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课程思政的建设成效

课程思政的建设成效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2 17:42:1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课程思政的建设成效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课程思政的建设成效

篇1

海原一中张有余

作为中卫市思政课建设联盟委员会的委员,2020年9月22日,我应要求参加了中卫市中小学思政课建设联盟成立会议,通过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结合自身教学,有以下心得体会:

一、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

教育是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的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

二、为学须先立志。志既立,则学问可次第着力。立志不定,终不济事。

篇2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c)-0197-01

1 充分认识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作用

认识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作用,是加强高校该课程建设的关键。作为一名从事此教学的老师,务必要明了形势与政策教学的主要作用,即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改革发展所处的国际环境及时代背景,全面认识和正确理解党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政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正确看待国内外形势,自觉抵制错误思想的影响,正确把握未来,勤奋学习,成才报国。介于此,我们可以看出,高等院校进行形势与政策的教育教学时其他马列理论课程无法比拟的,无法取代的。而且,对学生进行马列的理论知识教学,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但是形势与政策的课程教学就并不如此,它可以建立是当下实效的基础上,该课程老师讲解的主要内容,也是最近发生的国内外大事,比如我党的“十”以及“两会”。

当下有很多的高等院校都没有认识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对此类课程缺乏科学的认知,部分高校不能很到位地理解形势与政策的作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壮大,在校大学生基本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这对高校的领导来说,更是有必要开设形势与政策的课程,无形当中也减弱了该课程的教育投入,图书资料以及相应的师资队伍建设、学时学分等都缺乏必要的投入,造成高等院校的形势与政策的课程教学处于一个自生自灭的状态。目前某些高校还存在此类情况,那就是高校领导“迷信”知名专家,他们认为只要遇到一些重大事情,请相关知名的专家或者领导进行几次讲座就行了,没有必要大费周折地搞形势与政策的课程计划。上述只是问题的一个量化,如果这些糊涂认识不改变,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就难以得到发展和提升。

2 建立健全课程管理体制,明确责任分工

高等院校的形势与政策,虽然名称上区别与思想品德类的课程,但是究其实质,还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高校的形势与政策的授课形式丰富多彩,与之有关的管理部门众多,该课程没有固定的教材,涉及的教学内容也是与时俱进,追随时代步伐。因为形势与政策的课程内容具有实效性,所以很多大学生都期待上此课程,但由于受教育的学生面大,连续开设时间长,教学内容变化快,师资队伍成份特殊,所以我们又不能把它和一般课程一样看待,因此增加了该类课程的教学难度。

在教学管理上,形势与政策至少要涉及党委宣传部、教务处、思想品德教研室以及各系(学院)党团总支、行政等部门。众多的部门之间要明确分工,密切合作,形成一个管理有力的合作局面,这样才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反之,若各个部门之间互相“踢皮球”,就会使得该课程教学出现效果低,流于形式等现象。

全国各大高校的党委要树立重要的形势与政策的课程观念,分工明确,建立一个有序的教学网络,优化内部不合理的成分。另外负责高校日常教学管理的部门应该与其他部门之间积极协调,使得学校的形势与政策教学步调一致。作为高等院校的意识形态以及形势教育的主观部门——党委宣传部应该对全校的形势与政策课程统一规划,并定期的举办一些有关形势政策的讲座或者报告大会,充实形势与政策,弥补课堂教学上的不足。当然,各高校之间的具体情况不一样,实行的方式也不一样。总而言之,各大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形成管理合力,把这门课落到实处即可。

3 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拓宽教学内容

当下的各大高校的课堂上都具备了最基本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形势与政策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借助于此类设备丰富课堂教学的模式。比如笔者在这学期的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上,就运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我党“十”以及“两会”的视频,学生在观看视频后,有了深入的了解,笔者再对学生进行详细解读,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还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到了我国的方针政策。

对于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内容,很多的老师感到茫然,没有一个固定的尺度或者教材,反而有点无从下手。为此笔者经过总结归纳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将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内容与马列等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在教育教学的课堂上,形势与政策的老师可以在动态解读时事政治的基础上,进行形势观教育;(2)将形势与政策教学与爱国主义的本质联系起来,对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专题教学;(3)历来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内容都属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因为形势与政策的老师要实现两者的结合,把大学生关系国家大事,关系时事政治的爱国主义心情转化为学习好专业知识上,读书报国。

4 结语

作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有效途径,与时俱进地提高高校形势与政策的教学质量,增强形势与政策的课程是时效性,务必要以规范教学课程为基础,立足实际,立足我国现实国情,创新高等院校的形势与政策的教育与教学方法,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建设,积极进取,不断探索。引导大学生对我国的方针政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

参考文献

篇3

一、课程内容与思政教学融合的架构

环境化学是环境工程专业基于OBE①理念课程体系中很重要的一门专业课。目前,全国普通高校建有环境类本科环境化学专业点700余个,每年招收新生数万人。该课程的质量和内涵建设的推进符合一流本科教育的时代需求及生态文明建设所需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的国家需求。环境化学虽主要是基于化学的理论和方法,但又有别于传统化学课程的教学重点。该课程是结合地学、生物、医学等交叉学科技术,以污染物为研究对象,注重将化学理论应用于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研究污染物的甄别与表征、生成与释放、环境赋存与归趋、转化与代谢、毒理效应与健康影响以及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的一门课程[4],同时,环境化学也是支撑生态文明建设、保护人体健康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学科,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多介质体系,涉及气、液、固等不同形态与尺度的污染物;(2)多专业覆盖,涉及农业、冶炼、化工、交通等不同行业所导致的污染问题;(3)潜在危害性,涉及影响人体及生态健康的污染物的暴露,污染危害性和风险性评价、预测与防治;(4)复合性,资源—经济—社会多系统融合,复合污染及多样化解决手段;(5)区域性,污染问题的地理空间差异,区域的环境、生态污染差异;(6)全球性,污染物跨媒介、跨界和跨区域迁移,影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环境化学以化学理论为主线,涉及普通化学、大气污染控制、水环境污染、土壤污染、绿色修复等诸多学科与方向,从环境、环境污染问题、环境污染治理三个方面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理论与原理的掌握、理论应用于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以及环境可持续发展思维的培养,这些都为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科学发展观[5]等思政元素的融入提供了有效载体与实践途径。

二、环境化学思政教学实践

本课程基于“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全方位将思政内容融入教学实践。采取课堂理论授课与学生课外拓展学习并重的模式,将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内涵作为主旨思政内容与环境化学基本理论、原理与方法进行有机结合,实现以下思政目标:首先是在专业理论知识的历史沿革与发展中体会文化自信;在案例教学和拓展自主学习中了解我国对环境问题基础理论的持续探索和伟大实践,深刻体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在专业领域深刻领悟并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培养高度的人类环境忧患意识、环境保护责任感和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并能够基于环境化学的新方法、新理论的拓展学习,对经济—社会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内涵和系统分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4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推进,西方社会思潮逐渐进入我国,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等思潮随着国内外经济、文化、政治交流逐渐传入我国,并在我国科教文体、社会生产、政治等各个领域形成巨大的影响,甚至一些在西方国家逐渐不受推崇的社会思潮也在我国找到了生存契机。西方社会思潮的传入有着很强的必然性,但其内容良莠不齐,在我国的传播广泛、深刻,尤其是对当代高校大学生产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时对教学内容、方法、理念进行创新,对于帮助大学生合理借鉴先进社会思潮,抵御不良思潮影响,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

1.1 思政教学主体内容弱化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目标是对社会文化氛围做出研究与分析,使大学生针对形形的文化背景做出学习,革新自我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多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被一再冲击,逐渐发生改变,久而久之偏离了传统思政教学所倡导的政治思想。如不及时改革思政教学内容,纠正和巩固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将严重影响我国年轻一代思想文化建设成效。

