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启蒙班教学内容

启蒙班教学内容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2 17:42:3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启蒙班教学内容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启蒙班教学内容

篇1

音乐教育从古至今一直是社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可以从每个人内心深处来感染熏陶灵魂,让一个人结合自己生活中的苦辣酸甜,与音乐一起营造一个特殊的艺术世界。音乐教育是不受民族国界影响的,其跨越了文化的障碍,以人类特有的情感来与心灵交流。音乐中管弦乐是西方的外来词,几乎代表了音乐的全部,如果按照中国的叫法,应该叫丝竹音乐,丝就是弦,竹就是管,不同的是现在的管可以是铜管了。管弦乐器启蒙教育在各个国度都存在,这是因为任何民族都需要一些表达情感的外在艺术,来增添生活的情趣。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美的存在,以超脱于语言的外资方式分享传达一种心境。

一、中俄管弦乐器启蒙的相同点

1、两国都把音乐美育作为重要内容来推进全面教育

中国和俄国都属于文化大国,在国际上影响力都很大,在民族文化教育方面都有很大投入,而文化大国的教育特征多是文化的全面发展。美育作为一种可塑造灵魂的超越于具象劳作的形而上的艺术,是一个国家文化的上层建设表征。往往一个国家文化的高低在很大方面上都是由美育来支撑表现的。中国和俄国都把音乐美育作为一个健全人的必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完美人格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

在俄罗斯音乐艺术像文字一样,是俄罗斯人民丰富思想娱乐生活的重要手段,音乐深受广大人民的重视喜爱。他们认为音乐艺术不仅可以使人们思想的情操变高尚,而且能开发人们的创造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前苏联时期,列宁就指出:“艺术属于人民,它应该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广大的劳动人民群众之中,它应该成为这些群众熟悉并喜爱的东西,它应该统一这些群众的感受、思想和意志,并提高它们,它应该激起他们成为艺术家的愿望,并发展它们。”这种思想是俄罗斯文化艺术教育领域的指导思想和最终目的。

中国的教育方针明确规定:“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近代教育家先生,曾担任过教育总长和北大校长,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我国也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二、中俄管弦乐器启蒙教学的不同点

1、追求目标不同

俄罗斯是教育大国,也是音乐大国,音乐时期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不管是教堂、还是俱乐部、剧院,都离不开音乐,其把重点放在了个人的音乐素养和品格塑造上,音乐素质包含对音乐艺术的感知力、想象力、理解力、感悟力、情感力、创造力等等,品格上包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是关于人的思想灵魂的教育。中国的音乐启蒙教育很多也是从孩子时抓起,但这种教育更多的是对技能的教育,是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多学一些才艺秀,为了一点虚荣心和从众心理,孩子可以在聚会晚会上表演一个节目,为家长自己或孩子增添一点荣耀。这种教育基本与思想没有多大关系,增添的只是孩子的表演技能,很多孩子学到一定程度就放弃了。

2、教育手段不同

篇2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2-0067-01

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发挥着开发幼儿能力、开阔幼儿视野的重要作用。音乐启蒙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可以让幼儿在音乐环境中感受音乐艺术的美,进而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挖掘幼儿潜在的思维创造力和想象力,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节奏是音乐的第一核心要素,音乐依靠音色、音调、音节的变化,表达音乐的内涵。将节奏教学作为幼儿音乐启蒙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节奏教学的内涵及重要性

节奏的内涵较为广泛,不仅局限于音乐领域,还包含在空间、时间、高度、深度等多维空间内。在它们中间出现的有固定规律或无明显规律的阶段性的变化,均属于节奏的范畴。就音乐而言,节奏是其最重要的基本组成之一。音乐演奏通过控制音调、音符、音节的变化,控制音乐节奏,进而激发音乐和听众的共鸣,表现出音乐所要表达的实际情感。音乐既包含自然元素,也包含人为创造,可使人们在音乐环境中得到精神的升华。音乐启蒙教学在幼儿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强化节奏教学可使幼儿融入教学活动,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创造能力。

二、节奏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1)强化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知。每首音乐所表达的内容不同,其节奏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幼儿受年龄限制,虽然可以明确感受到节奏的存在,却无法准确表达出对节奏的感受。节奏具有独特的运动感染性和情绪感染性。通常,轻快、活泼、明朗的音乐节奏可以使人感到愉悦并产生舞动的冲动;反之会让人安静,并随着节奏的变化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变化。因此,幼儿教师开展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将复杂的音乐感知简单化,强化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认识。而达成这一目标的最简单方式就是让幼儿在音乐中进行活动,通过音乐游戏、律动游戏等形式逐渐增强幼儿的节奏感。例如,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按节奏拍手游戏,即遇到重音、停顿及节奏急促部分,以不同的拍手动作进行区分,引导幼儿感知音乐中节奏强弱、快慢的变化,使幼儿逐渐掌握节奏,进而达到提升幼儿总体协调性、提高幼儿综合探索能力的目的。

(2)常见节奏教学方法简介。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将节奏教学作为幼儿音乐启蒙教学的基础,具有其独特的教学优势,并创建了一套独特的音乐教学体系。奥尔夫教学体系中,以节奏教学为基础,综合了歌唱教学、器乐教学及动作教学等基础教学内容,形成一系列新式的音乐教学形式,如律动教学法、器乐表演教学法、声势教学法等。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柯达伊创设的柯达伊音乐教学体系中,也十分重视节奏教学的作用。他认为,幼儿在跟随音乐节奏活动的过程中,体现了幼儿对节奏的思考和理解,简单的运动是幼儿协调性、创造力及想象力的体现。

三、节奏教学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小班幼儿教学分析。小班幼儿年龄在三四岁,处于婴儿期到幼儿期的过渡阶段。这一时期的幼儿对于新鲜事物的感知属于直觉感知,较难对教学内容进行专注的、目的明确的观察,稳定性差。因此,教师应选用节奏相对简单的短节奏进行教学,不断刺激幼儿的思维,以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应从培养幼儿简单的节奏感入手,使用尽量简单、直观的方法,加强活动与节奏间的联系。某音乐教师借鉴奥尔夫音乐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了律动教学和节奏朗读教学的相关内容,通过不同节奏的儿歌教学,使幼儿逐渐掌握不同节奏的朗读的方法。同时,教师依据儿歌内容编排了一些简单的动作,并让幼儿进行模仿。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幼儿身体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并在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中,提高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2)中班幼儿教学分析。中班幼儿年龄在四五岁,这一时期的幼儿逐渐产生了有意记忆活动,对于新鲜事物的感知逐渐由直觉感知转变为形象感知。中班幼儿的思想发展迅速,在具备一定的事物认知能力之后,其创造性思维逐渐开始萌芽、生长。针对这一阶段幼儿的音乐教学,教师除可进行简单的节奏感培训和模仿活动之外,还应加强幼儿对节奏的思考和创新,使幼儿进一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3)大班幼儿教学分析。大班幼儿年龄在五六岁,已具备一定的基础观察能力、感知探索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和自主思维能力。在大班幼儿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游戏中积极探索节奏内容,并帮助幼儿在已有节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进一步强化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四、结束语

幼儿天性活泼、好动,对于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而节奏教学符合幼儿的天性特征。通过开展丰富的节奏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挖掘幼儿的音乐潜力,提高幼儿的综合音乐素质。更重要的是,在音乐节奏的氛围中,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因此,节奏教学值得在幼儿教学中广泛推广、有效应用。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5-0168-01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在深入进行,全球经济一体化把东西方交流的需求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英语教育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从改革开放初期的青少年英语教学到少儿英语教学,如今又提前到了学龄前儿童英语启蒙教学。

但由于客观条件的局限性,中国学龄前儿童的英语启蒙教育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在各方面条件都欠佳的山区,学龄前儿童英语启蒙教育鱼龙混杂的现状更令人担忧。

一 师资力量严重匮乏

笔者走访了生活的山区县城四个规模相对较大、声誉较好的幼儿园(平均人数达180人)。四个幼儿园的英语老师中,仅有一位是英语专业的专科毕业生。大多数幼儿园英语老师没有受过系统的培训,英语教育知识不足,严重的是这些老师在语音方面存在各种问题,典型的如/n/和/l/混淆,元音发音不到位等。儿童对于语音语调的敏感性是非常强烈的,孩子心目中老师的地位最高,基本上完全服从老师的指令,一般都会模仿老师不正确的发音。

二 教学形式单一,教师没有深入研究英语启蒙教学

走访的这四个幼儿园的英语课堂,无一例外地用到了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遗憾的是老师们对于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也仅局限于展示,没有进一步展开教学、不能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各种感官从而挖掘孩子们的语言学习潜能。英语教学中的视、听、说、唱、练、玩几个环节不完整,大多数情况下就是看动画片,跟着老师重复一些固定句型直到能完成机械性地问答。或孩子跟着光盘学会几首英语儿歌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

