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保护生态环境方法

保护生态环境方法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2 17:42:2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保护生态环境方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保护生态环境方法

篇1

中图分类号:X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24-0109-01

我国草地资源非常丰富,畜牧业比较发达,畜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拥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畜牧业可以为人们带来肉类、蛋类、奶类等食物,动物身上的毛发、皮肤还可以为人们提供生产的原材料。可以说我们的正常生产生活离不开畜牧业的资源供给。在畜牧业给人来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福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近几年来,由于人类大肆的破坏环境,无情的向自然界索取自然资源,自然生态结构逐渐趋于弱化和不稳定状态,环境污染问题不利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将环境保护问题提升到相应的高度。由畜牧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只要有水质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等。随着畜牧业规模的扩大,这种污染程度也逐年加剧。虽然大规模集约型的畜牧业产生了很多污染问题,但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衣食等方面的需要,畜牧业朝向规模集约型发展是必然的趋势,是符合时展的,我们不能对其进行遏制。因此,为了保障畜牧业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处理,只能从提高生态保护手段方面入手。

根据目前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我们可以适当的调整畜牧业的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生态环保性的畜牧经济产业,提高畜牧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从根本上减少有害物质排放到大自然当中。另外还可以提高畜牧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通过现代化、智能化的管理手段来提高畜牧产品的附加值,不只是增加经济效益,还要同时增加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实现畜牧业与自然环境共同发展的局面。

1 畜牧业环境污染途径

1.1 粪便污染

我们都知道,动物才是畜牧业的发展根本,动物在成长过程中,每天都会排泄出大量的粪便,这些粪便当中已经没有了任何营养物质,剩下的只是对土壤有危害的废气固体物。粪便污染是畜牧业产生自然污染中占比例最大的。其每年排出的粪便比全国的工业生产固体废物还要高出将近3倍,由此可见,畜牧业产生的粪便对环境污染产生了怎样巨大的影响。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对这些粪便进行合理的解决处理任其随意分布,不仅会对土壤,水资源造成难以想象的污染,促进了各种细菌的滋生,加速了疾病的传播,破坏了地面的美观。

一些农民和养殖人员知道,粪便是一种很好的肥料,可以用在植物的生长当中。但是过度的使用粪便作为肥料,不仅不会促进植物的生长,而且粪便中的微量硝酸盐、重金属会在土壤或植物体内堆积,造成了植物发生病变,地下水及地表水被污染的现象。当水污染进一步加剧,污水流到哪,就会给当地的环境造成破坏,一旦长久不进行治理,就很难就行补救措施了。

1.2 水质污染

水质污染是畜牧业所带来的第二大污染现象。畜牧业的主要工作并不只是圈养各种动物,还会对一些原材料进行简单的加工,这样的话,畜牧业的污染源不仅来自动物,还有个加工厂的废物排放。当处理不当的粪便、尿或是各种加工厂排放的废水,渗入到地下水当中,会对地下水造成难以补救的污染问题,当排入地表水当中,也会增加水流内的各种有机物浓度,从而不断的恶化水质,某些动物一旦饮用,轻者食物中毒,重者造成死亡。

1.3 恶臭污染

动物排泄出来的粪便是造成恶臭污染的主要来源。粪便一般是动物体内的废渣残留物,其味道非常刺鼻,如果不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臭味很容易在畜牧场内挥发,对整个区域内的空气都造成污染,虽然不能严重的影响人们的健康,但却破坏了人们舒适的生活环境。

1.4 药物残留潜在污染

动物也属于生物,也经常出现生病现象,现如今,面对生病的动物,放牧者已经告别了传统的治疗方法,直接采用药物进行治疗,就算动物没有生病也会打预防针,再加上各种农药、消毒药等的使用,其药物残渣虽然比较少,但是积少成多,形成了潜在的污染源。

2 畜牧业环境污染成因

2.1 畜牧形式的转变

传统的畜牧形式都是采用家庭式的分散经营,这样的话产生的污染力度比较轻,大自然可以自行调整消化,但是其管理起来不方便,个人的利益收益比较低,因此开始慢慢转向集约型经营。集约型经营虽然便于管理分配,但是对环境污染也急剧增长。各种动物排泄物、药品残渣的积压很难处理,一旦没及时合理的处理,便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2.2 畜牧场地的转移

传统的畜牧地点一般都在农牧场,但是随着人们对于肉类、蛋类的需求越来越多,农牧场与市中心距离果园,导致运输不方便,肉质不够新鲜等问题,因此,畜牧地点慢慢由农牧场转移到郊区,增加了污染物处理的难度。

2.3 化肥代替了农业有机肥,各种药物使用量增加

化肥较农业有机肥效果更明显、造价更低,因此逐渐代替了农业有机肥的地位,从而使粪便中有机物含量增多,造成了环境污染。另外各种药品的使用,产生的药物残渣没有进行有效的处理,也能导致环境污染问题。

3 畜牧业生态保护的对策与建议

3.1 提高生态保护的意识

说到底,畜牧业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畜牧人员的环保意识不够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必须提高生态保护的宣传力度,要不断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生态保护案例,增强对污染物的处理力度。

3.2 加强环境监控力度

要重视检测队伍的建设,增强畜牧业环境污染现象的检测力度,一旦发现有污染环境的行为出现,要尽快的采集数据,与相关部门配合,对污染源头进行处理。

3.3 采取动物营养性环保措施

合理配制饲料,使用环保型饲料,消除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抗营养作用,采用多阶段饲养法。

3.4 搞好生态草原建设,控制畜禽排泄物,控制药物残留

把发展畜牧业同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畜牧业的综合效益。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畜牧业在为人们提供各种生活必需品的同时,也为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负担,为了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畜牧人员的生态保护意识,有效的减少环境污染的现象,控制好各种药物、制剂的指标含量,在这一方面,我们还要不断的学习其他国家保护生态环境方法,来增强自身的环保能力。

参考文献

篇2

[作者简介]黄耀东,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副研究员,广西 南宁 530022

[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12-0068-05

随着环北部湾、泛北部湾等概念的提出,尤其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得到国务院的批准,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曾经于2000年前成为“丝绸之路”始发港而最近1000年来基本上无人问津的北部湾迎来了另一个发展壮大的春天。然而,涵盖广西、广东、海南和越南部分地区的这片南中国海在开放开发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个各方需要共同协调合作才可能解决的难题:环境保护问题。这一难题的内容、缘起和破解是区域内相关政府共同面对的。

一、开放开发北部湾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大好机遇

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快发展、中国一东盟“一轴两翼”新格局的正式提出、中越“两廊一圈”的逐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风起云涌、华东华南尤其是“泛珠三角”经济的辐射,特别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曾经在两千年前商贾云集的“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的广西北部湾迎来了沉寂一千年后的又一个春天。

北部湾经济区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地区唯一的沿海区域,也是我国与东盟国家既有海上通道、又有陆地接壤的区域,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北部湾经济区岸线、土地、淡水、海洋、农林、旅游等资源丰富,环境容量较大,生态系统优良,人口承载力较高,开发密度较低,发展潜力较大,是我国沿海地区规划布局新的现代化港口群、产业群和建设高质量宜居城市的重要区域。

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北部湾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总量占广西全区比重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沿海港口吞吐能力超过5000万吨,集疏运条件逐步完善,西南出海大通道作用得到发挥;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一批国家重大项目已经建成或将开工建设;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与国内其他地区的经济合作日益深化,在面向东盟开放合作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如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等一系列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实施,深化了中国一东盟合作,为北部湾经济区发挥面向东盟合作前沿和桥头堡作用奠定了基础。而且,国家高度重视广西沿海地区发展,明确将北部湾经济区作为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提出新要求,赋予新使命。北部湾经济区加快发展的机遇已经来到,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然而,毋庸讳言的是,北部湾经济区总体经济实力还不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较低,现代大工业少,高技术产业薄弱,经济要素分散,缺乏大型骨干企业和中心城市带动;港口规模不大,竞争力不强,集疏运交通设施依然滞后,快速通达周边省特别是珠三角大市场以及东盟国家的陆路通道亟待完善,与经济腹地和国际市场联系不够紧密;现代市场体系不健全,民间资本不活跃,创业氛围不浓;近海地区生态保护及修复压力较大;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才开发、引进和储备不足等。

加快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既关系到广西自身发展,也关系到国家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加快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有利于推动广西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从整体上带动和提升民族地区发展水平,振兴民族经济,巩固民族团结,保障边疆稳定;有利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增强西南出海大通道功能,促进西南地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形成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有利于完善我国沿海沿边经济布局,使东中西部发展更加协调,联系更加紧密,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注入新的强大动力;有利于加快建设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深化中国与东盟面向繁荣与和平的战略伙伴关系。

二、北部湾目前的生态环境

银沙堆细浪、海豚戏翔鸥、南珠映日月、红树掩堤沙……这是对北部湾美景的描绘。北部湾,素有最洁净港湾之美誉,总面积近13万平方公里,位于我国南海西北部,是我国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也是促进我国与东盟全面合作的重要桥梁和战略枢纽。这个区域资源丰富,包括海底石油天然气资源、海洋生物资源、矿产能源资源、旅游资源和动植物资源等。而且,这是一个海碧、天蓝、空气清新的洁净海域。监测资料显示,“十五”期间,北部湾直排人海工业污染源、污染物年平均减少46%,各海域沉积物均达到一类标准,海洋生物质量达标率为100%。该地区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十分适宜林木生长。目前已知维管束植物有8354种,特有的植物有银杉、金花茶等;已知陆栖脊椎动物884种,是全国野生动物分布较多的地区之一,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物有白头叶猴、瑶山鳄蜥等,其中白头叶猴在全世界独有。特别是,这里为全国红树林分布较集中的地区,拥有红树林面积8375公顷,占全国红树林总面积22639公顷的38%,居全国第二位。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滨海风光旖旎,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享有中国“绿城”美誉的首府南宁、赢得“中国第一滩”美誉的北海银滩,还有钦州三娘湾、防城港京岛风景名胜区、上思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等。

