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饮食安全管理

饮食安全管理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2 17:42:0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饮食安全管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饮食安全管理

篇1

l、组织管理。①组长组长,分管采购和食品安全,成员由管理员,保管员、,负责全面落实饮食卫生安全管理工作,严防食物中毒,确保就餐安全。

二、执行标准

l、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三、个人卫生

食堂炊管人员要熟记卫生常识,注意和保持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认真做到:

1、不、长指甲、小胡子、不戴假眼睫毛、不染指甲,做到”四勤_.1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换工作服。

2、上岗不准吸烟、赤脚,不准穿拖鞋,背心,,室内不准随地吐痰。

3.上岗前洗手,便后洗手。

4、从业人员应持有合格的健康证经培训后方可上岗。

5、每年进行一次身体检查,凡患有传染病者或带有传染病苗者不准从事饮食工作。

三、采购要求

1、大宗物资必须按上级有关规定的要求在准入的企业进行采购,采购员不买腐烂变质的原料,采购酱油、醋等调料品,要到正规生产单位、厂家或一级批发站进货。采购主食、副食、调料必须向供货单位索取卫生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和食品检验合格证。

2、要建立供货单位档案制,将供货单位及其资质晴况、经手人员、进货时间、批次数量、进货人等都记入档案。做到有计划进货。

3、蔬菜、豆制品等不易存放的物资,须当天采购、当天使用,其他物品的采购要严格执行库存定额的规定。

四、操作间卫生

1、地面保持清洁,瓷砖见本色、显原型,门窗洁净明亮、无灰尘油垢,电风扇、灯具见本色。

2、各种炊具、用具、操作台摆放整齐,生熟分开,成品存放实行”四隔离”,即生与熟隔离;成品与半成品隔离;食品与杂物、药物隔离;食品与天然冰隔离。并有明显标记。餐具做到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五保洁,清洗消毒后的餐具必须达到饮食卫生要求。

3、灶台清洁、调料盆放置有序;炊具经常洗刷、做到木见本色、铁器发亮。

4、所有机械用完后及时进行保养、擦试、并保持清洁。

5、水池保持清洁,素池、荤池分开,上下水道畅通,排水沟无垃圾、无异味。

6、门窗有防蝇,防尘、防鼠设施。室内通风,光线良好。

7、生菜上架、先洗后做。

五、冰箱卫生

1、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和食品卫生《五四》规定,严格杜绝无检疫证、食品卫生许可证的肉类及食品进入冰箱。

2、冰箱内物资要按照食品卫生要求分类堆放,生熟食品分开存放。

3、经常检查冰箱内存放的货物,防止霉烂变质。

4、冰箱每十天除霜清扫一次,做到库内无腥臭味,地面无血水。

六、餐厅卫生

l,地面、灶台、灶台前壁、餐桌、坐凳、电器设备、窗、墙壁等保持整齐、清洁、无油污、无灰尘,餐桌做到随时清扫。

2、餐厅通风良好,光线好,就餐环境舒适。

3、防蝇、防尘设备齐全,做到定期消毒灭蝇,防止传染病。

4、保持售饭用具、盛装食品用具、售饭台清洁卫生,主食品有盖布,并保持干净。

七、环境卫生

1、店周边环境整洁、无杂物、无卫生死角。

2.店周围的墙壁干净、无污垢、无乱贴乱画、乱搭乱挂,屋顶、墙角无蜘蛛网。

3、洗碗池清洁,上、下水畅通。

4、剩菜、剩饭倒入潲水桶,每天清除,潲水桶加盖。

5、炉渣、垃圾等杂物要及时清理,做到一日三清,垃圾倒到指定位置。

6、环境卫生要实行责任制,具体采取“四定”:定人、定物、定时间、定质量。划片分工、包干负责。

7、积极采取措施消杀“四害”。室内外要保持无鼠迹、蟑螂及虫卵、苍蝇和其它残留物。

八、饮食安全操作规程

在厨房工作高峰时间,要做到有条不紊、忙而不乱,人员在上下穿行或拐弯处及上下楼梯,应先打招呼,以引起对方的注意。并采取向右行进的原则,行进速度不能过快,以免发生碰撞。

注意和保持台阶及通道通畅,如发现通道有积水或障碍物时,应立即清除,以免绊滑摔跤。

熟练掌握电气用具的应用常识和技能,如电炉、烤箱、电扇、照明灯具及电线绝缘性能等,湿手不得接触电源插座及开关。若发现漏电的插头、电器、电线时,应立即报修,以免触电。

刀具的使用规则:

篇2

县委、县县政府高度注重食品安全工作,食品监管部分围绕职能、积极协作,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工作方针,坚持起“县政府指导、部分分工、社会参加、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构成了“县政府负总责,监管部分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系统,食品安全总体保证水平稳步提高。

1、市场监管法律力度大。积极发展食品安全专项整理行动,扎实推进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和专项整理制度化、标准化,对重点期间、重点人群、重点区域、重点种类增强监管,严查餐饮单位无证无照运营行为,重点整理学校食堂、农家乐旅行点和小型餐饮单位。年以来全县组织发展了食品增加剂专治、食品安全整治、“创卫”食品卫生整理、问题乳粉彻查等4个大型专治行动。各食品安监部分依据上级部署,结合我县实践,在各监管领域发展了24个专治行动。各乡镇、部分共组织市场监督检查9700余户次,监督频次均匀每户到达4.5次以上。密集的专治构成了食品安全的高压态势,有力标准了食品市场次序,全县食品安全情况明显好转。

2、法制宣传工作求深化。坚持县政府指导、部分施行、言论指导、企业参加,多方式进行宣传活动,获得优越宣传结果。县食品药品监管局结合县司法局将《食品安全法》纳入全县“六五”普法方案,县县政府指导就宣传贯彻《食品安全法》作了专题电视发言,各乡镇、各食品安监部分积极发展宣传“四进”(进社区、进机关、进乡村、进学校)活动,各部分组织食品安全司法培训20余期,受训2000余人次,村级宣传栏建设到达100%。年以来,全县共发展社区集中宣传活动4次,向社会印发《食品安全法》单行本3000册、《食品安全常识问答》等宣传材料15000余份,承受群众投诉征询830人次,吊挂宣传横幅30条,坚持永世性宣传牌30余个,工作网站、信息简报等宣传活动频频,全民食品安全认识有用增强。

3、示范创立活动见实效。经过锁定创立目的,明确创立责任,落实创立办法,深化创立活动,顺利完成创立省级卫生县城和旧县、茅坪场镇创立宜昌市食品安全示范镇工作目的。围绕“创卫”工作,县食安办牵头发展屡次食品卫生、公共卫生督查,组织4次部分结合行动,检查市场主体392户次,下达“创卫”督办通知单和卫生监督意见书330余份,督促整改所存问题,实时消除安全隐患。以创立市级食品安全示范镇为契机,乡村建起一指示范基地、农家店、乡村超市、食堂、餐馆、加工企业,这些示范点以点带面,为广大农民供应了更为便捷安全的消费情况。2012年,为进一步提高餐饮消费安全水平,作为全市确定创立省级食品餐饮消费安全先进县的独一县市区,全县积极行动,缜密部署,落实责任,细化办法,已具体启动创立工作。

二、当前食品安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近几年的标准整治,全县食品市场次序虽然分明好转,但仍存在一些尚待处理的问题,食品安全工作面对着新应战、新工作、新情势,全体情势仍然严肃。

1、食品安监机制不顺。一是法制系统有待健全。就我县来看,食品安监部分主要有质监、工商、卫生、农业、畜牧、经济商务和食品药品监管局,辨别负责分歧环节、种类及领域。《食品安全法》虽确定了环节监管为主、种类监管为辅的监管形式,相关法制系统建设却相对滞后,与之配套的详细操作制度、方案和当地法律尚未出台,监管责任落实上易现“破绽”。二是乡村食品市场的部分监管责任尚不明确。以熟食成品等食品市场为例,全县现有熟食品、腌成品、豆成品、糕点制售加工个体户63家,这类食品制售加工点都属于“前店后厂”的运作形式,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此前,均由卫生部分执行行政答应并实行监管职责,《食品安全法》施行后,多部分监管职能穿插其中,监管接口较多,食品安全隐患易现相似领域。

