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对幼儿教育专业的认识

对幼儿教育专业的认识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2 17:42:3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对幼儿教育专业的认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对幼儿教育专业的认识

篇1

中图分类号:D631.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32(C)-0140-01

一、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脱离基础教育实际

现在,教育课程都在进行全面的改革,在教育的课程上也进行了大速度的调整,除了保留一些很重要的传统学科外,还增加了学生们的科学素养以及实用技能课程。校方很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和综合实践方面的培养。目前,对幼儿教育的课程以综合性为主,从多方面对幼儿进行综合性教育。但现阶段中,高校中的学前教育专业的设置还是按照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及教学内容进行,缺少相关幼儿教育的综合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与现在的幼儿教育具体情况相背而行。除此之外,受传统幼儿教育课程理论知识过多,且内容陈旧的影响,再加上学生们平时的实践课程较少,毕业前期实习的时间较短,不能充分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在实时中对幼儿教育时,遇到的具体问题,造成在毕业生没有自信胜任幼儿教育的工作,对以后的工作产生恐惧和担忧。

2、教学技能培养观念落后,形式单一

经过教育改革,现在的教育具有对学生的教育以“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及个性化为教学目标。与传统教学的技能培养的陈旧观念形成鲜明对比,又由于学生们学期受到传统教育的思想影响,学校不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调动好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现代教育要求。学前教育专业本是综合性和应用型都较强的专业,在教学技能水平方面对老师有很高的要求。如果高校一直采用传统学前教育专业的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无法从事现代幼儿教育的工作,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影响。

3、学生素质不高,学习主动性不足

从事幼儿教育的学生,一般是由普通高中学校中,学习成绩多为中下游的学生构成。这些学生成绩之所以不是很好,一方面是由于他们不喜欢学习,另一方面可以是在学习上,没有潜能。但这两者从事幼儿教育专业来说,也不是很大的问题。因为,不喜欢学习的人,如果在学这些专业时,可以用心的来学习,将会胜任幼儿教育工作,而在学习上没有潜力的学生,在其它技能方面还是有天份的。主要因素还是在学习中,他们自主学习能力意识不强。这些学生在选择学校时,也有存在很多因素。他们真心想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人并不是很多,一般是受家长的影响,或者是根据自己学习成绩不好,不能进入正式的大学,以后还想从事一份较轻松的工作,在没有全面了解幼儿教育的情况下,选择了幼儿教育专业的学校。这两种情况在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选择上是较为常见的问题。而现代以及未来发展的教育工作中,对从事教育的工作者有很高的要求,但在待遇方面却不是很乐观,从事教育工作者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在学生们身上,这与在工作中的实际付出形成很大的反比。从事幼儿教育者不仅要有耐心。在技能方面也要全通,例如:唱歌,跳舞,演奏各种乐器。

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学生教学技能的建议

1、增加教育技能类课程的设置

考虑到幼儿教育专业学生所需要掌握的内容,学校可以在大一时,给学生们多开设一些理论教育课程,先让他们掌握理念基础,在他们大二时,可以再增加与幼儿教学相关的综合性课,渐渐对他们进行相关的技能培养,在他们大三时期内,可以在他们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之上,重点开设教育技能课程并结合技能,开设适当的实践活动课,在他们大四时期内,主要开设实践活动课,也可以联系一些幼儿园,让他们先进行实习,通过真正的实践,让他们了解幼儿教育并有自信从事以后的工作。

2、明确教学技能培养的目标,完善教学技能培养的内容

从学前教育的基础性分析,幼师学生的发展要和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相一致,学校要制定出相关的培养学生们技能目标。丰富专业知识,并提高专业所需要的技能,可以根据课后时间参观实际教学模式。幼儿教育专业的技能主要包括:钢琴、绘画、简单乐器演奏、手工制作、视唱以及舞蹈基础和创编等,这些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唱歌、手工制作、跳舞和弹琴等最基本技能。也可以说这些技能是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这些最基本的技能,对于学生以后就业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3、政府和学校发挥不同的作用,提高学生素质

幼儿教育本是最基本的教育,要改变人们对幼儿教育专业以及工作的认识,从政府角度出发,效果将会更加显著。“两会”以后,教育部开始减少六所师范院校的学费,对一些省内的高师院校学费也进行了相关的制定,这在某种程度主鼓舞了很多成绩优秀的学生向幼儿教育专业和工作靠近,教育部对教育者的待遇问题也进行有相关的调整,这将会吸引更多的有心学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为解决学前教育的师资质量问题采取了有效措施。

结束语:受现在高校办学的硬件配置影响,推行“试讲”还是比较容易的,也就是在学生的大二时期内,由一位老师负责一个小组,定期进行试讲活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们扮有老师的角色,同时,也从“幼儿”学生的角色出发,对教学中,所需要注重的地方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对以后他们从事教育工作来说,也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单位:重庆文理学院

篇2

一、社会的发展需要专业的幼儿教师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从小就把他们送进好的幼儿园。好的幼儿园的衡量标准除了学校先进的教育设施和科学的管理水平外,更重要的是教师高超的教育水平。一直以来,大家对幼儿教师的职能存在严重的认识误区,以为幼儿教师只要指导好幼儿唱歌、跳舞、数数、识字,并保证他们不哭不闹就行,殊不知,幼儿教师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积极健康的性格特点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必须接受过专业的幼师教育和培训,具备专业的幼儿教育知识和技能,所以各种教育模式的幼师专业应运而生,幼师专业也逐渐由以前的中专向大专、本科甚至研究生学历发展。

二、中等师范学生的特点与幼师需要相符合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中等师范学校根据幼师专业的特点,科学设置教学课程,积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中等师范学生的特点与幼师需要相符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等师范幼儿教育专业学生可以为一线教育注入更多新鲜的血液

无论在教育的哪个阶段,教师都必须与时俱进,时刻更新教学理念。中等师范学生的加入,可以为幼儿教育注入更多新鲜的血液。首先,他们都是年轻的一代,能歌善舞,对新鲜事物的接受速度快,也能很快地融入到幼儿群体中;再加上学校对他们进行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教育,他们能准确把握幼儿的行为特征以及通过行为所体现出的心理特征。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幼儿的言行举止,有条件的还可以为每个幼儿建立档案,认真记录幼儿身心发展、学习状况等,掌握幼儿成长的详细资料。

2中等师范幼儿教育专业更能激发学生对于职业的归属感

由于中等师范学生多数是在初中学习成绩比较弱的学生,他们在自我职业规划的时候往往能摆正心态,根据自身价值综合考虑,找到对幼师这一职业的归属感,从而脚踏实地地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同时在进入职业岗位后,能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倾注更多的爱心和责任心,而不只是为了一张证书或一纸文凭。相反,高学历的幼师专业学生,他们往往“眼高手低”,喜欢从事幼儿教育的相关研究,但是不喜欢从事一线教育工作。相较而言,中等师范学生在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时,工作态度更受家长和学生的喜欢,所以发展中等师范幼儿教育专业是非常有必要的。

3学校积极为中等师范幼儿教育专业的发展创设有利条件,以培育更多优秀幼师人才

首先是课程设置方面,学校根据幼儿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积极增设相关课程,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整合课程内容,力求基础课程、综合课程、专业理论课程、技能课程、实践课程等的协调统一,以期培养出厚基础、宽领域、精专业、强实践的幼儿教师。 其次,加强中等师范学生职前学习和职后培训。所谓的职前培训是严格要求学生学好专业知识,了解幼儿的行为特点和心理需求。职后培训是为了弥补幼师在之前学习中的不足,通过实践发现问题,并努力寻求解决的办法,比如多参观和访问其他幼儿园或幼教机构,吸取他们的教学优点,积极改善自己。 最后是教师专业素养方面,中等师范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视对幼师专业素养的培养,它要求幼师除具备细心、耐心和爱心外,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强烈的敬业精神。

三、结论

在中等师范学校中发展幼儿教育专业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也是学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中等师范学校在传授幼师学生专业知识、教学技巧、个人能力和专业精神等方面提供了系统正规的教育途径,也为幼师的专业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硬件和软件环境。

参考文献:

篇3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以就业为导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以就业为基础,许多课程与用人单位需求一致,而不是考虑学科与专业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例如幼儿教师英语口语这门课便是出于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对教师英语水平要求较高;除了课程设置,教师授课以及对学生的要求也存在功利性倾向,即与就业相关的内容重点讲授,学生必须掌握,与就业无关的则相反;另外一个表现,就是鼓励学生考取各类证书,尤其是与幼儿教育相关的、可以增加就业筹码的资格证书,比如育婴师、心理咨询师、蒙台梭利教师资格证等。

