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7:42:0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精品课程教学效果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TP434
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专业领域中最核心的工作。在计算机领域中任何好的创意和设计,最终都要通过高水平的程序设计实现,才能够真正成为有社会价值、市场价值的制成品和产品[1]。C语言是高校广泛开设的一门程序设计课,其简洁、直切计算机底层的特点使其经久不衰,许多最核心软件都是用C语言编写的。但是,在高校多年的教学中发现:教师的教学多采用集中式讲述,语法讲的多、注意事项一堆,而忽略程序的“设计”过程;相关知识联系不紧,举例死板单一,过于依赖教材;教材不精。结果是学生学了不会编程、不会应用;考完试就忘,学习兴趣淡化;学生不明白却又问不出问题,所以C语言往往成为高校中一门难教、难学的课程。
1 精品课程简介
精品课程是指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2]。2003年4月教育部正式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其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教育部后又设立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组织开展以国家精品课程为主要内容的高校教师培训,促进质量工程各项建设成果的广泛应用和共享。笔者在培训中心学习哈工大的国家级精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的过程中,深受启发,结合C语言课程教学中的问题,认为可以借鉴其成功做法,融入C语言教学,以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2 C语言精品课程建设对高校C语言教学的启示
2.1 兴于梯队,重在管理,形成和谐的教学梯队
建立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教授副教授为骨干,教学名师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梯队,建立“责任教师—主讲教师—一般教师”层层负责的教学责任机制。实行教师“竞聘上岗”,对教师进行试讲考核、上机编程考核等,规范C语言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举办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提高讲课水平;建立教学排行榜、学生评教、问卷调查、网站论坛,收集学生对教师授课和指导实验情况的反馈意见并分析改进教学;例会上表扬贡献,交流经验;对年青教师坚持信任、放手、支持、体谅的原则,积极发挥个人在教学中的作用。梯队的每位教师做事主动、乐于奉献,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形成了和谐的教学梯队。
2.2 成于教材,精在资源,建设形式多样的教学支撑环境
组织教材建设的队伍,要求成员热心教学、乐于奉献,并具备较高的水平和经验;尤其要征求学生对教材的意见,作为改进教材的依据。教学时应考虑两类学生:一类针对大部分学生,应对教材上的实例进行详细讲解,使其掌握基本语法,以解决一般类型的问题,概要性地讲解有一定难度和代表性的实例。另一类对比较突出的学生,给出一些ACM竞赛上的相关问题,介绍解题思路,使其能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带动其他同学,增加编程兴趣。
教学支撑环境建设也是教学成功的一个法宝。如建立面向教师的精品课程网站,统一管理、共享教学资源;面向学生的网络教学管理平台,实现师生互动、编程作业在线评测、雷同程序自动评判、网上论坛等功能;面向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年度创新项目协作开发平台;实验中心网络教学网站,将教学与实验融为一体;教师的个性化教学网站等。另外,多渠道获得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3 积极进行考试方式改革,开设丰富多彩的创新实践活动
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实际编程能力,以典型实例驱动教学,建设了题库和编程题考试自动评分系统。在传统教学中,提交纸质作业不环保,批改量非常大,因此作业必须电子化。收作业时,采用课程管理系统(如Moodle)实现在线布置、在线收缴打分、打包存档等多项功能。自动评分系统能方便教师又公平合理,受学生欢迎,能明显提升教学效果。期末考试多主观题,少客观题,考查理解力和应用能力,而非背诵能力。为鼓励创新,专设创新学分,开展由学生“自主选题、自主设计、自主实验”的年度创新项目。以“挑战杯”、ACM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等为牵引,强化创新实践能力训练,使学生广泛参与其中。
2.4 淡讲课、精作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美国缅因州国家训练实验室的一项研究表明,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的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如表1所示。
学习方式 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
听讲(Lecture) 5%
阅读(Reading) 10%
视听(Audiovisual) 20%
演示(Discussion) 30%
讨论(Discussion) 50%
实践(PracticeDoing) 75%
教授给他人(TeachOthers) 90%
表1 学习活动的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
以听讲为主的传统方式,学习内容的平均留存率仅有5%[3]。实际教学中教师们也有体会:教授一门课的前后,对课程的理解完全不同。所以教学应多采用讨论、实践等方式进行,提倡“淡讲课,精作业”,即把作业作为教学的核心手段,授课是作业的支持、补充和深化。作业教学与传统课堂相比,留存率高、利于能力素质培养但极易被盗版。有挑战的作业可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并让教师更省力。所谓“有挑战的”作业,是指必须通过查资料、苦思冥想、动手实验等,才能找到答案的作业。题目要尽量有趣、难度大且先升后降,让学生把精力都放在平时学习上,期末反而轻松;不拘泥于“讲过”的知识,让作业在各方面给学生成就感;作业分数不低于总成绩的50%,沿课程进度均匀分配,及时评分,避免学生到期末突击。
2.5 学会放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倡实际编程演示互动的教授方法
大量的实践证明,学生对编程演示的过程兴致很高,为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在编程过程中会有意设置Bug,当程序的运行结果与期望不一致或出现异常,学生的注意力会更集中,此时可让学生分析问题。此外,也可通过展示学生程序,鼓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实例来自:教材、习题、参考书或高等数学、线性代数、高中物理中的常见算法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并非越多越好,应到能不指导就不指导。让学生学会自己看书,在实践中寻找答案,给学生互相讨论的机会。这既解放了教师,又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 结语
在国家精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的建设中,我们学到了应教、学、练相融,教、学、研相长,形成课堂上精讲、课后作业在线评测、网上考试编程实战、课外创新实践应用、丰富的教学资源相结合的多元化创新实践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能解决高校C语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偏重语法讲授、学生缺乏学习兴趣、难以培养学生编程能力等问题。
参考文献:
[1]BrianW.Kernighan,RobPike.程序设计实践(双语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3.
[2]沈丽燕,赵爱军,董榕.从精品课程到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发展看中国开放教育新阶段[J].现代教育技术,2012(11):45-48.
[3]王声萍,段淑平.开放教育,让师生共同成长[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5):78-80.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发展,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效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作为新课程的实践者、组织者、促进者和引导者,必须积极主动地调整与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新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所谓教学效果是指:教师要以得体的方式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教师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也要关心结果,着力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问题,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寓于教,教学相长,提高教学反思力
反思是指对教育问题作出合理的决策并评价这些决策结果的过程。卡贝尔·约翰将反思形容为“一个人内心的对话”,认为人们正是因此“获得经验、形成信念、得到感悟”。
福斯纳特说过,优秀的教师往往是反思型的决策者,他们能够从学习中以及对教与学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找到乐趣。他们认为学习是一种建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辅助、促进的作用。不过,提高教学反思力必须从多方面入手。
1.锻炼观察力,善于观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
人们所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很大一部分来自观察,观察力是学习者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教学过程更加注重观察,教师要随时观察学生的动向、在学习中的情绪、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方式、知识的掌握情况、最终的学习效果等。
有一次,在思想品德课上,在谈到网络有利有弊这个问题的时候,发现许多学生跃跃欲试,甚至平时比较内向、不善于发言的学生也开始动起来了,于是我灵机一动,准备换一种方式,采用辩论的形式来解决这一问题。辩题,正方:网络给现代生活带来了好处;反方:网络给现代生活带来了弊端。分成两个辩论小组进行激烈辩论,正反方由我指定。正当学生辩论激烈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有位性格内向的孩子在对方发言的时候比较开心。我恍然大悟,我把他分在反方了,他实际上是支持正方的。于是我宣布如果自己观点与我分配观点不一样的同学可以自行调整,于是就有些同学进行了互换。接下来的辩论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大大调动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获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2.勤思考,重预测,在思考中解决问题
爱迪生说过,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最大的乐趣。教学因思维而精彩,因智慧出火花,因集合团队的聪明才智而不可估其重大意义。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教师要巧设提问,启迪思维。
如提到2011年日本地震引起的核辐射,学生虽然有所知晓,但是对于这个概念还不是很理解,所以单纯地跟他们讲其危害性,将是十分苍白无力的。于是,我便从他们日常生活说起,问孩子们:“你们知道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有辐射吗?你们知道辐射量比较大的有哪些吗?看电视时间长了,你会有什么样的身体反应?你知道哪些防止辐射侵害的好方法?”学生根据生活体验,很容易回答这些问题,接着教师谈及日本核辐射的实例,并且科学地谈谈其危害,要求学生帮助日本孩子想想怎样防止核辐射的伤害。学生有了先前的心理准备,就不会单纯地作为纯娱乐的实例了,他们会想出很多有意思的做法,虽然有些不靠谱,但是,对于培养他们开放的胸怀、全球意识、社会责任感是有一定意义的。同时,对于自己如何防止辐射也就有深刻的印象了。
3.会总结,在总结中提高效率
总结是对一个阶段自身实践活动的具体分析,能从这个过程中得到许多经验和教训,以便更好地运用到今后的实践中。
如针对本人所教的思想品德科目,七年级学生是活跃的,但想法却有些幼稚,不能切中要害,玩心比较重。在年度总结时,我把他们的特点都非常科学地进行了分析,制订了较为可行的教学方法。对他们,教师要采用感性认识和理性指导相结合的方针,规范他们的言行。八年级同学开始思考一些现实问题,想法也逐步走向理性,有些学生思考问题比较全面,能初步体现辩证思维的能力,但是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尚有欠缺。对于他们在进一步指导全面认识问题的同时,也需要教师提供更为丰富的材料和时事,采用实践活动来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经验。九年级学生相对来讲课业负担比较重,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因此,对于他们我们要适当放松要求,帮助他们缓解过度的压力,又能够以兴趣吸引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避免厌倦学习;另外要多给予他们生活上的关心,实现心与心的交流,这样学生才会有好的表现。
二、潜心研究,努力创造,打造优质课堂
对于优质课堂的培育,可以将生活带进课堂,把实践作为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努力达成优秀课堂的方式之一。
1.把生活带进课堂,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美国教育家杜威有句至理名言:“教育本身就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课堂教学好比生活在家庭里,生活在邻里间,好比运动在运动场。”新课程提倡把丰富多彩的生活情景融入有限的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与探究学习能力,在贴近现实的教学活动中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如在讲到“留守儿童最缺乏家庭保护”时,可利用“爸妈进城去打工,独留我们在家中,我们的成长靠谁管,外公”的三句半来引入,以此触动学生,并对部分留守儿童进行采访。在谈到低俗的生活情趣的时候,我们可用家长的梦话来刺激学生,如家长在睡梦中大喊“碰!”惊醒熟睡中的孩子,让学生谈谈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情况发生。
2.把实践作为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莎士比亚说:“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它便是最坏的主人。”培养良好的习惯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又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第八课《消费者的权益》时,教师要求学生进行一次社会调查,列举市场近期主要的菜价,并且为家里买一次菜。然后在课堂上交流讨论,学生述说买菜中的细节,总结买菜时的注意点。这堂课后,我发现孩子对买菜有些兴趣了。于是我鼓励他们养成星期天同父母一起购物的习惯,既能增长他们的实践能力,又参与了家庭生活,能更好地融入家庭,增进与家长的沟通,培养家庭亲情。
3.把三课努力做优,打造生动有趣的课堂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将学生带进丰富知识的殿堂,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学生会感觉学得充实,酣畅淋漓。
课前精心备课,细究课标,关注时政,不断整合更新知识,加以创新,增强课堂教学的目的性和课堂内容的新颖性,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
课中调动气氛,如利用幽默情境和课堂生成的有效资源对所学内容进行有效解读,使学生产生共鸣。
课后接收学生的反馈,可从教学内容、事例、环节等方面接受学生好的建议,并对学生感兴趣或有疑问的方面进行深入思考。
三、与时俱进,利用技术,打造技术课堂
制作幻灯片是现代教学中较为简单的软件,它能将知识点、图片音乐、视频等资料经过教师的整理组合,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是提高课堂效率的较好形式。
课堂连接网络,将最新的资讯和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特别是与教学目标、内容有关联、具有现实意义的资源,通过引发学生思考问题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精品课程网络建设的含义
自教育部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以来,精品课程建设即成为各高等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精品课程网络建设是指使用网络对精品课程进行教学、建设与管理,集中体现为精品课程教学网站的设计、应用和维护管理等,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方面之一,是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共享优质资源、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与建设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二、精品课程网络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1.优质课程资源开放、共享的需要
