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品质教育培训

品质教育培训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3:2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品质教育培训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品质教育培训

篇1

虽然农村劳动力是我国社会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一股重要力量,但通过分析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情况可以发现[1],农村劳动力普遍存在整体素质低下、缺乏一定的职业技能的现象,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是因为相关部门对职业培训与教育提升未予以高度重视,导致农村劳动力对就业或创业存在知识的想法,尤其是贫困农村劳动力长期从事务农或务工,自身综合素质相对低下。针对这种现象,我国已出台关于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与创业各项政策,并且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贫困农村劳动力自身的素质与技能,确保贫困农村劳动力在社会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发挥应有的推动作用。

1贫困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现状

1.1农民基础教育发生分化现象

据研究表明,部分学生专心于学业,在努力学习后已到大城市读大学,而部分学生则在初中毕业走向社会,甚至也存在学生小学辍学的现象。因此,在初中毕业以及小学辍学走向社会的这部分人在外工作多年后因年龄较大或是文化水平较低等原因,重返家乡成为贫困农村劳动力队伍中的一员。

1.2农村经济发展滞后

大部分农民为了谋生不得不离开家乡与土地,因此在城市中均可发现由农民在交通业、建筑业等行业组成了一支极具特色的产业群体。虽然,农民在我国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中可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国际金融危机给劳动密集型企业带来了较大的冲击,部分大龄农民由沿海经济的发达地区重返家乡后无法快速就业。

1.3我国城镇化的推动

城镇化的推动与进展虽然为社会经济框架与生产方式的变革创造了有力机会,但在这一情势下,由于贫困农村农民相对缺乏创新的劳动技能以及市场、生产经验,导致部分农民盲目生产与经营,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赚不到钱,而且也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2贫困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与教育提升的措施

2.1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职业技能培训指依据职业的分类与职业技能标准开展的规范性培训,在贫苦农村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2]:1)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免费技能职业培训:遵循实用、实用等原则,同时分析社会与产业的发展形势,依据劳动者培训的意愿作为导向,针对性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以此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技能,确保其顺利就业或创业;2)积极开展创业培训:针对部分农民缺乏就业户创业意识这一点,相关部门在继续宣传创业培训与实施就业政策的基础上,还应通过培训提高农村农民的创业意识,并且有目的的选择就业项目或是创业经营项目等;同时,依据国家相关政策对家乡创业者实施部分税费减免的政策,针对创业人员提供必要的帮助,例如小额担保贷款、就业培训等,在使用开放性资金方面上适当倾斜于农业创业方面;最后,全面宣传创业知识与模范等,在农民群众中选出个人综合素质优、生产经验丰富等的农民进行培养,并且予以相应的指导,确保他们在贫困农村中灵活应用学到的技能,或是与其他村民传授技能,以提高平困农村的整体技术水平,实现共同致富的目标。3)加大就业服务体系中培训职能:将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列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作日程中,并且贯彻落实到基层劳动保障所,严格开展绩效动态与目标责任管理,推动职业培训技能工作的进展。

2.2开展专项技术培训

为全面推广贫困农村力职业培训,可依据相关管理机制,由各级农业部门负责在农村内通过培训会,开展专项技术培训。同时,采取理论与技能培训、就业与创业培训、务农与务工培训共同结合的方式[3],由农业培训部负责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多种培训信息,并且普及农民免费培训政策,在贫困农村中由专业教师向农民讲解惠农政策、民生政策等。同时,幺专业教师在讲解过程中需依据农民在就业与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进行授课,一方面可为农民解决难题,另一方面也能够确保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从本质上提高农民的劳动力技能,并通过劳动技能帮助贫困农村劳动力脱贫。

2.3将农民纳入中职教育

相关研究表明,部分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考虑到农村生活环境与城镇的差异,可能在初中、高中甚至是小学毕业后已开始放弃读书的机会,走向社会。这部分学生因缺乏工作经验或是文化知识水平较低,进入社会后通常从事技术技能低、流动性大与劳动报酬低的工作,同时他们对于学习积极性较低,在工作之余不乐于学习。针对这一情况,并考虑到职业教育招生与企业招工困难的问题,可通过三方结合开展教育之路。如,企业应聘新员工后由职业学校负责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而这些学生在签订协议后入校培训与学习,在这一期间中产生的培训、学习费用或是学生生活费均由企业或国家补贴。同时,也可采用半工半读的方式,在帮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职业职能的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费用的问题。在这种方式下,也能够保证企业与学校招收到所需的人才、学生。需注意的是,在进行教育提升培训过程中,加强专业知识与技能,是确保在进入社会后有能力解决生存与就业问题的重要能力。同时,提高创业意识与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创业信息平台,可及时帮助与知道其中的部分创业学院,避免他们走弯路。此外,在培训学习内容中融入法律知识与国家政策等相关知识,通过培训学生,在帮助务工农民掌握关于就业与创业相关知识的同时,也能够促进法律意识的提高,享受到帮扶政策,保障今后的生活与工作。

2.4提高教育培训质量

教育培训一方面需要将就业作为导向,同时分析市场状况与贫困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以及对知识技能的实际需求,为其合理安排培训内容,确保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培训,为贫困农村劳动力提供切合实际的帮助;另一方面,在教育培训基础上适当增加心理辅导培训课等内容,帮助他们从其他途径了解职业技能。值得注意的是,在教育培训过程中不仅需要创新培训形式与手段,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首先分析培训对象的具体情况,针对不同性别、年龄与文化知识水平作为开展培训的标准,例如针对文化知识水平较低的农村劳动力,则选择对文化知识要求不高的技能内容进行培训,针对市场需求大的创新技术则注重在年轻农村劳动力中开展。此外,相关部门可通过寻求企业帮助等方式增加教育培训成本,避免师资缺乏对贫困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造成影响。

2.5积极引导农民创业

在开展职业培训后,相关部门应积极引导农民创业,鼓励农民更新观念、勇于创新。但部分农民因为长期务农或是在外打工,对于创业存在错误的认识,例如创业风险大、创业需投入大量人力与物力等,导致他们无创业的想法或是不愿意创业。虽然不可全部否定以上的想法,但相关部门应帮助贫困农村劳动力正确看待创业,真正认识到创业是风险与收益并存,提高贫困农村劳动力的创业风险意识。同时,在改变贫困农村劳动力对创业的看法后,帮助他们找准创业定位,并规避风险,或是由农民成立专业的创业合作组织,如此一来,不仅能够让贫困农村劳动力有意识、有目的的进行创业,而且能够通过合作增加贫困农村劳动力的整体信心,促使他们在创业道路上越走越远。

2.6为农民提供有力保障

篇2

职业培训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对成人的非学历、非学位继续教育。它既属于教育行业,同时也属于服务行业。

作为教育行业,传道、授业、解惑是其基本的、核心的功能,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传达什么理念和理论、传授什么工具和方法,如何解决学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是我们进行教育培训产品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这一层面来看,教育培训工作是心灵工程,是育人的职业,是高尚的、受人尊敬的职业。

作为服务行业,职业培训教育还具有产品的无形性,生产和消费过程的时空不可分离性,以及产品的不可恢复性和非同质性等特点。

此外,与学历学位教育相比,职业培训教育在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培训内容以及培训手段和方法等方面均有着鲜明的特色:

从培训对象看,参加培训教育的学员来源多样、基础条件千差万别,而且大多是拥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成年人,有比较明确的学习目的。在培训目标上,倾向于心灵的感悟和沟通,思想的碰撞以及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和经验的交流。因而培训教育要求内容必须鲜活,既要有理论深度又要又实践意义,案例生动具体而且又要有代表性。其内容的系统性要求不一定很强,但必须要有启发性。培训过程很少单向灌输,大多是双向的交互式、案例式、研讨式教学。

二、教育培训产品价值分析

培训产品的价值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产品本身的价值,一是顾客感受价值。教育培训产品本身价值是指蕴含在课程体系中的知识价值以及该知识价值传递过程中的服务价值。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项目研发、教学实施与管理、客户服务三个方面。根据“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这一理论,教育培训产品价值应该用投入在以上三个方面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然而培训教育服务是一种知识型劳动,教育培训产品的消费和生产是融合在一起的无形过程,因而培训产品的价值认定存在很多无法准确定量的因素,所以不同培训机构之间尽管所提供培训的名称相同,培训内容相近,但是培训产品本身的价值差别却很大。

顾客感受价值是顾客在消费过程中所体验到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顾客的心理感受,一是实实在在为顾客带来的价值增值。从心理感受角度来看,找回做学生的感觉、实现心底多年的梦想、受到同学老师的尊重,加入一个有价值的朋友圈,自身素质和品位上升一个层次,等等均有助于强化顾客的心理感受,此外,良好的课堂气氛,优质的教学服务,学员之间融洽的关系也会对顾客的心理感受产生重要影响。顾客的实际价值增值是指顾客通过学习,自身素质和能力获得了哪些提高,所学的知识和理论应用到自己的事业中,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多大的促进作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尽管是对成年人的教育培训,培训效果的显现也是一个长期的、隐性的过程。因此,尽管顾客对实际价值增值非常关心,但是由于培训效果显现的长期性和潜在性,它在培训开始之前和培训进行过程中都很难体现,如果把其有效展示给学员(或潜在学员)成为培训项目运作是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三、教育培训产品顾客心理分析

