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移动通信的发展史

移动通信的发展史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2 17:42:0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移动通信的发展史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移动通信的发展史

篇1

空分多址技术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大致估计距离和每个用户应用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用户的位置和方位,可以切换的参考信息2.使用软件无线电这门技术,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大量关键技术需要使用,软件无线电技术就是其中之一,是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硬件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的软件加载不同的,因此,企业可以得到性能是不一样的,这样的平稳过渡,升级,网络系统,多模式,多频段操作相对比较简单,容易,并且成本低。所以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多频段,复合模型的特殊业务要求,环境,多速率等等都是特别重要的。所以,在未来的移动通信应用中,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价值,这项技术不仅可以改变传统观念,而且还带来了手机软件智能化,个性化,一般的效果和兼容性3,载波技术的使用。多载波是一项新技术,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现在的多载波技术是一种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已引起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企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篇2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5-0006-01

现阶段,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呈现出令人瞩目的成绩,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发展态势相对于以往有所提高,加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国民对移动通信的需求日益强烈、要求日益提高,这都为我国移动通信的发展带来了庞大的潜在客户。我国移动通信的发展取向与其技术特点具有紧密关联,例如个性化及移动化,且随移动网络的覆盖面不断拓宽,个人平摊成本得以降低,确切而言,从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角度来看,为移动通信持久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1 我国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我国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历经划分为以下阶段。

1)通信行业初期实质表现为蜂窝模拟形式,该时期构建的蜂窝结构规避了行业活动范围受限与大区制容量低等弊端,为往后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此时的技术尚未成熟。

2)该阶段是由初期的蜂窝模拟形式演变而言,转向于数字形式,技术进步显著,为数字传输的综合业务提供利于发展的优势。

3)第三阶段是通信行业加快发展的前奏,不仅克服了蜂窝数字形式阶段的问题,且继承了前两阶段的技术优点,进而为通信企业开展宽带多媒体业务提供了技术条件,达到全球漫游无阻的目的。

4)当前4G源自发展于第四阶段的通信行业,与第三阶段进行比较,虽然4G在标准风方面所具有的功能远多余第三阶段下的3G,但因其技术仍处于尚未成熟阶段,应用价值较高之处在于可为科技创新时期我国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综合而言,我国移动通信历经三阶段发展,网络与业务服务已出现根本性变化,其一,以传统话音业务为前提,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逐步向为设计提供综合信息服务的发展方向前行,通信主体由以往的人与人间转向于人与物间、物与物间,从而促进通信深入到人类的生活当中。其二,与移动通信相关的行业均互相融合为一起,包含业务、网络以及终端融合等,利用新技术、新项目以及应用需求满足当前人们的生活需求。

2 分析我国移动通信发展现况

1)通信业务发展现状。谈及移动通信业务的发展现状,可从以下方面入手。其一,我国移动通信用户自1987年蜂窝移动通信出台以来,一直处于增长趋势,例如,移动电话一经推出便受到大众的关注,成为当时广泛应用的消费品,但基于2005年后,受通信市场竞争的理性化及我国城市用户趋向于饱和状态,移动电话的用户不增反减。其二,移动通话分数至今仍维持着较高增长率,据调查,该增长与移动通信运营商话务量所大力开展的营销工作具有紧密关联。其三,通信业务的收入始终稳步上升,其中,新业务的收入比例呈现上升的动态发展趋势,例如彩铃与信息等新型业务。其四,地域分布具有特征。例如,对比普及率,我国东部地区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对比用户数量,我国中西部远高于东部地区,且近年来用户数量在全国总用户中的比例上升显著,其中因农村地区与广大中西部受制于网络覆盖面积小、资费高及通信渠道少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就目前而言,具有用户普及率潜在上升空间。

2)移动通信网络覆盖面及技术的发展现状。我国移动通信网络覆盖面已延伸至国内全部大中城市、多数县、乡镇、郊区以及农村,诸多旅游胜地与交通干线,覆盖区的人口数量已占我国总人口的95%以上。目前,我国移动通信行业大体上已建成了综合通信网络,具备覆盖面甚广且通信质量优越的特点。另外,分析3G的发展趋势,就其终端的功能与性能来看,将会是影响未来发展取向的关键因素,今后业务进一步标准化、积累运营经验、站址选择、无线干扰以及机器设备的成熟度均需在原基础上继续优化。基于我国约90%的企业在日常运营中无战略规划,多数企业报以“随遇而安”的运营态度,针对潜在发展空间而言,企业在投资于运营上甚至没有战略体系,因此,系统化分析的出现机率很低。

分析我国当前市场,行业间竞争力的提升促使企业认识到长期处于随遇而安的状态已难以去适应社会以及整个行业的发展,此时,战略核心面向于围绕行业整体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例如将一个已确定的项目管理视为战略中心,从项目管理的整体上判断通信企业的发展趋势,并在项目实施中加以推进行业整体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由此,移动通信公司才能确保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处于不败之地。

3 探微移动通信未来趋势

针对21世纪的移动通信而言,如若从服务角度出发,这一阶段的移动通信已不再是满足于打电话而已,而是应不断提高网络的运用,确切的说,网络仅是一种便于人们沟通与发展的工技术工具,而移动通信企业为人类提供的服务才是其发展的最终目的。

现阶段,我国移动通信行业体现了整体而有序、加之理性的发展形势,且4G时代的到来及其发展被视为移动通信产业的未来趋势,4G移动通信更有效的促进了宽带分布于网络中,其自身所具备的非对称数据传输速度可高达2Mbit/s。其次,4G囊括了宽带无线固定接入及宽带无线局域网接入、移动宽带系统与交互式广播网络,对比3G,4G移动通信具备标准化的应用功能更加多,且可跨越不同频带网络,例如:处于固定平台及不同网络中为人类提供业务服务,达到互联网接入无时间、地点限制,可为企业发展提供数据采集、远程控制与管理及定时定位等应用功能。随社会及信息技术发展,人们对当前4G移动通信的期望值较高,虽然从理论上分析4G网络的速度可达到100Mbit/s,但因受限于通信系统的容量,手机网速是难以达到的。再如:我国4G移动通信在发展过程中需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自身承受了相当大的压力。有研究人员从预测角度提出,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在10年后,即3G网络大体上覆盖各国,全球将会有大于25%的人口成为移动通信的用户。此时,3G进入了被人类接受、领会并吸收的发展阶段,由此可判断出4G通信势必需要经历如同3G时代的发展历程。

综合上述问题,我国4G移动通信系统的建设必须要求运营商以3G通信网络作为根基,向国内乃至全球逐步引入4G通信网络,从而达到由3G通信网络向4G转型。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移动通信的未来趋势面向于高速率、高质量的数据传输,实现移动接入无时间、地点限制,服务呈现高度集中的特点,高智能的4G移动通信具备多样化与多兼容,随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完善,4G势必充分展现其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一、引言

伴随着移动通信市场的快速发展,用户对更高性能的移动通信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享受更为丰富和高速的通信业务。第二代移动通信运营商发展速度趋于缓和而竞争越加激烈,为寻找新的增长点,通过发展数据业务来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和业务类型,需要3G的支持。同时由于第二代移动通信无线频率资源日趋紧张,已不能满足长期的通信需求发展需要。

