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分析

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分析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2 17:42:4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分析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分析

篇1

前言

2002-2012年十年间,是中国煤炭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国煤炭工业异常迅猛发展,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提供了主导能源保证,同时煤矿又伴随着无尽的安全忧伤!从辽宁阜新“2・14”特别重大事故惨痛的教训,到黑龙江七台河特别重大煤尘事故,再到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给我们一次次的敲醒了安全警钟。国家本着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负责任的精神,正确提出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又提出了“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明确了安全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

1 我们煤矿安全生产现状

2006年我国煤炭总量超过23亿吨,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为2.04,22011年全国煤炭产量达到35亿吨,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为0.564,同比下降24.6%,死亡人数1973人,同比减少460人,死亡人数首次降至2000人以内,同时并创造了一批像神华神东煤炭集团这样的高产高效矿井企业。但煤矿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分析煤矿安全生产的现状、特点和规律,研究存在的问题,探讨控制对策,对促进我国煤矿持续健康发展、适应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2 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因素是复杂的、综合的,国有煤矿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全方位的。分析表明,国有煤矿安全生产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煤矿从上至下存在较严重的急功近利的思想。表现为或在煤炭市场恢复性好转的形势下急于摆脱困境;或在采掘失调情况下急于恢复正常生产;可以说每起煤矿重特大事故均与此相关。

(2)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权威性不高、监察工作机制有待完善,工作效率有待提高。安全监察人员的工作效率、技术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尚不能满足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的需要。

(3)随着矿井的延深,煤矿自然灾害的危险性在增加,灾害治理的难度加大。表现在瓦斯涌出量越来越高、矿山压力增大,灾害治理更加复杂。

(4)防灾措施缺乏针对性,且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大量存在

(5)现场管理不力、“三违”屡禁不止。2002年80%以上的重特大事故是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造成的。

(6)安全欠帐大,装备状况差,防灾系统不完善,设备失爆或不防爆现象严重。

(7)事故应急措施不力,装备不到位,人员缺乏避灾自救训练。入井人员不随身携带自救器的现象相当普遍。

(8)职工综合素质低,自我保护意识差,缺乏有针对性的培训。据2002年开展的全国煤矿安全状况调查,大中型煤矿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职工仅占5.44%;中小型煤矿中,平均每处煤矿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职工不足3人。

2 煤矿安全培训现状

2.1 煤矿安全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安全是煤炭生产永恒的主题,安全教育培训是抓好煤矿安全工作,降低煤矿事故的重要措施和手段之一。要提高煤矿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通过安全教育培训,不断的向职工灌输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以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素质,使职工牢固树立生产必须安全的观念,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安全生产。

2.2 我国煤矿安全培训存在的问题

纵观我国煤矿安全培训发展滞后显现的问题 ,有以下几方面:

(1)煤炭企业未能真正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意识树立得并不牢固。

(2)安全防范措施得不到进一步落实,其管理、技术、安全层面上的监督、监察不到位,岂不是安全管理工作上的悲哀!

(3)职工整体安全素质得不到有效提升,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本质不具备安全资质,潜在的个中安全危机,又谁能说得清楚。

(4)煤炭行业各级领导真正能把安全管理放在首位,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法律法规,查处各类重大事故隐患,那么,重大的事故也可能得到有效地遏制。

(5)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搞好矿井安全生产,不一定在每个单位都能凑效,其中管理存在的不足又不能不说与培训工作跟不上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3 重点抓好煤矿安全培训工作

3.1 如何搞好煤矿安全培训

搞好安全教育培训,首先,要做好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明确工作思路,提出工作目标,它将总揽全局,指导全年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安全教育培训计划要做到:一是紧紧围绕以人为本;二是培训计划要内容丰富多彩;三是安全教育培训意义重大;四是培训计划要突出重点。

(1)安全教育培训计划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安全教育培训思路

马克思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三要素中,人是首要的,最活跃的能动要素。在生产活动中,人是占主导地位的,因此,人的行为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是事故发生与否的关键。

(2)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内容丰富

任何一种教育,如果其内容单调无味,都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安全教育也不例外。在深刻领会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丰富安全教育的内容,讲安全法规的同时将安全的经验、教训和鲜活的事故案例溶入其中。

(3)安全教育培训意义重大

著名的海因里希法则表明只有一次会出现重伤或死亡事故的严重后果。因此,许多违章者用又不会出事,很多人都象这样干为借口,使违章行为屡禁不止。

(4)安全教育培训计划突出重点

班组长作为一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安全生产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班组长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操作技能水平,是非常有意义的。

3.2 完善国家安全培训机构的行业管理制度

(1)严峻的安全形势,安全培训工作显得尤其重要。煤矿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别高管人员首先要具备安全资质,并认真负责地加强此方面工作的领导。

(2)鉴于《矿长安全资格证》和《矿长资格证》获取培训内容、培训所需学时、培训方式有相同之处,考虑合“二证”为《矿长安全执业资格证》。

(3)针对煤矿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不尽一致,对培训及复训考核可借鉴安全注册工程师考取办法,在每次培训(复训)前,由国家统一集中封闭考试,合格者可不必参加其脱产培训,从而可将低培训成本;对于未能通过考试者,必须参加统一脱产培训,严格“准入关”。

篇2

关键词:

煤矿事故;事故统计;安全生产;河南省

随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2013〕99号)等政府指令性文件的相继出台,河南省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扎实推进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督促和帮助全省煤矿企业不断提高生产安全水平和开采技术能力。近年来,河南省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从总体上看持续保持良好状态,但生产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伤亡事故始终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消除。事故统计分析作为安全生产监管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既可以对安全生产监管重点环节作出评判预测,也可以为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制订安全生产政策、规划和措施提供依据。目前国内有许多学者对我国安全生产事故情况进行了大量研究[1],其中北京理工大学黄平等统计分析了1949年至2011年间我国安全生产事故数据,通过“人、设备、环境、制度”等方面进行事故致因因素和影响危害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措施[2];湖南科技大学汤德明等统计分析2010年至2012年湖南省煤矿安全生产事故数据,对湖南省煤矿事故频发原因及危害进行了分析[3];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王海生对2013年国内煤矿生产安全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4];北京理工大学李才生等不间断地对2014年全国生产安全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5-10]。本文重点对2014年度河南省煤矿生产安全伤亡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2010—2014年近5年河南省煤矿的生产安全伤亡事故情况,从煤矿类型、统计单位、事故类型、事故发生时间等几个方面开展分析比对工作,为了解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趋势,进一步促进河南省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有序开展,制订更具针对性的年度安全生产监管计划提供一定参考。

1事故数据

2014年,河南省煤矿共发生伤亡事故20起,死亡47人,重伤1人,百万吨死亡率为0.348。其中,发生3~9人较大事故5起,死亡20人;发生10~29人重大事故1起,死亡13人;未发生特别重大事故,同比持平。2010—2014年近5年河南煤矿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趋势如图1所示。

2事故统计分析

按煤矿类型分,骨干、地方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及百万吨死亡率同比上升。骨干煤矿企业发生伤亡事故16起,死亡38人,同比事故起数增加11起,上升220.0%,死亡人数增加37人;原煤产量为12797.16万t,同比减少1277.16万t,下降9.1%。百万吨死亡率为0.297,同比增加0.290。地方煤矿发生伤亡事故4起,死亡9人,同比起数增加1起,上升33.3%,死亡人数同比持平;原煤产量724.15万t,同比减少532.25万t,下降42.4%。百万吨死亡率为1.243,同比增加0.527。在2类煤矿事故中,骨干煤矿企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80.00%和80.85%;地方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20.00%和19.15%。按统计单位划分,煤矿伤亡事故同比均出现上升。发生煤矿事故的8个统计单位中,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均出现上升(表1)。

