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7:33:2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经济与社会效益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Abstract: based on the highway-service construction goal, the author of the scientific out economic management strategy, this paper intention through the reasonable to standardize highway industry to promote economic benefits and social benefit double ascension jenn-air mark nationwide implementation.
Keywords: highway construction; Economic society; Work efficiency
中图分类号: U412.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构建制度管理与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公路行业的秩序化管理在中国的发展起步较晚,与国外发达国家的高速建设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各项运营管理制度还并不完善,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目前,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服务管理实践中已初步建立了相关的安全管理办法、管理条例及路政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这些秩序化规范不仅赋予了高速公路工作管理人员相应的权利,同时也明确了其在工作实践中应承担的义务与责任,因此只有充分的完善基础规章制度建立,细化权责管理、明确秩序化、能效化、经济化、法制化服务管理体系的统一构建才能使行业内的发展环境得到合理的净化、使徇私枉法、贪污受贿、擅自放行的不法行为坚决予以杜绝,并切实为工作管理人员提供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高效管理依据。规章制度的完善建立是企业管理、基层建设法制化发展的前提、是高速公路各项运营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保证,因此在服务实践中我们只有本着人性化、制度化、科学化、权责化的管理目标,切实构建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依据服务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做必要的规章与条例细化规定,依据时代的特色促进制度适应性的更新,才能最终使全行业上下均形成一种人隆化、制度化服务的凝聚力,依据规章制度办事、不包庇、不钻漏洞、奖惩分明、公平合理,从而切实提高服务管理效率,并使行业产生普遍良好的社会反响,进一步实现经济效益全面提升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管理养护公路服务质量
在管理公路服务中我们应针对道路路面出现的损坏情况进行及时的检测与维修,对桥梁的通道实施必要的清疏管理,对损坏的安全设施及时予以更换及清洁,并对高速公路沿线带进行多功能的绿化养护等。对高速公路的故障损害及时维修固然重要,而对其高效高质的服务运行进行定期的养护与监控管理更能有效的降低道路及公共设施的损坏率,同时使高速公路的大型整修期得以适当的延长,合理节约维修成本并有效的实现公路及其设施使用寿命的合理延长。而对于高速公路的使用者,高质量的公路服务也可有效的降低事故发生率,并使其在舒适的使用中产生满足感。在高速公路的经济管理角度,其经济收益主要来自于对车辆使用高速公路费用的收取,因此使用者对高速公路服务的满意度才是促使其主动缴费、愿意缴费的坚实动力,因此在服务管理中我们应从强化养护管理人手,坚持养路多于修路、管理多于补救、以技术强化管理为核心,同相关部门强强联合,依据科学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方案,提升公路健康服务的完整性,并最终在低成本的养护管理中促进高速公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稳步提升。三、收费理念与畅通工程的全面构建
“停车收费”管理模式是目前我国各高速公路采取的主要收费方式,一旦高速公路的车流量巨大,极易在收费口造成拥堵现象。倘若排队等候收费的车辆队伍较长,还容易造成不必要的交通事故,给高速公路的安全服务与高效运行造成了较大的不便,同时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使雇佣及建设成本费用大大增加。基于这一不良现状隐含的管理弊端,我们应充分结合现代化科技管理思想,引入不停车收费的科学理念,构建高速公路发展运营的全新境界。在该管理方式中我们可采用ETC架构电子车道的检测技术,通过对运行车辆里程的智能化、自动化测量将车辆数据信息上传至管理中心,并通过与电子银行的互通交易完成自动收费的全过程处理。这样一来过往车辆不必停车便可实现自动的收费,使收费程序得到合理的简化,并有效的提高了收费工作效率,使收费站堵车的现象不再发生,即实现了高速公路的全程畅通化工程。在不停车收费的管理理念,高速公路的收费成本投入得到厂合理的控制,因此必然会促进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
四、公路沿线副业的经营与发掘经济增长点
副业经营是有效提升高速公路盈利性收入的必要保证,基于高速公路的封闭建设特点及其特殊的商业沟通性能,其主要的副业经营形式包含对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经营及对沿线广告的经营等。针对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各大服务区的运营服务特性我们不难看出,在提供各项餐饮、住宿、加油及汽车修理的服务及设施管理中,大部分区域的服务
区存在收费高、管理差、群众满意度不强等现状。因此为了切实提高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运营中服务管理效益,我们应从强化质量管理入手,制定完善、统一的服务区管理运行规章制度,做好品牌形象建设,拓宽服务区服务职能,增设医护服务、网络服务、通信服务、娱乐服务等多重经济增长点,在降低服务价格的同时切实提升服务质量,并强化群众的满意度、舒适度,吸引更多的人群在服务区从事经济活动。再者高速公路收益的另一经济增长点来自于对广告产业的合理经营。因此在开展公路建设过程中,我们可通过在允许的范围空间中布设醒目广告招标标识方式,合理的吸引资金投入,并通过路政相关部门的公开招标标完成广告盈利性增长过程。同时在广告牌设计布置中我们还应本着美观、安全及实用的原则,实现效益与秩序化管理目标的适应性发展。另外我们还应通过高速公路特有的经济、文化与政治交流功能,努力带动公路周边的城镇化工业、衣业、畜牧业、种植业及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实现以点到线,以线盖面的经济产业链巩固建设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强化提升。
五、结束语
天然气在经济发达国家经历了完整的发展阶段,诸如美国、日本等等国家,对于天然气都能够够合理利用。早在天然气的社会开发还不很完善的时期,天然气处于启动阶段,此时由于对于天然气的利用价值还没有明确的认识,所以没有大规模使用。进入到发展阶段,天然气被大量地发现并开发,此时天然气的需求量逐渐上升,并被作为煤炭的取代产品。也就是说,人们对于天然气的利用价值已经形成认知,并开始科学性地开发和规范性地利用。随着天然气的有效利用率提升,各种规章制度被制定出来,政府建立了天然气合理利用的监督机制,同时还制定了与天然气相关的法律条文,以强化天然气使用的监督管理。随着经济发达国家对于天然气的使用逐渐市场化,各种管道输配网络形成,使得天然气使用形成了完整的网络体系,价格机制逐渐形成。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伴随着世界经济潮流,可持续发展意识逐渐地树立起来。目前,中国的天然气电厂是热力电厂的三大重要形式之一,但是并不具有市场竞争力,且经济效益也不太可观,却能够发挥重要的社会效益。从燃气电厂的运行来看,其具有占地面积小,运行环保的特点,且启动快速。与煤资源和水资源相比,天然气属于一次性清洁能源,且环保价值在于不会释放出污染环境的物质,而且可以循环利用,不仅改善了发电运行环境,而且还有效地降低了能源消耗,使得电厂的电力供应效率有所提升。鉴于燃气具有较高的综合利用效率,中国从战略发展的角度就要充分利用,以在发挥其社会效益的基础上,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1 中国燃气发电现状
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确立起来,中国人民对于环保问题极为关注。虽然目前中国依然以煤发电为主,但是对于天然气发电的推广并没有停止。从目前中国燃气电厂的装机容量来看,在全国的电厂总量中的占有率还很低,主要的原因在于,在当前的能源结构当中,中国具有较大的煤炭储备资源,且水电资源也比较多,天然气虽然属于是清洁能源,对于环境保护具有很高的价值,但是,处于市场经济运行状态下的今天,人的思维方式都是围绕着经济而展开。燃气电厂从初建到正常运行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投资,其所能发挥的经济效益需要在几年之后才会产生。特别是中国目前还没有自主研发的燃气轮机,对于联合循环燃气轮机也没有独立的制造能力,使得天然气发电难以发挥其优势。可见,燃气发电要适应社会的需要而发展起来,就要首先满足其经济需求,以在技术力量上有所提升。
从中国燃气发展现状来看,产量呈现出上升趋势。随着燃气储备的逐渐增多,加之新的燃气开发项目建立起来,使得天然气使用成为重点研究课题。中国天然气的使用已经进入到发展时期,西气东输就是有效的证明。西气东输管道的建成将燃气发电推向了市场运行轨道,使得天然气消费获得认可。随着天然气被广泛使用,天然气价格改革方案被制定出来,并开始实施。从2005年至2007年,天然气气价不断地调整,特别是2007 年,中国将天然气价格诉诸到法律,为了应对气价倒挂的问题,各种天然气利用政策出台,其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关乎到天然气项目开发和使用局限。2015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决定自4月1日采暖基本结束后将存量气和增量气门站价格并轨,全面理顺非居民用气价格,同时试点放开直供用户用气价格,居民用气门站价格不作调整。从而可以看出,中国的天然气产业正在实现市场化运行,并步入到法制化轨道,并已经形成了天然气市场发展规律。随着中俄、中缅等油气管道的建设持续进行,还有LNG等海外天然气来源,我国的气源缺少的现状将会得到改善。
2 中国燃气发电的现实性
2.1 中国燃气发电是时代的必然
从中国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燃气发电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目前,中国的燃气发电主要体现为市场多重性上,这就需要建设燃气发电厂时,更多地考虑经济问题,降低成本是关键。天然气开发层面,中国对于燃气开发已经形成了联合生产装置,将气田的开发、管网联接和使用以及电能终端用户三者之间建立其联系,并形成模式。天然气的生产要与供应相配合。中国的电能需求量明显高于供应量,而天然气生产要具有一定的规模性才能够实现稳定而具有规模效应的电能供应。此外,天然气从生产到供应,都要经历较长的建设周期,投资风险之大,且周期长而存在着许多难以预料的因素,使得燃气电厂的建设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
2.2 中国燃气发电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
针对于燃气电厂运行的风险性进行分析,主要体现为其长期性和不可逆性。从用户终端的角度而言,电能的使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每年都会经历峰谷性,需要电厂相应地调整供电量。这种电能使用波动性的存在,必然会影响到其长期稳定性。一旦出现有突发性事件,就会妨碍到燃气电厂的正常运行,加之一些不可预见的偶然因素存在,都会成为燃气电厂的潜在风险突发点。
2.3 中国燃气发电可以获得综合经济效益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而言,燃气电厂的社会性是不置可否的。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企业采用了科学的统筹兼顾,使得企业能够处于良性运行状态。科学化的企业管理不仅可以促进天然气产业链的稳定性,而且还可以提高电厂运行效率,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是燃气电厂运行的理念,也是天然气企业的未来发展目标。从目前电能市场竞争力的增强,燃气电厂作为行业中的弱势群体,要提高经济效益,就要实施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提高管理效益,以应对这巨大的挑战。但是,有关研究专家对燃气电厂即将带来的社会贡献给予了肯定,对于其所能够创造的经济效益则需要放眼未来,从长远的角度考虑。有关人员认为,如果将清洁燃煤技术,比如安装烟气脱硫设备应用与燃煤电厂中,不仅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而且还可以降低细粉尘污染,同时还会增加的输送电的费用。如果将该设备应用 水利发电厂,则会解决枯水期用电匮乏的问题。由此可见,天然气发电所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