2、行政法律保证力量不足。全县分布着2137家食品生产运营单位(户),其中餐饮单位及食堂616家。在有监管权限的部分中,从事食品安监的专职人员只要80余人,相关于点多面广线长、本质良莠不齐的治理对象,全县食品安全保证工作压力极大。与此还,工作经费紧缺、法律配备不足、查验设备掉队等实际要素都严格制约着监管工作的落实和整理管治的力度。尤其在乡镇、乡村等最基层,“五小”食品单位仍占有着主要市场,在基本设备、从业人员本质、制度建设、保证办法等方面存在突出缺陷,整治难度大,加之县级有限的监管力量难以具体和深化辐射到乡村,全县食品安监力度分布不均衡,基本单薄的地域依然得不到有用保证。

3、大众安全消费认识不强。大众易受消费水平、常识条理及传统观念的影响,选购食品首先思索价钱、光彩、口胃等要素,却往往无视食品安全问题。因为人们食品安全的认知水平和假劣食品的辨识才能有限,多数消费者尚逗留在“想选不知如何选”的阶段,对食品安全不安心、购置食品大意、进口食用担忧是大多数群众的消费近况。此外,一旦消费者本身权益受到损害,遍及不足维权认识,或许虽有维权认识,可以为为了价钱低价的食品而承担维权的往复费用和检测、判定费用,费时辛苦,反而不肯意主张权益。以上要素都直接成为低成本、低价钱的食品违法行为繁殖的泥土。

4、食品从业人员本质不高。部分生产加工、运营者不足需要的安全认识,从供货商购进食品或原资料时只关怀价钱,却不索要票证,不检验供货方的相关答应证及检测申报,一旦呈现问题,基本无法查询,追查责任和依法索赔更是无从谈起。甚至还有少量生产运营者不足基本司法常识和责恣意识,不知法懂法或知法犯法,单方面追求经济好处最大化,成心制售冒充伪劣食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抛在脑后。

三、对提高全县食品安全全体保证水平的对策建议

1、执行科学规划,壮强法律力量。一方面要增强组织指导,完善责任系统。加大食品安全指导小组的组织、指导和协调力度,坚持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管、具体监管、具体承诺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各相关部分职责,完善责任追查制,对食品安监部分进行严格评断、审核,保证县政府、监管部分、企业“三位一体”的食品安全责任系统真正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增强专业培训,提高队伍本质。从抓法律人员的本质教育着手,发展政治本质和业务才能培训,经过创办培训班、深化调研、常识竞赛和集体学习评论等方法,不断增强法律人员“食品安监责任重于泰山”的责任理念,为法律队伍建设供应思想和组织保证。

2、整合行政资源,提高监管效能。本着科学监管的理念,执行食品安全收集化动态监管,构建多部分信息共享的监测收集平台,扩展监管范围,提高协作才能,加强监管的科学性、合理性、有用性,着力构成上下联动、结合监管、区域协作的长效监管机制。重点处理食品安监职能过于涣散的问题,集中各部分的监测查验设备、法律配备和专业技能人员,优化资源装备,有用防止多部分反复抽检、部分区域呈现“多头监管”或“监管真空”、监测机构和查验设备反复建设等状况,降低行政成本,切实提高法律效能和监管水平。

3、创新监管方法,延长监督收集。整合监管力量,下移监管重心,延聘乡镇和乡村食品监督协管员、信息员,增强食品安全基本单薄地域的治理和保证,将食品安监触角延长到最基层、最前沿。坚持社会化监治理念,经过招募食品安全监督意愿者、坚持食品安全统一告发投诉平台、制订信息告发奖励制度等办法,构成全民关怀、大众参加的监督收集,保证全县食品安监网“纵向究竟,横向到边”。改进监管方法,将打假治劣和扶优壮强相结合,以保证和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为标准,发扬食品企业本身辨伪识劣的优势,联手企业发展打假维权行动。还,支持鼓舞企业运用高科技防伪手段和实时向监管部分供应线索信息,助推全县食品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篇3

随着21世界人口老年化,有些高龄的老年人牙齿松动或脱落,咀嚼能力差;有些由于躯体疾病,吞咽困难,正常的饮食对他们来说存在安全隐患,稍不注意就易发生噎食,那后果将不堪设想。那么如何加强老年患者的饮食安全管理,应做到以下几点:

1责任护士做好老年患者噎食风险评估

责任护士应首先在患者入院时,除了做好其它安全方面的风险评估外,还应做好患者的饮食风险评估,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躯体情况、以往的进食情况评价患者是否存在发生噎食的风险,如果有,必须做好警示标识,并告知患者及家属、主管医生、以及科室其他工作人员,要求全员知晓,严格交接班,并做好相关记录。

2责任护士做好老年患者的饮食评估

责任护士对易发生噎食的老年患者的饮食要特别注意,要掌握易发生噎食的高危食物有哪些:⑴过硬的食物:麻花,排骨、剩馒头;⑵过大的食物:鸡蛋、包子、果冻、大块肉;⑶粘性食物:汤圆、冰糖葫芦;⑷带刺的食物:鱼;⑸不易吞咽的食物:馒头;⑹过烫的食物。

3责任护士加强老年患者进食时的管理

责任护士应为老年患者提供一个安静的进食环境,对卧床患者应抬高床头,并对存在噎食的高危患者,在进食前,应先将食物打成浆或软食;在进食时要督促其细嚼慢咽;对不能自行进食者,工作人员在给其喂食时,一定不能操之过急,每次小勺舀的食物,量不宜过多,以舀1/3―1/2的食物为宜;小勺的前端不宜过于接触患者的咽部,避免引起患者反射性呕吐;每次喂食的速度不宜过快,以患者吞咽后口腔无食物,再喂为宜;食物温度适宜,不宜过冷或过烫。

4责任护士在以下情况应严禁患者进食

4.1闻及患者有痰明音时;

4.2 患者有意识障碍时;

4.3患者有明显气紧气喘时;

4.4患者腹胀不想进食时;

篇4

食品原材料质量管理不过关。食品原材料质量管理不过关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源头,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很多。我国食品类型众多,每种食品原材料、加工技术都不尽相同,加上不断发展创新的技术导致新食品种类也越来越多,我国各个地方的食品安全管理法律也没有统一,给食品原材料质量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题。造成食品原材料安全问题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有些食品本身存在一些天然有毒物质,不正确的烹饪方法就会引起中毒等问题;自然环境中有许多致癌物质影响植物的生长,进而给人体带来危害;植物种植中利用激素杀虫剂来增加产量,当人们食用后,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体造成伤害等。由于众多的造成食品原材料受到污染的原因,食品原材料的质量管理十分困难,相关法律也十分缺乏,导致一些食品原材料安全管理的问题无法及时被发现,从而引起了一些恶性食品安全事件,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危害。

食品生产过程缺乏严格的监管。食品生产过程是最容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环节,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食品生产企业缺乏严格的监管,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缺乏食品生产安全管理措施和设备,使得食品在生产过程中经过多个加工环节,很容易受到污染,沾染对人体有害的细菌病菌。出现这种现象除了是由于我国食品生产企业众多,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我国目前对食品生产过程的监管,没有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导致各个地方的食品安全标准相互矛盾,一些食品公司为了巨大的利润,利用法律漏洞生产了大量不合格的食品。另外我国对食品生产过程也不够重视,像路边摊、小作坊都没有受到严格的食品安全管理,很容易引起食品安全问题。在食品生产的过程中,最常见的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就是在食品中违规添加食品防腐剂,尽管能改善食品的外表,延长储存时间,但食品防腐剂还是会对人体造成一定伤害。一些商家为了经济利益,向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如在面粉中加入 “过氧化苯甲酰”用来增白、在奶粉中加入 “三聚氰胺”增加蛋白质含量等都直接危害了消费者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食品流通环节违法状况频发。食品流通环节出现问题包括不合格食品、过期、假冒伪劣食品的出现,比如海鲜食品保质期较短,容易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但还是存在只注重利益的商人销售过期的海鲜造成中毒事件;食品批发市场往往具有极大的流动性,这也成为不合格的食品的高频率出现场所;一些销售人员不遵守卫生标准和操作,导致食品不卫生问题出现;另外一些居民食品安全意识低,特别是在农村市场存在很多“三无”产品。

改善食品安全管理问题的相关对策

建立统一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对于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种种问题,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以及技术,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和基本情况,制定一套健全统一的食品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使各种食品安全问题都有法可依,弥补各个地方法律的缺陷。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更有利于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使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等环节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规范食品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为促进食品安全管理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篇5

【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249-02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security hidden danger operating nursing,formulat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Methods:the operating room in nursing potential unsafe hidden danger list,nursing safety strategy measures.Results:th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staff fully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safety.Make nursing standardized and institutionalized.Conclusion:to strengthen the quality of nursing care,safety management to minimize the incidence of safe hidden trouble.