按事故类型划分,顶板事故死亡人数最多。在全省煤矿各类事故中,发生顶板事故14起,死亡29人,同比增加13起、29人;发生瓦斯事故1起,死亡13人,同比增加1起、13人;发生运输事故3起,死亡3人,同比增加2起、2人;未发生机电事故,同比减少1起、1人;未发生放炮事故,同比减少1起;未发生水害事故,同比减少1起、7人;未发生火灾事故,同比减少1起、1人;发生其他事故2起,死亡2人,同比起数持平,死亡人数增加2人。按事故发生的时间划分,3月份事故死亡人数最多。3月份事故死亡19人,居第一位;8月份事故死亡13人,居第二位。5、8月份发生事故起数最多,各6起。1、2、4、6月份未发生伤亡事故(图2)。近5年煤矿较大伤亡事故情况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2014年全省煤矿共发生一次死亡3~9人较大事故5起,死亡20人,同比增加4起、13人。近5年煤矿重特大伤亡事故情况如图4所示,从图4可以看出,2014年全省煤矿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特大事故1起,死亡13人,同比增加1起、13人。

3结论

通过对2014河南省煤矿安全生产伤亡事故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全省煤矿共发生伤亡事故20起,死亡47人,重伤1人,同比增加12起、死亡人数增加37人;百万吨死亡率为0.348,同比增加0.283。其中,发生3~9人较大事故5起,死亡20人,同比增加4起、13人;发生10~29人重大事故1起,死亡13人,同比增加1起、13人;未发生特别重大事故,同比持平。(2)全省煤矿安全形势较往年水平略有波动但总体平稳,骨干型煤矿的安全监管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针对顶板及运输的事故隐患需要重点检查。

参考文献:

[1]李丽,刘新,康华,等.基于2010—2014年年度事故统计的我国安全生产形势分析[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15,16(2):77-79.

[2]黄平,李晋杰,杨珊.中国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C]//(沈阳)国际安全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

[3]汤德明,施式亮.2010—2012年湖南省煤矿事故统计分析及预防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7):36-37.

[4]王海生.2013年国内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J].中州煤炭,2014(9):77-79,93.

[5]李生才,笑蕾.2014年1—2月国内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4,14(2):314-316.

[6]李生才,笑蕾.2014年3—4月国内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4,14(3):346-348.

[7]李生才,笑蕾.2014年5—6月国内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4,14(4):354-356.

[8]李生才,笑蕾.2014年7—8月国内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4,14(5):350-352.

篇3

关键词: 促进;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Key words: promote;coal enterprises;safety culture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D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6-0184-02

1 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

安全文化是企业管理技术的灵魂科学,它发挥文化的功能来进行安全管理,是安全管理发展的新阶段。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系统工程。实践证明,各种事故是可防、可治的,事故的发生从表面上看有很多偶然性因素,但几乎每起事故的背后都存在着诸如安全观念淡薄、安全措施不到位的必然性因素。落后的安全生产意识是煤炭企业强化安全文化建设的“绊脚石”,惰性思想观念使得企业难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

安全文化融汇现代企业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价值观念、群体意识、道德规范等多方面内容,对于它的内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深入理解:

①安全文化是企业的一种物质文化。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剧,市场的逐步开放使得企业拥有了更大的市场,但所面临的市场竞争也逐步加剧。在此背景下,扎实而有容的企业文化便成为支撑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积淀。煤炭企业要有一定数量的企业安全文化阵地,美观整洁的厂容厂貌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

②安全文化是企业的一种行为文化。它包括全体职工要具有明确的行为规范,各级领导干部具有优良的工作作风,能够较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职工队伍具备良好的素质等。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煤炭企业首先要着力打造具有企业特色的物质文化,设定一个长远的经营目标,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技术装备,以及坚持对职工的技术培训来实现经营目标,努力践行安全文化建设目标。

③安全文化属于企业的一种观念文化。它是一个企业要培养和体现职工群体意志、激励职工奋发向上的企业精神。

2 安全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从某种程度来讲,安全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都是企业职工,都是通过思想层面的教育引导职工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二者的教育内容、工作目标和工作形式有共通性。作为煤炭企业,应该正视安全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内在联系,积极尝试各种途径将二者有机融合,使二者的效能得以充分发挥。

煤炭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企业精神和群体意识,它涵盖了社会道德以及企业内部的管理文化、制度文化、经济政策和职工文化等内容。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从政工管理的视角而逐步开展的思想教育工作。煤炭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要以思想政治工作为积奠才能逐步开展。煤炭企业要积极做好动态分析后续工作,及时把握员工思想脉搏,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稳定员工思想、稳定员工队伍:一是统一员工思想、形成共识、协调步伐;二是认真做好员工来信来访工作,及时倾听员工呼声;三是把企业生产经营的难点和员工关心的热点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把握新特点,突出针对性,努力使各生产班组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得更扎实、更具有成效;四是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为企业中心工作服务,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优质服务工作的全过程。

3 如何构建煤炭企业的安全文化

①要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始终把安全作为企业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坚持以践行“诚信、责任、创新、奉献”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紧紧围绕安全生产各项目标任务,大力营造浓厚的安全舆论氛围和安全文化氛围,牢固树立“风险可以防范,失误应该避免,事故能够控制”的安全理念,注重以文化的力量引领安全生产、推动安全发展,不断培育企业安全文化。通过多年实践,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安全理念看得见、安全制度看得见、安全行为看得见、安全过程看得见、安全典型看得见、安全结果看得见”的企业安全文化体系,让安全文化外化于形,固化于制、内化于心,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落实全员责任,消除风险隐患。

②坚持“以人为本”,要从制度上落实、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要从管理上落实,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要排查治理隐患,落实安全措施,加大安全生产的资金投入,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和安全生产设施,打好安全基础,并建立事故应急预案和事故救援体系,提高煤炭企业事故预防和抗灾能力。

③要以打造空中安全线的层次推进安全文化建设,重点抓好以“安全如天、生命至上”为核心的精神文化建设,积极推进企业“源”文化观的塑造、传播、落地,打造典型特色车间班组文化建设,推进煤炭企业特色安全文化建设,不断改进完善各类安全规章制度,全面推进现场安全作业标准化建设。同时,着力巩固安全文化建设成果,始终把握安全主题,进一步凝聚安全文化理念,提高全员参与度,增强工作主动性,注重管理实践与突破,提升安全文化软实力,确保煤矿生产的本质安全。

④努力提升,强化安全生产基础。坚持4个制度:长期坚持节假日轮流值班和重点时段和特殊时期24小时驻矿制度;坚持领导带队检查工作制度和值班制度;坚持每周例会和召开煤矿安全形势分析会制度;坚持股室包矿制度。发挥其质量标准化工作示范作用,在各资源整合煤矿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促进安全生产水平不断提升;在项目建设当中,针对煤矿井下系统破坏严重,地质条件复杂的现状,积极争取升级改造项目建设资金,按照慎重启封、维修整改、建设提高的思路,严格按标准进行巷道维修、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等工程建设,添置各类安全仪器和设备,推进资源整合煤矿升级改造项目建设进度;抓紧矿产资源整合项目开采设计、安全专篇审查、报批工作,落实安全大检查,每次大检查有安排,有目标,有结果,消除安全隐患,提高煤矿本质安全水平。

