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关于茶道的知识和讲究

关于茶道的知识和讲究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2 17:42:2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关于茶道的知识和讲究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关于茶道的知识和讲究

篇1

[基金项目] 辽宁省教育厅2012年度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关于在外经贸类院校开设《外国文学与文化》课程的尝试与研究”,项目编号396。

【中图分类号】 G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202-2

日本茶道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它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很强的审美特征,是一种日本茶人所推崇的茶汤道礼仪。从古至今它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刻的影响着日本人的文化生活,使研习茶道的人们和组织越来越多,遍及全国。

一、日本茶道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饮茶具有悠久的历史。据史书记载饮茶始于春秋,早在《晏子春秋》中便有茗茶的记载。在唐代,饮茶习俗不仅流行于我国国内,还远渡重洋传到日本。公元801年,日本高僧空海、最澄来到中国进行访问,经过一段时间在中国的潜心学习,他们掌握了中国的饮茶文化和习俗,回国时带回了大量中国的佛经和茶种,并把中国的饮茶知识在国内传播开。从此,日本开始种茶。到了中国宋代,日本僧人荣西来华,回国时同样带回了大量的茶种,再次使中国的饮茶文化在日本民间流传,此后,种茶和饮茶的风气逐渐在日本盛行。日本的饮茶文化从一开始便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形态,即僧人茶和武士茶。不管是僧人茶还是武士茶,都有着浓厚的中国饮茶文化的烙印,这段历史通常被称为日本茶道前史,即被认为是日本茶道产生以前的茶文化史。中日两国专家学者已达成共识,日人的饮茶文化来源于中国,中日两国在茶文化方面有着较深的渊源,中国茶文化在不同时期不同方面对日本有着长期的影响,日本茶道的历史是随着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发展而发展的。15世纪末16世纪初,村田珠光、千利休等人把饮茶行为注入思想,又逐步制定了更为详细、系统的规范,诸如厘定了茶会的种类,规范了茶器具的种类,确定了茶室、茶庭园的格局,制定了主人点茶和客人饮茶的基本动作流程等等,终于创造出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日本茶道。

如今,茶道已融入了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当中,人们将学习茶道和开展茶道活动作为一种以茶会友、修身养性和对艺术的高雅追求。爱好茶道的人往往成立小的组织,彼此选择日期互相邀请。

二、日本茶道文化的饮食礼仪

日本茶道有一套严格规矩,颇为讲究。茶道仪式可分为庆贺、迎送、叙事、叙景等不同的内容,流派颇多。现代的日本茶道举行的场所有一套特殊的规定,通常,茶道举行的的场所都是有茶的庭园和茶的建筑组成,即茶庭和茶室。茶庭与主要用于眺望的禅宗枯山水庭园不同,它重在近距离体验,使客人在其间经一条露湿的小径,被沿引至茶道仪式的主建筑物―茶室。茶室的布置也是举行茶道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十分讲究,一般要求简朴而优雅,入口的地方是一扇活动的矮门,客人宜躬身入内,表示谦逊,而主人则跪在门前迎接,以示尊敬。茶室内一般悬挂名人字画,陈设古玩,还放置青瓷茶花瓶,供宾客欣赏。茶室正中设有烧水用的陶制炭炉和茶釜,炉前放着茶碗和各种饮茶用具。另外,茶道饮茶也有很多讲究,使用的茶碗也多为历史珍品,点茶、冲茶、递茶、加水、品饮都有一定的方式,主宾大都是跪在地上恭敬地双手捧碗,喝茶时一定要三口喝尽,最后一口一定要发出声响,以示对茶的赞美,茶道所用的茶,色泽碧绿,略带涩味,饮茶时常备有点心,糕点之类食品,以调和口味。所以,茶道对于日本民众来说,不是通常解渴消乏的活动,而是一种讲究礼仪、陶冶情操的民族习俗和传统文化。

三、日本茶道文化的精神实质

日本茶道的内容不仅局限于外在表现形式的各种艺术方面内容,在内涵方面还具有其独特的一套哲学思想,因而不能将其简单的归为艺术活动一类。对于这种不同的观点,日本著名文化学者久松真一先生的观点获得了为数众多茶道研究者的认同。他从宗教的角度出发将茶道定义为:“茶道文化是以吃茶活动为契机的综合文化体系”。他认为茶道文化体系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和统一性,包含了宗教、道德、哲学等诸多方面的复杂内容。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今天日本主流茶道流派“三千家流”的始祖千利休大师将茶道精神归结为“和、敬、清、寂”四个字。从事 日本茶道的人士毕生所追求的目标就是这四个字,日本茶道文化倡导人们通过净化心灵、提高品行、磨练意志、学茶上茶,将人们克服困难信心以及道义感进行增强,进而达到升华思想境界这一最终目标。

“和”是表示整个茶事进行过程中具体形式的和谐以及人们内心情感的平和、宁静,意思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和睦、相互礼让、谦卑友好、和谐共处的状态。另外,茶庭院、茶室以及茶具等等 ,其色彩、形状、宽窄、长短以及大小都应该保持协调和完整,给人一种和谐之美,使整个茶事活动在一种平和,宁静的氛围中进行,从而实现一种参与茶事的主人与客人之间、客人与客人之间、甚至是人与所涉及到的器具、环境之间的理想关系。这个“和”字不仅仅源于佛教的教义,也是儒家基本精神的一种体现,充分体现了日本整个国家内部所极力追求和保持的一个完美理想状态。

“敬”是指相互尊敬,主要建立在“和”这一基础之上,共同实施茶事的人士并不分身份的高低和贵贱,全都聚集在窄小茶室里面,沟通感情和品茶畅饮。茶席上虽然设有上座、次座、末座等席位,但这决不是身份的象征,而只是茶室内设定的座位而已。这体现了禅宗佛教的“心佛平等的精神”,即指参与茶事的所有人,甚至包括人与物都是互相平等的。敬是专注与归依是佛教的三昧,是儒教程朱学派的主一无适,即是专注、专一、没有杂念。从这我们不难看出,茶道文化在禅宗教义之中还蕴含了日本神道“万物皆有灵”的精神。而且这种通过茶事追求人们贵贱无差别的理念的建立,在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极为难得。

“清”是纯洁、幽静,即要求和茶事相关的人和物必须要洁净,这是对身体及周围一切事物都要求洁净和美好的一种渴求。在被称为露地的茶庭里,茶人们要随时泼洒清水,在迎接贵客之前,茶人们要用抹布擦净茶庭里的树叶和石头,茶室里不用说是一尘不染的,连烧水用的炭都被提前一天洗去了浮尘,茶人就是这样通过去除身外的污浊达到内心的清净的。 当每个人都具有清澈透明的心以及纯洁无暇的内心时候,才能够领略和享受大自然之美,轻松愉快地生活。达到了这种意境才是茶道内涵“清”的实质意义,即茶道的本来面目。日本茶道中的“清”完全体现了日本民族的独特民族习性,不只是要求保持清洁,而且具有具有更深层的含义。茶道重要典籍《南方录》指出:“茶道的目的就是要在茅舍茶室中实现无垢的净土,创造一个理想的社会。”可见这条箴言的寓意之深。

“寂”就是指不贪图奢侈生活、谦恭以及朴素,倡导人们不管世俗有多纷乱,都要具有一颗平常心,做到谦虚做人,拥有无私和坦荡的内心。它是佛教中所讲的“空寂”一语,也是佛语的“寂灭为乐”,这是消除了心中妄想烦恼的境界,即是消除一切心中的杂念,达到无年无想的境界。如果说前三个部分是茶道的修行途径,那么“寂”就可以看作是茶道修行的出发点与目的地。“寂”在梵语中指“静寂”“和平”“静稳”,它还在佛典中被用作“死”、“涅”、“无”的意思。茶人与客人通过茶事进行修行,在茶事的过程中领悟到对世间万物的否定,便进入了一个无的世界,这里没有声音,没有色彩。日本茶道中的寂也便是倡导人们无论世俗如何纷乱都要有一颗平常心,谦虚做人,永葆坦荡无私的心。做茶事时,要严格做到心静如水。假如你心有杂念,就不会做得圆满,其境界也达不到闲寂的标准。

四、结语

日本茶道有着悠久的历史,伴随着漫长的发展历程,它不仅是日本文化的结晶与代表,而且也是东方文化的精华。日本茶文化经过不断的改变发展,逐渐构成独特而系统的茶道体系,不仅在形式上内容及其丰富,而且在思想层面上也有着丰富的内涵。茶道追求的崇尚精神和倡导的人文文化是推动茶道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它是用一种仪式来向人讲述禅的思想,正如参禅需要顿悟一样,其中蕴涵的那些人生的经验,需要饮茶者用心方可领悟。

参考文献:

[1]滕军.论日本茶道的若干特性[J].社会科学战线,2009,(03):145-149.

[2]张晓光.论日本茶道精神中的审美文化观念[J].当代小说(下半月),2009,(02):42-43.

[3]余悦.中国茶韵[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4]柳田圣山.禅与日本文化[M].北京:译林出版社,1989.

[5]张忠良等.中国世界茶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

篇2

前言

茶文化是人们在对茶的认识、应用过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融汇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丰富知识,人们进一步认识了茶性,了解了自然;另一方面又融汇了儒、佛、道诸家深刻的哲理,人们通过饮茶,明心净性,增强修养,提高审美情趣,完善人生价值取向,形成了高雅的精神文化。饮茶作为人的生理需要和生活方式转化为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不仅体现出人与人、人与茶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也完美地展现了人的人生价值观。

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包括人生的目的,怎样做人以及怎样实现个人价值等方面的看法。这种价值观,是人们通过茶事活动,在认识自然、了解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中所形成的观点和态度。它既反映出了人的本质,又揭示出了人与自然、与社会诸方面的关系。具体地说,包括了人与自我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民族和国家的关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的思想,与生产生活实践相依托,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与人文和历史相伴随,贯穿于茶文化发展的历程,形成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分析和研究中国茶文化关于人的人生价值的思想,对我们进一步了解茶文化的历史,理解茶文化的精髓,发扬光大中国茶道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与茶文化精神是一致的。就其要义来讲,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重德——摆正人与自我关系的准则

重德,是中国茶文化人生价值观中最基本的内容。讲究茶德,塑造高尚人格,完善自我,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是历代茶人崇尚和追求的目标,也是茶文化的核心内涵。而茶德的树立,既是茶的自然特性的显现,又是茶人精神的流露,同时又是茶人所确立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首先,茶性蕴含着茶德。茶品即人品。茶品是指人们在对茶的认识中提炼出来的象征性品貌,陆羽在《茶经》一之源开宗明义地指出:“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被称为嘉木,是因为茶的生长、体型、特色和内质等具有刚强、质朴、清纯和幽静的本性。茶树生长在山野的烂石、砾壤或黄土中,仍不失坚强、幽深;茶叶凝聚阳光雨露的精华,其“性洁不可污”;茶汤晶莹清澈,清香怡人,给人以智慧和幽雅的韵致。茶性与茶品相联系,无喧嚣之形,也无激扬之态,茶性与茶品这些自然的本质特征渗透到人们生活领域,表现在人对生活的一种理解,一种静观,一种品鉴,一种回味;延伸到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则是一种境界,一种理念,一种智慧,一种品格。因此,重德观念的形成,源于茶的自然本性。

其次,茶德是茶道的灵魂。在茶文化发展的历史上,人们对茶德早已确认,并崇尚备至。陆羽在《茶经》提出的“精行俭德”,说明茶的美好品质应与品德美好之人相配,这是最早确立的茶德标准,也是中国茶道的精神所在。到了后来,唐代刘贞亮对茶德的阐述则更为具体:以茶散闷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疠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行,以茶可行道。在当代,王泽农,庄晚芳等茶学专家,对茶德都作了深刻的注解。王泽农先生认为,茶道的本质精髓应该是“德”,德是天地的属性,天性、人性、茶性乃共性所在也。庄晚芳先生提出了“廉美和敬”为核心内容的茶德,他认为“廉俭”可以“育德”,以一杯清茶来推行清廉与勤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由此可见,茶德的树立和推崇,不仅为中国茶道形成奠定了基础、丰富了内容,而且也为茶人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明确了方向。

第三,茶道孕育了茶人精神。如前所述,中国茶道,很大程度上是在树立茶德的基础上创立的。尽管目前人们对茶道的论述,各执己见。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茶道讲求的是精神内涵。中国茶文化继承了儒、佛、道的精义,把饮茶等茶事活动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茶的品饮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味人生,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洗礼和人格上的澡雪,这就是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中国茶道孕育了茶人精神,茶人精神推动了茶道的发展。被人们尊为茶圣的陆羽,幼为弃儿,长于佛门,一生不仕,致力于茶事研究,他常脚着芒鞋,独行野中,采茶觅泉,品茶鉴水,以自己的亲身实践和对理想的追求,写下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为推动人类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而陆羽的一生,不羡官爵,不慕名利,甘愿荒餐野宿,栉风沐雨,始终生活在人民大众之中,他这种牺牲自我,造福人类的奉献精神,以及勇于吃苦、善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既是茶人精神的充分体现,也是中国茶道关于人的人生价值思想的完美表达。

二、尚和——协调人与他人关系的宗旨

茶道中“和”的基本涵义包括和谐、和敬、和美、平和等等,其中主要是和谐。通过以“和”为本质的茶事活动,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茶文化关于“和”的内涵既包含儒、佛、道的哲学思想,又包括人们认识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同时也是评价人伦关系和人际行为的价值尺度。