作为消费活动,顾客希望通过购买行为来满足自己的某方面需求,实现最大客户满意。客户是否满意以及满意程度如何取决于其感受价值与期望价值两个方面,如果感受价值大于期望价值,则客户会感到非常满意;如果两者相近,则客户会感到满意;如果感受价值低于期望价值,则客户会感到不满。而顾客感受价值的大小取决于招生期间的沟通与交流、教学期间主讲教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人员的服务水平以及整个学习期间的体验与感受。因此顾客满意更多的是一种主观感受,而且在购买之前无法准确度量。

作为投资活动,顾客希望通过有限的资金投入,实现最大的产出,即追求高的投资回报率。既然教育培训成果的显现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在培训决策做出之前,甚至在培训进行过程中,均无法准确衡量投资回报。

因此,大部分学员在选择培训机构时并不是完全理性决策,而更多的是感性决策。对个体学员,朋友推荐、对培训机构的信赖、对招生教师的信任等因素是其决策的主要依据;对团体培训的组织者,培训决策所承担的压力更大,对风险的忧患意识更强,他们更看重培训机构的品牌和信誉。尤其是首次合作培训,团体客户的负责同志从签订合同开始,至整个培训结束的全过程都会处于紧张状态,担心培训的效果,担心领导和学员的反应。如果接受团体委托培训的机构能够凭借高水平的教学、严格的管理、高质量的服务使参加培训的学员十分满意,则培训组织者们则会如释重负,他们在以后有培训需求时会毫不犹豫地再次选择该培训机构,因为谁也不愿意再次忍受这种压力和风险的煎熬。

四、教育培训产品诚信营销理念

教育培训产品价值判断的主观性和滞后性,导致教育培训产品的营销必须以诚信为基础和前提。诚信营销不是什么营销理论,而是一种营销理念和营销价值观。教育培训产品的诚信营销就是要求营销人员在准确把握客户需求,以及对自己的培训产品深刻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作为客户的培训顾问,从客户角度出发,通过适度的宣传推广手段,帮助客户设计和推荐合适的培训产品,并将产品的优点和缺点等信息完整的客观的传达给潜在客户,从而引导客户完成、实现参加教育培训的自主选择目标。

首先,诚信营销以实现客户自主选择为目标。由于教育培训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消费,参加教育培训的人员一般都是具有一定工作经验和教育经历的成功人士,他们对培训有明确的需求,他们对培训项目有分析和鉴别能力。因此教育培训产品营销人员就是要通过与目标客户的沟通与交流,作为客户的培训顾问,从客户的角度协助客户做出培训决策,即引导客户自主选择,而不是通过花言巧语,夸大承诺,诱导客户做出错误的选择。

其次,诚信营销理念以诚信为核心。“信、义、利”是中国晋商的经商之道,其中“信”处在头等重要地位,正是这种对诚信的重视成就了晋商的辉煌。同仁堂之所以传承百年,是与其“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祖训和“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精神分不开的,由此可见在一般商业活动中,只有那些重视诚信、将诚信贯穿于经营活动之中的企业才真正能实现稳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篇3

最低学历:不限

工作经验:1-3年

年龄:16-99岁

招聘人数:1人

工作地点:郑州二七

工作时间: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

针对小学生英语培训 有经验者优先 期望长期兼职

篇4

1998年,美国心理学家塞格里曼首次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他认为,当前的心理学对人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重视不够,因此要把关注发展人的潜能和美德等积极品质作为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因此,积极心理学主要倡导关注人们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美德和品质,用积极的心态来解读人的心理现象,以此激发人们的积极心态、优秀品质,努力挖掘自身潜能去开创幸福生活。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主观层面。重点研究个体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体验。第二,个体层面。重点研究人性中积极美好的品德的形成和评测,例如友好、智慧、尊严、仁爱、进取等。第三,集体层面。重点研究有利于发挥人的积极性的组织环境与社会制度。

二、积极心理学对S供电公司员工教育培训的意义

(一)供电企业员工教育培训的现状

S供电公司的上级单位――云南省供电公司高度重视员工的培训工作,多次强调加强企业员工培训工作,全面提升员工整体素质。从S供电公司的教育培训工作开展情况看,经过多年来对员工进行的系统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培训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员工培训热情和积极性不高。这主要表现在:

1.以工作忙脱不开身为由不参加培训。部分公司的领导没有把培训摆在应有的位置上,错误地认为培训可派可不派,认为抽调关键岗位人员培训会影响工作,调班、请人代班增加了单位的负担,总是把眼睛盯在完成当前任务上,忽视员工素质的提高,以工作忙为由,不派员工去参加培训。同时他们认为,培训内容可学可不学,认为自学可以代替培训,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接受知识和信息的渠道日趋多样化,不必到培训中心接受专门培训。

2.部分员工思想认识不到位,缺乏责任心。一些员工认为,学习不学习无所谓,提高不提高没关系,参加培训的目的不是为了增长才干、提高素质,而是乘机放松休息。因此,培训期间部分学员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甚至经常迟到或早退,更为严重者在家休息不来参加。这充分体现了员工缺乏长远眼光,缺乏岗位竞争意识,没有认识到培训其实是员工的一种福利,反而认为培训浪费了自己的时间,把培训当作任务来完成或者选择放弃。

(二)积极心理学对员工教育培训的意义

目前,积极心理学已经在社会各领域里被推广和运用。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引入积极心理学可以激发员工努力地工作和幸福地生活。从员工教育培训方面看,S供电公司引入积极心理学具有以下方面的意义:

1.增强企业对员工教育培训重要性的认识。根据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企业要认识到每个员工都有优点,通过挖掘培养员工的素质和潜能,不仅能让员工成就自己、获得幸福,而且也能帮助企业提高效益。供电企业中,人力资源同样是最关键的资源,S供电公司只有充分尊重员工、关心员工,为员工提供发展的空间和机会,通过持续的教育和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员工才能体会到自己被尊重、被重视,这样才会树立主人翁意识,参与到企业的各种活动中。

2.提升管理者教育培训员工的技巧。积极心理学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安排合适的员工到合适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不同员工的作用,这样会激发员工认同自己、欣赏自己的信心和热情;员工在发挥自己特长的同时,也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虚心学习。这必然要求管理者要善于发现员工的优势与潜能,针对不同员工采取不同的教育培训措施。

积极心理学同样要求管理者要以自身的积极情绪感染员工,通过模仿、表情反馈等积极情绪的表达,营造积极的气氛,让公司员工保持积极的心态。这就要求管理者要学会情绪管理,善于控制和调节情绪,不轻易对员工发怒、不随意显露出悲观情绪等,为员工带来正能量。

3.激发员工积极乐观的情绪。积极情绪如满意、兴趣、快乐、自豪和爱会拓宽认知范围,提高认知灵活性和思维的创造性。积极的情绪能够增强心理和生理恢复力,有利于增加社会联系,使员工积极主动地参加人际或者社会活动。积极心理学重视发掘人性的优点,认为培养每个人身上潜在的积极的心理品质,有助于帮助人们找到真正的成功和快乐。发掘员工的积极人格,使每个员工都能体验到成功和快乐,才能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

三、积极心理学在S供电公司员工教育培训中的应用

(一)加强学习与宣传,明确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的积极基调

1.大力宣传积极心理学及其意义。S供电公司首先要介绍积极心理学,让全体员工都能基本掌握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帮助员工清楚地认识到积极心理学对公司和员工的重要意义。通过积极心理学的引入,让员工逐渐学习到心理学知识,更容易接受教育培训工作,便于公司更好地开展员工教育培训活动并提升培训效果。同时,通过在公司内部的广泛宣传,可以在整个公司内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让每位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和工作积极性,端正工作态度。

2.加强对教育培训管理者的培训。现有工作人员接受的理论教育基本是以传统心理学为主,因此,对教育培训工作人员(例如人事部、部门负责人等)进行培训是积极心理学成功应用的基础。他们是直接面对员工进行实际操作的人,积极心理学在教育培训工作中推广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受他们的影响,必须对他们进行系统全面地培训,并注意实施细节,保持教育培训各方面工作的一致性。

3.明确教育培训工作的积极基调与目标。S供电公司要明确教育培训工作的积极基调与目标,切实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重视员工的积极情绪体验和心理品质。把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和观点引入到公司教育培训的整个过程中,从培训计划到培训实施,再到培训评估和培训反馈,始终把积极基调贯穿其中,无论是战略层面、方案层面还是技术方法层面,都要保持一致,避免出现培训前期以积极基调为主,后期又不能贯彻的矛盾情况。只有把积极的基调与目标贯穿于教育培训的全局,员工才习惯接受,增加对公司的信任感。

(二)从公司角度引导教育培训工作

很多企业过去一直把教育培训看作是员工的福利,认为企业要为员工培训工作付出很多成本,去帮助员工成长和进步,认为这本是员工个人之事。其实大家都知道,企业开展员工教育培训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提升企业效益。因此,在积极心理学的背景下,企业要转变理念,把员工教育培训提升到战略高度,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让积极心理学更好地帮助企业实现教育培训的目的。

1.把教育培训提升到战略高度。S供电公司应从自身战略出发,明确公司需要的员工素质和能力,进而通过教育培训去发现、强化,在帮助员工进步的同时实现公司的更好发展。积极心理学理论发展历史不长,但是其意义是深远的,这从它宽广的应用领域就可以看出来。所以,公司的教育培训应围绕积极心理学理论,帮助员工成长、推动公司发展,同时扩大公司在员工中的影响力、提高接受度,更好地为公司和员工服务,达到二者的和谐与双赢。

