿童的视力。

2.2针对儿童近视的影响因素进行干预 ①加强儿童视力保护教育,培养其正确的坐、看、书写等姿势;②加强幼儿园视觉环境的改良及儿童膳食合理搭配等的管理,从而降低儿童近视眼的患病率;③做好围产期保健,降低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给予充分的视觉刺激,可降低儿童视力异常的发生率;④多开展体育锻炼,增加室外活动的时间。体力活动,可锻炼眼肌肉协调功能,降低眼压,使视力得到调整和改善。

2.3积极预防假性近视 假性近视是影响学龄前儿童视功能的疾病之一。学龄前儿童在屈光度上表现为生理性远视。由于儿童调节能力较强,故生理性轻度远视并不影响其视力。随着电视、电脑的普及,许多儿童沉溺于观看电视节目及玩电脑游戏,使眼球睫状肌处于长期调节紧张状态,导致暂时的调节痉挛,形成假性近视。假性近视眼的调节痉挛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缓解,就会发展成为真性近视,从而对患者的生活带来不便和烦恼。所以在儿童眼保健工作中,不仅要做好视力普查,早期发现和治疗假性近视,还要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儿童保健工作内容。

2.4注意社会综合防治 儿童视力低下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而且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卫生、教育、家庭等多方面参与,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加强儿童视力保护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在广大医务、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降低儿童近视患病率,促进儿童身心发育。

篇2

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高速发展,儿童的健康和茁壮成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环境的恶化、家电的辐射、儿童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高蛋白、高脂肪的食谱等诸多不合理因素,已成为儿童健康成长的黑客,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专家们尤其注意到食物污染所带来的危害,特别是亚硝酸盐、黄曲霉素、农药以及铅、汞、镉类重金属等难辞其咎。分析发现:食物中的硝酸盐进入体内后可转化成致癌物亚硝酸盐;黄曲霉素是诱发肿瘤(特别是肝癌)的一大“元凶”;食物中的残留农药潜入人体并蓄积下来,轻者损害肝、脑、肾等器官,重者可致急性中毒而丧命。因此,儿童合理的饮食与保健是健康茁壮成长的关键。

环境及食源的污染。对策:首要一条是对孩子的食物巧加选择,选择那些无农药污染、无霉变、硝酸盐含量低,且新鲜干净的食物,如米、面、豆类、芹菜、葱、蒜、韭菜、土豆、萝卜、地瓜等。对疑有农药污染的蔬菜可用臭氧解毒机处理,或用蔬菜清洗剂或小苏打浸泡后再用大量清水冲洗。根茎类蔬菜和水果,一律要削皮后再烹调或直接食用之,以维护孩子的身体健康。

乱用补品:有些父母对孩子偏爱过度,费尽心机,不能以平常心对待补品;听信广告误导;一些家长为了迎合孩子的口味,也不惜慷慨解囊满足孩子的要求,洋快餐,高营养;导致早熟及“文明病”,成了“小胖墩儿”。而“小胖墩儿”又易与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肥胖脑等多种疾病结缘,严重危害其身体与智力发育。对策:以平常心对待补品,拒绝广告误导。专家建议,5岁以下的孩子不服补品,5岁以上的应根据具体情况由医生决定。

糖食:糖食口感好,加之包装精美、做工考究的糖类点心与零食比比皆是,这便成为儿童又一种“挡不住的诱惑”。然而,长时间嗜吃糖食却可给儿童带来精神卫生方面的问题,使儿童情绪失常,表现为激动好哭、撕书毁物、爱发脾气、打架斗殴等,医学上谓之“嗜糖性精神烦躁症”。研究表明,由于糖分摄取过多,致使大量维生素B因帮助糖分代谢而消耗掉,从而引起神经系统的维生素B,缺乏而产生上述症状。对策:限制甜食,减少零食,三餐蛋白质、脂肪与碳水化合物物的比例应维持在1:3:6的水平。

酸性食物:这里说的酸性食物并非指食物的味道而是指其性质而言,如各种肉、蛋及糖类等。这类食物正是被人们所看重的“高营养食品”,往往被家长作为首选食品而列入儿童的食谱中。但是,它们进入人体后的最终代谢产物为酸性成分,可使血液呈酸性,改变血液正常的弱碱性状态,导致酸性体质,从而使参与大脑正常发育和维持大脑生理功能的钾、钙、镁、锌等元素大量消耗掉,引起思维紊乱,使孩子患上孤独症。孤独症是一种心理障碍,特别是性情孤僻、不爱交往、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特别差。对策;调整三餐结构,适当减少蛋白质、脂肪、糖类所谓“营养性食物”的比重,增加蔬菜、水果等食物。

精食:不少家庭追求“食不厌精”,将进米白面视为时尚。医学专家认为长期吃过于精细的食物,不仅减少了B族维生素的摄入而影响神经系统发育,而且因损失过多的铬元素还会影响到视力。现已确认,铬元素的不足乃是近视眼的一大成因。铬是人体内一种重要荷尔蒙-胰岛素的辅因子,其量不足可使胰岛素的活性减退,调节血糖的能力下降,致使食物中的糖分不能正常代谢而滞留于血液之中,导致眼睛的屈光度改变,最终形成近视。对策:适当给孩子安排一定量的粗粮糙米,供给足量的铬元素。

方便面:方便面是时下流行的快餐食品之一,其制作方法也是从国外引进的,最大弊端在于缺乏蛋白质、脂肪、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而这些恰是儿童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养分。对策:不能让方便面成为孩子的主食,否则可诱发营养不良,危害孩子的身体与智力发育。

巧克力:儿童应适当限制,否则易与遗尿症结缘。美国一位医学博士的解释是:巧克力可在小儿体内产生过敏反应,使膀胱壁膨胀、容量减少、平滑肌变得粗糙、产生痉挛,同时这一过敏反应又使小儿睡得过深,使其在尿液充盈时不能及时醒来,于是造成尿床。随着小儿进入青春期,巧克力不再产生过敏反应了,遗尿现象即可消失。对策:小儿期,临睡前应少吃或不吃巧克力。

咖啡:咖啡含有较多的咖啡因,而咖啡因有阻碍婴儿骨骼发育的不良作用,故常饮咖啡、吃咖啡糖果或咖啡饼干的孩子,有成为“武大郎”的危险,父母不可不当回事儿。对策:提倡孩子多喝白开水,少接触或不接触咖啡。

篇3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725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598-02

儿童是祖国发展的未来,做好基层儿童保健工作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与发展、以及促进妇幼卫生事业顺利进展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1]。为此,本文就各种基层儿童保健事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简单的探讨,并根据个人的经验和思考提出几点对策。

