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测量生命体征的方法

测量生命体征的方法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2 17:41:5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测量生命体征的方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测量生命体征的方法

篇1

【中图分类号】G633.41

护理英语是中职涉及外护理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主要是为了培养护理专业学生在护理职业场景中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因此,该课程不仅具有护理专业的特色,同时还具有英语语言的特色。但是,当前中职护理英语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模式落后、学生学习兴趣较低以及教学内容难以掌握等问题,导致中职护理英语的教学效果不高,影响了中职护理学生对英语的掌握。为了改变当前中职护理英语教学现状,提高中职护理英语的教学效果,项目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中职护理英语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中职护理英语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意义

项目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展开教学活动,进而达到教学目标[1]。项目教学法用于中职护理英语教学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掌握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寻找一种有效地学习途径,并将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展示,最后有学生自己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价,并由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这种教学方法将课堂教给了学生,使学生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能够最大程度融入到课堂学习中,进而真正融入到整个学习过程中,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2]。

(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项目教学过程中,项目的设置应该从教学的实际需求出发,项目主体应该与实际相联系,因此,项目教学课堂应该变成学生日后真实工作环境的一个模拟场景,让学生提前感受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的场景、任务以及突发状况。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所学知识的针对性及其实用性,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巩固学生学习的知识

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应该将项目作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该项目的制定、实施、展示以及评价环节中,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手脑并用的进行实践性学习,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二、中职护理英语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在临床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过程中,“测量生命体征”是一项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护理工作,护理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该项技能。接下来,笔者就举例说明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护理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测量生命体征”教学中项目教学的名称、形式及其目标

本次项目的名称为“测量生命体征”,采用情景短剧表演的形式进行教学,要实现的项目目标共包括三个,分别为语言目标、能力目标以及情感目标。项目目标中,语言目标主要包括让学生掌握与生命体征相关的英语术语、缩写形式以及常用句型,比如vital signs、BP(blood pressure)、Your Bp is 135/85mmHg;能力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在护理场景下英语的听、说以及读等能力,并对学生测量生命体征的操作进行规范指导;情感目标主要包括让学生感受护理英语学习的喜悦,激发学生对护理英语学习的兴趣。

(二)“测量生命体征”教学中项目教学的应用过程

1、“测量生命体征”项目的设置

在设置一个项目的过程中,应该先对该项目的职场运用价值、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等相关情况进行综合考虑。测量生命体征涉及内容相对较多,但该项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需要掌握的英语语言知识内容较多但表达方式较为固定,因而只要学生进行努力学习便能够掌握。在此基础上,考虑到中职护理学生思维活跃,善于进行表演,因而教师与学生进行讨论之后决定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测量生命体征”内容的学习,并采用情景短剧的形式对其教学内容进行展现。

2、“测量生命体征”项目计划的制定

项目计划的制定是该目活动能否顺利实施的基础,完整有序的项目计划能够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项目计划的内容主要包括了该项目的分组、项目的进度以及项目的要求等方面。在制定“测量生命体征”项目计划的过程中,教师仅仅是引导者,具体的内容需要学生进行讨论后决定。

3、“测量生命体征”项目的实施过程

项目的实施过程是该项目教学的关键环节,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掌握英语技能的重要环节。其实施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3.1 分组并分配组员的职责

每一个小组成员的人数应该在5~7人左右,该项目的角色主要包括了导演、医生、护士、患者以及旁白等,根据每个人的长处及其优势,分配相应的角色,保障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所长。

3.2 查阅并收集相关资料

教师分配每一小组的成员收集“测量生命体征”方面相关的资料。在学生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测量生命体征”方面相关的专业术语、词汇以及短语等,了解护理人员测量患者生命体征过程中可能会使用的护理英语语言知识,同时还能够使学生了解生命体征的相关内容、使用仪器以及规范的操作方法等。

3.3 编写并修改剧本

学生利用收集的相关信息进行情景剧剧本的编写,编写之后小组成员对其进行讨论,再对其进行反复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对先前收集的信息不断进行整合与创新,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护理英语知识运用能力。

3.4 排练已编好的剧本

各个小组利用已经编好的剧本进行排练,排练过程中小组成员对剧本的语言再次进行精炼,不断规范自己的操作动作,提高护理英语语言的表达能力,进而提高自己的护理操作技能。

在以上整个过程中,教师不直接参与到该项目的实施,仅仅作为一个引导者,指导学生收集资料的方向,为学生编写剧本提供相应的建议,必要时指导学生英语语言的表达。

4、“测量生命体征”项目的展示及其评价

课堂上各个小组对本组编排的情景剧逐一进行表演,待各个小组表演结束后,对其表演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主要包括了小组之间互相评价与教师总结评价,其中,小组之间互相评价能够使学生对他人与自己进行客观评价;教师总结评价时应该关注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的表演给予肯定,使学生能够树立信心,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结束语

综上所述,项目教学法应用于中职护理英语教学中,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充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护理英语知识的运用能力及其专业操作能力。

篇2

新生儿及小婴儿(

婴幼儿高热的處理 ①首先使用物理降温,如冰枕、冰敷、温水擦浴等。②对0.5~2岁婴幼儿可给予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药物降温。

年长儿高热的處理 ①酒精擦浴,或温水淋浴,或冰枕,颈部、腋窝、腹股沟置冰袋,也可以用冰盐水150~200 ml灌肠等方法进行物理降温。②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肌注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降温。③对高热持续不退者可慎用冬眠降温,且要注意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

态度要求 小儿高热时易引起惊厥,及时、正确處理高热,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儿转危为安。

对于新生儿,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高热均可通过打开包被来降温,至体温正常再适当包裹,防止着凉。新生儿皮肤降温,不宜用酒精擦浴,因新生儿体表面积大,皮肤角质层薄,易吸收酒精造成中毒。新生儿不用解热药,因肝脏酶活力低,解毒能力差,易引起中毒。

对于婴幼儿高热,主张首先使用物理降温,对

在发热时,不应将肾上腺皮质激素作为常规退热剂使用,以免掩盖症状,给诊断造成困难。在进行物理降温时,动作要轻柔。温水浴的水温以33-35℃为宜。年长儿酒精擦浴时酒精的浓度为35%。药物退热比物理降温法起效慢,应向家长解释以取得其理解与合作。作好记录。

重要提示 ①退热:

吸氧以维持惊厥患儿生命

操作步骤 ①准备物品;②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吸氧的必要性;③选择鼻腔,并清洁;④连接鼻导管;⑤调节氧流量;⑥固定鼻导管;⑦安置患者于舒适;⑧记录。

态度要求 告诉患者家属吸氧的重要性,迅速将准备好的氧气安装好,进行吸氧,向患者说明需要配合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随时观察情况,保持给氧通畅,当吸氧过程中出现不适时,要立刻采取措施给予解决。

在为患儿吸氧时,流量不能太大,对于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应根据情况采取低流量间歇给氧,以防氧中毒的发生。

操作时,要动作熟练、轻柔,避免损伤鼻黏膜,要严密注意观察吸氧效果。因吸氧时鼻导管的刺激,低龄儿易将鼻导管拔出,医护人员应特别予以注意。对于新生儿和小婴儿,如需较长时间给氧,则要加热并湿化氧气。认真填写记录。