2.培养员工的积极人格,营造良好的教育培训氛围。个体拥有积极人格的需要产生后,就会主动去了解并学习积极人格者应具备的行为认知,并将其物化为日常的行为。S供电公司在教育培训管理过程中,要努力挖掘员工内在的积极动机和资源,使员工成为自己行为的主动决定者。因为员工自我投入越多,其行为的自主性就越高,人格成长的动力也就越足。员工一旦在情感上形成强烈的企业归属感,将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相统一,就会愿意为企业发展而奋斗。对公司组织的教育培训活动,也自然会以积极的心态参与,通过教育培训弥补自身的不足。

S供电公司要在教育培训过程中努力营造轻松、快乐的氛围。让员工对教育培训产生浓厚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摒弃以往的消极应付心态。公司可以在培训时聘请相关领域的成功者,分享他们在职业生涯中的经验,这些成功者在职业生涯起步的时候和企业员工有类似的教育背景和生活经历。他们的分享,可以让员工意识到,持之以恒的努力也可以给他们带来成功,从而可以提升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以积极心态应对教育培训活动。

(三)重视教育培训技巧的运用

1.优化培训内容。乐观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员工个人的绩效,因此我们要在培训内容中重点培养员工的积极乐观态度。积极乐观态度的养成需要公司从培训的角度入手,把积极心理学融入到企业培训课程中。积极心理学的融入不仅仅是体现在各种培训方式中,如研讨法、角色扮演、拓展训练等,更重要的是要系统地形成一个对积极心理学作简介和如何在工作生活中运用的课程体系,重点介绍各种积极情绪养成的方法,包括乐观情绪的培养,感激的培养,同情心的培养等等。通过培训让员工养成积极的心态,不仅有利于他们解决工作中的事情,也有利于他们稳妥处理生活中的各种事情,从而在轻松的环境下更加愉快、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最终给公司带来更多的效益。

2.针对不同年龄段员工制定不同培训方案。人们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生活目标和关注焦点各有侧重,对各个要素的需求程度不一样。所以公司应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员工,在培训中针对不同年龄段员工制定不同的积极心理学培训方案。

篇5

一、教育培训行业的发展现状

(一)前景广阔,需求巨大,但发展不平衡

近年来,教育支出在我国家庭支出中的比例越来越大。据不完全数据统计,我国现有教育培训机构近19万家,每年有近1亿多人进行教育培训。我国著名教育培训机构学大教育的首席执行官金鑫表示,今后教育的发展主流将是个性化教育,并指出我国的教育培训行业领域是十分宽广的。[1]总之,中国教育培训行业进入到发展投资的高峰期,其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十足,机会较多,其竞争必然也会异常激烈。由于我国的教育培训行业还是一个崭新事业,多数机构在品质规模等方面均未达到标准要求,其内部发展亦不平衡。就目前形势来看,我国教育培训行业以中、低层次的培训为主要,高层次的教育培训事业虽有很大发展,但其所占市场份额相比中低层次市场而言较小。因而我国的教育培训行业有待于不断发展和完善。

(二)存在诸多的不规范现象

目前,越来越多的教育培训机构暴露出诸多弊端,例如一些机构采取相互诋毁竞争对手的不正当竞争,或是一些品牌较大的机构为争取更大利益与一些院校的招生单位暗地协商,签订保密协议以增加其培训学生考试通过率,这种极其不公平的不正当竞争现象,不仅对是竞争对手的不公平,更是对考生的不公平。2014年1月4日,央视报道某教育培训机构在2014年工商管理硕士招生考试中,在哈尔滨理工大学考点组织考生作弊,此外哈尔滨理工大学方面也承认了违规与培训机构合作。[2]此次作弊事件被曝光,暴露出我国教育培训机构在发展中的诸多问题。

二、我国教育培训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一)无序竞争,监管不力

我国的教育培训行业存在大量类似培训机构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违规合作事件的无序竞争、违法违规现象,这也突出反映了我国政府在教育培训行业的监管不力问题。究其原因,无外乎是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和自发性导致个别教育培训机构唯利是图,行业混乱无序,甚至出现违法现象。此外,我国的教育培训行业中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部门权责划分不明确。譬如,我国负责监管教育培训行业的相关部门主要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教育部门和劳动部门,对比来说,归属于劳动和教育部门的教育培训机构在监管权责的分工上较为明确。而许多通过工商注册成立的公司打着办学旗号,涉及教育培训内容。对于此类公司,工商部门并没有监管权利,因此不能对其办学条件、教师资质和教学内容等进行有效监管。从而导致这一部分的教育培训机构处在无人监管的空白区域,一旦发生问题,教育和工商部门将会相互推卸责任。

(二)宣传虚假夸大,行业信度下降

当前,许多教育培训机构打着“签保密协议”、“保过”等旗号进行虚假宣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无非是我国的教育培训行业中的信息资源不够完善,社会对高等学历文凭存在着巨大需求,求职者主要想通过教育培训项目来获得更高的文凭和资格,以满足人才市场对学历文凭的需要,从而获得更高收入。一些教育培训机构也以此抓住求职者的文凭心理需求,打着各种虚假广告,致使整个行业诚信度下降,严重影响其健康有序的发展。

(三)品牌建设不重视,缺少正确的品牌定位

我国的教育培训机构多达数万家,但品质品牌均达到标准的机构却寥寥无几。这主要是由于企业缺乏明确的品牌定位,进而又造成教育培训行业混乱无序。例如,我国教育培训行业中高等教育培训机构由于品牌定位不明确而不能打造自己“术业有专攻”的绝对优势。又譬如,在研究生培训机构中,应主要进行某一专业的品牌定位,通过雄厚的师资力量和管理能力,打造该机构在某一专业上的绝对优势状态,从而在纷乱复杂、竞争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一席地位,而非依靠投机取巧的“保过”等不正当策略来提升自我品牌。

(四)盲目扩张致使教育质量下降

制约教育培训机构发展的瓶颈是师资问题。教育培训行业作为新兴的人力密集型行业,人力资源不足,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和高素质的培训教师匮乏。加之一些教育培训机构的激励机制不健全,也导致了人才流失较多。然而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往往会在师资不足的情况下盲目扩张,致使其教学质量下降,声誉受损,进而使整个行业发展受阻。据了解,一般风险投资在对培训机构投资前会与之签署协议,通常协议里明确规定该机构的利润增长目标与年度营业额。若机构不能按时达到规定目标,则其所有者将转让股份给投资者。对此,一些机构为达到规定目标往往采取扩张办学方法。然而扩张速度过快,则人员配备、经营管理、教学质量等难以保障,进而将会引发经营危机。

(五)网络培训教育有待深入开发

近几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大的国家和地区推行网络培训教育,并将其打造为教育事业改革的重要战略性举措。有报告显示,在2012年我国经常浏览科技、教育等信息的网民已达832万,而在2007年的报告中,这项数字仅为678万。由此可知,中国的网络教育市场表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面对教育培训行业的新兴领域,如何更好的充分利用现在科技的发展,联接我国教育培训行业与世界的互动,以及如何在教育培训行业的发展中积极发挥网络的良性作用,使网络教育成为教育培训行业的新发展动力,都是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对我国教育培训行业的现状分析利于我们认清当前教育行业的发展局势,以此为据,以提出促进我国文教事业发展的良策。

参考文献:

篇6

1.1大力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农业的生产发展、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文明乡风的建设都对农民教育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更需要农民文化素质及技术能力的有效提升,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良好的基础,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在于管理民主,只有通过教育让农民自主增强民主意识,自觉行使自己的权利及义务,切实将国家政策融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才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

1.2大力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是促进园艺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农民商品质量意识缺乏,整体素质及能力较低,导致园艺产业发展面临很多挑战。新型技术的使用和推广需要高素质的创新型技术人才完成,只有以提高劳动力素质为突破口,才能有效的推动园艺产业的发展。因此,要注重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培训,通过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培训,提升劳动力的创新性和主动性,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2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教育培训的现状

2.1农民教育培训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教育培训供给不足。

政府、学校及社会作为农民教育培训的主要供给方,由于受到地理位置、社会环境等影响,导致农民教育培训资源供给存在不均衡、不合理的情况,培训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特别是农村由于缺少培训机构的支持,导致农民教育培训渠道单一。

2.2农民教育培训内容与农民实际需求不匹配。

当前农民教育培训的内容大多为农业技术,而第二、三产业相关的技术培训缺失,使得农村劳动力不能实现高效转移,农村经济结构不能得到调整优化,农民职业同化严重,培训内容上的供求错位使得农民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不高,进而不利于新农村的建设。

2.3农民教育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农民教育培训时间的规划直接影响着农民参与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只有切实保障农民的日常生活工作不被影响,并结合农业生产规律来安排培训时间,才能保证农民参与教育培训的有效性,进而满足农民的潜在教育需求。

3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教育培训的对策建议

3.1强化政府行为,进一步加强对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

新农村建设需要提高新型农民的素质及能力,通过改善农民参与教育培训的环境,以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作为当前农村建设的重点,进而充分发挥政府组织职能。因此,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都要求政府必须进一步强化其职能,严格规范行为,在提供支持扶助的前提下加强管理领导。

3.2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加大农民教育培训的资金投入。

充足的资金支持是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的重要保障,政府必须要加大农民教育培训的经费投入,中央和地方政府都责无旁贷,必须大力支持农业开发及建设,并加强科学技术推广力度,实现农民教育培训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3.3加强资源整合,完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篇7

无论是教育培训行业的分支机构总数,还是直营机构和加盟机构,其增长百分比都为双位数。其中分支机构总数增长率为42.86%;直营分支机构增长率为21.88%,加盟分支机构的增长率是其2倍还多,达48.06%。这表明教育培训特许体系正处于规模上的扩张期。(如图1)

