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课外阅读做笔记的方法

课外阅读做笔记的方法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2 17:41:3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课外阅读做笔记的方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课外阅读做笔记的方法

篇1

“一切为了孩子”,是学校、家庭的共同目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阅读,我们班一方面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图书室借阅书籍。主要以中学生必读书目和每学年课本中推荐书目为主,每位学生至少带来一本书进行阅读。同时,根据情况提倡学生进行图书交流活动,为班级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另一方面,通过开家长会,让家长明白“读书可以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的道理。让他们努力创设条件,鼓励子女加强课外阅读,并及时与学校取得联系,共同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二、做好读物推荐,扩大阅读范围

中学生所读书籍参差不齐,多以作文为主,名著不多。针对这种现象,我们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书籍,以中学生必读书目和课本中推荐书目为主,引导学生多看名著,多看成本的书,使学生摈弃了课外书等同于“作文书”的错误观念。如今的课外书却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并不都是适合学生读。在扩大学学生阅读范围的同时,还向学生推荐了部分优秀读物。一是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二是推荐与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宜的书籍。这样,使得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看的书籍,徜徉在书的海洋中,获取更多更好的知识。

三、指导阅读方法,做好读书笔记

学生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离不开科学的阅读方法。因此,我们利用课堂,把“教材”变为“学材”,把阅读方法的指导寓于课堂教学之中,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如:浏览法、精读法、略读法等。这样学生“得法于课内而得益于课外”,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在课外阅读中加以实践应用,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迁移,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其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教育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向学生推荐各种读书笔记类型,如:摘抄型、感想型和想象型。教师还通过提示范例,摘录讲评,交流感想等方式,提高学生做笔记的能力。

在阅读活动中,我们班采用统一规范的阅读笔记。读书笔记有以下几项内容:扉页是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籍贯、星座、人生格言、理想、最喜欢的书籍、藏书等。接下来是阅读方法指导。正文中,包括阅读的日期、天气、心情,书籍的名称、篇章、字数,精彩书摘,读书心得。

希望通过规范的形式,使学生掌握读书笔记的格式,使学生养成写读书心得的习惯,也能使学生无形中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对阅读笔记的考核,采用一同验收,查清读书笔记的篇数,读书笔记的书写是否规范,读书笔记的信息量是否符合自己的阅读量,读书笔记是否写自己读书的体会,等,据此,对读书笔记进行等级考核,对优秀的读书笔记进行展览、表扬。

篇2

学生的阅读世界是无限的。每个学生都有交流阅读成果和展示独特发现的需要。教师必须成为学生阅读的“知心人”,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和措施,多创造激励性的环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组织图书角。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教师可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

2.保证阅读时间。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及时推荐合适的读物或文章,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同时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空间和时间。

3.帮助选择有益读物。面对浩瀚的书山文海,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教育需要,认真地帮助他们选择有益的读物。

二、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爱读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孩子读书的欲望增强,才能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

1.以讲诱导法。孩子不爱课外书,从根本上说是对课外书缺少了解。老师可以利用各种契机,用语言描述给孩子建立一个有趣的课外书表象,让孩子对课外书产生向往。每周安排阅读课,我们根据不同的年级学生特点,适当安排一定的时间,引读部分成语故事、作文天地、经典名著,用生动的描述和精彩部分的戛然而止,激发学生强烈的看书欲望,激发孩子阅读类似书籍的兴趣。

2.以身示范法。每次读书时间,老师和学生一起读书、笔记;每次读书展示周,老师和学生一起撰写读后感、共编阅读小报。我们用自身阅读的状况、频率、习惯等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以师道的示范作用带动孩子,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爱上课外阅读。

三、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1.教师要经常指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并经常予以督促、检查,使他们养成习惯,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利用语文课召开“读书会”,让学生带上所读的书,互相交流所读书的名称、内容或体会、收获。将阅读与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将自己阅读的收获外显,尝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力及作文能力。

2.以读促写,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写作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积累的材料运用到作文中,让学生的成果得到应用,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评讲作文时,教师可把部分学生的优秀作文拿出来诵读,并让文章的作者介绍积累材料和运用材料的经验,让学生通过交流提高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

篇3

“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教师一定得有丰富的知识,要爱读书。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教会学生课本上的知识,而应致力于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母语。形成深厚的汉语积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知识,体会真情,更要以自己丰厚的知识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让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以生动风趣的语言开启学生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学习语文的快乐:以饱满的激情感染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学习语文是一种享受。总之每堂语文课都力求精彩,使学生感受到语文教师的魅力和学习语文的乐趣,在他们心中播撒语言的种子,植入“我要向老师学习”、“我要读书”的欲望。

二、自由阅读,孕育课外阅读的兴趣

现代教育十分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注重引导学生自由阅读,自由表达。“自由阅读”就是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不受拘束,不受限制,这是学生课外阅读的起步之举。

为了使学生有步骤地循序渐进地进行课外阅读,我们首先要在校内督促阅读。每周安排一节课外阅读课,允许学生自由选定自己喜欢的内容,无拘无束地阅读。或朗读或默读,或精读或略读,或快读或浏览,……只要他们高兴阅读即可,这样就发挥了学生课外阅读的主动性,激发了他们阅读的兴趣。

