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7:42:2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医疗设备的运维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正在全国各地开展的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程是目前卫计系统最重要的妇幼健康服务工作,实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是国家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于推进国家人口事业发展、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大多数项目在各级卫计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完成,质量管理是检验结果准确可信的重要因素,强化各级临床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提高临床检验质量,是确保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科学规范实施的重要环节。
孕前优生质控物联网主要针对卫计系统医疗机构,同时可向家庭和个人提供延伸服务。系统集成的硬件产品涉及电子、计算机、机械、网络等行业,其推广应用将对我国相关产业具有很大的带动作用,形成一个全新的健康服务信息产业领域。本文是笔者在该项目设计开发中的几点总结和体会。
1 物联网质控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项目涉及的目标用户范围广,包括医疗服务机构、医疗行政部门、医疗科研机构、医疗设备运维机构、医疗信息管理机构等,涵盖了这些组织机构的医学检验主要业务流程及依托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对这些业务流程的监管、优化,因此对系统架构的通用性、前瞻性、可扩展性、易维护性要求较高,通用性是指本项目必须要具备与项目目标用户现有系统、未来待建系统的集成与交互;前瞻性是指本项目系统在实现技术手段上必须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满足未来系统需求、业务、运营模式发展的需要;可扩展性是指本项目必须要在性能上,可根据业务需求随时进行扩展;易维护性是指本项目系统一旦发生故障,应能在短时间内修复,不能长时间影响业务流程的运作。
本项目的系统架构中包含三层,分别是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
感知层是整个系统的基础,采集整个系统相关的数据。它包括以下数据:实验室工作环境数据包括温度传感器采集室内温度数据、湿度传感器采集室内湿度数据;实验室工作人员认证采用指纹仪、虹膜、身份证等身份识别工具识别;实验室诊断试剂、检测样品用RFID、扫描码等识别;实验室工作场景数据包括用摄像头采集工作人员状态、试剂情况、操作流程等;实验室设备数据包括血常规数据、尿常规数据、微生物数据等。
网络层实现感知数据信息的可靠传输:实验室与外界信息传输采用有线网络包括专用网及互联网、无线网络包括移动3G/4G;实验室内信息传输采用控制总线、WIFI、蓝牙、ZIGBEE等实现网络互连,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感知数据如设备状态数据等为及时有效控制采用网络专线传输。
应用层用户包括专家、行政管理人员、设备运维人员、信息管理人员等,通过专家系统提供的相应数据统计、分析并进行图形化的显示使实验室或上级机构专家可实时监控数据是否异常,及时进行干预调控;通过业务系统行政管理人员可监控实验室每日工作情况包括检验项目开展情况、工作量等指标,进行有效决策;通过运维系统实验室设备管理部门可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是否正常,若发生异常系统自动报警,设备运维人员可第一时间进行远程维护或赶到现场处理;通过信息系统信息管理部门可进行大数据分析挖掘以支持行政管理部门的决策。
2 与系统连接的实验室设备信息采集传输及接口标准研制
本物联网系统实验室设备信息采集传输及接口标准是一个难点。其主要难点在于:首先,该标准需要综合考虑各地实验室服务业务的特征。制定的标准必须易理解、易推广,才能被各地广泛的认同、使用、推广。其次,制定的标准必须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向下兼容性,否则该标准将不能很好的延续下去。这种良好的扩展性和向下兼容性不仅仅是业务层面的,还是技术层面的,所以,在制定标准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未来实验室医学检验服务业务的发展,制定出良好的框架,以方便未来业务的扩展,同时能够兼容以前的标准。因此,标准规范的制定是本项目的重点、难点,也是项目能否成功与否的关键问题。
3 系统数据容灾备份与安全认证服务技术
实验室质控系统涉及到巨大的数据存储和管理,为了能够保证数据和系统的安全性,系统需采用多种安全保障与备份的综合方案构建高可信的公共服务体系安全架构。首先,在数据内容的安全加密方面,数据传输采用SSL加密,用户密码采用不可逆的MD5加密算法,信息资源的加密采用不可逆的DSA加密算法;其次,网络传输方面采用反向服务器机制,可以在防火墙设备中同时使用这两种方式,其中反向用于外部网络访问内部网络时使用,正向或包过滤方式用于拒绝其他外部访问方式并提供内部网络对外部网络的访问能力。结合这些方式提供最佳的安全访问方式;再者,对于数据传输方面将采用数字签名技术,在基于国际公认的具有商用安全强度的非对称密钥算法的技术上,开发基于数字签名的妇幼健康公共服务的安全认证体系,以形成统一的、高效的、开放的、安全的、可控的、可认证的信息化协同平台的安全基础,确保物联网系统数据传递和交换能够不被盗取、不被篡改、不被抵赖。
孕前优生实验室质控物联网系统符合国家重大应用需求及产业扶持政策,服务于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这一重大民生需求,可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为提高人口素质改善国民生殖健康水平提供技术支撑环境,因此该系统的研发设计和推广应用具有极大地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尊亮.信息化人口和生殖健康服务管理系统设计刍议 [J].信息通信,2012(02).
