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7:33:1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内控管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管理者应重视财务管理与控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支出。财务内控管理是企业重要的管理工作,财务内控管理的手段很多,财务管理人员需要结合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不断的改进控制与管理措施,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以及及时性。
一、现代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管理理论不够成熟
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管理者比较重视企业的经济效益,管理工作多集中在生产经营方面,对财务内控管理不够重视。有的企业没有成立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而是由企业财务部门负责财务内部控制,容易出现监守自盗的情况。很多企业财务内控管理理论并不成熟,很多是借鉴国外企业的管理理论,没有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使得管理制度无法适应企业实际财务管理情况。
(二)缺乏完善的财务内控体系
当前社会房地产行业发展较快,房地产企业财务内控体系却不健全,内控制度并不完善,信息与沟通比较差,也缺乏风险评估体系,这主要是因为在制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时,没有从企业实际角度出发,也没有结合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制定内控体系具有盲目性。房地产企业财务内控体系一般都较为分散、凌乱,缺乏统一的流程,管理措施也缺乏可行性。当地产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财务内控体系,则不利于企业适应多变的市场,也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财务内控管理流于形式
制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是为了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监督与控制,但是房地产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受到了较多阻碍,管理存在流于形式的问题,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财务内控管理没有得到贯彻与落实。出现这一问题主要是因为企业的管理者在思想上存在误区,没有认识到财务活动监控的意义,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没有对财务内控制度进行完善。企业的员工缺乏对财务内控管理的正确认识,在工作中也没有做到积极配合,在企业内部没有形成良好的监督管理氛围,降低了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执行力,不利于内控制度作用的发挥。
二、加强企业财务内控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对财务内控管理的认识
房地产企业的数量在不断增多,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增大,企业面临的风险也有所增加,为了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的全体员工必须认识到加强财务内控管理的重要意义,并且在平时的工作中积极配合监理人员。财务内控管理是企业重要的管理制度之一,其对资金与设备的使用有着调控与监督的作用,能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财务内控管理的水平,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完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
很多企业都存在财务内控管理流于形式的问题,这说明企业施行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存在较多的缺陷与漏洞,无法发挥出财务内控管理真正的作用。财务管理者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优化管理制度,加强对员工的约束,避免滥用权力或资金情况的发生。提高内部控制的力度,有利于保证企业各项经济活动顺利进行。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到严格律己,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还要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做好信息交流与传递,从而掌握准确的会计信息。完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有利于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
(三)加强内部风险控制
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财务风险,为了降低风险,企业的管理者会采用投资组合多样化等方式,加强内部风险控制也是降低风险的有效措施,这需要企业的员工都具有较高的风险意识,及时规避企业内部控制风险,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章程,从而使员工对日常工作参考进行对照,减少违规操作行为。加强内部风险控制,有利于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这需要管理者做好事前、事中、事后预测与管理工作,做好工作细化,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从而提高员工对工作的重视度。加强内部风险控制还要保证管理制度更具针对性,这可以有效提高管理的效率。
(四)加强财务内控监督
企业出现风险与企业监督不利有着直接关系,相关监理人员需要对企业财务内控工作进行监督,对内部管理制度进行优化,保证财务控制工作的合理性。但是很多企业内部监督是由财务部门人员负责,由于与自身利益相关,很难保证监督的公正性。加强财务内控监督,有利于减少舞弊现象,可以提高企业内部安全性,营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围。企业的内控监督人员需要做好对审计人员的监督,保证其严格按照制度办事,还要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使员工可以按照规定规范操作。监理部门可以制定出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各个部门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充分发挥出监督的作用,督促各个部门完成工作目标,保证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正常进行。
(五)保证财务信息的可靠性以及准确性
企业领导者做出重大决策需要参考财务信息,所以,财务管理人员需要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加强对企业资金的监督,提高财务内控管理的效率。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财务监理人员应掌握资金去向,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状况,还要对项目经营及资金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严查资金滥用问题,并且追究责任。对于违纪或者违反相关法律的行为,一定不能,认定实质性处罚,对违法行为进行严肃处理,这样对企业其他员工也起到一定警示作用,提高了财务内控管理的效果。总之,保证财务信息准确性以及可靠性,是保证企业资金安全的有效举措。
(六)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对企业的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素质有着较大关系,很多企业财务人员整体素质都不高,对内控管理不够了解,而且无法制定出合理的内控管理制度,使得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无法顺利执行。企业应加强对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选拔,严把招聘关,保证应聘的人员都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并且有一定工作经验。财务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而且还要不断的进修与学习,掌握最先进的财务管理知识及技术,提高工作效率。人力资源部门应选拔出优秀的人才,然后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从而提高企业财务内控管理的水平,充分发挥出内控管理的执行效果。
三、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很多房地产企业在财务内控管理中仍然存在一定问题,为了提高财务内控的水平,管理者一定要提高财务内控意识,还要不断的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加强对财务活动的监督,保证财务信息的可靠性。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竞争愈加激烈,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一定要不断的提高内控管理水平,这样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迟,张心立.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内控[J].开发研究,2011(4):148~149.
[2]戈文萍.完善国有企业财务内控管理的措施探讨[J].现代商业,2014(4):233.
[3]邓海辉.探讨财务内控制度在医院中的应用[J].时代金融(下旬),2013(4):34.
关键词:
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与管理;强化策略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挥的作用逐渐得到体现,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关键影响。作为企业核心要素之一的会计,不仅能够有利于企业资金的有效运转,同时又关乎企业方针政策的进一步规划。因此,为了使企业获得更快更好地发展,有必要对企业内部的会计控制管理工作进行强化。
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分析
(一)内控管理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当前,我国绝大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及管理工作仍旧存在着一定问题,例如:企业对内控管理工作的监督薄弱、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等等。究其原因,是由于在不少企业当中,其内部控制的监督都是依靠高层管理人员的控制,造成了企业会计内控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形同虚设,平时所做的工作对于内部会计工作产生不了任何有效的监管,进而导致企业的各种违法乱纪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效率。
(二)内控环境基础较为薄弱如果一个企业拥有较好的内控环境,不仅能够保障资金的安全性,还可以强化企业内部抵御风险因素的能力,在建立或者改革企业的基础前提下,进行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规划,这对于企业的内部管控、政策执行、今后的预期效益均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少国内企业都会考虑设置董事会和监事会,此种管理形态同发达国家的政策及其类似。然而,考虑到两者现实状况的差异性,国内企业的相关体制在实际操作的环节会遇到很多难题,例如:不少企业的董事会监控权名不副实、形同虚设,难以应对企业的快速发展,甚至会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及长远利益带来不利的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机制的不健全,使得企业缺乏整体性,好比一盘散沙,轻轻一触碰便分崩瓦解,难以产生足够的凝聚力、竞争力。
(三)会计信息存在严重的虚假现象我们都知道,企业财务工作的核心要素就是会计信息,国内之所以会出现会计信息虚假失真状况的具体因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首先,企业内部控制能力匮乏,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并且每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够完善,导致内部权力交叉现象严重,不利于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其次,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对其内部会计工作干涉过多,从而导致了会计信息的虚假、不可靠。此外,为躲避上级的严格审查,企业管理者命令财务人员制造不真实的财务报表、会计凭证等违法乱纪行为。正是由于会计信息的不真实性,国内企业会计内控管理制度的创新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四)缺乏有效的内控管理政策规范近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迅速进步,企业的数量及规模也不断扩大,然而由于在企业的发展规划中,相关政策未能得到有效执行,特别是像捐赠、银行汇票、短期投资等项目,国内法律规范并未做出明确的规定,所以造成了企业会计内控管理方面的不少问题,像分工不明确、职责范围不清晰等状况,都严重阻滞了企业的稳定发展。
二、强化企业内控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完善、推行有效的内部管理体制,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来讲,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具体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内控管理是现代企业体制的需求在当前的社会经济体制下,依照企业机制的规定,要想更好地完成自主经营、自我发展,就应当加强投资、费用、利润调节等的自我约束,构筑严谨科学的内部管控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企业凭借更少的投资获取更大的收益,达到高质量、高效率、高产出的经营目的,同时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保持优势。因此,进一步推行和完善系统、严格的内控管理,是企业进行自我约束的关键性措施,也是建立现代企业体制的根本保障。