此外,教师还要和家长沟通。使之了解读书的重要性,积极支持孩子,为孩子买书、借书,并开展亲子阅读活动。

三、推荐书目,激发阅读的兴趣

当孩子们产生了初步的阅读兴趣时,我们还要有计划地安排一些指定篇目进行阅读。这些内容可根据不同的学段安排经典童话、名著、随文篇目,等等。

低年级适合安排经典童话,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等,还有一些低幼拼音读物和拼音美绘本的《绿野仙踪》、《小王子》等。高年级适合推荐中外名著,如《三国演义》、《鲁滨逊漂流记》等,还有与课文内容衔接的文章,如《十万个为什么》、《城南旧事》、《爱的教育》等。

另外还可推荐订阅《好孩子》、《世界儿童》、《儿童文学》、《中国少年科学画报》等刊物,让每个孩子都有数着指头等待刊物的急迫心情,让定期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通过推荐阅读,引导学生有层次、有目的地阅读,使他们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知识,活跃了思维,提高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为今后更广泛、更深入的阅读打下深厚的基础。

四、多彩笔记,享受阅读过程的快乐

课外阅读可以不论内容、不论形式,但有一点是必须强调的――“不动笔墨不读书”。低年级要学会勾画自己喜欢的语句,高年级要学习做读书笔记。

低年级学生勾画语句后要反复诵读,练习仿写。三年级起可逐渐教学生几种做读书笔记的方法:1,摘录好词佳句,写写自己喜欢的原因;2,写出所阅文章的提纲、大意,写写自己读懂了什么,了解了哪些知识:3,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4,综合以上要求去写。掌握方法后,可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笔记,每次所写内容不要求多,但必须有意义、书写工整。

光做文字性的笔记,时间久了,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我们可以结合小孩子喜欢画画、喜欢鲜明色彩的特点,让他们在笔记上画点自己喜欢的插图、花边,使笔记像手抄小报一样精彩,吸引人的眼球。视觉的美感也会使他们爱上读书、做笔记。当然,老师一定要讲清笔记内容和图画之间的关系,千万不可做成画报。

观察中发现,学生爱读不爱写。为了让“不动笔墨不读书”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我常常组织读书笔记展览。每次展览后,那几篇优秀的读书笔记总会在班里传阅,有人欣赏笔记的形式,有人摘抄其中的精华……相互比较后,班里掀起一股新的读书。

篇4

课外阅读是相对于教科书学习而言的一种读书活动。《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重视学生的阅读个性和体验,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而仅靠有限的课内阅读教学显然是无法完成这个目标的。因此,丰富的课外阅读就成了同学们提高阅读水平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课内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情感体验,而且在课外还要加强读书积累,不断培养语感。那么,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怎样让学生如饥似渴地进行课外阅读呢?

一、教师要做好导航,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名人名家朴素而富有哲理的话,告诉我们教师,要从孩子们一入学就要指导孩子们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为孩子们导航,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人有学步时,读有起步时。适时施教,在学生开读的最佳时段,教师帮助其树立起阅读的兴趣,这是语文教育走向成功的机遇。在个人阅读过程中,老师要多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集体阅读时,要求学生做到协调统一,才能产生和谐的美感;分角色表演读,让同学们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比赛读,让学生比出激情,给学生带来无穷的乐趣。

二、由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靠自己读书成长起来的学生,不但结实,而且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由此可见,课外阅读是多么的重要。教师可以结合课文教学,由课内精美文章的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如学了《音乐巨人贝多芬》一课,在学生被世界音乐大师贝多芬那顽强的意志、永不放弃的精神所感染的同时,可借此向学生推荐《钢铁是怎样练成的》《名人传》,学生从中了解更多名人坚强的意志品质,学习名人顽强拼搏的精神,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三、圈点摘录,掌握阅读方法

课外阅读是教学在课外的延伸。搞好课外阅读,关键在于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使学生会读。学生阅读文章,最大的毛病就是常常只注意作品的故事情节,对文章的思想和语言只满足于一知半解。克服这个毛病的最好办法就是读书要做好笔记。中国有句古话: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勾画,画出重点词语和句子以及自己喜欢的词句;自己喜欢的片断等。逐步养成做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并将摘记的东西内化吸收,学以致用。如果学生掌握并运用了这种阅读的方法,长此以往,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以《针眼里逃出来的生命》的作者李凤杰为例,当他写完这部中篇小说后,觉得精疲力尽,修改不下去。于是,他花了三个月的工夫,专门读书,把屠格涅夫的《猎人日记》速读了三遍,分析、体会、写笔记。后来再动手修改自己的作品时,竟奇怪的顺手和轻松,并取得佳绩。

四、制定计划,统筹安排

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必须从学生实际水平出发,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课堂教学,与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紧密配合,统筹安排,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包括课外阅读的目的、要求、步骤、方式、书目等,以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这是开展好课外阅读的前提。

篇5

一、氛围缺乏:在农村,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难以形成。在家中,家长不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工作之余,家长很少去阅读书籍,也较少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在他们的心目中能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孩子,就是一个乖孩子。其次,学校也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学生在校内的课业负担是比较重的,每周课表上安排了35节课,课余还有大量的作业要完成,很难挤得出时间来读书。即使是早读课也不大可能,得用来背诵指定的课文。因此,学生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都缺少读书的氛围。自然,学生对阅读提不起兴趣。

二、视野狭窄:学生阅读的书籍中优秀名著、民间传说、科幻读物等比重较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家长认识上的偏差。许多家长一听老师说要买课外书,他们首选是优秀作文选,他们认为优秀作文能帮助自己的孩子提高习作水平。因此,就狭隘地认为作文书就等同于课外书。其次是学生认识上的偏差。大多数学生并不喜爱看名著,即使是对教材中推荐的名著也是兴趣缺缺。学生喜欢看一些漫画和小说。其中有不少书的质量都比较差,真正能称得上文质兼美的极少。