【Key words】operating;safety hidden;countermeasures

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检查、诊断和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工作场所。手术室安全隐患无处不在,严重损害患者的安全与利益。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是整个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室的工作质量和安全管理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利益和安危能否得到保障。因此,针对手术室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我院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管理措施,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手术病人的安全与利益。现将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安全管理总结如下。

1 外科手术室护理常见安全问题

1.1护送病人不当,甚至接错病人

1.1.1接错病人常发生于同一病区有重名病人且同日手术时;同时有两名以上急症入院病人(没有办理住院号)时;由于手术病人术前紧张、睡眠欠佳及应用镇静剂,不能正确回答问题,易发生接错病人;接病人者未认真核对手术通知单信息,导致错接病人或接错手术间。

1.1.2 护送病人过程中,由于方法不当会发生各种管道和引流管脱落,病人坠床;术后病人X线片、CT片等贵重物品遗失[2]。

1.2手术安置不当

1.2.1手术的安置以既符合手术操作需要,又不过分妨碍病人生理功能为原则,其操作要轻柔协调,注意负重点和支持点是否正确,各种垫物和支撑物软硬要适中到位,已安妥的舒适不移位。

1.2.2此类错误的发生,主要是巡回护士违背上述原则,对术式不甚了解,缺乏与术者、麻醉者沟通所致,多见于全麻、消瘦、手术时间长、高龄等病人。手术放置不妥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就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压疮、桡神经、坐骨神经、腓总神经的损伤等,或影响患者的呼吸及血液循环,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

1.3清点有误,操作不当

1.3.1忽略检查校对,导致异物遗留;缝针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造成医疗事故。清点制度执行不到位或清点马虎,操作不当致器械损伤或缝针丢失,外来器械清点、管理不严。术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为今后埋下了隐患。

1.3.2术中注意力不集中,手术前、中、后物品清点有误,术中物品添加未及时登记,造成物品数目清点错误。

1.4 手术部位错误

手术部位错误:术者、麻醉师、巡回护士术前未按病历记载核对或未认真核对患者手术部位,术者凭印象错误为患者施行手术而导致手术部位上的错误,其中对称性器官手术容易出错。

1.5 用药错误

1.5.1病人手术中病情变化快,用药品种多,且要求及时。尤其是体外循环及器官移植手术,病人输液路径多,护士缺乏药品知识,加上不熟悉病人病情,易发生用药错误,造成不安全因素。

1.5.2有的执行口头医嘱有误,而用错药、输错血或用错剂量。术中用错药、输错血:①外用药、静脉用药标志不明显;②药物未定位放置,使用时未认真核对;③执行口头医嘱有误;④输血时未认真执行输血查对原则。

1.6医护间缺少沟通

由于各科手术医师手术时特殊习惯及其他配合要求不同,而医护间未进行有效沟通,造成术前物品准备不足或过多,如有的医生习惯用吸收缝线,有的习惯用不吸收缝线;个别护士贪图方便把所有的一次性用物递上手术台,结果医生未用,造成浪费。

1.7护理人员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

各医疗机构为了节约人力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尽量压缩编制。护士人数远没达到卫生部的编制要求,护士加班过多,超负荷工作,易造成身心疲惫。有研究表明假如护理人员文化低,素质差,频繁轮换,培训不够,将会导致更多的院内感染和其它不良反应。

2 安全管理措施

2.1 术前访视制度;术前一天器械护士凭手术通知单到病房查阅患者的基本情况。进病房时仪态端庄,态度热情亲切,向患者说明来意,主动介绍自己的姓名和次日将为患者手术所承担的任务,称呼患者时用文明礼貌用语[3],可轻握患者手部减轻患者恐惧感。与患者交流时语言轻柔、通俗易懂,给予患者关怀与支持,树立信心。进入手术间后再次核对病人信息,就彻底避免了接错病人,手术部位错误。

2.2 接送病人签字制度;为避免术中用物、器械不足和质量不良造成意外,我院建立接送病人签字制度。器械护士接病人时将病历、X线片、CT片、疝气补片等带齐并签字。科室成立了专业小组,轮流外出进修学习。我科还建立了手术流程制度,并对各种器械、仪器设备设置专人专管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3 严格的查对制度;为避免遗留物品于患者体腔,我院建立了严格的查对制度。术前、术中、术后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并详细记录在《手术器械物品清点单》上,除记录各种物品的基数外还应注意完整性与完好性。如需替换手术护士,则替换的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要与当前的器械护士、巡回护士共同确定所有物品的完整性与完好性后方可替换。

2.4 预防切口感染的一系列制度;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绝对分室存放,专人定期检查,及时重新灭菌。外用药与静脉用药分室放置。手术人员手部消毒液及手术间定期作细菌培养。手术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参观者应固定手术间,限制参观人数,减少走动和开关手术门。禁止从污染手术间进入无菌手术间参观。术毕,手术器械用含氯消毒液浸泡1h后再刷洗打包,手术间内物品、操作台、地面、墙面可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并紫外线照射1h,空气消毒机消毒1h后手术间方可使用。废弃物焚烧处理,以彻底杀灭病原体避免交叉感染[4]。

2.5对于术中植入人体的物品应提前做好防过敏措施。面对重大手术或患者为体弱多病型时液路应至少开通两个。为避免用错药、输错血,术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使用任何药物时,应与麻醉师共同核对药名、浓度、剂量及有效期。执行口头医嘱时,执行前需复述一遍,并做好三对(对药名、剂量及用法)[5]。准备取血时将输血单内容与病人病历核对且每次只能取一个人的血,避免取错。取血后与麻醉师再次检查、核对无误。输血时密切观察,输血后将输血袋放置24h,确定未发生输血反应后,毁形处理。

2.6 安置手术时既要充分暴露术野又要避免肢体过度外展内收。截石位时腿下垫好棉垫防止压伤肌肉和神经;俯卧位时,头部置头圈,肩下、胸部、腹部、会阴、膝下及足下垫软枕;仰卧位时,耳后、肩下、尾骨、足后跟处垫软枕;侧卧位时,颈下、腋下、肩下、髂骨、脚踝处应垫软枕。

2.7 标本登记制度一般病理标本,术毕由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共同核对,双人签字确认无误后加入福尔马林浸没标本,由专人送往病理科;对于极小的标本,术前准备几个高温灭菌小瓶,手术取下标本后由器械护士直接放入小瓶内,术毕与巡回护士共同核对无误后,加入福尔马林浸没标本双人签字送往病理科;如需送冰冻,巡回护士准备好标本袋,待标本取下立即放入袋中与器械护士核对无误后立即送往病理科;切忌冰冻标本内加福尔马林以免损坏标本。

2.8 对抢救记录单书写做出明确规定,为避免抢救记录不完善造成不良后果,我科对抢救记录单书写做出明确规定,使用口头医嘱后要求医生及时补记,抢救记录结束后6h内补齐,体现准确性、真实性、及时性。

2.9 护送制度 护送病人回病房时,各种管道和引流管应由专人看管防止脱落,并在接送病人单上签字查看是否将病历、X线片、CT片、手术衣裤鞋等带回,避免由此带来的不便。

2.10加强业务学习,强化法律意识定期组织学习,提高业务素质,鼓励外出学习和进修。提高专业技能和应急能力。加强护理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强化法律知识的学习,维护患者权力的同时,把法律作为工作责任,个人权利、义务,自由的价值尺度,确保护理安全。

3 小结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医疗护理日趋复杂,手术室安全隐患不可忽视,安全管理成为保障患者安全与利益的重中之重。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不仅要有慎独精神还倡导精益求精、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6]。我们要以患者为中心,不断提高自己的各项水平。我们只有不断加强和完善安全管理中各项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才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最大限度地保证手术病人的安全与利益。

参考文献

[1]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49.