造成人才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因,跟整个社会以及教育的急功近利现象密切相关,为了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就业率,高校会优先考虑招聘单位的需求,想方设法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而不是从学生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的全面性、科学性出发。同时,高就业率也会带来较多的生源,提升专业的办学水平与口碑。因此,很多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会以能否促进学生就业为目标。

其实,如果单纯以能否找到好工作来培养学生,无论对学生还是用人单位来说,都未必是好事。如果某个学生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教学能力突出、艺术技能娴熟,也顺利进入到幼儿园工作,但是她没有爱心、耐心、很少与幼儿交流,甚至去伤害幼儿,这样的学生不仅不是未来的优秀幼儿教师,还会造成负面影响。这样功利性、目的性较强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只关注外在目的和外在价值,忽略了自己的兴趣,忽略了全面提升自己的素养,幼儿园经常发生的虐童事件,便是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弊端。

2 强调艺术技能类课程

纵观许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钢琴、舞蹈、绘画等艺术技能类课程所占的比重较多,有的还将这些艺术技能课设为专业学位课、专业基础课。另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社团活动和各种比赛都是以“艺术技能”形式出现。还有的人将“艺术技能”作为学前专业的根本标志。

为何高校如此强调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艺术技能呢?首先是幼儿园招聘比较看重应聘者的“唱弹跳画“等艺术技能。其次,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制定者对“优秀幼儿教师的标准”认识不清,很多人认为“唱弹跳画”是幼儿教师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再次,很多人认为学习艺术技能类课程就是为了将来教授幼儿掌握唱歌、钢琴、绘画、舞蹈等艺术技能,如果自己都不会便无法教给幼儿这些技能。

事实上,艺术技能并不是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中心,它只是作为一种手段和途径,可以使教师组织艺术活动时更好地引导幼儿。即使教师没有娴熟的艺术技能,只要能通过自己的教育智慧,使幼儿对美有独特的体验和欣赏、表现和创造可以了。据笔者所见,许多国外高校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计划中并没有钢琴、美术、舞蹈等艺术技能类课程,他们认为艺术技能不是幼儿教师必须掌握的能力。

3 重视学生教学能力,忽视其他专业素养

许多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与学生教学技能直接相关的课程设置为专业学位课,而不重视其他专业理论课。其次,人才培养计划制定者将“能否上好一次课”即“教学能力高低”作为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标准,而不考察学生的师德等其他能力。再次,高校常组织学前教育的学生进行教学技能类的比赛,评分标准只关注学生的演讲才能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

重视教学技能忽略其他素养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首先是幼儿园在招聘面试中最看重应聘者的讲课和教学技能,高校便顺应此标准,在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中都比较重视学生教学技能;其次,人才培养计划制定者在优秀幼儿教师标准认识上存在误区,或者缺乏教师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再次,没有认识到幼儿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的区别,以及幼儿教师培养与其他层次教师培养的区别。幼儿主要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并不是靠教师的“教”,这点与中小学存在差异,因此幼儿教师的讲课技能高并不代表就是优秀教师。

最新的《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概括了幼儿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主要包括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而“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只是专业能力中的一项,专业能力中的其他能力、专业知识、理念与师德同样重要,无论缺少了哪一项,都不可能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

4 忽视0~3岁婴幼儿教育的内容

篇4

中图分类号:G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109-02

21世纪,英语已经成为了能够推动我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主要语言之一,英语所涉及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而幼儿教育在现代化的社会发展中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进一步提升幼儿双语教育的效率,应该加强对双语师资培养的力度,通过培养具备高素质的教师,来进一步提升幼儿教育的高效性和多样性。

一、学前双语师资培养现状

(一)幼教专业毕业的双语教育英语水平不高

有关调查结果显示,现如今我国从事幼儿教师的人中还大量存在着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不高的情况,这也是影响我国幼儿教育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很多从事幼儿专业教育的教师,都是在高职院校中学习的双语,所以大多数的幼儿教师存在着英语能力和英语水平不高等情况。往往很多时候由于幼师自身的教学能力的欠缺,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并不能够向学生展示丰富的语言知识,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双语教学的效果。[1]因为幼儿教师所针对的对象都是一些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所以在教学中个别幼儿教师对于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英语能力并没有过高的要求,认为只要懂得一些基础性的英语内容就能够胜任这一岗位。实际上并非如此,无论是对于幼教还是对于幼儿来说,学习双语虽然是一项基础性的任务,但是带给幼儿的则是一个启蒙性的教育。只有正确的发音和正确的教学方式才会为幼儿的未来学习开辟新的途径,而我国现如今高职幼儿教师所存在的问题就是英语专业水平不高,不能够熟练地掌握英语中所涉及到的语法或者是发音,虽然懂得一些基础性的内容,但是却不能够娴熟地掌握英语表达技巧。

(二)英语专业毕业的双语教师不熟悉幼儿教学特点

高职学前教育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与小朋友互动中的亲和力,但是对于学生身心健康方面却较少关注,尤其是一些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的双语幼儿教师,在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更是匮乏。要想实现高效的幼儿教育,幼儿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语言知识和口语表达能力,还需要学会洞察孩子的内心想法,只有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处,才会为后期的幼儿教育发展开辟新的途径。幼儿的教育特点与其他阶段学生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差异性。首先,对幼儿的教育属于零基础的教育,要对英语没有任何基础的孩子进行教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很多时候即使是非常简单的发音和语义都要为其解释很多遍。作为双语幼儿教师,不仅要懂得英语和汉语的教学形式,更要懂得如何读懂幼儿的内心。要想在专业知识上给予幼儿更多的教育,首先应该懂得深入孩子的内心,做到与幼儿交朋友,这样才能够更有利于自身教学方式的开展。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大多数的高职幼儿教师并不熟悉幼儿教学的特点,甚至有些幼儿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毫无章法,不科学的教学模式很容易使幼儿产生厌烦的心理,进而影响双语教学的开展。

二、高职学生的特点

(一)英语技能特点

高职院校中的学生一般都来自全日制高中、职校,还有一些是来自于社会的人员,这部分人员基础较为薄弱,尽管后期进行过专业的培养,能够掌握一些基础的英语交流技巧和语法,但总体来看,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表达能力不强,交际用语较为匮乏,尤其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更不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这也是高职学生现存主要问题之一。[2]高职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较为欠缺,尤其是与全日制本科学生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高职学生大多数都偏科或者是不爱好学习。这也是现如今高职学生的普遍状态。英语在我国是所有学生都需要学习的第二语言,在世界范围内也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而高职院校的学生虽然对基础性的英语有所掌握,但是并不能熟练地对其进行运用,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还是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在英语技能方面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只有加强高职学生对于基础英语的认识,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这样才会在未来的幼儿双语教学中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

(二)专业技能特点

专业技能知识是需要在日积月累中不断积累的,只有通过自己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够形成更加专业的教学能力。从专业技能方面来看,高职院校中的学生并不具备非常专业的技能,虽然在校期间也学习了一些幼儿心理学、学前教育学以及学前管理学,但是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缺乏一定的实际经验,并且不能够轻松地应对可能出现的状况。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存在着素质不高,幼儿教育技能不专业的情况,如果不对其加强管理和重视,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幼儿教育行业的发展和建设。幼儿双语教育在现如今的社会中备受重视,不仅仅是因为人们更加注重对幼儿的培养,更是因为我国已经实现了幼儿教育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就一定要懂得如何与孩子进行交流,要让自己与孩子融入到一起,从内心深处去了解学生所需要的是什么,这样才会为提升幼儿的教育水平给予更多的支持。由此可见,加强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对于提升幼儿教学的整体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意义。

三、提高学前师资双语素质的策略

(一)提高学前双语语言能力

无论是任何的语言都会分为理论和实际两种情况,而对于幼儿教育行业而言,专业的双语教学需要教师不仅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还应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会在实际的幼儿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出自身的优势,为培养幼儿学会双语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教师不仅要懂得一定的语法技巧,还要掌握一定的口语交流方式,那么在培养幼儿口语能力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轻松地将教学与实际相结合,为培养幼儿的口语能力奠定基础。幼儿时期的学生对于外界的很多新鲜事物都持有强烈的好奇心,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这一性格特点进行双语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入一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例如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引导幼儿去观察和学习,让孩子通过多听、多看来认识英语和汉语。有关研究结果显示,幼儿时期的学生可塑性非常强,正是因为他们对于外界缺乏了解,并且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所以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也非常快,在这一时期如果可以对学生给予正确的教育,将会很快地提升其语言能力。