从行业细分而言,英语培训和婴幼儿教育领域呈现出的连锁机构数量增长趋势如图2所示。

从特许加盟分支增加的绝对数量看,2004年各教育培训机构发展加盟店一般都在5~30家之间,相较其他行业,发展速度比较缓慢。主要原因在于,教育培训对教学服务品质的高要求导致对人力资源的要求非常高,因此,教育培训机构在进行扩张时对特许发展速度都进行了一定的控制,以确保特许加盟分支的教学服务质量。

2、教育培训连锁体系营业收入迅速提升。

2004年教育培训连锁机构的赢利能力大大增强,整个行业营业收入同比2003年增长58.07%,其中直营机构的收入增长38.66%,加盟机构的营业收入增长78.40%。(如图3)

从行业细分而言,英语培训和婴幼儿早期教育领域连锁机构的收入增长趋势如图4所示。

3、教育培训特许经营属于中等投资规模。

从特许加盟单店的投资规模看,教育培训行业总体上属于中等投资规模。一般教育培训店的单店基本投资在30万元~50万元之间,如东方爱婴,环球稚思。红黄蓝等,但有的单店投入高达200万;另外,一些特色幼教课程加盟体系,基本投入在10万元左右,如东方之星。根据项目特点以及授权市场情况不同,教育培训机构面积从50平方米~2000平方米不等,经营面积大小,往往直接影响实际投资的大小。

4、普遍重

视教程和教材研发与人员培训。

和其他行业相比,教育培训特许经营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独有课程和教材的研发和教师队伍的建设。调查显示,成功的教育培训特许经营企业,均已形成独有的教程和教材体系,且在教程教材的研发和师资培训上投入巨大,占总部年营业收入的12%~25%。

调查表明,2004年教育培训特许体系对内部人员的培训力度加大,而目前教育培训企业2004年直营系统参加培训的人数要高于特许加盟系统参加培训的人数。(如图5)

5、教育连锁培训企业服务标准化程度高。教育连锁企业由于其产品的特殊形式,各企业部致力于提高本企业的服务标准化程度。接受调查的企业中,45%的企业认为自己的体系有较高的服务标准化程度,45%的企业认为自己的服务标准化程度高,另有10%的企业认为自己的服务处于初步标准化阶段,尚有待提高。(如图6)

6、单店特许和区域开发是教育培训行业特许经营的基本模式。

教育培训行业各企业特许经营的模式多用单店特许和区域开发的模式,很少用二级特许模式。可见,单店特许是教育培训行业特许经营的基本模式,原因在于总部采用单店特许可以把握教学内容和质量关口,提高教育培训的服务标准化程度。另外,区域开发有利于企业在提高加盟商积极性的同时对市场进行合理布局。统计表明,有约50%的企业用单店特许的扩张模式。(如图7)

7、教育培训连锁企业实行单一品牌策略。

接受调查的教育培训特许连锁机构的反馈信息表明,教育培训连锁所有企业都实行单一品牌策略。这主要源于目前各教育培训机构大多采取聚焦战略,定位于教育培训的某一细分市场进行发展,实行单一品牌,便于总部对资源进行集中管理整合,集中精力全力打造现有品牌。

8、教育培训特许连锁体系的配送统一化程度高。

篇8

(一)职工教育培训的含义

职工教育培训是指相关企业通过一系列方式促使员工在短时间内具备和完成现有或者将来的工作中极有可能所需知识和技能,并在培训的过程中改变员工的工作态度,进而提高员工在现有或将来的职位上面的工作业绩,最终达到企业形成一种计划性、连续性的整体绩效方面的提升。

(二)职工教育培训的作用

1、有利于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基本需求层次理论中阐述: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员工需求的最高层次。企业谋求实现长远的发展目标,而员工同样也希望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通过对员工的培训激发他们的潜力,使企业和员工共同实现各自的目标和价值,由此可见培训是一种双赢投资。

2、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通过培训,能帮助员工及时更新知识、增加新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培训新员工,可以让他们尽快地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和新的环境;其次,培训老员工,可以使他们及时更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从而更好地满足新的工作需要;最后,通过培训,能够使员工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3、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各种新知识与新技术不断产生,只有充分利用这些新知识和新技术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才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通过教育培训,既能够使员工学习并掌握更多的新知识和新技术,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又能在培训的过程中使员工了解和认识企业的生产经营战略针和目标,从而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4、有利于推动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文化反映了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标志。通过培训,让员工了解本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使员工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同时还能树立企业品牌和形象,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员工与现代企业的良性互动机制和互赢格局。

二、职工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对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不够重视

由于开展职工教育培训工作通常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因此很多企业觉得浪费钱,在思想上不够重视,在人力、物力和资金方面对员工的再教育和培训也没有相应的投入,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

(二)员工缺乏参加教育培训的主动性

一直以来,国家对企业员工的培训方面没有做强制性要求,而企业在员工培训过程中,采用的方式和方法都比较单一,教育培训内容和方式也没有针对性,使员工在培训中感觉枯燥乏味,进而挫伤了员工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

(三)职工教育培训实用性不强

很多企业的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联系不密切,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不注重具体操作的培训,造成培训与实际工作需求相脱节,缺乏实用性。而且,教育培训往往流于形式,为教育而教育,员工感到单调、枯燥乏味,达不到预期的培训效果。

(四)企业对教育培训的效果缺乏考核机制。

既然教育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员工的操作技能与工作效能,那么在进行教育培训工作时就要保证其效果,使员工的各方面能力获得有效提升。为此,对员工参与教育培训活动的学习效果必须进行评价考核。但是很多企业由于缺乏相应的考核机制,不仅无法真正检查员工参与教育培训的效果,也无法让员工感受到相应的动力和压力。

三、提高企业职工教育培训质量的对策

(一)提高企业管理层对职工教育培训的重视程度

企业管理层要充分认识对员工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性,在人力、物力、资金上都要给予大力支持,确保员工培训工作的有效进行。在培训前,企业应该全面调查所有员工的文化素质状况,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具体惰况来制定培训方案和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

(二)进一步完善职工学习教育机制

建立健全职工学习教育机制是企业员工教育培训工作能够长期、持续地开展的重要保证。第建立人才培养需求分析机制。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战略发展的需要和内部岗位设置惰况,认真分析本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科学合理地制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计划,并且根据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做出相应调整;第二,建立教育培训考核评价机制。制定各项考核标准,对实施教育培训的机构和人员、参培单位和参培人员分别进行考核,促使企业各级部门和员工对学习培训工作的重视,使教育培训工作落实到位;第三,建立激励机制。将教育培训考核评价结果与部门业绩、职位晋升、绩效奖罚相挂钩,充分调动企业各部门和员工参与学习、加强业务知识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不断丰富职工教育培训内容

在当今时代,技术变革曰新月异,职工教育和知识更新势在必行。在进行职工教育培训过程中,要想最大限度实现培训目标和效果,应该积极柘展培训制度和培训工作的内涵,并不断丰富培训学习内容。合理设计培训内容,注意确定好内容和目标,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来设计课程。新员工要侧重企业文化、基本技能方向,工作时间较长的老员工要侧重新知识、提高专业能力等方面,其中包括对不同层次管理者的管理技能类培训。培训课程的内容要求符合学习者的兴趣,应根据本企业的自身特点来编写,多采用案例形式,让学员带着问题去学习,调动学员的兴趣。同时,不断注重培养全体员工的创新能力,确保员工能够通过培训将所学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解决问题,使培训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具体实际操作中培训内容可以从以下三个部分着手:1、科技文化和应知应会知识。员工应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愿景、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市场前景及竞争;员工的岗位职责及要求的专业知识。2、技能技巧培训。技能是指为满足工作需要必备的能力,而技巧是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得到的,熟能生巧,像打字,越练越有技巧。企业高层干部必须具备的技能是战略目标的制定与实施,领导力方面的训练;企业中层干部的管理技能是目标管理、时间管理、有效沟通、计划实施、团队合作、品质管理、营销管理等,也就是执行力的训练,基层员工是按计划、按流程、按标准等操作实施,完成任务必备能力的训练。3、思想道德和工作态度培训。态度决定一切!没有良好的态度,即使能力再好也没有用。员工的态度决定其敬业精神、团队合作、人际关系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能不能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职业化精神。因此,必须培养员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实行多样化的员工培训方式

“培训就是满足员工求知欲”,根据员工的学习兴趣和时间安排,采取灵活多样、寓教于乐的培训方式,调动员工参加培训积极性。一是坚持理论培训和实践指导相结合。理论教学虽然是培训的主要方式,但比较抽象,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灵活运用角色扮演、网络培训、技能竞赛、案例分析以及知识竞答等多种形式,生动形象,既提高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事半功倍。二是坚持集中培训和自学成才相结合。在鼓励员工挤出点滴时间自学的基础上,定期根据形势要求举办不同类型的培训班,加强员工集中培训,使每一名员工接受新知识、新理论的教育。三是坚持长期教育和短期教育相结合。职工教育培训是一项长期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即能完成的。因此,我们在教育培训中坚持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既考虑企业当前的工作需要,又考虑企业长远发展的要求。四是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改革开放和信息化是当今社会的主流,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如果长期禁锢在一定范围内,脱离与外部世界联系,那就会成为一潭死水,井底之蛙,将被社会远远地拋在后边。一方面,聘请有关专家进行授课,举办专题讲座,另一方面,每年有计划地选派一部分员工参加相关的培训班,学习先进思路、经验和方法,开阔视野,增长才识。