二、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它完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基于模拟传输的,其特点是业务量小、质量差、交全性差、没有加密和速度低。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起源于90年代初期。欧洲电信标准协会在1996 年提出了GSM Phase 2+,目的在于扩展和改进GSM Phase 1及Phase 2中原定的业务和性能。它主要包括CMAEL(客户化应用移动网络增强逻辑),SO(支持最佳路由)、立即计费,GSM 900/1800双频段工作等内容,也包含了与全速率完全兼容的增强型话音编解码技术,使得话音质量得到了质的改进;半速率编解码器可使GSM系统的容量提高近一倍。在GSM Phase2+ 阶段中,采用更密集的频率复用、多复用、多重复用结构技术,引入智能天线技术、双频段等技术,有效地克服了随着业务量剧增所引发的GSM 系统容量不足的缺陷;自适应语音编码(AMR)技术的应用,极大提高了系统通话质量;GPRS/EDGE技术的引入,使GSM与计算机通信/Internet有机相结合,数据传送速率可达115/384kbit/s,从而使GSM 功能得到不断增强,初步具备了支持多媒体业务的能力。尽管2G技术在发展中不断得到完善,但随着用户规模和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频率资源己接近枯竭,语音质量不能达到用户满意的标准,数据通信速率太低,无法在真正意义上满足移动多媒体业务的需求。

三、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也称IMT2000,是正在全力开发的系统,其最基本的特征是智能信号处理技术,智能信号处理单元将成为基本功能模块,支持话音和多媒体数据通信,它可以提供前两代产品不能提供的各种宽带信息业务,例如高速数据、慢速图像与电视图像等。如WCDMA的传输速率在用户静止时最大为2Mbps,在用户高速移动时最大支持144Kbps,所占频带宽度5MHz 左右。 但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标准共有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大分支,共同组成一个IMT 2000家庭,成员间存在相互兼容的问题,因此已有的移动通信系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人通信和全球通信;再者,3G的频谱利用率还比较低,不能充分地利用宝贵的频谱资源;第三,3G支持的速率还不够高,如单载波只支持最大2Mbps 的业务,等等。这些不足点远远不能适应未来移动通信发展的需要,因此寻求一种既能解决现有问题,又能适应未来移动通信的需求的新技术(即新一代移动信:next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是必要的。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特点:(1)全球统一频段,统一标准,全球无缝覆盖和漫游。(2)频谱利用率高。(3)在144kbps(最好能在384kbps)能达到全覆盖和全移动性,还能提供最高速率达2Mbps的多媒体业务。(4)支持高质量话音、分组多媒体业务和多用户速率通信。(5)有按需分配带宽和根据不同业务设置不同服务等级的能力。(6)适应多用户环境,包括室内、室外、快速移动和卫星环境。(7)安全保密性能优良。(8)便于从第二代移动通信向第三代移动通信平滑过渡。(9)可与各种移动通信系统融合,包括蜂窝、无绳电话和卫星移动通信等。(10)终端(手机)结构简单,便于携带,价格较低。

四、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

篇4

引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升级,对移动通信网的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当前的移动通信传送网的发展日渐成熟,应用范围也有了进一步扩大化。在理论上对移动通信传送网的研究,可以对移动通信传送网的理论进一步深化,这对实际的发展也能提供理论支持。

一、移动通信的发展情况和通信传送网的发展现状

1、移动通信的发展情况。移动通信的发展经过了几个重要阶段,通信行业的发展初期是蜂窝模式的形式开始的,对行业活动范围受限以及大区制容量低的弊端得到了有效规避,并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的通信行业发展还没有走上成熟化的道路,接着在技术的升级优化下,开始向着数字的形式转变,在通信技术水平上得到了显著提升,并开始为数字传输综合业务提供了很大方便。进一步发展之后,通信行业发展的速度有了加快,对蜂窝数字形式阶段发展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并对前面的技术优势得到了集成[1]。在发展至今,4G通信技术的应用之后,就在诸多方面得到了优化,功能上也多样化发展。在移动通信所发展的历程当中,网络以及业务服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能够将移动通信的相关行业得到了结合,对多样化的需求得到了满足。

2、移动通信传送网的发展现状。移动通信传送网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已经有了很大程度进步。其中的干线100G技术和相应的设备也逐渐的成熟,在OTN技术方面的应用也愈来愈广泛。从一零年开始就对100G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两年的研究以及测评应用等,在市场应用中的效果比较好,技术设备也在实践中逐渐的优化,并开始和各种的网络干线应用进行了结合。在到了一三年的时候就对100G技术进入到了迅速发展阶段,在传送网的应用力度上在不断的加强。中国移动的OUT的数量逐年上升。在移动传送层面,现有MSTP网络的演进是首当其冲需重点考虑的问题。中国移动现有2G/3G基站都是通过MSTP网络进行统一承载,正在进行的TD-SCDMA三期配套传输项目也仍然基于MSTP建设和传送。运营商集团客户业务粗略可分为专线业务和上网业务两类,根据统计,其中专线占总收入的57%,是持续增长的支撑型业务;而从专线业务来看,以2M为主的TDM专线又超过70%。就集团客户业务而言,它对端到端调度、统一接入要求较高,对私密性、安全的需求具差异性[2]。移动通信传送网的发展中,超100G标准测评也开始展开实施,在这一类型的传送网标准方面就主要有IEEE、ITU-T和OIF几种类型,其中的IEEE对客户端接口超100G测评已经开始了,根据当前的理论研究成果能够看到,超100G标准发展是将400G作为发展目标的,因为400G调制格式在技术的演进以及网络需求上来看,要充分重视16QAM以及8QAM可以在线路容量以及传输距离间获得均衡发展。

二、移动通信传送网的发展趋势

移动通信传送网的实际发展,在新的技术应用下,就会有大幅度的进步。其中的光传送网技术方面就能有更大的进步,光传送网的技术会不断的成熟化,并能呈现出大容量以及智能化和速率高的特征[3]。而在100G的魉屯广泛应用下,也会将100G发展提上日程,从而在多方面提升技术水平。光传送网技术目标的实现,在栅格的灵活性方面就比较强,信道频率以及带宽也没有固定,这就需要结合实际进行灵活定制,从而保障传输的频率以及速度能够更适合100G实际需要。在随着进一步的发展过程中,对移动通信传送网的技术应用上,对硅光子等新技术进行应用就能提高通信的效率。光电子器件在随着光传送网的应用也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在实际应用中的成本以及功耗和速率等方面得以优化,在集成化的程度上也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4]。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对ROADM技术的应用也比较重要,这一技术就是可重构光分插入复用器,这一设备的应用就主要支持波长通道上下路状态的灵活配置,多维的ROADM设备对波长通道在各维度的灵活调度作用就能得以充分发挥。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下,网络技术的发展延伸,对通信业务的发展竞争力的提高也有着很大影响,这一技术在城域传送网核心层的应用竞争力将会得到显著提高,对移动通信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结语:对于移动通信传送网的发展,要注重对技术的理论研究和技术的实践情况的关注,从多方面了解移动通信传送网的应用情况,在发展中能不断的积累经验。通过从这些基础层面得到了加强重视,通过对移动通信传送网的理论研究分析,就能为实际的技术发展以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参 考 文 献