另外,幼儿园英语启蒙教学内容的随意性过大,教学的目标考核也无科学依据。笔者走访的四所幼儿园使用的教材不是根据教学需要针对性、系统性地使用,而是教师根据自身爱好和一定利益关系而定。有的幼儿园小班可能用的是牛津幼儿英语课本,中班又换成了迪士尼神奇英语,大班再变成剑桥少儿英语。考核由老师把握,主观评价居多。

而家长方面,能够配合幼儿园英语教学的家庭寥寥可数。孩子的英语学习局限在幼儿园的英语课堂上,学习英语的家庭氛围几乎没有。家长在孩子的英语学习中没有能扮演重要的角色。语言习得有两大情景:自然情景和教学情景。自然情景是学习者在生活和社会环境自然地运用语言;教学情景是学习者在语言课堂学习实践语言。在大量母语的干扰下,孩子的自然情景自然转向了母语习得而不是第二语言习得。英语学习教学情景的不足和自然情景的缺乏都让双语徒有虚名。

这些问题有其客观必然性,是地域处于劣势的山区经济发展滞后、人力资源开发滞后、观念落后等多种因素叠加的后果。目前,山区英语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相对较容易,而在各个幼儿园应聘的英语教师大多是英语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薄弱的非英语专业毕业生。“英语教学非常特殊,因为语言不仅是教学的工具,也是教学的内容。在学生没有工具的前提下传授英语,教师不仅要有优秀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特殊的教学本领和职业技能,能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让学生获得这种工具。要获得这种职业技能,英语教师必须系统地接受语言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应对从事学龄前儿童英语启蒙教育的教师进行统一培训。

而幼儿园英语教学形式单一的问题,在师资问题得到解决之后,教学形式的问题应当会有所改观。教师凭借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按照兴趣产生、发展和演化的规律去培养孩子的兴趣。根据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幼儿学习类型、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理论,学龄前儿童处在感知运动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主要通过对物体的触摸、摆弄以及身体的运动来认识客观世界和自我。教师可以实施游戏教学法,充分利用儿童认知直觉的特征,选择形式活泼、富于色彩和动感的、贴近孩子生活的幼儿英语教材,使用配套的音像数据,综合运用听说读演唱等多种学习方式,做到每堂课都是精心设计的教学呈现。课前准备、课后总结,养成良好的、常态化的教学反思习惯,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学龄前儿童英语启蒙教育教材铺天盖地,丰富多彩。幼儿园应当给孩子提供一个纯正的英语语言学习条件,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生理特点和认知特点,针对同一班儿童系统使用一套固定教材。

解决当前山区学龄前儿童英语启蒙教育问题还有很多更好的办法。希望以此文为砖,引出玉来。有人把儿童比做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身处教育资源不足的山区,儿童是缺乏阳光、缺乏营养的花朵。社会各方都有责任行动起来,为这些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充分挖掘其第二语言的潜能,让他们有一天能真正参与到国际化发展中发挥他们的才能。

参考文献

篇4

二、针对不同年龄范围内幼儿的节奏启蒙

针对3~7岁年龄范围的幼儿进行音乐启蒙教育应当十分谨慎与科学,为了能够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形成,应当对幼儿阶段孩子进行年龄区间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大、中、小班教学。

1.小班音乐节奏启蒙教育

小班音乐节奏启蒙教育的幼儿年龄范围应当在3~4岁年龄范围,这个年龄区间中,教育主体从婴儿时期进入到幼儿阶段,教育主体的思维模式主要是直觉行为方式。注意力以及观察能力都比较弱,主要通过无意注意的方式观察世界、认知世界,因此这个阶段的教育主体稳定性相对较差,小班阶段的幼儿不能够脱离实际的环境与事物。因此,小班音乐节奏感的教育应当通过简单模仿开始,在具体教育活动开展中应当设置简单明快的音乐节奏。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结合奥尔夫音乐教学系统中的节奏朗读教学法,让幼儿跟随教师朗读不同节奏感的歌词,令幼儿能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感受到节奏感的独特性。不同节奏的儿歌也应当让幼儿产生对音乐的兴趣与好奇。

2.中班音乐节奏启蒙教育

这个阶段的幼儿年龄范围在4~5岁左右,属于音乐节奏学习当中承上启下的年龄范围,并且思维活动也正在从原本的直觉行动模式中不断蜕变。中班年龄范围的幼儿具有夸张思维现象的特征,在音乐教学开展中教师应当充分认知这个特征,不仅要设计夸张的游戏内容,还应当引导中班阶段的幼儿进行具有创造性意识的互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结合奥尔夫音乐教学系统方法中的体态律动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可以说“什么动物出来玩啦”“火车开啦”等的歌儿,让幼儿在编唱歌词的构成中直接参与行为。中班幼儿音乐启蒙教学中还应当融合体态动作,通过这种配合能够快速提升幼儿的节奏感知能力。

3.大班音乐节奏启蒙教育

这个阶段的幼儿年龄范围一般在6~7岁之间,大班阶段,幼儿在注意力以及观察能力方面都有所增强,更能够主动地具有目的性地去体验周围的事物与相关活动,甚至产生自己的想象能力。柯达伊音乐培养教学系统当中的节奏唱名教学法以及奥尔夫系统当中的创作教学法可以被应用在这个年龄范围的幼儿节奏感教学当中。通过游戏的方式,幼儿能够掌握教音乐的乐趣。幼儿甚至在这个阶段能够进行自我创作,并通过创编的方式增强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掌握能力、感知能力,形成健全的审美艺术与自我探究能力。根据不同的年龄范围进行具体的分析发现,在进行音乐艺术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幼儿音乐节奏培养需要经历多个环节与过程。从最初的探索与发现,到操作与尝试,最终实现感受与直接体验,甚至是即兴创作。这个完成的过程才能够有效地提升幼儿的音乐潜能以及对音乐节奏感的掌握与理解。在整个教学中,幼儿的节奏感、听辨能力、反应能力、记忆能力、身体协调能力以及音乐创造性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也从中得到节奏的训练,可培养幼儿兴趣,提高幼儿音乐素质,所以节奏在幼儿音乐启蒙教学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篇5

正文: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学校对小学生进行科技启蒙教育是责无旁贷的。如何进行这项教育呢?本人浅谈一下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要从教科书中挖掘科技教育的素材

教科书是国家计划性课程,它是培养人才全面发展的科学配方,它本身就是一门科学,其中科技成分比比皆是,那么小学教师如何去挖掘呢?科学常识课是向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给其周围生活中常见的、粗浅的、有趣的、有代表性又易于理解的自然科学常识。包括物体主要的外形特征、性质;一些现象的发生、变化和简单的联系;事物间直接的、易懂的因果关系等。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尽量做到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及实际水平,体现时代性,贯穿联系的、变化的、发展的观点,结合学校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去开展讲解。如教科书中动植物的生长、交通工具的发展、四季的交替,一切都在变化等无不贯穿着事物是联系的、变化的、发展的观点,以给小学生最初的辩证法的启蒙教育。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教师要按类集中安排。按类安排有利于小学生掌握知识的系统性,便于分析、综合、归纳、推理,形成概念;有利于小学生逻辑思维及抽象能力的发展。按类集中又是从具体事物出发,从直接感知入手,是小学生感兴趣、能理解和掌握的。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还应兼顾由近及远、由简单到复杂,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又便于直接感知,学得更为生动。有如:思想品德课是对小学生道德教育的思想基础,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依据教材的要求,对小学生进行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教育,激发小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的情感。

二、要从信息课中启发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

小学教师要教给小学生一些现代科学成果的知识,如现代通信工具、航天工具、机器人、计算机等知识,是为了开阔小学生眼界,拓展其思维,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只要小学生知道有什么,干什么用即可。当前处在信息社会迅速发展时期,计算机已进入课堂,它是培养小学生科技能力的基础。所以,要根据小学生的智力特点,让他们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技术的表现形式,知道信息技术发展对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进而努力掌握应用计算机的技能,为今后进行科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

三、要在活动课中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

科技活动课不同于学科课程,它是让小学生接触实际的场所。比如,在科技课中,通过一问、二学、三想、四画、五做的程序,完成教学任务。激发小学生对探索科学的兴趣,诱导他们学习科学的思想,启迪他们的创造思维,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让小学生树立科学的思想,追求发展科学推动社会前进的创新意识。教师要以科技活动为中心,多种方法灵活运用,重视直观性、兴趣性、操作性,强调多种感官参加,动手电脑去学习;强调教法与学法结合,通过正确的教法使小学生掌握正确的学法,使小学生在科技活动中不仅学到知识技能,更促进其智力能力及个性的发展。

