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7:42:1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施工现场封闭式管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1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深入贯彻“走出去”这一方针政策,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签订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双边税收协定等,清除对外投资障碍,为企业开展跨国经营提供便利。对于资金问题,国家财政部和商务部还专门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投资于合作过程中发生的前期费用、海外投资保险费用、项目贷款等方面。虽然国家在政策、经济上都给予帮助,但由于海外承包工程周转周期长,短则几年,长则数十年,导致海外施工过程中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甚至会造成停工、赔款等现象的发生,因此在合同洽谈商议时必须加强风险意识,积极寻找规避风险的策略。
2海外工程合同管理中的市场风险
海外工程的承包第一项是找好合作伙伴,洽谈相应事项,在实现各自的利益最大化中寻求平衡,商定后签订合同。因签约双方互不了解,所以合同签订与执行在整个海外投资项目中存在极大市场风险。例如有的国家或地区建筑市场发展相当迅速,工程数量较多,但材料供应速度却跟不上工程敲定速度,市场上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又如材料供应商故意延期供货,且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随意篡改合同内容,提出一些新要求;还有一类是建筑市场本身就很混乱,承包制度不规范,存在不正当的竞争行为。上述两种情况是较为普遍的现象,产生两种状况造成工期延误和成本提高,导致国外建筑市场发展参差不齐。在整个海外工程管理合同中还体现在因为政治、经济、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不同程度的市场风险,因此要加强对合同的管理,提前预测市场风险,做好积极应对合同签订以及各项准备措施。在确保利益的基础上,工程结束后立即确认有无付款,要保证对方及时付款。经过多年的经验总结,海外工程最常见的市场风险包括市场价格变化促使新技术改革的风险、汇率及利率风险、承包商不严格执行合同导致市场混乱风险等[1]。而规避风险的最好办法就是识别市场风险,近几年较为流行的识别方法有核查法(核查表等)、调查法(文献、访谈、德尔菲法等)、图解法(故障书流程图法)等。针对海外市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识别方法,与其他方法并用,把调查结果整理出来,目的是保障自身利益。
3海外工程合同风险分析
海外工程合同风险主要包含两个大方面:主观性风险和客观性风险,下面分别就两大类风险进行阐述。
3.1主观性风险
主观性风险即人为引发的风险。主观性风险一旦发生,施工方可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和管理。主观风险主要包括投标、变更、管理等风险。投标风险就是指在工程筹备阶段,国内企业由于资金、技术、管理上的不完善以及国际化水平低等导致在投标过程中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缺乏竞争实力;变更风险则体现在地质环境、设计变更、工程量变更等方面。如果内容超出合同范围而导致合同变更,那么必须事先做好准备,比如书面证据,以防索赔时有理有据。国内大部分企业管理体制不完善,在合同谈判及签订的过程中对一些专有名词以及谈判、履行等无法做出科学的认识,对合同中的不明确的地方就会选择性忽视。再比如承包商不按规矩执行合同上的条款执行,导致了潜在风险的产生,这就是所谓的管理风险。
3.2客观风险
客观风险分为三个部分:自然风险、经济风险、政治风险。
3.2.1自然风险
在海外工程项目中,投标前多数承包商极少对项目进行实地考察,本能进行主观臆测,其主要原因是每个地区地质条件及自然环境都存在差异,没有专业人员进行实地考察,很难分辨出环境的复杂性;同时海外工程项目业主一般情况下只提供不多的资料给承包商,无法保证资料的准确性。以上两种情况导致在现场施工时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去勘测、清扫现场,所以多出来的费用在结算的时候往往都会产生争议。
3.2.2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主要包括汇率变化和通货膨胀。汇率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通常稳定性较差,变化频率高,而我国多数企业工程项目目标基本上都是发展中国家,因此经济风险比较大;另一方面由于通货膨胀的不断恶化,物价上涨飞快,货币也越来越不值钱,导致业主国投资环境恶化,承包商的施工环境也相应地朝着恶化方向发展。
3.2.3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分三个层面:社会风险、法律风险、国家风险。不同的国家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政治环境、价值观都各不相同,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海外工程的施工进度。且法律有不同法系,这些法系在形式、术语、理论等应用上都不尽相同,因此合同的签订也存在较大争议。从国家层面来说,国家站在征收纳税、为民谋利的角度上把部分私有财产变为公共财产。
4海外工程合同管理中市场风险的规避策略
4.1加强风险评估
前面已经提到几种较为普遍的评估方法,利用这些方法对项目中存在的市场风险的发生概率进行预测,评估影响程度,可从两个方面制定合理完善的管理措施:评估各种风险的相对大小,寻找管理重点;评估总体风险的大小,统一制定完善的规避措施。在海外工程项目管理中,风险评估这一块,利用AHP、统计概率等方法评估风险,计算每种风险的绝对数量,比较期望值,看看期望值落在哪个区域,最后界定出风险级别,再采取适当措施规避风险。
4.2制定完善的风险应对措施
4.2.1风险转移
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应当要求与承包商一起全面分析合同,找出风险源头,然后进行风险分摊。有的风险不可预测,那最好采用风险转移的方法,通过非保险转移方式,将一部分风险转移给施工当事人。如果是工期超过一年的合同,在不能签订固定总价合同的情况下,努力争取签订一个可调价合同。而承包商则可以采用分包的方式,把工程分包出去,再把风险最高的部分转移给分包商。还有一种方式就是通过保险转移的方式,购买保险,把部分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做到合理降低风险[2]。
4.2.2加强损失控制
如果风险不可避免,那么一定要采取补救措施,加强对损失的控制,有效降低风险带来的影响。由于汇率的不稳定性,风险往往不可控制,因此在风险变成事实前,应该通过金融行业对外汇风险加以套期保值、多国货币组合贷款、提前或延期支付等方式把损失降到最低。对工程管理而言,规避风险的最重要一点就是加强管理,提高施工方管理员的管理水平,做好施工资料的完善与归档工作,同时制定完善周密的损失控制计划,如预防、灾难、应急计划等,利用一切方式将损失降到最低。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海外投资项目的不断发展,海外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市场风险的规避措施可以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转移,控制损失等方式,进而最大限度保障自身利益,同时做好自身的管理工作,提高企业经营利润。
参考文献
一、指导思想
此次治理专项行动,要严管建筑施工扬尘,全面落实《x省建筑施工扬尘防治强化措施18条》,确保在开工前做到“六个到位”,即审批到位、报备到位、治理方案到位、配套措施到位、监控到位、人员(施工单位管理人员、责任部门监管人员、专职保洁人员)到位;施工过程中做到“六个百分之百”,即工地周边百分之百围挡、物料堆放百分之百覆盖、出入车辆百分之百冲洗、施工现场道路百分之百硬化、拆迁工地百分之百湿法作业、渣土车辆百分之百密闭运输;城市建成区内施工现场必须做到“两个禁止”,即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禁止现场未密闭搅拌砂浆。对未落实扬尘防治措施的建筑工地依法予以严肃查处,并记入不良行为记录。
二、治理目标和要求
(一)建筑施工扬尘综合治理目标:实现建筑工地清单管理,所有在建和新开工建筑工地扬尘整治达标率100%,在建建筑施工工地全部安装视频监控和颗粒物(PM10)在线监测设备并联网。
(二)全面加强施工现场扬尘治理
1.裸露土方扬尘污染控制
(1)施工现场实行分区管理,对主要出入口、主要道路及材料加工区、堆放区、生活区、办公区的地面按规定进行硬化处理。
(2)施工现场非作业区的裸露泥土,采取严密覆盖、绿化等防尘措施。对长期停工工地的裸露地面进行覆盖或绿化。
(3)处于桩基、基础施工阶段的工程设置土方堆放区并全部覆盖。
2.建筑施工现场封闭管理
(1)施工现场按规定连续设置硬质围挡(围墙)实施全封闭管理,安排人员定期冲洗,保持围挡(围墙)整洁、美观。
(2)对于破损、缺失的围挡(围墙)及时修复或更换。(3)严格控制施工围挡范围,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施工过程的防尘降尘管理
(1)施工现场出入口处设置冲洗、排水、泥浆沉淀池等设施,建立冲洗制度,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对进出道口的所有车辆进行冲洗保洁,严禁带泥上路。
(2)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构件、料具按总平面布局分类、整齐堆放。
(3)工程施工至2层以上(含2层)时,主体外侧脚手架及临边防护栏杆采用密目网进行封闭,密目网保持干净、整齐、无破损。
(4)
施工现场易飞扬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密闭存放或严密覆盖,严禁露天放置;搬运时应有降尘措施,余料及时回收。
(5)施工现场土方、爆破施工等易产生粉尘的作业,采取湿法作业。
(6)施工现场出入口、加工区和主作业区等处安装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对施工扬尘实时监控。
(7)施工现场建立洒水清扫抑尘制度,配备洒水设备。每天洒水频次不少于2次,并有专人负责。重污染天气时相应增加洒水频次。
4.垃圾的处理控制
(1)建筑物内地面清扫垃圾进行洒水抑尘,保持干净整洁。
(2)施工层建筑垃圾采用封闭式管道或装袋用垂直升降机械清运,严禁凌空抛掷和焚烧。
(3)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设置垃圾存放点,集中堆放并严密覆盖,及时清运。生活垃圾应用封闭式容器存放,日产日清,严禁随意丢弃、焚烧。
(三)全面加强房屋建筑拆除作业扬尘治理
1.拆除作业时,在施工区域设置不低于1.8米高的硬质封闭围挡及醒目警示标志,严禁敞开式拆除。作业时采用“湿法”作业,现场配备专业洒水、喷淋、喷雾设备,拆除过程中要洒水、喷淋、喷雾降尘,控制尘土飞扬,避免扬尘污染。实施爆破作业的,对爆破部位进行覆盖、遮挡。
2.重污染天气预警启动或遇有四级以上大风天气时,停止拆除作业和垃圾清运,并对拆除现场采取覆盖、洒水等降尘措施。
3.拆除现场的建筑垃圾及时清运,不能及时清运的,要集中堆放,严密覆盖,每天早晚分别洒水不少于1次。拆除施工完工后或暂不施工的现场做好覆盖工作,防止扬尘污染。
5.渣土运输
(1)建筑渣土运输实行经营许可制度,运输车辆安装密闭装置和定位系统。
(2)渣土运输车辆随车携带准运证,按照规定路线、时间行驶,沿途不丢弃、遗撒渣土。
三、时间安排
(一)工作部署阶段(9月1日一9月6日)。各企业要