1基层儿童保健事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1.1基层儿童保健机构建设不够完善儿童保健工作是一项比较繁杂的工作,工作量比较大,范围比较广,且专业性也很强。这就对从事儿童保健工作的专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还需要较强的责任心及综合职业素养。然而目前我国的很多基层保健机构中从事儿童保健工作的专业人员队伍建设缺乏投入,工作人员数量不够多、专业技能不够强,尤其是很多偏远农村及经济较落后的地区,儿童保健工作几乎都是由妇保医生或从事其他科医生兼职完成,甚至有些地方的儿童保健工作是由无医疗知识的村妇女主任担任,而村妇女主任要面临多项工作的管理,这无论是从专业水平还是工作范围方面讲都对儿童保健工作的开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基层儿童保健事业的发展也受到了严重的阻碍[2]。

1.2缺乏专业的基层保健队伍由于儿童体质和性格特点关系,儿童保健工作需要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人员才能完成。而目前很多地区由于基层儿童保健机构建设不够完善,对于专业队伍的建设缺乏投入,现有的保健人员并非专业人才,而是由医师兼任或者一些业余人员担任,这就使得保健人员往往比较缺乏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专业理论差,管理水平低,缺乏系统理论。而由于人员水平和综合素质的缺乏,使得儿童保健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比如相关资料收集整理不协调、不完整,缺乏逻辑性、准确性,同上级部门沟通能力差,致使工作衔接不上,造成工作被动等等[3]。严重阻碍了基层儿童保健事业的发展。

1.3资金投入少,见效慢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进步,医疗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各种医疗费用也随之增加,这就使得基层财政时常出现困难,保健机构收入往往比较少,投入的资金也只能够做好日常的基础维护工作,比如设备维修、房屋维修、日常工资开支等等。资金的缺乏就使得对儿童保健工作的投入经费比较缺乏,且见效慢,开展相关保健人员的培训、学习深造也就无从谈起,有一些地区采用农村妇幼人员兼职方式,而由于工资比较少,使得兼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比较缺乏,加上兼职人员本身的技术水平就非常低,儿童保健工作的开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1.4地理环境受限,管理存在较大问题这主要是针对于很多偏远的农村地区,由于经济的落后,使得道路交通的建设也非常缺乏,加上医疗费用在不断地上升,就造成了管理存在很大的问题,典型的就是集居、散居儿童无法纳入系统管理中,使得存在很多漏洞,一些医院由于经济或者其他原因并没有按照国家颁布的政策开展日常儿童保健工作,没有积极的对儿童进行免疫、接种以及贫血化验等等,新生儿疾病筛查、访视工作更是无从谈起,而很多农村家庭由于思想观念的落后疏于儿童的日常保健,一些留守儿童及流浪儿童更无法接受日常的保健。据有关资料显示,一些乡村地区大部分偏远山区5岁以下儿童均散居,无人看护,以致在智商、安全程度均大大低于城市儿童[4]。

2加强基层儿童保健事业发展的对策

2.1完善保健机构,加强逐级管理任何事业的发展都需要依靠建立管理机构进行引导和监督,要加强基层儿童保健事业发展的对策,首先是要完善保健机构,加强逐级管理。在具体的实施措施上:应由县级以下逐级努力创造优越条件,建立健全儿童保健制度、常规和职责。尽量改变兼职现状以及其他不合理的现状。落实责任制度,加强规范流程管理,层层把关,分清责任,突出重点,对于农村众多思想观念较落后的人员予以思想引导和教育,转变传统观念,提高对保健的认识和重视。在基层儿童保健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人口结构、服务范围、服务对象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要从这三个部分入手,找准切入点,完善保健机构,加强逐级管理,切实推动儿童保健工作的健康发展。

2.2加强保健人员的培训首先是要加强对各级儿童保健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训练,提高保健人员的专业水平,尽可能的为保健人员争取短期学习或进修的机会,同时要引进新力量,尽快提高儿童保健队伍的专业水平;其次是要加强保健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保健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基层儿童保健工作应积极和各相关部门联系,调动起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让每一位村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儿童保健工作的意义和必要性,积极投身儿童保健工作中来。

2.3加大儿童保健事业的经费投资这就需要引起各财政部门对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视和支持,通过加大经费投入使得儿童保健工作的开展得到财力保证,以加强各项保健项目的开展、设备的维修,以及提高基层保健人员的工资待遇,从而提高保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基层儿童保健工作,从而促进基层儿童保健事业的发展。

3小结

综上所述,我国的基础医疗儿童保健事业由于受到人员队伍、机构建设、环境条件及经费投入的影响而受到了很大的阻碍,这就需要政府牵头,加大经费投入和宣传教育,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基层儿童保健工作,推动我国的基层儿童保健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秦锐.一生致力于我国的儿童健康事业的儿童保健专家——钱倩教授[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02:95.

篇4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376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376

社区是儿童生长的主要场所之一,社区儿童保健工作的好坏,与儿童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息息相关[1]。通过对民胜社区2008~2010年保健系统管理儿童的结果分析,了解儿童保健工作现状,提出建议,使今后的工作有所提高。

社区是儿童生长的主要场所之一,社区儿童保健工作的好坏,与儿童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息息相关[1]。通过对民胜社区2008~2010年保健系统管理儿童的结果分析,了解儿童保健工作现状,提出建议,使今后的工作有所提高。

资料与方法

资料与方法

2008~2010年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的儿童193人,男97人,女96人;2010年出生68人,2009年出生64人,2008年出生51人,2007年出生10人;常住儿童164人,流动儿童29人。

2008~2010年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的儿童193人,男97人,女96人;2010年出生68人,2009年出生64人,2008年出生51人,2007年出生10人;常住儿童164人,流动儿童29人。

方法:整理健康档案,检查各项记录,统计分析数据。

方法:整理健康档案,检查各项记录,统计分析数据。

结 果

结 果

2008~2010年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的儿童得到新生儿访视180人,访视率93.3%,但有23人在新生儿期访视达不到3次;实施母乳喂养126人,母乳喂养率65.3%;接受“4.2.1”体检178人,体检率92.2%,但3岁以后儿童有体检记录的很少;体弱儿专案管理只有2人,这不符合自然情况。

2008~2010年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的儿童得到新生儿访视180人,访视率93.3%,但有23人在新生儿期访视达不到3次;实施母乳喂养126人,母乳喂养率65.3%;接受“4.2.1”体检178人,体检率92.2%,但3岁以后儿童有体检记录的很少;体弱儿专案管理只有2人,这不符合自然情况。

讨 论

讨 论

建议:目前儿童保健工作主要开展系统管理建档,母乳喂养指导,健康体检,新生儿访视,体弱儿专案管理,但还需提高、加强,针对儿童保健工作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建议:目前儿童保健工作主要开展系统管理建档,母乳喂养指导,健康体检,新生儿访视,体弱儿专案管理,但还需提高、加强,针对儿童保健工作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提高现有工作成绩:以社区卫生服务为依托,进一步完善儿童系统管理模式,做细、做实儿童保健工作。如及时为适龄儿童建立健康档案,便于跟踪管理;将母乳喂养的宣传和指导提前到产前健康教育,从医院、疾控中心、社区等多个层面为每位母亲或准母亲提供宣传教育,使其从观念上真正接受母乳喂养[2],认识到母乳喂养的好处,提高儿童母乳喂养率;配合完成新生儿疾病筛查,确保儿童健康成长;切实开展新生儿访视并指导育儿方法;认真做好儿童“4.2.1”体检,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干预,积极指导,降低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必要时及时转到上级医院进行诊治,回到社区后及时进行随访,发挥“双向转诊”优势;做好体弱儿专案管理,做好防治工作;及时进行疫苗接种,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接受上级部门的指导和检查,及时改进,提高儿童系统管理质量。