1.2 大学生主观意识受到冲击

西方社会思潮随着改革开放与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逐渐在我国落地生更,与我国传统文化体系进行相互渗透和融合,对大学生文的价值观造成极大的冲击,如不进行及时的思政教学改革,提升大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判断能力,大学生容易受不良社会思潮影响。

1.3 思政教学渠道受到冲击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和计算机迅速普及,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信息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师不再是主宰和控制大学生政治信仰和思想信念的权威代表,网络媒体乃至外来媒体均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自控能力与思想信念提出较高的要求,也对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2 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学改革对策

2.1 强化高校思政教师教育

高校思政教师是引导大学生思想前进的导师,其思想观念对大学生的思想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因而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要务是强化高校思政教师教育,对此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1)强化一线思政教师的培训教育。高校思政教师教育倾向一线教师,这是因为这些教师是与学生真正面对面,实施思想文化传播的主体,在倾听学生思想困惑,观察学生思想变化,与学生进行直接交流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因而听取这些教师对高校思政教学改革的看法,并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一线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很强的必要性;2)强化思政教学监控。强化对教师思想观念、教学理念、教育方法和教学成效的监督与控制,对于确保思政教学改革的贯彻落实和不断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此应通过听课、集体备课、座谈会等方式对教师的教学思想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针对性的改进对策进一步完善思政教学工作。

2.2 创新高校思政教学内容

创新高校思政政治教学内容一方面要坚守固有的正确思想导向,另一方面也应顺应多元化文化发展趋势,教会学生学生取长补短,辩证地看待问题:1)高校思政政治教育内容应具备充分的权威性和规范性,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信仰和思想信念,以思想教育作为思政教学的重要基础,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建设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要求;2)进一步完善与丰富高校思政教学内容,在多元化文化已成为必然趋势的今天,高校思政教学一方面要弘扬祖国优良传统,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另一方面也应教会大学生正视多元文化,使其在错综复杂的社会思潮中取长避短,免受不良思想的侵害。

2.3 改革高校思政教学方式

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使网络媒体信息成为影响高校大学生思想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可将网络媒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新载体,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改善思政教育成效。对此应注意两个问题:1)要积极地利用网络平台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宣传教育,通过网络宣传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取向进行正确的引导;2)创新教学模式。多元化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应摒弃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通过积极运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任务型学习等多种新型教学模式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其形成主动批判、主动分辨的能力。

3 总结

综上所述,在多元化文化对我国社会产生深刻、深远影响的今天,强化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有助使其学会辩证的看待社会思潮,进而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和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对此,高校应结合自身思政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从强化思政教育队伍建设,改革思政教育内容和创新思政教学,对思政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的改革。

参考文献:

[1]郑志强.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的三个维度[J].领导科学论坛.2013(7):19-22

篇5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9-0210-01

一、实施方法与过程

思政部联系大学生思想实际,精心策划和开展了“大学生模拟法庭“活动。每年上半年搜集热点、焦点案件进行遴选,邀请组织部、宣传部、学工部、各学院学工主任进行论证,确定本年度模拟法庭主题,制定模拟法庭活动方案、编写剧本。新学期开学后,教师遴选部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为期近3个月的彩排,指导教师全程指导,部领导把关,思政部所有教师积极参与,张贴宣传海报,选择在普法宣传日来临之际面向全院学生公演。

思政部从2009年开始,连续五年在大学生中开展了“大学生模拟法庭”活动,针对社会关注度高的突出问题,选取案例分别是“大学生伤害案”“交通肇事案”“大学生求职杀人案”和“大学生抢劫案”。这些案件能够紧密结合大学生实际,选择真实案例,尽力按照真实的法律工作要求和流程进行模拟,向学生提供真实的案件材料,按照法律工作者真实的工作状态要求学生进行案件的研讨和出庭。这种比较真实的法律工作状态模拟课程带给学生的是最大限度地接触真实法律的体验,极大调动了他们的兴趣,使他们能够充分调动自己平时所学的法律知识,并充分考虑到证据的运用、事实的认定等平时课堂教学所忽略的东西,全方位锻炼了自己的能力。

在组织开展“大学生模拟法庭”活动中,思政部在活动组织中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提前让参加排练的学生熟悉法庭程序。因为模拟法庭活动能不能顺利进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对于法庭程序是否熟悉,而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法律程序的熟悉上。活动指导教师带领大家反复排练,精益求精,力求真实还原法庭原貌,每一次活动都做了百分之百的充分准备。

二、引入真实法庭庭审

2014年2月27日,思政部引入了一场真实的法庭庭审。平顶山卫东区人民法院在我院2号楼701报告厅开展了一场传销案件庭审活动,公开审理被告人葛某、罗某非法拘禁一案,420余名师生零距离感受案件审理过程。本次庭审观摩活动为师生上了一节真实、生动的法律课。

审判结束后,法官们与师生进行了互动,就传销危害、怎样避免误入传销组织,以及误入传销组织后怎样自救等问题踊跃发言,审判庭庭长张峰一一认真进行了解答。本次活动,我院领导高度重视,学生处处长匡予生与卫东区法院刑事庭进行了多次沟通,并与刑事庭庭长亲临活动会场指导工作,充分做好了提审犯人、开庭审判、现场互动等各个环节的准备工作。卫东区人民法院刑事庭积极开展“新春第一课”教育活动,在请示上级领导后,精选了与大学生实际有关的案例。合作双方能够以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谨的作风对待每一个细节问题,确保了活动的圆满成功。“没有什么法律课比这更真实了,这种形式的‘课堂’希望以后多一些,更希望我们能与法官们零距离学习交流法律知识。”2013级矿井建设专业任雅鑫说。

为加强与卫东区法院更加深层次的合作,下一步将聘请法官开展法律专题讲座,带领学生到法院听审,组织教师到法院实践调研,搜集鲜活案例,强化教学效果,不断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构建并完善“课堂+活动+法庭+基地+网络”五环相衔接、相连接、相叠加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能模式,将思政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

篇6

学风是指学校、学术界的或一般学习方面的风气。它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上是指高校教师的治学之风、学生的求学之风以及校园的学习之风;而狭义上的学风是指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整体精神风貌,主要有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动力、学习氛围等。学风不仅是高校的立校之本,也是高校的灵魂体现。加强高校学风建设是深化高校教学改革,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也充分体现出高校的办学水平与办学实力。

一、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性

首先,加强学风建设有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学习品格,端正他们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其次,学风建设能够进一步规范治学之风。高校的主要作用是学术研究与培养高等人才,只有加强学风建设,才能纠正当前各种不良学术风气,并能让学生明白严谨治学的意义,学会正确的治学方法,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与教风。

二、当前影响高校学风建设的主要因素

(一)社会因素

尽管市场经济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也带动了社会进步,但一些负面影响也逐渐暴露出来,比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这些不良思想与社会上的各种不正之风正冲击着高校,从而导致一部分大学生价值观与人生观发生扭曲。很多大学生学习带有较强的功利色彩,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往往只对实用知识感兴趣,而不重视基础知识。

(二)学校环境因素

在教育“产业化”的背景下,部分高校办学理念存在一定偏差,过度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因此,盲目扩大办学规模,而自身软硬件设施却未跟上。比如,专业设置不合理,课程设置不科学,教学内容陈旧,人才培养模式滞后等。另外,对学生的管理机制不完善,在学风建设方面无行之有效的措施。师资队伍发展不均衡,个别教师缺乏责任感,业务水平不高,不讲究教学方式方法,仍以满堂灌为主,极少给学生单独思考的机会,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期下去,学生迟到、早退、逃课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三)学生自身因素

很多大学生无远大的理想与抱负,人生目标模糊,对今后的人生缺乏合理的规划。还有相当部分学生未完全适应大学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心理落差较大,缺乏学习动力。有的学生自我约束力差,常常沉溺于网络与网游之中,荒废学业。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学校不好,即使学了也找不到工作,还不如不学。长此下去,必将影响到学校的学风。