(二)强化内控管理是企业进行科学决策的有力保证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每个决策的制定,都关乎着企业命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水平。为加强决策的科学性,必须在内控管理系统中,对具体的方案、流程、组织等方面做出明确要求,例如信息的搜集、方案的研究制定及评价筛选等,明确各部门的分工,借助内部管理保障机制来划清内部机构的职责范围,防止相互推诿。如此一来,便能够有效提高决策制定及推行的效率,降低风险、减少执行过程中的失误。
(三)强化内控管理是保障企业资金安全的要求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企业内部资金的安全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建立系统、缜密的内部管理机制,能够确保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性、完整性。比如说,借助多种内控管理手段,构建各机构、各环节、各层次间的经济业务制约机制,进而保障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性,降低资金损失。
(四)强化内控管理是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准确的前提众所周知,企业的财务信息在微观管理、宏观调控、提升企业经营效益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收集的财务信息是否真实、准确,直接关系着企业经营决策的有效性,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有效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就应当继续强化企业的内控管理机制。
三、强化我国企业会计内控管理的相关对策
(一)健全会计内控管理体系,强化监督体制企业要想使其内部的财务工作获得有效的进展,就必须将相关的内部控制体系迅速建立和完善起来。由此对企业内部控制相关的工作项目实行有效的措施,综合考虑各个方面,全面把控,将企业自身的客观状况作为出发点,依照现有的基本状况制定系统有效的发展及控制规划。由于对绝大多数的公司而言,它们的财务工作设置得不够明晰、不够系统,因此,在制定有关内部控制策略的过程中,需要考虑这些问题,并进行完善,由此来解决企业当中职责分工不明确的矛盾。除了依照公司本身的实际状况,对内部财务管控机制进行健全之外,还应当令其能够随着企业的发展而进行相应地调整和变化,尊重发展的规律,合理调配企业中各个职位人员及工作,协调好各部门间的关系。
(二)改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环境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具有一个良好的内控管理环境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经济利润,改善原本薄弱的基础环境,企业要从自身改革做起,从内部管理者做起,保证董事会的领导地位,进一步确立合理、系统的会计内控管理体系。企业家们也应及时改变原有的思想理念,当发展过程中出现瓶颈的时候,任何补救性措施都起不到有效作用,此时,企业管理者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企业的基本情况,从整体出发,采取相应的措施,制定合理的政策,从每一个细节出发,完成好每项职务。此外,宣扬企业文化理念,转变有关人员的价值观,督促其认真行使自身的职责。企业管理人员可以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保障股东的权益,为企业内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对内控管理中虚假会计信息的管理会计信息是财务工作流畅进行的关键,会计内控管理的不健全、不到位将直接造成财务信息的不真实。要想更好地防止虚假信息,企业应继续创新,健全企业的内外部结构,拓展企业的外部市场。强化企业有关人员的职业修养,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这也是有效开展财务内控工作的基本前提。做好和相关培训投资部门的合作,尽可能避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出现。合理运用目前的法律机制,保证企业内部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另外,逐渐转变企业内部财务信息的虚假失真情况,以此推动企业的快速进步。唯有更加准确的财务信息,才能更好地保障其他企业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企业资金的合理分配,进而体现其使用价值,提升企业资金的流通性。
(四)有效贯彻、执行内控管理的相关法律规范构建科学、健全的内部控制法律体系,对于企业内控管理工作的加强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我国企业可以参照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现有体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上下贯通的内控机制,即由政府颁布相关内控法律,证券交易所依此制定相应的监督文件,再由监督委员会提出有关对策,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障内控管理法律规范的执行。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的会计内控管理工作也在不断地强化与改进,然而仍旧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还会严重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因此,企业不仅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会计环境,也应当加大内部控制管理的力度。推动企业会计内控管理工作,不仅有助于推动企业稳定、快速的发展,还有利于防范和抵御各种经营风险,提升企业的财务信息质量,进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原永亮.强化企业会计内控管理的对策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09)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6-0047-02
1 企业内控环境存在的问题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必然产物,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由于意识淡薄、缺少资源等原因还未进行内控管理,而大多数上市公司都已经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系统,但由于内控环境的缺陷导致整个内部控制系统失效的现象普遍存在。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的主要缺陷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对内部控制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内控形同虚设。管理者的管理理念相当重要,因为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无法超越那些创造、管理与监督制度的人的操守及价值观。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未形成一个约束、监督和激励经理人员的内外机制。管理者享有的权利大于承担的责任,激励机制欠缺,导致管理者自我提高的动力和压力比较小,造成了管理层整体素质偏低,降低了内部控制的效率。尤其是 “内部人控制”的问题,造成决策失误和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应有的监督控制作用完全失效。
(2)人事政策不合理。好的人事政策和实务,能确保执行公司政策和程序的人员具有胜任能力和正直品行。而我国上市公司中有一部分是原来的国有企业改制上市的,在人员的聘用上或多或少都带有国有企业的色彩,同时也没有完全建立适合本企业的人力资源流转机制,再加上外部的劳动力市场存在的约束不力,导致雇员极易产生短期行为。人力资源的不足以及人员素质的制约,使很多企业在内部控制措施的执行上出现应付了事、效率低下的情况。
(3)考评不力,有章不循。有些企业虽然建立了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但缺少一定的方法和措施,致使有章不循,将已订立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印在纸上、挂在墙上成了摆设,遇到具体问题多强调灵活性,使内部控制流于形式,失去了应有的严肃性和可用性。
(4)缺乏健康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力量,影响企业成员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在企业成长过程中,文化对企业产生的许多影响处于行为动机的意识层面之下,以至于文化的作用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但由于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使其始终以一种不可抗拒的方式影响着企业。目前,我国企业的管理层大多不太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没有一个健康的文化氛围,严重制约着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运行。例如,郑州亚细亚集团从领导到员工,都忙于私事,利用职务之便贪图小利,不健康的风气阻碍着企业的发展,也严重阻碍着企业内部控制发挥作用。
2 改善企业内控环境的举措
(1)加强内部控制宣传,提高执行内部控制的意识。应加强企业管理层的内控意识宣传,使管理层能正确认识内部控制作用、树立内部控制理念,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在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范欺诈和舞弊行为,以及实现单位经济目标等方面的重要性,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内部控制能否有效关键看企业员工有没有内部控制观念,特别是看管理层是否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只有管理层首先树立起内部控制观念,自觉执行内部控制,才能防止包括财务报告舞弊在内的舞弊现象的发生。
(2)建立配套的人力资源系统。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仅能够提高职工的素质,更好地贯彻执行内部控制,还能激发员工的热情和创造性,有效降低内部控制成本,弥补内部控制缺陷,最终达到内部控制的良好效果。完善人力资源政策,主要有三点:一是提供合理的薪酬,创造良好的劳资关系,并通过完善科学的绩效考评,对员工进行即时奖惩和合理晋升,使符合企业价值观的行为得到承认和鼓励,树立正确的内控导向;二是施行对不合格员工的淘汰机制,彻底打破心存舞弊意图的潜在违规者的侥幸心理,阻止其不法动机;三是完善培训管理,通过培训,使员工了解应遵循的工作职责、行为要求及业务流程,帮助他们熟悉应该掌握的岗位技能、工作内容和工作标准,以保证员工更好地履行规定的职责。
(3)建立内控考核评价机制。考核和评价是建立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企业不是没有考核评价机制,而是在执行过程中表现的不够理想,关键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没有掌握好度,往往是只追求业务发展,忽视风险控制,从而付出惨重的代价。要使考核和评价相适应,这就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激发经营者的热情,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堵塞漏洞,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4)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在企业的运营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因而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企业的内部控制。企业应结合实际,建设促进自身长效发展的企业文化,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道德规范的建设,当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都目标明确,思想积极向上时,内部控制会更有效;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在内部控制中强调沟通和交流,这样可以减少各控制主体与受控制者之间的摩擦,并能更有力地激励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主观能动性;坚持全面性原则,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强调每一个经营者都要进行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自觉地按照规范和目标行事,人人都负起责任,共同遵守,企业内部控制的整体目标就自然实现了。
3 结 论
内部控制有赖于控制环境的支持。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企业管理层应树立长远意识,具有战略眼光,经过长期的探索和总结,营造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控制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文贤,孙琳.内部控制会计制度设计:理论•实务•案例[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
[2]王世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
[3]宋建波.企业会计控制原理及应用[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4]郑石桥.内部控制基本因素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J]. 当代财经,2008(5):11-14.
[5]阎达五,杨有红.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J].会计研究,2001(2):25-26.