4 结束语

强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就必须建立全员的安全文化承诺系统。要强化监管,狠抓隐患整改。将日常安全检查和重要时段安全大排查相结合,将联合大检查与煤炭局专项检查相结合,重点针对煤矿“七条规定”落实情况和“一通三防”、雨季“三防”、顶板管理和机电提升运输管理情况进行检查,针对不同时段不同特点,强化煤矿安全动态监管。同时完善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严守“以人为本,安全为天,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抓好应急处置环节,落实煤矿兼职救护队伍建设,为遏制重特大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供全面系统、科学有效的处置办法。最后要健全网络,提高信息化水平。推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信息系统,实现煤矿至国家系统内统一管理,提高煤矿信息化建设。总之,煤炭企业要切实抓好安全文化建设工作,为职工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篇4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深化年”活动,深化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大力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强化风险预控和安全应急管理;坚持依法依规生产经营,加强安全监管与执法检查,强化安全生产管理综合评估、安全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巩固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的大好局面,为实现全市煤炭工业又快又好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奋斗目标

1.安全生产控制目标: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省、市下达指标以内,有效控制零星事故,杜绝两人以上事故,力争实现安全年。

2.原煤生产控制目标:全市煤矿严格按核定生产能力组织生产,原煤产量控制在397万吨以内。

3.“三项”建设目标:官桥、井亭煤矿达到二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和市级“双基”建设矿井,其他矿井达到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和省级“双基”建设先进矿井,煤矿保持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综合评估达到A级,其他矿井安全评估达到B级;煤矿继续保持现代化矿井成果,、煤矿实现机械化采煤,其他矿井实现掘进机械化运输。

4.职业化队伍建设目标:煤矿建成职业化队伍示范矿井。

三、工作思路

总体围绕“一、二、三、四、五”的工作思路,即:实现一个目标:实现全年安全生产。落实两个责任:局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搞好三项建设:“双基”、安全质量标准化、现代化矿井建设。突出四项重点:技术管理、现场管理、安监队伍建设、职业化水平提升。抓好五个关键:领导干部配置及任职资格、矿领导下井带班值班、区队班组建设、安全生产管理综合评估、矿井可持续发展。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安全监督管理,落实矿井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1.严格依法组织生产。加强对生产现场监督检查,保证安全责任落实进头面,从严查处“三超”、“三违”及超层越界盗采等非法违法生产行为。加强煤炭生产许可证动态管理,严禁无证开采、生产许可证过期失效等非法行为。

2.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下井带班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企业主要负责人(包括实际控制人)和领导班子成员下井带班制度,加大监督考核力度,对每月下井带班的次数、在井下工作时间、下井带班的任务和职责权限、以及考核奖惩办法等认真督查。

3.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形势分析会议。深入分析研究安全生产形势,着力解决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找准工作重点,强化预防安全事故各项保障措施落实,严防各类事故发生。

4.实行安全生产管理综合评估。修订完善综合评估标准,坚持严格、严肃、公平、公正考核,将考核结果在全系统通报,并上报上级领导和部门,根据考核结果挂牌管理,并作为年终评先树优的依据。

5.强化安全目标管理。完善安全生产绩效考核评价体系,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继续完善安全奖励基金和安全责任保证金制度,全面落实安全目标考核办法和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形成“月度考核量化,季度评比总结”的安全考核机制,实行考核结果与年薪挂钩,对成绩突出的表彰奖励,凡完不成安全控制指标的,坚持“一票否决”,取消一切“评先树优”资格。

6.加强煤矿安全监管执法和技术指导。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大安全执法检查的频度、广度和力度,严厉查处所属煤矿的非法违法生产行为。特别是在春节、“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和重要活动期间,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矿井拉网式检查力度,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加大技术指导力度,对煤矿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技术难题,引入专家支持机制,组织专家力量进行技术论证和现场会诊,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技术服务到位。

7.严格责任追究。严肃事故报告制度,严禁隐瞒、谎报、延报、拒报。对于思想不重视、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疏于防范、疏于管理、疏于监督等失职渎职行为,安全生产状况持续被动、重大隐患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理的煤矿主要负责人和驻矿安全稽查站长实施约谈和问责,并给予罚款、暂扣资格证书等行政处罚;对于出现安全生产重大隐患导致煤矿安全事故的,将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从严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8.加强社会监督。充分发挥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的作用,依法维护和落实煤矿职工对安全生产的参与权与监督权,鼓励职工监督举报各类安全隐患,对举报者予以奖励。要进一步畅通安全生产的社会监督渠道,设立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接受人民群众的公开监督。

(二)加强技术基础管理,落实矿井安全生产技术责任

9.健全以总工程师为核心的技术管理体系。总工程师对“一通三防”、防治水和冲击地压防治等技术工作全面负责。集团公司、各煤矿要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要求配齐各级技术管理人员,各类煤矿工程技术人员占企业生产定员总数均不少于5%。集团公司对技术管理部门负责人、各矿总工程师的任命,要征得集团公司总工程师的同意;煤矿企业对总工程师等副职的任命,要征求上一级煤炭管理部门的意见。

10.严格落实总工程师的技术决策和指挥权。矿井的开拓方案,采掘部局,生产系统调整,技术规范、标准、措施的制定,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和新材料的推广应用等主要技术问题由总工程师负责决策,总工程师做出的决策,其他副职不得否定。对重大技术问题要按规定经主要负责人审定或上级管理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凡涉及“三下”开采等特殊开采,要严格按有关规定履行报批手续,组织技术“会诊”,经批准同意后方可组织生产。要坚持优化矿井开拓布局,合理集中生产,减少工作面数量,提高工作面单产单进水平。

11.加强安全生产专业技术服务管理。矿井不能独立完成或必须委托的技术管理工作,如:安全生产评价、宣传教育、安全培训、检测检验等,必须委托具有依法取得相关资质的机构完成。

(三)加强安全基础管理,不断提升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

12.加强区队班组建设。以提高班组长素质,建立科学高效班组管理制度推进班组建设工作,提高班组长待遇,赋予班组长必要权利,最大限度的调动班组长管理的积极性,积极做好金牌班组及班组长、优秀班组及班组长的评选表彰等工作,切实提升区队班组管理水平。、要总结全国金牌班组和全省优秀班组的经验,在全系统进行推广,通过典型引路的方式推动区队班组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

13.严格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立足于“查大系统、治大隐患、防大事故”,突出“一通三防”、防治水和冲击地压三个重点,以及易由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隐患点等,充分发挥专家技术人才作用,从严从深从细排查安全隐患,做到不留死角。坚持完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实行挂牌督办(A、B级市局挂牌督办,要专人负责定期报市局备案,C级矿长挂牌督办),严格执行安全隐患治理措施、责任、资金、期限、应急预案和监控“六落实”。

14.建立以安全生产专业人员为主导的隐患整改效果评价制度。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隐患整改效果评价并上报备案。积极调研实施安全隐患信息管理软件,建立隐患管理数据库,确保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到位。

15.深入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活动。要严格执行《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和《省煤矿安全生产调度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为载体,深入开展达标创建活动,全面提升煤矿井上下安全质量管理和调度质量管理水平。此项工作作为全年的工作重点,局将进行季度考核验收。凡考核不达标的煤矿,当年煤炭生产许可证年检不合格;考核为三级的矿井,当年煤炭生产许可证年检定为基本合格;经整顿逾期仍未达标的,依法予以关闭。

(四)加大安全科技投入,提升矿井技术装备水平

16.加强煤矿开采装备建设。重点推进采煤、掘进、运输装备的技术改造与技术提升,坚持“能上综采上综采、不能上综采上普采、严格控制炮采”的原则,努力提高煤炭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实现减人提效保安。中型矿井要在大力提高装备现代化水平基础上,重点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主要生产系统的可视、可控和无人值守,提高系统自动化、监控化水平。小煤矿要在提高正规办矿水平基础上,以提高采掘机械化水平为重点,加大系统装备升级改造力度,提高煤炭生产集中度和技术装备水平。严格控制炮采,凡是有条件采用机械化开采的,要坚决采用机械化开采。小型煤矿杜绝掘进人力推车,积极推广掘进装载运输机械化(扒皮机)。要大力加强采掘机械装备的综合管理水平,使装备与管理同步提升。