严格对照《x省建筑施工扬尘防治强化措施18条》,认真开展自查白纠工作,自点放在《x省建筑施工扬尘防治强化措施18条》中的各项具体规定是否全部落实到位;治理责任是否全部落实到位。每个工程都要建立工作台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任务实施阶段(9月7日一12月31日)。区住建局在企业自查基础上,对全区建筑工程施工扬尘治理自查情况进行督查、排查。各企业将自查情况于11月15日前,报区住建局质安站。
(三)总结考核阶段(2019年1月1日一1月3
1日)。行动结束后,各企业,要针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严格依据《x省建筑施工扬尘防治强化措施18条》认真做好整改工作,做好迎接市住建局对我区扬尘污染整治专项行动重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工作。
四、工作要求
建筑面积在8000平方米以上(含本数)或工期1年以上的单位工程,施工现场的道路、作业场地内,采用混凝土硬化;建筑面积在8000平方米以下或工期在1年以内的单位工程,施工现场可采用铺碎石等方式硬化。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应设置稳固整齐的围挡;建筑工程主体外侧使用符合规定的密目式安全网封闭;工程施工现场的道路、作业场地内及出口至公共铺装道路间的行车道路按要求实施硬化,工地内未硬化的部分,应采取覆盖、绿化、喷洒等措施;施工工地设置洗车设施,保持出场车辆清洁。
建筑垃圾集中、分类堆放,严密遮盖,及时清运;生活垃圾采用封闭式容器,日产日清;施工现场不得熔融沥青、焚烧垃圾等有毒有害物质。
遇有四级以上大风天气预报时,不得进行土方作业,同时覆网防尘。
责任单位:县建设局
2、拆迁施工扬尘污染防治
拆迁工地周围应设置高度不低于1.8米的围挡;机械拆除必须辅以持续加压洒水或喷淋措施;需爆破作业的拆除工程,在确保作业安全的条件下应采取预拆非承重墙、清理部分致尘构件与积尘、在建筑物内部洒水、在不同高度设置塑料盛水袋、起爆前后喷水降尘等措施。
拆除施工中的土方作业、建筑垃圾管理与运输、工地保洁等应采取建筑扬尘污染防治中规定的相关防尘措施。
拆除工程完成后,应按照县建设局规定的渣土运输路线、倾倒地点,在拆除后3日内将渣土清运完毕,拆除场地应在5日内设置硬质围挡。
风力达到4级以上时,应停止拆除作业。
责任单位:县建设局
3、交通道路扬尘治理
对县城建成区及周边破损道路应及时修补,减轻因路面颠簸造成的物料抛洒和地面扬尘污染。防止路面破损,新破损路面应在1个月内修复。
运输煤焦、砂石、土方、垃圾、渣土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物料的车辆,应当使用封闭货箱或采用其他方式封盖严密,按照规定线路行驶。
加强县城道路的吸扫和冲刷。
责任单位:县建设局、县交通局
4、地面扬尘防治
对县城建成区地面应全部硬化,并逐步提高绿化面积。
在实施绿化工程时,应采取围挡等降尘措施;四级以上大风天气,禁止土地平整、换土、原土过筛等作业;土地平整后,一周内要进行建植工作;土地整理工作已结束,未进行建植工程期间,要每天洒水一至两次,如遇四级以上大风天气必须及时洒水防尘或加以覆盖。
植树树穴所出穴坑土,要加以整理或拍实;如遇特殊情况无法建植,穴坑土要加以覆盖,确保不扬尘。种植完成后,树坑应覆盖卵石、木块、挡板、树皮,或者覆盖塑胶网等。
学校操场中央硬化,推广绿化,操场周围采取绿化、硬化措施。学校操扬推广塑胶跑道。对厂区裸地、单位及家庭庭院、居住小区等不进行绿化处理的裸地,应实施生态型硬化、透水性铺装等措施。绿化产生的垃圾应在当天清理干净。
责任单位:县建设局、县教育局
5、堆场扬尘防治
煤炭、煤矸石、矿石、水泥、白灰、生产原料、泥土、粉煤灰等料堆,应采用仓库、储藏罐、防风抑尘墙和整体覆盖等封闭性措施。
物料输运和少量的搅拌、粉碎、筛分等作业活动应在密闭条件下进行。
堆场露天装卸作业时,应采取洒水或喷淋稳定剂等抑尘措施。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green construction as an adaptation to the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cept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field. Green construction as an important stage of building life cycle, is the key to realize the construction area resource conservation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green construction, should be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suit one's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echnical economic policies related to national, industry and local. Green construction involves all aspect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uch as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source and energy us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etc..
Keywords: gree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construction site; protect environment; energy efficient
中图分类号:TU74
一、绿色施工技术的含义
传统建筑施工模式的特征就是“大量建设、大量消耗、大量废弃”,给资源和能源造成了很大的浪费,施工现场对环境的污染也比较严重。如何才能不断地发展建筑行业,又可以有效地减少施工现场对环境的污染,把资源以及能源进行有效的利用呢?一种新型的施工技术随之产生——绿色施工技术。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二、在建筑行业发展中应用绿色施工技术的意义
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可循环经济,建设环境保护型以及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求建筑业作为资源以及能源的巨大消耗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就必须应用绿色施工技术,因为这不但可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可以对资源与能源进行有效的利用,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也是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建筑施工对环境以及资源的消耗比较严重,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筑行业的发展就必须从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的模式中转变过来,应用绿色施工技术,实现高效率、低污染、低消耗的施工模式。另外,绿色施工技术不但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还有利于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树立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目前建筑行业中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现状
整体的绿色施工技术应在施工现场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重新对传统的施工技术进行审视,选取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施工技术。真正的绿色施工技术不只是指进行封闭式施工,没有尘土,没有噪音,没有扰民,在工地上种上花花草草等等这些内容,它还包括了可持续发展的方方面面,有环境保护、资源的有效利用、经济发展等,所以建筑行业想要真正地应用绿色施工技术,就要把绿色施工这一理念贯彻到整个施工过程中去。现今,大多数承包商和建设单位就只注重完成项目的各项指标,并没有考虑到施工技术的发展以及更新,更没有认识到绿色施工技术可以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作用,所以绿色施工技术在实际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还不够成熟。
四、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行业发展中的应用
(1)施工现场的防尘措施。在运送土方、设备、垃圾等过程中,不能污染场外道路,在运送一些容易散落、疏漏或飞扬的物料时,要采取密封措施,并在施工现场的出口处设置洗车槽,保证车辆的清洁;在进行土方作业的时候,要不断地洒水或者遮盖,使扬尘的目测高度不得超过1.5m;在结构施工和安装装饰阶段,扬尘的目侧高度不能高于0.5m,并要对容易产生灰尘的物料进行覆盖,粉末状的物料可以进行封闭式保存;施工场对比较容易产生灰尘的施工过程,可以采取洒水、覆盖、使用吸尘器等措施进行改善;在运送高层建筑垃圾时,可以设置封闭性专用通道或采取容器吊运;在进行拆卸构建物以及爆破构建物时,都应提前做好防尘准备。
(2)施工现场的水污染控制。施工排放的污水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要求;施工现场的不同污水,要有不同的处理措施,例如隔油池、沉淀池等;施工现场的污水排放,可以进行水质检验,提供污水检验报告;要采用隔水性能比较好的边坡支护技术,以保护地下水资源,另外,在缺水地区,要尽量做到不使用地下水;在进行混凝土、砂浆等搅拌作业时,废水必须在沉淀池经过两次沉淀之后,才能够排放到市政的污水管线,或者让可以循环使用的水直接用于施工现场进行洒水防尘;施工现场的食堂排放污水,必须经过隔油池,并定期进行掏油;对于化学品等有毒材料,要设置严格的隔水层,并且要做好防渗透处理措施。
(3)施工现场的防噪措施。施工现场产生的噪音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求;要尽量使用一些低噪音、低振动的机具进行施工,并要采取必要的隔音以及隔振措施;一些要产生强噪音的成品加工或制造作业,可以尽量安排在工厂或者车间完成,以减少施工现场强噪音的产生;施工现场的搅拌机、砂轮机、电刨等强噪音机械,尽量放置在远离居民区的封闭机械棚里作业;施工现场禁止因为人为敲击、野蛮装卸而产生噪音。
(4)对建筑垃圾的管理。最大化的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可以制定垃圾减量计划;加大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率,例如一些碎石类、土方类的垃圾,可以用于铺路、地基填埋等;施工现场所产生的垃圾必须及时地进行处理,建筑垃圾要进行分类收集到封闭式的垃圾站中。
(5)施工现场对光污染的控制以及土壤的保护措施。施工现场的夜间室外照明灯可以加设灯罩,尽量减少光污染;进行电焊作业时,要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的弧光外泄,造成光污染;对于由于施工造成的裸土,要及时的栽种速生植物或者覆盖;对于施工现场的有毒物质要交到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不能当成垃圾外运,以防造成土壤污染;在施工结束后,要在施工区域迅速地栽种速生植被。
五、促进建筑行业绿色施工技术应用的措施