[2]赖晓萍,王美珍.手术室护理中的预见性问题与安全管理.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3):1845.

[3]邬艺平.术前访视在手术室的应用体会.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8):1836-1837.

[4]冯立,耿淑琴,张桂荣.如何加强手术室的安全管理.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6):59-61.

篇6

精神障碍在精神科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现代临床采用常规护理精神障碍患者,虽然可以减轻患者情绪变化,帮助患者,但是长期常规护理不周到会造成患者出现其他危险的动作情况发生。精神病患者由于大脑机能失调,除表现在行为、知觉、思维、情感、智能等方面的障碍外,在饮食方面也常表现异常,如果护理不当,必然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意外。因此,做好精神病患者的饮食护理是十分重要的。风险管理是指对护理工作中存在或潜在的风险情况及预防方法的识别、评价,并寻求处置对策和科学的管理。作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障碍患者饮食不安全因素中应用,取得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管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风险管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饮食护理及安全管理,风险管理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进行饮食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100例患者中年龄18~75岁,平均(47.6±7.5)岁;诊断为精神分裂症55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10例,反应件精神病21例,脑动脉硬化伴发精神障碍14例。其中拒食82例,贪食、异食18例。风险管理组100例患者中年龄21~74岁,平均(48.3±6.9)岁,诊断为精神分裂症51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12例,反应性精神病25例,脑动脉硬化伴发精神障碍12例。其中拒食85例,贪食、异食1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饮食障碍原因等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饮食护理及安全管理,风险管理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进行饮食护理风险管理。

1.2.1护理风险评估(1)患者评估:多因患者的精神症状所致。如幻觉、妄想症状;抑郁型患者情绪低沉,少言寡语,易出现拒食行为;痴呆型患者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别人帮助。(2)家属评估:通常因患者家属缺乏对饮食不安全因素的认知,不积极配合治疗所致。家属难以接受患者有精神方面的障碍,漠视医护人员的正确指导,或家属对治疗不理解、犹豫不决、缺乏信心,对患者一些抗治疗的行为视而不见,缺乏监护力度。(3)护理人员评估:因科室护理人员配备不足,专业知识不牢靠,临床经验匮乏,法律意识淡漠所致。并对规章制度落实欠佳、工作责任心欠佳、预见性欠佳和约束精神病患者安全性欠佳。

1.2.2风险管理的措施(1)组织管理:要加强成立科内风险管理小组,由护士长和高年资护士组成,科护士长担任组长。加强监督和管理,患者出现拒食或饮食障碍时,及时逐级上报,并审时度势,召集专家开展会诊。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及法律知识,规避风险,分析护理期间存在的缺陷,查找饮食管理的漏洞,人人参与细节管理,对易出现风险的患者加以提示,并注意叮嘱护理人员特别对待。注意新老护士的工作搭配,合理排班,确保患者安全。(2)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的常规饮食护理指导,观察组中,护士根据患者的病情及相关症状实施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①入院早期护理:在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向家属耐心询问患者的具体情况,详细了解患者基本资料,如生活习惯、疾病情况等。在患者住院后给予患者分发糕点、零食等,对于由于幻觉而产生拒食的患者,护理人员在患者旁边大声进行指导及提醒,干扰患者的幻觉行为,保证患者的正常进食;②心理指导:护理人员耐心倾听患者的唠叨及抱怨,引导患者适当发泄心中不良情绪。在交流中护理人员要记录下患者的的兴趣爱好、人际关系、性格特点及社会应激能力,为以后出现不和谐的局面做好应激准备。对于患者提出的些许问题护理人员要耐心给予指导解释,如果患者觉得饭菜有毒,可适当与病友进行更换,从而取得患者充分信任。部分患者会出现家属离开时,认为家属抛弃自己,从而情绪低落,无心进食,对于这样的情况,护理人员要耐心解释,树立患者自信;③饮食护理:协助患者进行饮食前的卫生处理,比如洗手等,在患者进食时严格监督患者的进食量。对于少食或者拒食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加强与之沟通,劝导进食,合理满足患者的某些事物要求,合理搭配保证色香味俱全,充分激发患者食欲。对于进食量过大的患者,给予其提供一个相对人少,安静的饮食环境,进食期间要与其他病友分开,避免兴奋而出现暴饮暴食。护理人员还要严格控制患者的进食量,叮嘱患者细嚼慢咽,饭后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从而降低他们对于食物的欲望。(3)饮食原则:①应鼓励症状较轻的神经性厌食患者进食,饮食可流食、半流食为主,最初能量供给只需占正常能量的50%左右。如牛乳,酸奶、豆浆、粥、面条、面片、馄饨、面包、饼干等细软易消化食物。宜少量多餐,每天不少于8次。病情好转,能量供应缓慢增加至正常供给量,饮食种类也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②供能营养素占每日总能量比例可同正常人相同;③每日液体供应量为4.18kJ(1kca1)mL,维生素和矿物质按正常需要量供给。④对单纯摄食量增加的神经性贪食症患者,需控制餐次及摄食量。应少量多餐,每日餐次至少6次以上,严格控制每餐摄食量。症状好转后,逐渐减少餐次并增加每餐摄入量。加餐宜用点心、水果、牛乳、酸奶、饼干等食物。⑤多鼓励进食,饮食多样化,色香味要齐全,对于营养不良者,应供给足够营养素与能量,同时配合心理治疗。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依从性、饮食突发意外事件、护理满意度和自我管理能力(包括自理能力、掌握安全饮食意识、掌握心理状态表达)。调查精神疾病患者对饮食安全的认识和饮食经历,通过200例患者的信度分析得出了较好的内部一致性。该量表为30个题目的自评量表,每个问题分为“是”和“否”两个选项,每个题目记1分,其中15个题目为正向计分,15个题目为负向计分,总分越高表明患者的依从性越好。满意度评价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干预模式满意度进行调查,问卷采取打分形式,满分为100分,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非常满意:得分超过80分;满意:得分超过60分,但没有达到80分;不满意:得分没有达到60分。

1.4疗效标准

痊愈:患者无自杀、攻击及自残等过激行为,情绪、进食、二便等状况恢复正常;有效:患者自杀、攻击及自残等过激行为明显减少,情绪、进食、二便等状况明显好转;无效:患者精神状态及行为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

1.5统计学处理

数据运用统计软件SPSS21.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Fisher确切概率计算。P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风险管理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67.0%,且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依从性、饮食突发意外事件、护理满意度和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风险管理组患者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生活自理能力掌握率、饮食安全意识掌握率、心理状态表达率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而饮食突发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篇7

1、现场安全管理影响因素

1.1主观因素

1.1.1现场作业人员。气井测试属于野外流动作业,带压作业时现场的各项安全措施极为重要,作业人员注意力需时刻高度集中。在外界因素干扰下,个人的状态调整,技能发挥及风险意识都要经受不同程度的考验,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测试路途较远且路况较差,人员在经历长距离乘车后身体已经处于一种疲倦的状态,体力和精神都处于相对低落的阶段;二是在野外作业过程中不能很好的保障人员的健康饮食,身体能量的不能均匀有效的补充,尤其是作业任务较重时对身体健康有严重的影响;三是受到恶劣气候的影响,导致其他问题的发生。