2.4 中国燃气发电需要政策的支持
有研究专家认为,中国燃气发电的最大推动力就是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环境保护以强化。政府推行各项措施强调环境质量,对于发展清洁能源给予必要的支持,可以使中国的天然气发电快速发展起来。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天然气发电还没有得到普遍认可,但是,中国可以在政策允许下在城市周边建设燃气电厂,不仅承担着为城市供电的责任,还可以就近向城市供热。相应地,一些小型燃煤电厂则要强令关闭。目前的城市周边可以采用“热电联产”,通过发展工业配套动力发挥燃气电厂的优势,以使天然气发电在政策的支持下迎来真正的发展时机。
3 燃气电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3.1 天然气发电可以降低消耗、保护环境
天然气发电的优势在于,能够降低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重。根据有关研究显示,到2020年,中国要实现翻两番的经济发展目标,如果采用燃煤发电,需要增加用煤超过12亿吨。中国的自然资源虽然丰富,但是大量的消耗已经使煤炭这种不可再生资源接近枯竭。燃煤发电会到导致资源大量减少,同时还要涉及到煤炭的采掘和运输。采用天然气发电,可以降低煤炭的消耗量,而且还会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中国面临着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双重压力,使用天然气发电,对于中国战略性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比如,某燃气电厂采用尾气综合利用技术,新建汽轮发电机组2×50兆瓦,燃气锅炉2×240吨/小时。为了扩大机组容量,规划分期建设4×50兆瓦的汽轮发电机组,高压燃气锅炉为240吨/小时。采用兰炭炉作为燃料的尾气。发电机为空冷式发电机,额定功率是50兆瓦。在尾气处理过程上,兰炭炉将尾气脱硫,经过采集后,输送到气站,然后电厂统一供应。电网变电站采用110千伏电压,对于电网集中控制。使用110千伏的母线将电源接入,按后使用分散型控制系统集中控制。采用燃气发电可以对尾气以综合利用,经过脱硫后就可以用于发电,不仅对能源以循环利用,还降低了污染物排放,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还发挥了社会效益。但是在使用燃气锅炉时,也会存在着风险性,燃气为易燃易爆气体,在达到一定浓度是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因此要做好防爆、防火工作。在燃气电厂中,燃气锅炉要符合防爆要求,其所安装的设备,包括阀门执行机构、风机电机等等,都要采用隔爆型。对于尾气综合利用,是经过气站统一收集后向电厂供给。气站的设备以储气罐为主,属于是易燃易爆设施,因此要做好防火措施。
3.2 天然气发电要以政府导向为重要发展方向
中国的燃气发电要快速地发展起来,就要从环境效益的角度出发,对天然气发电进行研究。核电同样是清洁能源,可以发挥环境保护的作用,但是,相对于核电在一次性投资和处理核废料等方面方面的投入,使用天然气成本要低很多,而且在技术上更为成熟一些。目前来说天然气的原材料价格相对于煤电和水电来说是比较贵的,如果在行业竞争中,市场效益不佳,会影响到天然气发电的顺利运行。对于燃气发展,政府给予必要的支持,通过宏观调控政策使用清洁能源的硬性要求,就会促使热电厂使用清洁环保技术,比如,安装烟气脱硫设备等等。另外,政府强化环境保护,可以快速地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政府对燃气电厂提供环境保护补贴,并在政策上予以一定的优惠,可以使能源结构相应地做出调整。发达国家在工业经济时代,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但是中国不能再重复这种老路,我国环境压力本来就比较大,对于污染日渐严重的生活环境,如果毫无节制地恣意破坏下去,就会危及到人类的生存。政府从支持清洁能源的利用起,发挥其引导作用,可以为联合循环发电设备的广泛应用创设良好的条件。有专家认为,可以将天然气发电政策框架制定出来,对于中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而提高了电网的安全性,使输电线损有所降低。随着电网运行稳定性的提高,加上天然气发电机组启停快的特点,将其作为调峰电源更为适合。
4 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采用天然气发电,更有利于保护环境质量。中国的多数电厂为燃煤发电,燃煤发电带来的粉尘、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都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在我国雾霾天气日趋严重的今天,污染物排放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特别在北方城市的热电厂,由于离城市中心比较近,如果采用燃煤发电,那么来煤炭运输、污染物排放等方面都会对城市环境造成很不利的影响。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调峰是重要的工作环节,尤其是风电近年投产比较多,其反调峰特性对电网调峰的挑战很大。将天然气发电设备由于其启停快,且可以深度调峰,将会对电网调整有很好补充作用。在中国天然气的可利用价值而言,其所创造的社会效益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由于其建设周期长,运行成本高,使其所创造的经济效益要建立在长效机制上。因此,将燃气设备用于电厂的发电运行中,可以相应地减少环境污染,保证电网稳定运行,提高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等.编.《清洁发展机制方法学指南》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 Aldo Canova,Gianfranco Chicco,Giuseppe Genon,etal. Pierluigi Mancarella.Emiss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Evaluation of Natural Gas- fueled Cogeneration Microturbine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J].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2008(10).
[3]宋丽芝.山西省城市天然气工程的社会效益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社会,2009(20).
[4]吕学都,刘德顺.等.清洁发展机制在中国:采取积极和可持续的方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中图分类号:TM62文献标识码: A
一、燃气发电的特点与优势
燃气发电有四大显著特点:(1)气田开发、管网、终端用户三者是一套“联合生产装置”。(2)天然气生产供应具有规模性、稳定性、建设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3)天然气管网具有周期长、投资大、长期性等特点。(4)天然气市场具有多重特性:①具有刚性、不可逆性和长期稳定性;②具有波动性和峰谷性;③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④具有社会性。除此之外,燃气企业是可持续发展的代表企业,统筹兼顾,提高天然气产业链的效率、效益和稳定性,是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追求的目标;管理体制一体化,努力提高管理效率。。但天然气发电也面临巨大的挑战。最明显的问题是价格比煤贵,而且随着国际原油价格飙升而高涨,这决定发电成本的竞争力。但据专家介绍,当政府强调燃煤电厂要使用清洁燃煤技术――安装烟气脱硫设备的时候,如果严格执行这项标准的话,天然气发电就完全具有价格卜的优势。此外,燃煤电厂无法消除细粉尘污染,不能回避由于不允许在城市周边建厂而增加的输送电的费用。水电厂需要配套的调节水库来解决枯水期用电缺乏的矛盾,而天然气发电不需要面对这类问题。
二、燃气电厂的发展历程和我国燃气电厂现状
燃气电厂发展到现在,可分为3个阶段:启动期、发展期、成熟期。启动期,天然气开采设备不完备,在主要能源中处于次要地位,无法大规模使用,缺少国家法规,政府监管能力弱,市场处于混乱之中。发展期,以发现大气田或者建立管道为转折标志,天然气的基础设备趋于完备,天然气市场的需求迅速上升,地区化的限制逐步淡化,天然气迅速取代煤和其他燃料,对用气均衡性不同的用户采用不同价格,制定统一的天然气法律,政府监管得到加强。成熟期,以多气源的全国性管道输配网络形成为标志,此时天然气市场已经饱和,利润空间开始缩小,基础设施趋于更加高级化、科技化,发达国家的燃气企业开始扩张海外市场,天然气的价格机制已经形成,价格趋于稳定化、透明化.成熟期。
我国的燃气现状是:贮存量快速增长,产量稳步上升;西气东输管道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天然气市场进入发展期;天然气消费量迅速增长;天然气用途逐渐扩大;天然气价格和天然气利用政策的出台,对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意义深远。2005年国家出台了天然气价格改革方案,根据原油、LPG和煤炭价格的5a移动平均变化情况,每年调整一次气价,在目前气价倒挂的情况下,为天然气价格的调整提供了法律依据。2007年国家出台了天然气利用政策,规定了优先、允许、限制和禁止发展的项目类别,为有效利用天然气提供了法律依据。根据天然气市场发展规律,结合我国目前天然气产业发展状况可以看出,我国天然气市场现在处于发展期。
专家认为,加强环保的要求和相关法规的制定,是推进我国天然气发电最强劲的推进力。当政府越来越强调环境质鼍的时候,清洁能源的发展必然会大大加快,其它难题会迎刃而解。虽然我国的天然气产业和天然气发电都还处于初期。发达国家普遍具有的天然气发电优势在我国还不能体现,但我国可以以发展小型燃气电厂为主。近些年政府强令关闭小型燃煤电厂的举措,为发展燃气电厂提供了良机,这些可以建在城市内的燃气电厂能就近为城区供热,供冷和供电。现在有很多市区周边的工业区需要发展工业配套动力。“热电联产”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市区周边,燃气电厂的优势是燃煤电厂所无法比拟的,再加上其它相关政策跟上来的时候,天然气发电的时机就会真正到来。
三、建设尾气综合利用电厂进行节能减排
1、兰炭生产简介
兰炭是利用优质精煤块烧制而成的,具有固定炭高、比电阻高、化学活性高、含灰份低、铝低、硫低、磷低的特性,已逐步取代冶金焦广泛运用于电石、铁合金、硅铁、碳化硅等产品的生产。机制兰炭采用干馏配烧工艺,具体流程图见图1。机制兰炭工艺炉内装有可控的测温设备,质量比较稳定,回收的煤气二次发火燃烧烘干所生产的兰炭,使水分降低,机械强度也有明显的提高。
图一
由图1的流程图可以看出,采用机制兰炭工艺后,兰炭企业的资源利用率有所提高,但仍存在很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了使剩余的兰炭尾气不再燃烧排放,减少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节约能源,陕西省北部很多兰炭企业都考虑通过建设尾气综合利用发电厂,通过将兰炭生产的尾气收集后,送入煤气锅炉,燃烧发电,促进兰炭行业的清洁生产,实现循环经济。同时尾气综合利用电厂还可以通过申报CDM获得额外的收益,以提高项目的经济吸引力。
2、尾气综合利用电厂实例
2.1尾气综合电厂
某工程新建2×50MW汽轮发电机组,2×240t/h燃气锅炉,利用兰炭尾气燃烧发电,尾气综合利用技术的设计如下:电厂规划容量4×50MW,分期建设。本期建设规模为2×50MW凝汽机组配2×240t/h燃气锅炉。汽轮机采用高温高压50MW直接空冷、凝汽式机组,锅炉采用240t/h高温高压燃气锅炉,锅炉采用紧身封闭,运转层以下全封闭。设启动锅炉房。发电机采用额定功率为60MW的空冷式发电机。燃料采用兰炭炉的尾气,由兰炭厂将尾气脱硫后集中采集到电厂附近的气站,由气站统一供应电厂。为节约用水,本工程汽轮机排汽冷却采用直接空冷系统。本期二台炉共用一座烟囱。电厂出线采用110kV电压等级,出线2回至附近的电网变电站。采用集中控制方式。起动/备用电源由110kV母线引接。热工控制采用机、炉、电集中控制方式,采用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分散型控制系统(DCS),辅助系统采用就地集中控制方式。
2.2应用效果
在建设尾气综合利用发电厂前,尾气都直接排空,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建设尾气综合利用发电厂后将这部分尾气脱硫后,综合利用用于发电,实现了能源的循环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物排放,经济效益巨大。
2.3
