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德育课程体系建设

德育课程体系建设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2 17:41:4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德育课程体系建设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德育课程体系建设

篇1

课程体系建设是培训开展的基础性工作。课程体系能否实现预设目标,需要通过对课程体系的评价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比较,方能得出结论,而课程体系及建设的改进、调整和不断完善也必须依据评价的结果来进行。因此,为更好的规范全国工商系统培训工作,统一培训标准,全面提升教育培训的工作质量,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有关课程体系建设的评估指标体系,成为当前培训工作中有必要研究的一个前沿性课题。

一、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和系统构成

(一)设计原则

评估指标体系用以系统地、客观地反映评估对象的全貌。评估的意义在于对工作的指导和质量检查,因此研究评估体系应遵循以下五项原则:

1、方向性原则

评估具有很强的导向性,评估的结果往往反作用于工作实践,并按照评估的标准指导实际工作,在确定评估要素和评估标准时,应本着有利于培训目标的实现,有利于素质的全面提升,有利于能力水平的提高的这一建设宗旨来构建。

2、全局性原则

培训活动广泛开展于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国家工商总局及以下各级培训机构主要担负着处以下等各级干部的培训工作,这其中既有综合素质培训,也有专项业务培训。按照公务员培训的分类,还包括初任、任职、更新知识、专门业务和后备干部培训等。这些不同类型的培训,因其具体目标和任务的不同,培训的课程体系也不同。在进行评价体系设计时,应考虑系统实际,从全局出发,在充分分析各级各类培训特点的基础上,从中提炼出具有共性特征的一般要素,选择能够广泛适用的表达形式,以适应系统主要培训类型对课程体系建设评估的要求。

3、完整性原则

课程体系建设的评估指标体系应全面地、系统地再现课程体系建设的各个方面,在指标设计时,应考虑到整个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各个主要因素,使评估者能够多角度、多侧面地考察分析课程体系建设的全貌。

4、实用性原则

根据操作的实际,指标体系在设计时注意以下几点:1/对末级指标的评价标准,尽可能地使用量化标准或一些可操作化的语言来概括表达;2/在计算上要尽可能少的使用数学表达式,使计算通俗化;3/尽可能地避免指标的繁复设计;4/注意挑选主要因素作为评估指标。

5、科学性原则

(1)广泛征询专家和业内人士的意见,严格遵循科学研究的方法,仔细斟酌指标的选取和指标权重的确定,确立的每一项指标和指标权重都言之有据。

(2)对评估工作的各个方面给出操作规范,避免因使用不当而造成结果失真。

(二)系统构成

评估系统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由评估的指标和指标的评价标准两项构成。前者是课程体系建设工作及其工作成果的真实再现,后者是工作及其成果质量的衡量尺度。因此,该课题研究的整体思路是:在工商行政管理培训的总体目标指导下,以能力研究为基础,适应各级各类培训课程体系评估的要求,从课程体系建设工作和课程体系两个方面分别建构指标体系。

二、课程体系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建设涉及课程体系及其建设两个层面,其中,课程体系评估是对课程体系的状况进行考察,课程体系建设评估是对课程体系形成过程状况进行考察。

(一)关于一级指标

课程体系建设工作有两个主要环节,即课程体系建立与课程体系调整,分别设计为两个一级指标。课程体系本身评估是对课程体系本身的检测,表现为内容和使用说明两个方面,内容是课程体系的构成问题,使用说明是课程体系的使用方法问题,本指标体系分别将课程体系组成和课程体系说明作为课程体系评估的两个一级指标。

(二)关于二级指标

1、课程体系建立的二级指标分解

课程体系建立在课程体系建设整个过程中具有前端性和基础性,是影响课程体系质量的首要因素,其不仅体现了课程体系开发的指导思想,还引导着课程体系的发展方向,最终决定了课程体系的具体内容和结构。为更好地做好课程体系建立的二级指标分解工作,研究了如下问题:a)培训有哪些类型,确定开发哪些类型培训的课程体系,它们之间有否相同;b)根据前述的工商行政管理干部培训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需要了解学员的需求,需要进行工商行政管理干部的能力分析和研究;c)什么样的开发人员具有研发能力;d)课程体系建立应有怎样的科学保障。在此基础上,课程体系建立的二级指标设计为:培训类型分析、培训需求调研、能力标准研究、开发人员组成、评估五项。

2、课程体系调整的二级指标分解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不断完善,随着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自身的改革与发展,工商行政管理干部培训也必然随之调整。因此,为干部培训建立的课程体系也是不断变化的,随着工商行政管理监管内容、监管方式方法手段以及监管对象等监管体系和模式的变化,课程体系必然适时做出调整,调整的主要依据是工商行政管理的实践,辅助因素是来自培训环节的反馈意见。为此,把课程体系调整的二级指标设计为:监管体系研究、教学意见收集、方案调整三项指标。

3、课程体系组成的二级指标分解

课程体系组成指课程体系包括什么具体内容和怎样构成,即课程体系内容和课程体系结构,把二者设计为课程体系组成的二级指标。

4、课程体系说明的二级指标分解

对课程体系说明的考核,一是应当克服课程体系研发的随意性,避免课程体系研而无果的现象,或草率应付,简单列一张课程体系表敷衍了事的做法;二是应当考虑是否为培训中的具体使用提供了便利,对课程体系的内容是否作出了必要的解释,对课程体系的一些使用方法和建议是否作了明确的规定。说明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容说明,二是使用说明。本分课题研究把这两个方面作为课程体系说明分解后的两个二级指标。

(三)关于三级指标

课程体系建设的三级指标来自对二级指标的进一步分解。三级指标从内容上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总体来说是根据工作内容的不同层面或不同角度确定的,在确定三级指标时,更多考虑的是可测量性和是否为主要检测项目等技术因素。

转贴于

1、课程体系组成项下的三级指标

课程体系组成是课程体系建设的成果,它是课程体系考核的核心内容,在研究中主要考虑了三个问题:

(1)课程体系的组成是否与能力标准相适应(注:①能力标准包括内容、等级与能力组合;②能力标准应按照不同岗位、不同职级来建构);

(2)课程体系的组成是否突出了行业特色;

(3)有助于能力培养的互动式教学,在课程体系中是否占有足够的比例。

2、课程体系说明项下的三级指标

课程体系说明是课程体系得以使用的文献依据,因此,它应对课程体系中每一单一课程的教学要素都应说明要求,以便更好地发挥其在课程计划编制中的参考价值,这是其一;其二,任何课程体系的设计都是根据具体的情况设计的,也都有其局限性,为了正确的使用,必须就其使用范围做出说明,以增强课程体系的适应性和它的服务性功能,在进行课程体系设计时可留有自由调整的余地,并在使用说明中加以叙述,使课程体系更为完善。综合这两点,课程体系说明的三级指标共设计了六项,详见课程体系建设评估指标体系表。

三、指标解释和应用说明

(一)课程体系建设主要评估指标解释

1、“通用能力”:指由国家人事部门和组织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对公务员制定的一般能力标准。

2、“专业能力”:指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职能决定的依法监管和行政执法的能力,它包括依法行政的学习理解能力、依法监管的运用执行能力、执法办案的技术技巧等。

3、“岗位能力”:指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具体业务岗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它一般根据岗位职责和行政职务级别的要求来确定。

4、“开发人员”:指直接参加课程体系研究和建设的工作人员。

5、“一线任课教师”:指正在教学岗位上执教,所任课程与拟开发课程体系有关的教学人员。

6、“教务教研管理人员”:指正在从事教务管理和教学研究的工作人员。

7、“专业课程”:指工商行政管理专业业务课程。

8、“实践课程”:指以师生互动为特征,以培养学员实践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模式课程,它通常包括现场考察、讨论、辩论、案例分析与研讨、情景模拟、执法课堂等教学模式的课程。

(二)指标体系应用说明

本评估体系针对不同培训类别建立,相对比较宏观,一般不针对一期或一次培训班来使用,否则评估结论会有偏颇。如果某一类型的培训只做过一次,可直接应用本体系;若其培训周期较长,分别几个阶段完成,应对整个周期开设的全部课程进行评估。

(三)指标评价标准与权重的设定

1、评价标准

在评价标准中凡是涉及到以数字比例确定标准的,均采用了访谈法或座谈会法或实证法或三者结合的方法来确定。下面以课程体系组成指标为例,叙述数字标准的研究。

课程体系组成评估无论是其内容还是其构成方面,都需要以一定比例数据作为评估标准。在实际确定其数据比例时,它主要有这样三个来源:(1)源自一定数量的有经验的教务、教研、教学人员座谈会取得的经验数据,具体做法是课题组成员先拟定初始数据,然后组织人员,召开座谈会,通过讨论加以确定;(2)源自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培训中心和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干部学校构建课程体系模式的调研文献资料。(3)源自2001-2005年五个单位(国家工商总局、新疆工商干校、河北工商干校、内蒙古工商干校、江西工商干校)各类培训班的课程计划。

篇2

1.IBC学员的基本要求。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IBC项目每年只招收64名学员(每学期32名),竞争非常激烈,以此来保证该项目较高的学员素质和较好的学术环境。本项目只面向大三学生,同时,还要求学员来自经济管理学院且具备以下两个基本条件:英语四级成绩在500分以上;GPA在3.0分以上(3.0分~4.0分)。实际操作中,英语四级成绩在500分以下并且GPA在2.5分~3.0分者可以有参加面试的资格,凡未通过英语四级或GPA低于2.5分的学生不能参加此课程。

2.IBC项目的教学模式。IBC教学模式长期保持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能保证学生在高效的教学方法的指导下真正学有所得。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是为期4个月的实际演练,这也是IBC项目的本质所在。在这4个月中,学生要修读由西方外教执教的5门课程并全程英语授课。实践中,每门课程在1个月内集中授课。在这种1个月内每周5天的集中授课方式下,学生能更好地集中精力掌握所学内容。课程难度以易—难—易的方式安排如下:商务合同及谈判、财务分析、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和商务调研项目(Business Research Project,简称BRP)。

