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7:41:3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纺织学科评估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3-0057-02[ZW(N]
[作者简介]冯(1952―),男,陕西宝鸡人,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地域文化学教学。
一、前言
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工作,是一项多层面、多维度,既复杂又严密的质量管理工程,而课堂教学质量是高校教育质量的关键。因为一切教育目的势必要通过课堂教学这个中枢环节扩散到方方面面。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强教学质量的测评和管理是重中之重,是整个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工程的核心。
对于教学管理部门来说,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是确定评价内容,如教师教材处理的恰当程度,教学思路、教学方式的适应程度,授课技巧的成熟程度,以及对这些重要内容的衡量标准,乃至确定标准的依据,这涉及教学质量测评量化指标的确定。施教者个者的知识积淀、教学年资、学养素养、性格气质等应该作为确定评价标准的依据,只有综合这些因子,方可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做出可靠的评价。否则,可能会出现偏评、漏评的不良后果。
二、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与科学性
课堂教学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所谓艺术,是融口、耳、脑、手、眼等人体感官之技巧、机巧的相互默契、相互协调为一体的形体艺术的综合演展。宋代教育家程颐认为,“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1],说的就是教育不明乐趣,受教育者就不愿意学。可见授课艺术无止境,一节课教师可以调动各种艺术手段,从各种角度去传授知识,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其智力,使学生得到知识、精神、情趣的陶冶。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对授课质量的更高追求就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问题,而是如何以科学有趣的方式方法去传授的问题。
所谓科学,是指规范知识的传授、智慧的启迪、思想的渗透、情感的注入,以及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综合运用。这些内容即孔子所言的教育,“子以四教:文、行、忠、信”[2],即文化教育、行为教育和道德教育。而“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3],教育内涵的严谨和知识布局的严密程度必有规可鉴。可见,不依规矩不成方圆,教和学都必须严格遵守规律。因此,对授课严谨、规范、科学的行为提出更高的要求是确保教师讲好一堂课的前提。
对课堂教学艺术性和科学性的认知是教师必备的教学理念,是每位教师发挥个者艺术演展才能和智慧传承才能的重要理论依凭。一位好教师,一堂精彩的课,能使学习者得到艺术的享受、情操的陶冶、思想的启迪,能使学习者流连忘返、回味无穷、受益良多。而这一切无不归结于施教者个者综合因子(知识积淀、教学年资、学养素养、气质性格)潜能的最佳发挥。鉴于施教者诸种综合因子不一,情况各有不同,在评教问题上就应该有层次、有类别、有要求地加以区分和评判,而不能一概而论。为此,笔者提出“课堂教学质量与层次性评估方略”,以资讨论。
三、大学课堂教学质量与层次评估
(一)三年教龄讲夹生课
大学教师讲授课程一般以三年历练为起点。青年教师要想吃透教材,讲好一门课,至少需要三年。所以,三年内教师讲夹生课应视为常情,这是一个初登讲台、初试氛围、初涉课境、揣摩教材、照本宣科、熟悉咀嚼现有教材、课堂贩卖前人知识的历练阶段。这个阶段是青年教师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过渡的开始,也是必经的必然。这个过程不仅漫长,可否达到尔后质量之预期也是未知。因为讲课并非俗人所认为的“说话”(即使说话,也存在话有三说,巧说为妙之讲究),而要讲好课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对这类课堂教学的评价语,不宜在授课的思想性、艺术性等方面要求太高,应该仅限于基本内容阐述是否正确,分析问题的语言表达是否清晰,板书是否工整有序等层面。
(二)五年教龄讲熟练课
经过三年有余的授课历练,教师的授课已从必然王国过渡到自由王国,有了一个内在质的提升。讲熟练课是对这个阶段的教师的一个基本要求,即教师熟练地驾驭教材内容,熟练地处理教材的重点难点,有序地组织教学环节,灵活地引导学生进行双边教学,将前人的知识准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这阶段照本宣科的现象将不复存在,也不允许存在。教师自己对问题的见解、理解,甚至一些新颖观点已能表达、呈现出来,当然,要更多、更系统地阐发自己的新见还尚有困难。所以,对此时的授课评价应从教材内容的处理,基本知识点的处理,教学环节的完善,启发思维的程度等层面予以界定。
(三)十年教龄讲思想课
教师经过教坛十年的风雨历练,其教学已从夹生、熟练发展至品质型授课,即具有自己的思想和独立见解。这时,教师对前人的知识、思想、观点有自己的辨析和批判意识,并自觉、理性地加以传承与发展、厘清与总结,能针对性的提出自己的观点供学生思考,打开学生的想象,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完成思想内涵课所必须的高要求。这个阶段,教育的目的也体现出来,即教育不仅在于继承前人经验,接受前人的知识,更在于研究和发展出新的思维、新的知识,拓展新的领域,提出新的要求,进入新的艺术境域。对这类授课的评价自然重在授课内容的思想性、启发性含量上,而不再关乎板书书写、程序完善、表达流畅这种层次的问题。因为一堂好的思想课,一个明哲的观点,甚至教师一句有点拨性的话语,都有可能改变学生的一生。
(四)二十年教龄讲体系课
一门相对完善的学科,就其知识体系的构成而言,有一定的深广度,其纵横面也有一定程度的相互交错,尤其是当下中西文化交汇,新兴学科交叉,知识含量渐变更新,这些都给古老的学科之树增添了千枝万叶的新知识点。以文学为例,这么学科包含了文学史、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论争、文学社团、文学作品、文学作家等本体层面的知识,还有中西文学比较、古今文学比较、中外作家比较、中外文化热点问题研究等扩展性层面的新知识。要将如此纷繁浩瀚的学科知识体系融会贯通,对于教龄只有十年左右的教师而言,是无法达到的,讲授时捉襟见肘是常见的事。而经过二十年的学科钻研、教学积累,教师不仅可基本具备全面掌握该学科知识体系的能力,而且对学科知识的认知,学科前沿问题的了解都达到了一定程度,形成了自己明晰的思想判断认知体系及稳定的思维论域和独立的批判意识。可以说,教师在这个阶段对所从事的本专业有一定的话语权,其研究性成果基本已进入本领域的核心学术圈。这些教师如果将其研究成果渗透进课堂,教学的含金量、影响力无疑较大。评价这类课程应看其立足基本知识的贯通讲授,观其一家之言的客观性、科学性、突破性,及其理论创新亮点对学生思维的启发程度,一般性教学层面的细枝末节无须提及。
高职院校里作为面向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既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又向学生开展理论教学,它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同高职院校的党团组织、各系部、各职能部门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内容、形式、时间等方面有较大的不同,开展的理论教学也与其它课程不同,这一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有自己的相对独立的评估标准和评估体系。
一、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估指标体系
1.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估的内涵及建立评估体系的必要性
评估是指依照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对某事物或活动作出“评述”与“估价”。“评述”侧重于定性描述,“估价”侧重于定量描述,评估就是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对事物所作出的评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估就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对来自教学对象――学生方面的信息反馈和对信息的定性、定量分析,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过程及效果进行评判的一项活动。
目前高职院校中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进行的评估还和其它课程一起沿用同一个评估系统,这一系统突出了对教学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对教学效果的监控则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测试的办法来检验教学效果,它无法反应学生的思想变化,更不会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做出反应,因此它无法反应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点,也无法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出完整、全面评估,为此,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估改革势在必行。对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进行评估,一个首要的前提条件是建立起一个相对完整,且具有高职院校特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估指标体系。本文将根据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点,从教学的过程与效果两个维度出发,提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估三级指标体系和评估办法。
2.对教学过程与效果二维度评估三级指标体系
第一,教学过程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教学过程评估是指考察各个教学环节是否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并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求和体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它包括的主要指标应有(二级指标)政治性(A1)、准确性(A2)、规范性(A3)、时代性(A4)、创新性(A5)、艺术性(A6)、职业性(A7)等。(三级指标)政治性(A1)指标包括:A11政治立场、A12党性原则、A13思想观点;准确性(A2)指标包括:A21教学深度、广度和进度、A22教学材料使用、A23原理运用;规范性(A3)指标包括:A31授课计划、A32教案、A33课堂语言和板书、A34学生成绩考评及作业批改;时代性(A4)指标包括:A41教学中所体现出的教育理念、A42理论与实际结合的程度;A43教学设备使用;创新性(A5)指标包括:A51授课方式、A52授课方法、A53授课手段;艺术性(A6)指标包括:A61授课整体风格、A62构件组合、A63创意水平、A64感染力;职业性(A7)指标包括:A71职业道德、A72行业特点、A73就业观念。
第二,教学效果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教学效果评估指考察学生经过学习后在认识、认同方面有哪些程度的提高,在行为上如何表现,即从“知行台一”的维度去考察。它包括的主要指标有(二级指标)认识程度(B1)、认同程度(B2)、行为表现(B3)等。(三级指标)认识程度(B1)指标包括:(B11)基本原理、(B12)基本原则、(B13)基本立场、(B14)基本观点、(B15)运用方法;认同程度(B2)指标包括:(B21)世界观、(B22)人生观、(B23)价值观、(B24)思想、(B25)情感;行为表现(B3)指标包括:(B31)遵纪守法、(B32)遵守校规、(B33)向党、团组织靠拢、(B34)参加各种公益活动、(B35)参加各种文体活动、(B36)与同学和老师相处。
二、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过程与效果进行评估的方法
以上提出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估的具体指标是根据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点而设定,这套指标体系同时具有评估的客观性、结果的相对性和作用的导向性的特点。同样是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点,笔者认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评估,应综合使用以下几种方法。
1.问卷调查法。就是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全面了解学生对党的方针、政策及理论的认识和掌握的程度,同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调查方法。这样的方法面向的对象可以是全体学生,也可是随机抽取的部分学生,开展的时间应该是在教学开始前、教学过程中及教学结束后,其内容可涵盖教学效果评估指标体系中的认识程度(B1)指标和认同程度(B2)指标等。
2.座谈法。就是教学检查的主持人与学生、任课老师及相关人员直接面对面交谈,以获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信息和资料的一种方法。座谈采用统一设定问题、提问方式、提问顺序等的结构式座谈和与会人员海阔天空、畅所欲言的无结构式座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最大限度地获取教学效果的信息与资料,其内容可涵盖教学过程评估指标体系中的规范性(A3)指标、时代性(A4)指标、创新性(A5)指标、艺术性(A6)指标、职业性(A7)指标等。
3.测验法。指按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特定的程序,用一套(或若干套)题目,来检测或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手段和方法。测验法是我们检测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其内容可涵盖教学效果评估指标体系中认识程度(B1)指标和认同程度(B2)指标。
4.同行互评法。指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教学督导教师等按照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等教学文件,对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评议的方法,它是从同行和教学督导角度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估的方法,其内容可涵盖教学过程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全部指标。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30-0065-02
1 引言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9号)精神,切实推进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开展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工作,制定了具体的评估程序和任务。教学基层组织作为高校尤其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最低层次的正式组织,直接关联着评估体系中的7个一级评估指标、20个二级评估指标以及39个主要观测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教学基层组织的建设方面都普遍存在不足,很难达到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的要求。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必须以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为契机,紧抓“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指导方针,完善教学基层组织建设。
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基层组织的现状
2.1 教学基层组织的任务与功能
高校教学基层组织是高校纵向组织结构中最底层的正式组织,是高校教学组织、教学实施、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最基本的细胞和学术性组织。我国高校的教学基层组织一般是教研室[1]。教研室应当既是普通高校的基层教学组织,也是基层研究组织和基层管理组织,是落实学校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建设与发展规划以及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最直接执行单位。它应当以不断提高学科专业水平,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与教学技能,开展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及科学研究工作,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己任。因此,它应当具备组织教学、组织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与科学研究、学科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和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实施实验室和资料室建设、实施教学管理等六大功能[2]。