三、读未得法:大多学生阅读课外书籍都是囫囵吞枣,粗粗浏览一遍,了解了故事情节就算是阅读过了。很少有人做读书笔记,就是做了笔记,也无非是几句好句,几个好词。为什么会这样?主要是学生对于阅读的目标不明确,他们只满足于了解一下故事情节即可,把课外书与动画片同等对待,完全忽视了语言文字的魅力。

为了改变学生课外阅读现状,我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加强了指导,不再是放任自流了。

一、由表至里,激发兴趣

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只有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因此,我通过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1.榜样激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能使学生产生看齐的向上心理。平时,我总是有意地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名家的故事,也在班中树立典型,让学生来激励学生,使他们逐渐认识到只有多读书,肯读书,才能有较高的阅读能力,习作水平才会逐步提高。同时,我以自己的行为来为学生做示范,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讨论,鼓励学生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无穷无尽的语言营养,精神食粮。

2.赏析激趣。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都选自名家、名篇,很有代表性。在平时教学时,我通常都会引导学生去细细品味其中的精彩片段,有声有色地指导学生朗读,学完后或介绍文章的开头、结尾,或介绍相关的作品,或介绍主要人物,来激发学生对文章阅读的兴趣。

3.活动激趣。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是十分必要的,在有趣、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后就不会将课外阅读当作负担。我在班级里定期举办各类主题竞赛,如讲故事比赛、诗歌朗诵竞赛、手抄报赛、成语接龙赛等,以此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

二、指导方法,注重实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我们教师本身并不能代替学生去读书,因此“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准确地运用阅读方法,做好读书笔记,课外阅读才有效率,才有收获。

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常用的是浏览。缺乏精读的阅读是没有深度的。因此,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我遵循由课内带课外,扶放相结合的原则,即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顺序,即先初读,感知文章大意,然后精读品析,最后评议摘录。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必须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读书笔记类型很多:摘抄型、提纲型、感想型、想象型等,我指导不同学习水平、学习能力的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笔记类型来记录阅读所得,并通过提示范例,摘录讲评,交流感想等方式,提高学生做笔记的能力。

三、落实检查,养成习惯

只有布置,没有检查是搞不好课外阅读的。对于课外阅读,我把它放到与课内阅读同等重要的位子,“书,不可一日不读;读,不可一日不查。”

篇6

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在农村,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没有形成。学生课余时间,完成家庭作业就万事大吉了,很少有学生能积极主动地阅读一些有益的书籍。课余时间完全成了他们休闲娱乐的空闲,三五成群或游戏,或打闹。

没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农村小学生阅读已是勉强,做笔记更成为他们的负担,不愿意也不习惯做笔记,即使做笔记也只是摘抄一些词语、句子;更有部分学生过分自信,认为自己过目不忘,时间一长,却忘得一干二净。

阅读方法不正确,目的不明确只读不思,思而不深,泛读现象严重。有时,虽然拿了一本好书,但是缺乏一种良好的阅读心理,猎奇心理较重,只凭兴趣,凡有生动的情节或新鲜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地读读。

课外书的选择重趣轻知由于他们年龄较小,阅历尚浅,选择读物时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笑话类书籍和搞笑漫画类书籍充溢着他们的课余生活,这样就大大降低了阅读的质量。而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类、科普类、品德教育类等的书籍却很少有人问及。

针对农村小学生阅读习惯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

激发兴趣,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动力兴趣是获益的先导,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笔者是这样做的。

1)环境熏陶。首先,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较差,但善于模仿。所以,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利用语文课堂,声情并茂地范读,同时配以肢体语言,以此感染学生,让他们从听觉、视觉上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其次,创造一种浓郁的读书氛围,让学生时时沐浴在“书香”之中,如沐春风。比如,经常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诵读、欣赏;组织学生捐书自办图书角;带领学生到学校图书室进行参观。从而激起他们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愿望。再次,树立榜样,使学生产生向上的心理。笔者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鲁迅、叶圣陶、老舍、张海迪等名人的读书故事。同时,留心观察班中喜爱读书的同学,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请他们谈谈课外阅读的收获。充分利用这些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以教学促阅读。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课堂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鲁迅先生说过:“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非常有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地进行课外延伸,扩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例如,在学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后,让学生从《唐诗三百首》中找来李白的诗读一读,积累文学底蕴;在学习老舍先生的《猫》之后,向学生推荐老舍先生的《母鸡》《养花》等作品,让学生感受老舍先生的文学风格;在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前,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艰辛的革命历程和伟大的一生。

3)信息反馈。学生的读书兴趣就像一棵刚刚出土的幼芽,教师要小心呵护,当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以后,为了稳定和保持,也为了获取他们课外阅读效果的反馈信息,教师可以和学生谈谈书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甚至可以引导他们对书中的人和事进行评价;也可以开展“故事会”之类的活动,让学生讲讲自己读到的故事;还可以进行书面交流活动,比如以手抄报的形式展示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以作文的形式向大家介绍自己读过的一本书、一个故事等。这些做法,大大激发全体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课内训练,课外延伸,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徐特立先生说:“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边思考边动笔,可以抓住重点,深入理解;做摘录,记笔记可以及时记下心得体会,对积累资料和活跃思想十分有利。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习惯和能力呢?笔者认为主要还是在课内下功夫:一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用笔在文中的重要或关键字句上圈、点、勾、画、批。二是在读的过程中,摘录佳词妙句,写读书笔记或作简要批注。三是运用工具书,除了自觉查阅字、词典外,还应学会查阅参考资料。同时要求学生将这些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只要坚持不懈,久而久之就会逐渐内化,养成习惯并形成能力。

