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7:42:3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物联网的技术开发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1.1交通流的形成快在高速公路上交通流形成的速度非常快,这是因为高速公路整体设计具有路面情况较好、且封闭、车速运行较快等特点,这就导致了驾驶员在高速公路行驶的过程中,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想要去的目的地。正式由于高速公路交通的便捷性,使得其交通流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
1.2交通流运行的速度快由于高速公路主要的特点就是可以使得车辆在其路面上可以高速行驶,汽车的运行速度远远高于普通路面车辆的运行速度,在一般情况下,私家小型车在高速公路上规定的行驶速度在100千米每小时左右,而大型车辆则会被控制在80千米每小时,所以高速公路交通流另一个特点就是车辆运行的速度较快。
1.3交通流的线路长由于高速公路主要是为使的车辆快速行驶而设立的,而车辆一般要行驶的距离都比较长,这就使得高速公路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线路的长度进行良好的把控,一般情况下,高速公路交通路线都是比较长的,这就使得高速公路交通流的线路也相对较长。
1.4交通流的车辆类型较少由于高速公路主要是为车辆服务的,然而纵观高速公路上运行的车辆而言,车辆类型还是比较固定的,一般情况下主要是小型客车、大型客车和运货车这三类。但是在节假日的情况下,高速公路上的交通流一般为小型私家客车。
2物联网技术在高速公路交通监控中运用的原理
应用层、网络层、感知层、是物联网的基本结构,通过每个结构之间的配合和管理,使得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真正形成“物物相连”的模式,从而可以提供物联网的相关服务。
2.1感知层感知层在运行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对一些有关的基本信息进行采集,在对高速公路交通流监控的过程,可以对相关的声音、温度、压力等相关信息就行收集,通过对相关数据的采集,为科学的判断做出依据。
2.2网络层在对高速公路交通流相关信息进行收集之后,还应该使得这些数据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传输,从而实现对交通流进行监控的作用[2]。在相关数据进行传输的过程中,应该保证数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互联网传输技术,或是移动通信传输技术等先进的科技,实现对感知层信息的高效传输。
2.3应用层物联网技术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应用层,因为感知层和网络层存在就是为应用层服务的。应用层把从网络层中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为高速公路交通流的管控人员提供科学的数据,便于其作出相关决策,在这个层面,是物联网技术系统的最为高级的层面。具体来说,通过物联网相关技术对高速公路交通流监控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使用无线射频的方式,实现相关交通信息的传输。射频技术在实施的过程中,应该实现双向数据的同步传输,每一辆在高速公路上运行的车辆都是一个个体,通过射频识别技术将每一个车辆的具体信息都传送到高速公路计算机管理系统中,这样就使物联网技术在高速公路交通流监控系统中得到运用。
3高速公路交通流监控的具体建设
3.1高速公路交通流监控的系统预设方案将在高速公路上运行每台车辆的车窗前贴设具有该车辆独特信息的可识别电子标签。电子识别标签可以设置车主及车辆的一些必要信息,比如通过对可识别电子标签进行扫描能够清楚知道车主的姓名、年龄、车牌号、车型号等基本信息。然后在高速公路的入口和主要干道设置可识别电子标签进行自动辨别,当车辆驶入高速公路的时候就对其进行辨别,并将识别信息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传到交通管理部门的电脑系统中,系统通过对整体信息的搜集、汇总,并实时监控,如果发现出现了异常现象,例如,某个区域突然发生车辆拥堵现象,就会及时派相关人员进行处理,最大限度保证高速公路运行的效率和安全[3]。
3.2高速公路交通流监控系统的具体构成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是高速公路交通流监控系统最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具体来讲,硬件系统主要包括可识别电子标签、电子标签识别器、射频天线、服务器以及相关的设备,它们之间正是通过物联网技术,从而可以更好的构成一个整体。而软件系统则是指使硬件系统可以良好运行的不同应用程序,从而使得管理人员可以对高速公路运行的车辆进行实施监控,并可以进行实时定位操作,从而实现对高速公路交通的监控作用。运用闭环信息处理流程,通过物联网技术对高速公路的交通情况(车流量的多少)、环境情况(气候、能见度等)和紧急事件等相关信息通过汇总、收集,上传到高速公路监控调度的软件中进行分析、计算。如果在高速公路中发生了相关异常的现象,那么系统可以自动将附近的摄像机调制到事发地点进行监控查看,同时还能够得出配套的应激措施,从而保证高速公路的顺畅运行,使得通过物联网技术,使得高速公路交通流监控相关方面,如数据的采集、数据的分析、交通的控制,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9-0071-01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食品安全溯源系统可以追溯“从源头到餐桌”中的各个环节的全部信息,是从生产到最终消费建立起完整的一套可溯源性食品信息,从而可以追究相应环节违法者的法律责任。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超标、检测和环保体系以及监管追溯信息平台不健全、法律法规缺失等问题严重存在。食品安全事件不仅引发大量食源性疾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造成生产力水平下降,经济效益减少。并且,食品安全事件增加医疗费用,造成国家财政支出上升,从而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最终威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对于食品安全的管理,我国只是在控制食品生产的加工过程中采取了一些方法,并没有将食品供应整个环节连接起来。传统的方法是采用食品检验,对食品供应的关键环节进行控制等手段,但由于管理不严,并且操作失误和人工误差,经常会导致效率低下和出错率较高等问题。为了确保全国人民的食品安全,有效控制食源性疾病的爆发,在我国建立食品跟踪、管理、追溯的“源头到餐桌”的信息溯源体系,将对食品行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是我国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一种非常重要方法。
二、国内外研究情况概述
全球已有四十多个国家采用相关系统进行食品溯源,特别是英国、日本、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均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出现,食品溯源体系建设与完善在我国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但目前我国整体上食品安全追溯技术体系仍然不尽完善,一旦食品安全出现问题,很难实施有效追溯,进行控制与召回,这一问题急待解决。
三、研究内容
(一)技术架构设计
WEB平台主要功能:对采集设备记录信息数据的查询、系统配置管理、溯源码/防伪码申请;数据采集设备主要功能:数据的录入;二维码打印系统(打印机 + 打印软件)主要功能:获取溯源码/防伪码图像进行打印输出;智能手机平台:扫描溯源码/防伪码,查询相关信息。
系统设计模式遵循以下原则:单一职责原则、开放闭合原则、里氏替换原则、依赖倒置原则、接口隔离原则。
系统多层结构的技术组成模型:表现层、中间层、数据层。
(二)功能设计
四、研究方法:主要技术路线
(一)RFID信息技术采集
食品追溯管理系统将利用RFID先进的技术并依托网络技术、及数据库技术,实现信息融合、查询、监控,为每一个生产阶段以及分销到最终消费领域的过程中提供针对每件货品安全性、食品成分来源及库存控制的合理决策,实现食品安全预警机制。
(二)WSN物联网技术
WSN(无线传感器网络)就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廉价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的自组织的网络系统,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中被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发送给观察者。传感器、感知对象和观察者构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三个要素。而构成WSN网络的重要技术,zigbee技术以其低复杂度、自组织、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成本的优势,逐渐被市场所接受。
(三)EPC全球产品电子代码体系
EPC的全称是Electronic Product Code,中文称为产品电子代码。EPC的载体是RFID电子标签,并借助互联网来实现信息的传递。EPC旨在为没意见单品建立全球的、开放的标识标准,实现全球范围内对单件产品的跟踪与追溯,从而有效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降低物流成本。EPC是一个完整的、复杂的综合的系统。食品溯源系统将结合EPC技术,把所有的流通环节(包括生产、运输、零售)统一起来,组成一个开放的、可查询的EPC物联网,从而大大提高对食品的追溯。
(四)物流跟踪定位技术(GIS/GPS)
要做到食品追溯,就要贯穿整个食品的过程,包括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全过程必须严格控制,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以保证向社会提供优质的放心食品,并可确保供应链的高质量数据交流,让食品行业彻底实施食品的源头追踪以及在食品供应链中提供完全透明度的能力。因此,物流运输环节对于整个食品的安全来说就显得异常重要。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7)02-0091-01