(1)广泛宣传绿色施工理念。要加强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就必须广泛地宣传绿色施工理念,引导建筑行业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对绿色施工技术进行充分的了解,认识到采用绿色施工技术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以此来促进对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对建筑行业的管理人员以及一线建筑人员分层次进行教育和培训,其中管理层的观念意识可以直接影响整个施工团队的意识,可以由他们起到带头作用,从而引导整个施工队伍形成绿色施工理念;一线施工人员要尽快地掌握绿色施工技术的要求、方法,明确自己在绿色施工技术应用中的职责,这样才能有效地加强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
(2)加大对绿色施工技术的研究。为了促进施工单位能够尽快淘汰一些落后的施工技术和工艺,选用合适的绿色施工技术,满足节能环保的要求,就必须加大对绿色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创新,尽快研究出符合绿色施工技术的新材料,新工艺,其中包括对传统的施工技术、施工设备、施工材料等进行创新和发展,这样才能真正地推动绿色施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其中对绿色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和创新,不只是采用高科技,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就是采用一定的技术减少绿色施工技术的成本,并且使之满足节能、低耗、环保的各项要求,必定会大力地促进建筑行业对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的。
(3)加大建筑行业对绿色施工技术的管理。建筑行业的施工具有时间长、资源能源消耗大、废弃物多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制定绿色施工技术的管理方案,其中包括:组织管理、实施管理、规划管理、评价管理以及人员安全管理。组织管理就是工程项目部门制定出相应的绿色施工方案以及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并把管理和各项制度以及目标明确地指出;规划管理就是对这些制度和目标的实现做出具体的规划、步骤以及措施;实施管理是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首先项目经理是第一责任人,对这个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的目标进行实施,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对整个工程的施工准备、采购材料、现场施工情况以及最后的工程验收等各个阶段进行管理和监督;评价管理是要对绿色施工现场、施工效果以及工地的工作环境等进行评价监督;人员安全管理,就是要在施工期间注意防尘、防潮、防污等,用来改善施工人员的工作环境,以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六、结语
绿色施工技术和生态以及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又关系到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问题,所以,利用好绿色施工技术,就是以人为本进行生态和环境的保护,就是节约资源和能源,提高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率。随着环保、节能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建筑行业会逐步地加大对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也会越来越科学合理地应用绿色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驻地选址合理,办公区、生活区分离,办公、生活设施齐全,安全保卫管理规范。并按项目经理部的职能部门分设办公用房,其中要有容纳 20-30 人的会议室一间,办公室按统一标准装修。
(2)办公室一律要求挂牌,并统一配置办公桌椅、资料柜等办公用具,内挂公司统一印制的岗位责任制镜框,做到标准化、整洁化。
(3) 职工住宿实行旅馆化管理,宿舍统一配置床、衣柜等生活必需品,每间宿舍都应设一名室长,负责监督检查本室人员搞好
宿舍的治安、消防、卫生工作。
(4)办公室及宿舍内不准乱接电源,不准使用电炊具和用电
取暖等。 严禁赌博、酗酒、打架闹事,不得侵占和偷盗公物。
(5)项目人员上工地必须佩戴安全帽,背工具包,每周一至五统一工作服装,彰显企业形象。
(6)工地试验室应设置在项目部驻地方便试验检测工作。场地选择应考虑安全、环保及检测工作要求。试验室应通风照明良好,并设有防暑、降温、 取暖设备。试验室室内办公地面全部硬化,干净整洁,以方便堆晒料,便于试验。 区域内水、电满足使用要求。
二、施工现场标准化建设
(1)施工区域封闭管理,施工现场应保持良好的场容场貌。道路畅通、临时排水自成体系并保持畅通。标志醒目,便道实行建筑废弃物施工,以改善工作环境,防止“睛天尘土飞扬、雨天满地泥浆” 。
(2)项目部应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保卫工作。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在现场周边设置围护设施。施工主线路段设置不低于 2.5 米高的围挡封闭,避免施工干扰。平交路口段设置减速带、凸面镜、警示灯等安全警示标志,保证施工、社会车辆通行安全。
对裸露路基进行防尘网封闭,防止粉尘对环境的污染。
(3)施工现场进出口处必须安装大门,门头还应设置体现企
业标志的徽标。门口还应设立门卫,配备执勤人员,并建立门卫制度, 在大门一侧的围墙上统一布置好“九牌一图” 。
(4)施工现场应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搭设各项临时设施,定位堆放各种材料、成品、半成品和机械设备并进行标识,易燃易爆物品还必须分类存放。
(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线路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实行三
级配电二级保护,并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架设,严禁任意拉线接电。临时用电设施的安装和使用必须符合安装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
(6)施工机械进场必须经过安全检查,检查合格后方能投入
使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机械噪音指标。施工机械操作人员必须建立机组责任制,并依照有关规定持证上岗,禁止无证人员操作。
(7)施工现场应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的规
定,在施工现场建立和执行消防管理制度,设置消防设施,并使其保持完好的备用状态,在容易发生火灾的区域储存。使用易燃、易爆物品时应采取特殊的消防安全措施。现场需动火时要有动火审批手续和动火监护。消防水源必须满足消防要求。
(8)项目部应加强对民工队伍的管理,建立民工队伍档案,进行民工的岗前培训教育,提高民工的综合素质,建立治安保卫制度,责任分解到人,保证社会治安和综合治理工作的目标到位。
(9)工地要建立防粉尘、防噪音措施,夜间需施工的要制
定施工不扰民措施,还需到当地安监站办理夜间许可施工证。
三、场站标准化建设
(1)拌和站设置按照“工厂化、集约化、专业化、配送化”
的原则进行标准化建设。 拌和站选址必须在公路用地范围以外,交通方便,接近水源、电源,远离居民区和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区,尽量靠近施工现场和施工段落。
(2)选址规划应确定拌和站规模及位置,编写建设规划方案,内容包括位置、占地面积、功能区划分、场内道路布置、排水设施布置、水电设施设置及施工设备型号、数量等。规划方案经监理单位审批同意后实施。拌和站建设完成后,报监理单位进行验收,合格后才能开始生产。
(3) 对投入施工的混凝土拌和设备均应安设终端数据采集模块,对各种骨料用量、 水泥用量, 及拌和时间进行监控。拌合站要根据水泥用量多少合理规划拌合设备,每个拌和站至少安装两套以上拌和设备。
(4) 水泥混凝土拌和站应满足本合同段主体工程施工需
要,设置一座满足高峰期水泥混凝土供应的大型拌和站,主
体工程混凝土必须实现集中拌制。水泥混凝土拌和设备采用
履带式拌和机拌和,拌和能力应符合投标时的承诺,主拌和
站拌和机型号不小于1200 型,且必须配备计算机及打印设
备。
(5)拌和站建设应综合考虑施工生产情况,合理划分拌和作业区、材料计量区、材料库、运输车辆停放区、试验区、石料堆放区及生活区,内设洗车池(洗车台)、污水沉淀池和排水系统。生活区应与其他区隔离,生活用房按照驻地用房标准进行建设。
(6)拌和站应采用封闭式管理,四周设置围墙, 安装视频
监控系统, 设置避雷设施和消防通道, 入口设彩门及值班室。
自建活动板彩钢房必须使用全新阻燃等级为A 级的材料, 院
墙的周围有符合中建标准的CI标志。
(7)拌和站设置拌和站简介牌、 操作规程、消防保卫牌、
安全警告警示牌等,标识、标牌设置按照中建形象视觉识别规范手册。拌和站标明负责人姓名及主要人员组成情况,悬挂
操作规程和主要技术指标。
四、实施规划
气候条件:沈阳康平县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6.2~9.7℃,全年降水量600~800毫米,受季风影响,降水集中在夏季,温差较大,四季分明。冬寒时间较长,近六个月,降雪较少,夏季时间较短,多雨,春秋两季气温变化迅速,持续时间短:春季多风,秋季晴朗。
二、 绿色施工组织管理
(一)大强选煤厂绿色施工管理目标: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
(二)绿色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三、实际管理措施及应用总结
(一)节能方面
根据大强选煤厂项目实施实际情况,在施工中采用:钢筋连接采用直螺纹连接技术,砼运输采用砼输送泵运输,钢结构吊装采用大吨位汽车吊吊装。所有设备都采用节能新型设备,设备的用电管理有专业的设备管理员进行直接控制,对施工用电和生活用电分别装设电表进行计量,设定用电控制指标。
1.钢筋工程方面:通过采用直螺纹连接技术与采用数字式自动调直切断机(箍筋长度一次定型,既省人工又节约材料),与传统绑扎搭接和调直后再切断箍筋方法进行对比,通过与实际预算对比,综合节材率在2.31%。2.全厂区共设置三个钢筋加工场,统一进行钢筋的加工配送。由各作业劳务队提出钢筋半成品的需用计划,由钢筋加工厂统一加工,避免各劳务队争夺材料和设备,同时又避免各劳务队在实际下料中不可避免造成浪费和半成品过多现象。与传统加工模式比较同等规模项目,钢筋调直机、弯曲机、切断机可以各节约2台,钢筋可以节约0.5%.3.临时设施方面:临时施工用房全部采用轻钢结构100mm厚彩色岩棉压型板,顶棚吊顶采用轻钢龙骨石膏板。此结构方面可以二次周转,与传统的砖混结构相比较每平米造价可以节约100元。4.临建照明方面:办公室及宿舍全部采用节能灯,走廊、水房、厕所及室外照明全部采用声控灯,节电率在40%左右。
(二)节水方面
1.砼全部采用商品砼,避免现场搅拌,造成土壤和大气污染。2.在施工现场建立雨水池收集雨水,用于施工现场喷洒路面、绿化浇灌。通过实际的应用20m的厂区主干道建造1个2立方的雨水池即可满足道路的除尘需要。3.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尽量设立循环用水池多次循环利用。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采用节水器具,节水器具配置率达到100%。
(三)节材方面
积极与设计院进行沟通,各单位工程广泛采用HRB400级的高强度钢筋,所有框架填充墙均采用300mm厚炉渣空心砖。
