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亲子关系心理辅导

亲子关系心理辅导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3:1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亲子关系心理辅导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亲子关系心理辅导

篇1

(一)学习心理障碍

1. 教学风格不适应。从初中“细嚼慢咽”式的课堂教学,到高中大容量、快节奏的教学风格,许多学生明显感到不适应,思维速度跟不上老师的讲课节奏。在教与学的磨合过程中,部分学生出现学习焦虑,教的风格与学的方式一时难以完全合拍。

2. 教学内容不适应。与初中相比,高中课程难度明显加深、内容相对枯燥,使得形象思维仍占优势的高一新生,很容易出现心理疲劳和厌倦情绪,“我要学”变成了“我应学”,学习兴趣明显下降。

3. 自信危机。不少学生在升入高中后,不适应高中不同学科、难度不一的频繁考试,由于考试成绩起伏不定,造成他们怀疑自己的实力,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上萌生“自信危机”。

(二)交往心理障碍

1. 师生交往障碍。初中班主任从早到晚的管理,使很多学生产生心理上的依赖,而高中老师则更多地以“自律”的标准要求学生,很少像初中老师那样,经常给学生以抚爱、叮嘱、赞扬和鼓励,使得一些学生产生“高中老师不如初中老师好”的错觉,造成师生心理上的疏远,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2. 交友障碍。学生心理上的“成人感”,使少数学生错误地认为表面的沉默、高傲,就是所谓的“成熟”。受这种心理驱使,同学之间不交心、不主动、不交流,无形中垒起了同学之间交往的屏障。但现实生活中,他们又渴望友谊、需要朋友,需要与人沟通、与人倾诉。离开旧朋友,又找不到新朋友,陌生感、孤独感、无助感让新生变得冷漠、烦躁、抑郁和厌世。

3. 异往障碍。学生进入高中后,青春期骚动愈加强烈。一些父母和老师对学生异性之间交往的过敏性、反感性态度迫使他们压抑自己正常的“异性接近心理”。然而,身心变化带来的困惑(对异性的的好感、暗恋、不安和茫然)又是自我心智水平难以应对的。受此困扰的学生羞于进行心理咨询或与人倾诉,得不到必要的心理援助,致使学生在情感上出现持久的、强烈的冲突,心理上产生强烈的自责、内疚。

(三)亲子关系心理障碍

1. 代沟。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其心理闭锁越发严重,不愿将自己成长的烦恼压力和父母交流、沟通。父母以“爱”为出发点的教养方式,与孩子强烈的独立、自信、刚愎自用的心理特征严重冲突,造成一方不领情、一方太委屈的相处现状。

2.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初中时的很多“尖子生”,在“群英荟萃”的高中成了“无名之辈”。一些对孩子有较高期望的父母,在孩子由“佼佼者”变成“平民百姓”时,在教养态度上出现了“急转弯”。特别是每次考试后,责备、训骂不断,许多学生的自信心、上进心受到伤害,但内心又不愿接受“我不行”的判决,长期受此矛盾心理的困扰。

二、心理障碍的调适方法

高一新生的种种心理障碍,究其原因是他们对高中生活缺乏了解以及必要的心理准备和心理调适能力。因此,我们一方面要通过入学教育让他们了解高中生活与初中生活的不同,了解高中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另一方面,还要向家长宣传正确的家教方法,使广大家长能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进行沟通,创造轻松、愉快的家庭心理氛围。同时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提供相应的心理援助。

(一)学习心理障碍调适

1. 入学之初,教师可适当放慢教学进度,使学生有时间调整、适应高中生活,达到教与学的默契。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是为了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而不是与人一比高下的资本,使他们由重视名次转向关注学习的努力过程,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

3.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其正确的预习、复习,有准备地听课,避免被动学习方式带来课上的紧张和“消化不良”。

4. 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力和心理状态,确立、调整学习目标,教给学生科学用脑的方法,防止高目标和“蛮干”带来的心理挫败感。同时,要把考试成绩看作学生的隐私,避免不必要的心理伤害。