提高现有工作成绩:以社区卫生服务为依托,进一步完善儿童系统管理模式,做细、做实儿童保健工作。如及时为适龄儿童建立健康档案,便于跟踪管理;将母乳喂养的宣传和指导提前到产前健康教育,从医院、疾控中心、社区等多个层面为每位母亲或准母亲提供宣传教育,使其从观念上真正接受母乳喂养[2],认识到母乳喂养的好处,提高儿童母乳喂养率;配合完成新生儿疾病筛查,确保儿童健康成长;切实开展新生儿访视并指导育儿方法;认真做好儿童“4.2.1”体检,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干预,积极指导,降低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必要时及时转到上级医院进行诊治,回到社区后及时进行随访,发挥“双向转诊”优势;做好体弱儿专案管理,做好防治工作;及时进行疫苗接种,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接受上级部门的指导和检查,及时改进,提高儿童系统管理质量。

提高人员工作能力:目前儿保科仅有软尺、体重计、听诊器、卧式身高测量仪等简单仪器设备,有些工作的开展受到限制,需补充仪器设备,扩展服务范围;儿保医生要努力学习,提高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培训,提高专业技能,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与家长交流沟通,提高工作能力。

提高人员工作能力:目前儿保科仅有软尺、体重计、听诊器、卧式身高测量仪等简单仪器设备,有些工作的开展受到限制,需补充仪器设备,扩展服务范围;儿保医生要努力学习,提高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培训,提高专业技能,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与家长交流沟通,提高工作能力。

加强流动儿童管理:流动儿童住处多为租住,更换频繁,不好管理;有些家长留的电话已经更换,不及时通知,容易失去联系;有些家长文化层次低,保健意识差,不好沟通;这些情况最终限制了儿童保健工作的连续性。要加大宣传力度,普及保健知识,社区医生要深入到社区,摸清流动儿童底数,了解其去向,保证他们得到优质、连续的儿童保健服务。

加强流动儿童管理:流动儿童住处多为租住,更换频繁,不好管理;有些家长留的电话已经更换,不及时通知,容易失去联系;有些家长文化层次低,保健意识差,不好沟通;这些情况最终限制了儿童保健工作的连续性。要加大宣传力度,普及保健知识,社区医生要深入到社区,摸清流动儿童底数,了解其去向,保证他们得到优质、连续的儿童保健服务。

多方密切配合,搞好社区儿童保健工作:儿童保健工作内容琐碎,跨科别,跨年龄,涉及范围广,周期长,需要不同科室的临床医生、儿童家长、托儿所、学校的支持,共同关注,人人参与,相互配合,促进儿童保健工作顺利开展,提高儿童保健工作质量。

多方密切配合,搞好社区儿童保健工作:儿童保健工作内容琐碎,跨科别,跨年龄,涉及范围广,周期长,需要不同科室的临床医生、儿童家长、托儿所、学校的支持,共同关注,人人参与,相互配合,促进儿童保健工作顺利开展,提高儿童保健工作质量。

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主要是宣传普及卫生保健知识,提高家长对儿童保健工作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儿童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保健的内容不同,教育的内容就有侧重。比如新生儿期,应注重开展母乳喂养,保温保暖,保证睡眠,预防感染的健康教育;婴幼儿期应注重开展合理养护,辅食添加,早教开发,卫生习惯的健康教育;大一点儿后应注重开展眼保健、口腔保健,防止意外发生,培养生活能力,加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健康教育等。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比如举办知识讲座,观看光碟,开展咨询,出板报,发传单等。

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主要是宣传普及卫生保健知识,提高家长对儿童保健工作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儿童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保健的内容不同,教育的内容就有侧重。比如新生儿期,应注重开展母乳喂养,保温保暖,保证睡眠,预防感染的健康教育;婴幼儿期应注重开展合理养护,辅食添加,早教开发,卫生习惯的健康教育;大一点儿后应注重开展眼保健、口腔保健,防止意外发生,培养生活能力,加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健康教育等。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比如举办知识讲座,观看光碟,开展咨询,出板报,发传单等。

积极探索,尝试开展特色服务: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生活丰富了,营养过剩导致的肥胖儿童多了,可以为肥胖儿童建立专项健康档案,进行个案分析,了解营养状况和饮食结构,观察体重,及时干预,进行指导,比如指导他们在饮食上要多样化,多吃蔬菜、水果,选择瘦猪肉、牛肉、鸡、鱼、海鲜、豆制品等蛋白质含量较丰富的食品,不要吃肥肉、喝油汤,吃鸡鸭不要吃皮,少吃甜食,少吃煎炸食品,宜用蒸、煮、凉拌的方法烹饪食物。指导他们有良好生活习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等。

积极探索,尝试开展特色服务: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生活丰富了,营养过剩导致的肥胖儿童多了,可以为肥胖儿童建立专项健康档案,进行个案分析,了解营养状况和饮食结构,观察体重,及时干预,进行指导,比如指导他们在饮食上要多样化,多吃蔬菜、水果,选择瘦猪肉、牛肉、鸡、鱼、海鲜、豆制品等蛋白质含量较丰富的食品,不要吃肥肉、喝油汤,吃鸡鸭不要吃皮,少吃甜食,少吃煎炸食品,宜用蒸、煮、凉拌的方法烹饪食物。指导他们有良好生活习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等。

关注现代儿童出现的新问题:现在的年轻家长多重视孩子的饮食起居,学习成绩,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发展。掌握儿童不同年龄的心理特点,根据儿童个体差异,开展儿童心理保健,预防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生;关注儿童心理发展方向,及时发现儿童的心理问题,如与大多数同龄的孩子相比表现为任性、抱怨、行为偏异、过分害羞、攻击倾向、进食行为异常、注意力不集中等,要找出原因,把握时机,及时干预,尽早矫正,促进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塑造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们不仅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更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从而提高儿童整体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关注现代儿童出现的新问题:现在的年轻家长多重视孩子的饮食起居,学习成绩,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发展。掌握儿童不同年龄的心理特点,根据儿童个体差异,开展儿童心理保健,预防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生;关注儿童心理发展方向,及时发现儿童的心理问题,如与大多数同龄的孩子相比表现为任性、抱怨、行为偏异、过分害羞、攻击倾向、进食行为异常、注意力不集中等,要找出原因,把握时机,及时干预,尽早矫正,促进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塑造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们不仅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更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从而提高儿童整体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保健卫生服务日益受到社会、家长的广泛关注和重视[3],因此需要基层医务工作者通过优质、热情、周到的服务做好儿童保健工作,并确保安全、方便、有效,为保障儿童身心健康,作出应有的贡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保健卫生服务日益受到社会、家长的广泛关注和重视[3],因此需要基层医务工作者通过优质、热情、周到的服务做好儿童保健工作,并确保安全、方便、有效,为保障儿童身心健康,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蔡虹.社区儿童保健情况调查分析[J].医学信息,2009,1(5):247.