重要提示 ①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惠儿安全。②急性肺水肿在湿化瓶中可改装20%~30%酒精,发挥消泡_作用。③小儿惊厥时,吸氧可增加血氧饱和度,改善全身组织器官特别是脑组织的缺血、缺氧状态,氧流量1-2 L/分,鼻导管吸入。④停止用氧时,先取下鼻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

监测小儿生命体征以及时发现问题

操作步骤 ①监测意识状态:判断意识属于清楚、烦躁、淡漠、昏迷状态。②测量体温:明确体温高低,观察热型。③测量脉搏:记录次数/分钟。在低龄儿可直接测量心率,并注意节律的变化。④观察呼吸:记录次数/分钟,并注意呼吸节律。⑤测量血压:记录收缩压,舒张压。⑥检查尿量:每小时尿量,24小时尿量。⑦记录监测结果。

态度要求 观察生命体征必须仔细认真。操作要熟练、准确,动作快速、轻柔,避免损伤。每一次检查都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即使是简单的操作,也不能交给患儿家属去做。

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监测的重要意义,并取得配合。对患儿家属的询问要给予耐心、准确的回答,不要敷衍,更不要态度粗暴。当患儿病情出现危急情况时,应当沉着镇静、有条不紊。要将检查和观查结果清楚、准确地记录在病历中。

在为患儿测量体温时,对于低龄儿及意识障碍的患儿应测量肛温,以防意外发生。测量血压时应根据年龄选择袖带的型号,不能过宽或过窄,以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严重病例要有专人看护,严格观察生命体征,要注意出入液体量。一般入量小于出量,这样可以防止脑水肿。

重要提示 ①呼吸停止,必须立即抢救。②血压小于同年龄计算值>20mm Hg应警惕休克。③尿量:成人和学龄儿童

监测和治疗以防止脑水肿

操作步骤 ①了解病史:是否为惊厥持续状态或惊厥频繁发作。②监测意识状态:判断意识属于清楚、烦躁、淡漠、昏迷状态。伴有意识障碍及呕吐时,应考虑有脑水肿。③神经系统检查:瞳孔大小,对光反射,脑膜刺激征,病理征。④可静脉注射地塞米松2.5-5 mg/次,同时静脉推注20%甘露醇0.5-1g/(kg·次)脱水,降低颅内压,或呋塞米(速尿)0.5-1 mg/(kg·次),静脉注射。

态度要求 询问病史要详细、认真,态度和蔼。并向家属解释全面了解病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取得其配合。检查要仔细,先要有针对性选择重点项目,病情允许方可进行其他系统全面检查。

短暂单次惊厥一般不会产生脑水肿,但反复发作的惊厥和持续发作的惊厥(惊厥持续状态)易致脑水肿。对于后者应积极處理,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好惊厥,并處理脑水肿。对于感染性脑水肿,可采取边补边脱的方法,保持患儿處于轻度脱水状态。注意做好各项记录,避免遗忘已用过的药物和治疗措施。

重要提示 ①20%甘露醇应快速给药(静脉推注),方能达到效果。同时给地塞米松能进一步减轻脑水肿,比单用甘露醇更好。但对于新生儿及早产儿要慎用甘露醇,可用地塞米松和(或)呋塞米降颅压。②由于患儿的生理特点不同,在判断脑膜刺激征和病理征时要注意。新生儿及出生后4个月的小婴儿因屈肌张力较高,克氏征可呈阳性。

帮助患儿转院以获得进一步處理

操作步骤 明确转院指征:①疑有颅内病变。②惊厥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③目前生命体征平稳。

向家属交代转院的必要性。联系转院车辆,并告知上级医院。准备好转院途中所需的抢救器械和药品。指定医护人员和家属陪同送达。带全患儿有关资料。

出发前检查:①检查患儿生命体征情况;②检查各种管道的安全,如静脉通道、输氧管道;③检查装备是否完好;④告知接收医院值班医生患儿目前情况和预期到达时间。

转运途中监护:①监测生命体征;②接好氧气管,有条件时接好呼吸机;③接好静脉通路,控制好输液速度;④處理转运途中出现的意外情况,如惊厥、高热等。

到达转运医院:迅速送入抢救室。

态度要求 应当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进行转院。不要怕承担责任而推卸患者。

篇3

医疗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与此同时,医疗活动给患者带来的伤害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近年来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更呈高发和频发态势,使得医患双方和社会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是人们所不愿看到的。如何遏止这一势头的漫延,是我们医务工作者所要迫切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医疗上的不安全因素固然有社会的原因,也有患者本身的因素,更有医者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医者的角度就医疗安全问题作一探讨。

在当今医疗安全十分严峻的形势下,人们不禁要问:医疗活动中什么是第一位的东西?是高精尖的技术?还是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当我们在钻研业务技术时,在学习汲取医学经验和知识时,在日常医疗活动时,可曾思考或研究过如何防范医疗过失或事故呢? "生命第一"、 "安全第一"的理念,在医学上更应该得到强化和推崇。在追遂医疗高精尖科技的同时,生命的安全保障始终应该放在首位。这或许是最普通的常识和方法,却是直接关乎患者生命安危、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项技能,其核心价值比追求任何医疗高技术来得更加巨大。所以我们研究医疗的安全问题还得从医疗活动最基本的各个环节着手。

所谓的"医疗活动"就是医者面临患者时所产生的思维活动及其相应的行为措施。它通常包括6个方面或6个环节:"主诉、病史、体征、检验、诊断、治疗"。 这6个环节的任何一个环节出错或缺陷,都将造成医疗上的过失和事故,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究竟能不能避免人为的医疗伤害、最大限度在实行安全医疗?我们认为关键是要做好这6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和细节控制。以下是通过对患者群的危险程度归类和6个环节中易错分析,试图探究适合医生可实际操作的防范医疗过失发生的具体方法,供同道参考和借鉴。

1 患者群分类

医者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中,每天面临大量的各式各样的患者,常常疲于应对,对医疗安全问题的防范,更显得力不从心,防不胜防。如何从众多的纷繁复杂的患者中,采用简捷实用防范措施?我们不妨先将患者作一归类,以方便采取相应的不同对策。依据病情的潜在危险程度,暂且将患者分为以下4个种类。

第1种类:诊断明确、病情稳定者,指疾病的诊断可以作出明确或已经有定论,且病情没有新变化,也不是急危重症的患者。

第2种类:诊断不明者,即诊断依据不足,又没有方向性诊断的患者;虽可作出诊断,但尚有某些证据不能作出一元论的解释的患者。

第3种类:病情有变化的患者,指自诉症状有新的变化,原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者;家属或护士、医者本人或同事有发现新的疑点的患者。

第4种类:急重危患者,指症状明显(影响到正常生活)者,或生命体征不稳者或检验出现危急值者。

对患者群进行分类,目的是方便医者在繁琐的临床工作中,对具有潜在危险或高危患者患者,有所警示,并用时采取相应对策和措施。第1种类的患者属于相对安全的患者、第2、3种类的属于潜在危险的患者,第4种类的属于危险级别的患者。对于不同危险级别的患者,可分别采取不同医疗措施的应对,这样既可节省人力物力,又可重点关注到真正有潜在危险或已经危重患者的诊治。安全医疗的重点是要特别关注这"3种人":第2、3、4种类的患者(以下简称"3种人", 即病情处于危险或潜在危险的患者群)。不管临床多么纷繁复杂,当我们遇到这3种人时,要引起重视并启动医安全疗的程序化模式,进入下面"5个体征、6个环节"操作。而第1种类的患者暂时可以不作跟踪。