进行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初衷之一,就是要在最大程度上扩展优质课程资源的辐射范围,将课程建设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成果充分展示并加以推广共享,从而带动相关课程教学质量的普遍提升,更加有力地推动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方法手段的创新,使更多的学生受益。通过网络提高课程教学的信息化和开放程度,成为达成这一目的的必要途径和手段。
2.课程自身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保证优质的教学效果是精品课程之“精”的最终体现和落脚点。网络以其无可比拟的优势为精品课程的持续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以网络为平台,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更为灵活多样,课程教学的互动性得以增强,传统的时间、空间限制在一定程度上被突破,师生间的交流更为便捷,学生可更加自主地安排课程学习,教师可适时公布课程通知,安排答疑,将大班教学与个别辅导有机结合,从而使课程教学更加高效。借助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均可得以延伸和拓展,教师可在课程大纲之外为学生提供相关领域的知识、信息和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将研究能力的培养渗透到课程教学中,使部分学生在研究性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方面获得发展,从而使课程教学更加能够因材施教。
3.教学管理信息化的需要
自2003年教育部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以来,各高等学校均积极开展了国家、省市(自治区)和学校等各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并且经过多年的建设,无论从质上还是从量上,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何从教学管理的角度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是各校一直以来努力思考并不断实践探索的重要课题。许多高校在精品课程建设之初即认识到了网络建设的重要性,积极搭建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一方面,将网络平台的建设作为精品课程的重要评价内容,使各级精品课程的申报、评审更为规范。另一方面,将网络平台的建设作为精品课程质量监控的手段、途径之一,以网络为依托,提高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助推课程的持续建设与发展。
三、精品课程网络建设存在的问题
1.精品课程教学网站设计不够合理,功能不强
当前的精品课程网站可谓“五花八门”,有的由学校统一搭建专门的建设平台,有的建立在院系信息平台上,有的则以网络课程的形式存在。以上几种又往往成为申报高级别精品课程一蹴而就的临时行为,功能单一,缺乏整体规划,硬件设备性能不高,未能与网络教学等相关资源平成一体,造成资源的重复建设和浪费。
2.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内容单一
多数课程的网络建设内容局限于“负责人介绍”、“教学队伍”、“课程描述”、“建设规划”等基本的介绍性信息,或是“教学大纲”、“教学参考资料”、“教学课件”等课程材料的简单堆积,涉及教学过程优化的实质性内容较少,有全程授课录像的课程更少,且各类信息更新率低。
国家启动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一方面是要遴选出一大批代表教学工作高水准的优秀课程,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信息平台,在全国范围内推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引导、激励高校搞好自身的课程建设,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在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建设体系中,高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力度、建设水平以及对学校发展产生的长远影响,是实现教育部“质量工程”精品课程建设目标的基础和保障。
搞好精品课程建设的现实意义
从高校自身的办学规律和需要上讲,精品课程建设决不是暂时的短期行为。课程建设作为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的重要依托,始终受到高校及其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体现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的标志作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是高等学校的两项基本任务。课程既是学校开展教学工作的基本单元,也是学术活动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体。从概念和内涵上讲,对精品课程的要求更高于一般的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在课程负责人及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教学效果等诸方面,更突出建设水准的标志性、开展建设工作的系统性和取得教学成果的全面性。对一所高校来讲,其精品课程的数量、质量、级别层次及其结构分布,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学校教学和学科建设的最高水准。
对其他课程的示范、辐射作用。精品课程在建设方向、建设过程和建设成果等方面能够成为学校其他课程学习的榜样,会对其他课程教学工作的进步起到积极、有力的影响、促进作用。科学性、先进性、整体性、有效性和示范性是精品课程最显著的特点。学校根据不同阶段的实际发展情况制订适宜的校级精品课程评估指标,是基础较好的课程经过课程组成员的集体努力可以达到的标准。参照评估指标,与已有的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相比,其他课程容易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明确工作努力的方向。高校应以精品课程建设为突破点,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划,打造一批具有时代特征和示范、引领作用的高水平课程。
对重要课程教学质量的保障作用。为了保证学校的总体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在全面促进课程教学水平提高的同时,高校一般都把影响面大的公共基础课程和主要的学科基础课程,以及对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培养特色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专业主干课程作为建设的重点。建立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开展精品课程的建设、遴选和检查工作,为这些重要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保持提供了稳定而有效的约束与控制机制。精心制订建设规划、设立建设项目、明确建设任务、提出工作要求,采取多种措施遴选并强化建设一批具有相对较高水准的精品课程,会对相关课程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发挥重要的保障作用。
坚持不懈,持续搞好高校精品课程建设
国家启动质量工程建设以来,许多高校在精品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有些学校,由于种种原因也出现了“为精品而突击打造精品”,教学改革力度弱,精品课程建设项目验收、评选留于形式,经费投入大而效益差等问题。这不仅背离了教育部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的初衷,而且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损害了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在教师、学生中的形象和信誉。高校精品课程的建设任务任重道远,决不能一蹴而就。
精心制订学校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完善并实施系统、高效的课程建设管理办法。精品课程是一个相对概念,在不同的时期和阶段,有着不同的标准和要求,体现着各自的特色。高校要根据本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专业结构和学科布局,把精品课程建设纳入学校课程建设长期规划,把课程建设规划纳入到学校教育教学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形成一般课程建设、重点课程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立体化多头并进的教学改革与发展格局。对教学建设工作,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进行,既进行立项强化管理,又提倡、鼓励广大课程组教师自发、自主地进行日常课程教学的建设与改革,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地稳步提升总体课程教学水平。学校要加强对课程建设管理的研究和对课程建设实际状况的分析,制订科学、完善的课程建设管理办法,突出“协议”式责任管理,建立制度化的管理程序和管理体系。
明确科学合理,操作性、指导性强的校级精品课程评估标准。精品课程一方面应该具有多种良好、完善的教学保障条件,另一方面还要在实际教学中体现较高的教学水平和显著的教学效果。在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课程分体系中,每一层次的精品课程都是相对意义上的高水平。正是考虑到这种“精品”概念的相对性,教育部在制订国家级精品课程评估指标时,绝大部分都采用描述性的弹性评价指标。高校在制订校级精品课程评估指标时,应根据本校当前的实际办学水平,在参照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标准框架的基础上,对各评估项目进行适当地具体细化,提出明确的量化要求。同时,也可就现时状态下课程教师实际履行教学工作规范情况、教学效果实证材料等对考评项目进行扩充。要使评估项目和指标能在课程建设任务的明确与落实、精品课程评选与跟踪检查方面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简单地套用国家的软性评估指标,会在校级精品课程的管理过程中,较难引导课程建设组明确工作任务和努力的方向,在课程建设项目验收和精品课程评选时也很难确立较为具体、客观、统一的参照标准。
提高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对教学团队的组织、领导能力。课程项目负责人在精品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工作中起着极为重要的引领作用。对课程负责人的个人素质要求体现为“四高”,即学术水平高、教学水平高、管理水平高、职业道德品质高。作为开展课程建设工作的领头人,对外来讲,课程负责人对该门课程在教学和建设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往往代表着课程教学团队的最高水平;对内来讲,课程负责人四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水平,对所在教学团队的其他成员具有极大的影响力。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师资、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需要课程组全体教师付出共同努力,需要有方案、有目标、有计划、有思路、有重点、有措施地进行;需要任务分解、责任到人。课程负责人的学术水平、教学能力、人格魅力和工作作风,对课程团队全体成员起着重要的示范和感染作用。特别是他的组织、协调、激励、领导等管理能力,决定了课程教学团队的集体凝聚力和教学工作、教学研究、学术研究的方向和活力。实践表明,能够系统、全面地取得较大建设成效的课程,都与课程负责人的全面素质情况有着直接关系。因此,要注重强化课程负责人的集体协作意识
和合作精神,提高其对课程教学团队的组织领导能力。
充分利用精品课程共享教学资源,推进学校教育教学事业的内涵发展。作为“质量工程”四个重点项目之一的精品课程建设,是在现代网络技术在高等教育教学中广泛应用为背景推开的。自2003年以来,国家、省级财政以及各高校投入巨资用于精品课程建设,经过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六年的共同努力,已遴选、积累出了大量的优质课程网上教学资源。这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共有共享的宝贵物质和精神财富。精品课程建设的最大效益,主要是从全国高校对形成的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利用中体现出来。如何充分利用好这些优质资源,更好地发挥国家级、省级乃至高校校级精品课程的示范、辐射效应,最大程度地实现“质量工程”建设的预期目的,是当前教育主管部门特别是各高校要普遍关注、思考并付诸努力的问题。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在精品课程的遴选过程中能够发挥较大的导向、激励作用,而在精品课程优质资源的推广、利用方面,高校的内涵发展意识和对搞好人民教育事业的责任感、自觉性就成为工作成效的决定性因素。目前,高校对“质量工程”精品课程建设的关注点还主要集中在三级精品课程的建设、申报评选方面,精品课程资源的利用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⑤在“质量工程”建设的后期阶段,高校要特别注重如何充分利用网上优质资源促进本校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上,要创造条件和氛围,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全校教师、学生广泛了解、深入分析各级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的利用和借鉴价值,将其优势渗透到具体课程教学工作中。高校应踏踏实实地关注、专注于学校教育教学事业的内涵发展,力争使学校成为精品课程共享资源的最大受益者。(作者单位:江苏科技大学教务处)
注释
①仉志余,王建军:“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认识”,《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第8期,第22页。
②张晶:“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第1期,第143页。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
国家教育部颁发了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这一文件的有效引导了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发展,标志着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2003年4月国家教育部了《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进一步说明构建一种具有民王开放性、先进科学性、互动整体性的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将成为今后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必然趋势。如何建设好普通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已成为目前国内许多知名高校体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在查阅资料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自校建设体育精品课程的实际,分析与思考普通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旨在为有志于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同仁提供参考。
1 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背景
2001年8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重点提出和解决教授上讲台的问题,而《通知》的出台则是在教授上讲台后,解决如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更多的学生享受优质教育,使学生得到最好的教育,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国许多高等学校根据《通知》要求,纷纷启动了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根据教育部计划,五年时间内体育学科将评出20门精品课程。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启动的。2003年以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10门体育课程相继成为国家级体育精品课程,它们对于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体建设起到了很好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不断走向深入。
2 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要素
教育部在《通知》中明确: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万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体育精品课程是体育课程中最优秀的典范,其建设必须与学校的总体改革目标相一致,力求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所创新,及时反映学科最新前沿动态,坚持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前沿性,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同时,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自学习惯养成。另外体育精品课程建设还要向国际化方向发展,站在国际化的高度运行,不断提高广大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化视野。体育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课程理念、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材、管理等方方面面。
2.1课程理念