1 蔡虹.社区儿童保健情况调查分析[J].医学信息,2009,1(5):247.

2 徐志浩,曾艳红.广州市颐康园社区儿童保健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6):36-37.

2 徐志浩,曾艳红.广州市颐康园社区儿童保健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6):36-37.

篇5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2.194婴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全面发展阶段, 此阶段发育状况的好坏可能会影响一生的健康, 因而对孩子早期教育的进行, 具有重要意义[1, 2]。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重视这个问题。如何使孩子赢在起点, 亦是所有家长及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回顾分析本院接收的96例婴幼儿资料, 旨在探析不同的儿童保健方法对婴幼儿早期发育的影响,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5 年12月接收的96例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48例。对照组年龄1.4~ 3.6 岁, 平均年龄(1.54±1.31)岁。研究组年龄1.5~3.0 岁, 平均年龄(1.56±1.10)岁。经检查所有幼儿均符合标准, 无遗传病及其它禁忌证。两组幼儿性别及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保健法保健,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教育、饮食营养指导及婴幼儿疾病防治教育等正确的儿童保健方法进行保健, 具体如下:①早期教育。对家长传输健康育儿与科学育儿知识, 例如在孕期可对胎儿进行声音的传输。在婴幼儿期间, 根据其心理的变化与生长过程进行相应的辅导和教育, 主要有进行身体触摸运动、语言沟通色彩感知等方面, 以提前给婴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②饮食营养指导。遵循婴幼儿饮食营养指导原则, 对新生儿一般至少需要进行6个月的母乳喂养, 以此保证其摄入充足的营养。6个月后可给予奶粉、麦芽类等适当的食物辅助, 同时进行其他方面的辅食, 以进一步保证婴儿体内蛋白质、维生素及钙铁锌硒等元素均衡。需注意的是由于饮食过多出现偏食或消化不良。③对于婴幼儿疾病防治方面的教育。注意保持婴幼儿身体卫生, 防止滋生细菌导致的疾病[3]。同时进行定期疫苗注射, 以预防各种传染疾病。按时对婴幼儿进行相关疾病检查、筛选, 由于婴幼儿自身免疫系统较低, 应加强保暖措施。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两组均给予1个月相应的保健后, 通过电话询问家长其孩子的饮食营养状况、疾病预防、治疗情况及生长发育情况等, 比较两组身高、体重及血红蛋白水平, 并进行详细记录。同时使用蒋新液等[4]文献中婴幼儿发育检查量表(Gesell)对患儿进行相应的智力检测, 内容主要包括静息动作、大运动及适应性3个方面。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婴幼儿智力发展情况比较 研究组静息动作、大运动及适应性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婴幼儿身高、体重及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两组体重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红蛋白水平及身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儿童的早期智能发育不仅与遗传因素有关, 而且受后天诸条件的制约。而大脑发育最重要的条件则需要非常丰富又适宜的教育环境刺激, 这种刺激将从根本上改变大脑的微结构与整个大脑的性能[5, 6]。这对婴幼儿进行早期干预与早期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近几年来, 本院保健科接收的幼儿, 无论是从儿童健康成长、疾病控制还是孩子的早期教育开发都得到了众多家长的认同。对儿童进行正确的保健是保障婴幼儿早期身心健康发育的关键, 有利于提高婴幼儿智力及身体健康[7]。本组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静息动作、大运动及适应性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给予婴幼儿早期教育、饮食营养指导及婴幼儿疾病防治教育等正确的儿童保健方法有利于婴幼儿早期各方面的发育, 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晓娣.有关婴幼儿保健工作的讨论.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2(2):347.

[2] 张辉.在社区开展儿童保健与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中国民康医学, 2013, 25(24):135-136.

[3] 高春梅, 杜亚平.流动儿童保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中国全科医学, 2013, 16(9):967-970.

[4] 蒋新液, 马玉杰, 陈雅芬, 等 . 480 名正常婴幼儿认知发育影响因素调查.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3, 21(12):1321-1323.

[5] 曲华, 魏益民.正确的儿童保健对婴幼儿早期发育的影响分析.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27):38-39.

篇6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61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676-01

在园儿童保健是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准确掌握在园儿童健康状况发展趋势,对于促进儿童保健工作的深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济南市天桥区幼儿园连续4年的健康检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索城区幼儿园儿童健康状况的变化趋势,发现儿童保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每年对本管辖幼儿园在园儿童进行的常规体检结果,包括体重、身高、血常规、龋齿、视力筛查等。所有检查项目均采用国家规定的标准化仪器进行,确保数据科学、准确。

1.2 方法和诊断标准 采用济南市集体儿童卫生保健工作规范WHO标准,“身高、体重以达WHO标准均值及以上为达标;营养不良评价标准:界值点为中位数减2个标准差,体重(x-2s)为营养不良:肥胖以超过体重标准的20%为临界点,体重>(χ ±s)为肥胖。贫血:Hb110gL;龋齿:应用WHO对龋齿的诊断标准,龋失、补牙均统计为龋齿患病率;视力筛查:儿童采用图画式对数视力表3-4岁0.6,4-5岁≤0.6,5-6岁≤0.8为视力异常”。

2 结 果

2.1 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 见表1。

2.2 营养性疾病检出情况 体重低下、发育迟缓、消瘦发病率逐年下降,自2010年的1.21%、下降到2013年的0.49%,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2.3 龋齿、视力筛查检出情况 2009――2013年资料显示检出率呈上升趋势,由26.06%上升至31.58%,各年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2-6岁儿童群体屈光筛查,屈光异常率为由2010年的13.17上升至15.27%,见表1。

3 讨 论

3.1 幼儿园儿童的膳食营养状况逐年改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加强管理及保健人员的配备,每年对幼儿园保健人员的卫生保健知识加强培训,各幼儿园均提供每日三餐一点或二餐二点的伙食,全部开展了膳食营养分析,并做到先算后食,从各方面保证了儿童的营养摄入,使集体儿童的营养状况得到了明显提高。但仍有小部分私立幼儿园,因为办园规模较小,师资力量薄弱,同时存在克扣儿童伙食费的现象,使部分幼儿园存在儿童膳食营养供给的不足,制约了幼儿园集体儿童的生长发育。

篇7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324-02

我国成为儿童权利公约的签约国后,儿童优先、生存、保护以及发展策略便成为了我国政府对儿童的承诺,同时也成为我国儿童保健工作的目标及策略。我国在儿童保健工作基本策略主要包括两个,其一为控制儿童高死亡率为主,其二为实施保护及促进儿童发展为主策略。