方法指导,定向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过程其实就是思维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纠正那种“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不良习惯,指导学生读书时常问“为什么”的习惯。针对文章的内容和写法,问自己“为什么”,可以由表及里,深入思考。定向训练就是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阅读的训练。为了积累好词佳句,学习写作方法,可以精读;以欣赏为目的,可以朗读;为了消遣,可以速读,浏览;为搜集资料,可以跳读等。

篇7

虽然新课标出台已有好几年了,但依据笔者对所在学校各年级学生的观察和调查显示,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阅读兴趣缺失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家长和学校都非常重视学生对考试知识的学习,不支持和鼓励学生花费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这就压抑了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造成其课外阅读兴趣的缺失。

2 阅读习惯不良

很多学生阅读没有计划,很多时候都是走马观花,泛泛而读,缺少深入地理解和整体的把握。这样不仅造成时间的浪费,而且使阅读效率不高。同时,很多学生阅读都没有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据调查显示,65%的学生对课外读物只是粗略看一遍,不懂得精读和范读,更不去作读书笔记。

3 阅读资源匮乏

在广大农村学校,由于学校经费紧缺,图书的种类和数量还十分有限,图书添置和更新跟不上学生阅读的需求,并且目前在学校图书室中适合初中生阅读的好书也不多。另外,由于农村家庭条件不好,很多家长没有多余的钱来为自己的孩子购买课外读物。

二、加强语文课外阅读的策略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为改变现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针对农村初中学校的实际,并结合自身的实践,笔者在此提几点建议与大家商榷。

1 指导阅读方法,提高课外阅读的实效性

新课标对初中学生阅读的要求之一是“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毕竟有限,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对阅读材料精耕细作,所以阅读方法的指导就显得特别重要。为克服学生课外阅读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提高课外阅读效率,语文教师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具体指导。

(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课外阅读方法最主要的有浏览、略读、选读、速读、跳读和精读等,要使学生懂得在有限的时间里采用最有效的阅读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吸收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成功的阅读不仅使精湛的语言文字大放异彩,而且它们装载的思想、智慧、高尚纯真的感情会随着语言文字流入学生的心中,哺育他们健康成长。

(2)要培养学生做阅读笔记的习惯。要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必须鼓励学生养成在阅读时勤于动笔的习惯。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随着阅读的深入和思维的碰撞,往往会产生创造性的火花,而这些东西的出现常常是混乱、短暂和零碎的。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做到眼到、手到、心到,要随时记录下课外阅读中瞬间产生的“智慧的火花”,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和妙句等或摘抄、或做成卡片,把自己在阅读中深切的感悟写成日记或读书心得体会。

2 指导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1)制订计划,统筹安排。调查中发现,学生的课外阅读随意性强。进行课外阅读必须从农村中学实际出发,结合课堂教学,制订切实可行的课外阅读计划。重点做到时间落实,列入课程表,雷打不动。还应把课外阅读计划纳入语文教学计划,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阅读和作文配合,统筹安排。

篇8

“情趣”教学的内涵是:以情感为依托,让学习过程进入认知与情意的和谐统一的轨道。教学中,通过运用多种手段,充分调动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教师富有情趣的教学艺术诱导下,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趣味中获知,在求知中得趣,达到教与学的和谐、情与知的统一。可见,以“情趣”作为教师教学设计理念上的导航,作为语文教学中的导航,就避免了教学中只重语言训练,不重精神陶冶;只重机械分析,不重学习过程等近乎“残忍”的语文教学,保护好学生求知欲望和感悟的灵性,语文素养便会提高。

二、课堂阅读教学掌舵,课外阅读学习是语文能力提高的动力

我们知道如果是把学生的语文能力比作是一只飞鸟的话,那么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就是它的两翼。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吕叔湘先生也说:“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 在当今信息量激增的社会里,让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较强的课外阅读能力已刻不容缓,而我所支教的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

1、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在农村,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难以形成。在家中,家长不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工作之余,家长很少去阅读书籍,也较少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在他们的心目中能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孩子,就是一个乖孩子。

2、课外阅读涉及的范围较小:在家长和小学生的头脑中,一听说要买课外书,80%的家长、学生买的是优秀作文籍。形成了优秀作文等于课外书籍这样一种狭隘的概念。

3、学生课外阅读习惯难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囫囵吞枣,粗粗浏览一遍即是阅读。很少做读书笔记,即使做了笔记,也无非是几句好句,几个好词。

为了较大改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达到新标准所规定的要求,我们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对农村课外阅读的开展进行了研究和改革。

(一)激发兴趣,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动力

只有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

(1)榜样激励。榜样能使学生产生看齐的向上心理。平时,老师可以有意地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名家;更可以在班中树立典型,让学生之间相互激励,使学生逐渐认识并努力多读书,并且对书籍产生热爱之情,从书籍中汲取无穷无尽的精神食粮。

(2)活动激趣。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在有趣、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可以开展与课内阅读有关的收集活动,以课外促课内,相得益彰,体验收获的喜悦。还可以定期举办各类主题竞赛,如故事大王赛、诗王竞赛、手抄报赛、成语接龙赛,.以此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