1 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与物联网数据系统的结合
在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中,通过物联网数据系统的结合,在信息的准确程度上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并为所开展的程序设计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网络发展是十分迅速的,尤其是在技术不断创新的市场环境下,计算机软件开发要有一个先进的整体思想,并在思想的配合下达到更理想的数据分析运行。基于物联网数据分析系统之下,所开展的各项程序汇编任务中,更真切的从实际情况出发,并探讨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内部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即使在W络环境下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也能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通过防火墙技术来提升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1]。数据系统功能实现需要建立在信息搜集整理基础上,这一点在软件开发技术中得到了实现,通过功能模块的引入,帮助更好的解决技术性问题,并形成一个功能保护层,在数据系统中可以根据运行使用需求来对信息进行录入,将其控制在需求的范围内,根据系统运行所接收到的指令来对信息进行调动,确保了计算机软件功能实现的速度,对信息数据的使用形式也更合理。基于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所进行的物联网数据分析系统设计,在技术层面仍然需要进一步创新,下面文章将对分析分析内容加以探讨。
2 基于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数据系统分析技术
2.1 数据系统分析的定义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准确的判断计算机设备在物联网环境下的运行使用需求,并结合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定向分析,重点解决其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数据分析需要一个准确的界定范围,这样才能在分析中避免受到数据变化的影响,对于分析中比较重要的功能划分,需要针对其使用范围来进行。传统的数据分析在速度上相对较慢,并不能达到理想的使用效果,但随着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目前已经能够实现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自动数据分析,更符合系统的运行管理需求,在分析过程速度与分析结果的准确程度上都有明显的提升,这一点是传统技术方法中所难以实现的[2]。数据分析可以理解为是计算机软件开发的产物,通过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数据分析范围得到了规划,在相关技术方法的选择上也更符合实际需求情况,并且能够根据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层次划分来实现分析内容上的归类,促进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得到提升。
2.2 数据系统分析服务器的设计
在对数据分析服务器进行设计时,首先从感知层部分来进行,观察在感知层中是否能够准确的判断信息,并结合信息的实际使用方向来进行一个更细致的划分规律。根据所需要的存储的数据信息数量来对服务器进行选择,以免在计算机软件运行过程中发生数据丢失的严重问题,对于一些比较常见的数据更新困难问题,在对软件进行设计时也会重点考虑服务器的运行能力,选择更符合信息传输与数据分析的接入端口,同时设置备用的介入端口,这样在软件运行使用过程中如果服务器运行速度下降,能够快速的进行自动端口调整,连接到更稳定的端口中实现使用功能[2]。服务器设计也具有特异性,并不是所有的服务器在数据分析上都是通用的,在使用过程中仍然需要进一步的调整,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技术方面的匹配,更符合现场工作任务开展需求,将服务器运行使用中的数据分析隐患问题将至最低点。
3 基于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物联网数据系统分析验证
验证部分是在计算机软件开发结束后进行的,其中可能会涉及到的问题主要是功能之前的配合是否合理,以及所能够遇到的问题中应当配合的解决措施。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具有很强的选择性,验证阶段发现问题也可以及时的调整,避免问题继续深入影响到数据系统分析计划开展。根据所得到的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之间进行筛选探讨,得出分析结果的具体稳定性,如果发现其中存在需要继续完善的内容,要及时采取开发技术加以调整,以免错误的数据系统分析结果被投入到使用中[1]。
4 结语
本文对于提出了物联网数据系统分析对于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结合技术发展真实状况加以分析。由于物联网的特点决定物联网数据挖掘存在许多困难,为了解决这些困难,对于物联网数据挖掘和云计算结合进行了许多研究,并提出了结合计算机软件开发进行分布式数据挖掘的观点,通过实验验证了这种思路的可行性。
打造中国的数据产业基地“数谷”,这是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2008年提出的发展战略。为此,2009年6月,开发区与IBM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期望通过新技术与新模式的应用,实现区域数据产业发展能力的突破。据了解,之后,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投入了相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成立了秦皇岛数据产业研究院。
该研究院副院长贾大苗介绍说,数据产业研究院是国内第一家以数据产业研究为主题的专业研究院,重点开展三维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前沿数据产业领域的研究与开发。研究院由开发区管委会投入、IBM技术支持、燕山大学软件中心运营,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新的运营模式。IBM大中华区全球科技服务部总经理张庆侠表示,此次基于云计算的三维互联网孵化平台上线是开发区与IBM战略合作的重要一步。
贾大苗说,基于云计算的三维互联网应用孵化平台其核心技术源自IBM,并由IBM与数据产业研究院共同研发完成。该平台上线后将由研究院为研发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及培训服务。据了解,入驻开发区的企业利用该平台进行三维互联网应用的开发将享受优惠政策,从而降低相关企业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进入门槛与成本、缩短开发周期,促使产业生态系统的形成,并达到共赢的目的。
三维互联网应用孵化平台提供了统一的应用门户,包括统一的用户管理、支付平台、认证平台,“在用户浏览或运行某个应用的同时,门户可向用户推介平台下的其他应用,通过统一的品牌宣传战略,集中优势资源进行门户的宣传与推介,使平台下的所有应用共同受益。”贾大苗说。
该平台上线的同时,从事三维互联网应用开发的北京猛宏视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上海游路网络科技公司与秦皇岛数据产业研究院签约,成为开发区中首批采用这一平台的用户。猛宏视觉公司总经理李振东表示,动漫制作前期的开发和测试投入非常大,利用三维互联网应用孵化平台进行开发,不仅能为他们提供灵活、快捷、高质量的开发环境,更重要的是大大降低了初期投入,“使我们能够将资金投入到核心领域当中,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三维互联网应用孵化平台无疑开启了一种适合于数据产业发展的全新服务模式,该平台未来将推动以动漫游戏产业为代表的创意、高科技产业在秦皇岛地区的发展。
核心科技打造平台优势
作为一种创新的互联网数据平台,三维互联网孵化平台运用了云计算及三维互联网两大核心技术。三维互联网(3D Internet)技术代表着未来互联网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互联网发展中公认的下一个朝阳产业。它是一个用三维仿真技术建造的在线虚拟环境,是当前互联网的延伸。用户沉浸在这个虚拟空间中,并通过各自的化身来以更加自然和有效的方式与其他用户交互。目前,三维互联网已经成为全球IT产业发展的一个新热点,并广泛应用于游戏、娱乐、教育、产品展示、展会、旅游、房地产、酒店等领域。
此次上线的平台所应用的三维互联技术是以IBM中国研究院为主,并联合IBM全球8家研究院,历时4年研发推出的一项最新技术成果。IBM中国研究院物联网技术中心总经理杨顺祥介绍说,该平台包含了15项专利技术,它所提供的企业级安全性支持、用户认证和身份管理、开放的业务系统的集成能力、高可扩展性系统架构、快捷的用户创建内容的管理维护等,可帮助开发者在安全的环境下,轻松处理各种应用与业务需求。
杨顺祥说,在该项目中,IBM还充分利用云计算技术,极大地发挥了云平台所特有的高效、共享、安全、按需计费等特点,为三维互联网应用的开发、测试和上线运营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过对云计算及三维互联网技术的有效应用,三维互联网孵化平台具有巨大的技术优势与前瞻性。如在三维仿真方面,该平台支持有重力或无重力的运动学及力学仿真,可实现飞行模式及实时碰撞检测;支持基于硬件加速的特效显示、粒子系统、天气仿真、天空及水面仿真、动态光源、动画、声效等特殊效果,具有众多强大的功能。
杨顺祥介绍说,通过各类创新技术的应用,该平台具有以下优势,包括高性能运行、系统架构的高可延展性、端到端的高可扩展性、企业级安全性、高可靠性、开放的业务系统集成能力、用户友好性以及标准和技术的兼容性。
链接
秦皇岛打造中国“数谷”
中图分类号:TP311.5-4;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609(2015)11-0087-02
1前言
