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茶艺场景布置

茶艺场景布置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2 17:42:0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茶艺场景布置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茶艺场景布置

篇1

凉拌菜不宜放味精

味精在温度80-100℃时才能充分发挥提鲜的作用。而凉菜的温度偏低,味精难以发挥作用。如果做凉菜时非要放味精,宜用少量热水把味精溶解后再拌入凉菜中。

放醋的菜不能放味精

酸味明显,醋加得比较多的菜肴不能加味精。因为味精在酸性环境中不易溶解,而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效果越差。所以醋熘白菜等酸味大的菜肴都不能放味精。

味精用咸不用甜

在适当的钠离子浓度下,味精的鲜味才能更突出。所以,味精的鲜味在咸味菜肴中才能有鲜美表现,但如果在甜味菜中放入味精,不但不能增鲜,反而会抑制甜鲜的本味,并产生一股异味。

调馅料不宜加味精

许多人在调饺子馅、春卷馅时,都会放点味精,这样很不安全。味精拌入馅料后,会一起经过蒸、煮、炸等高温过程。但是,温度只要超过100℃,味精就会发生变性。不但会失去鲜味,还会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钠,危害人体健康。除了不能拌馅,在制作热菜时,也要在菜肴即将离火时才能加入味精。

饭店免费茶 不是啥好茶

文/仲亮

虽然好多饭店都限制自带酒水,但一般的饭店都会免费提供茶水,有些茶水喝起来味道好像还不错。可在吃碗面条人家都能给你倒杯茶水的情况下,这茶的成本能合得上吗?

走在茶叶批发市场里一看,什么都明白了,卖给饭店用的茶叶随处可见,每斤只卖5元钱。茶庄经营者自曝:“这些饭店专用茶一般是被筛下来的碎末和茶梗,在茶叶产地,这些东西通常被当成垃圾扔掉。”而饭店老板则说:“几十元一斤的茶叶用不起,只能买几块钱的。反正茶水也不要钱,吃饭的人也就是喝个味。”

免费茶究竟能不能喝呢?将饭店免费茶送到相关部门检测后发现,送检茶叶中,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并不超标;但在微生物检测中,霉菌约1万个,大肠菌群超过1.1万个,都严重超标。质检人员表示,便宜茶微生物严重超标,长期喝这样的茶水会严重威胁身体健康。而且许多餐馆在茶叶保存方面较为草率,在高温潮湿天气茶叶很容易生虫或霉变,霉变的茶叶对人体健康就更有害了。所以提醒您,饭店免费茶真不是啥好茶。

空腹别吃荔枝

文/钱文娟

荔枝属性温燥,阴虚火旺的人最好少吃(一次最好在0.25公斤以内)。患有慢性扁桃体炎和咽喉炎的人,多吃荔枝会加重虚火;容易过敏的人群食用鲜荔枝后,会出现头晕、恶心、腹痛、腹泻、皮疹和瘙痒等过敏症状;吃太多荔枝,特别是空腹食用荔枝有可能引起低血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荔枝病。最好不要连续大量进食荔枝,可在吃荔枝前后喝一点盐水或者凉茶。

六点改善肠胀气

文/董飞侠

有些人经常胀肚子,肠胃胀气,屁多,十分苦恼。以下几点可改善症状:

1.进食时切记要细嚼慢咽,勿狼吞虎咽,不要边吃东西边说话,以减少摄入过多的空气。

2.减少嚼口香糖及尽量避免喝汽水、可乐、啤酒等碳酸性饮料。

3.减少乳糖的摄取。

篇2

急性穿孔是胃十二指肠溃疡严重并发症,为常见的外科急腹症[1]。1990年Mouret首先报告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以来[2],腹腔镜下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采用经腹腔镜单纯缝合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34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34例,男25例,女9例,年龄18~67岁;发病至手术时间2~36小时,平均12小时。有溃疡病史21例,13例未询及溃疡病史。胃穿孔5例,十二指肠球部穿孔29例。穿孔直径0.5~1.0cm 27例,1.0~1.5cm 5例,>1.5cm 2例,穿孔伴有溃疡13例,其中空腹穿孔15例,餐后穿孔19例。术前均有明显腹膜炎体征。X线检查见膈下游离气体22例。