2 6个环节与5个体征

2.1 5个生命体征: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神志 这是医生对患者诊治过程中最基本的一项体检,但是实际临床工作中常被忽略,而造成严重医疗上的后果。潜在的致死性疾病如心肌炎、心包填塞积液、心肌梗塞、心力衰竭、主动脉夹层瘤、肺栓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各种休克、急腹症等早期在生命体征上都会有所异常或露有蛛丝马迹。假如这类患者早期出现症状变化或有某些信号出现时,测一下生命体征就不会发生惨重的结局,有可能为进一步诊治赢得时间,获得挽救生命的机会。

医者为什么会疏忽这些检查,究其原因是因为大部分患者可以不依赖于生命体征的数据,作出诊断和处理,并且不会发生医疗上的意外和过失,久而久之,就成了医者的一种临床习惯、诊病定势。但必竟除大部分患者之外尚有少部分患者会因为没有掌握生命体征而出现医疗安全问题。而这少部分人往往存在于前面划分的第2、3、4种类患者群中。临床上对所有患者都测量生命体征恐难做到,也许不切合实际,但当我们面临"3种人",已经提示着病情危险或潜在危险时,测量生命体征是不可或缺的选择。因为体检中的生命体征,其获取最为方便、简捷,而且直接反映生命所处的状态。

当主诉和病史无法获取或获取不全时,把握生命体征,等于基本掌握了患者病情的危险程度;当我们在等待患者的检查结果时,把握生命体征,等于预先得到患者病情警示;当我们对疾病还无法作出诊断时,把握生命体征,等于为迅速实行生命支持的治疗措施提供了决策和依据。

2.2 6个环节:主诉、病史、体检、检验、诊断、治疗。有陷阱的主诉,易遗漏的病史,疏忽了的重要关键体征,不经意错过检验中的危急值,诊断思路中的惯性思维均可导致重大医疗不良后果。另外,治疗中的细节问题有:①现行治疗(包括手术)方案有没有原则错误?②患者是否还在接受其他治疗、多种治疗方案间有否重叠、交叉、矛盾?③治疗过程是否合理?④用药的适应症、禁忌症、毒副反应、配伍禁忌、剂量、时间、速度上是否有问题?多数情况下医者往往重视了治疗原则,而疏忽了治疗的细节。而大量的严重医疗不良后果往往是由于细节出错所造成。医者只有灵活掌握和运用已学的知识、结合患者个体情况、病情特点,于细微处谨察病情,进行适当有效干预和精确治疗,才能避免医学所带来的伤害,造福于患者。

3 安全医疗程序化操作法的提出

临床工作千绪万头,纷繁复杂,医疗安全问题更是防不胜防,如何防微杜渐,有效遏止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不是原则性地强调医疗安全的重要性和笼统讲解防范措施所能解决的。这里关键是有没有一种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法可供操作执行?这样的方法必须是简单化、程序化、模式化才有可能被医者所掌握。这里的"安全医疗程序化操作模式"就是本着这一宗旨提出的,它可以简单概括为"面临3种人时,掌握5个体征,监察6个环节"。

首先,在众多患者中迅即筛选出"3种人",即前面提到的第2、3、4种类患者,对患者的有危险或潜在危险作出警示。

接着,对这"3种人"必查5个生命体征,发现或证实安全隐患的存在,做到心中有数,并及时防范和处置,争取医疗上的主动。

篇4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51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52-02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临床常表现剧烈腹痛、黑便、便血等症,临床常给予手术治疗,在手术前后提高护理质量,有助于顺利开展手术,及促进患者早期康复[1]。为此本文将对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患者加强围术期护理,取得显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患者,其中男19例,女9例;年龄25-62岁,平均年龄(38.6±2.3)岁。所有患者均经x线和胃镜检查确诊,其中胃溃疡8例,十二指肠溃疡16例,复合溃疡4例。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理

1.2.1.1 护理 患者入院后,采取头足抬高20°,以保护心肝肾等重要器官供血,预防器官缺氧,并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清理口腔呕吐物及分泌物,避免误吸造成窒息。

1.2.1.2 严密观察病情 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包括血压、脉搏、心率、瞳孔、神志等,若患者主诉头晕、心悸、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暴躁等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并严密观察患者是否有休克迹象,若有休克表征应及早发现判断,通知并协助医生及早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病情恶化。

1.2.1.3 出血量观察 严密观察并测量患者出血量,若出血量>5ml时,大便试验检查呈阳性;>60ml者有大便呈黑色;>300ml者有黑便或呕血症状;500-1000ml者表现脉搏加快、心悸等循环代偿症状;>1000ml者表现血压下降、脉搏细弱。

1.2.1.4 实验室监测 加强患者实验室监测护理,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血电解质等,其中监测血红蛋白浓度,可判断出血程度,一般早期出血,血红蛋白浓度无明显改善,待后期血液被稀释,血红蛋白浓度开始下降,因此需持续性动态监测。

1.2.1.5 心理护理 患者因见呕血、黑便往往产生恐惧、紧张等负性心理,同时也对手术治疗效果产生担心。为此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流,并通过简单易懂的形式进行健康宣教,让患者正视自身疾病,并让其认识到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必要性,以此解除患者的思想包袱,消除恐惧不安心理,并讲解手术配合要点,争取患者的配合。

1.2.1.6 术前其他准备 为患者采血配血,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为患者输血输液,并做好备皮、置胃管和尿管等,为及早开展手术治疗做好前提准备。

1.2.2 术后护理

1.2.2.1 护理 待患者术毕送至病房后,及时了解麻醉剂手术方式,并妥善固定引流管、氧气管、输液管等管道,对全麻患者去枕保持患者平卧6h,头部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通畅,预防舌下坠,待血压平稳后方可指导患者取半卧位,以利于减轻切口张力,促进呼吸通畅,预防膈下脓肿。

1.2.2.2 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每隔30min监测一次血压、脉搏、心率、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若出血量较多或术前有休克的患者,应每隔15min测量一次,待生命体征平稳后,方可每1h监测一次。监测期间,预防静脉通道弯折、脱落,及早恢复血容量,并详细记录24h出入量。监测体温时,一般在37-38.5℃,无腹部症状,可给予物理降温。

1.2.2.3 胃肠减压护理 ①严密观察胃管24h引流的色、质、量,术后多为陈旧性血液,待术后24h后转为草绿色胃液;②持续胃肠减压,促进减少胃内积气、积液,促进吻合口吻合,降低腹胀、吻合口梗阻并发症发生;③预防胃管堵塞,若堵塞查明原因,并用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冲洗,疏通胃管管道。

1.2.2.4 饮食护理 术后早期给予静脉补液,待术后72h胃肠恢复蠕动后,给予少量饮水,待无不良反应后,给予牛奶、蛋汤等流食,每次100ml,4-8次/d,并减少输液量。待给流食无呕吐、腹胀后,逐渐过渡到米粥、面条等半流食,2-3周后无异常,可给予易消化的普食,切忌生冷刺激饮食。