(二)交往心理障碍调适

1. 教给学生一些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巧,让他们明白人与人之间是存在差别的,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正确地对待他人的评价;要学会接纳别人的优点,包容别人的不足,不苛求别人,学会,接受和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心理应变能力。

2. 开展青春期生理、心理知识讲座,让学生懂得“对异性产生好感”、“有接近异性的欲望”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心理反应,并非“邪念”,不必为此自责、内疚。同时,可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提供异性正常接触的机会,既可以满足其心理需求,又可以使学生在交往中互诉烦恼、交流思想、化解心理矛盾。

3. 指导学生合理宣泄、主动咨询,寻求心理援助,获得心理支持,化解烦恼与痛苦,保持良好心境。

(三)亲子关系心理障碍调适

篇2

学习共同体是通过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基层学习集体。它与传统教学班和教学组织的主要区别在于强调人际心理相容与沟通,在学习中发挥群体动力作用。一个学习小组、一个班级乃至一个学校,都可能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在小学生《品德与生活》课程学习的共同体中,与共同体成员的互动交流是小学生学习人际沟通、人际合作的技巧,是形成初步的人际交往规则意识的重要途径。儿童时期的交往对其今后的成长极为重要,它能促进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人际交往需要一定的规则。“规则”一般指由群众共同制定和公认或由代表人统一制定并通过的,由群体里的所有成员一起遵守的条例和章程。

一、紧扣“规则要点”,为人际规则养成拓展学习资源

《品德与生活》课程资源中对低年级小学生人际交往对象界定为“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三个维度,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涉及外显的具体行为、语言和内在的价值判断、取向,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尊重”“友爱”“责任”的良好道德品质。如“负责任”这一规则要点,在一年级设置《我爱我的家》的单元内容,重在帮助儿童形成“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的养成目标;在二年级设置《我爱我的班集体》的单元内容,则是帮助儿童形成“关心他人,友爱同伴,乐于分享与合作”的养成目标。《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往往通过在人际交往互动中进行分工协作、交流沟通,获得相关信息。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会独立思考,而且要学会从他人的交流中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同时,在成员互相补充、互相帮助的良好氛围中,学生学习与他人如何相处、沟通与协作,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人际交往能力也得到提高。利用这些富含人际交往规则养成教育内容的教材组织活动,必须考虑到人际交往环境的创建及活动中每位小学生参与度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对教材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必须进行重组与补充。教师要尽量选择一些开放的、具有一定复杂性的、真实性的任务,使学习者感到问题的意义及挑战性,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必要时,将任务分解成具体的、可操作的若干侧面,让每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都有具体的交往任务,在实践中履行责任。

如开展《二年级的生活是怎么样》主题活动,以四人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交流二年级的哥哥姐姐们的回信,让学生在交流中了解二年级学习生活中人际交往的知识、要点等信息。这个活动任务就可以让学生在自主讨论中进行分解,让每位组员都有目标及实践活动。如纪律组长承担的是组织的任务,安排同学的发言顺序;礼仪组长负责台上礼仪;互动组长在介绍结束后,指名台下举手的同学对自己小组的汇报情况进行点评;学负责回答提问等。这样的分工,让每位组员各司其职,充分体验在不同的岗位中发挥的作用。这点对于大多数的独生子女来说非常重要,他们必须明白在小组中他们不再是家里的“小皇帝”,组员必须相互尊重、团结进取才能使自己小组的活动获得成功。

在课程内容上,《品德与生活》的教材对小学生人际交往规则的学习虽然有明确安排,但仅凭这些课程内容的开展,就想改善儿童人际关系,提高儿童人际交往能力还是不够充足。因此,任课教师还需要根据教材的特点,拓展教学资源,让学生处于交往情境,培养 “责任”的人际交往道德品质。如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组织以人际交往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时期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尊重”“友爱”的交往品质。此类拓展的活动资源有:同伴关系心理辅导、“快乐的大家庭”、“为我的小伙伴点赞”; 亲子关系心理辅导“爸爸妈妈去哪里”、 “爸爸妈妈我爱你”; 师生关系心理辅导“今天我是老师”等。