17.强化煤矿“六大系统”管理。制定煤矿已装备的“五大系统”年度完善升级计划,完善相关制度,加强日常管理,确保“五大系统”正常稳定工作。积极调研并装备紧急避险系统。开采3层煤、存在自燃发火危险、受水害威胁的矿井(八一、井亭),2012年6月底前必须完成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2012年底前必须完成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其他矿井到2013年6月底前完成紧急避险系统建设。

18.坚持加大安全投入。按照上级文件规定,据实足额提取安全费用和维简费。制定安全费用、维简费提取和使用计划,专款用于安全技术措施和隐患治理。各单位要加强对煤炭安全费用、维简费提取和使用情况的检查,建立完善煤炭安全费用、维简费和科研费用提取使用情况年度报告制度。

19.坚决淘汰禁用和落后技术装备。按照国家规定,强制淘汰国家明令禁用设备和超过使用年限的老旧杂设备。把好设备进入关和维修关,保证按标准要求使用和维修设备,坚决杜绝伪劣机电产品、无煤安标志产品、非防爆产品。

20.严格执行煤矿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要健全完善矿井设备采购供应管理、入井检验、安装交接验收、巡回检查、定期检测检验、维护保养、检修以及报废淘汰等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尤其加强对架空乘人装置的管理。完善设备管理台账和技术资料档案,加强设备维修检查和运行状况动态管理,各类设备完好率要达到95%及以上。凡发现设备安全管理不到位,检查、维护、更新不及时的,要立即责令整改。

(五)完善应急管理机制,提高矿井安全生产应急处置能力

21.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监测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积极学习借鉴岱庄煤矿风险预控管理法,制定出一套适合矿井自身需要的危险源辨识方案,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发现重大安全隐患或事故征兆要立即预警信息,落实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

22.健全完善预报预警预防机制。加强与气象、防汛等部门联系,签订预报、预警协议,健全防范自然灾害预报预警预防处置机制。突出抓好“调度员10项应急处置权”和“三分钟通知到井下所有人员”落实,严格执行大雨暴雨和易威胁矿井安全生产(如暴风、强雷电等)等灾害性天气停产撤人规定,以及停产撤人情况的逐级上报制度。凡该停产撤人而没有停产撤人或因撤离不及时导致人身伤亡事故的,从严从重追究企业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23.强化应急处置联动机制。不断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并按规定做好评审备案,局将在5月底之前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各矿每年至少要组织一次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其中一次须在5月底前完成。重点加强东西部相邻矿井区域联防,定期交换作业图纸,及时互通生产情况,建立完善预警信息快速传递和共享机制。不断充实八一、两个应急物资储备中心的物资储备,充分发挥其应急救援作用。

24.加强监测监控系统联网管理。生产矿井要不断对监测监控系统进行升级和改造,各煤炭企业要在现有基础上,加强监测监控系统运行管理,各煤矿要把调度规范化和信息化管理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确保系统正常运行,提高矿井保障能力。

25.建立完善全市煤矿矿情及应急管理基础信息库。组织编制《全市煤矿矿情及应急管理基础信息库》,建立全市煤矿基本矿情、应急管理、矿井图纸等档案库,分级管理,定期更新,为紧急情况下应急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着力加强对灾害威胁严重矿井的重点监控,切实提高煤矿生产安全应急管理水平。

(六)严格职业资格准入,推进矿井职业化队伍建设

26.严格从业人员资格准入管理。各煤矿要严格执行上级各部门关于从业人员准入制度的有关规定。对于已上岗达不到资质要求的,要制定计划,采取措施,抓紧整改,凡新任命的矿长、总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的副矿长、副总工程师、科区长、工程技术人员必须达到任职资格。要采取自学、脱产学习、集中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上述人员的资质水平,确保任职资格符合有关规定。

27.充分发挥煤矿专业人才作用。加快煤矿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和生产一线急需技能型人才培养。完善激励考核办法,建立“首席技师”制度,设立“科技创新专项奖励基金”,开展评选“革新创意能手”活动等,培养一批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难题的创新团队。进一步提高采矿、地质、通防、机电、矿建、特殊工种、技术工种等关键人员待遇,形成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良性机制。要通过“派出去、请进来”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方式,培养煤炭系统高级经营管理人员、业务骨干和国际化复合型人才,逐步形成煤炭企业人才培养和管理用人的长效机制。

28.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认真总结矿井安全管理和企业管理经验,精心提炼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安全文化、企业管理理念、企业美好愿景和未来发展蓝图,通过企业电视、报纸、网站、板报等安全专栏,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弘扬培育企业文化,使之成为引领企业发展的职业精神。组织开展好安全生产月和安全警示教育活动,及时宣传推广企业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深入开展安全诚信企业建设活动,把安全发展理念真正落实到每个企业、职工和岗位中,推动安全工作纵深发展。

29.加强队伍的职业保障。要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从制度上维护职工的权力、地位,确保队伍的稳定性。要依法规范劳动用工管理,优先录用受过相应职业教育的人员,按照劳动合同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改革创新用人和分配机制,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使职工享受到企业发展的成果。强化工会群监协管作用,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建立和完善职业安全健康体系,如实申报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情况,研究采取防治井下粉尘、有害气体、高温、噪声等危害的有效措施,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积极开展职业病防治。

(七)强化安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30.加强管理,夯实三级培训体系。按照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抓培训的工作要求,继续完善局(培训中心)、煤矿、区队班组三级培训体系。各煤矿要建全培训机构,完善培训网络,保证培训投入,认真实施年度培训计划,保证参培率和持证上岗率。区队班组要按照有关要求,抓好日常培训,利用班前会每日学一题、每周分析一案例、每月一考等多种形式,组织职工坚持日常学习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1.突出实训,强化职工技能培训。按照各级关于培训工作的要求,今年重点在强化职工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上下功夫,学员经安培机构培训合格回矿后在煤矿实训基地进一步实践、巩固和提高,各煤矿要建立至少能满足2个工种实践操作的教学实训基地,可以利用机修厂和井下废弃巷道建立。

32.跟踪问效,加大抽考工作力度。继续坚持“半年抽考”、“年度总考”考试制度。鼓励煤矿三项岗位人员和一般从业人员加强日常培训,实现“要我学习”向“我要学习”的转变,营造浓厚的自觉学习氛围。

33.强化执法,确保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加大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及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教育和培训活动的记录、档案,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持证上岗情况执法检查力度,凡未经培训即下井作业、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管理干部漏培的,将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对于不按要求整改的矿井,坚决停产整顿。

34.抓好短训,培养煤矿急需人才。充分发挥煤炭大讲堂的作用,根据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实际,适时举办煤矿急需课程培训班。2013年计划举办调度监测监控培训班、采区设计培训班、图纸绘制培训班、验收员培训班、应急预案编制培训班等,加速培养专业技术人员,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智力保障。

(八)以煤为主多元发展,积极探索矿井可持续发展之路

35.转方式、调结构,拉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煤化工、煤建材、煤机制造、港口、铁路物流业、生态旅游等产业。改变粗放式管理,引导矿井向生产、经营并重观念转变,改善煤质,提高煤炭附加值。充分利用京杭运河航运优势,以港为平台,兼并整合已有航运资源,打造沿运河经济带。实现洗选、仓储、配煤、运输物流、服务一条龙产业链,激发煤炭市场活力。