2 结 果

2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患者经手术治疗,并在手术前后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治愈27例(96.43%),死亡1例(3.57%),死因失血性休克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术后并发症3例,分别为切口感染2例,吻合口梗阻1例。

3 讨 论

对于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患者,应及时给予手术治疗,控制溃疡出血,为进一步提高手术预后质量,术前应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和实验室监测,给予患者心理支持,使之配合医护人员开展手术治疗;术后在加强常规生命体征监测的同时,应做好胃肠减压、饮食指导,积极预防并发症,以此提高手术治疗质量[2]。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治愈27例(96.43%),死亡1例(3.57%),术后并发症3例,占11.11%。结果提示,加强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患者手术前后护理,有助于手术顺利开展,保障手术预后质量,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篇5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辅助生殖技术中促排卵治疗中产生的医源性并发症,其差异很大,轻者仅有卵巢增大,雌激素升高,重者发生血液浓缩,电解质紊乱,胸水腹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甚至死亡。我科s自2011年3月至2013年4月,共收住中重度OHSS病人21例,经过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均康复出院,现将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1例患者年龄23-39岁,均为不孕症接受治疗过程中并发OHSS,16例中度,5例重度。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腹胀痛,恶心,呕吐,体重>3公斤,腹围,卵巢增大明显,重度表现为腹水明显增加,下腹疼,腹胀,尿少,胸水,呼吸困难,不能平卧,血液呈高凝状态,电解质失衡等。

12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扩容,补充水及电解质,停用任何性腺激素,给予黄体酮,使用白蛋白,低右纠正血容量,处理胸腹水,超声引导下胸穿或腹穿,用抗组胺药改善血管通透性,注意卵巢破裂出血扭转的发生,必要时行手术或终止妊娠。

13护理方法

131心理护理不孕症患者因治疗不孕症时间长,又并发OHSS,病情严重,症状明显,加上缺乏医学知识,担心自己有生命危险,担心胎儿健康,从而产生恐惧,烦躁,焦虑不安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对此我们在护理过程中要认真细致分析每位患者的心里状态,通过语言交流和恰当的行为告知去改变影响患者的心理,主动向患者解释病情积极与医生配合,同时嘱咐家属多与病人沟通,多关心体贴病人,使之配合治疗,消除顾虑,安全度过反应期,达到预期目标

13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①生命体征的观察:定时测量生命体征,观察病人神智,有无呼吸困难,胸闷,气促,皮肤弹性和湿度及有无腹痛。测量腹围和体重:每日应准确测量腹围体重和出入量,做好记录,当患者腹围体重明显增加,伴腹胀呼吸困难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护理:患者取半卧位,如有呼吸困难,胸闷,气促,可给予低流量吸氧,适当限制活动,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卵巢扭转和破裂出血。④监测各项化验指标:重度患者易出现血液浓缩,凝血异常,肾功减退,应严密监测各项化验指标,及时治疗。饮食和皮肤黏膜护理: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和低盐饮食,少食多餐保持口腔清洁,避免推压腹部,指导翻身。输液的护理:选择粗大静脉穿刺,建立有效静脉通道,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先用白蛋白和不含钾的扩容液体,然后输低右,慎用利尿剂,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加强巡视,准确调整低速。

133穿刺放液术的护理有严重胸腹水的患者,应穿刺放液。

1331方法无菌操作下,取左或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或取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左或右旁开1-15,或B超定位,常规消毒皮肤,铺孔巾,局麻后置管,导管尾端连接一次性负压吸引袋,每次放水不超过2000ml。

1332护理①术前:作好心理护理,术前宣教,介绍手术的方式,部位,过程及术后注意事项。②术中:配合医生穿刺,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询问患者主诉,指导患者在操作中勿咳嗽翻动。③术后:当晚需绝对卧床,术后4小时可少量多餐进食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控制钠盐,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腹围,体重变化,准确记录出入量,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堵塞,腹水引流结束后导管尾部连接肝素帽,并夹逼导管,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引流量,待病情好转,腹水减少后再拔管,拔管后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胀情况,观察局部有无渗血渗液,及时处理。

2结果

本组21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后临床症状,体征均消失,治愈出院,住院天数7-28天,21例患者中妊娠15例,单胎8例,双胎5例,三胎两例(减胎为双胎)。

3讨论

31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发生本病是促排卵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医源性疾病,一旦发生会给患者带来严重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但促排卵的目标本身就是使卵巢获得超出生理水平的反应,难免发生OHSS。

32治疗以白蛋白,低右扩容,改善微循环,维持电解质平衡,穿刺放液,取得良好效果。

33护理对于卵巢过度刺激的护理,首先充分认识卵巢过度刺激的高危因素,完善基础护理,加强补液护理,积极配合医生做好穿刺护理,对有效控制卵巢过度刺激起到关键作用,本组病例经有效治疗和护理,均安全度过反应期,全部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篇6

        自发性气胸是胸外科常见急诊之一,多由肺大泡破裂引起,传统的开胸手术创伤大,患者常不愿接受,而电视胸腔镜手术可以获得同开胸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患者恢复快,对肺功能影响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1]被广泛应用到胸外科的所有领域。我院自2005年开展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手术以来,共完成60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60例,均为男性,年龄16-65岁,术前胸片或胸部CT示肺大泡位于肺尖部51例,位于肺上叶9例,单发49例,多发11例,以呼吸困难为首先症状入院55例,常规体检发现肺大泡而入院2例,其他3例。56例术前曾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

        1.2方法  本组病人均采用双侧气管插管单侧通气全身麻痹,进行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手术为健侧卧位,于腋中线第6肋间作-1.5cm大小切口做置镜孔,靠近病变区的腋前后肋间分别作2.0cm操作孔进行手术。术后回病房即予以吸氧、血氧饱和度及心电波监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与病情变化,做好胸腔引流管护理与康复指导。

        1.3结果  60例患者切口一期愈合,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10天。出院随访1-24个月,除1例气胸复发后自行吸收治愈外,其余均无复发。

        2  护理

        2.1心理护理  自发性气胸多数由肺大泡所引起易反复发作,往往经保守治疗无效,并且由于患者对手术过程不了解易产生焦虑及恐惧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应耐心地进行疏导和解释,给予诚挚的安慰和鼓励,介绍胸腔镜手术的优点,及本院开展情况,并请同类手术病人现身说教,消除其思想顾虑,使其能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2.1.1辅助检查  术前除了解病全身情况外,还应准确查出病变部位胸部X线检查,可了解肺大泡的大小、部位、数目及肺萎情况。CT检查能显示肺大泡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助于大泡的分型,对局限性气胸可显露气胸的范围及方法,对指导胸腔手术路径均有帮助。

        2.1.2术前指导  指导病人训练腹式呼吸,以减轻手术后切口的疼痛,训练深呼吸有效咳嗽,正确掌握排痰的技巧,避免术后因疼痛而不能及时排除痰液,训练床上大小便,以使病人能顺利地适应手术带来的不便,同时还应告知病人禁烟,大量吸烟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非吸烟者高2-3倍。术前停止吸烟2周以上者可改善分泌物排除能力。