第一,“和”是中国茶文化哲学思想的核心。茶道是在吸收儒、释、道三教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虽然三教对“和”的阐释各不相同,但“和”则是三教共通的哲学思想理念。儒家推崇的是中庸之道,《中庸》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者也,天下之大本也,和者也,天下之大道也。”指出了“和”与“中”的关系,“和”包含中,“持中”就能“和”。因而儒家提倡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必须节制而不放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为亲和自然,保护自然;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倡导“礼之用、和为贵”。佛教中的“和”提倡“父子兄弟夫妇、家室内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并强调“言色相和”,这是一种舍弃根本的“和”。特别是在茶道中的“茶禅一味”强调,人如果要脱离苦海,就须六根清净,明心见性。禅茶是僧侣们通过品茶品味人生,这是“和”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道家追求“天人合一”,“致清导和”“物我两忘”的境界,这种“和”表达了人们崇尚自然、热爱生命、追求真善美的理念。总之,儒、释、道三家关于“和”的哲学思想贯穿于茶道之中,既是自然规律与人文精神的契合,也是茶的本性的体现,同时也是特定时代的文人雅士人生价值追求的目标,如儒家基于治世的机缘,佛家则是缘于淡泊出世的操节,道家又赖于尊人贵生的精神等。

第二,“和”是人们认识茶性、了解自然的态度和方法。茶,得天地之精华,钟山川之灵秀,具有“清和”的本性,这一点,已被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所认识。陆羽在《茶经》中关于煮茶风炉的制作所提出的“坎上巽下离于中”与“体均五行去百疾”,是依据“天人合一”、“阴阳调和”的哲学思想提出来的。陆羽把茶性与自然规律结合起来,表达了“和”的思想与方法。煮茶时,风炉置在地上,为土;炉内燃烧木炭,为木、为火;炉上安锅,为金;锅内有煮茶之水,为水。煮茶实际上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达到平衡的过程,煮出的茶汤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另外陆羽还对采茶的时间、煮茶的火候、茶汤的浓淡、水质的优劣、茶具的精简以及品茶环境的自然等论述,无一不体现出“和美”的自然法则。

第三,“和”是规范人伦关系和人际关系的价值尺度。中国茶文化对于“和”精神,主要表现在客来敬茶,以礼待人,和诚处世,互敬互重,互助互勉等。通过饮茶、敬茶,形成了茶礼、茶艺、茶会、茶宴、茶俗以及茶文学等多种茶的表现形式,而实质内容则是以茶示礼、以茶联谊、以茶传情,而达到的目的则是以茶健身,以茶养性,以茶表德。

客来敬茶,以茶示礼,既是一种风俗,也是一种礼节。人们通过敬茶、饮茶、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彼此之间的友情。这种习俗和礼节在人们生活中积淀,凝炼和阐发,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处世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现在人伦关系与人际行为上,就是以和谐、和睦、和平为基本原则,来达到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平衡。如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诚信、宽厚、仁爱待人是为了“和”;遇到矛盾时,求大同、存小异,这是一种“和”;在激烈的竞争中,坚持平等、公开、公正的原则,也是一种“和”;对待纷繁、浮躁的世俗生活,要求平心静气,则是另一种“和”。

总之,茶文化崇尚以“和”为目标的价值取向,对于建立团结和睦、和诚相处、和谐一致的人伦和人际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崇俭——处理个人与民族及国家关系的基础

崇俭,就是倡导勤俭、朴实、清廉的个人思想品德与社会道德风尚。以茶崇俭、以俭育德,既是中国茶道精神的精义,也是茶文化关于人的人生价值的重要思想内容。

茶在守操、养廉、雅志、励节等方面的作用被历代茶人所崇尚。陆羽在《茶经》中追述了自神农至唐代诸多有关饮茶的名人轶事,其中不乏以茶崇俭的例子。如齐国的宰相晏婴以茶为廉,他吃的是糙米饭,除少量荤菜,只有茶而已。晋代的陆纳以茶待客,反对铺张,不让他人沾污了自己俭朴的清名。桓温以茶示俭,宴客只用七盘茶和果来招待。齐武帝在遗诏中说他死后,只要供上茶与饼果,而不用牺牲,并要求天下人无论贵贱,都按照这种方式去做。如果说这些以茶崇俭的例子只是对廉俭之风的追求,那么陆羽崇俭的思想,则更多地表达了自己匡时济世的政治向往和忧国忧民的赤诚之心。

陆羽对煮茶的锅,要求用生铁制成,如果用瓷、石则不耐用,如果用银制,则“涉于侈丽”,这种观念仍然是崇俭。而他在风炉上铸上“伊公羹、陆氏茶”和“圣唐灭胡明年铸”的字样,是陆羽用自己的茶比伊尹治理国家所调之羹,来说明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至于风炉的铸造时间,标明是在唐代平息安史之乱第二年铸造的,表明了陆羽对国家兴亡的关注,同时也寄托了茶人积极入世,以身许国的高尚情怀。

陆羽一生勤奋好学,俭朴处世,他不求仕进,不成家,却成就了《茶经》。他虽身为闲云野鹤的隐士,但却处江湖之远亦忧其民。在安史之乱时,他写的《四悲诗》,就是对人民的痛苦有所感触,用悲愤的泪水写成的。

以茶崇俭,以俭育德,茶是人们寄托感情的媒介,也是历代茶人爱国忧民的情结的载体。“啜苦励志,咽甘报国”代表了茶人以爱国主义为人生价值的崇高品格。

四、贵真——沟通人与自然关系的要求

贵真,就是讲求人与自然的亲和,追求真善美的统一。这既是中国茶道的核心内容,也是传统茶文化的魅力所在,同时也是茶人对人生价值的最终追求。

真,是道家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庄子曾经说:“真者所以受于天,自然不可易,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解释了真的本质,即“真”与“天”、“自然”是一致的,是不可改变的。所谓“天道自然”,“天人合一”,是古代先哲们解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基本观念。中国传统茶文化讲究的真,包括了茶的自然本性之真、品茶的环境之真和人的性情之真。

第一,茶的自然本性之真。茶叶是天涵地载人育的灵芽,其天然性质为清纯、淡雅、质朴。陆羽《茶经》指出,“茶之性俭”,“茶之为用,味至寒”。唐代裴汶在《茶述》中说:“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唐代诗人韦应物在《喜园中茶生》的诗中写下:“洁性不可污,为饮涤烦尘”的名句。由此可见,人们对茶的发现、利用和享受,既有感观上的真香、真味,也有精神上的真性、真趣。茶,由最初的药用到生活中的享用,由提神醒脑的天然功用到致清导和的精神作用,由自然的茶品到社会的人品,这种渐进的认识、升化过程,不仅表现出了人对自然的认识历程,而且也反映出了人与自然高度契合、和谐统一的过程,同时也彰显出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过程。

篇3

我以前也喝过茶,但没有真正沉浸在里面过,刚开始觉得喝茶相比古琴,门槛更低,因为古琴需要长时间的训练,而泡茶喝茶好像不需要那么多功夫和技巧,其实不是。同样的茶具、茶叶,同样的动作,同样的水,每个人泡出来的茶味道都不一样,而这些微妙是不能用科学来衡量的,直到遇到了古老师,我的喝茶基因就被激发出来了,于是我就想跟着他学茶。古老师收学生很谨慎,他会观察你,看你适不适合学茶。后来他让我参加了他的初级班,3个月,每星期去一次,一个班就5个人。

上课的过程是一个颠覆以前认识的过程,老师说要想喝茶你就先忘掉这些茶的名字等各种概念,不要被词语和故事所束缚,真正品其味道。现在所谓茶艺和茶道都是最近几十年才有的学问,因为古代各朝的茶道茶艺都失传了,它不像古琴还有琴谱可以流传,而且各朝的茶也都不一样。现在茶界有很多凡俗礼节,也有很多讲究与故事,其实是伪古董,它既不传统也不现代,只是人为的拉开人与茶的距离,非得把人讲得云里雾里,让人高山仰止才行。其实是不自信的表现,用形式上的繁复和理论的深奥,给人心理上一个下马威,越讲究繁琐也就越来越脱离喝茶的本质,显得造作。我们需要把这些附会上去的东西去掉才能感受真正的茶。

同时喝茶也没必要喝贵的,茶本来是自然质朴的,比如现在很多茶人会炫耀茶具,动不动就几万块,但我的老师就说只要能泡出好茶就是好茶具。

总之,我是要把笼罩在茶上面的人为附加的所谓“文化”和“价位”去掉,而应该细细体味每种茶每种泡法的微妙感觉。

上完老师的初级班后,我又想接着上中级班,但老师一直说:“不着急,不着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微博上看到浙大茶学系一个教授的视频,讲的都是茶的最源头的知识,什么种植技术啊、炒制工艺啊,我觉得一个爱茶人应该学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而且浙江茶学系是国内茶界最权威的机构,于是跑到杭州呆了10天。课排得很满,上午下午晚上全都有课,非常充实,比如课上讲到洗茶是没必要的,因为农药是脂溶性的,泡茶根本泡不出来,农药和重金属问题都不是洗茶能解决的。浙大一个班是八十个人,像我这样的兴趣爱好者很少,基本上都是卖茶的,所以我后来买的茶好多都是找班上同学的路子,哈哈。

喝茶喝久了,每种茶就像你的朋友,它的气质你都可以体会。比如乌龙茶似男人,绿茶似少女,白茶像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我最喜欢喝的是青茶,就是乌龙茶,现在也开始尝试喝普洱。在茶界,这两者比较对立,一般先喝乌龙的很难再喜欢普洱,喝普洱的也不大喜欢喝乌龙,这就像两大阵营,一般喝乌龙的偏文人,不张扬,但很丰富、而喝普洱的那一派呢,比较质朴,比较有力度,脾气也很火爆。

篇4

 中国茶文化核心是茶道,茶道是通过品茶活动(沏茶、赏茶、饮茶)表现一定礼节、人品、美学观点、精神、意境的一种品茶艺术。它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主要讲究五境(即茶叶、茶汤、火候、环境)的和谐,并要遵循一定的法规。

茶艺即饮茶艺术,是品茗的方法和意境。茶艺始于唐代,主要包括备器、择水、取火、侯汤、习茶的技艺以及品茗环境,仪容仪态,奉茶礼节等,茶艺包括了“茶、水、器、火、人、境”“六大要数”,也可以说茶艺是茶人在一定环境中选茶、备器、选水、取火、煮茶、品饮的艺术活动。中华茶艺的精神特点分为四个方面:态度、健康、性情、交流。

在这本书里也让我了解了茶的分类:中国茶叶的分类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通常根据制造方法不同和品质上的差异,将茶叶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还有属于再加工的花茶共七大类。就我个人而言,我比较喜欢喝普洱茶,通过阅读这本书后我才真正对普洱有了一定认识,最关键的是我以前一直以为这种茶属于红茶,其实不是呢,它属于黑茶, 是真正的发酵茶,而红茶,实际上是氧化茶,而非发酵茶。黑茶这种茶还被誉为“能喝的古董”,当然这主要 是指普洱可饮、可藏的双重特性。加上它滋味甘醇具有降压、防癌、消炎、养胃、抗衰老等功效。通过这本书还学会了怎样选购普洱茶,有四大要诀:一清,闻茶饼味。味道要清,不可有霉味;二纯,辨别色泽。茶色呈枣红色,不可黑如漆色;三正,存储得当。存放于仓中,防止其变得潮湿;四气,品茶汤。回甘醇和,不可有杂陈味。

篇5

“小桥小店沽洒,初火新烟煮茶。”茶在过去和现在都是中国人诗意生活的重要部分。城市里一家家茶叶店,也为城市增添了清新宁静的气息,也为人们提供了清凉的去处。开好一家茶叶店,既要经营中国传统文化,也要运用现代市场理念,为茶叶店赢得“硬实力”。

目前,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品茗这一高雅且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休闲方式。众多的茶叶店也正在发生着变化,除室内装修有所讲究外,茶叶店再不是不起眼的小型商店,使用面积从几十平方米至一二百平方米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茶叶店向大中型或连锁型发展是大势所趋,故加强茶叶店的软件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通常。茶叶店的硬、软件建设常常会失衡,以致削弱了茶叶店的生命力。许多人认为弘扬国饮、挖掘中华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之重任应是茶馆或茶艺馆。其实,茶叶店应同样挑起推广茶文化的重担,它的作用重大,接触面更广,是一支不可低估的生力军,只有茶叶科研机构、茶艺馆,茶叶店“三位一体”的同步推广。茶文化的普及才不会脱节,才会以更快速度发展,从而深入人心。以下是笔者在经营茶叶历程中的经验心得,愿与广大茶叶店、茶艺馆同仁商榷。