1 我国儿童保健工作的挑战

虽然近年来我国的儿童保健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和效果,但我国儿童保健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还面临许多挑战,主要包括:①我国婴幼儿的死亡率存在较为显著的地区性差异,其中婴幼儿死亡率最高的地区为农村以及较为边远的地区;②我国还存在一部分地区缺乏与之相对应的儿童医疗保健服务设置、技术以及专业水平,与发达地区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③由于我国儿童医疗保障的体制的采刚刚创立,因此儿童医疗的保障水平以及覆盖率还有所欠缺,从而导致我国还有很大一部分儿童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得不到较为及时和有效治疗;④我国儿童重大疾病的防控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缺乏与之相对应的财政、政策以及社会的支持。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儿童保健工作中继续支持及推动相关工作的开展,主要目的在于进一步降低我国婴幼儿的死亡率。

1.1 儿童疾病谱的变化

近年来我国儿童的疾病谱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其中影响我国婴幼儿死亡率的主要因素包括意外伤害、新生儿、先天性、呼吸道以及神经系统疾病,这些因素占我国婴幼儿死亡率的90%左右。除此之外,在年龄为1-14岁儿童中导致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在于先天性畸形、意外损伤、肿瘤、呼吸系统及神经系统疾病,这些因素占我国婴幼儿死亡率的80%以上。并且,新发以及再发传染病对我国婴幼儿死亡造成的威胁仍然存在,而儿童疾病谱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对疾病的防治,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制定新的策略及措施。

1.2 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判断儿童健康的一个重要领域便是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明显地改善了我国儿童的营养状况以及体格发育状况。我们对年龄在0-7岁儿童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发现,除了新生儿组外其它年龄组儿童的体重及身高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增长。这些资料可以充分地表明,我国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在总体上呈现的是较为快速的增长趋势,但我国儿童在营养状况以及生长发育情况上还存在较为明显的城乡及地区差别。农村及边远地区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如何改善儿童的营养状况,并且要进一步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而对于我国较为发达的地区来说,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儿童的营养、运动以及肥胖问题等。

1.3 精神卫生及心理健康

临床上对儿童身心健康造成影响的因素在不断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不断地增加了儿童精神卫生及心理问题。

1.4 成人疾病的儿童期预防

相关的研究资料表明一些成人疾病,如高血压、心脑血管、单纯性肥胖以及呼吸系统等疾病在儿童期、甚至胎儿期均能找到一定的诱因。

1.5 缺乏对需要特殊照顾儿童的关注

我国对需要特殊照顾儿童的关注仍然缺乏,这些儿童主要包括:①离异家庭;②经济困难家庭;③流浪儿童;④残疾儿童或家庭;⑤遭受虐待儿童;⑥留守儿童或流动人口家庭。

1.6 环境因素

对我国婴幼儿健康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其中自然环境主要包括生态环境的恶化,工业及生活污染,气候恶化,大气层的破坏,居住条件改变,饮食卫生问题以及学校条件等;而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生活方式、文化、学习压力以及饮食方式等内容的改变。除此之外,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等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婴幼儿健康成长。

2 儿童保健工作的具体策略和措施

2.1加强对儿童保健事业的重视及参与

我国各级政府以及实施儿童保健工作人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儿童健康和发展的重视和参与,加强自身的责任感。除此之外,还需要不断地鼓励并动员全社会、家庭以及社区均参与到儿童保健事业中,提高对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视程度。

2.2 加强环境因素的影响

儿童保健工作的开展除了需要针对各种生物学的因素进行实施,更需要对周围环境、社会以及生活方式及行为等多个影响因素进行关注和重视。

2.3 健康服务

对我国儿童保健工作开展的健康服务不仅需要诊断及治疗患病儿童,也需要加强儿童体格、心理状况以及社会能力的发展状况进行关注。我国在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上明确地提出了未来我国儿童发展的目标、任务以及相关的措施,而卫生部也针对此纲要和计划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保障及促进儿童发展的工作计划。比如,在我国的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及队伍中创建主要目的在于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以及彻底消灭新生儿破伤风的计划。除此之外,还包括创建爱婴医院的行动计划,预防胎儿的出生缺陷,对婴幼儿喂养提出相应的策略和行动,并且对儿童疾病进行综合管理,严格地筛查新生儿疾病,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监测等。

总结

儿童保健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地消除疾病及致病因素,保障和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最大限度地为儿童的健康及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强儿童保健工作,需要各级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以及多部门的协调和配合,尤其是卫生、教育、计生以及社保等部门之间的合作。还要不断地动员全社会的参与和关注,加强对儿童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不断地提高人们对儿童保健工作的认识。

参考文献:

[1]汪鸿,徐海青,赵职卫等.婴幼儿喂养问题早期评估和综合干预探讨[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3):210-212.

篇8

从90年代起我国开展的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工作是对儿童进行整体、全面、连续性地保健管理,目的在于保护和促进儿童健康。近年来随着群众对儿童健康需求的不断增加,服务内容也在不断扩大,家长们迫切需要良好而全面的儿童保健服务。在儿童保健工作中丰富保健干预措施,因人制宜,因质制宜,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小儿生理状态辨识为依据,开展中西医相结合突出中医特色的儿保干预方法,更好地维护和促进儿童健康。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南市街社区0~3岁管理儿童576人,其中缺铁性贫血患病人数为29人,1个月的缺铁性贫血治愈人数为17人,肥胖人数46人;2013年南市街社区0~3岁管理儿童789人,其中缺铁性贫血患病人数为21人,1个月的缺铁性贫血治愈人数为19人,肥胖人数为87人。在日常儿童保健门诊中咨询占前三位的依次为多汗、乳食欠佳和大便干燥不能1次/d。

1.2 2012年对辖区内居住的0~36个月龄儿童在进行儿童保健门诊健康查体时进行常规的保健指导,2013年针对辖区内居住的0~36个月龄儿童在进行儿童保健门诊健康查体时除进行常规的保健指导外还强调根据小儿生理状态特点结合小儿体质学说"两体论"[1]以人为本,因人制宜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及推拿方法的指导。所谓的"两体论"有两个含义。①将婴幼儿生理特点分为两大类:平衡状态和偏颇状态。②在偏颇状态中包括偏心肝有余(热体)状态和偏肺脾不足(寒体)状态。心肝有余表现为面色偏红、睡眠不安、好动烦躁、寐时多汗、大便偏干等一派"热"相。而肺脾不足则变现为面色不华、乳食欠佳、不耐寒热、动则汗出、大便不调等"寒"性表现。

1.3方法 2012年采取西医的治疗包括病因治疗和补充铁剂;2013年除采取传统的西医治疗外,还辅以中医指导,中医认为脾虚是本病的关键,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健则气血化源充足故健脾益气生血是主要疗法。脾胃虚弱者宜多食补气健脾之品如大枣、花生米、黄豆、山药、鲫鱼等。教授家长小儿保健捏脊推拿的方法。因为捏脊能调整阴阳平衡,调理气血及脏腑功能和疏通经络的作用,达到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养虚实的目的。王晓鸣等研究后提示小儿经络调理(捏脊推拿)技术能有效预防体弱儿的发病[2]。