BRP是一项独立的调研项目。这个项目贯穿于整个学期,学生以4人为一组,与北京某跨国公司上层主管进行一次面对面的采访,并运用本学期在其他四门课程中所学知识做出一份商业调研报告,在学期末学员以小组为单位对其研究成果进行展示。

IBC项目实施的目的是“让学生具备胜任国际商务重要职位的素质”。实施IBC项目的教学模式具有如下特色:

一是教学重点以核心商务内容为主,如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管理会计学、合同以及这些科目间的联系。二是商业调研项目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旨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采访的方式,在中国大型跨国公司的上层主管那儿获得实践经验,同时能够了解企业内学生的工作情况。三是IBC的理念是服务学生,因此,重心在于学生而非教师。例如,IBC学员有向活动参加者和校方介绍特邀演讲者和主持讲座的机会,借此得到培养、锻炼。四是让学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职场上更具竞争力,教学重点由管理学转移到人力资源管理上。学生通过课程能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技能,如简历建立和面试技巧等。

IBC教学方法

1.演讲。以演讲或口头展示的方式教学是其主要的教学方法。学生不仅可以从中学到基本概念和商务课程的新观点,还可以通过英语讲座的方式提高听力水平,可谓是一举两得。

2.小组讨论。小组讨论也是IBC成功的另一主要原因。整个课程都是基于小组合作进行的。在整个项目中,每个学生会被分到5个不同的小组,多数以4人为一组。因为课内讨论都以英文交流,所以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英语听力和口语能力,还能增进彼此的了解。最近一项由IBC全体学员参加的调查表明,通过IBC课程,他们对身边的同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展示。在整个IBC项目中每位学生要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做9次~12次展示并正装出席,每位学生最终不仅证明了自己对所学概念和知识的熟练掌握,同时也培养了在众人面前展示的能力和自信。

4.研讨会。在整个学期中,将会邀请众多嘉宾演讲人做讲座,讲座内容或是针对某门课程,或是面向整个项目,如“美国富布莱特”系列讲座项目不仅给了学生结识像IBC外教一样具备专业素质的学者的机会,而且也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和体验新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无论是到位于当地的跨国公司参观还是大学拜访,都能增强学生对于商界的了解。来自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如普华永道、毕马威的合伙人和麦肯锡的人力资源总监有关“剖析麦肯锡面试的案例分析”的演讲,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整个IBC项目的价值也同时得到提升。

5.角色扮演。某些课程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此方法还能让学生在特定的场景中享受自身角色的扮演,以及在此过程中建立的友谊。

6.案例分析。这种方法同样是对主动学习和创新思维的实践。案例分析的难易程度不等,通常先由简单的商业研究(一页纸)再到如“哈佛商学院案例分析”等复杂的内容。

IBC项目实践效果

1.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在硬技能上,IBC课程安排的5门课程都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对于之前很少系统地学习专业课程的学生来说,整个IBC无疑营造了一个良好的专业学习氛围。

2.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在软技能上,IBC培养了学生一种创新思维方式,让学生在实际的团队合作中学会如何有效沟通,如何更好地进行团队合作,在实际的展示中提升自信心,所有这些都依赖于IBC对实践环节的注重。通过各种不同的展示和研究,让学生亲自尝试将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运用到实践的公司和案例分析中。全英文的展示,让每个人都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在挑战之后,获得的是在英语口语表达和专业表现上的快速提高。此外,大多数项目分析都是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这就使学生在实践环节中,不仅能活学活用所学知识,而且也可以提高团队合作的能力。每个项目都会碰到不同的组员,每个人在前期的磨合中都会产生矛盾,但会努力解决这些矛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除了更了解彼此外,还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更好地合作,更有效地工作。例如,在刚刚结束的HR课程上,除了基础的专业知识外,学生还学习了如何制作简历和面试的注意事项,甚至模拟了全英文的面试场景,这些实用的技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3.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IBC项目有富布莱特的专题讲座,通过一些知名教授的讲座来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开拓专业视野。IBC有大量的英文专业资料,需要学生阅读分析后反馈回来;还有丰富多彩的课外教学环节,特别是在上“marketing”课程时,学生要到麦当劳、宜家等商店实地观察,以一个消费者的身份亲自去捕捉信息,之后要求学生自己把观察到的进行总结分析,形成自己的研究报告;学生也会研究swatch、可口可乐等知名品牌,学习其成功的经验。

篇3

随着我国医药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加入WTO后,我国的中药行业也加快了现代化、综合化、国际化的步伐。中药领域新学科、新行业不断涌现,社会迫切需要一批新型中药人才,以推动中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已经进入了大众化时代。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专业设置不断拓宽,各学科之间不断交叉、渗透和融合,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中药学课程体系。中药学人才供求将趋于饱和,人才竞争将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这就对中药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而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就是课程体系建设。因此,构建新型的中药学人才知识结构,深入开展中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讨实现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充分体现高等农林院校中药学专业的特色[1]。积极推进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进一步优化专业学科结构,加强实验室建设与实习基地建设,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带动专业教学改革,促进专业学科发展,加强学科师资队伍建设,以师资队伍建设带动课程改革与建设,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中药学专业技术人才是我们进行改革探索的主要目的。下面介绍对本校中药学专业进行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的体会。

1 推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近年来,我们对本校中药学专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了以下改革:改革实验课程体系与实验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改革实验教学管理模式与机制;建立系统的传授知识与探索研究相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2]。以教师为主导,培养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积极开展并推行“启发式”“问题式”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其他辅助教学内容,强调对学生分析问题、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如通过让学生查阅、翻译外文资料、撰写读书报告、参与老师科研、设计实验方案、申请并直接参与创新课题研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科研创新能力。运用多媒体、实物或投影等教学手段,强化教学的直观性,提高教学效果。

实践课程是整个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我们特别注重实验课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并不断增加实验课学时比例,修改设计新的实验课程体系,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从而强化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2 课程设置与改进

课程设置是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体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取决于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可行,它关系到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结构的科学理解和准确把握,直接影响到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3]。我院中药学专业的原课程设置结构不够合理,一些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学时较少,一些必要的选修课没有开设。课程开设较杂乱,尤其是实验学时偏少,导致有些实验课质量不能保证,学生操作能力较弱,达不到预期的实践教学效果,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和水平,也不利于学生知识面及视野的开拓。因此在全校范围内实行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同时,我们对中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改与补充。课程体系调整主要包括: (1) 近年来,随着中药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迅速发展,产生了一些新学科。我们结合本校特色优化专业基础课程,强化专业特色,增加新兴中药学科。如中药市场营销学,中药新产品开发学,中药质量检测,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新药研究与设计,制剂设备与机械,这些新兴学科近几年来发展很快,也最能体现现代中药学的特色,我们将其作为专业选修课进行开设。(2)删除一些与中药学关系不大的课程,将一些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课时有所增加,如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分析、中药药理学等课程。其中这些课程的理论和实验学时几乎达到1∶1,保证了实验教学质量。 (3)扩大选修课范围。随着社会发展,对中药人才的需求由单一性发展到多样化,选修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例就相应地增加。各校根据社会需要和本校实际都开有方向选修课程,我们也根据实际情况开设本专业任选课程和跨专业任选课程。增设的新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应用型知识和丰富多彩的学科前沿动态知识,如男性健康教育、女性健康教育、中医学入门、中医养生学、药物与健康等课程,提高了选修课程的数量,为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创造了条件,并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4)根据市场人才需求设置专业方向,充分发挥中药学科的优势,以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三个特色方向:即中药资源学方向、天然药物方向和中药质量控制方向)的人才培养思路重新修订中药学专业教学计划,制订了中药学专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强化实验能力、突出学生个性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目的,使学生具有较好的文化素养和多层次的知识结构;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成为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性人才。

3 制作所有课程的多媒体课件、进行网络课程及精品课程建设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用于教学已成为现代教师必备的技能之一。我校中药学科担负着整个中药学专业所有的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教学任务,而所有这些课程都要求教师制作了PPT课件,并要求青年教师在使用前进行试讲,由同行指导,提出意见及建议,经过修改后再应用实施。经过实践表明,利用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量大,形象逼真的特点,能够有效地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些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有flash动画;有的教师将自己多年的体会及经验融入到课堂中去;有的课件制作提纲要领、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还有的教师将自己多年的科研经验及体会与课堂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用实例、实验装置图、科研经验和体会、科研中常用的仪器设备等通过课件制作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听课兴趣和热情,加强了师生的互动。同时我们还注重网络课程与精品课程建设,要求一些课程的课件上网、习题上网,使学生通过网络与教师对话交流、探讨问题等。精品课程能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教改成果,因此加强精品课程建设,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目前我们已将部分课程申报了校级精品课程,希望通过建设取得好的成效。

4 加强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中药学专业实验室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已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实验室已拥有仪器设备总值300万元,今后会进一步加大实验经费投入,在明后两年将预计投资500万元,用于补充更新实验仪器设备。该实验室不仅对中药学科的教学及科研是一个重要支撑,也能为今后开办药物制剂等新专业打好基础及提供良好的条件。实验室目前承担中药学专业的中药化学实验、中药制剂分析实验、中药药理学实验、中药药剂学等实验。目前中药学专业实验室已被定为校级重点实验室,下一步正在申请林业部重点实验室。在今后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学校将继续加大对实验室建设的投资力度,改善学生实验和教师科研的基础条件和设施,进一步加大对专业学科实验室、中药浸制标本实验室、实验动物中心、分析仪器室等的建设力度,分期分批对原有实验室进行改造和扩建,使实验仪器和条件基本达到国家规定要求。为中药学专业的发展、学科的壮大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持。