2.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基层组织存在的问题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基层组织是按课程门类、专业设置组织起来进行教学管理的基层单位,长期以来承袭了旧体制下旧的模式,出现了教学研究活动几乎停顿,教研室工作制度、管理等相对滞后,甚至名存实亡,教学基层组织工作被动、低效,教师参与意识、责任意识淡薄等现象。
1)学校与教学单位对教研室的功能、目标、研究重视不够,对教学基层组织的建设和发展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不够,对教学基层组织困难的重视和支持不够;
2)没有制定和执行《教学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教学基层组织的性质不明确,职责分工不清楚;
3)学校没有与教学基层组织直接对话机制,没有直接对教学基层组织进行评比和表彰的制度,没有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4)教学基层组织本身的工作状态与管理水平低,学术性、业务性水平低,科研上缺乏引导,科研项目少,教师在科研工作上投入时间与精力少;
5)很多教学基层组织的教学工作任务重,教师人员总量跟不上专业发展与招生工作的需要;
6)教学基层组织还没有完全进入教学、科研、迎评所需要的基本认知状态和工作状态,有散漫、消极、被动、应付工作的心态[3]。
3 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对教学基层组织建设的意义
3.1 有利于提升教师自身水平
因为评估,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需要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和培养,以优化教师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学科结构,同时也可以让教师吸收新知识,开阔新视野,提高创新能力。教师的培养要本着“勤学、务实、圆融、卓越”的方针,做到充实内涵、拓宽外延、突出重点、体现特色、提高层次。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养应立足国内,以在职为主,加强实践(“卓越工程师计划”高校更要加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扩大交流,更新和拓展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和研究能力,推动学科发展。
学校还应在政策上、制度上和经济上保障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养的顺利实施。通过完善竞争激励机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壮大师资力量的时候可采取公开招聘、自由竞争、择优录用、优劳优酬,真正做到以学术水平为唯一的条件和标准,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学术潜能,使职责、职称与水平、能力相一致,引导教师不断提升自身水平,从而不断提高学术水平[4]。
3.2 有利于培养学术带头人
教学基层组织负责人是教学基层组织的核心人物,既应是学术带头人,又要具备很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在教学基层组织学术集体的形成、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质量的提高、科研水平的进步、学术方向的引导与确定,甚至与国际上的学术联系及能否跟踪学科发展的前沿等方面发挥关键的作用。因此,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培养一位治学态度严谨、教学科研经验丰富、懂得教育教学规律、富于开拓创新、有组织管理能力、有良好师德的教师担任教学基层组织负责人(学术带头人),有助于增强全体教学基层组织成员的凝聚力,提高教学基层组织的工作效率。
3.3 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
因为考虑教育教学的成本问题,很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多注重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教学。通过评估,可以进一步建立符合学科专业实验教学特点的实验课程体系,划分实验层次,优选实验项目,完善实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对课内实验教学,压缩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的内容。将原来分散于各门课程之间的验证型实验项目集中起来逐步改为设计型、综合型(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实验项目,从而形成适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基本知识—综合能力—工程应用—创新意识”的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5]。
3.4 有利于加强教学基层组织的功能
通过教学评估,高等学校加强了教学基层组织的功能,完善了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质量监控。要求教师同心协力,致力于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育质量,也从制度上强化了教师的参与意识、责任、质量意识。通过评估,要达到逐渐形成一套既具有科学性与系统性,又具有现实性、操作性的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的目的。因此,教学基层组织必须遵循“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借评估手段,加速自身功能,激活能量,最大限度地发挥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
3.5 有利于提高教学基层组织的档案管理质量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基层组织往往淡化或忽视档案的管理,而教学水平合格评估是对档案工作最实际最有效的宣传和检验。一方面,它不仅要求学校和二级学院(系、部)对档案工作的高度重视,而且对基层一线教师进行了一次全员性档案工作重要性的教育,通过宣传,使广大教职员工了解了归档范围,提高了存档、用档意识;另一方面,基层一线教师都具有优良的计算机和网络等使用能力,这也大大便利了教学档案归档、管理、检索等工作,从而减轻了专职档案员的工作压力,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6]。
4 结束语
以评估为契机,边评边建,发挥教学基层组织的组织、管理、教学、发展功能,从根本上解决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中速度与效益、数量与质量的矛盾,从而提高高等学校自身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安富,涂娟娟.以教学团队建设为契机创新高校教学基层组织[J].中国高等教育,2010(8):38-39.
[2]吴晓鸣,刘冰.教学评估制度化与教研室建设[J].高教论坛,2006(6).
[3]陈朝新,肖起清,张意柳.论高校教学评估下教研室建设[J].高教论坛,2006(4):162-164.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7-0077-02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作为仪器仪表学科领域唯一的大学本科专业,主要开设精密仪器仪表设计制造以及测试与控制方面专业基础知识与应用开发方面的课程,培养能面向各种国民经济部门从事测量与控制技术、仪器与系统的设计、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由于国内各高校原来的学科基础情况不同、服务企事业单位对象有所不同,所以现有学科设置、办学特色、教学水平具有很大差别。为体现教育部提出的厚基础、宽口径的高等教育指导思想,培养创新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本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经过多年的办学探索,按照新的测控专业教学大纲在课程教学、实践教学设置以及办学特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定位具有纺织特色的测控专业方向拓展学生发展空间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近年来各个工科高校着力发展的本科专业之一,但各个高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研究方向和专业基础各不相同,培养方案也具有极大差异化。本校测控专业的起步在国内较晚,自2006年开始招收测控专业的本科生,开设于机械工程二级学院。与天津同城拥有“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及“仪器仪表”专业博士后流动站的天津大学相比,在软硬实力和学生素质方面有不小的差距。因此本专业创始之初,就在探索如何有创新、有特色的办好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并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本系对于课堂教学、课程设计及实验实习等各环节进行了探索,确立了面向纺织科学与工程,以纺织生产设备和纺织工业工序检测与控制为载体的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始建于1912年,已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是国家重点学科。2013年初,教育部第三次学科评估结果显示,本校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位列全国第二,仅次于东华大学,彰显了百年纺织学科的优势和特色。纺织学科建成并拥有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先进纺织复合材料”为代表的高水平研究和实验基地,在纺织复合材料、纺织机械自动化技术和纺织材料表面处理技术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测控与仪器学科和专业知识在纺织工业中有大量的应用,比如对于纺织工艺、纺织材料的检测以及对纺织设备和纺织过程的控制,这些都是关系到纺织产品质量优劣的重要保证。如今在国家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之下,国纺织机械设备发展迅速,纺织工艺有重大改进,对PLC、工控机、变频器等控制元件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与广泛。纺织设备的测控技术与仪器技术研究开发也是本校测控系教师的研究重点方向,因此利用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知识对纺织工艺、设备进行了最优化的研究和大量改进,结合测控专业原有的实践与培养基础,形成了有特色的专业办学模式。
二、加强具有纺织特色的测控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实习就业
首先,在理论教学方面,本校测控技术与仪器系对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进行认真讨论,组织教师试讲和相互听课,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互提建议,并到其他开设相同专业的院校进行充分的调研,避免不同课程之间讲课内容重复,高效利用课堂授课时间。在已有专业基础课设置之上,同时加大专业任选课的内容,使学生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并充分体现了面向纺织工程的特色,专业拓宽类的任选课内容反映了本专业前沿技术。将在机械设备工况监测与故障诊断课程中和纺织机械的故障监测与诊断结合起来,在光学工程课程中将高清晰CCD检测技术应用于纱线外观测试。本专业也加大了与国外高校进行合作与交流,如与德国莱茵―瓦尔科技应用大学,韩国国立庆尚大学等开设相关专业的国外高校交换了各自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并就各个学校的培养特色和培养模式进行了交流。选用和编写适合的教材也能提高教学质量,本校近年来出版了测控技术与仪器创新设计实用教程,测控专业英语等教材,从而为教学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其次,在实验教学环节中安排内容丰富的、面向纺织工程的实践环节。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纺织和纺机测试控制领域的各项技能,另外可以举一反三扩展到其他各个工程应用领域。重点支持和鼓励任课教师和实验指导教师开设设计性和综合型实验,提高此类实验指导课时费,加大实验耗材补助,推荐师生组合参加学校的实验教学比赛。组织测控系的教师和纺织学科、自动化学科的教师进行实验交流,探讨和研究实验方法和技术路线的创新,进行实验的重新设计和优化改进。纺织机械动态经纱张力检测与控制原本属于纺织工程学生开设的验证性实验,现在经过变革和改进成为测控专业学生传感器课程中的设计性实验,并将纱线张力检测与控制实验设计理论方法扩展到对于梁、钢缆和受拉细长杆的检测与控制实验之中。此外结合纺织工程中的关键技术,在纺织机械和纺织工艺中的单轴独立驱动、多单元同步控制、张力在线检测与控制、自调匀整、电子送经与卷取、纺织品质量在线检测等领域,都已经过革新和改进成为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实验内容,扩展后将测控专业知识灵活合理地应用到其他工程设备的检测、监控系统设计开发中。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教研室的教师还承担了校企合作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测控专业本科生可以利用这些项目助研活动使专业能力和个人素质得到提高。
最后,学科竞赛和实习实践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非常重要的综合性教学培养环节。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种科技竞赛,以赛代练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和创新能力,这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劳动观念教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立测控技术与仪器科技竞赛兴趣小组,每年在暑期开设单片机技术应用和测控电路设计等领域的培训制作夏令营,深受测控专业的学生欢迎。测控专业本科生在省部级以上科技竞赛的获奖比例达到全部学生人数的65%以上,特别是在纺织机电产品检测与控制竞赛和制作方面斩获不少成果。我校根据现有的实习实践条件和就业形势,制定了集中与分散、校企结合、学校派遣和自主选择多种形式并存的专业实习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实习效果。学院所拥有的天津市现代机电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中现代纺织企业成套生产装备,远程液体染料无管路自动配液机,巷道式立体仓库等大型纺织机电装备,为学生提供了优越的实习条件,实现学生与工厂企业现场设备的“零距离”接触。此外,学院与山西经纬纺机等知名企业建立了生产实习基地,建立青岛胶南纺织机械创新平台,和天津海泰高新技术开发区企业签订了实习协议,保证本专业的实习实践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还给毕业生提供了自主创业的机会。这种体系不但使得本专业的毕业生具有纺织工程类专长,而且可以服务于其他工程应用技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因此,作为曾经隶属纺织工业部的传统纺织强校,测控专业的毕业生每年在就业季也能搭上校内大批纺织类企事业单位招聘的顺风车,每年有45%以上的本专业毕业生进入纺织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测量与控制、仪器与系统设计制造、开发研究以及生产运行管理等工作。如同检测与控制作为纺织工业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与环节一样,本校测控专业毕业生也深受广大纺织类企事业单位的欢迎。
三、结论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属于光、机、电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相互渗透而形成的综合工程技术学科。经过近八年的教学探索和实践,本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已经形成了以纺织设备与产品信号检测、光学测量以及机电控制为特色,侧重于测量与控制、仪器与系统设计制造等专业能力的培养模式,围绕科专业在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已具有一定的优势,面向纺织工程办学方向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并且得到较好的社会评价和用人单位的认可。
[ 参 考 文 献 ]
[1] 仪器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教学规范[Z].2007.