1.1.2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现场实践经验。目前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参差不齐,同样的问题可能存在不同的管理方式,最后形成的结果也是大相径庭。另一方面,现场检查考核中存在好人主义。很多管理者在检查过程中对违章行为查处碍于人情世故总觉得无法处理,考核制度的执行效果较为不理想。在处理人员违章的时候,劝阻多于考核,伴随时间迁变作业人也无所顾虑,惯性违章也就自然而生。

1.2客观因素

1.2.1管理制度的适用性。目前各项安全制度已经较为完善,某项制度的建立通常考虑的是整体适用性,相对于特殊作业而言可能存在一定的冲突。测试作业本身存在的特殊性导致了部分措施难以落实,比如特种作业许可制度,其各项措施已较为完善但基本上是依据常规作业而制定的,在测试作业过程中由于条件的限制,部分环节无法实现,安全措施落实与实际作业内容不符。

1.2.2管理措施与工作量的矛盾。完善的制度伴随众多的管理措施,随之需要大量人员来执行这些措施。我们想方设法的追求安全,却忽视了大量文字背后的劳动力是否能维持运作,最终形成一个疲于应付局面,表面看似安全,实际却存在较多的问题。测试作业流程中,要完成一口井的正常测试,前期准备工作较为繁琐,尤其是资料审批办理耗费大量的作业时间。

1.2.3设备与技术应用的影响。技术设备更换速率滞后安全管理措施更新。目前的安全管理方法与其配套的实施措施类型众多,虽然制定了科学可靠的管理措施,而配套的安全技术设备还是停留在以前的状态。测试作业中大多数时间是绞车岗位的操作,钢丝运行速度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要求,但现有的监控设施无法知晓人员的操作过程,该项措施是否落实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撑。

1.2.4培训效果的影响。人员技能掌握和提高蕴存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培训在管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多数培训依旧停留在大量的理论讲解,难以提升参训人员的积极性,培训效果不理想。基层培训更多的是要求参训人员能更好的理解掌握技术,并不是停留在文字的了解和认知,我们应注重于实践技能的操练,理论学习应尽可能从轻从简形象化。

2、管理方法改善

2.1主观因素的削减

2.1.1日常工作安排。合理安排日常工作任务,尽可能减轻人员的疲劳程度,使员工始终保持精力充沛的状态。参考人体生物节律(PSI)曲线【1】,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在长期连续性的工作中,人员的体力、情绪、智力呈现的是一个正态曲线的分布,在20天左右时三者的值到达一个低点,此阶段若进行作业主观上存在的风险较正常情况下要大的多。据此,我们根据测试队伍的编制和任务的需要,将持续性的野外作业进行分解,每次测试前安排班组个人将道路、气井情况进行落实,这样不仅有利于测试成功率的提高,还使多数人员能够有充分的休息调节时间,保障次日测试任务开展时人员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

2.1.2精心开展各类安全活动。员工在工作之余需要参与集体活动来释放一定的精神压力,安全活动的开展既满足了集体沟通交流的要求,又可以在活动中将知识理念输送给每位员工,某种程度上讲有一举两得的效用。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该项工作开展的方向,逐步提升人员活动组织的能力,将安全理念与活动的趣味性充分结合,让人员主动接受并认可这项工作的开展。

2.1.3逐步增加员工外派学习交流的机会。人员在从事某一岗位时间较长时,会逐渐形成惰性思维,这种思想让人慢慢的丧失工作热情和责任心,觉得一项工作机械式操作就达到要求了,这样得心态会导致对这项工作变得反感或者是安于现状,此种现状对于企业的发展创新是致命的。为此要尽可能的让员工走出去,扩展视野学习先进的技术应用,意识上得到激变,心理上不沉迷于现状。

2.1.4扩展激励要素,增强员工积极性。激励的目的是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更好的发掘个人潜能。对于企业员工而言薪酬仅是激励的要素之一,此外,工作性质、领导行为、个人发展,人际关系及工作条件也是不可缺少的。一般情况下持续良好运转的组织需要具备以下的激励要素。

2.1.5改变现场督查方式。一是给予检查人员配备摄像设备,每次检查过程以图片、视频的方式反馈到集体会议上,可以将经常性的违章事件进行曝光警示;二是完备车辆监控系统,2012年将对测试车计量系统设备进行改造,加装实用的虚拟工况监控系统,另外辅助添置车载视频监控系统。数字监测设备的使用可以将重点岗位的操作过程以数字形式记录,对人员操作方式有较好的约束力。

2.2客观因素的消减

2.2.1优化管理制度。梳理现有的管理制度,减少重复内容和工作量。首先对班组资料进行全面减负,严格执行“五型”班组的管理模式,现场作业以岗位标准作业程序为基准;此外,若下发的管理制度与该项作业相冲突,基层管理人员应及时上级部门沟通协商,把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尽可能的避免和改善,无法实现的步骤应及时采取其他有效的措施。

2.2.2引进新的技术设备和工具。实际操作中存在各种人与物的矛盾,作为管理人员应时常关注行业技术设备使用的前沿,优先考虑人员的作业时的安全便利,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及时配备适用性较好的技术设备。为减轻作业人员劳动强度,中心对操作环节中的防喷管传递过程设计了辅助动力举升装置,但实际应用效果较差,主要不适用于移动作业的运输和安装。结合实际我们从设备材质上进行筛选和更换,使用效果较好。

2.2.3建立客观的考核管理方法。为了避免考核管理主观性,考评各控制因素间的权重赋值宜采用层次分析法(AHP)【2】,该方法的应用首先要确定考核工作开展的目标,分清考核主体与考核内容的关联性,将主要的考核内容两两成对比较,按照关联大小依次排序并赋予权重,版块确定之后再赋予参与各版块考核工作职能部门相关的权限。以测试工作为例,考核中我们将工时量、基础管理和综合管理分开放在第一阶层,各自占有相应的比重;在第一阶层的基础上,我们将基础管理细化为二级阶层,具体包括个人任职能力、生产安全制度执行情况;最后在个人任职能力下根据个人工作能力、岗位风险、培训考试成绩综合设定个人系数以达到整体与个人相辅相成的长期考核机制。

2.2.4建立学习平台优化培训方式。安全素养过硬的操作人员都要经历较长的学习积累过程,完成这样的过程,就需要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平台是理论知识的集中、传授的重要载体。现有的数字化科技较为发达且组建成本较低,建议单位内部可以设立自己的多媒体自助学习活动室,建立一个简易的学习交流平台;同时,我们要确定一类事物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其本身应该是很直观形象的,眼睛能观察到、用手能感知的实际过程。因此,培训的方式应尽量结合生产现场进行分析讲解,直观的描述一个流程的起始结尾、关键要素,注意事项等关键环节。

篇8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306-1499-(2014)11-0020-01

公路施工安全管理作为公路工程管理重要组成部分,按期完工和确保工程质量是完成工程项目创造效益的重要保障。在公路施工项目中施工安全不容忽视,由于施工安全直接关乎到人们的生命安全,近年来由于在公路施工中保护措施不当、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造成安全事故不断发生,为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并且在施工中存在领导在安全问题上没能引起重视,血的教训时刻提醒着各施工人员,在公路工程施工项目中要加强安全意识,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在施工中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确保公路施工在安全顺畅的状态下顺利竣工。

1、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1.1安全意识差

部分施工单位现场安全管理意识薄弱,不按照施工要求施工,如部分施工队不按照要求编修施工方案,同时没有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导致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冒险蛮干。部分施工队没有仔细研究施工图,就开始施工,在施工现场埋下安全隐患,影响工程安全质量。

1.2安全管理存在漏洞

在部分公路工程中大多数企业为了中标放低价格,然后为了获取利润将工程转包给资质较低甚至不具备资质的施工队,施工队为了经济利益实行一切从简原则,使得现场施工安全措施不到位。有些施工企业编写施工指导只用于投标并没有用于实际施工中。因此在公路工程中由于安全管理漏洞的存在导致安全事故频发。

1.3技术较低造成

施工企业的技术人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术的低下对公路工程的安全施工具有一定的影响。如施工企业聘请毕业生工作,由于毕业生对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环境熟悉度较低,无法全面的预知施工安全事故,不能很好的辩别施工危险源,因而在施工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2.加强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意义