中图分类号: C29文献标识码: A
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率,保护财产安全,实现经营方针和目标的有效的工具和手段。
企业内部控制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之间的竞争加大,企业之前的竞争也越来越残酷。只有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才能保障企业业务经营的稳健发展,让基业长青。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制约的内在机制,是企业经营管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1.1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健全的内部控制,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采集、归类、记录和汇总过程,从而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错误,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1.2 有效地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通过对企业风险的有效评估,不断加强对企业经营薄弱环节的控制,把企业的各种风险消灭在萌芽之中,是企业风险防范的一种最佳方法。1.3 维护财产和资源的安全完整。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能够科学有效地监督和制约财产物资的采购、计量、验收、销售等各个环节,从而确保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并能有效地杜绝各种损失浪费现象。1.4 促进企业的有效经营。通过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企业决策者可以通过会计、统计、业务等各部门的制度规划及有关报告,把企业的生产、营销、财务等各部门及其工作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各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整体的作用,以顺利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主要内容
2.1授权控制。授权控制是指企业各级工作人员,必须经过授权和批准,才能对有关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未经授权和批准,这些人员就不允许接触这些业务,这一控制方式使每一个过程、环节责任、权利明确,使某些事件在发生时就得到了控制。授权控制要求规定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和业务处理权限,同时也要求明确各级管理人员所承担的责任,使他们对自己的业务处理行为负责。
2.2确定自控重点和自控目标。由于企业生产的产品,职工的思想观念和素质、经营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性,企业内控的任务、内容、主要环节和重点不尽相同。就企业的共性来讲,通常应紧紧围绕财务计划与预算、工程预算与管理、产品成本和营销成本、物资采购的计划与采购质量、资产的管理与清查、费用计划管理与费用支出、费用报销的审批程序、内部审计的监督内容和监督程序,以及对错误核算与错误支出的纠正等经营活动方面,确定企业自控的重点和自控目标。
2.3企业内部部门的责任与权力。企业应当结合业务特点和内部控制要求设置内部机构,明确职责权限,将权利与责任落实到各责任单位。从调查中发现,作为承担内部控制主要部门的财会、审计部门存在严重的责权不对称现象。
3.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内部控制缺乏一个公认的衡量标准。首先,目前国内对内部控制的概念、内容及运用缺乏一致的认识。职能部门的法规文件中,对内部控制的概念不尽一致,其内涵各有侧重,主要是出于对本行业的业务规范和业务指引。其次,我国尚未正式出台权威性较高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对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缺乏一个公认的衡量标准。各行业有关内部控制的法规文件,就标准而言,内容不够全面和完整。这种各自为政的政策导向,导致的后果是,执行者在认识上存在偏差,执行过程中问题较多。
3.2 传统管理理念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内部控制即受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影响,也受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并且与外部环境形成了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外部环境影响着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也会对外部环境产生影响。同时,内部控制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随着企业规模的越来越大,经营从小规模、单一化、地域化向集团化、多元化、国际化发展,经济发展对企业内部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战。企业管理创新的发展,也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提供了发展条件。
3.3 企业文化落后、内部控制执行者素质不高,使得与内部控制管理要求不协调。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素质是密切相关的。只有管理者有高尚的道德、健康的人格和完善的价值观念,才能影响和激励企业文化的建设。而企业形成独立的文化氛围的基础在于员工素质的提高,所以,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教育。
3.4内部审计的作用未能有效发挥。内部审计是经济监督的再监督。作为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是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自我需要。但是,纵观我国内部审计十几年来的发展,结合对企业调查,我们发现,企业的内部审计并未真正履行其应有的职能。
4.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方案
4.1 制定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制度首先必须符合国家的法规政策,不得制定与国家法规、政策相抵触的“内部管理办法”。最好由各部门讨论并经管理层审议通过,从而增强内部控制制度的权威性。定期检查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结合本单位目前工作实际,测试、评价某项具体内容是否实现了预期管理目标,看其是否取得了一定的效益,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4.2 建立具有操作性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者是包括高层管理人员在内的全体员工,员工的道德水准和价值观念长期被认为是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因素,要求内部控制结构的建立要考虑员工道德水准和价值观念的承接性。明确企业道德建设的基本目标是实现社会经济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以提高企业素质为企业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4.3一个企业,人才是相当重要的,优秀的管理人才直接影响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若是内部控制制度再完美,没有适当的人才实施,也是一场空。因此,需要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技术的专业复合型管理人才,通常内部控制制度是由专业的内部审计人员来编写设计的,是企业的迫切需要。内部控制人员加强岗位培训,提升专业业务水平,培养综合素质,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形成自我约束控制的习惯,避免发生任何的现象。
4.4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内部审计是对其他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可以帮助管理者监督其他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有助于企业提高经营效率、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为保证内部审计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企业管理层应重视内部审计部门,将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置高于其他职能部门,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内部审计部门应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工作,可有效减轻董事会职能弱化。另外,企业还应拓宽内部审计领域,把其主要职能从差错防弊转到对企业管理做出分析、评价和提出管理意见上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运行。
4.5建立内部信息管理及沟通机制。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应确保企业内每一个员工都能清楚地知道其所拥有的权力和承担的责任,树立每一个员工都应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负有责任的观念,促使他们团结合作,主动实施并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为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4.6加强内部控制的意识。企业要重视企业内所有人员的思想意识教育。这就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思想上的再教育,培养企业员工的企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企业领导传输最新管理理念,最后在企业中必权责分明,不属于自己的权利就一定不用,属于自己的责任就一定不能推脱,只有这样在思想上对内部控制重视起来,内控管理才能在企业中挥发其应有的作用。
总结
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管理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下必然而且必需的选择。我们要创新内控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丽明.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科技咨询导报,2006(14)