可是,沉寂已久的北部湾在即将迎来经济腾飞的同时,也将要面临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挑战。根据有关专家预测,北部湾的未来如果不预先考虑生态保护问题,就要面临由于生态失衡而导致的如下灾难:

1 酸雨污染。这是人类使用石化燃料增多出现的。其主要的危害就是导致大片的森林死亡。现在全世界有三大酸雨区:欧洲、北美和我国长江以南地区。

2 温室效应(或全球变暖)。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其中,美国是第一大国,中国是第二大国。温室效应其最主要的危害就是导致南北两极的冰盖融化,使海平面上升。据科学家计算,如果人类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加限制,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上升2~5摄氏度,海平面上升30~00厘米,由此会带来一系列的灾难性后果。

3 土地沙漠化。地球上的沙漠正以每年600

万公顷,也就是每分钟10公顷的速度侵蚀土地。其原因是草原植被被破坏。我国每天都有500公顷的土地被沙漠吞食。近年频频上演的沙尘暴就是一种严重的警告。

4 森林面积减少。现在全世界每年有1200万公顷的森林消失,而且多数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原因之一是由于贫困所迫,不得不用宝贵的森林资源换取外汇;原因之二是毁林开荒。我国由于人多地少,毁林开荒非常严重,森林覆盖率只有13%,处于世界第120位。

5 物种灭绝。目前地球正在经历着第六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由于人类对野生生物的狂捕滥杀,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使得地球上越来越多的物种已经或正在遭遇灭顶之灾。

6 水土流失。由于人类大规模地破坏森林,很多荒山秃岭一经雨水就引发山洪爆发,使水资源和土壤资源白自流失。土壤被带入江河、湖泊,又会造成水库、湖泊的泥沙淤积,从而抬高河床,减少水库湖泊的库容量,加剧洪涝灾害。

7 垃圾成灾。目前与日俱增的垃圾,包括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都感到棘手的难题。我国的垃圾因为没有处理,不仅越积越多,而且占用耕地,污染空气和地下水。据报道,现在我国有2/3的城市陷入了垃圾重围。

8 城市大气污染。我国城市大气污染非常严重。我国现有600多座城市,其中大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不到1%。污染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我国以排放大量污染物的煤炭为主要能源;二是我国城市越来越多的汽车排放的尾气对空气污染严重。

以上问题,不能不让世界震惊,让世人担心,因此在开放开发北部湾的同时,我们不可以掉以轻心。发达国家在治理污染方面所取得的一些成就是以牺牲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为代价的,他们正在将其工业生产及其影响出口到发展中国家。

三、开放开发北部湾的前车之鉴

实践证明,人类的开发活动往往要付出环境的代价。那么,作为后开发的北部湾地区,在开发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这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2007年7月,“2007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北部湾开发中的环保问题同样受到大家的格外关注。

位于我国南海西北部的北部湾,不仅是我国大西南地区离出海口最近的通路,而且也是中国最洁净的地区之一。但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的大力推进,大量人口的涌入,城市规模的扩张,给北部湾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有“天下第一滩”美誉的北海银滩就经历过开发带来的教训。20世纪90年代初,在国内兴起的首轮旅游开发热中,仅一年多时间里,这片海滩的主要景区就建起了数十幢由不同业主经营的疗养院、招待所、宾馆等。由于银滩内修筑的防浪堤和其他建筑紧贴潮线,破坏了银滩一带海域的海洋运动和沙滩的自我净化功能,造成沙滩萎缩和变质。银滩的沙质逐渐变灰变黑,原来平缓的潮间带沙滩变得起伏不平,形成积水槽沟。事实证明,银滩内的建筑成了银滩的“环境杀手”。2002年底,北海市启动“还海滩于自然”的大规模改造工程,北海银滩内全部33幢建筑及挡浪墙被陆续拆除。经过改造的银滩如今恢复了本来的面目,每天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旅游。

中国渤海湾的开发也给我们提供了反面的教材。渤海湾拥有丰富的陆海自然资源,是我国北方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然而,当人们对渤海湾地区经济发展的热情日益高涨时,却不由得对渤海湾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恶化问题而忧心忡忡。据统计,渤海海水交换一次大约需要16年时间。渤海的容量非常有限,自净能力差,但汇入渤海的辽河、海河和黄河的污染程度却常年在我国7大水系中居第1、2和第4位。化肥、造纸、皮革、化纤、铝业、橡胶等生产企业沿着海岸一字排开,经过处理和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沿着地表流入渤海。渤海每年收纳的污水高达28亿吨,占全国排污水总量的32%,每年收纳的污染物超过70万吨,占全国每年人海污染物的48%。目前,渤海的环境状况是:陆源污染物不断增加,近岸海域的污染日趋严重,范围不断扩大;赤潮灾害时有发生;渔业资源严重衰退;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海洋生物种类明显减少。如果再不采取果断措施遏制污染,渤海将在10年后变成“死海”。那时,即便不向渤海排入一滴污水,单靠其与外界水体交换恢复清洁,至少也需要200年。至于沉积在海底的污染物,将存在更长时间。

从国家层面说,我们有过不少吃环境恶劣的亏:1956―1966年间,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的同时,加速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尤其1996―1997年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达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最终导致了酸雨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土地沙漠化、森林面积减少、物种灭绝、水资源锐减、水土流失、垃圾成灾、大气污染等问题。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渤海湾的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是一面镜子,时代的严重后果更是蛇咬之痛,其教训是深刻的。为避免重蹈覆辙,我们必须痛定思痛,深刻吸取教训,不要让北部湾成为第二个渤海湾。

四、环境保护是北部湾开放开发中的重中之重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在建设中大拆大建,自然资源、文化遗产面临严重破坏。在城乡规划和建设的同时,如何保护自然资源,体现文化特色?如何保护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这是摆在北部湾乃至各海洋沿岸国家和地区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以红树林保护为例,红树林是重要的生态公益林,是沿海基干防护林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红树林湿地保护是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林业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它对于维护沿海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沿海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加快和泛北部湾合作从共识走向实践,泛北部湾地区日渐成为令人瞩目的投资热土和快速发展的经济增长区域。“重视环境”、“保护北部湾的青山绿水”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在环北部湾地区加快开放开发的新的历史背景下,对红树林湿地保护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在广西北部湾新一轮开放开发和建设中,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林业建设工作,已从战略的高度和长远发展的角度,提出要建设“绿色”北部湾,永葆这片碧海蓝天以及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型次区域的战略目标。这一目标的提出,对我们做好红树林湿地保护以及整个林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了更大的责任。为做好北部湾地区的有序开发,广西已成立了北部湾(广西)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统筹、协调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重大产业布局、沿海资源整合及总体规划管理等。防城港是全国沿海24个主要港口中的12枢纽港之一,是我国西部第一大港。防城港在加快港口和临港工业建设过程中,要走新型工

业化道路,严禁高污染、高消耗、高投入、低产出的项目上马,要加大环境评估、监控和保护投入,严格控制沿海岸线的使用,保护好红树林,就是“吹沙填海”也要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钦州在修编城市规划时,首先做好环境评估,从源头、应急机制、长效机制三方面入手,建立严格的环保责任制,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都要提高环保门槛。正在建设的中石油1000万吨炼油项目,其污水处理设计就主动由原来的二级排放标准改为一级排放标准,为此增加了几亿元的投入。在建的电厂,为增加脱硫装置,增加了2亿元投资。在划定城市环境质量功能区时,北海“自我加压”,将78平方公里的市区确定为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严格控制大气、水、噪声污染,近年来,投入近7000万元改造、搬迁、关闭、治理了170多家造纸、印染、淀粉、陶瓷等传统企业及其他污染企业,拒绝了20多个不符合一类空气质量控制要求的项目。2005年,北海市周边海域绝大部分为一类清洁水质,其中著名的北海银滩海滨浴场全年优良水质天数达81.9%。北海的目标就是建成最宜居的“中华濒海后花园”,成为北部湾区域国际化的中心城市。

为保护北部湾区域环境,广西制定了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海洋功能区划和碧海行动计划,完成了环境容量测算等基础工作,组织开展了沿海工业集中区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颁布了《广西海域使用管理办法》,通过加强环境监管、工业污染防治、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与建设,努力使这一区域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

五、保护北部湾环境的建设性意见

有关资料显示,全球因环境原因而导致的疾病占所有疾病的1/4,全世界每年有大约200万人因室内或室外空气污染而过早死亡,发展中国家则每年大约有300万人死于与水相关的疾病,并且绝大部分还不到5岁。

这是一组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更是北部湾在新的形势下特别应该注意的数字!为此,在开放开发和引进外资中,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1 协调区域内各方力量。北部湾环境问题区域性特征比起经济发展可能还要来得明显、直观。因为区域的生态链是相连的,周边地区之间生态环境的依存度相当高。这个区域包括了中国的北海、防城、钦州、湛江、海口和越南的海防、下龙等七个主要城市。因此,应加强区域政府间协作,成立环北部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市长委员会,保护北部湾区域的环境宣言并加以大力宣传,以促进环北部湾环境的保护和发展。

2 严格把关转移和引进产业。北部湾开放开发必然要招商引资,可是在引进过程中我们不能盲目降低门槛,而应把环保成本加到经济效益上去权衡,同时,在推出各种“低门槛”政策时应为未来发展留下政策调整的充分余地,不能盲目追求政绩而放松环境准入。如果把不好这道关口,今天的新项目,就是明天的老污染,应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3 制订环境有偿使用原则,为环境付费。环境是一类资源,对其开发利用不应该是无偿的,特别是有损害的环境利用,更应该是有代价的。因此,要以“排污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收取环境税。

篇3

课题:秦皇岛市社科联项目

201206167 秦皇岛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评价与生态城市建设对策研究 201206166 秦皇岛生态城市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秦皇岛市科技局项目