        2.2术后护理

篇7

关键词:ADI;病人监护仪;呼吸测量;ADAS1000

DOI: 10.3969/j.issn.1005-5517.2013.12.003

呼吸系统通过呼吸为我们的血液提供充足的氧气。身体中的所有细胞都需要氧气才能存活、生长并将食物转化为能量。当我们呼吸时,我们吸入氧气,呼出作为细胞呼吸副产品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呼吸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无意识的过程,一般不费力气,受自主神经系统的控制,后者使隔膜和肺部周围肌肉的收缩和舒张。

这种收缩和舒张产生有节律的呼吸率和模式。放松呼吸是恒常现象,偶尔会打哈欠或叹息。安眠时,仅吸气肌肉工作,呼气通常是一个被动过程,即吸气舒张后肺部反弹[1] 。

正常呼吸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年龄、健康程度和压力水平等,一般具有恒定的速率和容量。新生儿的呼吸率每分钟约30至60次,成人的正常呼吸率约为每分钟12至20次,可能因压力、疾病和活动水平提高而增多。通过呼吸技术或冥想可实现更加放松的状态,使呼吸率降低至每分钟仅3到5次。

在医院环境中,通过脉搏、血压、体温、呼吸和意识水平的生理观察,医生和护士可以及时获得与病人健康相关的信息。在这些参数中,呼吸率是一项重要的生命体征,它提供有关病人不适或呼吸问题方面的重要信息,但有时候未得到充分利用[3-4]。异常呼吸率(超过表1所示值)、呼吸节律变化或比较吃力的呼吸,可能意味着某种生理不稳定,可帮助确定病人是否存在CHF(慢性心力衰竭)等心脏问题[5]。

确定病人呼吸率的关键是测量胸腔的电阻抗,它会随着每次吸气和呼气而变化。病人吸气时,胸阻抗增大,呼气时则减小。一个设计用于检测此阻抗变化(基于呼吸阻抗描记)的电路可提供高频差分电流,然后通过一对电极将此电流驱动至病人侧。呼吸引起的阻抗变化产生相应的电压变化,可在同一对电极(2线呼吸测量)或不同的一对电极(4线呼吸测量)上测量此电压变化。

实现最佳呼吸测量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取决于病人位置。例如,如果病人正在睡觉或躺着,呼吸通常处于腹部区域,因此导联II或III可提供最佳2线测量。如果病人处于竖直位置,则导联I电极对可提供更好的信号。此外,压力常常使我们仅用上胸部呼吸,针对比较镇静的病人,导联II或III可能依然是合适的选择。一个设计用于复用不同电极对的呼吸电路可确保实现充分覆盖,从而捕捉最佳呼吸测量。

驱动电路

典型配置由驱动和测量电路组成。驱动部分可以是DDS或DAC,在编程设置的频率下将两个不同相位交流耦合电流提供给一对电极。电流通过串联电阻和电容传递至病人。交流耦合可将病人与直流电隔离开,缓解向病人施加共模电压的相关顾虑。

交流耦合电容的值决定电流幅度。电容值越大,则驱动电流越大,因而电压差也越大,信噪比越高。图2显示了呼吸驱动和测量电路的典型信号链。

医疗标准规定了可安全注入病人的最大容许电流,DC至1 kHz为50μA rms。频率每提高一倍,容许电流也加倍,直至提高到100 kHz时的1 mA,然后持平。

驱动频率通常高于20 kHz,当频率从较低值提高到100 kHz时,皮肤至电极阻抗降低大约100倍。

100 kHz以上的频率对于呼吸驱动而言不常见,此时杂散电容难以控制,手术设备等干扰也会造成问题。

载波电极间的阻抗等于以下阻抗之和:电缆电阻(包括每个电极的除颤保护电阻,RCABLE通常为1k至10k欧姆,某些电缆更大)、电极与皮肤的接触阻抗(50至700欧姆),以及电极间身体大块组织的阻抗(RTHORACIC约为100至500欧姆)。存在上述大静态阻抗的情况下,测量电路必须解析呼吸过程中出现的小于1欧姆的身体阻抗变化(R典型值是0.2至5欧姆峰峰值)。图4显示了分布在至病人路径上的各部分阻抗。

测量电路

此电路的测量部分由高通滤波、放大、抗混叠、模数转换和数字域中的同步解调组成,如图2所示。采集的信号为驱动频率的调幅载波和呼吸频率的浅调制包络。

图5所示为信号在时域中的样子。载波调制很小,对相关噪声源有严格的限制,因此需要产生尽可能大的信号。载波的幅度和呼吸包络取决于驱动电路产生的电压、静态和动态呼吸胸阻抗的值,以及驱动电路输出端之间的总电阻。

测量分辨率受可用信噪比的限制。如上所述,呼吸期间胸腔的电阻抗会发生变化,在高达10k欧姆(驱动和返回路径的电缆总阻抗)的基线上,变化值约为0.2欧姆。对于一个300 mV信号,它产生大约2μV的变化,因此必须使用极高分辨率ADC或过采样。

电极与皮肤接触,形成一个简单的电池,每个电极可能具有高达300 mV的半电池电位。高通滤波器滤除直流信号成分,并提供更大交流增益。经过抗混叠后,ADC对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

数字信号乘以信号发生器的I和Q相,结果经过低通滤波,获得与信号发生器同相和正交的信号成分的幅度。由于呼吸频率很低,因此这些低通滤波器可以具有数十Hz的截止频率。I-Q信号可转换为幅度相位格式,或由主处理器直接用于进一步滤波、呼吸率计算和分析。

ADI公司的ADAS1000可应对呼吸测量电路设计相关的许多挑战。此芯片主要是一个多通道ECG前端,此外还提供一个兼具驱动和测量功能的完整呼吸电路。ADAS1000提供一个灵活的呼吸配置,驱动和测量可以在不同的路径上切换(导联I、II和III),确保可以检测到尽可能最佳的呼吸信号。它还支持分离呼吸“驱动”和“接收”路径的选项,如图6所示,以提供比ECG电缆所能实现的更大的驱动。

这对运动期间的呼吸测量很有用,可以驱动一组电极,而测量另一组电极。这种方法可以使用如下配置:将载波注入到(例如)导联I,而在另一组电极上进行测量(4线配置)。

篇8

2008~2009年收治创伤性肝破裂患者30例,男23例,女7例,年龄12~51岁,平均31岁。车祸24例,高处坠伤3例,塌方1例,斗殴2例,伤后合并颅脑外伤1例,合并脾破裂10例,合并肋骨骨折、血气胸5例,合并失血性休克10例。

方法:①保守治疗,适应证有血流动力学稳定,无或仅轻度腹膜刺激征,无腹膜内其他脏器损伤,B超提示肝破裂表浅或血肿小,腹腔积液少,腹腔穿刺阴性或仅能抽出少量淡红色血液。②手术治疗:手术方案包括肝破裂修补术,必要时加肝固有动脉结扎术或(和)肝静脉破裂修补术;部分肝叶切除术。合并其他脏器损伤者,分别给予对症处理。

建立有效的呼吸和循环: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给予吸氧,持续心电监护;同时,选择大、直、稳的血管,使用大号套管针和输血器,迅速开辟静脉通道,以保证快速大量输液,补充血制品,必要时开通两路以上静脉通道,因为有效扩溶是抢救创伤性休克的关键。