当前社会中对软件专业技术人员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需求数量也较大,但当前我国的软件教育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失,再加上人才队伍的结构不合理,导致软件人才培养更是受到了阻碍。下面将对物联网时代下高校软件技术教学改革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2软件人才体系的缺陷
2.1中低端人才缺失
从经济发展规律上来看人才在社会中的需求是呈金字塔状的,软件行业中不仅需要基础的开发人员,同时也需要有高端的技术开发人员。但当前我国高校在软件人才的培养方面主要将重点放在了高端人才的培养中,导致基础性的中低端人才严重缺失。我国软件技术人员人数众多,但当中主要从事的行业为技术支持和开发,而当前所需要的更多的则是高级工程师和项目经理等工作人员。人才的缺失无法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导致软件人才体系出现缺失。
2.2复合型人才缺失
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当前社会紧缺型人才,并成为了软件人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复合型人才指的是既精通专业软件知识和理论知识,同时也有一定的设计技能。另外,一种复合型人才则是懂得基础专业知识同时又精通其他专业知识的人才。只有在多方面都有着较强的技能才能真正算得上是复合型人才。当前我国的软件产业处于产业化进程中,当中最重要的就是资本介入,因此需要大量的软件专业人才来作为基础条件,以便在软件行业中得到更多的资金效益。而在产业链的下端部分则是销售,这个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销售人员、公关以及售后专业人员。此外,我国的软件主要通过外包模式进行发展,因此需要既有扎实的软件技术能力,同时又有一定外语交流能力的专业人才。
3物联网技术与软件技术之间的关系
物联网技术主要包含了感知层技术、传输技术和应用层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在这些技术的开发过程中都需要软件技术的支持来进行基础的软件设计。通常在高校教学中都能完成这几个方面的软件教学。物联网要想得到更大的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软件技术问题。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感知层的硬件设备逐渐趋于平台化,在这个时代中最需要的就是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因此,在高校的软件技术教学中,一定要积极地进行改革,找到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和调整,以便于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专业人才,推动我国物联网的健康发展。
4高校软件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1理论教学偏重
在当前我国的高校软件技术教学中,教学主要集中在理论知识教学上,而对实践教学有所忽视。理论知识是基础性的知识固然重要,但软件技术毕竟是实践性技术,因此也应重视实践教学。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理论性比较强,导致教学内容十分乏味,学生很难提起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果难以提升。此外,只看重理论知识而无法将理论及时地应用到实践中去,也难以起到教学的效果。
4.2教学形式古板
在高校的软件技术教学中,大多数采取大班制讲课方式,实践操作也局限于上机和课程设计,与社会岗位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同时由于学生对教师存在着一种敬畏感,在课堂中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也少之又少,导致很多学生有问题也不能及时得到帮助。此外,在教学形式上过于古板的方式使学生对教学难以产生兴趣,长久以来甚至产生厌烦的感觉,不愿意接受专业知识教学。众所周知,计算机软件技术更新速度十分快,而在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一定的周期性,导致学生很难得到实时性的教育,难以了解到最新的知识。这给我国软件技术人才的培养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对高校教育发展也起到了不良的影响。
4.3对素质培养有所忽视
在我国当前的高校软件技术教育中,通常都比较看重对学生的技术能力培养,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却有所忽视。在教学中为学生所提供的教学实践练习机会也比较少,导致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始终难以提升,对未来的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
5物联网时代下高校软件技术教学改革
5.1紧跟物联网发展步伐
在当前高校的软件教学中,数据主要来源于原有的数据和手工输入数据,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给软件技术教学造成了阻碍。因此,在数据接收中应形成多元化的方式,以便于拓展软件的应用范围。由于教学中教师主要进行的是计算机软件应用,而对硬件方面缺少一定的了解,导致很多的学生都在硬件原理知识方面有所欠缺。对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地增加相应的硬件技术教学,在提升学生软件知识的同时强化学生的硬件技术应用能力。此外,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认识到知识的实时性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当前,在终端设备中手机和平板电脑等已经成为了主要的组成部分。安卓手机系统则是当前时展中主要智能化平台之一,并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要想实现物联网软件提升就一定不能忽视安卓系统的开发。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高校软件技术教学中应积极将安卓系统开发和应用纳入到日常教学中来,使教学能紧跟时代步伐,提高教学的时效性和应用性。
5.2加强物联网软件开发教学
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就业形势也产生了明显的变化。在人才要求上不少的企业已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软件专业人员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能力,同时还要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软件开发人才岗位的需求已经逐渐地转向物联网时代。面对当前的现状,高校在进行软件技术教学中更应重视起提高学生的物联网软件开发能力。同时,为了能进一步提升教学有效性,在进行物联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所学专业情况等将学生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教学方向。例如软件技术专业和网络技术专业等,在这些专业中并不一定要求学生对物联网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可以适当地对学生的物联网销售能力进行培养,为学生提供多种不同的发展方向。这种分层教学方式不仅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同时还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进行针对性学习,真正提升教学效果。
5.3加强专业教师培训
高校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质直接影响着人才教育的结果,无论是什么样的专业都需要高素质专业教师团队来作为基础。物联网作为新鲜事物,当前在我国所发展的时间并不长,同时很多人对这方面也不够了解。可以说当前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都处于一个初级阶段,而专业教师的缺失也是影响高校物联网软件技术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此,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专业教师的培训:首先,学校可以选派一些校内原有的优秀教师到国外进行专业技术能力培训,向国外有经验的国家借鉴教学的有效措施和专业教学经验,以便于从根本上提升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改进原有的教学方式。同时,学校可以定期安排教师们到一些专业的物联网软件技术开发企业中进行实践学习,通过实践锻炼来强化个人的专业素质和技能,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稳定的基础。此外,学校可以聘请一些优秀的物联网软件技术开发人员到校开展讲座或者以外聘教师的形式进行校内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基础,同时对教师团队的整体优化也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6结语
物联网软件技术开发在我国当前的社会中仍然属于一种比较新颖的技术,在高校人才培养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不断地摸索并改进。面对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作为高校的软件技术教师,首先应认识到未来物联网的发展前景,并积极努力地强化对学生的物联网基础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时教师们应重视个人专业能力的提升,在完善自我的基础上提升教学效果。只有积极地对教学做出改革,才能真正地适应物联网时代,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雒亚宁.物联网技术与智能家居远程控制系统设计初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3):60.