2012025A128秦皇岛市北戴河及相邻地区近岸海域环境综合整治保障机制研究

一、生态恢复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现状

生态修复技术应用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主要是用于各种受损生态系统如河流、湖泊、水库、海洋等水生生态系统、草原、森林、矿区等陆地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过程中。[6-8]

目前广泛应用的污染水体整治工作如驳岸景观、河床硬化、综合调水及引流冲污等方法都难以解决水体生态系统重建与水体功能的再现问题。 因此,从 20 世纪 70 年代后开始采取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的方法,强调水环境生态系统的修复逐渐成为受污水体治理的主导思路。

二、生态恢复主要技术与方法

(一)生态修复技术概念

生态修复的概念

所谓环境生态修复,是指使受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恢复到被破坏前的自然状况,强调在不断减少污染源的前提下,采用生态方法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环境自净能力,还原生态系统的结构,恢复生态系统在区域的结构功能[19]。

(二)生态修复技术与方法

1、污染水体生态恢复的工程技术

(1)植物修复技术

植物修复技术是以植物(如水草、水生花卉等)忍耐和超量积累某种或某些化学物质的理论为基础,利用植物及其共生生物体系清除水体中的污染物的环境污染治理技术。

①植物萃取技术

利用金属积累植物或超积累植物将水体中的金属萃取出来,富集并运输到植物可收割部分。

②根际过滤技术

利用超积累植物或耐重金属植物从污水中吸收、沉淀和富集有毒金属。

③植物固化技术

利用耐重金属植物或超积累植物降低重金属的活性,从而减少因重金属扩散而进一步污染环境的可能性。

(2)动物与微生物修复技术

水生动物群落的恢复是水体生态系统恢复的重要内容,同时亦是维持重建水生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稳定的重要机制。

①采用CBS水体修复技术

CBS是Central Biological System(集中式生物系统)的简称,由美国CBS公司的科学家开发研制,并得到广泛成功应用,是一种高科技的生物修复水体的方法,是利用微生物生命过程中的代谢机理,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从而去除有机污染物的过程。

②采用EM技术进行水体修复

EM为高效复合微生物菌群的简称,是一种由酵母菌、放线菌、乳酸菌、光合菌等多种有益微生物经特殊方法培育而成的高效复合微生物菌群。EM技术时日本琉球大学教授比嘉照夫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发成功的一项微生物技术。EM菌群是由5科10属80多种对人类有益的微生物复合培养而成的多功能微生物菌群。其物理性状为棕褐色液体,包含有光合细菌、醋酸杆酶、放线菌、乳酸菌和酵母菌5大类微生物。EM菌群在其生长过程中能迅速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同时依靠相互间共生增殖及协同作用,代谢出抗氧化物质,生成稳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激活水中具有净化水功能的原生动物、微生物及水生植物,通过这些生物的综合效应从而达到净化与修复水体的目的。

2、富营养化湖泊的生态修复技术[14-19]

(1)恢复水生植被

控制营养物的生物措施包括扩大天然营养物汇点对营养物的滞留,削减营养物向营养生成带的再循环和内负荷,外源负荷的削减必须与湖泊内过程相吻合,即将营养物保持为初级生产者所不能利用的化学形态或滞留于湖内不能利用的位点。控制外源营养负荷,除利用和恢复水陆交错带的湿地和湖泊沿岸带的大型植物和微生物的作用,发展费用较低的半天然的人工湿地也是一种可行途径。对于水质明显恶化的水体沉水植被不易恢复,即使恢复也难以维持。因此我们必须通过根际系统的净化,控制面源污染,或是通过生物量的收获消除内负荷,美化环境。重建以沉水植物为主的水生植被对以武汉东湖为代表的长江中下游富营养化浅水湖泊的恢复至关重要。因此必须将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结合起来。在重建水生植被的早期,也必须根据湖泊水生植被自身的演替规律和水生植物的生理生态特征选择耐污性强的r-选择型植物作为先锋种类,然后逐步对水生植被的结构加以优化。

(2)优化水产养殖结构,恢复生态系统平衡

一般说来,湖泊退化的表征有藻类过度增长、水生植被衰退、污染输入超过水体自净能力及净化能力下降、水质恶化、食物链丧失等。对于这些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人为措施促进湖泊的恢复,防止水体的进一步污染,降低富营养化水平。大型枝角类及植食性鱼类虽然可以降低藻类现存量,提高水体透明度,但在长期尺度上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必须进行湖泊生态系统的整体优化,提高和恢复生物多样性,进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在湖泊富营养化的过程中,水生植物群落本身也发生演替变化,以适应不同的营养水平和水环境条件。

在水体富营养水平高,透明度低,加上水华大量发生,草食性鱼类摄食等因素的作用下,沉水植物损失,湖泊进入浮游植物占优势的状态,我国称之为藻型湖泊,表现为湖水浑浊、生物多样性降低,湖泊的利用价值、美学价值和野生生物保护价值也随之下降。但并非每一个湖泊都符合这一模式顺序发展。由上述演替过程分析,对于长江流域富营养化浅水湖泊的生态恢复必须以沉水植物为主的水生植物重建为重点,将工程措施和生态调控措施结合起来。对外源与内源污染负荷的削减是有效的生态调控措施的前提。在重建水生植被的早期必须根据湖泊水生植被自身的演替规律和水生植物的生理生态特征,选择耐污性强的,选择型植物作为先锋种类,然后逐步对水生植被的结构加以优化。

3、海洋生态修复---海藻的应用

海藻是海洋生态环境的生态修复者,大力发展海藻养殖,可以减少海洋富营养化,修复已遭到破坏的海洋生态系统,保护海洋生物资源。

海藻通过从海洋环境中不断吸收氮和磷,当生长到一定大小,可以被人们很容易地从海区收获到陆地,这种收获本身就是把大量吸收和储存在海藻中的氮和磷从海洋中除去。这种除氮和磷的方式必须存在两大前提:其一是该种海藻具有较高经济价值,而且经济价值越高越容易被栽培和收获。其二该种海藻可大规模栽培生产且收割方便。海洋微藻也能从海洋中吸收氮和磷,但由于其个体小难以收获,因此难以充当现代海洋生态修复者,只能作为生态平衡成分之一。

参考文献

[1] 罗永. GIS 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 年,2:6~7.

[2] 荆治严.城市重污染河流污染特征与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J]. 环境保护科学,2012,38(2):16~19.

[3] 秦伯强,高光,胡维平,吴庆龙,,刘正文,谷孝鸿,朱广伟,陈非洲. 浅水湖泊生态系统恢复的理论与实践思考[J].湖泊科学,2005,17(l):9~16.

篇4

2旅游企业与原住民的利益博弈模型及行为分析

这一节主要考虑旅游企业与原住民之间的利益博弈问题。仍然假设旅游企业有两种策略:保护生态环境(β1)和破坏(或不保护)生态环境(β2)。原住民对旅游企业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有举报和不举报两种策略,分别记作σ1和σ2。在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旅游企业若采用保护生态环境策略,则可获得收益R;旅游企业若采用破坏生态环境策略,则可增加收益,仍记为R+r。这里可假定r>0,这是由于保护生态环境旅游企业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或投入。原住民若采取举报旅游企业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则需要承担举报的全部成本b(包括举报的交通费、电话费、误工费以及可能的诉讼费等),但可获得由于生态环境改善而带来的收益w/n,其中假定w/n<b,w为生态环境改善带来的总效益,n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原住民总数。旅游企业若破坏生态环境,则被举报查实后将受到罚款a。这样,原住民与旅游企业在4种博弈局势下的收益情况可表示为如下的双矩阵。从渐进稳定均衡点(0,0)中可以看出:由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与个体原住民举报旅游企业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时,需要负担全部举报成本,却无法享受由于生态环境改善带来的全部收益,且单个原住民相比旅游企业而言,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都处于相对劣势地位,原住民基于个体理性考虑,会选择不举报旅游企业,并期望“搭便车”而获益。旅游企业正是考虑到原住民的这种决策心理与行为,自然会选择破坏(或不保护)生态环境这一策略,从而形成了“原住民不举报旅游企业、旅游企业破坏生态环境”的局面,致使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生态旅游开发中无法真正实现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8]。反过来,若要改变上述不良状态,一方面,应该降低原住民举报旅游企业破坏生态环境的成本,并对原住民加大保护生态环境的宣传力度;另一方面,对举报旅游企业破坏生态环境被证实的原住民应当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或对举报行为进行适当补贴、奖励),同时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的旅游企业的惩罚力度。

篇5

西部地区矿物资源丰富,据对全国省际人均矿物资源禀赋条件的调查,条件最好的省份是山西和内蒙古;其次为四川、辽宁、新疆、青海;再次是宁夏和云南。显然,西部地区都是一个聚宝盆。然而尽管资源丰富,但由于多种原因,西北地区经济却相对落后,结果长期以来,资源优势不仅未成为拉动经济的火车头,反而沦为了资源的主要输出地,致使其产业结构畸形,能源、石化、有色冶金、建材、电力等重工业比重过大,相应的污染情况也极为严重。如甘肃作为一个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的省份,其石化、有色冶金、建材、电力等支柱产业也成为了最主要污染物排放行业,对环境构成了极大压力。再如青海省的西北部,随着柴达木盆地工矿区的迅速发展,使得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烟尘等排放到大气中。2000年青海废气排放量高达607.37亿m3,而净化率只有0.47%,严重损害了大气环境,东部的“硅铁走廊”已成为“黑色走廊”。可见西部地区畸重的产业结构,对其环境产生了极大污染,在此种产业结构短期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在发展循环经济时,要注重清洁生产,保护生态环境。