[2]宋庭新.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的研究与开发[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3, 19(05).
[3]黄必清,黄必清,王涛,朱鹏,薛霄,吴芸.基于本体的临床试验数据语义查询[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1).
作者简介
如何使购入的设备,发挥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只能靠对医疗设备使用与维修管理来保证。本文从如何处理好医院医疗仪器设备维护保养与维修的关系,树立以预防性维护保养为主的意识和观念入手,以我院开展预防性维修工作的实践为例,探讨开展预防性维修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医疗设备的使用管理
医疗设备的正确使用,直接影响到设备的完好率,这项工作不仅与具体使用者有直接关系,而且与管理者水平有关,两者要相互配合。
1.1对新购设备进行现场使用培训
一台新购设备到货、安装、调试验收合格后,首先要对操做人员进行现场使用培训。内容包括: 设备的各项功能,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参加培训人员应在两人以上,通过培训做到能正确使用设备,才能保障设备正常运行。我院过去忽视了设备使用前的培训,造成设备运行故障频繁,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近十年来,我院加强设备使用前培训工作,落实到使用科室,建立了不参加培训禁止使用设备的制度。明显改善了设备运行多故障状态,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有了显著提高。
1.2建立健全操作使用规程
根据说明书的内容及厂家工程师的要求,由器械科维修人员建立操作规程卡并挂在设备旁。操作者每次开机应按操作步骤进行。防止人为造成设备不能正常工作。
1.3对大型及精密设备实行专人专管制度
对这些设备的使用,科室应指定专人管理,建科室及使用者要按医院有关规定赔偿。
1.4做好全院医疗设备完好率的统计工作
随时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定期进行技术鉴定,进行维修、质控、计量,对性能不达标的设备,对于诊断结果不准,治疗效果不佳的设备,及时作报废处理,以确保设备安全有效使用。
1.5使用医疗设备要注意环境条件
工作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设备能否正常工作及使用寿命,安装时按要求配置相应的辅助设备。使用时应注意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防止灰尘、外界干扰等因素对设备的影响。
2 医疗设备的维护管理
加强医疗设备维护管理是保障医疗设备的完好率的另一个重要素,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维修技术人员素质的培养
医疗设备现已进入高科技时代,涉及很多领域,如微电子技术,核磁物理技术等,其技术含量高,复杂,故障难以查找和修复,这就需要一些高素质的维修技术人员,他们在学校所学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不但要求他们参加继续教育,还要进行定期专项短期培训。同时还可以采取走出去或请进来的办法进行内部交流和学习。对于一批高精尖设备,在购买设备签订合同时,一定要求厂家进行维修专项培训,派技术素质较高的人员去厂家学习维修技术,以适应维修工作需要。在提高专业学习的同时,维修人员还要树立一切为临床、服务的思想,做好保障工作。