手术方法:术前置胃管、尿管,全麻后,患者取头高脚低,建立气腹,全腹压力12~14mmHg,置入腹腔镜,常规探查腹腔,明确诊断,于分别于剑突下偏左侧、右肋缘下锁骨中线上、脐右侧放置10、5、5mm Trocar,尽量吸净腹腔内溢出的胃肠内容物,清除脓苔,显露穿孔。胃溃疡穿孔处常规活检,术中送冰冻病理检查。应用无损伤缝合线沿穿孔纵轴间行“8”字全层缝合1~3针(具体根据穿孔直径大小决定缝合针数)。对于穿孔小、局部水肿不明显,可结扎缝线后,再用大网膜覆盖穿孔处。对于穿孔较大,局部水肿明显,游离部分大网膜填塞穿孔内,然后打结。如术中病理报告为胃癌,应立即中转手术。修补确切后,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腹腔,充分吸净腹腔内气液体,于小网膜孔处放置腹腔引流管,自脐右侧戳孔处引出。

术后处理:保持胃肠减压至胃肠功能恢复,2~4天进流质,腹腔引流管于术后2~3天拔除,常规应用抗生素5~7天,常规静脉用抑酸药物如奥美拉唑。出院后继续抑酸药物治疗1~2个月。

结果

34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36~89分钟,平均58分钟,手术后住院时间5~11天,平均7.5天。术后第1~3天排气,胃肠功能开始恢复,腹腔引流管无明显积液引出后,即拔出胃管及腹腔引流管,进流质饮食,全部患者无腹腔感染及梗阻等并发症发生,切口Ⅰ期愈合,痊愈出院。出院后消化内科继续规范治疗2个月,2个月后行内镜复查,其中29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溃疡病灶已愈合,5例急性胃溃疡穿孔中有4例溃疡病灶已愈合,另1例仍有浅表溃疡,继续消化内科规范治疗后痊愈。

讨论

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主要是利用腹腔镜自身特点,可避免开腹手术切口限制,腹腔冲洗充分,可吸出膈下﹑盆腔的积液,避免腹腔残余感染,必要时还可以在最低点放置引流管,最大限度地防止术后发生腹腔残余脓肿[3]。本组34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耗时短、创伤小、安全性高、恢复快,体会如下:①术前要明确诊断,结合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积极排除与其鉴别的疾病,如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及急性胆囊炎等。②气腹压力一般12~14mmHg[4],过高会影响患者的代谢,造成心肺功能障碍、高碳酸血症及酸中毒等不良反应。③腹腔镜单纯缝合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需要熟练的腔镜缝合打结技术,缝合时尽量1次完成进针,打结时用力均匀。④缝合时应在溃疡穿孔稍远处组织进针,全层缝合,穿孔处出针后再缝合对侧,动作要轻柔,以免打结,造成组织切割。对于较小的穿孔或局部组织水肿较轻,缝合后用大网膜覆盖固定穿孔处。对于较大的穿孔或局部组织水肿明显,可用大网膜填塞于穿孔内后再打结。⑤对急性胃溃疡穿孔,则先取穿孔处组织送快速病理切片,以便及时发现胃癌,中转开腹行胃癌根治术。⑥彻底反复冲洗腹腔以清除食物残渣、腹腔积液及脓液。⑦根据术中情况放置腹腔引流管。⑧术后要积极行消化内科规范性治疗,定期内镜复查明确溃疡愈合情况。

近年腹腔镜手术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手术治疗,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研究表明,腹腔镜手术很大程度上降低物的使用量,从而达到降低麻醉风险意外的目的,并且为患者减轻医药负担,同时住院时间缩短也可为患者节约医疗费用[5,6]。若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手术操作技巧及术后消化内科规范治疗,一定能取得满意效果,此方法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汉,主编.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27.