比如西北5省区占全国面积的39%左右,在这广袤的大地上,自然条件多样而又严酷,生态系统复杂而又脆弱。目前,受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活动的双重影响,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生态化发展赖以持续的生态屏障和生态系统已相当脆弱。西北地区大部分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严重缺水,年均降水量在550mm以下,少的不到100mm,如,敦煌只有29.5mm,吐鲁番几乎无雨,内陆河流域水面蒸发普遍偏高,塔里木、柴塔木、河西走廊等地平均在1800mm以上,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在气候干旱和人口增长的压力下,不少河流干涸断流,生态环境质量变差。水土流失也是威胁西北发展最大的生态灾害,特别在西北黄土高原丘陵区的坡耕地,每年每公顷流失水量300-600m3,流失土壤5-10吨,从而造成了土壤日益瘠薄。西北土地沙漠化问题也非常严重,陕甘宁各省(区)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到本省土地面积的67%、43%和70%;在新疆、青海等省(区)土地荒漠化年扩展速度高达4%以上,已有1/3面积的草原退化。西北地区面临的干旱、水土流失、荒漠化、草原过牧等问题,使得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进而产生“生态贫困一经济落后一环境退化”的PPE恶性循环怪圈。为了打破这种怪圈,也需要从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方面寻求突破口。

西部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了我国水源发祥之地和大气生成之所。青海素有“江河源头”、“中华水塔’’之称,黄河、长江、澜沧江出自青海的水量分别为225.3亿m3、176.2亿m3、108.4亿m3,占各自流域的49.2%、25%和15%。青海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全国很多地区的水量和水质。西部的鄂尔多斯高原中部和青藏高原东缘以东地区,是我国的东部季风气候区,如果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就会直接影响中部和东部地区大气环境。近年来,北方频繁出现的大范围沙尘暴,其原因就是西部地区的荒漠化所致。显然,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的“生态源”,具有特殊生态功能、对全国生态安全有着重要影响,保护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也就是保护全国生态环境,在发展循环经济时,我们切不能忽视这点。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环境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实现人地关系的协调和均衡,增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绝不能以破坏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为了经济的高速发展而超过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为了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就必须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我国西部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困境

由于种种的原因,西部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于中东部,而且西部发展基本都是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严重依赖于地区资源,西部地区发展过去走的是一条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工业化道路。这种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加剧了粗放型经济发展与有限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导致生态环境退化和自然资源严重短缺,出现生态环境日渐恶化的趋势。只有发展循环经济才能实现西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但是这种现状也给发展循环经济也造成了很多的困境。

思想观念落后的限制雨果说过:当观念成熟时,武力都挡不住。由此说明观念的重要性,同样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也不例外。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地理和经济原因,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尚未深入人心,特别是政府对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到位,政府的传统政绩观念也还未改变。长期以来,我们的地方政府官员政治上追求晋升,经济上追求GDP,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意识淡薄,落后地区政府出于赶超需要,更是不余遗力寻求经济的高增长,导致资源、环境的破坏。而且政府观念不转变,企业、公众的观念也很难转变。实际上,政府的cDP拜物教是通过企业实现的,如果政府未能树立保护生态环境观念,那么作为逐利而为的企业,作为追求享乐的消费者,就更不会考虑环境的价值了,而公众环保观念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

政府公共管理与服务职能意识不强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其管理体制就有别于原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管理模式,它需要政府诸多管理部门通力合作与协调。这就需要政府部门改变以前管理方式,增强政府的公共管理和服务意识。目前,从管理体制上看,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缺乏符合自然、经济规律及纵向和横向协调的生态建设科学规划,缺乏既能体现政府行为又能调动全社会积极参与的政策措施,缺乏生态环境建设相关部门间的协调,缺乏统一的决策和管理体系,以至于各自为政,导致责任分工都不明确,形不成治理综合效益,最终太大影响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推进,也不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和促进我国西部可持续发展。

法律制度保障不够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皆是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同样。立法也是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保证,世界上循环经济发展领先的

国家,如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皆是通过立法来强力推进循环经济建设的。通过立法把全社会的力量整合在法制的轨道上,保障其健康发展。尽管我国已颁布了《循环经济法》,但是此法原则性很强,还要求地方政府根据自身情况和需要,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加以贯彻。西部地区各地在发展循环经济的立法及法制建设方面尚属于起步阶段,虽然已有一些关于工业生态建设、污染排放限制、资源综合利用的相关规定,但都因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相关法律法规配套实施,具体效果并不明显。

面临的技术和资金的困境技术是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的物质基础,无论是生态环境保护,还是发展循环经济都是如此。从需求看,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所急需的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利用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研发投入不足,先进适用技术尚未得到有效开发。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由于西北地区整体经济实力不强,单纯依靠地方经济自身的积累,投入势必有限,如何解决资金短缺难题,始终是困扰着西部地区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大问题。

西部地区要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就必须发展循环经济,以上存在的困境就是要发展循环经济期待解决的问题。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西部的可持续发展

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发展循环经济,实际就是在走用生态文明(绿色)、信息化引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发展道路。需要指出:科学发展观不单是世界观认识论还是可以转化为一系列广泛运用的方法体系。例如,我们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就要靠采用循环经济生产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实现有实际效果的节能减排,这就需要依靠企业信息化、产业经济与区域经济网络化来带动,否则,就无法实现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微观操作原则以及中观之产业生态链和区域生态园的构建。再如,发展循环经济还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资本运动规律,否则,在当代,循环经济无法生存与成长。

我们现在所说的循环经济(cyc,lieexonmomy),是以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高效回收为特征的生态经济体系,是基于一种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运动的经济形态,其基本内容是在资源开发与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中,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实现废弃物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达到保护环境,降低资源耗费的目的。这种经济形态把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融为一体,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3R”:资源利用减量化(Reduce,)原则,即在生产的投入端尽可能少地输入自然资源;产品再使用(Reuse,)原则,即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并在多种场合使用;废弃物再循环(Recycle)原则,即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力争做到排放的无害化,实现资源再循环。

增强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观念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循环经济不是一个自然生成经济模式,而是在政府加强规范和引导下发展起来的。从发达国家经验看,虽然发展循环经济所采取的具体措施不同,模式也不同,但在政府主导循环经济发展却是相同的。因此,地方政府能否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非常重要要。西部地区作为重工业污染区、生态环境脆弱区、重点生态资源区,更是需要地方政府树立保护生态环境观念。如果政府观念转变了,那么通过宣教和示范,就可以增强公众的保护生态环境观念,从而在全社会都树立一种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观念。具体言之就是:

1.政府要有新的经济观。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观念,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考虑生态承载能力,更加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只有在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政府即要推动经济增长,更要注重环境保护。

2.企业要有新的经济效益观。传统工业经济效益观念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创造社会财富,获取利润。而循环经济的效益观念是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通过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消耗,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

3.消费者要有新的消费观。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观念,要求走出传统工业经济“拼命生产、拼命消费”的误区,倡导适度消费、循环消费、绿色消费的观念。

加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支持经济政策体系一般应包括两个层面:基本政策、具体政策。基本政策具有宏观性和指导性,具体政策政策是提供好的制度环境。当前迫切需要出台一些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具体政策:

1.环境保护政策。多年来,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一直难以扭转,很大程度上在于保护环境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滞后。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规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这意味着平均每年需要降低4.4%,这对于西部地区来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只有依靠硬性环境指标的约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才能实现所期望的平衡。比如甘肃省“十一五”规划目标,到2010年,全省万元生产总值能耗要降低到1.9吨标准煤以下,比2005年下降2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将下降到136万吨以下,比2005年降低20%左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将降低到200立方米左右,比2005年下降30%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将达到50%以上,比2005年提高18个百分点。

篇6

中国在远古的时候就有一个传说"禹疏九河,导流入海"。这充分证明了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就已经开始重视对河道的治理工作,每个朝代基本上都设有专门治理河道的机构,负责管理工作,制定一些规章制度和措施。例如古代最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大运河、现在的大型水利工程南水北调、红旗渠等水利工程都是治理河道的典型例子。现在河道治理工作与城市建设有座密切的关系,二者不可分割。科学合理的改善河道、水流环境面貌和有效的对河道生态治理。目前,由于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对水利行业越来越重视,水利基础性工程建设发展比较快,整个水利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加大对大、中、小型河道、河流的治理力度。然而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的观念已经深入到了各个领域,各个行业。水利行业在建设施工中也开始注重生态与环保的关系,这就给水利工程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标准。

一、生态水利工程概述

生态水利是指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水资源利用有了新的途径和新的方式,"叫生态水利".生态水利的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开发水利,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做贡献。生态水利不仅能保护生态环境,而且还能发展水利事业。具体一点,从宏观上讲,生态水利就是探讨是水利和生态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水资源的开发和水利运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后果以及影响。要合理利用水资源,开发水资源,、以及水资源的分配,节约用水,提高效率,利用水资源以保证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自我恢复能力,即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发展生态水利首先要考虑人和水体这俩个主要因素,作为整个生态系统的主体去研究。人和自然都离不开水,都有对水利的依赖和共同的需求,通过水利工程设计、规划、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以及维护等运作机制,来促进建立生态环境的水利工程。达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可持续利用,社会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二、建设生态水利的重要性

以前传统的水利工程施工时,没有考虑到生态环境这一主体,在很大程度上水利工程都破坏生态环境,违背了时展的需求,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宗旨。因此,在国家经济建设中需要建立有利于美化环境的生态水利。生态水利的关键点和重要性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保护生态环境

现在社会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他制约了人类发展的空间。虽然我们国家重视水利工程建设,河流的治理工作,水土不得流失、保持固有水资源、植树造林、防止风沙、等保护生态环境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带动经济建设不断向前发展。但是,由于我们国家面积大,人口众多,对资源的需求量比较大,对能源的消费量也很大,有很多地方缺乏水资源,尤其是偏远地区不重视水资源的管理,浪费现象时有发生,生态环境恶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生态环境危机和水资源短缺现象逐渐呈现人们面前。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并且,过去的传统的水利工程,在施工时过分依赖自然,利用自然,忽略了保护环境这一重要问题,从而使生态环境恶化越来越严重,保护生态环境这是百年大计,也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的未来,发展经济、稳定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坚实保障。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是我们国家的头等大事,也是当今世界的主要大事,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是;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 成为一个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2、生态水利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越来越注重水利工程的建设,水利工程规模之大,建设水利项目之多,从整个水利项目建设和水利工程发展的情况去看:已经综合利用了水资源和水资源的开发。当今在水利项目施工过程中不但保留原有的水利工程的功能,而且还要注意到生态环境,减少人们过度依赖资源,过度开发资源,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必要的损害。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赖以发展的自然基础,但是,传统的水利工程比较落后,无法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目的,生态环境不断的恶化与传统的水利工程有着直接的关系,只有发展生态水利,人和自然和谐双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生态水利可以实现生态系统循环