(二)提高学前双语教学能力

学前教育学院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对幼儿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教学方法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为了让幼儿对于双语教学有更多的认识和理解,教师还可以采用一些具有创意式的教学方法,例如通过运用英语儿歌和英语游戏等内容进行教学,这样会让学生更加清楚地感受到双语教学的趣味性。为了能够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一定要注重幼儿教学的方式和方法,通过把幼儿歌曲融入到英语教学中来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这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双语教学方法。[3]

双语教学在现如今的21世纪中变得非常普遍,因为无论是我国教育部门还是幼儿的家长,都已经从根本上认识到了语言对于幼儿的重要,只有从小打下坚实的基础,才会促进幼儿未来的发展。对高职院校中的学生来说,掌握双语教学方式是首要的问题。不仅如此,为了能够更好地懂得幼儿双语教学的实质性内容,还应该在培养高职学生的课程中加入幼儿心理学和幼儿行为学,使他们能够深入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这样当发现幼儿做出一些动作的时候,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意向。除此之外,在幼儿双语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沟通也非常重要,对于幼儿不能采取强烈的训斥态度,也不能过于温柔,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对幼儿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这样才会为提升幼儿语言的全方位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增强双语教师的课程实践能力

课程实践能力对于教师而言非常重要,因为如果单单凭借语言去表达并不能够让幼儿了解教师的意图,很多时候教师需要将口语与肢体语言融入到一起,这样会让幼儿更加直观地理解教师所要表达的意思。综合情况来看,我国现如今很多高职学前教师这方面能力并不强。所以,有关部门可以定期对这类双语教师展开实践能力测试。要想使得幼儿教师能够在实际的教学中更好地发挥作用,首先就应该让幼儿教师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然后加以改正,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差的教师,还应该加强培训,使幼儿教师从根本上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以及对于幼儿的影响力。必要的时候要让幼儿教师学习一些肢体语言的表达,如果能够将肢体语言和口语良好地融合,将会更好地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4]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简单地论述了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双语师资培养等内容,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现如今在幼儿教育方面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高职院校在培养幼师的环节中还有着很多的漏洞,只有加强对幼儿教师的管理和培养,并且注重对双语教育的培养,才会为幼儿教育行业的发展和建设开辟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罗瑞,高汗令,王雨萌,李翔飞.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双语师资培养的思考[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9:145―147.

篇5

很多中职学校的幼教专业都会开设“幼儿教育心理学”这门课,但是很多学生反映书本上的内容过于枯燥,他们很难真正理解。毕竟学生要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去把握幼儿的心理,并与教育联系起来。如果教师只顾一味地向学生去灌输这些理念、这些思想,学生根本理解不了,何谈将这些利用应用到以后的教学中去。况且书本理论性过强,比如在《学习与幼儿心理》一书中,对“条件刺激”等一系列的词语解释不详细,定义表达含糊不清,教育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反而会使得很多概念更加难懂。

1.2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不高

幼儿教育心理学大多考验的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但是一般大多中职学校的学生多对舞蹈、美术等艺术方面感兴趣,缺乏理性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书本的内容缺乏充分的认识。因此对于幼儿心理教育这门课的学习丝毫不感兴趣,没有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这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是个很不利的因素。

1.3教师教学模式单一

现在中职学校幼教专业的教师自身缺乏实际幼儿教育的经验,空有满腹的理论基础,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一味地给学生传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很少考虑到学生实际的专业学习能力。外加幼儿教育心理学这门课本身就难懂枯燥,学生不会应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不懂如何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去。教师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经验不足都是目前这门课程所存在的问题,导致学生的吸收效果差。

2.提高幼儿心理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

2.1丰富课堂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应多注重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让原本枯燥的幼儿心理教育学这门课增加趣味性。作为老师,我们可以引入一些新的元素,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些幼儿的思想,比如通过播放ppt,播放小视频等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寻找到能够让学生自己去思考的点。多给学生做一些有关心理学的小测试,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2.2积极参加幼儿教育实践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这不仅是对于学生的要求,更是对于教师的要求。老师和学生双方都应多与幼儿打交道,从而充分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一方面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很有帮助,另一方面对于幼教专业学生的专业水平的提高和专业能力的培养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关中职学校可以在暑假开展义务的幼儿支教活动,让每一位幼教专业的学生充分融入到这样的活动中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锻炼自己与孩子交往和相处的能力,无形中对他们自身的专业水平都有很大的提升,多与孩子交流,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恰到好处。

2.3转变思维模式,实现全面发展

通过前面的论述可以了解到,幼儿教学心理学这门课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要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思维方式,不能只顾生搬硬套,而是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去全方位、多层次地考虑问题,锻炼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幼教专业的学生,我们要热爱自己的专业,了解幼教这一专业的就业前景,做好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如今对课程的掌握水平在自己今后的就业中都会体现出来,相信在自身全面发展的同时必定能对这门课有着更深层次的了解。

篇6

近些年来,人们越来越注重幼儿教育,整个社会对幼儿教师的关注也不断增加。与此同时,与幼儿教师教学质量息息相关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发展状况却步步受限,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这些不足具体可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过于重专业的舞蹈教学理念。现阶段,我国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师一般是由专业的舞蹈教师兼任的,这些教师虽然在专业舞蹈教学上有优势,但是他们却很少能依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特点,制订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第二,缺乏统一的教学大纲。当前我国中职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基本上都是依倨舞蹈专业的学生制订的,过于注重高难度舞蹈技巧的传授,与我国幼儿舞蹈教学的特点关系不大,实用性不强,难以满足我国幼儿教育的实际需要。第三,教材选择不合理。舞蹈教材的好坏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质量有直接关系,影响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舞蹈理论知识的认识和对各类舞蹈技能的把握。现阶段,我国中职学校并没有统一的舞蹈教材,许多学校选择的舞蹈教材局限性太大,实用性不强。有的中职学校在进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时,干脆不配备教材,由舞蹈教师自由发挥,这样就很难保证舞蹈教学质量[1]。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创新途径和创新方法

(一)积极革新舞蹈教学理念。受我国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不太关注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其教学观念相对陈旧,仍然沿袭着原来的单向灌输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将舞蹈看作一系列动作的集合,过于注重学生对舞蹈动作的呆板模仿。这样就忽略了舞蹈作为一门表现艺术形式所具有的内在审美属性与审美情感,不利于学生舞蹈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中职学校必须积极革新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理念,充分发挥舞蹈在培养人们审美意识、陶冶人们心灵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舞蹈塑造学生的体形,完善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的审美。(二)激发学生的舞蹈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取得明显的舞蹈教学质量,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师必须坚持“趣味教学”的原则,努力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并配合现代多媒体技术,激发出学生的舞蹈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舞蹈教学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2]。(三)采用分层次教学方法,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因为自身的认识能力与受教育状况不同,其舞蹈素质能力也有很大差异。在舞蹈教学实践中,舞蹈教师必须从学生舞蹈素养的实际状况出发,采用“分层次”教学方法,将舞蹈水平基本相似的学生归为一组,制订合适的教学方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进行针对性教学,从而逐步提升全体学生的舞蹈能力。(四)创新舞蹈教学内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与专业的舞蹈教学不同,其教学目的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舞蹈家,而是为了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这就决定了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必须与舞蹈专业的教学内容相区别,不必过分注重高难度的舞蹈技巧的训练,而应该传授基本的舞蹈理论知识,打好学生的舞蹈基础,然后再依据幼儿舞蹈教学的实际需要,科学设计舞蹈教学内容[3]。

综上所述,舞蹈教育对于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舞蹈思想、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现阶段,我国众多中职学校在学前教育舞蹈教学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这就需要相关的教学人员适时革新舞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力求舞蹈教学能更好地满足我国幼儿教育的实际需求,促进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作者:谢易 单位:广州市从化区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篇7

一、社会需求与专业定位

 

(一)社会需求分析

 

调研发现幼儿入园难问题依然存在,幼儿园数量不足,学前教育师资缺口大。而目前随着包头市城市化进一步发展,必将出现城市人口持续增多,而幼儿入园需求也相应激增,“有园无师”“生多师少”的教育资源矛盾也会更加突出。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势在必行,为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创设了更大的空间。

 

(二)专业定位

 

学前教育急需一批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幼儿园保育员和教师。因此,本专业定位于培养具有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及现代教育理念、系统掌握学前教育知识和相应技能的有道德、有文化的综合技能型人才。

 

二、调研目的和意义

 

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校企合作模式等是否能满足社会幼儿教育领域的用人需求,学生是否能上岗胜任,能在何种岗位工作以及如何引领包头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幼教领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是我们开展调研工作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三、调研对象及方法

 

(一)调研对象

 

1.幼儿园领导。了解当前幼儿教育领域的人才需求情况、幼教改革新动向和对幼儿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2.幼儿园教师。了解幼儿教师对职业的认识,了解胜任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情况。