金融产品创新有利于提高经营效率、分散经营风险。然而一旦内控监督缺失或滞后,导致创新行为脱离了监管约束而过度创新,则会导致金融风险的膨胀与演变。国内外不少商业银行在今年来屡次出现重大经济案件,就是对金融创新固有缺陷以及监管缺失后果的充分证明。要想在新经济背景下实现金融产品创新固有的促进作用,国有商业银行必须确保金融产品创新与监管工作相互协调,互相发展,主动接受外部监管,谨防出现与经营发展需求相脱节,游离于经济环境之外的规避监管的产品“创新”。首先应对金融产品创新和积极接受监管之间的关系予以妥善处理,重视对于创新风险的防范,明确区分创新和投机的区别,充分利用监管来控制产品创新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其次应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体系,并建立相应的处置机制、预警监测体系以及评估体系,实现宏观层面的有效管理,同时以高效的内部控制以为补充和配合。最后应对金融产品创新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予以妥善处理,规范内控制度,为创新奠定基础,确保金融创新和科学发展之间实现良性循环,实现二者相互促进、和谐统一,使创新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发展。
1.2建立多层次内控管理体系
(1)专业管理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控制功能。在金融产品创新过程中,专业管理部门是内控管理实施的首道防线。风险防范关键之处在于管理部门自律功能的发挥,同时应在内控部门和外部监管的协助与指导下切实履行自身职能,即对产品的整合与创新做出统一规划;针对新产品制定相应的内控规则,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对产品创新过程中存在的纠纷问题予以协调;对必要的信息予以公开;针对不遵守内控规范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者采取自履行处罚措施。
(2)专业管理委员会应充分发挥自身宏观控制与指导作用。应提高创新管理力度,重视立项评审关的把握,在产品从开发至推广的整个过程实施强化控制,其内容应涵盖创新技术控制、经济资本约束、内控制度完善、营销管理、检查监督以及运营支持等不同方面。
(3)应将风险监控和合规监督同时纳入监控模式并不断加以完善。在金融产品创新过程中通常会存在较多风险,因而其创新内控管理应结合风险监控与合规监管,二者同时进行。其中内控管理是对金融产品创新的全面融入,推动合规管理职能从原来的“风险检查确认”逐步过渡至“管理业务顾问”,坚持以风险为市场导向,在金融创新和合规监督服务之间选择最佳切入与契合点,对产品创新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予以重点关注,同时切实把握和控制重大风险领域评估;对产品创新过程中相关风险评估方案以及管理程序是否有效做出判断和监督;着眼于战略层面和全局来对产品创新整体的效果与效率做出评价,评估相关措施的稳定与协调性,进而针对服务、流程以及资源配置的整合与改进提出合规建议。而合规监管则对内控管理部门做出了明确要求,即对金融产品创新所具有的合规性予以依法监管,其内容涉及到创新活动是否符合基本的外部金融监管规章制度、是否与内控规定相符、是否有制度监管盲区或者瑕疵、是否同步进行流程监控与管理的改造等许多内容。而风险管理与内控合规部门在提高合规性监督力度时还应监控和监督产品创新部门,通过不同检查与监测手段评价市场环境、盈利能力、运行状况以及风险管理,并以评估结果为依据实施风险分类。
员工少、规模小、职能部门设置简单、内控管理薄弱是现行中小粮库普遍现象,对于中小粮库来说,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使之有效运行,无论从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能力素质、还是成本效益上考虑都很难做到,必然影响舞弊、经营、财务、资产管理、安全等方面的风险控制与防范。从而影响企业有效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增收节支、改善经营、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业务流程层面加强管理,改善流程管理以实现内控的有效运行,实现内部控制目的,实践表明是简单易行、行之有效。
1 中小粮库的特点及主营业务
中小粮库员工人数正常在30人以内,正副主任2~4人,设置的职能部门主要为保管、业务、财务等科室,主任及各部门负责人多是一人多职,一人多岗;主要业务:一是确保完成各级储备粮计划,二是自主经营粮食。收购、仓储、保管、销售,是粮库经营的主营业务范围;现金流在收购、销售时集中且短时间流量大,收购时大部份是现金结算;机械流动性小、集中使用、部份机械季节性使用,闲置时间长;药品挥发性强,粮食保管工作要求的特殊性等都对经营管理提出特殊要求,这就要求在管理上必须提出针对性的管理与控制方法,以实现更好的经营与控制目标。
2 流程设计及实施要点
①梳理主要业务流程,针对重点控制环节,制定流程规范。
粮食收购(调拨入库)方面,主要流程为:稳定粮源、验质、计价、检斤、入库、付款,在收购入库过程中,针对近年来粮源竞争激烈,粮食收购工作的特殊性等,我们采取:粮源控制前置。利用收购季节,对农村个体粮食经纪人、售粮大户进行登记,建立客户档案,只要收购价格、质量要求等市场行情有变化,业务科必须提前通知客户,做好必要的服务工作;与经纪人签订协议书,对售粮达到约定数量的客户给与一次性奖励等办法,稳定了粮源,保证收购数量和质量;“验质、计价开单,一单到底”的管理办法,即化验员对粮食进行化验后,由计价员按收购入库计划价格,依质作价,作价后的单据在计量员检斤、仓库接收人员对入库粮食复检无异议、开票员开票、付款员经独立复核后付款,这过程中,所有流程作业人员在一张单据签字,力求达到控制目标的前题下简化手续,同时尽可能的避免了因多岗位开单出票增加的工作量及可能产生的差错,也便于下一岗位对上一岗位工作的监督复核;对入库的粮食每天进行通仓化验,比质比价,分管负责人抽查复核当天开出的票据,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定期评价收购入库情况和各流程的工作,适时调整收购价格、质量要求等收购政策,做到政策执行到位,保证储备、经营计划实现。粮食保管方面:安全作为保管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药品领用存、薰蒸用药、存粮保管每一个方面,始终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充分利用好电脑测温、机械通风等现代化仓储条件,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入库后及时治虫,过程中防虫,避免感染,控制仓温、粮温,严格查粮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存粮安全,达到“一符四无”粮仓标准;未经正常的销售出库程序,任何人不得私自动用库存粮食。
资产管理方面:建立授权采购制度,大宗资产报主管部门批准或实行集体决策;使用过程中,按制度实施过程控制,突出二个重点,一是针对货币性资产收付集中且收购现金支出量大的特点,制定保障货币性资产安全的控制措施,在货币资金管理方面,严格按现金结算范围及银行结算管理办法要求结算款项,银行印鉴分开保管、重要,票据登记销号管理、取存现金专车接送且不得少于二人、不留大额现金过夜、定期盘点等措施,确保货币性资产安全。二是为保证资产安有资产登记台账,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卡,严格按资产管理制度使用、出借、处置资产。针对输送机等季节性使用且使用强度短期大的资产,每季结束后,要求资产管理人员,用高压水枪清洗、保养后入库保管并进行定期维护,一律不得外借。
粮食销售方面:销售出库的主要流程为确定客户、报告及签订合同、收款开具出库单、开具发货凭证、出库及出门管理。在这一流程中,更多的是关注二个控制点,收款发货、按出库单发货。粮库销售大多坚持“现款销售,钱货两清”,在销售出库时关注“按单发货”;收到上级粮库转来的出库单或客户货款后,统一由财务部门开具出库通知单,注明详细的出库数量、时间、包装、发货方式等,出库通知单交由业务部门;业务部门根据出库通知单,填制发货单,发货单连续编号,一式五联,分别为存根、发货、客户、财务、出门联次,分别用于业务部门留存、仓库发货、报财务、出门证及客户留存,业务部门严格按照出库通知单发货,并以出库通知单和发货单按客户分别登记出库台账,控制发货数量,确保不多发,不误发,这样就将两个关键控制点交由两个部门来完成,明确了工作要求,也落实了工作责任。
费用管理方面:突出一个“细”字,每月底各部门上报下月部门费用预算,财务部汇总,经主任审核后,报主管部门审批,各部门在预算范围内使用;统一制作费用支出表单,要求将支出费用内容、用途填写清楚,并实行费用“联签”制度,由经办人、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签字后、报审批人审批。将费用控制做细、做实,不实为一种费用控制的好办法。
②做好复核、考评工作,保障流程运作有效性。
统一部署,广泛进行宣传发动,认真开展各项活动,扎实有效地推进。要注重实效,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要通过开展储备粮规范化管理活动,促进储备粮管理工作,带动其他仓储企业改进粮油仓储管理工作,全面提升粮油仓储管理规范化水平,保障流程运作有效性。
3 以流程规范为依据,考评重点流程实施情况
开展规范化管理活动是国家粮食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整体提升粮油仓储企业管理水平的重大行动,事关粮油仓储行业的科学发展,事关各类库存粮油的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和储存安全,事关国家各项粮食流通政策的贯彻落实粮食安全。承储企业要认真实施力争取得实效。实施过程中,要从企业规范管理需要出发,侧重解决实际问题,努力提高企业规范化管理水平。加强联系,按时报告。要及时总结情况。结合规范化考评,予以总结评比。
4 有效流程对中小粮库经营管理的影响
在中小粮库实行流程管理,旨在改变内部控制薄弱的现状,简化内部控制程序,强化内部控制重点,以实现有效内部控制的目的,避免只做表面文章的制度建设,将内部控制的精神融合到管理流程中来,通过业务工作流程与相关的岗位责任制的形式,让内控制度得以有效实施,从而最大限度规避风险。
1.我国企业内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我国政府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对中小型企业进行扶持,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综合经济实力,对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进行提高,是我国可以立足与国际之林。但现阶段,我国企业内控管理工作并不完善,政府方面在控制中也存在一些负面的因素,同时,企业却对其内部审计工作状况重视程度不够。虽然有些企业对内控管理工作有了解,但缺乏正确的认识,在管理方向上有限制要求及考核力度,但却在企业内部没有足够的认知,不了解其中存在的重要程度,在维系内控管理工作进度中没有得到重视,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得不到有效的掌控,这就导致企业内部资金流动不方便,投资方向不明确,投资者不稳定的状况接连发生。
2.企业内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也逐渐受到关注,然而,但有很多企业对其重视程度不足,没有正确的认识到其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由于,企业内控管理工作却是支撑整个企业正常运作的核心,是提高企业文化地位的重要前提。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要做到透明,实事求是,强化企业内控管理工作的不足,深化企业内部文化的基本原则,让企业在经济市场中坚定发展。