我们还注重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初步将规模比较大、技术力量比较强的企业、科研院所及医疗单位和一些植物资源保护区作为专业教学实习实践基地,先后与杭州天目药业、浙江鑫富药业、杭州胡庆余堂、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临安市饮品加工厂、浙江杭州民生药业等十几家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在省内外建设十多个挂牌实习基地。另外我们学校位处临安,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及植物生长条件,周围有很多有名的植物山林,如天目山、功臣山、高山、顺溪、清凉峰自然保护区等,森林植物资源及药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与同类院校同专业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药物植物种植、采集、实地考察及实习认知的优势。另外,校园里种植有两千多种植物,是名副其实的植物园,极其便于中药学专业的学生认知药用植物。学院在2005年又启动了百草园(药用植物园)的建设,学校投入100万元用于百草园的建设,预计建成10 ha中药基地。目前已建成4个种植大棚,中药基地3.3 ha,计划种植以浙江道地中药材等为主的中药材,成为校内认知实习基地。它的建成和付诸使用,将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中药相关的知识,通过实践教学,增强专业实践技能,提高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探索开放实验室教学模式、开展创新课题的申报及实施

近几年学校开展了开放实验室项目申报及创新课题申请。我院开放实验室是为发挥实验教学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和自我提高的要求而建立的。二级学院制定了开放实验室的使用与管理规程。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自主组成课题组,自选教师担当课题负责人,选择研究项目后进行申请立项,经专家组评审、筛选立项后进入实验室。学校给每个课题组资助600~1 000元的实验经费,由实验室统一管理,用于购买药品材料或用于测试,所用其他仪器设备由实验室提供,资助期限一般为6个月~1年。这种灵活的形式、宽松的环境能激发学生的热情、求知欲和主动性,使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性得以发挥。当学生在实验中遇到问题无法解决时,可以找指导教师询问或在教师指导帮助下解决。指导教师还负责审查学生的设计方案,以保证实验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经过6个月到1年的研究后组织开放实验室课题及创新课进行结题总结。每个课题组要上交课题结题报告。通过实施可以看到,通过课题研究使学生独立进行科研的综合素质和实验动手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绩,有些科研成果还撰写成了研究论文并予以公开发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6 进一步加强学科及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是教学的保证,一个结构合理、发展态势良好的师资队伍对于学科及专业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近年来学院十分重视学科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紧紧抓住学科方向、学科带头人、学术梯队,结合专业学科特点,加大了学科建设的力度。坚持以老带新、新老结合的教师梯队的规划,提倡教师在职进修,有计划安排教师外出进修的方针,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根据中药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计划的需求,中药学专业近年来大力开展以引进优秀人才和加快师资进修培训为重点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重视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培养,选派优秀教师出国或到知名大学进修及深造,同时不断引进具有博士学历及高级职称的人才充实师资队伍,使各主干课程教师队伍在年龄、职称、学历组成上更加合理。目前中药学专业现有教师2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人,在读博士2人,初步形成了一支高学历、高职称、中青年教师为主的学术梯队,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增强。通过这些措施,使本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学历层次有了明显的提高,师资队伍结构得到了优化,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改善,整体发展态势良好。

7 扩大宣传和影响,加强与兄弟院校的联系,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

近年来我们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走访兄弟院校,进行考察调研,加强联系,学习和借鉴兄弟院校教学改革的先进经验,扩大宣传和影响。我们先后与一些制药企业、研究单位及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近年来,食品与药学院进一步加大横向联系,积极挖掘办学潜力,不断优化组合教学资源,注重面向市场和社会需求,拓宽中药学专业方向,探索联合办学新途径,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制药企业老总来院作学术交流等。

以上是我们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践中得到的一些体会。通过近几年的改革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我们将不断努力,深入进行中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研究与探索,努力培养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要求、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景堂,祝丽英,李存东,等.高等农林院校增设中药学专业的探索与实践[J].药学教育,2006,22(1):9.

篇4

以教学促科研、搞好科研为教学,是当今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教学改革涵盖了学科建设、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多方面,只有全方位的教学改革才能达到不断完善高等教育的目的,从而实现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作为高等院校的工科教师,应不断地改革完善自己所教的课程,为社会培养有创新思想合格人才。本文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与实践,提出了“教学与科研互动”的课程教学创新模式,构建了“将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的最新技术相结合,丰富课程内涵”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理念与思路,优化了教学内容;创建了以“教学、科研、实践”为主线,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案例仿真演示,提高教学效果;实施了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实践体系,利用项目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通过教学实践,解决了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繁、多、杂与教学时数偏少的矛盾,将教学目标与企业技术需求紧密结合,实现了以教学促科研、科研为教学的目的,在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中,应用效果显著。

一、将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的最新技术相结合,丰富课程内涵

教材的选取与教学内容的优化。“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课程是本校电气工程专业新开课程,这几门课程与电力系统的工程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电气工程整体学科框架之下开展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将“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课程形成课程链,优化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丰富课程内涵、培育学科生长点、强化电力网络模型构建、运行状态分析、安全分析等意识、促进课程之间交叉渗透。

目前,电气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教材的版本很多,现有的很多中文教材从内容上看差别不大,教学内容仍然是在“以学科为中心,知识为重点”的观念,偏重于理论和知识的传授。特别是数值计算在整个教学内容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使学生把大量的精力用于复杂计算,忘记了科学计算与工程运用的相互关系,计算的目的是为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由于这些课程研究的是实际的电力系统中的相关环节的专业知识,涉及到大量工程中的知识和概念,在教材选取和内容处理上应结合工程实际。通过认真阅读和研究国内外同名课程的教学情况和教学资源,课程组讨论了选用中文、外文教材相结合的原则,“电力系统分析”课程选用外文原版教材。

由于教学改革的需要,“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时数比以往减少,教学内容多、繁、杂,学科专业技术发展快,教材更新慢。要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对所授课程的教学目的和知识内涵十分明确,根据专业特征,结合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和行业发展最新技术,增加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新型电气设备的发展趋势、发展动态、研究热点等内容,将大规模电网的运行状态与安全分析为切入点,优化整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删除过时的知识,使优化后的课程教学内容与知识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先进、实用。充实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主干课程的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丰富电气工程专业课由理论到实践的课程体系,把教学内容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和创新灵感。

二、以教学、科研、实践为主线,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是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根本区别。传统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满堂灌输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引导式、启发式、互动式的研究型教学理念和方法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有鉴于此,我们对专业课程进行了改革的尝试,改传统的学科型教学为应用型教学,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和积极的研究者。以教学、科研、实践为主线,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科研的支撑,教师拥有敏锐的创新思维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科研工作水平的提高是提高创新型教学的关键。坚持创新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实现教学科研互动。在创新教学中挖掘科研思想,深入钻研教学内容每一个知识点的内涵,面向生产实际和专业前沿发现问题,寻找课题,以挖掘创新潜能和发现所要解决的问题;将科研搞好,也可进一步促进教学工作,把科研工作中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及科研论文中的主要论点引入课堂教学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中,以此启发学生独立意识与专业思维,形成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学生的应变素质、创新能力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培养。

三、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案例仿真演示,提高教学效果

响应教育部关于积极推广使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的要求,主要包括:(1)采用多媒体教学,中、英文相结合电子教案;(2)教学要求和电子教案在网上公布(3)利用教师邮箱等答疑和讨论;(4)利用电子邮件递交和批改作业,(5)仿真教学。授课主要利用中文讲解,加必要的英文术语,便于学生课后阅读和领会教材内容。

为了让学生学习并理解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采用电力系统分析和可视化平台(Power World Simulator)进行系统仿真分析,将电力网络的潮流计算、短路计算、无功补偿等运行结果可视化显示在屏幕上,非常直观,使学生对系统运行情况一目了然。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关键概念,让学生立刻看到课堂中学到的概念如何应用在实际工程,并加深理解,激发了学生对电力系统领域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坚持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结合学科发展前沿,将实验室建设成集实验、实习、新产品开发与设计及科学研究于一体的多功能实践教学平台,实现了工程素质训练、科学研究试验与专业技术进步的有机结合。电力网络仿真软件(Power WorldSimulator)在北美地区等调度中心成功应用,并已在国内南方电网各大电力调度中心使用。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利用课内、课外时间,采用电力网络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实验,自己动手构建电力网络,将所学知识灵活的应用到实验当中,在实验过程中,结合部分电力网络的实际数据进行系统稳态运行及故障状态分析,使实验过程更接近于实际的电网环境,真实再现实际电网运行的动态过程,提出系统故障的解决方法,增强学生对于电力网络安全的意识,缩短学校教育与电力行业要求的差距,使毕业生能尽快地胜任工作。提高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对电力系统的学习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结合电力行业特征,采用校企互动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到大型火力、水力发电厂、风力发电场、变电站等地参观实习,了解发电厂及变电站实际生产及运行情况,了解企业技术需求。针对企业需求,结合仿真软件组织学生共同进行模块开发,借助传统学科积累,把教学研究与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接轨,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项目教学法,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项目是指以制作或设计一种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软、硬件)为目的的任务,面对企业技术需求,将教学内容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加深对已有知识、技能的应用,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主动学习新知识,灵活运用新学到的知识、技能来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将本课程所学的知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演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查阅必要的参考资料,向教师和专家进行请教等多种途径获得项目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实现项目的具体方法,为项目的讨论做好准备。对于分组进行的项目,还要集体分工准备,互相交流,以调动全体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独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写出项目的实施方案。项目实施主要靠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相互间的协作为主,在此阶段教师随时对学生遇到的问题给予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并督促学生及时完成项目实施计划的各个环节,以保证学生能够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按计划完成项目任务。项目评定是对整个项目教学实施情况的验收,也是对学生在该项目执行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做出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为项目的完善设计提供依据。通过几年的教学尝试,每年有20多名学生参与项目的设计和开发工作,并且出色地完成了课程设计及毕业论文;同时,教师和学生深入企业,发现问题,找到了科研工作的切入点,师生共同研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和关键技术问题,部分研究成果已在企业进入试用阶段,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形成教学、科研与实践的良性循环。五、结语

本文构建了以教学与科研互动模式的教学实践体系,提出了将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的最新技术相结合,丰富了课程内涵,教学中发现课程教学内容新体系实施效果好,并且压缩了课堂教学课时数;以教学、科研、实践为主线,更新了教学观念,改变了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案例仿真演示,提高了教学效果;实施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实践体系,依托校企合作,实施项目教学,锻炼了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和协作精神,缩短了理论与实际工作的差距,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性和学习积极性。同时,老师和学生共同为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企业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场地,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和工作适应性得以增强,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采用教学与科研互动模式的课程体系建设,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的途径。同时,通过教学,提升了教师教学与科研水平,在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中,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刘喜双,姚健.先进制造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探索,2010,(8):62-64.