(二)指导课外阅读,提高课外阅读效率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正确合理的选择自己所需的作品,快速准确的运用阅读方法,做好读书笔记,课外阅读才有效率,才有收获。

(1)做好读物推荐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差。作为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好读物推荐工作,在读物推荐时,重点是要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遵循这个原则,我们就可以从以下四个途径向学生推荐书籍:

(a)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

(b)推荐与年龄特点适宜的书籍。

(c)从时空结构上推荐有关内容。

(2)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法

篇9

学生的课外阅读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因此,教师首先一定要像黛玉一样,先推荐书目。黛玉告诉香菱:“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诗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人做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刘、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尚少,可引导学生选择以绘本图书、注音童话、寓言为主,兼顾科学小故事、科学小知识等为主要阅读对象。其次指导学生安排课外阅读时间,引导他们自由选择阅读空间,还要经常开设阅读指导课,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营造读书氛围,让学生体验到读书的乐趣。

二.推荐经典,提高品味

北师大版语文课本有配套的《阅读文库》,文章很精彩,但精彩的不一定都适合孩子的阅读,须有针对性地选择一部分即可。低年级学生由于知识架构尚浅,因此教师在引导时还要帮助孩子选择书的类别、篇目。正如黛玉把诗集交给香著作时说:“你只看有红圈的都是我选的,有一首念一首。”低年级的课外阅读中也可以涉猎名作家名作品,配合课文的单元主题,延伸阅读课文作者的其它作品,或者同步阅读相同主题的佳作。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统一,方能如香菱学诗,终有所成。如一年级学习课文《我的家》时,可推荐学生阅读绘本图书《猜猜我有多爱你》《我爸爸》《我妈妈》。

平常,我把我喜欢的一些名篇佳句教给学生。一次,孩子们上完体育课回教室了,一位孩子说:“老师,我很热。”另一位孩子马上接过话:“很热的是你的心(选自诗歌《谷子成熟了》)。”我听了,心里不禁发笑,虽然有些辞不达意,但孩子已将课外阅读中的文本语言化为己有。

三.重视积累,保卫兴趣

熟读成诵是达到积累很有效的方法。香菱送还《王摩诘全集》给黛玉想换杜甫的律诗时,黛笑着问:“共记多少首?”当然熟读成诵是在喜欢的基础上多读数遍的结果。其实在课外阅读中并不能要求学生一定要背诵,只要学生感兴趣,哪怕是一个词,一个句,或者一个自己学会的标点都行。最重要的是保卫孩子的兴趣,让他喜读,好读。

我们语文老师很时兴让孩子做读书笔记。但我认为这种做法对低年级孩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负荷,甚至会产生负效应。一些老师在下午孩子到校时让他们进行课外阅读,要求边读边做读书笔记,抄写若干个好词好句,更有甚者,还要求要写从这篇文章中读懂了什么之类,据说:“这样做,安安静静,多好!”不难看出,让孩子们做读书笔记还有另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保持安静。我认为这样做违背了课外阅读的初衷。为什么就不能让孩子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中,为什么非得让他读到精彩处就要停下来做笔记,为什么就不能让他延续情感与文中的主人公同喜同悲?有的人会说,只读不记,那么在考试中他怎么会把好词好句呈现在作文中呢?是啊,为了考试,我们语文老师不得不重写轻读,但我们有没有想过,今天不情愿的写会使他将来不情愿读了,那样的损失太重了。这又犹如橡皮筋理论:把课外阅读看作这条橡皮筋,做读书笔记犹如增加负荷,有一天,皮筋断了,他的课外阅读兴趣就没了。

篇10

关键词:兴趣;书源;引导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的时效性,我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读书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如引用书中一个精彩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指导学生读绘本《森林里的陌生人》时,就可以出示几张图片:“森林里的动物相继发现了雪人,很好奇,并且吃掉了雪人帽子上掉的坚果,甚至连雪人的鼻子(一根胡萝卜)也不放过。”问孩子们,你们想到了什么?孩子会说:“谁堆的雪人?”“到底谁是森林里的陌生人?”……那么带着问题读下去吧!读之后大家才发现,是一对小兄妹堆的雪人,这些坚果就是那两个可爱的孩子放的。故事尾声,哥哥和妹妹正躲在树丛后面观望着小动物们的欢喜。小动物们走了,小女孩儿又开始工作了,“趁它们还没回来,我们再多放些种子和玉米吧。”小男孩儿怀里抱着一个大袋子,说要在整个冬天喂这些小动物们,“等到积雪都融化,雪人也变成小水花;直到青蛙开始唱歌,树枝冒出新芽。”最后的画面:穿着鲜艳冬装的小兄妹俩,拉着小雪橇,那美丽的背影,让整个森林不再寒冷。多美啊!我个人认为这本书的图画远比文字优美,相信读完这本书的孩子会永远记得我所描述的画面,记住那对小兄妹,从小种下一颗“爱”的种子,接着告诉孩子们此套书还有三本,你猜,孩子会不会主动去找书看呢?