[1] 诸计. 以光网络为基础的新一代传送网技术分析[J]. 才智. 2014(28)

篇5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20-0068-02

1 移动通信的定义

移动通信指的不是中国移动的通信业务,而是通信双方有一方或双方都不是静止的状态。移动通信包括了海上、陆地和空中的通信,它的接入方式和传输方式都是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移动通信的最终目标是无处不在和全球化,让任何移动的物体,包括并不限于用户随身配件,都成为通信服务的对象,使它有通信功能,能执行命令,验证和控制,并能在没有固定线路的地方也能找到网络,连通世界。

2 移动通信的发展

20世纪末,移动通信发展迅速,到2002年底全球移动用户数超过了固定用户数。目前,中国、美国、日本占据了世界移动市场的前三位。中国的移动用户数超过了2.5亿,美国超过了1亿,日本为8 200万。其中日本的移动用户数于2 000年率先超过固定用户数,且成为世界第一个引入3G并开始商用的国家。到2012年为止日本有6 000万以上的3G用户使用移动电话接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已被广泛接受。3G使用户得到声、像、图、文并茂的多种业务体验,多媒体服务与应用将会得到广泛推广,但是在实际使用中,3G在速率、服务质量、无缝传输等方面的局限性日益显露出来。据Strategy Analytics最新研究报告《2013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简述》显示,中国即将迎来4G时代,但其用户反应却并不如预期理想。调查结果显示80%中国智能手机用户对当前的3G移动网络速度并不满意,以至于降低了对4G网络的期待。4G只有带给用户容量更大、速率更高、功能更强的体验,以更低的资费,更快的连接速率,更好的信号覆盖范围获取更多的手机渗透率,才能引起消费者的强烈反响,让他们为4G时代的来临买单。

接下来就3G通信系统和4G通信系统进行进一步探讨。

2.1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从1G到2G,通信技术由模拟信号进入数字信号时代。从2G到现在正在过渡的3G,移动通信由窄带向宽带转变。3G业务的最突出的特点是多媒体数据通信。以WCDMA为标志性技术的3G通信使用户能享受到最高2 M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在这样的条件下,理论上,任何多媒体信号都能通过无线网络轻松的到达世界的另一端。这种技术能够通过有效的利用宽频带,不仅能顺畅的处理声音、图像数据、与互联网快速连接;此外WCDMA和MPEG-4技术结合起来还可以处理真实的动态图像,例如网络视频在手机这个移动终端上实现。网络传输速率不再是限制人与人之间沟通的瓶颈,如何提供和使用各种新型应用才更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这包括了怎样让无线网络更好的为人们服务而不是给人们带来骚扰,怎样让单个用户从网络海洋中快速找到需要的信息,怎样能更方便的携带、使用各种佩戴型的网络终端,各种终端之间又是更好的自动协同工作等等。

3G在研究时期就是以能够提供更为智能化、多样化、个性化的移动业务为目的,它的推广带动了移动终端的功能不断增强。由于3G网络能够提供内容丰富的多媒体业务和下载业务等,所以对3G终端而言,显示功能,摄像功能,储存空间各方面更强大的新产品都在不断推出。3G业务终端的变化日新月异,然而,以目前的3G系统提供的通话质量及数据通信速度却已经不能令人满意。在3G的普及过程中,从覆盖范围、通信质量、传输速率、稳定性等各方面,市场已经对移动通信系统提出更高的需求。

解决这些新的问题,移动通信技术迈向了4G时代。

从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来看,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任务已经完成,而现阶段是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向3G过渡的时期,4G也崭露头角。

2.2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

4G通信技术是在传统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利用了一些新的通信技术,来不断提高无线通信的网络效率和功能的。4G基于移动蜂窝数据系统,且在一定的范围内能容纳WLAN,蜂窝部分提供广域移动性,而WLAN提供热点地区的高速业务,同时也包含家庭和办公室的个人LAN,这样能使得网络的传输速率更高。

4G最主要的一个进步表现在就是它无线传输的速率更快,不论用户是静止,低速移动还是在交通工具上高速移动,都比3G的传输速率高很多。下载速度最高可以达到100 Mbps,是目前拨号上网的2 000倍。上传速度也可以达到20 Mbps。4G能更好地支持高速数据和高分辨率多媒体服务的需要。4G网络可以传输高质量的视频图像,其传输质量和高清晰度的电视不相上下。虚拟三维高质量图像的传输使人们可以远距离观察托儿所的孩子,科学家从远处监视野生动物的生活,人们可以不出门看电影等。三维的声音、光线和气氛都可传到对端,再生现场情况,从而实现虚拟现实,让你感到身临其境。

4G的通信不仅仅是一个手机和网络之间的通信。在4G网络中,手机被赋予语音之外的其他功能,例如购物,支付等等。同时,其他的日常用品也可以成为终端。例如智能手表,眼镜等。某些移动的物体可以加入射频信号,使它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终端无处不在,网络无处不在。

4G智能性更高,新的终端在操作上将更符合人们多种多样的使用需求,而不是简单机械的一些功能按键。它还可以通过软件、传感器,实现一些以前无法想象的功能。例如,在不同的环境和时间,通信终端可以以信号的形式反馈给主人相应的信息,终端本身可以做出一些判断,来决定反馈信息的内容。或者,通信终端可以对主人的状况进行采集分析,帮助医生实现远程诊断。

4G系统比3G系统有着更好的全球漫游能力,以及开放接口能力。多种多样的终端兼容也是吸引人的一大亮点。4G的出色服务带动了多种通信终端的出现,例如,具有高速分组通信功能的小型终端、对应配备摄像机的可视电话以及电影电视的影像发送服务的终端,或者是生产与计算机相匹配的卡式数据通信专用终端。这些通信终端让手机用户能够随心所欲的漫游,随时随地的享受高质量的通信。

在费用方面,4G解决了与3G的兼容性问题,这就使现有通信用户能轻易地升级到4G,降低了更新换代的门槛。同时许多尖端的通信技术保证了4G部署起来更迅速;在建设4G通信网络系统时,可以在原3G系统上采用逐步引入的方法。4G以极高的带宽将2G、3G、4G网络合一,扩大容量的同时,降低了成本,相应降低了用户费用。对于用户来说,按需求定制收费的方式更加灵活。

3 结 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通信技术不断更新换代,人们的生活和网络已渐渐密不可分。未来的通信网络将更适合人性的需求,更充分利用人的感官及人工智能;用设备的智能补充人的能力;用更高的通信质量拉近人与人的距离。

参考文献:

篇6

一、引言

移动通信技术出现以来,发展迅速,用户群体不断扩大,用户数量更是出现了井喷。不断增长的用户数,对移动通信技术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推动移动通信技术快速发展。从目前市场发展情况看,移动通信正处于快速发展和扩张状态。但在移动用户数量分布不均匀的大中型城市以及规划不是很合理的小城镇中,会出现信号不佳,信道不能满足需求,频率资源有限,掉话率升高,阻塞率较大,导致移动的用户体验欠佳等情况。而多媒体技术与数据业务的发展对移动通信的依赖更明显,这些均要求移动通信的宽带通信能够有更强的宽带无线通信能力,更合理和更优的宽带通信配置。