三、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充分发挥学风功能

(一)高度重视,强化学风建设理念

学风是高校办学理念与核心价值的直接体现,因此,高校领导必须重视学风建设,以本校精神与办学理念作为学风建设的指导依据,形成符合本校实际的学风建设理念。同时,高校要充分听取全校师生的意见与建议,确定学风建设的总体目标与近期目标,并制定详细的学风建设方案、实施措施,评价机制等。最后,要经校内外专家的统一论证后,选取合适的学风建设方案。

(二)健全管理制度,保障学风建设顺利进行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制度保障,有利于规范师生的治学态度以及行为方式。首先,高校要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抓好对学生的纪律管理、行为管理、考试管理等。同时,还应抓好对教师队伍的管理,从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设置等方面入手。要以学风建设为主线,健全评价与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定期评选师德模范、学习标兵、杰出校友等先进代表,并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从而在校内形成良好的舆论风尚。

(三)改进课程设置,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近年来部分高校规模明显扩大,但教学质量却呈下滑趋势。高等教育不具有义务教育那种纯公益性特征,很多家庭在做了大量的教育投资后发现高等教育质量不如人意,难免会有所抱怨。作为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必须与时俱进,尽量减少专业知识与社会发展的滞后期。这需要重新确定专业目标,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改进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强专业的实用性与前瞻性。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本专业的真正兴趣,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这样,逃课、考试作弊等现象自然就会消失,学习风气也会逐渐好转。同时,高校教务部门及学生工作部门要增强合力,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力争将知识教育与思政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从而实现“全人教育”。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端正教风、政风

首先,要重视高校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利用集中学习、讲座等多种方式,培养教师的职业道德感与责任意识。同时,要了解教师职工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与生活中的难题,使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要为优秀教师提供继续进修与深造的机会,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此外,还要抓好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修养与管理水平。

(五)创新理念,提升学风建设成效

高校要增强创新意识,运用更多切实有效的手段来加强学风建设,巩固学风建设成效。一要以社团建设为依托,引导学生自行组织各种健康向上、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他们的课余文化生活。这也能在无形中促进学风建设工作。二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网络学风建设。着力培育网络思政教育骨干力量,牢牢把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主动权。通过网上交流、信息等形式,打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三要经常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比如,在中秋佳节到来之际,组织大一新生参加“一封家书话亲情”活动,为家中父母写上一封感恩家书。又如,在校内积极开展相关创先争优活动,评选“先进班级体”“学习标兵”等,鼓励每位学生都参与进来,开创良好的班风学风。四要加强公寓文化建设,将公寓文化作为高校教育的延伸,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充分发挥出高校公寓管理独特的文化育人功能。经常举办公寓文化节、文明公寓、宿舍之星等评选活动,引导学生努力将公寓建设为温馨、舒适的地方。

总之,学风时刻彰显着一所大学的办校理念与治学精神,也是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工作,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并加强师德师风与校园文化建设,打造良好的学风氛围,充分发挥出环境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篇7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对立德树人提出新的要求下, 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改进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学, 是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面临并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国家首批示范性院校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在专业及课程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为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如何将学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既要注重职业人的培养,又要注重社会人的培育;既要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提高,又要注重人文素质素养的提升等等方面做了有效探索。

一、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建设目标

1.构建职业导向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以“职业为导向”为建设原则,构建“三四五三三”制人文教育课程体系。“三四五三三”制即:“三维素养培育、四类课程设置、五种能力融合、三方平台建设、三年学习贯通”。以培育“职业精神、职业心念、职业人格”三维素养为人文教育课程体系设计出发点,对应设置人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人文艺术修养课程、人文心理健康教育、人文就业与创业教育4类课程(群)模块。以融合“人文知识与专业知识、人文思维与科技思维、人文方法与科学方法、人文道德与职业规范、人文精神与创新创业”为设计理念,对应设置“自我认知与体验学习、活动熏陶与自主学习、内化修为与开放学习”3方实践平台,人文教育课程开设将贯通学生3年学习全过程,确保不断线、不掉链。

2.设置知行合一的人文教育课程内容。以“知行合一”为建设原则,跨学科交叉、跨课程知识线索整合设制人文教育课程内容。人文教育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共通,共同构教育课程教学活动内容。

3.建立职责清晰的人文教育课程构架。以“分类管理”为建设原则,构建以“设计、运行、服务”为职责任务的人文教育课程组织新架构。以“设计、开发、营销、监控、培训”为职责任务,人文社会科学部编制人文教育课程体系、课程大纲、课程计划、课程讲义(教材)、学生选课指南、教师教学指导手册、课程教学实践指导书等教学文件,进行任课教师岗前培训、课程资源库建设及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等建设工作;以“组织、管理、实施、评价、反馈”为职责任务,各二级学院负责人文教育课程的选课排课调课、师资安排、教室安排、实践教学管理、学生成绩评定、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等建设工作;以“协作、参与、承担、评价、反馈”为职责任务,学校各相关教辅部门负责课程体系评估、组织实践课程教学活动及学术讲座等教学任务。

4.建设进退有序的人文教育课程机制。按照“确保精品”的课程建设原则,首先,构建校校合作、行校合作、校院合作、团队合作的课程开发模式,最大范围地利用整合区内外人文教育界优质机构的优质人力资源和课程资源,构建高效的校级人文教育课程资源收集、开发、整理平台。其次,构建以行动为导向的课程评价机制及课程的末位淘汰机制。在人文教育课程必修课程中,每学年淘汰更新20%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题内容;人文教育选修课程实行双“淘汰”制,每学年淘汰选修人数不足20%的课程模块(群)及课程,每年淘汰更新20%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题内容。

二、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建设路径

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2项国家级及区级教学成果奖成果、2门区级思政精品课程及其他适用人文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的优秀成果.

1.系统设计、整体解决

人文教育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综合考虑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学生学习认知特点、课程特色及课程资源再建设、再开发等各方面的因素、又需要提供师资配备、教学设施保障,并不是将现有的人文教育课程优质资源的简单叠加。同时遵循边建边用的原则,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各类课程资源。

2.把握共性、体现个性

在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不仅要针对专业教育及岗位素质要求,建设以职业为导向的人文教育课程教学资源,同时还需要重视形教育课程建设的特色特点,并要考虑学习者的个体差异,课程框架设置中注重课程资源的层次性、多元性,努力营造宽松开放、灵活自如、简便并富有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不断丰富发展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体现共性和个性相结合。

3.逐步完善、持续更新

人文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理念繁杂、内容庞大,需要跟踪国内外高职院校人文教育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与先进做法,不断完善学校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内容与建设机制。因此,学校人文教育课程建设工作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全员参与、群策群力、滚动发展、不断充实的动态过程。

三、人文素质课程建设内容

1.课程开发

对应课程模块(群)组建相应的校级人文教育课程专业教学团队,同时在全校的范围开展人文选修课程设置相关问题调研,以此确定人文选修课程名称及主要内容,限时完成课程开展工作,计划在2013年春学期完成全部必修课程开发,计划在2013年春学期前至少完选修课程6门课程的开发工作,2015年秋学期前完成全部人文选修40门课程的开发工作。

2.教学文件

教学文件主要包括8个方面内容。一是课程调研报告;二是课程教学大纲;三是学生选课指南;四是实践教学指南;五是教学任务指南;六是教学资源指南;七是课程教学任务书;八是课程评价.