2.1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针对公路工程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有利于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带来的经济损失,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同时施工企业通过加强管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有利于减少施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2促进公路工程的和谐发展

加强公路工程的安全管理,建立高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对工程可能发生危险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有利于为以后的公路工程提供危险因素分析和安全管理参考,从而提高公路工程的投资效益。同时加强安全管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有利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发挥公路工程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巨大作用。

3.安全管理措施

3.1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要想提高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首先需要完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对施工现场的危险源实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具体措施包括:

(1)建立危险源管理制度,根据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的危险源建立管理制度,如要求施工企业加强日常巡检,按照施工操作要求进行安全操作。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将施工安全落实到具体的个人身上,根据施工人员责任的大小以及完成情况进行相应的奖惩。对有技术要求的岗位的施工人员必须持证才能上岗或经过培训且合格以后才能进行相关操作,减少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

(2)根据施工危险源的级别要求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不同程度的控制活动,并做好每日检查记录,对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进行研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

(3)施工企业应该针对可能出现的重大安全事故建立应急预警方案。根据承包工程的规模、施工环境、施工技术要求以及施工现场存在的重大危险源等情况制定科学的具有指导性的应急方案,提高安全管理在事故发生时的应变能力,尽可能的减少事故带来的损失。

3.2重视施工环境安全管理

根据公路工程的特点完善施工现场和环境和安全管理,营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施工现场布置要求紧凑,场内交通便利,减少临时设备的搭建,满足工程施工防火、卫生等方面的要求。同时合理划分施工现场的功能,依据工程项目的要求划分作业、材料堆放、办公和生活区等,这些区域之间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如办公和生活区应该离建筑物坠落处的半径之外,并应建立相应的防护措施,树立警告牌,避免闲人进入危险区。

3.3加大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

在公路工程的现场施工中是由人来进行各项操作的,因此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必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的教育,帮助施工人员树立安全施工意识,远离危险源。对技术要求的岗位必须选用技术合格、安全意识强的施工人员从事该岗位的工作,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保证施工进度与安全生产的和谐共处,减少因为抢工期造成的安全事故。

3.4做好施工设备管理工作

做好施工设备的安全管理有利于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效果。首先机电设备的安放要遵从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原则。其次操作人员在进行设备操作前要进行安全检查,防止设备带故障运行。再次如起重机械类的操作设备必须配备指挥人员进行操作,减少砸伤事故的发生。最后做好施工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结合定期检查,提高施工设备的安全性。

4.结束语

总之,加强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既是工程顺利进行的主观需要,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施工企业必须树立安全施工意识,针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危险因素采取合理的、科学的措施,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保证公路工程的顺利进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篇9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396-01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医院护理管理改革的不断推进,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也逐渐成为社会的关注点之一。医院护理管理工作在医院发展中积极为医院护理管理的改革指明了新的发展道路,医院一定要以完善医院护理制度为出发点,论述加强医院护理工作的建议和措施。

1 医院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1.1 思想认识上不足:有些护士责任心不强,思想认识不到位,到病房巡查只是敷衍了事,长期以来只注重手术阶段的监控,认为只要将人力、财力、物力输出最大的手术阶段控制,就能有效地控制医疗事故,忽视了决定着手术阶段后期康复阶段,主观认识上存在着误区。

1.2 决策缺乏科学性:医疗单位为了缩短患者的休养周期,腾出床位,使其他医疗病人早日进院,早日投产,人为地缩短患者康复的时间,造成了该患者恢复的不够健全、不够深入,加之患者认为手术结束了,回家休养,节省护理成本,都为后续的医疗事故埋下了失控的隐患。

1.3 护理工作方法落后:随着科学技术和网络办公化发展,护理工作的管理意识要与时俱进。然而部分护理领导没有信息化管理意识,没有办公化软件,不愿意投入更多的经费在护理工作上,不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在护理工作上,护理记载还是采用手工方法进行核对,这样不仅工作工程大,而且数字核对不准确,工作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护理工作的开展。

1.4 护理职责不清:护理职责是患者术后的康复工作,准确地说跟踪康复过程。医生、护士,分工不明确,互相推诿责任,用专业的角度来对患者的术后饮食安排、术后不良反应、术后康复状况。目前,许多医院护士科室没有配备专门的特护职位或专业人员技能素质低,只知道让不符合标准护士上任,从而导致护理职责不清,容易引起一连串腐败现象的发生。

1.5 护理人员配置不合理:医院单位领导思想不重视,内审机构不完善,人员配置不协调,导致不能够有条理、有秩序、有高效率的开展护理工作。有的虽然是配备了专业护理人员,但人员配置不是根据工作特点、工作量而定的,而是随意聘用1至2人,导致从事护理人员数量与工作特征不成正相关,造成护理人员长期超负荷工作,严重危害了护理人员身体健康,严重影响了医院综合效益。

2 加强医院基建护理工作的途径

2.1 加强内审机构建设,把好人员进入关:树立爱岗敬业的责任感,营造良好的氛围。健全组织机构和人员合理配置是开展护理工作的先决条件。第一,构建合理的专业人才队伍。护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求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特别高,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配备一定数量的护理人员。第二,加强人员职业道德教育。要抓好护理工作,护理人员自身的素质是相当的重要。一个护理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与低,关系到护理工作质量的优劣,而护理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经济利益。因此,护理人员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是做好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难免要与患者经常打交道,而患者会采用物质上的诱惑,是滋生腐败的必然因素,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具备政治强、思想纯、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职业素质。与此同时要利用各种方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教育,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的政治觉悟和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迎合时代呼唤,要让护理人员真正的做到自觉地加强职业道德学习,搞好自身技能水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适应未来医院发展和护理工作的需要。第三,积极组织学习交流活动。应用创新交流形式。定期不定期地就某项工作、某个理论问题,有目的、有针对地组织护理人员谈论学习心得,交流思想,互相学习和监督,有利于开阔护理视野、增长才干。

2.2 加强护理监督,把好护理质量关:做好手术前后与患者沟通工作。一方面,要对患者进行术前全面检查,分析手术的可行性和注意项目,要充分咨询、听取和采纳专家学者的意见。还要,考虑到医院医疗水平、术后护理工作实际需要等一系列现实因素;另一方面,加强术后康复情况的跟踪报告,要对病人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发现不正常现象,要及时通知有关医生,以便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2.3 健全护理安全制度,实现患者安全目标:健全制度保障护理安全质量,实现患者安全目标,完善各项护理安全制度,通过制定防范跌倒、压疮等护理安全防范制、“危急值”报告制度、腕带及手术部位标识制度、应急预案流程等,为护理安全质量打好扎实基础。

2.4 建立护理监管机制,使其成为工作常化态:及时评价和考核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充分发挥质量管理小组的作用,及时评价和考核。护士长在每天的日常工作中把护理安全放在首位,检查危重患者的护理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定期对科室护理安全工作进行检查,是否存在不安全因素,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2.5 加强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组织护士学习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与护理安全管理有关文件,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树立“以病人为中心,质量第一”的工作理念,要求护士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增强工作责任心。加强职业责任感,自我保护意识,对病人及家属也进行安全教育,取得病人理解配合。

篇10

石油库是重要的石油存储和供应基地,石油库的安全对于保障石油加工、生产、运输、供应安全至关重要。石油库由于存储物具有易燃性,危险性比较大,是安全管理重点区域,人为不安全因素会对石油库安全造成重大威胁。

1石油库相关内容

1.1石油库安全管理

对石油库进行安全管理主要涉及到石油的进出库、石油设备、是由环境等方面。进出库。要根据石油供求情况,准备好石油,随时进行出库运输,在日常管理中要做好对石油的进库和保管。石油设备。石油设备是发挥石油库作用的关键,需要定期对石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保养,保持石油设备工作状态良好。石油库环境。对石油库进行管理,不仅需要进行内部管理,也要对外部风险进行管理,周围环境对石油库的安全可能存在威胁,要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做好安全警戒,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做好石油库的绿化,全面保证石油库安全。