引入CDM机制同时根据尾气综合利用电厂的特点,发电厂还申报了清洁发展机制(英文简称CDM)项目,即额外的二氧化碳减排量可以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进行交易。引入CDM机制后,工程各项盈利能力指标均高于行业一般水平。工程的经济性较好,能顺利建设,会有减排量的产生。相对于正常情况(未引入CDM)而言,此减排量是额外产生的。
3、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
3.1安全防爆问题:尾气综合利用电厂为燃气锅炉,对防爆的要求就格外严格。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锅炉房分区属于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2区。按照规程要求,锅炉房内相关设备(含风机电机、阀门执行机构及检测装置等)均采用隔爆型。同时电气、热工、水工等专业在锅炉房内的设备均应采用隔爆型,同时针对兰炭尾气的比重等特点应采取分区隔离、电缆设施注砂、电气设备单独布置等措施。
3.2防火安全问题:尾气综合利用发电厂的燃料来源由气站统一采集后供给,气站的主要设备为储气罐,是一个易燃易爆的设施。在电厂建设中需注意距离储气罐附近的电厂相关建筑和设备需满足防火安全距离,做好相关的防火措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兰炭企业通过建设尾气综合利用发电厂,将原先兰炭生产后排空的尾气综合利用发电,是实现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行之路。同时对建设尾气综合利用发电厂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和相关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图书馆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增效
进入网络化时代的图书馆面对着知识、信息服务领域的激烈竞争,迫使我们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效益增加的策略,以便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作用,求得其生存和持续发展。我国图书馆界普遍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为衡量图书馆价值的标准。图书馆运行所产生的有益于社会进步的效果,即社会效益,表现在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科学教育性和用户满意度上;而产生的经济效益大多是潜在的、滞后的、模糊的,其主要反映在对科学进步所起的作用。
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1.经济效益是实现社会效益的保障
目前,图书馆界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经费。没有了经费,消遣娱乐型图书且不说,就是反映当前科技新动态、最新成果的图书、期刊也难以购全、购齐,这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图书馆的日常工作,更无从言其发展。而图书馆的经济收入为其经费的缓解乃至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图书馆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创造了丰厚的物质基础条件。
图书馆的经济收入为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提供了文献及信息保障。在强大的经济基础支撑下,可以扩大自己的采购范围,提高采购数量和质量,从而大大提高其自身的信息含量,为社会效益的实现提供了基础条件。
图书馆的经济收入为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提供了人才保障。人才是成就世间任何事业的根本。图书馆一旦有了自己的经济收入,就可在内部挖掘、培养人才。同时,良好的工作环境,优厚的待遇,馆外优秀人才也将纷纷聚拢而来。人才荟萃,设施齐全,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工作面貌将焕然一新,良好的社会形象也就树立起来了。
2.经济效益包含在社会效益之中
图书馆的经济效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图书馆的收入,二是指图书馆获得了某项有价值的信息,投入使用后取得了直接的经济效益,这就是经济效益。作为图书馆自身的收入,图书馆工作生产的经济效益正是一种社会效益。通常这里的经济效益有三层意思,一是节约投入;二是在节约投入的基础上尽量增加产出;三是产生的“产品”符合社会需要。而图书馆为社会所利用,与经济建设服务寻找到有效结合点,是图书馆经济效益的核心。图书馆的经济效益与其它部门有所不同,它通过服务社会的途径,才能实现图书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说,图书馆的经济效益包含于社会效益之中。
3.社会效益对经济效益的引导和启发
图书馆通过全开架,多方位的读者服务,最大限度的扩大社会服务面,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强化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和文化传播功能,依靠图书馆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和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优势,通过智力投入,加大开发力度,形成如专题信息提供,中国期刊网镜像站点数据检索等一系列特色服务的举措,取得了更广泛,更显著的社会效益,赢得了社会的认同和支持,扩大了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在公众面前树立起环境优雅、服务多样化、质量高的现代化图书馆形象,社会地位也随之而确立,获取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也取得了相应的经济效益。更多的信息需求者趋之若骛,使图书馆的经济效益源源不断,而且越来越可观。
由此可见,社会效益对经济效益的引导和启发是一种看似无形却有形的东西。况且蕴藏在图书馆业务领域的经济潜力十分巨大。
二、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以社会效益为出发点。由于图书馆的社会地位的界定,无论何时,其公益性不容变更。所以,只要图书馆性质不变,当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矛盾时,就应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世间万物为矛盾的统一体,有其长必有其短,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也不离其宗。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就应尽量扬其长而避其短,以适当方式使其达到完美的统一,成为和谐的统一体。从而做到既要社会效益,同时又尽可能的获取最大经济效益,二者有机结合,互为促进。传统的只注重收藏的概念在今天已有所改变,人们逐渐开发、利用文献,使文献得以充分利用,同时也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任何以各种借口不讲效益,完全仿照国家财政的旧观念已与飞跃发展的文献信息工作格格不入。
三、图书馆实现两个效益的途径
馆藏有经济价值的文献是实现两个效益的基础。馆藏文献的经济价值存在与那些优良的高质量的图书、期刊和资料中,除了能反映馆藏文献的学术水平和参考文献价值外,还应考虑那些实用技术,高新技术类具有发展前景的文献。
开展特色信息服务是实现两个效益的途径。信息是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战略资源,刺激了整个社会对信息需求的欲望,导致了社会信息产业结构的诞生与蓬勃发展。图书馆信息部门可认真调研社会经济、科技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信息用户的需求热点,利用馆藏的文献资源汇集预测各类信息,把经过加工、投入较多的信息产品投入到信息服务业中,形成特色信息服务,参与信息市场竞争,利用用户收取一定的费用。这样,即开发了馆藏图书信息资源又满足了用户的需求,体现了服务的社会价值,并能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赋予图书馆一定程度的有偿服务经营职能。文献涨价和经费不足是各种类型图书馆普遍面临的问题,为了缓解图书馆经费需求对于政府的压力,图书馆服务项目应从免费逐渐变为有偿的,付费标准可根据服务的条件和形式、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既图书馆部分服务项目由公益性向经营性转变,使图书馆由过去单纯考虑服务水平发展到既考虑服务的效果又考虑投入,并将用于企业的核算方法引入到图书馆管理中。
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在开展信息服务的过程中,既要注意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社会效益。从根本上讲,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一致的。实行有偿服务的目的在于增强图书馆事业的活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更有效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开展信息有偿服务一定要立足于信息业务,要充分发挥信息优势去开拓信息市场。
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树立长期利润的观点。图书馆要实现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经营目标,必须从长远利益出发,把信息经营活动看作是一个系统的整体过程,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达到长期利润最大的目标。信息的经营活动不能急功近利,只求短期利润目标,而应当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长期利润目标。只要以用户为中心,提高信息市场的占有率,取得较大的市场份额,才能使长期利润达到最大额度。
四、图书馆实现两个效益增效的具体方法
馆员增效和投资增效。馆员增效就是通过提高馆员自身的素质来增加服务效益,投资效益和管理效益。馆员应当进行心理调整,提高综合素质,包括知识、技能的提高、观念的更新等。这样的馆员必然会增加图书馆的服务效益。投资增效包括协调采购、馆际互借、联合编目和电子文献增效几个方面。在网络环境下,为多个图书馆进行调整采购文献创造了极有利的客观条件,可以节约大量经费,并采用馆际互借方式,在满足读者需要的情况下,每个馆可节约60%的经费。网络系统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联合编目,网上各馆可以利用中央书目数据库的数据来完成自己的编目工作,这样既节约了各馆重复编目所需人力、物力和经费,又缩短了编目时间,使新文献尽早在读者中传播并发挥作用,还促进了协调采购和馆际互借。电子文献所占空间小,节约大量库房建造资金,经济可观。
服务增效和管理增效。作为网上知识信息导航员的图书馆为用户服务的高效率,都将增加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周到的服务会使用户更好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使图书馆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增强。管理增效包括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和图书馆管理体制的增效。凡可利用的人和物都应充分利用起来,方可增加图书馆的效益。众所周知,优化管理体制实行全馆统一领导体制,势在必行,必然会为图书馆带来巨大的效益。
树立品牌意识与特色服务理念。网络时代的图书馆没有必要去追求自身规模的大而全,而应树立品牌意识和特色服务的理念,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开展特色服务,使之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从图书馆业来讲,就是要为不同需求、不同兴趣爱好的读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也就是信息需求的“量身定制”,显然,这种服务是要收费的。可以想象,这种服务所包含的经济效益有多大。这是一个可获得巨大利润的空间,也是一个极大社会效益的领域。
加强数据库的建设。图书馆在加强数据库建设的同时,特别要加强特色数据库的建设。要在统一规范、统一标准的前提下,发挥各馆的优势,集中力量,加快建立一批市场急需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数据库存。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罗曼.20世纪图书馆效用评估方法回顾[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0,2:39-40,53.