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

近年,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主要表现为:在世界范围内呈现网络化和数字化的发展特点;移动通信行业改革创新力度加大,并力争扩大市场的规模。移动通信生产发展迅猛,规模增大,能力增强,技术突飞猛进,管理水平也逐步提高,产业主体以外商独资或者中外合资为主。移动通信的生产仍然停留在零器件的组装和整机的安装时期。现阶段,发展较为成熟的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并得到广泛的应用。

4G移动通信技术在世界范畴内都得到不错的发展,其中,欧洲品牌通信厂商发展较好的有:诺基亚、爱立信和西门子等。这些欧洲品牌的通信厂商占据的国际移动通信市场份额较大,地位举足重轻。而亚太地区中,4G移动通信的研究开发在韩国和日本相对较早,并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我国的4G移动通信技术研究发展较晚,但由于其优良的访问速度,以及容量和带宽大,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重视,更得到了用户的青睐。

三、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特点

纵观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特点主要有:宽带化、综合化、多网融合、信息容量扩大化、自适应通信网络。

在宽带化方面,人们对带宽的需求是逐渐增长的,2G时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传输速率仅为9.6kbit/s,3G时代增长到2Mbit/s,而4G时代则是100Mbit/s,将要实现的5G时代是200Mbit/s,这些都说明移动通信技术的高宽带化。

而随着人们对于通信的要求不断增多,移动通信技术必须朝着综合化发展,接入核心网的方式由固定接入发展为无线本地接入和移动蜂窝接入。而无线通信协议则加速了无线数据的发展,促进了综合化和融合化。用户在使用移动通信时,不仅要求其满足通信和信息需求,更要求其能够提供娱乐等业务,这些要求归结体现为数据信息、语音信息和视频信息的多媒体整合和多网融合。在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中,为解决多用户问题,移动通信技术又呈现出信息容量扩大化。容量扩大化要求实现多用户的识别,同时能够实现智能动态分配资源的功能。因此,自适应通信网络也是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特点。

四、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5G技术是目前的研究重点。5G技术全面商业使用,还需要经过技术研究、标准化及外场试验等。虽然,目前5G技术研究还在基础探讨阶段,但产业界和学术界均认为5G标准融合是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大方向。回顾2G,3G时代,通信协议标准存在巨大的差异。而4G移动通信,核心网TD-LTE与LTE-FDD高度相似,无线传输也有较高的相似度。对于即将实现的5G时代,频谱的使用效率将会更高,系统架构与核心技术进一步完善,通信标准将实现统一,媒体之间,移动终端之间以及各通信网络之间将实现无缝连接。无论是广播电视网络,还是蜂窝移动网络,或者卫星网和无线局域网络之间,甚至包括蓝牙,都能够集成为一体,真正实现无缝通信。届时,移动通信网络的智能性也将变得更高,网络能够根据用户具体需求进行信道和资源的合理分配,满足用户需求,提高网络利用率。并且,还将实现接口的开放、网络和协议共存的局面,兼容性将更优、更平滑。

五、结束语

移动通信技术自出现以来,在经历短短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从2G到4G之间的所需要的发展时间及发展效果来看,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日益迅猛。通信速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通信容量提升也非常显著。但与人们的多媒体通信需求相比,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特点主要有宽带化和综合化,以及融合化和容量扩大化。移动通信技术必将以“人的体验”作为核心发展方向,满足人们对于各媒体信息的宽带和速率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效果。

参 考 文 献

篇7

一、移动通信媒体已经成为“第五媒体” 

媒介的定义是信息的一个载体,凡是能够把信息从一方传到另一方的工具、手段称之为媒介。商业媒介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大众的行销服务媒介必须是面对大众传播的,因此商业广告中的媒介指的是大众媒介;二是可控制性,投资行为的本质是以较少量的投入换取较大量的回馈,即是投资行为,在投资上必须具有可控制性;三是付费,商业媒体的另外一个特点为商业性,所谓商业性的意义是媒体依赖广告为主要盈利来源,所以具有付费特征。 

从以上媒介的定义和特征来看,移动通信媒体亦即手机媒体已经具备了媒介的所有要素,并且人们也已经普遍认可手机作为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的地位。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网络媒体,具备数字化、网络化、多元化、全球化、小众化、实时性、交互性、广容性、易检性等特点,已经对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在中国,2005年以后,报纸业出现了整体不景气的情况。那么在手机媒体突然兴起的今天,会不会促成媒体结构新一轮的新陈代谢呢? 还有待检验。 

二、移动通信媒体的特点 

移动通信媒体亦即通常所说的手机媒体,可以理解为一种集网络和信息传播功能于一体,通过数据传输技术,把各种文字、图像、音频、视频信息数字化,然后传输给广大用户的崭新媒体。无线网络的发展让手机同时具备了网络媒体所具有的几乎所有优点。而由于其介质手机的特点,手机媒体也具备兼容性、整合性、贴身性和便于互动,成为一种“带有体温的媒体”。它具备以下其他媒体无法抗衡的特点。 

1、广泛性 

早在2008年底,中国手机用户已经超过6.4亿,2010年10月更是突破了8亿,手机媒体的用户已经不仅仅集中在25岁到45岁之间、知识水平较高、经济基础较好的人群,它已经向上扩展到65岁而向下延伸到15岁,手机几乎已经成为对应于每个活跃的社会元素的存在。几乎人手一终端,这是其他媒体不可能具备的。 

2、覆盖性 

手机网络在大多数地方都可以实现覆盖,无论是办公室还是家中,甚至电梯、汽车、火车上。它的覆盖能力远远超过其他媒体。 

3、跟从性 

“手机时代,人们在裸奔”。通过现行的基站,手机定位误差在200米,3g时代,误差可以缩小到10米。2010年1月13日,北京西城区西单商业街透露将考虑开设手机信息平台,只要进入西单地区,就可获得商场购物及相关打折信息等。 

4、可统计性 

“裸奔”的概念不只是地理上的,通过受众所用机型、话费、手机漫游情况、网页浏览状况,运营商可以精确的区分受众,在此基础上丰富受众信息,建立详细的受众数据库,将为广告精准化营销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5、即时互动性 

广告投放效果将不再是盲目计算的。通过促销活动等吸引反馈的手段可以准确地计算。 

6、可支付性 

手机已经可以进行方便的小额的电子支付。而和金融业的融合,使其变身为下一代的支付方式,同时代替钱包和信用卡,从理论上讲也是可行的。 

人们从广泛性和覆盖性意识到移动通信媒体的价值,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人们意识到手机媒体的更重要价值来源于它可以精确的区分受众。而且,手机还具有随身性、反应速度、区域能力、互动能力等其他媒体很难具备的特征,更使其可以进行精准甚至一对一的传播。广告将不再是单一的你投我放模式,而是与营销紧密结合的交互式沟通过程。随着手机上网资费的降低,人们使用无线网络的频率越来越高,而国家正在推行的三网融合会加速这一潮流,手机广告的形式也将大大丰富。在互联网时代,google、百度等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超越了众多的媒体公司,而移动通信媒体时代的到来,又为运营商、互联网企业、传统媒体乃至终端机器生产商提供了一个再次竞争的舞台。 

三、移动通信媒体应该加强服务性 

由于移动通信媒体所具有的优点,其在人群中的普及速度也是非常惊人的。我国手机用户突破8亿,手机报的普及率已经达到39.6%。而随着手机媒体的发展,早期群发短信式的模式已经遇阻,应当意识到受众不缺少信息,缺少的是及时的、对他自己有用的信息。 