篇6

关键词:

幼儿英语;启蒙教育;实践探索;解决策略

本文研究基于对儿童语言的认知,习得与学得假设(克拉申的理论)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观,采取问卷调查、采访和交谈等方法来研究攀枝花市幼儿园启蒙英语教育中的现状。从中发现,家长认为幼儿有必要进行启蒙英语教育和通过语言环境来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同时,作者也发现启蒙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人们去关注和解决。本文从以下步骤的程序:调查目的、调查方法、存在问题和解决策略,以确保作者提出的方案和解决的策略,符合实际的需要。通过激发和培养幼儿英语学习的兴趣,以及注重挖掘结合,这样能提高幼儿的英语水平,也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最终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

一、调查目的

随着国际交往日益密切,尤其是中国和世界各国经济技术交流和迅速发展,促使全国兴起了学习英语的热潮。目前,幼儿英语学习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有些学者认为,在有条件的幼儿园开展英语教学,对儿童的成长是非常有益和重要的。但是有些学者认为,幼儿过早接触英语,容易造成崇洋的后果。而且本族语言不牢固,对其有一定的冲击性。尽管存在着上述的争论,但是各大中城市的幼儿园都已逐渐开设英语课,这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我们认为对攀枝花市幼儿园进行启蒙英语教育调查是非常有必要的。启蒙英语教育有利于儿童各个方面的成长和发展,同时也是社会的需要和时代的需求,更是幼儿园发展的需要。

二、调查方式

在2015年4月—2015年12月对攀枝花市幼儿园启蒙英语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实践探索,此次调查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现场采访法。

1、问卷调查法

此次问卷共设置了16个问题,涉及了家长和老师两个方向,考虑到幼儿的理解问题,家长的调查问卷中还涉及幼儿的问题,家长可以帮助幼儿填写,以便调查具有可行性和真实性。此次问卷在攀枝花市幼儿园共发放140份,收回有效问卷130份。这份问卷调查体现出了启蒙英语教育的必要性﹑教学与评估及策略性教育等。

2、现场采访法

结合调查的问卷,凭借对此的理解和分析,准备好相应的问题,采取了对老师和幼儿进行现场采访,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他们对幼儿启蒙英语教育的看法,从中了解了幼儿启蒙英语教育的现状和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

三、目前幼儿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经调查,85.5%的父母坚持子女应着重于主要的科目和其它的业余爱好,他们所关心的是让孩子有一个光明的未来。14.5%的父母认为,儿童应取得与英语教育的联系,这适合孩子们的生活和未来。由此可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他们有着激烈的分歧和不同的思想,但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孩子的未来着想。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成因。

1、幼儿自身方面

通过调查和实践过程可以看出,幼儿对英语的接触太少,缺乏对英语学习的主动性。而且幼儿对英语没有太多的认识性和概念性。据调查问卷显示,在我们去幼儿园上课之前,小朋有们根本没有主动接触过英语,对其的了解少之又少,有的甚至不太愿意去了解。这样一来,幼儿对英语学习兴趣的缺乏,使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不高,甚至有的幼儿根本没有学习英语的兴趣,由此造成幼儿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使其幼儿启蒙英语教育的前景不大乐观。

2、家庭方面

调查显示,幼儿启蒙英语教育中,受家庭成员的文化水平限制,很多家庭对幼儿启蒙英语学习重视力度不足,有些甚至认为没有必要。他们认为小朋友的精力和注意力要放在其它的地方。其次,父母对幼儿的英语启蒙学习的支持和鼓励的力度不够。最后受应试教育和望子成龙意识的驱使,父母给幼儿报名各种才艺班,来为他们的未来做铺垫。因此,幼儿们没有时间或精力去接受启蒙英语的教育。

3、学校方面

通过对幼儿园一些老师的调查和采访,我们了解到,英语教育师资力量不足,有些英语教师在专业技能上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自身的英语教育水平不高,攀枝花的环境相对封闭,使其英语老师的就业更偏向大城市,因此幼儿园没有开展与英语教育相关的活动或项目,未能营造有利于英语学习的双语环境。攀枝花市幼儿园对幼儿启蒙英语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没有采取过科学的英语教育方法。

四、解决策略

通过对攀枝花市幼儿园启蒙英语教育调查,我们了解到幼儿启蒙英语调查的现状、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和探索了实施幼儿启蒙英语教育活动的可行性。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我们在给予重视的基础上寻求科学有效而又实际可行的解决策略,去实践探索。

1、加强幼儿启蒙英语老师的专业和自身素质

我们这个团队是通过筛选和考核组建的,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作为一名幼儿启蒙英语老师,语音语调要标准流利,能够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能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编﹑改和组织有趣的游戏;能以不同的课堂活动形式﹑用通俗易懂的方法教授知识,适时教授学习方法;上课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参与做游戏,表演,唱歌来接受启蒙英语的教育和学习;团队里需要有成员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和舞蹈基础,能教唱英文歌曲和跳简单的舞蹈,这样会使课堂变得有声有色,趣味有加。

2、创新教学内容体系,融入趣味性来提升幼儿启蒙英语教育的效果

目前,我国学龄前儿童英语教育在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上,仍以快速提高学龄前儿童英语能力为核心目标,而缺乏较为完善的凸显启蒙作用的内容体系。这就造成了学龄前儿童在心智发育尚未成熟阶段,就要接受较为生涩的非母语类语言学习,因此,兴趣的培养和内容的创新对幼儿启蒙英语教育很重要。

1)实物与授课内容相结合

在幼儿启蒙英语教育中,激发幼儿们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要创新教学内容,而不是死板的去教他们。通过对小朋友们的调查和了解,教授他们与生活实际贴近的以及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并采取实物加以补充和增加趣味性和记忆性。比如;我们在学习内容上加以创新,通过学习“peach”这个英语单词,我们会准备桃子这个实物,让他们去关观察和触摸,来加深小朋友们对这个英语单词的印象,帮助他们更好的记忆,同时也使课堂授课变得有趣,激发和增加小朋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2)游戏、歌曲和舞蹈与授课内容相辅相成

通过对幼儿启蒙英语教育调查和对幼儿心理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小朋友对游戏和歌曲是非常感兴趣的,而且注意力非常集中。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加入游戏、歌曲和舞蹈的环节对启蒙英语教育是非常有帮助和有益的。小朋友们会获得美的享受,萌生好学、乐学的动力,自由自在的学习。在授课之前,我们开始编排游戏,难度系数比较低,他们能很容易的完成,而且会对游戏很感兴趣。游戏是小朋友最喜欢的活动,是幼儿的权利和需要。这个游戏是围绕今天我们在课堂上的授课内容,目的是为了增加小朋友的兴趣和换一种方式来帮助他们接受启蒙英语更好的教育。同时,我们根据幼儿启蒙英语的内容来编排歌曲和舞蹈,在这一过程中,是对授课内容的加以创新,是对课堂的丰富和提升,更是对幼儿启蒙英语学习更好的诠释。

3)动作表情对授课内容增添亮色

在幼儿启蒙英语教育中,动作表情会对英语学习增添一丝亮色。例如:学单词hand,foot,neck,ass时,通过动作把四个单词表现出来,不加以解释,只要做出摇动双手的动作,小朋友就会说出:hand,hand,hand;做伸出脚的动作,小朋友就会说出:foot,foot,foot;做指向脖子的动作,小朋友就会说出:neck,neck,neck;做撅起屁股的动作,小朋友就会说出:ass,ass,ass.通过这种动作达到相互交流和表现,使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认知,有利于幼儿的学习和掌握,同时,让幼儿在启蒙英语中得到更好的学习和教育。

4)外教老师的加入丰富了授课手段

在幼儿启蒙英语教育中,我们通过外教加入授课来丰富授课手段,使幼儿启蒙英语教育更加丰富多彩。外教对小朋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为小朋友们对外教充满兴趣,刺激了小朋友对英语学习的求知欲,有效地接受启蒙英语的学习。外教的发音标准,声情并茂,对课堂内容把握的比较好。小朋友会集中精力和充满兴趣来学习课堂内容,而且小朋友对外教的兴趣,促使他们会在轻松的环境和求知的环境下很好地接受启蒙英语的学习。

3、鼓励和奖励方式来激发幼儿启蒙英语的学习

在幼儿启蒙英语教育过程中,鼓励和奖励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只要幼儿有点进步,都应该通过口头来表扬鼓励他们或者奖励漂亮的粘贴,给他们心理上的满足感。有这种满足感,他们会更有兴趣地去学习,而且会学得更加努力。在幼儿启蒙英语教育的过程中,这种方式对激发小朋友学习英语和提升兴趣是有帮助的。