除了课程资源,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的选择与整合也是养成儿童人际规则意识的重要渠道。如组织儿童进行义卖报纸活动,是综合培养学生“尊重”“友爱”“责任”的良好交往道德品质的实践活动。在卖报活动中,孩子们与社会人员进行交流,有不少路人拒绝了他们的请求。有的小伙伴急得哭了:“如果连一份报纸都卖不出去,那该怎么办呀?”身旁小伙伴连忙安慰:“别着急,慢慢来。”老师也适时指导:“瞧,那边有一位卖报的叔叔在那站那么久了,也才卖出几份报纸。”家长也来鼓鼓劲:“卖报需要勇气,也需要耐心,更需要对人的尊重。”小报童活动虽小,但在活动中成员互帮互助,学会与人合作交流,用自己的劳动为同龄人做奉献。这种实践活动,整合了课内外资源,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角色,践行角色责任行为,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开展合作学习,为人际规则养成提供践行平台

学习共同体与传统教学班和教学组织的主要区别在于强调人际心理相容与沟通,在学习中发挥群体动力作用。在小学生《品德与生活》课程学习的共同体中,与共同体成员的互动交流是小学生学习人际沟通、人际合作的技巧,形成初步的人际交往规则意识的重要途径。共同体内的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等活动,成为成员们“尊重”“友爱”“责任”的良好交往道德品质的实践平台。

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保证学习合作共同学习效果的关键,同时也是促进儿童人际交往规则养成的强大动力。合理的人员配置,能使成员在合作学习时产生积极的互相促进的作用。一个学习小组、一个班级乃至一个学校,都能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一般情况下,班级常态下的学习共同体以4人小组为单位;组成初期,教师作为助学者一般是按学生的能力进行配置。4人小组中强弱互搭,便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保证小组之间的实力相当,有利于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4人小组仅仅是合作学习组织形式,增强学习者的“共同体意识”,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是在一个团体中进行学习,才能感受到团体对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在心理层面产生人际交往的需求。老师只有认真指导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依据学生的特长分工,并明确职责,才能让小组学习在合作中有效开展,儿童的人际交往也才能在一次次的合作中得到和谐发展。

三、善用评价激励,为人际规则养成营造和谐氛围

在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通过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规则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建构知识、分享知识,成员对共同体的归属感、认同感以及从其他成员身上所得到的尊重感,有利于增强学习者对共同体的参与程度。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与信任氛围,能够激励学生努力帮助团队达到目标的同时,获得一种被支持的感觉和归属感。作为助学者,教师除了要围绕所确定的教学内容及目标展开与学习者的交互活动,同时要鼓励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和协作活动,更要注意通过评价进行激励,营造人际规则养成的和谐氛围。

如教学《太阳光的利用》一课时,共同体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关注的是每位成员都能发表自己的收获。而作为倾听者,他们可以通过自己观察,发现同学的优点,并用积极肯定的语言给予他们鼓励。他们还能关注其他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成果。如某小组汇报后,台下同学这样评价:“萤火虫小组的每位小朋友都上台发言了,而且说得很流畅,说明他们会合作。”“霹雳小组的同学发言声音很响亮,而且很有礼貌。”也有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或已有的知识,大胆地进行及时的补充。如台上小组汇报的资料与自己小组找到的资料重复时,台下同学则积极补充。在整个交互过程中,教师不断根据学习者交流、提交的内容评价各个学习小组的进展情况,评价每个小组成员的贡献,而且不停鼓励学生小组及个人不断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这种评价和监控对于维持高水平的共同体内部与外部的交互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引导学习共同体进行评价,要特别关注共同体中的“弱势群体”。一个学习共同体的交互活动中往往会有个别学生,或者不习惯同他人一起完成学习任务,或者对共同讨论的话题不感兴趣,或者有的则是人际交往方面缺乏相应的自信心,存在心理障碍,缺少合作、沟通的技巧等。对于这些学生,应有针对性地给予相应的帮助。存在怯懦、自卑、自负、逆反、倔强、嫉妒、势利等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心理倾向,应进行心理辅导纠正其不良心理,树立交往信心。缺乏交流技能技巧的,教师作为助学者要及时引导,教给方法。这需要教师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人际交流方法的渗透教育。如成立小组时,教师请发言的同学邀请同伴加入自己的团队。若同学在邀请的过程中使用礼貌用语,教师立即大加赞赏。同时,请其他同学说说,当你诚恳请求他人帮助或向他们发出邀请时,还有哪些具体的办法。就在学生畅所欲言中,他们完成了合作技巧的学习。除了“对症下药”外,利用评价、激励、引导,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如自卑的学生,教师要多给予正面引导评价,多发现其闪光点,经常当众表扬,帮助孩子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树立自信心。自负、逆反、倔强的孩子往往不受人欢迎,和共同体成员交流中经验发生冲突,教师设立“点赞”奖,专门赞扬这类孩子在合作交流中听取别人意见、改变自身的点滴进步,帮助其认识自己为什么不受人欢迎的原因等。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互动的过程、沟通的过程、交流的过程。小学生进行人际交往,可以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发展,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和人格成熟。在良好的学习共同体环境中,《品德与生活》课程学习活动不仅仅是一种求知活动,而且也是一种陶冶活动,一种融知、情、意、行为一体的活动。和谐融冶的人际关系,会促进群体意识,创造民主平等、协调、和谐的心理环境,形成团结互助、积极进取的氛围,使小学生人际交往规则养成教育效能整体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胡东芳. 教育研究方法――哲理故事与研究智慧[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胡东芳. 教育新思维――东西方教育对话录[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 李季湄,张华.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篇3