1.实行就地取材原则,购买当地的施工用材料,节省运费。 2.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如钢筋进场可分为:基础,主体一~二层等。3.钢筋工程选用高强度钢筋应用技术和直螺纹连接技术,提高钢材的利用率;框架填充墙选用炉渣空心砖,实现工业废渣的再次利用,大强选煤厂设计规模为300万吨/年,利用工业炉渣制成的空心砖为5000方,相应节约了土地和减少废渣的排放。4.墙模板施工前,应进行总体排版策划,减少非整块材的数量,减少废料。柱模板尽量使用下层的成品模板,增加周转数量。现场模板全部采用竹胶板。施工用短木方采取粘接技术,节约木材,提高木材的使用率,大强选煤厂项目部将短木方接成4m木方约10000根,实际可以节约资金约12万元。
(四)节地方面
1.根据工程进度对平面进行调整。施工总平面布置分三阶段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装饰装修及设备安装三个阶段。动态布置做到科学、实用、合理。2.临时生活区设置在装车站信号楼的硬化场地上,利用现有的场地,减少占地。工程完工后,及时恢复原状,使施工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3.临时办公用房采用可重复使用的双层轻钢活动彩板房,经济、美观、占地面积小。4.钢构件加工用场地在现有机修车间内进行加工;减少现场用地。施工现场搅拌站、仓库、加工厂、作业棚、材料堆场等布置全部靠近已有交通线路,缩短运输距离。5.施工现场围墙可采用连续封闭的轻钢结构预制装配式活动围挡,减少建筑垃圾,保护土地。 6.施工现场办公区采用粉煤灰砖进行硬化铺设,施工完毕后,立即清理干净,不破坏原有土地。其他场区需硬化的地方,尽量采取块材铺设,避免砼硬化破坏原有场地。
(五) 环境保护
1.扬尘控制
(1)施工现场内,按各施工队伍活动区域划分卫生责任区,实行动态管理。每周四由文明施工管理小组对各卫生责任区进行专项检查;每天有专职人员进行巡检,发现问题立即定人员定时间及时解决。
(2) 砂浆搅拌站设置成封闭式覆盖棚,砂料场周围用砖砌体进行围护,上面覆盖防尘网,避免扬尘向外扩散。
(3)木工棚内木工锯下方做成封闭式卸料口,定时清理,避免锯末飞扬。
(4)木工棚内的废弃木块及锯末定时清理至封闭的废料棚内,集中进行外运。
(5)施工场区内挖出的土方临时施行集中堆放,上面覆盖防尘网,防止扬尘。
2.光污染控制
(1)现场所有预埋件的加工制作在封闭的电焊棚内完成;非标构件制作在建设单位的机修车间内完成。
(2)夜间室外照明灯采用加设灯罩的草坪灯,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现场范围内。
3.水污染控制
(1)生活污水不得直接排放,洗脸、洗衣服等生活污水,可以导入生活污水池后用于喷洒路面。
1 概述
绿色施工是指在工程建设中,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地管理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建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实施绿色施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环节。绿色施工是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传统施工体系的创新和提升。因此,绿色施工要求在保障质量和安全,保证文明施工的基础上,改革传统的施工工艺、优化管理思路,从生产的全过程出发,整体统筹施工规划,努力实现施工过程中增效与降耗的有机统一,实现环境保护效果的最大化。
2 工程概况
220kV角布变电站工程位于东莞市塘厦镇,站址地势平坦,交通运输较便利。本工程征地面积28041m2,变电站围墙内用地面积2502 m2,建筑总面积3059 m2。建筑工程包括:主控制楼一栋(一般土建、给排水、通风空调、室内照明)、10kV配电室、电容器室、事故油池、220kV构支架及基础、110kV构支架及基础、主变基础及构支架、电缆沟、警传室、水泵房及消防水池、消防室及砂池、围墙及大门、站区道路、站区给排水、站区绿化。本站为常规站,最终建设规模为4×240兆伏安主变压器,220kV出线6回,110kV出线14回,10kV出线30回,10kV无功补偿并联电容器组4×6×8016千乏,10kV接地方式为小电阻接地,本期工程建设主变压器3×240兆伏安,220kV出线2回110kV出线9回,10kV出线30回,10kV无功补偿并联电容器组3×6×8016千乏。 作为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的“样板工程”,该变电站的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绿色环保,体现了技术先进性和环境协调性的统一。
3绿色施工实施情况
3.1节材和材料资源利用措施
变电站土建工程中所使用的大量建材在生产过程中不仅消耗大量的能源,而且还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因此要充分考虑材料计划和采购环节,统筹计划和采购,提高周转材料的有效利用,力求降低资源占用率,缩短占用时间。通过推广先进工艺和技术,使施工过程尽可能地减少这些建材用量,这将极大地降低自然与环境负荷。具体措施包括:(1)根据施工进度提前做好材料计划,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材料堆放整齐,一次到位,减少二次搬运;(2)施工前对管(线)材料进行综合平衡设计,优化路径,事先排版再进行工程加工,减少材料浪费;(3)油漆、涂料等按计划用量随用随开启,不用及时封闭,避免有害物质的滞留;(4)门窗采用密封性、保温隔热性能良好的型材和玻璃等材料。
3.2节水和水资源利用措施
通过编制详细的施工现场临时用水方案,加强对施工过程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生活用水节水器具配置比率达到60%的绿色施工目标。具体措施如下:(1)施工现场生产、生活用水使用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在水源处设置明显的节约用水标识;(2)加强节水管理,施工用水进行定额计量。施工区、生活区用电计量分开,现场设置节电警示标牌;(3)力争施工中非传统水源和循环水的再利用量大于30%。
3.3节能和能源利用措施
在节约能源方面,引进了绿色照明设计理念进行照明用电设计。所谓绿色照明,是指通过科学的照明设计,采用高效、节能、环保、安全和性能稳定的照明产品,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从而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经济、有益的环境并充分体现现代文明的照明,其宗旨是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促进健康。其措施包括:(1)合理选择施工机械设备,杜绝使用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设备、机具和产品,选择的设备功率与负载相匹配;如逆变式电焊机和能耗低、效率高的手持电动工具等,以利节电;(2)加强施工机械管理,做好设备维修保养及计量工作;(3)施工现场、办公、生活照明采用节能照明灯具;(4)办公室规定的制冷温度标准为26℃,严格控制使用时间,下班时间一律关闭空调;(5)办公室及生活区门口粘贴“节约用电,下班关好电源”等宣传标语,加强员工的节能教育;(6)在场地内合理设置投光灯,夜间施工时根据施工部位按需进行投光灯的开启。
3.4节地和施工用地保护措施
通过对工程建设施工用地的统筹安排,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实现节约用地的目标。
(1)根据全站设计平面布置,科学、合理设置设备安装堆放区、材料加工区,导线压接区、焊接区等区域,制定施工总平面布置。施工现场物料堆放占用场地应紧凑,尽量节约施工用地。材料堆放、加工等临时用地应尽量利用废地、荒地;(2)加强废旧物质的回收再利用,力争再利用和回收率达到60%;(3)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由于地表径流或风化引起的场地内水土流失(如保护表层土、稳定斜坡、植被覆盖等)。在施工现场出入口和围墙边有条件的地方进行绿化或摆放盆花,美化环境,防止土体流失;(4)化学品存放处和危险性废物堆放场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工程,防止土壤被污染;(5)临时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经济、美观、占地面积小、对周边地貌环境影响较小,且适合于施工平面布置动态调整的多层轻钢活动板房等标准化装配式结构;(6)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施工场地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及时清运。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并收集到现场封闭式垃圾站,集中运出;(7)现场生活区设置化粪池和化油池,对生活污水进行沉淀处理以达到满足排放处理标准。
3.5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保护措施主要包括:扬尘控制、噪音振动控制、光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土壤保护、建筑垃圾控制、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
(1)施工现场主要道路进行硬化处理,土方集中堆放于场外,或采取覆盖措施;施工现场大门口设置洗车池用来冲洗车辆;遇有四级以上大风天气,不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2)施工现场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的要求,将噪声大的机具合理布局,闹静分开。合理安排噪声作业时间,减轻噪声扰民;对搅拌机、空气压缩机、木工机具等噪声大的机械,尽可能安排远离周围居民区一侧,从空间布置上减少噪声影响;(3)尽量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夜间室外照明灯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4)保护地表环境,防止土壤侵蚀、流失。因施工造成的裸土,及时覆盖砂石或种植速生草种,以减少土壤侵蚀;因施工造成容易发生地表径流土壤流失的情况,应采取设置地表排水系统、稳定斜坡、植被覆盖等措施,减少土壤流失;(5)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施工场地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及时清运。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并收集到现场封闭式垃圾站,集中运出;(6)施工前应调查清楚地下各种设施,做好保护计划,保证施工场地周边的各类管道、管线、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运行。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文物,立即停止施工,保护现场并通报文物部门并协助做好工作。
4 结语
变电站工程的绿色施工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思想在电力建设中的应用。在绿色施工的实施过程中,还应当密切关注以下问题:(1)建立以施工项目部为主绿色施工管理部门,同时监理项目部牵头监督绿色施工实施全过程,明确管理职责,落实奖惩制度;(2)利用计算机、应用软件、通信网络等软硬件设施,组建项目部内部局域网,保证绿色施工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3)加强绿色文明施工宣传,设立环保、温馨提示宣传牌,张贴环境保护宣传漫画,全员签订环境保护公约,提高施工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本文通过220kV角布变电站工程土建项目绿色施工实施的具体做法进行研究,将对绿色施工理念的推广和应用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绿色施工导则,2007.
[2]国家电网公司.《绿色发展白皮书》,2010.