[2] 宋爱国,况迎辉.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1):16-18.
关键词:纺织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体系
引言
检测机构是以技术为依托,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技术机构,即提供的数据除了具有真实性和科学性外,还具有合法性。检验技术人员水平及检验室检测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检测机构的职能作用[1]。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纺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日益关注,对检测机构技术把关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巨大的挑战。提高人员素质,加快检验技术人员的队伍建设,培养学科带头人,打造一支行业前列的检测队伍显得尤为重要[2-3]。
培训是一种有组织的,知识、技能、标准、信息、信念传递以及管理训诫的行为。为达到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化作业,通过规划设定目标、传递知识信息、技能演练、评估作业达成及公告交流结果等现代化信息化的流程,使员工通过一定技术手段的训练,达到预期水平以提高目标,是使员工技术能力水平提高的一种重要方式。
检验技术是检测机构发展的基石,专业技术人员又是检验技术的载体,因此急需建立系统、科学、有效的培训体系,保证技术能力稳定及实现提升。
1 建立培训体系的重要性
1.1 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其中重要的时代特征就是促进人全面发展。党的十明确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之中,并且强调“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终极价值追求。
1.2 产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纺织以及相关产业迅速发展,纤维检验机构的工作领域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了快速的增加和扩展。近年来,纤维检验机构的检验范围已经从棉、麻、毛、茧丝、化纤等纺织纤维产品扩展到纺织品、服装、皮革、鞋类、毯类、汽车内饰等多类产品;检验项目从简单的物理指标检验扩展到物理、化学、微生物及功能性多领域;检验手段也从常规检验、理化分析、显微镜等仪器增加到生化、LC/MS/MS、ICP/MS、万能材料试验机等大型精密仪器分析,检验工作从数量和质量上均有很大程度提高和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尽快提高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快检验人员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确保人员的全面发展,以满足实验室质量方针和实现质量目标。
1.3 检验技术提高和实验室建设的需要
检测机构保证 “科学、高效、快速、准确、及时”的十字方针,就要加大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以内强素质,打造一支技术领先的检验团队,才能树立机构在行业内的权威地位。另外,由“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ISO/IEC 17025:2005(CNAS-CL01)可知,影响实验室检测结果准确的因素很多,“人员”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标准的5.2.2中规定:“实验室管理者应制订实验室人员的教育、培训和技能目标。应有确定培训需求和提 供人员培训的政策和程序。培训计划应与实验室当前和预期的任务相适应。应评价这些培训活动的有效性。”因此,检测机构要严格按照ISO/IEC 17025规定,设计和开展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保证机构的持续有效运行[4]。
2 实验室培训需求分析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强测试方法、测试技术等基础能力建设,发展面向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的分析、测试、检验、计量等服务,培育第三方的质量和安全检验、检测、检疫、计量、认证技术服务。鼓励检验检测技术服务机构由提供单一认证型服务向提供综合检测服务延伸。”这就要求检测机构加强人员培训,培养一批综合素质强的检验技术专家,支撑未来检测机构的转型。
(2)培训要根据不同的岗位设置、人员能力、工作性质等因素,差别化地开展工作。其中,重要的分类依据是岗位设置。实验室的岗位由下至上可以分为检验员助理—检验员—高级检验员—主检(分实验室负责人)—检测中心副主任—检测中心主任,培训工作要根据不同岗位的要求进行设计和开展。例如,检验员助理主要进行操作层面的工作,在对该岗位人员的培训计划进行设计时,应重点关注试验技能的提高,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能按照标准操作规范(SOP),学习并掌握常规检验技术,熟悉检验操作技能,熟悉各类检验仪器的使用,尽快进入角色。
(3)培训要根据不同的学科,按照科学的学习途径和方法开展工作。现在的纺织实验室已经是涵盖纺织、皮革、物理性能、染整、分析化学、微生物、机械等多学科的综合实验室。学科间存在天然的差异,虽有共通之处,但是理论体系和学习方法不尽相同。因此,要根据不同的学科,结合实际检验工作所需,合理地设计培训工作。
3 建立实验室培训体系
3.1 新进人员
新进入实验室的人员是面向检验员助理和检验员两个岗位的。检验员助理是在检验员的指导下,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下达的检验任务,协助检验员完成扩项、能力验证及相关科研工作;而检验员则是检验技术的负责人,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主检下达的检验任务,并进行相关扩项和科研等技术研究工作。新进检验员助理的培训目标是:1.帮助新员工对检测中心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认识并认同检验工作的性质,坚定自己的职业选择,理解并接受检验人员的共同语言和行为规范。2.帮助新员工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按照标准操作规范(SOP),学习并掌握常规检验技术,熟悉检验操作技能,熟悉各类检验仪器的使用,尽快进入角色。3.帮助新员工适应工作环境;鼓励新员工形成积极的态度。而对于检验员新进人员,则要求学习并掌握常规检验技术,熟悉试验原理,熟悉检验操作技能,熟悉各类检验仪器的原理与使用,要求要高于检验员助理。
检验员助理的培训内容主要包含:检验基础知识、试验基础知识和实验室安全知识。检验基础知识包括检测中心实验室设置及岗位介绍、标准体系介绍和GB 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内容介绍;试验基础知识包括试验主要器具及仪器介绍、纺织纤维定量检验、纺织品色牢度检验和纺织品有害物质检验;实验室安全知识包括试验及实验室安全介绍和注意事项。培养方式主要分为集中培训和岗位实习两种方式。集中培训是将所有新进人员集中在一起,进行基本知识的培训,主要以检测中心内讲师授课为主;岗位培训是针对新进人员各自面向的实验室,由相关人员指导,进行相关项目的实际操作,使新员工尽快掌握岗位知识,熟练操作。检验员助理岗位新员工入职培训和实习期为12周,其中包括8学时的集中理论学习及12周在岗实习,而检验员岗位新员工入职培训和实习期为24周,其中包括8学时的集中理论学习及24周在岗实习,培训流程如图1。
图1 新进员工培训流程图
3.2 具备一定经验的人员
实验室中具备一定经验的人员已经成为检验工作的中坚力量,保证着各项检验工作正常有序进行。但是,在检测机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他们也需要持续地培训以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这其中,专业技术类的培训主要适用于检验员助理到检验员、检验员到高级检验员提升的过程。在培训过程中,要确立“重点人才重点培养,优秀人才优先培养,紧缺人才尽快培养”的原则,利用多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培养方式,为每位或几位受训者定制培训计划。例如,化学分析实验室的检验员助理往该实验室检验员的方向培养,根据实际检验和工作情况定制培训计划,内容可以包括化学分析方法的建立(内标法和外标法)、GC/MS的操作和维护等,没有必要进行诸如物理性能项目或实验室安全方面的培训;实验室的检验员按照高级检验员的要求进行培养,内容则可以包括检验关键控制点分析、不确定度评价等。
老员工的培训方式要打破单一的授课模式,增加知识的实际应用。通过各级别的科研项目、共同研究等实际工作,对具备一定能力的员工进行定制培训,使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提升,类似体育训练中的“以赛代练”。对于简单或要求较低的检验项目,可以以实验室级别的科研项目为载体进行培训;而难度和工作量较大的项目可依靠单位级别或国家级的科研课题进行培训。
4 培训效果评估
4.1 培训考核方式
培训考核分为基础知识考核与实际操作考核两个部分:1.基础知识考核由检测中心组织,在集体授课培训完成后三日内进行。基础知识考核以试卷形式为主,主要为授课的相关内容。2.实际操作考核由考核项目所属实验室组织进行,在每项试验操作实习结束前完成。考核形式可以为操作过程演示、盲样测试、加标回收等。
对于化学分析方法的建立、分析仪器操作和维护、检验关键控制点分析、不确定度评价等进阶检验能力培训,可以用撰写项目总结或发表科研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核,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工作一定得到了行业的认可。
4.2 培训有效性评估
4.2.1 新进人员
考核结果应反馈至员工个人,作为员工考察的重要参考资料,相关实验室应及时就员工的疑义给予答复;对基础知识考核不合格的员工,应及时了解相关情况,并决定是否对其采取补考、重新培训、上报办公室劝退;对专业实习考核不合格的员工,应由部门负责人对其进行约谈,掌握原因,并决定是否重新培训或上报办公室劝退;考核完成后,对培训内容的效果、合理性等进行评估,作为培训不断优化调整的重要参考。
4.2.2 具备一定经验的人员
在单位内部进行公开授课,并考察授课效果。这样能锻炼技术人员的口才,增强思维条理性。考察是否从学习培训中受到启示,并把启示转化为智慧带到工作中。另外,也可采取学习(项目)小组集体讨论的形式对受训人员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5 结语
检验人员队伍建设,是通过全面和系统的人才引进、培养、激励、评估、退出机制来满足科技的发展和快速提升的检测机构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建立符合ISO/IEC 17025的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体系只是庞大人员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部分。但是,合理高效的技术人员培训体系能充分利用实验室内各种资源,目标明确地定向培养检验人员。人是机构运行的关键要素,提升人员素质,完善体系管理,是实现“检得了,检得快,检得准”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邹春艳,聂红. 浅谈检测机构人员培训及管理体系运行[J]. 财经与管理, 2012年,6月(中):255.
[2] 张倩,王菲菲. 国防理化检测人员培训体系的建立[J]. 化学分析计量, 2011年,第20卷增刊:129-132.