 

3.政府部门。了解目前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及在社会经济当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在建幼儿园数量,掌握社会用人需求。

 

4.教育主管部门。了解当前包头市幼教发展的基本情况、师资情况、用人需求等。

 

5.学生。了解学生入学动机,对专业的认识和了解,从事幼教事业专业思想等。

 

6.学生家长。了解家长对幼儿教育事业的认识和了解。了解家长的文化层次,对学生专业发展有可能产生的影响等。

 

(二)调研方法

 

我系调研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有:访谈法、电话访问法、座谈法、问卷调查法。

 

四、调研内容

 

(一)政府经济发展调研

 

调研发现包头市现有3~5周岁适龄入园儿童5万余人,公立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共有在园幼儿3.1万人,其中公立幼儿园在园幼儿占45%,私立幼儿园在园幼儿占55%,市场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幼儿入园难问题。市政府大规模新建、改扩建幼儿园的决策,为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创设了更大的空间。

 

(二)幼儿园用人需求调研

 

为了更好地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职业教育理念,加强专业建设,促进专业改革,我们对全市公办和民办多所幼儿园开展了用人需求调研,全面了解本专业的市场需求、岗位任务、幼儿教师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问题,探索专业建设的方向,制订了校园融合、双轨育人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与之配套的课程体系。

 

(三)校企合作调研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职业技能,必须借助校外实习基地的力量,校企合作共同育人。调研发现目前校企合作存在以下问题:

 

1.见习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幼儿园老师工作繁忙又疏于对见习学生的管理,所以见习活动往往流于形式,成为见习生“观光放松”的好机会。见习生带着在幼儿园工作就是不停地抄教案、做保洁的印象回到学校,见习活动的片面认识,反而使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产生负面影响。

 

2.校企合作制度不够健全。因为种种原因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不愿意接纳见习实习生,觉得对正常教学工作会造成一定影响。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以往大多是进入民办幼儿园进行见习活动,由于校企合作制度不够规范健全,造成校企之间培养人才的关系脱节,使得学生理论和实践不能很好结合,严重影响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必经之路,中职院校要培养符合幼儿园要求的技能型人才,就必须走出学校迈进企业;而企业既然与学校合作,就要尽责任和义务。只有校园和企业共同合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完善的见习场所和见习过程,才是为社会培养合格幼儿教师的有效方法。

 

(四)典型工作任务调研

 

随机抽取170人次调研幼儿园典型工作任务,其中园长10人,教研组长10人,幼儿教师150人。了解了幼儿园工作流程,明确保育员和教师的不同分工和各自职责,掌握了具体的岗位工作任务。从而确定了培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具有唱、跳、画、做、说、弹等教学基本功,具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素养和交往能力,具有文化素养的综合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五、调研结论

 

篇8

幼儿教育心理学大多考验的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但是一般大多中职学校的学生多对舞蹈、美术等艺术方面感兴趣,缺乏理性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书本的内容缺乏充分的认识。因此对于幼儿心理教育这门课的学习丝毫不感兴趣,没有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这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是个很不利的因素。

1.2教师教学模式单一

现在中职学校幼教专业的教师自身缺乏实际幼儿教育的经验,空有满腹的理论基础,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一味地给学生传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很少考虑到学生实际的专业学习能力。外加幼儿教育心理学这门课本身就难懂枯燥,学生不会应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不懂如何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去。教师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经验不足都是目前这门课程所存在的问题,导致学生的吸收效果差。

2.提高幼儿心理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

2.1丰富课堂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应多注重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让原本枯燥的幼儿心理教育学这门课增加趣味性。作为老师,我们可以引入一些新的元素,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些幼儿的思想,比如通过播放ppt,播放小视频等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寻找到能够让学生自己去思考的点。多给学生做一些有关心理学的小测试,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2.2积极参加幼儿教育实践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这不仅是对于学生的要求,更是对于教师的要求。老师和学生双方都应多与幼儿打交道,从而充分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一方面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很有帮助,另一方面对于幼教专业学生的专业水平的提高和专业能力的培养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关中职学校可以在暑假开展义务的幼儿支教活动,让每一位幼教专业的学生充分融入到这样的活动中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锻炼自己与孩子交往和相处的能力,无形中对他们自身的专业水平都有很大的提升,多与孩子交流,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恰到好处。

2.3转变思维模式,实现全面发展

通过前面的论述可以了解到,幼儿教学心理学这门课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要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思维方式,不能只顾生搬硬套,而是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去全方位、多层次地考虑问题,锻炼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幼教专业的学生,我们要热爱自己的专业,了解幼教这一专业的就业前景,做好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如今对课程的掌握水平在自己今后的就业中都会体现出来,相信在自身全面发展的同时必定能对这门课有着更深层次的了解。

篇9

一般来说普通人接受教育的过程要分为幼儿时期、小学时期、初中时期、高中时期等几个阶段,而在这几个阶段中,最为重要的无疑是幼儿时期,幼儿时期是孩子智力发展的关键时刻,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幼儿时期便能够出类拔萃、崭露头角,因此,家长都十分看重幼儿教育。在家长需求的刺激下,幼儿教育行业异军突起,学前教育也变成了深受学生喜爱的热门专业。本文针对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基本专业技能作出了以下详细的分析。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现状

在教育学中,学前教育专业能力指从事幼儿园工作的教师所需要具备的专业技能。因为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没有学业上的压力,悠闲自在,所以幼儿教师与家长都要抓住这重要阶段全方面培养孩子。这就要求幼儿教师需要掌握普通心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教育社会学等教育的基础知识以及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保健学、幼儿教育研究方法等与幼儿密切相关的理论,当然还需要学习声乐、舞蹈、美术等特长。然而,在如此复杂的系统学习下,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却并不够用心,没有将自己的精力全部投放到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上来,而是整天随心所欲地过日子。这些学生脑海中总是存在一个错误的观念牵制着他们,他们认为身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只需要做到陪小朋友玩耍、哄小朋友开心就够了。熟不知,幼儿园教师最重要的责任是激发小朋友的智力,让他们明白简单的是非善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带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走出思维的误区,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成为当务之急。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素养

(一)理论知识要牢固

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脑子里必须拥有货真价实的东西,所以说,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要想教导好自己将来要管理的幼儿,必须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有了理论知识才能指导实践。当学生面对幼儿教育中的突发状况时,比如幼儿吵闹、不听话找爸爸妈妈的时候,可以随时调用曾经学过的幼儿教育研究方法中的知识理论轻松应对,解决难题。因此,身为一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牢牢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是必须做到的。

(二)专业技能要过硬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牢牢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学生自身需要多才多艺,要学习音乐、美术、钢琴、舞蹈等多方面的内容,学生掌握的多了,将来才能够有能力教授给幼儿,并且多才多艺的幼儿教师会更容易受到家长的喜爱,对自身的教学工作有益无害。

(三)专业素养要全面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将来挑选工作的时候,大部分学生会选择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幼儿园教师工作,在幼儿园中施展自己的才华,应用所学的技能。然而,专业技能强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还需要拥有全面的综合素养。幼儿园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个班集体,只不过这个班集体里的学生思维过于活跃、不太受拘束而已,这就需要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自身有领导力和团结力,能够令幼儿园团结高效运转。

三、提高学前教育学生专业基本技能的有效方法

(一)合理安排课堂教学

为提高学前教育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首先学校需要进行调整的就是课程问题。学校需要合理安排课堂教学课程,教师则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学校在安排教学课程时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理论课与技能课的相互统一,要使理论课与技能课的课时数相当,不能令理论课的课时数过多,但也不能太少。并且在课程安排的时间上学校需要将理论课与技能课的时间交叉进行,让学生再上完理论课之后放松一下头脑,练习一下技能,这样产生的效果是显著的。教师在进行课程内容的安排时要注意教学的方式方法,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学习学前教育知识的乐趣,让学生爱上学前教育这门专业,让他们不会对当初自己的选择感到后悔。比如,教师在教授幼儿教育心理学时,可以列举自己身边有趣的案例,让学生们通过案例掌握基本概念。又比如,在讲授幼儿保健学时,教师可以提前寻找几张幼儿的身体结构图,在上课时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对此能够有直观的掌握。

其次,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有区分重难点的能力,要让学生明白哪些知识是需要重点掌握,哪些只需了解就可以,这样才能够有效进行教学。此外,专业技能教师在教授学生时需要时时刻刻围绕“幼儿”的主题,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谨记身为一名幼儿教师的职责,努力提升自己。比如,教师在教学生音乐的时候可以先教学生简单的儿歌,让学生能够熟悉掌握儿歌,在舞蹈、美术等教学中也是如此。