1.4 统计学分析 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2012年~2013年0~3岁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比较有无显著性差异;用校正的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2012年~2013年0~3岁缺铁性贫血1个月的治愈率有无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 2012年~2013年南市街社区0~3岁儿童保健门诊缺铁性贫血患病情况见表1。

表1 2012年~2013年南市街社区0~3岁儿童保健门诊缺铁性贫血发生情况

年度 体检例数 缺铁性贫血患病人数 健康人数

2012 576 29 547

2013 789 21 768

合计 1365 50 1315

利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χ2=5.31>P0.05(1)=3.84所以P

2.2 2012年~2013年南市街社区0~3岁儿童保健门诊缺铁性贫血治愈时间的比较见表2。

表2 2012年~2013年南市街社区0~3岁儿童保健门诊缺铁性贫血治愈时间的比较

年度 缺铁性贫血患病人数 1个月治愈人数 2个月以上治愈人数

2012 29 16 13

2013 21 19 2

合计 50 35 15

用校正的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χ2=5.65>P0.05(1)=3.84所以P

2012年~2013年0~3岁缺铁性贫血1个月的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提示中西医相结合的健康指导可缩短缺铁性贫血的治愈时间,避免迁延不愈的发生。从而避免因为缺铁性贫血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2.3在日常儿童保健门诊中咨询占前三位的依次为多汗、乳食欠佳和大便干燥不能1次/d。按照常规的儿童保健理念和保健知识结合中医小儿体质学说"两体论"才能让家长更好地理解、认知并执行,让儿童更为健康的成长。

3 讨论

儿童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则关系着祖国的未来,所以儿童的健康问题非常值得关注。然而目前我国所采用的儿童保健管理模式是根据儿童群体特性所制定的,但是健康儿童也会因为众多的原因出现个体差异。了解儿童个体特征,以人为本,因人制宜,施以维护干预措施,是中医学展示优势和特色的关键所在。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药适宜技术是我国中医药学发展形成的优秀成果和智慧结晶,是我国中医药学独具特色的优势和精华。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8月5日联合印发了《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要求在儿童不同年龄段对儿童家长进行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包括饮食调养、起居调摄及推拿方法的指导。缺铁性贫血婴幼儿发病率最高,是影响婴幼儿体格发育和智力发育的独立危险因素[3],首先影响消化系统造成体格发育变慢,其次引起神经系统异常并影响脑细胞发育,造成智力落后,儿童如果长期处于贫血状态可对机体产生严重危害,如对大脑发育可造成不可逆损害,导致儿童智力下降,生长发育缓慢[4]。所以缺铁性贫血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儿童期常见病,是体弱儿管理的重点对象。而体弱儿管理是儿童保健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衡量儿保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和内容[5]。缺铁是儿童贫血的一个重要病因,但是儿童贫血的影响因素很多,目前儿童贫血状况仍不容乐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改善儿童贫血状况的努力都是简单的。因此只有认清致病因素的复杂性才能制定出有效的防治措施,从而切实改善儿童贫血状况[6]。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中西医结合能减少0~3岁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发生,能够有效缩短治愈时间,减少缺铁性贫血对儿童的危害及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本次研究也发现对于儿保门诊常见的健康咨询单一传统的儿保保健理念已经不能满足家长对儿童健康的需要程度,只有中西医相结合,扩大服务理念和服务方法及手段,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儿童。通过本次研究可以看到肥胖的发生逐年增加,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儿保工作中应加强学习,扩大保健范围,以人为本,因人制宜,采取调护和干预措施,降低0~3岁儿童肥胖的发生,更好地维护和促进儿童健康。

参考文献:

[1]陈健,王晓鸣,殷瑛,等.婴幼儿中医生理状态指标辨识与评估表的信度与效果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8):28.

[2]王晓鸣,陈健,季聪华,等.经络调理(捏脊推拿)技术在儿童保健系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9):1029-1031.

[3]张文汉,胡素君,刘一心.轻度缺铁性贫血婴幼儿体格生长及智能行为发育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2):1662-1664.

篇9

结果: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意义的因素有:检验出369名1~14岁儿童血锌水平偏低,缺锌发生率为58.9%,儿童自身因素占27.9%,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重视儿童锌缺乏,针对儿童不同发育期、身体的差异,预防、治疗儿童血锌缺乏;解除环境因素的影响,通过提高血锌水平,促进儿童整体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儿童血锌缺乏相关因素饮食指导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300-02

锌是人体一种较常见的必需微量元素,锌与人体生长发育、免疫机能、智力发育及某些疾病有密切关系。近几年有关儿童微量元素的相关分析研究的文章较多[1,2],作者多注重调查研究儿童血锌缺乏状况以及对儿童健康的影响,较少探讨儿童血锌低的根本原因,不能真正解决儿童血锌缺乏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血锌缺乏的儿童进行调查分析,统计儿童血锌缺乏症的相关因素,针对不同相关因素进行个性化的科学饮食指导或药物治疗,提高儿童血锌水平。为了研究儿童血清锌缺乏的相关因素,随机抽查来我院儿童保健中心就诊的1~14岁儿童626例,进行微量元素血清锌含量调查,并对血清锌低的儿童进行调查分析和个性化的饮食指导。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0月因食欲不振来我院儿童保健科就诊的1~14岁儿童626例,其中男童398例,女童228例。

1.2方法。

1.2.1由我院儿童保健中心经过培训的3名护理人员抽取儿童静脉血1.5ml,对626名就诊儿童用原子吸收方法进行血清锌含量测定。

篇10

儿童生长发育速度快,正确合理地应用早期综合发展理念,有利于促进儿童健康茁壮成长。早期综合发展一般是指针对每个儿童各自的身体发展状况,心理特点,合理安排适宜的生活环境,组织策划一些有帮的活动,引导并教育儿童在身体素质、品格、道德素养等方面均达到健康状态[1]。该种模式一方面促进了儿童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还能充分发挥儿童的主观能动性,预防智力发育缓慢、小儿脑瘫等疾病的发生。并正在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推崇[2]。本次调查研究通过对照试验的方法对早期综合发展应用于社区儿童保健的效果进行评价,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013年本院收治的社区儿童280例,排除先天畸形、先天遗传病的儿童。随机分成两组,年龄1~6岁。观察组140例,其中男性75例,女性65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5±2.2)岁;对照组140例,包括男68例,女性72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2±0.9)岁。两组儿童的一般资料(如身高、体重、年龄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普通常规保健方法;干预组在常规保健的基础上予以下保健措施:

1.2.1专门训练 对不同年龄段(0~3岁和3~6岁)的儿童建立专门档案,并由专业早教医师进行身体素质的评估和具体干预方案的制定,针对每个儿童给予适宜合理的专门教育计划,鼓励引导儿童家长全程看护并配合,促进训练的顺利实施。记录训练结果。