江南大学的纺织服装学院是江南大学最早成立的院系之一,也是我国创办较早、教学工作较强、学术水平较高的纺织服装教学和科研基地。
学院集纺织工程、轻化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三个专业于一体,具有明显的纺织产业链学科集群优势,拥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重点学科、江苏省特色专业。是我国纺织高级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之一。
占地面积3125亩的江南大学新校区蠡湖校区,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北教学区以文科教学院系为主,选择江南才子所具备的传统“五艺”――琴、棋、书、画、诗为内容,因而有了琴之庭园、棋之庭园、书之庭园、画之庭园、诗之庭园。南教学区以理工科院系为主,选择五种自然现象代表自然科学的产生基础:风、雨、雾、光、雷,从而有了风之庭园、雨之庭园、雾之庭园、光之庭园和雷之庭园。
潜能揭秘篇
潜能揭秘,我们说的是它的发展潜能。一个学校有没有长远的发展前景,主要是看它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就业率。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
在校园里,每年都会举办服饰文化节和业余模特大赛以及多场国际及双边学术交流会。学院已逐步成为我国轻纺等领域的国际交流中心。
一般来说,在服装产业集群地以及沿海发达省份,服装类高校更有发展潜能,就业也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就是近水楼台。李岚清副总理多次来校视察并题词:“造就优秀人才,促进轻工业进一步发展,”
学校与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英国赫尔大学、邓迪大学、肯特艺术学院等建有校际交流关系,在经济类、管理类、美术设计类、服装设计类专业签有“2+2”学分互认课程等协议。也就是说,学生第一、二年在江南大学学习,第三、四年在国外合作院校学习,成绩合格可同时获江南大学和国外大学文凭。
王牌专业SHOW:服装设计与工程
服装设计与工程是江南大学具有代表性的一个专业,入选江苏省特色专业。
在此专业基础上成立的服装设计中心,先后为真维斯、森达、鄂尔多斯、报喜鸟等著名服装品牌进行品牌规划和服装设计,并在中国国际名牌博览会羊绒衫设计和第三届中国出口产品博览会女装设计上获得金奖。
每到大四,学生们总会为毕业设计感到迷茫,这个时候,江南大学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会为学生提供四个设计方向。毕业生设计作品在每年的江南大学服饰文化节上隆重推出,充分实现了设计与实践相结合。创意与市场竞争力兼备,备受校内外师生、媒体、企业的关注。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85%以上的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在北京及江苏、广东、上海、浙江等发达地区和城市。
其他综合指数PK
周边环境:江南大学蠡湖校区地处无锡市南部滨湖新城无锡大学城内,西倚传说中西施和范蠡泛舟的五里湖,周边环境优美而安静,很适合学习。
校园生活:江南大学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有自己的时装表演队,还有各种服装类的社团。
学校收费:江南大学一般专业收费是4600元/学年,其他特色专业在6800元/学年左右。
魅力展示篇
北京服装学院(以下简称“北服”1是全国唯一一所以服装命名,艺、工、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有鲜明特色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始建于1959年,原隶属于国家纺织工业部,1998年划归北京市管理。
学校现设有5个二级学院18个本科专业,有3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和一批品牌专业,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服装技术转移中心”,1个“首都服饰文化与服装产业”研究基地。在国内首屈一指的民族服饰博物馆已成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民族服饰研究会也设在此。
江南大学的服装专业是面向技术应用领域,而北服的是面向学术研究领域的。这也是北服最大的魅力所在!它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并形成了“坚持艺工结合,围绕服装将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服饰文化相融合、艺术设计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的办学特色,并承担了重大科研项目数百项,获国家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等70余项,拥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艺术类专业师生获国际国内重大赛事奖项200余项。可以说它一直在为北京建设“时装之都”作贡献。
潜能揭秘篇
北服的师资力量在同类院校中更为强大,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33人,专兼职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113人。还聘请了大量知名院士及著名企业家、设计师为学校特聘教授或兼职教授。
最近5年来,学生获得国际国内重大赛事奖项就达940余人次。比如“汉帛杯”国际青年设计师作品大赛金奖、首届中国服装设计电视大赛金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雅致中华”服装设计大赛金奖,多次获CCTV“黄金搭档杯”全国模特大赛男模和服装设计大赛总决赛冠军。
一个学校能不能发展,当然要看它的教学特色啦,“注重实践、注重科研”就是该校最大的特色。仅服装系目前就已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四个,与众多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还建立了“人体工学研究所”、“服装CAD研发室”、“服装设计第一工作室”等。作为老牌服装高等院校,服装类专业的就业率一直名列前茅。
王牌专业SHOW:服装艺术与工程
在北服,服装艺术与工程专业分为工程和设计两个方向,但相同的是,把艺术与技术相结合,注重实践环节,是这两个专业的教学特色。所以我们姑且把这两专业一起介绍。两者培养的主要是具有服装设计基础理论与实践能力,能从事服装工艺技术、服装产品开发、营销、管理的高级服装工程技术人才。前者非常注重学生工艺实习、生产实习、市场调研、毕业设计等实践性环节,毕业后从事服装企业管理、服装工艺、服装贸易、服装教育、服装CAD等;后者更注重服装成衣设计。
其他综合指数PK
周边环境:北服位于首都,各方面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地处朝阳区樱花东街,离北京中医药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化工大学都很近。
校园生活:北服已基本建立了门类齐全、丰富多彩的第二
课堂素质活动体系,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品牌”活动和众多的学生社团组织,它取得的成绩在首都高校中有着广泛的影响。
学校收费:北服的艺术类本科专业学费10000元/学年。请想报考的同学根据家庭经济实际状况选择。
魅力展示篇
“纺织”在东华大学可谓历史悠久,也是该校的特色招牌。东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是中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大学之一,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一所纺织高等学校。有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连续三年有“舱外航天服外层防护材料的研制”等科研成果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东华大学的校园绝对是一派园林风光。它地处中国上海,由松江校区、延安路校区和新华路校区组成,占地面积近2200亩,校园环境优美宜人,系“上海市花园单位”。
潜能揭秘篇
东华大学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拥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2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6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专业学位点,47个本科专业。
在毕业生就业方面。东华大学一直重视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与服务,提升毕业生就业的品牌竞争力。学校为学生建立了教学实习和就业实践的基地。本科生就业率2003年、2004年分别为98.12%和98.44%,在全国和上海高校中居前列,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上海市促进就业先进集体”称号。
其实,抛开“国家重点大学”这个名号不谈,单凭如此高的就业率就让人心动。
王牌专业SHOW:纺织工程
东华大学的“纺织工程”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名列同类学科第一:纺织类三大检索论文总数及SCI检索论文数名列世界十所著名同类院校第一。东华大学甚至还依托纺织工程从世界科技发展的高度。加强学科交叉,发展传统优势学科和新兴特色学科,例如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
其他综合指数PK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4-0050-03
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设计实验教学中心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由史量才先生创办的“私立女子蚕业学堂”和蚕桑丝绸实验场发展而来,开创了我国丝绸实验教学先河。经过百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以“重基础、重实践、求创新、求发展”和“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实验教学理念,从构建“一体化、模块式、综合开放型”的实验和实践教学体系出发,对实验和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进行改革和研究。
工科实验和实践教学是一种通过动手操作或参与生产而进行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具备全面、综合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其评价体系必须采用不同于课堂教学的指标和方法。本文通过对目前工科实验和实践教学现状与动态过程分析、研究,同时考察纺织工程学科的实验和实践教学活动中的教和学两方面,提出建立对纺织工程实验教学或实践整个过程进行科学评价体系的构想。
一、纺织工程实验与实践教学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
以往的工科实验和实践教学一般都是以实验教师作为实验内容或实践环节的讲授者和示范者。多数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在实验或实践过程中完全按照指导书上的步骤进行操作。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环节很少,更谈不上对综合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例如,纺织用水总硬度和总碱度测定实验通过简单的化学滴定过程就可以完成实验,与普通化学的滴定实验没有太大差别,学生无需预习工作,按实验指导书按部就班地操作就可以。实验完成后,学生对纺织用水对于总硬度和总碱度的特殊要求仍然没有特别明确的概念,实验效果欠佳。从另一角度看,这种不太需要进行独立思考就可以完成的实验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目前采用的学生评教和督导评教结合的方式对教师实验和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存在一定局限。在学生评教中,部分学生存在对实验教学不重视,容易从自身喜好而不是教学效果出发对实验教师的教学进行评判,对学生要求严格、负责,教学态度认真的实验教师往往得分不高,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实际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根据实验的内容对相关内容进行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实验的理解和把握。而由于实验成绩的评定目前主要依赖实验报告和最终的实验数据,因此学生对教师的引导和提问不以为然,有时甚至产生反感情绪,认为其妨碍了实验进行。此外,教学督导队伍中从事过专业实验教学工作的教师较少,导致督导内容主要集中在实验计划、目标、内容和过程中的规范化方面,无法进一步深入。
由于实验和实践教学效果评价的高度复杂性使这项工作成为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薄弱环节。目前,工科实验和实践教学一般都会从实验计划、实验目标、实验过程、实验内容、仪器设备完好率、实验报告等环节进行考核,但没有形成科学的、全面、系统的评价体系[1]。尤其对工科实验和实践教学具体过程的评价处于比较困难的状态,这影响了实验教学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很多实验和实践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附属产物[2]。
结合苏州大学纺织工程学科的评估与建设及培养目标和评估指标体系要求,注重更新纺织工程实验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实验教学,普遍减少了验证性实验的比重,增大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重。这种实验和实践方案具有综合性和探索性特点,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起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质量的评价研究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3]。目前,各高校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都比较重视,但是对实验和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和指标却较少甚至缺乏,对于学生实验成绩的评定方法也比较简单。不少高校主要还是通过学生的实验报告对实验和实践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无法全面、系统地反映学生实验的综合能力及进一步评价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程度、掌握程度[4]。
实际上实验和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内容应该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层次,需要用符合逻辑的、科学的程序与方法评定实验教学的效果[5]。例如深圳大学从实验教学目标与管理、实验教学内容与改革、实验教学过程、实验教学队伍、实验教学条件、实验教学效果六个方面构建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相关院校也建立了类似的评价指标,只是具体指标和比例稍有不同[6-8]。另外,特别针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内容也进行过相关研究,一般认为应包括实验和实践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实验条件、实验教学过程以及实验效果四个方面。综上所述,目前普遍采用的评价方法中都是使用权重法对实验教学质量与学习效果进行计算,是一种相对具体、实用的教学评定方法。