为了实现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在日常企业经营管理中占据重要位置,一定要做好企业内控的管理工作。对中小型企业来说内部审计工作是对企业内部管理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为了减少企业内部资金流失,保障企业在市场中的运作自如,内部管理工作人员要细心掌控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然而,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程度,直接关系到企业内控管理工作的正常运作。内部审计人员要具备优秀的思想素质,对企业负责任的态度来完善内控管理工作的基本职能。内控管理掌握着整个企业的基本运作,内控管理工作要做到积极掌控了解,完善其工作性质及考核力度,培育工作人员对工作的良好素质,控制工作质量,强化落实工作过程的真实状况。对企业内控管理工作认真完善,来探索经济市场内存在的基本因素,对促进企业市场经济飞速发展有积极作用。同时,也为了企业更好地在国际市场中发展奠定了坚定基础。
二、对加强企业内控管理工作的研究措施
1.增强企业职员对内控管理工作的认知
现我国对企业内部管理工作制度研讨出许多相关条例,对国内的经济市场加以保护和完善。就这些条例的出台让企业内部职员对其基本的财务管理知识有所忽略。企业的重要管理人员要及时保证财务资料真实准确,内部人员要有较高的职业素质,领导者要与内部管理工作人员积极地进行沟通探讨,领导层应进行合理的工作分配,让更专业的内控管理人员对其普通内部人员进行培训。同时,企业应对内部员工的重视程度加深,要让企业内部人员了解内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对内控管理工作人员以尊重,互助的态度认真完成主要工作。
为了充分的发挥中小型企业在中国经济市场中占据的重要位置,加强我国对内控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完善,促使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做到有效合理,真实透明,对内部管理工作负责任。内部管理工作人员要具体了解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结合企业现有的实际情况,加强对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专业培训,以达到及时的提高内控管理工作的新观念。
2.优化企业内控管理工作的措施
随着经济市场的飞速发展,企业是国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内控管理工作是完善市场经济的基础。同时,内控管理工作是现代化企业管理的基本工作,对企业内部管理工作人员的意识加以提升,完善企业内控条例,严格监管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提高企业内控管理的工作质量,加强对内部工作性质的完善,对进行监管工作的同时进行审查和评判。从企业工作内部入手,加强对内部人员的专业水平的提升,切实做好内部整合,对内部控制工作做到最好。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中,要认真学习及研究会计工作的重要程度,合理的对企业提出有利建议,是企业在国际市场内稳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改革,使得企业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形势。在这种形势下,企业想在竞争中获得一定的市场,就需要在内控管理工作上有所提高,需要认识到经济内控工作管理的重要性,同时不断加强有关方面的管理,保证企业正常高效的运营。做好企业经济的内控管理工作,需要企业的管理人员针对内控管理上下功夫,而且还需要调整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度,调动企业工作人员参与到提高内控管理工作中来。
一、企业经济内控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第一,对于企业来说,实现经营管理的前提就是要做好企业经济内控管理工作,这项工作对于企业规避风险方面有巨大的益处,而且还可以作为企业进行经营管理的依据,帮助企业更好的控制成本,保证企业安全、健康、平稳的运营。第二,企业经济内控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在有关管理方面的管理水平,因此企业经济内控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整体管理水平的高低是由经济内控管理水平所决定的。因此,企业需要做好内控管理工作。第三,企业在内控经济管理方面的工作需要做好,不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我国法律法规对其的规定。
二、企业经济内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内控信息不能完全真实的反映企业情况企业内控信息的真实性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当前,企业内控信息的可靠性得不到完全保证,很多企业的各个部门之间,内控信息的流动都是单向流动,信息的传递还存在比较严重的滞后性,导致企业领导不能很好地了解企业内控管理的实际情况。另外,有的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比较严重。例如,有的企业会计原始凭证保管不力,经常出现原始凭证丢失的情况;有的企业内控管理出现问题,会计人员有很大的机会私自修改会计数据等[1]。2.内部审计的开展流于形式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和企业的内控管理工作,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但当前企业内审工作流于形式的现象比较明显。首先,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需要内审部门与其他部门相独立,因为其他部门或者其他领导,会对内审部门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一定的干扰,导致内审部门对所审查的目标不明确。其次,有的企业内审质量较低,更多地停留在财务信息的内部审查上,导致内审的科学性得不到保证。3.内控经济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目前,我国企业经济内控管理的制度不够健全,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经济内控管理工作开展时间较晚,管理缺乏经验,受到传统管理观念影响较多造成的[2]。另外,我国企业的内控经济管理制度普遍缺乏战略性,很多管理制度的制定都是为了满足企业的短期目标,而很少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开展管理工作。管理中对量化目标的考察过多,而缺乏对企业管理有效性的评价以及相关的改进措施。4.内控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有待提高当前,我国企业内控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还有较大的提高空间。有的企业采用的内控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缺乏针对性,系统也没有及时进行更新,导致不能适应当前管理的要求。有的企业内控经济管理人员对于信息化技术掌握得不够熟练,从而降低了内控经济管理的工作效率。另外,内控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也是当前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企业频繁受到黑客、病毒以及木马的攻击,导致内控经济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受到影响。
三、做好企业经济内控管理工作的若干建议和措施
1.提高内控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作为企业的管理,需要不断提高经济内控管理在重要性,在信息化水平上不断提升,这些能力的具备要求管理人员做到以下工作内容:第一,作为管理人员需要不断提高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而且在管理方面积极进行探索,找到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管理方法;第二,运用现代新技术,及时了解掌握企业的发展方向,及时掌握业务处理各个阶段的相关数据信息。2.营造规范的企业内部经济控制环境然而,在我国不论是哪种性质的企业,内部行政化现象比较严重,因此,企业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现代企业[3]。因此,需要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在公司的法人结构上更合理,这也是企业以后的发展方向。如果企业经济内控管理工作想有效良好的展开,投资资金少,而且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企业的会计环境就需要进行调整和改善,尤其是要在相关的监管体制方面。3.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健全内部审计监督机制企业经济内控管理系统的运行好坏,直接与企业信息和沟通系统挂钩。鉴于此,企业就需要在信息交流系统上有所改进,使得信息交流更畅快、更迅速。而且信息沟通机制的有效建立需要有一个友好的财务监管环境来支持,因此,企业需要在内部,尤其是财务部门建立高效运转的约束机制,在有关信息交流制度上不断完善,实现对风险的良好规避。4.建立有效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企业财务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经济内控管理工作。通常来说,企业的季度以及年度财务报表,能清晰地反映出企业运营的实际情况。企业日常工作产生的财务信息数据,能够很好地反映企业的管理情况,暴露出企业运营中出现的问题,并通过量化的表达方式来达到预警风险的效果,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管理依据。因此,加强企业财务活动的公正性,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对于企业很好的实现经济内控管理有着促进作用。
四、结语
我国企业开展经济内控管理的时间较晚,内控管理工作还存在疏漏。企业要提高对内控管理的关注,从提升企业发展战略的科学性,营造良好的经济内控管理环境,加强企业财务管理质量,提高信息化技术利用率等方面入手,从而切实提高企业经济内控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推动企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可.分析如何做好企业内控管理工作[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11):228-229.