体育精品课程建设必须体现教育理念和学校的办学理念,同时体现体育课程的特点,纵观现代典型的欧美大学,无一不是把大学办学理念贯串于课程的教学全过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应成为当今高校体育精品课程的理念。
2.2 师资队伍建设
与其说是精品课程建设,不如说是优秀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一门精品课程,是每一位教师经验、知识、理念、追
求、人格的综合体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于体育精品课程建设尤为重要。根据《通知》精神,体育精品课程要由学术造诣较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教授主持,要通过体育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知识、学历、年龄、职称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科研能力强的教师梯队。
2.3教学内容建设
体育精品课程应结构优化、内容精选,在教学内容安排上理论联系实际,将当今科技的发展和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不断充实和完善到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中,特别强调要以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应用性、实践性为重点,调整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反映科学发展,知识更新规律,体现其鲜明的时代特征。
2.4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
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体育也不例外,体育精品课程建设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充分利用校园
网络环境,推进多媒体、网络课件的建设、相关的教材、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案、习题、实践指导、案例、参考文献目录等上网免费开放,将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在网上实施课程教学,在讨论、答疑区进行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与帮助,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平台,提高学生自王学习能力。体现“教”与“学”的结合,“教”与“研”的结合,以及“学”与“用”的结合。
2.5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另一重要方面。体育精品课程的教材应是系列化的优秀教材,包括对国家级优秀教材和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的选用,自撰有特色的高水平教材(包括纸质的教材、电子网络版的课件、课程学习网络平台),以及指定教科书相配套的学习指导书。各高校应结合自身特点建设与时俱进的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不具备条件的高校应该选用优秀教材实施教学。
2.6激励和评价机制的建立
各高等学校应采取切实措施,要求教授上讲台和承担体育精品课程建设,鼓励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参加体育精品课程建设,建立健全良好的体育
精品课程管理体制与评价体系,建立学生评教制度,促进体育精品课程建设不断发展。
3 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难点
3.1 体育精品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
体育课程水平的高低与执行体育课程的师资梯队水平高低极为相关,只有持续高水平的师资梯队,才能保持体育课程高水平的持续性。教育部在《通知》中明确:“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可以看出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与建设体育精品课程同样重要,二者必须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教学名师的传、帮、带作用,不断培养出担任体育精品课程教学的后继师资队伍,保证优质体育课程教学的可持续性。
3.2 体育精品课程网上资源的规划与设计
体育精品课程资源是上网开放的,体育精品课程上网内容的规划与设计是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目前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与其它学科教师相比显得较为缺乏。规
划、设计好体育精品课程上网内容对体育教师来说显得有难度。体育精品课程上网内容的规划、设计需要专门的网站技术人员和授课教师的共同参与。精于信息技术,不了解体育
课程教学,精于专业知识,缺乏信息技术手段的不良现象都不利于体育精品课程建设,各高校应建立一套完整的体育精品课程管理系统,组建一支高水平的理想的体育精品课程建设队伍,不断提高这支队伍的信息技术能力。科学合理的可持续规划和设计体育精品课程网上资源。
3.3 持续性的投入
体育精品课程建设不可能一劳永逸,而应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的过程.各高校应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在政策、经费上,对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给予支持和投入,体育精品课
程建设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保持“精品”和国内领先地位,没有持续性的投入,体育精品课程建设将面临困境,“精品”地位也将很难保持。
4 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评价
为将《轨道交通站场》建成校级精品课程,特采取了以下建设措施:第一,树立先进的课程教学理念。精品课程要传授给学生最基础、最有用、最前沿的知识,还要传授给学生如何获取知识的方法以及针对本专业及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让学生在感兴趣的基础上开展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与技能,把培养卓越工程师的目标和任务落实到课程教学中。第二,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通过课程改革使教学内容体系化和科学化,将轨道交通站场设计相关标准规范的相关条文引入课堂教学内容中,并引进本专业和学科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充分体现出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合理性和先进性。此外,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第三,教学队伍建设。通过建设,《轨道交通站场》已逐步形成一支知识、年龄、学缘结构合理,教学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课程负责人对课程的建设质量和教学质量负责,并根据课程建设要求安排授课教师有目的、按计划地到企业关键部门顶岗工作;同时聘请上海地铁工务、运营等多个部门的行业专家及一线骨干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或课程顾问,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第四,开发网上教学资源,构建网络教学平台,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轨道交通站场》在学校主页上建立了课程教学辅导网站,将有关的课程教学大纲、教案、习题、案例、实验实习指导、参考文献资料、视频教学资源等上网,建立互动专区,开展师生交流、答疑与讨论,较好地满足了学生个性化、自主化的学习需求。第五,加强教学方法改革。《轨道交通站场》在理论教学上积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开放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针对课程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采用教室、实验室、上海轨道交通工作现场“三位一体”的教学场所方法;开设运营技术实验室模拟轨道交通站场实际环境,采用演示实验教学和实物教学烦人方式讲解重难点内容,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
二、《轨道交通站场》精品课程评价要素及手段
目前,经过两年多的建设,《轨道交通站场》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等发面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果。采用一定的评价手段和方法对课程的建设实施成果进行判断,从而发现课程建设中存在的缺陷以及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后续课程建设的改进和实施方向,才能将《轨道交通站场》建成能够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需求的一门特色精品课程。
课程评价是“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以及课程实施条件与实施效果进行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课程的途径的活动”。按照课程系统的结构关系,《轨道交通站场》课程评价的要素可划分为外部要素和内部要素。外部要素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设备设施等教学环境与教学条件;第二,授课教师的素质与水平;第三,课程管理制度。其中,教师是教学环境和条件的规划建设者,其教学理念、师德、治学态度,以及对课程专业领域的认知水平的高低,对精品课程建设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因此教师的素质与水平是课程评价外部要素的核心。内部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第一,课程目标与内容;第二,课件、教材、视频、题库和案例库等课程教学资源;第三,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第四,教学效果。课件等课程教学资源是课程内容的直接载体;教学模式与方法是指对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实施方法,包括授课方式、考核方式、作业布置等方面;教学效果是指实施课程教学活动获得的结果。课程目标与内容体现了对其它课程要素的要求和规定,因此课程目标与内容是内部要素的核心。
由于课程评价在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中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其评价标准既是课程改革目标,又属于课程的建设内容。因此,各课程评价要素在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标准与权重都必须要反映出课程建设发展方向与核心要素所发挥的作用。制订《轨道交通站场》的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在囊括上述内外部评价要素的基础上,更要进一步清晰辨析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形成精品意识的基本概念,最终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选择与教学组织实施上充分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素质与创新”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功能,使《轨道交通站场》的课程教学体系能够真正实现打造高素质创新性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目标。
《轨道交通站场》围绕上述课程评价要素,建立了多层次课程建设质量评价体系,主要评价手段涵盖了以校内外专家教授为主体的教学督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座谈会、学生问卷调查、学生教学评价、学生网上评教等多种渠道,传递、交流各种教学信息,形成相关的记录和材料,为课程建设质量评价提供了信息保障。
总之,精品课程是长时间潜心积淀的成果,精品课程是突破常规、前瞻创新的成果。采取多种措施推进轨道交通专业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价是实现“卓越计划”对创新性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胡华.产学研合作教育下轨道交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索[J].教学交流,(11),2010:1-2.
[2]郝桂荣,高东明.精品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5(4),2007:41-44.
[3]石良武,王建明.精品课程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J].教育与现代化,(2).2006:45-49.
2、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精品课程建设是国家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要重点抓好的第四大方面要求我们,要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而在少数高职院校,由于课时紧张,反映学科前沿和工程技术、经济、文化发展的最新成果的引入与课程基础内容、经典理论的讲授出现了矛盾。由于教学经费投入不足,教学实验设备更新缓慢,现代化教学手段得不到广泛应用,实践教学受到削弱。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倡导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鼓励使用优秀而先进的教学资源,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精品课程网站的整体设计与构思
精品课程网站应具有很强交互性,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全方位的网络体验,因此课程网站的整体设计与构思应从操作简便、界面友好、灵活、实用、安全的要求出发,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搭建平台,即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又提高了学生们的自主学习效率。完成这一设计目标首先要求课程负责人要组建精品课程建设团队,应根据精品课程建设通知和精品课程指标体系的要求,组织申请材料、填制申报表,并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平台向学校提出精品课程建设申请。申请完成后的一项主要工作便是搭建设课程支撑网站,无论是团队自行开发的课程支撑网站还是学校提供的课程支撑网站,都要具有申报功能和课程教学功能。这就需要课程支撑网站除了要提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课程介绍、教学队伍、教学大纲、授课教案、教学课件、实训实习、作业习题、试卷答案、学习指南、在线答疑和教学视频等网站教学内容外,还需提供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教学队伍、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条件、教学效果、特色与创新、课程建设规划、学校的政策支持与措施以及现场教学录像等申报材料内容。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 排球 精品课程
所谓精品课程就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排球精品课程的建设为高校排球课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特别是在教育信息化高度发展的背景下,排球精品课程的成立更是推动排球运动前进的动力。
一、排球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分析
(一)教学内容必须符合教学目的
教学内容要严密结合教学目的。排球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全面了解排球课程的基本理论,并学会运用该观点来解释或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学习掌握其基本技术并能灵活运用。
精品课程教学理论内容涉及面广,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具体的应用程度和前景等,安排大量有趣的实践课,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技能。教学内容深刻而且要生动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目的。
(二)教学内容体现培养学生自己主导自己的体育学习
的现实观认为:实践是“主体和客体之间能动而现实的双向对象化过程”,是人的客观的、感性的活动。排球课程具有实践的本质特征,应该完全交还给学生,为他们提供自主思考、自主选择,自主学习的实践和空间。让学生学会的是如何去锻炼,如何主导自己的体育学习。
在教育信息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更应该体现出此目的,以便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
(三)教学内容的改革符合时代性
1.力求教学内容反映学科最新成果,充分利用学位点建设和教材建设的成果,将本学科的最新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
2.注重基本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突出对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包括学生的带操能力、组织教学能力、组织比赛与裁判工作能力等。
二、排球精品课程教学方法、手段建设分析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和实践练习为主,两者交互穿行,充分提高学生排球基础理论,基本技术、战术的掌握与提高竞技能力。