生态系统要想健康发展,就必须保证生态系统循环良好。这就要求我们要建立健全生态保护和监督管理系统。使生态水合理利用,充分发挥生态水的功能,达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这一目的。

三、生态水利工程应用的现状

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性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在有很多国家都意识到了保护自己的家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对传统的水利工程设计、水利规划、水利管理理念都进行了评估、进行了反思。并开发了不少生态水利工程,结合自然规律去发发展水利事业,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保护环境,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现今我们国家也开始重视生态水利开发和保护生态系统。但是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还有很多缺陷。主要有以下几点;

1、河流形态的多变性

我国有许多河流都具有多变性,而在水利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时,往往都忽略了河流的这一特特殊性。每一次施工都会造成环境破坏,这就不利于水利事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2、原有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

很多河流治理工作不得力,在水利工程建设时与河流治理工作衔接不到位,破坏了河流原有的生态系统。在加上水利工程建工程完工后没有及时恢复原貌,生态环境招到破坏,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四、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方法

现在的河道治理工作,越来越重视环境的保护,采取了一些科学合理的生态方法。自然化河流建设与生态化河流建设是河道治理中最常见方法,也是主要策略。河床的原有功能应该保持,生态化河堤也应该跟上。因为生态化河堤渗透性比较强,能保持河流水分不丢失,有充分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河堤抗洪能力也比较强,能够达到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河流治理工作要重视保持其原有的面貌又要发挥他相关的水利功能。自然化河流能降低自然的损害,能减少水利工程的成本。能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五、结语

传统的河流治理方式,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他不但对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而且还加重了经济负担。即影响了环境又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水利工程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发展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具有双层意义。应把生态水利工程应河道治理中去。

参考文献:

[1] 张龙,生态水利在现代河道治理中的应用,[J],水工结构工程,2007

[2] 马生军,论流域水资源分配与生态保护,[J],北方环境,2011

篇7

论文关键词 生态环境 湿地公园 补偿制度

近年来,生态补偿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这一词的诞生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现阶段的生态补偿制度仅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种经济手段,虽然我国的生态补偿经过多年的实践,在林木业、自然保护区、遏制沙漠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对于湿地公园生态补偿制度的法律构建仍是摸着石头过河,并没有现成的实例可以借鉴,只能在摸索中不断前进。为此,建立和完善贵阳市湿地公园的生态补偿制度仍需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地制定规章制度,加强补偿制度的法律构建,以此来强化生态补偿制度对保护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实际意义。

一、 贵阳市湿地公园生态之概况

贵阳市湿地公园的建设是近年才发展起来的生态项目,对于爽爽的贵阳而言,湿地公园的建设很是重要。目前,在贵阳市主要建设了两大湿地公园:花溪湿地公园和小车河湿地公园。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位于贵阳市花溪区中心城区的北部,距离贵阳市中心仅十二公里,是全国罕见的城市湿地。在环境上它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下的高原岩溶丘陵区,是以喀什特地貌为特征的城市湿地公园。贵阳市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范围内有天然的河流湿地、河漫滩,也有人工的水稻田、池塘、沟渠等。适宜的气候和多种多样的湿地类型为各种生物营造了安全的觅食、栖息、繁殖场所。花溪河水资源充足,年平均径流量9.84亿立方米。另外,花溪河的水质优良,清澈见底,达到Ⅱ类地面水水质标准,是贵阳市民生活用水的主要供水点。其次,小车河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地处贵阳市中心城区,根据规划,该湿地公园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按照“世界眼光、国内一流、贵阳特色”的要求,充分发挥生态多样性的优势,突出海拔落差和梯次植被特色,彰显良好的河谷生态,在公园内建设有公用配套设施,并配有完善的垃圾处理、排污治理、慢性系统等功能,是展示贵阳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重要窗口。小车河湿地公园的建设直接惠及城市西部、南部的60多万居民 。

贵阳市中这两大的罕见湿地公园,为当地的居民带来的好处可以说是不甚枚举。为此,对湿地公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笔者认为对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配套的生态补偿制度,促使人类更好地保护湿地公园,保护生态环境,以此造福于子孙后代。

二、 建设贵阳市湿地公园生态补偿制度的必要性

目前,国内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非常重视,特别是对自然环境下天然湿地的生态补偿更是毋庸置疑。曾经学者们甚是担忧的生态环境问题如今已上升为了重要的法律问题,在2012年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时候,首次将公益诉讼列入法律规范之中,这在生态环境保护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一) 湿地公园生态补偿制度的不健全成为重要的制约因素

在我国,生态补偿制度在某些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上已有实践。众所周知,生态补偿制度适用于环境破坏甚是严重的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对于湿地公园的运用却是几乎没有先例可寻。为此,免不了在保护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过程中采取生态补偿机制的措施会有缺失,或者是湿地公园生态补偿制度根本就不健全,导致在对湿地公园进行保护的时候出现漏洞,以至于给那些损害湿地环境的人以可乘之机。在此情况下,对湿地公园的保护就会陷入很危险的境地,从而不能更好地保护湿地生态。如此看来,建设湿地公园生态补偿制度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二)湿地公园生态补偿不到位,影响湿地公园的生态建设

生态补偿制度是偏主观判断的制度范畴,其在被有关部门运用的时候会出现一定的问题。比如在生态补偿中,生态补偿标准需要人的主观判断,如果判断不到位,或者有关人员的判断标准误差较大,就会对被补偿人产生不公平。这样不公平很可能会导致对于生态建设付出的人、对环境保护付出的人而言,他们以牺牲自己的固有利益作为环境保护的投入成本无法得到收回,他们的权益得不到保护,产生利益不均衡。而由此产生的利益不均衡、人与人之间的不公平,就会导致生态保护与建设者之间存在的心理落差,进而滋生不满情绪,影响湿地公园的生态建设。

(三)湿地公园生态破坏严重,引发更严重的生态危机

湿地公园的建设对于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人类来说至关重要。在城市化的进程下,公民早已远离了碧水蓝天的生活环境,现如今每天都是和现代化的设备打交道,这固然就免不了现代社会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态环境造成威胁。生态环境被破坏,生态建设不安全,很有可能就此引发生态危机,从而触发生态威胁。近年来自然灾害的频发就是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带来的结果。贵阳市具有“凉都”之称,“爽爽的贵阳”也是家喻户晓,这些称号来源于贵阳独特的生态环境和天然的气候条件。笔者认为,如若我们不对最基本的生态环境予以保护,那生态遭到破坏带来的后果是很严重的。所以,建立湿地公园生态补偿制度对于保护生态环境,避免生态危机有着重大意义。

三、 构建贵阳市湿地公园生态补偿制度的理论基础

贵阳市湿地公园生态补偿制度的构建不是空中楼阁,这是需要一定的理论为支撑。经济法这一独立的学科,在一定的程度上给环境保护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对于湿地公园而言更是对至关重要。现笔者就从外部性、公共物品供给以及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来阐述构建贵阳市湿地公园生态补偿制度所需的理论基础。

(一) 外部性理论

外部性是经济法这门学科里一个独有的概念,其含义是指一种经济行为给外部环境造成非自愿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导致他人的成本降低收益增加或者是成本增加收益降低的效用,由此外部性就可以划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环境保护作为经济法学科里的一个分支,也具有经济法学科应有的基本特征,外部性问题在生态环境保护仍然存在。对于生态环境保护而言,外部性理论是湿地公园生态保护中生态补偿制度建设的有力理论支撑。“鼓励和保护正外部性,预防和制止负外部性,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在规制外部性方面,行政法主要从明确政府的职权和职责、强化正当行政程序以及提高行政效率等方面着眼,发挥重要作用。” 对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保护,在某种程度上定会造成外部性的影响,有正外部性也有负外部性。对此,对那些为保护生态环境予以付出的人而言,可以对其进行奖励;相反,对于那些破坏环境的人而言,则可以对其进行惩罚。“经济法对带来正外部性的个人或企业,通过授权政府采取补贴、减免税收等鼓励措施,使私人的收益低于社会收益的部分得到补偿,以克服或减少‘搭便车’的现象。”

(二) 公共物品供给理论

公共物品,顾名思义就是人类公用的物品,当人们在使用公共物品的时候,因为人的本性,会导致人类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忽略其他人的利益,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害公共物品,由此损害他人的利益。生态环境就是一个典型的公共物品,当人类在享受生态环境带来的好处的时候,因为目光短浅或者利益使然,就会促使有的人在享受生态环境带来的好处的同时,因为一己之私而损害生态。诸如很多人在享受环境的时候故意破坏环境,他们认为这种破坏暂时不会对自己造成不利,至于会不会对他人造成损害,他们置之不理。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希望享用环境好处的人越来越多,相反对环境建设投资的人越来越少,最终就会出现资源浪费殆尽、生态逐渐恶化的后果。因此,就需要建立一套生态补偿制度,给予那些为保护生态环境免受损害而牺牲自己利益的人一定的补偿,对那些破坏环境的人予以惩罚,同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致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一种实现社会与经济能够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多元目标相互协调的新型战略。 ”保护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人类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当代人有权使用资源和享受生态环境并从中受益,当然地也有责任为后代人保护有限资源和避免环境受到破坏,当代人同后代人都具有平等的权利,每一代人都应当对后代人负责。“可见,为了防止当代人为有利自己、以后代人利益为代价滥用自然资源,在法律上承认代与代之间的权利和当代人对下一代人的义务是至关重要的。”