4、家长在幼儿启蒙英语教育中的作用

1)家长可以选择与幼儿生活贴近的学习内容。

比如说幼儿玩具的颜色、名称。幼儿学习书本上的图画,家里家具的名称。带幼儿逛街或逛超市时,告诉她所看到的实物名称。这些都要反反复复的与幼儿交流,才能使幼儿达到记忆上的存留。因为他们的记忆力还不完善,家长要有耐心的去引导她们。

2)家长可以创设学习英语的环境。

家长可以在幼儿使用的东西上标出中英语单词,在家里的墙壁上可以张贴一些英语字母、国际音标、简单中英语单词及图片的图画,冰箱上贴一些水果、牛奶、食物等的图片及中英文单词,这样能够使幼儿融入英语学习的气氛中,无形中给孩子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英语的环境。

3)家长可以利用录音机、CD碟播放英语歌曲、诗歌和对话,可以观看英语电视节目等现代化视听手段来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

幼儿性格好动,好玩,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这样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能更有效地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通过以上对幼儿启蒙英语教育的调查,由此可知,培养幼儿的兴趣对幼儿启蒙英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启蒙英语教育有利于幼儿英语的提高,有利于儿童各个方面的成长和发展,更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总之,随着英语这门全世界通用的语言越来越受关注,无论是作为家长还是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想方设法让孩子学好这门语言。在培养专业素质高的英语启蒙教师的前提下,认真选择和组织授课内容;在兴趣的带动下,让孩子快乐学习和快乐成长。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教育孩子,给幼儿的英语启蒙应该是给孩子搭建英语思维的平台,进而提高幼儿持续学习英语的能力和兴趣,为幼儿将来的全面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作者:彭勇 井玉蕾 单位:攀枝花学院

参考文献

[1]将燕明《学前儿童外语教育观点综述》,《国外外语教学》1990年第三期

[2]方俊明《中国幼儿如何学习英语》,《中国教育报》2002年

[3]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李林《肢体语言对幼儿启蒙英语教育的研究效果》2008年课程教材教学研究(34)

[5]刘芳,张玉迪《幼儿启蒙英语教育的思考》2005年教育科研

[6]孙国强,张立《对幼儿启蒙英语教育的研究和分析》2009年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7]王彬《重视幼儿阶段,抓好启蒙英语教育教学》2009年外语科学

篇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是“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学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幼儿园阶段的数学教育属于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部分,它重在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探究欲望,强调创设条件让幼儿在探究活动中加深体验并围绕生活实际展开,幼儿生活的现实环境是幼儿获得数学启蒙知识的源泉。因此,教师应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生活活动,把它作为幼儿数学启蒙教育的主要途径。

一、引导幼儿在自然环境中感受数学

比如,在我们的周围环境中,观察物体的摆放位置。钟挂在什么地方?吊扇挂在哪里?我的床上有什么?我睡在谁的上面,谁睡在我的下面;下雨了,雨从天上落在地上,流进阴沟里;雨打在小草的身上,小草高兴地摇来晃去;雨落在水缸里,小鱼在里面开心地游来游去等。使幼儿在自然环境中不知不觉地感知空间位置;又如在散步时观察树木的粗细、高矮以及排列的规律。引导幼儿在有意或无意间通过感觉来感受环境中的种种数学信息。

二、结合生活经历渗透数学知识

教师应该提供生活化的材料。例如日历、图书、衣服、电话机、遥控器等幼儿所熟悉的物品可以用来认识数字;在玩玩具时,区分玩具的大小、颜色;利用鞋子左右排列找规律;幼儿喝水时自己杯子的摆放位置,小毛巾上的阿拉伯数字等。女孩子们喜欢的发夹可以用来认识颜色形状,进行分类、点数、比多少等等。在生活化的游戏教学情境中,让孩子模仿实际生活中大人的情境,体验和满足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例如,在区域活动娃娃家中“模拟招待客人”,让幼儿学习招待客人时说话要有礼貌,还要请客人喝茶、吃饭,通过给客人递茶具、摆餐具、送点心等活动,积累了一一对应摆放物体以及数量多少的经验。同时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

三、把要教授的知识编成小故事

故事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故事教学,能增长幼儿知识,发展智力。孩子都爱听故事,尤其是在听故事的同时,如果老师边讲边出示故事中的事物,那幼儿的兴趣就更浓了。因此,常把教学内容编成简短的小故事,让幼儿以听故事的形式来学习。如教幼儿学习认识“1”和“2”时,我编了这样的故事:“今天小兔到小二班作客,他带来了很多礼物,准备送给小朋友。是什么礼物呢?边讲边出示实物:一张纸,一本书,一盒蜡笔,一盒彩泥。这些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通过这样的演示,幼儿很容易地认识了“1”。认识“2”时,也用了同样的方法。教师以小兔的口吻、小兔的角色进行教学,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但是,同样的角色和内容,不适宜于编成教学内容相仿的小故事。例如,在认识“3”和“4”时,如果再以小兔到小二班作客这样的故事出现,那幼儿一定不会再有兴趣了。此时,我把小兔这一角色改为布娃娃,以布娃娃过生日为题材,布娃娃买了许多东西来请客人们吃,买了哪些东西呢?教师出示水果,让幼儿数一数有多少水果,从而认识了“3”。接着,又出示糖果,再数一数,从而认识了“4”,最后,布娃娃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请小朋友按要求取相应的雪花片,做相应的动作等等,从而进一步认识了“3”和“4”。在这种宽松氛围下,幼儿学得开心,教师教得轻松。这种方法也符合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的记忆特点。

四、将游戏融入教学活动中

维果茨基指出:“在游戏中,一个孩子的行为总是超越于他们实际年龄、他的日常行为;在游戏中,他比他本身的实际水平高出一点。”而游戏又是幼儿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小班的孩子刚来幼儿园,对数学还没有产生兴趣,这时激发他们愉快的情感尤为重要。如在“猫捉老鼠”的游戏中让幼儿感受“1”和“许多”。老师做猫妈妈,小朋友做小猫,猫妈妈只有1只,小猫有许多;捉到的老鼠有大有小,大的老鼠中,有1只是黑的,其他是灰的,等等。通过游戏,幼儿感受了数字的含义,他们在游戏中自由自在,没有负担,情绪愉快,就会自然而然地喜欢上数学活动。向幼儿进行数学启蒙教育,是幼儿生活和正确认识周围世界的需要,帮助幼儿运用数学思想、知识、方法来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是数学启蒙教育的目的所在。又如小班“认识大小”活动设计,以角色游戏贯穿始终。活动中“熊小小”以极大的兴趣随“熊大大”生活,模仿“熊大大”的一举一动。“熊大大”穿大鞋,“熊小小”穿小鞋;“熊大大”睡大床“,熊小小”睡小床;“熊大大”玩大皮球,“熊小小”玩小皮球。在模仿中幼儿不知不觉对大小的概念有了具体印象,接着熊大大带着熊小小去散步,谁的脚步大、谁的脚步小。找一找原因再比一比谁的脚大、谁的脚小。经过反复比较、强化,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了大小。

五、让幼儿在艺术活动中体验数学

数学的学习是枯燥乏味的,而艺术是生动有趣的,许多艺术的形式是孩子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很好的方式。而且艺术化的数学教育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愉悦情感,而这种愉悦的情感,又可以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更亲近数学。例如儿歌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深受幼儿欢迎。它以欢快的节奏、优美的韵律吸引着幼儿。在小班数学教学活动《敲响小鼓》时,我把《一二三四五六七》这首儿歌放入课堂中,让幼儿“唱”数学,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并熟练地掌握技巧。学念儿歌“鸡妈妈数小鸡”来巩固1―5数数,并感受学习的快乐。又如:歌曲《亲亲热热一家人》,通过对歌词的理解,让幼儿知道家里的家庭成员,有三口人、四口人或五口人,学习数的概念。

总之,幼儿数学教学应该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将抽象的、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游戏及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各领域互相渗透。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资源,适当地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思考,激发幼儿探索数学的欲望,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篇8

班级40名幼儿,最小的出生于2009年5月,最大的出生于2008年6月。其中男幼儿和女幼儿各占20名。这些孩子大多非常聪明,活泼,喜欢说、喜欢玩。因为父母年轻或是工作繁忙,大部分孩子是由爷爷、奶奶抚养。老年人的“隔代溺爱”导致了他们只关心幼儿的身体健康,忽视了孩子的心里发展。很多幼儿在与他人交往中表现出固执、骄横、自私、不善与人用言语进行沟通等状况。在课堂上,孩子没有一点学习的兴趣和遵守纪律的意识;在生活中,完全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公主、小王子”。而且因为家人的宠爱,幼儿在园不能接受一丁点的挫折和批评,让老师很难开展教育工作。