2.2建立建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医疗设备的保养与维护对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用。设备除了使用者进行日常保养外,还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做定期的检查,对在用的医疗设备实行每周下科室巡回检查制度,发现故障及时排除。对万元以上设备,按照保养规程,进行每半年或一年整机保养。使抢救设备的完好率达 100%,常规设备的完好率达 95% 以上。对于需强制检定的设备进行计量检定,以保证设备的精度和准确性。
2.3购置必要的检测仪器和维修工具,建立维修配件库
许多医疗设备都是现代高科技应用于医学领域的最新成果,维修这样的设备有一定的技术难度,维修人员除了具有常用的维修工具外,还应该有专用的检测仪器,如电路测试仪,信号发生器,专用测试设备应有专人管理,以保证检测仪器的完好性与准确性。同时有些专用工具一定要由生产厂家提供,在签订合同时约束。建立健全维修配件库,以保证及时修理。备件库除了常用元器件如电容、电阻、三极管、集成块外,还应备有一些专用易损配件。对高档设备的维修配件,因价值昂贵不便备用的,及早与厂家联系,落实维修配件所在地,以备设备出现故障及时解决。
2.4医疗设备的外修管理
在维修管理工作中,总的原则是要立足于自修,凡是自己能修的绝不外修,不能自己修的,采用外修或内外结合维修的方式。在送修设备时,首先要确定故障部位,了解维修的大概费用,由维修人员向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填写送修单,内容包括设备型号、出厂编号、随机附件等。严禁任何个人和使用科室私自送出维修。对于需要来院维修的设备,厂家工程师到达维修现场后,一定要有本院技术人员陪同,以学习他们的维修经验。外请工程师维修好设备后,要填写维修报告单,装入技术档案。
2.5配置专职维修工程师
对于设备比较集中的科室应考虑配备专职维修人员,如化验科,手术麻醉科,放射科的设备正常运行不仅与设备的性能有关,而且与操作者有很大关系。维修工程师不但要懂电子技术知识,而且要掌握设备使用操作,以便设备出现故障能随时得到解决。
2.6对于科室设备的维修应采取收费管理制度
为了调动维修人员的积极性,加强科室管理和使用设备者责任心,维修人员应收取一定的维修费。收取的维修费用大部分做为基金,用于购置维修配件及检测设备,剩余部分可按一定比例提取维修奖金给维修人员,以提高他们工作积极性。
总之,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对医疗设备维护管理的重视程度。在医疗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由被动医疗设备故障维修变为主动预防性维护,可降低医疗设备故障率,提高医疗设备使用率。医疗设备正确使用与预防性维护是保证医疗设备高效、安全运行以及使医疗设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引言
医疗技术维系着我国发展,特别是医疗建设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命安全。从发展的角度来说,将医院医学装备控制体系与运维管理系统进行有机融合,有利于为患者提供较好的生存环境。同时,工作人员也需不断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内容,提升应用、管理的有效性。实际控制过程中,工作人员需结合当前卫生指标体系内容进行建构,利用相应法律体制,确保医学装备质量得到合理保障。
1医院医学装备质量控制体系内容
医院医学装备控制体系实践中,主要以提高医院医学装备系统的应用效率为目标,采用相应自动话、科学化的控制体系和控制技术,提高管理和临床医学的实践质量。同时,该指标也涵括系统工作形式、采购质量以及临床医学的护理、治疗质量等方面的内容。特别是当前控制体系实践中,采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建构[1]。通过设立相应的计划机制,并结合体系内容进行实践处理,再集合相应技术监控和设备检查实现设备的优化。总的来说,该体系的实践,能够提高所有控制指标的合理性,促使医院规划及建设方针均能落实到实处,有利于提高医院管理的必要性和实践性。
2当前医院医学装备运维系统的应用情况分析
2.1检修数据管理及更新问题