[2]粟慧,杨福康.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策略[J].图书情报工作,2002,2:27-31.
(1) 北方地区采暖能耗
(2)除采暖外的住宅能耗(照明、炊事、生活热水、家电、空调)
(3)除采暖外的普通公共建筑能耗(办公室、中小型商店、学校等)
(4)除采暖外的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写字楼、星级酒店、大型购物中心等)
(5)工业建筑能耗
采暖能耗占北方地区建筑能耗的50%以上。在实施建筑节能标准之前建造的建筑冬季采暖平均热指标在30~50W/m2,为北欧相同气候条件下建筑采暖能耗的2~3倍。通过改进建筑设计、加强围护结构保温和有效利用太阳能,可使此部分建筑能耗降低至1/2甚至40%。目前北方城镇建筑近60%采用不同规模的集中供热系统。由于调节不当导致部分建筑冬天太冷夏季过热,开窗散热造成的热量浪费平均为供热量的30%以上。部分小型燃煤锅炉效率低也是造成能耗过高的原因之一。通过建筑保温、管网系统调节、提高热源效率这三方面的改进,我国北方地区采暖能耗至少可降低60%~70%。
除采暖外住宅能耗中的用电量为10~30度/(年.M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呈上升趋势;生活热水能耗在大城市中也逐渐加大。推广节能灯和节能家电对降低住宅电耗有重要作用;改进建筑设计、降低夏季空调能耗,也可以使住宅电耗减少3~8度/年.m2,及时开发和推广高效的生活用水装置,可避免由于生活热水需要量的不断增长所导致的住宅能耗的增加。若是商业建筑,因为集中时效的负荷增加,相比较民用建筑,其建筑能耗更大。
普通公共建筑的能源消耗性质综合分析看,其照明和电器消耗能源更大。改善建筑设计可降低空调和照明能耗,推广节能灯具及其他用电设备可减少电耗,这两项措施应能使此类建筑能耗降低30%~40%。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大型公共建筑目前仅占城镇总建筑面积的5%~7%,但其用电量为100~300度/(年.M2),为住宅建筑用电量的10倍以上,还不包括采暖,数字很是惊人。在我国大中城市,此类建筑的总耗电量大于全市所有居民住宅的总电耗。“九五”到“十五”期间,我国城市建设的重点是住宅建设,但目前已逐渐转向大型公共建筑。这些将导致建筑用电量的急剧增加,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抑制这部分能耗的增加。大型公共建筑中,空调用电占50~60%,照明用电占25~35%,其余为电梯和办公电器设备用电。与发达国家比,我国大型公共建筑的平均能耗值高于日本水平,与美国的平均值大体接近。然而调查表明,我国同一地区同一性质的大型公共建筑,电耗差别最大可达一倍。因此对于电耗低的大型公共建筑来说,也有很大的节能潜力。在当前建筑、空调、照明等方面采用先进技术,产生创新性突破,也可以使这部分的电耗降到目前的50%以上
在我国,节能50%住宅的投资增长率一般可控制在10%以内。例如重庆市天奇花园为国家级节能示范工程,该工程节能率超过50%,经测算其节能投资增长率为7.5%。下面我以我市滨河花园小区为例,对建筑节能的经济社会效益作以详细说明:
下表(表1)为我市滨河花苑9#楼节能65%工程的投资与基准住宅投资相对比的结果。
注:1、此为莱芜滨河花园小区9#楼工程,建筑面积4500M2,五层+底层储藏室+顶层阁楼。
2、此工程节能达到65%标准。
3、该工程总投资652.5万元。
4、折合建筑面积每平方米增加造价122.6元,占总投资的8.5%。
(2)投资回收期
回收期越短,经济效益越好。节能建筑的投资回收期一般不超过10年。莱芜市滨河花园小区9#楼工程静态投资回收期为:冬季供暖费节约费用:19.7*4500*60%=5.32万元,夏季节约空调费用:5*6*120*0.54*34*60%=3.96万元.每年总节约费用为:5.32+3.96=9.28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为:55.17/9.28=5.95年
(3)节能收益
节能收益是指建筑由于采用节能措施而带来的能耗收益、运行维护收益和舒适性收益的总和。其中能耗收益为最直观的收益。
新医改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变医患之间存在的不对称关系,真正改变我国医院长时间以来所占有的垄断经济利益。随着新医改政策的不断发展,当前各个医院正处在一个全新的市场当中,只有针对自身的经营管理实施有效的优化,才可以真正达成医疗主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的有机协调。但是医院自身的经营管理本身属于一个极为繁杂的工程,医院经营管理怎么实现以市场为经济导向、以病人为中心,真正达成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局面就成为各个医院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概述
(一)经济效益
医院的经济效益指的是医院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段内,其在保健卫生活动当中的保健卫生成果同所耗费的劳动、资金的比值,实质上指的是有效产出与投入存在的比值关系。医院自身的经济效益不但包括医疗服务成果的经济成效,同时还涵盖了医院自身的盈利、亏损以及卫生资源累计率。处在当前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医院自身经济效益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其自身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
(二)社会效益
医院的社会效益指的是医院充分利用各类型的医疗保健服务模式,通过自身卫生资源的有效利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相应的保健卫生服务,尽最大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而医院在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过程中,必定会产生一些社会方面的影响,而这些社会影响即社会效益。社会效益不仅属于医院自身的责任,同时又关系医院自身的形象与信誉。
(三)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属于医院经营管理工作当中两个至关重要的内容,两者之间既是对立的,同时也是统一的。倘若医院过于注重经济效益,完全不估计广大人民群众自身的经济水平与心理承受能力,医院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获得客观的经济利益,然而长此以往,医院必然会丧失大部分人员群众,最终致使医院自身经济效益的不断降低。而医院如果过于偏重社会效益,则会导致医院难以承载巨大的经济开支,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最后必然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丧失竞争力。因此,医院经济效益是实现社会效益的重要基础,社会效益是经济效益的关键条件与最终目标,两者之间存在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重要联系,医院只有在两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局面,才能够保障医院自身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提升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措施与建议
(一)建立健全医院经济管理体系
新医改政策的持续推进,各个医院自身的经济效益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经济损失在所难免。医院自身的发展一般是依靠自身资金的不断积累,然而随着医院自身经济收入的不断削减,要想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医院就必须要建立健全自身的经济管理体系,通过不断提升医院医疗核算意识,切实加大医疗成本的控制力度。所以,在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应当积极降低医疗项目、医疗工作方面的开支,减少一些不必要支出,从而有效保障医院资金的积累。
与此同时,医院还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与医疗设施的管理工作,切实提升医疗器械与医疗设施的使用率,减少该方面的成本支出。此外,针对医院经济核算工作,应当积极采用全成本管理模式,将各个科室、全部类目当中的资金支出都计算到对应的成本中,通过全成本管理实现成本的高效控制,再保障医院自身社会效益的同时,切实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
(二)协调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 建立正确的效益观。正确的效益观属于指导卫生系统工作开展的重要理论,其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发展;另一方面;合理的经济利润是实现两个效益统一的基本原则。社会当中发生的各种问题,经济是终极原因,倘若经济关系不顺,服务关系自然也不顺。满意的经济关系是形成满意服务关系的重要基础,即医院只有实现满意的经济关系,才能够产生满意的医疗关系。这就需要各个医院在内部树立正确的效益观,进一步明确医疗服务的宗旨,使得广大医护人员能够有效协调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 正确处理两个效益。为避免损害社会与病人的医疗效益,医院应当在内部树立正确的效益目标。医院自身经济效益的主动权在医院本身,而社会与病人医疗效益的主动权同样也在医院本身。这就需要医院真正将谋求社会与病人的医疗效益当作最高准则,不仅要为医院自身谋利益,同时也应当为社会与病人谋利益。医院必须要在内部反复强调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当两者之间出现矛盾的情况下,医院应当要求广大员工将社会效益放在首要位置,而当医院获取良好的社会效益时,社会必然会回报医院,其是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基本法则。
(三)提高医院整体素质
新医改政策主要是站在人民群众的利益角度出发,然而其对广大医院来说,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由于医院传统的经济运营模式显然无法满足新医改背景下的相关要求,因此,医院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固自身的地位,就必须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工作,以此来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各个医院应当充分利用自身的区域优势与传统优势的培育特色学科,通过与专科专病建设进行有机的整合,不仅要注重人才培养工作,同时还应当避免人才的流失,针对人才队伍建设制度进行改革创新,进一步加大职业素养方面的培训教育力度,在医院内部树立优胜劣汰的思想,使得医院内部员工能够在良好的人才机制下实现自我综合素养的提升,通过扎实的操作、优质的服务获取病人的信赖,为医院树立良好的形象。除此之外,医院还应当积极引入先进的医疗设施,加大与各个医院的合作力度,通过互相交流、沟通,实现医院综合能力共同提升的目标,切实促进各个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各个医院自身的医疗、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其能够获得发展,新医改带来的不仅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这就需要医院高度重视提升自己的医疗、服务质量,使得医院自身的医疗服务质量、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能够得到有效的统一。通过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切实提升医院自身的形象,使得更多的病人更愿意选择医院。而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意味着医院必须要投入更多的资金,这就导致医院自身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都会遭受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医院要想保障自身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就应当在不断增加自身市场份额的前提下,进一步放宽对应的资金投入,保障医院能够在市场调节下,充分利用增长的经济利润来填补资金投入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差额。
除此之外,医院还应当高度重视改革创新,要想在新医改背景下不断提升自己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就应当加大科研、创新方面的投入力度,通过构建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广大员工进行科研课题方面的研究,通过不断拓展医疗事业方面的新市场与利润增长点,真正把能力创新与科技创新当作提升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三、结语