2 研究的思路

从贴近和关注个体的品德发展出发,收集各种生活中的典型、棘手案例,以“国学”经典内容为切入点,构建出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兴趣特征,并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的教育内容。

研究幼儿园“国学启蒙教育”生活化的实践途径,从关注幼儿个体品行发展来体现教育的实践性。

3 研究的目标

学期初,根据幼儿园的课题研究方案,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国学启蒙教育计划”,通过“礼仪国学”、“音乐国学”、“故事国学”三个方面来开展。每个小方面实施时间为一个月,从而达到以下的目标:

通过语言、故事、音乐、游戏等各种方式让幼儿学习简单的礼貌用语,懂得做一个讲礼仪的孩子。

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对孩子进行语言、逻辑思维的训练和艺术方面的熏陶。

理解一些简单的国学经典内容,感受中华古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习古人的高尚情操。

4 研究的方法

资料收集法:将平时的“个案观察”、反思笔记和原始资料、照片等做好详细的收集和记录,并有意识的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方便书写论文时进行数据引用。

阅读书籍和网络研究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收集获得强有力的理论支持;通过上网查资料,和其他人分享、研讨达到沟通认识,分析提高的目的。

个案观察法:注重很长一段时间对某一个幼儿的观察、指导,并详细记录观察内容和结果,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调查分析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意见,根据家长需要和幼儿实际分析确定实施进度,及时调整实施方法或步骤,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反思总结法:坚持边探索、边研究、边反思、边总结、边引导等过程性研究,及时形成阶段性小结。

5 采取的措施

加强理论学习,促进教学理念的提升。购买并阅读各种国学书籍,研究国学中关于“品行”教育的相关内容,积极参加幼儿园举办的“国学讲座”,定时书写国学经验文章。

优化教学内容。在最后一个月的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笔者在分析班级幼儿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幼儿的需要,将“礼仪国学”重新安排进去,从“冬天不怕冷”和“我长大了”两个方面开展课题研究,促进幼儿良好品行的发展。

和从事相关职业的家长沟通、交流,互相研究学习,取得家长在“国学促品行”教育方面的一致性,并定时向全班家长汇报幼儿的品行发展情况,制定个别、特殊的幼儿家长进行交流。

通过区角活动中的角色表演游戏。巩固幼儿学得的礼仪知识,设计有关的生活情景,让幼儿感受到品行与生活密切相连。

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反思。一年来,我们小班教研组对课题的研究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我们利用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时间,共同探讨“国学促品行”生活化的问题,以及如何用各种形式让小班幼儿对枯燥的国学内容感兴趣,并愿意主动学习。

6 取得的成效

全体幼儿能够做到早上入园和晚上离园和老师、同伴打招呼,听大人的话。学会了许多常用的礼貌用语,并能在生活中适时的运用。

大部分幼儿有了一定的生活自理的能力,对学习充满兴趣,形成了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有初步的规则意识和纪律意识。

在和同伴相处时能做到有礼貌,学会了谦让和道歉;对于大人知道了“感恩”,并且没有刚入园时的蛮横不讲理和固执了。

7 反思与不足

过程性资料保留的不够完善。一年来,老师的精力都放在了课堂教学上,做了很多工作,但对过程性资料的搜集、整理不太及时。特别是录像照片等电子资料还是个空白。

对课题的理解有偏差。因为自身文化修养和教学理念的欠缺对本课题研究不够深入,有时只是蜻蜓点水式,有时又出现思路、理解有偏差,导致钻进一个“死胡同”,很久才走出来。

8 下学期研究计划

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针对以上课题研究的一些现状,笔者暂时提出了下期本班课题研究的大致设想:

班级三位老师开展阅读国学书籍的活动,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

在网络上研究到的幼儿国学书籍《孔子伴我度童年》,里面有大量的有关礼仪国学的儿歌、歌曲、童话剧、诗歌,其形式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我们将以这个为主要内容,开展“国学促品行”教育实践研究。

在平行班级中积极开展“同课异构式”教学,促进小班组每个老师思想深层次的转变,变被动为主动,让课题研究处于蓬勃向上的局面。

篇9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233-01

1.需要注意的原则

在幼儿阶段在科学科目中对幼儿进行进行启蒙必须有一定原则作支撑,在这些科学原则的指导下,我们才能有针对性的实施科学的启蒙教育。只有认识这些基本原则,才能为为实施科学的科学启蒙教育奠定理论基石。

作为一些的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积极的去探索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基本原则,为我们的教育措施提供科学的指导。同时,在幼儿阶段,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必须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开展。

1.1兴趣为主原则

幼儿时期,孩子的心理还处于一个很微妙的阶段,他们不能长时间的专注于某一项事物,所以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幼儿科学启蒙的时候,必须要认识到这一点,尽量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根据幼儿的兴趣特点,选择幼儿日常所感兴趣的事物和活动作为学习和探究的对象。因为一般来说,在这一方面,幼儿可能在以前的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所以这些事物通常是幼儿熟悉的,我们幼儿园老师教授起来也很容易抓住幼儿的心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些事物在某一定程度上又反映了当前这个阶段幼儿的求知需要。幼儿在幼儿园老师的引导下,幼儿对这一事物的探究可,幼儿可以凭借以往的学习经验感知所学内容对自身的意义。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幼儿接收到的知识满足了自己的兴趣,只有这样他们才会乐于学习,才会获得真正的内在动机。

因此,幼儿园教师必须关注幼儿当前感兴趣的事物,并通过自己的教学手段,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当然前提是教师在充分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结教学内容,找到了学生的兴趣点所在。

1.2贴近生活原则

在幼儿园时期,对幼儿的教学不要过分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重点应该放在幼儿感受周围生活的能力。在幼儿园老师的教育下,幼儿的心理和生理都在不断发展着,我们幼儿园老师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上,应该让教学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对幼儿进行科技教育也是如此,我们幼儿园教师必须要密切联系和贴近幼儿的日常生活生活实际,用生活中的实例对他们教育,尽量让所交的科学内容符合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经验背景。根据大量的科学实践,证明了以幼儿“身边的科技”为教育内容,不但能使出于这一时期的幼儿,更容易产生观察、认识生活的兴趣,在同时这些知识又容易为幼儿所理解和掌握。

1.3启发诱导原则

在幼年期,学生的思维发展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这个时期也是培养幼儿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式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的科学教学中,我们幼儿园教师必须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幼儿主动探究的习惯和能力上。这表现在具体的日常教学中,我们幼儿园老师在面对幼儿提出自己的问题时,我们要做的不是直接给幼儿提供答案,而是要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要根据当前学生的心理认知结构,和所掌握的知识层次,循循善诱,尽量让幼儿在面对未知实际的科学知识的学习中,通过自己的探索和老师的启发诱导,来获取信息和找到答案,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非常有帮助。因为在当前时期的主要任务不是为了向学生灌输大量知识为目标,而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周围的事物和获取基本的生活能力。在科学教学中,幼儿园老师可以提出一些比较具有引导性的问题去反问幼儿,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导幼儿深入思考,进而在这一过程中解决问题。只有通过这样的思维锻炼,才为学生以后的成才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主要途径

2.1进行主题科学探索活动

幼儿时期的科学探索活动是指在老师的引导下,有系统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科学方面的有关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这种探索活动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某种确定的主题,以进行主题活动为主要表现形式,根据幼儿的经验与兴趣来生成。老师在其中扮演了关键性的主导性的地位。在老师的引导下,教师可以参考已有的新教材,但是更重要的是,老师但还要善于发现幼儿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幼儿所引发的有价值的科技问题。这些问题一般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较为紧密,也更有利于把其作为科学探索活动的切入点。

具体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在对小班幼儿的教学中,以调动其感知觉为主,让幼儿在直接通过实物教学,让学生们在直接的感知中学习;对中大班幼儿,因为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积累,所以我们幼儿教师在具体的主题科学探索中,则应通过新旧知识的前后联系,注重激发其探究欲望,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让他们主动探究,并为他们提供交流与表现的平台。

2.2创设区角活动平台

区角活动平台在幼儿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系统实施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又一重要途径。我们幼儿园老师在创设区角时,必须事先创设一定的科学探索主题活动的目标,同时在在科学启蒙教育根本目的的指导下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我们幼儿教师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之间的差异性特征与其他的个别差异,在实施时应当注意个体的差异性。