职高生频繁走向不归路使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们对现代职高生的心理现状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对职高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我们的目标究竟是要造就什么样的人才,用什么标准来衡量我们教育的成功与失败?用什么检验我们教育的得与失?在新形势下,我们不得不对这些问题重新加以思考。当前的学校教育更关心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自身发展和心理需要,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由此,笔者作为一线的教师,深深地想了解当今职高生具体的心理现状,并根据职高生存在的具体心理问题加以分析,尽量寻找到解决的方法,给以后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以指导。

调查方法

笔者采用《职高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对某市职业高职高生进行问卷调查,发出192份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181份。笔者着重对职高生的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八个方面进行调查。每项调查都有相应的标准分,如果某一项调查的标准分≥8分,属高分,说明学生在该项目上有困扰或障碍,需要给予特别辅导。如果标准分<3分,属低分,说明学生在该项目上正常。随标准分分值增加,程度也依次增强。

调查结果分析

在这八项调查中,引起笔者特别关注的是学生的对人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五个方面的调查结果。在这些调查问卷中,对人焦虑高分的学生为5.1%,此类学生过分注重自己的形象,害怕与人交往,退缩;过敏倾向高分的学生为6.7%,此类学生过于敏感,容易为一些小事而烦恼;身体症状高分的学生为8.9%,此类学生在极度焦虑的时候,会出现呕吐失眠、小便失禁等明显症状;恐怖倾向高分的学生为5.6%,此类学生对某些日常事物,如黑暗等,有较严重的恐惧感;冲动倾向高分的学生为11.6%,此类学生十分冲动,自制力较差。

分析讨论

某一项高分的学生必须接受为他制定的有针对性的特别指导计划,他们已经产生某些方面的严重的心理障碍,如果不及时调节,有可能产生心理疾病。那么当代职高生为什么会出现此种心理状况呢?分析一下,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职高生心理年龄特色

高中阶段上与少年后期相接,下与青年中期相连,因此,在身心发育和社会成熟方面与之互有一些交叉。作为少年期的结束、青年期的开始的高中阶段心理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特点。

(1)不平衡性。青年期是个体在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上走向成熟的时期。作为青年初期的高中生,正处在从幼稚的儿童期向成熟的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处于与儿童的外界获得时期相对应的内部获得时期。在这一时期、高中生的生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的发展却相对落后于生理的发展,他们在理智、情感、道德和社交等方面,都还未达到成熟的指标,还处在人格化的过程中。也就是说,高中生的生理与心理、心理与社会关系的发展是不同步的,具有异时性和较大的不平衡性。