1.2石油库事故

石油库由于运行中出现故障,或者受到外在因素影响发生石油库爆炸、设备损坏、油品流失等事故,着火和油品流失是我国石油库事故中常见事故。着火爆炸,主要因为石油作为燃料使用,容易着火爆炸,当储油罐损坏时,后果非常严重,当高温或者遇到明火,很容易发生爆照,对人身和财产造成巨大威胁。油品流失,石油在进行存储和运输过程中,石油和天然气泄露,主要发生在储油区、泄油区、中转输油区等,不仅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2石油库安全管理中人为不安全因素分析

2.1油库安全管理人员的不安全心理及表现形式

石油库安全管理需要工作人员树立较强的安全意识,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处理牢固的责任心。在石油库管理中,工作人员的麻痹、盲从、恐慌等心理问题对石油库安全管理造成巨大隐患。麻痹心理,一些工作人员对不安全行为习以为常,对一些不安全行为存在侥幸心理,特别是一些工作年限比较久的工作人员,只看好的一面,对危险因素视而不见,从而埋下安全隐患。盲从心理通常与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关,专业知识不过硬,对别人存在较大的依赖,不熟悉石油库管理要求,盲目效仿别人。

2.2石油库安全管理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石油库安全管理人员受到不安全心理的影响,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做出各种不安全行为。工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主要表现在对某个工作环节存在操作失误,主要原因是工作人员专业技能不强、意识涣散、盲目自信,一些工作人员在身体疲劳状态工作,从而造成工作行为不安全。

3石油库安全管理中的解决对策

3.1加强对油库安全的重视

石油库是保障石油供应的重要途径,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保障。领导对石油库安全管理问题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工作人员的行为安全,受到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石油行业发展迅速,石油库建设量比较大。工作人员要对工作认真负责,树立高度的责任心,为自己的生命财产负责,对石油库的安全负责,重视每一个细节。相关领导要意识到安全问题的严重性,监管人员要做好检查和防范,对安全隐患高度重视。

3.2构建油库安全防范体系

石油库安全防范体系是保障石油库安全的基础,缺少完善的石油库安全防范体系,就缺少工作指导,工作容易走过场,责任难以落实。安全管理工作需要落到实处,层层把关,认真进行监督管理。石油库安全防范体系的建立,需要成立专门的监管小组,对安全问题严格监管,工作过程不能懈怠,公正无私。还要通过奖惩制度进行激励,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石油库安全管理水平。

3.3加强安全意识培训

石油库安全事故主要原因是操作人员不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安全意识淡薄,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安全培训,可以使工作人员掌握相关安全技能,意识到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当出现安全隐患时可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居安思危。在2013年“6.2”石油库安全事故中,主要是管理责任不落实,现场安全管理混乱,对动火分析工作不认真,安全管理人员管理松懈。因此,石油库工作人员需要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具备安全管理能力,及时消除隐患,定期进行安全培训。

作者:张甫星 单位:中国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东营供应站

篇11

1 推行前状况

张浦镇共有学校及托幼机构食堂14家,据2008年年底卫生监督检查结果显示,张浦镇学校及托幼机构食堂食品安全卫生问题不容乐观:

1.1 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差 未制定并张贴卫生管理制度的单位占28.57%,14.28%的单位未配备专职卫生管理员,原料索证登记、成品留样不规范的单位分别占21.43%、28.57%,餐具消毒合格率仅为29.65%,不能严格生熟分开的占71.43%。

1.2 场所布局不太合理 由于食堂规划时未向监管部门申报,造成有42.86%的学校及托幼机构食堂不符合生进熟出一条龙流水生产线的要求,各功能区面积符合要求的仅占64.28%。

1.3 卫生设施达标率偏低 28.57%的学校及托幼机构食堂防蝇防尘设施不全,墙壁要求不达标的占50.00%,分餐场所洗手、消毒、二次更衣达标的仅占28.57%,空气消毒、降温设施达标的占21.43%,垃圾桶合格的占28.57%。

1.4 从业人员卫生状况差 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的占64.28%,从业人员初中以下学历的占35.71%,就餐人数与从业人员比大于40:1,39.53%的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应知应会知识考核不合格。

2 具体做法

2.1 宣传培训 一是下发通知明确张浦镇学校及托幼机构食堂推行量化分级管理的工作步骤、要求、评价方法;二是应用各种形式反复宣传餐饮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要点,并组织张浦镇学校及托幼机构校长(园长)、总务科长、校医、食堂卫生管理员、食堂从业人员认真学习《食品安全法》和《实施条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指南》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共举办培训班两期,受训人员62人。

2.2 限期整改 结合张浦镇的实际情况,制订张浦镇学校及托幼机构食堂基本卫生要求:一是学校及托幼机构食堂功能分区必须符合生进熟出一条龙流水生产线的布局要求;二是加工面积与用餐人数比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三是各功能区在醒目处张贴用途标记;四是更衣场所设置沐浴、洗手、消毒设施;五是食品及食品用产品仓库存放隔墙离地、分类分架;六是保证操作场所采光充足、空气流通;七是与外界相通的门窗防蝇防尘设施健全;八是水源符合生活饮用水要求;九是地面有坡度且排污通畅等。要求学校及托幼机构食堂利用暑假按“卫生要求”整改。

2.3 自身评价 各学校及托幼机构根据评分标准自行对食堂进行评价,分析不足,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完善。建章立制,健全食品安全管理组织和管理网络,指定专人加强日常食品安全检查,认真做好检查和处理情况的记录。食品从业人员均须取得有效健康合格证明上岗。

2.4 监管部门评审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人员进行现场量化分级管理评分,对存在问题的提出限期整改意见。复查后给予最终评分。

3 结果

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宣传发动后,张浦镇14家学校及托幼机构食堂进行了改建、扩建,总投资303万元。张浦镇学校及托幼机构食堂食品安全各项指标除因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复苏后,外来务工人员再次大量涌入张浦,导致随迁学生剧增,造成食堂总体面积绝对数虽然明显上升,但食堂加工场所面积与学生人数比例反而下降的状况外,其它如布局流程、三防设施、生熟分开等各项指标合格率均呈上升趋势,学校及托幼机构食堂通过整改,布局流程更趋合理,外在形象更趋美观。5家学校及托幼机构食堂被评为A级,8家被评为B级食堂,评为C级的食堂仅有1家。

4 讨论

4.1 量化分级管理方案须简明实用 整改前,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必须根据食堂的具体情况,制定符合各单位实际的简明整改方案。食堂的布局流程设计既要符合食品安全管理要求,也要便于食品从业人员的操作使用,既要强化监管,又要体现服务。

篇12

【关键词】导管室;护理质量;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导管室是为患者提供手术和抢救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医疗事故最容易发生的高风险科室,导管室护理质量的高低对手术成功与否有着重要的意义。导管室中的护理工作贯穿整个手术过程,因此护理工作的质量也就直接决定了手术进行的成功与否。本文浅谈一下导管室中常见的一些护理安全隐患,进一步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对其提出一些防范措施和建议,现将报道如下。

1 导管室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其发生原因

1.1 接错病人

手术通知单上床位不符、手术医生写错、手术名称写错等,接送病人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没有按流程仔细核对病人信息,以至于接错病人。

1.2 术前,患者在恢复室即发生病情恶化等紧急情况

由于术前没有做好心理护理,病人过度紧张,或者等待时间过长,或没有按时饮食,均易导致上述情况发生。

1.3 患者发生跌倒与坠床

介入患者大多数是年老体弱者,有的腿脚不灵便,导管室的地面光滑,手术床比较窄,很容易发生跌倒与坠床。

1.4 输液液体外渗

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入路大多数为桡动脉或股动脉,穿刺成功后,体内要达到肝素化,以确保手术的正常进行,一般采用静脉注射肝素钠,因此静脉通路的通畅至关重要,其同时也是术中给药抢救的重要途径。