在这一点上,日本的实践比较成功。日本最大的移动通信公司ntt docomo于1999年2月22日推出数据业务i-mode,现在是全球最成功的无线互联网服务。手机媒体研究的先行学者匡文波总结,它成功的关键是以内容为王:首先,它必须是新鲜的,即时更新;其次,它必须有深度;再次,应该鼓励用户多次访问;第四,用户应该能够看到这种用手机上网方式的好处。i-mode结合日本国民心理,量身定做了各种娱乐业务吸引用户,重点提供了诸如漫画、游戏、图片下载和音乐等服务,结合对内容提供商的严格考核,保证了i-mode业务内容的丰富化和个性化。而移动通信媒体还有一个与传统媒体非常大的不同,即它的发展非常依赖于技术的发展,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疑是非常快的。 

四、移动通信媒体业的博弈与发展 

移动运营商进军手机媒体业务的步伐已经势不可挡,它与报社、电台、电视台、独立wap网站之间也因此产生了矛盾。移动运营商并不甘心只做网络和渠道,而是要凭借自己在市场、用户、渠道、信息网络等方面的诸多优势,力图整合内容提供商、网络服务商、设备系统和终端制造商以及终端用户,形成以自己为主体的产业链。由此,移动运营商与报社、广电企业和wap网站之间产生了激烈的争夺。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损耗,加速我国在这一轮信息技术变革中的脚步。在2010年1月13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 

所谓“三网融合”,是一种广义的、社会化的说法,在现阶段它并不意味着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业务应用的融合。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这也就意味着,只要通过一部机器,人们就可以完成日常所需的信息处理。手机体积或者屏幕面积会适度增大,而笔记本电脑等则会适度缩小,手机媒体也将正式进化为移动通信媒体。原本存在于电视媒体、手机媒体、网络媒体之间的界限将进一步模糊。同时也意味着,移动通信媒体进入了一个更加高速发展的时代,并且将加速对传统媒体产业的解构,仅仅是“第五媒体”的定位,恐怕已经不能准确评价它的价值了。 

篇8

移动通信是即时通信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是通过移动网络中的短信系统与桌面即时通信系统的成功结合,既涵纳了桌面即时通信的快捷性,也成功地将移动网络的低收费的特点揽于一身,成为了全世界最为流行和广泛使用的通信形式。移动通信用户只需在移动终端上下载移动通信的客户端,就无需再坐在电脑前等待消息,借助移动终端,保持移动网络接收状态,即可以随时随地的与朋友进行实时通信。移动通信也可以为用户省下一定的短信费用,让用户能够更廉价更方便的运用移动通信技术。

1 微信概述

2011年国内互联网发展迅速,微信虽说就其性质而言与微博不同,但是在新浪、搜狐、腾讯开始为微博争夺客户群时,微信的出现对微博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同时也对国内同类kik软件,如米聊、飞信、飞聊等的发展产生了影响。而在用户拓展方面,微信与腾讯QQ、手机通讯录、腾讯微博的连接,拓展了它的传播面。同时推出了Android、iPhone和Symbian等平台,使得其传播范围更加的广泛。凭借着这两个方面,微信在短时间内积累了数量庞大的注册用户。作为一种新兴媒体的微信,用户数从零到亿,只用了短短一年多时间。

2 微信特点

⑴微信的传输内容更加丰富。微信的最大亮点就是其语音对讲功能,这一功能突破了固有的移动通信模式,从原来的有手指编辑的文字信息发展成为了用嘴说的声音符号。形式的变革,让内容更加多样化,图文并茂的信息内容,加强了移动通信的感知体验;⑵微信的传播范围更广。微信通过定位来扩大了朋友圈,让交流不只局限于使用者的朋友圈内,这也是其相对于其他通信软件所突出的特点。通过“附近的人”和“摇一摇”等定位功能,让使用者更能体验到不同的世界,认识到不同的朋友。移动通信的范围也变得更为广泛;⑶微信的功能更加多样化。微信将腾讯公司的其他应用糅合进微信客户端,让使用者在体验通信功能的同时,享受其娱乐功能带来的不一样的感觉,加强了微信的综合性,提高了移动通信的质量,让移动通信更多元化。

3 移动通信新特点

⑴移动通信越来越智能化。从微信的发展变化来看,智能化不仅仅体现在移动通信设备上,也体现在移动通信的客户端上。现代移动通信的发展需要硬件和软件的并行发展,移动通信设备的更新换代和软件的升级是移动通信向更高的智能化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微信本身作为一个传播媒介就具有传播信息的基本特点,然而微信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单一的媒介层面,而是不断地更新,不断地兼容整合,形成了一个多媒体的平台,实现了多个媒介产品的整合。微信使智能手机的功能得到最大化利用;⑵移动通信的形式越来越多样。传统的移动通信比如短信,基本都只有单一的文字信息,知道后期彩信的出现,图片的信息形式才被加入到移动通信形式中去,然而随着QQ、飞信、微信等多款移动通信软件的出现,信息的传输形式也在不断地升级,特别是微信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的文字信息模式,将信息传输模式升级为图片、声音、文字等结合为一体的多元化信息模式,使得移动通信的形式更加多样化;⑶移动通信的传播更加立体化。通信范围不再局限于单人的好友圈内,通过卫星定位等辅助设备能结交更多的朋友,通信范围更加广泛。就拿微信来说,它拓宽了信息的传播渠道。微信在版本的不断升级中相继推出了扫一扫、查看附近的人等功能,实现了传播渠道的拓展,其次,微信已经实现了手机通讯录和腾讯QQ好友的联通,同时还整合了腾讯邮箱、腾讯QQ等衍生产品;⑷移动通信的内容更加多彩。从移动通信的内容发展来看,更加符合大众的“胃口”,在享受快速通信的同时,也可以享受更多样的娱乐内容。以微信为例,微信的功能主要包括了消息发送、语音对讲、二维码扫描、“摇一摇”和查看附近的人等。首先,微信的语音对讲对应的是手机的麦克风和扬声器,其次,扫描二维码和图片分享对应的是手机高清摄像头,手写输入对应的是多点触屏,第三,“摇一摇”对应的是重力感应系统,最后,查看附近的人对应的是GPS定位。4多个版本的客户端的升级,使得微信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多种手机系统平台的覆盖。

4 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

⑴移动通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为用户提供越来越多的接口方式。由于目前移动通信在接口上方式较单一,许多用户需要增加额外的装置。未来移动通信应在接口方式上有突破,提高接口质量,增加接口方式;⑵移动通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收取的费用应该越来越低,功能 设计应该更加独特。随着数据流量时代的来临,移动通信的发展应该与其接轨,以此降低广大受众在使用移动通信的相关软件时的费用。随着移动通信的覆盖面的扩展,为其带来更多的用户,移动通信的各项功能也应该告更加符合用户需要;⑶移动通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提升速度,提高通信质量。随着4G网络时代的来临,未来的移动通信传输速度应该在现在的基础上实现更高的飞跃,同时在提升传输速度的同时,保障通信的质量和可靠性;⑷移动通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具有较强的信号覆盖。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可以说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基于用户的需求,未来移动通信的信号覆盖面需要扩大,逐步达到信号全覆盖,提高移动通信网络的可用性和实用性。