篇9

S供电公司的上级单位———云南省供电公司高度重视员工的培训工作,多次强调加强企业员工培训工作,全面提升员工整体素质。从S供电公司的教育培训工作开展情况看,经过多年来对员工进行的系统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培训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员工培训热情和积极性不高。这主要表现在:

1.以工作忙脱不开身为由不参加培训。部分公司的领导没有把培训摆在应有的位置上,错误地认为培训可派可不派,认为抽调关键岗位人员培训会影响工作,调班、请人代班增加了单位的负担,总是把眼睛盯在完成当前任务上,忽视员工素质的提高,以工作忙为由,不派员工去参加培训。同时他们认为,培训内容可学可不学,认为自学可以代替培训,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接受知识和信息的渠道日趋多样化,不必到培训中心接受专门培训。

2.部分员工思想认识不到位,缺乏责任心。一些员工认为,学习不学习无所谓,提高不提高没关系,参加培训的目的不是为了增长才干、提高素质,而是乘机放松休息。因此,培训期间部分学员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甚至经常迟到或早退,更为严重者在家休息不来参加。这充分体现了员工缺乏长远眼光,缺乏岗位竞争意识,没有认识到培训其实是员工的一种福利,反而认为培训浪费了自己的时间,把培训当作任务来完成或者选择放弃。

(二)积极心理学对员工教育培训的意义

目前,积极心理学已经在社会各领域里被推广和运用。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引入积极心理学可以激发员工努力地工作和幸福地生活。从员工教育培训方面看,S供电公司引入积极心理学具有以下方面的意义:

1.增强企业对员工教育培训重要性的认识。根据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企业要认识到每个员工都有优点,通过挖掘培养员工的素质和潜能,不仅能让员工成就自己、获得幸福,而且也能帮助企业提高效益。供电企业中,人力资源同样是最关键的资源,S供电公司只有充分尊重员工、关心员工,为员工提供发展的空间和机会,通过持续的教育和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员工才能体会到自己被尊重、被重视,这样才会树立主人翁意识,参与到企业的各种活动中。

2.提升管理者教育培训员工的技巧。积极心理学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安排合适的员工到合适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不同员工的作用,这样会激发员工认同自己、欣赏自己的信心和热情;员工在发挥自己特长的同时,也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虚心学习。这必然要求管理者要善于发现员工的优势与潜能,针对不同员工采取不同的教育培训措施。积极心理学同样要求管理者要以自身的积极情绪感染员工,通过模仿、表情反馈等积极情绪的表达,营造积极的气氛,让公司员工保持积极的心态。这就要求管理者要学会情绪管理,善于控制和调节情绪,不轻易对员工发怒、不随意显露出悲观情绪等,为员工带来正能量。

3.激发员工积极乐观的情绪。积极情绪如满意、兴趣、快乐、自豪和爱会拓宽认知范围,提高认知灵活性和思维的创造性。积极的情绪能够增强心理和生理恢复力,有利于增加社会联系,使员工积极主动地参加人际或者社会活动。积极心理学重视发掘人性的优点,认为培养每个人身上潜在的积极的心理品质,有助于帮助人们找到真正的成功和快乐。发掘员工的积极人格,使每个员工都能体验到成功和快乐,才能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

二、积极心理学在S供电公司员工教育培训中的应用

(一)加强学习与宣传,明确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的积极基调

1.大力宣传积极心理学及其意义。S供电公司首先要介绍积极心理学,让全体员工都能基本掌握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帮助员工清楚地认识到积极心理学对公司和员工的重要意义。通过积极心理学的引入,让员工逐渐学习到心理学知识,更容易接受教育培训工作,便于公司更好地开展员工教育培训活动并提升培训效果。同时,通过在公司内部的广泛宣传,可以在整个公司内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让每位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和工作积极性,端正工作态度。

2.加强对教育培训管理者的培训。现有工作人员接受的理论教育基本是以传统心理学为主,因此,对教育培训工作人员(例如人事部、部门负责人等)进行培训是积极心理学成功应用的基础。他们是直接面对员工进行实际操作的人,积极心理学在教育培训工作中推广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受他们的影响,必须对他们进行系统全面地培训,并注意实施细节,保持教育培训各方面工作的一致性。

3.明确教育培训工作的积极基调与目标。S供电公司要明确教育培训工作的积极基调与目标,切实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重视员工的积极情绪体验和心理品质。把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和观点引入到公司教育培训的整个过程中,从培训计划到培训实施,再到培训评估和培训反馈,始终把积极基调贯穿其中,无论是战略层面、方案层面还是技术方法层面,都要保持一致,避免出现培训前期以积极基调为主,后期又不能贯彻的矛盾情况。只有把积极的基调与目标贯穿于教育培训的全局,员工才习惯接受,增加对公司的信任感。

(二)从公司角度引导教育培训工作

很多企业过去一直把教育培训看作是员工的福利,认为企业要为员工培训工作付出很多成本,去帮助员工成长和进步,认为这本是员工个人之事。其实大家都知道,企业开展员工教育培训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提升企业效益。因此,在积极心理学的背景下,企业要转变理念,把员工教育培训提升到战略高度,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让积极心理学更好地帮助企业实现教育培训的目的。

1.把教育培训提升到战略高度。S供电公司应从自身战略出发,明确公司需要的员工素质和能力,进而通过教育培训去发现、强化,在帮助员工进步的同时实现公司的更好发展。积极心理学理论发展历史不长,但是其意义是深远的,这从它宽广的应用领域就可以看出来。所以,公司的教育培训应围绕积极心理学理论,帮助员工成长、推动公司发展,同时扩大公司在员工中的影响力、提高接受度,更好地为公司和员工服务,达到二者的和谐与双赢。

2.培养员工的积极人格,营造良好的教育培训氛围。个体拥有积极人格的需要产生后,就会主动去了解并学习积极人格者应具备的行为认知,并将其物化为日常的行为。S供电公司在教育培训管理过程中,要努力挖掘员工内在的积极动机和资源,使员工成为自己行为的主动决定者。因为员工自我投入越多,其行为的自主性就越高,人格成长的动力也就越足。员工一旦在情感上形成强烈的企业归属感,将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相统一,就会愿意为企业发展而奋斗。对公司组织的教育培训活动,也自然会以积极的心态参与,通过教育培训弥补自身的不足。S供电公司要在教育培训过程中努力营造轻松、快乐的氛围。让员工对教育培训产生浓厚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摒弃以往的消极应付心态。公司可以在培训时聘请相关领域的成功者,分享他们在职业生涯中的经验,这些成功者在职业生涯起步的时候和企业员工有类似的教育背景和生活经历。他们的分享,可以让员工意识到,持之以恒的努力也可以给他们带来成功,从而可以提升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以积极心态应对教育培训活动。

(三)重视教育培训技巧的运用

篇10

随着高新技术在铁路运输企业的广泛运用,我国铁路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大秦2万吨重载运输,京沪350KM/H高铁的运营,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我国已成为世界铁路发展最快,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的国家。大秦重载运输及多条客运专线的运营,使铁路企业内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企业中多数职工的专业素质与新技术、新生产模式的要求还相差甚远,职工的思想素质对于一系列的新变化也相对滞后,形成了高端设备低端运用、自动化设备人工操作、问题设备带病运行等诸多问题。为使一线职工更加适应铁路高速发展的需求,铁路企业相继开展了一系列全方位、立体化的职工培训,如:列车分布式动力系统、ATP列车超速防护系统等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动车司机、动车车辆检修、新重载设备维修等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储备等等。目前,如何开展好企业培训工作,提高职工的素质,已成为影响铁路企业能否顺利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企业培训,对提高职工素质、促进铁路行业的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企业的经济增长与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密切的关系。根据发达国家有关统计表明,其经济增长,有三分之一是教育水平提高带来的,二分之一是创新带来的,只有百分之十五是设备投资带来的。而教育程度高的职工,其创新积极性也高。研究表明,多一年科学文化,可提高劳动生产率1.6倍,增加合理化建议百分之六。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生产技术与管理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生命周期很短,18世纪技术生命周期为40年,19世纪为30年,近半个世纪为10―15年,目前只有5―10年。因此,企业要创造世界一流经济指标,永久保持世界先进行列,要靠高、新、尖技术人才,而高、新、尖技术人才的培养,在于企业不间断地进行教育培训来保障。

当前,关于铁路企业职工培训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缺乏相应的探索。职工职业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学校教育,企业培训也是提高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同时,职工培训不能仅仅是强调岗位的适应性,更应该培养职工对工作的构建能力,要从注重短期目标转变为重视长期目标。

为了使铁路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更好地为生产经营、技术进步服务,在教育培训方法上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在培训方向上要对准需求

做到主动调研、主动适应、主动服务。要充分树立企业是继续教育主战场的思想,深入调研企业需求,主动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为铁路企业的改革服务。

2、在教育培训内容上要讲求实际,强调实用、实效的教育内容

要把重点逐步转向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上来,直接为企业新设备、新任务服务。例如:在职工中普及重载运输及高速铁路新知识,印一些图文并茂,寓教于乐的小册子,职工人手一册,随时看随时学,(笔者认为,可以参考汽车驾驶员培训教材)使职工对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有了一定认识,即提高了职工业务素质,又可以潜移默化的运用于工作当中。使职工教育培训内容,真正跟上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企业实际需求。