篇5

一、去冬今春枯水期全市能源调度工作的成功做法。

去冬今春枯水期全省能源供需形势十分严峻,我市各级部门和能源企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抓住我市能源生产供应工作的关键环节,相互配合,通力合作,有效地缓解了我市能源生产供应的紧张局面,为我市经济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需要提供了有力保障。具体地讲:

一是供电量显著增加,就全省来讲,我市的供电情况都是比较好的。

二是拉闸限电时间和条次大大减少,从2400多条次减少到530多次。

三是保证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四是蜀南气矿、中石油泸州公司等多方挖潜,基本保证了全市天然气、煤炭、成品油的需求。

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我市能源工作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徐波书记、天任市长十分关心重视能源工作,把枯水期能源调度工作放在全市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多次专题研究能源工作,对能源供应的突出问题专门协调,提出要求。市经贸委、市计委、市物价局等部门和泸州电业局、蜀南气矿、中油泸州销售公司等能源企业立足于抓早抓实,坚决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有效地抑制了调控行业的用能需求,进一步加大了能源点和电网建设,使我市能源的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各县区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牢固树立全局一盘棋的意识,加强了对枯水期能源调度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市上下达的各项任务,特别是坚决落实了丰水期电煤储备和枯水期电煤供应任务。

二是制定了科学的电力分配原则。组织制定了"基数不变、优化增量、确保重点、留有余地、动态调整"的电力分配原则,向各县区下达用电指标,按照"保重点、保稳定、保效益"的调控目标,调整电力供应结构,使电量分配更加合理,用电效率和效益进一步得到提高。

三是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综合协调调度。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在建立完善工作机制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建立了能源调度的部门协调机制,围绕煤、电、气、油、运力、设备检修综合协调、互动调控,经济调节的职能得到进一步发挥和增强,应对枯水期能源短缺矛盾的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初步建立了确保工业经济运行的应急处置机制,制定了枯水期保重点、保安全的电力应急组织方案以及电煤供应应急预案、天然气突发事故等计划外减停气期间应急预案、成品油市场供应预案,完善了部门联动的能源调度指挥体系,进一步强化了枯水期能源调度工作,使有限的能源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二、今冬明春能源面临的形势

从当前的形势分析,我市今冬明春能源供需矛盾总体上进一步缓解,但是由于全省能源结构性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些问题开始进一步凸现,"缺电、缺煤、缺气、缺油"已经成为我市枯水期能源调度的突出矛盾,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是电煤供应紧张进一步加剧。这是影响我市今冬明春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能源供应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市电煤供应和储备量较去年有所下降,日均供电煤不足去年的三分之二,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⑴、省内电煤价格偏低,导致煤炭流向非发电企业和省外,使电厂供煤更加困难。虽然我省电煤价格今年上调了30元/吨,但仍然低于省内工业煤和民用煤价格(约30%),与电煤相差100元/吨左右,也低于外省的电煤价格,致使我市通过水运等方式出川煤炭急剧上升。由于利益驱动,省内电厂与煤矿的供求矛盾日趋突出,加之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尚未出台,枯水期将直接影响我市电煤供应和储备。⑵、因煤矿安全停产整顿,煤炭供应有所减少。⑶、铁路、公路运输紧张,造成我市电煤运输难度加大。

二是电力利用效果较差。与我市所处的四川电网相比,我市平均负荷率低了5-6个百分点,据测算,负荷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相当于每日可增供电量7万千瓦时。去冬今春全市有的县区的电力负荷率低于前年水平,如果按照前年的数据测算,每日就可以增供电量约21万千瓦时,说明用电上大有潜力可挖。

三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压力日趋增大。当前全市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但不容乐观,特别是小煤矿的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我市小煤矿供应电煤的比重超过30%,但许多小煤矿矿井抗灾能力差,安全投入少,矿主受价格上涨的利益驱动,加之年关将近,普遍超能力生产、违章操作、蛮干现象经常发生,甚至已关闭的矿井又死灰复燃,不是个别,致使事故接连不断。

三、坚定信心,把切实做好今冬明春枯水期能源供应的各项工作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

能源供应事关全市经济发展大局。抓好今冬明春枯水期能源调度工作,是当前工业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各县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省、市能源调度工作会议精神,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强化措施,立足于抓早,着力于找准深层次的矛盾攻坚破难,着眼于消除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确保今冬明春能源供应形势继续好于往年,确保我市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电,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㈠、加强发电侧、需求侧管理,千方百计发挥电力潜力。

加强发电侧、需求侧管理是促进科学合理用电、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也是缓解电力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各有关部门、各县区和电力企业要从大局出发,严格执行全市电量分配案,突出重点,有保有压,挖掘发电潜力,提高用电效率,不断促进科学合理节约用电。要建立长效机制,规范、科学地管理。

一是切实制定合理的电量分配方案。科学合理的枯水期电量分配方案是做好枯水期能源生产供应、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基本需要的重要基础。今年,市上将继续按照去年行之有效的"基数不变、优化增量、确保重点、留有余地、动态调整"的电量分配原则,并将电量分配与提高用电负荷率、电煤供应量挂钩,制定下达各地电量分配方案。各地要按照"保稳定、保发展、保重点"的原则,切实组织制定好本地直接分配方案。市电业局要根据发改委、电监会的要求制定出搞好需求侧管理的办法。

二是不断提高用电负荷率。省政府下达的12月到明年4月平均负荷率的目标是83.5%,我是去冬今春未达到目标。市经贸委和泸州电业局要制定具体考核办法,对完成用电负荷率任务较好的县区,给予电量奖励,完成不好的要扣减电量指标。各地要进一步优化用电结构,市物价局、市经贸委要继续检查丰枯、峰谷差别电价政策的执行情况,市经贸委、泸州电业局要制定削峰填谷的办法,提高全市电能利用效率。各地要在确保重点、确保稳定的前提下,拟定一批在电量不足时削峰填谷的企业名单,促使企业主动避峰。

三是努力提高发电设备利用率。各发电企业和企业自备电厂要加强设备运行的维护保养,提高机组完好率。要继续加强对发电企业非计划停机的考核工作,市经贸委要用经济手段督促发电企业积极组织电煤供应,搞好设备检修维护,实现稳发满发,对火电厂因工作不当、缺煤停机等造成的电量损失,要按规定从年度上网计划中扣除。

四是积极争取用电增量。市经贸委、泸州电业局要向省经委、省电力公司积极争取用电指标,最近几天要抓紧

㈡、强化企业的主体作用,千方百计确保电煤供应。

确保枯水期电煤供应是抓好今冬明春能源供应的重点。电煤供应主要是泸县,泸县要把工作落到实处。各部门、主要产煤县区、各类煤矿和发电企业要按照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把电煤供应任务落实到产煤乡(镇),落实到煤矿业主,科学均衡安排煤矿生产和储煤工作,按照"分级负责,明确责任,确保供应"的原则,确保煤矿储煤完成指标,切实做好枯水期电煤的生产供应,确保发电企业稳发满发,当前要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着好充分准备,积极参加省上电煤订货会议。市计委、市经贸委要组织好电力企业、煤炭企业以及运输企业,在12月9日参加全省电煤订货会议,把明年电煤合同、运输计划落到实处。

二是抓好电煤的产运销衔接。煤炭生产企业、电力企业以及运输企业要牢固树立全局意识,提高对保证枯水期能源供应重要性的认识,发挥企业生产、组织和运输的主体作用,增强生产、供应和运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完成电煤的生产、供应和运输任务,确保完成向主力电厂提供电煤的目标任务。