处在新医改政策背景下,各个医院自身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要想在新医改背景下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发展,各个医院必须要继续保持自身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并且要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通过建立健全医院自身的经济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各个医院还必须要高度重视创新能力的提升,不断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将其转化成医院发展的重要动力,真正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的目标,从而有效保证医院能够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李亚萍.新医改视角下公立医院管理探析[D].云南大学,2012.
[2]张娜.新医改背景下宁夏人民医院企业化管理模式研究[D].宁夏大学,2014.
[3]徐君.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目标及实现途径初探[J].经营管理者,2012(03).
[4]陈胜红.如何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全面提升医院经济管理水平[J].现代经济信息,2014(22).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0月16日
长期以来,出版社作为事业单位,主要以公益为目的,追求的是社会效益。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目前大部分国有出版单位已完成转企改制,成为市场经济中的公司制企业。而企业一般是以盈利为目的,运用各种生产要素,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经济组织。转变为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后,如何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成为摆在出版企业面前的首要问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论述,明确了今后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公司法第五条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转制后的出版企业属于公司制企业,必然要遵守公司法,从而就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出版企业既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又要承担社会责任。出版企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社会责任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如何正确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至今没有人进行过系统的论述。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引起人们的思考,为转制后的出版企业提供理论指导。
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经济效益对于企业来讲主要是经济利益,可以简单地表述为利润。这一点在学界及实务界基本上有共同的认识,本文对此不作赘述。但对于社会效益,人们迄今为止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对社会效益的解释是:“各种经济活动及科学技术、教育、文学、艺术等在社会上产生的非经济性效果和利益”。按此解释,效益分两种,一种是经济效益,一种是社会效益,两者是相对的。本文认为这一概念的表述是比较科学的。我们以此为基础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做一探讨。
经济效益虽然和社会效益是两个相对的概念,但两者却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关系。有些情况下,企业追求社会效益,会减少经济效益,但很多情况下企业在追求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升。在汶川地震中,王老吉捐款1亿元,因而成为很多网友心目中的偶像。借助汶川大地震,王老吉在产品上市的推广上做足了功夫。“怕上火、喝王老吉”一时间成为时下最流行的广告词。王老吉因此不但赢得了品牌推广,还赢得了2008年营利120亿元,比2007年超营30亿元;另一方面,企业只有在获得经济利益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创造经济效益。很难想象,一个连年亏损,发不出工资,自身难保的单位怎么会去创造社会效益。当然,不乏有些盈利较好的企业为富不仁,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完全不顾社会效益的创造,但这样的企业不会有大的作为,不会成为百年企业。因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者不是对立的,两者虽然在有些时候会出现此消彼长的情况,当从长远来看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
1、企业社会责任概述。英国学者奥利弗・谢尔顿首次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CSR)的概念,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应该与其经营者满足企业内外各类人需要的责任联系起来,企业社会责任包含道德因素。自此之后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不断深入,其中以1984年美国经济学家弗里曼提出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代表,也为大多数人所认同。他将利益相关者定义为:“一个组织里的相关利益者是可以影响到组织目标的实现或受其实现影响的群体或个人”。该理论认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投资人、职工、上下游供应商、消费者、社会和政府等。
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存在和发展都有不同形式的投资或承担不同的风险。企业不应仅仅追求维护投资人的经济利益,对职工、社会、政府等的利益也要维护,此即企业的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标准“SA8000”虽然饱受争议,但他是迄今为止全球首个道德规范国际标准,适用于世界各地,任何行业,不同规模的公司,是一套可被第三方认证机构审核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国际标准。这一标准虽然没有体现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但他的理论基础正是弗里曼提出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因此,本文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主要是指企业对投资人、职工、上下游供应商、消费者、社会和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做应负的责任。这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是属于广义上的企业社会责任。由于长期以来人们更注重企业的经济利益,所以现在通常人们提及的企业社会责任主要是指狭义上的企业社会责任,即企业对投资人之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本文遵循现在人们的常用提法,所讨论的企业社会责任是指狭义上的社会责任。
2、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出版企业既要履行社会责任,又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那么社会责任和社会效益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也就是维护了职工、消费者的利益,也就是承担起了对社会和政府所应负的责任,最终会产生社会效益。如果一个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就一定不会产生社会效益。如果企业了创造社会效益,那就意味着企业履行了对职工、社会等利益相关方的责任,如果企业没有创造社会效益,那他一定没有履行社会责任。因此,可以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就会产生社会效益,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就意味着企业必须要履行社会责任。结合前述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在短期内可能会减少经济效益,但从长期来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会提高自己的经济效益,而经济效益的提高又会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出版企业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其实就是作为出版企业首先要履行社会责任,产出社会效益,同时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那么,对于出版企业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三、如何正确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
出版单位转企改制为真正的市场经济主体后,其生产的文化产品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用于交换的商品,但文化产品又具有不同于物质产品的特殊属性,对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有重要影响。文化产品与其他商品不同,其品质与经济效益之间并不完全具备正相关关系。在大多数情况下,文化产品越好,群众就越欢迎,经济效益就越好,社会效益也就越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达到了有机的统一,这种产品我们称之为大众商品。但有些水平高雅、格调上乘、弘扬和传承优秀文化的作品,社会效益很高,但由于其观众和读者并不多,其经济效益显然很低,这种产品我们称之为高雅作品。有些作品思想性差,审美价值低,其社会效益很不好,反而有害,但经济效益却很好,这种产品我们称之为粗俗作品。
出版企业有别于单纯的物质生产企业,是精神传播与物质生产的统一,其产品不仅是一种物质产品,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一种精神产品,由此其承担的社会责任除了一般企业应该承担的责任之外,还需承担一定的特殊责任。对于一般企业应承担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公益捐赠等社会责任,人们的研究(相关文献)较多,本文不作探讨。出版单位作为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和传播者,承担着政治导向责任、文化建设责任以及社会伦理建设责任。其生产的产品首先要担当起精神产品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创造社会效益。
首先,出版企业不能“一切向钱看”,为了获得经济效益,出版低级庸俗、内容粗制滥造的文化产品。这是出版企业不能碰的红线,也是履行社会责任最基本的前提。
其次,在转企改制的今天,出版企业对于经济效益的追求也可以毫不避讳,毕竟在当今权威部门组织的全国“文化企业30强”评选中经济指标占所有评选指标的50%以上。出版企业应在把握社会主旋律的基础上,积极研究市场,把握群众消费心理,多出人们喜闻乐见的好产品,即人们常说的畅销书、常销书,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出版企业应当充分利用良好的发展环境,抓住机遇,勇于创新盈利模式,开展多元化经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
最后,出版企业要始终不忘承担政治导向,弘扬主旋律,挖掘祖国优秀文化,传承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责任。出版企业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紧紧把握时代脉搏,高扬主旋律,做好主题出版;出版企业要坚持深入挖掘祖国优秀文化,弘扬中华文化,担负起积累文化、传承文明的文化使命。出版企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先进知识,引导社会伦理,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排头兵。然而,出版企业在承担这些社会责任的时候,常常因为销量小而经济效益不好。但作为企业,又必须考虑经济利益,此时就会遇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矛盾。针对这一问题,国家设立了包括“国家出版基金”、“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在内的多项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实施了“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等多项出版工程。国家为出版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搭建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出版企业对于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差的出版产品,要积极申报申请资金支持,补偿出版成本。出版企业既履行了社会责任,又不损失经济利益,但却创造了社会效益,提高了社会知名度,培育了企业良好的形象,增强了消费者的认可度,从而带动企业出版产品销售量的增加,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何乐而不为呢?可见,出版企业履行了社会责任,也就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主要参考文献:
一、当地政府对太阳能政策的奖励措施
目前,吉林省《吉林省关于加快光伏产品应用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128号)》光伏发电项目的发电量,实行按照电量补贴的政策,补贴标准在国家规定的补贴基础上,吉林省再补贴0.15元/千瓦时。目前国家对吉林省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最新补贴政策为:太阳能发电项目享有国家补贴0.14元/千瓦时和省级补贴0.15元/千瓦时,共计0.29元/千瓦时。
二、使用者的效益评估
试点工程屋顶安装共计总装机容量为15KW,根据主要分为三种形状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分别为规格为2380mm*990mm*40mm的方形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规格为斜边3366mm*直角边2320mm*直角边2380mm*厚度40mm的直角三角形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和规格为1770mm*3345mm*40mm的平行四边形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阵列,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他们最关心的是太阳能电池板的实际发电量,按照笔者调研数据计算,调研项目中的屋顶每块规格为1640mm*990mm*40mm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的日平均发电量为1千瓦时,每块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为250W,那么总装机容量为15KW的发电量为60千瓦时,按照国家和吉林省太阳能光伏发电补贴共计0.29元/千瓦时计算,平均每天可以获得17.4元补助,每年可以获得6351元补助,如果余电上网卖掉,价格为0.88元/千瓦时,根据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的价格按功率(W)计算单价的标准,市场价格4元/瓦,屋面15KW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的价格共计为6万元,每年发电量共计21900千瓦时,按长春民用建筑电费0.56元/千瓦时计算,每年节省1.2264万元,加上国家和吉林省补助的费用,每年共计节省1.8615万元,预计不到4年就能收回屋面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的成本,其后22年寿命内预计可以获得利益40.953万元。如今,生产技术的日新月异,不仅提高了晶硅电池的品质,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晶硅电池的成本,投资回收预期较为理想,国家与吉林省扶持太阳能光伏建筑的好消息频出,新能源与建筑大户的结合前景广阔。
三、环保效益评估
对于居住建筑而言,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发展和普及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建筑适配的方法是改善生态和保护环境的有效途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充分利用了节能环保的太阳能资源,对环境无任何负面影响,同时减少了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的使用,效益明显。太阳能是取之不竭的能源,每天在地球上的照射量相当于全世界所需能源的三千多倍,然而无法再生,用完就没有的化石燃料,却是我们主要的能量来源,而且,因为化石燃料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例如空气中的酸雨、污染、温室效应气候变化等,这些都是确定的事实,不过,这些问题似乎都还不算严重,所以,世界每年的化石燃料使用量仍然不断上升,再过不久,这些化石燃料的蕴藏即将殆尽,世界各国的能源战争,也早已上演。因此,促进使用和研发太阳能的政策,不仅是着眼于环境保护,更是一种促进世界和平的贡献。环保效益主要对环境的优化有利,从节能减排的角度分析,太阳能光伏发电是真正的零排放和零污染,有良好的环境效益。从能够改变局部生态的角度分析,吉林省总体干旱少雨,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后,对减少水分蒸发起积极作用,对民生有利,对经济可持续发展亦有利。据相关数据总结,每节约1度(千瓦时)电,就相应地节约了0.36千克的标准煤,同时减少污染排放0.272千克碳粉尘、0.997千克二氧化碳(C02 )、0.03千克二氧化硫(S02 )、0.015千克氮氧化物(NOX)。[1]综上所述,试点工程25年总发电量为547500千瓦时,全部为自发自用,该发电量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厂相比,25年共计可以节约标准煤197.12吨,同时每年可以减排二氧化碳545.84吨、氮氧化物8.2吨、二氧化硫16.4吨、粉尘0.52吨、碳粉尘148.92吨。综上所述,该试点工程的实施成功的为吉林长春的节能减排做了贡献,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四、试点工程预期成果
试点工程的预期成果为在保证屋面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结合最美观,最经济的情况下,将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最恰当的规格与屋面进行适配性有机结合,抗长春当地风压、雪压,保证一年四季正常运营,同时保证了屋面自身的保温、防水功能,保证了整个小区的美观,试点工程预期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能耗回收期为3年,3年可以保证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成本的收回,剩下的22年能继续创造余下的经济价值,在发电的同时,能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五、结论
根据屋面与异形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的结合总装机容量15KW,屋面多晶硅太阳能光伏电池板总价共计6万元的现状,以及试点工程选用的户用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结合国家与吉林省对太阳能发电项目的新的按照电量的补贴政策和相关环保效益评估数据,总结出使用者在投资屋顶太阳能发电后3年后开始能耗回收,多晶硅光伏电池板的寿命为25年,22年的可回收年寿命内预计可以获得经济利益40.953万元, 25年总发电量为547500千瓦时,该发电量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厂相比,25年共计可以节约标准煤197.12吨,同时每年可以减排二氧化碳545.84吨、氮氧化物8.2吨、二氧化硫16.4吨、粉尘0.52吨、碳粉尘148.92吨。综上所述,该试点工程的实施成功的为吉林长春的节能减排做了贡献,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本文重点针对试点工程长春与海外创业园住宅屋顶集中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光电利用形式,从住宅建筑构造的角度出发,解决了长春海外学人创业园住宅屋面与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的适配性问题,综合长春严寒C区的地理条件、气候特征和太阳能资源,综合住宅的建筑布局、朝向、间距、群体组合方式和空间环境,综合住宅外观、住宅功能、周边环境、电网条件和系统综合运行方式,综合建筑设计,光伏电池组件安装位置与方式、组建选择和安装规模等研究设计出长春海外学人创业园住宅屋面与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的屋面、檐口适配性的设计节点详图,以及适配的各个构件规格,屋面工程做法。尽管太阳能光伏的应用成本与常规能源相比仍然偏高,但随着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的普及,随着未来科学技术的进步,光伏转换率将有所提高,相关配套设施成本的降低,[2]太阳能储能技术的进步,社会用电需要的增加,特别是绿色、生态的无污染的太阳能的观念的深入人心,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结构必将会逐步改变全世界人们的用能结构。由于我国人多地少,每年大量的新建建筑量大而面积广的社会主义基本国情短期内不会有较大的变化,可以预计不久的将来只有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建筑结合才能使太阳能光伏发电真正的融入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
六、前景展望
8分钟又20秒,光子从太阳表面到达我们的星球。在这段超过一亿五千万公里的旅程之后,我们的皮肤以每平方厘米10兆个光子的密度,接收太阳的热能。太阳能不仅无所不在,也是我们所在世界最初和最后的能源。太阳能经济体系不仅建立在太阳能使用的技术上,同时也为房地产与建筑世界开创了新的商机。本论文仅仅只对海外学人创业园住宅与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在屋面适配的节点详图进行了研究设计,研究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还有许多实际的问题要结合国家政策综合进一步研究,展望未来,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的设计将会成为光伏建筑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当下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建设的期,每年的总建设面积高达20亿m2,而且此阶段预计还要继续持续30年以上,换句话说,未来我国30年的总建筑量将超过历史的总的既有建筑数量,这些建筑的能源使用效率将会决定未来我国能耗水平和CO2气体的排放量。城乡建设领域是建筑的主要领域,也是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应用的主要领域,因此,要把握住这种“空前绝后”的建设机遇,大力提寒地区太阳能与建筑的适配性,开发节能建筑的市场潜力。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方兴未艾,任重道远。吉林省太阳能产业发展起步较晚,我们等需要站在能源战略的高度,加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明确太阳能光伏产业与建筑结合的积极意义。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还有利于电源结构的优化,全省光伏发电在二次能源中还处于空白阶段,如果能够做到太阳能光伏与建筑大量地结合,并网发电,与在二次能源中占18.8%的风力发电互补,做到“风光互补”,还能进一步促进全省二次能源的优化。解放民众思想,提高对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产业的普遍认识,这不但对调整太阳能建筑一体化产业结构有益,对整个吉林乃至全国的能源结构有益,而且还对改善环境,对低碳经济,对加速实现节能减排等政策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意义深远。光伏发电是比较有前景的新能源发电技术,自身很难起到主导作用,但与能源大户结合起来,能造福子孙后代,缓解能源压力,前景意义深远。最后,希望本论文对严寒地区别墅住宅屋面与多晶硅太阳能光伏电池板适配性的相关研究与设计详图能够提高大家对光伏建筑设计的关注度,激发多面性的思考,提供一些思路,达到抛砖引玉、投石问路的效果。
作者:赵晖 郭格静 谢伟双 单位:长春工程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4号――社会责任》(以下简称指引)要求:“企业应当重视履行社会责任,切实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实现企业与员工、企业与社会、企业与环境的健康和谐发展。”企业不能片面为追求短期利益而置社会责任于不顾,做出损害社会利益的蠢事,给社会带来严重后果。因此,企业依据指引的有关精神,提高对履行社会责任的认识,切实履行好社会责任,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就显得特别重要。
