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7:41:4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颈椎的保健运动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呈现发病率上升,患者低龄化趋势。颈椎病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病程长、易反复。
遵循中医治未病理论,根据颈椎的生理特点,颈椎病的致病因素,发病机理。我们在门诊中进行颈椎自我保健的健康教育,经过实践,确有成效。现整理报道如下。
1 防寒保暖
颈部肌肉、血管等组织,受寒冷刺激会收缩、痉挛。可造成筋膜嵌顿,或造成肌张力不平衡,小关节错位。甚至使肌腱周围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水肿。
中医认为颈部在人体组织结构中属阳。人到中老年阳气亏虚,易于感受风寒外邪,导致经脉闭阻,气血凝滞,肌肉、筋骨酸痛、麻木,关节活动不利。颈部感受风寒,轻则落枕、重则诱发颈椎病。
提示:注意颈部防寒保暖。夏季要避免长时间暴露于空调风口。穿着低领服装时随身携带围巾,以适应不同环境的气温变化。睡眠时注意避免竹、皮、陶等材质的枕、席寝具对颈椎的影响等。
2 端正姿势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注意使颈椎保持正确的姿势。颈椎长时间或经常处于不良姿势,容易引起颈背部的部分肌肉等组织疲劳、痉挛、疼痛,肌张力不平衡。可造成颈椎生理曲度改变;降低颈椎关节稳定性。或造成颈椎关节功能紊乱。
提示:不要躺着看书、看电视。看电视、操作电脑要正面对着屏幕。屏幕的高低、方向、距离要适宜。睡眠时枕头高低适宜。
3 避免疲劳
保持一个姿势,必须由骨骼、肌肉、韧带等组织的协同作用。颈椎长时间保持单-二姿势会引起肌肉、韧带的疲劳损伤、痉挛。血液循环不畅。日久可造成肌肉变性,韧带松弛或肥厚。甚至造成颈椎间盘损伤或椎管狭窄。
提示:伏案工作或者看书、看电视。操作电脑1小时应休息片刻。或者变换工作调整。或者做适当的颈部运动,以快速消除疲劳。
4 预防咽炎和颈椎外伤
当患有咽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时,咽喉部炎症组织充血水肿影响颈椎,容易诱发颈椎病,或使颈椎病情加重。
颈部外伤可直接造成颈椎损伤,或加重颈椎病症状。
提示:增强体质,积极防治咽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病症。
避免激烈的颈椎动作,参加体育运动或从事特殊职业时做好颈椎防护工作。
5 适当运动
中医有导引防治疾病的传统。通过适当的运动方式,适当的运动量,增强颈背部的肌肉、血管等软组织的收缩、舒胀。通调气血,疏通经脉。消除疲劳、改善症状、修复损伤。
提示:适当的颈椎运动,持之以恒。推荐颈椎操。颈椎操
(1)扩胸运背
预备姿势:坐位,双臂前平举,双手握拳,拳心向下。
动作:①收臂、屈肘、扩胸。②还原成预备姿势。重复10次。
作用:运动斜方肌、棱形肌。
提示:收臂,屈肘,扩胸时肘部平肩。
(2)前屈后伸运颈
预备姿势:坐位,双目平视前方,肩、臂自然下垂。
动作:①低头屈颈。②还原成预备姿势。③仰头伸颈。④还原成预备姿势。重复10次。
作用:运动颈深肌、背深肌、胸锁乳突肌。
(3)左右侧屈运颈
预备姿势:坐位,双目平视前方,肩、臂自然下垂。
动作:①头斜向左侧、左侧屈颈。②还原成预备姿势。③头斜向右侧、右侧屈颈。④还原成预备姿势。重复10次。
作用:运动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后斜角肌。
(41左右侧旋(转)运颈
预备姿势:坐位,双目平视前方,肩、臂自然下垂。
动作:①头向左侧旋(转)、左侧旋(转)颈。②还原成预备姿势。③头向右侧旋(转)、右侧旋(转)颈。④还原成预备姿势。重复10次。
作用:运动胸锁乳突肌、头夹肌、颈夹肌。
(5)前旋肩运背
预备姿势:坐位,双目平视前方,肩、臂自然下垂。
动作:①含胸。②耸肩。③挺胸。④还原成预备姿势。重复10次。
作用:运动肩胛提肌、斜方肌、棱形肌。㈨
提示:动作连续缓慢,肩部动作轨迹呈圆弧状。
(6)后旋肩运背
预备姿势:坐位,双目平视前方,肩、臂自然下垂。
动作:①挺胸。②耸肩。③含胸。④还原成预备姿势。重复10次。
作用:运动肩胛提肌、斜方肌、棱形肌。
颈椎操要求:速度缓慢,幅度要大。因人而宜,持之以恒。
颈椎操锻炼要求动作速度缓慢,防止动作速度过快造成颈部软组织损伤。缓慢而大幅度动作使肌肉组织充分的收缩、舒张,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促进肌肉张力平衡,保持颈椎关节稳定性、灵活性。