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和切入点,国家级体育精品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设就是让广大学生享受到最优质的教学资源。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了教学方法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网络课堂的开发设计正好激发一部分学生网上学习的兴趣,现实课堂和网络课堂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加强排球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保障教学效果
教育信息化的时代特征,要求教师须熟练掌握一定的教育技术技能,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武装头脑,具备较高的信息化水平,以实现现代化教学的需要。
排球精品课程要有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要加强中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有计划地合理调配各年龄段教师,形成合理的教师梯队。充分利用中青年教师骨干,鼓励青年教师提高学历层次,以提升其综合素质。要着力培养能够担任排球精品课程教学的后续师资队伍,应实现传授向学习转变、教学向教育转变、专才向通才转变的人才培养。
鼓励和倡导在排球普修课中尝试双语教学,这是使排球学科走向世界,也是未来排球学科发展的需要。
四、排球精品课程管理机制建设
(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为排球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创造了有力的条件
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十分重要,要把最好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师生互动所形成的课程精华搬上网络,使广大学生可以共享最优秀的教学资源,并且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相互借鉴,相互沟通提高。
(二)完善排球精品课程共享资源的建设并及时更新精品课程网站
排球精品课程的共享教学资源直接来自排球精品课程的教学建设与改革成果,因此精品课程共享资源建设是一个紧随精品课程自身建设与改革步伐的动态过程。针对精品课程共享资源建设的这种特点,制订一个带有一定前瞻性的精品课程共享资源建设规划是非常有帮助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建立并不断更新精品课网站。
(三)创建中英文排球学科教学网站
尽快完成排球课程网络资源的上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远程教育,拓展学生的自学空间和同行教学研究的交流空间。在建立排球中文网站的基础上,创建排球精品课程英文网站,将课程建设最新研究成果、前沿信息以及教学课件双语上网,增加与国际同行间的交流。
五、结束语
(一)排球精品课程以其在教学内容、方法、条件、管理、效果和教学队伍等多方面的一流状态,成为体育课程的招牌和窗口,是展示教与学的崇高境界之所在。
(二)排球精品课程的建设是加快排球课程整体建设的有效促进方式,它的示范作用和导向作用能够拉动排球课程的质量和效益在较短的时间内再迈上一个台阶。
(三)排球精品课程建设拓展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空间,既能充分发掘和利用课程资源,又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健全人格。
(四)在教育信息化进程大力推进的今天,不断加大精品课程建设和管理的投入力度,通过网络排球精品课程的开放,推动排球运动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从而推动整个体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G42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8631(2010)03-0111-02
教育部从2003年开始建设精品课程,截止至2007年底共计建设了1727门精品课程①,成果蔚为可观。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推进,作为精品课程最客观的呈现方式,以及广大学生进行远程学习的有效手段,课堂实录工作的重要性越发凸显。笔者结合自身多年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摄制的经验,就精品课程课堂实录制作的基本问题提出一孔之见,以期抛砖引玉,引起更多同行的关注与讨论。
一、精品课程课堂实录制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 现状:技术水平和制作水准大为提升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精品课程项目要实现全程录像上网,让学习者通过网络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因此制作优秀的流媒体教学录像对深化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和良好的示范效应。当前,随着高校对精品课程课堂实录重要性的认识,硬件投入大大增加,精品课程课堂实录的摄制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突出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的变化:
(1)摄制技术质量有较大提升
这主要表现在无论是拍摄的教学环境还是画面、声音制作的质量,相对于起初的几年有了较大提升。这在许多高校关于精品课程课堂实录的初期教学录像的对比中可以明显看到。
(2)内容表现方式越来越丰富
这主要表现在拍摄时多景别、多镜头、多机位、多特技的使用,后期剪接时特技效果、非线编的便利以及多窗口教学视频、带电子课件与索引教学视频和多路声音选择成为可能等。
(3)内容表现维度有了更多突破和拓展
这主要表现在过去由于器材功能所限难以拍摄的内容,现在有了许多突破。比如过去较难实现的多个学生网上做练习的声画现场采录,现在通过网络监控软件的辅助可以较轻松的实现。
2. 存在问题:理论指导亟待加强
课堂实录是基于课室环境录制的以师生教学活动为主的实况录像,要求完整记录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手段)4个要素所起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以前,由于设备条件和制作水平的限制,拍摄的要求是如何完成拍摄任务。现在,随着设备条件和制作水平的提高,拍摄的要求则是如何把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水平真正有效地展现出来。
比如课程的实录视频,就涉及到独立窗口教学视频、多窗口带电子课件与索引教学视频的选择问题。一般来说,带电子课件与索引教学视频可以同步提供课堂视频和教师制作的PPT,独立窗口教学视频则必须要把PPT纳入视频的切换当中,表面上看,似乎提供带电子课件与索引教学视频更人性化、更灵活,然而独立窗口教学视频的演示画面却在引导学生观看上更能强调教师对课程内容的主观看法和意图、更能凸显教师的教学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考虑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内容,而单纯从技术层面出发选择带电子课件与索引教学视频就有可能忽略了实际的教学需求,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可见技术手段的选择需要根据每一个精品课程的具体特点来把握。而对于这方面的理论研究现在还很缺乏。
综上所述,随着高校对教育设备投入力度的增大以及各类新技术手段的应用,课堂实录技术层面的制肘已有所消缓,课堂实录摄制理论层面的探索与研究遂成为一线教育技术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精品课程课堂实录制作的特点
下面,通过精品课程课堂实录、电视教材、一般课堂录像3种教学视频类型的比较,对精品课程课堂实录制作的特点予以探析。
1. 与电视教材制作的比较
(1)两者的共同点
精品课程课堂实录和电视教材的制作都有导演的成分,两者均讲究精确的镜头运用、丰富的画面语言、良好的拍摄质量。
(2)两者的差异
电视教材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以文字教材为依据,以学习理论为指导,运用影视理论编制而成的视听教材。电视教材的制作一般依照电视脚本进行摄制,电视制作人员对电视教材的内容处理有较大的参与度和决定权,导演成分较多,拍摄场所可为课堂及相关的课外场所,师生作为演员,其出场与否由内容的特点决定。其受众主要为参与远距离学习的学生。
精品课程课堂实录基本没有较严格的电视脚本,导演成分较少。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环节设计等大都由主讲教师决定,教师、学生在其中一般充当非演员角色,拍摄主要采取演播室现场录像的形式。其受众主要为本专业学生、专业课教师、网络学习者等。
2. 与一般课堂录像制作的比较
(1)两者的共同点
精品课程课堂实录和一般课堂录像的拍摄场所多为课室环境,主体人物都是教师和学生,拍摄内容都在教学过程中体现。
(2)两者的差异
一般课堂录像的摄制不对课堂活动构成干涉,内容主要是课堂教学过程、教师教学方法等,广泛地应用于教学研究、师资培训、远程教学以及学校教科研成果的资料留存等方面。一般采用单机拍摄。
精品课程课堂实录的摄制需要遵循电视制作的基本规律,制作人员的主导性较强,对授课的进程环节、学生的学习过程等有一定的设计参与,其拍摄内容包括课堂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多采用双机或多机位协同拍摄。
上述比较表明,精品课程课堂实录兼顾了电视教材和一般课堂录像的特点。当被拍摄课程的教学方法越简单、教学活动形式越单一,其摄制方案就越类似一般课堂录像的拍摄模式。比如讲授型课程,多是由教师从头到尾地讲授理论知识,辅助以PPT演示说明,这时往往选用一个长镜头就足够反映整堂课的精髓。而当被拍课程的教学方法越多变化、教学活动形式越丰富,其摄制方案就越类于电视教材的拍摄模式。比如研究式课程,有较多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课堂活动,拍摄时就需要考虑动手实践、参与思考、讨论、回答问题等各种教学环节的具体处理。
三、精品课程课堂实录的制作应遵循3大原则
基于上述认识,为便于教育技术人员面对具体的变化,从根本上抓住关键,并发挥好电视媒体的自身特长,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精品课程录像的制作要点。
1. 原则之一:明确课堂实录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定位
教育部要求高校精品课程在两三年内实现全程录像上网,让学习者能通过网络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并对录像技术、编辑效果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足见课堂实录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一个相当重要环节。这主要是因为它承载着以下三方面的功能:
(1)再现课堂功能
课堂实录的优势是运用具体可感的影像手段将课堂教学活动丰富、具体、形象地展现出来,清晰的声画效果可较为真实地还原教学的“第一现场”。
(2)示范教学功能
对学习者而言,课程实录是他们了解、学习和研究这门课程的一个主要切入面。课堂实录可以将教学队伍的学术水平、教学水平,学生的认知水平、精神风貌,课堂活动的组织方式,以及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一一记录。对于许多包含大量具体操作演示的课程,录像还会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所有这些具体地形成了精品课程作为示范课程的示范内容。
(3)形象展示功能
课程实录既是课程所属大学的一个形象的窗口,也是课程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之一,更是该课程所有课堂教学活动一个最全面、具体、生动的展现时空。
可见,应该重视课程实录制作工作,从具体精品课程的整体建设中去定位,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优势特长,实现好这三方面的功能。
2. 原则之二:深入理解课堂实录的教学内容
精品课程课堂实录所涉及的课程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教学的物质条件。包括物理环境方面诸如课室的采光、学生的人数、课桌的排列、教具的配置以及设备设施方面(诸如电脑、投影机、音响、实验室、软件、网络)等;
(2)虚拟教学环境。如Blackboard电子教育平台、BBS、BLOG、FACEBOOK等等上面的教学活动,像提供教学资料、多媒体资源、答疑、对话、个别辅导等,也正逐渐成为录像的一大内容;
(3)心理环境。诸如课堂气氛涉及的教师行为学生行为,以及师生的人际关系等;
(4)教师方面。包括高水平的教学团队,优秀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有特色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手段,特别设计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及隐藏其后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模式和宏观过程中所体现的教学艺术等;
(5)学生方面。包括各种课堂上的活动如听讲、练习、回答、讨论、疑问、思考、领会、实验、应用,以及更深一层学习上的知识积累、策略方法以及对所学内容的主动建构过程等。
另外课后的学习活动在部分精品课程建设中也需要加以考虑。因为在逐步重视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等现代教学理念的今天,学生课后的学习活动,诸如个体化的自主学习、以小组或集体的方式群体化协作学习、对新知识的主动建构等,其过程和结果已成为上一节与下一节课堂内容的延伸和衔接,会直接影响教师下一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具体处理。因此当这些内容成为课程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环,完整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时,有必要将它们纳入到录像制作中去。
对上述内容的深入理解,对于录像制作人员而言,需要他们深入课程、深入教学,与任课老师充分地沟通合作工作,才能真正抓住课程作为精品的优秀。
3. 原则之三:把握不同阶段的受众需求
明确不同精品课程建设阶段的受众需求,有利于把握精品课程课堂实录的不同制作目标。这主要包括不同阶段所主要涉及的以下四方面受众的需求。
(1)评审专家的需求
在精品课程的建设初期评审阶段,力求通过评审专家的评审是这个阶段课堂实录制作的重点。从评审指标看来,主要考察的是教学效果,即教师讲课的感染力和学生的反应,主要突出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手段、内容所起到的启迪学生思考、联想和创新思维的活动表现。主要包括教师在课堂上的风采和魅力、有特色的教与学的活动方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种种表情和行动反应,以及各种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教学媒体的应用等等。
这是一种任课老师教学效果的录像展示课,制作的要点是要最大限度地满足评审专家们在短时间浏览课程实录过程中,抓住课堂教学的效果所在的需求。
(2)学习者的需求
精品课程评审通过后,将课程的课堂实录全部制作上网成为录像制作的核心工作。这时课堂实录的使用者主要是使用精品课程网上开放资源的网络学习者。他们是整个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的主要目的需求者和受益者。
这要求录像作品一方面要有利于他们对课程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要为他们如何去学这些课程内容提供服务,这就需要重点抓住课程教学中教师教的和学生学的两方面内容,以及课堂中乃至课后学生是如何随课程进度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内容。
这就要求录像制作人员要与任课教师做好沟通,从教师的课程教学意图出发,厘清教学设计的内涵,弄清楚学习者的真正需求以及课堂实录内容制作的各种可能,进而恰当地确定具体的制作目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3)同行教师的需求
鉴于精品课程都是众多教学名师多年积累的先进的教学改革成果的展现,每门课程都会有众多独到之处,因此注意体现出其中的特色很有意义。在对精品课程的定位中,明确指出课程建设“要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引导教师创新。”这就明确要求了录像的制作要面向教师。从这个角度来讲,课堂实录就是一堂堂教学示范课录像,其重点关注的是课程教学在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先进、独创之处,以求对同行起示范作用,促进他们开拓思路、力争上游、谋求更大的进步和发展。
这要求录像要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出发,对教学过程中涉及的教师所关注的重点,如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的使用等等有一个明确的把握和展示。由于大多同行教师都有足够丰富的教学经验,众多内容实际上在不需太多太长时间的展示,就能很好地说明问题。
4. 研究者的需求
还有一类人员对这些录像内容感兴趣,他们就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一般他们会从各自的研究专题出发,对这些精品课程做相应内容的学术观察。由于相关的学术范畴的广泛和不确定,录像的制作很难全面满足这方面的需求。不过每门课程都会有一定的研究热点,如果有可能,可以与任课教师合作,有目的地对相关研究内容做科研式的录像记录。
四、结语
综上所述,精品课程的课堂实录在定位、内容及目的需求等方面,所涉及的教与学的内容都十分广泛。精品课程课堂实录的制作人员应在与任课教师充分沟通合作,深入理解教学内容的前提下,以学习者的需求为基础,兼顾不同受众的实际需求,发挥课堂实录的最大优势,与精品课程的其它项目一道做好整个的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
注释:
①资料来源于全国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站(省略/new/)。
参考文献:
[1] 李运林.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李运林,徐福荫.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8.
[3] 教育部2004年-2007年的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
[4] 石建中.浅谈精品课程建设中课堂教学的录制[J].经济师,2007(2),123-124.
[5] 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促进学习者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5).