四、贵阳市湿地公园生态补偿制度的法律构建

(一)确立生态补偿的法律地位

法律作为我国法律体系中的第二大法律体系,其重要地位是举足轻重。湿地公园的生态补偿是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保护现有自然环境良好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所以只有明确湿地公园生态补偿的法律地位才能顺利地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法律对于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的规定,是其重要依据。在应对生态危机的法律对策中,希望国家能将生态补偿列入生态保护的法律条款中。

(二)进一步完善我国环境保护法,以明确对生态补偿的规定

篇8

最后是建成后,在管理运行中影响生态环境。这一阶段产生的影响是很复杂的:一是水电站建成之后需要储水,储水时,蒸发导致水资源浪费是不可避免的。大量的储水,使该地区地壳结构发生改变,一定程度上会诱发地质灾害;由于上流水位的提高,河流宽度增大,水流的速度会极大地减缓,其携带沙子的能力会大大地下降,泥沙多的河流会导致河流淤积,泥沙被堵。同时水库由于有大量的泥沙,防洪能力会被大大地削减。另一方面,由于各种藻类的生长受到影响,水的自净能力受到极大的影响;水库蓄水水温结构发生变化,对河中的生物繁衍生息产生影响,而且,水库会占据陆上生物的生活土地,严重时会导致物种灭绝;同时,生态环境的气候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三是开闸时水流对建筑会产生影响,持续的重力冲刷影响到建筑的稳定性,必须要按时检查建筑的情况并及时修补;四是工程占地迫使居民搬迁,动物迁移,也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最后,水库建成后,库区蓄满水时,周围的建筑包括珍贵文物会被破坏,这代价是惨重的。以上是关于水电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总结,看得出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中有许多因素是无法预测的。

二、解决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不良影响的办法

水电水利工程对人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其对生态环境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但我们不应因此而放弃,应该积极地寻找解决的办法。

1、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我国虽然已经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还不够完善,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从制度上开始,制度法律可以给相关部门提供参考的依据,为国家相关保护部门的评估工作提供标准。现在,我国的环境评审是以建设的内容还有施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为主要评价标准的,但是这个评定方法还没有与工程目标达成一致,因此我们应该通过法律法规调整环境评定的范围,使其扩大到对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评定,进而提出整体上的生态保护方法。

2、将开发的目标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统一,促进协调发展。通常情况下,在水利水电工程发展过程中,施工方总是追求百分之百的利用率,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我们应该综合水域的具体情况制订合适的开发目标,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3、国家设立相关奖项鼓励施工方保护生态环境。设立相关奖项,如施工科技进步奖,奖项设立后,每五年或十年进行一次评选颁奖,选出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小的工程并给予相应的荣誉,一方面给该行业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另一方面,使该行业相关人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得到加强。

4、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目前,我国监测方面的技术比较落后,而建设完整的监视体系得花费很大一笔钱,所以建议在已有的体系上,选择中小流域进行试点工作,逐步改进,逐步完善。而我国将应建设一套完整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作为今后发展奋斗的目标。以上是从法律法规、规划目标、评定标准、监测技术四方面提出的关于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水利水电不利影响的一些建议。

篇9

基于对现有确定场地平土标高研究的基础,分析场地平土标高确定的过程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兼顾土方平衡与土方量最小的要求,建立一种确定平整场地后平土范围内对原有自然地形的微生物损毁量的计算模型.利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得到微生物损毁量最小情况下的最优场地平土标高.结合实例,对某工业企业的场地平整方案进行微生物损毁的量化分析,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给出确定场地平土标高的最优方案.

关键词:

场地平土标高;环境保护;填挖高度;微生物损毁量

研究表明环境污染中工业污染占很大比例.工业污染包含很多方面,其中因工业企业建设过程尤其是场地平整所带来的大填大挖而造成的水土流失[1],会对原有生态环境中的微生态数量造成破坏[2].合理确定工业企业场地平土标高,对减少土石方量、节省基建投资、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来讲极为重要[3-6].

1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场地平整优化

1.1场地平整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生态环境”这一术语可以从2个角度去定义:以生物为主体,“生态环境”是指“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影响的环境因子的综合”;以人类为主体,它是指“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影响的自然因子的综合”[7].场地平整是将进行建设范围内的自然地面,通过人工或机械填挖改造成设计所需的平面,以利于平面布置和生产运输.场地平整时期对施工所在地区的土地利用格局造成改变,降低了施工区域自然系统的生产力,对施工区域生态完整性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对植被的影响主要是施工期征用土地、临时用地、取弃土占地及机械、人员操作等破坏施工区域的植被,间接破坏和影响施工作业区周围环境的植被覆盖率和数量分布;施工过程进行的土地开挖平整使土壤生态系统内生物生存环境发生改变,特别是对分布在土壤表层范围内的微生物含量造成了严重的损毁,使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降低;同时土地平整带来的大填大挖可能造成局部水土流失,间接对水环境造成影响,过度开发也会破坏地下水环境;场地平整施工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粉尘颗粒,会对施工区域的空气产生污染.生态环境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人类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工业企业而言,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促进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保护工业企业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可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同提升,改变传统的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而单一追求企业经济效益的局面.

1.2场地平土标高的选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影响场地平土标高的因素包括设计最高洪水位、地下水位、场内外运输要求、满足工艺要求、与周围场地标高相协调、满足建构筑物室内外高差的要求、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和基础工程量等[3,8],这些影响因素都直接决定场地平土标高的取值.场地平土标高选取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场地平整方式以及填挖方量,从而间接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含量.一旦平土标高选取不合理,场地平整出现大填大挖,则会严重损害土壤中微生物含量,甚至引起局部水土流失,并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生物量是指某一时间单位面积或体积栖息地内所含1个或1个以上生物种,或所含1个生物群落中所有生物种的总个数或总干重(包括生物体内所存食物的重量).生物量(干重)的单位通常是用g/m2或J/m2表示.某一时限任意空间所含生物体的总量一般用重量或能量来表示,用于种群和群落.用鲜重或干重衡量时,规定用B表示;用能量衡量时,则用QB(也称活体能量,biocontent)表示[9-11].土壤中微生物一般可分为3类:细菌、放线菌、真菌.这3类微生物在土壤中存量一般遵循QuadraticsRatio模型[11].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在场地标高选取的过程中除了考虑基本的影响因素外,还应着重考虑2个问题:一是应避免大填大挖所造成的水土流失;二是应尽可能减少对自然地形的扰动,即做到对自然土壤所含的微生物损毁量最小.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合理选取场地平土标高,达到场地平整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尽可能小的影响.

1.3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场地平整优化思路就场地平整施工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相关影响以及场地平土标高选取与土壤中微生物含量的关系这2方面进行分析,综合考虑,确定以施工区域微生物损毁量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模型,对场地平整填挖高度进行约束,求解此目标函数下的最优场地平整方案,从而达到在场地平整过程中最大程度的保护生态环境.

2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场地平整优化模型的确定

根据文献[11]可知微生物在土壤中存量一般遵循QuadraticsRatio模型.微生物数量的多少与土壤深度相关.为了得到场地平整过程中对原有自然地形中微生物的扰动量,需要知道平土范围内任意1点k的施工高度Ck.设计地面上任意1点的设计标高可以由5个条件来确定:水平投影方向上的坐标x、y,x、y方向上各自的设计坡度ix、iy以及坐标原点的设计标高H0.在现有关于确定场地平土标高研究的基础上,将目标函数从求场地范围内的所有施工高度的平方和最小值转变为求场地范围内微生物损毁量最小值,依此建立模型.根据微生物数量与土壤深度相关理论可以得到下述公式.通过对场地平土标高与土壤中微生物含量两者之间关系的分析研究,可知要做到在场地平整过程中尽可能地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对平整场地任意一点k的设计高程Hk和场地平整坡度ix、iy以及施工高度Ck进行约束.约束条件的选取是为了使平整后整个场地的设计标高Hk能在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的前提下尽可能接近自然地面,减少对土壤中微生物的损毁,减少大填大挖,避免局部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在现有关于场地平整研究的基础上,要求设计标高Hk和场地平整坡度ix、iy在一定范围内取值,此取值范围既能够确保平整后场地对原有土壤扰动较小,又能够满足场内的运输要求.对施工高度Ck加以控制,使场地平整避开土壤中微生物含量较多的土层,避免大填大挖的出现.改进后约束条件。2运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进行场地平整的优化计算,必须选择合适的优化算法,这是实现优化设计至关重要的一步.目前,应用较多的算法有梯度投影法、简约梯度法、二次规划法、复合形法等.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性.这些算法存在的共同缺点是要求函数连续、导数存在、单峰等.由于场地平整优化设计的目标函数复杂,导数求解困难,有时导数根本不存在,这更增加了处理问题的难度;因此针对上述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场地平整优化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可在一个可行域中自动搜索一个最优或较优解.遗传算法是一种基于自然选择、生物进化过程来求解问题的方法.遗传算法反复修改对于个体解决方案的种群.在每一步,遗传算法随机地从当前种群中选择若干个体作为父辈,借用生物遗传学的观点,通过自然选择、交叉、变异机制模拟生物遗传过程,使用它们产生下一代的子种群.在连续若干代之后,种群朝着优化解的方向进化.可以用遗传算法来求解各种不适宜于用标准优化算法求解的优化问题,包括目标函数不连续、不可微、随机或高度非线性的问题.运用遗传算法对此模型求解的步骤如下.

2.1个体编码场地平整优化问题的需要求解得出X=(H0、ix、iy)这3个变量.将设计变量按一定的编码方式转化为一定长度的二进制位串(染色体),建立位串与实际设计变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二进制的位串长度取于计算精度,位串越长,搜索的范围越大,优化速度将受到影响;位长度越小,搜索的范围就越小,失去了优化的意义.