颈椎操锻炼者可根据自身情况每天锻炼1~3次。体力不能耐受者宜从小运动量(动作幅度小,每个动作重复3~5次)开始。随着体力增强,逐步提高运动量,扩大动作幅度,增加动作次数。持之以恒。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分手术和非手术两种,非手术治疗包括药物的内服或外贴、静脉点滴、颈椎牵引、针灸理疗、手法按摩等。其中,手法按摩最为大众接受又简便有效的疗法之一。但是,颈部是大脑与四肢躯干连接的唯一通道,里边有非常重要的组织结构,肩负着“上传下达”的重任,倘若胡乱折腾就会“上下失去联络”,严重的会导致瘫痪,甚至死亡。
以下情况的颈椎病患者禁止手法按摩:脊髓型颈椎病;有明显的颈椎节段性不稳定;颈椎病伴有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结核、肿瘤;颈椎病伴有骨折,严重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颈椎病伴有急性传染病、急性化脓性炎症、皮肤病。
即使是适宜手法按摩治疗的颈椎病,也要“该出手时才出手”,如果在急性期或炎症渗出期是不可以手法按摩,因为此时按摩会令症状加重,反过来影响以后的治疗。炎症渗出期,首先要用药物控制炎症,待急性期过后,才能按摩,否则会越按越痛。
颈椎病患者保健3注意
颈椎病就算治疗好之后,如果不注意巩固疗效和预防保健,也容易反复发作。
【中图分类号】R6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420-01
所谓颈椎病易患左侧就是以左侧症状为主的颈椎病。
颈椎病不仅常见、多发,且逐年呈年轻化发病趋势,该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作者在近二十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在颈椎病人群中,有明显的左侧易发倾向。大多数颈椎病患者都是左侧颈肩部酸困、疼痛,左肩胛区有明显压痛点,左上肢麻木沉重、肌力下降等临床表现。
颈椎病左侧易发因素究竟有哪些?目前尚不明确,医学文献中未见相关报道。我们通过对历年临床资料的搜集整理,病例的随访、追访,找到了一些颈椎病左侧易患因素,以提示人们避免致病因素,远离颈椎病带来的烦恼。作者经过对5年的临床资料分析,探索出了部分左侧颈椎病致病因素,现报道如下,愿与专家,同道们商榷。
1 临床资料
2005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颈椎病患者513例。其中男230例,女283例,年龄最大77岁,最小16岁,平均年龄36.6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7天。按临床症状表现,左侧颈椎病384例(75%),右侧颈椎病72例(14%),其他颈椎病57例(11%)。
2 讨论
2.1 颈椎病又称颈肩综合征,是由颈肩部活动减少而引起,是某个不良姿势长期反复作用致颈肌群及相应组织血液流速变慢,肌肉、肌腱代谢产物堆积,易形成劳损增生,组织的弹性柔韧度降低,局部肌肉肌腱条索化变硬。表现为局部软组织易疲劳,酸困憋胀,喜热恶寒等症状,颈椎X光片、CT、MRI示:颈椎退变、增生、生理曲度消失甚至背屈,颈肩盘彭出、突出、脱出、神经根受压等。
2.2 在人们生理特性中:人们在运动中上肢活动多于下肢活动,右侧肢体活动多于左侧。如在田间劳动、采摘果实、施工建筑、手工编织、车间作业、司机、驾驶、竞技运动等。当站立,坐位工作时都在使用上肢劳动、而上肢中左侧活动相对较少,左上肢致使平衡协调被动反复单一运动,使其血液循环减少,代谢产物堆积,组织修复能力降低。
2.3 在生活习惯中:人们右手灵活多用,如书写、办公、打牌、打球、做家务、用餐、织毛衣等日常生活活动中,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右手为主来完成的,左上肢只是平衡协调被动反复单一运动,左上肢活动相对较少使其血液循环减少,代谢产物堆积,组织修复能力降低。
2.4 在劳作运动中:人们在负重、扛、搬、提、抬重物活动中,但肩背包时绝大多数是用右上肢来完成,只有在右手不能独立完成时才会用左手协调完成。左上肢只是平衡协调被动反复单一运动,左上肢活动相对较少,使其血液循环减少,代谢产物堆积,组织修复能力降低。
2.5 颈椎病除颈部症状外,肩胛区尤其是左肩胛上角下角与脊柱处,肌肉酸困、痉挛性疼痛的症状尤为明显。这些都是由于左上肢只是平衡协调被动反复单一运动,左上肢活动相对较少,使其血液循环减少,代谢产物堆积,组织修复能力降低。
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骨质或颈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刺激或压迫了颈部脊髓、神经、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