(2)动荡性。高中生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生理和某些心理发展同道德或其他社会意识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性。一方面创造了个性发展以及道德和社会意识发展的条件,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高中生心理过程的种种矛盾和冲突,表现出一种成熟前的动荡性。正如别林斯基所说的:“青年期也就是向成年过渡的时期,这种过渡往往总是分裂、不调和的……一个人已经不满足于自然的意识和朴素的感觉,他想知道更多。可是因为他在获得令人满意的知识之前,必须经过千百次的迷误,必须对自己作斗争,所以他也有磋跌的时候。这一点无论对于个人或是对于人类,都是一个确定不移的法则。”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动荡性表现在知、情、意、行等各个方面。例如,他们思维敏锐,但片面性较大,容易偏激;他们热情,但容易冲动,有极大的波动性;他们的意志品质也在发展,但在克服困难中毅力还不够,往往把坚定与执拗,勇敢与蛮干、冒险混同起来;在行为举止上表现出明显的冲动性,是意外伤亡率最高的年龄阶段,在对社会、他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上,常易出现困惑、苦闷和焦虑,对家长、教师表现出较普遍的逆反心理和行为。另外,生理上的剧烈变化,会带来所谓“青春期骚动”,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和剧烈的“性困扰”,心理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有人说,青年既不是一切显露无遗、明明白白的“白箱”,也不是一切不可知、看不见内部结构的“黑箱”,而是一个以模糊不定、动荡多变为主要特征的“灰箱”。

(二)独生子女特色

目前我国高职高生的年龄大部分在十六岁至十九岁之间,独生子女占了大多数。这些孩子从小就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特别是一些家庭中孩子俨然就是“小皇帝、小公主”,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为主宰,心理脆弱,经受不住风雨和磨练。根据上海市、辽宁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调查,发现独生子女在社会性行为方面,存在问题的比例高于非独生子女23-40%。应该正视我国独生子女存在的弊端:

(1)依赖性。对父母、家庭、环境的过度依赖,是独生子女的一个通病,这主要是家长的过度管制造成的。“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可以通过亲身接触来提高认知能力,可是父母由于过分担忧,隔断了孩子同周围环境的接触。孩子们自我探索活动都变成了在父母精心照管下的附属活动。同时,由于父母的过分疼爱,对孩子大包大揽,从而使独生子女在父母的一系列的替代活动中,最终丧失了自我,养成很大的依赖性。

(2)利己性。首先,由于父母对他们过分宠爱,使他们习惯于接受他人的关心、爱护,而不知道去关心、爱护他人;没有兄弟姐妹相互谦让的生活体验,使他们不能感到关心、迁就他人也是一种责任。其次,父母怕自己孩子在与他人交往中吃亏,有意无意地教了一些自私的观念和方法。此外,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如走后门,拉关系以达到自己的目的等,也强化了孩子“自我中心”的意识,形成了自私心理,功利主义较强。独生子女的利已性一旦形成,往往很难纠正,自己得不到幸福,也害了周围人。

(3)反抗性与任性。“儿童的蛮横── 其野蛮和破坏程度并不很小── 往往与父母的专制同时存在,这种专制往往表现于滥用威权,遇事过分:过分的爱、过分的严厉、过分的温和、过分的娇养、过分的急躁、过分的盲目和自作聪明。可是以后呢,顽固不再是一种反抗,而成了父母和子女之间永久性的,习以为常的接触方式了。”由于独生子女从小就处在家庭的核心地位,是家中的“小皇帝”,呼风唤雨,往往凭感情办事,自我约束力差,意志力薄弱,情绪波动大,容易形成对他人的反抗性和任性。

总之,独生子女存在的问题刻不容缓。依赖性排斥了自主性和创造性,利已性排斥了社会性和利他性,反抗性和任性排斥了和谐性和理智性。

(三)网络游戏的冲击

网络的出现,使很多家长都将之视为洪水猛兽。对于辨别力和自控力较弱的青少年来说,他们的心理正处于迅速发展的时期,心理上的动荡不安使他们对新鲜事物非常感兴趣,网络正好符合了他们渴望自由与成熟的心理需要。职高生思想单纯,现实中无法得到的东西在网络中都可以得以满足,有时,孩子对网络的迷恋程度往往出乎家长的意料。