[6] 谢利民.现代教学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精品课程建设是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旨在打造精品课程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提升教学质量。多年来,教育部门单方面主导评价精品课程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重建设轻评价特别是评价过程中多元主体参与度不够、评价流于形式、忽略反馈改进等问题。为实现精品课程公益性目标特别是提高课程质量,有必要切实让精品课程建设-教学-使用过程中的各个主体参与到精品课程的评价中来,形成基于“主体间性”的精品课程评价系统。
一、精品课程评价系统:主体间性视角的引入
1、精品课程评价系统与主体间性的内在逻辑
课程评价是基于一定的标准对课程在教学设计、教学质量、使用利用等方面进行评估与考核,从而找到问题和差距并予以改进和提高课程质量。当前,精品课程教学效果评价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主体、过程、结果方面的弊端:主体上看,局限于评审主体(教育行政部门、高校教务部门)对精品课程的评审,评审主体单一、师生参与不足;过程上看,充斥着评价者主导甚至强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参与互动、协商对话不够;结果上,评价与反馈相脱节,评价流于形式,忽略了评价之后的反馈与改进。追根溯源,这些弊端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同程度忽略了评价中的“主体间性”,导致评价中缺乏多主体间的参与表达、对话协商及反馈改进。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打破了传统主-客体二分的思维,强调从主体走向主体间,即促进主体间际的互动、沟通、对话与交往关系。主体间性提供了精品课程评价困境的破解思路,具备根治课程评价弊端的效用:首先,基于主体间性的的精品课程评价系统变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主次、“评与被评”、隶属甚至对立关系为平等的协作关系,各主体的话语权得到尊重,评价更加公平、开放。其次,能够较好地克服当前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只顾申报评审但忽略效果应用、虽注重教学评测却只有评价者的独白、评价信度效度低且轻视反馈改进的弊端,为提升精品课程评价与利用提供了现实的路径选择。第三,基于精品课程教学过程中评测、反馈和改进的运作机理,以“主体间性”为导向,构建起因应的、通约的评测――反馈――改进机制,对于真正促进评测与反馈的有机联结、过程与结果的并举融合,增进师生之间在教学效果上的真诚对话、沟通、合作和相长,最终促进精品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2、基于主体间性的的精品课程评价系统的构成
对于精品课程评价来说,主体间性决定了其评价主体的结构是由教师、评教专家、学生构成的学校单元和以教育主管部门为主导的政府单元以及社会单元等三大主体子系统组成;同时就评价本身看,至少包括评价系统、反馈系统和改进系统等三大运行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因此,基于主体间性的的精品课程评价系统是由主体子系统和运行子系统所构成的复杂系统。各个系统之间相互作用,通过物质、能量与信息的循环、传递和流转,形成了精品课程主体间性评价的宏观结构。
精品课程的评价在评价观念、评价功能还是评价操作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要想准确的作出评价结果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在精品课程评价中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三个评价子系统,即精品课程的评测系统、反馈系统和改进系统,因此,我们可以基于精品课程评价过程中评测系统、反馈系统和改进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构建起基于主体间性的精品课程评价系统结构。
学校系统通过评测系统向政府系统提出精品课程申请,政府系统根据相关的指标对精品课程进行资格认定,对获得精品课程资格的课程联合学校系统向社会系统进行推广,并对精品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监督;精品课程面向社会系统开放后,社会系统通过反馈系统将社会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学校系统和政府系统;学校系统和政府系统对社会系统反馈的信息进行整合和处理,使精品课程进入改进系统进行补充、调整和替换,之后在对该精品课程进行二次测评,并将二次测评后的精品课程再次反馈给社会系统。这样,精品课程的评价结构便构成一个循环的动态系统。
二、基于“主体间性”的我国当前精品课程评价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我国的精品课程建设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相应的规模,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梳理现有的建设成果,我国的精品课程建设在精品课程评价方面还存在需要改进的方面。
1、精品课程评价的行政化导向特称突出
现阶段,由于我国教育资源的分配是由教育行政部门主导的,使得我国的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在课程评价上也体现出较明显的行政化导向。精品课程的评价是由教育行政部门主导,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和具体操作也主要掌握在教育行政部门手中,学校、社会等与课程相关的主体基本上没有参与到课程评价设计的过程中。这种由政府行政部门引导的精品课程评价系统导致了精品课程评价活动的行政化色彩明显,不利于课程评价的公正性与合理性。
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精品课程的评价过多的体现政府部门教育改革的需要,忽视了在本来意义上的社会和个体需要在课程评价中的地位。因此,教育行政部门首先要弱化“教育政策的行政化需求”理念,深刻认识到社会和个体需要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核心价值,在思想上打破课程评价活动的功利化、行政化观念,逐步形成由多元主体参与的、客观、公正、合理的精品课程评价理念。
2、精品课程评价主体单一,缺乏与课程相关的多元主体的参与
精品课程评价的参与者大都是以大学教授为主的专家,这些大学教授在学科背景和知识结构方面都比其他主体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这并不能成为阻止其他课程利益相关者参与精品课程评价的主要理由。评教专家的意见只代表了其中一方的意见,却无法代表直接或间接参与精品课程建设的人的看法。我国现有的精品课程评价系统缺少的就是一线的大学教师、学生和相关教学管理人员的参与,评价指标中虽然设计了“学生评价”和“督导评价”等考察内容,但这些材料的真实性欠缺考证,学生更多的只是课程教学效果的表现者和信息的反馈者,在实际操作中没有实质性的参与到课程的评价当中。
3、单一的精品课程评价标准忽视了高校间的层次和类别差异
我国目前的高校按照不同的视角可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和类别。从水平层次上看,由国家重点建设的“985工程”、“211工程”院校以及全国重点大学、一般大学、高职高专院校等;从类别上看,有综合性院校、农林院校、理工科院校、医药类院校等;从管理的归属上看,则有部委属高校、省属高校、市属院校等;另外还有公办和民办院校之分。再加上各高校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使得以统一的标准来评价各地院校的精品课程就显得既不公平也不合理了。
在基于主体间性的精品课程评价系统中,多元评价主体相较于单一评价主体,吸纳了较多来自不同领域的非专业评价人员,无疑增加了由于评价主体的增多所带来的价值协商的难度和评价操作的复杂度。因此,各评价主体之间达成向相应的共识以及为多元评价主体提供一种良好的外部环境才能保证基于主体间性的精品课程评价系统的顺利运作。
(一)评价主体的观念
评价主体对精品课程的性质、目的、功能等的态度与看法构成了评价主体的评价观,它受到外部环境以及评价主体自身经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影响。评价主体的评价观影响着评价主体的行为,继而影响到主体功能的发挥。在多元评价主体中,各评价主体由于自身价值需求和所持观念的不同,使得对精品课程的评价出现冲突甚至对立,成为精品课程评价过程中的重要不稳定因素之一。为了使各评级主体对精品课程的评价有更为客观的态度,就需要在各评价主体之间达成一种共识,那就是:精品课程的建设是惠及社会的公益事业,我们的使命就是挑选最优质的、最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实现社会共享,科学、公正、客观是我们秉承的评价理念。
(二)评价的外部环境
精品课程评价的外部环境不仅与多元评价主体间不断的发生信息、物质的交换,而且还从物质、心理、制度等多个层面对多元评价主体的运作产生影响。为多元评价主体提供良好的外部评价环境,可以为基于主体间性的精品课程评价系统提供人、财、物的支持,对这一评价系统的有效运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外部环境是由学校、政府和社会等多个相互交汇的系统所组成的,在这一方面,还要特别注重对沟通交流环境、评价信息共享环境、管理监督环境、、评价激励环境四个子系统的研究与建设。
参考文献:
(1)路秋丽,孙华,田雨,谢怡,魏顺平.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现状的调查分析(J). 实践 探索,2010,(4)
(2)施晓秋,薛伟. 精品课程共享资源建设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 中国高教研究,2005,(1)
(3)柳礼泉,陈宇翔. 精品课程建设与一流教师队伍培养(J). 高等教育研究,2007,(3)
(4)张会杰,龙世立,王仁卿. 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J). 中国远程 教育,2008,(11)
(5)严从根. 主体间性教育:理论形态、践行困境和模式选择(J). 南通大学学报,2008,24(1)
(6)任娟. 发展性学业评价之多元评价主体的研究(D). 重庆:中国学术期刊网,2012
【关键词】 教学课件;精品课程;界面设计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3)01―0087―05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多媒体教学课件以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组合展示教学内容,以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应用多媒体教学并不总能带来好的学习效果,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教学界面设计的优 劣。[1]金燕所做调查表明,课件制作内容、表现形式与教学效果之间存在着极高的正相关。课件所采用的外观形式如字形搭配、色彩搭配、图像搭配和教学效果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国家精品课程被定位为“五个一流”,即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一流教学内容”需要通过一流的教学课件来表现。对国家精品课程教学课件界面设计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可以为后续国家精品课程教学课件的界面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二、研究过程与方法
本研究的资料来源于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笔者通过“课程中心”按条件进行搜索,检索时间为2011年6月,其中搜索条件为:教育层次“本科”,课程级别“国家级精品课程”,起止年份为2007-2010年,共搜索到1697门课,这些国家级精品课程涉及文学、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13个学科类别。本研究确定样本时,按照搜索页面的排列顺序逐一链接课程并下载其中的教学课件,限于网络速度及响应时间的影响,共下载了220门课程328个教学课件作为研究样本,其中文科类的课件128个,约占总数的39%;理科类的课件200个,约占61%。研究样本的学科类别及时间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本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国家精品课程的教学课件界面设计进行统计分析,使用数据处理软件对研究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笔者通过大量阅读课件界面设计的相关文献,总结界面设计的各个因素并制定用于分析的类目表,包括界面的视觉要素、交互及功能模块、反馈信息设计和安全性(容错性)设计。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国家精品课程教学课件中运用了哪些视觉要素,视觉要素的设计和运用情况如何,国家精品课程教学课件在交互及功能模块设计方面主要运用了哪些交互形式,主要功能模块有哪些,具有什么特点,国家精品课程教学课件在反馈信息设计和安全性设计方面如何等。
三、研究资料统计与分析
(一)授课课件类型概况
制作多媒体课件常用软件有PowerPoint、Flash、Dreamweaver、Frontpage、Authorware等。PowerPoint是一种专门用于制作演示用的多媒体投影片/幻灯片的工具,它以页为单位制作演示文稿,然后将制作好的页集成起来,形成一个完整课件。其制作简单,不需要计算机专业知识,适用于制作教师自行演示的课件。Flash、Authorware、Dreamweaver等属于专业性较强的制作软件,可制作出具备较强交互性能的教学课件,但较难熟练掌握并使用。
在本文所采用的328个多媒体教学课件研究样本中,PPT格式的样本约占68.6%,PDF格式的样本约占18.9%,而且这些PDF格式的样本本质上是由PPT格式转换而来的,因此本质上使用PowerPoint制作的样本占总数的87.5%,而Flash、Authorware、网页格式的课件则分别为9.5%、1.2%和1.8%,具体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这表明精品课程教学课件多数选择PowerPoint作为制作软件,只有少数课件的制作采用了专业性较强的制作软件。这也在一定程度反映出PowerPoint为多数授课教师所掌握并运用,且是最为普遍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
(二)视觉要素统计情况与分析
不论采用何种工具软件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其视觉效果都应该遵循让用户感觉舒适、生机与活力的原则。通过视觉感官的刺激,增加对用户的亲和力,适应不同学习者的不同心理特征。下面分别从文字设计、图片/图表/视频动画使用、界面总体色调、背景及过渡效果设计等4个方面对国家精品课程教学课件的视觉要素进行统计分析。
1. 文字设计方面
计算机能够储存大量的信息,这是其一大优势。但在进行多媒体文本的设计时,应该用尽量少的文字来表明事实的含义。[3]文本的设计包括了文字的字体、字体的颜色、字体背景颜色、每页文字表达的概念以及每页文字的内容多少等。根据这几个方面对328个研究样本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
有研究认为,界面设计的用色并不是越多越好,一般控制在三种色彩以内,故在调查字体颜色数时以字体颜色数大于3为界进行统计。[4]人机工程学研究表明,字符的最小可视高度=视距/250,据此算一个页面的文字不宜超过12行,否则文字的字间距、行距会影响文字内容的可读性,并易使学习者产生视觉疲劳。[5]认知心理学家Miller(1956)已经证实个体的工作记忆容量只有7±2个组块,在如此有限的工作记忆容量下,如果同时进行几种认知活动的话,就会出现资源分配的问题。[6]故为减少学习者的认知负荷,一个页面中所表达的概念不宜超过7个。王优等(2009)研究表明,字体是影响汉字辨认的因素之一,倾斜或过于艺术化的字体影响汉字的辨认。[7]而从统计中发现,在被调查对象中,字体颜色数大于3的教学课件比例高达11.3%,字体的背景颜色数大于3的也达到了9.1%。约1.5%的教学课件每页的概念数大于7个,约8.8%的教学课件每页正文超过了12行,约4.6%的教学课件使用了斜体字或艺术字。
2. 图片/图表/视频动画使用方面
图片/图表具有迅速传达信息、直接专注重点、更突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使信息表达更加鲜明生动的作用。视频、动画具有从属性,能再现和补充文字语言所表达的视觉形象,使学习者更易理解所传达内容的思想内涵,而且还具有独立性,能够突出页面形式之美,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认知理论的多重表征原则和接近性原则指出,如果词和相应的图同时呈现,学习者就容易在它们之间建立联系,即整合信息,这就提高了有意义学习。如果动画和叙述在时间上是协调的,学习者就更可能同时把相应的视觉和语言表征保持在工作记忆中。[4]
通过对研究样本的统计发现,国家精品课程教学课件中图表的应用相当广泛,其中概念图表和数字图表的使用分别达到了80.2%和85.1%。使用图片的样本有31个,约占总数的9.5%,具体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统计结果还表明视频、动画的使用率偏低,有30个样本使用了视频动画,占9.1%。
3. 界面总体色调设计方面
主色调指的是教学课件中使用得最多的色调。人们会因心理作用而对色彩产生寒冷或温暖的感觉,红、橙、黄使人联想到旭日和火焰,有温暖感;蓝青色使人联想到大海、阴影,因此有寒冷感。带红、橙、黄的色调都带暖感,带蓝、青的色调都带冷 感。[5]色彩的冷暖与明度、纯度也有关,高明度的色一般有冷感,低明度的色一般有暖感。高纯度的色一般有暖感,低纯度的色一般有冷感。无彩色系中白色有冷感,黑色有暖感,灰色属于中性。[6]教学课件应该有一个主色调,并且拥有一个整体的布局风格,这对于保持学习者稳定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研究样本界面总体色调的统计结果如表4所示,采用冷色系和中性色系的课件占总数的84.4%。这表明国家精品课程教学课件采用的主色调多数是冷色调或中间色调。这两种色调给人稳定、规范、简洁明晰的感觉和视觉效果,因此多数课件采用了冷色系和中性色系作为课件的主色调。
4. 背景及过渡效果设计方面