一、履行社会责任,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企业生存和发展所必需
指引第二条指出:“本指引所称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应当履行的社会职责和义务,主要包括安全生产、产品质量(含服务,下同)、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促进就业、员工权益保护等。”第三条又指出了企业至少应当关注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五项风险。应该说,这样的要求已经是十分清楚的了,履行这样的社会职责和义务,应是每个企业必须重视和做到的。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其所赖以立足的社会。因此,企业必须与社会和谐相处,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如果企业以损害社会利益为代价,那么这样的企业必然为社会所不容,因而也不可能持续健康发展,直至不能继续存在而被社会所淘汰。很多事实已经十分明显地证明了这一点。
二、安全生产是企业必须关注的重点问题
人们常说,“百年大计,安全第一”,企业如果在安全生产上出了问题,必然会造成人、财、名三失,尤其在出了重大事故后,造成的后果会更加严重。这除了人们经常看到的煤矿等容易产生重大事故的行业,在其他行业中,也无不存在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可能性。
对安全生产的内部控制,可从事前、事中和事后来控制,而事前控制是关键的控制。
所谓事前控制,主要是三条:一是组织上控制,即企业应成立安全生产的管理和监督部门,负责日常安全监管工作,而且必须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层层落实到部门的责任人;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即对有利于安全生产的设备和设施,该购置的就购置,该建设的就建设,不要在这些节骨眼上考虑什么“省钱”;三是抓好思想教育,增强员工安全意识,重视岗位培训,对于特殊岗位应实行资格认证制度,无证不能上岗。
所谓事中控制,即是说制度建立后,不能只是作为应付上级或安检部门的花架子,而是要切实按照制度执行。这就要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加强常规检查和突击检查。“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因而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只要是存在安全隐患的,一个小洞也不能放过,该停产整顿的就停产整顿,直到经过鉴定事故隐患确实被排除时,才能恢复生产。企业还应建立安全生产的记录并存档,以备查阅。
所谓事后控制,即是说当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时,一方面,应按照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妥善处理,排除故障,减轻损失,另一方面,在追究事故责任时,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报告,严禁迟报、谎报和瞒报。从媒体报道中可见,这样的迟报、谎报和瞒报事例并不鲜见。
这里要认清的是,安全生产是企业内部的事,为何又成为社会责任?道理很简单:一个企业中如果只出现一点很小的安全事故,当然不能就说是社会责任出了事,但当矿井死人、工厂爆炸、汽车颠覆、毒气泄漏、环境严重污染等重大事故发生后,必然会引起社会的震动,人心的不稳,政府工作秩序的打乱,社会资源的损失等,这就演变成了社会责任。如果再有迟报、谎报、瞒报伤亡人员和事故情节时,更能成为恶性的社会事故。
三、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企业的产品都是要和消费者见面的,消费者才是产品的最后“质量检验员”。现实中所发生的重大事故中,有不少属产品质量事故。产品质量事故按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生产厂家明知有问题却为了一已之私而有意为之;一类是由于内部管理不善,产品质量把关不严造成。无论其出发点是恶意还是无意,对消费者、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是没有区别的,只是责任人所应负的责任大小有所不同而已。
指引在产品质量问题上共设置了三条规定:第九条要求企业应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努力为社会提供优质安全健康的产品和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第十条要求企业严把质量关,禁止缺乏质量保障、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产品流向社会;第十一条是有关售后服务方面的要求和妥善处理消费者提出的投诉和建议,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等。应该说,这样的要求是最起码的要求,是最不能违反的要求。
为切实做到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企业应坚持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首先,要把好产品设计关。我们注意到,一些外企经常发生汽车召回事件。究其原因,无一不是由设计环节所隐含的问题造成的,而其他生产加工环节不一定存在很多问题。这是因为,对生产加工环节出现的问题,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内部质量检查发现并加以处理的,唯独设计环节的问题不容易在一般质量检验中发现,这是因为产品的生产过程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因而,对产品质量的控制,其首要环节应放在设计上面。
其二,要把好材料采购质量关。有毒奶粉的问题出在材料环节,企业采购并在生产中使用了含毒原材料。如果能够真正把好这一道关,问题就不会那样地发生了。当然,这不是一个技术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企业管理层一味以利润为追求目标,而置消费者的生命健康于不顾,甚至已经出现了问题,还在千方百计地掩盖。这说明要把好材料采购质量关,必先把好思想认识关,否则再好的制度也会毫无用处。
其三,要把好生产过程关。企业的生产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各道生产程序都有责任把好本过程的质量关,做到不合格半成品不接收,不合格产品不出生产车间,严禁在材料上以次充好,或任意简省必要的加工程序。同时,要求各级质检人员,应严格本级的质量检验,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并落实到人。
其四,在售后服务环节,要努力按照指引的要求,妥善处理消费者提出的投诉和建议,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应该知道,服务也具有质量问题。如果产品出了问题,生产厂家找借口推卸责任,就会给社会造成很坏的影响,就会失去好不容易才拥有的市场份额,就会自绝于顾客,也就谈不到企业的持续经营。
四、环境保护不容忽视
在很多恶性事故中,往往有一个环境保护问题。可以这样说,现在由生产企业引发的环境问题相当突出,群众意见很大。据有关资料提到,全国有90%的地下水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60%的污染严重。地表水的污染也不容乐观。据报道,松花江上游化工厂污染江水已发生多次,成为松花江污染的主要源头。松花江上游的两岸,多达20多个化工厂,稍有不慎就会污染江水。有人指出,当经济效益与民生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一定要突出维护民生利益,这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因此,企业应以保护环境为已任,不能片面为了企业利益而使环境受到污染。关键之点在于企业管理层要有高度环保意识,认真落实节能减排责任,降低污染物排放,必要时应投入一定量的资金和设备,加强和改善企业的环保设施,并通过加强管理,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在发生紧急、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时,应当启动应急机制,及时报告和处理,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五、节约资源是企业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
资源有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之分,很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消耗的是不可再生资源。这样的资源,消耗一点就少一点,总有消耗完了的一天。我们的责任是,尽量节约这种资源的消耗,尽可能延长其利用时间。但是,大家所不愿看到的是,有不少企业却只顾自己的指标,而不顾这一重大的问题。现在乱采乱用的现象并未绝迹,对资源的加工还停留在初加工阶段,利用效率很低,即使是对可再生资源也不能如此饕餮天物地消耗。
上述乱用和浪费有限资源的现象不能再任其继续存在下去了。因此指引要求:企业应当重视资源节约和资源保护,着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防止对不可再生资源进行掠夺性或毁灭性开发。为此,必须对其加强内部控制。一是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建立资源节约制度,积极开发和使用节能产品,发展循环经济,降低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二是要通过宣传教育等有效形式,不断提高员工的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意识。三是要重视国家产业结构相关政策,特别关注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要求,加快高新技术开发和传统产业改造,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同时还应建立监控制度,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在提高思想认识的基础上,主要还是应该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如果企业坚持老的产业结构,坚持过时的发展方式,那所谓的节约资源必将成为一句空话。在这里,除了企业本身应采取多项措施,作为政府监管部门,尤其应重视这一工作。这是因为,不少企业在短期利益的驱动下,不会很自觉地去做这一工作,而必须在政府部门的强力监管下,才有可能被走上这条道路。对此,不容过分乐观。
六、以人为本,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要求
促进就业与员工权益保护是企业应承担的另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
一是促进充分就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问题。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一个口号在左右着我国某些企业的管理思路,即所谓的“减员增效”,而且不少企业还将其作为成功的经验应用。这种做法的依据,是发达国家有时会采取大量裁员的办法,如果我国的企业家没有考虑我国人多、就压力大的这一实际情况,机械地搬过来使用,其结果往往是使社会为此增添了本已沉重的负担。而且,这样做也是十分短视的,因为这往往会使员工失去信心,最后导致人才流失。因此,指引要求企业保持工作岗位相对稳定,避免在正常经营情况下批量辞退员工,增加社会负担。
二是依法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问题。目前在不少企业中,对员工合法权益保护问题还做得很不够,因此经常发生本是劳资双方的矛盾而演变成为社会矛盾。在这里,主要问题是在企业管理层。在一些企业中,管理层利用员工求职心切而对有关法律、法规又不很清楚的漏洞,对员工没有签订并履行劳动合同,也不遵循按劳分配、同工同酬的原则,反而找机会克扣或无故拖欠员工薪酬。更多的是企业没有及时办理员工社会保险,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保障员工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也没有负责任地做好员工的健康管理工作,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没有按期对员工进行非职业性健康监护,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员工进行职业性健康监护。有的加班加点严重又不给加班工资。员工成为频受侵犯的弱势群体。
因此,企业应当按照指引的要求,切实贯彻国家人力资源政策,尊重员工,关爱员工,维护员工权益,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和谐稳定和共同发展。为此,必须建立完善科学的员工培训和晋升机制,为员工创造平等发展和提升的机会。
参考文献:
二、提高我国公路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意义