关于员工。员工上岗前全面进行初级茶艺培训,内容包括:茶史概况;茶的分类;国家级名茶的产地以及品质特征,典故传说:茶的保健功能:茶具的运用;茶叶的保管;中国六大茶类的冲泡方法以及特种名茶的冲泡技巧等。培训后经考核合格者上岗学至三个月,通过实习期的有效积累。员工对茶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有所加深,对茶叶的形、色、香、味、韵也有一定的掌握,可给予晋升茶艺员。再进行第二次培训(即中级茶艺培训)。培训内容加深,内容包含茶在社会中的功能;中国茶区的划分;茶的诗、词、歌、赋;民族茶俗;中国茶道的内涵;中国传统名茶;中国新名优茶;水与茶的关系等。茶艺员在实际工作中,成绩优异者通过重点培训,晋升为茶艺师。根据现在我国的国情,茶艺师只能通过内部培训或培训班来实现,但是这种学习和培训的地点极少,这就大大地制约了茶叶店、茶艺馆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培养一个茶艺师,绝非一朝一夕之易事,而是必须具备丰富的学识及销售、冲泡技巧,才算是合理的茶艺师。基于这一点,在员工培训方面采用分级培训实习生、茶艺员、茶艺师。高级课程包括学习和推广茶艺的重要意义、茶艺创意、茶叶制作、加工、栽培的相关基础知识、中国名泉等。茶艺师的茶艺之精将会更好地引导更多的人品茶、识茶、论茶、爱茶。这极有利于中国茶叶品牌的树立、巩固、创造。茶叶店、茶艺馆称呼负责销售、服务的员工不应称呼为“服务员”,而应根据该员工对茶文化的实际掌握和理解予以称为“茶艺员”、“茶艺师”以区别于一般性质的服务员。茶艺师的素质、内涵、形象是第三产业中的其他服务员所无法相比的。

关于管理。员工的品德修养(思想教育)、敬业精神、服务态度、向酒店式管理靠拢,茶艺员、茶艺师的思想教育常抓不懈,以达到爱岗敬业。当然,茶艺本身的魄力自然地会使茶艺员、茶艺师不想改行易业,这会使企业的凝聚力增强。茶艺员、茶艺师除制服统一之外,服务态度必须做到微笑、耐心、详尽,迎送鞠躬或点头示意,客来敬茶、免费试品等。应该说茶艺、茶道的礼仪、规范要比酒店更为细致入微,但现实中,茶叶店、茶艺馆的服务水准却未尽人意。

关于环境。茶叶店除有专业的茶具供客人试茶外,借助墙壁空间悬挂有关茶文化的照片,让客人在试茶的同时,对茶的了解加深,如:茶园照片、采茶照片、茶叶车间照片、茶艺师冲泡茶叶照片、紫砂壶照片等。悬挂与茶有关的书画艺术作品,与茶文化相得益彰。茶叶店装有音响设备,经营播放茶道音乐或古典音乐、轻音乐等,但切忌播放爵士乐、劲歌,有大煞风景之嫌。茶叶店移栽有国家级茶树优良品种或摆设一些烘焙茶叶之工具,以便客人观赏认识。茶艺员、茶艺师在引导品茶时全部采用矿泉水、山泉水。水与茶的关系紧密相关,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茶质的发挥。一般茶叶店在泡茶时都不采用山泉水、矿泉水,从而影响茶性的发挥以致降低客人的品欲。笔者曾到过众多茶艺馆,规模宠大,茗茶众多,但在泡茶时无一使用山泉水、矿泉水,好茶配俗水,对于一些痴迷茶友来说,确属憾事,令人心酸。

篇6

从表面上看,茶艺馆当然应该赚钱,因为现在出去喝茶的消费经常比吃一顿饭还贵,而茶艺馆的成本好像很低,既不用高薪聘请大厨,又不用采买诸多的原材料,说白了好像只需要十几个茶叶筒,几十套茶具,十几个懂茶艺的服务员,再讲究一点的用些净水设备就OK了。据了解,去茶艺馆的人均消费都在50元以上,有的在100元左右。表面看来简直是暴利。但不可否认,茶艺馆对位置、装修等硬件的要求要高一些,喝茶的人毕竟也不像吃饭的人那样多。那么是不是开个茶艺馆就赚钱呢?据京城很有知名度的五福茶艺馆负责人说,他们有七、八家连锁店,由于各店的经营策略不同,消费群体不同,不是开个茶艺馆就能赚钱。

瞄准商务客人

要想赚钱,茶艺馆的定位非常关键。那都是什么人会来茶艺馆消费呢?客人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朋友偶遇聊天,一种是娱乐休闲,还有一种是非正式的商务交流。做哪些人的生意呢?当然是非正式的商务交流,这样的消费群消费能力强,利润也高,而且还会持续消费,成为稳定的客户群。

个性经营招徕客人

要想留住客人,茶艺馆的个性化经营显得至关重要。“五福茶艺”有别于传统茶馆,也不同于日本茶道,公司总经理谭波引进了南方功夫茶,创出了“北京茶艺”。在1994年她开办了第一家茶艺馆,投入了近60万元,组织了第一支茶艺表演队,开办了第一个茶艺培训班,成立了第一家茶具、茶叶综合专卖店,建立了第一家茶艺馆宣传网站,开了第一家分店,第一个现场制作紫砂壶,第一家帮别人开茶艺馆,第一家为下岗工人免费培训,第一家拥有加盟店,第一家组织茶文化主题旅游。以茶水为主要经营项目,各地精品茶具为辅,同时不断开展与茶相关的边缘项目,与爱好茶的客人互动。如自1996年开办的茶艺讲座,已举办79期,3000余爱茶人参与了学习,认识了茶叶,了解中国茶艺、茶道及如何冲泡一杯好茶等知识,同时也为五福培养了一批最稳固的消费群体,因为五福教会了他们如何鉴别和欣赏一杯好茶。

想办法留住客人

确定了茶艺馆的主攻方向,经营手段也要跟上。也就是说,留住客人,让客人在店里延长停留时间是赢利的关键。例如给客人提供什么茶,是红茶、绿茶还是根据季节提供适时茶,都要根据茶艺馆消费人群的品味确定。茶艺馆规模可大可小,但一定要在氛围上下工夫,营造舒适、惬意的休闲气氛。此外,还应增加茶艺馆的文化味。可以设立茶道表演并请专人向顾客讲授茶艺和茶叶的基本知识以此培养消费群体,带动消费。设立书架摆上关于茶、茶具、茶艺、茶文化等相关的书籍,订阅一些都市类报刊供客人阅读。另外在馆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客人提供一些必要的小食品,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在用餐点儿给客人提供一些自制的快餐。但要注意,餐可以简单但要精致。如果您的茶艺馆设计得带有京味,那茶点就可以以京味小食品为主。

开店清单

1.店面选址、考察、评估。

2.店面设计、装修、家具选择。

3.到工商局注册办理营业执照。

4.到卫生防疫站检测。

5.税务局办理税务登记。

6.人员培训。

7.购买设备、产品的选择。

篇7

茶艺师总结报告1前些时日,思想老化,闲于品茶,不禁对茶产生了许些好感。于是竞开始研究起中国茶艺之道来。了解到一些关于茶艺的作品以及几千年的中国茶文化,鉴于其学问的雅致,加之兴趣所至,故亦思得若干茶艺,撰写成文,以供赏阅。

有位作家说,人类历史中的杰出发明中,其能直接有利地帮助我们享受空闲、友谊、社交与谈天的,莫过于饮酒、吸烟,饮茶的发明。

烟酒之道我知之甚少,但于茶艺术却颇感兴趣,且略通一、二。茶录有云,“其旨归于色香味,其道归于精燥洁。”可见自古以来饮茶发民展至今已成为一种文化,且有相当浓厚的学问。而诸种茶文化之中,上茶有礼,品茶有道,泡茶有法为其精髓。

古有诗云:寒夜客来茶当酒。而以茶待客须讲茶礼。有俗成之礼曰:酒满为敬,茶满为欺。一般来说,予客上茶不当上满,满则不敬。倘若用大茶杯给客人泡饮,还应注意不时给客人加开水以保持茶温,以让茶之香气萦绕不绝。可见茶当品、当慢,贵在雅趣,而酒当饮、当快,贵在豪情。所以,以茶代客是万万不宜催促的。

对于品茶,一般说来宜慢品而不宜豪饮,小茶杯三口一杯,谓之品也。此外喝茶亦需讲究气氛,古人云:“饮茶以客少为贵,客多则喧,喧则雅趣乏也”。严格来说,茶有三泡,第一泡如一个十二、三岁的幼女,第二泡如妙龄的十六女郎,而第三泡则如婚后了。一般来说,幼女茶苦涩,提神醒脑;少女茶甘雅,鉴赏家认为此泡的茶最妙;而茶素淡,不可复饮。但实际上,享受“”茶的人仍很多。

关于泡茶之法,见经卷者诸多,且因茶的制作工序不同而异。在此不一一比较论之,但有一点重点共识:泡茶宜用陶瓷器皿而不宜用铜、铁、玻璃等器皿。而且茶具的茶垢不宜清洗尽去,因为茶可养生,而垢可养壶也。

茶艺师总结报告2通过为期一周的茶艺实训,我学到了好多平日里学不到的东西,从对茶文化一无所知的状态里走了出来,不仅了解了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源源流长,甚至发展至海外,而且茶的种类有六种之多,每一种茶都有其不同的特征和功能,茶的制作方法及其泡制更是有深刻的考究,饮茶的意境也有讲究,饮茶还有营养保健,修身养性,增进友谊,学习礼仪知识的作用,这些对我走向工作岗位,对人对事的态度有重要的启示。

在日常生活中虽然也有饮茶的习惯,但是也仅限在家里,从地里回来饭前往往会泡一壶茶,但是即不讲究茶的种类和质量,也不讲究茶的泡制和品茶方法,只是平常意义上的喝一杯有味道的茶,解解渴而已,所以在我的脑海里对茶并没有深刻的了解也从没有研究,就把它定义为家用茶水,后来见到的饮料如绿茶,冰红茶也并不知道它们同属一类,而且还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直到学了茶艺之后才开始了解并认识茶文化,体会茶的意境和精神。

茶的历史悠久,制作方法多样,泡制也十分考究,对我们做人处事有一定的借鉴。茶的制作方法有蒸青,炒青,烘青等每一种里面又有使用工具和手法的区别,制作出的茶的色泽,形态等也不相同,而且泡制时应用不同的方法限制时间和次数等可以把各种茶的味道达到最佳。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也应该有这样的意识,不同的事情有不同的特点的作用,所以在做的时候也要用适宜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最佳的效果。我们从事公共关系,就必须要学会应对不同性格不同职业和不同爱好的人,要想取得好的业绩就需要灵活的应对这些人根据他们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式才能做到有效的沟通从而把工作做好。同样的处在相同领域的人其处事方法和做事原则也是有一定的区别的,所以选择的应对方式和原则也要因人而异,学会和他们相处好的同时也能发挥出他们的作用,让他们为己所用,这也是一种智慧。

喝茶还要讲究周围的环境同时体会茶所代表的文化和意义。饮茶之风是由文人雅士发展到宫廷之中再由宫廷流传到民间的,其间茶的种类也有了明确的分类,茶艺也日趋成熟,茶礼也形成了统一的风格。文人在饮茶时往往会选择一处具有诗情画意的地方,精心泡制茶种,以静气凝神,同时领略大自然的和谐之美,领悟人生法则,有人还会突发奇想吟诗作画,在古代就有以茶会友的说法,请客人饮茶也就表示对他人的敬重成为一种礼数,同时有清政廉洁,远离污秽,消除杂念,修身养性的文化内涵,茶也就成为有文化有知识的象征,这就是所谓茶的“廉”,“美”,“和”,“敬”,尽显茶的本色。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也需要静心静气,以平和的方式待人处事,静乃和之根本,我们工作本来是为了赚更多的钱,过更好的生活,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又往往会被一些琐碎的事情而困扰,导致心情烦闷,甚至改变自己的心性,让自己过的不愉快,所以以静待人的同时也要以静待己,这样生活才会丰富而精彩。

谢谢老师给了我这次实训的机会,也感谢老师这一周来对我们的指导和帮助,此次实训使我受益匪浅,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会更加努力,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和处事之道,为有效的工作打下基础。

茶艺师总结报告3因为个人对茶的喜爱,我报名学习了茶艺。

在7天的学习过程中,我对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无论是茶的历史文化、茶的分类、喝茶的器具以及泡茶的方法,都是我之前所没有了解过的。7天的学习即将结束,虽然当前我只是浅浅地学习了一些入门知识,但浓厚的茶兴趣已被激发,我只迫不及待想要继更深入的学习茶,让自己融入茶的美妙世界。

茶艺培训学习开设这样关于茶的培训课程,不仅仅为我们学员教授了茶文化,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友平台。在当代社会,能有机会以茶会友,是很风雅的一件事,大家有缘坐在一起学茶、品茶、赏茶、鉴茶,就好似古代文人骚客一般,喝茶谈笑,很令人享受,十分惬意。

源于对“茶”的喜爱,怀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仰,终于将学习茶道的小梦想付诸于行了。

如中国传统文化中任何一例皆渊源流长、博大精深,茶艺亦如此。初级班给了一把打开“茶道”这只潘朵拉神盒的钥匙,将原来饮茶的习惯及爱好的浅浮和模糊,引向明了,开启更多愉悦之情。

短短几日的茶艺课程,接触到浅略的中国茶文化理论,学习到绿茶泡法、生活泡法、红茶泡法、闵式冲泡四款茶艺表演。因为原本对茶的喜爱,浅阅过茶艺相关的书籍,学习中对茶艺的阅读便有了更多的渴求与热情。在老师授课时,我们也渴望老师能传授更多的知识,有时因为课时的原因,未能更为详尽,我想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茶艺师总结报告4到公司工作了一年了,对公司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我认为会所的茶艺师对茶文化的认识层面比较浅,并且我在茶文化这一方面比较占优势,所以我就以茶文化>培训和销售为主来开展我的工作,将我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并为公司创造出利益。计划如下:

1、与老客户和固定客户保持联系,并根据情况请客户来会所喝茶,维护客户关系。

2、通过各媒体了解客户信息,并能根据客户所需提供相应的帮助。

3、利用空闲时间学习业务知识,多于同事,领导们及时沟通交流。

4、每周增加1~2个新客户,每月要增加5~8个潜在客户。

5、每天留出一个小时来学习销售知识,并且利用到工作中。

6、每天下班后,对当天工作做一个工作总结,检查工作中失误与漏洞,以及怎样才能将工作做的更好。

7、在三个月内让会所的茶艺部在技术与茶文化知识上有一个提升,能有一个全新的面貌。

培训计划如下:

A、每周二利用一个小时来交流学习泡茶技术。

B、每周三周四利用一个小时来交流学习茶文化知识。

C、每次培训之后向茶艺师提出问题,并于第二天解答。

8、积极配合领导与同事的工作,认真完成领导分配的任务,并且做到最好!