[2]马玉春,汪文彬,李应勇.基于TCP客户机的计算机监控系统测试软件的设计[J].软件,2014(05).
[3]周玲.创新型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的挑战与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S2):19-20.
[4]白逸仙.高校培养创业型工程人才的方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8月14日
一、物联网技术已较广泛应用于实践
在20世纪90年代物联网的概念才被国人所知,但几乎在一夜之间,我们的生活中就有了物联网技术的加入。有专家预测,物联网将广泛运用到智能交通、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家居护理、工程监测等多个领域,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
二、我国物联网行业发展的优劣势
(一)我国物联网行业的发展优势
1、物联网得到了产业主体的系统和广泛运用。现在物联网行业发展的主体已形成,并且已经有相当可观数量的企业投资于物联网企业了。我国的物联网行业已经在石油、钢铁、运输、国防等行业实现了批量应用。
2、我国物联网技术产品获得突破。我国物联网技术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技术产品在安全防护、可靠性、数据处理能力等方面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产业链初步形成,成功研发出自主的产品并打进了国际市场。如中国联通各类近场支付卡已发200余万张;对于WCDMA网络的企业专网提供智能公交行车调度系统,用户规模超过100万。
3、我国物联网发展具有先发优势。我国物联网行业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基本持平,在高端产品上面,我国已经走在世界前沿的地位,成为仅有的几个掌握技术高端的国家之一,具有先发优势。
(二)我国物联网行业的发展劣势
1、我国物联网产品生产企业规模偏小,存续发展能力相对较弱。我国物联网产品生产行业企业大部分是中小企业,企业对于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人才供给难以满足企业发展,企业持续发展能力相对较弱。
2、品牌及知名度较低。我国现投入物联网的企业自主研发的产品已经走在世界的前沿,但品牌开发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物联网产品品牌建设或品牌建设能力不足,尚未形成品牌优势。
3、关键技术开发不充分,并亟待突破。芯片是物联网应用技术的核心技术,但大量的信息经过处理和储存之后会产生待处理垃圾信息堆积,并带来大量非价值性消耗。信息垃圾处理技术的开发与推进将成为物联网技术发展的瓶颈。
三、我国物联网行业发展的机会与威胁
(一)我国物联网行业的发展机会
1、我国物联网发展得到政策支持。物联网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政府给予我国新兴高科技产业发展以支持。政府对这个新兴的产业投资、技术开发等政策给予倾斜,产业发展给予指导。
2、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物联网市场潜力巨大。近年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物联网作为新兴产业被寄予了很高的期望,物联网市场潜力巨大,为我国物联网发展带来契机。
3、物联网在企业和公共服务系统中应用受到广泛认知。“应用引领产业发展”,新型的消费和应用模式引发物联服务越来越广泛被认知和投入应用带来物联网产业发展契机。
(二)我国物联网行业发展面临的威胁
1、我国E时代在信息安全与信息隐私管理上存在瑕疵。E时代,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提高了信息传递效率,但信息安全与个人信息隐私管理等方面跟进不足。不仅在技术方面发展不足,在社会信息安全管理立法与监管机制方面滞后,带来物联网行业发展信息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缺陷。
2、E时代相关行业发展迅猛,商业模式的不成熟,缺乏统一完整的技术标准。E时代的发展真正实现了地球变为地球村的伟大设想。但E时代在传感、传输、应用各个层面的新技术,不同国家以及不同的研发机构采用不同的技术方案、方式生产,使得产品开发技术、产品无法兼容。影响技术与产品应用方面的经济性效益,成为行业发展瓶颈。
四、我国物联网行业发展路径
(一)发挥我国物联网产业先发优势,充分利用政府对物联网行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与政策倾斜,开发市场需求潜力,抓住物联网产业良好发展契机。
(二)发挥物联网芯片技术方面的优势,充分开发市场,迅速实现产品市场化,并推动品牌化,形成品牌推动力。
(三)物联网企业借国家政策扶持之力,迅速形成产业链,推进行业标准形成,促进产业良性发展。
(四)物联网行业现有企业形成行业自律组织,发展行业组织,推动行业自律与信息安全管理规范,推动国家信息安全相关立法,规范物联网行业良性发展。
五、结论
我国物联网行业迅速崛起,并在某些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在行业规范性、信息安全管理、行业品牌化发展等方面存在瑕疵。为保持我国物联网行业良好发展势头及行业持续发展优势,物联网行业应充分发挥行业先发优势,借国家对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扶持与倾斜政策,迅速形成产业标准,推进产品品牌化、产业需求现实化步伐实现物联网行业持续良性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 物联网的原理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在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而RFID,正是能够让物品“开口说话”的一种技术。在“物联网”的构想中,RFID标签中存储着规范而具有互用性的信息,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网络把它们自动采集到中央信息系统,实现物品(商品)的识别,进而通过开放新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实现对物品的“透明”管理。
物联网是对人们日常所接触的网络系统系统化的一个过程,它实现了网络的信息之间的有效整合,从而更方便根据人们的需求进行处理和反馈有效结果。
2 物联网的应用与技术
物联网可以以以电子标签和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产品电子代码)码为基础,建立在计算机互联网基础上形成实物互联网络,其宗旨是实现全球物品信息的实时共享和互通。物联网的系统结构由信息采集系统、PML信息服务器、产品命名服务器(ONS)和应用管理系统四部分组成。功能如下:
信息采集系统。信息采集系统包括产品电子标签、读写器、驻留有信息采集软件的上位机组成,主要完成产品的识别和产品EPC码的采集和处理。存储有EPC码的电子标签在经过读写器的感应区域时,产品EPC码会自动被读写器捕获,从而实现自动化EPC信息采集,采集的数据将交由上位机信息采集软件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PML信息服务器。PML(Physical Markup Language,实体描述语言)信息服务器由产品生产商建立并维护,他们根据事先 规定的原则对产品进行编码,并利用标准的XML对产品的详细信息进行描述。PML服务器在物联网中的作用在于以通用的格式提供对产品原始信息的描述,便于其他节点的访问。
产品命名服务器(ONS)。产品命名服务器ONS (Object Name Service)在各信息采集节点与PML信息服务器之间建立联系,实现从产品EPC码到产品PML描述信息之间的映射。
应用管理系统。应用管理系统通过和信息采集软件(如 Savant)之间的接口获取产品EPC信息,并通过ONS找到产品的PML信息服务器,从而获取产品详细信息 以实现诸如入库管理、产品路径跟踪等应用功能。
物联网通过Internet信息世界的互联实现物理世界任何产品的互联,实现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可识别任何产品,使产品成为附有动态信息的“智能产品”,并使产品信息流和物流完全同步,从而为产品信息共享提供了一个高效、快捷的网络平台
3 物联网的发展与市场