[2]罗庆跃,刘湘涛,黄大足,王跃球,刘家芳.教学与科研互动培养创新型人才.2006.

[3]孙淑琴,嵇艳鞠,王应吉.基于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尝试[J].电气工程学科成立100周年暨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2008.

[4]李辉.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教材建设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52-53.

[5]浩歌.加快高教改革迎来未来发展主动权[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1-1.

[6]王蓓.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实现四个根本性转变[J].教育探索,2010,(8):66-67.

[7]周光礼,朱家德.重建教学:我国“研究性学习”三十年述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39-49.

[8]李夏,闻娜,刘成伟.项目教学法在《电气CAD》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教育,2010,(05):189-189.

[9]乔和.关于《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科学教育论坛,2006,(2):108.

[10]李芳,胡斌,李红艳,任红,陈新军.《电力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研究[J].文教资料,2006,(5):190-191.

[11]董武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实践教学的新模式[J].教学天地,2001,(9):20-22.

[12]陈铁柱,黄志勇,马强.实施整体创新构建现代化教学新型体系[J].高等工程教育,2010,(4):141-145.

[13]张秀芹.素质教育下教师角色的转变[J].辽宁教育,2004.

[14]张永健.电力系统仿真在教学中的应用[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1997,(13)2:60-63.

[15]李保刚,赵小侠,王玉琴.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分析与仿真[J].安阳大学学报,2004,(3):34-37.

篇5

作者简介:李伟娟(1978- ),女,河南开封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2-0046-02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办学规模日益扩大,2010年全国共有高等职业院校1246所,比2009年增加31所,在校生平均规模为5904人[1]。高等职业教育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形式也日趋多样化,而课程体系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乘着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东风,以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为载体,强化课程改革与建设,努力探索适合我院院情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体系。但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在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亟需我们去解决。因此,我们必须加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构建合理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地发展。

一、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原则

课程体系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建设的重要内容。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体系的构建要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学生自身的发展,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调整和修改,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校企合作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的建设必须坚持校企合作,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和学生学习效果考评办法;共同开发工作任务、教学方法和教材等资源;利用校企双方所有的教育资源,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学习情境和课程实施条件。在企业的运行环境下进行人才培养,校企互相兼职,共同管理课程教学、岗位培训等相关工作,互惠互利,共同谋求发展[2]。

(二)以学生为本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要以完善学生个体人格,提高学生的个体素质为首要目标,并着眼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让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学会发展”,逐步完善学生的人格[3]。

(三)以就业为导向

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体系建设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按照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合理设置课程体系的结构,注重学生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学习,把用人单位的需求转化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并在课程体系建设中体现出来[4]。

(四)实用性

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仍偏重于基础文化知识和理论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的技能和从业能力的培养观念还是比较薄弱,学生毕业后面临的就业问题还是比较严峻。高等职业教育着重培养实用型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学生,必须经过实践锻炼,能够成长生产、建设、管理等服务第一线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可课程设置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突出实用性,而不是以学科体系为中心。

(五)实践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应强调实践性,需整合跨学科设计,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职业技能培养为主要目标,增加实践性教学,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到校内外参加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懂得如何做,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适应性[5]。

(六)调适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不仅能满足当前某一岗位的要求,还要满足就业者转岗之后的需求,也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就业,而且应使学生可持续发展[6]。

(七)开放性

国家政策的变更、国际形势的变化和行业企业的变动都会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从而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必须保持开放的、动态的,并具有一定的弹性,对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的需要做出快速反应,及时更新课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性[7]。

(八)国际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国际化步伐也随之加快。因此,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也要突出国际化的特色,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力度,强调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另外,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国际化程度还体现在高等职业院校的语言教学上,外语作为一种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应该得到高度的重视。高等职业院校应采用外语进行教学,并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能熟练应用外语。同时,高等职业院校还应开设具有国际文化背景的相关课程,并引进国外课程,培养双语教师,从而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以满足经济全球化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知识和文化的需要[8]。

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主要是从普通高等教育移植而来,继承了高等教育的办学体系,培养目标深受高等教育的影响。但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同。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第一线所急需的高等技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而普通高等教育是培养理论型、知识型人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应与普通高等教育有所不同。但目前,大多数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与普通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大同小异,仍然是模仿甚至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的内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甚至教材也挪用或套用普通高等教育,这种课程体系并不能很好地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缺乏高等职业教育应有的特色[9]。

(二)重理论、轻实践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应与工作实践相关联。但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的实验设备和实训基地比较紧缺,导致实践课所占比例较少。高等职业院校由于受普通高等学校的影响较大,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在教学中,往往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结合职业需要的实际操作缺很少,体现不了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培养的特色。

(三)职业定向不清晰

目前大多数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开发还是以高等职业院校为主,行业企业并没有深度参与到课程开发中;职业情境、学习领域的创设与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并没有将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形式体现出来,也没有将知识和工作相结合起来,这种课程体系很难满足行业企业的需求[10]。

(四)目标定位存在偏差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实际上,高等职业在人才培养反面只注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的层次培养,而忽视了“职”的特色培养,使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这一本质要求并未落到实处。

(五)课程的设置比较盲目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实施很少考虑生源文化基础的差异。高等职业院校对不同生源采用了同样的人才培养方案。选修课的课程设置也只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相应的学分,能够顺利毕业,但在课程内容上并没达到开设这一课程的要求[11]。

(六)课程内容比较陈旧

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核心问题,但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和教材建设仍旧比较薄弱,教学内容非常陈旧,新技术、新工艺等新知识很难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没有建立课程教学内容遴选机制,不能及时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也不能及时更新教材,更新图纸,学生所学的知识跟不上行业企业发展的需求。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迫切需要改变目前课程建设体系和教学内容落后于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状。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已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提出了新要求[12]。

三、改革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对策

(一)树立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观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应按照行业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来设置,依据职业能力要求组成课程模块进行教学,根据岗位的要求重组教学内容,突出职业特色,使学生获得实践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13]。

(二)行业企业参与课程体系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行业企业所急需的具有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新工艺的复合型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课程体系的建设必须有行业企业参与,坚持校企合作。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校企双方共同进行职业分析,共同制定课程体系建设。由于行业、企业的参与,使得生产一线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标准不断地充实到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设备中;适时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强化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行业企业的技术人员与专业教师进行交流与合作,使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课程的优化,使培养的学生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生涯发展,适应未来经济发展需要[14],并为技术变迁、经济重组的新职业做好长期准备。

(三)明确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目标是要满足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性质和为劳动者的职业生涯更好的发展为目的,从而实现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目标,就要通过职业分析对职业岗位、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对人才规格的要求进行调查,还要考虑学生自身的素质、课程开发专家的意见以及教育方针、政策和学校的条件等,根据这些条件来确定课程体系的建设目标[15]。

(四)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的力度,引进国外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教材,提升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水平。及时反映本行业的国际最新动态的专业课程和教材经过一定程序的提炼和吸收,使之转化为最新的课程和教材。

(五)重视课程评价

目前,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还没有开展对课程的评价工作,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非常不利。不对课程进行评价,就无法知道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无法诊断教师和学生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因此,高等职业院校急需构建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评价体系,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从而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16]。

(六)体现生产性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特别是工科类的专业必须及时关注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的更新,及时在课程设置方面作出反映。教学内容要突出生产一线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标准。尽可能为实训室、实验基地配备最先进的设备,使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以学会和使用本行业先进的技术[17]。

(七)重视特色课程

经济的结构、发展水平不同,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类型、专业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要创建特色课程,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定要求[18]。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Z]http:///edu/2011-07/06/c_121629066_4.htm

[2]孟坤,卢润彩.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9):84.

[3][4][6]李秀娟.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16):79.

[5][7]吴湘.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设置原则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9(25):79.

[8][17]卢金昊.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30(2):86.

[9][15]肖福玲.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改革路径[J].池州学院学报,2009,23(5):148.

[10][13]李怀珍,等.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刍议[J].教育与职业,2010(21):126.

[11]李桂霞,钟建珍.对构建合理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7(6):58.

[12]郑群英.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策略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1(1):28.

篇6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4-0231-01

一、宠物专业改革与实践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饲养的宠物量也在不断增加,这也为宠物养护相关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宠物专业也逐渐从冷门专业转变为热门专业,受到了更多学生的青睐和选择,但是专业建设的水平和专业需求之间存在了一定的差距,这使得专业课程体系和专业改革成为了总体发展趋势,以下将对专业改革的实践进行简单的分析。

1.以就业为导向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设置和建设的最重要目标就是培养更多的专业性人才,这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目标,因此宠物专业的人才培养也应该以满足就业需求。目前宠物专业应该了解更多岗位需求信息,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出发去了解社会的需求,根据实际社会调研确定专业的发展方向。目前专业设置要和岗位相互联系,要从一个宠物医院和职位特征出发,在专业课程设置和基本的专业知识技能开展都应该是符合就业需求的。在教学实践中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校中得到更好的技能锻炼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2.以技能为本位设置人才培养模式

技能专业能力的提升是学生踏入工作岗位的重要基础,因此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推广和实行“421”培养模式。除了基本专业知识以外,还要注重宠物美容、养护、医疗和相关的产品营销等四个方面,这也是“421”模式中的“4”。这些专业宠物基本专业素养是新时期宠物工作者基本的专业素养。“2”指的是要将学生的基本知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协调和安排好两者的课程安排。“1”指的是在基本校内教育基础上,加强校企合作,开创一年现在实习教育的新模式,通过加强岗位培训和真实实践训练,让学生更早的踏入工作岗位,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让学生可以在正式踏入工作岗位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