茶艺师总结报告5时光飞逝,转眼间又到了总结的时候,这既是对之前的回顾反思,又是对新的一年的规划。

篇8

曾有人问他:“不挣钱,你为什么做这件事?”他回答:“这是附庸风雅的一点小追求,我在其中获得了成就感,文化就是被消费的。在传统文化小站方面,我们很多朋友、老师为此付出的更多,也无法用钱来衡量。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人所作所为皆为一念,一念注定了当下,也选择了未来。

漠地掘泉,小院生

在北京五道营胡同内,走进惠量小院,就能感觉到浓浓的书卷气息。小院上下两层共400平方米的面积,一楼有3个包间,用以活动和授课,二楼有个宽敞的露天平台,黄昏时刻,约上三两好友,观夕阳、闻花香、品茶味,能在都市闹中取静,放空心情。

小院并非一日建成。

季烨毕业于理工科类国际金融银行专业,之后在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投资公司、朵以轩拍卖公司工作过。后进入一家办公用品公司,不到半年从经理助理升任北京分公司负责人,帮助公司承接到2008奥运会办公家具供应项目,为罗格办公室创新设计了竹制明式家具。

奥运期间,季烨非常忙碌,当奥运礼花布满天空,他知道这一段工作结束了,所有荣誉感随之结束。然而,在奥运期间接触到的中国古典文化,深深烙在心里。

如果一直走商业,季烨或许能成大富,但他另有所求。和朋友们聚集在一起,他们不谈钱,谈古琴、茶道、毛笔、太极。中国式生活的核心元素究竟是什么呢?大家在争论后认为,正是茶。

俗语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中国人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能治病,能解渴,能怡情。季烨对此产生莫大兴趣,自己投资茶园,写书论茶道。这个过程遇到困难,有位师傅给他写了八个字——“云山万里,乾坤一滴是为茶。”

季烨当即买了机票去云南,途经建水、元阳,看到哈尼族老人真诚的微笑,感受万亩梯田活泼泼的生命力。在元阳县核桃寨,遇到一所希望小学,他还援建了一批教育设施。

2010年初,季烨担任出品人,和朋友共同创造首部集茶道禅宗于一体的话剧《看茶》,连演五场,反响不错,遗憾也有。季烨说,“每个人鼓掌后就走了,我们入不敷出”。

那位师傅得知季烨压力很大,一语双关:“你开个庙就可以了。”季烨不明白。师傅解释:“开庙三个条件:第一,必须有个地方。第二,有本经。第三,有人没人来你都要念。”

闻此,季烨大悟。半个月后,他和朋友们创建了惠量小院,并与豆瓣网合作,主推传统文化。

小院起初在安定门一间二十来平米的办公室,主讲“茶和插花”。很快,季烨搬到建国门,租了个大公寓,直到在五道营安家。从茶会雅集到茶道、香道、插花、陶瓷、篆刻、古琴、水墨国画等,公益课程日益丰富。

所谓的高级都只是形式

这里的茶艺师年轻清爽,微笑服务,还会根据顾客的心情选茶、泡茶。

小院的特色茶是普洱,但对卖茶这件事,季烨不太上心。你若喜欢便带走;若你不问也不推销。“来的是客,向往清静而坦诚的相处。所以茶若有缘,人便相往。”

小院房租、员工工资,再加上水电物料消耗,各种课程活动开支,每月支出不低,但消费并不昂贵。茶水消费非会员人均消费70-100元,会员30-60元。活动课程需要提前预约,门票30元,一般10位约满。

比如,咬文嚼字茶会。请来相关专家,在喝茶聊天之中,简单了解文字的起源、发展。通过对联、猜谜、讲故事,学习知识。季烨称,“文字于人类发展很有影响,文字的诞生注定的文明的走向,文字的不同划分了人类的格局,文字的版图决定了政治的版图。”

上个月,小院举行了插花会。老师带来了千日紫、芒叶和小菊做花材,教大家插制自由花型。老师讲解到:“红花绿叶配。若花为主,叶为副,则亦可视花为阳,叶为阴。有天地,有阴阳,有花叶,自然之道。花再艳丽,没有绿叶,也难成大雅,也只是艳丽。亦如今晚的芒叶,给花的不是色彩,是生命。人亦如此。感谢花,感谢叶,感谢天地,感谢自然。”

关于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的很多活动,都不设门槛,只要有勇气即可参加。

季烨感受很深切,普通人接触到的传统文化,要么高深莫测,要么胡说八道,让人望而却步。在文化沙漠里面,如何让大家得到文化根子里的那点清凉?

“其实我也是个门外汉,只是略知一二。我能弹一首半曲,诗也写一写,毛笔字写得一般,有多懂?我只是勇敢去尝试,也希望通过活动,把这些美好的体验传递给更多人。”

季烨相识一位70多岁的老先生,王伟平,知名书法家,为人低调内敛。老先生的香水,手绢,衣服质地和面料非常考究,讲究细节。虽精通所有的奢侈品,但并不沉醉其中。在他身上,季烨看到了“风雅的极致”,也学习如何从容自由。

老先生让季烨豁然开朗的一点是——所谓的高级,都只是形式。人有了素养,举手投足气度十足,而外在衣着已是次要。很多人弹古琴,穿成特别的样子,不是弹琴这件事儿多复杂,是为了体现人的不简单。

季烨说,“现代的人一说到传统文化,似乎就是穿汉服,留长须……其实这是一种误导。文化是一种内在精神。我也和很多朋友沟通,经常琢磨:有事怎么干?没事干什么?”

季烨开个玩笑,小院是无事干什么的地方,有事别来。中国传统文化,要心静,才能体受。

小院是简单透明的

不少学员来小院体验抄经活动。

抄经看似简单,却考验定力,急则溃,缓则滞。静得下心,才抄得了经。采访当日正好是每周二的抄经活动。每人领一份事先准备好的《心经》,桌上笔墨纸砚齐备,另外还有十年普洱生茶按序冲泡。焚香后,成员们渐渐进入了抄经的状态,除了笔墨与宣纸接触的声音,还有古琴伴奏,安静悠远。

张莉红是当天抄得最快的一位成员,她是武汉人,在北京拥有一家软件开发公司,形容自己的性格雷厉风行。对于本职与爱好的反差,张莉红说是为了平衡。过了三十岁,更加追求一种静。至于为什么抄经抄得最快,张莉红的理由是:专注。一提笔什么都不想,在抄经的过程中心不知不觉就静下来了,这是一种个人的净化与修炼。

她之前没练过毛笔字,所以她就按照钢笔字的写法,并不拘泥于形式,但求内心顺遂。

小院来过很多做文化产业的人,或让季烨做商业活动的人。

“还有公司要包场小院活动问我价钱,我说:400一位,4000起。他们问:你们活动不是最贵才200吗?我说:那你可以自己网上报名,一下把人报满。谈生意大家都是生意,你用我们辛苦组织策划的活动孝敬你的客户,占用了更多真正喜欢这个活动的朋友的机会……”

有时候,季烨也觉得自己坚持不下去,但还是走到了今天。

篇9

今天,我们领航工程的第三次培训又开始了,回想上周我都是在忙碌中度过的,学院组织召开毕业生招聘会,我从打电话联系招聘单位每天打上百个电话,到借器材布置场地每天早上都是6点起来了,说实话周末本是想好好的睡一个饱觉的!但是我要参加领航工程的培训,我不能睡我不能半途而废,领航不是谁逼我去参加的是我自愿加入的,选择了他我就会坚持到底!

今天的活动可以说是美丽优雅,在前几天的活动通知里我看到了今天我们要进行插花和茶艺的培训,说实话插花这个词对我很陌生,我都不知道插花是什么所以带着一种好奇的感觉去参加这个插花培训,来到教室,看到桌子上好多花我只认识玫瑰,其他的我都不知道,我打小就不喜欢花,所以对花也没有什么了解,插花培训学校请到了园林园艺的老师给我们进行专业的培训,从理论开始,再到实践操作,由于我好久没有休息好,我在听老师讲理论的时候我听到一半就什么都请不进了,虽然强忍着不睡着但是我不知道老师再说什么,想想现在很后悔,为什么当时自己不站起来清醒清醒,这是一项很有用的技能。

老师的理论结束后我们开始了实际操作,我们自由分组去领到了所需要的花和工具,我们之前没有做好分工,但是在领到材料后,我们就自觉分工,一个人准备一种材料,为了能够做出最好看的插花,在插的过程中我们反反复复的做了好多次,看着这里不合适我们又重新弄,那不行了我们就重新拿了再补上去,弄到最后我们的花泥都了全都是小洞,导致最后我们插的效果没有其他组的好,但是我们也并不有什么心里阻碍,做的好与不好,那都是我们小组亲手做出来的,我们付出过,做不好只是因为我们还不熟练,后来我们各个组都拿着自己的成果拍照合影,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结束了早上的培训。

我们1点又开始了下午的茶艺培训,进到我们学校的大益爱心茶室,看到老师着装整齐,很专业的在那里等着我们的到来,内容形式也和上午一样,先学习理论知识在进行实践操作,我们在那做着,老师就让工作人员给我们送来刚泡好的茶,我是一个非常喜欢喝茶的人我每天都喝茶,我也会品尝茶的味道,比起早上的插花我更喜欢茶,我很认真的听老师给我们讲的理论知识,首先是老师自己的自我介绍,从三个我是什么角色介绍了自己,后来老师进入主题给我们介绍茶艺,和与茶相关的知识,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每天喝茶的人能够长寿,茶象征数字的一百零八,代表了喝茶的人能够长寿,能够至少能活到一百零八岁,茶是我们云南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喝茶也是我们南方人最大的一个爱好,虽然喝茶不一定就能够活到一百零八岁,但是也有很多益处的!

老师的理论课结束后,她给我们实际操作了一次,边做边解释,后来我们就开始做,开始做的时候他们把茶具弄的叮当响,动作挺僵硬,我还在边上看笑他们,但是到我来操作的时候我比他们做的还差,我僵硬的手都不会动,我想这种看似简单的东西不一定就是操作简单的,每种技能都有自己的深奥之处。

我感到奇怪为什么领航工程会给我们安排这种类型的培训,是让我们拓展自己的认识还是什么,一般情况下都是给我们安排管理时间,合理作息的课程,插花和茶艺与他们完全不相同,我觉得领航工程是一个非常好的领导力培训的活动,我的选择没有错,我会坚持到底!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李三多

转眼又是两周过去了,我们迎来了第三次领航活动,清风徐来水波不清,以茶会友,以花得情,就在星期六,我度过了一个充实并且愉快的时光。

天还是那么的蓝,云还是那么的白,我的心情也是那么的快乐,早上我们三组参加了插花的活动,很开心可以认识到园林园艺的老师给我们认真讲解中国花道的讲究和古时候与现代花艺的差异,让我觉得花艺花道并不像表面上看上去那样简简单单。那其中蕴含的可是五千年以来的中华文化和智慧结晶在里面。老师的PPT演讲的很精彩,我们也饶有兴致的听,接着就是插花环节。可怜我大三组组长居然被组员嫌弃,十一个人五人一组我就这样那个被无情的抛弃了,我只好想一个孤魂野鬼一样游离在个各大组织群体里面刺探敌情,不过那只是说说玩的。

插花讲究的是技巧和手法,当然天马行空的创意我觉得也是必不可少的,琳琅满目的花朵如何将他们巧妙的摆列起来让他更具有观赏价值是一门高深的艺术,也是园林园艺小伙伴们所需要去追求的。一花一世界,一草一枯荣。离离原上草,岁月静可好。插花不仅仅可以陶冶情操,更可以让人的心情变得舒缓,使人开朗,富有创造力。

到了下午,我们三组到了大益爱心茶社进行茶艺茶道的培训,那是一位美女姐姐为我们讲解中华文化五千年上下茶道的文化。茶香浓私语,茶淡屋满香,一个懂茶的人他一定懂得去享受生活,一个懂茶的人他一定为人谦和,一个懂茶的人他一定具有魅力。你若盛开,蝴蝶自来,茶艺就是这样,茶所给予你的,你也会从茶中学到。

图茶余半生,未清易可行。茶从丝绸之路以来就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生活品之一,它是人们那饭后的悠闲时光中的一抹清香,它是劳苦生活中的一抹芬芳,它是茶农伯伯手中的一抹余香。茶,所寄托的是中国文化的积淀,我们组分为两个分队每个人都在为各自的小细节抓着不放而开怀大笑,那是茶道带给我们的囧,是给我们带来的欢乐。说实话我一大老粗实在是品不出什么味道,老是感觉在喝白开水一样,不过我知道是因为我的心不够宁静,心是浮的品茶自然只能感受到其中的苦涩。茶艺茶道,讲究颇深,那是待人之道,是礼数之道。