从国际上看,欧盟、美国、日本等国都十分重视物联网的工作,并且已作了大量研究开发和应用工作。它的核心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ICT)来改变未来产业发展模式和结构(金融、制造、消费和服务等),改变政府、企业和人们的交互方式以提高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把ICT技术充分用到各行各业,把感应器嵌入到全球每个角落,例如电网、交通(铁路、公路、市内交通)等相关的物体上。并利用网络和设备收集的大量数据通过云计算、数据仓库和人工智能技术作出分析给出解决方案。把人类智慧赋予万物,赋予地球。他们提出“智慧地球、物联网和云计算”就是美国要作为新一轮IT技术革命的领头羊的证明。在北京2009年11月全球物联网会议上,他们介绍了《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Internet of things ---An action plan for Europe)其目的也是企图在“物联网”的发展上引领世界。在欧盟较为活跃的是各大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他们推动了M2M(机器与机器)的技术和服务的发展。
我国在“物联网”的启动和发展上与国际相比并不落后,我国中长期规划《新一代宽带移动无线通信网》中有重点专项研究开发“传感器及其网络”,国内不少城市和省份已大量采用传感网解决电力、交通、公安、农渔业中的“M2M”等信息通信技术的服务。作为国家层面成立了《传感器的网络标准工作组》。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也启动了基于互联网的物联网和基于电信网的物联网的相关标准和研究课题的申报工作。中国的几大电信运营商积极投入“物联网”的技术开发和应用的工作:物流信息化、公交视频化、校讯通、农村信息化、渔牧业监控等。
总而言之,由于物联网是基于现代高新技术,而提供的服务内容应属现代服务业,从发展服务产业角度看,物联网也是我国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它所包涵的微纳制造技术、仪表及测试设备、各种信息通信网的制造和工程,则属先进制造业。
[参考文献]
[1]田美花.基于RFID技术的生产执行系统关键技术研究.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7.
[基金项目] 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ycx13021)
【中图分类号】 TP39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4-145-1
目前,国内涉及物联网带来的伦理问题的研究文章非常少,其中也只是更多谈及到个人隐私权保护的问题,并没有深入分析物联网伦理问题,本课题将深入分析物联网伦理问题,构建物联网伦理道德体系,为物联网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伦理导向,为以后相关学者研究物联网伦理问题提供参考。
一、物联网发展的现状
十多年前,美国将刚开始发展的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在信息化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将新能源和物联网作为振兴经济的两大武器,投入巨资深入研究物联网相关技术。”至此引发全球对物联网广泛高度关注。2010 年两会,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及物联网,众多代表委员也聚焦物联网,并建议把它作为国家战略来抓,可见其对于我国在今后夺取全球产业链制高点的重大意义。尽管现在的物联网仍与理论中的功能相距较远,但是它已经开始显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一些较大规模的应用已经开始出现。
二、物联网应用中的伦理问题
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物联网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严峻的挑战。由于物联网的技术与覆盖特性,其所带来的社会伦理问题比互联网更多、更广,后果更严重。第一,由于采取了盯ID、无线数据通信技术,通过单一的商品就可能获得全部的商业信息,使信息窃取手段更为简便,更为隐秘;第二,物联网的目的是整合全球的商品供应链,因而其出现问题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更为巨大;第三,由于物联网涵盖范围更为广泛,信息窃取手段更为简单,从而对社会国家安全的威胁更加巨大。物联网技术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调节中介,并不是一种纯粹技术,其本身也具有生态维度。因此物联网技术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仅是工程技术人员、国家企业重点研究的课题,同时也是哲学领域需要探讨的。
三、保护个人隐私及信息安全的对策
(一)加强物联网应用中的诚信建设。技术本无善恶,归根究底任何的伦理问题都是出在人身上的。所以,在未触及法律要求之前的灰色地带里,更需要技术开发人员和技术应用者的自我约束,即自律。技术研发人员不能为了降低成本而忽略个人隐私的保护,只有抱着为人民服务的态度搞技术创新才能使社会稳定的发展。任何技术在得到技术在成功开发后,都需要有人来运作。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者是最直接接触个人信息的一方,在面对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的道德决策中,更需要他们的自我约束。加强道德宣传和教育,建设具有普适性的伦理道德标准,是解决物联网技术问题的根本途径。
(二)不断完善技术缺陷。不断的完善物联网技术的缺陷能够有效的防治个人信息的丢失。如果说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当中,道德自律和法律约束是保护个人隐私的基础,那么加快核心技术开发,完善技术漏洞就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说,加快相关技术人才培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能够有效遏制信息窃取等非法现象的出现。
(三)借鉴国外的保护措施。首先,国际电信联盟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在年度报告中提出了自动销毁RFID标签的想法,但是,这一想法是否能够顺利实施,毫无疑问的又再次挑战着人们的道德底线。一旦标签被重新激活使用,个人信息将会完全暴露。其次,2009年6月,欧盟委员会提出了《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为了加强政府对物联网的管理,消除物联网发展的障碍,欧盟制定了一系列物联网的管理规则,并建立一个有效的分布式管理架构,使全球管理机构可以公开、公平、尽责的履行管理职能。“为了完善隐私和个人数据保护,欧盟提出持续监测隐私和个人数据保护问题,修订相关立法,加强相官方对话等;”执委会将针对个人可以随时断开联网环境开展技术、法律层面的辩论。此外,为了提高物联网的可信度、接受度、安全性,欧盟积极推广标准化,执委会将评估现有物联网相关标准并推动制定新的标准,确保物联网标准的制定是在各相关方的积极参与下,以一种开放、透明、协商一致的方式达成。
参考文献:
[1]项有建.冲出数字化物联网引爆新一轮技术革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许多大企业没落的根源不是自己的产品和业务而是时代变迁:要么是对用户的习惯改变视而不见,要么是没有及时准确把握住用户的新需求。在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和大趋势下,在“互联网+”时代,企业的组织架构、商业模式、产品形态甚至企业文化都应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而且成为主宰企业盛衰的关键。
向互联网进军,你不去跨界打劫别人,就会被别人跨界打劫。但是如何将互联网思维用于运营、营销、开发,许多企业还是一片茫然,不知所措,并且对原有思维模式总是有很顽强的路径依赖与行为惯性。如何突破7传统企业不约而同的选择APP这条路,因为它的低开发成本、短开发周期以及极高的市场认可度。
实际上,APP对于传统企业的价值也是非常明显的。每一个移动设备匹配一个精准用户,这个用户的心理特征、消费欲望以及各种互联网使用特征都具有明显的倾向性,这对于企业产品研发和业务营销弥足珍贵。面对移动互联网肆意发展,特别是传统企业遭遇到新时代的企业痛处之后.APP对企业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了。
针对内部员工、合作伙伴和客户这三大群体,企业的APP-般分为办公协作APP、企业管理APP、客户关系APP、品牌宣传APP以及产品销售APP等。大部分传统企业都会普遍认为,APP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以自己的资金和技术实力开发一款优秀的APP不是难事。然而当他们认认真真地完成了一款APP时才发现,APP遭遇无人使用的尴尬。
问题出在哪?