1.2.2 1岁以下儿童保健方案 由于此阶段儿童年龄较小,没有独立进行活动的能力,需家长全程参加教育培训。主要是开展一些均衡儿童饮食营养的健康讲座,同时还要讲解一些正确的哺乳方法、如何保证儿童优质的睡眠以及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等问题。

1.2.3 1~3岁儿童保健方案 该阶段是儿童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因此合理营养的饮食极为关键,在此阶段多给予儿童以维生素、钙、铁等成长必要元素,对以后良好体质的养成意义重大。同时,一些流行性疾病的预防工作也不容忽视,定期安排接种疫苗。组织早期课程的讲解,鼓励儿童自己动手,培养儿童的实践能力。

1.2.4 4~6岁儿童的保健方案 该阶段的儿童已经具备初步的学习能力。定期组织一些能够引起儿童好奇心的趣味益智游戏,培养儿童的创新力、观察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意识等,鼓励儿童家长参与进来,增近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感情。积极向家长们推荐适合此年龄段的儿童读阅的漫画、故事书等。

1.3效果评价 参照卫生部颁布的小儿佝偻病和缺血性贫血诊断标准,统计分析两组儿童患病情况。对每一位儿童从运动情况、反应能力、认知情况、社交情况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优秀:3分,良好:2分,一般:1分,不满意:0分,对每组数据求和,综合评价;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统计儿童家长对保健方案的满意度。满意度=(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3]。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所得数据用%表示,运用x2检验分析,以P

2 结果

2.1干预组儿童患病概率明显低于常规保健的对照组 见表1。

2.2在综合能力方面,干预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见表2。

2.3调查结果显示,家长对干预组的保健方案及效果更为满意 见表3。

3 结论

儿童智力发育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它不单单取决于先天遗传因素,后天的环境、教育等因素对其也有很大影响[4-5]。儿童时期是智力发育的黄金时期,若在此阶段给予早期综合发展干预,刺激各项潜能的释放,能够提高智力水平,有益于身心全面发展。本次调查研究针对280例儿童中的140例,给予早期综合发展干预,结果显示,该组儿童患病率明显较对照组低,综合能力强,家长对此种保健方式认可度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借鉴并推广。

参考文献:

[1]黎宁真,李红辉,刘萍,等.早期健全人格培养对儿童气质变化影响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20(10):939-942.

[2]乔明艳,王荣庭.荆州市部分儿童血液五种元素含量检测分析[J].实用医药杂志,2011,25(6):728.

篇11

1 引 言

根据研究表明,一个人的体质、性格、认知水平等素质是受到先天基因遗传以及后天环境影响共同决定的。而随着改革开放在神州大地上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为了促进孩子们无论是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还是情感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等都能达到健康良好的状态,人们对儿童的早期保健赋予了更加热切的关注并且也提出了更加多样化的要求。现如今,儿童保健所以达到的根本目的就是在帮助孩子们消除病魔对其身体的危害,同时促进其心理素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的良好发展。通过众多学者的大量研究,他们发现将早期综合发展技术应用与儿童保健中,取得相当好的成效。笔者通过自身多年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及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现将在本文就早期综合发展技术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探讨。2 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技术的定义介绍

这里所说的儿童早期其实就是指的零到八岁之间的儿童,而其中零到三岁这段时间是儿童发育最为重要的时期。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可以划分为体质发育以及心理素质发育两个方面。而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技术所涵盖的内容就是为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提供合适的外界生长环境、营养丰富的饮食,并对其实施科学合理的干预,以达到促进儿童无论是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还是情感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等都能达到健康良好的状态的根本目的。3 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技术的实施对象

3.1 将儿童本身作为早期干预对象的直接干预 以儿童为对象的直接干预工作是由当地的儿童保健机构负责的。在这项工作当中,需要儿童保健机构通过对儿童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安排专业素质过硬的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丰富的良性刺激,这里的刺激主要指的是促进儿童心理素质、认知能力提高的刺激。通过调查显示,如果在这项直接干预工作当中,儿童保健机构所采取的干预措施能够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的话,一般都能取得比较好的干预效果,能够促进儿童的智力水平以及认知能力取得很大的提高。

3.2 将家长作为干预对象的间接干预 这里所要提到的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的间接干预其实采取的是培训家长,通过对家长培育、养育孩子的技能的指导与培训,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家庭环境,从而熟悉儿童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认知能力等发育水平的改善与提高。通过相关的研究表明,对家长进行科学合理的培训可以达到对儿童进行直接干预的相同的效果,而且以家长为主体的间接干预效果不会受到种族、家庭收入以及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3.3 将儿童与家长同时作为干预对象的干预 将以儿童为核心的直接干预与以家长为主体的间接干预两种关系进行有机的结合就构成了一种新的干预方式,就是将儿童与家长同时作为干预对象的干预。通过调查发现,此种干预方式与以上两种干预方式进行比较的时候,其能取得更加可喜的干预效果。4 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技术所包含的主要途径

4.1 促进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技术方面专业人士的专业素质的提高 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技术方面的专业人士在此项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为其专业素质会对以上提到的直接干预、间接干预以及综合干预产生直接的影响效果。所以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技术方面的专业人员需要做好儿童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的提升训练,还要对不满三周岁的儿童的母亲进行育儿方面的科学指导。此方面的专业人士应当紧跟时代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不断地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力求自身的专业素质能够充分地满足工作的需求。

4.2 促进家长进行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技术的能力的提高 家长在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技术在儿童保健上的推广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促使家长们能够很好地参与到儿童早期综合发展中去,需要家长们定期地去参加专业儿童保健机构举办的育儿讲座,虚心地接受儿童早期综合发展专业人员的指导,积极地参加儿童保健方面的培训,主动与专业人员以及经验相对丰富的其他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并且在听讲座、培训以及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及时地发现自身育儿方面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吸取好的建议,从而促进家长自身在进行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技术的能力的提高。5 评估方法

篇12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3.210

儿童处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 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具有不同的生理特点, 若不能满足儿童对营养的需求, 将直接影响儿童的健康和成长发育[1]。所以如何预防避免儿童发生营养性疾病已经成为目前临床上探讨的热点话题。鉴于此, 本文通过对比儿童保健联合常规保健与单纯采用常规保健两种方案得到了一些结论,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2月本院的102例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 儿童的监护人均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参加本次研究的儿童男69例, 女33例, 年龄11个月~6岁, 平均年龄(3.8±1.5)岁。将所有儿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1例。观察组男30例, 女21例, 平均年龄(3.6±1.3)岁;对照组男39例, 女12例, 平均年龄(3.8±0.9)岁。两组儿童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儿童单纯进行常规保健。采用Gesell成长发育体检表对儿童的神经发育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应用PDI和MDI进行评估, 并依据WHO规定的儿童成长营养标准判断儿童的营养性疾病发生情况。两组儿童的保健时间均连续进行10个月, 儿童保健10个月后观察记录儿童的身高、体质量、语言、适应性、精细动作、PDI、MDI。