一束好花,一抹芬芳;

一品好茶,一份淡然。

花中美,茶之韵

吴凯娴

这次的培训项目,都比较的修身养性,有一种高雅的氛围在其中。我自己本身的专业跟这一次的培训的插花和茶艺都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才看到培训项目的时候,我就特别的高兴。

那天满怀期许的到达了目的地,还没走进教室,就看到了许多的红玫瑰、满天星、百合、巴西叶和蓬莱松摆在地上,自己就在脑中幻想着:老师今天用这些植物会教我们插出什么样的花束。

开了教室的门以后,大家合伙把相关的植物和工具搬进教室,虽然玫瑰和蓬莱松上面都有很多的刺,会刺伤大家的手,但是大家都毫不畏惧,争着的去拿红玫瑰和蓬莱松,展现出了大家有一种吃苦耐劳和不惧危险的精神,男生也都特别具有绅士风度,主动的去拿重的物品,非常高兴能认识这样一群小伙伴。

老师开始讲课,向我们介绍了插花艺术的历史、分类和展示了一些相关的作品图。在这个过程中我记住了插花在宋代普遍盛行起来,宋代有点茶、插花、焚香和画画四艺,从中可以看出插花艺术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也受到了国人的喜爱,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觉得了解一些插花艺术的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插花分为东方插花和西式插花,东方插花又分为日本插花和中国插花,但是日本插花艺术是来源于中国的,东方插花偏向于木本,西式插花偏向于草本。插花中还可以搭配一些水果、谷物等,特别记得老师说的涉及到农大我,我们可以搭配着麦子、柑橘、玉米、茄子、芭蕉叶等,这激起我极大大的兴趣。插花要"密不透风,疏可跑马",就像做人一样要该有严肃时要有严肃,该放松要放松,要懂得调节自我,使自己保持一种最佳的状态。老师特别提到了一种花—,不能插成双数,双数只能用在葬礼上,如果不了解这些,可能会闹出很大的笑话。

最后开始实践,五人一组,各组领取相关材料,在老师的讲解下一步一步的完成,我们组五个人在插花过程中,都是大家你插一朵我插一朵,共同完成,插出了一盆非常漂亮的花束,许多组的人多跑来看我们组的花,都认为我们插的很漂亮,使我们特别的有自豪感。在这过程中,我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这个力量会创造出无限可能,创造出许多你意想不到的东西和惊喜。

下午刚走进爱心茶艺室,就被里面的布置深深吸引住了,想着会是什么样的老师来教我们呢?有种跃跃欲试的冲动。坐下不久,老师就来来,老师一身紫色旗袍,穿出女性的柔美,有一种高雅的气质,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首先开始是理论课,老师向我们介绍了茶对我们身体的好处,喝茶的必要性,茶相关的一些文化。茶是我们云南最有特色东西之一,也是经济支柱之一,我们作为一个云南人,是不是应该了解茶、喝茶,来支持我省的经济发展。我觉得非常的有道理,我们应该做个爱省的人。

老师其中提到聘礼必须要有茶,因为茶四季常绿,成年移栽后不容易存活,代表着一心一意、至死不移的爱情和承载者人们希望一对新人能白首偕老的美好祝愿,这是多么感人的意义呀!使我对茶又更多一层的理解。茶在生活中是很常见,它可以跟柴米油盐放在一起,也可上到厅堂上招待客人,我们做人也要像茶一样,下的厨房,上得厅堂。还有其中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不光是追求,还有吸引,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它告诉我们人生不能一直追逐者别人的步伐走,盲目跟风,要懂得自我提升,要懂得创造自我品牌,你若足够好,自然会吸引来别人对你的投资和心思,就像学茶一样,不是只有漂亮的人能学,只要你想,你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我,变得越来越好,自然会变得漂亮和有气质的。

最后开始实践,老师先展示了一遍给我们看,然后就是我们自己操作,我们看着老师操作是如此的轻松,但是到我们的时候却是错误百出,我们知道了泡茶要做好是如此不易,明白古人曾说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一句话的内涵所在。但是因为我们小组有一个茶学院的学姐,所以我们每个都学姐的指导下操作了一遍泡茶技术。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错误,但是学姐从未失去耐心,我们的每一步,她都认真的看着,并细心的指导我们,纠正我们的错误,感谢认真负责的学姐。我们小组的人也特别好,到后面,其它小组开始蠢蠢欲动,我们小组不为所动,继续泡茶。甚至到最后,其它小组的人都走了,但是我们小组的还剩俩个没操作,我们每一个人都没提要走,都是一直等到了所以人操作完,才起身收东西要走,这既表现出了对别人的尊重,也是我们做人的基本道理,做人不能太自私只顾自己,不管别人,这样可能会失去很多美好的东西。感谢小组中每个的不放弃,不抛弃,尊重每个人。

这是既美好,又有趣的一天,也让我在花中,茶中学到了很多人生道理。

心得体会

夏梦佳

5月6日,新校区7栋B区106,领航第三次活动——插花和茶艺 ,在我们的期望中开展了。

文化之美,需要有心人静下心去感受、去捕捉。

插花艺术,即指将剪切下来的植物的枝、叶、花、果作为素材,其中,以"花"为主要素材,经过一定的技术(修剪,整枝,弯曲)和艺术(构思,造型,设色等)加工,重新配置成一件精致完美,富诗情画意 ,能再现自然之美和生活之美的花卉艺术品。插花艺术起于人们对花卉的热爱,通过对花卉的定格,表达一种意境来体验生活的美好与真实。插花艺术对中国人而言, 插花作品被认为是一个天人合一的宇宙生命之融合。

学习插花,需要一颗温润而有灵动的心,一双巧手。插花老师教我们最简单的一种插花方法,半球形插花,材料有:玫瑰花若干朵,满天星若干,蓬莱松若干,花泥,类似芭蕉叶的一种叶子。工具:剪刀,盒子,去刺钳。初次插花,按着步骤一步一步,小组协作。(范文先生网 fanwen.chazidian.com)最后成型时,由于长度把握上有一小点失误,球形不是很明显,不过,整体还是满意的。

在插花过程中你的每一个小点子,都会让你的作品更加不一样,贴上了自己的标签。

在室内放一束花,是一种生活态度。

茶艺,茶艺老师提到白族"三道茶",依次苦茶、甜茶、淡茶。蕴含人生哲理,先甜后苦,平淡回忆过往。茶艺,是我们心中忘不了的儒雅,它表达出来的情意是生活余后的一阵微风,直达我们的心怀;是梦醒余后的一记朦胧,淡然我们的憧憬;是远方的的一声诗歌;暖曲我们的爱意。茶艺,不仅仅是茶的艺术,更是生活的艺术,是对人生的见解与缩影,藏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用艺术贯通茶叶传递给每一人。

茶道,与中国待客之道紧密相关。"凤凰三点头"表达对客人的尊敬。"逆时针方向转动",迎客。泡茶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的举动都有着特定的文化。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凝聚在了茶道之中。

茶香怡四座,茶暖温人心。不待以浊酒,不待以琐物。

待人以物需以茶,那是一种自然,给予他人淡然;那是一种心意,直通我俩心怀。以茶会友,多一份悠闲,少一份浮躁。

很幸运能够在这次活动去品味茶艺与道,让我心中少去了些许浮躁,多了些宁静。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张瑞

这一次的领航活动是一种放松心情,陶冶情操的活动。

上午,我们组参加的是插花培。下午我们组参加的是茶艺。我们的培训很简单就是理论加实践,但是同时也是最有效率的培训。毕竟离开理论,实践就没有依托。离开实践,理论就会变得很枯燥,空洞,我们也很难接受。经过插花和茶艺的理论的培训,我很震惊,插花和茶艺原来他们不仅仅是单纯的插花和泡茶,他们有他们的内涵和神韵,他们有浓厚的文化背景。我被他们的内韵给深深地吸引住了。同时也发现以前的自己是多么的孤陋寡闻。在实践中,我很陶醉于一个团队全力以赴的为一个目标而努力。比如插花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团队也很迷茫,也有争执,毕竟之前没接触过,但是慢慢的在大家的分工与合作中我们完成的很出色,我们组插的花得到好多人的认可以及导师的认可。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动和幸福,我很感谢我们的小团队,很感谢他们的陪伴和支持。

除了这些,让我记忆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其实这句话我们平时也都听过,但是我所感受最深的是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讲到‘树立自己的品牌意识’。这个词我还是第一次听到。我觉得对于我来说受益匪浅。其实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没有差异就没有优势。比如,我们大学生必须要面临的找工作,你有什么优势来让用人单位选择你而不选择你的竞争对手?你有什么优势能让你拥有高新职位?等等。其实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反思。但是,如果一个人他有他个人的品牌。好多机会都会青睐与你。什么是个人品牌呢?我也思考了,我个人的理解是,个人品牌就是当别人提到你名字的时候只会想到你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而不是可以联想到一大批人。你,别人无法替代。想要培养个人品牌需要不断积累的过程,最终从量变达到质变。

我很感谢领航,每一次的领航活动都给我以不同的视觉来重新看待我所遇到的问题。我期待更好的自己,我希望自己成为盛开的鲜花,吸引翩翩的蝴蝶。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周建成

在2017年5月的第一个周六我们接受了"领航工程"的第三次培训,这次的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插花艺术和茶艺。作为一个粗枝大叶的男生,我很抗拒这次的培训,觉得自己并不适合这次的培训,自己在这次培训中的表现一定会表现得一塌糊涂。但因为上次的培训让我觉得自己可能并不是这么的不堪,所以自己带着一丝丝的抗拒但更多的却是期待的参加了这次培训。

早上我首先接受了插花艺术的培训,老师一开始给我们讲了插花的分类和一些特点,还有就是一些基本的审美眼光。比如红色是暖色调,绿色是冷色调,在这两种色调之间就需要加上一些如同白色这样的无色调来调和,让红绿两色在一块不显得如此的突兀等等。他也和我们说了一些原来插花的由来,原来古人们的生活便是琴棋书画,诗酒花茶,如此的闲适安逸,自己也曾幻想过那样的生活,但自己一个粗枝大叶的人并不适合。之后老师就开始教我们插花,这次插花的造型为一个半球形,主要用到了玫瑰、满天星还有蓬莱松。在经过我们组一个多小时的努力,一簇美丽的插花便在我们手中显现了出来,之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又进行了改进,最终的作品我们组的成员都十分的满意,并一直认为我们的作品是今早的作品中最漂亮的。

早上的活动结束之后,经过一个小时的短暂的休息我们便开始了下午的培训——茶艺培训。在茶艺培训的同时,老师也给我们普及了一些基本的礼仪,这些礼仪也不仅仅能在茶艺表演时适用,在平时的生活中也依然有用。老师在给我们介绍了一些茶的历史和种类之后便教授了我们茶艺。在老师的教授下,我也改正了自己原来自己学的一些错误的地方。也学习到了一些基本的形体礼仪,有利于自己在以后的日子里与他人的交流中给他人留下一个更好的印象。

虽说这次的培训很轻松,但是我所学到的东西对于自己依然有用,这是一次对于自身的审美观的提升,这是一次对于自己性情的培养。对于美,它具有随意性,也具有大众性。造型的美,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色彩的美,其色彩搭配柔和、恰当,大多数人对色彩的审美是大致相同的。

粗枝大叶的人也有细腻的地方,只是原来一直没有被发现而已,而这次的培训,让自己知道了自己也是一个细腻的人。这也正是我参加"领航工程"的意义所在: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直到某一天,在属于自己的地方绽放开来!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花与茶艺

毕梅丽

对于插花和茶艺这个培训,总的来说,如果有机会还想再参加一次。学到不仅仅是一门技术,也感受到一门艺术。

早上插花培训,老师事先准备好花材,供大家挑选,进行创作。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很好很快乐。

老师给我们介绍说插花艺术具有生命性、随意性、创造性、装饰性的特点。它可以陶冶人地性情,是一种很好的修身养性之道;它可以美化环境,增加情趣;它可以传递情感,增进感情交流……介绍完花材、花语和相关历史,最让人期待的实操部分就来了。

很荣幸有机会上老师的插花课,并与老师一起学习插花,这是我以前从来都没有接触过的。以前只知道听老师说插花喝茶可以修身养性,培养自己的自身素养,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惬意,也能让自己变得优雅。那时候还不以为真,总觉的哪有那么厉害,插个花就能修身养性了。

而这次上了插花课以后,发现自己真的是受益匪浅,而且也从中感受到插花是一门优雅插的艺术,也能很好的熏陶人的情操,老师在讲台上面用图片给我们首先认识花的种类,看了以后我才知道自己眼拙,没想到花的种类各式各样,名字也挺好听的,老师还向我们介绍花与花的颜色和花样之间怎么搭配。本来以为老师亲自在讲台上实践的教一遍给我们看,我们记住步骤就肯定能做出来,还甚至自负的以为,肯定插出来比大多数同学的要漂亮。可事实相反,插花看似容易,实则难。最后就是插花的位置,点缀啊之类的,真是怠慢不得。然而从这个过程当中也让我明白了插花是需要我们用耐心和细心,才能插出一盆好花。也能让自己心情更加愉悦并有成就感。