2.2适应度函数由于场地平整优化是约束优化问题,在应用遗传算法时,需要转化为无约束优化问题,这里采用常用的一种处理措施,外惩罚函数法.将约束条件加以惩罚后体现在目标函数中,则场地平整优化问题描述。

2.3遗传操作对每一个个体Xk=(ix)k,(iy)k,(H0)[k]计算适应度,生成下一代.如果生成的种群达不到优化的终止条件,则按照适应度选择优良个体、父代进行交叉或变异,生成子代;然后用子代取代父代,再生成下一个子代.在进行每代的遗传操作时,保存该代的最优个体,以加快收敛速度.如果达到了最优目标函数,则遗传操作结束.

2.4停止规则上述步骤完成了遗传算法的一次迭代,是否继续迭代取决于算法制定的停止规则.常用的停止规则是事先确定一个最大的遗传代数,算法迭代达到该数值时停止.采用对各代的最佳解进行监控与最大迭代次数相结合的方法,动态确定停止规则,即每次迭代完成后,若得到的解的性能在100代进化过程中无法改进或改进甚微时,停止计算;否则,继续迭代.这种停止规则具有较强的自适应性.应用Matlab遗传算法优化工具箱,根据上述定义参数可对实际问题进行直接求解.

3实例计算

由于土壤中微生物存量与地质地貌有很大关系,地质地貌不同,土壤微生物存量函数关系式就有所不同.在实例计算时,为了便于求解,选用黄土高原刺槐林地这种地质地貌进行研究计算.项目所在地位于陕西省定边县境内.定边县东与本省靖边县相接,南与甘肃省华池县和环县接壤,西与宁夏盐池县相邻,北与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交界,为陕、甘、宁、蒙4省区交界地.项目所在地区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形.黄土质地疏松,又多暴雨,植被稀疏,侵蚀强烈.由于场地占地较大,为了图面效果清晰明了,在实例计算中选用100m×100m的正方形场地进行示例.为了计算简单,将原始地面高程统一减掉1600m.确定ix,iy及H0的值,使其满足对原有地形土壤扰动量最小,且尽可能的使填挖平衡和土方量最小的要求,避免大填大挖,此处不考虑余土工程量.首先,对《黄土高原刺槐林地土壤微生物的分布特征》进行曲线拟合,如图3所示.由图可知,当填挖高度在2m以内对土壤微生物扰动较大,且变化急剧;当填挖高度在2m以外时对生物量扰动较小,变化趋缓。

篇10

一、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观念

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是生物学的基础理论之一。现用中学《生物》教材中几乎每章都包含生态环境知识,这是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极好素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结合教材中介绍到或涉及的环境保护内容,将环境教育寓于课堂教学之中,长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提高中学生保护环境的素质。让学生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的生存留下一片蓝天。

教学过程中,我们生物教师注意让学生理解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着赖以生存的环境。如植物学中,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涉及水土保持、光合作用涉及绿色植物对人类生存的意义、苔藓植物是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等;在动物学中,蚯蚓对人类的益处、鱼类资源的保护、青蛙的捕食、益鸟的保护等都与环境保护有关。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挖掘教材,在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上列出环境教育的渗透点,并在教学计划和教案中得到反映。通过以上切入点,结合不同的环境教育内容,适时适地地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渗透。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再通过介绍生态失调带来的种种危害,使他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二、注重搜集讲述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

观念

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破坏着生态平衡。在学习《生物与环境》一节中,向学生讲述“三废”的与日俱增给环境带来的破坏等实例。据统计,我国约有七亿以上的人群饮用大肠杆菌超标的水,有近两亿的人饮用受有机物污染的水,我国大气污染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50~60年代污染最严重的时期,我国每年排尘量4445万吨,年排二氧化硫为1200~1400万吨,是世界上“三废”排放量最多的国家之一。由于大气、水源、土壤污染严重,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据报道,胃癌、肺癌都是吸入大气中有毒气体或水中有毒物质所致。在发展中国家,80%~90%的疾病受细菌感染或与化学污染有关。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00多亿元的人民币。联系实际教学,我县的渭河原来长年不断流,河中鱼虾成群,周围群山绿水。但近年来由于工厂排污,生活垃圾随意排放,河边农田农药的大量施用,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直接排放,致使大量水生生物死亡绝迹。这些贴切的生活事例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还使他们意识到防止环境污染和保护环境的意义,增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通过自然保护和保护环境法律法规的宣传,树立生态环境的主人翁意识

现在中学生的求知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教材,教师应充分利

用这一主动因素,结合教材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阅读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文章,通过放映有关森林资源、动物世界和国家一些重点自然保护区景观介绍的录像,唤起学生热爱自然资源的美好情怀。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森林、益鸟、益虫对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作用,野生动植物资源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密切关系。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一项有力措施。我国已经颁布了《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等法律,陆续建立了数百个自然保护区,确立了“植树节”和“爱鸟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必须纳入法律范畴,要依法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向学生宣传有关法律,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法律观念,而且通过他们的宣传,能让更多的人知法,为保护生态环境做贡献。

四、通过人口与环境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计划生育的重要意义

人与环境是构成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在学习“生殖与发育”和“人口与环境”时,罗列人类需要的各种资源。本来,我国国土面积是世界第三,人口绝对占世界第一,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较少,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很多耕地变成了住宅地,加上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主观因素影响,使环境恶化的程度越来越严重。另外,人类为了自身利益,长期不断地毁灭或滥伐森林和开垦草原,使森林面积迅速减少,许多动植物也濒临灭绝。当前的自然区域变得越来越小,这些隐患已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许多自然灾害甚至警告人类,要珍惜自然,为了人类世世代代有一个美好的生存环境,必须控制人口的增长,实行计划生育,做到要计划的发展。

五、注意生活点滴,及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保护环境是公民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它不仅减少环境污染,维持生态平衡,还包括讲究公共卫生、美化个人生活环境等内容,教师应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具体规范,从而使学生树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的观念。并养成自觉节约能源,反对浪费,不乱倒垃圾、污水,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不乱折花木,践踏草坪,不损坏各类环境卫生设施等环境道德要求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

篇11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266-01

小学生处于各种意识以及观念形成的特殊生理时期,在这一阶段对其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渗透及灌输,这将引导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生态观念,从而规范其行为准则,避免将来一些不良行为及现象的发生。教师充分发掘语文教学的特性,以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当中规范行为意识,使得生态道德教育得以更好的渗透。

一、充分利用文本素材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渗透

课本中的生态道德教学素材比较丰富,教师应充分的挖掘,合理的整理、并进行巧妙的教学设计,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还可以针对文本中所蕴含的生态价值观引导启发学生,使学生能够更深刻的理解与吸收。教师还可以以文本为依托创设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设想,结合文本提出合理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与措施。这样不仅对学生生态道德渗透与教育,同时还可以加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体会。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同学们在陶醉于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时,也不禁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接下来笔者设计了一个拓展环节,由于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干旱频繁,很多游客在去观赏桂林山水时看到的是漓江的河床,远远望去象鼻山被困在“一汪池水中”失去了昔日的秀美。如果当时同学们在场能否为游客描述一下原本桂林的风光!为了减少因生态环境的破坏所造成的旱灾或洪涝灾害,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这个问题一抛出课堂一下热络起来,同学们纷纷讨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建议。在学生探讨的过程中生态道德教育同时在潜移默化的渗透。如此进行课堂设计即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及认识又可以在无形中提升了学生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可谓一举多得。

二、识字教学中渗入生态道德教育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因为文子的掌握情况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渗透意义重大。例如,文章中常出现的“蔚蓝的天空”“清清的河水”“清新的空气”这些常见的与自然相关的字词,在学习这些字词时教师应告诉学生,“这蔚蓝的天空、清清的河水”是需要我们共同去保护的。为什么近年来在城市里很少能见到蔚蓝的天空?新闻报道中多地频频出现雾霾,以至于一些地区的工厂停工、学校停课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这些都是生态环境遭受破坏造成的,使学生真正的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此外还可以号召学生学习生活中常见的环保标语,这样即学习了汉字,同时又掌握了环保理念。

三、鼓励学生多阅读生态文学书籍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在课堂上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课余时间阅读一些有益的书籍,例如一些环保的、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等等的课外书籍。在提升学生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知识面、增加知识储备的同时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关爱他人的高尚道德情操。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部分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其中一项是劝阻不正当行为的口语交际。教师在这一部分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首先让学生依据图画资料上的提示,及蕴含的意思先自己进行练习,然后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劝阻的浓厚兴趣,并在劝阻用语练习时融入生态道德教育。例如,教师可以这样进行构建“一位小朋友乱丢垃圾”“一位叔叔闯红灯”“几个小伙伴在绿油油的草坪上跑来跑去”“一位叔叔随地吐痰”等情境。学生在练习劝阻语的同时学会爱护环境、珍视生命、保护大自然,以及关爱身边的人。使他们意识到保护环境应从我做起,从点滴的小事做起。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健康,因此小学生应从小就树立起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及决心。

四、课外活动中强化生态道德教育

生态道德教育不单纯的局限在课堂教学,还可以将其融入到课外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外的教学活动加强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例如,带领学生去看关于环保的电影,与学生共同观看环保类的视频,使其了解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所带来的后果,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只有学生亲身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才能使其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因此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郊游,在春天里带领学生去看一看草坪,绿油油的小草生机勃发,学生们一定很兴奋很喜欢,此时教师要告诉学生草坪很美,大家都非常喜欢,然而我们更喜欢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小小的身躯却不畏风雨的气节。因此我们要保护草坪珍爱小草,不随意践踏草坪,不随意在草坪上丢弃废弃物。然后组织同学进行一次草坪杂物清理活动。让学生养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结语: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危及到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升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已迫在眉睫。小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在小学阶段对学生渗透生态道德教育,使其从小便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对未来社会改善及治理生态环境问题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12

自然资源既是人类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物质保证。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对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也越发凸显出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状况成为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以生态为中心的价值观念的日益确立,对生态环境进行补偿恢复和综合治理并对相关利益者进行补偿为主要目的的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势在必行。