一、企业内控管理与内部审计的内涵
企业内控管理是指企业为了实现企业目标,提高风险防范能力,降低风险的过程。其实施的主体通常是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和全体员工。企业内控管理是公司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的保证,有利于提高经营效率,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目标。企业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整治企业经营环境,强化企业精神。
二、内部审计与企业内控管理的关系
(一)内部审计与企业内控管理相互联系。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控管理的重要环节,企业的内控管理是企业的控制活动,而企业控制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进行内部审计,通过内部审计,加强企业的内控管理,进而有效的促进企业的发展。内部审计与企业内控管理最终目标也相同,通过二者的内涵可以看出,二者都是为实现企业的最终组织目标服务。此外,企业内控管理的完善程度对内部审计制度也有很大影响,企业拥有健全的内控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为内部审计提供了方便,能够提高审计的效率。
(二)内部审计与企业内控管理相互区别。
内部控制是利用会计工作形成的会计信息,对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各个环节所进行的指挥、调节、约束和促进等活动,以使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而内部审计通过对内部会计控制进行测试,可以评价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健全性、遵循性和有效性,能针对内部会计控制中的薄弱环节及时提出相应改进建议,促使企业以合理的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达到改善企业内部经营状况的目的。
(三)内部审计与企业内控管理相互影响促进,不可分割。
内部审计与企业内控管理相得益彰,缺一不可。一方面,内部审计为内控管理提供保障,完善的内部审计有利于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另一方面,内部控制制度为内部审计提供前提基础,没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审计无法实行,造成管理混乱,会计信息失真,从而对内部审计的发展形成制约。因此,内部审计与企业内控管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发展。
三、内部审计在企业内控管理中的作用
(一)内部审计是企业内控管理的“利器”。
内部审计可以根据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参与管理计划的制定,在其运行的过程中发现缺陷,提出改进措施,完善企业内控管理制度,有利于企业当局咨询与管理,从而使企业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增强获利能力和竞争力,提高效益。此外,内部审计是企业内控管理的再控制,内部审计制度与其他管理体系不同,它独立于会计控制系统之外,代表企业的管理层对企业整体管理制度的健全有效性进行评价管理,促进内部控制的运行,如果没有内部审计,可能会造成企业内控管理制度失效,形同虚设,不利于企业发展。
(二)内部审计是净化企业内控管理环境的“吸尘器”。
所谓“吸尘器”,一层含义是指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监督企业内部管理的运行,评价内控管理体系的合理、合法性,督促企业各部门按照合理、合法、稳健的原则发展运行,防止问题发生或者及时发现并解决企业内控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促使企业的管理体系在健康的轨道上运转。另一含义就是指内部审计的审计作用了,企业内控管理离不开内部审计,内部审计保障企业内控管理的运行。内部审计通过了解企业的内控管理系统,掌握内控管理的健全有效、合理合法程度,评价企业目标是否能实现,审核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针对问题,查漏补缺,剔除阻碍企业发展的旧规则,提出适应企业发展的新制度,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内控管理环境。
(三)内部审计是企业内控管理检查监督的坚实力量。
首先,经济监督是内部审计的重要职能,内部审计人员不参与具体的经营管理,可以从全局客观评价各部门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时提出意见,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调整企业内控管理制度,使企业不断地进行内控管理制度更新,改进其整体的内控管理体系,保证企业内控管理体系有效完整。其次,内部审计是企业内控管理检查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内部审计是因为企业内控管理检查监督逐渐发展起来的,包括监督各项经营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是否遵规守纪。最后,内部审计以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为基准,为企业内控管理监督打下良好基础,为企业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竞争中进行内控管理提供了有效信息。
(四)内部审计能够促进财务信息流通,完善财务控制制度。
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监督评审,使企业建立完善的财务系统,将完整准确的财务信息报告给企业管理者,有利于企业管理层做出正确的管理决策。另外,内部审计制度作为企业管理层和各部门之间的桥梁,便于传递财务信息,而且,加强与管理层的沟通,能够明确财务控制制度的权力与界限,消除隔膜,强化共识,完善财务控制制度。
【参考文献】
[1]丁烨.浅议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J].财经界,2015(6)
[2]李琴.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企业内部审计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9(b)-021-03
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美好愿景,将美好愿景形成文字就是发展目标,对目标的详细分解及执行就是生产运营,对运营活动进行检查与指导,并对计划与实际的差异进行有效的分析以及整改,确保其经营目标有效,整体实行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自我检测、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过程就是企业内控。它包括两个阶段,即内控的设计与运行。我们知道,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把握机遇、开创未来、壮大自我是企业成功的必经之路。但是我们更知道机遇伴随着挑战,收益伴随着风险,那么有效的内控管理能够使企业合理地避免风险,迎接挑战。所以分析内控管理是每个发展企业不可回避的话题。
1抓好企业内控管理的意义
企业内控将从全员性、全面性、全方位性来监督检查企业的运行,所以它能够使企业合理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以及潜在的资源,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优化了人力资本、固定资本,从而使人力、技术、实务达到最佳整合状态;可以有效地对上述运行过程中的各种风险进行防御,并将其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使企业在生产、经济、效益三提高的前提下稳步成长。
2当前我国企业内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组织架构形同虚设,导致总体控制失灵
我国会计法以及企业基本内控管理规范都对企业组织架构设计有明确的规范。并明确指出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各自的义务与权力。其目的是让上述权力机构之间在相互沟通相互协作下,相互制衡相互监督。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其制衡监督作用十分弱小,尤其是中小企业,上述各个层次相互渗透,相互代替。如股东亲自任命董事长,董事长兼总经理,总经理亲自任命财务总监、人力资源总监等。这种一人为政,责权不清,监事会形同虚设,空中楼阁的法人治理结构视同摆设,在现实工作中十分普遍,最终造成内控失衡,一人拍板定案。由此而引发的重大经济案件时有发生,如中石油案例就说明了一切。这样产生的负作用给企业、给社会、给国家带来的损失与灾难是无法计量的。
2.2相关内控管理人员综合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既然内控是一门学问,是一门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那么它的效果是与相关业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与综合能力紧密相关的,严谨科学有效的内控无论是设计阶段还是运行阶段都需要有科学的理论依据与周密的分析论证作为基础。所以它要求相关业务人员在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与熟练的技能前提下,还应该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意识。但是在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中,管理者自律性差,不能以身作则;执行者法律意识淡薄;更有许多相关人员不是按原则办事,而是看领导脸色办事;还有一些业务人员综合素质差,辨别能力和分析能力更差,混日子吃饭是他们最终的目的。上述人员在日后的继续教育工作中又缺乏主动性与能动性,这种先天业务不精、后天还不肯努力学习,再加上法律意识又十分淡薄,这样的内控管理人员为企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可想而知。
2.3内部牵制失控
由于组织机构的形同虚设,也就有了各个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协作,更缺乏内部牵制。在意识上,他们认为内控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财务部门做好收入与支出的控制,整个内控工作就顺利完成了;在工作中他们各自为政,出了事情相互推诿。如人力资源部门没有从人员的招聘、使用、培训、监督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内控措施,导致企业许多重要岗位出现了一人多岗或者兼职现象,出纳兼银行并管理档案、采购兼收款与验收。同时上述重要的岗位终身不轮岗,出纳携款潜逃事件时有发生。技术部门由于缺乏人力与物力做后盾,导致生产技术设备老化,人员缺乏技术培训,许多核心技术人员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而纷纷跳槽。
2.4缺乏风险意识
我们说风险时时存在、事事存在,这是客观规律,我们必须面对这个事实。所以企业要想生存与发展就必须面对承担着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因此企业要有风险意识,要有分析与对策。但是许多企业在投融资方面缺乏有效的科学论证与可行性调研报告,更缺乏对市场及客户的考察,为了追求利润,盲目投资、融资。如有的银行及保险公司对大客户以及老客户缺乏必要的跟踪管理而进行大额的信贷活动及担保活动,最后导致大量不良资产无法收回时,还没有应急措施及对策。由此可见,这样给企业的后续正常运转带来了隐患与风险,这种风险意识薄弱是非常可怕的。
3针对当前我国企业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3.1建立合理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
从前边的大量分析使我们认识到,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是企业的灵魂,其有效与否关系到企业整体政策的制定、运行的方向、战略的发展。因此企业应该科学有效地建立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使之充分发挥法人治理结构的互相监督、相互制衡作用。同时企业还应该聘请独立董事,使监督更加具有公开、公平、公正性。这样可以有效地预防在“三重一大”方面一人拍板定案,而且通过集体联签制管理模式,使企业的重要事项在畅所欲言的气氛下,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减少企业经营风险。
3.2注重相关业务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竞争能力是关键,我们大家也知道,管理靠人才,所以市场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内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它需要专业知识全面、技术能力过硬的复合型人才。企业为了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就必须加强相关业务人员的开发、培训、利用等管理工作。如在实际工作中经常组织他们参加业务技能测试与技术比武竞赛活动,采取优胜劣汰的方法鞭策他们进一步加强业务技能学习,努力提高自我。另外企业还应该在实际工作中善于观察和发现人才,给大家提供展示自我的各种平台。企业也应该鼓励员工参加自学考试和职称考试活动以及各种业务培训工作,通过上述活动让他们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再有企业还应该拿出一定的职工教育经费,组织专业技术人才参加各种形式的进修学习,使他们能够及时地实现知识更新,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最后企业应将上述活动全部与个人业绩成果以及工资奖金挂钩,以鞭策他们努力工作。
3.3做好内部牵制,发挥协同效应
企业内控的作用就是更好地起到监督管理作用,从而提高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所以内控管理不是挂在墙上的摆设,也不是财务部门孤军作战写在纸上的讲演稿,它是大家共同关注、共同协作、共同监督的一个整合体。因为有了主要领导的关注与重视,不但有助于内控的管理,而且有助于领导对整个企业的客观动态的掌握,也有助于企业政策的制定与业务的开展。其次通过部门之间协调效应的有效发挥,有助于内控的有效推动。只有人力资源部门、财务部门、技术部门、经营部门等通力协作,才能有效地管理好人员的岗位设置、技术的开展与推广、效益的提高。职工的理解与配合,才能达到让企业上上下下人人懂得内控,搞好内控,搞好企业的目的。
3.4加强风险防御意识,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
既然企业有经营计划,就应该有相应的风险预案。这些预案包括对风险的识别、预测、分析、对策,还包括对市场的调查、对客户的调查与跟踪,也包括对客户周边环境以及政治环境的分析,企业要有专人对各种风险进行整理与分类,同时分析各种风险的利与弊,再结合企业的自身状况,做出最后决策,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经营风险。
4结语
总之,企业的内控具有长期性与复杂性,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必须从根本上认识它。相信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通过企业自身的自律,企业的内控管理将逐步得到完善,将会更好地以此为锲机促进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宁.浅谈企业内控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管理学家,2012(02).