与此同时,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还应该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推行宠物伴读的新模式。当前的课堂活动受到新媒体技术的影响,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宠物教学也应该加强新技术和方法的引入,创新教学模式。现场实境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很多的新学习的知识更好的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更加快速有效,这不仅使得专业知识更加实用化,同时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伴随着教学方式创新,宠物伴读的新的教学模式也具有很好的实践价值。在条件允许的学校,可以以班级为单位饲养宠物,将一些学习的宠物养护知识可以直接应用于实践,在潜移默化中也在提高学生们的专业素养。

3.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宠物专业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教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能够具备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同时还要拥有科技创新意识和教学实践创新素养,努力形成思想过硬、专业过强、水平过高的师资队伍。一方面,各个高校应该更好的关注宠物专业建设,加强专业教师素养建设,定期加强教师培训和专业考核,对于专业性较强的教师要具备专业资格证,同时做好课程检查工作,督查教师的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对于教学课堂效果好的教师要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对于一些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要及时进行推广和实践,提高教师的荣誉感。

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强与外部的合作。一是要不断的加强与一些名校的合作,加强与名校的交流与学习,学习名校宠物专业的先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二是要加强与外部企业的合作,以教师为代表更好的了解社会需求,让教师了解更多社会需求和专业需求,并能够将这些理念和思想引入到基础教学中,在加强学生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三是对于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优秀专业教师出国深造学习,积极组织参加相关的行业交流活动和竞赛活动,这些将大大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在实践中不断的提高自身能力,进而更好的服务学校学生。

二、宠物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分析

1.努力构建以岗位能力为基础的课程体系

新时期宠物相关行业在不断发展,社会对于宠物职业的岗位需求在不断增加,新形势下的宠物课程体系也应该仅仅围绕岗位能力,要在学生学习更多专业知识的同时了解更多的岗位技能和基本素养。课程体系的构建摆脱学科知识系统的束缚,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技能训练为主线,以实现培养目标作为内容取舍与结构组合的标准,通过分析本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调研宠物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技术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明确学生在本课程学习中需要掌握的基本技术、关键技术和综合技能,形成了基于岗位工作过程需要的模块化课程教学体系。

2.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和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将成为很多应用型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宠物课堂的课程设置也应该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进一步与学校的实际出发,努力构建实践型教学体系。一方面要不断的完善校内实习网络体系。要充分利用学校宠物美容用品中心、兽医院宠物门诊的优势,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实施现场职业情景和病例教学,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拓展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知识技能。另一方面要加强校外实训与顶岗锻炼,加强与外部的联系,在教学管理中实行校内实习、校外实训、顶岗实训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学模式,由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协同在最后一学年安排学生进驻顶岗锻炼。

三、结束语

本文主要从专业建设和课堂体系构建对于宠物专业发展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在专业建设实践方面,本文认为当前的的高校宠物专业要以就业为导向不断的创新新的教学模式,并提出了“421”教学模式和“宠物伴读”模式,这些模式在实践中都得到了很好的成效,值得借鉴和应用。同时加强专业建设还要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为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宠物课程的构建方面,本文主张要从岗位能力和专业素养两个方面构建课程体系,并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素养,得到更多实际的锻炼,这对于知识应用和专业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从行业人才需求视角探索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方案[J].路红,温秀兰.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

[2] 基于目标导向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曲发义,邹红菲.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

[3] 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以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J].李广羽.教育教学论坛.2015(03).

[4] 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以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J].李广羽.教育教学论坛.2015(03).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软件工程是运用工程、科学和数学的原则与方法研制、维护计算机软件的有关技术和管理的方法;是将系统的、规范的、可度量的方法应用于软件的开发、运行和维护的过程。中国的软件产业以软件工程为指导思想得到了迅猛发展,使得软件工程人才的培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人才需求与教育供给的不足产生了矛盾,以传统的课程体系、单一的课程模式来培养软件工程人才已不能满足软件产业发展的需求,成为软件工程教育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之一是需要在不断的教学过程中,研究适应软件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相应的软件工程教学思路和方法,形成一个正确的课程群体系,在该课程群体系的保证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软件工程教育得到健康稳步发展。

传统的软件工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工程特点不明显。课程安排过于传统,偏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课程模式,偏重基础理论和方法的传授,没有突出现代软件工程的发展特点,忽略了体现软件工程特点的关于质量、进度、成本、度量、团队、管理等方面的教育和实训。(2)分工不细,与应用领域结合不紧。软件工程的应用范围不断延伸,已经深入到各个方面。而软件工程的教育却没有达到与应用领域的紧密结合,造成事实上的脱节。(3)单一的课程模式,不利于整体知识的贯穿。传统的课程体系中,与软件工程有密切联系的课程没有形成一个课程群,每门课程都是按照各自课程的体系独立授课,使得有些知识点过于重复,有些知识体系不能有机地衔接。(4)软件工程教育与软件产业结合不紧。软件工程的教育不能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不能及时跟踪软件工程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造成当学生毕业后参加工作时,不能很快适应较大型软件的个人或团队开发。(5)忽视交流能力的培养。交流能力是工程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但现有的软件工程教育体制却秉承了传统的教育方法,忽视交流能力的培养。鉴于以上这些问题,开展以软件工程为主线的课程群体系研究是非常必要,也是很有意义的。

2研究现状

目前,单纯的计算机学科式教育已跟不上当今产业界对工程型IT人才的迫切需求。不仅如此,服务于单纯的计算机学科式教育的传统的实践教学也日益暴露出与企业需求和现代化工程型人才培养不相匹配的弊端。如何突出实践教学的效果,如何将相关的课程组成一个课程群,使工程化培养在整个培养模式中的地位、分量和作用不断加强,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科学化、系统化、更加连贯、更加适应社会需求,是目前绝大多数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需要解决的课题。

2003年教育部设立了“软件工程课程体系”研究项目,以确立我国软件工程教育体系的框架。由若干著名高校联合组织了课题组,深入分析ACM和IEEE的《Computing curriculum-software Engineering》[1],研究探讨我国软件工程学科的教育思想、课程体系、教学计划等,并结合国内部分著名高校软件学院的教学成果,形成了《中国软件工程学科教程》[2]。国外,在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中也提出了许多建议,如文献[3]中谈到Computing curriculum-software Engineering对软件工程人才培养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据调查,通过几年的探索,目前中国三十多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均在不同程度上创建了一套以质量为目标,以主动服务于企业为特色,按工程领域需求培养,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与实践环节,同时建立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成立校内外实训基地,建立新的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

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推行的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可以简单地用“一个教学理念、两个培养阶段、三项保障措施和四门实践课程”加以概括。一个教学理念,指树立工程化能力培养与基础理论教学、专业能力培养并重的教学理念。两个培养阶段,指分别设置工程化教学阶段和企业实习阶段,把工程化素质培养作为学生全培养期中自始至终关注的主线。三项保障措施,指通过教学方法创新、评价体系创新和实验室建设创新,保障了工程化教学理念的实施。四门实践课程,指设立了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课程、信息系统课程、网络平台四门特色化的工程化实践课程。中国国防科技大学在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中,围绕着以建立科学的软件工程教学内容体系为前提,突出实践,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实践的热情,利用案例式教学,同步构筑立体化教学互动平台。东南大学软件学院提出了校企合作培养工程型人才的模式,通过教学的探索和实践,把教学和工程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突破学期、授课教师、课程各自独立的局限,实现总体设计、综合布局、交叉穿插、协同配合的新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课程群体系的建设思路

工程型软件人才的培养需要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工程概念作指导的课程体系和与之配套的实践环节。在课程群体系建设中主要考虑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梳理以软件工程为主线的系列课程之间的关系,确定以软件工程为核心的课程群的内容和课程群体系架构。明确课程群中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核心专业课程,以及它们的主要内容和大纲,确保课程群的知识体系结构合理、知识衔接合理、实践环节安排合理,以避免知识点缺乏或知识点重复,以及知识体系不连贯等问题。因此,我们深深体会到深入讨论和研究课程群内课程之间的关系和内容是至关重要的。

(2) 课程群的内容设置既要考虑夯实软件工程的基础,又要考虑软件工程的素质和工程化思想的培养。软件工程的基础是建立在多个不同学科之上。它不仅需要计算机科学的理论和基础知识,诸如数学、工程学、项目管理及其它应用领域的概念,同时也需要培养学生软件工程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考虑设立了“程序设计类课程+软件工程类课程+数据库、网络等专业类课程+认证类课程”的课程群体系。特别应该强调是在本科的早期阶段,为了避免学生养成不良的编程习惯,树立规范编程和团队合作的思想,在加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实训环节同时,考虑个体软件过程和小组软件过程等软件工程基础和素质课程的设置。认证类课程的融入旨在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软件素质。

(3) 建立起更加完善的、与课程群体系相适应的实验、实训、实践教学体系。工程化思想的培养离不开实践环节。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是课程体系实践环节设计的关键。实验是吸收、消化课程内容的第一实践环节,实验内容的设计既要考虑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又要考虑对后续内容的铺垫,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融合,又强调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整个实验课程体系的设置涵盖了“技能、基本知识、设计、综合、创新”五个层次。实训是对课程内容的总结,在加强案例教学的同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安排实训的内容,既考虑课程内容的衔接又考虑加强工程化的训练,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贯穿于整个实践环节的始终。我们采用了目标驱动式的实训策略,使学生在实训初期,就了解最终完成的系统要实现的功能。从系统目标出发建立层次化的实训架构,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有的放矢、完整系统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增强学生在设计上的全局观念。实训环节中还考虑了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将企业的资源优势与学校的理论知识优势充分地结合,共同设计和建设课程群中的实训项目。

(4) 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使其适应软件工程人才的培养。软件工程类的课程内容纷杂,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空洞的说教。为了避免这一问题,改革了现有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在加强案例教学和实践环节的同时,多采用课堂讨论、小组报告、项目答辩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在课程群体系的建设中重点研究、设计和提出能够贯穿于软件工程为主线的课程群的案例。该案例的设计以培养兴趣、激发创新激情为源点,从软件工程的基础入手,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接受并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再进一步地激发创新激情。通过案例的学习,既能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又能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实际运用他们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模拟案例提出相应阶段自己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真正使学生体会和做到学以致用。