(二)举办专业技能比赛

教师除了通过正常上课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之外,还要经常举办专业技能比赛锻炼学生的能力,体现出学生的专业素养。比如手工制作比赛、钢琴比赛、儿歌歌唱比赛、绘画比赛等等,并且比赛的主题离不开“幼儿”,所有的比赛内容都必须与幼儿活动相关。只有通过这样的比赛,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在比赛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能够及时弥补,为以后的幼教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开展幼儿园实习活动

一直处在学校学习的环境中,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无法将自己学到的东西灵活运用到实践当中,所以,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入幼儿园实习,观察学生真正处在将来自己可能工作的环境中时如何表现。当真正实习的时候,许多学生的潜力能够被激发出来,面对任何突发的状况,他们都能够机智地应对,并且教师不应只着眼于学生的课堂表现与卷面成绩,而是要看最终的实践结果。因此,开展幼儿园实习活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四、结束语

C上所述,在社会对幼儿教师提出高标准、严要求的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同时,教师也应采取合理的措施帮助学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幼儿教师。

参考文献:

篇10

当前人们对儿童教育尤其是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很多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心态,争夺更多的生源,开设了各种兴趣班、过早地进行文化课教育等,使幼儿教育朝着越来越明显的小学化方面发展。这种幼儿教育方式严重违背了儿童的成长规律,不利于孩子未来的发展。下面,笔者对这种现象进行原因分析,以期找出应对策略。

一、原因分析

(一)家长对幼儿教育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家长对幼儿教育存在认识误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家长在选择幼儿园时,更加重视有实际教育内容(如开设有兴趣班、文化课)的学校,这在无形中引导了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2.很多家长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认为幼儿教育的目的是为小学教育打下坚实基础;甚至有的家长十分推崇应试教育,对孩子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并且有着严重的攀比现象,让孩子的心理压力和学习压力不断加大。这种对教育衔接的错误认识导致了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逐渐加重。

(二)幼儿教师队伍层次不齐

幼儿教育是整个教育的重要阶段,对教师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水平要求非常高。幼儿教师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而且还要针对幼儿特点研究合适的教育手段;不仅要具备基本的教育能力,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音乐教学能力、绘画教学能力、手工制作教学能力等。现实情况是,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兴趣和耐心,也无法根据幼儿的发展规律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幼儿教育中的小学化倾向不仅违背了儿童的成长发展规律,而且还违背了教育纵向发展规律,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极为恶劣的影响。首先,明显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不利于孩子个性化的发展。在被动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影响下,统一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使儿童的学习兴趣被逐步抹杀,甚至会产生厌学现象。其次,小学化倾向会影响孩子学习的持续力。孩子过早接触小学教育,很容易就丧失探究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式的热情。这对孩子未来的发展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另外,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还会对幼师专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同时,过于硬化的教育模式会制约幼师的专业性发展。

二、应对策略

(一)强化行政管理和监督

为了有效地遏制幼儿教育中的小学化倾向现象,国家必须强化相关行政管理和监督,控制和严查不按照相关规定和制度开展幼儿教育的学校。首先,相关教育主管部门要强化幼儿园办校审批手续,对照相关的规定和标准明确各条办校细则,严厉打击开设过多的兴趣班、文化课的现象。其次,教育主管部门要结合当前实际和社会发展形势,研究和制定幼儿教育指导细则,对幼儿教育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学理念和教育目的等进行规范,为幼儿教育办学和发展提供科学、明确的指导。

(二)在社会范围内构建正确的幼儿教育观

在社会范围内构建正确的幼儿教育观最主要的就是要转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观念,引导家长走出幼儿教育的误区。首先,要积极转变家长的应试教育观念,从幼儿教育入手提倡素质教育,要从幼儿的成长规律来指导家长、教师和学校甚至是全社会,转变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理念,从而转变幼儿教育中的小学化倾向。其次,要利用多种形式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如可以通过宣传、指导等方式让家长认识到尊重幼儿教育规律对孩子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让家长切实认识到揠苗助长的严重危害,从而更新错误的教育观念;也可以为家长创造更多参与幼儿教育的机会,让家长对幼儿教育有更加清晰、正确的认识。

(三)构建专业性强的幼儿教师队伍

专业性强的幼儿教师队伍是促进幼儿教育正确、健康发展的主要动力。幼儿教师作为儿童教育的主体,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儿童产生影响,对儿童的启蒙和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学校在引进幼儿教师的时候,要注重对应聘者进行综合评估,不仅要注重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而且还要对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进行评估和考核。另外,幼儿教师也要注重加强自身学习,要在平时的生活和教育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强化幼师专业性技能学习,注重多样化能力的培养,为孩子们的成长和教育提供更加可靠的支持。

篇11

高等师范教育是以培养基础教育师资为主的专业教育。幼儿园的师资在我国建国后则主要依靠中等师范学校幼儿教育专业培养。1952年,教育部颁发了《师范学校暂行规程(草案)》,其中明确规定了培养幼儿园师资的学校为幼儿师范学校,并可独立设置,培养大量的幼儿教师以适应幼儿园发展的需要。为了办好幼儿师范学校,培养合格的、高质量的幼儿师范学校的教师,教育部还同时颁发了《关于高等师范学校的规定》,其中指出,高师教育系得分设学前教育组,培养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教师。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学前教育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城市中广泛的学前教育机构对学前教育的教师的要求大大提高,除了要他们掌握学前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幼儿教育技能的基本操练,具备在托幼机构进行保育、教育的能力外,还要他们能进行幼儿园课程的设计编制具体教育方案、儿童玩具的设计与研发;要求他们能在更高层次上理解幼儿,开发幼儿的潜力,富于创新能力,并能对幼儿教育工作进行深入研究,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发展后劲的幼儿教师。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的理念也已渗透进学前教育机构,某种意义上说幼儿教育中对这些理念的要求更高,这也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必须不断改革,以适应这种变化。显然,中等师范学校对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已不能适应21世纪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必须由高一级的师范院校来完成幼儿教育师资的培养。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已经由原来主要向中等师范学校输送合格师资转到主要培养幼儿园一线教师上来了。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内容必然要随着培养目标的改变而发生变革。

幼儿学前教育是一个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教育事业。从事幼儿学前教育的教师相对来说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由于学前教育的对象是学龄前儿童,处于教育的启蒙阶段,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如何教”比“教子‘么”更重要。其次,学前教育对教师的职业技能和弹、说舞、唱、画等艺术教育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第三,幼儿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了接触客观世界和各种现象,这儿乎涉及到各类学科的基本现象和常识,因此学前教育要求教师要具备广泛的学科知识,能胜任多学科的教育活动。第四,就其教育方法而言,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幼稚性,需要教育者采用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独特方法,将广博的知识,创造性地融合到孩了所喜欢的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引导他们去观察感受操作、体验,进而形成一定概念和经验。另外,学前教育还要求教育者要善于激发、培养和保护学前儿童正在萌发的对自然、对社会、对科学对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并注重儿童不同个性的培养。显然,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与其他师范专业相比又有自身的特殊性,对师范性的要求更高。

课程是教育的载体,是其培养目标的具体化,课程水平影响和决定着高师生的素质水平,课程结构影响和决定着高师生的素质结构。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的目标偏重于培养中师教师,课程体系呈现重学术理论轻师范性实践能力培养的弊端,使学生的知识面窄,职业教育技能差,不能很好地适应幼儿园教育工作,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对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进行具有全程规划性的调整与改革,以建构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一般可分通识课程、专业教育课程、技能教育课程和实践教育课程四大块。这个课程结构看似合理,实际上存在许多弊端。如各类课程比例失调,课程设置过于单一,技能培养力度不够,教育实践环节不被重视等。因此,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可从下面儿方面入手:

一、充实通识课程中自然科学方面的学科门类

通识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基础科学的地位,其主要目的是: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人文精神,塑造健全的人格;塑造认识事物、观察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处理社会关系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在课程内容上,一般由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具类课程组成。作为文科生,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养成往往注重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开设,而对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普遍开设不足。实际上,在幼儿园科学教育等领域的活动中,幼儿教师承担着激发幼儿对自然、对科学、对周围世界的兴趣,启迪幼儿心智的任务,对于孩了生活中一些有趣的、有益的生物、物理、化学现象都要能深入浅出地作出适当的、科学的解释。因此,学前教育专业通识课程的设置要适当增加自然科学方面浅显的与今后幼儿教育工作相关的知识,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都作为基础学科正常开设,这对于拓宽师范生的知识面,开拓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性有极大的帮助。