[2]张建.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2009(05).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化的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占有客户、战略市场、把握机遇、开创未来、发展自我、壮大自我都是任何一个企业的美好愿景。但是凡事都要一分为二地去分析,有机遇就有挑战、有收益就有风险,那么有效的内控能够能使企业合理地避免风险,迎接挑战。所以分析内控管理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抓好当前企业内控管理的意义
从内控的全员性、全面性、全方位性以及内控的目的看,它能够使企业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从而为企业的生存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命源泉;它不仅优化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本、固定资本,还对上述潜在的资本进行新的开发与合理利用,从而达到最整体相关因素的整合。推动了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竞争实力,实现了企业的美好愿景。
二、当前我国企业内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法人治理结构形同虚设
随着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需要,企业的组织架构设计也十分清晰。总体框架摆布有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执行者等,各个层次权责清晰。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中小企业,各个层次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相互代替,相互关联。如股东的直系亲属担任董事长,董事长兼总经理,总经理兼财务总监、人力资源总监、生产副经理等等,监事会无独立监事权,由董事长指定人选,这种人人身兼数职,责权不清,空中楼阁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形同虚设的。这种内控设计结构导致单位的重要事项都由董事长亲自任命把关,重大决策都由董事长一人排版定案,大家可以设想这种责权不清管理模式带来的生产与经营职权乱用,给违法违纪行为带来了温床;给企业的后续发展带来了阻力;给国家的经济建设带来了负维度。这样的案例不需要在这里一一列举。中石油案例就说明了一切。
(二)相关业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于提高
由于内控是一门学问,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外被高度重视。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设计阶段还是运行阶段都需要有科学的分析与周密的论证。这样严谨的工作职业需要有高品质、高素质的专业核心人才去指导去管理。但是在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执行者以及相关专业人员都对内控管理意识淡薄,认为内控就是对单位的制度落实的好与坏,检查工作就是内控工作。所以在人员安排上也是敷衍了事,为了应付联查将财务人员、办公室人员、没有具体业务的人员安排兼职内控管理。上述人员不具有先天的专业理论知识,还没有后天积极肯学的工作态度,更缺乏走出去学习先进单位的经验,与外界接轨的意识。这样的内控管理人员所发挥的作用大家可想而知。
(三)忽略协同效应
既然内控具有全员性,并且它不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说明书”,它是指导企业工作的一面镜子。但是许多企业将内控工作都认为就是财务的事情,单位主管领导不给予重视,甚至认为财务控制好收入与支出,那么全企业的内控就做好了。部门之间更是缺乏协调,人力资源部门没有从人力的开发、使用、管理、解聘方面制定相应的制定措施进行辅助,导致企业重要岗位一人多岗兼职,如出纳兼银行、采购兼收款,并且终身不轮岗,这样为违反违纪行为开了绿灯。出纳携款潜逃事件在我国近期也时有发生。没有技术部门的更新改造做后盾,导致生产技术远远落后,许多核心技术人员为了自己的前程、为了丰富的物质需求而跳槽的事件也经常发生。没有一线工人的支持与协助,内控的设计脱离实际,缺乏指导性,科学的运行更是空中楼阁,这样的企业生存发展令人担心,持续良性循环无从谈起。
(四)内部审计弱化
内审是参与内控管理的重要部门,也是内控管理的监督部门,但是目前许多企业没有内部审计,或者虽然设置了审计机构,也是为了上级的检查而挂牌而已,并且将其附属在财务部门下,形同虚设,没有发挥任何作用,也谈不上独立性与权威性,更没有发挥监管与协调作用。但是许多企业的领导却感觉很满意,因为内审的虚设满足了法人治理结构的一人说了算的模式,又加上现在许多企业都提倡减人提效,这样也免得部门多了,人员臃肿,成本高的表面现象,并且一人说了算的好处对管理者来说早已显示明了。但是这样的管理熟不知给企业现在乃尔将来发展造成重要的经济隐患与风险是无法估计的。企业老总的独自专横给企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乃尔最后倒闭的例子比比皆是。
三、针对当前我国企业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一)建立合理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
从前边的分析我们知道,法人治理结构是企业内控设计阶段的重要体现,其正确与否关系到整个企业的运营发展方向,所以它是一个企业灵魂,同时也是企业的领航人。因此企业应该科学有效地建立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使企业真正地实现管理层之间的互相监督与制衡。有条件的企业聘请独立董事,它不但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而且还有助于企业各种经营风险的防御,如前面所说的“一人谈,一支笔”现象等都可以合理地避免。这样不但有利于企业工作的开展,同时还可以集思广益,使企业朝着正确的发展方向稳步前进。
(二)全面提高相关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内控管理工作涉及的面宽,专业知识要求的强。所以内控管理人员应该具备很强的理论知识,如深刻领会财务、经营、经营、统计、法律于一体的综合知识,同时应该熟悉企业的全面业务,最后还要领悟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为了满足综上这些要求,相关业务人员就必须全面提高自我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抓好内控,使内控真正地发挥作用。因此企业首先应该抓好在职人员业务技能培训与考核工作,定期地让他们参加各种相关业务的培训工作,鼓励他们参加职称考试等各种学习活动,不定期地对他们的业务能进行测试,采取优胜劣汰的方法鞭策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提升自我,发展自我。其次企业应该拿出一定的职工教育经费让敬业心强的人走出去,到同行先进的企业学习,并结合本企业的实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后应用到本企业。最后企业还应将上述工作结果与工资奖金挂钩,以激励他们学习的氛围。
(三)注重全员性,发挥协同效应
企业管理好内控的目的是为了占领市场、提高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不是将内控作为摆设挂在墙上,所以根据普遍联系的观点,因此内控首先要等到主管领导的重视与关注。这样既有助于内控的实现又有助于领导客观地掌握企业的动态,有助于领导工作的开展。其次发挥部门之间的协调效应,这样有助于内控的有效推动。如人力资源部门积极地开展好人力管理活动,通过定岗定编以及轮岗换岗制度来监督协调重要岗位的管理工作;经营部门通过制度各种激励机制如股票期权、虚拟股票等方式方法将企业的核心人员留住;技术部门通过大搞科研工作来吸引业务骨干;通过全体大会来宣传内控的意义和作用,让一线的职工理解内控,并将结果与他们的薪酬挂钩来鞭策他们努力工作等等。让企业上上下下理解内控,搞好内控,这样才能搞好企业,迎接市场的挑战。
(四)加强内部审计监管力度
既然内控是企业自我检测、自我完善、自我监督,那么检测的如何、完善的程度、监督的效果通过什么来体现?这些应该是真正的内部审计去完成的工作。所以企业应该加强内部审计监督与跟踪管理的力度。因为内部审计可以发觉上述问题的存在与解决方案,这样内部审计更好地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确保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所以企业应该真正地成立独立的内审机构或部门,同时真正地赋予他们权威性,让它们具有一定的协调与组织能力,并且内审平台系统建设工作,使信息监督工作畅通无阻,真正地做到监督处处存在,事实存在,时时存在。
四、结束语
总之,内控工作工作越来越适合于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需求,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有必要抓好内控、管好内控,以此为锲机促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那么,集团型企业的内控管理怎么才能做好呢?