篇10

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在民间乒乓球这项运动非常流行。乒乓球这个运动项目相对于其他运动项目没有那么激烈的身体碰撞,对儿童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有积极促进的作用,适合低年龄段儿童训练的运动项目。专家认为学习乒乓球,在打球过程中多开动脑筋,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这对孩子大脑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大脑思维会比一般孩子变得灵活;身体上能锻炼孩子身体,使孩子的协调性、灵敏性、反应能力以及适应能力得到提高。根据新闻报道孩子近视越来越低龄化,不少孩子在7岁之前就变成了“小眼镜”,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电子产品的普及。孩子长时间看电视、电脑、手机或平板电脑,视力逐渐下降,让许多家长非常头疼。一些运动专家和医生给家长提出建议,希望家长送孩子去学打乒乓球。因为在打乒乓球的过程中,双眼一直盯着球不停地运动,可以改善睫状肌的紧张状态,得到放松和收缩;另外在眼外肌不断活动下,眼球组织的血液循环得到促进,眼睛视敏度也得到提高,那么眼睛不再疲劳,于是打乒乓球还起到治疗近视、预防眼疾的作用。

5~6岁学龄前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基本达到启蒙的要求。乒乓球台的固定高度是76厘米,儿童身体的高度对乒乓球的启蒙是最为重要的一个身体因素。在专家访谈综述中,谢超杰专家提出:“5~6岁的儿童身高刚刚达到可以启蒙乒乓球球台高度,只能先学习正手攻球,身高的限制对反手的学习有一定的影响。正手攻球主要靠脚、腰、手配合,孩子容易上手,所以这个阶段应从正手攻球开始学习,之后孩子再学习其他技术更得心应手。”

正手攻球在乒乓球启蒙阶段是最为基础的技术动作,日后许多的技术都有正手攻球的影子,包括正手拉球、正手挑球、简单的正手发球,就连反手技术都像是正手的反面动作。正手攻球学习的如何与今后乒乓球训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正手攻球的启蒙是重中之重。

但由于5~6岁的孩子大脑没发育完全,注意力不够集中,身体协调性还不够好,不能照搬成人的启蒙教学法,并且,成人的启蒙教学法不符合这个年龄段儿童的身体以及心理发展需要,科学的教学法应保护幼儿生命安全和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育,在整个训练过程中,不应有过量、过激的训练方式,以防儿童过于疲劳而对身体的损伤。所以需要研究有利于这个年龄段正手攻球启蒙的教学法。同时,做关于5~6岁儿童乒乓球正手攻球教学的方法研究,其中主要包括:对社会各乒乓球训练机构对5~6岁年龄段的儿童学习乒乓球正手攻球的传统教学方法进行调查了解;分析5~6岁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通过教学实验进行教学研究,并进行分析对比。在乒乓球正手攻球教学方法中着重研究了??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为了提高乒乓球启蒙训练的教学效果,缩短教学时间,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创新:

(1)增加“挥拍击打悬挂球法”教学方法

在乒乓球的培训机构的教学中,传统学习正手攻球的手段只是跟随着教练的示范然后让儿童自己进行徒手挥拍练习,将动作定型。

然而,徒手挥拍太过于枯燥乏味,对于5~6岁的孩子而言练习过于枯燥单一,失去了注意力和耐心,降低学习效率。另外,5~6岁儿童的身体各个器官以及骨骼还处于不断发育的阶段,他们肢体的协调性和灵敏度还有所欠缺,骨骼发育尚未完全,骨骼容易发生弯曲、变形,在训练开始时儿童的握拍以及正手攻球动作训练时动作无意识的、不由自主的变形,做出来的动作容易过于含糊不标准。因此,我在乒乓球正手攻球启蒙训练中将科学的运动教学法用于新型教学方法中,结合5~6岁儿童的身体发育情况,规范儿童握拍方式的同时在徒手练习中运用“挥拍击打悬挂球法”。“挥拍击打悬挂球法”是将一个球固定悬挂在球台上,让儿童边做动作边击打悬挂的固定球,在击打同时对儿童正手攻球动作进行固定,强化基础动作。

(2)以儿歌的形式强化动作要领

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得知:人的一切活动,从简单地认识、行动,到复杂地学习、劳动,都离不开记忆。记忆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过程,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几个环节。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学前儿童记忆处于意识中心,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以记忆占着优势地位,但5~6岁这个年龄段幼儿只会使用简单的记忆法,使得他们对任何事物记得少、忘得快,记忆不精确。在传统乒乓球教学培训中,对幼儿的动作教学是通过教练的示范后幼儿自己进行动作练习,教练在幼儿的动作练习中不断纠正他们的错误动作,这增加了幼儿多次重复同一动作的练习时间,他们常常会因为长时间的正手攻球训练而感到枯燥乏味。

因此在创新教学法的“徒手挥拍练习法”环节中,我融入自创的正手动作要领口诀,口诀主要是从儿童记忆不精确角度出发,使幼儿能对正手动作的要领有个最形象的记忆。让幼儿在练习正手攻球动作时边读儿歌边做动作,以口诀形式强化正手攻球的动作要领,减少需要不断纠正的练习障碍了,这样他们在轻松和愉快的心情中真正掌握正确的正手攻球,为下一个多球训练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儿歌如下:

乒乓歌

双脚张开齐肩站,膝盖弯曲把腰弯。

手臂自然把拍压,来球看准敬个礼。

收到眼睛鼻子前,乒乒乓乓真好玩!

儿歌由下至上的展现正手攻球动作要领。首句“双脚张开齐肩站,膝盖弯曲把腰弯”直观形象的让幼儿理解打乒乓球时需要的站成双脚必须张开与肩膀同宽,准备的姿势应该稍微将膝盖和腰弯曲;第二句“手臂自然把拍压,来球看准敬个礼”中是指在击球时先把手臂自然张开并且板型稍微有点压着,等球过来时就像警察叔叔那样敬个礼;最后一句“收到眼睛鼻子前,乒乒乓乓真好玩”讲是把拍子挥到眼睛鼻子的正前方。整首儿歌简单易懂,非常押韵,适合5到6岁儿童的理解和记忆。儿歌让幼儿边记忆边理解,手脑并用对正手击球动作进行强化。

(3)增强儿童注意力集中

在乒乓球的培训机构的教学中,儿童在接受传统正手攻球的教学时,传统的教学法只是一味的叫儿童练习,不从儿童自身发展去考虑。传统的教学内容单一,他们的注意力常常会从一个事物转移到别的事物上,很容易分散,真正的练习时间往往会减少。

5~6岁儿童大脑发育情况:儿童5岁时的脑重约为成人的75%,6岁时的脑重约为成人的90%。对5~6岁儿童大脑的结构来说已经相当成熟,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得到进一步加强,但仍不足以抑制兴奋的平衡。因此5~6岁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极其强烈。所以创新教学法中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在“多球练习法”、“单球练习法”环节中,增加了传统教学手段中没有的游戏竞赛法作为这两个实战练习所用的教学方法。通常的比赛法一般是指运动员综合性战术的比赛和专项技术比赛(如发球抢攻比赛,正手对攻比赛),是指两个实力相当的运动员进行的比赛法练习。而我将比赛法运用在启蒙训练班中儿童与儿童之间的正手击球目标个数作比较上,让他们以完成一定个数作为目标进行相互之间的趣味比赛。在竞赛性质的游戏期间通过激发儿童强烈争取胜利的愿望,希望能有效提高儿童集中注意力。每节训练课将抽取10分钟作为正手攻球游戏法练习即个数游戏竞赛法的练习时间,让每个儿童都参与进来。

在使用游戏竞赛法的同时,我还使用“积分制奖励法”。每天我将设定一个目标,能完成目标的按个数的多少决出名次,按照名次高低给予他们相应的“积分”,而他们累积得到一定“积分”后可以换取自己喜欢的礼品,这不仅提高儿童的积极性还对儿童的努力付出给予肯定,使儿童自身能够主动的学习乒乓球正手攻球。

积分制奖励方法如下(详细见表1):

奖品兑换规则如下(详细见表2):

表2

2两种方法实验对比

2.1 研究对象

笔者在南宁市凌厉俱乐部乒乓球培训班启蒙班中5-6岁年龄段儿童。

2.2 实验方法

对南宁市凌厉俱乐部乒乓球培训班的学生进行教学实验对比,随机抽取启蒙班中5-6岁年龄段儿童80名,经过统计,男生共有47人,女生共有33人。再按人数随机平均分成8个教学班,每个班10名儿童。其中的4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称为传统教学1、2、3、4班;另外的4个班采用改革后的新方法进行教学,称为创新教学1、2、3、4班。传统教学班共有男生23人,女生17人;创新教学班共有男生24人,女生16人。以12个教学课时内(包括第12个教学课时,每天进行一个课时训练,一个课时时长为60分钟)与搭档以正手攻球动作每人连续完成击球20次为最终教学效果的检验标准,将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效果进行比较。