3.教材建设

对于人文教育必修课程,按照教育部、自治区教育厅有关文件规定使用指定教材,在教学实践中,要进一步丰富和优化指定教材内容,并把呆板枯燥的教材语言转化为鲜活富有感染力的实践教学语言,实现教材课程体系向教材教学体系转化。对于人文教育选修课程教材分三个阶段建设:一是临时选用阶段。即选用国内优秀人文教育课程教材;二是校本教材编制阶段。即编制校本讲义、校本人文教育课程教材;三是正式教材出版阶段。即在校本教材建设成为校级优秀教材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建设成为公开出版正式人文教育课程教材。

4.网站建设

根据学校精品课程建设要求, 建立课程网站,内容包括:课程基本情况、教学情况、学术研究、人员构成、师资队伍情况、教改与教研、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效果、课程介绍、教师介绍、教学大纲、参考资料、网络课件、使用教材、学习方法、作业习题、课程特色等相关内容建设成网络资源, 使广大学生和一线教师及其他需求者可以及时准确、方便快捷地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1]

5.素材建设

联合企业、院校、行业协会等单位,根据教学的需求,通过收集、整理现有已成型图片、视频、音频、图书资源,引进、购买、研制新的素材资源,建设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素材资源库。建成后的项目包含以下四个模块:音频模块、图片模块、视频模块及图书资源模块。通过资源库可提供按素材属性划分的不同类型及需求的分类检索,为师生教与学提供服务。

四、教学组织与实施

1.人文教育一体化课程结构图

2.组织实施

2.1课程组织

按照“分类管理、分工合作”的原则组织落实课程教学。必修课程由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部负责课程的整体设计、建设、监控、评价及组织实践教学活动等工作,二级学院负责课程选排调课、师资安排、教室安排、教师教学评价等工作,各有关职能部门按照教学任务指南中设定的主题内容,确定部门相应的教学任务;选修课程,人文社会科学部负责课程的整体计划、设计、建设、监控、评价等工作,二级学院负责课程选排调课、师资安排、教室安排、教师教学评价、学生成绩评定及实践教学组织工作等、各有关职能部门按照教学任务指南中设定的主题内容,确定部门相应的教学任务。

2.2课程安排

对于必修课程的安排要求与2012年秋季学期教学安排相同,在学生3年(1-6学期)学习期间全程贯通安排;对于选修课程安排:一是以自然班级为单位,由二级学院组织指导学生选修课程(以60人为限,不足40人不开班);二是选修课程安排2-5学期开设,2-3学期为正式选课时段,4学期为补选时段,5学期为补修选课时段;三是每学期选修课程分上下时段选修课程,1-9周为上时段,10-17为下时段,每时段学生限选1门课程,每周在2天时段内设置课程;四是每学期选修课程分2大课程模块、8个二级学院分2组单位,以“2×2” 交叉模式安排选修课程;五是学生3年时间需完成4门选修课程的学习任务,计8学分,128课时(理论84课时、实践44课时)。

2.3课程教学

对于必修课程,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任务可由一个教师承担,也可由不同教师共同承担完成;对于选修课程,课程教学任务由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教师分别完成。理论教学教师每学期需完成每门课程21个课时教学任务及理论学习成绩评价、学生总成绩汇总录入等教学任务,实践教学教师每学期则需按照实践教学指导书内容与要求,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完成每门课程11个课时教学任务、实践教学成绩评价等教学任务,学校各有关职能部门每学期则需完成4个课时的学术讲座或对应的实践教学组织活动等教学任务。[2]

2.4成绩评定

建立以行动导向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人文教育课程考核由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活动及学生答辩考核组成,权重分别占30%、40%、30%。理论教学考核由理论教学教师负责,以理论教学课堂纪律纪录、作业纪录、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质量等为主要考核点,要求在学期学习末一周内评定;实践教学考核由实践课堂签到纪录(学术讲座、主题班会)、学习期间有无违章违纪纪录、实践课堂教学活动参与记录或完成记录(参与学校实践活动及“五个一工程”)成效等为主要考核点,由实践教学教师在学期学习第二周内负责评定。最终由理论教学教师负责汇总学生理论与实践学习成绩,并录入教学系统。

五、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教学监控与评价

1.课程监控

由“监测机制+监测方法+反馈机制”等为要素构建人文教育课程监测反馈平台,即思政与人文社会科学部将选聘人文教育课程质量评价专职干事1名,负责期初、期中、期末课程计划、课程运行、课程检查、课程评估与信息反馈等工作,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员根据反馈意见及时修正解决,以保证课程质量,保持课程资源的持续更新等。[3]

2.课程评价

每学期,根据人文教育课程质量评价情况,对人文教育课程进行等级评定。对于连续2个学期达不到选修总人数20%的选修课程模块及课程,确定为不合格课程模块及课程,需要课程再开发、再构建、再设置;对于连续2个学期课程考核分值处于末位的必修课程教学专题,评定为不合格课程专题,需对课程内容再整合、再构建、再设置。

3.评价运用

对于连续2个学期达不到选修总人数20%的选修课程模块及课程,确定为不合格课程模块及课程的,连续2个学期课程考核分值处于末位的必修课程、评定为不合格课程专题的,分别给予1个学期的整改开发试用期,在整改开发试用期内仍达不到考核规定的,面向全校重新聘任课程负责人。对于专业教学团队中必修课程不合格专题内容连续2个学期达到30%以上,选修课程不合格课程连续2个学期达到60%以上的,面向全校重新聘任专业负责人。

参考文献:

[1]陈映;新型综合性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王旭善;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N];光明日报;2006年

篇8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以互联网和手机为载体,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等新技术,传播思想、文化、国情、社情和民情,表达观点,宣泄情绪,是校园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自党的十七大以来,安徽正在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意义重大。[1]作为知识份子聚集和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高校,忽视网络文化建设,放松网络文化管理就有可能丧失对国家政权、经济命脉、传统文化和社会舆论的主导权,后果不堪设想。2000年,同志在共青团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上讲话时就曾强调:“特别要认真研究互联网对青年带来的影响,努力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打好网上宣传教育的主动仗。”2010年1月23日,他又就互联网建设和管理提出了“五项要求”,提出:“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

一、研究的方法

在开展调查之前,笔者进行以下三项研究假设:1.安徽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领导机构相对完善;2.安徽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现状未能完全满足当代大学生群体成长的主观需要;3.新媒体平台建设成为安徽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新课题。

笔者通过登录安徽各高校校园网站进行访问调查,并对安徽省10所高校进行走访调研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其中选取有效样本为767份,男性398人,女性369人。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二、研究的主要发现

(一)安徽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之“危”

校园网络占领着高校信息传播的主渠道,而安徽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仍面临一些困难与威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忽视师生关注度和吸引力,缺乏群众基础,教学、文化、服务功能发挥不足,网络浏览量不大,已经成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第二,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具有独立性、开放性等鲜明性特点,良莠不齐、繁杂传播的网络信息会给大学生的造成严重冲击,甚至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第三,网上网下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初步形成,但影响力和实效性有待增强。第四,校园网优秀文化产品缺乏,供给能力不足,缺乏个性化、特色化、多元化的网络信息服务,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要求还有距离。第五,错综复杂的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较大,而高校的网络应对与疏导机制尚不够成熟完善,处理不当就容易触发“蝴蝶效应”,使校园突发事件中的矛盾不断蔓延、升级,影响校园和谐稳定。

(二)安徽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之“机”

安徽高校重视网络文化建设,积累的宝贵经验也蕴含着新的机遇,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近年来,安徽各高校在信息化投资方面基本保持平稳增加,千兆主干宽带已成为校园网主流,接入校园网的计算机数量已达到相当规模;校园网站建设成绩突出,校园网络公共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全省教育系统电子政务专网已建成了专用网络应用系统,形成了连通省市县三级和所有高校的电子政务网络体系。

第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规章制度逐步健全。近年来,从国家有关部门到安徽各高校都在网络规范建设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2004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2006年全国高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会议召开,2007年年初同志发表“以创新的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重要讲话。安徽各高校陆续建立健全了网络文化建设组织领导机制、校园网络舆情研判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安全保护机制、网络监管机制等工作机制,明确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部门、工作职责和制度,许多学校和二级学院都建立了承担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工作的专兼职人员队伍。比如:安徽理工大学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试行)》、《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实施意见》、《安徽理工大学校内优秀网站评比办法》、《安徽理工大学共青团组织微博使用与管理办法(试行)》等规章制度。