下午的茶艺培训了解到了茶文化,茶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而是人与人,心与心之间交流的一个重要媒介。是的,茶,平凡却不简单;泡茶,不仅是一种礼仪,也是一种修养。细细品茶,品得出自己的甘甜苦涩,品得出他人的喜怒哀乐,茶中窥人,学会享受一泡茶的冷暖甘苦,也是一份达观大度的心境。

那些我们时常见到的泡茶器具,今天得以重新认识和熟悉。老师完整地演示完毕基础泡茶法后,带领大家重新认识茶具,熟识每个器具的使用方法。

在半天的学习过程中,我对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无论是茶的历史文化、茶的分类、喝茶的器具以及泡茶的方法,都是我之前所没有了解过的。半天的学习已经结束,虽然我只是浅浅地学习了一些入门知识,但浓厚的茶兴趣已被激发,我只迫不及待想要继更深入的学习茶,让自己融入茶的美妙世界。

领航过程开设这样关于茶的培训课程,不仅仅为我们学员教授了茶文化,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友平台。在当代社会,能有机会以茶会友,是很风雅的一件事,大家有缘坐在一起学茶、品茶、赏茶、鉴茶,就好似古代文人骚客一般,喝茶谈笑,很令人享受,十分惬意。

领航培训心得体会

黄自兰

参加领航工程的培训每次都会有惊喜和收获,这是第三次写心得体会了,这次学习的插花和茶艺也像前两次一样的给了我惊喜和收获。一整天培训下来,我感觉自己好像重拾了自己丢失太久的少女心,自从选择了体育,我好像就在"汉子"的这条路上愈走愈远,衣柜里几乎全是运动服,鞋子全是运动鞋,生活中好像也很少去关注女孩子该关注的很多东西。但是今天培训下来我好开心,原来我也向其他女孩子一样喜欢花花草草,也可以安安静静的感受一下高雅的生活。

说说一天的培训吧!上午我参加的是学习插花,这也是我感觉自己重拾少女心的关键一课。老师所讲的理论部分首先是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插花,插花的类型和不同种类的插花。后面就是实践了,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开始了作品的创作,我们小组的同学分工明确,每个同学都有积极地参与进来,有负责修剪的、有负责摆插的、有负责弄造型的,大家齐心协力,制作出了一个很是漂亮的作品,可能是自己也有参与其中一起制作的缘故吧,我觉得我们组今天的这个插花好漂亮,我超级喜欢,最后我们组的作品也由我带回了宿舍,非常感谢我的队友们,他们让我感到温暖,让我在领航工程这个大家庭里面感觉到幸福,大家互相包容,共同进步。

下午是学习茶文化,通过这半天的学习,我对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无论是茶的历史文化、茶的分类、喝茶的器具以及泡茶的方法,都是我之前所没有了解过的。虽然当前我只是浅浅地学习了一些入门知识,但浓厚的茶兴趣已被激发,我只迫不及待想要更深入的学习茶,让自己融入茶的美妙世界。老师告诉我们喝茶能静心、静神,有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修身养性之功效,我们只有不断地塑造自己,把自己变得更优秀,我们的生活才能过得更精彩。人就像茶一样,越泡越有味道,耐人寻味。做人也应当像茶一样,当还没有被摘采的时候,要经得起风吹雨打,当被摘采下来之后,还要修剪加工,当被人品尝的时候,要经得起评价和回味。

当你只顾埋头请进的时候,当你累的时候,当你想要休息一下的时候,不如就放慢脚步停下来休息一下,感受一下生活的乐趣,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加有情调一些,偶尔的休息或许会让我们走得更远。

雅趣

雷正东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其中精髓部分的茶艺和插花艺术更是如此。以前总认为"吟诗,作画,品茶,插花"是文人的高雅爱好,离我们很远。这次的培训给了我们一把打开"茶艺"和"插花"潘朵拉魔盒的钥匙,让我们可以接触到这些高雅的文化活动。

早上老师给我们进行插花培训,对于插花课程起初我是一点都不了解的,但我对于插花艺术有着很高的兴趣,所以当接到培训通知时我非常高兴。周六早上我满怀期待的来到教室等待老师上课,一开始老师用热情饱满的声音给我们讲授插花的相关知识,我就花艺术深深吸引了。接着老师又给我们进行实践教学,我们跟着老师的步骤,一步步的创作我们小组的作品。最后大家齐心协力,一起动手,完成了我们小组的作品,心里满满的都是成就感!插花看似简单容易,然而要真正插出一个好的作品却非易事。因为它并不单纯的是各种花材的组合,而是要以形传神,形神兼备,还要融入美学的概念。有句佛语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每一支花都是有生命的,我们需要用心去思考,才能创作出好的插花作品。我觉得插花艺术有陶冶情操的作用 ,插花作品多姿多彩,制作过程中作者倾注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无形中培养了我们的艺术情趣。

下午进行的是茶艺培训,以前我也喝茶,也泡过茶,但对于茶艺却一窍不通。经过一个下午的茶艺培训,我对中国茶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对茶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没想到小小的一杯清茶竟然蕴含了那么多文化。一片树叶,一壶好水,一杯清茶,一缕清香,用一生品味。茶道欲可引申到为人处世之道,做人也应当像茶一样,当还没有被摘采的时候,要经得起风吹雨打;当被摘采下来之后,还要修剪加工;当被人品尝的时候,要经得起评价和回味。因为时间的原因,未能更为详尽的学习茶艺,但我对茶艺的兴趣丝毫未减,学习茶艺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以后还会找机会学习茶艺。同时,希望每一个泡茶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以自己的心入茶,泡茶一杯属于自己的好茶。

很感激领航工程的这次培训,我们以后要学会去接触这些高雅的文化,让我们的心慢慢沉淀下来,做一个优雅的人!

雅事

王开贤

这周活动我们进行了插花和茶艺培训,这是我们大家都盼望已久的。

插花,顾名思义,即指将剪切下来的植物之枝、叶、花、果作为素材,经过一定的技术(修剪、整枝、弯曲等)和艺术(构思、造型、设色等)加工,重新配置成一件精制完美、富有诗情画意,能再现大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艺术品。

我们学习插花的时间只有短短一个上午,但是通过老师的耐心解说、指导,也使我们了解了很多插花的基本常识、技法、以及花卉的识别,总的来说还是很有用的,可以提高我们的见识,为以后我们更好的学习和享受生活打下了坚实基础。

通过老师的解说,我发现插花看似容易其实不简单,老师教导我们:插花除了要心灵手巧外,还要有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修养,必须掌握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这样才能达到烘托气氛、传递感情,使人获得美感和愉悦的目的,从而得到启迪、鼓舞或遐想。

通过为期不长的插花学习和了解,我懂得了插花不仅可以随时随地用来点缀自己的居室环境,时常与花作伴,以花为友,还可以起到修身养性的作用。而且女孩子学插花不仅仅可以学到手艺,也是对审美能力、气质的一种提高。而且插花是一门很好的手艺,如果以后有机会,我一定会更深入的学习,因为我觉得插花是具有实用性、趣味性和知识性的,插花既可以让自己开心,又可以给别人带来快乐,而且象征美好的愿望,可以使每个人更加的热爱生活。

在茶艺培训中,我们学习了有关于茶艺的相关知识。在以前不懂为什么人们老是喜欢茶艺,在我看来不过就是喝口茶而已,但在学习了相关知识后,我才真正的了解茶艺。

在没有进行进一步的了解时,我知道的茶类很少,但在学过之后,才知道竟然还有那么多的种类。基本茶类就是绿、红、白、黄、青、黑。

后来,学习了各种茶的冲泡方法和技巧,听着老师的讲解,看到老师的泡茶动作是那么的优雅高贵,深深地震撼着我:天底下竟然有如此的泡茶方法,也竟有如此的讲究,这必定是懂茶的人才会的享受吧。

实际操作中有几分羞涩,但我想若是再有一次机会,我一定要努力学到老师那般的优雅气质。

花艺与茶道都是极雅之事,我希望能有朝一日,日日得闲,终日与其相伴。

美好的一天

庄绍伟

这个周又是双周了,我期待的领航工程的活动又开始了,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我很爱领航,我爱小伙伴们,还有暖心的老师陪着你。

今天的活动是插花和茶艺,由于人数太多,我们是3组一起开展,其他三组在同一时间段参加另一个活动,下午我们又交换,早上9点在7栋B区106的教室集合,进行插花培训,听着老师讲理论课,看着老师PPT上美丽的插花图片,很羡慕那些人能插出这么美的花。

篇10

从潮州工夫茶文化的文化内涵中我们应该传承什么呢?笔者认为,潮州工夫茶的文化归结起来有三个方面:礼人、忘我、养生。这三方面集中国茶道文化于一体,蕴含了潮州工夫茶文化深刻丰富的文化内涵。

潮州工夫茶是中国茶道的存在形态。潮州工夫茶之所以能存在,能为潮州人所传承,就在于它能发挥其文化功能。随着潮州以外的地区对工夫茶产生需求。不仅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互动,还带来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本文认为,可从两大方面入手,来更好地传承潮州工夫茶文化。

一、在校园开展茶文化教育培训

各地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创造了许多新经验,把茶艺引进校园,为校园文化增加了新鲜内容,为素质教育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也为普及茶文化拓展了新的空间,这有着积极的意义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潮州工夫茶艺可以与德育结合。潮州工夫茶艺集中体现了工夫茶道的核心思想“和”上。其突出功能是让茶人与茶客融为一体,且有“茶德”、“茶理”之道德导向。一杯好的潮州工夫茶的产生需要集体合作,从布置场地、准备器具、材料,到传杯递盏、分赠客人,收拾场地道具等一系列活动要集体的力量和有效的配合,这是锻炼学生组织协调能力的好途径。茶艺表演则以小组和班级、学校为单位组成,通过组际、班际、校际比赛,激发集体荣誉感,培育团队意识。同时,老师辅以解说潮州工夫茶制作工艺和历史,介绍古今著名茶人,介绍名茶产地和典故,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祖国的感情。

(二)潮州工夫茶艺活动与学习知识、开阔视野结合起来,为学生开辟第二课堂。学茶过程中还可以观察到一系列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现象。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参观茶园、茶厂,参加种茶、采茶、制茶劳动,访问茶馆、茶店,在实践中学习有关知识和技能。

(三)潮州工夫茶艺是对日常生活技巧的提炼,是生活的艺术化。开展茶艺活动,是美的创造。如茶室环境的布置,伴之音乐、花道等艺术形式的配合,茶具茶叶的选配,茶艺员的形象设计,身体动作的韵律,茶叶的变化,品饮的感受等等,每一个参与者都能从不同角度获得审美体验,提升审美水平。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可以由浅入深进行美学欣赏和创造。茶艺还可以兼容其它艺术类别,例如歌舞、音乐、朗诵、讲解、对联、谜语、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茶艺表演配合进行,使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更有文化内涵,特别是为学生提供了多方面展示才艺的舞台。

(四)潮州工夫茶艺是一种艺术性的劳动,是训练劳动技能的有效手段。如针对不同品饮对象、不同茶叶品种的沏泡方式、茶水比例、烧水方式和浸泡时间,都需要根据经验掌握分寸;茶席设计、茶器放置差距、如何移动茶具、冲水投茶的动作幅度与力度也要从实用与艺术的角度准确把握。当一杯好茶从一系列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时候,学生会由此而获得创造性劳动的成功喜悦,也体会到泡好一杯茶的不易,久而久之,就可以养成乐于动手,认真严谨,规范踏实,敢于创新,追求完美的行为习惯。

传承潮州工夫茶文化精髓,寻回教育之本和文化之根,从校园的教育培训中,帮助他们确立好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在潮州工夫茶文化的熏陶下,将优秀的潮州文化精髓更好地传承下去。

二、利用茶艺馆做为茶文化传承的渠道

(一)开发工夫茶艺馆

茶馆作为茶文化的物质载体,随着茶文化的发展不断变迁,茶艺馆便是现代意义上的茶馆,它将饮茶从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发展成富有文化气息的品饮艺术,对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促进茶叶消费,提高社会休闲生活品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经营者和顾客。现今都市生活的节奏高压紧张,人们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心灵的距离却越来越遥远。于是,一股飘溢着茶香的清新之风又在各大城市的休闲餐饮业中吹拂,在街市上的茶馆、茶室,也为我们的生活添加了悠然清香。茶不再是闲人雅士的寄情之物,茶馆、茶室成了凡人俗士的归心之所。光顾茶馆、茶室,不单纯是消费,更是为了消闲、怡情、修身。

潮州工夫茶是中国茶道的集大成者,代表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在新的历史时期,借助工夫茶艺馆的经营模式,开发工夫茶艺馆的市场,不管对工夫茶文化本身,还是对中国茶文化事业都有重大的意义。工夫茶艺馆秉承了工夫茶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市场开发中突显出与众不同的文化内涵。工夫茶艺馆不同于一般的茶馆。工夫茶艺馆是工夫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的是现代工夫茶艺馆的经营目标是向群众传授品茶技艺和传播茶文化知识。因此,工夫茶艺馆可以说是工夫茶文化事业的前哨阵地,对工夫茶文化事业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二)工夫茶艺馆开发传播的策略