二、加大技能教育课程的比例

幼儿教师不仅需要掌握广泛的学科知识,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以满足现代教育对专家型教师的要求,同时还要具备开展幼儿教育的职业技能和艺术表演(表达)能力,以满足幼儿教育自身的特殊要求。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设置技能教育课程既是幼儿教育的任务决定的,是幼儿教师素质的必然要求,也是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师范性的特殊性所在。艺术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它既是重要的教育内容,也是有效的教育手段,同时还能丰富儿童的生活,增加活泼愉快的气氛。这类课程主要包括乐理与视唱、乐器演奏、歌唱舞蹈、绘画和手工制作等。通过这类课程的学习,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获得一定的弹(琴)、唱(歌)、跳(舞)、画(画)、做(泥工纸工)、演(表演)等艺术表达能力,并擅长其中一、二项,既有利于今后开展幼儿教育教学工作,也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目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艺术教育技能技巧差是制约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面向幼儿园教育发展的瓶颈。究其原因,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招生制度、艺术教育课程的开设不足、学生技能训练不力有很大关系。首先,招生制度的缺陷导致高师生艺术教育技能形成先天不足。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招生主要依据高考文化课成绩,而忽略了其音乐、美术等艺术基本素养的考察,即缺少面试这一重要环节。大部分学生进校时艺术修养较差,很多学生没有受过任何艺术方面的)}I练。不懂音乐,不会画画,不会跳舞,语言表达不佳的学生大有人在。这对以后专业技能的培养带来较大的难度。其次,技艺类课程比例失调,导致高师生技艺训练后天营养不良。与中师相比,中师技艺类课程的开设一直贯穿中师教育的三年全程,课程开设在整个课程中也有较大的比例。而在高师,音乐、美术等课程的只开设两年四学期,其后的三、四年级在学生见习、实习时,在对技艺要求最高的时候,反而缺乏这方面的指导和)}I练,一些在低年级学会的艺术技巧由于长时问不练不用,到了在幼儿园实习时变得很生疏。艺术教育能力差也是导致许多幼儿园拒绝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转贴于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首先,正如高师音乐、美术专业需要面试,英语专业需要口试一样,鉴于学前教育专业特有的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有必要加设面试。当然,考察学生艺术素质并非等同音乐、美术专业,其意义在于了解学生在艺术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前景,在侧重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适当地对艺术特长生有所倾斜。其次,加大艺术技能学习与练的课时比例,将高师生艺术教育能力的提高放到一个突出的位置,并将幼儿教师技能的)}I练工作贯穿于高师生就读的四年全过程。第三,制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基本技能考核标准,实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基本技能”考核制度。在学生毕业前,要求他们通过有关音乐舞蹈、美术、口语表述、体操和队列操练等考核内容,并将考核成绩作为学业成绩的重要内容。

三、注重教育实践课程的教育效果

幼儿教师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职业,需要具有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在具体的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发展、完善。高师开设教育实践课程,n在通过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既是培养合格幼儿教师的重要环节,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途径。高师教育实践课程主要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两部分。因为人力、物力、财力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的开设在整个教学计划中一直处于较轻的地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见习一般在大学低年级集中进行,为期一周。幼儿园实习时间一般为8—10周,在四年级集中安排。应幼儿园学科教学法开设的需要会安排零星的见习活动。在实习过程中,高师往往也是将幼儿园实习看作是锻炼高师生在幼儿园备课、上课的技能,而不重视高师生参与幼儿园全面教育活动的锻炼。见习、实习形式单一,内容简单,从而使高师幼儿园教育实践流于形式,不能实现预期的教育效果。

进行这方面的改革,首先需要建立相对稳定的高师学前教育实习基地,并与幼儿园实习基地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圆满完成教育实习任务的同时,积极为幼儿园实习基地服务,加强与实习基地的联系与交流,从而能在较为真实、稳定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培养高师生的教育能力。其次要丰富教育实习的内容和形式。将模拟实习(试讲等)、幼儿园各领域教学工作实习、幼儿班级管理实习、卫生保健工作实习等不同实习重点结合起来,使各种实习内容相互补充,提高高师生的教育能力;另外要探索幼儿园实(见)习的形式,将集中实(见)习、分散实(见)习、穿插实(见)习、顶岗实习结合起来,强调教育实(见)习安排的创新,以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第三要延长教育实(见)习的时问。高师教育实习的效果如何,一定程度上是以足够的教育实习时问来保证的。目前大四开始集中八周的实习远不能满足高师生锻炼和成长的需要,而目_时问过于集中也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我认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园实习可分为两个时问段,一段可从三年级学习幼儿园各科教学法、幼儿园游戏理论等课程的开设开始随堂进行短期实习锻炼,如,围绕所学教学法到幼儿开设相应的组织教学活动或在幼儿园开展幼儿游戏活动,及时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今后工作的适应性。最后在大四再集中实习较长一段时问,实践高师生综合教育的能力。以幼儿园教师为主要培养任务的高师院校,必须强化幼儿园实践环节,将幼儿园实习时间延长到14周左右,同时,根据课程教学需要,经常带高师生去幼儿园参加见习活动,帮助他们及早认识幼儿、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孩了身心发展特点、了解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特点以及幼儿园教师工作的职责,在见习与实习中培养他们对幼儿、对幼儿教育事业的热情。

四、改革专业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

高师学前教育的专业课程是培养师范生职业素养的理论基础。主要是通过对与幼儿教育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游戏理论、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史及教学法等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现代幼儿教育思想观念,懂得幼儿“保教”规律,掌握对幼儿进行各种知识的教学和组织幼儿各种活动及管理的基本方法,并具有一定的教学与科研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及有机结合“三位一体”的幼儿教育的能力。

篇12

一、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含义

教师专业化就是从非专业到专业的转化过程,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生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幼儿教师专业化,就是使幼儿教师在职业生涯中,通过终身学习培训和专业训练,熟练掌握幼儿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成为一个良好的幼儿教育专业工作者。简单地说,幼儿教师专业化就是指幼儿教师个人逐步发展成专业人员,幼儿教师职业逐步走向成熟专业的过程。

二、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背景及意义

幼儿教育的改革为幼儿教师专业化提供了契机,终身教育思想的付出为幼儿教师专业化提供了可能。如今大多幼儿教师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还有一部分是非幼儿或学前教育专业毕业,且学历偏低,导致出现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内容与幼儿发展水平相脱节等不合理的现象,往往以知识灌输为主要内容,以教师传统训练为主的单向数子模式,小学化倾向严重等,这些都是幼儿教育缺乏专业化的表现。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影响着幼儿教育的质量,幼儿教师的素质决定着基础教育的质量。因此,发展幼儿教师专业化,对促进幼教改革,提高幼儿教师素质,油画幼儿教师队伍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一)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世界各国对教师“专业化”的探索达到了空前的高度。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围绕教师“专业化”的教师教育改革兴起了两次改革浪潮,形成了“教师专业化运动”,极大地影响了世界各国对教师专业化探索的历史进程。

(二)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关键。幼儿教师是影响幼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幼儿教师作为专业的工作者,对幼儿影响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系统性,较之父母,幼儿教师在幼儿心目中具有权威性,这样对幼儿的教导、要求等,更能激发幼儿形成和改变自身观念和行为的动机,幼儿更能接受;另外,教师常被幼儿作为模范和崇拜的对象,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化水平,以达到言传身教的最佳效果。幼儿教育主要是幼儿习惯养成和精神培养,幼儿教师在有形与无形之中,在潜移默化之下,对幼儿的影响是深远的,甚至将伴随幼儿的一生。

三、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教师专业与学历水平参差不齐。幼儿教师的学历水平普遍低于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水平,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幼儿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难以适应新《纲要》的贯彻实施。

(二)缺乏专业培训,教师的素质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内容。教师教育分为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两个阶段,幼儿园教师职前教育的时间比较短,又缺少实践经验,因此职后培训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非常重要。但幼儿教师业务培训缺乏计划性,不能根据需要进行培训,造成培训工作的不平衡。目前对幼儿园教师的在职培训,忽视了教师专业化的核心---教学实践能力的培训和提高。导致继续教育的内容无法满足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甚至脱节,延误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

四、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幼儿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既是一种认识,更是一个奋斗过程;既是一种业资格的认定,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幼儿教师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在发展过程中保存活力,永葆教育的青春。

(一)终身专业学习,为了能适应快速发展变革的教育现状。教师首先要加强专业学习。大多数幼儿教师接受的职前教育在一定的程度上与当前的幼教实践相脱节,而现代教育改革又需要处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不断接触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育手段。因此,首先教师应唤起自身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进学习动机。其次,在教师的养成过程中,应增设提高学习能力的课程,以提高自学能力,学会自学;第三,为教师提供适当的进修机会。教师的专业成长必须在制度层面上有所突破,建构全方位的、多种形式、周延广阔的终身学习体系,使教师的专业学习成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系统。