医学装备控制过程中检修、操作周期过长,容易导致设备检修时间、设备运行时间与检测内容不统一,难免会引发设备维修、管理方面的问题。同时,某些设备运行中设备的校检周期和工作时效不统一,容易导致该设备所检测效果不到位,进而导致诸多管理要素方面的问题。
2.2检测结果问题
检测结果需要借助自控设备进行筛查与比对,借助对应功能校检问题,实现项目控制指标。但是,传统医学装备运维问题过于繁琐,对校检信息的真实性有直接性影响,不能确保临床数据指标的合理性,为临床工作提出了严峻的问题。同时,校检结果不能第一时间送至对应科室,而采用传统信息传递模式进行综合性管理,极其容易出现校检结果失真、数据异常情况。总的来说,当前控制体系的实践中,无法将具体质量控制指标与控制系统相结合,导致质量控制方法不到位,出现数据集成控制方面的问题[2]。
3医院医学装备质量控制体系创建方法
3.1完善机构设计
工作人员需将医院医学装备控制体系与质量控制指标相结合,结合各科室的责任和机构运行模式进行综合性探讨,提升管理的有效性。由此,需结合以下几方面内容进行综合设计:工作人员需结合设备管理形式成立相应监察、控制小组,且主要工作人员配置需具备医学工程部两个质控员督查,使用科室主任,护士长日常管理本科室质控,同时使用科室有一名兼职设备管理员协助管理进行协调管制,从而明确相应的管控项目。例如在血透机设备的监察过程中,需分析血透机的设备型号、软件工作模式、半透膜功能以及Hb(血红蛋白)、HCT(红细胞比容)参数指标内容,采用相应日常管理工作对这些功能的实时指标进行分析,确保机构组织的责任均能落实到实处。通过对所有医疗设备的工作性能进行监察,从而提升各科室所应用的医学装备应用的功能。
3.2落实管理机制
工作人员需确保核心管理机制的有效性,根据医院的发展动向确立基本质量规范性和管理办法,促使管理形式更为有效。首先,工作人员需结合《质量控制工作管理制度》内容进行实践探索,在管理流程中分析常规监测工作形式和指标数据的不合理性,采用相应维修管理方案进行优化。例如可根据设备所显示的数据内容进行制度校检,对比各设备的工作效果,提升医院控制体系的精准度。其次,工作人员需将机制内容与考评内容相结合,促使管理更为有效[3]。其次,工作人员需将控制机制与质量控制内容相衔接,采用一体化模式对指标机制进行审查,将所有合格或不合格的数据进行集成化管理,确保所有管控方案与计划流程的有效性。设计过程中,需分析出较为科学的定评测机制,提高管理的精准度。再者,管理设计中,采用以下模式进行机制优化:(1)集成管理:集成管理主要采用精确搜索模式对数据结果进行审核,分析出设备的工作情况,保证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同时,管理过程中,需设立对应预防维修措施和预防管理措施,分析设备预开机、中期以及后期的工作形式,促使被动化管理能将有所数据进行监测。例如在心电图控制设备监测中,需采用项目监察技术进行设计,结合质控体系进行统一测试,使所有设备的工作情况均能够得到全面体现。(2)分散管理:分散管理主要采用较为简单的管理技术进行实践,采用模糊查询技术对数据等效情况、实验数据精准度进行测试,确保医疗设备的使用达到相应校检要求。同时,分散管理过程中需对所有医学装备的所有功能性进行调研,重点分析气密性、管件连接情况,并结合科学化控制机制和管理机制分析设备的运行周期,有利于全面提高管件的使用功能。
3.3完善教育宣传
强化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和工作主动性,也有利于提高医学装备的应用效率。首先,需要求工作人员具备较好的工作主动性,根据资源汇总情况、汇总目标确立相应的宣传机制,提升宣传的合理性。其次,需根据我院的组织规划活动设立相应的宣传任务,采用相应卫生部署会议进行组织会议,提升控制工作的有效性。再者,专题讲座设计中,需结合我院的医学装备的运用情况进行培训设计,针对科室工作形式和工作目标进行组织探讨,落实核心质量控制指标培训形式,促使培训工作的氛围更加有效。例如培训内容制定过程中,需在此内容中融入新时期医院控制方针内容,组织工作人员对医院工作方式进行探究,并结合会议培训、探究模式提高宣传有效性,促使相应知识讲座提升医学装备工作价值。最后,工作人员需采用相应编制办法对工作内容、工作形式进行宣传。例如对于重点仪器的管制中,可结合医院仪器管制办法进行实践推广,分类处理仪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和事故问题,提升控制工作的合理性。