孔亮是爱传APP的产品经理,根据他的经验,传统企业自主开发APP失败的原因集中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应用体验太差,二是开发周期太长,三是为了APP而APP,并非真正所需。
那么传统企业打造自己的APP应该注意什么呢?孔亮的建议是,企业需要根据自己行业的特性和需要来制作APP,因为不是每个企业功能都适合做APP的,唯有有实际操作意义才能够给企业创造利益。而且企业在进入移动互联网之前,必须想好如何让更多的人安装企业APP以及推广路数,大自己APP在市场的影响力。他认为,将一款APP做漂亮、体验完美对于传统企业来说是最大的短板,而且这一短板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弥补,因为这涉及到设计理念的问题。
互联网市场用户为王,而用户永远是缺乏足够的耐心。传统企业只有更加深入对用户行为进行了解,才能更好地改善产品,优化用户体验,提高APP的应用价值和商业价值,这的确需要理念和流程上的改变。目前来看,将相关业务外包给像爱传APP这样专业的互联网公司不失明智。
但是不是这样就足够了呢?
CA Technologies的王志明是应用交付领域的专家,他也经常遇到企业的CIO跟他诉苦,好不容易开发了一款APP,但是老板不满意,员工不满意,客户也不屑一顾。“缺乏体验是传统企业APP困惑的最主要原因,但这只是表面上的。”王志明说,“我给你一组数据:苹果应用商店下载量前25位的应用的平均更新间隔时间是30天;25%的用户会舍弃一个应用,如果他们的访问请求遇到3秒钟的延迟。这说明什么?APP开发不但需要性能还需要速度,然而传统企业开发与运营脱节的产品开发模式无法适应APP的这种高速的迭代更新,结果就是APP体验差,费劲开发出来的是过时的产品。
传统企业的产品从研发到投放到更新按年来算,而互联网时代讲究小步快跑、快速迭代,节奏是按周算的。王志明认为破解传统企业APP困惑根本之道是DevOps,说DevOps是不仅仅是APP应用经济下企业最显而易见的获胜驱动力,也是顺应互联网大潮的必然选择。
另外一个就是业务不断的拓展,银行的业务是非常忙的,我们的系统不是几十台,而是成千上万台这样的服务器系统在运行,这么庞大的一个系统,靠我们人力管理和维护,是难以应付的。需要我们走自动化的道路,必须建立标准化的流程,采用自动化的方式实现。自动化分为几个层级,第一个最简单就是操作层面的,我把简单的变成自动化的流程,写成一个脚本。第二个是任务性的自动化,第三个方面是流程自动化,这就是庞大的IT系统,管理维护所需要的去转化的一个过程。自动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我觉得下一步就要进一步的实现云计算面向服务,这就是我们做这个云计算的一些背景和初衷。
我们IT运维的发展,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做数据中心阶段,银行数据中心从90年代末期开始,到21世纪初,过去上一个十年基本大的银行完成数据中,第二个阶段是共享,把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共享降低成本。第三个阶段是流程化,及时为客户提供服务。
所有的这些过程全部通过自动化的过程来实现,包括我们的相应的一些管理,得到一些信息和数据,我们全部录入我们的数据库,包括软件的生命周期,我们硬件的生命周期全部在里面管理。等于,包括运维知识管理,这就是我们整个的一个基于门户和管理平台。
我们的整个的运维架构,我们有流程控制,我们有技术架构,有日常运维的服务等等。云计算在里面是我们庞大运维其中一块,这一块当中我们主要做了基础架构的基础上,资源的虚拟化,到整个运维的服务应用化,就是我们日常的运维工作可以实现平台的实现,上层就是服务,他跟我们日常内部的一些苹果的流程都有接口,都是紧密结合的,包括跟我们的高级管理,跟我们性能容量管理,跟我们业务影响分析等等。这是一个简单的一个例子,我们从系统的部署来做一个例子来看,我们的流程很复杂的,这个图是一个安装的大的一个图,其实这个流程图里边实际比这个更复杂,因为当中一个节点涉及到很多的工作,原来是几个周的时间才能完成,然后我们把局部的自动化以后可能几天的时间才能完成这个工作,现在我们的效率大大提高了,包括整个的管理流程全部封装了。
比如说我们装完了系统以后,相应的信息全部录入电子库了,我马上能看到我新加了那些系统,这个系统基本配制是什么,所以管理水平大大提高,这也是动态的一个演示。现阶段我们做的我们建立一个基础的环境,首先通过手工做安装,未来的项目我们是进一步的自动化。
第一步先把物理的服务器先搭好,包括我们的网络布线等等先做好,存储的分配,然后我们通过应用环境推送我们的操作系统,推送我们的软件自动分发和安装。再下一下根据具体的等到业务的具体出来以后,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业务的需求,我们专门为这个应用和业务设置专门的一些配制,然后应用的版本对外服务。投产以后我们也是通过这个来实现,通过检查、告警等等。
总结一下主要这么几个方面,一个就是我们安装步骤大大简化了,效率提升了,整个流程是整合的,尽管我们过程当中涉及到的工具和产品非常非常的多,但是我们对于我们使用者来说,我只是登录WEB的页面,最后得到这样一些结果。
我们也为他设计了一些我们期待的指标,我们希望它在自动化实现一站式的服务,当然不是说没有任何人工干预,自动式的服务。内部的时间减少50%到70%,我们资源配置完全自动化收集下来。覆盖率我们希望超过90%以上,软件生命周期,整个软件从采购到安装到维护到退出生命周期都能跟踪管理。包括对整个系统的审计,一些跟踪,都要能够实现,这是我们设计的一些具体的指标。
刚才是一个实例,未来进一步我们把底层实现虚拟化,网络的虚拟化、存储虚拟化、服务器虚拟化跟我们上层的平台虚拟化和运维的虚拟化结合起来,这是我们最后一个环节。
我今天就做一个简要的分享,谢谢大家!