2Mouret P,Francois Y,Vigual J,et al.Laparoscopic treatment of perforated peptic ulcer J.Br J Surg,1990,77:1006.

3刘强,杨海平,杨兴龙,等.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的临床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4):2912—2915.

篇3

中图分类号:B8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84(2012)06-0531-05

1引言

神经效能假说认为,与智力水平较低的个体相比,智力水平高的个体完成相同任务时,使用的神经网络或者神经细胞更少,表现出更高的神经效能。Haier,Siegel,Nuechterlein,Hazlett,Wu,Paek等(1988)通过使用PET,测量了8位被试完成瑞文高级智力测验(Raven Advanced Progressive Matrices)时大脑葡萄糖代谢率(Glucose Metabolism Rate)。结果发现,被试的瑞文成绩与其几个脑区的葡萄糖代谢率都呈显著的负相关;得分越高的被试,其大脑葡萄糖代谢水平越低。此后,许多研究都支持了这一理论,比如,Neubauer和Fink(2008)采用ERD技术以高低智力者为被试发现高智力个体在完成任务时具有更低的激活(更低的ERD)。

第32卷第6期岳鹏飞等不同场认知方式个体完成心理旋转任务时神经效能的差异:来自皮层慢电位的证据心理学探新2012年随后的研究发现,除了智力高低外,空间能力以及阅读能力等能力不同的个体也表现出神经效能的差异。Vitouch,Bauer,Gittler,Leodolter和 Leodolter(1997)采用ERP技术以高低空间能力者为被试探讨其在心理旋转中的神经效能,结果发现,整体而言低空间能力者在完成任务时负慢波波幅更高而且在右侧颞叶有更高的波幅,说明低空间能力者投入了更多的认知资源。Prat,Mason和Just(2011)采用fMRI技术探讨了高低言语技能者在因果推理时的差异,结果发现高技能者表现出更高的神经效能。

上述研究认为,智力(一般能力)差异或特殊能力差异导致了神经效能现象。与之同时,研究者发现智力或特殊能力不同并不一定出现神经效能现象,而只有当个体间采用不同策略时才出现神经效能现象。Lamm,Fischmeister和Bauer(2005)使用更高分别率的皮层慢电位,以相同的被试相同的任务来验证Vitouch等(1997)的研究,发现高低能力者之间在不同脑区活动上没有区别,都表现为顶枕区的更多的激活而且溯源分析发现高低能力个体都激活了相同的脑结构,在排除了被试差异等因素后认为这和高低能力者使用了相同的策略有关,即在Vitouch等(1997)的研究中高能力组和这一研究中的所有被试都使用了视知觉策略,而所有其他被试都依赖于视觉运动的策略。这一研究说明,特殊能力可能并不是导致神经效能现象的直接因素。Toffanin,Johnson,Jong和Martens(2007)把不同策略这一变量纳入研究之中,在控制了使用加工策略的句子匹配实验中,高低智力个体之间没有表现出期待的神经效能差异,而在不同的加工策略间产生了这一差异,尽管发现对任务加工的准备上可能依赖于智力。这一研究说明,智力可能并不是导致神经效能现象的直接原因。以上研究说明无论是智力还是特殊能力差异表现出的神经效能现象都可能是通过采用不同策略而表现出来的。

研究也发现了一些影响神经效能的变量,比如男女、时间压力、任务难度等都会影响神经效能(Jordan,Wüstenberg,Heinze,Peters,& Jncke,2002;Lamm,Bauer,Vitouch,Durec,Gronister,& Gstttner,2001;Wraga,Helt,Jacobs,& Sullivan,2007),但是关于认知方式影响神经效能的研究还很少。