工夫茶艺馆作为工夫茶文化重要的物质与精神载体之一,能起到了很好的中介传播作用,所以工夫茶艺馆想要真正发展壮大起来,就要深度挖掘和运用工夫茶文化。

1.茶馆选址与设计

茶馆经营的成败主要很大程度取决于室内外经营环境能否给人留下良好印象,“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古老经商哲学已经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现代风水学更重视对茶馆所在地理位置的研究,包括附近商业环境、交通状况、顾客消费圈、竞争店情况、采购环节等综合考虑和理性分析。因此我们要从环境、格调等方面注重茶馆的审美。

2.工夫茶艺馆的市场定位

工夫茶艺馆立足传播工夫茶文化,提供舒适高雅的饮茶环境。一般的情况下,没有人会因为口渴而去茶艺馆饮茶,他们去茶艺馆往往是为了休闲放松和突出自己的文化品位。工夫茶只是一种载体,通过这种载体,工夫茶艺馆需要把一种独特的格调传递给顾客。小巧玲珑的茶具,严格考究的冲泡技艺,谦让融洽的氛围等,构成了高品位的工夫茶文化。因此工夫茶艺馆的目标市场适宜选择知识分子和高收入人群,如对工夫茶文化有兴趣的学者、商人或白领阶层等。目标群体确定为知识分子和高收入人群,是由于这一部分顾客不仅有一定经济基础,承担得起在工夫茶艺馆的消费水平,而且他们的社交或商务活动都追求环境的高品位,工夫茶艺馆正好能够满足人们这种需求

3.工夫茶艺馆的品牌塑造

工夫茶艺馆的主旨就是传播工夫茶文化,其品牌核心就应该把工夫茶文化的内涵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在服务和营销方式上充分体现出“和、敬、精、乐”的文化内涵,突出工夫茶艺馆的品牌核心。随着物质产品的极大充裕,消费者在多样化选择中认同的不再是产品的使用价值,而更注重文化价值。当今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发展潮流中,每一个市场品牌都有自己的文化内涵,工夫茶本身就已经蕴涵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工夫茶艺馆具备形成自己文化品牌的基础。

4.工夫茶艺馆的绿色营销

茶本身就是一种绿色食品,工夫茶是用乌龙茶叶冲泡的,乌龙茶本身有预防蛀牙、消除危害美容与健康的活性氧的工效,饮用乌龙茶还能瘦身,抗肿瘤、预防老化等作用。但由于工夫茶冲泡程序过于讲究,对水资源造成的浪费较多,因此,工夫茶艺馆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要形成节约用水的绿色营销观念。比如,可以把洗杯的清水储存起来,用于浇花或清洁卫生;倒掉的茶水经过过滤可以用来洗手,有很好杀菌去污能力。冲泡过的茶叶可以晒干,制作成精美的“茶包”或小巧的“茶枕头”,再把这些当成小礼品赠送给喝茶的顾客,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工夫茶艺馆秉承了工夫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精神内涵,是弘扬工夫茶文化的窗口和前沿阵地。潮州工夫茶馆开发是一项长期的综合的工程。所以,需要多方努力进行持续开发,这样,潮州工夫茶将会在持续地展现其魅力同时,为社会创造更多文化和财富。

结语

潮州工夫茶文化,历经岁月洗历而留陈,纵千百年而流传。 “让潮州文化进校园”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同时提高个人文化素质。而茶艺馆作为文化产业,更能助推茶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潮州工夫茶文化的传承之路在继承其文化内涵之上借助创新文化品牌产业的支持定能蓬勃地发展弘扬。

参考文献:

[1]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潮学研究.1995(4):P29;

[2]陈向军.潮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览.中国文史出版社,2010:P155;

[3]陈香白.潮州工夫茶.汕头大学出版社,2001;

篇11

我国的茶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从古至今备受国人推崇与世界赞誉。饮茶的习俗也是由来已久。最初,茶被作为一种高贵的饮品,只有皇家贵族才有资格饮用。后来在唐朝中期,随着茶种类的增多,茶风盛行,茶这种饮品开始走入平常人家。经过几千年岁月的洗礼,茶文化并没有随着历史的变迁而消失,而是被一代又一代的爱茶之人传承和发扬。可以说,我国的茶文化极其璀璨辉煌。相比之下,西方的茶文化历史就较为短暂。并且在饮茶方面中西方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茶文化往来也越来越频繁,本文就是从中西茶文化差异的角度谈大学英语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1中西方茶文化差异性分析

1.1中国的茶文化

我国一直被誉为“茶的故乡”,中国的饮茶风俗由来已久,巴蜀之地更是被称为中国茶业和茶文化的摇篮,通过对相关茶的历史资料查找,发现中国的茶业最初兴起于巴蜀之地,并且在唐朝陆羽著作《茶经》之后,中国的茶文化开始逐渐形成。《茶经》中记载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这句话表明茶最早出现在神农时期,由此可以看出,在我国茶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同时在不断的发展和继承中,我国的茶文化内容日益丰富,既包括茶道、茶德、茶艺,还包括茶诗、茶俗、茶的故事等等。我国人民之所以对茶备受推崇除了因为茶具有非常高的保健功能之外,还因为茶的特性温和,符合中国人的性格特点,中国人就如同茶一样,刚柔并济,以温和妥善的方式待人处事。我国有四大茶叶产区,茶的种类繁多,比较出名的茶的品种有西湖龙井、六安瓜片、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以及君山银尖、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等。就饮茶习惯而言,中国人更喜欢饮用绿茶,尤其是在饭后特别喜欢冲泡一杯绿茶,放松心情。中国人饮茶更注重茶本身的味道,喜欢细品茶香,在中国爱茶之人常常约三五好友在工作之余一起去茶社或者茶馆进行品茶,不仅沟通了感情,还放松了心理压力。茶乃自然之物,吸取天地之灵气在大自然中自由生长,品茶也拉进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很多爱茶之人常说,品茶就如同品人生,茶香由淡到浓,口感久久无法散去,就如同人生所经历的不同阶段一样,不同的心境不同的体验,自然产生了不同的感受。

1.2英国茶文化

虽然与中国相比,英国的茶文化比较短暂,在十八世纪以前,在英国也只有贵族阶级才能够享用茶叶。在十八世纪之后,中国的茶叶出口到英国,英国开始兴起饮茶的风气。到现今为止,饮茶已经成为英国人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并且英国每年茶叶的消费量已经远远超出中国。但是中国和英国对于茶叶种类的喜爱却是存在极大差异的,中国人更加喜欢绿茶,追求茶本身的味道。而英国则更为喜爱红茶。在英国红茶通常用英语“BlackTea”表示,而不是“RedTea”,关于红茶的英语解释在英国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说大约在17世纪,英国人在我国福建厦门一带收购红茶,但是由于我国这种茶的茶色比较深,近于黑色,所以被英国人称为“BlackTea”;第二种说法是红茶在加工炮制的过程当中,其颜色会变得越来越深,随后变成黑色,所以被称为“BlackTea”。并且英国人的饮茶特点与中国人也是极其不同的,在中国茶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传承,通过茶会、茶礼等活动,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提升人的道德素养。

中国讲究茶道,在泡茶时讲究茶具、饮水,茶艺师泡茶的动作要规范优美,不仅要让人享受茶艺表演所带来的美感,还要使炮制出来的茶味道浓淡醇和、香气绵长。而英国人在饮茶时喜欢在红茶里加入牛奶或者加糖。还有的人加上橙片或者茉莉等制成所谓的伯爵红茶、茉莉红茶或者果酱红茶、蜂蜜红茶等。尤其是在18世纪,英国人相对比较重视早餐,反而对午餐比较忽略,同时他们进行晚餐的时间基本是晚上八点以后。由于早餐和晚餐时间间隔比较长,容易让人产生饥饿的感觉。因此,英国人一般在下午四点钟左右,进行下午茶。发展至今,下午茶已经逐渐成为一种风气。随着饮茶习惯在英国的逐渐普及,在一天的任何时间段他们都可以饮茶、如早茶、早餐茶、上午茶、午餐茶、午后茶、下午茶、睡前茶等。也正是由于英国人对饮茶的喜爱,他们的休息时间因此被称为“TeaBreak”。由此可见,在英国茶不仅仅被作为一种饮品,更类似于一种饮食。目前,在英国的餐饮场所或者公共娱乐场所,都提供茶供应。特别是在英国的火车上,还准备茶篮,里面通常会放一些简单的食品,如茶饼Scone,牛奶等,为旅客在午餐后提供茶供应。

2培养跨文化交往能力的重要意义

在跨文化交往中,英语被作为世界通用语言,是必须要学会的语言。茶叶具有上千年的历史,形成了自成一系的茶文化,因此,想要无阻碍地展开跨文化交往,就必须对中西方的茶文化差异进行一定的了解,并且还要能够准确运用英语对茶文化的相关内容进行流畅的表达,拉近交往距离,进行有效沟通。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语言不仅仅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更应该通过对语言的了解,了解一个国家的民族、历史、文化。因此,为了培养跨文化交往能力,就需要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尤其是在饮茶方面的文化差异,只有充分了解后,在交往的过程中才不会产生误会,闹出笑话。因此,作为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注重英语知识的讲解,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往能力。传统的英语教学只是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而忽略实际的应用性。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往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在实际交往中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问题,让沟通交流更加顺畅。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的茶叶贸易出口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但是由于茶叶贸易的特殊性以及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性,以茶文化为中心展开的跨国经济贸易往来出现文化交际障碍。因此,如何根据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进行正常的英语沟通交往,保证贸易双方合作的达成,成为跨文化交往合作中解决的问题。在大学英语课程中,针对中西茶文化差异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既符合大学英语的实用性要求,还满足当今市场环境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3以中西方茶文化差异为例,浅谈大学英语课程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具体方法

3.1了解文化内涵,培养跨文化意识

从中西方茶文化对比之中,我们不难发现,由于生长环境不同、所处区域不同,各国之间的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此,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英语专业词汇和常用句型的时候,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着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他们更应该是文化的传播者。英语教师要善于运用对比方法,让学生意识到中西方不同的文化意识形态,让学生认清二者的区别,在以后的跨文化交往中尽量避免因为文化差异性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在新课改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融入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当中来,例如在讲解茶文化的相关英语知识时,可以向学生介绍中国与西方国家不同的饮茶习惯、饮茶方式等。比如英国人最常喝的茶有两种:一是红茶,一是花草茶(HerbalTea)。泡法不像中国茶那么讲究,口味也不像中国茶因不同品种而有不同味道。

3.2,尊重文化差异性

文化差异性是由于不同的群体所处的国家和地区不同、所受的教育程度不同、所进行的工作内容不同,形成的的一种不同思维方式的文化差异。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性,但是不存在好坏之分。作为一名大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不要固执的认为本民族的文化是优秀的,其他国家的文化是不值得学习的。教师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尽量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正确认知西方文化。这里以茶文化为例,英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西方国家的茶道流程、茶艺手法以及茶会等,让学生感受到文化交往的氛围。同时,英语教师还应该让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了解更多语言背后隐藏的知识,如我在上文中提到的,英语为什么将“红茶”称为“BlackTea”,引导学生去进行分析和探究。又如英语中有TeaTime一词,指的就是占据英国人三分之一生命的饮茶时间。有上午茶(MorningTea),还有下午茶(AfternoonTea)。

3.3创新教学理念,注重文化知识培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已经逐渐的进行了一些创新和改革,英语教师也开始意识到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弊端,不再以英语成绩的高低论学生的好坏。大学英语教师除了对英语知识内容的巩固之外,更加注重对文化知识的培养。文化知识的培养对于跨文化交际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合理安排文化课程,茶文化也是英语文化中关键的组成要素。英语教师可以以茶文化为例进行文化知识讲解,例如在讲解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性时,可以对比中国与西方不同的饮茶习惯:中国对于绿茶的喜爱,英国对于红茶的推崇。另外,英语教师还应该重视文化体验,英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验英语背后的文化,如带领学生去参观茶博物馆或者去茶园,让学生亲身感受茶文化的魅力。英语教师也可以与学生针对中西方茶文化事例进行讨论,让学生欣赏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性,让学生了解茶文化的深刻精神内涵,帮助学生增加文化知识储备,为跨文化交往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3.4积极进行课堂互动,注重英语口语交流

对比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最为重要的还是其时间实践能力的培养。我国大学英语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容易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这就导致许多学生的英语分数很高,但是却无法与外国人进行正常的英语沟通与交流。为了锻炼大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让大学生能够流利地与老外交谈。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就应该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将学到的英语知识运用到交往中,而不是“哑巴英语”。例如,英语教师可以运用情景教学法,创设西方饮茶场景,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运用英语进行茶文化交流。在交流之后,对学生在交谈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同时可以请外教给学生们分享和讲解,这种教学方式十分有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4结论

综上所述,为了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英语教师不仅仅需要让学生掌握英语语言,还要让学生对语言背后所隐藏的文化知识进行了解。本文以中西方茶文化差异为例,探究了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法,希望能够让学生的交际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明星.从中西茶文化差异看旅游英语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福建茶叶,2016(4):227-228.

[2]闻蔚.中西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东南亚纵横,2012(9):72-75.