恰当使用课件背景可以起到渲染和营造出主体信息呈现所需要的环境、气氛的作用,同时可以将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到主体信息上,实现主体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因此,背景的设计应按照一定的整体风格,并依据主题信息的呈现要求,给主体信息提供一个特定场景。界面转换设计的基本原则是要使学习者的注意力从这一界面自然过渡到下一界面,中间没有明显的视觉间断感和跳跃感。
研究样本使用的背景的类型包括动画背景、颜色背景和图案背景。使用图案背景的课件是指其在课件框架或背景中加入了底图,教学内容呈现在底图上。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其中颜色背景占56.7%,图案背景占42.1%,这两种背景是当前精品课程教学课件背景设计采用的主要形式。研究样本统计还显示,背景不一致的课件达到了10.4%,背景颜色数大于3的课件达到了6.4%。
在过渡效果设计方面,统计结果显示,设置了画面过渡与图片文字缓出的教学课件占总数的84.1%,共276个课件,这表明多数教学课件在设计时考虑了学习者注意力的自然过渡,但也有15.9%的课件并没有处理画面过渡与图片文字的缓出。如图3所示。
(三)交互设计及功能模块统计情况与分析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多媒体课件强大的交互功能。在进行课件界面设计时,一个完整的课件应该包括各种交互功能,良好的交互功能有利于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多媒体课件中适当合理地使用菜单、按钮、热字、热区、动画、切换、链接等功能,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研究样本统计结果表明,热字是精品课程课件中采用最多的交互形式,约65.85%的样本采用;其次是按钮形式和菜单形式,分别为13.41%和7.93%;使用图形图片作为交互的占7.01%,而使用热区交互的样本只有3个,占0.91%。还有16个样本仅提供了结束的交互功能,占4.88%,具体结果如表5所示。
常见的多媒体课件分为四大模块:教学内容、导航(目录)、课程说明、思考练习。一般教育性的课件都应该包含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每个多媒体课件的核心。灵活的导航系统可以帮助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或者更加方便地转入任一章节的学习,或者在任何地点都能回到总目录或退出整个课件等。课程说明可以为有需要的学习者提供信息,例如这个课件的学习需要哪些知识基础、适合哪些人群、学习课件的方法提示等。思考练习环节帮助学习者巩固知识,查漏补缺。
从表6统计数据来看,目前大多数的精品课程教学课件功能模块并不完善,具有导航(目录)功能的样本很少,只占5.5%;具有课程说明功能的样本和思考练习功能的样本所占比例偏低,分别占10.1%和25.9%。
这一现象与精品课程教学课件以演示型课件为主有关。例如调查显示,仅有44个样本设计了按钮交互功能,其中约一半的按钮只是用于上下翻页,约三分之一的按钮用于退出,其余6个样本的按钮用于提供帮助。
(四)反馈信息设计和安全性(容错性)设计统计情况与分析
一个完整的多媒体课件应具备反馈信息的设计,以便于学习者操作使用。例如对于学习者的回答,要及时予以反馈评价。形式可设计成文字(正确或错误)、声音(“答错了,别灰心”或“答对了,请继续”或欢呼声、掌声等)、图片(笑脸/哭脸),还可插入一段动画,这样能引起学习者的注意。而安全性主要是指课件的容错性。即在进行课件界面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误操作,控制出错几率,并尽量在出现错误时给出补救措施。如设置询问,告诉使用者这样的操作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确认是否进行该操作等询问,让使用者根据自己的选择做出正确反应等。
研究样本统计显示,仅有3个样本涉及安全性方面的设计,仅占0.9%。而反馈信息设计方面同样仅有3个样本具备反馈信息,占0.9%,其中1个样本采用了文字作为反馈信息,2个样本采用了图片声音作为反馈信息,约99.1%的教学课件没有此方面设计。具体统计结果如表7所示。可见,绝大多数教学课件在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课件的反馈信息设计及容错性设计。
四、研究结论与评价
教学课件界面是直接面向学习者的人机交互信息传递和导航中介,优秀的界面设计是教学课件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对研究样本的统计分析,国家精品课程教学课件界面在文字图表设计、背景设计、交互设计以及反馈与容错设计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提高。
(一)教学课件制作工具单一,工具运用水平有待提高
样本研究表明,国家精品课程教学课件的制作工具以PowerPoint为主,可见PowerPoint是广大教师自主制作课件的首选工具。调查发现,87.5%的教学课件是采用PowerPoint制作的,且这些课件多数是演示型课件,缺乏交互。即使是课堂使用的演示型课件,也需要交互功能。例如,制作单项选择题或者是非判断题,然后根据学习者的选择在课件中做出相应的反应。这类交互其实都可以通过PowerPoint的控件快速制作完成,但统计显示具备这些功能的课件非常少。这反映出多数教师掌握了PowerPoint的基本功能,对一些深层次功能的掌握则相对欠缺。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在今后的培训方面,不仅要让教师熟练掌握工具的基本功能,还需进一步提高其开发应用能力。
(二)文字设计仍存在色彩繁复、信息过量的问题;图表运用广泛,但视频、动画使用率偏低
调查表明,教学信息设计方面,部分精品课程教学课件存在使用过多的字体颜色和背景颜色、在颜色的使用方面未做到协调统一的问题。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的本意是要激发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获取。课件设计得繁复叠套,眼花缭乱,颜色太过于丰富多彩,反而会分散学习的注意力。在文字设计方面,少数课件把相关的所有材料事无巨细尽数罗列,导致信息过多,增加了学习者的认知负荷。
视频和动画可以对现实中不易接触到或观察到的事物和现象进行视频动画模拟,有利于学习者了解事物内部之间的联系。[7]图表在精品课程教学课件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是视频和动画使用率偏低。视频动画要占用较大的存储空间,播放时需特定的播放软件,专门的视频和动画不容易获得,独立制作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这些都是导致视频和动画使用率偏低的原因。
(三)课件主色调设计以冷色调为主,存在背景设计前后不一致、背景色彩过多的现象
国家精品课程教学课件主色调多采用冷色调和中性色调,目的在于稳定学习者的学习情绪。但也应适当运用暖色调来引起学习者的注意,强调和刺激学习者的学习。对具有相似功能的内容设计的模块、提示框和按钮,应使用同一种颜色或相近的颜色,保持整体风格和色彩前后运用的一致性,给学习者稳定、规范、简洁明晰的感觉和视觉效果。调查发现,国家精品课程教学课件的背景设计以颜色背景和图案背景为主。但是使用图案背景时,课件底图的颜色较深或底图画面较为突出,喧宾夺主,致使学习者阅读困难。部分课件的设计忽视了背景设计的整体风格,繁杂的颜色分散了学习者的注意力,影响主体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四)教学课件缺乏完善的交互功能,功能模块设计不完整
国家精品课程教学课件多采用适于单向授课的演示型课件,仍然以教为中心,教学内容与流程相对固定,课件的交互功能较弱。此外,这些教学课件多是授课教师课堂使用的堂件,普遍没有设计完整的功能模块,尤其是导航的缺乏易致使学习者产生迷航,不利于资源的利用。国家精品课程应具备一流的教学方法,而教学课件功能的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精品课程教学课件在设计上并未以学习者为中心,偏重于教师的教,忽视了学习者的学。
反馈与容错设计欠缺,说明设计者并未考虑教学课件的共享以及学习者课后的自学应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优质课程的共建共享,教学课件不仅仅是原授课教师的课堂演示课件,也是各地教师的教学资源、各地学习者的学习资源,良好的反馈信息设计和容错性设计有助于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
一、引言
1、国际上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发展
德国教育家洪堡(Humboldt)在19 世纪初以新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德国高等教育改革中首次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观点。1810年柏林大学成立后,科研开始被引入大学教学体系,建立了研究型教学模式。而这一模式在德国高等教育的逐步普及,使得德国迎来科技与经济空前发展,继而成为法国之后的世界高等教育先驱。20世纪初,美国开始效仿德国,将强化大学的科研职能作为重点,逐步建立了一批在世界上具有高水准的研究型大学。直到上世纪末,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发展与完善仍然是美国高等教育领域关注的核心议题。由此可见,研究型教学是高等教育发展路径的必然选择,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2、国内研究型教学模式下的精品课程建设
与国外大学推行研究型教学的力度与效果相比,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较大差距,瞄准我国“21世纪创新人才培养”和“卓越人才计划”目标,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重视研究型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正悄然改变,而引领潮头的当属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在2001年起就启动了研究型教学模式下的“本科百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建成了一批国家级精品课程,取得了瞩目的教研成果。李艳梅,冯婉玲(2003)指出清华大学在研究型教学模式下的本科精品课程建设应该注意的七个问题,即要有正确的精品课程建设指导思想,要有明确的精品课程建设目标,要有高水平的精品课程定位,要将研究型教学理念落实到“课程教学六要素”之中,要有科学和合理的整体架构,要处理好精品课程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关系,要解决好相应的管理机制问题。孙宏斌、孙元章等(2006)对清华大学本科专业课《电力系统分析》运用了课内研究型的授课方式(历史溯源法、类比教学法、故意出错法等)和课外自选研究专题的方式进行教学,强调“优化理论课程,强化实践环节”,形成了一系列颇具特色的教学理念、内容、方法和手段,提出了系统化的研究型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效提高了课程的通识性、研究性和趣味性,建成了高水平的电力系统数字化实验平台,并在多所大学推广应用;建成了《电力系统分析》国家级精品课程。阎绍泽,申永胜(2009)指出课程的教学质量取决于课程教学的六个基本要素:讲授、讨论、作业、实践、考核和教材,并运用于机械类精品课程的建设之中,使得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效率和效果均有了显著提高,获得了一批重要的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奖励。
其他高等院校也对研究型教学模式下的精品课程建设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环境浸润”的教学思想、 “以问题为导向”、基于发现法和问题教学法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将研究型题目的设计与实现引入理论课课堂、研究型教学的“双主模式”等,对信息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3、武汉理工大学《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现状
《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是电子商务本科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典型的金融学与电子商务学科、管理学、信息科学的前沿进展交叉融合的创新课程,主要体现电子商务的“资金流”运动规律和知识体系,是推动电子商务发展最为活跃的热点领域之一。
武汉理工大学杨琦峰教授负责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目前已通过武汉理工大学校级精品课程考核,申请获得湖北省省级精品课,该课程教学队伍保持前沿研究的活力,以持续的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精品课程建设,将科研主攻方向和该门课程建设方向统一起来,以《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建设为载体,经历了“以教带研、以研促教、以研带本”实施阶段,实现科研成果向教研、教学成果的转化,形成“科研、教研与教学”的良好互动态势,在国内同类课程建设中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一定优势。课程负责人带领团队在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在线支付)领域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教育部社科基金2项,是该领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持续支持较多的团队,得到了国内同行的高度认可。《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在2010年2月被评为武汉理工大学精品课程,2011年度被评为湖北省高等院校省级精品课程。
《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一直面临着如何处理好三大关系:一是在教学内容方面,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的关系。二是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方法的改革;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做好与课程的整合。三是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上,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分析
1、《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面临的问题
第一,在教学效果方面,由于一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与授课教师素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密切相关,因此高水平的教学效果往往过分依赖课程负责人。教研成果及教学资源集中在课程负责人手中,其可共享、可迁移、可移植和可推广性差,导致优秀的教研成果很难得到推广和延续,课程质量难以得到可持续发展。
第二,在教学内容方面,缺乏适应课程教学需求的立体化教材。教学内容陈旧是多数大学课程存在的共性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知识体系完备同时又能够与时俱进的教材。针对《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国内同类教材主要有“电子支付与结算”类和“网络金融”类。“电子支付与结算”类主要有:中国人民大学周虹副教授(2009)主编的“电子支付与结算”;东北财经大学李洪心、马刚(2010)主编的“电子支付与结算”及李洪心(2010)主编的“网上支付与结算”;西南财大帅青红(2010)主编的“网上支付与电子银行”;李蔚田、杨雪、杨丽娜(2009)主编的“网络金融与电子支付”;祝凌曦(2010)主编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银行”。“网络金融”类主要有:陈进、崔金红(2010)主编的“电子金融服务”;张劲松(2010)主编的“网络金融”;岳意定、吴庆田、李明清(2010)的“网络金融”。已有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教材并不能涵盖系统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教材内容更新慢,教学内容不能体现当前课程领域的最新动态,前沿的科学研究成果没有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培养创新型人才目标的需求。教材的编写没有体现处处为使用者考虑、精益求精的原则,在教材内容取舍、结构布局、板式风格、配套资源等方面与国外优秀的立体化教材存在较大距离;教材辅助教学系统欠缺,与之配套的音频、视频等电子化教学资源不足。
第三,在教学方法方面,由于传统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授课方式过度依赖于纸质教材,教学方法单一乏味,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授课方式上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探究的过程,从而难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缺乏音频、视频等电子形式的教学资源,也导致教学方法的局限,难以将知识生动、立体的展现给学生。因此,在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迫切需要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做好与课程的整合,为课程定制最合理的教学手段及配套的教育技术。
第四,精品课程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目前我国精品课程主要是针对评审的要求而建设,而评审的要求并不能直接的反应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评价、反馈机制不完善,缺乏一个长期有效的教学监管机制,优秀的课程在入选之后,会缺乏与教学的再次交互,在课程建设上停滞不前,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失去其原有的优势。