绿色施工技术的优势绿色施工概括起来就是“资源有效利用”,即一是减少建筑材料、各种资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二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材料三是设置废物回收系统,利用回收材料;四是在结构允许的条件下重新使用旧材料;五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绿色施工也是融合保护环境亲和自然、舒适、健康、安全于一体的建筑。推进“绿色施工”的目的是为人类提供舒适、健康、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空间“绿色施工”要求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能源和资源(土地、水、材料)和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建筑施工”是建筑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建筑企业组织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使用一定的机具和物料,通过一定的工艺过程将图纸上的“建筑”进行实现的生产过程。“绿色施工”实质上是以保持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为目标,对工程项目施工采用的技术和管理方案进行优化,并严格实施,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和高效、产品质量严格受控的方式方法。“绿色施工”不再只是传统施工过程所要求的质量优良、安全保障、施工文明、CI形象等,要从生产的全过程出发,去统筹规划施工全过程改革传统施工工艺,改进传统管理思路,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实现“施工过程中降耗、增效和环保效果的最大化。我们要引入全寿命周期成本(LCC)的概念。寿命周期成本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国防部提出的,其主要原因是典型武器系统的运行和支持成本占了产品购买成本的75%。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局的研究认为寿命周期成本包括初始化成本和未来成本。我们认为广义的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即是基于全社会的角度,在建设项目的寿命周期内(从构思、决策、土地获取、设计、施工、使用、维护、翻修、拆除的整个寿命周期)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公众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绿色施工是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实施绿色施工,进行总体方案优化虽然相对增加了资金成本,但也降低了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即降低了寿命周期成本,更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组织管理角度的绿色施工技术研究绿色施工管理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实施管理、评价管理和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五个方面。
1、组织管理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项目经理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
2、规划管理编制绿色施工方案。该方案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独立成章,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批。绿色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负荷,保护地下设施和文物等资源。(2)节材措施,在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节材措施。如进行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建筑垃圾减量化,尽量利用可循环材料等。(3)节水措施,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制定节水措施。(4)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制定临时用地指标、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及临时用地节地措施等。
3、评价管理(1)对照导则的指标体系,结合工程特点,对绿色施工的效果及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进行自评估。(2)成立专家评估小组,对绿色施工方案、实施过程至项目竣工,进行综合评估。
4、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1)制订施工防尘、防毒、防辐射等职业危害的措施,保障施工人员长期职业健康。(2)提供卫生、健康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住宿、膳食、饮用水等生活与环境卫生管理,改善施工人员的生活条件。
绿色施工从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
施工扬尘的控制(1):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不污损场外道路。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的物料的车辆,必须采取措施封闭严密,保证车辆清洁。施工现场出口应设置洗车槽。(2)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对粉末状材料应封闭存放;场区内可能引起扬尘的材料及建筑垃圾搬运应有降尘措施,如覆盖、洒水等;高层或多层建筑清理垃圾应搭设封闭性临时专用道或采用容器吊运。(3)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对现场易飞扬物质采取有效措施,如洒水、地面硬化、围档、密网覆盖、封闭等,防止扬尘产生。(4)构筑物爆破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可采用清理积尘、淋湿地面、预湿墙体、屋面敷水袋、楼面蓄水、建筑外设高压喷雾状水系统、搭设防尘排栅和直升机投水弹等综合降尘。
噪声与振动的控制(1)现场噪音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l2523.90)的规定。(2)在施工场界对噪音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监测方法执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 l2524.90)。(3)使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机具,采取隔音与隔振措施,避免或减少施工噪音和振动。
光污染控制(1)尽量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夜间室外照明灯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2)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
水污染控制(1)施工现场污水排放应达到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要求(2)在施工现场应针对不同的污水,设置相应的处理设施,如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3)污水排放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废水水质检测,提供相应的污水检测报告。(4)对于化学品等有毒材料、油料的储存地,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
1 工程本质安全管理体系
1.1 本质安全管控体系构建
通过完善安全管理程序文件、安全管理制度,构建集业主、监理、施工单位于一体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管理制度等内容,明确水电工程管理单元,管理的流程,提示关键的流程节点、风险因素及涉及的相关方。
1.2 应急预案体系修编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应急预案进行修编,形成内容全面的预案体系,内容包括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预案,符合国家标准、规范要求,全面提升现场应急救援能力。
1.3 安全检查标准的建立
编写《观音岩水电工程安全检查标准》,全面覆盖水电工程施工各阶段、现场施工各方面,明确安全检查内容与范围,实现安全检查标准化。
1.4 水电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的设计
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结合观音岩水电工程实际情况,编写《观音岩水电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全面规范水电工程安全管理。
2 本质安全管理一体化信息平台
建立实现业主、监理、施工单位等各参建单位一体化管理的《观音岩水电工程本质安全管理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安全管理各项业务可在线申报与审批,各类安全数据信息化管理,并展现工程上一些安全信息,公布安全绩效。
系统业务模型如下:
系统主要功能包括:
2.1 法规标准制度
用户通过该模块主要是查阅相关法规、标准、以及公司制度,同时也可增加法规、标准。
2.2 组织机构管理
各参建单位用户通过该模块管理本项目的安全组织结构,可进行分类、维护、调整、浏览、查询功能。
2.3 人员管理
记录入场的所有人员的基本信息、取证情况、培训情况等相关信息。
每个员工发放ID卡,实现一人一卡,ID编号与个人身份证关联。
2.4 安全生产目标
通过该模块接收、登记业主下达的安全生产目标、指标,并通过该模块把安全生产目标、指标分解到具体部门、负责人,以及明确对业主、施工单位的安全目标。
2.5 安全投入管理
通过该模块进行编制劳动保护、安全措施计划,提交上级审核;对审核通过的劳动保护、安全措施计划内容进行落实,随时填写资金投入与计划完成情况。
2.6 动态危险源管理
本模块基于《观音岩水电工程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手册》登记本项目的危险源,如:危化库、地质灾害地带等,对危险源进行分级管理,不同的危险源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
2.7 安全技术方案管理
通过该模块可编写各种安全技术方案,业主和施工单位提交安全技术方案,业主可进行方案审查。对审查通过的方案进行存档管理。
2.8 例行工作管理
记录管理安全会议、安全活动、安全简报、安全总结、安全生产记录等相关信息,会议/活动现场记录以图片形式上传,如果未上传,则在安全绩效考核中进行扣分。
2.9 作业许可管理
实现对动火证、高危作业证、放射性探伤作业证、密闭空间作业证进行申报、审批,审批信息可及时反馈相关人员,并可进行打印作业证。
放射性探伤作业审批后,会通知所有人员时间、地点,避免人员进入探伤区域。
安全人员可以使用“安全通”在现场进行流程处理。
2.10 特种设备管理
该模块主要是记录管理建设中所使用施工机械和设备信息,定期对其进行检测检验、检查。通过该模块可记录管理这些设备台帐、检测检验记录、设备资料档案等信息。
设备检测检验到期前,系统可自动发送短信和系统消息进行提示。
2.11 安全设施管理
通过该模块,施工单位管理安全网、安全标志、照明设施、防护栏杆等安全设施台帐,记录基本信息,同时需要记录检验相关信息。可设定定期检验提前提醒功能,实现系统消息与短信两种方式提醒。
2.12 职业健康管理
实现系统化职业危害申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从而为完善工程的职业卫生管理,达到国家相关要求。
通过该模块可进行职业危害评级、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职业病管理、职业危害项目申报、工伤保险管理等内容。
2.13 应急救援管理
通过该模块管理各类应急救援预案、应急物资、专业应急队伍,为业主提供审阅,同时提供应急培训与演练平台,业主可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在线模拟演练,提高对典型事故的应急能力。
2.14 安全检查
该模块用于项目的月度安全大检查、日常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登记,如构成隐患进行隐患登记。功能包括:检查计划、检查记录与总结、检查标注与检查表维护、隐患登记等。
现场安全人员可以使用“安全通”及时反馈现场信息。
2.15 人员违章管理
基于管理人员安全检查,可以将检查中员工违章行为表现情况记录到该模块中,并进行培训、处罚及退场的处理。
该模块与多媒体安全培训系统接口。
2.16 隐患管理
通过该模块登记安全检查或日常工作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并责令责任单位(个人)限期整改,实现隐患登记、隐患整改、隐患复查、隐患管理的全过程闭环管理.
2.17 事故管理
各施工单位通过该模块记录管理发生的事故信息,发生事故及时通过系统上报。事故信息作为对施工单位考核的部分内容,如果施工单位不登记或者不及时登记,业主可手动进行扣分处理。
2.18 安全绩效分析
将各模块数据汇总、分析,给出图表式安全绩效分析结果,为工程安全管理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2.19 安全奖惩管理
安全奖惩管理包括对个人的奖惩和对施工单位的奖惩。
个人奖惩主要针对个人违章行为进行经济处罚,对施工单位的奖惩针对各施工单位的安全绩效情况进行奖惩。
该模块读取“人员违章管理”和“安全绩效分析”的数据。
3 封闭式多维现场安全监控平台