(5) 以软件工程为主线的课程群体系研究的同时加强教材建设。目前我院在软件工程类课程中采用的教材都是原版外文类教材,这些教材从理念上来讲是比较新的,但是其中的案例都是国外企业较为流行和实用的,有些内容和我们的国情存在着差距,国内学生接受起来有些难度。为此在引用国外教材的同时,设计符合国情、符合软件工程人才培养要求、符合课程群建设以及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的案例教材是我们研究和建设的重点。

4解决的关键问题

(1) 课程群内容的筛选。软件工程专业主要以培养高层次、工程型、国际化人才为目标。如何确立以软件工程为主线的课程群内容来满足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如何在课程群中强调软件工程的相关概念、原理和观点,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软件工程思想,如何在知识的涵盖面、创新灵活性和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上取得适当平衡,是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2) 课程群体系的改革。工程型的课程体系是进行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最基础的环节,如何在传统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加强各课程之间的衔接、配合,增加贯穿始终的案例教学、添加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专业技术课程,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群体系的作用。考虑将多个课程模块整合在一起,覆盖软件工程教育知识体系SEEK的所有知识领域,并与IEEE-CS/ACM联合推出的软件工程计算教程CCSE 2004的教学要求基本吻合,保证课程群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3) 加强先进教材体系建设。遵循“体现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稳定性和先进性相协调”的原则,在借鉴国际著名教材的基础上,结合科研成果,对原有教材不断更新改版同时,着力建设与课程群体系相匹配的高水平教材及实验、实训教材。

(4) 校内外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包含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践等内容。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是保证课堂教学的非常重要的实践环节。如何选择合适的案例贯穿整个课程群体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确保学生掌握一些重要思想的关键。综合实践活动既可以在校内进行也可以在校外实施。校内的综合实践活动是通过贯穿于整个知识体系的大型案例,让学生实际参与,并承担相应的角色,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充分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为学生与企业无缝对接提供了便利条件。校内外实训体系的建立也是学院联系社会、联系企业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就业的直接渠道。实训基地是学院进行教学改革和工程化培养最前沿的,同时也是最富有成效的阵地。因此,建立稳定、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关系到人才培养成败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5) 信息化平台的建立。学院信息化建设为整体教学环节提供了有力的平台支持。如何建立合理、高效的以软

件工程为主线的课程群体系信息化平台,也是全面实施教学改革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按照突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系统的分析设计和集成能力”、“科技创新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的指导思想,建立起支撑课程群的实践教学环境。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网络资源,构建在线资源、案例库、答疑区,增加与学生的交流,提高教学质量。

5结束语

针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加强以软件工程为主线的课程群体系的研究和建设,不仅使我们的教学内容更加科学、系统、规范、丰富、充实,也加强了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使得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更加协调,实践内容更加丰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课程群体系的建设,在建设中既要进一步充实课程群的课程内容,协调各课程之间的相互关联、衔接,还要充分考虑各教学、实践环节的完善和改造,引进和借鉴校外资源和社会资源,使学校的教学优势与企业实践平台等一系列优势资源结合在一起,在使学生得到良好培养的同时,企业也得到了优秀的人才,学校的培养质量也得到了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篇8

稳定的实习基地是培养本科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键,是学生了解社会和接触生产实践的桥梁,也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以“开放发展、互惠互利、协同创新”为原则:首先选取与本专业相关的实习单位,使学生在实习中进一步深化理论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其次选取与本专业就业相关的实习单位,让学生在实习的同时了解本专业的就业情况,提前了解社会并为毕业后择业做好准备;第三选取单位必须是能够长期稳定进行实习,这样便于建立起区域实习网络统筹安排实习。为了鼓励更多的企业接受我系实习,我们编制了实习单位名录并在校网站公示,对实习单位起到一定程度的宣传作用;对长期的实习基地实行挂牌;实习基地有招聘需求的我们实行择优推荐;对符合条件的实习基地进行科研项目合作。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在垃圾处理行业、水处理行业、大气污染处理行业、清洁生产行业、环评行业及环保部门选取多家代表性企业和事业单位进行接洽,通过双向沟通最后与沈阳老虎冲垃圾处理场、沈阳佳鹤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沈阳华晨宝马汽车制造厂、沈阳市大辛生活垃圾处理场、沈阳东陵白塔污水处理厂、国电沈阳北部污水处理厂、大庆市环保局、大庆龙江风电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大庆市龙凤热电厂、大庆市石油管理局水务公司、大庆市顺丰伟业环评公司、大庆市红旗泡水库等,这些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地区、企业及环保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实习关系。

2.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

为了更好的利用实习基地的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实习的教学效果。我们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设置为课程实习、认识实习、综合实习三部分内容。

2.1 课程实习

课程实习是使学生验证课堂上所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技术,巩固书本知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了解和掌握所学课程在生产经营实践中的运用情况。我校环境科学专业课程实习主要包括,环境监测实习、气象学实习、环境生态学实习、土壤学实习、噪声控制工程实习、大气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实习、水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实习、环境质量评价实习等。环境监测实习主要是与大庆是环保局合作,请分管局长为学生介绍环保局的机构设置、行政职务、区域环境规划及日常工作情况等,学生可以进入各个部门学习环境监测工作程序、监测方法、仪器设备使用、质量控制等知识与技能。水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课程实习主要由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到大庆市石油管理局南区污水处理厂、大庆市志飞生物有限公司、大庆泉韵纯净水厂、大庆黑鱼湖自来水厂等几个有代表性的水处理企业,请厂长或技术员讲解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城市居民饮用自来水、桶装和瓶装纯净水的处理方法,原理、工艺设计及日常运行管理情况,实习结束请学生总结归纳各种水的处理原理、方法及工艺流程的区别与联系。还要查阅资料与国内外对比各种水处理的技术先进性。大气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课程实习由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大庆市龙凤热电厂,由技术员讲解火力发电原理、技术,烟气除尘、脱硫、脱氮工艺、流程。此外还组织学生分组自带仪器到室外监测空气质量(sox,NOx,TSP)状况并计算大庆市空气污染指数、污染程度。噪声污染控制实习是让学生带着噪声计监测交通干线、厂矿周围、商业区、学校附近及小区夜间的噪声值,然后对所监控地区进行噪声评价。环境质量评价实习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结合书本上的评价方法和原理,让学生在实验室利用软件进行模型拟合、参数估算、校正等;第二部分是到环评公司参与实际的环评工作,从而了解环境评价报告书(表)的编制过程、方法、原则等。

2.2 认识实习

认识实习是学生学习了环境科学概论,农业环境保护学,环境生态学等课程后进行的实习。认识实习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进行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认识自然,了解社会,保护环境的意识。我校环境科学专业认识实习安排在第5学期,为期2周。认识实习内容主要包括:(1)典型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调查,如大庆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现状、大庆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五马沙陀沙漠环境现状、大庆黎明河人工环境状况、城市和工矿区环境绿化工程等。(2)新能源开发建设利用情况调查,如参观大庆龙江风电,请总工程师介绍风力发电选址、运行、维护情况,大庆杜蒙林甸地热资源利用,沼气生产等。(3)野外自然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调查,如调查城市森林中主要群落的基本特点、。物种组成及其生存环境和规律。帽儿山垂直地带性、森林群落、植被调查,生物多样性、种群密度、大小动态调查等。

2.3 综合实习

综合实习是联接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生产实际的桥梁和纽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综合实习学生对自己将来的职业预期和所从事的职业背景会有一些感性认识,充分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规格的需求情况。使学生更加积极努力学习,目标更明确。

我校综合实习安排在了第六和第七2个学期进行,每学期安排2周时间。第六学期的实习主要是去沈阳老工业基地参观学习,如沈阳老虎冲垃圾处理场、沈阳佳鹤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沈阳市大辛生活垃圾处理场、沈阳东陵白塔污水处理厂、国电沈阳北部污水处理厂等。第七学期的综合实习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可以选择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参与某个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到环境监测站实习、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与监测站日常大气、水体监测工作,或者到环评公司参与一项改建或扩建项目的环评工作及到污水厂或垃圾场参与日常运行工作等。

综合实习是通过让学生参加环境保护方面的实际工作,检验所学知识,了解书本和实际生产需要的联系与区别。此外,实习结束后,系里组织成果汇报答辩。每位同学都要参加答辩,内容是对实习情况的陈述和对老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锻炼和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3.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科技论文的基本写作方法。是对学生运用四年所学的知识,进行科学研宄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对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综合检验。通过毕业论文设计学生要熟练掌握期刊检索,实验设计、数据整理、撰写论文的方法。我校环境科学专业鼓励学生在大二或大三年级上学期提前进入指导教师课题组,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或环境方面的社会调查。大三下学期由指导教师布置毕业论文题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充分做到“一人一题”。完成选题后,由学生独立完成开题报告,并且日常工作学生要有工作日志,还要做中期实验汇报等工作。毕业论文要求按标准科技论文的格式撰写。答辩过程中每位学生都要陈述自己的论文内容,回答答辩委员会和学生提出的问题,每位答辩委员会教师根据学生答辩情况给出成绩,然后答辩小组取平均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5个等级记分制评定最后成绩。

篇9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最早在20世纪90年代,由德国不莱梅大学技术与职业教育研究所FelixRauner教授和他的同事提出。其内涵是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中心,将“教学过程”转向为“工作过程”,将现有的学科体系转变为行动体系,使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1 “基于工作过程”的网页设计课程特征分析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是一种变革式的改革,其在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内容组织、方法设计等方面不同于学科体系课程设计的特点。

1.1 “基于工作过程”的网页设计课程目标定位

通过调研,社会企业对网页设计人才的职业岗位能力主要集中在项目开发、创意思维、动态网页制作、相关动画制作等方面。概括而言,网页设计课程定位于培养网页设计师以及高级网页设计师。其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与技能教学相结合的特点要求学习者要掌握网站开发的经验,包括网页设计思想、搜索引擎优化、域名管理、网站CMS系统、PHP/ASP编程等高级技术。