三是加大综合调控力度。加强鼓励电煤供应的政策引导,继续执行当前的电煤协调价格,市物价局要全同有关部门做好实施煤、电价格联动价格政策和电煤价格上调30元/吨的疏导的有关工作,调动煤矿供电煤、储电煤的积极性。市经贸委要会同市计委、市安监局、市交通局、市公安局、市物价局和铁路公司等部门,研究制定确保我市电煤供应任务完成的控制措施和办法,坚决关闭、取缔违规建设的水运码头,对安全、环保不达标的水运码头,要限期进行整改,对关闭整改不力的要严肃查处。要加强煤炭安全生产等许可证的管理,对非法生产和死灰复燃的煤矿以及限期整改后仍不能达到安全生产的煤矿,要坚决依法查处,对不履行电煤供应合同的能源企业,采取停限用电、限制运输等必要措施,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

㈢、加强协调配合,创新工作方式,千方百计提高综合调度能力。

加强枯水期能源供应的综合协调,是做好今冬明春能源调度工作的核心。各县区、各部门、各能源生产运输企业要牢固树立全局意识,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切实做好能源的生产、运输和供应的各项工作。

一是加强煤、电、气、油、运的联动制度。市经贸委要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枯水期能源生产供应的综合协调工作,统一协调指挥全市煤、电、气、油、运生产供应,健全电力、煤炭等能源供应情况预警预测体系,动态分析预测能源生产供应形势;要加强与电力、煤炭、天然气、铁路运输以及水利等部门和企业的联系,定期分析、预测能源生产、供应形势,及时协调解决能源生产、供应等方面出现的重大问题。

二是加强用电信息沟通,建立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市经贸委要会同电力部门,完善加强信息管理的办法,既要让各方知道,又不要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定期在泸州日报等媒体,向社会各县区用电负荷率、各电厂发电设备利用率等重要指标,提前预告计划拉闸限电安排,及时通报对社会和群众有重大影响的突发事件和政府拟采取的措施,让广大人民群众和企业知情,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三是完善能源调度综合协调机制。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部门间的协调沟通,特别是要加强电煤的综合协调,从12月起,市经贸委要组织制定和实施每月召开一次协调调度会议制度,针对枯水期不同时期面临的突出问题,重点是电煤供应和电力供应,研究制定针对性的工作措施,及时协调解决电煤供应和电力供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各级电力调度部门要提前向经贸委(局)通报每月的用电分配计划、实际用电情况、拉闸限电情况、设备运行状况,供用电情况,以有效地指导各地的合理用电工作。

㈣、切实加强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责任重大,抓安全就是抓发展。各县区、各部门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到企业的法人,正确处理好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日常监察与集中整治的关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为能源生产供应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一是开展以煤矿为重点的工矿企业安全生产整治活动。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全市开展以"一通三防"为重点今冬明春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严格煤矿安全标准,从源头上杜绝非法煤矿和无证矿井的生产,凡****年1月13日以后没有取得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煤矿一律不得生产销售。

二是深入开展道路运输安全整治。市公安局、市安监局,特别要加大对运煤汽车超限超载的整治力度,要把出川煤作为整治的重点之一。

三是由市公安局、市经贸委牵头,在市检察院、法院的支持下,继续开展保护电力设施、反窃电的专项整治活动,确保电网安全。

㈤、加大工作目标考核力度,千方百计完成枯水期能源调度工作的各项任务。

篇6

1 引言

“十一五”期间,国家的经济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医药卫生、基础建设、教育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十一五”即将结束的重要阶段,国家制定了“十二五”规划,力争在2015年之前使我国的各项基础建设和医药卫生、教育工作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一切的推动力量就是能源,在我国当前的能源结构中,煤炭是最重要的能源,而煤炭的生产和利用的安全就是这其中最最重要的方面。

2 现行煤炭安全形势、分析与结论

2.1 现行煤炭安全形势

长期以来,全国煤矿通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安全综合治理、重视安全思想教育、强化安全技术培训和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宣传活动等,促进了全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的好转。如国有重点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曾连续多年以平均每年近20%的速度递减,1994年以后国有重点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降到1.2以下。但受诸多方面的因素制约与限制,全国煤矿事故多、伤亡重、经济损失大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好转,致使每年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一直徘徊在六七千人左右,为居于全国个行业之首。

2.2 煤炭安全形势分析

煤矿事故统计

据煤炭工业经济运行中心的统计数据,在1990~2000年的11年间,全国煤炭公生产煤炭126.83亿 t,共死亡66196人,平均百万吨死亡率为5.22.其中,国有重点煤矿生产煤炭52.16亿t,事故死亡6357人,平均百万吨死亡率为1.22;国有地方煤矿产煤22.77亿t,事故死亡10329人,平均百万吨死亡率为4.54;乡镇煤矿产煤50.62亿t,事故死亡47673人,百万吨死亡率为9.49。详细情况见表1-1。安全状况最好的一年是1992年,全年共死亡4942人,当年全国煤矿共生产煤炭10.61亿t,百万吨死亡率为4.65。

3 现代科学管理制度

3.1 传统安全管理制度与现代科学系统管理制度的引入和对比

安全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保障职工的安全,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保护国家和集体的财产不受损失。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开展三方面的工作,即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劳动卫生。其中安全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就是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人们根据实践经验,按时序和方法的改革,把管理总结成为两种对称的管理方法:一是传统科学管理(简称传统管理);二是现代科学系统管理(简称现代管理或系统管理),这是指企业管理的发展,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发展。以下是这两种管理方法的对比:

3.1.1 传统安全管理的特点和内容

(1)特点

主要是依靠方针、政策、法规、制度,凭借经验知觉,靠强制命令,办法是人管人,工作以事后为主。

传统安全管理,虽然能总结事故教训,防止同类事故重复发生,起到促进生产作用,但有其局限性、事后性和表面性,在当今新要求、新科技、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及时实施与推广应用上显得不足,或无能为力。

(2)内容

①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制度。

②实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群众监督、国家监督”相结合的制度。

③职工的工时、休假制度,对女工和未成年的保护。

④职工伤亡事故的处理、登记、报告、统计、分析。

3.1.2 现代安全管理制度的特点和方法

(1)特点

主要是在传统安全管理的基础上,注重系统化、整体化、横向综合化,运用新科技和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强调要素(法规、机构、队伍、人、财、物、时间和信息)管理,办法是完善系统,达到本质安全化,工作以事前为主。

系统管理,是从全系统的危险认识入手,通过对系统本身的分析、检测、评价来认识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或控制危险因素,使系统优化,达到最佳安全程序。

(2)内容

①系统危险性的识别,做到防微杜渐。

②系统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和后果预测。

③事故原因和条件分析。主要是“事前”分析。

④针对系统做可靠性或保障率的分析。

⑤用人机工程的控制,要研究人际关系和最佳配合。

(2) 安全评价制度的引入

为了杜绝或减少事故的发生,人们就要摸索事故发生的规律,采取积极措施,以消除生产建设过程中的危险性或一直危险性的发展,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人们就必须对存在的危险性有充分的认识,在充分解释危险性存在和发生事故可能性的基础上,在对危险性进行分析、评价,再看看究竟会有怎么样的后果,是否需要制定什么技术、管理措施,采取这些措施后,危险性会得到怎么样的消除或抑制,这些需要反复的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制度就是安全评价制度。

4 结论

本文简述了“十二五”时期,我国煤炭安全的形势、现代煤炭科学管理制度以及安全评价制度,综上要实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的安全管理体制,力行现代科学系统管理制度和安全评价制度,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安全第一”的方针,企业和监察机构,职工和群众遵守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划分责任制,才能使我国煤炭安全形势得到一定的改观,才能实现“十二五”规划。

参考文献:

[1] 《煤炭企业安全管理手册》委员会.《煤炭企业安全管理手册》[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3