正确评估伤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定时测量生命体征,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神志、精神、表情、面色、四肢循环情况及尿量变化,认真记录特护记录单,及时反馈,指导医师根据病情发展,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

积极开展术前准备工作:为患者留取血样,备血,协助进行B超、心电、CT、X线等各项辅助检查,并认真协助医师进行胸腔穿刺、腹腔穿刺等诊疗操作;遵医嘱进行术区备皮,留置胃管和尿管,同时告知患者暂禁食水。

保守治疗护理措施:①严观生命体征;②2周内绝对卧床休息,6周内避免剧烈运动;③禁饮食72小时;④输血,应用抗生素和止血剂;⑤根据病情变化,随时复查B超或进行腹腔穿刺;⑥保守治疗过程中,如出现病情加重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合并其他脏器损伤的护理措施:立即电话通知相关科室,给予紧急会诊,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拿出最有效的治疗方案;针对重度复合伤、生命垂危的患者,科内在抢救的同时立即上报院方和护理部,争取医技科室的配合,药械科、后勤物资供应部门及时保证必要的物资器材、药品等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证。

术后护理:术后6小时,取平卧位,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腹腔引流和痰的咳出,预防肺部感染和膈下脓肿。一般不鼓励患者早期活动,术后24小时内卧床休息,避免剧烈咳嗽,以免引起术后出血。术后暂禁食水,待肠蠕动恢复后,可拔除胃管,给予流食,半流至正常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为主。保持胃管、腹腔引流管、尿管均引流通畅,持续胃肠减压,并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色和性质。定时测量生命体征,观察腹痛和腹膜炎的症状是否缓解,注意伤口敷料渗血情况,听诊肠鸣音恢复情况。合并其他脏器损伤的,要执行相关疾病的术后护理常规。对评估7天以上不能恢复正常饮食的患者,尤其是年老、体弱、低蛋白血症和手术后可能发生并发症的高危患者,在积极提供肠内、外营养支持的同时,应观察和预防与营养支持相关的并发症,以提高抗病能力。术后最易出现的并发症为肝脓肿和再次出血。针对肝脓肿的护理措施可取半卧位,有效引流,正确使用抗生素,有效控制感染。针对出血可严观生命体征、神志、面色、尿量、引流液等的变化,术后24小时卧床休息,避免剧烈咳嗽,以免术后出血,及时输注血制品,补充血容量和凝血因子。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劳累和精神刺激,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为主,注意复查肝功能和B超。

结果

篇9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12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305-02

近年来,严重骨创伤发生率在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此类创伤对于患者有着极大的危害,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患者死亡。对于此类患者,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控制好患者病情的发展,以降低病残率与病死率[1]。我科对收治的严重骨创伤患者采用了损伤控制骨科的治疗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1月到2013年6月收治的4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组成观察组,其中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龄为17-63岁,平均年龄为(35.4±2.3)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8例,压塌伤8例,坠落伤5例,斗殴伤9例,损伤部位集中在腹部、颅部、四肢与胸部。对患者临床资料与实际情况进行反馈详细分析,使用损伤控制骨科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评价治疗结果。另选择40例一般多发伤患者组成对照组。

1.2 治疗方法 对于对照组40例患者,使用传统治疗方式。对于观察组40例患者,根据损伤治疗标准采取以下的治疗措施:在患者入院后,进行止血治疗与液体复苏处理,详细检查患者伤情,对于伤情严重、威胁生命患者优先进行处理,用有效、快速的方式稳定患者伤情,保证其血流动力的稳定性,同时予以抗感染治疗,防止感染的发生。待患者复苏之后,进行复血容量处理,进行酸中毒纠正治疗,进行复温治疗,改善所有患者凝血功能,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改善患者的病情。在患者生命体征恢复稳定并进入稳定阶段之后,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与临床状况,实施针对性的手术治疗措施[2]。

1.3 诊断标准 在患者手术当天、手术后3天监测PH变化情况,一天监测两次,测量体温,一天测量4次,进行APTT与PT监测,一天监测两次。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的所有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经t检验,期间比较以x2检验并以p

2 结 果

在40例患者之中,6例死亡,死亡率为15.0%,其中3例重度颅脑患者死于脑疝,3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2例出现并发症,进行针对性治疗后恢复正常。33例四肢骨折,13例开放损伤,行清创缝合,9例盆骨骨折,实施盆骨外固定架进行固定,所有患者均在ICU病房实施复苏治疗,待生命体征稳定后再实施针对性的手术。在复苏初期两组患者PH、体温、凝血功能差异显著(P0.05),见表1、表2。

3 讨 论

损伤控制外科是一种典型的应急分期手术,一般情况下,需要遵循优先救助患者生命的原则,控制好患者的生理潜能,因此患者入院后需第一时间检查伤情严重程度,根据患者病史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与此同时予以辅助治疗,利用CT对头、胸、腹部进行扫描,保持患者血流动力的稳定性,防止感染情况的发生。患者从入院到手术时间需控制在40-60min之内,若病情复杂也需要控制在90min之内,在手术过程中,要查看保温措施,复查血气,并时刻检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3]。

在本组患者之中,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均出现了不同的差异,严重的表现就是休克,对于此类患者要根据患者身体特征与受伤程度确定治疗程序,在情况许可时可实施骨盆、胸部X线片与导尿管放置。若患者出血量情况较为严重,就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让患者生命体征逐渐的趋于稳定。根据本组干预结果显示,使用损伤控制骨科治疗严重多发伤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该种措施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篇10

1.1 临床资料 本组37例,均为成年女性,20~30岁6例,31~40岁24例,41岁以上7例。

1.2 手术方法 目前多采用硅凝胶假体植入胸大肌后或乳腺与胸大肌之间。根据患者松弛程度及个人要求选择不同的手术切口,常见的手术切口有腋窝横皱襞切口、腋窝前皱襞切口、乳晕下切口及下皱襞切口[1]。

2 术后护理

2.1 监测生命体征 隆乳术可采用全身麻醉、高位硬膜外麻醉及局部麻醉等,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每30 min测量生命体征1次,连测4次至生命体征平稳后改为每4 h 1次,假体植入人体后,多数患者会出现胸闷憋气症状,由于假体植入体内,皮肤必须适应新的大小,有紧绷感,肺扩张受阻,加之手术剥离腔隙疼痛,患者不敢用力呼吸,因此出现胸闷憋气症状。护士应于术前告知患者术后会出现上述症状,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术后指导患者保持心情平静,避免烦躁,取舒适卧位,平稳而规律的进行有效呼吸,给予面罩吸氧,氧流量5 L/min,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

2.2 引流管护理 术后沿左右剥离腔隙内各放置负压引流管1根,负压管接2.66 kPa(20 mm Hg)负压球[1]或空针,护理时注意维持固定有效的负压,经常巡视并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并记录,若短时间内大量出血立即通知医生采取相应处理措施,每日更换负压球或空针并用标签注明更换时间粘贴于负压球或空针上,及时倾倒引流管内引流液,操作时戴无菌手套,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切口及引流管接头处。引流管一般于术后2~3 d拔除。