第三,新媒体平台建设成效显著。近年来,新媒体快速兴起,安徽各高校大力开发校园网络文化产品,丰富内容供应,形成了以“红色网站”为旗帜,以学术、新闻、服务类校园网站为主体,以BBS、QQ群、博客、微博等网络互动新媒体平台为补充的网络文化阵地。比如:安徽师范大学拥有近10万注册用户的蓝天BBS、总浏览量超过400万人次的“中国辅导员网”以及深受大学生喜爱、获得“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二等奖”的“丙辉漫谈”栏目。安徽理工大学建成了以新闻网、就业网、网上党校、网上团校、教学资源网为主的一批网络文化传播平台,以促进新生、家长、校友、师生交流沟通的共青团组织微博、QQ群、飞信群为补充的一批新媒体渠道,以及网络精品课程、电子图书资料资源、心理健康咨询、创业教育频道等一批特色鲜明、在师生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特色栏目。安徽大学建设的“安青在线”网站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实现了精品校园文化的不断传承、延续和发展,两次被评选为“全国高校百佳网站”。安徽工程大学全校13个学院党委、党总支建成开通“红色博客”,集理论性、教育性、知识性、互动性为一体,根据时代特色和网络语言特点选登优秀博文,为广大党员提供了学习交流,资源共享的平台,平均阅读数在3000次以上,增强了网络党建与宣传思想工作的实效性。

三、结语

事实证明,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始终处于动态发展之中,要想将安徽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好,就必须深入研究其发展规律,掌握其发展趋势,才能变被动为主动。结合时展的新形势和学生学习成长的新需求,利用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推动校园网络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的创新,不断丰富校园网络文化产品,打造具有校园特色的网络文化品牌,是繁荣发展校园网络文化的关键所在。[2]今后,安徽高校应认真贯彻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发挥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安徽网络文化建设研究课题组.安徽网络文化建设研究[J].江淮论坛,2010(1):182-188.

篇9

二、注重方法创新,拓展教育渠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辟网络文化建设新路径

方法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学校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网络媒体教育传播方式,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播和践行的网络空间以及舆论引导制高点。通过创新网络平台等教育和传播途径,努力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有效发挥各部门积极性,打造网络新平台。在校级层面,重点打造五大平台,即新闻资讯类网站“成电新闻网”、综合服务类网站“学生之家”、聚合类网站“成电新媒体联盟”、导航类网站“成电导航网”、视频类“影像成电”等网络文化创作、教育和传播的系列平台。同时,基于学生学习科研和思想交流等需求,研发和应用“面聊”APP手机移动终端应用程序,面聊软件坚持“去面聊,趣发现”的指导思想,设置了荣誉勋章、讲座抢票、课程查询及评教、志愿服务、新生天地、就业抢先看、奖助勤贷申请、安全伴我行,有效地将生活服务与思想教育引导有机结合;学校的各职能部门积极进行微平台建设,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传播,如党委组织部开发的“成电先锋”APP手机移动终端应用程序,将微党课、网上组织生活、互动讨论等融为一体,图书馆“书香成电”和“掌上图书馆”、档案馆“成电往事”微信平台等进行立志成才教育引导和传播;在学院层面,创建学院新闻网、微信平台、辅导员和学生微博微信等,如UESTC信软、资环港梦想湾、掌上大政管、青春生命等学院微平台。这些院校两级网络平台大力开展主题性、微细化、互动性的文化活动,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教育和践行的新渠道。充分利用网络新技术,开辟网络新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充分利用“国家精品课程”等各类网络学习资源,开设以社会热点为主题的微讲座、播放微电影等方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体式教育和传播,实现课堂上下、校园内外的互动结合,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引导大学生增强信仰力量和道德力量,进一步赢得青年大学生对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定力和信心。广泛寻求媒体支持,建立校外联动机制。学校与新华网、新浪官方微博、腾讯官方微博、四川新闻网等权威媒体建立了长期的校外媒体联动合作机制。与新浪微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电青春万岁”毕业晚会、“名校辩论邀请赛”均通过新浪微博、腾讯视频、中国大学生在线进行视频直播和图文报道,实现了以小见大的微传播和大效应,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实效的社会影响力。再如,开展主题性成电形象微博推广活动,以系列精美图片展现出成电优秀学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形象,基于联动效应实现40多家权威媒体广泛报道传播“我在成电等你”栏目。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大力推进与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高校逐渐形成“一校多区”办学新格局。作为广西区内唯一一所经济管理类专业较为齐全的财经类院校,广西财经学院也不例外,出现“两地三区”办学实践,即学校现有明秀校区、相思湖校区和防城港校区三个校区,分别位于南宁和防城港两个地区。“两地三区”办学模式进一步拓展教育发展空间,弥补教育资源不足,增加竞争优势。但是,校区的分散、学生人数的增多、师资队伍的紧缺,加上“90后”成为大学生主体,其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网络时代的到来,呈现多元复杂化趋势,致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弱化。因此,在“两地三区”办学模式下,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适应时展需求的复合应用型财经类人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课题。

1我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现状

所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价值客体,在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效力和效用特征及其所特有的效能属性对大学生这一价值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我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经过多年努力取得很大成效,但是,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人数的急剧增长,受办学资源及其条件的限制,我校出现“两地三区”办学新格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因此面临空前挑战:

一是财经类大学生道德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出现多元化趋势。随着“数字化”网络时代的到来,现代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大量信息的涌入,易使思维观念较活跃的财经类大学生在勇于接受各种新鲜事物和信息的同时缺乏自控与分辨能力,增加他们鉴别思想政治是非的难度,导致他们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以及个性心理发生极大变化。随政治、经济与文化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各种文化思潮的激荡与冲突,社会环境的多样复杂化,更使财经类大学生道德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出现多元化趋势,对提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有很大负面影响。

二是“两地三区”办学格局的影响。在“两地三区”办学模式下,校区数量增多以及区位分散,学生思想教育成本随之增加,各种教育管理资源未能有效共享,校园整体风气和文化缺乏统一性,学生交流受到限制,缺乏认同感与归属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力量不足,这些都无形减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体力量,降低工作效率。

2我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弱化的原因分析

2.1社会大环境变化的制约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改革开放纵深领域的发展,中外文化交流的密切,西方不良的文化思潮、没落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渗透,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人生态度等发生一系列变化,对思想观念活跃的财经类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影响,从而导致他们的思想认识、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发生很大变化,甚至出现政治信仰动摇、价值观念扭曲、责任感缺乏、诚信缺失等现象,增加财经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难度。尤其是在互联网的开放性、交互性、多元性等时代特性的作用下,获取信息的同步性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信息隔离与净化难度,致使财经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信用度降低,有效性受到挑战。

2.2家庭环境的消极影响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指出,孩子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然而,由于部分家长道德观念滑落、家庭结构不健全、非正规的家庭教育等,让部分学生从小就具有强烈的排他性,从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产生负面影响。当前,在“90后”大学生是整个家庭生活轴心的背景下,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若不能与学校思想教育的过程有效相结合,甚至在内容上、方式上与学校教育管理的原则与方法相违背,就会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极大干扰,影响其有效性。

2.3学校“两地三区”办学模式下的影响

2.3.1校区数量多和区位分散,资源未能有效共享,难以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两地三区”办学最大特点是校区分散,且有一定的空间距离,决定各校区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对沟通与协调要求很高,但受主客观因素影响,校区间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出现一定矛盾,处理不好,会分散或减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不利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统一性、一体化发展;校区的增加,虽为学校扩大招生提供便利,但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投入更多人力、财力及精力,思政队伍压力增大,工作难度相应增大;异地多校区办学,不同地区不同校区差异性较大,各种教学设施、体育场所、实验实训基地及图书资料等有形教育设施与资源难以形成实质性共享,且处于“边建设、边使用、边完善”状态的相思湖与防城港两个校区,各种有形教育设施资源一时难以满足招生规模的需求,容易导致学生情绪不稳定、心理失落和对学校不满,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