工程多功能封闭式安全监控管理以工程内的封闭区域为管理单位,用封闭围栏实现与外界隔离,在管理范围内对进出区域的人员、车辆等进行全方位安全监控管理,以保证封闭区域内的人员、车辆等的安全。
其业务功能图如下:
通过封闭围栏周界报警系统,禁止非现场人员进入施工现场;通过ID卡准入管理系统控制施工现场人员、车辆的出入;通过基于RFID技术的定位和GPS定位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入场人员、车辆进行定位跟踪,并建立GIS地图电子围栏,实现分区控制;通过全方位视频监控系统,监控人员、车辆、物料、边界的状态;现场安全人员手持“安全通”在封闭区域内移动办公,实施封闭区域的监控,及时处理安全事务。最终实现全方位、封闭化的监控管理的功能。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一、 绿色施工的概念、原则
1、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生产活动,全面实现四节一环保(建筑企业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2、绿色施工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标准规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实施绿色施工,应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的技术经济政策。 运用ISO14000和ISO18000管理体系,将绿色施工有关内容分解到管理体系目标中去,使绿色施工规范化、标准化。 鼓励各地区开展绿色施工的政策与技术研究,发展绿色施工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推行应用示范工程。
绿色施工是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实施绿色施工,应进行总体方案优化。在规划、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为绿色施工提供基础条件。 实施绿色施工,应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控制,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
二、 绿色施工工程管理
绿色施工管理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实施管理、评价管理和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五个方面。
1、 组织管理
1.1 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
1.2 项目经理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
2、 规划管理
2.1 编制绿色施工方案。该方案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独立成章,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批。
2.2 绿色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负荷,保护地下设施和文物等资源。
(2)节材措施,在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节材措施。如进行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建筑垃圾减量化,尽量利用可循环材料等。
(3)节水措施,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制定节水措施。(例如基坑降水回收利用、雨水收集利用、现场生产废水回收利用等)
(4)节能措施,进行施工节能策划,确定目标,制定节能措施。
(5)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制定临时用地指标、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及临时用地节地措施等。
3、 实施管理
3.1 绿色施工应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对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管理和监督。
3.2 应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绿色施工作相应的宣传,通过宣传营造绿色施工的氛围。
3.3 定期对职工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培训,增强职工绿色施工意识。
4、 评价管理
4.1 对照确定的指标体系,结合工程特点,对绿色施工的效果及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进行自评估。
4.2 成立专家评估小组,对绿色施工方案、实施过程至项目竣工,进行综合评估。
5、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
5.1 制订施工防尘、防毒、防辐射等职业危害的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长期职业健康。
5.2 合理布置施工场地,保护生活及办公区不受施工活动的有害影响。施工现场建立卫生急救、保健防疫制度,在安全事故和疾病疫情出现时提供及时救助。
5.3 提供卫生、健康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住宿、膳食、饮用水等生活与环境卫生等管理,明显改善施工人员的生活条件。
三、绿色施工要点
1、 环境保护技术要点
主要包括扬尘控制、噪声与振动控制、光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土壤保护、建筑垃圾控制、文物和资源保护。
1.1 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不污损场内外道路。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的物料车辆,必须采取措施封闭严密,保证车辆清洁。施工现场道路要做硬化处理,出口应设置洗车槽对出场车辆进行冲洗,现场的土方应采取措施固化(绿化、覆盖等)。土方工程施工阶段,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不扩散到场区外。
1.2 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对粉末状材料应封闭存放;场区内可能引起扬尘的材料及建筑垃圾搬运应有降尘措施,如覆盖、洒水等;高层或多层建筑清理垃圾应搭设封闭性临时专用道或采用容器吊运。
1.3 现场噪音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规定。使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机具,采取隔音与隔振措施,避免或减少施工噪音和振动。
1.4 尽量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夜间室外照明灯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
1.5 在施工现场应针对不同的污水,设置相应的处理设施,如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不发生堵塞、渗漏、溢出等现象。及时清掏各类池内沉淀物,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清运。对于有毒有害废弃物如电池、墨盒、油漆、涂料等应回收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不能作为建筑垃圾外运,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1.6 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对于碎石类、土石方类建筑垃圾,可采用地基填埋、铺路等方式提高再利用率。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施工场地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及时清运。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并收集到现场封闭式垃圾站,集中运出。
1.7 施工前应调查清楚地下各种设施,做好保护计划,保证施工场地周边的各类管道、管线、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运行。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文物,立即停止施工,保护现场并通报文保部门并协助做好保护工作。
2、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技术要点
主要包括节材措施、结构材料、围护材料、装饰装修材料、周转材料。
2.1 图纸会审时,应审核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相关内容,达到材料损耗率比定额损耗率降低。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
2.2 现场材料堆放有序。储存环境适宜,措施得当。保管制度健全,责任落实。材料运输工具适宜,装卸方法得当,防止损坏和遗洒。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就近卸载,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
2.3 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模板、脚手架等的周转次数。
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准确计算采购数量、供应频率、施工速度等,在施工过程中动态控制。推广使用高强钢筋和高性能混凝土,减少资源消耗。优化钢筋配料和钢构件下料方案。钢筋及钢结构制作前应对下料单及样品进行复核,无误后方可批量下料。
2.4 选用耐用、维护与拆卸方便的周转材料和机具。模板应以节约自然资源为原则,使用定型钢模、钢框竹模、竹胶板、塑料模板等。施工前应对模板工程的方案进行优化。多层、高层建筑使用可重复利用的模板体系,模板支撑采用工具式支撑。优化高层建筑的外脚手架方案,采用整体提升、分段悬挑等方案。
2.5 现场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周转式活动房。现场围挡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围墙,或采用装配式可重复使用围挡封闭。
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的技术要点
主要包括提高用水效率、非传统水源利用、用水安全。
3.1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喷洒路面、绿化浇灌等用水,优先采用非传统水源,尽量不使用市政自来水。现场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应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严禁无措施浇水养护混凝土。施工现场供水管网应根据用水量设计布置,管径合理、管路简捷,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损。
3.2 施工现场分别对生活用水与工程用水确定用水定额指标,并分别计量管理。大型工程的不同单项工程、不同标段、不同分包生活区,凡具备条件的应分别计量用水量。在签订不同标段分包或劳务合同时,将节水定额指标纳入合同条款,进行计量考核。
4、节能与能源利用的技术要点
主要包括节能措施、机械设备与机具、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施工用电及照明。
4.1 制订合理施工能耗指标,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如选用变频技术的节能施工设备等。
4.2 施工现场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并有预防与纠正措施。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作面,以减少作业区域的机具数量,相邻作业区充分利用共有的机具资源。安排施工工艺时,应优先考虑耗用电能或其它能耗较少的施工工艺。避免设备额定功率远大于使用功率或超负荷使用设备的现象。
4.3 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开展用电、用油计量,完善设备档案,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避免大功率施工机械设备低负载长时间运行。
4.4 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的体形、朝向、间距和窗墙面积比,使其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临时设施采用节能材料,墙体、屋面使用隔热性能好的的材料,减少夏天空调、冬天取暖设备的使用时间及耗能量。临时用电优先选用节能电线和节能灯具,临电线路合理设计、布置。
5、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的技术要点
主要包括临时用地指标、临时用地保护、施工总平面布置。
5.1 根据施工规模及现场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临时设施。平面布置合理、紧凑,在满足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废弃地和死角。
5.2 施工总平面布置应做到科学、合理,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为施工服务。施工现场搅拌站、仓库、加工厂、作业棚、材料堆场等布置应尽量靠近已有交通线路或即将修建的正式或临时交通线路,缩短运输距离。
二、工作任务及责任分解
(一)各县(市)、区政府