1.2 “基于工作过程”的网页设计课程内容组织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组织是以工作过程的系统化为基点,而非学科体系架构的系统化。传统的学科体系课程内容组织是以“平行结构”为主,而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是由人的认知规律到职业工作顺序,呈现出一种“串行结构”;其次,按照工作过程序化知识,并不意味着对陈述性知识即理论知识的弱化,而是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将陈述性知识有机的嵌入到工作工程当中,实现对过程知识的诠释和补充。课程内容基于工作过程而又高于工作工程,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紧密结合,使课程内容能尽可能地与工作过程一体化。因此,课程开发要因地制宜,结合地方和学院的实际,在现有的条件下进行;其次,课程开发离不开周边的环境和背景,都有被“本土化”的倾向;三是以课程开发为基点,树品牌,创名牌,以品牌开拓市场,以名牌掌控市场,走有“区域特点、校本特色”的创新之路。

1.3 “基于工作过程”的网页设计课程评价

“基于工作过程”的网页课程的设计从目标的确定到选择内容,到活动的设计,以及计划的实施,不一定都能产生预期的教学效果。为此,必须结合行业、企业现状,最大限度的融入企业元素,力争教学效果校企共评对课程作适当的评价,这是完整课程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促进课程不断改进、完善,教育质量逐步提升的必要环节。

2 “基于工作过程”的网页设计课程体系构建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网页设计课程体系是一项全方位、多渠道的系统工程,需要从目标定位、课程内容、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不断优化。

2.1 网页设计课程目标定位与职业定向相结合

在传统社会中,社会生产发展缓慢,技术水平要求不高,职业岗位相对稳定,因而职业教育可直接面向生产实际需求,而当代社会职业岗位多样化,并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以及技能的强度,职业变动频繁,教育开始从职业岗位逐渐扩展到职业生涯。因此,网页设计课程目标定位应充分关注行业或职业的各个方面,以“工作本位为导向”的同时更应考虑学生的长远需要,适应学生未来的职业定向。

2.2 网页设计课程内容组织与工作过程相衔接

网页设计的课程内容的选择与职业岗位群的相关程度越大,就越能符合课程建设的标准,也越能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因此,课程设计人员应有工作本位学习的理念,以职业以及工作本位需要为依据探索如何组织课程内容来培养专业人才,选取符合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直接需要的经验和技能,最终实现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相衔接的格局。

2.3 网页设计课程组织结构与行业组织相对接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学校是课程实施的实体机构。顶岗实习、校企合作等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行业对接交流的一大特点,也是教育的创新点和突破口。网页设计课程组织结构要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不断加强与企业力量的联系,把优秀的行业资源以及企业人文精神引进课程,积极创设条件,构成学生与员工,课程与工作本位的互动交流,安排课程设置人员到基地或优秀企业考察实践,亲身体会,从而达到课程与工作本位交替结合的良好效果。学校需要通过实验室和实训中心的设立,或开设校办工厂与企业合作办学等方式保证课程的实施。

3 结束语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强调对工作过程性知识和经验性知识的学习,符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实践表明,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网页设计课程体系构建主要是通过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和岗证结合的教学模式来处理好工、学、岗、证四者之间的关系,使它们能更加稳妥地渗透于课程体系中。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43-01

课程建设是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结构的科学理解和准确把握,直接影响到中药学专业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能力结构,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面对高等教育的转型变革,为使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满足行业对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需求,形成特色鲜明、质量突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中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多层次修改与补充,希望能够为加强中药学课程体系建设,提升中药学专业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启示。

1.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

《本科中药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指出,中药学专业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具有良好思想道德、职业素质、创新创业意识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毕业生。

我院中药学专业以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中药学人才为根本任务,根据社会对中药人才的需求,修订了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2+1+1”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了“培养系统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性,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中药开发、生产、检验、流通、使用与管理等领域从事中药新药研究、中药制剂生产、质量控制与评价、临床药学服务、医药营销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将人才培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 第一阶段执行统一的教学进程,第二阶段实现专业方向分化,第三阶段学生开展专业实践与毕业实习。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突出学生个性与创新能力、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目的,遵循了人才成长规律,体现了现代中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发展要求。

与此同时,我院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2013起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充分体现中医药院校师生“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学生依兴趣方向选择导师,在导师的指导下,围绕中药提取、制剂生产、新药开发、中药分析、市场营销等学科方向进行相应的理论、实践学习,拉近了师生距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2.课程体系的调整与改进

课程设置是指学校选定的各种课程的设立和安排。我院中药学专业的原课程设置结构不够合理,实践学时偏少,课程门类缺乏系统性,难以满足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既不利于开拓学生知识面和保证中药学专业教学质量,也不利于发挥我院中药学专业教育对地方中药产业的引领作用。因此,我们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对中药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与改进。课程体系调整与改进主要包括:

2.1“2+1+1”分段式培养

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及人才需求的变化,我院在2013年修订了中药学专业本科课程计划,对中药学专业学生实施“2+1+1”分段式培养,课程模式为:“2”:第一阶段为一、二年级,执行基于基础课程的学进程。为满足“厚基础”的培养目标,基础课程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组成。“1”:第二阶段为三年级,实现专业方向分化式教学,分为中药制剂与检验、临床中药、药品营销三个方向。“1”:第三阶段为四年级,进行专业实践与实习。新的课程计划作为“2+1+1”分段式培养模式的课程载体,旨在培养能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2.2 学科交叉

近年来,多学科交叉融合迅猛发展。为适应新形势,我院制订专门的政策促进其他学科与中药学的交叉与渗透。以中药学主干学科为基础,整合学科力量,打造优势学科,鼓励学科间的多方位交叉与融合。如中药药物分析学、中药资源开发、市场营销学、药膳学、制药工程学等,这些新兴学科近几年来发展很快,体现了现代中药学的特色。

学校为提升中药学专业学生综合素养,采用学分制,鼓励学生攻读双学位、辅修第二专业,培养具有多重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提高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

3.革新教学手段与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在以教师讲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针对中药学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与特色,采用PBL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强调学生的课程参与度与自主学习性。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自主能动性,为构建学生创新性思维打下基础。

通过近年来的中药学课程体系建设,我院在中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亦面临着许多问题。我们将继续大力改革,扎实推进中药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建设,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本科中药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S]. 2015, 07.

[2]颜红, 杨晶, 夏新华,等. 中药专业“2+1+1”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 12(24):80-82.

[3]刘海波, 沈晶.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堂教学方法[J]. 计算机教育, 2014(13).

篇11

一、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

笔者学校重点专业课程体系为: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设计与实践”双轨式课程体系;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学前教育专业――“理实一体教学”课程体系;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理实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我们结合学校重点专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适应学生终身学习的实际需求;坚持突出针对性、实践性、实用性的原则;坚持不断完善“设计与实践”双轨式课程体系、“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理实一体教学”课程体系,不断完善服务性、艺术性、技能性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和“理实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坚持深入企业调研与企业密切配合,了解和掌握企业各专业群专门化岗位技能的要求;坚持由学科本位向职业能力本位的转变,努力提高中职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岗位的能力,使绝大多数的毕业生能够就业,以达到培养大批合格劳动者的目标。

二、课程体系及内涵

1.什么是课程体系

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构成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课程体系主要反映在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关系上。

2.课程体系的内涵

(1)课程体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观。专业技能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围绕形成岗位工作技能和职业能力这个中心而展开。职业基础课程和通用技术课程是为专业技能课程服务的,所包含的专项能力是形成岗位能力的基础能力。通用技术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围绕着铺垫好专业技能课程而展开;而职业基础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则关注学生的整体精神构建,围绕着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通用能力这个中心而展开,既可单独开课,同时又强调将其贯穿于专业教学的始终。

(2)课程体系强调能力为本。必须树立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基础,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明确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内涵是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基于岗位能力本位理念建立课程体系,便于掌握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还能够根据产业和经济结构变化和发展,适时调整更新课程内容,调整教学计划,紧跟市场需求,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

(3)课程体系强调实践性。课程体系强调实践教学,突出职业技能训练,引入国家职业资格和技能等级的认证,将就业教育与职业资格高度融合,与国家职业资格制度接轨,学生毕业前考取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从资质上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全面得到企业认可。

(4)课程体系强调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办学是就业教育最有效的办学途径之一,把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的各环节和要素有效结合起来,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在真实的环境中得到更好的培养。

三、专业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

1.课程模块化

课程模块化是以课程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功能分析为基础,充分考虑课程编制和课程实施的要求,合理安排教学时数,将课程内容按知识和能力要求,编排为合理的课程模块。模块化课程的特点是:

(1)每个模块相对独立,每学完一个模块可以获得一项技能、知识或能力;

(2)模块的内容依据职业岗位实际需要确定,实用性、应用性强;

(3)不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强调能力培养,围绕能力形成组织教学内容;

(4)每个模块内容不多,讲究“必需、够用”,针对性强;

(5)模块之间可以灵活组合,每个模块组合有明确的行为目标和具体要求;

(6)课程模块更新效率高,可以及时反映行业发展所产生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手段。

2.基本课程模块

(1)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主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德育、体育等。公共课除为专业服务外,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满足生活需要。公共课模块教学的主要能力目标是以一般能力培养为主,兼顾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可持续发展、继续教育和重新求职创造条件。

(2)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模块。主要包括同一大类专业中具有共同技术要求的专门课,是专业基础知识大平台。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有专业大类中较通用的能力,使学生除胜任主要岗位工作外,还可以具有转换相关岗位工作的能力。

(3)专门化课程模块。根据岗位群进行职业能力分析,按照不同岗位的主要能力设置若干个专门化模块。学生需要掌握某个岗位的专项能力,只需完成相对应的专门化模块的学习,接受实验技能训练、岗位单项技能训练。每个专门化模块的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某个岗位的主要职业能力,达到某个岗位所要求的专业技能水平,通过考核获得相应的技术资格证书。

(4)综合实训课程模块。主要包括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实训。能力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工作技能,使学生能胜任岗位群中每个岗位的工作,成为复合型人才。