(1)病房带来的留置针没有检查。

(2)新置入的留置针穿刺失败未及时发现。

(3)特殊药物刺激血管。

(4)术中患者不适,烦躁。

1.5 有感染的危险

(1)无菌技术、无菌操作不严格

(2)无菌物品管理不规范

1.6 配药、给药流程出错

(1)执行口头医嘱流程错误

(1)药液未按要求现用现配,放置时间过长。

(2)未做到三查八对,拿错药,配错药,给错药。

(3)给药方法错误,药液未进入体内。

1.7 术中出现紧急情况,不能很好的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工作。

(1)护士责任心不强,专业技能不熟练,应变能力差。

(2)科室技能培训与考核制度不完善。

(3)排班不合理,未做到新老搭配。

1.8 术后护送患者途中出现紧急情况。

常见于术后没有医生护士护送回病房,病人中途出现紧急情况,不能及时处理,甚至耽误抢救,导致严重后果。

2. 防范措施

2.1 科室制定完整的接送病人工作流程

负责接病人的工作人员拿手术通知单,认真核对患者信息,包括姓名、床位、年龄、手术名称、主管医生等,与病区护士做好交接,将患者接入导管室,并填术接送单。

2.2 (1)进行手术前一日访视。详细了解患者既往治疗资料,可对术中高危操作起到有效提示和防范作用,简单介绍手术过程和注意事项,促进护患之间的沟通,让导管室护士由封闭的手术间走向病人床旁,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术前宣教可以缓和病人的紧张情绪,也可以体现对病人的理解和关心,增进互信,减少医患纠纷。

2.2 (2)合理安排接病人的时间。病人在恢复室等候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应超过30分钟,恢复室安排专人监管,备好急救药品及仪器,对于高龄患者以及病情危重者要重点防护,如有不适,及时通知医生,配合治疗与抢救。

2.3 病人在导管室内不能随意走动,如有事应有专人陪同,行动不便者应有轮椅转运,病情危重者平车转运。术前,护士应将患者安全送至手术台上,安置好。

2.4 手术患者建立静脉通道首选浅静脉留置针,术前一定要确保静脉通道通畅,危急重患者必要时建立两组静脉通道,一般选择上肢大血管,远离关节部位,防止术中关节活动造成液体外渗。

2.5 在导管室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其是防止患者导管室内发生感染的关键步骤,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安全。介入术中用物大多数为一次性,包括吸氧管、传感器、电极贴片、手术包、各种导管等,在打开之前一定要核对名称、灭菌有效期、包装有无破损,经两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打开。

2.6 术中医生下口头医嘱,护士应完整复述一遍,无误后经两人核查,正确给药。给药前严格执行三查八对,药液现用现配。经小三通给药时切忌关闭静脉输液通路,以免药液推入正在输注的液体内。

2.7 导管室护理是应急性极强的工作,工作环境高度紧张,要求导管室护士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准确、娴熟的基础护理操作和导管室专科技能及应急能力,才能为患者的生命提供安全支持。因此,良好的应急能力是导管室护士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可应用多媒体专题讲座、情景模拟、实际操作演示、抢救后讨论等培训方法,提高导管室护士的工作能力。在排班上应将业务不熟悉或业务水平较差的年轻护士,和工作认真,有一定业务水平和带教能力的老护士搭班,可以取长补短,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2.8 术后,由接送病人工作人员和手术医生共同协助送病人回病房,途中注意保暖,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到达病区后,与病房护士交接患者在术中的特殊用药及术后注意事项。

导管室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导管室护理工作中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过硬的技术水平、有机敏的应变能力、高效的工作效率和严格规范的操作方法。为确保手术患者在导管室的安全,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作为一名导管室护士,应树立安全第一,强化自我的护理安全意识,始终以病人为中心,做到防患于未然。

篇13

语音实验室是提供视听说教学的重要设备和硬件保障的场所,也是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音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亦关系到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的培养。由于高校语音实验室电子设备数量大,价格较昂贵;使用人数多且使用者流动性强,因此对高校语音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不可轻忽。本文结合重庆医科大学语音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对高校语音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高校语音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问题

1.基础设施和语音设备。语音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包括了语音实验室的地址、实验室电路以及消防通道等,这些基础设施一经建成,移动起来就相当困难。如在语音实验室建设初期没有设计好,将很难做到有效的安全管理。此外,硬件设备是语音实验室的教学基础,如投影仪、计算机、空调等。这些设备一旦使用期超过其使用寿命,便存在相应的安全问题。近年来报道的由于电路老化问题引起的消防事件屡见不鲜,这也提示我们应该注重对语音实验室基础设施和设备的安全管理。2.卫生安全。语音实验室的课桌是不能随意搬动的,所以日常打扫对课桌的死角清洁起来很困难。如果无法定期对语音实验室进行大扫除,语音实验室的死角地带就会积满灰尘,引起大量微生物生长,微生物及其分泌产生的物质会使电线损坏,由此对语音设备和使用人员带来安全隐患。3.病毒防护与网络安全。由于语音实验室使用人员复杂,导致语音实验室的计算机是网络病毒易于侵犯的高危地带;一旦有一台计算机被感染,很有可能会出现爆发性传播。此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语音实验室也可能面临网络安全隐患。4.人身和财产安全。教师和学生是使用语音实验室的主要人员。教师和学生由于对语音实验室接触较少,对语音实验室的设备不熟悉,可能由于对设备的使用不当造成设备的损坏,引起使用语音实验室设备的师生的安全问题。此外,语音实验室的电子设备昂贵,并且语音实验室人员流动性大,如不加强对进出人员的核实监管,很有可能发生设备被盗事件。4.消防安全问题。消防安全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近年来各大高校的消防事故也频繁发生。语音实验室是电子设备密集的场所,更应该重视对语音实验室消防安全的管理。高校常见的消防安全隐患主要是学生消防知识的匮乏、语音实验室消防设备不齐全、消防安全监管措施不严格等。

二、解决高校语音实验室存在的问题的措施

1.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安全管理。在拟建设语音实验室的设计阶段应该充分考虑到各种可能的安全隐患,在建设之初解决基础设施带来的安全问题。对于设备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其基本档案管理,所有的设备都要有详细的使用、维修等记录,比如安装时间、使用情况、理论寿命等。语音室也应有完整的使用登记,并保留一定的时间。设备管理人员应在日常的管理中多加留意设备存在的小问题,及时修理或更换设备零件。设备维护人员对计算机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排查和解决,要保证计算机在健康的状况下工作,保证其安全。2.实验室卫生管理。语音实验室一定要进行定期的卫生检查和卫生扫除。实验室管理人员可定期安排专人进行打扫,维护设备卫生。如果语音教室的环境脏乱差,那么将给语音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带来很多不便。3.加强病毒防护和网络安全管理。对于语音实验室的计算机,有两种不同的方式来防止病毒入侵:一是加装可以用来防止计算机系统的重要文件和软件被恶意改写和删除的保护卡,同时保护卡也能防止病毒感染。另一种就是安装能识别和防止网络病毒入侵的杀毒软件和还原软件,这些软件同时也可阻止对系统的恶意篡改。为了安全性考虑,建议同时采用两种方法,为计算机提供双重保险。4.提高师生使用语音实验室的技能,建立惩罚制度。对第一次接触语音实验室设备的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可以采用集中培训、专题培训等方式,使教师和学生能够熟练、独立地操作语音实验室的设备,以此保证计算机等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可适当处罚故意破坏设备的学生,以此对学生的故意破坏行为加以控制,杜绝学生的不安全行为。5.加强防盗工作。多媒体语音实验室应尽可能安排在教学楼的高层,而且要加装防盗门;教室内和楼道内都应加装监控探头;教室内的课桌椅也可以加装一些防盗配置,例如固定安装设备的桌椅。同时,也应做好外来人员出入登记。6.进行消防培训,配备齐全的消防设施。由于学生的消防意识较薄弱,学校应加强对学生消防知识的教育培训。此外,还应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规范和消防安全制度,以应对突发的消防安全事故。对语音实验室的老旧消防设施要及时更换和完善,并且要定期巡查消防设施。结束语总而言之,语音实验室的安全问题不可忽视,做好语音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不仅关乎在校师生的安全,更是为学校教学质量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杨士花,邵凤英,明珠,李永强.高校语音实验室安全管理之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35):13-1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