据一项全国青少年媒介接触调查显示,早在1998年,仅北京城区就有超过20%的青少年在网吧等场所上网,此后各地青少年进入网吧上网的人数均在逐年上升。到2004年,80.8%的学生均有过上网经历,而其中56.1%的学生一周上网时间在1至4小时之间。另据一组针对1.7万网民的调查显示,10%的人一段时间不上网就会有空虚感,更有高达30%的人承认上网已成为逃避现实的重要手段。“网络心理障碍”导致的情绪低落、自我评价低、混淆现实生活和虚拟生活等症状严重影响了上网学生的生活,严重者还可能出现自残意识和自残行为。有关调查发现,未成年人进网吧,90%以上的活动是打电子游戏或聊天。网络游戏中很多都有严重的暴力倾向,很容易使玩者产生冲动倾向,而且在网络游戏中,人的命是不值钱的,可以随心所欲地烧杀抢夺,在满足玩者的某种心理后,也很容易让其反观自身:我的命如何。这样很容易产生恐怖倾向。

(四)对学习没有兴趣

根据笔者的调查显示:只有4.9%的学生感觉自己每天的心情还可以,有61.4%的学生不同程度地感到苦闷,烦躁,33.7%学生严重地感到自己苦闷、烦躁、心里不舒服。在心里不高兴时,会向别人倾诉的调查中,只有18.5%的学生会倾诉,38%的学生不会倾诉,43.5%的学生偶尔会倾诉。在对课业负担的调查中,只有27.2%学生认为课业负担还可以,18%的学生认为课业负担能承受,54.9%的学生认为课业负担太重。严重的课业负担影响了学生参加学校社团以及课外活动的机会,49.2%的学生从不参加社团活动,41.9%的学生偶尔参加,只有9%的学生经常参加。严重的课业负担使很多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厌学的倾向,调查中显示:只22.3%的学生没有厌学心理,28.3%的学生有严重的厌学倾向,其余的49.4%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厌学倾向。学生每天都忙于学业,与家长交流时间也比较少,调查中显示:平均每天与父母交流的时间,1个小时以上的为10.4%,半个小时以内的为57%,5.6%的学生从不与父母交流。笔者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个问题:学生对教师价值的忽视,这不能不说也是对学生心理影响的一种不小的因素,学习上有困难时,15.8%的学生不求助任何人,只有25.5%的学生会向老师求助。生活上有困难时,19%的学生不求助任何人,只有4.3%的学生向老师求助。

转贴于 建议对策

(一)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学生常见的各种心理问题,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协调影响和辅导中得以疏导和排解,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健康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升学、人际交往、青春期心理、性格、情感等方面的心理矛盾和障碍,对学生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矛盾和障碍。

(1)学校营造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氛围。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让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深入人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活动,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全面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组建学生社团,发挥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发挥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自助、互助作用。通过对学生中的骨干力量引导,然后由学生自己宣传与行动,产生辐射效果,把学校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们的内在需求和自觉行动。

(3)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级保健网,做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一级保健网,成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员队伍。二级保健网,充分发挥班主任(辅导员)工作优势。三级保健网,加强学校心理辅导室工作。

(4)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搞好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

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建立心理障碍学生的跟踪辅导档案,保证心理辅导的实效性。对学生进行AAT测试(学习适应性心理测试),对有辅导愿望的学生提供学习心理辅导。对教育子女存在问题并有主动要求的家长及学生进行亲子关系心理测验,找出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家长提出建设性意见。

(二)通过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使教师成为学生可以信赖的良师益友

教师要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要充分信任、理解、尊重学生。学生的自卑心理大多来自教师对学生的主观评价。一些教师凭主观感情,偏爱成绩好的尖子生,对中层生漠不关心,对后进生全盘否定,出语不逊,这无疑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及负面影响,可能使许多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对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对学生评价时要多鼓励、少批评,多说溢美之词。俗话说: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对待每个学生都应一视同仁,绝对不能挖苦、讽刺学生,应以一颗宽容慈爱之心爱护、关心学生。