3、在培训形式上要灵活多样

注意长短结合、业余与脱产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注重补充交叉的网络性的教育结构。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由职前教育、在职教育等构成一个横向系统,纵横系统互相交织、互相补充,形成一个具有系统性、层次性的网络工程。并可以通过现代远程教育――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因特网,容面授、函授和自学等形式于一体,多种媒体优化、有机组合教育方式。例如:脱产培训与远程网络培训相结合,使职工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灵活选择,既方便了生产任务紧,抽调一线职工脱产培训紧张的站段,又解决了沿线职工路途遥远、乘车不便的实际困难。为企业职工提供广泛的、实际的、人性化的教育培训服务。

4、在培训方式上要分层次

培训高级管理人员与培训生产工人,在时间、内容、形式上各不一样。

5、在培训教材上要抓好自编教材

重视针对性、适用性、先进性。目前,职工教育要求紧密联系企业实际,既要考虑实用性,又要注重先进性。对于一些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例如:对于重载运输中列车分布式动力系统,LKJ-2000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高速铁路中ATP列车超速防护系统;车辆安全防范预警5T系统等等一系列的新技术,职工们大部分只是听说过,实际内容却知之甚少,可以结合本单位实际需求,自编一些相关教材,即结合了实际工作,又能直接服务于运输生产。

6、在培训的师资队伍上要专兼结合

充分发挥企业各类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

7、职工进行教育培训时,不仅要进行业务能力的培训,还应进行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培训,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如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领导、职工大都看好业务能力、管理技能的提高,而忽视了职业道德、个人修养的升华,这是一个在企业职工培训中经常出现的“误区”。对于我们铁路企业来说,职工职业道德的好坏、个人品质的修为直接体现在工作当中的“责任心”上。许多工作中的纰漏,并不是职工不会干、不能干,而在于工作当中有没有真正的“责任心”。通过相应的培训,使职工在道德品质上有所提高,做到:做事讲原则,作业按规章,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将“责任心”和业务能力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使新技术、新设备更好、更快、更安全的服务于社会,促进企业和职工个人的共同发展。

在抓好全员培训,提高整体素质的同时,要采取加快培养核心人才的方式来带动企业智力开发,突出抓好重点培训、层次培训、个性培训和需求培训。如:以构建机、车、供、电、辆“五大”专业技术人才群体为目标,抓好专业理论、先进技能、科学知识和良好作风的培训,着力提高职工业务技能和创新能力。

总之,企业要搞好教育培训,就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树立适应时展要求的培训理念,构建科学系统的培训体系,确保职工在工作中能不断增强知识、技巧,提高能力,达到职工发展、岗位需求和企业目标三者的完美结合,以促使企业科学、持续、和谐发展。

篇11

我国素有“诚信为本”、“一诺千金”之说,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做到诚实守信、履行承诺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社会的尊重,正所谓“人无信而不立,业无信则难兴”,大力推进教育培训产业的诚信建设是产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首先,教育培训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环,离不开文化教育内容的创造,是通过市场经济下产业化的组织,提供教育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形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教育培训企业的生产经营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向消费者提供诚信的经营、真诚的服务,才能促进文化更好地传播,满足广大消费者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其次,社会和消费者所需要的教育培训产品不同于一般的消费产品,它不仅包含教育资料等物质资料,还作用于消费者个人的精神需要,产品重在帮助提升个人和群体的内在能力,如果产业缺乏诚信建设、企业缺乏诚信经营,产业链里的环节将会无法运转,妨碍社会文明进步,产生负面的社会效应。

因此,推进培训产业的诚信建设,企业应当自律,坚持以将社会利益放在首位、社会利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为根本。从社会学角度出发,道德规范作为一种内化了的行为规范,其对个人的约束力大于法律,由此观之,企业自律属于道德范畴,是诚信建设的关键和根本。

二、全面发挥培训优势 担社会责任

以培训产业市面上的服务产品来看,其类型领域主要包括公职培训、资格考试培训、出国外语培训、IT技能培训、中小学课外辅导、成人自考培训、管理培训及其他职业技能培训等。培训产业越来越细化的分工,从应试教育中脱颖而出,其灵活的课程设置、自主创新的办学模式、教育资源较合理的配置等优势为公办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补充。发挥好培训产业的独特优势,企业要以诚信经营为己任,肩负起完善社会教育体系的责任,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例如,面对我国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的发展可谓是一路坎坷,现状很不乐观,在学校这种公办教育中实施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即素质教育)是难以甚至无法实现的。素质教育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依托于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优秀人才,而优秀人才的标准也在与时俱进,各类应用型管理人才、技能人才、素质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等具有新知识、新技能的人才是现代社会亟需的人才。这种人才培养的个性化需求和艰巨任务则要培训企业诚信地发挥产业内的自身优势,充分利用市场适应性强、形式灵活多变、按需转型等特点自觉担当起为各行业注入新鲜血液的重任。

此外,如今越来越多的培训企业组织并投身于诸如爱心助学活动、社会捐赠活动等的公益事业中来,这种拥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行为则是培训企业自律的表现,不仅提升了企业自身的品牌形象,也使其逐步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

三、应对业内激烈竞争 诚信作机制

培训产业为受教育者提供了教育的多种供给方式和选择,这是培训产业发展的机遇,也展现出与之并存的行业内竞争的挑战。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产业的发展包含消费者在选择教育培训产品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也与企业面临优胜劣汰的考核紧密相连。

直面竞争,各培训企业也有不同的应对机制,纵观其中,笔者将其分为三种:一是将教育培训作为投资,扩张规模,以尽可能获取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主要目的的短视行为;二是标榜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服务宗旨而缺乏品质保证的表象包装行为;三是自觉坚持诚信办学,严格注重品牌质量,树立良好口碑的长期效益行为。

“好酒不怕巷子深”,显而易见,第三种应对机制立足于行业自律,是最优的竞争应对机制。教学品质高、培训效果好所得的良好口碑作为培训企业渴望快速达到的一种长期效应,往往欲速则不达,在如今谋求培训产业得到“市场有效监管比较难,受到优胜劣汰很容易”的情况下,作为产业内个体的培训企业自觉树立行业自律、建立自身良好口碑才更可靠,获得受教育者或消费者的认可与信任才能在行业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四、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建信用体系

处于初级阶段的培训产业想要获得长足、可持续性的发展,从内因着手分析,优化产业内部结构必不可少,首先,培训企业的发展进步直接作用于教育培训产业的壮大,反之,企业的停滞落后同样直接反作用于其产业链条的形成,甚至阻碍产业的发展。为了不拖产业发展的后腿,行业内一部分企业自觉自律地遵守诚信经营,在优胜劣汰中成为了赢家和产业发展的领跑者,而针对自律意识不强的培训企业,除了要强化其行业内的自律意识,推动企业形成自我约束、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的良好发展机制,还要考虑到从外因入手,建立培训行业信用体系。

篇12

1.农业园区及从业人员现状

新阶段农业园区是指2002年开始利用国家投资资金,园区位于慈溪市中北部、中横线两侧,现涉及到桥头、逍林、掌起、龙山四镇,并将不断扩展到全市其他乡镇(街道)。区域面积大,仅桥头、逍林两镇面积就达1819公顷。园区整理前该地形高低不一,地貌复杂,道路狭窄,农田基础设施匮乏,沟壑纵横,河流流向紊乱,土地分割成零碎地块。当地曾有句老话:“看看对过,走到昼过”,农民不得不借助小船进出。耕作条件差,生产环境恶劣,导致该畈土地抛荒严重,影响了土地种植率和产出率。现今,通过对废弃池塘、高低不平田地,弯曲道路的土地整理,实现“田成方、路成网,树成行、水利配套、旱涝保收”的目标。

改造之前,园区农业涉及千家万户,农户耕地面积少的几分几厘,多的几亩,而今据统计,截止2009年底,千亩以上仅桥头农业园区就有3家,规模经营户286户,百亩以上大户34户。其中本镇务农157人,外来务农工418人。本镇务农人员中18~30岁的8人,31~40岁的18人,41~59岁的46人,60岁以上的99人。外来农务工中,18~30岁的49人,31~59岁的162人,60岁以上193人。从业人员存在年龄偏大、知识结构低下、文化程度以小学、文盲、半文盲为主。长期从事几亩、几分传统农业耕作,少数农民的实用技术还比较缺乏。特别是对新技术学习不够、掌握不够,把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运用技术脱贫致富的本领不够强。本镇园区农业从业人员以五六十岁为主,一方面不愿自家几分几亩耕地流转,另一方面缺乏农业技术,农业效益低下。

2.园区农民教育培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重视农民教育培训,如组织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绿证等各类培训,对园区的教育培训主要表现在(1)乡镇成校组织园区从业人员进行绿证或实用技术培训;(2)农民根据自身需求学习改进农业种植技术,但由于本身的文化素质对农民接受新技术能力差;(3)根据客户定单说明进行学习、指导,许多农户从业者年龄大,长期从事传统农业对新事物不愿接受,往往采用老办法、老方法,从而影响农业生产效益;(4)农户学习重视产量的提高往往忽视对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农业、无公害知识了解甚少。所组织的教育培训的内容上也往往围绕蔬菜种植、瓜果栽培技术型培训,如成人学校组织的绿证(蔬菜)专业培训。培训内容单一、适用某一家农场或农户。往往忽视对农户观念转变的学习、市场经济知识的学习和市场营销、法律知识的学习。(5)教育培训往往集中于某一时段,应付式的组织教育,没有根据农时特征、农业工作特点开展教育工作。(6)农民教育培训尚未形成制度化,教育培训随着上级部门下达任务的变化而变化。