2.3.2校园文化氛围欠缺,难以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营造环境

处于“边建设、边使用、边完善” 状态的两个校区,由于多方面条件有限,学术文化交流较少,第二课堂活动规模和质量不高,缺乏大学浓厚的学术科研气氛和历史文化底蕴,校园文化环境和氛围难以形成;因地域、交通、经费等原因,长驻教师较少,上课教师流动性大,学生难以与教师进行多维思想交流和信息沟通;进驻两个校区的都是低年级学生,造成低年级与高年级学生接触不多,交流不足。学生缺乏与都市文化、校园文化的碰撞与交融,缺少教师的“言传身教”与高年级学生的“传帮带”,易使他们无法受到浓厚的传统校园精神文化的熏陶与感染,致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不明显。

2.3.3思政队伍力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难以开展有效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两地三区”办学条件下,学生思想教育事务的工作量成倍增加,整个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面临人手不够、力量不强的困难;在整个思政队伍中,存在着半路出家、脱离原专业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暂时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功底相对不足、多数人任领导职务,未能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业对待等现象;部分思政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缺乏责任心和情感投入,缺少敬业精神和工作热情,未能建立健康平等的师生关系,影响教育效果。

2.4财经类学生的片面认识

不少学生以为自己是学财经专业的,掌握经济管理类知识即可满足社会需求。加上多数学生在校园中所接受的教育内容与现实社会表现的具体形式存在一定反差,让他们在面对社会问题时往往只注重事物表面而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做事、看问题带有一定主观片面性。因此,部分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没什么实际价值,不轻易被认可,很多人持轻视乃至忽视态度,甚至因此而产生排斥心理,不愿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另外,财经类专业课程繁重,学生面临将来就业竞争的巨大压力,他们把更多时间与精力放在专业学习上,争取以优异成绩迎接未来择业的挑战,对涉及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课程则无暇顾及,很大程度上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3“两地三区”办学模式下,增强财经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基本思路

3.1从精神文化维度,增强财经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坚持以当今最前沿的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为基础,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财经类人才为目标,强化办学理念,整合、提炼形成“财经人”自己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大学精神”,深化拓展我校“弘德、明毅、和谐、日新” 大学精神教育内涵,丰富教育形式;联系学科背景,结合专业特点,提出具有财经类院校特色的校训校歌,积极构建反映时代精神的、为广大师生员工所认同的校园精神;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突破口,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校风教风学风宣传教育相结合,以加强学生专业思想和学习态度为保障,开展“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师德师风大讨论,推广“师德标兵”、“教学名师”评选,推出“教授谈学风”项目,以网络评选“嘉和励学金”为平台,举行“学风建设”推进大会,开展“文明生活每一天”学风督导,以真挚和谐的校风熏陶学生,以敬业务实的教风感化学生,以刻苦奋进的学风激励学生,提高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成效,克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弱化的弊端。

3.2从物质文化维度,增强财经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以财经类院校特色为视角,整体规划与建设各校区校园环境。通过增设校徽、校训及大学精神等标志性符号的方式对各校区校门、建筑、园区、道路等进行统一布局与整体规划,以对学校有贡献的名人、优秀校友、企业、企业家命名校园内的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公寓楼、体育馆、大学生活动中心等标志性建筑物、实训基地以及文化广场;结合学校历史,挖掘文化内涵,利用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重大事件等设计富有文化特征的人文气息;从教育和艺术高度,精心设计一些富有文化特征的人文景观,如喷泉、假山、园林等景观的创意布设及美化绿化,以及在道路、活动广场等公共场所布置具有丰富内涵的雕塑、书画等文化作品,营造高尚健康的人文景观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与熏陶,为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有利外部条件,从而达到加强和巩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目的。

3.3从行为文化维度,增强财经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建立社会―家庭―学校相互协作的社会教育网络,密切与学生家庭联系,形成渠道畅通和定期反馈的互动式双边关系。加强与社会合作,利用有利社会资源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逐步实现家庭、学校、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社会化;立足学科专业特点,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教学全过程,在保证经济管理学基础课与专业课等理论课教学基础上,每门课程穿插育人内容,用生动精炼的具体事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寓思想政治教育于专业实习, 融思想政治教育于大学生“三下乡”、“实岗挂职锻炼”等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了解和服务社会,锻炼意志,体验生命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校园信息网络建设与管理,开通红色专题网、博客(微博)、成长成才论坛、学业与人生讲坛等平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以校园文化品牌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校情通报会”、“校长在线”、“广西新发展 厅局长走进校园”系列报告会及“一院一品”等大型精品校园文化项目,安排学术前沿讲座、人文讲座、知识竞赛、体育比赛、文艺汇演等文化交流活动,为“两地三区”学生搭建交流平台,提供更多面对面互动沟通机会,以强化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和热爱,形成“两地三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合力化。

3.4从制度文化维度,增强财经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坚持以制度为抓手,建立“两地三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联席会,落实思想政治教育会议制,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机制;定期召开学生工作委员会,举办“两地三区”学生思想状况研判大会,健全学生思想分析制度;建立和完善分层次、全方位、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有针对性研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际问题;健全教学―管理―服务三大系统“人人有责,齐抓共管”责任制,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和任务落实到各校区各部门和具体责任人身上,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机制;健全思政队伍建设制度,增加专兼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加大职业培训培养,提高整体素质,为他们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创造条件,提供保障;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评估考核机制,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量化,纳入学生综合测评体系,推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考核制度,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反馈系统;从思想建设、宣传、资金投入、硬件建设等方面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营造“全社会都来关注学生思想动态,都来关爱学生成长成才”的氛围。

参考文献

[1] 张婷婷,张媛媛.多校区办学模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初探――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J].文教资料,2009(21).

[2] 韩华.制度安排: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维度[J].思想教育研究,2009(2).

篇11

近些年,国家与社会各界愈发注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多数高校均已开始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是,国内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时间较短,在建设积极心理健康体系层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基于学生具体发展状况,明确影响学生个体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逐步完善与健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现阶段国内高等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所在。自21世纪以来,伴随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兴起和广泛运用,诸多心理学研究者与工作者以高校育人目标、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为基准,牢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关键点与重点,建设完善且科学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致力于探索以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积极心理健康工作模式,使学生在习得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健全自我人格,有效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一、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面临的困境

(一)过度关注心理消极问题,忽略学生积极品质培育。现阶段,多数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当中普遍采取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兼并的被动化教育模式,将关注焦点置于存在心理问题的部分大学生身上,将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视作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任务,而此种教育模式并不具备科学性,最终导致教育过程逐渐脱离培养积极品质的育人目标。在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理健康教师将解决学生心理问题视作首要任务,仅注重学生的问题,而忽略了积极品质培育。与此同时,部分高校以增设心理健康相关课程、举办讲座以及张贴海报插画等活动为依托,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但此种以心理问题预防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动,致使部分学生仅关注个体存在的消极因素,忽略了个体优秀品质的挖掘与提升。(二)心理专业师资力量匮乏,组织管理体系尚未完善。近年来,国内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优秀人才匮乏,部分高校始终存在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有些教师在毕业后便直接从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岗位工作,其心理学理论还未达到深厚与扎实的程度,且部分教师也并未接受专业训练,所采取的心理疗法及咨询方式较为陈旧,无法充分满足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发展特征,心理健康教师职业技能与专业素质均亟待提高[1]。与此同时,高校建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属于系统化工程,需要高校各个方面共同合作,惟有各个学科互相渗透、充分配合,才能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国内部分高校欠缺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并未构建系统性与相关性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仅是以心理健康教师与思政理论课教师为依托简单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最终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成效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成效甚微。(三)教师倾向心理问题解决,致使教育关系发生僵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根本目标在于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这一理念,在广大师生群体内心深处根深蒂固,这对教育成效提升以及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具有反向影响。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高校辅导员、思政理论课教师以及心理健康课教师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主体,而学生则作为受教育对象接受各教育主体的心理疏导与理论灌输。多数教师将问题解决视作核心教育目标,借助心理疏导与辅导咨询等方法解决部分学生在心理层面存在的问题。但是,部分学生因为担忧被其他同学过分关注,通常不愿积极主动地向教师咨询与自身有关的心理问题,对于心理疏导和辅导咨询亦会产生抵触与排斥心理,教育主客体之间存在的对立关系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的难度,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设,最终使得心理健康教育从整体上效果欠佳。