(二)在实践中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马拉古齐曾说:“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形成于发展,必须在与幼儿一起工作的过程中同时进行,除了在职培训,我们没有其他选择,所有智慧在使用过程中更加坚固,而教师的角色、知识、专业和能力在直接的应用中更强化。”因此,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在鲜活的教育实践情境下解决问题,把工作过程看成学习的过程,把学习作为教师自觉追求的一种行为,在与儿童相互活动中深入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进行实践论证是经历反复的实践、练习、长期积累,逐步增长的过程。

篇13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3)07/08-0030-05

【作者简介】任建龙(1984-),男,陕西宝鸡人,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教,硕士;吴振东(1969-),男,福建惠安人,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主任、教授,硕士。

十九世纪末至今,中国台湾地区(下统称台湾)幼儿教师教育发展经历了萌芽期、过渡期、受挫期、停滞期、再生期、茁壮期六个阶段,在此过程中,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计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向日本、欧美等学习,与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融为一体,日臻完善。台湾“教育部”1985年颁布的《大学校院教育学课程师资及设立标准》和1984年颁布的《师资培训法》对教师教育课程(包括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做了统一要求,因而,台湾多数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计方面表现出高度的共性。本文在综合考虑台湾的高校地理位置、高校所处地区经济水平、高校公私立性质的基础上,选取了台湾国立东华大学花师教育学院幼儿教育系、台湾亚洲大学(私立)人文社会学院幼儿教育系、台湾首府大学(公立)人文教育学院幼儿教育系,以及台湾新竹教育大学、台北市立教育大学的幼儿教育系课程规划进行分析,现将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计的特点阐述如下。

一、职业性

“高等教育的职业性既是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更是一个意义重大的实践问题。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教育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这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高等教育过于强调学术性,而职业性总被有意无意地忽视,致使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出现缺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职业性的把握关系到高等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1]在台湾这样高学历化的地区,就业难的问题显得更为严重。台湾劳委会统计长郑文渊指出,全球经济成长放缓、台湾薪资水平成长有限、物价上涨冲击消费意愿等造成台湾招聘岗位大幅度减少,这是台湾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人口仅2000多万的台湾高校林立,竟达到160余所,高校招生率过高(近几年都在95%左右),毕业生人数过多,这是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另一重要原因。这种背景下,台湾高校幼儿教育专业职前培养课程设计试图通过加强职业性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力求使学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立于不败之地。

(一)课程开设以教育实践为导向

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对于职业性的强调首先体现在课程开设以能力本位为导向。台湾高校根据社会对于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的要求和自身教育目标定位,明确细分了幼儿教师的核心能力,如理解幼儿专业知能、幼儿教育专业知能、幼儿教学创新及反思能力、儿童媒介识读能力等,并切实将这些职业核心能力渗透到课程设计与实施中去,通过能力本位的课程设计与实施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如,通过《幼儿园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幼儿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理论,了解幼儿教育课程的目标和结构,分析幼儿园课程纲要,讨论幼儿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相关议题,练习设计统整性的幼儿园课程活动。通过为期1学年、4学分的《幼稚园教材教法》学习使学生掌握身心领域、语文领域、艺术领域、探索领域,以及各领域之教材教法。透过课堂讲述、讨论、坊间教具教材评析、教具教材设计与教学演示,培养学生的幼儿园教学实务知识与能力。通过《幼儿语言表达》培养学生了解幼儿语言的获得与学习,提高学生与幼儿之间的语言交流能力,并探讨常见的语言问题与母语之外的语言学习相关课题等。通过《幼儿行为观察》使学生重视对幼儿行为的观察,并掌握观察幼儿行为的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通过《幼儿学习环境设计》使学生了解学习环境与幼儿发展之间的关系,掌握学习环境设计的基本理论和理念,学会分析幼儿环境常遇见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幼儿评量与辅导》使学生掌握对幼儿进行人格、气质、身体动作、感觉、智力的评量、评分及解释。通过《幼儿教具设计与应用》使学生掌握搜集材料自制教具的能力,学会应用、保管、收纳和保管教具。其次,台湾高校幼儿教育专业课程实施注意将能力本位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实践。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模拟实践为主线,例如教师会给学生抛出一个论题请同学们运用相关知识讨论、作报告。二是在课堂之外,幼儿教育专业学生必须有大量的幼稚园见实习及详实的相关记录,此外,还可以通过工作坊、幼教周、喜乐夏令营、幼儿辅导个案研讨会、健康儿童夏令营等途径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台湾高校对于幼儿教师的培养还广泛采用跨系学习方式,以便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为优质、更为专业的教育资源,如《键盘乐》在艺术系上,《英语教材教法》在外语系上。

(二)专业教育和师范教育紧密结合

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计的职业性还体现在将专业教育和师范教育紧密相结合,将专业要修习的课程和获取幼儿教师资格证书必须修习的师资培育类课程相结合上。在台湾,修习师资培育类课程获得《幼稚园教师教育学程学分证明书》是取得幼稚园教师资格证书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为了提升幼教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台湾高校普遍将幼儿教师师资培育类课程融于学生的学程之中。从台湾首府大学幼儿教育系师资培育课程表(表1)可以看出,这些课程是保证和提升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的必要课程。

台湾“教育部”颁布的《大学校院教育学课程师资及设立标准》《幼稚园教师职前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科目及学分》都明确规定幼儿教师的学程中至少要修习26学分的师资培育课程(各校幼儿教育系规定的具体学分数不尽相同)。各校师资培育学程之具体科目、学分数、每学期修习学分数之上限及修业期程由各校拟定,报经“教育部”核定批准后方可实施。师资培育类课程大部分为必修课程,且和幼儿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重叠,剩余为限选,但是无论是必修还是限选,它们都和幼儿教师的基本素养、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密切相关。学生必须修满至少26学分才可能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证书,才可能从事幼儿教师一职,这样一来,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就将平时学习和幼儿教师资格证书的获取紧密结合起来,“硬性”地促使学生认真学习师资培训类相关课程。前页为台湾首府大学人文教育学院幼儿教育系规定未来的幼稚园教师职前培养过程中必须修习的师资培育课程(26学分,见表1):

此外,台湾高校在专业学习的同时极为重视师德教育。虽然自古以来教师的师德被人们所重视,但是当下层出不穷的教育问题反映出师德问题仍旧是教师教育的软肋,师德教育迫在眉睫。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普遍重视师德的塑造,例如专门开设《幼教人员专业伦理》课程,用一学期时间来学习,旨在培养幼儿教师的专业伦理知能,并以议题讨论、幼教现场案例收集和邀请幼教工作者实务分享的方式,从不同的主体提出不同观点,探究幼教人员专业伦理相关议题,议题内容丰富、涵盖国内外,主要包括:幼儿教保育的内涵、幼儿教保专业伦理、伦理规范与伦理两难、幼教人员伦理守则、幼教人员的角色与言行举止、幼教人员与幼儿家长关系、幼教人员与园所主管同侪关系、实习老师的专业伦理、与幼教人员的生涯规划与专业成长等。最终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和相关议题的探讨,理解和内化幼儿教师职业伦理。

(三)开拓系统的课程结构

台湾高校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思考如何提高高等教育的职业性,并在向欧美、日本等国家学习的过程中,借以开拓系统的课程结构增强学生学习的系统性,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横向来看,《大学校院教育学课程师资及设立标准》规定国民小学和幼稚园教师教育学程必须包括教学基本学科课程、教育基础课程、教育方法学课程、及教育实习课程四类。从台湾国立东华大学花师教育学院幼儿教育系等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计来看,其学程主要包括通识学程和系学士班主修学程两大类,通识学程类似于我国大陆的校级公共课程,系学士班主修课主要包含学院基础学程、幼儿教育系核心学程、本系学士班专业选修学程(一般为多选一)和一个副修学程。幼儿教育系非师培生毕业时不得少于128学分,师培生不得少于148学分,二者相差的学分主要集中于专业选修学程上。从具体内容可以将这些课程分为研究法类课程、儿童发展类课程、儿童教育学类课程、保育与家政学类课程、媒体类课程、创意类课程、管理类课程、社会学类课程、特殊教育类课程等模块,每一模块又包含具体的多门科目,如媒体类课程包括媒介传播、儿童刊物编辑与制作、儿童广电节目企划、儿童多媒体的设计与制作等。