二、纺织工程实验与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实验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得到充分落实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实验和实践能力测评的复杂性。尤其是对于纺织工程这种典型的工科专业,实验和实践环节的成败直接影响本科教育质量及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表现与口碑。在实验和实践评价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在整个实验过程花了很多时间在实验室中完成,但目前的评价体系主要是较多地使用书面的实验报告等形式,不能反映出整个实验和实践的过程优劣。
(一)在实验教学或实践环节加入互动元素
本文在实验教学或实践环节中加入互动元素,迫使学生必须进行独立的思考、判断及讨论才能将实验完成,无法按照实验或实践的指导书按部就班地操作,提高实验和实践教学效果。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并不能得到以往由实验教师准备的相关试剂直接使用,而需要自己进行各种试剂配制,了解实验药品各项性能,进行精确称量、配制以及后续过程。例如,纺织用水总硬度和总碱度测定实验首先要求学生进行EDTA标准溶液的配置和HCl标准溶液的标定。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但为实验的进行准备标准溶液,而且通过配置和标定的过程熟练掌握了天平的称量方法、有效数字的使用,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个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同样重要、实验过程决定实验结果准确性的理念,大大提高了对实验过程的重视程度。在上述过程中,若标准溶液的配置和标定出现误差将严重影响后续总硬度和总碱度测定,因此促使学生对实验过程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此外,在实验设计过程中还注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例如,以往的实验都会提示用多大的容器和多少试剂配制某一浓度的溶液,而经过改革后都只告诉学生需要配制某一浓度何种溶液的信息,其他如容器选择、试剂称量及计算都需要根据实验后续过程的需要进行预估和计算,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大局意识。得出相关实验数据后,学生需要自己进行查阅文献或书籍,评价水的总硬度和总碱度是否符合纺织用水的要求,大大加深了对于实验的理解和掌握。上述过程中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基础实验技能,而且改变过去学生往往按照实验和实践指导书上的内容进行操作,致使完成实验后仍然对实验目的、目标等不是特别清楚,对实验理解不够深入的问题。另外,通过对实验教学或实践环节的评价,使用权重法得出学生在实验教学或实践环节中各评价项目的总体评价,取代以往仅仅对于是否出勤、是否完成实验及实验报告情况的考查。例如,在实验报告的设计中引入了实验过程数据的记录,有效地跟踪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状态,避免了唯实验结果进行评判的不合理局面。
综上,由于将互动元素引入到实验或实践中,促使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与实验教师进行沟通、交流,最终才能解决问题、完成实验。根据纺织工程学科实验或实践教学的特点,指导书提供信息包括实验目的、可用材料、仪器设备等,学生根据上述信息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达到实验目的。在此过程中,学生需与实验老师探讨方案的可行性、具体步骤的合理性等问题,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书中没有现成的实验步骤可以按部就班地进行操作,必须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并结合实验实际情况自己合理安排实验步骤、计算实验材料用量等。具体评价方案可以根据实验方案设计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查阅资料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研究报告表述能力等七大方面,制定每个大项的权重;其中每大项都具体制定出得分细则,将各项得分根据权重法计算后,最后得到一个综合评判的分数。而每大项的得分细则就可以通过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与教师的互动情况进行评定,这样可以反映学生实验全过程情况(表1)。
(二)采用“三元制”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
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采用“三元制”。一方面采用学生评教的方式,对实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态度、方法、效果等三大方面由学生进行评分,制定每个大项的权重;在每大项都具体制定出得分细则,将各项得分根据权重法计算后,最后得到一个综合评判的分数。
表1学生实验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另一方面,采用专业教师评教的方式,从专业技术、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三大方面根据得分细则对实验教师的教学进行评分,最后得到一个综合评判的分数。这样既可以从学生角度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效果,又可以从专业技术的角度更合理地评价教学效果。再结合教学督导的评价体系,例如可以从实验计划安排、实验目标制定、实验内容启发、实验过程指导、仪器设备准备等五大方面对实验教师的教学进行评分。这里的评分方法也是通过制定每个大项的权重,在每大项都具体制定出得分细则,最后得到一个综合评判的分数。最终再根据学生评教、专业教师评教和教学督导评教三个方面的分数、权重得出关于教师教学效果的综合性评价分数,这样可以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真实的实验或实践教学效果,防止对教学效果评价的片面性(表2)。
表2教师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孙忠梅,蔡艳嫦.地方高校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1).
[2]谭雅莉,徐小明,程汉湘.实验教学质量效果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的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s).
[3]赵则海,战春梅.高校理工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质量评价的思考[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
[4]郭均纺,周领,黄玮.基于表现性评价的实验教学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8).
[5]陈葵.一种评定实验教学质量与学习效果的方法研究[J].实脸科学与技术,2004,(2).
[6]王红萍,刘青广,赵亚红.高校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8,(12).
[7]崔洪珊,熊言林.基础化学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的探索与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一、相关概念与广西区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概况
(一)“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的概念
进入新世纪以来,大量的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的建立,不仅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而且这些院校培养了许多掌握较好知识和技能的适用性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那么,什么是“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笔者认为: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是指以社会民间团体或个人为办学主体、以公共财政之外的社会或个人资本为主要办学经费来源,以主要面向区域或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本科高等教育。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应根据社会、市场和行业的需要进行定位,其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也应根据这一定位进行。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
对于“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概念,以下述定义为较具代表性,也能较全面地揭示这一概念的实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主体为了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和一定的培养制度保障下设计的,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系统性、目的性、中介性、开放性、多样性与可仿效性等特征的有关人才培养过程的运作模型与组织样式。它主要由人才培养理念、专业设置模式、课程设置方式、教学制度体系、教学组织形式、隐性课程形式、教学管理模式与教育评价方式要素构成”。这一概念不但准确地概括了人才培养过程的各种构成要素,也体现了模式的固定性、可效仿性以及可重复使用性等特征,反映了这一概念对理论的抽象和实践经验的总结。
(三)广西区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概况
截止2015年,广西区内共有本科院校32所,其中应用型学院28所,占本科院校总数的87.5%;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11所,其中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院校3所,附属二级学院(独立学院)9所,占广西区内本科院校总数的34.3%;占应用型本科学院总数的39.2%。这些民办本科院校每年为本地区提供以数以万计的应用型人才,他们分布在经贸、电子、教育、加工业和服务业等众多行业领域,较好地促进了北部湾区域的经济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院校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等方面也存在着某些问题,这些问题与其人才培养模式是紧密相关的。
二、中国-东盟背景下人才需求的数量与类型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全面启动。这一区域包括中、越、泰、菲、缅、印尼等11个国家,总人口达19亿人,是继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之后的第三大自贸区,也是全球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GDP近6万亿美元,贸易总额达4.5万亿美元。自贸区建成后,对泛北部湾地区的相关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合作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包括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文莱等国家;在我国则以广西区的影响尤为重要:“据GATP模型测算,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使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增加106亿美元,与自由贸易区建立前相比,出口增长55.1%。其中对菲律宾、泰国的出口增加最为显著,分别增加31亿美元……。东盟对中国出口将增加130亿美元,增长48%。其中主要获益国家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在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贸易合作中,从行业和产品结构看,中国对东盟出口增加最多的将是纺织品和服装、机械电子产品和其他制成品,其中对菲律宾和泰国的出口将有显著增长;制成品在菲律宾市场增长将达12亿美元。东盟对中国出口增加最多的产品类别也主要表现在纺织品和服装、机械电子产品和其他制成品。其中,印度尼西亚的其他制成品对中国出口增加13亿美元,新加坡的机械电子产品对中国出口增加13亿美元,泰国的纺织品和服装对中国出口增加17亿美元。由此可见,在泛北区域的经贸合作中,影响最大的行业领域和产品结构主要是纺织和服装产品、机电产品和其他制成品,而这些领域对广西区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也将是需求最多的。另据研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所需的人才类型主要有以下一些:保税物流人才;经贸人才;本科层次会展策划与运营管理人才;商务英语人;熟练掌握中国和东盟各国语言人才;熟悉中国和东盟各国事务人才等。特别是在小语种人才培养上,由于自贸区的建成、中国—东盟博览会长期落户南宁,以及北部湾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各国市场对东盟小语种的需求呈快速增长之势。“近年来,随着经贸往来日益密切,广西每年对泰语、越南语、老挝语、印度语、柬埔寨语人才的本科需求量每个语种在600人以上”。但在2009年,广西开设东盟小语种专业的6所本科院校,每年能提供的东盟小语种本科人才仅有200人左右,不管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远远不能满足广西扩大对外开放的需求。根据上述情况,广西区的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不仅应在应用型人才的提供数量上有所增长,而且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也应该做出某些改革,从而为泛北部湾经济区提供更多更好的适用人才、创新人才、专精人才、特色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途径