篇9

2012年,随着智能手机终端、移动应用的普及以及用户习惯的改变,移动互联网进入黄金增长期。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同比增长17.5%;网民中通过手机上网的比例上升至69.3%,①手机终端的使用率正不断逼近传统台式电脑,手机媒体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伴随性媒体。

由于受到新媒体的冲击,电视媒体的开机率连年下降。而广播是音频媒体,音频又是最容易和移动互联网融合的媒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广播听众的收听终端、收听场所和收听习惯都会发生很大的改变。传统广播能否把握趋势,抓住机遇,是未来几年再次迎来辉煌的关键。

一、发展趋势

1.广播整体收听量下降,车上收听人群增长

数据显示,从2001年到2010年,中国汽车的年销量平均增幅超过24%。2009年全国销量一举突破1360万辆,跃升至世界榜首,2010年达1800万辆,蝉联世界冠军;2011年尽管中国车市增速已大幅回调,与2010年相比增长仅2.45%,但销售量仍达到了1850.51万辆。公安部交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为1.06亿辆。北京机动车保有量超过470万辆,天津、上海等城市的机动车保有量超过200万辆,还有23个城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百万辆。同时,全国机动车驾驶人的数量达2.36亿。2011年,我国增加2269万汽车驾驶人。②

与驾车人群数量增加相伴的是,广播的主流收听人群主要转向车载收听。据央视索福瑞(CSM)在2011年的调查,在连续调查13个城市的所有场所中,广播的听众规模近年呈小幅下滑趋势,而人均收听量则维持稳定;在车上,听众规模和人均收听量均呈现上升势头。

2.收听终端日渐丰富,移动终端势头强劲

2011年,在“三网融合”背景下,与新媒体的结合给广播带来了新的机遇,不少电台开始将网络用户和移动用户作为新的听众市场,开始了新一轮的战略竞争。媒介融合的一个明显特征是终端设备的多元化,既表现为一种设备具有多种功能,也表现为一种功能可由多个设备去实现。数字技术的发展拓展了广播媒体的接收平台,除了传统的收音机外,人们还可以在互联网、手机、数字音频广播(DAB)、数字电视(DTV)等不同的平台上收听广播。

以深圳为例,据央视市场研究(CTR)在2011年的调查,深圳地区听众中习惯使用手机收听的比例为71.9%,是最普遍的收听方式,使用手机收听广播最为便利,可以随身携带,不易受所处地点的限制;其次为使用车载收音机收听广播,提及率为31.0%;再次是习惯使用MP3/随身听收听,提及率在27.4%,而收音机收听广播的提及率为12.1%;另外,互联网收听的比例为10.0%。这说明深圳地区听众在收听广播的渠道选择上种类比较多样,且新兴渠道比较多。③如图1:

3.与社交媒体等新媒体的融合速度加快

广播媒体的音频内容在新媒体尤其是移动互联网领域具有先天优势地位。2011年,广播与新媒体的融合速度开始加快,具体表现如下:

1.官方微博:全国大部分电台在新浪等平台开办了官方微博,电台通过官方微博开展品牌营销和听众互动,节目互动性增强,听众的黏性提升。如深圳广电集团交通频率在新浪微博开办的“深圳交通广播快乐接力”活动,得到听众和网友的积极参与。

2.微电台:基于微博平台的微电台,将传统电台与微博结合,突破了电台收听的地域限制和终端限制,使网友在浏览微博的同时,也能方便收听自己喜欢的电台节目,并与主持人即时互动。截至2012年4月底,全国已经有119个电台频率在新浪开通了微电台,包括中央电台两个频率、国际电台三个频率以及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电台频率上线,这些频率在与互联网相连的电脑、iPad、智能手机等终端上均可收听。

3.APP应用:国内部分电台借助移动互联网的APP应用,向移动互联网终端渗透。如深圳广电集团音乐频率的《美味百事通》栏目,做为电台节目与新媒体结合的探路者,开发了iPad客户端、《吃遍深港》美味图书等项目,扩大了品牌影响力,探索了广播与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新道路。

4.交通和音乐频率市场份额继续攀升

2011年,从全国广播市场来看,新闻、交通、音乐等频率继续保持整个广播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央视索福瑞(CSM)数据显示,连续调查的13城市,从2008年开始,音乐和交通两类频率的市场份额在逐年攀升。

交通、音乐频率市场份额的扩大主要缘于三点:一是近几年来汽车销售量的高速增长和驾车人群的增加;二是城市道路越来越严重的堵车状况,使驾车听众在早晚高峰时期对交通频率的依赖度日益增加。据CTR的调查数据,深圳地区听众在工作日的收听时间主要集中于8:00~9:00、18:00~20:00时段,收听率均超过20%,其中8:00~9:00时段高达40.2%;三是音乐频率的播出形态逐步满足驾车人士收听习惯,从而促进了音乐频率在驾车人士中的收听。④

5.延伸广播产业价值链,突破单一营收模式

篇10

15G通信技术概述

5G通信技术的覆盖性能高和传播速度快,得以被广大用户所重视和期待,但目前而言,我国通信技术的发展并未达到真正的符合5G开通的条件。此外,5G通信技术较传统的通信技术有较大的区别,5G通信设备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得通信性能大幅度提升,为人们提供很好的体验。室内通信是通信技术中通讯业务发展的重中之重。5G通信技术之所以能够受到广大用户的重视,主要是因为它在传统的通信技术的基础之上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创新的过程中,既不失传统中的优秀部分,也结合了当今时代人们对网络的要求。5G作为新一代的通信设备,无论是在信号方面还是在网速方面,都与4G网络之间有着较大的区别。除此之外,根据最新的消息,5G技术还会在其范围内与其他无线技术进行有效的结合,以便于能够提供给用户更加高效的网速。只要一直沿着这个目标和发展速度前进,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5G通信技术也能够得到大家长期的支持和应用[1]。

2移动5G通信技术下的传输技术

5G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关键技术的帮助和支持。

2.1信道建模技术

所谓的信道建模技术是一种能够对无线网络技术进行全面评估的新型技术。并且对于5G通信技术而言,信道建模技术也是十分重要,并且不可缺少的。自从5G通信技术的概念产生以来信道建模技术为了满足需求也实现了高速的发展,并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4G通信技术为5G通信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强大的基础,也正是因为如此,在5G通信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后,信道建模技术都会持续处在移动性能最佳状态。很明显,传统的4G通信技术下的建模已经无法满足5G通信技术应用的要求。并且另外的D2D信号与5G通信技术之间也有着较强的联系。但在4G通信技术中,信道建模的支链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他们之间的信号辐射范围是相互独立的,支链之间不会相互影响,换句话说,在传统的信道建模技术中,D2D与其是真实存在一定对立面的。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在5G通信技术发展的过程中,5G技术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影响,最终使得信道建模技术拥有空间连续性和双新移动性[2]。

2.2大规模多天线技术

经济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水平带来了一定的便利,因此,在5G通信发展的同时,一大研发重点就是大规模多天线技术。所谓的大规模多天线技术是5G通信里包含的一项重要技术,同时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术。由于4G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用户在使用的时候并形成完整的天线系统。这种类型的天线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当今现阶段的需求。大规模多天线技术还能让资源利用更加合理化,使数据传输速度进一步加快,降低了数据延迟率。