二、加大园区农民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农民教育培训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基础。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用新思想教育新农民,树立科学发展的意识。引导和教育农民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小农经济、小富即安等传统观念,破除不思进取、不求上进的思想,确立勤劳加科技才能奔小康的思想。用新技能武装新农民,不断提高致富的本领。努力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职业转换能力和创业能力,让农民逐步掌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所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法律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现代信息知识和农业知识,是时展的必然要求。要彻底屏弃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走农业产业化之路。为发展现代农业,迫切需要造就规模宏大的新型农民队伍,切实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育“五型”农民为目标,对广大农民群众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教育培训,用新思想、新载体、新方法、新途径教育新农民,努力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农民生产技能和创业能力的提高、促进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农民增收、助推农业现代化。

园区农业种植规模不同于传统自结自足的几亩、几分田地,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必须加快土地的二次流转,聚拘农业产业要素。农民教育培训助园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现代农业发展。农民教育培训有必要对园区农民进行正面引导,使其既思想解放、转变观念、适应农业大发展趋势;有必要对农民输入“新的理念”,使其跳出传统模式,发展现代农业;有必要对农民进行“耳濡目染”,使其对传统文化既能传承,又能拓展,适应文化大融合趋;有必要对农民进行“实战演练”,使其既能适应国内发展,又能迎接全球挑战,适应经济全球化大趋势。

三、进行园区农民教育培训的现实意义

1.对园区农民经常性地开展各类教育培训,可提高农户文化素质和农场主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加快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由传统型向现代化转变的步伐。农场大户在整地、播种、育苗、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环节上突破了传统作业模式,实行机械化操作,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农事操作,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和安全检测体系,制定蔬菜基地田间管理,安全用药管理,农药购买使用等相关生产性制度,切实改变以往的传统劳作方式。利用园区农民教育培训基地这个平台,定期对农户及其工作人员开展生产、业务方面的知识培训,从而提高农业种植的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

2.园区农民教育指导农户调整农业结构、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推进农业化产业化进程。通过农场规模化、产业化、机械化生产,做到了种植结构优化,布局科学合理。形成“绿色种植、连片种植、订单种植”的特色产业。目前,已有4家农场面积3751亩通过国家无公害基地认证,12只注册农产品商标,2只农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定。受园区影响可带动力周边种植户向现代农业方向发展,从而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层次。

3.园区农民教育培训,提高了农场主及农户土地集中经营农业增效的意识,推进规模经营,加快了土地流转,加快了园区建设。发展现代农业要向组织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生产经营主体决定发展模式和水平。

4.园区农民教育提高园区的知名度。园区农民教育促使桥头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提高了园区知名度,带动农业销路。如桥头镇园区农业产业化建设得到各级政府部门和领导的重视,浙江省政府副省长茅临生,省农业厅厅长孙景淼,宁波市政府市长毛光烈,副市长陈炳水等领导先后考察指导。宁波日报、慈溪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作专题报道,园区先后被评为省、市“无公害生产基地”、“蔬菜出口创汇基地”、“科技星火示范基地”。许多农产品公司慕名前来洽谈业务,从而进一步增加园区农民的创收之路。

四、园区农民教育培训的对策与措施

1.要争取镇党委政府的重视

争取党和政府的重视是有效组织教育培训的一个重要条件。要落实专项资金用于农民教育培训,如桥头镇政府下拨了1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电信、广电等部门实施远程教育“网线铺设”,购置桌椅、配备多媒体设备建起了“培训教室”。为园区教育培训的开展打下了硬件基础。教育培训要落实组织结构、形成制度、落实专项资金。

2.要积极探索园区农民教育有效方式。

(1)立足贴近农户需求实际,精心设置教学内容的实效性。要根据农业生产时令特点,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做到农忙时少学、农闲时多学,晴天少学、雨天多学,达到“双促进、两不误”的效果。在教学内容上要紧紧围绕广大农户在创业创新中的内在需求,精心编排农民教育课程。

(2)创新教学模式,用心找准“结合点”。要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使农民教育培训成为农民致富的“助推器”。根据农业园区内的优势品种,可邀请宁波、慈溪的农业专家与农场、农户间“一对一”结对子,通过集中培训和专家田间地头授课相结合办法,使广大农户在收看、学习或生产实践中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直接与专家“面对面”进行咨询。目前园区已有6名农业专家与园区农户结成了对子。针对协会会员分布区域广,农业生产过程中急、难问题多的实际,发挥远程教育网络平台优势,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对的灵活方式,开展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培训、购销信息、农情信息交流等活动,进一步扩大农业协会的覆盖面和辐射面。园区平均亩产从建场时2400元增加到4100元,增幅达70%,成为广大农户增收致富的“助推器”。改变传统课堂教师授课制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依托远程教育网络,组织广大农户学习设施农业、绿色农业、订单农业等知识,帮助农户更新理念、转变观念,使越来越多的园区农民成为有知识的文化人、懂技术的内行人、会经营的明白人、讲文明守法纪的新型农民。

篇13

2002年11月,欧洲各国和欧盟教育(培训)部长聚首哥本哈根,重点讨论如何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合作的问题,并通过了《哥本哈根宣言》。此后,欧洲各国普遍建立能力与资格框架,发展职业教育培训学分转移系统,制定共同的质量标准与原则,并陆续承认非正规、非正式教育成绩。2004年,英国资格与课程执行局组织专家综合31个国家的相关数据,分析欧洲职业教育培训哥本哈根进程,并全面报道了职业教育培训为实现欧洲全民终身学习所做出的贡献。为此,本文选择其中欧洲职业教育培训合作的潜能、合作发展成果以及优化措施等主要方面,向读者做一简要介绍。

一、欧洲职业教育培训合作发展的潜能

一直以来,欧洲各国充分肯定了职业教育培训在活跃经济和劳动市场、推进社会与个人发展、最终促成欧洲高新技术经济和学习型社会过程中的巨大贡献和积极作用。特别是在2000年《里斯本目标》和2002年《哥本哈根宣言》以后,欧洲国家行政主管部门与社会合作者纷纷结合本国实际,相互借鉴学习,多样化地发展VET与终身学习策略。然而,正是由于欧洲各国职业教育培训参与主体日趋多元化,课程内容与评价标准日益分散,培训环境差异明显,培训方式丰富多样,培训对象与目标各不相同,职业培训既要满足企业雇主的各种需求,又必须为各种不同境遇的社会公民提供平等的终身学习机会,这不仅特别需要各个部门、国家内部以至国家之间的相互沟通与协调,而且需要各种知识学习内容与技能培训形式方面的相互合作,不断调整VET合格证明的透明度与相互承认,促使欧洲职业教育培训一体化,为欧洲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欧洲职业教育培训合作的主要成果

1.欧洲职业教育培训的最新进展。(1)不断提升初始职业教育培训(IVET)的品质。近年来,欧洲IVET的重点在于保持和改善其质量,不断推出新的改革措施:首先,注意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以及其他培训方式建立各种灵活的连接。例如:改革VET教学法(奥地利、塞浦路斯、芬兰、瑞典);推进VET形式与课程的多样化(保加利亚、法国、波兰和葡萄牙);建立指导与咨询体系;开设职业定向课程,引导职业科目与青年人进入高等教育等。其次,注意吸引更多股东和当事人群体进入初级职业教育,并与企业和社会参与者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注意满足劳动市场需求,逐步提高WET的吸引力和灵活性。最后,普遍建立质量保证机制与合格证明框架,以确保IVET的质量及其学习成绩的透明。(2)努力扩展继续职业教育培训(CVT)。2003年,欧洲议会确定成人劳动人口参加终身学习的目标比例是12.5%,但欧洲国家实际平均值是8.5%。分析各国劳动人口参与CVT偏少的主要原因有:首先,老龄雇员(55-64岁)明显低于青年工人(25-29岁);其次,中小型企业员工培训机会远远少于大公司;第三,纺织行业职业培训仅占邮电/通讯业和银行/保险业的1/3;第四,企业雇员文化程度越低参加CVT越少;第五,男性参加CVT的比例普遍低于女性;最后,劳动场所实习培训仍有许多障碍等。为此,各国政府陆续制定政策并创造条件,其主要做法包括:提供经费支持;承认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鼓励人们参加非传统方式学习培训,积极扶持和扩展不同行业与部门的CVT。与此同时,社会合作者也在提供不同层次且内容多样的CVT。例如,英国联合学习基金会依靠行业联合,超越工作场所的学习障碍,资助和担保各种非传统环境的职业培训;荷兰则有公司专门鉴定工人以前取得的合格证明与专业培训成绩。此外,欧洲各国都非常重视中老年劳力(55-64岁)的继续职业教育培训。很多国家正在调整劳动市场政策,取消提前退休和延迟退休年龄,努力为老年雇员提供更多的继续培训机会和工作岗位。

2.职业教育培训与社会包容。提前离校的学生、妇女、移民以及经行业重组后下岗的群体,由于处境不利、语言障碍、缺少经费、时间和基本能力,以及不能主动进入职业培训体系等原因,极有可能成为社会排斥的高危群体。为此,各国VET系统不断创造条件,尽可能为他们提供学习培训机会,从而预防和解决了许多社会排斥问题。近年来,欧洲国家积极的劳动市场政策以及非传统全民培训和基本技能教育,不仅有助于提高社会凝聚力,而且增加了全社会劳动就业,提升了职业技术和生产力水平。