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中医正骨科副主任中医师梁家伟介绍,从理论上讲,颈椎病是一种退行性病变,多发于中老年人。但现在年轻的患者却越来越多,甚至连大学生也出现了颈椎病,其中,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流行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手法按摩有禁忌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分手术和非手术两种,非手术治疗包括药物的内服或外贴、静脉点滴、颈椎牵引、针灸理疗、手法按摩等。
手法按摩不只是按摩肌肉使之松弛,还包括了关节复位等“重手法”,因此不能随便按。在接受手法按摩前,先要做照片、MR等相关检查,弄清楚颈椎病的类型。在颈椎病的类型中,对于神经根型、椎动脉型和交感型颈椎病,手法按摩效果好,是适应证范围。但有以下情况的颈椎病患者禁止手法按摩:⑴脊髓型颈椎病;⑵有明显的颈椎节段性不稳定;⑶颈椎病伴有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⑷强直性脊柱炎;⑸颈椎结核、肿瘤;⑹颈椎病伴有骨折,严重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⑺颈椎病伴有急性传染病、急性化脓性炎症、皮肤病。
颈椎病患者保健三注意
颈椎病即使治疗好之后,如果不注意巩固疗效和预防保健,也容易反复发作,这时还需注意以下三点:
适当的 平时要注意端正坐姿,上班休息期间不要趴在桌面上睡觉。回家后也不要放任自己做“懒骨头”,更不要侧卧在沙发上看电视、蜷缩在被窝里玩手机等。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60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905-02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白领、办公室及电脑工作人员常常觉得脖子发僵、肩背部沉重,甚至头痛、视物模糊、视力减退等颈椎病症状,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通过颈椎病的发病因素可知:注意生活和劳动保护,避免颈部受伤和疲劳,强化颈部和肩背肌肉的功能锻炼,是预防颈椎病的根本措施。为减少其发病率,指导患者预防和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1 对颈椎病患者施行健康教育的方式
1.1 即时教育 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医生要对患者的疑问,即时进行解答,讲解颈椎病的相关知识,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
1.2 个性化教育 针对患者掌握相关知识的个体差异,采用“一对一”的个性化教育方法,将颈椎保健知识正确传授给每位患者。
1.3 集中教育 针对大部分颈椎病患者普遍存在的共性健康问题,我们集中进行群体性教育,让大家接受健康知识时互相促进。
1.4 视听教育 由医生现场演示组织颈椎保健操的正确动作、要领,带领患者共同演练,并逐一给予指点。在治疗室的影音系统中播放颈椎健康知识,让患者在治疗的同时轻松获取健康知识。
1.5 书面教育 通过健康教育宣传栏,发放宣传手册及折页,使颈椎病患者对各种相关知识了解得更全面,认清自我保健的重要性,提升自我保健意识。
2 颈椎自我保健指导
2.1 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严防颈部“挥鞭伤” 颈椎在人体中所处的位置,恰是“鞭子的末梢”,在无防备情况下的突然跌倒或猛然的大幅度转体,尤其是乘车中急刹车时的反冲力,容易使颈部发生“挥鞭性损伤”。有些病人不明白,突然跌倒时的臀部着地,为什么会造成颈部组织的挫伤呢?其道理就是如此。因此,在日常生活或劳动中,尤其在高处作业或乘车中,要有保护意识,预防颈部受伤。如发生外伤,应积极治疗软组织损伤及颈椎小关节错位;因此,坐车时可适当地扭转身体,侧面向前;抱孩子姿势不合适,容易造成过伸性颈椎损伤。以上情况均应积极预防。
2.2 纠正生活中不良姿势,防止慢性损伤
2.2.1 保证良好的坐姿,定时活动 从事会计、打字、编织等工作人员,由于工作需要,颈部处在不协调受力状态,颈后肌肉和韧带长时间受到牵拉,易于发生劳损,颈椎前倾造成椎体前缘相互磨损导致增生,颈椎间盘老化,从而继发一系列症状。电脑前工作、伏案阅读或书写的正确姿势,对减轻颈椎间盘挤压力和颈部组织的载荷力有极大的帮助。应采取自然端坐位,颈部、胸部挺直,桌椅的高度适中,如桌子高或椅子过低,就会使人头部过度后仰和双肩上抬,易造成颈肩部肌肉劳损。工作半小时左右应做颈部运动,缓解颈部肌肉紧张。站立或坐位工作中的正确姿势,是预防颈椎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2.2.2 保证良好睡姿 人每天大约1/3时间是在睡眠,睡眠姿势不当会造成颈椎间盘内压力增加,使颈椎周围韧带、肌肉疲劳,诱发颈椎病。睡眠应以仰卧为主,侧卧为辅,侧卧时左右膝关节微屈对置。俯卧、半俯卧、半仰卧或上、下段身体扭转而睡,均属不良睡姿,应及时纠正。