2.3全双工技术

在5G通信技术的背景下,相关技术的功能较以往更加的分明,如信号的传输由基站负责,信号接收由接收站负责等,这便是较为典型的半双工模式。随着互联网用户的大幅度增加,信号传输与接收的工作量较以往有了极大的提升,原有的双半工模式已经远远无法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为更好地满足客户的基本需求,相较于双半工模式更加先进的双全工技术应运而生,全双工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弥补半双工技术在数据信号传输和接收方面的缺点。这也就是说,在全双工技术背景下,接收方和基站可以同时进行数据的接收和传输,对频率资源的使用效率等方面有一定的增强。在天线信号传输过程中,波束等极有可能会对通信系统造成一定的干扰,因此,与半双工技术相比较,全双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必须对质量标准进行更加严格的控制。在应用中我们可以发现,双全工背景下消除干扰最好用的方法是物理方法,随着双全工技术优点的逐渐显现,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双全工技术将会得到更好的普及[3]。

35G移动通信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篇11

中图分类号:G353文献标识码: A

1、移动通信发展的现状

1.1通信业务发展现状。

以下是移动通信业务的发展现状。

(1)我国移动通信用户自1987年蜂窝移动通信出台以来,一直处于增长趋势,例如,移动电话一经推出便受到大众的关注,成为当时广泛应用的消费品,但基于2005年后,受通信市场竞争的理性化及我国城市用户趋向于饱和状态,移动电话的用户不增反减。

(2)移动通话分数至今仍维持着较高增长率,根据调查得知,该增长与移动通信运营商话务量所大力开展的营销工作具有紧密关联。

(3)通信业务的收入始终稳步上升,其新业务的收入比例呈现上升的动态发展趋势,比如彩铃与信息等新型业务。

(4)地域分布具有特征。比如对比普及率,我国东部地区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对比用户数量,我国中西部远高于东部地区,且近年来用户数量在全国总用户中的比例上升显著,其中因农村地区与广大中西部受制于网络覆盖面积小、资费高及通信渠道少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就目前而言,具有用户普及率潜在上升空间。

1.2移动通信网络覆盖面及技术的发展现状

我国移动通信网络覆盖面已延伸至国内全部大中城市、多数县、乡镇、郊区以及农村,诸多旅游胜地与交通干线,覆盖区的人口数量已占我国总人口的95% 以上。目前,我国移动通信行业大体上已建成了综合通信网络,具备覆盖面甚广且通信质量优越的特点。

另外,分析3G的发展趋势,就其终端的功能与性能来看,将会是影响未来发展取向的关键因素,今后业务进一步标准化、积累运营经验、站址选择、无线干扰以及机器设备的成熟度均需在原基础上继续优化。基于我国约90% 的企业在日常运营中无战略规划,多数企业报以“随遇而安”的运营态度,针对潜在发展空间而言,企业在投资于运营上甚至没有战略体系,所以系统化分析的出现机率很低。分析我国当前市场,行业间竞争力的提升促使企业认识到长期处于随遇而安的状态已难以去适应社会以及整个行业的发展,此时,战略核心面向于围绕行业整体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比如将一个已确定的项目管理视为战略中心,从项目管理的整体上判断通信企业的发展趋势,并在项目实施中加以推进行业整体与可持续发展模式,因此,移动通信公司才能确保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处于不败之地。

2、分析移动通信未来趋势

二十一世纪的移动通信已不再是单纯的打电话,而是应成为下一代网的重要组成,当然,网络只是一种手段,服务才是真正的目的。目前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在整体上呈现出健康有序、理性务实的发展态势,而4G移动通信的崛起则将成为趋势所在。

4G移动通信又可成为宽带分布于接入网络,其非对称的数据传输能力超过2Mbit/s。它包括宽带无线局域网$宽带无线固定接入、交互式广播网络和移动宽带系统。相比于3G,4G移动通信标准所拥有的功能更多。其可跨越不同频带网络,在不同的无线、固定平台中提供无线服务,实现了宽带任何地方的互联网接入,能够提供远程控制、数据、采集、定位定时等综合功能。

当然,4G通信全面、顺利的实施,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其过程可能会碰到一些困难。首先,人们对于3G通信需求的期望值比较高,理论上可达100Mbit/s,但是受通信系统容量的影响,手机速度是难以达到理论速度的。其次,4G移动通信的发展所面临的市场压力亦是极大的。相关预测表明,十年之后,3G网络已基本覆盖全球,超过25%的全球人口都在使用3G。此时,3G正处于一个消化吸收阶段,这也决定了4G通信需要一个逐步的过渡过程。因此,在4G通信网络系统的建设过程中,通信运营商应考虑以3G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为基础,逐步地将引入,从而实现移动通信3G向4G的逐步过渡。

3、移动通讯未来趋势的发展

3.1 自适应可变速率调制技术

未来移动通信系统既要能够满足传输不同速率及不同质量要求的多种业务需求,又要能够随时问和传播地点的变化而灵活变化,因此,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调制传输速率的能力是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之一。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能够在确保传输质量的基础上,根据传播条件的不同有效地调整传输速率,并能够将所用频谱的效率发挥到最佳。可变速率调制技术主要有两种:一是可变速率正交振幅调制,简称VRQAM。它主要是一种振幅和相位相互联合而成的键控技术。电平数越少,每码元携带的信息比特数便越少,反之电平数越多,其每码元携带的信息比特数便越多。二是可变扩频增益码分多址,简称VSGCDMA。它主要通过改变发射功率与扩频增益来传输不同的业务速率。在将高速业务加以传输的过程中必须在保证传输质量的前提下,才能降低扩频增益,此时可适当地将发射功率加以提高;而在将低速业务加以传输时必须在保证传输质量的前提下,将扩频增益适当的增大, 同时相应的降低发射功率,以免出现多址干扰。

3.2 智能天线阵列技术

智能天线主要由多组独立完整的天线组成的天线阵列系统,能够将收发信机的多个输入与多个输出巧妙地结合起来, 并提供一个综合的时空信号。与单个天线相比,智能天线能够对波束的方向进行动态的调整,从而能够跟踪信号变化,以减小旁瓣干扰,使每个用户能够得到最大的主瓣。这样既能够使系统容量得以增加,SINR得到有效的改善,又能够使小区的最大覆盖范围得到扩充,移动台的发射功率得到降低。

3.3 软件无线电技术

软件无线电是指研制出一个完全可编程的硬件平台和软件编程程序,将所有的应用通过这一平台中的软件编程程序得以实现。也就是说, 即使是不同系统的基站和移动终端也能够通过相同硬件平台上的不同软件而得以实现。软件无线电技术能够有效地促进各种移动台及各移动通信设备之间的无缝集成, 同时能够使移动通信系统的建设成本大大降低。同时将使移动通信的网络结构有所改变,并加速无线网与有线网的相互融合,实现多种网络互联,增强网络的灵活性。