纵向来看,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计层次清晰、相互衔接、层层递进,例如在入学的前两年,课程主要以通识课程、学院基础课程为主,并逐年增加幼儿教育系核心课程和学士班的专业选修课程,通识课程和学院基础课程同步减少。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学生还必须参加为期至少8周的幼儿园实习,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其次,该专业学生4年的学分(包括选修)的分配也较为适宜,大一42学分左右,大二51学分左右,大三63学分左右,大四只有31学分左右,选修科目比例大,课程弹性大,毕业时只要按规定修够要求的学分即可。除此之外,台湾高校幼儿教育专业课程设计以社会需求为重要依据,切实力行,从学生一入学就直接指明了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的职业和就业方向。以下为东华大学花师教育学院幼儿教育系的纵向学程规划图:

二、基础性

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计的基础性,体现在课程设计凸显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基础课程,这类课程主要包括技能和理论两块内容。台湾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计紧密围绕其专业培养目标,狠抓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其重视综合素质教育和强化专业素养的特点直接反映着课程设计的基础性特征。

(一)重视综合素养教育

从选取的5所高校幼儿教育专业课程规划来看,通识教育在台湾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备受重视。

台湾高校普遍重视通识教育,在课程设计上凸显了内容的丰富性和必修选修安排的适宜性。一般来说,大部分台湾高校的通识课程主要包含文学(包括赏析与写作)、英语(包括阅读、听讲、写作和实用)、计算机、军事与国防、体育、生活应用、人文、社会、科学九大领域,这九项是台湾高校规定的要成为台湾合格公民必须要修习的领域,藉以形成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综合素养。针对学生兴趣和某些领域具体内容的多样性,在生活应用、人文、社会、科学四个领域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科目,例如人文艺术创意、伦理学议题、休闲与当代社会、人权与民主、全球化议题、环境变迁与永续发展等,学生可以在这四个领域进行选修,具有一定的自由度。从台湾亚洲大学幼儿教育系的学程来看,从大学4年期间,学生每年都要对这些领域中的某几个取得一定的学分,生活应用、人文、社会、科学四个领域学生只要每学期选取每个领域的一个科目即可。

(二)强化专业基本素养教育

在台湾,大部分的幼儿教育专业开办于师范院校,隶属于教育学院或人文教育学院。各院基础课程非常强调师范生的基本素养,普遍为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开设了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教育行政、教育哲学、教育研究法、心理测量与统计、教育经典研读、教育社会学、教师职业道德、特殊儿童发展与教育等科目。台湾高校幼儿教育专业的专业理论课程包括认识幼儿和认识幼儿教育两项。在认识幼儿方面,开设了幼儿发展与保育、幼儿心理学、幼儿语表达、幼儿文学、特殊幼儿教育、儿童早期阅读与发展、幼儿自主游戏理论与实务、幼儿议题探讨等课程。在认识幼儿教育方面,主要开设了幼儿教育概论、亲职教育、幼教思潮、学前融合教育、幼教课程模式研究、幼教统整教学课程发展、各国幼儿教育比较研究、幼教专题研究、感觉统合研究等课程。我们从幼儿教育专业的学院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门类的多样性可以看出,台湾高校重视学生专业理论素养的养成。除此之外,从台湾高校幼儿教育系师资力量来看,教授理论课的教师大部分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博士,或职称高且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在打造学生专业能力方面,学校除了设置大量的专业必修课程,同时也围绕幼儿教师必须的核心能力开设了大量的选修课程,除了我国大陆大多数高校开设的领域教学法课程以外,还有大量的专门培养幼儿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课程,如幼儿行为观察、幼儿园学习环境设计、幼儿行为辅导、幼儿班级经营、幼儿评量与辅导、儿童节奏乐、儿童歌曲与创作、键盘乐等。

三、前瞻性

课程是教育走向实践的桥梁,只有具有前瞻性的课程设计才可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人才,才能使教育先行落到实处。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计具有时代性特点。

(一)首先重视特殊教育

从台湾高校学前教育的课程设计来看,大部分学校不仅在学院基础课程中开设了《特殊儿童教育概论》,而且在专业必修课程中开设了《特殊幼儿教育概论》《幼儿行为观察》《幼儿游戏治疗》《幼儿行为辅导》等科目。《特殊幼儿教育》的课程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实行学前阶段特殊幼儿教育之专业知能与素养;激发接纳有特殊需要之幼儿的教育爱,养成有爱无碍之精神;培养实行学前融合教育课程设计之专业知能与家长沟通之能力。《幼儿行为辅导》的课程纲要指出:要通过课程的学习认识、理解、辨别幼儿健康发展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及其成因、辅导策略。能和幼儿建立良好关系,应用教育家满足孩子需求的信念与策略教保幼儿,并经常反省思考自己的辅导信念与态度。”

(二)其次重视研究能力的培养

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计,他们在学院基础课程中开设了《教育研究法》《心理与教育统计》《幼儿行为观察》等多门课程专门培养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甚至个别高校还专门开设了《质的研究法》《量的研究法》等课程,课程纲要中明确指出:“这些课程旨在建立学生对基本教育研究法的概念;彻底了解基础的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所涵盖之理论与在研究中的应用、计算基础的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所涵盖之各个统计数,培养应用SPSS pc+ 统计软件包分析教材中之统计问题、将分析结果做适当呈现与诠释等能力。除此之外,台湾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大量采用学生分组研究、做汇报,教师归纳、提升的形式,甚至大部分课程的期末考试,也采用独立研究、撰写论文、做汇报的形式进行,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将教育研究能力的基本理论运用于实践当中,切实形成学生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四、开放性

在课程设计的开放性方面,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培养目标的开放性

从培养目标来看,大部分高校重视学生未来生涯发展,强调学生兴趣的多样性和未来从事工种多种可能性,以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因此,台湾高校将幼儿教育专业不仅要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理论、专业实践能力的人才,而且要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国际视野,不但要将培养目标定位于托幼机构从业人员,而且要广泛涉及家庭教育专业人员、幼儿文化创意产业人员、幼儿文化产业行政人员、教育行政人员、幼儿园教育科研机构研究人员、课后照顾中心保姆(如安亲班保姆)、特幼照顾人员等。

(二)课程内容的开放性

从课程内容来看,除了设置常规课程,还善于向美国、日本、中国大陆等国家和地区学习,引进了多种学前教育课程模式和教学法,并以选修课和必修课的形式开设,例如:意大利的方案课程、德国华德福课程、美国的高瞻课程、中国大陆的行为课程和五指活动课程、德国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意大利的蒙台梭利教学法、匈牙利的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瑞士的达克罗斯音乐教学法等。除此之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的视野和大教育观,例如台湾高校开设了一定量的家庭教育、家政服务、社会教育科目,强调儿童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强调儿童是在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良性的影响下健康成长的个体。

(三)培养方式的开放性

首先,培养方式灵活。台湾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逐渐向开放型转变主要体现在各种类型的大学或学院均可以开设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课程,培养学前教育师资。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在1994年颁布的《师资培育法》及《大学校院教育学课程师资及设立标准》中规定:任何一所大学或学院只要设有26个学分的幼儿教师师资培育课程,都能招收幼儿教师专业的学生。这就在政策上准许非师范类的大学和学院加入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行列,标志着台湾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制从最初的单一形式不断向多样化、开放型的模式转型。

其次,步出课堂的学生培养方式。台湾高校幼教专业的学生必须在毕业前参加至少30场的幼儿教育专题讲座,而且要对讲座的时间、地点、内容、启示等做详细的笔录,并得到系部相关部门盖章方可承认和存档;除了大一修习一年的《服务与学习》0学分之外,学生在毕业前必须参加至少8小时的志工服务,如义务清洁校园活动,有的学校甚至规定学生每周必须有30分钟的志工活动;除了三、四年级幼稚园教学实习的6学分和平时的参观幼稚园、见习、试教外,学生在三、四年级须自行见习或通过幼稚园教师的介绍,提交至少160小时的个人实习纪录,并要在得到认证之后存档。除此之外,还针对幼儿专业开设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参加儿童夏令营、幼儿教玩具制作比赛、幼儿辅导个案讨论会等。

【参考文献】

[1] 刘国磊.高等教育的职业性发展规律[J].教育学术月刊,2012,(06).

[2] 黄新宪.台湾教育的重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 黄新宪.台湾教育的历史转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4] 钟启泉.课程设计基础[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5]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 陈琦,吕苹.台湾幼儿教师教育发展的历史与启示[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01):29-36.

[7] 张杰.台湾学前教育研究概况[J].教育科学研究,1992,(05):33-37.

[8] 毛曙阳.台湾幼教师资培养简述[J].学前教育研究,1995,(01):56-58.

[9] 黄富顺.台湾技职教育新近发展与特色[J].教育发展研究,2009,(06):45-49.

[10] 任建龙,吴振东.台湾高校关于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的研究综述[J].儿童发展研究,2011,(04):1-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