2.2.3 合理用枕 为使颈椎在睡眠中保持正常生理曲线,应注意枕头的软硬、高度应适中,不宜过高过软,能自然塑形的材料为最佳。枕头的形状应为中间低,两端高,这样可以对颈部起到相对制动的作用。侧卧睡眠时,枕头的高度应相当于一边肩宽,让颈椎至脊柱保持直线,使颈部肌肉相对放松;仰卧位睡眠时,枕头高度一般用15cm左右,放置于颈下,保持头部轻度后仰的姿势,使颈椎保持正常的生理曲度。
2.3 预防慢性劳损 由于某些工作需要特殊姿势或在强迫中工作较长时间,如果不予重视,极易发生慢性劳损,并逐渐发展为脊柱病。如电脑工作人员、收银员、会计师、打字员等,应利用工间或业余时间作平衡运动松弛紧张的肌肉、韧带及肌腱,以加强肌肉及肌腱等组织的韧性及抗疲劳能力。
2.4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2.4.1 全身锻炼 我国古代有“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成语,唐太仆王冰在其《内经·素问》注释中将它解释为:“摇筋骨,动肢节抑按皮肉,捷举手足……”。因此,平时尽可能少坐多动,多走路,多骑自行车。每天要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锻炼,如慢跑、太极拳等。
2.4.2 颈部锻炼 前屈、左旋、右旋、后仰,既可缓解疲劳,增强肌肉韧度,还可滑利颈椎关节,加强颈椎的稳定性。
2.5 注意颈部保暖 颈部受风寒常导致肌肉痉挛、僵硬,造成落枕,加重颈部板滞疼痛。在秋冬季节,最好穿高领衣服,防止颈肩部受凉;夏季空调温度不宜太低,而且不要直接吹。
2.6 防治咽喉部炎症 咽喉部的急、慢性炎症也是颈椎病的原因。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饮水,不吸烟,积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若一旦出现急慢性咽喉炎症状,应及时诊断和治疗,以减轻炎症,防止诱发颈椎病。
2.7 防止酗酒 酒精会影响钙质在骨上沉积,易患骨质疏松症、骨质软化症,加速颈椎退行性变。
2.8 心胸开阔,避免压抑感情 长期压抑感情,遇事不外露,多愁善感的人易患神经衰弱,神经衰弱会影响骨关节及肌肉休息,长此以往,颈肩部容易疼痛。所以,要经常保持乐观向上的好心情。
3 总结
3.1 健康教育可以提高颈椎病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 由于颈椎病患者的病程往往较长,而且症状容易反复,特别是有眩晕、活动障碍症状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等异常情绪,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日常生活中,颈椎的自我保健十分重要,药物治疗只能暂时减轻疼痛,而日常自我保健则是保护颈椎、防止颈椎关节退化的重要措施。有些患者还意识不到颈椎自我保健的重要性,平时不注意颈椎保健锻炼,只有当颈部出现症状才进行治疗,而且错误认为疼痛减轻就可以,结果可能导致加重病情。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通过信息交流,促进患者自愿接受有利于自身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影响健康危险因素,使患者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1]。通过系统的健康教育,希望患者能了解颈椎病的发病机理;掌握并能正确采用自我保健措施,进行适宜的锻炼。这些有目的和有计划地对颈椎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很好,可以帮助患者了解颈椎病知识和自我保健技能,使患者能主动进行颈椎锻炼,延长颈椎病复发周期,提高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
3.2 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促进健康教育技能的提高 医务人员由于对疾病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健康教育只是在简单的知识传授上,缺少针对性的指导和教育,使患者没有得到真正的指导。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健康是人类最重要的财富。人们进医院不再是为了诊断和治疗,更多是为了得到健康服务[2]。因此要求医务人员要从患者或健康人群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的角度整体考虑人类健康水平和提高生活促进质量[3]。医院应重视医务人员知识的培训,通过开展健康知识的培训,鼓励广大医务工作者扩宽知识面,提高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