3.4完善监控设计
一期门诊住院楼将设置急诊科、创伤骨科、脊柱科、关节科、运动医学科、康复科、骨质疏松科、针灸推拿科、神经内科、血液肿瘤科、颅脑外科、胸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妇科等医技科室。麻醉科有12间手术室,百级3间,万级9间。
医院将配备各类先进和现代化的医疗设备,主要有1.5T磁共振成像设备、64排128层CT机、多功能数字X线摄影系统(DR)、彩超仪、骨密度仪、关节镜手术设备、腹腔镜、宫腔镜、Leep刀、生化免疫流水线、全自动细菌药敏鉴定仪等。
医院新建大楼的信息化建设定位为创建全面数字化医院,网络建设充分考虑后期的业务增长以及网络的可扩展性,并充分考虑内外网逻辑隔离,核心设备要求健壮、稳定,即使在单机故障时,也要做到业务无感知运行,能够顺畅地处理内网HIS、LIS、PACS 等业务。此外,内网改造需要考虑到无线业务的扩展,确保移动医疗在医院的开展。
网络可靠性至关重要
根据数字化医院建设的经验要求,HIS、LIS、PACS等业务系统要求网络具备较高处理能力,同时为保障即时影像信息的传递,也需要网络高可靠。为了预防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因网络单点故障而导致业务中断问题,医院信息中心采用了业界最先进的交换网硬件集群技术CSS2,通过交换网,将2 台物理核心交换机虚拟成一台逻辑交换机,以独创的主控1+N 备份技术让集群系统可靠性得到前所未有的保障。
提升网络运维质量
保障内网安全
为了简化医院对网络的运维监控,信息中心部署了敏捷交换机独有的iPCA 网络包守恒算法技术,通过对远程医疗视频教学和远程会诊等业务报文进行标记、染色和计数,在零流量开销的情况下,可以实现精准质量检测和即时故障定位,帮助运维人员轻松了解网络状况,提升故障定位效率,保障远程医疗教学和会诊的视频质量。
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和通信网络给医院信息化带来方便、快捷和高效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安全隐患:非法用户窃取医院机密信息谋私利;越权访问医院应用系统,篡改数据;终端不能及时打补丁造成蠕虫泛滥。信息中心采用的敏捷交换机S12700 支持下一代安全防火墙板卡,结合大数据的原理,通过对用户行为进行关联分析,帮助运维人员发现安全隐患进行主动防御,有效地解决移动支付、远程无线接入等传统安全设备各自为战的单点防御方式无法解决的问题。
借移动医疗东风
三院数字化愿景乘风起航
移动医疗被称为医疗信息化“王冠上的明珠”,是国家卫生部重点关注的项目,也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点,移动医疗的建设将加快医院无线查房、移动护理、移动输液、病患定位等无线医疗业务的部署实施。为了帮助医院实现无线业务的快速部署,并简化有线、无线两网的管理,信息中心采用了敏捷交换机S12700 的随板AC 技术,通过ENP 单板实现对无线AP的管理、控制和转发,实现了业界领先的有线和无线业务的统一管理、统一策略和统一转发,使得有线、无线两网在用户体验、管理体验两个方面的彻底趋同和极致优化。
包工头梁桂秋并不满足于只做洁净手术室的工程,他一直努力向上下游探索。借着国家卫生部及建设部2000年开始规范洁净手术室建设标准的契机,尚荣医疗开始提供洁净手术室的专业设计服务,努力向产业链的上游进军。
2003年后尚荣医疗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一方面开始提品及零部件的设计与生产、系统运维等增值服务,另一方面把承建范围逐步扩展至ICU、化验室、医用气体工程等医疗专业工程。
从2008年引入深圳市圣金源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5家创投企业开始,尚荣医疗商业模式才有了真正的蜕变:从一家医疗工程的普通承包商逐步转变为医院建设整体解决方案及医疗系统集成一站式服务的行业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