考虑到广西区内应用型民办高校的具体情况和泛北部湾地区人才需求状况,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途径与形式应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健全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上,往往存在着重教学、轻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弊端,产学研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这种不健全的运行机制虽然也能根据培养的目标要求完成各种教学和人才培养任务,但却不利于高校发展和人才素质的全面培养。这是因为:由于轻视科研或科研条件相对不足,不但对高校的学科建设产生消极影响,不利于教师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状况,尽管学生也能较好地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但却没有太多的机会参与到科研当中,这不利于学生科学方法的掌握和创新思维的训练,也就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以2012年的数据为例:广西区的12所民办本科院校中,科研立项和经费获取较多的是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当年该校共获立项83项,加上校内经费支助共获科研经费145万元;其它民办本科院校立项数目一般在50项左右,经费一般在几十万元。这不仅与大学类型的高校相比差距巨大,即使与公办本科院校相比也有一定的距离:如广西财经学院在2011~2015年共获取科研项目880项,年均176项;梧州学院立项102项,获校外经费670多万元;较少的贺州学院也有74项,其中国家级2项。大学层次的高校一般都有几百项,广西大学为1437项,科研经费达3.10亿元;广西民族大学为510项,科研经费为3180万元。[6]由于科研立项数目少、级别低(国家级项目极少)、来源单一(主要为纵向项目,与企业合作的横向科研项目也很少),因而在科研成果利用、转化、专利申请上也就十分有限。这对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明显是有影响的,也不利于学生接触企业、参与企业实践。当然,民办高校在运行机制上也有一定优势,因为民办高校办学一般是与企业资金相结合的,投资方可提供高校学生一定的校产企业实践机会,这相比于没有任何企业支撑的高校而言,是有可利用之处的。基于以上分析,应用型民办高校应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机制,在“产”“研”上做文章,拓宽与企业合作的路径,多争取科研经费和项目,提高产学研相结合的水平。
(二)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改革课程设置
北部湾地区的民办本科院校一般是在2000年之后建立的。由于建立的时间较短,在办学条件上多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往往不利于高层次的人才引进和学科建设。这些高校虽然在二级学院或教学单位上一般都有10个左右,学科门类数达5个以上;但由于缺乏学科带头人,高级职称教师数量较少,加上经费短缺,因而在学科建设上缺少人力、物力的投入,从而难以争取到重点学科建设的机会。譬如在广西区现有的3所独立设置的学院和9所独立(附属二级)学院中,基本上没有省级重点学科,更不用说国家级重点学科。在专业设置上也存在诸多问题:如设置结构单一,跨学科专业或交叉学科专业设置的数目不多;专业设置的重复率高;趋向于设置电子、经管、工程类等热门专业;不同专业在招生上存在失衡;与社会需求关联程度低……。当然也不排除部分院校由于走特色化、多样化、优势化道路,因而在专业设置上取得较好的成效。至于课程设置,除了一般存在的内容陈旧、结构单一、不同类型课程开设不平衡等问题之外,对通识课程不够重视、实践实训课程质量不高也是突出问题。因此,在学科专业建设上应给予重视,加大人力、物力投入,争取建立一些重点学科、实验中心和研究基地。在泛北部湾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中应根据人才需求类型和本校实际情况,在专业设置上即要根据市场需要设置一定量的适用专业,强化经贸、管理、财会、电子、机电、服装、纺织等行业领域相关的专业设置,同时也要尽可能地形成一些交叉专业、跨学科专业和专业集群,突出东盟小语种等特色专业,并建设一些重点专业、优势专业,以有利于适用人才、特色人才、创新人才、专精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应使课程体系结构合理,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设置比例应科学、适当,对通识性课程、实践性课程也应予以必要重视。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为例:该校早在升本之前,就已经开设了应用越南语、应用泰国语、应用柬埔寨语、应用缅甸语、应用外国语(印尼语方向)等东盟语种专业,并成功派出2500多名学生赴东南亚国家的大学学习,在快速培养东盟小语种人才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构建了“双体制、双校园、双教材、双课程、双教师、双基地、双学分、双证书、双文凭、双就业”的“双轨”模式。这种“双轨”模式不仅涉及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诸多构成要素,培养了许多具有综合技能和能力的毕业生,能将所学小语种充分应用到经管类职业中;同时在专业设置上强调特色、优势、跨学科的理念,也是值得学习的。
(三)改革人才培养方式
人才培养方式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构成方面,狭义的人才培养方式是指人才培养的具体操作方法。国内外人才培养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中外联合培养:是指国内高校与国外教育机构或相关部门合作办学,在资源上合作共享,先在国内完成专科或本科的数年教育,然后到国外完成本科或研究生教育,也即我们常提到的3+2、2+X等模式。这种培养方式不仅要在课程、学分、证书等方面进行改革,如提供双联课程、教育凭证互认;而且还涉及到办学方式的改革,如国外高校与国内高校联合办学、办班、办学院等;或是合作办学方在教师、学生方面进行交流、资源共享。2.校企结合:即前面提到的产学结合,是指高校与企业结成伙伴关系,高校为企业提供科研服务和智力支持,企业对高校提供经费支助和学生实践、实训的机会和场所。这种培养方式对高校学生将所学知识和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进而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体验各种企业文化、提升就业能力是有帮助的。与校企结合相联系的另一种形式是企业化办学。此种培养方式在国外早有先例;但它又不同于完全独立经营、管理的企业化大学如美国的凤凰大学。3.协同培养:是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进行的协作培养。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在师资、科研和实验设备等方面,一般不能同条件更好的其它类型的院校和科研机构相比。因此,加强校际与科研院所之间在人才培养上的协同创新,有助于改变民办高校在这些方面的“短板”,学习到各种教学和科研经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4.建立分校:这在国内外著名大学的人才培养上,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式5.校际合作:是指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合作。我国大陆地区高校与台湾地区高校就有许多在人才培养上合作的典型例子;广西大学与区内的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也有合作培养的范例。
(四)改进教学方法,探索适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依然是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必须途径,因此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模式和组织形式也仍然是必要的。在当前的应用型院校的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即与应用型院校的教学环境有关,也与教师在教学上的熟练程度、教学组织能力等方面的素质有关。在对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的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时,宜从以下方面考虑:重视探究性或研究性学习,根据问题或教学主题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之中;进行启发讨论式学习,使学生积极思维、增强教学和学习的启示性、互动性……在教学组织形式上,讨论课、习明纳、讲座制、分组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等都是是较好形式。教师应了解国内外教学理论的发展现状,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情境教学理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合作教学理论等应有较好掌握,并能在实际教学中运用。
(五)加强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质量监控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广西区内的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而言,多为新建高校,因而在质量保障上面临着更大的任务。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做好各种评估工作,如本科院校办学水平评估、高校层次的教学评估和院系评估等;二是在上述评估的基础上,加强教学监控和管理,建设一批重点学科、专业,形成一些精品课程;三是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对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学习进行全面、完整的评价,以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四是加强教师教育、提高教师素质,推进名师工程建设和教师团队建设,产生一批具有较高教学水平、较好教学质量的教师。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浙江大学计算机系(学院)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在科学研究上,注重基础理论研究、高技术研究和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科技攻关,在人工智能与应用、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集成制造等主要研究领域基础上,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大力发展网络与多媒体、产品创新设计、数据库、嵌入式系统、网络分布计算等具有特色的新型学科方向。科研经费大幅度增长,2006、2007连续两年学院科研经费突破1亿,名列全校前列。2004年潘云鹤院士负责的“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高技术产品开发系统”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年,陈纯教授负责的“纺织品数码喷印系统及其应用”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据悉,今年1月召开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该评估结果,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会上强调,要健全授权审核机制,实现常态化授权审核,健全授权点动态调整和强制退出机制。
根据通知,评估结果为“不合格”、被撤销学位授权的学位授权点,5年之内不得重新申请。2016年招生工作结束后不得招生,在学研究生按原渠道培养、授予学位。评估结果为“限期整改”的学位授权点,自发文之日起进行为期2年的整改,2016年招生工作结束后暂停招生。整改结束后将接受复评,复评结果为“合格”的恢复招生,复评结果达不到“合格”的撤销学位授权。限期整改和撤销授权的博士学位授权点,其同一学科的硕士学位授权点继续行使硕士学位授权并招收硕士研究生。
2014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制定《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要求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是我国学位授权审核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6年进行一轮,获得学位授权满6年的学术学位授权点和专业学位授权点,均须进行合格评估。
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分为学位授予单位自我评估和教育行政部门随机抽评两个阶段,以学位授予单位自我评估为主。每一轮评估的前5年为自我评估阶段,最后1年为随机抽评阶段。随机抽评的学位授权点按专家评议意见认定,即:1/3(含1/3)至1/2(不含1/2)的参评专家认为“不合格”的学位授权点属于限期整改的学位授权点;1/2(含1/2)以上的参评专家认为“不合格”的学位授权点属于不合格学位授权点。未抽评的学位授权点按学位授予单位自我评估结果认定。自我评估为“合格”的学位授权点属于合格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为“不合格”的学位授权点属于限期整改的学位授权点。
教育部表示,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是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监督的重要手段,对保证学位授权点和研究生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该专项评估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委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和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实施,主要检查学位授权点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完备性,包括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和质量保证等。
2014年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结果(不合格名单):
一、博士学位授权学科
东北大学:统计学;同济大学:法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管理;华南理工大学:法学。
二、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首都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黑龙江科技大学:数学;聊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西安财经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
三、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北京交通大学:公共管理硕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博士(领域:电子与信息);河北农业大学:工程硕士(领域:项目管理)、公共管理硕士;河北医科大学:护理硕士;辽宁大学:工程硕士(领域:计算机技术);辽宁医学院:口腔医学硕士;辽宁师范大学:工程硕士(领域: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领域:化学工程);大连大学:工程硕士(领域:环境工程);吉林大学:教育硕士;北华大学:翻译硕士;佳木斯大学:工程硕士(领域:材料工程)、口腔医学硕士;哈尔滨商业大学:工程硕士(领域:计算机技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硕士、艺术硕士;河海大学:法律硕士;厦门大学:教育硕士;福建师范大学:工程硕士(领域:环境工程)、农业硕士;江西农业大学:工程硕士(领域:计算机技术);济南大学:临床医学硕士;山东师范大学:工程硕士(领域:环境工程);曲阜师范大学:农业硕士;山东财经大学:工程硕士(领域:项目管理);烟台大学:工程硕士(领域:电子与通信工程);河南农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河南大学:工程硕士(领域:环境工程);信阳师范学院:工程硕士(领域:化学工程);武汉纺织大学:工程硕士(领域:环境工程)、工程硕士(领域:项目管理)、工商管理硕士;华南理工大学:艺术硕士;四川大学:教育硕士;成都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贵州师范大学:工程硕士(领域:环境工程);昆明理工大学:农业硕士;云南师范大学:工程硕士(领域:化学工程);西北大学:教育硕士;长安大学:旅游管理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主动提出放弃授权的学位授权点名单:
一、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中国地质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新疆大学:光学工程。
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1-0029-03
传统成人函授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出现授课教师不熟悉成人教育规律、教师缺乏积极性和针对性、面授流于形式等诸多缺点,导致函授教育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传统函授教育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
基于网络背景下的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个别性的特点,有助于构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模式,可以在导学、自学、答疑等阶段充分运用,其优势在于内容丰富、形式灵活、自学方便,可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补充。成人高等函授教育若能有效地利用网络教育,使传统函授教育与计算机网络等新的媒体手段相结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可辅助完成传统函授教育的各个主要教学环节,能够最大限度缓解成人函授教育的“工学矛盾”,弥补了传统函授教育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为函授教育注入生机和活力,成为助推当前函授教育发展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1]。
因此,建设、完善适用的教学资源平台和数字化教育服务系统,可充分弥补函授教育自身教育资源的弱势和不足,从而使成人高等函授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有了根本的保证,也是今后成人继续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所开展的教学改革探索研究也正是基于以上的考虑。
一、基于网络的Blackboard平台简介
Blackboard教育软件(简称BB平台)是由美国Blackboard公司开发的一个支持百万级用户网络教学平台,它以课程为核心,具备很多可独立运行并且支持二次开发的模块结构。它包括了学习管理平台、门户社区平台、资源管理平台以及评估平台等,为师生提供强大的施教和学习的网上虚拟环境。BB平台具有成熟、稳定与可支持大用户量访问、交互能力强、多种语言支持等突出特点。目前BB平台正在各大高校兴起,但是BB平台并不是一个现成的网络学习环境。需要教师利用其所提供的功能构建一个网络学习环境。教师在BB平台上开设课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要学习的课程自主学习,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根据不同的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在平台上设置作业等[2]。
BB平台是交互式教学系统,为师生提供了强大的施教和学习的网上虚拟环境,学习管理平台主要有五大功能模块,即课程内容模块、课程工具模块、课程选项模块、测试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突破了课堂授课的时空限制,能向学生提供更全面、广泛的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新知识。可快速构建网络学习环境,能够支持大规模的用户同时学习,能够满足建构网络学习环境的基本需求[3]。
二、我校成人高等函授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机遇
我校成人教育从1987年开始起步,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程。学校拥有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教授为首的大批纺织服装专家学者以及专业的科研机构和研究基地,学校的纺织、服装专业在全国具有较好的声誉,面对目前纺织行业对专业人才有很大的需求量,学校应充分利用特色学科优势和人才、资源优势,面向社会开放办学,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同时,作为一所以纺织服装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学校也有这样的责任和义务,应该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样的重担,抓住机遇,迎难而上,为纺织行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但是,目前我校成人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培养规格、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法上等,基本上沿用了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而没有很好结合与体现成人教育的特点,仍沿用传统函授教育模式组织教学,即学生以自学为主、面授为辅,师生间以信函、电子邮件及电话等形式来完成教学任务[4]。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课程体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相对滞后,已不能适应和满足人们终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学历层次的要求,成人教育发展面临困境,学校的特色纺织服装专业在成人教育中丝毫体现不出特色和优势。
另一方面,现阶段纺织行业的职工队伍的成人教育工程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整个纺织工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对高校的纺织专业来讲,也是其自身专业改造、更新教学内容、促进专业发展的途径之一。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在蓬勃发展,纺织工业也处于良好的发展阶段,纺织企业对人才需求量较大,其中部分需要企业选派进修来实现,这无疑为我校成人纺织教育事业重新崛起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我们需要认清形势,抓住机遇,改革创新,发展好学校的成人教育事业。
学校于2006年就已经购买和陆续使用Blackboard系统平台,逐步实现了网络资源优势与高等教育完美的融合,BB平台的使用效果是令人满意的,学校也积累了很多应用和开发网络教学系统的经验。这一切为我校成人高等函授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为开展网络教学配合完善成人教育提供了思路、基础条件和经验支持。因此,为了摆脱我校目前成人函授教育的困境,探索我校成人高等函授教育持续健康发展道路,我们先以纺织专业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教学改革,即借助学校现有的BB系统平台开发数字化网络教育资源,将纺织函授教育传统资源与网络教育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实现以函授教育多年形成的办学网络、成熟的管理队伍和管理制度为基础,结合现代网络资源的优势,使网络教育作为成人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的重要辅助教学手段,形成高等函授教育以自学、面授为主,网络教育为辅,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局面,这是对我校成人函授教育改革进行的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以期形成我校纺织类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特色,全面带动我校成人教育新的发展。
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许多地区的历史考试,融入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设计了基于材料的历史论文题(或称材料论证写作题)。该题型在测量内容上,强调的是历史课程知识而不是教材知识;在考核目标上,立足历史思维能力而不是史实的简单记忆,希望以测量内容、目标与形式的变化来推动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深化。但是,受各种条件的制约,一些题目的考查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掘,命题从实践经验到技术理论都需要进一步提升。本文希望通过探讨国外先进地区的试题命制,借鉴命题思想方法,以期焕发我国历史材料论文题的活力,使历史测量题型不断推陈出新。
美国AP(Advanced Placement)课程是大学前置课程,课程的主要对象是一些学有余力的高中学生,他们学习AP课程,并通过AP测试,AP测试的学分可以折抵大学课程的学分。AP世界历史课程内容涵盖各大洲,主要关注五个主题: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文化的发展与影响;国家的构建、扩张和冲突;经济系统的创建、发展与影响;社会结构的发展与演变。其试卷结构如表1:
从表格和相关资料看,美国AP历史测试中论文写作占有重要地位,其写作题型之一的材料论文题更是颇具特色。论文题基本由情境和写作设问两大部分构成,试题情境可以是文字、图表在内的各种与历史有关的一手或二手资料,也可以是模拟性的视角描述,而论文设问规定了写作的方向、范围和要求,写作的角度基本由情境与考查目标而定。一般地,历史材料论文题的考查目标覆盖记忆、理解、应用三个层次,重心则偏向于考生的历史创造性思维。请看下面一道AP测试的世界历史试题。①
例题:运用材料,分析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日本和印度在棉纺织业工业化进程中的异同。请补充一条材料,并说明该材料对论述棉纺织业工业化这一论题的价值。
材料一:印度棉纱和棉布的产量
――来自英国殖民当局的数据
材料二:日本棉纱产量(包括手工和机器生产)
――来自日本内阁统计部门的数据
材料三:早上,天还没有亮,我们就在亮着灯的工厂里上班直到晚上。下班后,我们几乎没有力气站起来。晚上,我们工作到很晚,她们偶尔会给我们一个甘薯。然后,我们还得清洗,弄好头发等等。那时候大概都11点了。即使在冬天,也没有暖气,为了取暖,我们不得不挤在一起睡觉。第一年我们是没有工资的,第二年我的父母会拿到35日元,接下来会有50日元。
我上班不久,我的妹妹阿希也到这家工厂上班。我想她大概工作2年,就病倒在床。那时候工厂里大约有30个人生病。那些已经确诊为肺病的人立刻被遣送回家。每个人都害怕肺结核,没有人靠近这样的病人。阿希也被送回家了,很快就死了。她才13岁,她当时决心成为一个能拿100日元一年的工人,让我们的妈妈高兴。当她面色苍白地离开工厂时,我永远不能忘记她的眼睛。
――来自两个女工对她们少女时代
在日本纺织厂工作的回忆,约1900年
材料四:一个工厂女工挣的钱常常比一个农民的全年收入都高。对于这些农村家庭来说,女孩是收入的重要来源。这一时期,贫穷的农民要把60%的收成上交给地主。因此,这些穷苦的农民只能把拌着野草的米饭当做食物。他们仅有的救济就靠那些去工厂上班的女孩。
――来自一个日本僧人的叙述,约1900年
材料五:那些低廉的工人从哪里来?他们全都来自农村,来自于那些耕种自己的或者租种的土地但有剩余劳动力的家庭。他们来到城市,来到工业区成为工厂工人。农田上的收入提供家庭所需,维持父母兄弟姐妹的生计。那些受雇于工厂的人与家庭没有多少联系,他所要做的就是挣足够的钱养活自己。那就是为什么工人的工资很低。这说明农业对我们国家商业和工业的发展是一支多么重要的力量。
――来自日本实业家鹤见俊辅,约1900年
材料六: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机器生产的竞争,整个国家手工织布工业迅速下降。尽管许多人仍然穿着用手纺机织出的布做成的衣服,但很多手工织布者已经丢弃了他们的手纺机。
当地纺织业把它们的存在、发展、成长归因于那些有进取精神的本国银行家和投资者,作为股东、投资者、金融家,他们向纺织业投入了大量的资本。
――来自印度经济学家拉达卡玛・慕克吉
《印度经济学基础》,1916年
材料七:女性纺织工人百分比
――来自论文“日本的工业化与妇女状况”
1973年
材料八:日本日贸棉纺织厂图片(图片略)
――来自20世纪20年代的一部官方公司历史
材料九:大部分棉纺织厂工人来自于小农、村庄的农业工人和失业的手纺织工。他们居住在租来的小屋里,一个工人通常会在一个工厂里工作不到两年。工资很低,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没有明显改变。
――来自印度英国皇家劳工委员会的报告
加尔各答,1935年
材料十:印度纺织厂图片(图片略)
――来自纺织业主协会国际联盟英国官员
阿尔诺・皮尔斯的关于“印度纺织业报告”
1935年
这道试题让我们感受到AP历史材料论文题所给的材料丰富,阅读量非常大。例题中呈现了数据表格、图片、回忆录、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的材料,这些材料阅读上并无太大障碍,但要把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提取出来并合理地运用到论文写作中,并非易事。此外,材料论文题考查的结论大都是开放的,考生很难从教材和提供的材料中找到现成的答案,这导致材料论文题“与普遍流行的材料解析题的设问不同,这种将材料解析与撰写小文章结合起来的设计尝试,有助于鼓励学生自选角度来分析历史,利于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①
AP历史考试的材料论文题,不仅有利于命题者抓住重点内容,考查学生的理解、应用能力,而且有利于评估题目的难度和区分度,弥补其他题型在考查功能上的不足。结合上述例题和相关资料,我们对历史材料论文题的测量功能,可以得出以下五点认识:
1.考查知识学习的深度
从测量和教育理论上看,材料论文题考查历史知识学习的深度,既是指兼顾命题评价的可操作性、史学方法及考生的思维开放与心理水平,提高考查记忆水平的效度;又是指考生建构知识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能力,考查较高层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使题目的难度、区分度以及考生能力呈现收到良好的测评效果。从美国AP试题中,我们可以发现,材料论文题考查知识学习的深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所选取的材料丰富、来源广泛,为考生对论题进行深入分析提供了有效平台。二是所学知识和所给材料在答题中不仅是被引用、转述、复述的对象,而是用来理解并说明问题的;考生要对一些材料要进行批判性的阅读,关注材料所反映的问题、作者的观点与立场,揭示材料是否存在“价值偏见”。也就是说,考生只有在客观、深刻地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方能为写作奠定基础。三是围绕所给材料确定一个合适的论题,而不是漫天撒网的泛泛而谈。写作应该紧扣所确定的主题,充分挖掘材料中的有用信息,进行全方位、多视角、深层次的分析论证,从而达到对论述主题的深度理解和认识。正如建构主义所认为的那样,当考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内在结构(如性质、规律)及该事物的外部结构(即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时,考生才能真正掌握学习材料的内涵,从而把握历史知识的实质。
2.考查历史认知的过程