2.3 实验结果的比较分析

将4个传统教学班和4个创新教学班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和创新教学方法同时进行教学,最终结果以每个学生学会正手攻球(与搭档以正手攻球动作每人连续完成击球20次)所需要的教学时间作为教学效果的比较,数据统计结果见表3

表3:传统班和创新班教学所用时间比较统计表(单位:课时)

从实验结果比较可以看出,创新教学班教学所用时间比传统班的教学所用时间少1.975课时,在时间上显著减少,说明创新的教学方法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

2.3.1 各教学环节实验结果统计分析

从对各教学环节所用教学时间的统计结果也可以看出,创新教学班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班。

在“徒手挥拍练习法”环节当中,传统班采用的是传统教学采用的直观法,创新班则采用“挥拍击打悬挂球法”以及“儿歌法”形式穿插到教学过程,需要儿童能达到每人固定做正手攻球动作不变形连续练习30次为合格。所呈现的教学效果对比:四个传统班的平均用时为:2.99课时;四个创新班的平均用时为:2.83课时。

在“多球练习法” 和“单球练习法”环节当中,传统班则采用靠重复练习来巩固的教学方法,而创新班采用了游戏“游戏竞赛法”和“积分奖励法”。“多球练习法”中需要儿童用正手攻球每人能?_到能连续击中教练发的多球25次为合格。所呈现的教学效果对比:四个传统班的平均用时为:3.14 课时,四个创新班的平均用时为:2.02课时。

“单球练习法”中需要儿童能达到最终的目标效果:与搭档以正手攻球动作每人连续完成击球20次。所呈现的教学效果对比:四个传统班的平均用时为:3.16 课时,四个创新班的平均用时为:2.28 课时。

每个儿童都能与搭档以正手攻球动作连续完成击球20次的前提下,整个教学时间传统班花费了:9.27课时,而创新班却只需要:7.13课时。在对比创新组和传统组两个组的整个教学所用的时间上观察,创新班的教学效率明显优于传统班。(详见表4)

表4:传统班与创新班各教学环节所用教学的平均时间比较统计表(单位:课时)

2.3.2 两种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比较分析

篇11

目前的小学科学课程设置,基本是沿袭了传统教学模式。整个小学阶段所要教学的知识点广泛且丰富,实验安排量多,每课时的任务过于充实。参看国际上科技发达国家的小学教育发现,知识点丰富看似优点,其实正是严重的缺点。过早的输入大量繁难知识是违背客观、缺乏策略的做法。培养学生要有“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思想。

以知能为目标的科学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对于小学生只是任务,大量实验操作对于几十人一个班的小学生,往往是不顾成功与失败的走过场,有悖于科研精神。即便是现在提倡的 “做中学”,对师生而言,学生就像游客,教师就像导游,真的能印象深刻和得到鼓舞的部分却甚少,着实谈不上对学生能力和态度的深远影响。

科学教育在小学阶段的改革势在必行,而且这种改革需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全盘考虑。作为科学课程开设迟的我国,科学教育的设置与改革有考量世界历史上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必要,做到扬长避短。

一、从差距看需要调整的教学目标

小学科学课程的设置要以科学探究方法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先让孩子去感悟,去思考,然后得到知识,这个时候知识就变成了智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创造力。

美国小学教育一个月的知识量只相当于我国教育一天的知识量。美国教育认为,学习有三个阶段:感性认识――感悟――知识,知识是学习的最高阶段。美国教育让孩子走完三个阶段,才能得到知识,相差的这29天就是感悟的时间。

看到我国所有的学习目标都是为了高考,高考结束,学习变得不再重要,这对于我们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是何等的悲哀。

对问题地感知应源于生活,在思维与现实碰撞出的火花中展开的教学才能展现科学启蒙教育价值。我们的教学往往为了教学而人为地去创设理想的情境,简化事实,为的是在短时间内获得知识,这正是急需要改变的急功近利的状态,小学科学教学目标要从追求知识的数量向追求获得知识的品质转化。

二、从实践看需要调整的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设置

基于小学阶段科学课程的重要意义和学生应试负担,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内容应该更少些,节奏应该更慢些,内容选择应该更深刻些。虽然美国小学生一个月教学一个知识,但获取这一个知识的过程意义和作用是不容小觑的。

下面通过苏教版几个实例进行简单分析。

三年级上册《校园里的植物》教学中,学生探究要充分经历“观察和采集―交流和汇总―比较和发现―分类和拓展”的过程的话,一课时是肯定学不透的,按照现行课时设置和主流教学设计,教学开展只能走马观花,失去了科学教育启蒙的意义。

四年级上册《空气也是生命之源》编排内容中,最后环节是让学生出一份保护、防止空气污染的小报,看似仅仅是对科学学习的拓展,但更深意义上就是普及科学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的目的所在。但是这样的内容并没有多少落实的可能性,即便赛课,也只设计成课外作业的环节。有些学校将这个环节作为科技环保月的主题活动加以利用,方才体现了科学对社会的意义,只可惜,这种活动的初衷却是迫于校园美化和主题月任务完结的需要,缺乏学生对科学之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情感体验,着实是教育的悲哀。

四年级上册《冷热与温度》一课中,在探究热水变凉的降温规律时,既要学习认识和正确使用温度计,又要设计实验和展开有效探究,还要汇总数据和查找偏差原因。其中,仅温度计就有种类、外形结构、温度单位、用法及注意点、温度的读法和写法、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等教学内容。一节课匆匆忙忙,出现偏差也只能指出不能重做,不符合严谨和求真的科学精神。之后还只是将“继续降温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和“冷水升温规律”等相关问题作为课后探究任务随口布置一下,学生基本不会真的去课后探究。然而事实上,这种相关问题的探究和类似实验的设计、操作,对实验能力和科研智慧是何等有帮助。

教材还将探究过程中的提问、观察和测量、排序和分类、质疑、假设等科学探究具体方法分别独立安排在每册最后。这些技能方法更应该随探究实践融入在教学中,而不是以知识的形式单独教学。

三、从当今科技发展现状看小学科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科学教育首要任务实在儿童时期播下科技梦想,科学梦地形成关键在于科学启蒙教育能否有正确的培养目标。

篇12

关键词:小学;武术;兴趣班;开展

0引言

当今,在全国各地有不少的小学开设了武术兴趣班,并且有了一定数量的学生参与了进来,选择武术作为自己的业余爱好。作为一名武术从业者,如何抓住小学生的特点,更好地开展武术兴趣班教学活动,改善和提高学生对武术的认识,促进其终身武术观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观察法、文献资料法并结合本人多年来对小学课外武术教学与训练的关注和参与,试就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展开探讨。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文以小学武术兴趣班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小学武术兴趣班的开展问题。

1.2 研究方法①文献资料法:在校图书馆、阅览室阅读和收集了多年来有关武术和与音乐相关的资料;并通过互联网浏览、整理与分析相关的信息。②专家访谈法:对部分武术专家、教授及音乐老师访问。③观察法。对小学武术兴趣课进行观察记录。

2结果与分析

2.1 小学生武术兴趣的培养、“教”与”玩”的结合

2.1.1 少儿的情趣特点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在小学时期的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学应从少儿的情趣特点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寓教于玩,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又能在娱乐游戏中体现体育教学内容,达到体育教学目的。

2.1.2 少儿的身体素质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少儿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其骨骼硬度小,韧性大,易弯曲变形;肌肉力量小,耐力差;心率快,肺活量小,负氧能力差,易疲劳。这些都表明少年学生的运动负荷不能过大,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否则,非但起不到通过上体育课来强身健体的作用,反而会给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把”教”与”玩”有机结合,使少年学生在上体育课过程中有张有弛,无疑是必要的。

2.1.3 少儿的接受能力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都比较差,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教师讲的头头是道,学生却似懂非懂的情况,这就说明体育教学只强调”教”是不够的,还必须同“玩”结合起来,通过做游戏等趣味活动来启发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做到潜移默化。

2.1.4 少儿的成才需求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育人,即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人才,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应体现出能够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个性、增强学生体质和培养学生思想品德,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教师的精心教导和学生的自我锻炼,“教”,可以使学生明确体育课的目的、原则、方法。“玩”,则可以促进学生消化理解教学内容,增强实践能力,同时,通过有目的的“玩”,还可以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其个性,增强其创造能力。“教”与“玩”的结合,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接触了更广阔的知识天地,促使学生在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协调等方面全面发展,促进了思维、判断、记忆等方面能力的增强,为学生智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2.2 教学内容的科学选取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应多样化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我们在武术教学中应注意: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应多样化,避免单调的重复和静止性的活动。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形式多样,如何选择适当的内容在小学生群体中进行教学是开展武术兴趣班活动的重中之重。