篇7

2煤炭市场发展现状

2.1煤炭企业经营状况(1)煤炭企业盈利空间受到严重挤压。2013年上半年煤炭行业平均销售毛利率19.5%,较2012年同期回落5.4个百分点。受毛利率下降影响,行业平均销售利润率降至6.7%,同比下降4.8个百分点。行业亏损面扩大至24.7%,较2012年同期上升6.8个百分点。黑龙江、吉林、重庆、四川、云南、安徽、江西7个资源赋存条件较差省区出现全行业亏损。(2)煤炭企业负债规模增加。截至2013年6月末,煤炭行业负债规模较去年同期增加4900亿元,同比增长18.7%。资产负债率提升至62.4%,同比上升2.7个百分点。受到融资规模增加影响,2013年上半年煤炭行业财务费用支出同比增长了12.9%。(3)煤炭企业应收账款显著增加。截至2013年6月末,煤炭行业应收账款净额较去年同期增长539亿元,同比增加18.9%。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69天,较去年增加15天,资金链趋于紧张。2.2煤炭企业应对煤炭市场下行的主要措施(1)开展多元化经营,参与火电、煤化工、物流运输等下游产业,缓释单一行业风险。上半年,我国煤炭市场总体呈现量价齐跌现象(产量下降约3.7%,煤价平均下降约15%),但煤炭企业销售收入总体保持稳定,同比仅减少1.1%,业务多元化起到重要缓冲作用。以中国神华为例,2013年上半年公司发电、运输业务收入比例已提高至30%,非煤业务的盈利增长部分抵消了煤炭业务盈利下降,销售收入不降反增,同比增长4.7%。(2)重点煤炭企业签订长期煤炭购销合同,平抑市场价格波动。自2012年末电煤双轨制实现并轨以来,神华、兖矿、晋煤等一批重点煤炭企业与电厂间通过长约形式签订一年期固定价格合同。在煤炭价格下行的背景下,固定价格长约合同对煤炭企业的保护作用愈发显现。(3)大型煤矿企业继续提高产量,以量补价。在全国煤炭产量同比下降的背景下,大型煤炭企业凭借其稳定的销售渠道和市场控制优势,继续提高产量抢占市场份额。2013年上半年,全国大型煤矿企业原煤产量同比增长16.4%,大型煤矿企业市场占比由2012年上半年的60.6%提高至74.6%,中小型煤炭企业受到较大冲击。(4)提高经营效率,降低期间费用。2013年上半年,煤炭行业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分别同比下降9.2%和7.2%,部分平抑毛利率下降和财务费用上升对利润的影响。2.3政府出台主要政策及救市措施(1)通过资源整合、安全监察等方式,关停小型、存在安全隐患煤矿,缓解产能压力。2013年3月,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联合《关于做好2013年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重点推动四川、贵州、重庆等赋存条件较差地区开展兼并重组和资源整合,计划2013年全国将淘汰煤矿数量1256处,淘汰落后产能6418万t。6月,国家安监总局、煤监局联合制定《煤矿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方案》,对全国所有煤矿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10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要求2015年底全国关闭2000处以上小煤矿。(2)减免地方煤炭税费,降低煤炭企业成本压力,由限制转为鼓励省内煤炭外销。2013年7月,山西省《关于印发进一步促进全省煤炭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增长措施的通知》,暂停提取煤炭企业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和煤矿转产发展基金,吨煤减少成本15元。9月,《关于促进全区煤炭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关措施的通知》,暂停收取煤炭矿产资源补偿费自治区留成部分和煤矿维简费。陕西目前也正在积极筹备出台有关政策,鼓励煤电企业清洁高效就近用煤,加快清理煤炭产运销环节的不合理收费。2012年以来,陕西、河南、重庆、贵州、内蒙古以及山东部分地区相继下调或取消出省煤炭的价格调节基金,调节基金范围在10~200元/t不等。(3)提高进口煤质量管理,减小煤炭进口冲击。2013年5月,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对在国内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和进口商品煤的发热量、灰分、水分和硫分等质量指标进行了明确限定。8月,财政部通知,8月30日起取消褐煤的零进口暂定税率,恢复实施3%的最惠国税率。(4)推动煤电联营、煤化联营,落实项目下游市场。2013年5月,山西煤炭运销集团与山西国际电力集团合并重组,组建晋能集团;8月,义煤集团并入河南煤化集团,成为我国第8家煤炭产能超过1亿t企业。(5)推动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鼓励产业转型升级。2012年末,《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和《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政策》相继制定完成,明确“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的15个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截至目前,已有21个煤炭深加工项目相继获得“路条”,其中包括15个煤制天然气项目、5个煤制烯烃项目和1个煤制油项目。2013年9月,神华宁煤400万t/a煤炭液化项目获得核准,成为“十二五”我国首个获得核准的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6)下放核准权限,激发市场活力。2013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决定取消和下放117项行政审批项目。其中,国家规划矿区内新增年生产能力小于120万t/a的煤矿开发项目,核准权由国家发改委下放至省级投资主管部门,意味着国家发改委以后只负责年产能不小于120万t/a的大型煤矿项目的核准。

篇8

中图分类号:F272.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7(C)-0028-02

煤矿行业是典型的职工劳动强度高、从业危险性高、事故发生率高的“三高行业”。实现煤矿安全生产,是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保证煤炭工业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基础,是保障职工生存发展权利的根本措施,也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当前,煤矿企业正处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的步伐在不断加快,随之而来的是职工的思想异常活跃,矿井稳定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如何从改革、发展、稳定的高度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和激励广大职工脚踏实地干好本职工作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思想政治工作在煤矿企业中的重要地位

近年来,煤矿企业不断深化改革,企业的管理体制、运行模式、薪资体系、用人机制、人员结构、分配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企业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新的思想动态。

另外,煤矿安全事故一直困扰和制约着煤矿经济发展。只有杜绝重大事故,减少零星事故,才能创造宽松的安全环境,更好地保证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然而,实现煤矿企业的本质安全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职工安全意识还没有完全达到要求,安全素质还没有完全提高,安全法制观念还没有完全普及。安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安全思想意识问题,恰恰是思想政治工作上大有可为的领域,是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必须承担起来的重要任务。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煤炭企业发展历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是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不断创造辉煌的有力法宝。在当前煤炭企业重组整合、进行二次创业的新形势下,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加快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全面加强基层思想建设,进一步促进煤炭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认识不清

在日常生产中,部分领导和职工片面地认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独立于企业经营管理之外的工作,既费力耗时,又收效不大,因而忽视了对企业经营管理的促进作用。

在日常工作中的表现就是,出现党政分工、分家和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相脱节的现象。没有把提高思想认识与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创造性紧密结合。

(二)职工的思想观念与形势发展不适应

随着煤矿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特别是职工岗位的调整,会引起职工的高度关注,从而使企业内部的热点、难点问题随之增多,部分职工的思想观念与形势发展的不相适应,会造成一些职工心态失去平衡,大量的思想认识问题和实际问题需要解决。如在煤炭价格不断上涨的条件下,大部分职工对自己收入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希望得到更多的实惠,也希望通过管理体制的改革,更好地发挥自我的价值;在管理体制改革中,职工既想参与竞争,又怕在竞争中被淘汰等,因此职工会产生一些不稳定和不安全的思想。

三、对如何做好煤矿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想法

(一)坚持注重思想政治工作与注重业务工作相结合的原则

思想政治工作是推动企业健康和谐快速发展的助推器,是企业工作能否正常运转的保证;而业务工作又是搞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两者互为条件。如果片面地抓思想政治工作,忽视业务工作,企业效益就无从体现,职工福利得不到很好改善,是不行的。反之只注重业务工作,轻视对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那么一些职工有可能会出现工作散慢,得过且过等不良倾向,从而导致企业无法向前迈进。因此,必须坚持注重思想政治工作与注重业务工作有机结合的原则,才能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二)加强形势任务教育,进一步转变职工思想观念