2.3 护理 全麻术后未完全清醒及高位硬膜外麻醉患者应采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4~6 h至完全清醒,预防呕吐时误吸,局麻或全麻6 h后完全清醒患者可采取半坐卧位,此卧位可降低胸部张力,有助于缓解术区疼痛及憋气症状。

2.4 疼痛护理 隆乳术后24 h内疼痛为最常见且较主要的症状,主要是因为假体植入胸大肌后,皮肤向外扩张,张力大于术前,加之消失后剥离腔隙带来的疼痛,使患者较难忍受。因此,护士应在术前给患者做好充分的健康指导,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疼痛症状及原因,使其有充分思想准备,术后护士应立于患者床旁,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倾听患者主诉,并安慰患者,疼痛难忍时可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予镇痛剂如布桂嗪0.1 g肌内注射。

2.5 心理护理 在我国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接受隆乳手术的患者多数要求为其保护隐私,甚至不会告知自己的家人。因此,多数情况下是一个人来做手术,加之术后担心手术效果及知识缺乏,使患者呈现焦虑、孤独的精神状态。护士应经常陪伴患者,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住院环境,并给予生活护理,使其患者摆脱孤独的心理状态。

篇11

垂体腺瘤是颅内常见肿瘤之一,是发生于垂体前叶的良性肿瘤。而尿崩症是其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尿量的增加,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出现严重脱水、血浆渗透压与血清钠浓度明显升高而导致死亡。现对我院120例患者的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20例,均采用经口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其中男62例,女58例。年龄17~72岁;ACTH 腺瘤20例,GH 腺瘤40例,PRL 腺瘤35例,无功能型腺瘤25例;切除范围为行单纯腺瘤切除80例,行肿瘤加瘤周组织切除40例。

2 临床观察

2.1 观察方法 留置尿管,每小时用量杯测记尿量1次,每小时测尿比重1次,尿比重的测量方法是斜持比重筒,将尿液沿筒壁缓慢倒入,至可将比重计浮起为度,将比重计轻轻加以捻转,使比重计旋转并悬浮在尿液中,在转动未停止前,读取尿液凹面上比重计的读数。观察患者有无口渴,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尿量超过200ml/h 者监测血、尿渗透压与血生化。

2.2 结果 尿崩症的诊断标准:尿量>200 ml/h,尿比重3000 ml/d,尿比重1.005~1.010,尿渗透压200~700 mmol/L;血渗透压基本正常。多尿的特点是尿量超过正常,尿比重及尿渗透压低于正常,但又达不到尿崩症的水平,在临床上出现时间迟、持续时间短、症状轻、水丢失少、对电解质影响小、恢复快。本组尿崩症发于手术后1~58 h。尿崩症持续时间20 h~14 d。其诊断标准:尿量>200mL/h或>5000 ml/24 h,尿比重低于1.005,尿渗透压300 mmoL/L。本组30例尿崩症患者出现多尿,尿量4000~10000 ml/d,经过3~14 d及时的治疗和护理,水电解质紊乱得到良好的控制,无1例死亡。随访3个月未发现永久性尿崩症患者。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术前应及时进行疾病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后的并发症情况,让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术后患者因疼痛、多尿而出现紧张、焦虑等问题,护士应向患者进行卫生宣教,告知患者术后尿量增加是暂时性的,及时的护理能得到控制,尿量可逐渐恢复正常,无须长期药物治疗。消除其紧张、急躁情绪,增强其治愈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3.2 观察生命体征 记录24 h液体出入量,定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测定尿量、血与尿渗透压及电解质。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的观察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观察患者有无烦渴、乏力、眼眶凹陷等高渗性脱水症状;患者常规留置导尿,使用一次性透明尿袋,以观察尿色,配置有清晰刻度的量杯,每小时记录尿量1次。如果每小时尿量超过200 ml或24 h超过5000 ml,尿比重低于1.005,应怀疑并发尿崩症。计24 h出入量,计算出入量是否平衡,并及时报告医师及时处理,调整输液速度,监测血糖,以排除渗透性利尿引起的尿量增多。尿崩症所导致的多尿应与使用利尿、脱水剂后出现的多尿相鉴别,后者尿量增多只在应用利尿、脱水剂后随即出现。

3.3 检测水电解质 对尿崩症者每日监测血生化及肾功能。每次调整补液后应及时检验,以掌握治疗效果,及时将采集的标本,随时获知检验结果,重视患者的主诉,掌握高钠血症、低钾等电解质紊乱的化验值及临床表现。重点强调监测血钾、血钠、血氯、血钙的变化,及时采血,监测电解质、血糖、血渗透压的变化,特别是血钠、血钾的值[3]。

3.4 药物治疗 对尿量不超过4000 ml/d,电解质正常的一过性尿崩症患者不作药物治疗;轻度尿崩症(尿量4000~6000 ml/d),给予双氢克尿塞,卡马西平等药口服;重度尿崩症,可将垂体后叶素加入补液中静脉滴注治疗,对清醒患者,在静脉输液的同时辅以口服补液。严格掌握药物的剂量及不良反应。根据尿量及时调整垂体后叶素的用量。防止用药后急性尿闭的发生。停用时应逐步减量,以巩固疗效,以免发生反跳。

3.5 基础护理 每日进行口腔护理防止坠积性肺炎及褥疮的发生;呕吐频繁者保持口腔清洁,遵医嘱应用止吐药;留置导尿者,每日用0.05%碘伏棉球擦洗尿道口2次,保持会的清洁,以免发生逆行性感染[4]。正确补液,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保持出入量平衡,根据患者的意识、食欲及尿量情况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提高护理质量。

3.6 饮食护理 尿崩症期间有大量电解质随尿排出体外,容易造成低钠血症和低钾血症。如多尿而血钠正常,只增加液体入量,鼓励患者少量多次饮水,禁止摄入含糖食物,以免使血糖升高,产生渗透性利尿。当血钠150 mmol/L时,停止一切含盐液体,鼓励患者多饮白开水。

4 小结

垂体腺瘤术后并发尿崩症与损伤部位密切相关。对于垂体腺瘤术后患者,需根据腺瘤的大小及手术切除范围评估尿崩症发生的可能性,针对性地做好护理计划,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并做好护理,以促进患者更好地恢复。

参考文献

[1]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驯外科学下册第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732.