二、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策略

(一)兼顾积极心理品质培育及心理问题解决。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等院校心理健康课程教育目标表现在培养学生群体过硬的心理素质,以及帮助部分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有效解决问题两个层面。只有兼顾积极心理品质培育及心理问题解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从本质上获得提升。在积极心理品质培育层面,学生个体要在日常生活与学习过程中重视、关注积极品质养成,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也要直面困惑和问题,并积极解决。因积极的体验对积极品质培育具有正向影响,所以大学生在校园生活当中要主动参与可获得积极体验的实践活动,以积极体验的不断积累为依托推动积极品质培育。基于教师视角而言,教师要将积极品质培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当中,不断更新教育手段,不仅要注重部分问题学生的心理问题解决,还要致力于促进所有学生的协同发展,全面培育学生的积极品质。基于学校视角而言,应重新定位心理健康教育核心目标,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引导,对教育目标加以整合[2]。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相对于仅解决心理问题而言更具现实意义。因为积极心理品质有着预防及治疗的功能,只要学生能够积极发展,充分激发其内在积极因素,必然可规避心理问题的出现。学校把积极品质培育置于教育目标体系的重要位置,可促使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实现其育人价值。(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师资力量建设。教育工作者应始终以个体专业技能与高尚人格教育、引导学生,以自我良好素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三观、素质与品行进行积极影响,明确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工作态度,面向学生群体传递正能量信息,争做学生榜样。部分高校中,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教师并不具备夯实且深厚的理论基础,心理咨询专业技巧和技能也相对滞后、保守,所以难以充分顺应当代大学生群体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诉求,也难以真正感受学生当下心理状态,致使教师在具体咨询与授课过程中很难提升教育成效,所以必须丰富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加强其心理咨询和教育技能技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授课教师与心理咨询室教师,应提升个体专业素质,着重培育个体专业技能,积极学习现阶段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发展的新方向与新知识。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学习与掌握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逐渐从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深入到实践方面,使其在具体教育活动中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的消极问题,所采取的教育和治疗方法也应具有积极性,从而充分呈现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除此之外,也要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积极的工作态度。从学校视角出发,校领导要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在充分体谅教育工作者辛苦的基础上,也要深入了解其心理诉求,优化工作环境,从经济层面为需要照顾和关怀的教师给予支持与帮助。高校还要把积极因素融入教师教育工作中,深挖教师积极力量,强化教师积极感受,促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现长远发展[3]。(三)有效拓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范围。一方面,把心理健康教育充分与各科教学整合。在课堂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各学科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和价值,促进多学科互相融合渗透。教师应在课堂教育中创设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并借助丰富教育内容、更新教育手段等方式,促进学生们积极思考,在民主与平等的师生关系当中,有效完成相应教育任务。另一方面,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渗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众所周知,外在环境对大学生群体心理品质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且对学生而言,校园生活是最为直接的外在环境。所以,着力建设校园文化,对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具有潜在驱动力。诚然,校园文化隶属高校隐性课程体系的分支,不但对学生心理品质具有无形影响,而且与学生个体心理健康也有直接联系。因此,在建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过程中,重视校园文化构建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理论是为了改善社会大众生活质量与水平而存在,积极心理学理论由西方国家传入中国,而我国针对积极心理学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多数心理学领域研究人员表示积极心理学是以传统心理学为基准的变革。伴随国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以提升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广泛运用,高校逐渐开始立足于建设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而在此过程中,要以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德育属性为基础,充分发挥心理健康在德育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和价值。在具体教学中,兼顾积极心理品质培育及心理问题解决,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师资力量建设,有效拓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范围,从心理学理论与思政教育理论等诸多维度,建设完善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从而可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与成长[4]。

参考文献:

[1]方丽芳.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论丛,2019,17(Z1):53-56.

[2]边玉芳,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1(6):115-118.

篇12

[摘要]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队伍经过近几年的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没有建设成一个有效的团队。存在教师水平不一,人员不稳定,专业化程度不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通过分析目前新的工作形式对高职就业指导人员提出新的要求,借鉴国外成功经验,通过严格准入制度、注重培训与培养、加强评估与考核、出台政策与法规、引进校外兼职教师等措施,加强高校就业指导团队的建设。

[

关键词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团队建设

一、当前就业指导团队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形势的进一步发展,现有的就业指导团队越来越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如下:

1、团队的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教育部指导性指标,专业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生的师生比不低于1:500,而现实差距巨大,有些高校甚至达到了1:1000。

2、团队的专业化程度不高。部分教师甚至从未受过专业培训,职业资格证拥有率不能达到100%。

3、团队结构不合理。普遍缺少来自企业一线的兼职教师,校外教师真正到学校参与就业指导教学工作的,不足2%。

4、团队能够提供的服务有限。当前的团队,还不能有效提供全程化、差异化、精细化、导师化的就业指导。

5、团队得到学校的重视不够。各高校在对待就业指导团队的建设方面,远不如其他专业教学团队。

二、解决途径

面对高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任务,如何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建设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需要着力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要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教师选聘机制。一是要坚持严格的选聘程序和标准,严把质量关,从源头上保证就业指导队伍的质量。二是就业指导人员的配备应坚持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要严格按照就业指导教师、就业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生的师生比不低于1:500的比例设置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岗位,保证每个院(系)的每个年级都有一定数量的专职就业指导人员。

2、要加强就业指导队伍的培养机制,加强对就业指导人员的岗位培训,着力提高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推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准入制,坚持岗前培训、日常培训和骨干培训相结合。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坚持日常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中长期学习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学历教育与在职培训相结合,国内培训与国外研修相结合,逐步建立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多形式、重实效的培训格局。

3、要强化考核,进一步健全就业指导队伍管理考核制度。一是建立健全管理评价机制。在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范围内,根据自身特点,加强对就业指导教师的管理,对他们履行职责提出严格的要求,研究制定客观、科学的考核评价办法。二是优化考核奖励激励措施。将考核结果与职务聘任、津贴奖金、评优评先挂钩,对工作不称职教师或工作人员要及时调离工作岗位。建立能进能出、优胜劣汰、充满活力、动态的用人机制。

4、在学校中设立“就业指导专业”。学科建设是加强职业化、专家化队伍建设的有力支撑。通过专业建设,对就业指导活动的内容、手段、效果等进行研究,给实践活动以有力的指导,可以大大提高了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有效性。只有专业化的培养和建设,才能使就业指导人员向专家化方向发展,催生职业化的队伍,从根本上解决就业指导教师的职业定位问题[1][2]。

5、加强实践锻炼。就业指导教师要在大量的日常工作实践中总结就业指导工作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实践锻炼是培养就业指导教师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加强其在岗位上的锻炼;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他们开展社会考察、社会调查等活动,增加他们接触社会、了解国情的机会;通过校内上下交流、岗位轮换、校外挂职锻炼等多种途径,为他们开阔眼界、增加阅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创造条件。