3.4 IP技术

篇12

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通信技术也有突飞猛进饿进步和发展。从2G到3G,再到当前的4G,短短几年移动通信技术有质的飞跃。不同类型的通信技术具有各自的发展阶段和技术特点。接下来的通信技术朝什么方向发展,有什么创新技术,这些都是人们对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期望和关注点。5G通信技术是接下来发展的趋向,也将成为新一代的的移动通信系统。本文以关键的无线传输技术进行探讨[1]。

一、5G移动通信的概述

5G是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在2020年以后将成为第五代的移动通信系统。根据以往的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规律分析,5G应具有着超高的频谱利用率及利用能效,在传输速率和资源的利用效率方面,将比现今的4G技术有一个高度和质的提升,在其无线信号的覆盖性能、传输时效、通信安全及用户体验方面也将会有明显的提高和进步。5G移动通信技术和其他无线移动技术有着深入的联系和结合,形成了新一代的全面性的通信网络。满足未来十年互联网移动通信网速的1000倍要求。未来5G移动通信还须很强的灵活性,可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网络调整。

二、5G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5G移动通信提供了动力基础。移动互联网将成为未来各种技术的基础性平台。当前的移动通信技术和无线技术将成为5G通信系统的基础,但有着更高的通信传输质量和系统效率的要求。未来5G技术的发展方向将在三个方面得到提升:(1)无线传输效率;(2)通信系统的智能化和系统吞吐率;(3)无线通信频率资源。当前科学信息技术处于新的发展和变革时期,5G技术的发展将有这样的特点:一,更加注重用户的体验,提高和改善通信网络的传输速率、吞吐效率及3D等下能力,将成为5G性能的重要指标;二,完善和健全网络,实现多点、多面、多用户多无线,提高系统性能;三,5G技术将实现无处不在的无线信号覆盖,优化系统的设计目标;四,充分利用高频段频谱资源,实现5G的普遍广泛应用;五,可灵活化的配置5G移动无线通信网络,相关通信运营商科根据实时的流量动态调整网络资源,降低成本和消耗[2]。

三、5G移动通信无线传输技术

3.1大规模的MIMO技术

多天线技术是提高通信系统频谱效率和传输速率、可靠性的有效手段,已经充分应用到各种无线通信系统中。比如:3G、WLAN等。根据信息理论,天线数量的多少和频谱效率和可靠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大规模MIMO中,基站需要配置数量庞大的天线,这些天线集中地配置在一个基站上。其优势在于:第一,可深度挖掘空间维度资源,提高频谱效率;第二,将波束集中在一定范围内,减少干扰;第三,可大幅降低发射功率,提高功率效率;第四,当天线够大时,其线性编码和检测最优。

3.2基于滤波器组的多载波技术

在5G系统中,基于滤波器组的多载波技术可以解决频谱效率、对抗多径衰落等方面的问题。FBMC技术是5G系统多载波方案的重要方式。因为在FBMC技术中,多载波性能取决于原型滤波器的设计和调制滤波器的设计,为满足特定的频率响应的特性的要求,需要原型滤波器的长度大于子信道的数量,实现复杂难度高,不利于硬件的效用实现。因而,发展和5G要求的滤波器组的快速实现算法是FNMC技术的重要内容。

3.3全双工技术

篇13

在社会发展推动下,人们的生产生活对通信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4G移动通信技术在通信质量及通信速度上得以明@提升,很好的满足了人们通信要求,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4G移动通信技术要点

4G移动通信技术各种功能的实现,需多种技术的支撑,包括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天线技术(SA)、软件无线电技术(SDA)、IPv6技术等。

1、OFDM技术。OFDM技术是一种多载波传输方案,将高速数据流进行串并转换处理后,分配到若干并行低速子信道中进行传输。系统总的吞吐量为所有子通道吞吐量之和,其不仅拓宽了系统的符号周期,而且减小了多径时延引起的时延扩展,在保护时间作用下可忽略码间的干扰。另外,OFDM技术的优点还表现在:信号频谱的利用率得以明显提升,而且具有较强的抗衰减能力,尤其对高速数据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使得信息的效率得以明显提升。

2、SA、SDA技术。SA技术具有排除信号干扰的功能,并且可对信号进行自动检测与跟踪,具有较好的数字波束调节功能,这些优点使得其在4G移动通信中发挥关键作用。SDR技术由微电子技术发展而来,借助微电子技术专业平台可提高4G技术的管理与运营效率,尤其在完善4G通信平台及体系上发挥极其重要作用。

3、IPv6技术。IPv6技术网络地址空间较大,可为通信系统中的各设备分配地址,在自动配置模式下可确保分配地址的独立性,从而构建服务级别更高的系统。另外,该技术具有较好的可移植功能,通话质量不受设备移动的影响,保证移动通信质量。

二、4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趋势

1、干扰抑制技术。4G移动技术应用及发展中,越来越多的电磁波干扰给其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为保证4G移动通信技术优势的充分发挥,应立足当前实际注重抗干扰技术的研究,研发新型干扰抑制技术,提高4G移动通信技术的抗电磁波干扰性能。目前,交互式干扰抑制技术在4G移动通信技术中应用广泛,一定程度上减轻电磁波干扰,因此未来应结合在交互式干扰抑制技术应用中取得的经验,不断进行创新,寻求突破,争取在提高抗干扰性能上更上一个台阶。

1、识别技术。随着4G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当前4G网络覆盖人群已超过4亿,因此,为给人们提供个性化、智能化服务,需要对移动终端进行识别,这就需要开发准确度较高的识别技术。未来应注重对识别技术研究方面的投入,通过对使用终端的识别,记录移动终端消费、联网习惯,构建专门的移动终端使用习惯数据库,为移动终端用户提供针对。同时,还应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在不同地区尽快完成基站建设,进一步扩大信号覆盖范围,从而收集更多的移动终端数据。

2、接收技术。为促进4G移动通信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做好接收技术的研究是其未来发展中应考虑的方向。众所周知,当前人们的节能环保理念不断提高,4G移动通信技术在开发接收技术时应注重节能环保功能的研究,在保证通信质量的同时减少能量损耗,降低在4G移动通信技术方面的经济投入。4G移动通信技术利用微微无线电接收器,其能耗仅为传统技术的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能耗非常之低。因此,未来4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中,结合当前应用的接收技术及设备,在降低能耗上寻求突破,为4G移动通信技术的大范围普及做好铺垫。

3、无线接入网技术。尽管4G移动通信技术与3G移动通信技术相比已经有很多优势,但在无线接入网技术方面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未来发展中,尤其应注重电路交换向基于IP分组交换转换的研究,推动设备分集向网络分集转变,为4G移动通信技术在W-LAN、4G、3G间的漫游提供便利。

除此之外,为保证整个4G移动网络性能稳定性,还应注重可重构性自愈网络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智能的对网络中发生的故障进行处理,最大限度的减少故障对网络运行的影响,促进4G移动通信技术服务水平及质量的提高。

三、结论

4G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标志者我国的通信技术迈向了新的发展阶段,其正在改变人们的交流方式与生活习惯,因此,加强4G移动通信技术研究,对提高服务质量意义重大。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4G移动通信技术融合很多技术,尤其OFDM技术、SA、SDA技术、IPv6技术的应用为4G移动通信功能的充分发挥奠定了基础。(2)目前来看,4G移动通信技术仍存在一些提升的空间,因此,未来应加强干扰抑制技术、识别技术、接收技术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促进4G移动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完善。

参 考 文 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