二、开发书源,让学生有书读

1.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开卷有益,但我们要说开卷并非都有益。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绝对不能放任自流,应该作必要的引导。只有教师引导好了,学生才会主动与文本的思维碰撞,会在阅读过程中自觉地去体验、思考,从而形成能力。这样,课外阅读的优势才会渐渐凸显出来。

2.发挥家长配合作用

通过家长会、家访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的重要意义,要求家长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古诗、儿歌、童话、寓言、小说、历史故事、科普知识等都应

涉及,阅读面要广,这样做的好处还在于,孩子在进入初中高中学习地理、生物、物理、化学、历史时,有一定的基础,不至于满头

雾水。

三、注重引导,使学生善读书

在现实中,不少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不尽如人意,主要是由于阅读方法不当,因此,教师和家长应互相配合,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使学生善读书,增强课外阅读积累。

1.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是在长期的阅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做到:一是定书。要阅读的书一旦选定,就一定要坚持读完,千万不可半途而废。二是定时。选择读书的时间,并且长期坚持下来。三是要定量。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要制订一个读书计划并严格地执行下去。

2.培养恰当的阅读方法

曾指出的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用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读书的方法有三种:精读、略读、浏览。针对一些长篇幅的书籍,例如:《水浒》《三国演义》等,教材中节选了它们的部分章节,在指导学生阅读原著时,要求可放宽,只作走马观花的浏览。知识性读物不能追求快速,不能观其大略,而是要理解每个知识点,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可以略读。针对语言精美的读物,要求学生细细品味,感悟语言的优美,并通过背诵、摘抄来帮助记忆、积累,积淀语言,培养语感。学生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离不开科学的阅读方法。因此,我们要利用课堂,把“教材”变为“学材”,把阅读方法的指导寓于课堂教学之中,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这样,学生才能“得法于课内而得益于课外”。

3.展示阅读成果

为使学生对课外阅读爱不释手,并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篇11

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抓好学生的课外阅读十分重要,必须引起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切切实实抓好学生的课外阅读,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教学质量。

一、引发阅读兴趣,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动力

1.名人效应

名人的榜样作用能够使我们的学生产生积极效仿的功效,会给学生一种模仿的触动。平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向学生介绍我们国家或是国外在读书方面特别优秀的知名人士,、老舍、鲁迅、冰心、、高尔基等等优秀的读书事例在学生的耳际回响,让名人的榜样作用熏陶感染学生,使小学生从自己的内心萌发想要读书的愿望,是一种来自内心的真实感悟。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去多读书,努力去读书,才会使自己具备较高的课外阅读能力。名人效应定会激励学生酷爱读书,使学生从书籍之中获取广博的语文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2.活动铺路

在学生每次开展活动之前,都要考虑到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培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收集与活动相关的信息资料,在阅读的基础上,找寻活动的素材。例如《×××优美的风景令我难忘》,活动前让学生自己去阅读优美的写景范文,摘录文章中的好词佳句,洞悉文章作者出色的写作方法,以给学生正确的指引,使学生体验到准备后获得收获的那份喜悦。

3.能力展示

让在阅读方面表现较好的学生展示自己在阅读方面的优异表现,能使学生看到教师对学生阅读方面的高度重视,从而激发自己阅读的兴趣,投入到阅读的过程中。

二、有效地选择课外阅读读物,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效率

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还要注重学生课外阅读读物的正确选择,我们教师必须做好学生课外读物的推荐工作,指导好学生选择书时应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小学生受自身年龄的限制,教师应该去推荐与他们相适应的书籍,千万不能图省事去搞一刀切,不管学生是几年级的,都是介绍一样的书籍。教师一定要依据学生的识字程度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

要知道,小学生毕竟还是小孩子,不要引导他们去阅读那些非常深奥、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学生一点兴趣都没有的文章,只要我们的目标正确,我们的价值取向合理,那就不要去区分是动画书籍,还是小卡片画书,只要是学生接受的、喜欢的、想要去读的,只要是内容符合就行,我们老师都允许学生去阅读,以充分满足学生的阅读愿望。

现在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是科技信息普及的时代,一些先进的媒体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电脑、智能手机等辅助阅读,只要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就会让其发挥功效。报纸、杂志、小说、电影、戏曲、广告均可以成为学生阅读的内容,有效地从中捕捉语文信息,达到丰富语文课堂内容的效果。

三、正确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法,强化学生n外阅读效果

有了兴趣学生的课外阅读充满动力,辅之课外阅读读物的优化选择,再有教师给予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正确指导,就可以使学生掌握系统的课外阅读方法,强化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

1.阅读方法一般分为精读和略读两种模式,指导学生掌握精读和略读的方法,对强化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至关重要

精读所指的是引导学生去抓住文章中的重点词句,仔细思考,深入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及思想内涵;略读是指引导学生先看看文章的前言、文章摘要、作者编写大意以及文章的目录等内容,先去初步了解整篇文章的内容、意图、模式以及规模,而后再去引导学生阅读整篇文章,分析文章的篇章、章节、标题、序节及段落内容,最后再去博览全文,了解大意。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在教师指导这方面,我们要去做的就是课内课外相结合,课外带课内,课内辅课外,循序渐进,按照一定的阅读模式,即先略读文章,初步了解文章的大致意思,然后再去精读文章,细致品析文章内容,了解文章作者要表达的深刻内涵,达到细致内化的效果。

2.辅导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同时,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

教师做定期的课外阅读检查指导,定期检查学生所记的读书笔记,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不断深化与完善。

篇12

二、 调查目的

课外阅读作为语文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职中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为了了解数字化时代我校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分析我校在课外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研究并实施我校课外阅读的实践指导策略,特开展了此次问卷调查。

三、 调查对象及情况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香华校区2014级全体高一学生,涵盖软件与网络部、商贸部、旅游部和会计部四个专业。调查的方法为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465份。有效问卷数在各专业部的占比为软件与网络部255/17.4%,商贸部392/26.8%,旅游部332/22.7%,会计部486/33.2%。男女生占比分别为:男生599/40.9%,女生866/59.1%。本次调查由“基于教育信息化的中职生课外阅读实践及指导研究”课题组全体成员进行。调查内容涉及课外阅读的动机与兴趣;阅读的方式及内容;阅读的方法和习惯等。

四、 调查结果分析

(一) 中职生课外阅读动机及阅读兴趣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阅读动机和阅读兴趣当时学生_展课外阅读的出发点和永动力,为此我们设计了两个问卷题目,其中表1的问卷题目是“你进行课外阅读是为了什么?”,表2的问卷题目是“你对阅读的喜爱程度如何?”