对形势的看法,直接影响着职工的思想情绪和工作积极性。在管理体制改革中,我们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然而,有些职工把困难看得过重,对发展前景信心不足,甚至怨天尤人、不思进取。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把形势教育作为一个重点,帮助职工正确看待形势,使职工掌握、分析和判断形势的正确方法,增强发展的信心。另外在形势教育中,要做到对症下药,引导职工一分为二地看形势,既要看到不利的一面又要看到有利的一面,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树立信心,从而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企业的改革发展和安全生产等工作中。

(三)增强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在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注重针对性。针对企业深化改革中遇到的新问题,企业要积极引导职工正确认识改革,要让职工深刻理解国家关于煤矿企业改革重大决策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企业各项改革的政策,要讲清企业运行机制。人员结构和职工素质的优化是新时期煤矿企业发展的需要。

同时,针对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前预测组织教育。要依据思想形势分析提出问题,对在完成生产任务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要树立超前意识去预测,把容易出现的问题做为政治教育的内容,用以保障单位的思想建设健康发展。

在做好旨在加强整体思想建设的同时,也必须做好具体人的工作,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解决职工思想和实际问题。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动力,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煤矿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提高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优质服务、经济效益等工作的思想基础,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在工作方法上与时俱进,紧密围绕企业中心工作来安排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应用载体,抓好渗透。

利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做载体,做好常规渗透。生产经营活动是煤矿企业的最基本的活动。必须利用日常经营活动做载体,让思想政治工作有效的渗透其中;利用文化载体,做好特色渗透。企业文化是职工的生活支柱,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最具个性和特色的载体;利用教育阵地,创建学习型班组、学习型岗位,办好岗位培训班、图书阅览室、职工之家,引导职工强化学习意识,使职工形成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营造终身学习理念;利用文化娱乐阵地,以办好职工活动中心,职工运动会等为主体,适时地开展好职工文体活动,用活动来组织职工,用活动来团结职工;利用宣传阵地,以报刊杂志、网络信息、宣传栏等为主体,大力宣传企业的亮点。

(五)调整安全心态,着力打造安全型企业

煤矿企业事故责任者往往存在侥幸心理、麻痹心理、冒险心理等。思想政治工作要针对这些不良心态,主动承担起安全思想教育的任务。安全思想不是生来就有的本能,而是需要长期进行安全理念教育才能达到的效果。

安全管理人员要带着感情抓安全。制度条款是冷冰冰的,人心是热乎乎的。同样的制度规定,生硬地去执行与带着感情去实施效果大不一样。只要把出发点摆正,管理人员的管理行为就容易得到执行,职工就不会产生负面心态,安全工作也才能落到实处。

要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教育和帮助。要经常深入职工中多做细致的调查研究,了解职工的思想状况,帮助职工解除后顾之忧。同时,要加强职工安全思想教育、安全技术知识培训、法律法规教育等,组织职工学习、讨论、分析、借鉴行业内以及本单位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的典型事故案例,不断提高职工安全生产观念、自我保护意识和群体防护水平,增强职工遵守各项安全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

随着安全生产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不断深入,煤矿企业职工的思想异常活跃,思想政治工作也需不断研究新情况、分析新问题、探讨新方式来解决安全生产中出现的各种思想问题,为实现企业的长治久安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现阶段煤矿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新的形势、新的环境,并将思想政治工作围绕和服务于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努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为煤矿企业改革和发展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

作者单位:贵州省六枝工矿集团公司四角田煤炭分公司

篇9

现状增速回落

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显现,多数过热行业明显降温,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需求拉动因素已经趋于稳定。随着源头性需求趋稳和基础性供给能力的迅速提高,煤炭市场供求关系正在趋向缓和。

1月至6月,煤炭产量、销量和消费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速度全面回落,到6月末,全社会煤炭库存1.15亿吨,比年初增加1149万吨。煤炭产需增速减缓,全社会煤炭库存增加,使全国煤炭市场供求趋缓,但区域供求形势不平衡。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煤炭分析师牟其峥认为,煤炭是我国最重要的基础能源,电力、钢铁、建材和化工等重工业增速的减缓在目前已然有所显现,并将直接降低对煤炭的需求,继而又导致对电力需求的降低,最终将形成对煤炭需求欲望的衰退。如,电力用煤的需求增长平稳下移,冶金用煤稀缺资源将遭遇产能过剩,除了电力和钢铁,其他行业如建材、石化等对煤炭需求变化较弱,在经济回落期对其冲击不大。

运输全面提速

如果说,2008年中国煤炭市场的主要矛盾集中体现在煤炭行业和下游用户之间的供求矛盾上,那么,2008年煤炭铁路运输格局的变化则是打破煤炭市场供求平衡的主要矛盾。

1月至6月,铁路共运输煤炭5.25亿万吨,同比增加4494万吨,增长9.4%。在全路货物运输新增总量中,煤炭运输占了很大比例,约占新增总量的58%。全国主要港口煤炭发运完成1.85亿吨,同比增加1945万吨,增长11.8%,增幅同比下降8.2个百分点。截至6月末,全国主要港口煤炭库存1604万吨,比年初增加767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692万吨。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董焰分析认为,我国煤炭资源禀赋和经济布局,决定了以"三西"(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煤炭为主的"西煤东运、南煤北运"的煤炭运输格局。从煤炭运输矿、路、港系统和流向分析,董焰预测,2008年"三西"煤炭铁路外运能力将达到5.40亿吨。除供应沿线1.67亿吨外,通过铁路运到港口的煤炭将达到3.73亿吨。2008年,北方7港通过改造和新建专用泊位,可新增煤炭专用装船泊位10个,新增能力1.25亿吨,使下水港的总装船能力达到3.43亿吨。另外,"三西"煤炭通过公路运输总量预计将达到0.90亿吨,运到港口下水煤炭预计将达到0.30亿吨。总计铁路通道给北方7港的供给量可达到4.03亿吨。根据2008年和2008年北方港口实际下水量超过港口能力分别为24.8%和19.1%的情况分析,2008年港口完成3.90亿吨下水量是可行的。

趋势总体趋缓

对煤炭市场今年下半年走势,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云涛认为,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的进一步深入,高耗能行业对电力的需求将进一步减少,虽然下半年有大量机组投产,但是利用小时数的下降将导致发电量增速的下降。同时,主要大江大河的来水量明显多于去年,水力发电量的增长幅度将高于火力发电量的增长幅度,这也对火力发电量的增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上半年停产的山西地区小煤矿将陆续投入生产,煤炭供给能力将回升,全年煤炭产量的增幅有可能达到或超过9%。总体来看,下半年电煤供求将基本平衡,但电力企业的议价能力将会大大增强。

国电动力经济研究中心周峰预测,2008年煤炭供需可能依然偏紧。他分析,今年上半年,水电发电量同比增长超过20%,抵消了部分火电增长,电厂存煤普遍较多,但由于今年夏天大部分地区气温比常年偏高,电煤将在7月、8月形成一个增幅较高的消耗期。另外,6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煤炭行业可能要经历调整,煤炭产量和煤炭市场可能出现波动,煤炭市场供应总体依然偏紧。

牟其峥提出需要关注的是:动力煤需求增速的减缓实际上是较为有限的,但是,一旦煤、电双方地位发生互换,煤炭企业就失去了定价的话语权。面对高度垄断的电力企业,有利地位的失去对动力煤价格的不利影响远大于需求增长的缓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