1.建设施工扬尘污染防治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应设置稳固整齐的围挡;建筑工程主体外侧使用符合规定的密目式安全网封闭;工程施工现场的道路、作业场地内及出口至公共铺装道路间的行车道路按要求实施硬化,工地内未硬化的部分,应采取覆盖、绿化、喷洒等措施;施工工地设置洗车设施,保持出场车辆清洁。
建筑垃圾集中、分类堆放,严密遮盖,及时清运;生活垃圾采用封闭式容器,日产日清;施工现场不得熔融沥青、焚烧垃圾等有毒有害物质。
市区二环路内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禁止现场搅拌;水泥、石灰粉等建筑材料存放在库房内或者严密遮盖;沙、石、土方等散体材料须覆盖;场内装卸、搬倒物料应遮盖、封闭或洒水,不得凌空抛掷、抛撒。
遇有四级以上大风天气预报或市政府空气质量预警时,不得进行土方作业,同时覆网防尘。
2.拆迁施工扬尘污染防治
拆迁工地周围应设置高度不低于1.8米的围挡;机械拆除必须辅以持续加压洒水或喷淋措施;需爆破作业的拆除工程,在确保作业安全的条件下应采取预拆非承重墙、清理部分致尘构件与积尘、在建筑物内部洒水、在不同高度设置塑料盛水袋、起爆前后喷水降尘等措施。
拆除施工中的土方作业、建筑垃圾管理与运输、工地保洁等应采取建筑扬尘污染防治中规定的相关防尘措施。
拆除工程完成后,应按照城市管理部门规定的渣土运输路线、倾倒地点,在拆除后3日内将渣土清运完毕,拆除场地应在5日内设置硬质围挡。“城中村”的建筑渣土清运期限视情况而定,一般不超过一个月。当年不能开工建设的,应采取临时绿化等措施防止扬尘。
风力达4级以上时,应停止拆除作业。
3.交通道路扬尘治理
对市区及城市周边破损道路应及时修补,减轻因路面颠簸造成的物料抛洒和地面扬尘污染。防止路面破损,新破损路面应在一个月内修复。
市区道路两侧和中间分隔带应进行合理的立体绿化。
运输煤焦、砂石、土方、垃圾、渣土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物料的车辆,应当使用封闭货箱或者采用其他方式封盖严密,按照规定线路和时间行驶。
加强城市道路的吸扫和冲刷,实施高效清洁的清扫作业方式。
4.地面扬尘防治
对城市地面应全部绿化或硬化,对长期未能开发建设的裸地,应按照《城市绿化管理条例》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在实施绿化工程时,应采取围挡等降尘措施;四级以上大风天气,禁止土地平整、换土、原土过筛等作业;土地平整后,一周内要进行建植工作;土地整理工作已结束,未进行建植工程期间,要每天洒水一至两次,如遇四级以上大风天气必须及时洒水防尘或加以覆盖。
植树树穴所出穴坑土,要加以整理或拍实;如遇特殊情况无法建植,穴坑土要加以覆盖,确保不扬尘。种植完成后,树坑应覆盖卵石、木块、挡板、树皮,或者覆盖塑胶网等。
学校操场应改为塑胶跑道,操场中央铺设人工草坪或硬化,操场周围采取绿化、硬化措施。对厂区裸地、单位及家庭庭院、居住小区等不进行绿化处理的裸地,应实施生态型硬化、透水性铺装等措施。
绿化产生的垃圾应在当天清理干净。
5.堆场扬尘防治
煤炭、煤矸石、矿石、水泥、白灰、生产原料、泥土、粉煤灰等料堆,应采用仓库、储藏罐、防风抑尘墙和整体覆盖等封闭性或半封闭性措施。
物料输运和少量的搅拌、粉碎、筛分等作业活动应在密闭条件下进行。
堆场露天装卸作业时,应采取洒水或喷淋稳定剂等抑尘措施。
临时性废弃物堆、物料堆、散货堆场,应设置高于废弃物堆的围挡、防风网、挡风屏等;长期存在的废弃物堆,可构筑围墙或挖坑填埋。
对于长期堆放的废弃物(电厂灰、工业粉尘、废渣、矿渣等),可在堆场表面及四周种植植物,通过植物生长来固定废弃物堆,减少风蚀起尘。
对于露天堆场的坡面、场坪、路面及货运堆场,采石采矿场所等,可采取覆绿、铺装、硬化、定期喷洒抑尘剂或稳定剂等措施。
(二)市政府有关部门
1.市建设局
(1)建设施工扬尘污染防治
建筑面积在8000平方米以上(含本数)或工期1年以上的单位工程,施工现场的道路、作业场地内,采用混凝土硬化;建筑面积在8000平方米以下或工期在1年以内的单位工程,施工现场可采用铺碎石等方式硬化。
合理设置出入口,并采用混凝土硬化;设置洗车设施,保持出场车辆清洁;合理设置排水系统和沉淀池,保持排水通畅,污水未经处理不得排入城市管网。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应设置稳固整齐的围挡,围挡高度不低于1.8米,其中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临主干道围挡高度不低于4.0米;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应采用彩色钢板围挡,特殊情况不能围挡的应当设立隔离栏。
建筑工程主体外侧使用符合规定的密目式安全网封闭,密目式安全网应保持整齐、牢固、无破损,严禁从空中抛撒废弃物。
遇有四级以上大风天气预报或市政府空气质量预警时,不得进行土方作业,同时覆网防尘。
市区二环路内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禁止现场搅拌;水泥、石灰粉等建筑材料存放在库房内或者严密遮盖;沙、石、土方等散体材料须覆盖;场内装卸、搬倒物料应遮盖、封闭或洒水,不得凌空抛掷、抛撒。
建筑垃圾集中、分类堆放,严密遮盖,及时清运;生活垃圾采用封闭式容器,日产日清;施工现场不得熔融沥青、焚烧垃圾等有毒有害物质。
施工工地出口至公共铺装道路间的行车道路,应铺设钢板、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礁渣或细石等材料,并辅以洒水、喷洒抑尘剂等措施。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应保持环境卫生整洁并设专人负责,清扫前应洒水,避免扬尘污染。
工地内未硬化的部分,应采取覆盖、绿化、喷洒等措施。每天洒水一至二次,扬尘严重时应增加洒水次数。
(2)拆迁施工扬尘污染防治
机械拆除必须辅以持续加压洒水或喷淋措施,以抑制扬尘飞散。
需爆破作业的拆除工程,在确保作业安全的条件下应采取预拆非承重墙、清理部分致尘构件与积尘、在建筑物内部洒水、在不同高度设置塑料盛水袋、起爆前后喷水降尘等措施。
整理破碎构件、翻渣和清运建筑垃圾时,应采取洒水或喷淋措施。
拆除工程完成后,应按照城市管理部门规定的垃圾渣土运输路线、倾倒地点,在拆除后3日内将垃圾渣土清运完毕,拆除场地应在5日内设置不低于1.8米的硬质围挡。当年不能开工建设的,应采取临时绿化等措施防止扬尘。
风力达4级以上时,应停止拆除作业。
2.市城管局
(1)主要交通道路扬尘治理
加强渣土清运车辆源头管理。进出工地车辆,应采用密闭车斗,并保证物料不遗撒外漏。若无密闭车斗,物料、垃圾、渣土的装载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车斗应用苫布遮盖严实。苫布边缘至少要遮住槽帮上沿以下15厘米,保证物料、渣土、垃圾等不露出不遗撒。严格建筑垃圾清运资质准入,严禁无任何防尘措施的渣土清运车辆驶出工地。
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应采用彩色钢板围挡,特殊情况不能围挡的应当设立隔离栏。
加强城市主要道路的吸扫和冲刷,实施高效清洁的清扫作业方式。采取吸尘、洒水、清扫一体化作业方式,对于市政道路定期保洁,市区主干道每天洒水3次以上,每周冲洗1次。裕华路、槐安路等主要道路与其它街道交汇处要有专人负责清扫。四级及以上大风天气停止人工清扫作业。
对市区及城市主要道路破损路面应及时修补,减轻因路面颠簸造成的物料抛洒和地面扬尘污染。防止路面破损,新破损路面应在一个月内修复。
遇有四级以上大风天气预报或市政府空气质量预警时,不得进行土方作业,同时覆网防尘。
及时清运道路两侧市政施工产生的积土。
对城市地面应全部绿化或硬化,对长期未能开发建设的裸地,应按照《城市绿化管理条例》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2)建筑垃圾清运监督管理
依据《*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对新建、扩建、改建、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园林绿化工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以及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废物,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督促施工单位按规定的时间、地点和要求及时清运垃圾渣土。
3.市园林局
(1)地面扬尘防治
在实施绿化工程时,应采取围挡等降尘措施;四级以上大风天气,禁止土地平整、换土、原土过筛等作业;土地平整后,一周内要进行建植工作;土地整理工作已结束,未进行建植工程期间,要每天洒水一至两次,如遇四级以上大风天气必须及时洒水防尘或加以覆盖。
植树树穴所出穴坑土,要加以整理或拍实;如遇特殊情况无法建植,穴坑土要加以覆盖,确保不扬尘。种植完成后,树坑应覆盖卵石、木块、挡板、树皮,或者覆盖塑胶网等。
对长期未能开发建设的裸地,应按照《城市绿化管理条例》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厂区裸地、单位及家庭庭院、居住小区等不进行绿化处理的裸地,应实施生态型硬化、透水性铺装等措施。
绿化产生的垃圾应在当天清理干净。
(2)主要交通道路扬尘防治
市区道路两侧和中间分隔带应进行乔、灌、花、草相结合的立体绿化。路肩及道路中间分隔带绿化时,其内土面应低于路侧围砌,减少风蚀和水蚀。
及时清运回填植树挖坑产生的多余积土。
4.市环保局
堆场扬尘防治。
煤炭、煤矸石、矿石、水泥、白灰、生产原料、泥土、粉煤灰等料堆,应采用仓库、储藏罐、防风抑尘墙和整体覆盖等封闭性或半封闭性措施。
对于长期堆放的废弃物(电厂灰、工业粉尘、废渣、矿渣等),可在堆场表面及四周种植植物,通过植物生长来固定废弃物堆,减少风蚀起尘。
堆场露天装卸作业时,应采取洒水或喷淋稳定剂等抑尘措施。
临时性废弃物堆、物料堆、散货堆场,应设置高于废弃物堆的围挡、防风网、挡风屏等;长期存在的废弃物堆,可构筑围墙或挖坑填埋。
对于露天堆场的坡面、场坪、路面及货运堆场,采石采矿场所等,可采取覆绿、铺装、硬化、定期喷洒抑尘剂或稳定剂等措施。
物料输运和少量的搅拌、粉碎、筛分等作业活动应在密闭条件下进行。
5.市交通局
交通道路扬尘治理。
进出工地车辆,应采用密闭车斗,并保证物料不遗撒外漏。若无密闭车斗,物料、垃圾、渣土的装载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车斗应用苫布遮盖严实。苫布边缘至少要遮住槽帮上沿以下15厘米,保证物料、渣土、垃圾等不露出不遗撒。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应设置稳固整齐的围挡,围挡高度不低于1.8米。主体道路施工结束后,应及时进行绿化和硬化。
遇有四级以上大风天气预报或市政府空气质量预警时,不得进行土方作业,同时覆网防尘。
对城区周边主要道路破损路面应及时修补,减轻因路面颠簸造成的物料抛洒和地面扬尘污染。
6.市交管局
运输煤焦、砂石、土方、垃圾、渣土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物料的车辆,应当使用封闭货箱或者采用其他方式封盖严密,按照规定线路和时间行驶,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因物料遗撒或泄漏而产生扬尘。对装载高度超过车辆槽帮上沿且未采取覆盖等压尘措施的车辆,依法上限处罚,并不准上路行驶。
7.市教育局
学校操场应改为塑胶跑道,操场中央铺设人工草坪或硬化,操场周围采取绿化、硬化措施。
二、工作任务及责任分解
(一)各县(市)、区政府
1.建设施工扬尘污染防治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应设置稳固整齐的围挡;建筑工程主体外侧使用符合规定的密目式安全网封闭;工程施工现场的道路、作业场地内及出口至公共铺装道路间的行车道路按要求实施硬化,工地内未硬化的部分,应采取覆盖、绿化、喷洒等措施;施工工地设置洗车设施,保持出场车辆清洁。
建筑垃圾集中、分类堆放,严密遮盖,及时清运;生活垃圾采用封闭式容器,日产日清;施工现场不得熔融沥青、焚烧垃圾等有毒有害物质。
市区二环路内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禁止现场搅拌;水泥、石灰粉等建筑材料存放在库房内或者严密遮盖;沙、石、土方等散体材料须覆盖;场内装卸、搬倒物料应遮盖、封闭或洒水,不得凌空抛掷、抛撒。
遇有四级以上大风天气预报或市政府空气质量预警时,不得进行土方作业,同时覆网防尘。
2.拆迁施工扬尘污染防治
拆迁工地周围应设置高度不低于1.8米的围挡;机械拆除必须辅以持续加压洒水或喷淋措施;需爆破作业的拆除工程,在确保作业安全的条件下应采取预拆非承重墙、清理部分致尘构件与积尘、在建筑物内部洒水、在不同高度设置塑料盛水袋、起爆前后喷水降尘等措施。
拆除施工中的土方作业、建筑垃圾管理与运输、工地保洁等应采取建筑扬尘污染防治中规定的相关防尘措施。
拆除工程完成后,应按照城市管理部门规定的渣土运输路线、倾倒地点,在拆除后3日内将渣土清运完毕,拆除场地应在5日内设置硬质围挡。“城中村”的建筑渣土清运期限视情况而定,一般不超过一个月。当年不能开工建设的,应采取临时绿化等措施防止扬尘。
风力达4级以上时,应停止拆除作业。
3.交通道路扬尘治理
对市区及城市周边破损道路应及时修补,减轻因路面颠簸造成的物料抛洒和地面扬尘污染。防止路面破损,新破损路面应在一个月内修复。
市区道路两侧和中间分隔带应进行合理的立体绿化。
运输煤焦、砂石、土方、垃圾、渣土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物料的车辆,应当使用封闭货箱或者采用其他方式封盖严密,按照规定线路和时间行驶。
加强城市道路的吸扫和冲刷,实施高效清洁的清扫作业方式。
4.地面扬尘防治
对城市地面应全部绿化或硬化,对长期未能开发建设的裸地,应按照《城市绿化管理条例》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在实施绿化工程时,应采取围挡等降尘措施;四级以上大风天气,禁止土地平整、换土、原土过筛等作业;土地平整后,一周内要进行建植工作;土地整理工作已结束,未进行建植工程期间,要每天洒水一至两次,如遇四级以上大风天气必须及时洒水防尘或加以覆盖。
植树树穴所出穴坑土,要加以整理或拍实;如遇特殊情况无法建植,穴坑土要加以覆盖,确保不扬尘。种植完成后,树坑应覆盖卵石、木块、挡板、树皮,或者覆盖塑胶网等。
学校操场应改为塑胶跑道,操场中央铺设人工草坪或硬化,操场周围采取绿化、硬化措施。对厂区裸地、单位及家庭庭院、居住小区等不进行绿化处理的裸地,应实施生态型硬化、透水性铺装等措施。
绿化产生的垃圾应在当天清理干净。
5.堆场扬尘防治
煤炭、煤矸石、矿石、水泥、白灰、生产原料、泥土、粉煤灰等料堆,应采用仓库、储藏罐、防风抑尘墙和整体覆盖等封闭性或半封闭性措施。
物料输运和少量的搅拌、粉碎、筛分等作业活动应在密闭条件下进行。
堆场露天装卸作业时,应采取洒水或喷淋稳定剂等抑尘措施。
临时性废弃物堆、物料堆、散货堆场,应设置高于废弃物堆的围挡、防风网、挡风屏等;长期存在的废弃物堆,可构筑围墙或挖坑填埋。
对于长期堆放的废弃物(电厂灰、工业粉尘、废渣、矿渣等),可在堆场表面及四周种植植物,通过植物生长来固定废弃物堆,减少风蚀起尘。
对于露天堆场的坡面、场坪、路面及货运堆场,采石采矿场所等,可采取覆绿、铺装、硬化、定期喷洒抑尘剂或稳定剂等措施。