从表1数据分析来看,被调查者中,有39%认为自己进行课外阅读是为了“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有15.6%认为是为了 “提高自身修养和品味”,由此可见,我校近半的中职生能正确认识到课外阅读的意义和重要性,有明确的阅读目的。对这部分阅读动机较强的学生,我们应该为其提供足够的阅读资源和阅读书目的指引,以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而24%的学生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读书,这是被动性读书,缺乏自主性;有17.1%的是“无明确目的”的阅读,随意性很强;为了获取资讯和休闲娱乐而读书的分别占29.9%和14%。另外,有32.8%的被调查者是因为兴趣而阅读。对比表2的数据,很喜欢阅读的有168人,占11.5%;比较喜欢阅读的有424人,占28.9%;对这部分保有阅读兴趣的中职生,我们要想办法保护他们的阅读兴趣,如好书推荐与交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等等。图2的数据亦显示,52%的中职生对阅读的兴趣一般,7%的中职生不喜欢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读书应成为最重要的兴趣发源地”,如何激发这部分学生的阅读兴趣,成为我们阅读指导策略的重点。

(二) 中职生课外阅读方式及内容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2015年4月20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我国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58.1%,首次超过了图书阅读率58.0%。据此次调查,数字化阅读增速明显高于传统阅读,前者较上年增长8个百分点,而后者只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其中手机和微信阅读的增长最快。在数字化阅读成为趋势的今天,中职生的阅读方式有何变化? 受学生欢迎的阅读内容有哪些?为此我们设计了以下6个问题展开调查,数据统计及分析如下:

表3和表4的数据显示,我校有53%的学生偏爱纸质阅读,有47%的学生偏爱电子书籍;在数字化阅读的工具选用上,手机阅读的比例高达90%。对比表5和表6的数据发现:学生阅读时长高于1小时时,数字化阅读的占比要高于传统纸质阅读。

综合以上分析:近半数的中职生偏爱数字化阅读,而且主要集中在手机阅读上。学生数字化阅读的时间已逐步挤占了传统纸质阅读的时间。

问题7.您阅读的内容最主要是(可多选)

A.生活实用类图书410人/26%

B.娱乐休闲资讯301人/19%

C.励志类图书311人/19%

D.新闻时政类246人/15%

E.文学经典作品228人/14%

F.专业教辅108人/7%

问题7的调查数据显示,中职生选择的课外阅读内容中,“生活实用类图书”占26%,居首位;其次是“娱乐休闲资讯”类文章和励志类图书,分别占19%;接着是新闻时政类,占15% ;选择文学经典作品的只占了14%;最后是“专业教辅”类文章,仅占7%。可见中职生的课外阅读更注重实用和娱乐功能。

问题8.文学类图书中,您阅读较多的有(可多选)

A.经典名著 191人/13%B.科幻小说286人/20%

C.武侠小说474人/32%D.青春校园小说574人/39%

E.网络文学489人/33%F.言情小说415人/28%

G.散文诗歌128人/9%

问题8统计数据显示,在文学类图书中,中职生选看最多的是青春校园小说,占39%;其次为网络文学,占33%;接着是武侠小说,占32%;再接着是言情小说,占28%;科幻小说,占20%;倒数第二、第一的分别是经典名著和散文诗歌,占比为13%和9%。可见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层次较低。

中职生课外阅读现状与分析

(三)中职生阅读方法和习惯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问题9.您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所采取的阅读方法是?

A.以精读为主306/21%B.以略读为主419/29%

C.以浏览为主 440/30%

D.能综合运用前面几种方式290/20%

问题10.您在阅读过程中有没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A.有481/35% B.有时有497/37%

C.从来没有387/28%

问题11.您是如何做读书笔记的?

A.摘抄好词佳句380/26%B.圈点批注110/8%

C.做佳句评点420/29%D.写心得体会117/8%

E.提出看法427/29%

问题12.您有没有阅读计划?

A.没有,看到感兴趣的就读639/44%

B.有,制定计有规律阅读826/56%

【问题9】的调查数据显示,中职生在课外阅读中,以略读和浏览的形式为主,只有21%的学生以精读为主。能综合运用前面几种方式的仅占20%。可见对阅读方法的指导仍需加强。综合【问题10】和【问题11】的调查数据,有近1/3的学生没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有1/3的同学能运用摘抄好词佳句、圈点批注等方法做读书笔记。【问题12】的调查结果显示,有56%的学生能够制定阅读计划,有规律地开展课外阅读。而有44%的学生则没有阅读计划,碰到感兴趣的书就读,具有随意性和被动性的特点。

(四)中职生阅读制约因素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问题13.你家长对阅读的喜爱程度是:

A.不喜欢 189/13%

B.一般 826/56.4%

C.比较喜欢319/21.8%

D.很喜欢131/8.9%

通过上图数据对比,学生对阅读的态度选择“一般”或“不喜欢”的加起来有58.6%,家长的是59.3%,比例非常的接近。由此可知,家长对阅读的喜好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阅读的态度,家长的示范和家庭的阅读氛围对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非常重要。

问题14.您觉得是什么原因会影响你的阅读量(可多选)

A.阅读氛围不浓厚601/41%

B.缺乏选书指导259/18%

C.信息获取途径不足364/25%

D.资源不足(图书资源、经费等)482/33%

E.学习压力大522/36%

F.没兴趣324/22%G.阅读速度慢275/19%

【问题14】的调查数据显示,影响学生阅读的因素中,阅读氛围占据首位(41%),其次分别是学习压力(36%)、阅读资源(33%)、信息获取(25%)、阅读兴趣(22%)、阅读速度(19%)、选书指导(18% )等

综合以上分析,我校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存在以下几大问题:

1.校园及家庭阅读氛围不浓厚导致学生阅读兴趣不高。被调查的对象中对阅读的喜爱程度为“一般“或”不喜欢“的学生比例达59%。在影响学生阅读因素的调查中,认为阅读氛围不浓厚会影响到自己阅读兴趣和阅读量的学生达41%,占据首位。这个阅读氛围既是指家庭的阅读氛围也指学校的阅读氛围。

2.课外阅读内容层次较低。中职生选看文学作品排名靠前的是青春校园小说、网络文学、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和科幻小说,经典名著和散文诗歌排名最后。

3.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数据显示,44%的学生没有制定阅读计划的习惯,65%的学生没有良好的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4.数字化阅读挤占传统阅读的时间会越来越多。数字化阅读以手机阅读为主。

五、建议

教育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兴趣和能力。我们大部分的职中生在十多年的教育历程中,没有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一旦他离开校园就将书永远地丢弃在一边,教育一定是失败的。学校和家庭不重视阅读,是导致学生的阅读兴趣缺失,文化素养和智力背景苍白虚弱的主要原因。针对我校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创设书香校园,营造良好阅读氛围。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种热爱书、尊重书、崇拜书的气氛,乃是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所在。”学生在访谈中也提到希望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因此领导重视,教师倡导,全员阅读,机构保障,阅读活动常规化是值得我们职业中学探究和实施的领域。

2.探究学生阅读心理,激发学生的兴趣。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与自我教育》一书中说“在向少年建议读什么样的科普读物时,教师要研究他们的兴趣、志向和才能。最主要的是要使这种阅读逐渐成为一种精神需要,激发出认知的欢悦情感。我们认为,如果一个学生对阅读科学读物还没有入迷,就是我们还没有找到通往他心灵的门径。”

篇1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而写作水平则是学生语言文字综合运用能力的表现。叶圣陶曾经说过:“从国文科,咱们将得到什么知识,养成什么习惯呢?简括地说,只有两项,一项是阅读,又一项是写作。”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则是作文教学的关键。

古人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良好的习惯对写作来说尤为重要。养成良好写作习惯的同学,作文挥洒自如,一气呵成;相反,“谈文色变”,无从下手。特别是农村初中生,作文存在着比较普遍的虚假现象,写进作文中的人、事是虚的,观点是强加的,感情是浮浅的,一味地说套话,失去了生活的真实性。面对新课标作文教学要求,结合农村初中生作文现状,笔者就作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谈几点体会。

一、培养学生养成说真话、诉真情,写农村特色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说老实话,绝不允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这就要求学生作文要努力做到求“真”,求“实”,求“活”,求“新”。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呢?观察事物是认识事物的必由之路,也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准确的表达力、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办法。老师可以引导农村初中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身边的事物,到熟悉的家乡寻美,在取材中孕育美,在写作中抒真情。

二、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养成良好的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众所周知要写好作文,课外阅读非常重要。如何加大农村初中生的课外阅读量?做法如下:农村学生拥有的课外书有限,那么,就应该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帮助学生增加阅读课外书的机会。比如利用教师自身的藏书资源,把教师自己的课外书借给学生并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也可以结合教材和教学资料来指导学生对一些相关文章进行阅读理解以巩固课本知识点,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理解深度;或指导学生多读、背诵一些诗词……这些都可以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去订阅或自己订阅一些较好的中学生报刊读物,尤其是一些他们比较感兴趣的课外读物。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故事类,包括各种故事,像成语故事,对联典故等等;一类是现在流行且文字优美的文章;并通过组建“班级图书角”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创造条件。

同时,还应教育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最后,还应加强学生的熟读背诵工作,不仅要严格要求他们完成课本上规定背诵的任务外,还应引导学生把阅读中的一些佳作背下来,甚至还应补充一些古文和现代文让他们背诵。并安排一些课堂时间和学生一起来学习、感受并欣赏。

总之,加大课外阅读量,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就能提高写作水平。

三、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

修改,是写作文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工序”,是提高作文质量的重要措施。

如何修改培养呢?做法是:传授方法,抓住要领。写作之前有写作要求,写完之后也应该以此为纲进行修改。一般来说自我修改分两步:

1.精心“自改”。学生完成初稿后,我要求他们用朗读的方法,一句句反复朗读,仔细推敲,找出不通顺、不明白、不清楚的地方,进行修改。对于水平高的学生来说,要求他们结合每次作文训练的重点和要求认真反复地读初稿,边读边“思”,审题是否正确,选材是否合理,层次是否分明,详略是否得当,中心是否明确,表达是否准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