3.完善新课程内容,注重对职业能力与关键能力、企业技能和信息交流技术的培训。(1)职业能力与关键能力。广泛发展职业能力是VET改革的重要方面,它不仅是所有培训内容与形式的核心,而且与培训环境密切相关。为此,各国普遍强调劳动场所实习培训的重要性。其次,为了满足不同国家与行业的需求,欧洲各国正在模拟不同类型生产环境,整合多样性职业技能与知识,努力形成基本职业能力综合学习培训方案,并逐渐成为教学改革的特色。最后,许多国家充分认识职业能力发展与形成的能动性,正在倡导学员注意吸收各种非正式知识与经验“反射”,不断丰富职业能力与关键技能。(2)企业技能。企业技能不仅影响雇员的职业态度、品质与能力,而且是他们发明创造、独立承担责任和完成任务的基础。为此,欧洲各国已经把企业技能教育培训作为VET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许多继续职业培训机构,持续瞄准不同企业的特殊需求,主动提供多种培训内容与形式,并收到良好效果。另外,德国与比利时政府为中小企业提供的继续职业教育,也包括各种企业技能培训。(3)信息交流技术

(ICT)。信息交流技术是职业教育培训重要内容之一。几乎所有欧洲国家的VET系统,都以此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制订具体培训计划与技能评估方案,并为公民提供ICT技能合格证明。有些国家已经把ICT作为国家初始职业教育培训的基本培训项目;有些国家规定雇员技能文件夹必须包括ICT技能说明;而奥地利和德国早已把正规与非正规ICT学习纳入职业教育。当然,从总体看来,欧洲国家ICT培训还只停留在初级阶段,有待不断转化与提升。

4.形成终身学习的新环境和新方法。(1)新的学习环境与方法。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鼓励人们自主参与批判性地思考和行动,有助于人们认同并发展终身学习的理念。这种学习环境支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文化;关注学习者的需求与动机;尊重多元学习风格;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和师生共同参与学习过程;提升学生的自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与归属感。例如,丹麦于2000年改革职业学习管理体系与教师任务,曾在一些职业学院建立了开放的学习文化环境,支持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并已经创造出许多自我管理或集体管理学习的范例。(2)合作伙伴关系。合作伙伴关系是提高VET教学效能的必要形式。欧洲许多中小规模企业围绕大公司,组织开发性学习培训,建立分享知识能力、协作培训成绩的共同平台。而学校教育与企业劳动实习场所的连接和平等交往,既可以保证学校安排充分的劳动实习和地区性信息和网络服务,又可以促使企业不断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改善区域性关系和市场信誉。在法国,优先改善学校本位的VET劳动实习,加强职业本科教育与劳动实习课时的密切联系,可以作为这方面良好实践的样本。(3)电化学习。电化学习是VET的有效辅助工具。它提供丰富的网络学习材料,促进师生互动,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有利于学习者克服空间或时间障碍。目前,欧洲各国VET系统正在积极推进各种电化教学和学习方法,充分发挥网络学习和相关培训形式的潜能,提高各类职业教育培训的效益。当然,还有许多国家不能提供计算机辅助、网络终端和直接网络学习的机会,其主要原因并非是受到硬件与软件问题的限制,而是各类管理与培训人员缺少经验或没有做好充分准备。

5.学习评价与认证。学习评价与认证是欧洲职业教育培训系统改革的关键领域。当前,许多国家正在积极回应各种个性化学习培训形式,发展新的评价方法,促使正规课程与职业知识考查转向日常能力评价,建立与其他考试与评价系统相互联系的标准,增加各种职业技能及其合格证书的透明度和可移动性。有些国家政策已经承认公民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成绩,并充分考虑相关认证的累计性和形成性。它们重视学习评价在控制培训质量、鉴定雇员优势职业技能方面的作用,希望最终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并促使人们更积极地参与终身学习。当然,无论是通过正规、非正规还是非正式学习获得的能力,其评价与认证都必须严格考查学员定向培训的内容、质量、数量及其个人简历说明,并注意把握相同的标准。

6.质量保证体系及其改革。由于VET日趋分散独立,因此特别需要国家层面的质量管理。目前,所有欧洲国家都非常重视质量保证问题。当然,各国标准质量管理序列并不完全相同,有的是ISO系列,有的是根据学校需求制订的QIS(如奥地利),还有一些国家则采用自我评价质量保证程序(如丹麦和荷兰)。考察不同国家的质量保证策略,主要是看它能否既快又好地促进VET改革。丹麦质量保证试验项目具有明显特点:(1)选择多个试验场所,形成工作网络,减少机构重叠与政策障碍,便于实践经验交流。(2)明确规定地方经验要在固定周期内向更高层次转移,并与师范教育和学校发展规划相互衔接。(3)重要质量问题则由学校、地区或部门顾问委员会以及国家决策者密切合作加以解决。当然,任何国家质量保证体系的改革,都应该充分依据欧洲合格证明框架(EQF),积极借鉴别国经验,才能不断开发新的质量保证工具与手段,完善质量保证机制,最终实现相互协调与信任。

三、优化欧洲职业教育培训合作的主要措施

1.相互尊重是良好合作的基础。相互尊重各自国家、部门、地区职业教育培训系统的价值观念、重点与基础,是欧洲VET合作发展的基础。哥本哈根行动计划,首先支持各成员国家根据自己的传统、现状、目标与速度来发展和改革职业教育培训。而欧洲合格证明框架(EQF)以及普通教育质量保证框架(CQAF),已经成为欧洲国家职业教育培训多样性发展与和谐共存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和基本保证。

2.加强行动协调。《哥本哈根宣言》强调欧洲国家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当前,VET教学改革已经成为继强化欧洲范围、改善透明度、承认能力与合格证书以及促进质量保证以外,需要欧洲各国相互合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为此,特别需要各国给予足够的重视,增加开放性合作,注意吸引各级从业团体积极参与VET教学改革,相互协调VET教学政策与实践研究,不断提升 VET教学质量。

3.不断增加新的手段,改善IVET质量。欧洲各国IVET需要制定更多系列措施以改善教学质量,提高灵活性和吸引力;注意加强关键能力和特殊职业能力的培训,增强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以及其他培训形式之间的联系;帮助所有青年人成功进入劳动市场,并帮助他们选择接受普通教育或者高等教育。同时,IVET还要包容被社会排斥的群体,并在知识、技术与能力全部等级系列,为他们提供相关的教育培训。

4.促进公民参与继续职业教育培训(CVT)。面对社会人口老化、全球经济竞争加剧、劳动技能需求变化、技术革新以及信息交流技术的普及,欧洲各国需要不断加强继续职业教育培训,注意发现和跟踪处境不利的劳动群体及其就业需求,认证先前学习的各种成果(无论正规、非正规还是非正式学习),并通过经费奖励、创造更多学习机会等措施,鼓励人们重新开始学习,更多地参加继续职业教育培训。

5.注重职业教育的师资培训。当前,师资培训与补充是欧洲国家VET教学改革面临的主要障碍。几乎所有国家的职业教育(培训)部长都认为,需要加强各类培训机构间的密切合作,不断改善VET教师专业技能。他们希望:(1)重新树立教师职业威信;(2)强调职业教育培训教师的企业经验;(3)增加教师培训课程的投入;(4)引入VET教师培训合格证明机制;(5)规划更具吸引力的教师培训内容与形式等。当然,各国教师培训策略还必须注意不同教学目标与职业的特殊需求。

6.加大财政支持力度。2000年里斯本欧洲峰会要求各国不断增加人力资源人均投入。比较而言,欧洲与美国公立教育支出(5.1%)大体持平,但在私人教育投资方面,美国与日本明显超过欧洲。然而,职业教育培训作为长期投资的效益是可以预见的。为此,无论是政府、公共部门、劳动组织、社会参与者还是雇员个人,都有必要不断增加投入。与此同时,还有必要增加一些配套措施。例如:加强中央各部门合作;制定职业教育培训投资法规;下放资源分配权利;鼓励公/私投资联合办学;补贴和奖励企业和个人投资VET;保证各类投资的“合理性”等。

7.充分注意数据的和谐一致。适当的统计指标与可靠数据是计量职业教育培训进程的先决条件。然而,各国VET统计数据不仅缺少连续性和内在联系,而且也不容易存取,制约着欧洲VET合作发展战略。为此,有必要加强VET经费、基本技术与核心能力、高中以上VET以及CVT等数据的统计分析。

8.推进开放的合作与交流。欧洲国家适当通报各自VET进程,形成开放的合作与交流,是促进欧洲VET改革、最终实现里斯本目标的重要条件。然而,欧洲国家职业教育培训与劳动市场政策仍然缺少有效的交流与协调。为此,需要各国逐步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培训自我评价系统,及时反馈统计数据,为开放合作交流提供必要的条件。

9.强化欧洲劳动市场要素的作用。欧洲合作发展VET,已经在适量控制劳动力与学生流动、减少就业障碍并缓解冲突、开放欧洲跨国劳动市场等方面做出贡献,它是支持欧洲劳动市场健康发展的要素。欧洲各国应进一步鼓励所有职业教育参与者,根据欧洲合格证书框架不断提出、评价与完善各种培训方案,并提倡考察访问与现场实习,促进国家间职业教师的相互交流,积极开展双语教育培训课程等。

10.扩展欧洲VET信息网络。应当鼓励更多群体参加合作,并逐步建立和形成包括各级决策者、研究人员和特殊从业者团体在内的信息网络,促使欧洲VET各项政策与教学实践信息资源在更大范围得到充分的交流与利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