慧点科技风控管理资深咨询顾问秦立兴认为,应考虑内控管理和风险管理深度融合,风险管理和内控管理在管理目标、工作方式、管理对象和工作成果上有许多交集,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共享,形成一体化管理模式共同作用于企业业务流程管理。
在秦立兴看来,风控一体化不仅可以实现风险管理和内控管理的成果分享,还能促进风险管理战略的落地,通过内控管理手段和方式实现企业内部风险可控、可管,同时,通过风险管理中标注的重大风险明确内控管理的重点领域。通过重大风险的防控工作提升业务部门对风控管理的参与度,强化其主动防范风险的主人翁意识,逐步形成各业务部门自主出击、齐抓共管的局面。
因此秦立兴认为,企业在进行风控信息化建设时,要重点考虑如何实现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全面、深度的融合,在工作组织、业务流程、工具手段、方式方法等多方面将环境建立、风险识别、分析、评价、应对等风险管理过程与内控矩阵、内控评价、缺陷认定和整改等内部控制管理过程充分整合和贯通,明确并固化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的契合点和贯通纽带,实现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的无缝对接。
在秦立兴看来,风控平台不仅仅是风控部门的一个工作平台,而且应当将其定位为整个集团的风控管理平台,任意部门均可利用该平台提供的标准流程、标准工具和标准模板主动开展风控管理工作,通过系统的应用将专业的风控管理方法传递给各级管理者,成为他们防范业务风险、提升业务管理水平的一个利器。
那么,如何在系统中实现风控一体化呢?秦立兴认为,系统的设计可以参考ISO31000中的“风险管理过程”,将系统划分为环境建立、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和风险应对五大功能模块,并在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和风险应对中分别嵌入内控管理中的控制识别、内控评价、缺陷认定和缺陷整改功能。
一、引言
疾控中心各项活动开展需要得到财务的支持,疾控中心正常运营和发展将会给资金流动带来一定影响,所以要想保证疾控中心稳定运行,应该确保资金运行的流畅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疾控中心现有资金科学分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止资金低效问题出现。从疾控中心自身角度来说,工作职责并不复杂,在账务方面不会随意出现混乱或者账目不明的状况,其收入一般源于财政拨款,其中也包括事业收入。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疾控中心在财务管理上重视力度不足,没有加强财务内控管理,从而引发各种财务风险问题。所以,加强疾控中心财务风险内控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二、疾控中心的财务风险内控管理现状
1.财务管理意识薄弱
长时间以来,疾控中心属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运营资金由财政部门下拨,在经营管理上不会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上级拨款,单位使用,成为对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形式。所以,疾控中心各级人员通常不具备较强的风险管理意识,财务管理意识薄弱,相应的管理体系和制度缺失,导致疾控中心在财务风险内控管理上漏洞百出,影响工作效果。
2.会计核算方式不科学
疾控中心在开展会计工作时,严格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要求进行,但是在工作中没有将这两个文件充分展现。现阶段,大部分疾控中心没有制定详细的疫苗会计处理方案,相应的会计处理方法缺少可行性,各部门在疫苗收支和库存核算上缺少统一标准。再加上疾控中心自身具有公益性特点,使得其在财务内控管理目标上并不以追求经济效益为重点,在这种情况下,给疫苗管理工作开展带来直接影响。
3.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
疾控中心在实施财务内控管理工作时,没有设定详细的管理目标。疾控中心财务管理要求对具体成本支出和管控有深入了解,并以此为依据,加强财务内控管理,控制各项财务预算支出。但是,在日常财务管理中,缺少对财务人员工作的审核,财务管理目标不具体,没有实现精细化管理,缺少协同办公系统,使得工作效率降低,工作质量无法保证,容易产生财务风险。
4.内部疫苗供销环节三角债现象严重
对于内部疫苗供销环节三角债问题,也就是指县疾控中心长时间拖欠市疾控中心疫苗款项,而市疾控中心又长时间拖欠省疾控中心疫苗款项,且数额较大,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各个疾控中心稳定运行。如果在库存方面积压大量资源,将会影响中心资金运作,疾控中心也不能实现稳定经营,从而产生呆账、坏账等问题,让疾控中心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
三、优化疾控中心的财务风险内控管理的相关思路
1.强化人员财务管理意识
要想防范财务风险,应疾控中心各级人员财务管理意识,便于保证疾控中心财务风险内控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在实际中,财务管理应得到管理人员的全面支持,才能保证疾控中心财务管理工作落实到位,获取理想的工作效果。财务管理人员作为疾控中心财务风险内控管理的主体,在当前社会发展环境下,社会对疾控中心财务风险内控管理要求更为严格,因此,疾控中心对财务人员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提出严格要求。疾控中心应该加强财务管理人才引进和培养,鼓励疾控中心学习更多和财务风险内控管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让自身专业水平可以满足时展需求,并且保证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可以稳定发展。财务管理人员需要树立现代化管理思想,主动参与财务风险内控管理活动,提升疾控中心财务风险内控管理水平,减少财务风险问题。
2.优化会计核算方法
疾控中心应该做好疫苗出入库管理工作,办理完整的疫苗出入库手续,及时把采购到位的疫苗验收通过后入库处理,认真填写入库凭证,其中包含疫苗名称、数量、规格、进销差价以及销售单位等,给后续应付账款明细账目登记工作开展提供条件。销售或者领用疫苗应该认真填写出库单,内容也包含疫苗名称、数量、规格、进销差价以及销售单位等,保证各项内容的全面性。疫苗管理部门行管人员需要定期将当日填写出库单进行整合,结合时限确定计价方式,把已经销售的疫苗进价和销售差额在出库单中具体标记,并结合入库单和出库单登录信息确定明细账,第一时间把入库单和出库单反馈给财务部门,由财务部门根据出入库单数据进行记账,真正做到账实相符。
3.明确各项财务指标
疾控中心在实施财务风险内控管理时,为了获取理想的管理效果,应科学设定财务指标。在实际工作中,对各项成本具体核算,并对各项成本如实记录。在实际记录中,完善审批授权管理体系。在预算管理中,应加强各个环节细化管理,对整个管理成本实现具体核算,完善管理机制。对单位各项成本应采取精细化管理模式,尤其是间接成本与直接成本。通过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并重点成本细化控制要求,减少财务风险。除此之外,疾控中心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应对成本实施精细化管理。在各项成本支出计算中,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精准性,提高疾控中心财务内控管理水平,并对采购设备授权审批,加强对财务支出进账监管。通过集体决策,让疾控中心财务管理职责科学分明,促进财务风险内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疾控中心在实施制度管理时,应采取统一的管理模式。在实际工作中,各个岗位相互监管,在工作中容易存在问题的环节应具体交接,强化人员监督管理意识,由上至下实施有效监管,让各部门之间制衡管理,有效提高疾控中心财务管理水平。
4.加强疾控中心应收账款风险管理
对于疾控中心来说,面临的应收账款风险具体表现为客户信用状况了解不深入,应收账款账龄时间偏长,催收费用额度高。所以,要想实现应收账款风险管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科学构建账户结算登记、审核、清理机制,完善客户信用风险评估体系。疾控中心在开展跨级核算工作时,应严格按照会计制度要求落实,对每笔往来账款及时记录,并对每笔账款应收、实付情况有充分了解,定期与客户交流,及时将账款回收。如果存在应收账款过期现象,应查明产生原因,并建立档案登记,汇报给上级管理部门,结合管理部门提供的工作意见,责任划分,将工作职责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制定相应的催收计划,将应收账款及时回收。其次,在于客户资金往来过程中,疾控中心应完善客户信用评估机制,对客户付款情况、合同履行情况和最高信用额度等有充分了解,并对客户信用等级科学划分,实现对信用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疾控中心获取客户信息的渠道有银行、评估单位、主管部门以及客户财务报表,通过对客户贷款偿还能力、信用情况及客户品质等调查分支,对客户信用等级科学判断。如果客户信用等级相对较高,则在业务往来中,应提供各种信用优惠。反之,应谨慎处理。总之,应保证应收账款快速回收,减少疾控中心应收账款风险。最后,采用适宜的催款方法。疾控中心应结合欠款实际情况,对欠款问题采取相应的处理对策。对于欠款时间比较长的用户,疾控中心财务人员需要采取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权益,通过法律途径对客户欠款清除,维护疾控中心整体权益。财务部门应定期将过期应收账排列,引导相关业务部门对其处理方法科学分析,制定详细的处理对策,交由管理部门统一处理。在制定处理方案过程中,应该把工作重心放在不同债务人身上,采取的债务处理方式也应存在一定差异。对于一些信誉度高、应收账款风险小的疾控中心,应采取督促方式催收账款。例如,疾控中心疫苗产品采购经营包含在政府采购范畴内,应收账款回收风险小。部分信用好的经销商或者代销商,其应收账款回收情况比较通畅,所以应采取催款方式进行。而对于一些信誉度比较差,拖欠账款时间比较长的用户,应采用法律对策来保证疾控中心自身权益。
四、结语
总而言之,疾控中心应从自身发展角度入手,结合经营发展要求,采取各种有效的对策,加强疾控中心财务风险内控管理,从根源上减少财务风险出现,提高疾控中心财务内控管理水平,给疾控中心健康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疾控中心管理人员应给予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做好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工作,通过制定各种管理体系,优化奖罚对策,将疾控中心应收账款风险控制在合理范畴内,保证疾控中心自身效益。
参考文献
1.田学勇.会计集中核算下疾控中心财务管控策略研究.中国市场,2020(36).
2.宋艳.肺炎疫情下疾控中心会计管理的风险管控及策略探析.中国市场,2020(35).
3.李玉杰.基层疾控中心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策略研究.财经界,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