6、解决好专职就业指导教师的出路问题。高校要对从事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的长远发展做出统筹安排,对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就业指导教师予以重点培养,条件成熟时,根据工作需要逐步提拔到领导岗位;有些教师可作为骨干进一步加以培养,继续留在就业指导教师岗位,也可输送到教学科研工作或行政管理岗位,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加强高校学生就业工作提供人才保障[3]。

三 总结

1、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发展,社会就业形势的严峻性进一步加剧,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从2000年的107万,猛增到2015年的749万,加之各高等院校之间的办学竞争越来越激烈。优秀的就业指导团队,有助于学生就业。

2、加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团队的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实现就业指导的“四化”:全程化、差异化、精细化、导师化,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职业指导,帮助学生实现充分就业,利于全面推进高职学院内涵建设,提升高职学院软实力,对于实现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团队建设是协同矫正的过程,是开发团队整体协作,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的过程,这种能力超越了个人能力,使团队的智慧潜力得以显现,开发集体智慧,实现1+1>2。优秀的指导“团队”,可以为学生提供全过程、差异化、精细化、导师化指导。

参考文献

[1]昌兵.试论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J].就业队伍建设,2014(10)

[2]赵劲.促进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师资“专职化”的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5(1)

[3]刘建新.高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3)

篇13

近年来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主要得益于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教育部鼓励职业教育开展以现代学徒制来实现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的不断深入,以此来实现对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现代社会发展对于职业技能人才需求量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这也促使各行业开始与职业教育展开合作,共同进行人才培养,并在职业教学中纳入各行业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本院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过程中,对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极为重视,并在实践工作中进行不断探索,从而提升自身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特别是在近几年人才培养工作中,主动落实新要求,将“三全育人”、“课程思政”、“1+X”证书试点以及现代“学徒制”试点等落实到实际教学改革中,以2019级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专业为例,通过将专业设置积极对接产业需求,实现教育过程与生产过程、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等的有效对接,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本院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

一、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与方式

(一)人才培养目标

针对粮食储藏与检测技术专业自身的特点,在具体人才培养过程中,强化对学生专业知识教授的同时,还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在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过程中,根据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专业人才的特征和现代学徒制的特点,培养学生扎实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同时充分强化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其毕业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充分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粮食、食品行业,能够从事粮油运输管理与出入库作业、粮情检查、粮情控制与处理、粮油质量检验、粮油质量安全检测、粮农食品安全评价等工作,成为社会优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

以就业为导向,本专业与象屿集团黑龙江分公司、益海嘉里齐齐哈尔分公司等企业合作,针对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专业学生的特点采取现代学徒制的模式进行教学,打造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1.素质要求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要求学生首先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具备坚定的信仰和追求,同时还要强化其责任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强化自我管理,具备较强的职业规划意识。通过开展学徒制培养模式,学生在工厂内进行实践操作,不仅能够强化其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还能够使其在校期间即完成职业道德教育,养成良好的职业操作习惯,并对工作认真负责,勇于在工作中进行开拓创新。2.知识要求对于粮油储藏与检测专业学生而言,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开展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熟悉粮油储藏与检测常用仪器设备结构、工作原理的同时,还要掌握粮库智能化相关信息管理知识,熟悉粮油储藏与检测的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以及粮农食品相关标准、质量检测及安全评价等相关知识。3.能力要求学生毕业后,社会对其能力要有较高的要求。其本人能够严格执行粮油仓储管理、农产品食品检验等职业的国家行业相关标准;能够制订并严格执行(粮油)仓储管理员、农产品食品检验员等职业岗位群的工作计划,按岗位责任制及文明生产的要求参与生产作业过程;能够独立完成和组织实施粮食质量检验、油料油脂质量检验以及粮油质量安全检测等工作,并进行质量分析和评价;能够对谷物、油料原料等粮农食品进行质量检测与安全评价。

(三)人才培养方式

采取先招生后招工的方式,并对招生的学生明确其双重身份,即不仅具备职业院校学生身份,还具备企业员工学徒的身份。具体的培养方案由本院和企业双方共同制定,并明确课程标准,及开发新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学徒工作实际和企业生产育训结合,在岗培养、工学交替,将企业的真实生产、服务项目引入专业,引入课堂,使学生既能够在校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又可以通过企业真实岗位的演练,不断提高实操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最终将企业的岗位技能评级与学生技能职业资格考核相融合,即实施“学历证书+农产品食品检验员、(粮油)仓储管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

二、职业范围与专业课程体系

(一)职业范围

本专业订单班主要面向象屿集团黑龙江分公司的职业岗位需求,从事粮油仓储管理或其他农产品检验、粮食深加工生产相关质量控制等工作。

(二)专业课程体系

本专业现代学徒制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公共必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和专业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学徒岗位课程)。具体要根据国家教学标准要求设置具体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同时还要结合企业最新技能标准规范,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尽可能与职业及岗位工作等内容进行对接。1.公共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素养、党史国史、体育、计算机基础、军事理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社会实践、实用英语、就业指导与创新创业教育等课程。2.专业课程模块,如表1、表2所示。

三、基于本院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所提出的合理化建议

在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还没有统一的人才培养标准,本试点在借鉴优秀的管理和实践经验时,也对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建设成效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一)规范“双导师”教学团队

“双导师”教学团队在现代学徒制建设中至关重要。校企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和教学管理,需要学校遴选的骨干专业教师与企业遴选的优秀技术骨干通过身份互换的方式共同推动师资队伍建设。职业院校需要制定校内专业教师的认定标准,即要求专业教学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学历,同时在实践经历和科研创新方面也要有优异的表现。相较于校内导师队伍,企业方面相对薄弱。为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建议将企业培训导师队伍的建设标准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并规范化。

(二)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

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专业教学方法最突出的特征是实际、实践、实用。因此在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基于学生这一中心,强化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并通过任务驱动及项目导向开展实践教学。教学形式上突出体现职业教育的开放性,所以校企均需要具备实训设施齐备的实习实训基地。

(三)搭建“校企共赢”的育人平台

本院立足于教书育人,更重视学生能否通过培养获得胜任工作岗位的基本技能,所以要求企业能提供粮油仓储管理、粮油质量检验等相关的实习岗位;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够接触到粮食行业的主流技术。而且企业还要能够确保学生顶岗实习的规模,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要配备具体的指导教学,及时对学生实践操作过程中各种问题进行指导。而企业立足于发展盈利,更看重效益。

(四)探索灵活机动的教学管理机制

在具体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开展过程中,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要确保灵活性和机动性,因此要积极探索对该培养模式更具适应性的教学管理机制,积极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和强化教学质量监管。同时企业也要加强相关管理和保障制度建设。这样才能进一步优化现代学徒制合作机制,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重要的保障。

(五)完善毕业资格与职业资格体系标准建设

非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学生通常通过在校学习,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教学活动并修满学分即可毕业。而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建议要求学生至少获取一个与专业技术岗位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相关的人才培养改革方案更应着眼于完善学生的继续教育培养与终身教育培养。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将不再由学校方面主导,而是侧重于由企业引入基于工作岗位的职业资格培训与认证。

(六)构建人才培养效果的质量评价体系

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的考核方式,更应该注重校内外导师之间的有效沟通,提升育人的默契。在实际考核工作中,要强化企业在现代学徒制中主体作用的考核,而且实践考核内容还要积极与企业技术标准衔接,从而实现校企的深度融合,确保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结语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出来,在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职业院校而言,为了能够进一步发挥自身的优势,应积极构建基于校企共育,工学结合的双主体育人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这样不仅能使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受益,更是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张静,刘玉兵,贾健辉,等.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19,(1):114-115.

[2]贾娟,王林山,魏秋,等.基于食品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估体系研究[J].农产品加工,2019,475(3):92-95.

[3]胡志强.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科技资讯,2017,15(23):252-253.

[4]刘巧芝,徐丽.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为例[J].农产品加工,2015(4):81-8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