观察组进行儿童保健联合常规保健, 具体包括:①制作完善的保健体系, 坚持长时间对儿童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跟踪调查, 对其进行评估, 寻找并解决问题;②加强儿童早期教育, 主要进行感官功能、语言功能和动作的训练, 尤其是>1.0岁的儿童应辅以感知动作思维、动作连贯性、动作活动等方面的训练;③开展育儿知识讲座, 加强对家长对儿童营养指导的相关教育;④加强疾病防治, 按时预防接种;⑤合理的饮食, 应适当合理的添加食用营养补充剂。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儿童各项健康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比较 观察组儿童的身高、体质量、MDI值、PDI值以及适应性、语言、精细动作等各项健康相关指标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儿童的营养性疾病的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儿童经过10个月的保健之后发现, 观察组儿童的营养性疾病发生率为1.96%(1/51), 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的13.73%(7/5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人体的骨骼器官在儿童时期还没达到成熟, 仍在不断的发育, 如果此时社会和家长不能给予儿童有效的保护和科学的养育, 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在心灵上均会对其造成严重的影响, 例如儿童营养性疾病、心理性疾病等, 因此对儿童的保健显得尤为重要[2]。

本文通过对比采用儿童保健联合常规保健与单纯采用常规保健两种方案, 结果发现, 观察组儿童的身高、体质量、MDI值、PDI值以及适应性、语言、精细动作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P

综上所述, 儿童保健联合常规保健相较于单纯常规保健在儿童成长发育中作用显著, 能够有效的促进儿童体格、精神、心理的健康成长, 降低营养性疾病的发生率, 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金雪梅. 浅谈儿童保健在儿童成长发育中的作用.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 11(9):329-330.

[2] 吴燕. 探讨儿童保健在儿童成长发育中的作用. 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11):250.

篇13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引起的贫血,主要发生在婴幼儿时期,以6个月到2岁幼儿常见,患儿病情发病缓慢,其临床表现与患儿贫血严重程度有关[1]。一般表现为患儿的皮肤苍白、食欲不振,严重会导致患儿免疫力降低、注意力不集中,心率加快。长期的营养不良和贫血,会影响患儿正常的生长发育,威胁患儿身体健康[2]。临床中主要采用口服铁剂对症治疗,但是患儿吸收效果不佳。本研究对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者,在常规口服铁剂的基础上实施儿童保健,取得了良好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医院儿童保健门诊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收治的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122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患儿均为单胎分娩;患儿不伴随其他先天性疾病;患儿监护人在知晓本次研究后。排除标准:患儿伴有其他重大疾病;患儿对治疗使用药物有过敏史;患儿监护人在了解本次研究后,拒绝参与。

按照患儿的入院顺序并结合组间匹配的原则,将患儿分为常规组和保健组两组,每组61人。保健组中男性患儿31人,女性患儿30人;年龄范围在6个月到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04±0.14岁。常规组中男性患儿32人,女性患儿29人;年龄范围在8个月到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05±0.13岁。比较两组患儿上述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患儿监护人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式

1.2.1 常规组

患儿采用口服铁剂进行治疗,按元素铁剂量补贴,每日补充铁元素1~2mg/kg,在每次进餐时分2~3次进行口服,每日总剂量不超过30mg。同时为患儿补充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连续治疗12周。

1.2.2 保健组

患儿在常规组口服铁剂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其他保健治疗。包括:对患儿母亲的调节、辅食调整和预防。具体办法如下:

(1)告知患儿母亲尽量采用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抗体较多,同时如果母体本身患有缺铁性贫血,可以同时口服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红源达0.15g,按Fe计算),上海医药集团青岛国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033)治疗,每次1粒,每天1次。在改善母体贫血的同时,可以帮助患儿更好地吸收铁剂,同时母乳中乳铁蛋白可以提高患儿的免疫力[3]。

(2)注意婴幼儿的饮食结果,保证饮食的均衡和营养,多为患儿提供含铁辅食,鼓励患儿禁食蔬菜和水果,促进铁剂在肠道的吸收,纠正儿童厌食和偏食的不良习惯[4]。

(3)在患儿患有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疾病时,会导致患儿的免疫力下降,应在患病期间注意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加强患儿生活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减少患儿患感染性疾病的概率[5-6]。

1.3 观察指标

(1)疗效评定标准:经过治疗后,临床治疗结果包括治愈、好转和无效3种情况。其中治愈表现为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血常规指标恢复正常范围之内;好转表现为患儿症状基本消失,血常规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无效变现为症状未消失,血常规指标未改变。治疗有效包括治愈与好转患儿之和。

(2)血常规指标:包括红细胞、血红蛋白、血清铁和血小板。各项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表示治疗有效。血红蛋白正常范围在120~200g/L,血红蛋白在90~119g/L表示为轻度贫血,在60~89g/L表示为中度贫血,在小于60g/L时为重度贫血;红细胞正常范围在5.7~6.4×1012/L;血小板正常范围在150~250×109/L;血清铁正常范围在7~18μmol/L。

(3)两组监护人对治疗方法的满意度评分:监护人通过患儿的治疗方法、依从性、治疗效果和治疗过程进行评分,每项25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治疗效果越好,监护人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各项血常规指标比较

在实施治疗前,两组患儿各项血常规指标数据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治疗后,保健组患儿的各项血常规指标均优于常规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各项血常规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经过治疗后,保健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100.00%,高于常规组的93.4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2.3 两组患儿监护人对治疗方法的满意度评分比较

保健组患儿监护人对治疗方法的满意度评分为92.37±1.36分,常规组患儿监护人对治疗方法的满意度评分为90.14±1.04分,保健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73,P=0.000)。

3 讨论

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的主要致病因素是体内铁元素缺乏,影响患儿体内血红蛋白的合成,同时可以使多种含铁酶降低,可以导致体内细胞功能紊乱,影响体内造血细胞。缺铁性贫血不但导致患儿神经疲劳、营养不良、注意力不集中、免疫力降低,还会导致患儿组织器官异常,如口腔黏膜异常角化、舌炎等。而常规的口服铁剂治疗,可以对症帮助患儿治疗,但是铁剂吸收效果不佳[7]。而配合保健治疗,从改善母体情况,鼓励母乳喂养,从而提高患儿身体免疫力,改善患儿贫血情况;从调节患儿饮食结构,多进食含铁的食物、维生素含量高的蔬菜和水果,辅助铁剂的吸收;提高患儿对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减少感染性疾病的感染概率。从而提高对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疾病的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证实了,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保健治疗可以改善患儿各项血常规指标,提高监护人对治疗方法的满意情况,从而提高患儿及监护人对治疗的配合度。

参考文献

[1]朱琼,戚屏,汪洁云.不同年龄段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20,31(7):933-938.

[2]陈福兰.儿童保健门诊中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患病情况及相关贫血原因探析[J].当代医学,2019,25(1):62-64.

[3]黄金妹,沈红.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20,4(5):94-95.

[4]孟海霞.儿童体检门诊中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30):86-88,9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