扈秋宁:尊敬的各位来宾上午好,首先感谢第四届中国云计算大会组委会和IBM的热情邀请,我荣幸地代表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向大家简要地介绍秦皇岛开发区在云计算方面的发展情况。这也是我们园区案例的一部分。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抵触正在迅速崛起的环渤海的地段,开发区建设以来,经过基础建设、发展、改革和二次创业到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逐步成为秦皇岛开发区的主要区域。
一个优秀的有成长力的经济开发区,如果想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勇于创新,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在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如何寻求新的经济增长,主动把握新的发展权,是我们长久以来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一个问题。那么近年,云计算产业在国内兴起,并被列入了国家十二五规划园区在研究学习云计算产业的特点、优势并分析了我们园区自身的环境、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等条件,那么我们于2008年率先提出了大力发展数据产业的概念,并且以重点发展云计算物联网为主导产业方向,并在政策的制定上给予了扶持和发展。
为了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我们园区先后出台了促进数据产业发展的新规定,扶持优秀创新企业加快发展的暂行规定,对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政策体系。
经过三年多的发展,秦皇岛开发区的数据产业和我们云计算产业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效。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2008年10月16日我们举办了首届中国秦皇岛国际数据论坛,秦皇岛数据产业基地也同时揭牌。2009年5月数据产业基地被河北省科技厅认定为河北省高薪技术区域特色产业基地。2010年10月又被河北省政府认定为河北省物联网产业基地,同年秦皇岛开发区引入了IBM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三维互联网孵化平台,开发区对此项目投入了相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IBM专门成立数据研究院,一会儿由我们研究院的同仁对咱们三维互联网平台给大家做进一步详细的介绍。2011年7月,由产业联盟和秦皇岛开发区共同举办的中国云计算论坛在秦皇岛顺利召开,今年6月我们数据产业基地首期以数谷大厦为中心,数谷创意区基本建设完毕。
北方云计算数据中心,基于云计算的IBM三维互联网孵化平台、量子数据中心、新同联华的医学院等云计算和物联网企业等多个优质项目落户秦皇岛开发区数据产业基地,同时北京万方数据加工中心也已经进入了细化合作方案的阶段。以上就是我对我们秦皇岛开发区在发展云计算方面一个简单的介绍。对于我代表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对IBM的邀请表示衷心地感谢!并祝2012年IBM云计算高峰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首先什么是三维互联网,三维互联网是采用三维仿真技术建立的在线虚拟环境,它是当前互联网的延伸,用户在非常真实的虚拟空间中,通过各自换身的方式进行漫游、交互,在非常自然和真切的探索这个虚拟空间的同时,完成各类交互、动作与交流。三维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发展新热点,广泛应用于旅游、教育、房地产、酒店等众多领域,是互联网现阶段发展过程中公认下一代朝阳产业。
什么又是基于云计算的三维互联网呢?在三维互联网中,将云计算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架构管理方法,把大量的高度虚拟化的资源管理起来,组成一个庞大的资源池,为开发和运用三维互联网应用的厂商提供大的孵化支持,即所谓的基于云计算三维互联网的概念。而基于云计算三维应用互联网的云计算平台,支持三维互联网应用的开发、测试、上线运营,缩短开发周期,这种方式可以逐步促进产业生态系统的形成。该孵化平台提供的企业及安全性支持,统一的用户认证和身份管理,开放的业务集成能力,扩展性的系统架构和快捷的用户内部内容创建的支持,与服务支持,可以帮助开发者在安全的环境下,轻松地处理各种应用业务需求。
秦皇岛三维互联网应用孵化平台是IBM全球发展研究院历时四年研发的一项最新的科研成果,包括15项专利技术,代表互联网产业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能让用户在既虚拟又真实的世界,犹如身临其境,同时提供了用户管理机制、安全管理机制,网络支付接口,以及版本声音服务,应用推广服务等支持,方便各类三维应用的研发、部署以及个性化定制。
在技术上有如下优点:首先平台的运营体系性能非常高,在一台PC上可以运营百万级的规模。
第二架构高可延展性。
第三具有良好的保障性。在平台提供了企业及安全性保障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政府、企业或者个人的信息安全。
第四稳定性和可靠性较高,确保平台中应用并能可靠的运营,避免损失。
第五集成接口开放,平台可以灵活整合企业后端系统,保护现有的投资。
第六用户友好性强。
第七标准和技术性的兼容。
对于被孵化的企业来讲,平台具有众多的优势和意义。首先软件企业通过租用孵化平台提供的设计、开发、运营和管理服务,只需要配个人云的计算机和网络接口,就可以从事三维互联网相关业务的研发和运营工作,高效率进行运营模式,拓展新的客户群体。
其次具体的运营管理和工作交给孵化平台来做,企业可以集中精力到软件服务本身和业务需求设计、开发上,再提高标准化的程度同时,又可以拿出充分的精力,制作高水平的应用服务。
第三平台的快速开发能力,大幅度缩短了项目的研发周期,可以快速有效地应对市场的变化,抢占市场先机,更准确地制定发展策略。
第四通过平台各类培训服务和技术咨询服务,增加了企业对于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帮助企业快速建立高素质人才队伍。
第五随着平台上应用服务的增多,通过平台提供的服务组合推荐技术,可以得到用户的叠加和共享,形成正向循环和具体效应。
第六借助政府的公信力与IBM的品牌价值,以及统一品牌的宣传战略,集中资源树立共同的集体品牌形象,解决企业单独宣传投入大、成本高、帮助企业进行应用的推广与市场开拓。
IBM已经帮助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打造了该三维互联网孵化平台,并借助于燕大正洋数据中心建立了云计算服务平台。同时秦皇岛数据产业研究院正在积极筹备三维互联网应用项目的策划案,部分应用领域的项目策划工作已经完成,其中身临其境三维互联网应用方案,营造全户型、多风格样板间,以及个性化体验效果,创新实现楼盘营销与数字沙盘无缝集成的经验,得到了众多企业的一致好评。
借云之力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黑龙江省计划充分发挥城市在人才、物流、信息、资金等方面相对集中的优势,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不断壮大服务经济,促进有条件的大城市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建立服务业标准体系,实施服务标准化,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益。发挥哈尔滨市龙头带动和集聚辐射功能,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研发设计、教育科技等高端服务业,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打造哈南CBD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服务全省、面向全国的服务经济中心。依托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等中心城市,引导科技、信息、研发、设计、商务服务等辐射效应较强的服务行业发展,努力构建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等一体化的服务体系,培育形成服务功能突出的区域服务中心。发挥大庆市工业化进程快、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高的优势,促进现代物流、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服务业升级换代。
尤其在信息化领域,将建设信息黑龙江,推动宽带、泛在、融合、智能、安全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实现各领域信息化。加快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引导建设宽带无线城市,加强与城市规划的衔接,推进城市楼宇宽带标准化。扩大服务范围,加快农村、偏远地区宽带网络建设,全面提高宽带普及率和接入带宽,逐步形成惠及全省居民的信息网络。启动开展物联网建设布局,以广电应用为先导,在重点领域组织开展物联网应用示范,加强云计算设施建设。
黑龙江还将以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为重点,推进哈尔滨市“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推广试点经验,全面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和业务融合。加快网络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创新产业形态,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形成适应“三网融合”的法规体系、监管体系和标准体系。
此外,将加快发展现代信息产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支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农业农村信息化工程,建设面向农业大户、龙头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体系。促进制造业信息化,加快信息技术在研发、生产、营销等环节的全面应用。推进基础设施信息化,提升水利、交通、能源、物流、城市管理等领域管理体系智能化水平。统筹建设电子政务,推进电子政务网络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强化人口、地理、金融等基础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重在务实