2、《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的对策
第一,在教学效果方面,开发精品课程资源库,实现教学资源的可共享、可迁移。开发《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配套试题库、案例库和网络资源链接指引,提供在线答疑、课程论坛和动态测试等辅助教学服务系统、数字化开发试验平台系统。
第二,在教学内容方面,进行《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的知识体系重构,在保留教学内容中经典部分的前提下,进行知识体系重构,及时地将课程领域内最新最前沿的发展纳入到教学内容体系中来,将前沿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及时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及实验大纲,以解决课程教学的先进性和规范性问题,保证一流的教学内容。着重开发与课程配套的立体化教材,以纸质教材为纲领,以电子教材和演示教材为辅,开发适应该课程教学需求的一流的立体化教材。
第三,在教学方法方面,结合“Seminar”模式、“案例设计”和“问题溯源”等启发教学方式,提出 “科研、教研与教学”协同互动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实现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辅以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力求改变传统教学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的局面。
第四,精品课程建设是长期坚持的过程,要随着知识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而发展。因此,应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机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方案
1、《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目标
第一,实现《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研究型教学理念变革,将研究型教学理念落实在“课程教学的六要素”中。课程建设应与人才培养协调一致,课程内容上应涵盖系统扎实的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从而使学生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通识型知识结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敏锐的观察力,具有科学的怀疑精神、批判态度。为此,必须形成课内的研究型授课方法、课外的自选研究专题、综合设计性实验等,针对理论课、实验课和实验平台三大方面加强课程的研究性。
第二,精品课程建设应以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为指导,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教学管理、教学队伍”五个方面探讨《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针对教育部精品课程的“五个一流”定位,从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教学管理等方面开展内涵建设。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少精宽新”,在教学方法上突出“研究型特色”,形成一套较完整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
第三,构建优质的精品课程资源库是高校教学资源共享及教学改革的基础。强化科研、教研和教学一体化联动与协同发展,建成《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资源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可共享、可迁移,将课程组在《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领域的科研优势转化为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课程资源优势和课程教学优势,建成“精品+特色”课程。
2、《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理念
高水平的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需要在先进教育思想指导下进行整体设计和持续建设的系统工程。将研究型教学理念落实到“课程教学六要素”之中,使课程建设能发生实质性变化。
所谓研究型教学理念,就是以素质教育为主,以培养卓越人才为核心,强调“四基”(基本素质、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技能)并重;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和教学,使学生提高基本素质、夯实基本知识、培养基本能力、提高基本技能;教学方法要由传统的“注入式知识教育”,转变为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研究式素质教育”;授课方式要由“连续型细节式授课”,转变为“跳跃型平台式授课”;教学形式要由“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化为“多形式的互动交流”;教学氛围要有浓烈的研究气氛。
根据《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特点,将研究型教学理念落实在“课程教学的六要素”上,即采用与研究型教学理念相适应的教材形式、授课方式、讨论形式、作业类型、实践训练和考核方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基于探索和研究的教学模式,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鼓励并引导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想像力、创新欲望和探索精神。
3、《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内涵
教育部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中,将精品课程定位为“五个一流”,即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以“五个一流”为主要内容的“一流性”,成为精品课程最突出和最重要的特征。因此,以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为指导,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教学管理、教学队伍”五个方面探讨《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如图1所示。
(1)教学内容建设。在课程知识体系重构方面,应处理好先进性与规范性问题。力求使新的课程知识体系更加明晰,体现“少精宽新”的特点,并重点补充近十年来本专业的前沿科研成果。改革后的新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与国际一流大学看齐,在讲授深度和信息量上不逊色于著名的国际一流大学的本科课程。采用“分类梳理、模式匹配”在对课程中相对稳定的固化的教学内容,通过全面梳理现有的国内外教材和文献,归纳整理,在形成教材的基本资源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综述”和“项目驱动”方法获取前沿理论知识和实现前沿问题的探究。根据国家教指委关于《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类课程知识能力体系及其局限性分析,展开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知识能力体系研究,逐步进行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教学大纲及实验大纲的重构。
(2)教学方法建设。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基于Seminar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和项目训练模式等典型的研究型教学模式。采取以问题驱动的知识讲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自主归纳出知识、原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驱动 “以研带本”模式,以项目/实验为依托,以研究生指导本科生,在项目/实验中提升本科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科研能力,使本科生掌握科研方法、培养科学素养。将“科学假说驱动法”、“综述研究法”、“科学查新法”、“演绎法”、“比较法”、“实证法”等科学研究方法导入《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教学研究,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性技能、可迁移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
(3)教材建设。立体化教材是指立足于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平台,以传统纸质教材为纲领,以学科课程为中心,辅以多媒介、多形态、多用途、多层次的电子教材以及演示教材。
(4)教学管理建设。通过实际的教学活动检验,开展基于国家级精品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建设动态评价研究,指导项目研究成果的优化。建立项目研究成果的动态优化、更新与维护机制,促进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外创新训练项目的团队指导方案与激励机制。另外,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在教室配备必要的教学软硬件,将教学资源的效益最大化。
(5)教学团队建设。在课程的教学团队建设方面,解决讲授高水平、高质量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效果过分依赖于课程负责人的局限性;解决成果的可共享、可迁移、可移植和可推广问题。同时应注重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和知识结构的整合。
4、《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资源库构建
教育部计划用5年时间建设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和完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构建优质的精品课程资源库是高校教学资源共享及教学改革的基础。校级、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示范性教学资源库,也促进了教师队伍、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的提高。因此,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资源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资源库建设框架,如图2所示。
(1)案例库。根据前沿领域的科学问题,形成系列专题、案例用以支持“Seminar”模式,用以开展问题驱动的探究式学习、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初步形成以下前沿研究专题:在线支付协同管理模式、在线支付服务体系、第三方在线支付模式、线上供应链金融模式、无纸贸易在线支付集成、城市一卡通支付模式、校园一卡通支付结算模式等。
(2)项目库。依托课程组承担的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2项国家教育部项目,探索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教研成果的实施方案,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自主创新项目、教育部国家级项目等的项目成果以及项目中引申、内涵的专题纳入项目库中。探索以项目为驱动,开展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案例库相比,项目库偏重于理论基础的创新研究,针对更高的人才培养目标,旨在培养拔尖人才。
(3)教学资源库。进行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现有《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教学资源梳理与探究性方法匹配研究,构建课程的基本教学资源库。对相对稳定的固化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一是电子支付知识模块。如现代银行支付清算体系、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网上支付与结算、在线支付协同监管等;二是网络金融知识模块。如网络银行、网络证券、网络保险等)进行全面梳理,采用“Seminar”模式、“案例设计”和“问题溯源”等启发教学方式进行整体考虑和系统设计。
(4)试题库。开发《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配套试题库和网络资源链接指引,相应的,还可以在精品课程网站提供在线答疑、课程论坛和动态测试等辅助网络教学服务系统。
(5)开放性实验平台。建成满足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数字化开放性实验式平台。首先通过理论知识在电子商务领域中应用的实训式实验,加深学生对知识原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将创新的基础理论在前沿领域的应用形成小项目,以小组为单位,通过项目式实验训练学生应用支付的技术和原理开发小型支付系统,如低碳交易系统、未支付电子商务系统等等,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知识原理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所谓开放性,一是指实验内容是开放性的,学生在实验项目要求的框架内可以进行全程自主创新;二是指实验内容对于实验室资源的依赖性低,学生可以在课外时间进行调研、设计、编程开发,突破实验课学时的约束,使学生整个学期都能参与实验;三是指实验内容可根据人才培养的需求不断进行增删改,并可与其他高校实现实验资源共享。
(6)立体化教材。根据《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特点开发与研究型教学模式相匹配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教材,即立体化教材。它包括纸质教材、电子教材以及演示教材。纸质教材是以书面形式印刷的教材,除了包括传统纸质教材的内容之外,还包括其他模态的内容,如图画、图表等,以及对其他模态内容的提示,如在什么时候需要插入视频、音频,到什么地方(如精品课程网站对应模块的网站链接)才能找到这些内容等。电子教材是以电子形式出版的教材,可储存在光盘、移动硬盘等电子设备中。电子教材不仅包括纸质教材中的所有内容,还包括其他所有与其匹配的多模态学习材料,包括课件、电子教案和录音等,还可附有相关参考书目和相关网站的链接,甚至还可能包括练习答案等。演示教材是用PPT或者其他软件编写的教材,可直接在课堂上演示用于教学,或者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层次、特点对其进行适当修改后用于教学。演示教材应该是只提供给教师的,它不仅仅是电子教案,而且可以直接用于教学,所以它应该包括纸质和电子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及其解决的办法,也包括一些教学内容的链接和用于提高教学效果的多模态材料。其中电子教材和演示教材统称为数字化教材,置于精品课程网站上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促进课程建设向标准化、规范化和便利化发展。
四、总结
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精品课程建设,改变了过去以评估为主的精品课程建设,将精品课程建设定位为面向教学,旨在培养拔尖的创新型人才的课程建设,实现教研与科研的融合。将研究型教学理念引入《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的教学模式已在武汉理工大学培养了五届学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目前,本课程组正在开发《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的立体化教材,该教材已经列入了武汉理工大学规划教材。
通过将教学研究成果运用于武汉理工大学电子商务和相关专业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进一步力争将该课程建成能够体现先进教育理念的高质量的示范性课程;推动研究型人才培养的理念,营造以人才培养为己任的教学氛围,建成富有特色、辐射性强和影响力大的课程,促进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将研究型教学模式应用于精品课程的建设实践,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注:本文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973095,71073122);教育部社科基金(07JA630028,08JA630064);武汉理工大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武汉理工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在线支付协同管理模式及支付结算类相关课程创新研究”。)
【参考文献】
[1] 毛雅娟、郑丽霞、钟惠霞:《公司理财》本科教学中研究型教学模式选择[J].财会通讯,2010(13).