在武术教学中音乐同样起着妙笔生花的作用。由于武术动作多而复杂,教师单调平淡的讲解、示范对学生大脑皮质产生不了强而有效的刺激,难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容易产生厌恶感和疲劳感,动作消忘的快。激发学生机体的潜能和学习运动技能的兴趣,有助于学生体会和感受各种动作的节奏、风格、速度和强度等特点及其变化,减少紧张情绪,使动作更加自然、舒展,同时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创造性和想象力,并在运动中产生丰富的表现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3 教学与训练方法的科学选取有了一定的武术开展内容,必须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否则就不会达到适当的教学效果。

2.3.1 训练周期的划分由于基层武术训练的特殊性,其训练周期跨度为学前班至小学五年级,到了小学毕业班和初中学习阶段,家长已不太同意孩子继续进行武术系统训练了。而训练时间应以寒暑假、周六周日为主,其它时间为每天早晨或傍晚,总的原则是以不影响正常的上课学习时间。少儿训练的各个训练周期不是截然分开的,也不能硬性规定在该周期的训练年龄及训练年限,而应根据少儿训练的实际情况自然过渡,进人下一训练期的训练,不能随意超越,急于求成。

2.3.2 狠抓双基训练,注重动作的规范性基层少儿武术训练,处于打基础阶段,应着重抓好基本功与基本技术训练,它既是初学人门的基础功夫,又是保证体能和技能不断提高的有效手段,必须经过千万次的反复练习,要保证训练时间和训练量,根据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训练周期适当安排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训练比重。由于武术竞赛定性化评定的特点造成了武术运动对其动作规格有着严格的要求,根据少儿生长发展规律及运动自身的规律。

2.3.3 根据少儿生理特点,重视柔韧和速度力量训练少儿时期的神经兴奋性高,灵活性高,练习单个动作和组合动作,能迅速提高动作速度,以速度来弥补力量的不足,重点促进速度力量的增长。根据少儿神经系统易兴奋也易疲劳的特点,训练应采用小数量,快速度和多间歇的方法,以有氧训练为主。少儿时期肌肉含水分较多,蛋白质和无机物多,富于弹性,肌肉竣呈纵向发展,伸展性好,活动范围大,韧带易于拉长。因此,在启蒙和基础阶段可多加强柔韧素质训练,着重腰腿肩臂等基本功训练,提高踢腿和抡臂等开合幅度较大的柔韧性技能,并在训练中逐步加强与提高肌肉的力量和弹性。

2.3.4 加强“注意力”培养,提高武术意识在武术教学训练中,首先要求运动员把注意力集中在动作的具体形象上,感知动作中身体各部位的位置、起点、止点,定型姿态;其次要求运动员把注意力集中在用力的方向、路线和顺序上,感知用力的轻重、快慢、刚柔等方面,第三,要求运动员把注意力集中在动作的攻防目的和效果上,感受自己与人相搏的攻防效果,运用实战教学法来提高运动员的武术意识。

2.4 培养高素质的武术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在于教师。由于武术技术教学以领做为主,注意示范、注重直观,而且强调动作规格,突出劲力充足和精神饱满,因此武术教师的示范动作是相当重要的。教师业务水平、组织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好坏。因而,这对教师的示范要求比较高,那么教师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必须过硬。此外,还应要求标准化、规范化的教案书写,这也是确保武术课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武术教师作为光荣的人民教师中的一员,良好的“师德”观念是必须具备的。尤其是对于年青教师,要大力提倡“吃苦耐劳、踏实勤垦”的工作作风,端正其工作态度,培养他们强烈的敬业精神,树立高尚的“师德”观念。武术教师很容易给学生一种比较严厉、难以接近的感觉,有些学生在第一印象上就认为武术教师都是那种特别厉害的人,不敢与教师近一步的进行沟通,更谈不上对技术的探讨,这对教学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教师的教学不仅要注意方式方法,要生动有趣、形式多样,而且更应溶入浓厚的情感因素。因而,只有不断地涌现出更多更好的思想觉悟高、技术水平高的高素质教育人才,学校武术“发展一线”上的工作才能落到实处,才能有较大的进步与提高。这便要求我国体育高等院校将培养输送合格优秀的武术专业人才作为重点任务来抓,成为我国学校武术发展的坚强后盾。

2.5 小学武术兴趣班开展中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2.5.1 掌握好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的比例少儿武术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的比例,要有长远规划,合理搭配,力争科学地控制教学与训练全过程。在早期教学与训练阶段,以全面身体素质练习为主,以发展各种运动能力和机能能力为主。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以武术基本功和基本技术为主,并结合简单的踢腿、冲拳、抡臂等,发展肌肉协调用力能力,提高掌握基本动作技术的能力,并注意专门发展柔韧、协调、灵活性等素质。

2.5.2 专项身体训练与基本技术训练有机结合在少儿武术的专项身体训练的早期,主要是通过专项训练手段如基本功训练,来发展他们的专门能力,在专项能力教学与训练的全过程,始终贯穿着对基本技术的规格和完成动作的完美程度的要求,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把身体训练与技术训练结合起来,相得益彰,使基本技术得到熟练、巩固与提高,把身体训练的成果通过专项技术训练转化到少儿武术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上去。

2.5.3 注意少儿的训练恢复,控制其无谓的活动不懂得恢复,就不懂得训练。教师或教练员在教学与训练结束后要采取适当的恢复措施。放松活动与有效的按摩对少儿消除疲劳有相当作用,应引起重视。另外,还要与家长保持联系,控制少儿训练后仍去玩耍,如打游戏机等等,晚上要按时睡觉,减少无形的训练。

2.5.4 武术教学对少儿情感智商的培养最新的研究显示:一个人的成功,只有20%归诸IQ(智商)的高低,而80%取决于EQ(情商)。姑且不论其结果的正确与否,但从中我们起码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劣,其情感取向发挥着重要作用。武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智商显然有其重要的意义。自我认识是正确地评价自己是建立自信心,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基础。

3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与讨论,认为小学武术兴趣班爱开展过程中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①学生兴趣的调动与培养;②教学内容的科学选取;③教学与训练方法的科学选取;④培养高素质的武术教师;⑤小学武术兴趣班开展中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只有通过对以上几个方面的加强和有意识的培养才能够在小学武术兴趣班的开展中去得优秀成果,推进武术在小学中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武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凤梅.解析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阴.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1).

[2]岳春林等.关于小学武术兴趣班教学的几点思考[J].搏击.武术科学,2005(12).

[3]林小美武术启蒙训练年龄与儿童心理生理发展关系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3):33-35.

篇13

二是过程简洁。先复习导入、唤醒已知,再精读感悟、深化理解,最后总结回顾,布置作业,教学紧紧围绕既定目标,不偏不倚。

三是方法简单。没有给学生下套子,没有故弄玄虚、曲折迂回,而是真真切切地朗读,实实在在地感悟,同时兼顾教师指导的意义。

这是一节朴素而扎实的、既家常又不同寻常的好课。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剖析这节课的不同寻常之处。

一、“语文就是语文”――凸显学科立场

语文是什么?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是“人学”,语文就是让人成为人的一门学科。语文课教什么?听、说、读、写、思的能力与品质的训练。语文课怎么教?把“听、说、读、写、思”作为我们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选择、教学追求、教学结果、教学评价。

王老师深谙此道,在她的课上,“听、说、读、写、思”既是目标和结果,也是过程和方法。倾听、朗读、想象、感悟、仿写,辨析词义、总结学法、指导写字等等,学生在语言的运用中学会了运用语言,通过语文的方式习得了学习语文的方法。

二、“儿童更像儿童”――明晰学生立场

这节课缔结有效、萌生智慧、创造精彩的根本原因就是教师本身拥有了学生立场,努力让学生有序地学,快乐地学,主动地学。王老师课前认真地“备学生”,了解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共性特征和这个班学生的个性特征,选择了略高于现状的教学设计,易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如教学“海洋公园举世闻名”一段,王老师半扶半放,带着学生总结学法,并提炼出具体的步骤,为下面几段的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教学中,王老师愿意等待、懂得引导、努力把学习自交还给学生,她总是温和地让小导游们自由选择要去的地方、要学的段落,让指导和些许牵引变得无痕。王老师心中装着学生,非常真诚地对学生进行理答,注重对学生的评价,会及时夸赞学生发言很精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