(5)素质拓展课程模块。主要包括学生的各种课外活动计划。能力目标是加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加强意志、品质、心理承受能力与合作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特长发展和全面素质提高。

四、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实施方法和步骤

1.研讨、完善本专业课程体系框架

各专业部要进一步研讨、完善本专业课程体系框架,使体系的结构更加合理、更加明晰、更加科学化。

2.以专业教研部(文化课教研室)为核心的模块课程开发

成立以专业教研部(文化课教研室)为核心的模块课程开发小组。在教学部(室)主任的领导下,组织教师全员参加,同时聘请有经验的行业专家参加。组织专业教师学习相关文件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理论,进行课程改革培训。在此基础上,按示范校建设项目任务书要求,由承担任务的教师申报,经逐级批准后实施。

3.提交经过论证的项目课题实施方案

各专业承担项目、课题任务需提交经过论证的该项目课题的实施方案。

4.确定本专业主干课程的内容并将原有的课程内容进行整合重组

确定本专业主干课程,并从各专业实际情况出发整合重组为: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模块、专门化课程模块、综合实训课程模块、素质拓展课程模块。

5.提炼专业核心内容,再确定核心的模块课程

各专业课程开发小组在确定本专业主干课程(本专业核心的模块)之前,需深入相关企业调研分析确定本专业学生就业的岗位所需的专门能力和基本能力,并根据就业岗位需求提炼专业核心内容,再确定核心的模块课程 。

6.关于各专业课程与课程之间比例的建议

(1)在遵循国家、省教材的基础上,加大实践教学内容,使文化课与专业课程比例达到3:7,专业课中实践课达到70%以上,或者公共基础课程达到30%,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模块、专门化课程模块、综合实训课程模块、素质拓展课程模块4类共占70%,其中校本课程占专业课程的10%~15%左右。

(2)确定文化课与专业课、五大模块(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模块、专门化课程模块、综合实训课程模块、素质拓展课程模块)之间的比例。

(3)在课程设置方面,依据不同择业方向,对就业和升学两类班级按不同比例安排课时。如高考班文化课、专业课、实习课按4:4:1比例分配。(各专业根据本专业实际研定,以上比例均为参考。)

7.以工作任务为线索,确定主要课程及教学项目

课程设置要与工作任务相匹配。摆脱学科课程的思想束缚,突出工作实践(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按照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设计课程。我们从岗位需求出发,尽早让学生进入工作实践,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一致,适应一线岗位的需要。对专业核心课等理论课与实训课进行整合,开发出相应的教学项目,必要时可打破学科界限,教学模式应符合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即做中学、做中教、实践中教理论,真正实现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

8.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设置课程

课程标准要涵盖职业标准,要选择社会认可度高、对学生就业有利的职业资格证书,具体分析其技能考核的内容与要求,优化训练条件,创新训练手段,强化技能训练,提高训练效果,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能顺利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9.课程设置要把握三个融合

(1)把国家、省技能大赛内容有机地融入到课程中,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展开实训教学,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2)把传统的课堂教学与职业岗位模拟融为一体,使之形成工学相互交替的、立体化的专业课程教学。

(3)把教、学、做融为一体,形成了以项目引领、以任务驱动的工学结合式课程体系。

10.研讨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实施的各项成果

篇12

一、双外语教学的校本课程体系的建设背景

(一)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加强中小学、职业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发双外语教学特色课程,既是适应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强烈需求,也是学校特色发展、学生多元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中学多语种发展的新机遇

二十一世纪是开放的世纪,我们要尊重教育规律,使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国际接轨。学生学习双外语课程,将为学生以后的学业、职业发展和社会生活提供更多的机会,为他们更好地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奠定基础。因此,推进多语言教育,推进多元文化分享,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国家培养国际化人才,是新时代赋予学校的新使命。初中多语种教学发展是培养开放性人才的需要,初中生学习外语,可以理解外国文化、增强其跨文化意识,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学校特色化发展的新探索

开设基于双外语教学的校本课程既可以丰富校本课程资源,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又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为学生发展提供广阔的路径。大连市第三十一中学位于太原街与高尔基路交界处太原街151号,是处于待改造的老城区,学生外来流动人口占总人数的40%左右,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或城市郊区。其中,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不足;而学校的日语教学从零基础开始,这便弥补了一些小学阶段英语基础薄弱学生的短板。除此之外,还有国家对学生学习小语种政策上的倾斜,即学生中高考都能享受加5分的政策。这样,学生便增强了对日语学习的兴趣。因此,建设基于双外语教学的校本课程体系符合了学校学情。另外,大连外企对外语人力资源的需求是开设基于双外语教学校本课程的助推力。调查结果显示,大连市外资企业较多,人才短缺,学生学习双外语课程会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

二、双外语教学的校本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学校在三级课程管理的基础上,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挖掘校内外资源,以国家必修课程为主体,以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和隐性课程(校园文化)为支撑,自主开发校本课程,突出双外语教学特色,着力构建双外语教学特色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从而,大幅提高学生外语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使全体学生的外语表达能力、语言能力以及外语素养都有较大的提升。

(一)专业化平台构建

专业化平台构建是以课程专家的课程管理理念为指导,借鉴国内外双外语教学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整合教学资源,打造具有双外语教学特色课程实践的发展平台。

(二)特色化资源整合

特色化资源整合是注重双外语特色课程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整合;注重校内双外语特色资源与校外、国外特色资源的整合;注重外语教师队伍与国际外语专家资源的整合。

(三)个性化发展提供

个性化发展提供是为学生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双外语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外语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外语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内外课程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外语学习的兴趣;利用特色课程为学生提供学生多元发展的途径,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其中体验成就感。

三、双外语教学的校本课程体系建设实践

(一)建构双外语教学体系

我校实行英语、日语两种外语并行教学方式,即学英语的学生每周有两节日语课,学日语的学生每周有两节英语课。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两种语言,为学生将来储备第二种语言奠定基础。学校也允许学生同时学习英语和日语,每周各五课时,学生中考的时候可以选择考英语,也可以选择考日语,让学生多掌握一门语言技能的同时,也给学生一个可以选择的空间。

(二)培养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

篇13

一、我国科研院所职称体系的历史

随着当前越来越多的工程类、设计类的科研院所处在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其运作体制由原先吃财政饭的事业单位向市场化、企业化运行的模式转变,因此需要不断增强组织本身的专业技术能力,以在竞争逐渐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优势。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作为科研院所最为宝贵的资产,是院所成果产出以及竞争优势的直接来源,因此需要加强对于人才的吸引、选拔、培养和激励。而职称评聘体系作为科研院所中人才评价的基本体系,对于人才的吸引和激励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进而会影响到组织本身的发展。因此需要针对现有工程类的科研院所职称评聘体系予以分析,对其不足予以改进,这样才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组织。

二、现有职称评聘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职称体系除了能够反映出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水平和成果之外,还与其职务、待遇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挂钩,已经与专业技术人员的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然而,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许多科研院所中以往的职称评聘制度已经无法满足未来的管理需求。一般来说,我国工程类科研院所职称评聘体系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或不足:

首先是评价标准方面,有些职称评聘的条件过于模糊,有些则过于刚性。由于科研人员的工作性质主要是从事研究类、基础类的科研项目,其成果价值存在一个转化的过程,无法立即彰显出来。因此有些科研院所对于科研人员的职称评价比较模糊,比如强调论资排辈,以工作年限、职务高低等作为职称评聘的评价标准,无法真实反映参评者的真实业务水平。而有些科研院所的职称评聘体系则走向另一个极端,多将职称条件与其学历、发表的论文以及发表期刊等级、著作数量等硬性指标密切挂钩。有些院所甚至对于职称评聘申请者的外语水平等都做了硬性要求。这种过于刚性评价标准,限制了各类人才的培养,使得专业技术人员的“结果导向”论过于强烈,过分追求研究的功利性以及短期效应,无法静下心来从事长期、更加有意义的研究工作,导致许多实际业务水平高、实践能力强但缺乏一定外语水平或者论文著作的研究者无法评上相应的职称,挫伤其工作投入的积极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人才以及院所科研实力的发展。

其次是评价实施方面,许多科研院所还未能做到评聘分离。职称应当反映的是一位技术人员的水平,而职务则反映的是一种具体的岗位,受到单位编制的管控限制,并且岗位一般会对应到具体的薪酬待遇。许多院所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将职称与职务挂钩,导致任职终身制或者职称评聘能上不能下等局面,一方面无法保持评价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又限制了大量年轻人员的职称晋升,无法充分反映出职称制度的设计初衷,阻碍了科研院所组织人力资本的持续增值,进而影响到科研院所的组织竞争力。

三、未来职称评聘体系的优化建议

首先是坚持量化标准的评价思路,虽然上文中提到现有的量化评价中往往会出现条件过于刚性等缺陷,但是归根到底职称是对于技术专业人员能力素质的反映,需要一套客观、量化的评价机制对此予以明晰,以杜绝评聘过程中的唯资历、权力寻租等不良导向。一般来说,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一般可以通过承担科研项目、、出版专著以及社会影响等四个方面来体现。针对现有职称评聘中出现的唯论文、专著等情况,可以通过适当调整各自的权重来予以平衡。当然也要结合具体科研院所的发展定位和业务重点,通过权重调节来进行导向设置,比如要增强院所在学科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就应当提升论文、专注等部分的权重,要提升市场开拓能力,就提升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的权重,通过职称的指挥棒来引导科研人员的能力素质建设。

其次是实行评聘分开的体系,科学设置岗位体系,打破职务的终身制,采取竞争上岗的制度,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情景的聘任体系;建立职称评聘的动态管理制度,打破原有职称体系中能上不能下的情况,充分激发技术人员队伍的活力和积极性,优化组织人才队伍,进而增强科研院所的组织竞争力;最后,采取社会化的职称评委制度,邀请业内其他机构的专家学者,并建立起相关的监督机制和公示制度,对评聘过程中的不公正等行为进行制衡与惩戒,保障职称评聘过程中的客观性与科学性,消除人情、利益关联等因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