一、生态补偿机制立法概况

(一)国外生态补偿制度的法律发展概况

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美国、德国、瑞士等西方发达国家就通过立法采取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的一系列法律手段,但是目前各国都未制定专门的生态补偿法。长期以来,各国都是在国内的环境法律和其配套法规政策来体现的。

美国是最早开始出现生态补偿性质的国家之一。早在1956年的《美国农业法》中就规定了具有生态补偿性质的“土壤银行计划”。该法主要是用停耕一部分土地的办法来减少农产品产量和保持水土资源,银行给予其一定的补助,并对按计划退耕的农场主给予农产品价格补贴。在矿产资源领域,1977年美国国会就颁布了第一部全国性矿区生态系统修复法规——《露天采矿管理与复垦法》,该法规定了复垦违约金制度和修复治理保证金制度。此外,为了提高矿山环境复垦和保护效率,美国的联邦和州都设立了矿山环境监督员。

不少发达国家也采取了生态补偿制度。例如,1980年德国的《联邦矿山法》对矿区生态补偿与恢复进行了规定。为保护森林资源,日本政府早在十九世纪便开始大力推动保安林制度,在保护过程中出现了早期的生态补偿形式,即对保安林区域范围内的居民予以相应补偿。

德国为了解决资源耗竭和生态环境问题,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德国在各类相关法典里都对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规定,构成了较为完备的生态补偿法律体系。德国现行的民法典、环保法都对生态补偿进行了原则性规定。此外,《德国联邦采矿法》规定,只有在缴纳了复垦保证金后,审批机关才能对采矿许可证予以批准,并且采矿许可证的签发必须以一份具体矿山关闭报告为准。

在欧盟国家,通过将价格补贴与生态保护相挂钩,对将土地按照一定比例休耕的农民给予一定的补偿;对长期退耕还林的农民签署30年的协议书,国家补偿给农民所受的损失;鼓励从事畜牧业的农民进行粗放式畜牧,国家对这部分农民进行补贴并奖励等。此外,欧盟为了保护土地及其环境,对农民进行政策性引导以改变其耕种方式和运营方式,并对土地上绿化的农民也给予一定补偿。

(二)我国生态补偿机制政策和法律的发展概况

从20世纪末开始,生态补偿机制就在我国开始了初步探索,但至今为止,由于生态补偿机制的复杂性,生态补偿机制都未在我国形成系统规范的法律体系。进入21世纪以来,生态补偿机制作为一项重要的平衡自然资源经济价值、调控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的管理机制,已经在我国各个省市都有了相关的实施办法。

2005年《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提出:要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国家和地方可分别开展生态补偿试点。2007年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开展生态补偿试点的建议。2008年,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改革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之后各地都出现了开展生态补偿试点的。

总的看来,我国有关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和法律较滞后,迄今还没有法律规定生态补偿机制。但是,值得指出的是,我国一些地方法规己经规定了其行政区域或流域生态补偿办法。如2012年河南省颁布了《水环境生态补偿暂行办法》、贵州省人颁布了《红枫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生态补偿办法(试行)》、长沙市颁布了《长沙市境内河流生态补偿办法(试行)》等。

二、生态补偿机制的概念、目的和作用

(一)生态补偿机制的概念

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质是资源受益者或破坏者与保护者和受损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它以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付费为原则,兼顾公平与效益,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补偿机制在我国区域和流域的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可以起到巨大的作用,它不仅可以适用于行政区域之间的补偿,也可适用于流域之间。

从法学的角度来看,其是以“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为基础,污染和破坏环境与资源者承担其治理和保护的义务及其责任,人类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资源系统造成污染或破坏后而对其进行恢复、补偿、综合治理等行为的总称,包括对生态环境资源的受损者、保护者提供实物、资金或技术上的补偿或优惠政策, 增加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的各项费用支出。有学者认为,在中国,生态补偿至少有四个层面的内容:①对生态环境本身的补偿;②生态环境补偿费的概念——利用经济手段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控制,将经济活动的外部成本内部化;③对个人或区域保护生态环境或放弃发展机会的行为予以补偿,相当于绩效奖励或赔偿;④对具有重大生态价值的区域或对象进行保护性投入等,包括重要类型和重要区域的生态补偿等。

(二)生态补偿机制的目的

在我国,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的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政策。

1.为了遏制资源衰竭,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以云南省个旧市为例,历史上个旧是以锡矿为主的有色金属王国,其有两千多年的采矿历史。但是由于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长期大规模的开采,也面临着资源耗竭的危险。基于“公有地的悲剧”理论下,采矿者尽可能地将公有资源变成私有或是转化为经济利益,从而使自然资源消耗速度加快,导致很多资源现在都面临衰竭的现状。

2.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平衡。由于长期大规模的开发,土地植被、水、大气都遭受了严重的污染。矿产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由于矿区的建设,很多土地由耕地变成了工厂的建设用地,并且由于矿区的施工,很多森林植被遭到了破坏,导致引发水土流失、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工厂在运作过程中排放的污水、废气又给当地的生活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土地沙漠化和沙化速度加快,尤其是2012年以来,我国北方大部分省市雾霾气候严重,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治理这些问题,这将会威胁到人们的生活或是生存。生态补偿机制主要目的就是实现生态环境平衡,保护生态环境。

3.实现破坏者、保护者和受害者之间的利益平衡。生态补偿机制就是为了追求环境公平与正义,调整破坏者、保护者和受害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通过向破坏者收取一定的费用,补偿保护者和受害者的环境保护行为,并为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提供资金支持,从而实现生态责任和利益之间的平衡。

(三)生态补偿机制的作用和意义

合理的设置和构建生态补偿机制,是推动我国生态平衡、调控破坏者和保护者之间的利益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生态补偿是一种调控环境活动中不同主体间利益平衡的宏观经济手段,对我国的环境建设可以取得巨大成效。

生态补偿机制是采用政府转移支付的方式来协调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其采取行政手段强制污染者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支付补偿性费用,以支付给保护者费用来补偿保护者的损失。

三、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法律法规体系分析

篇13

中图分类号: F307 文献标识码: A

1生态环境与林业的关系

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离不开林业的发展,而林业的发展又直接影响生态环境建设,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因此,生态环境建设与林业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今天,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1森林可保护土地、防止土地沙漠化、减少水土流失,能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

1.2森林本身处在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生态循环系统中,它对净化空气、维护自然环境、保持生物链平衡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3森林保存了世界上大部分物种基因资源,是保持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的核心;

1.4森林储备了全球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总量90%以上的碳能源,是全球气候变化的调控器,是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

2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2.1污染问题

2.1.1大气污染严重。近几年我国大气污染虽说得到了改善,但依然很严重。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耗的急剧增长和温室气体排放的日渐加剧,导致空气总悬浮颗粒物急剧增多,造成大气污染严重,尤其是近年来的雾霾天气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起居,给城市交通带来诸多不便。

2.1.2水污染加重。我国每年排放的污水有很大一部分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使江河湖库及近海海域普遍受到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段已不适合作饮用水源。全国7大水源中有一半河段被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城市河段水质污染超标,50%地下水受到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

2.2水土流失严重

我国水土流失和风蚀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 38%,仅水力侵蚀面积就有 179 万平方公里。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和荒漠化土地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荒漠化面积占整个国土面积的 1/3。由于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森林蓄水能力逐渐下降,致使淡水资源越来越匮乏,水土流失严重,造成河道淤塞,河床抬高,多条水系断流(如黄河)。

2.3生态系统不平衡

近年来,为了追逐经济效益而对森林进行的过度开采导致了草原退化、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水质恶化、湖泊面积减少、自然灾害加剧,进而导致了动植物栖息环境遭到破坏,动植物种类在不断减少。据统计,我国大约有 398 种脊椎动物和1019种高等植物处于濒危状态。物种灭绝反映了生态失衡、系统多样性正日渐丧失或减弱。

2.4自然灾害发生频繁

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频次高,危害较大。近年来出现的沙尘暴、酸雨、雾霾、绿州蒸发、干旱扩大、江河断流、洪涝等自然灾害,已严重威胁我国经济发展,工农业经济损失相当严重。

3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

改善生态环境,关系到方方面面,除了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生产低碳产品外,林业在生态环境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主体作用。

3.1合理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功能

森林是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对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具有独特的作用。为保护森林资源,必须从本地生态特点和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坚决禁止毁林开垦、毁湿开垦和草原开垦,有计划地进一步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措施。按森林的主体功能和经营目标,使其各类森林合理布局,科学配置;通过对森林的分类经营,实施生物改造措施,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防护功效。

3.2实现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转变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渐突出,林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林业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必须从以生产木材为主的传统林业,向以保护生态环境为重点,全面发挥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现代林业转变;林业工作也要从过去主要抓发展林业产品,转向重点抓造林绿化、林业生态文明建设、荒漠化防治及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等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林业生产、经营方式、管护方式也要作相应的调整,转变林业管理理念。

3.3全面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

要发挥林业的生态主体功能,必须把生态公益林建设工作突出出来。完善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管理体制和监督监测体系,实行建设生态公益林工程监理制,建立生态系统监测体系,实行有效可行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加速后备森林资源的培育,对现有天然林木本着宜采则采、宜改则改、宜抚则抚、宜封则封的原则,合理配置,科学经营,确保森林资源不断增长。在林业生产中,实施以调减森林采伐量、加速森林资源培育、调整经济结构为主要内容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这对于森林后备资源的培育、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林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4把林业纳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在林业建设发展中,要始终把保护环境、培育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作为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坚持多元开发,综合利用,不断实现林业经济的良性循环,以生态优势来发展优质高效的现代化林业。把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工程建设与林业产业化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

3.4.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改革体制,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重的方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4.2加快林业改革步伐,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反映林业特点的林业经济体制。

3.4.3制定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法制体系。通过政策引导和调控、法律规范和行业规范,促进全社会对林业的参与;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强化林业管理;运用经济杠杆和产业政策,调整利益结构,保证林业投入并防止短期行为。

3.4.4通过政府调控、科技支撑、资金支持和社会公众参与,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