传统的历史考试题型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固定结论,学生自然也死记教材的结论。历史材料论文题的考查要求则不同,它要求考生由浅入深地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提炼材料中所隐含的历史主题,运用基本的阐释、说明、反驳等史学方法作出较为完整的论证。这种考查要求再现了知识的认知过程,凸显了“过程与方法”。为了引导考生展现历史知识的认知过程,论文往往以某一线索或主题为线轴,形成材料背景,提供开放性的论题,要求考生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地论证问题,并得出自己的个性理解和思考,其考查目标集中于考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论证与再创造。在这一认知过程中,融入了探究性学习的思维,即:从已知信息中发现问题――拟定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已有知识材料中收集查证――论述结论。该思维过程完整地再现了考生认知历史的心路,展现了“过程与方法”考核特色。
3.测量凸显人本的复杂思考
人本主义认为,学习过程“应是学生获得相应学习方法、促进其健全人格形成的过程。”②从美国AP历史题看,考生在作答时,提炼论题、组合材料、理解和运用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论证,展现了考生对试题的思考过程,这种思考过程以论文形式呈现,真实地再现了考生的思维品质,自然渗入了人本精神。美国AP测试历史材料论文题,往往从人类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等视角出发,选取有史学意义和教育价值的主题,挖掘人本主义的内涵,对历史知识进行重新整合,试题蕴含的人本精神主要有:关注社会发展中的热点及历史学界争论的话题,以命题反映热点,让考生分析争论性“话题”,从不同的角度考察各种情况,倡导多角度、多视角论述问题,审视人本精神的价值,思考当时人们是如何去应对历史难题的;命题还不断引进新鲜的史学观念,倡导考生“同情”地理解问题,关注普通大众的感受和个体体验,而不是高高在上地排斥生活。在这一过程中,试题设计者补充并挑战传统的史学观念,修正旧有的历史观念,重新审视“发展”的定义;此外,陶冶学生道德情操,养成以热爱生命为核心的生活精神,对人类文明发展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是其命题创新追求之一。
4.测量注重学科思维能力的考量
AP历史材料论文题注重历史学科的思维测量,尤其是高层次的思维能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试题提供的材料丰富,考查了考生多层次、多角度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从上述试题材料来源看,有来自英国殖民者和日本官方的统计数据,也有来自民间普通女工的真实回忆和日本僧人的所见所闻;有来自学者、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也有实业家自身的见解;不仅如此,试题还要求考生额外补充一条材料,以充分论证主题。这些材料开阔了考生的视野,使考生洞察历史人物在决策时所面临的复杂环境,全面认识历史事件产生的复杂背景和历史事件中不同群体的真切感受。
二是从AP历史材料论文题的写作要求看,其测量目标归纳起来有三点:(1)正确理解和合理使用材料;(2)有效整合和分析材料;(3)依据材料进行合理的论证、评价和创作。这些考核目标体现了历史学科的高层次思维能力测量。AP历史材料论文题,在理解材料观点的基础上,既着力于求证思维的考查,对历史教材知识和史学观念、基本方法进行整合,然后分析、说明或驳斥一定材料下的某种历史观点;又不断突破求证思维的框架,考查考生发散型思维,在相对开放的条件下,要求考生提出自己对历史文明的个性理解。因此,材料论文题可以真实地展现考生甄别史料、理解和运用、分析和评价等高层次历史思维能力。此外,历史材料论文题要求考生领会与主题有关的文字、图表等史料,以通顺的文字、条理清晰的层次、合乎逻辑的结构,灵活运用历史知识、史学观念和历史研究方法来评价、论证问题。这种呈现方式也是测量高层次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反映了考生的学科素养和水平。
5.测量关注评分规则的调控策略
材料论文题能否测量出考生的真实学业水平,除试题本身的影响外,评分标准也是一个关键因素,科学合理的评分标准可以客观地考量出考生的思维能力水平,不仅如此,评分标准还直接影响到考试成绩, 进而影响评价试题的难度、区分度、效度等各项测量指标。
美国AP历史材料论文题的评分标准是基于历史基本技能的核心要素评分,主要样式参见表2:
从AP测试历史科材料论文题试题结构和测量功能看,历史材料论文题的评分标准,主要由论题、材料讨论、材料理解、材料运用和语言组织等多方面要素构成,这些评分要素是考生需要展现的基本历史技能。评分标准中有两大类:基本分和附加分,以此来区分考生的历史技能水平。透过AP测试,材料论文题的评分标准可以从论题、观点、史实、结构、文字等方面去规划,并分层次评价判分。结合表2信息,可以设计出如表3的评分构想。
从表3看,考生能够利用试题提供材料以外的知识来完成论文写作,算是其特长的发挥,应该判给附加分。上述评分量规的要素,是根据分析材料所必须考虑的历史技能来设计的。这一评分方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没有具体的知识点来呈现试题的答案,而是以写作题需要的历史技能作为评价的要素。这显然与在评卷中经常使用的采分点给分不同。论文题的评分基本理念,应该是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因此,评卷教师可以根据特定的评分量规,弹性地评估考生的答题。
随着学生主体性教育理念的凸显,关于学生怎样学习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围绕怎样运用测量评价尽可能多地抓住学生的学习表现,已成为当前国内外教育测量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问题。从国外历史考试测量的经验看,我国历史考试的论文题研制可结合下列三个方面进行理性思考:
1.测量目标切实可行,写作设问注重开放
论文题测量目标的具体明确、易于操作,体现了评价目标的层次性和序列化原则。新课程提倡的三维目标落实到具体的试题研制中,究竟应该如何合理地、有层次地进行分解,为测量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引,这是我国考试命题首要回答的问题。从国外经验看,测量目标的层次化可以用图表来示意,具体内容见表4。
从表4信息看,历史测量目标是依据课程目标而确定的,由课标而来的测量目标具有抽象的概念性和高度的概括性,必须进行定量性转化表述,并界定具体行为,形成历史笔试考查的可操作目标与要求。所以,清晰化的测量目标是历史考试必备的。有了明确、清晰的测量目标,考生作为被测量对象,其价值的追求与实现,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试题的开发。一旦论文题以单一的、统一的价值标准去要求考生,考生就会“不合时宜”地顺应要求。所以,论文题评价主要体现在测量价值观的开放、试题内容的开放和答题过程的开放。当论文题营造出体现价值尊重的考查氛围中时,考生才会乐于参与评价的过程,受益于考试评价的结果,进而不断促进自己的进步。
2.命题路径科学合理,价值诉求渗透对话
在论文题的研制中,设问的谋划、问题的制定,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命题必须符合科学要求的基本程序和条件,建立在一定条件的材料之上,才有助于考生展现测量目标所要求的各项能力。材料论文题不仅要具备设计的具体条件,还要在考查价值上追求“理解与对话”,试题考查考生的知识与能力的同时,还要渗透对科学素养的考查,激发考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
由此,命题路径与条件的逻辑关系形成了“命题指导思想”“历史学科能力”与“历史知识内容”的一个三维体系。这种逻辑关系中渗入了“理解与对话”。“命题指导思想”是指对理论联系实际的对话;“学科能力”是对高校选拔人才的理解;“知识内容”是对历史在生产、生活等方面应用的反映。理解与对话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考生综合表现的改进与发展。考生作为测量活动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可参与到试题解密后的评估中,对“理解”的表达与分享,是需要通过“答题”来实现的。论文题变革的过程,需要有“理解”的彰显,以此作为研究的起点,测评主体、客体双方的心理要求。
3.测量理论联系实践,技术创新海纳百川
作为一所地方院校,密切产学研合作不仅是践行大学社会使命的必由之路,更是学校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必然选择。特别是在高等教育正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外在支撑因素变为内在动力的今天,地方院校只有抓住机遇,大力度开放办学,密切产学研合作,才能形成发展的大格局、大舞台和大空间,使学校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在专业建设方面
学校紧紧围绕河北省主导产业和重点发展的行业,适时设置与调整学科专业。比如,为了支持石家庄市“药都”的建设,先后设立了制药工程、药物制剂、药学、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等专业,形成了紧密围绕制药工业、以医药产业链为脉络的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专业群体。又如,为满足河北省纺织大省的人才需求,学校从1980年开始,先后设立了染整、针织、纺织等专业,逐步形成了从纺织、染整、服装设计、服装工程到服装表演的完整的纺织学科专业链,所设专业涵盖了纺织服装行业生产的全部环节。目前,学校所设的60个本科专业,与河北省重点发展的钢铁、装备制造、石油化工、医药、建材、食品、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十大主导产业有很高的吻合度,为密切产学研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人才培养方面
学校从两个方面入手,突出强化实践教育。构建了覆盖各专业、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实践教育体系,努力实现毕业生与社会的“零距离”对接。一是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要求所有理工科中青年教师都有企业挂职锻炼的经历,所有文科中青年教师都有参与社会实践的经历。二是坚持走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的路子。为学生搭建好实习实践平台。除了在校内建成了工程训练中心等多个校内实习基地外。还在工业和信息化部54所、邯钢集团、唐钢集团、石药集团、华药集团等128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很好地满足了学生实习实践的需要。
在科学研究方面
学校根据自身的区域和学科特点,把主攻方向瞄向地方,瞄准企业。与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共建了“国家环境保护制药废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与石药集团合建了“国家抗生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华药集团合建了“国家维生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石家庄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了“清洁能源化工联合实验室”等一批研发基地。“低温活化氯乙酸生产新技术”在全国26个省市的40多家企业推广,占全国氯乙酸生产企业的65%;“催化反应精馏技术”使醋酸甲酯水解率由24%提高到了80%以上,在国内一半以上的大型聚乙烯醇生产企业应用;“高效、高纯二氧化氯”系列成果,在国内10个省市的17家企业得到推广应用。
在社会服务方面
学校已经与河北省石家庄市、张家口市,山东省济南市,内蒙古集宁市等省内外22个地方政府建立了长期的科技教育合作关系。与河北省水利研究院共同承担的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为河北省水资源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与石家庄市环保所合作的“石家庄市大气环境治理规划研究”,为石家庄市调整东北工业区的布局提供了技术支撑。最近,学校还承担了石家庄市3项“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建立了石家庄市科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仿真实验室”,为石家庄市政府战略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学校密切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成效
学校密切产学研合作的实践证明,学校对地方经济社会的贡献越大,社会对学校的反哺也越强。学校不仅从密切产学研合作中获得了经费支持,而且更重要的是把学校的科技创新工作推向前进,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在产学研结合的基础上,学校形成了“服务地方经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鲜明办学特色,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学校在2007年进行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了优秀的成绩。河北科技大学原来是本科二批录取的学校,但由于录取分数线连年提高,去年有3个、今年又有4个专业被批准进入本科一批招生。学校毕业生以“上手快、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毕业生一分签约率连续七年位居河北省属高校前三名,许多毕业生在河北省重点企业的重要岗位上做出了重大贡献。提高了科研水平和成果转化率
学校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密切产学研合作,逐步形成了以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为主,兼有基础研究的科研工作格局。五年来,共承担了省部级以上纵向课题和重大横向课题1500多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40多项,获得专利授权140多项,有800多项科研成果在企业得到转化。
赢得了政府与企业的大力支持
在石家庄市每年组织的高科技攻关计划课题招标工作中,学校作为技术依托方承担的课题数量连年占其全部课题量的三分之~以上。在相互合作的基础上,许多企业相继投资助学。金蝶软件公司捐赠了价值1030万元的软件,在学校建立了金蝶一河北科大信息化实验中心;石药集团投资300多万元,与学校合建了“新药研发中心”。近几年,学校70%以上的科研经费来自于企业。
学校密切产学研合作的几点体会
在长期推进产学研合作中,我们有以下三点体会:
练好内功是密切产学研合作的基础
产学研合作的目的,就是学校与科研单位、工矿企业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和共同发展。为了能更好地发挥学校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学校在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科研投入等方面不断加大工作力度,苦练内功,不断增强竞争实力。
强化服务意识是密切产学研合作的前提
高校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需要一定的主动性,尤其是地方院校,名气、实力都比不上重点大学,更应从服务上多下功夫。主动走出去,联合科研单位,将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作为加强产学研合作的出发点,使企业在接受我们的服务过程中感到温暖、见到实惠。在一些科研成果的转化中,我们采取了学校先投入,企业根据该成果带来的经济效益支付报酬的方式,增强了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的信心。
抓好基地建设是密切产学研合作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