[2] 李艳梅、冯婉玲:研究型教学模式下的本科精品课程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3(8).
[3] 孙宏斌、孙元章、陈永亭、姜齐荣、童陆园:优化理论课程 强化实践环节――电力系统本科专业课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6(4).
[4] 孙宏斌、孙元章、陈永亭、姜齐荣、童陆园:电力系统本科专业课的研究型教学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2006(3).
[5] 阎绍泽、申永胜:研究型大学机械类精品课程教学的六个基本要素[J].中国大学教学,2009(9).
[6] 吴於人、于明章、鲍鸿吉、顾牡、毛骏健:踏踏实实创建现代探究型大学物理精品课程体系[J].物理与工程,2005(6).
[7] 门、崔永梅:“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以北京交通大学“会计学基础”精品课程建设为例[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8] 王淑娟、齐明:通过电子技术基础精品课程建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大学教学,2008(10).
[9] 蔡冬梅、刘丰文:开放式学习环境与研究型教学模式下基础化学精品课程建设探究[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8).
[10] 赵姝、杨晓露:精品课程探究型学习环境的构建及实现――以国家精品课程“远程教育原理与技术”为例[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9(3).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1-0044-03
提升教师创建精品课程的意识,提高教师团队精品课程建设能力,是深化精品课建设的突破口。精品课程的团体性、示范性、独特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只有加强教师团队的自我建构才能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提高教师团队创建精品课程的能力,才能有效地促进精品课程的建设。
一、精品课程建设的前提:教师团队的角色转变
实施精品课程的教师团队,应使自己成为一个“研究型的实践者”,其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提高对精品课程的认识
教师对精品课程的研究是指教师通过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自我观察、内省、反思与探究以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为目的的研究。它是置身于精品课程建设之中的研究,是改进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学研究。20世纪70年代,英国学者斯腾豪斯(L.stennouse),从课程实施的角度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teacher sasresearchers)的理论。他认为,“在以过程原则为基础的课程中,教师在教学上应采用探究的方法而不是讲授和指导的方法,要积 极扮演学习者和研究者的角色。在课程改革中,教师应以研究者的形象出现,把每一间教室变成精品课程的实验室”[1] 。
研究能培养教师对精品课程的认识,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研究能培养教师对精品课程建设目标与课程建设过程的认识,养成善于自我实践的作风。因为精品课程建设不仅要求教师在分析精品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建设及在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过程中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而且还要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加以检验,从研究中获得对精品课程的认识。
2.有助于指导教师进行精品课程建设
研究有很强的实践特点,它能促使教师成为实践精品课的研究者,帮助教师对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评价、修正和改进,实现“以研促精”;研究还能更好地帮助教师在实施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增强识别能力,将先进的理论与自已的实践整合,进而形成适应精品课程建设、富有学科个性特色的操作体系。而精品课程操作体系的建设过程就是教师提高精品课质量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提升专业素质的过程。
3.有助于发挥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作用
深化精品课程改革,教师团队必须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教学内容,针对自身的知识基础、个性气质、专业功底、教学风格、教育机智和情感与价值观不断反思和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具体说是:1)由原来的个人经验积累变为在精品课程实践中发现教学问题,用现代教学理念与先进的设计方法指导精品课程教学;2)由原来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体系变为从自身精品课程教学实践的需要出发,主动寻求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由过去传统“搬运式”和“捆绑式”的教学方式变为以“学”为主体、“导”为主线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教学方式,采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探索教学、项目教学和现场教学等多种方法,实现“教、学、做”合一,将教学重心从“教”转移到“学”,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其创造性思维;4)由一般课堂的讲解分析模式变为把精品课的自主性、尊严感和言说权还给学生。这样,教师便由讲解和分析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研究型的实践者,由精品课的实施者转变为自身实践的设计者,进而实现精品课程建设与教学研究的一体化,促进教师团队的专业成长。
二、精品课程建设的条件:教师团队的实践智慧
教师的智慧是教育科学与教学艺术高度融合的一种状态,是教师在长期的实践体验、感悟和反思的过程中形成的。它的建设过程是挖掘智慧的过程,它的运用是分享智慧、启迪思维和扩大教师团队资源的过程,也是教师团队在教学理念、知识水平、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机智和教学风格以及教学个性化上的综合体现。教师团队智慧则是教师在精品课程教学活动中形成并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长期的教学经验积累的实践智慧,它能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目前对精品课程实践的体验结合起来,从而使已有的教学经验对精品课程建设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进而促进教师团队的自我建构。
1.教师团队实践智慧的核心要素
教师团队实践智慧的要素是多方面的,其核心要素包括职业素质、教学技艺和现场机智等。
教师职业素质主要是专业素质,即学科素质。教师教学实践技艺主要指教学设计能力、课堂讲解能力、课堂管理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和多元评价能力。教育机智是指在课堂上遇到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时能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是教师在长期理论学习和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智慧,表现了教师对于教材内容、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2.教师团队实践智慧的特点
一是独特性。教师团队在自己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摸索出适合自身个性特征、符合本校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二是示范性。教师团队建设精品课程的实践智慧是教师结合特定的教学内容,针对特定的学生群体,参照精品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具体的场域中自然展开课堂教学的过程,它是教育教学规律的表达,这种智慧特点能使精品课程自然具有示范性。国家精品课程是具有示范性的课程,课程示范性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指标。
三是网络性。课程网络教学环境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平台。加强网络课程和网上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应根据不同性质的课程教学要求推广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国家精品课程在申报及评审时都对网络资源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教师在高度重视本学科知识积累和经验积累的同时,更要加强精品课程和优质教学网站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和自主学习平台,让教师和学生广泛参与,在网上互动,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教师还要不断运用已有的教学经验,建设更好的精品课件。
四是特色性。国家精品课程的特色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一门课程是否是一流的,是否具有示范性,关键在于“特色”[2]。应有目的、有侧重地选择具有代表学校优势专业的特色课程进行参选,围绕课程特色进行建设,并以此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地开展课程特色的建设工作,最后全面提升课程水平和地位。另外,在培育精品课程时,必须以“特色”作为标准,突出教学内容的独特性、新颖性和不可替换性。
五是有效性。教师在实施精品课过程中应努力在一定的教学投入内带来最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充分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最大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在精品课程实施过程中突出有效性,充分准备和精心组织,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有条理、富有挑战性,并让学生肩负起一定的学习责任,使师生充分交流,从而探索精品课程实践智慧的有效规律。
六是情境性。教学情境能激发教师产生灵感,是促进教师顿悟的教学氛围和信息场。因此,教师必须善于开发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精品课程资源,去营造民主、和谐和愉悦的教学氛围。
三、自我建构的关键:教师团队个性化的操作体系
某些课程难以令人满意,其原因是没有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只顾追求“效果”,忽视了“过程”。因此,逐步建立适合教师团队个性化的操作体系,由“效果”逐步转向“过程”,才能促进精品课程建设的自我建构,才能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1.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
精品课程建设要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要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师教学方式应由讲授为主转向引导和师生互动为主,灵活运用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兴趣,帮助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如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德国四步教学法、SDSPR教学法和案例分析教学法等,提高精品课程的教学效果。
2.教师团队要开展自我建构
教学的首要特点是个性。每个教师讲课时都有自己的个性风格,都有自己的操作体系。因此,要建立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操作体系,这对于提高教师实施精品课程能力、促进精品课程建设至关重要。建立教师自我个性化操作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
(1)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设计相结合
一方面,要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灵活运用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另一方面,对所讲课程要进行策略设计,根据课程内容进行重新组织与调整,使抽象内容形象化。
(2)课文内容解读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
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解读,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和理解评价能力;另一方面,要利用多媒体课件将课程中的背景材料、事物图片和资料及各种音像材料,运用幻灯和录像等方式,穿插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增强教学手段的效果。
(3)理论运用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一方面,教师要把精品课程理论学习的收获,自觉转化为指导自身课堂实践的理论,并自觉地改善课堂教学行为;另一方面,要把自己课堂教学的经验,有机地和灵活地与已有的精品课程教学方法相对接,以提高自身对精品课程的实施能力。
(4)模仿与创新相结合
一方面,教师要根据自身和学生的实际,大胆而有效地在课堂教学中模仿精品课程已成型的教师教学操作体系;另一方面,要在此基础上,建构符合自己教学个性的精品课程操作范式。
3.建构精品课程个性化操作体系的程序
(1)自我准备
从精品课程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来看,能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就是精品课,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自我准备。以大学语文课程为例,需要准备的内容有:1)教谁——教学对象分析。包括课程的总体定位、起始能力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和方法分析等。2)为什么教——教学目标分析。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分析。3)教什么——教学内容分析。包括事实、技能、要解决的问题等。4)如何教——教学方法和策略设计。5)教的如何——教学评价。
(2)课堂探索
课堂教学既是教育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产物,也是教师在探求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长期实践、感悟和反思的结果,也是教师教育观念、知识修养、情感与价值观、教育机智、教学风格等多方面个性的综合体现。教师要在课堂上探寻偶然性中的必然性,揭示其规律性,为建构个性化操作体系奠定基础。以大学语文课程“蒹葭”为例,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这样几个教学环节:课程引入—创设情境—文本主要内容讲解—文章表现形式解读—讲解文章意境之美—知识扩展与建构。在这些环节中教师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一要防止通过改变教学环境及创造条件,把精品课上成“样品课程”;二是防止精品课程的教学环节程式化:三要充分发挥自己在精品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自觉探索精品课程的教学规律。
(3)反思提炼
作为精品课程的执教者有必要在课后进行反思,把隐含于头脑中的零星实践智慧变为显形和系统性的理性认识,以提高精品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体反思内容应包括教学起点、教学目标和“课标”的对应情况、教学内容、资源挖掘和媒体选择、教学结构(板块)的完整度、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条件、教学过程、课程特色和信息技术与精品课程的整合、师生互动、课堂氛围、学生投入学习的情况及与生活世界和书本世界的沟通等等。通过多次反思提炼,教师可把这些反思内容系统化,进而逐渐形成教师团队个性化的操作体系。
(4)实践检验
反思提炼出来的符合自身教学个性的操作体系,还要在实施精品课程的过程中反复检验,使之潜移默化地内化为自觉行为,如此教师才能把隐含于自己头脑中的思维火花变成系统的、显性的理性认识,再以此为基础,循环往复,教师便会逐渐形成个性化的操作体系,进而形成自己鲜明的教学个性。
对于教师而言,建构精品课程个性化操作体系是一个艰难而极富价值的探索过程,也是教师不断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长时间的积累和锤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