今年6月,科技部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经充分研讨和论证,研究制定了《中国云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云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意见稿指出,“十二五”期间,形成可批量推广的云计算解决方案;研发亿级云服务器;研制EB级云存储系统;培育和扶持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核心企业。专项规划意见稿提出了很多切实的建议,非常务实地从生产力的角度提出了云计算的具体应用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外,云计算的发展主要由企业推动,其需求、商业模式明确,在国内云计算仍主要由政府推进,那么企业应该怎样落地政府的云计算项目,如何切实地推动云计算的发展,成为如何实现真正现代化信息服务业的挑战。以三大运营商为例,其均在黑龙江部署相关云建设,希望借以网络及运营的优势,一方面积极推动内部应用云化,一方面对外提供云服务,促进产业发展。目前运营商重点集中于数据中心建设,同时也推出了针对政务系统的相关云服务。这为黑龙江省从更加实际的角度出发开展云计算建设奠定了一定基础。
发展云计算,黑龙江省具有冷凉的天然地理优势,其地处北纬40~50度,是全球云计算中心设立的黄金纬度,年平均3.5摄氏度的气温使得每年至少6个月以上可通过冷空气直接实现制冷,节约空调耗电50%左右。同时在地质结构、水力资源、电力资源、人力资源方面,黑龙江省均具有优势。
自2009年底黑龙江省提出打造“云产业基地”以来,目前黑龙江省已初步建立了哈尔滨经济开发区“中国云谷”、哈尔滨高新技术开发区“北方智谷”、大庆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凌云港”和黑河市“新曙光基地”等重点项目。
哈尔滨市“中国云谷”项目将通过建设哈南工业新城和科技创新城两个产业集聚区来推进。其中哈南工业新城将重点发展云计算及相关物联网、软件外包、新媒体等;科技创新城重点发展基础网络运营商、云呼叫中心等。
深圳市能信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交通物联事业部下设交通物联营销服务中心、运营管理中心、咨询实施中心,还拥有专业的交通物联研发中心和交通安全教育研究中心。交通物联事业部设有硬件部、软件部、测试部、生产部等多个部门,同时建立了一整套研发、生产、产品检测流程,并有人脸识别、加密智能卡、车载智能终端、活体指纹强身份认证等技术在交通领域的诸多应用经验。
能信安科技是交通运输部“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计时系统”的标准规范制定单位之一,受交通运输部邀请,分别全程参与了2013年10月和2016年6月交通运输部组织的《机动车驾驶员计时培训系统平台技术规范》和《终端技术规范》的全国宣贯培训会议。能信安科技自主研发的机动车驾驶员计时培训系统采用国内领先的第5代技术,实现了驾培“智能监管、智慧运营、自主选择、自由学习”的重要技术突破,属独家首创,比国内同类产品在技术上领先两代,是全国驾培行业先进技术的引领者。
在国家鼓励和坚持改革创新,大力倡导“互联网+”的政策背景下,能信安科技推出全网络版的“道路运输从业资格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业务流程信息化、档案管理电子化、运政系统协同化”的先进理念,实现了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得到了交通运输行业相关领导和从业人士的高度关注和一致好评,在全国多个省市得到广泛应用。
0、引言
物联网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被关注才只有十几年时间,而引起重视并获得快速发展也只是近几年的事情,却已经开始在军事、工业、农业、环境监测、建筑、医疗、空问和海洋探索等领域投入应用。随着教育部批准各高校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以来,国内具有一定教学和科研基础的高校陆续响应,积极投入师资力量和硬件资源。物联网工程专业属于计算机、通信、电子等多领域的交叉学科,各院校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是培养具有多领域基础理论知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根据当前国内物联网技术以应用为先导的特点,大部分高校在注重物联网理论知识体系架构的同时,还加强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为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为信息产业服务的高层次、高素质的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人才。显然,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使得社会对物联网人才素质的要求逐步提高。面对21世纪信息化时代的挑战,如何培养面向广大应用市场需求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和科研人才,成为现阶段物联网教育领域的一项研究课题。
1、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物联网的技术架构可以概括为c3sd,即建立在传感网络fsensor network)之上的通讯(communication)、计算(computation)、控制(control)、数据海(data ocean)集成的架构。物联网由通讯系统、计算系统、控制系统、感知系统和数据海5大技术系统支撑。
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实践课程必须是以物联网体系结构为核心进行设计和技术开发。相应地,我们在学生培养的不同时期设置不同的物联网专业实践课程,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和运用物联网5大技术的不同层次的开发和集成应用,具有较强的物联网技术综合应用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够从事物联网应用系统规划、设计、实施、管理和维护等相关工作。
2、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方式
以物联网专业的需求为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应用方向和已有物联网领域知识进行创新,通过技术创新巩固已有的物联网专业理论知识,形成将理论学习与运用创新相结合的良性循环,在注重物联网理论知识体系架构的同时,也加强对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2.1 物联网工程专业知识学习
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培养方式的侧重点在于全方位的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物联网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不局限于单一行业的知识运用需求。区别于计算机专业学习,物联网工程专业知识学习更加注重学生的专业应用实践能力培养,将计算机知识如数据结构和算法、编程语言设计、数据库等运用到物联网实际应用领域中,通过数据处理、算法分析、系统开发等实际应用验证计算机和物联网理论知识。
学生可以通过算法和理论进一步理解物联网技术原理,尤其是通过相关实训应用程序开发(传感器原理及应用、reid原理及应用、传感器网络原理及应用、数据处理与智能决策、物联网通信技术、物联网控制、物联网信息安全等)进行物联网理论和方法相关课程的创新思维培养,达到创新性学习。
2.2 以工程应用需求作为创新性培养方向
基于工程应用需求的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培养模式建立在市场对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有较高的物联网发展洞察力、解决特殊问题的创新能力等要求基础上。学生需要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对当前物联网工程应用需求进行深入分析,找到切入物联网的兴趣点,将物联网理论和技术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如智能交通、智能仓储,进入运用理论解决问题以及利用问题促进理论创新的良性循环。
将计算机、物联网理论和工程应用相结合,为物联网理论创新性教学提供了一个方向。目前,计算机学院已建设智能交通、智能仓储等实训综合平台,基于工程应用需求不断更新和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训和实践能力锻炼,采用项目案例库的方式培养学生物联网工程设计能力和开发创新能力。
2.3 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创新
在培养物联网工程专业
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我们更需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允许学生自主选题并自主研究,将自身兴趣、专业知识和研究方向紧密结合,尊重学生的思想独立性,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计算机和物联网工程专业知识和自身的兴趣爱好,结合物联网技术具体应用,选择自主研究领域。同时,为学生提供开发资源如开发平台、数据库系统、rfid+gps物流管理系统(利用rfid技术、gps定位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网络通信设备等搭建物流管理实验平台)等,让学生从实际应用中体会物联网的体系结构,针对不同的物联网技术应用方向开展具体的研究并不断创新。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计算机技术的角度思考物联网技术问题,鼓励学生从计算系统以外的角度进行系统创新,将计算机和物联网理论知识与实际的工程运用需求相结合,培养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