篇12

1 临床资料

136例病例当中,男性110例,女性26例,其中甲肝1例,乙肝108例,丙肝8例,戊肝11例,非甲非戊7例,未分型1例,年龄6~80岁,合并肝硬化28例,肝肾综合征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脂肪肝4例,肝性脑病2例,行人工肝1例。

2 护理体会

2.1 一般护理

2.1.1 休息与活动:肝炎病人活动期应卧床休息,以减轻肝脏负担,缓解肝淤血,利于肝细胞的修复。待症状好转,肝功能改善后,逐步增加活动量,以不感疲劳为度。同时应保持病室整洁,温湿度适宜,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

2.1.2 心理护理:肝炎病人因久病不愈,特别是乙型肝炎目前还没有根治的办法,易产生紧张、焦虑、悲观的情绪,护士应多关心病人,以热情、亲切的态度与病人沟通。了解其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应多讲解肝炎的一般知识,使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有全面正确的认识,消除思想顾虑,增强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2.1.3 合理饮食:首先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合理的饮食可以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利于肝功能恢复。饮食原则为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清淡的饮食。蛋白质来源以豆制品、鸡蛋、牛奶、鱼、瘦肉、鸡肉等,可少食多餐,避免进食动物内脏、肥肉、脑等含脂肪高的食物。以植物油为主。有腹水的病人应限制水、盐的慑入,不吃用盐腌制的食品,对于有肝炎后肝硬化伴食道静脉曲张的病人,避免油炸、硬、骨刺等刺激性食物。

2.1.4 基础护理:作好口腔和皮肤护理,保持皮肤的清洁,长期卧床者每2小时给予翻身,加用气垫床,以防发生褥疮。病人出现烦躁不安时及时用约束带,加床栏以防发生意外。

2.1.5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量生命体征,观察病人有无乏力、纳差、恶心、呕吐及腹痛、腹胀情况,皮肤黏膜及巩膜有无黄染,黄疸进展程度,神志改变情况,观察大、小便的量和性质。

2.2 并发症的护理

2.2.1 发热的护理:常用物理降温,可用冷敷头部或大动脉,25%~50%酒精擦浴,持续高热物理降温效果欠佳者,可用药物降温,退热药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大汗导致虚脱。

2.2.2 出血的护理: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检测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等指标,嘱病人避免碰撞、损伤,不用手挖鼻,用牙签剔牙,以免诱发出血。有鼻出血者用0.1%肾上腺素棉球压迫出血,局部穿刺、注射后应压迫止血5~10分钟。要减少注射次数,适当使用静脉留置针。遵医嘱使用维生素K1、凝血因子复合物、输新鲜血浆,以补充凝血因子。备好抢救用品及药品。

2.2.3 肝肾综合征的护理:严格记录24小时尿量,检测尿常规、尿比重、血尿素氮、肌酐及血清钾等。合理使用利尿药物,避免大量利尿、大量放腹水及使用对肾有毒性的药物。观察水肿情况及腹胀程度。

2.2.4 预防感染:加强病房环境消毒,每日常规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8.4消毒液进行地面、墙壁及床头柜和床单位的消毒,减少陪护和探视,避免交叉感染。观察有无口腔黏膜、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等感染的症状、体征。长时间使用抗生素注意真菌感染情况。加强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

2.2.5 肝性脑病的护理:密切观察前驱症状,发现有行为异常、定向力改变和扑翼样振颤时,要及时报告医生,用抗肝昏迷的药物,如精氨酸、乙酰谷酰胺等,并用弱酸醋保留灌肠,以酸化肠道,减少氨的吸收。注意神志、瞳孔变化,昏迷时按昏迷常规护理。

篇13

目前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肝肾囊肿是临床医生首选的治疗方法,可以减少患者治疗的痛苦,减轻经济负担。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手术治疗,填补了肝肾囊肿微创治疗的空白。加强术中护理和生命体征监测,可以防止术中不良反应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同时还可以连续的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2007年1月—2009年11月我院采用超声引导下对肝肾囊肿患者进行穿刺治疗,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现将术中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肝脏囊肿116例,男63例,女53例;年龄44~85岁,平均年龄62岁;肾脏囊肿238例,男125例,女113例;年龄17~7岁,平均年龄58岁。354例患者穿刺治疗前均行彩超检查确诊,囊肿大小约3.3cm×4.1cm~4.0cm×9.2cm。

1.2 方法 嘱患者取合适卧位,采用超声仪扫查肝、肾脏以确定穿刺囊肿的位置及与周边组织的境界关系,消毒局部皮肤,铺盖无菌巾。换用消毒好的穿刺探头,在超声引导下将(18~19G)PTC针刺入囊肿预定的位置[1],拔出针芯,抽尽囊液后,向囊肿内注入适量的消痔灵注射液硬化5min后抽出,再次注入适量的消痔灵注射液留置[2],插入针芯,拔出穿刺针。

2 护理

2.1 术前评估 术前调阅患者病历,了解患者各项检查、化验是否完善,检查患者术野皮肤的完整性,询问并嘱咐患者排二便,测量患者血压、脉搏、呼吸并作记录。与患者及其家属谈话,并向他(她)们介绍超声引导下肝肾囊肿穿刺治疗的安全性及重要性,使其消除紧张、焦虑的情绪,配合医师完成治疗。

2.2 术中护理

2.2.1 生命体征的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血压、脉搏、神志和面色的变化,并详细记录在生命体征观察单上,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

2.2.2 注意观察患者呼吸的变化 当穿刺针刺入脏器的囊肿内,少数患者会出现不敢呼吸或憋气现象,此时护士应一旁指导患者调整呼吸频率、深度(缓慢呼吸),并嘱咐患者不要说话、咳嗽、打喷嚏,避免穿刺针误伤周围神经组织和脏器。

2.2.3 疼痛和局部肿胀的护理 询问患者穿刺部位是否有疼痛、肿胀感,一般患者的疼痛感比较轻微均可耐受,无需特殊处理。对不能耐受的患者应了解疼痛发生的时间、范围及性质,并报告医生作相应的处理。

2.2.4 吸氧护理 持续低流量(2L/min)鼻球给氧,给氧前先试管道是否通畅,观察患者两侧鼻孔,选择合适的鼻孔塞入鼻球并用胶布固定,给氧过程中观察患者面色。

2.2.5 局部皮肤护理 术程中观察穿刺点局部皮肤颜色,有无红、肿及出血情况发生,防止因操作不当误划伤局部皮肤或损伤周围血管神经,术毕穿刺创口覆盖无菌敷料。告诉患者术日不可洗澡,如果局部有瘙痒感,应通知医生,切不可用手抓挠,防止穿刺点感染。

2.2.6 心理护理 倾听患者主诉,安慰、关怀病人,适当的向患者讲述超声引导下肝肾囊肿治疗的方法、护理措施的意义,告诉患者不要紧张、放松情绪,避免局部血管过度收缩或扩张。使他(她)们很好的配合医护工作,完成治疗。术毕嘱患者取舒适卧位,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观察30min后,若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醒,无明显不适主诉,遂由经治医师用轮椅或平车推回病房[3]。

3 结果及护理体会

(1)超声引导下肝肾囊肿穿刺治疗是一种既安全简便,又收费合理的治疗方法,且治疗效果显著,患者容易接受,为临床医生开辟了肝肾囊肿微创治疗法的新途径。(2)本组354例患者通过跟踪随访(3个月、6个月~1年),治疗效果满意,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3)超声引导下肝肾囊肿穿刺治疗改变了传统的外科单一手术法,加强术中护理可以实时不间断的观察病情,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做出处理,是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措施。(4)加强术中护理可以为患者住院期间提供连续的护理服务,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增进护患关系,促进健康,缩短了患者住院治疗的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必要的麻烦,满足了不同患者的健康需求。(5)肝肾囊肿是临床上常见病,随着超声医学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介入超声的发展[4],超声引导下肝肾囊肿的微创治疗已被临床医生首肯。同时加强术中护理可以提高护士的业务能力,推进不同疾病治疗领域中护理服务更快更好、更深入的发展。(6)指导患者定期门诊复查(3个月、6个月~1年),观察治疗后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朱先存,左鲁生,田瑞霞,等.超声引导下注射消痔灵治疗肝肾囊肿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3,4 (12):24-2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