篇12

凡是善于饮茶的人,总是要把名茶与好水相提并论,加以品尝与欣赏。再名贵的茶叶,没有甘美的水来冲泡,也难以显示其优异的品质,独特的风味。

自唐宋以来,许多茶叶专著,如陆羽的《茶经》,欧阳修的《大明水记》、Ⅸ浮槎山水记》,宋朝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宋朝书法四大家之一蔡襄的《茶录》一书,都专门谈论了饮茶与用水的密切关系。

从唐代开始,人们就十分讲究饮茶的用水。为此,张又新专门写了一本《煎茶水记》,分天下之水二十等,通常主要有三等:“山泉为上,江河次之,井水为末流。”这种讲究,至今还流传于一些著名产茶区,如:杭州便有“龙井茶,虎跑泉”的说法。

历代嗜好饮茶的人,对水也是很有讲究的。最早提到烹茶水质,当首推“茶圣”陆羽,他在《茶经》中说:饮茶之用水“山之上,江中水,井水下”。后又以天水(即雨水)为佳,因天水醇和甘冽,是大自然赐予人类最多也是较易获得的优质烹茶水源。除天水外,还有雪水、冰水、露水,也都是烹茶的最佳水源。他不但有很渊博的茶叶知识,而且还具有一套“辨泉识水”的本领。

关于陆羽“辨泉识水”,在我国民间还有这样一则有趣的传说。相传,有一次陆羽由长江乘船去湖州,途中与新任湖州刺史李季卿相遇,二人泊舟江畔,畅谈品茶情趣。陆羽认为煮茶用南濡水为第一(当时长江水流经金山分为南濡、北濡和中濡三路),季卿就命一兵丁划船到江心汲取南濡水。等到水提回来时,陆羽用勺子舀了一勺,说道:“此水是长江水,可不是南濡的。”那个兵丁说水确是那个地方拿来的,后来水倒进缸里一半。陆羽说:“这段以后,确是南濡水。”兵丁大惊失色,只得照实说道:“我从南濡提到岸边,因船摇晃,倒出一半,我怕被责骂,就随手从江里补进了几勺子。”此时。李季卿大为叹服,称赞陆羽不愧有“茶圣”之誉。这则故事说明陆羽在名茶与好水的论述上确是下了一番功夫,进行过调查研究的。

宋朝王安石也有一个选择水治病的故事,说来也与陆羽的这则故事相映成趣。王安石因患有痰火病之症,虽然服药,难以根除,必得阳羡茶,还需用瞿塘中峡水才可治。有一次,坡左迁黄州团练副使,王安石知东坡家眷仍在蜀,托他过三峡时,带一瓮瞿塘中峡水,东坡因沿途鉴赏三峡风光,船到下峡时,突然想起要取中峡水,可因为水流湍急,洄溯甚难,只得将就汲了一瓮下峡水回来充作中峡水。王安石一见,指出其中有伪,东坡惊奇不已,忙问何以辨之?安石谓泡茶色半响方见,以是知为下峡水,东坡深为叹服。安石还说:上峡水性太急,下峡太缓,唯有中峡之水缓急相半,上峡味浓,下峡味淡,只有中峡处于浓淡之间,以此水烹煮阳羡茶,则最适宜治疗他的中脘病症,可见王安石对泡茶用水是深有研究的。

茶叶学家刘伯刍也把山水、江水、井水合并起来评定名次。“称较水之与茶宜者凡七等:杨子江南零水第一,无锡、惠山寺石泉水第二,苏州虎丘寺水第三,丹阳县观音寺水第四,扬州大明寺水第五,江淞江水第六,淮水最下第七。”

清代“风流天子”乾隆皇帝喜爱饮茶,善辨名泉,他经常外出巡视,亲自品尝过各地名茶佳泉,他还令匠役特制一个小银方斗,每到一地,命侍从“精量各地泉水”,然后以精度很高的衡器称其重量,结果得出京师玉泉山的水质最轻、最清。便御赐玉泉山的泉水为“天下第一泉”,其次是山东济南的珍珠泉,第三是扬子江金山泉,第四是无锡惠山泉,第五是苏州虎跑泉。除山泉外,乾隆皇帝还鉴别出雪水、荷露也为水质轻的优质水,是冬夏两季烹茶的“御用水”。

扬州大明寺水有“天下第五泉”之誉,配以蜀岗贡春茶,其味甘香可与蒙顶媲美。欧阳修曾品尝过此水沏的贡春茶,大为赞赏,曾作有“春入壶觞分蜀井,风回谈笑落芜城”的诗句,赞誉大明寺泉水泡茶之妙,并写了《大明寺水记》,还出资在大明寺井旁建了一座《美泉亭》。

杭州灵隐寺佛茶是驰名江南的佛门名茶,这种茶叶是由寺院的僧尼亲自栽种、管理、采摘、炒制的。佛茶叶形扁平、光滑、翠绿、整齐,一经冲泡,汤水碧绿清爽,香气四溢,经久不衰。灵隐佛茶另一个与众不同之处是用水很特殊,泡茶的水是著名的韬光泉水,水是从北高峰半山腰间的韬光金莲池中用中间凿空的长长的毛竹,一根连一根地引到灵隐寺的。这种韬光泉,清洌甘美,矿物质相当丰富,丝毫不亚于号称“天下第三泉”的虎跑泉。用此种泉水泡茶自然格外相宜,真可谓“名茶名水,双美兼备”。

在古代,文人学士喜用雪水煎茶。认为“雪者,天地之积寒也,为五谷之精”。故雪水又称灵水,堪为俊味也。

郑板桥喜用天水煎茶,他常饮“瓦壶天水茶”。此茶质清味淡,可清除心肺之热。但在黄梅天气的暴雨水不可煮茶。

对于泡茶用水,人们各抒己见,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认为用泉水为好,有的认为井水最好。我国饮茶专家就茶与水质的关系做过研究,经评审结果认为,用虎跑泉水冲泡的茶,水色明亮,香气高爽,滋味醇甘,故名列榜首,井水泡茶,香气最差,并有成味,水色不亮,故居末位。泉水泡茶所以优异,是由于山泉多处在茂密林木之旁,林下砂岩层透水性好,矿物质少,氯化物含量低,加之阳光照射,空气新鲜,故水质甘美;而井中水少见天日,性阴冷,杂质氧化慢,且含盐分高,故泡茶不佳。泉水、江水、湖水、溪水均含有碳酸氢钙和碳酸美,为“暂时性硬水”,一经煮沸,就分解碳酸氢钙,碳酸镁就会沉淀下来,与天然软水相同,可以冲泡出优美的茶汤来。我国城镇居民饮用的自来水,因水中漂白粉较多,含有氯离子,会使多酚类氧化,影响茶叶的汤色,泡茶时有一股异味,可先将自来水盛放1~2天后再使用,让氯离子蒸发或延长煮沸时间,泡出来的茶也能保持纯真的味道。

篇13

晋代、南北朝文人饮茶兴趣大增,有些关于茶的诗词出现,茶这时不仅是一种自然物质,更赋予了文化精神的涵义,发挥着一定的精神作用。

2.茶文化的形成阶段

中唐时,陆羽《茶经》将茶文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标志着唐代茶文化的出现,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里程碑。中国茶道精神第一次出现。

3.茶文化的兴盛时期

到了宋代,我国茶业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茶叶文化的发展。宋太祖赵匡胤喜饮茶,他在在宫廷中建立茶事机关,并且将宫廷饮茶按等级分类。这时候出现了茶的礼仪制度,赐茶成为皇帝宠爱大臣,眷顾亲属的重要方式。

4.茶文化的普及阶段

明代茶叶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明代的文人雅士不少留有经世之作,比如唐伯虎作的《品茶图》等。这时候茶具也是各式各样,千姿百态。晚明时期,文士们对品饮之境又有了新的突破,讲究“至精至美”之境。清朝时期茶中正式作为出口的一种行业,这时候的茶事、茶诗不计其数。

5.现代茶文化的发展

1982年,第一个弘扬茶文化的社会团体在杭州成立,名为“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建立茶文化研究会,名为“陆羽茶文化研究会”,1990年“中国茶人联谊会”在北京成立,后来茶叶博物馆和国际和平茶文化交流馆相继建成。茶文化的发展使得各地的茶馆数量俱增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各地茶艺馆越办越多。各个地方纷纷主办“茶叶节”,如福建武夷市的岩茶节,云南的普洱茶节,茶叶节都以茶为载体,带动了当地经济的飞速发展。从茶文化的发展动态可以看出,茶文化的研究和所进行的茶文化活动越来越受大众的喜爱和社会的接受、认可。我国经济发展以和谐科学发展为目标,人们通过举办茶事相关活动,对人们的道德培育和高尚情操的陶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茶事活动可以降低人们的工作压力,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对建立和维护健康的人际关系,促进中外的文化交流,尤其是可以发展地方特色茶文化旅游,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以促进地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

二、茶文化的定义

文化的定义可以从两个范畴来说,一个是广义上,另一个是狭义上说。而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文化,同样分为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茶文化是指以茶为中心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结合。是以茶这个物质为载体,折射出一定的精神内容,是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和谐高度熔合的产物。广义上的茶文化内容主要体现在茶中的发展历史、茶艺和茶道、饮茶习谷、茶具、茶诗和茶画等艺术表现形式。狭义的茶文化则专指剔除茶这个物质载体外的精神文明这部分,也就是指茶在被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文化和社会现象。茶文化是优雅、健康的文化,它可以使人们紧绷的心得到舒缓,平衡人们的心理。茶道精神主张以和为中心,主张和平相处,以礼待人。我国茶文化专家沈学政教授认为,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以这个载体来进行文化的传播,将茶和文化有机地进行结合,不仅体现物质文明,同时也是精神的折射。茶文化是通过茶派生出来的,是围绕茶所进行的心理、习俗和行为等现象,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三、茶文化对茶叶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茶界代表侯罗华认为,如果茶叶经济发展中没有茶文化的传播,茶叶只是一种自然的物质形态,只是一个农产品,一种人们习惯的饮品而已,它的经济价值也远不比上今天这么高。茶文化具有至关重要的社会功能,可以促进人们对茶叶饮品的消费,给茶叶市场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发展潜力,同时对人们的旅游心理产生正面的影响,进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茶叶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是指茶叶的生产和销售,另一方面也得力于茶艺文化的宣传的推广,这两方面共同发生作用,是将来茶业发展的航向。茶叶经济活动如果没有茶文化的溶入,本质上来讲也就只是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种单一的经济活动,缺乏传统文化元素,也无法进一步发展成为现代化的经济产业。为了将我国的茶叶打造在世界茶叶中的有利地位,提高茶叶产业竞争力,提高茶叶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茶文化是必须进一步宣传和弘扬的。茶文化与茶叶经济就像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要使茶叶经济得到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茶文化的宣传。茶文化对茶叶经济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茶文化赋予茶叶经济人文精神

“茶是和平的饮料”,茶能净化人的心灵,改善人际交往,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在茶文化的影响下,人与人之间通过茶有缘相聚一起,广交天下之友,茶能使人与人之间心灵相通,减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将现实生活更加美化,将生活质量提高到更高的水平和层次。中国茶文化有很深的底蕴和积淀,中国茶文化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从统治者到平民百姓茶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饮品。茶文化的传播使得茶叶经济在亲切、祥和的人文氛围中进行活动。

2.茶文化为茶叶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近几年来,各地举办各种类型与茶叶文化相关的茶叶经济活动。比如“茶叶博览会”、“茶叶展销会”、“茶叶节”、“名茶比赛”等等,这些茶叶经济活动中往往渗透着茶文化;这些茶叶经济活动通过茶文化的宣扬吸引茶爱好者。举办类型小至地区,大至全国,茶叶经济效益越来越高。世界各国举办茶叶经济活动都以茶文化为载体,这些茶文化主要有茶艺展示、茶道表演,茶歌、茶舞等,借助于茶叶文化,各种茶叶公司、茶厂和茶馆等纷纷借此机会进行市场的开拓和发展,进行业务洽谈,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人前往消费和业务洽淡。这种文化和经济的有机结合,有力地带动了茶叶经济产业的蓬勃发展,茶叶市场的发展进入新的历史篇章。

3.茶文化带动茶业经济产业链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茶文化这个载体,且茶文化不断趋于发展成熟。茶文化与茶叶经济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是以“茶文化”为媒介,形成茶艺开发、茶会、茶礼等各种茶业经济产业链,不断扩大市场规模,形成品牌效应,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比如中国白茶之乡安吉是全国闻名的茶乡。白茶产业得到了规模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白茶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型支柱产业。为了进一步促进安吉茶叶经济的发展,安吉也举办各种活动弘扬茶文化,为了使安吉白茶知名海内外,继续发扬光大,安吉县多次举办白茶节,节庆活动举办茶艺表演等各种茶文化活动。使得当地的茶叶经济呈稳健发展趋势。通过安吉实例我们可以看出,茶文化对茶叶经济产业发展的渗透力是无穷的。

4.茶文化提升品牌形象

为了吸引消费者前来购买,茶叶产品包装除了要体现文化的特性外,且包装需防阳、防臭、耐高温。茶的包装是吸引消费者眼球的关卡。精美的包装不仅可以刺激消费者消费,增加销售量,还可以提升茶叶品牌形象。使茶文化得到推广和宣传。茶叶的外包装不仅外观图形、字体、色彩,就连材料的选用都充分渗透着文化气息。

四、倡导“茶为国饮”的理念

弘扬茶文化一方面为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需大力宣传“茶为国饮”的理念。通过茶文化的弘扬使消费者对茶有正确的认识,茶是一种健康饮品,茶中富含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多种有效成分,对美容、减肥、保养方面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随着人们对茶知识的了解日益增多,大力弘扬茶文化将吸引更多的茶消费者。从而使茶叶市场进一步扩大,促进茶叶经济的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