(二)市政府有关部门
1.市建设局
(1)建设施工扬尘污染防治
建筑面积在8000平方米以上(含本数)或工期1年以上的单位工程,施工现场的道路、作业场地内,采用混凝土硬化;建筑面积在8000平方米以下或工期在1年以内的单位工程,施工现场可采用铺碎石等方式硬化。
合理设置出入口,并采用混凝土硬化;设置洗车设施,保持出场车辆清洁;合理设置排水系统和沉淀池,保持排水通畅,污水未经处理不得排入城市管网。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应设置稳固整齐的围挡,围挡高度不低于1.8米,其中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临主干道围挡高度不低于4.0米;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应采用彩色钢板围挡,特殊情况不能围挡的应当设立隔离栏。
建筑工程主体外侧使用符合规定的密目式安全网封闭,密目式安全网应保持整齐、牢固、无破损,严禁从空中抛撒废弃物。
遇有四级以上大风天气预报或市政府空气质量预警时,不得进行土方作业,同时覆网防尘。
市区二环路内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禁止现场搅拌;水泥、石灰粉等建筑材料存放在库房内或者严密遮盖;沙、石、土方等散体材料须覆盖;场内装卸、搬倒物料应遮盖、封闭或洒水,不得凌空抛掷、抛撒。
建筑垃圾集中、分类堆放,严密遮盖,及时清运;生活垃圾采用封闭式容器,日产日清;施工现场不得熔融沥青、焚烧垃圾等有毒有害物质。
施工工地出口至公共铺装道路间的行车道路,应铺设钢板、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礁渣或细石等材料,并辅以洒水、喷洒抑尘剂等措施。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应保持环境卫生整洁并设专人负责,清扫前应洒水,避免扬尘污染。
工地内未硬化的部分,应采取覆盖、绿化、喷洒等措施。每天洒水一至二次,扬尘严重时应增加洒水次数。
(2)拆迁施工扬尘污染防治
机械拆除必须辅以持续加压洒水或喷淋措施,以抑制扬尘飞散。
需爆破作业的拆除工程,在确保作业安全的条件下应采取预拆非承重墙、清理部分致尘构件与积尘、在建筑物内部洒水、在不同高度设置塑料盛水袋、起爆前后喷水降尘等措施。
整理破碎构件、翻渣和清运建筑垃圾时,应采取洒水或喷淋措施。
拆除工程完成后,应按照城市管理部门规定的垃圾渣土运输路线、倾倒地点,在拆除后3日内将垃圾渣土清运完毕,拆除场地应在5日内设置不低于1.8米的硬质围挡。当年不能开工建设的,应采取临时绿化等措施防止扬尘。
风力达4级以上时,应停止拆除作业。
2.市城管局
(1)主要交通道路扬尘治理
加强渣土清运车辆源头管理。进出工地车辆,应采用密闭车斗,并保证物料不遗撒外漏。若无密闭车斗,物料、垃圾、渣土的装载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车斗应用苫布遮盖严实。苫布边缘至少要遮住槽帮上沿以下15厘米,保证物料、渣土、垃圾等不露出不遗撒。严格建筑垃圾清运资质准入,严禁无任何防尘措施的渣土清运车辆驶出工地。
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应采用彩色钢板围挡,特殊情况不能围挡的应当设立隔离栏。
加强城市主要道路的吸扫和冲刷,实施高效清洁的清扫作业方式。采取吸尘、洒水、清扫一体化作业方式,对于市政道路定期保洁,市区主干道每天洒水3次以上,每周冲洗1次。裕华路、槐安路等主要道路与其它街道交汇处要有专人负责清扫。四级及以上大风天气停止人工清扫作业。
对市区及城市主要道路破损路面应及时修补,减轻因路面颠簸造成的物料抛洒和地面扬尘污染。防止路面破损,新破损路面应在一个月内修复。
遇有四级以上大风天气预报或市政府空气质量预警时,不得进行土方作业,同时覆网防尘。
及时清运道路两侧市政施工产生的积土。
对城市地面应全部绿化或硬化,对长期未能开发建设的裸地,应按照《城市绿化管理条例》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2)建筑垃圾清运监督管理
依据《*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对新建、扩建、改建、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园林绿化工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以及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废物,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督促施工单位按规定的时间、地点和要求及时清运垃圾渣土。
3.市园林局
(1)地面扬尘防治
在实施绿化工程时,应采取围挡等降尘措施;四级以上大风天气,禁止土地平整、换土、原土过筛等作业;土地平整后,一周内要进行建植工作;土地整理工作已结束,未进行建植工程期间,要每天洒水一至两次,如遇四级以上大风天气必须及时洒水防尘或加以覆盖。
植树树穴所出穴坑土,要加以整理或拍实;如遇特殊情况无法建植,穴坑土要加以覆盖,确保不扬尘。种植完成后,树坑应覆盖卵石、木块、挡板、树皮,或者覆盖塑胶网等。
对长期未能开发建设的裸地,应按照《城市绿化管理条例》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厂区裸地、单位及家庭庭院、居住小区等不进行绿化处理的裸地,应实施生态型硬化、透水性铺装等措施。
绿化产生的垃圾应在当天清理干净。
(2)主要交通道路扬尘防治
市区道路两侧和中间分隔带应进行乔、灌、花、草相结合的立体绿化。路肩及道路中间分隔带绿化时,其内土面应低于路侧围砌,减少风蚀和水蚀。
及时清运回填植树挖坑产生的多余积土。
4.市环保局
堆场扬尘防治。
煤炭、煤矸石、矿石、水泥、白灰、生产原料、泥土、粉煤灰等料堆,应采用仓库、储藏罐、防风抑尘墙和整体覆盖等封闭性或半封闭性措施。
对于长期堆放的废弃物(电厂灰、工业粉尘、废渣、矿渣等),可在堆场表面及四周种植植物,通过植物生长来固定废弃物堆,减少风蚀起尘。
堆场露天装卸作业时,应采取洒水或喷淋稳定剂等抑尘措施。
临时性废弃物堆、物料堆、散货堆场,应设置高于废弃物堆的围挡、防风网、挡风屏等;长期存在的废弃物堆,可构筑围墙或挖坑填埋。
对于露天堆场的坡面、场坪、路面及货运堆场,采石采矿场所等,可采取覆绿、铺装、硬化、定期喷洒抑尘剂或稳定剂等措施。
物料输运和少量的搅拌、粉碎、筛分等作业活动应在密闭条件下进行。
5.市交通局
交通道路扬尘治理。
进出工地车辆,应采用密闭车斗,并保证物料不遗撒外漏。若无密闭车斗,物料、垃圾、渣土的装载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车斗应用苫布遮盖严实。苫布边缘至少要遮住槽帮上沿以下15厘米,保证物料、渣土、垃圾等不露出不遗撒。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应设置稳固整齐的围挡,围挡高度不低于1.8米。主体道路施工结束后,应及时进行绿化和硬化。
遇有四级以上大风天气预报或市政府空气质量预警时,不得进行土方作业,同时覆网防尘。
对城区周边主要道路破损路面应及时修补,减轻因路面颠簸造成的物料抛洒和地面扬尘污染。
6.市交管局
运输煤焦、砂石、土方、垃圾、渣土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物料的车辆,应当使用封闭货箱或者采用其他方式封盖严密,按照规定线路和时间行驶,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因物料遗撒或泄漏而产生扬尘。对装载高度超过车辆槽帮上沿且未采取覆盖等压尘措施的车辆,依法上限处罚,并不准上路行驶。
7.市教育局
学校操场应改为塑胶跑道,操场中央铺设人工草坪或硬化,操场周围采取绿化、硬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U655.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9-0061-01
根据《建筑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绿色施工导则》、《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等规章和各工程施工方案及个人经验对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做了以下几点具体要求总结:
一、环境保护技术
扬尘、噪声和光污染是当前施工影响环保的三大焦点。近年来我省出现的大范围雾霾天气,PM2.5值严重超标。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源之一是大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粒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可以被人类吸入肺部,对健康十分有害,大气中的悬浮颗粒包括了建筑尘、土壤尘、道路尘等。建筑尘的产生可能由材料堆放、运输、垃圾清运、模板清理、机械剔凿作业等多种原因引起,引发百姓的投诉。在施工中可以采取一定环境保护技术措施,如土方作业阶段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粉尘高度小于1.5m,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粉尘高度小于0.5m。对于扬尘控制和噪声控制我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以下措施:
1.基坑施工时,基坑周围设置1.5m高安全栏杆,外挂绿色密目网。地上施工时,对于高度24米以下建筑,设置封闭式室外脚手架,脚手架高出建筑物1.5m,外挂绿色密目网。
2.施工现场道路根据用途进行硬化处理,土方集中堆放。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所有施工现场均做到及时清扫、洒水压尘。
3.施工现场易飞扬、细颗粒散体材料的储存、运输,要采用密封容器。
4.施工现场建立封闭式垃圾站,建筑物内施工垃圾的清运。
5.大风(5级以上)情况下,没有明确的防尘措施,严禁露天作业。
6.施工噪声控制;运输材料的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鸣笛。装卸材料做到轻拿轻放。及时了解施工现场的噪音情况,掌握噪声值,加强对施工现场环境噪声的长期监测。采用专人监测、专人管理的原则,根据测量结果填写施工场地噪声记录表,凡超过《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要及时对施工现场噪声超标的有关因素进行调整,力争达到施工噪声不扰民的目的。
7.对强噪声作业控制,调整作业时间,制定合理的作业时间带。《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要求,建设项目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8.为减少人为噪音,应严格执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进行文明施工,建立健全现场噪声管理责任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素质培养,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意识。
二、绿色施工的土壤保护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点
保护地表环境,防止土壤侵蚀、流失;因施工造成的裸土,及时覆盖砂石或种植速生草种,以减少土壤侵蚀;因施工造成容易发生地表径流土壤流失的情况,应采取设置地表排水系统、稳定斜坡、植被覆盖等措施,减少土壤流失。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不发生堵塞、渗漏、溢出等现象;及时清掏各类池内沉淀物,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清运。对于有毒有害废弃物如电池、墨盒、油漆、涂料等应回收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不能作为建筑垃圾外运,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施工后应恢复施工活动破坏的植被(一般指临时占地内).与当地园林、环保部门或当地植物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在先前开发地区种植当地或其他合适的植物,以恢复剩余空地地貌或科学绿化,补救施工活动中人为破坏植被和地貌造成的土壤侵蚀。
三、节材技术
由于体制问题,政策法规欠缺,管理不到位等众多原因,施工中材料使用的随意性、无意性大量存在。且房屋建筑工程中2/3建筑物成本属于材料费,所以节材技术是绿色施工技术的重中之重。绿色施工技术节材的重点是我国目前新建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垃圾需要减量,而且要加强回收利用。我单位对材料资源合理利用的措施:
1.对于施工用脚手架体系、混凝土模板支撑体系优先采用全钢化施工,提高材料周转次数,减少木材的使用。
2.钢筋加工、混凝土搅拌、预制混凝土构件、钢结构构件生产、门窗生产,采用工厂化加工。砌筑、抹灰砂浆搅拌商品化加工。
3.现场房屋采用周转型彩钢保温板。
四、我单位对节水措施、水源合理利用采取以下举措,以提高用水效率,同时确保用水安全
1.施工项目要进行施工用水量的计算,确定用水定额指标,并分别计量管理。将节水定额指标进行计量考核。
2.施工现场建立雨水、中水或可再利用水的搜集利用系统,使水资源得到梯级循环利用。并且为防止二次污染造成的浪费,定期清洗和消毒贮水池、水箱等,并做好记录。
3.施工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
4.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供水管网根据用水量设计布置,管径合理、管路简捷。采用节水系统和节水器具,安装计量装置,提高节水器具配置比率。
5.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设立循环用水装置。
6.处于基坑降水阶段的工地,对水质进行化验,符合标准的,优先采用地下水作为冲洗用水和生活用水。
7.大型施工现场建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充分收集自然降水用于施工和生活中适的部位。
8.推广施工中非传统水源和循环水的再利用技术。
9.为确保避免水源对人体健康、工程质量以及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进行水质检测,要符合相关水质标准规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