虽然关于认知方式的神经效能研究还很少,但是认知方式和神经效能有着紧密的联系。不同的认知方式个体偏爱不同的加工策略,在各自擅长的领域能力更强(Endler,2000)。比如,客体型被试更擅长处理物体细节相关的加工,而研究者也发现客体型被试与空间型被试相比在完成客体任务时,客体型被试能更有效地加工利用客体资源,表现出更高的神经效能(Motes,Malach,& Kozhevnikov,2008)。

关于场认知方式的研究表明,场独立个体在完成字母和二维及三维图形的心理旋转时其在反应时和正确率上都更好,而研究者认为场独立个体比场依存个体表现更好是采用了更优的策略,而策略的不同导致了行为表现的差异(祁乐瑛,梁宁建,2009;赵晓妮,游旭群,2007)。

不管是能力差异还是策略的差异,根据已有的研究都可以预期场独立和场依存个体之间会表现出神经效能的差异,场认知方式是影响神经效能的一个因素。

2研究方法

2.1被试

被试选自山东师范大学理科二年级的男生106人,最大年龄23岁,最小年龄18岁,平均年龄21岁,对他们进行团体的镶嵌图形测验(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修订,测验的内部信度为0.90,与棒框测验分数的相关为0.49),根据得分高低选取典型的场独立者和场依存者,从中选择符合以下条件的被试:右利手(父母均为右利手)色觉与视力(含矫正视力)正常,无脑部疾病史,近期没有服用过刺激性饮料和药物,从未做过脑电实验。共选取被试28人,其中场独立者和场依存者各14人。对28名被试进行ERP实验后,其中2人的数据因反应正确率低和有效叠加次数少被删除,有效被试26人(场独立者13人,场依存者13人),两者得分为:场独立13人(20.81±1.41),场依存13人(5.42±1.26);t(24)=29.41,p

2.2实验材料

4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场认知方式主效应显著,即场依存个体在负波走向上表现出更高的趋势且和场独立个体相比差异显著。场认知方式和L-R维度交互作用显著表明,场依存个体比场独立个体在中区和右区负慢波波幅更高。负慢波代表了在加工中投入的心理资源多少。Lang,Lang,Podreka,Steiner和Suess等人(1988)在视觉运动学习任务中,用负慢波和局部脑血流量(region cerebral blood flow)联合进行了测量,发现代谢活动最大的脑区,负慢波的波幅也最大。也就是说,场依存个体比场独立个体投入了更多的心理资源。场独立个体在心理旋转任务中投入的心理资源更少,这和预期一致,支持了场认知方式是影响神经效能的一个因素的观点。

场认知方式对神经效能的影响可能和其在信息加工中的偏好有关。前面提到,要完成研究中的任务至少可以使用两种策略(Lamm et al.,2005):一种是视知觉的策略,另一个是视运动的策略。从场认知方式的信息加工中对整体和分析的偏好看,场独立个体更可能在心理旋转的过程中采取类似视知觉策略的分析策略,即根据两个立方体之间的空间关系是否一致作出判断,而场依存个体更可能采取了类似视运动策略的整体策略,即对自身或对象进行旋转然后比较。场独立个体和场依存个体在信息加工中的偏好会影响他们分别采用不同加工策略进而表现出神经效能的差异。

同时,表现出的神经效能差异也可能和场独立个体比场依存个体的执行控制能力更高有关。研究表明,执行能力高的个体心理旋转能力更强(李美华,白学军,闫国利,2007)。有研究证明了场独立和场依存个体在执行控制功能上有差异,场独立个体表现更好(Witzki & Emerson,2001)。研究发现,哪怕执行一个非常简单的任务也需要发现或学习策略来解决,执行控制能力在策略的选择和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Koechlin,Ody,& Kouneiher,2003)。鉴于前言中提到的空间能力不同的个体采用相同策略时不会出现神经效能现象。因此,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执行控制能力之间的差异导致的策略选择差异而最终表现出神经效能的差异。

不管上述哪种情况,都提示场独立和场依存个体在此任务中表现出的神经效能差异和其最终采用的策略有关。场认知方式对神经效能的影响可能是通过策略这一因素直接发挥作用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