教师应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教师除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还应培养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教师始终生活在学生之中,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在教学过程中参与心理指导。职高生心理失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学习造成的心理压力,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引导学生如何面对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三)重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只能在极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矫正和引导,社会环境和家庭影响也尤为重要。可以说,大部分青少年的心理障碍都与其父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取得家长的合作,帮助家长发挥他的教育功能,对于改善和预防孩子的心理障碍,帮助孩子成才极为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良好的家庭的教育培养,学校要与家庭紧密配合,教师与学生家长要加强沟通,时刻关注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对学生给予及时的疏导。如学生应试心理差,教师可引导家长要以平常心态看待考试,家长的唠叨、在意、期望高,都会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压力。再如青春期的性教育、人际交往技巧和意志力的培养等都需要发挥家庭教育功能。有些职高生有社交恐惧心理,少与人交往,害怕不被人接纳,或嫉妒别人,或看不惯别人,或男女交往的困惑等,家长应鼓励孩子多交友,在择友上加以指导,培养社交技巧,过多指责、约束孩子反而会使自己的孩子在社交中缺乏自信。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正确引导孩子,加强交流,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

作为孩子的家长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全面了解子女的心理世界和思维特征,注重研究孩子的情感和动作技能等特点,要以自己健康成人应具有的心理素质和行为规范去影响孩子、教育孩子,为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尽力创造最优的家庭环境。作为孩子成长的社会以及为孩子树立职业形象的各行各业,都要从关心祖国下一代心理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努力创设积极健康、蓬勃向上的社会发展风貌,尽力辅佐学校及家长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尽量减少或避免各种负面、消极的因素对孩子心理的不良影响。

(四)在校园网上开展网络德育

通过网络俱乐部、网上论坛等形式让学生相互讨论,规范自己的网上言行。网络德育作为学校德育的延伸,与现行德育相比,它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开放性:网络可以进行各种类型的信息服务,通过网络信息高速公路连通学校、家庭、社会各个角落,人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建立学校、社会网上德育信息资料库,使学生能根据需要选择健康的精神食粮。

(2)交互性:开辟网络聊天室,让师生进行网上交流,就某一热点问题,组织学生开展网上辩论,促进师生的双向民主交流,增强学生对非主流意识的免疫力。

(3)趣味性:集文字、图像、三维动画及影视于一身的多媒体技术给我们的网上课堂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故而,网络德育也使学生变得轻松起来,这里再也看不到老师严厉的面孔,听不到老师枯燥乏昧的说教,学生可通过德育软件(CAI)来感受德育内容,使学习更愉快、更自主。

(4)预见性:网络仿真实验可以预报其结果──针对这一特性,德育仿真实验就可以根据某一德育内容,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来设计模拟现实的德育活动,由德育管理者或教育者针对某一主题设计虚拟社区,让受教育者进入社区活动并根据活动者不同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导出最终结果,这样就可以使受教育者身临其境地去感受人生哲理和道德准则,而这些现行德育是无法做到的,也不允许那样做。

(5)能动性:在网络上开展德育工作,受教育者是绝对自由的,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自己想要感受的德育内容,而不是由教育者指定和强迫他们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这样更容易调动他们接受教育的主动性,更容易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也有利于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

(6)超时空性:在网络德育中,教育工作者可随时掌握新资料,吸取新知识,利用新材料,以优化德育效果。网络德育构建了开放型的德育方式,可以联合校内外德育工作者、心理学专家等成立“网络德育咨询室”,共同会诊学生的德育问题。

面对网络时代的挑战.学校理应义不容辞地担负起网络德育的重任,积极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遏止当今学生对网络游戏等的迷恋。网络德育是德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对传统德育模式的挑战,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未来的网络德育前景非常乐观,提高网络德育实效性的途径还有待进一步开拓。

总之,职高生的心理现状应引起教育者、管理者、领导层们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矫正。本人的分析与对策只是抛砖引玉,有待深入研究,不足之处请同仁们共同探讨,批评指正。

参考书目:

1.《职高生心理健康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室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2.《高中生心理学》,郑和钧、邓京华,浙江教育出版社.

精选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