对于我国公路而言,其效益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其经济效益,二是其对于社会的效用,即社会效益。而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者中,经济效益又更为重要。所以若想真正实现我国公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就一定要先从经济效益入手,对公路建设进行全面的、深入的研究。这样,才能够具体的掌握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点,才得以推进我国公路产业更快的、更好的发展。我国的公路建设不只是改变了传统的运输模式,还进一步缓解了交通运输的压力。同时,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和建设,还推动了建材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并且推动了机械行业和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也从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就业的压力。
提高我国公路经济效益的意义就在于,能够促进我国公路网状结构的完善。另外,使基础工业对我国经济的制约也得到了改善。由此可见,提高公路的经济效益,不仅能够改善我国目前的市场格局和投资环境,还能够推动我国市场的完善,从而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者,把改革开放的目标真正落到实处。而对于公路经济带的形成而言,提高公路经济效益也对其是非常有益的,不仅可以带动其相关产业的发展,还可以推动经济的整体发展。另一方面,提高我国公路社会效益的意义在于,不仅能够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还能够带动公路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其主要表现在运输结构的完善,运输方式的提升,及运输领域的扩展。另外,提高公路社会效益,还可以促进资金、技术和劳动力方面的有效聚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对于公众的生活质量方面,公路社会效益的提高对其也是有积极的作用的,它可以有效的提高现代化物流的效率和我国运输行业的飞速发展。与此同时,提高公路的社会效益,还可以完善我国的整个运输互动网络,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更方便的外出选择。
三、提高我国公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措施
1.转变工作人员的陈旧思想观念
以前,由于管理和工作人员对公路的发展状况不够重视,对很多影响公路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不良现象也不予重视,最终导致不良经济后果的出现。所以,注重对工作人员陈旧思想的转变就显得非常关键。而观念的转变必须要从全员开始抓起,具体可以通过知识讲座、教育培训或者交流讨论会等方式来实现。让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都树立起正确的公路管理观念,充分调动起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公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得以提高。
2.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
想要公路的工程建设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那么拥有先进的技术力量就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在公路的设计和建设阶段,就应当引用先进的技术,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其建设成本,也对后期的养护和管理工作非常有利。其次,有效运用现代的智能科技,可以完成对公路上所有状况的实时监测,并且有助于大大降低运输事故发生率,保证公路运输的畅通无阻。最后,对公路线路进行取值设计,可以有效的缩短运输路程,减少运输时间,进而充分提高其经济效益。
3.规范公路沿线副业的发展,提高其社会影响力
医院资深的发展一方面要承担其应有的社会公益服务功能,另一方面也需要一定的经济效益来维持其正常的运作。医院的运营发展中医疗服务的提升,社会效益的发挥有赖于其自身的经济效益来维持,因此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升是医院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需要充分掌握社会医疗制度与环境状况,提出行之有效的管理对策,促使医院持续稳定的发展。
一、新医改对医院管理带来的影响
(一)转变医院经济收入形式
在传统的医疗经济制度中,缺乏对医院费用收支具体情况的清晰规定,相关经济管理制度较为缺乏,进而会导致医院在医疗收费上存在多种乱象,例如多收费或者乱收费等问题,患者由于医疗费用的高昂而无法及时有效就医,甚至疾病治疗出现延误,经济压力较大。新医改制度的出台督促医院更好的以患者需求为中心,切实的为患者利益考虑,出台多种惠民医疗制度,降低民众就医费用,减少就医中不必要的费用支出,让患者有更强的治疗自,促使医疗经济收支形式产生变化。让部分药物捆绑性的销售问题得到缩减,降低了常规性就医费用。同时对医疗结算定额做清晰规定,结算需要依据不同状况来实际情况定额处理,促使定额标准有效减少,由此也会促使传统医院经营管理模式下的医院经济收入水平下滑。
(二)医院面临的监管力度加强
传统医院管理背景下,患者更多的依赖于医院,从而导致医院在管理运营中缺乏透明性,在医疗服务中存在大量的不透明、不清晰的收入项目,患者更多的处于被动性的服务接收,医院自身缺乏良好的监督。而新医改制度让患者就医支出更为透明化,患者对医院的依赖性相对降低。例如医保中的“总额控制”、“按病种付费”等处理,让患者在就医中的自主选择能力提升,同时患者也更加注重医疗用药、费用、服务态度等有关内容,同时也提升了医疗相关的监督意识与法律意识,懂得对自身权益更强的保障。这种监督导致医院需要在各项工作的推进中保证更强的透明化、公开化、具体细致化,进而对医院形成一种监督力,促使医院管理的规范化。同时在新医改中,有关规定更是强调了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监督管理内容,医院受到的监督更为严格,同时开拓了更多渠道的监督途径,患者可以便捷的对医疗服务进行投诉与服务反馈,让医院也充分的意识到自身的多种问题,从而督促自身完善医疗服务,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进而才能获得医院所具有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二、新医改背景下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提升的有效对策
(一)优化医院管理制度,控制医院运营成本
要扩大医院经济效益,要在一定程度上做好开源节流的管理理念。要采用医院管理的精细化管理,避免传统粗放管理模式。做好医疗核算管理,严格控制各项医疗成本。缩减传统医疗管理中的严重浪费的支出项目,注重对医疗设备、器械的有效管理,避免设备器械的耗损,压缩其运用成本。同时要合理的调配医疗设备的利用率,充分发挥设备利用价值,提升设备运用频率,减少医疗设备闲置所产生的医疗资源浪费。优化人员制度管理,保证医院人员使用量的同时,提升单个员工的工作效率,提升员工福利待遇,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缩减不必要人员设置。做好人员规范化管理,提升医疗服务品质,减少医患矛盾,提升医院整体服务品牌,将资金更多的投入到提升医疗服务品质中,提升患者对医院的认可度,从而形成医院的品牌效应,为医院经济效益稳固基础。
(二)注重人才综合素养培养
医院效益的发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方面要投入较大的资源做好人才的培训管理,提升人才的专业素养,优化医疗队伍水平。另一方面在医院经济管理方面要引入专业人才,同时注重人才的培养。要充分的意识到将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融合,注重良好的经济管理制度设计,合理的运用医院的人才资源、物资资源、资金资源与社会资源。确保各科室、各部门中经济管理人才水平,对各部门的运用起到监督与资源优化配置的效果。对现有的部门经济管理人员做专业培训管理,让其明白创新、先进的医院管理方法运用,让医院管理顺应时展的需求,注重医院管理中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三)注重医院管理的创新化与先进化
中图分类号:U665.12 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商贸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加之中心城区旧城改造,城区面积不断扩大,用电需求不断增长。供电公司对部分设备进行了更新改造,供电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资金筹措困难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小城市城市电网仍存在电网结构比较薄弱、供电能力不足、线损率偏高、供电可靠性差等问题,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具体表现为:
1、供电可靠性低
城市电网220千伏、110千伏变电所布点少而且布点不合理,110千伏变压器备用容量严重不足,城市电网结构薄弱,同时,变电站设备陈旧,存在事故隐患。中低压线路普遍供电半径长、且未行成环网互联供电、加之导线截面小、设备老化,线路超负荷运行。早期电网改造前全网供电可靠率为99.83%,在全国处于中游水平,但与国家电力公司的改造目标99.9%尚有差距。
2、城市电网线损率高
10千伏及以下配电线路严重老化,导线截面小,供电半径大,线损管理手段落后,监测和防窃电能力差等原因使得城市电网线损率居高不下,早期电网改造前全网线损率为4.0%,城市电网线损率则达到了12.5%。同时对普遍存在的窃电现象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
3、无功管理手段缺乏
全网无功补偿欠缺,补偿装置投运率偏低,技术管理手段落后,特别是城市电网无功补偿严重不足,造成电网运行不经济,电压质量也难以满足用户的要求。
4、配网调度、管理自动化程度低
配电网抢修及通讯手段落后,配网调度自动化程度低,故障切除、恢复供电时间长,供电可靠率低。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城市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稳定性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
5、城市配电网安全系数低
10千伏及以下配电线路无绝缘化及电缆线路,全都是裸导线架设,距房屋近,容易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加之城市绿化因素,又与树木达不到安全距离,变天起风将造成树木碰线而行成断线或接地,对电网安全稳定性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
在运用指标体系评价经济效果时,须遵循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原则:局部效果与整体效果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相结合的原则来分析。
1、将城市电网改造的效益分为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分别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
2、经济效益评价要以财务评价为核心。将评价指标分为经济指标、技术指标、财务指标三类,通过三类指标的对比来反映电网改造项目的经济效益,跟财务评价互补。
3、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项目的社会效益具体分析,建立模型进行综合评价模糊层次评价。有机地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全面反映城市电网改造的各方面效益。
正确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才具有客观性,实际性,合理性和全面性。
1、电网性能指标
整体经济效益分析的前提和基础是电网性能指标的分析。城市电网改造后电网技术性能的提高通过售电量,线损率和供电质量三个指标来反映,国家电力公司在城市电网改造目标中所重点提到的三个指标。多供电和供好电是城市电网改造的最终目标这一根本目标就由这三个指标从不同角度体现。基本通过这三个指标的变化来体现城市电网改造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同时也能反映其它技术指标的改善。
2、经济效果指标
经济效果指标也是进一步财务分析的基础,收入、成本和效率三类经济指标在经济效果指标中分别代表了经营成本、销售收入、劳动生产率三个指标,通过电网改造来降低成本、增加企业收入、提高效率。
3、财务效果指标
项目的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主要通过财务效果指标来反映,主要指标是净现值、内部收益率两个动态指标,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两个静态指标为参考指标。
4、财务风险指标
财务风险即通过敏感性指标来反映。敏感性分析不是指标而是方法,在财务分析的基础上做敏感性分析,研究各种与经济效果有关的不确定因素的变化。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对于影响售电量增加的因素:首先,电网结构在城市电网改造后更加合理,供电能力会大幅度提高,输变配电比例更加协调,售电量的增加是这些的具体体现。其次可增加一部分售电量来管理降低线损,第三,用户随着供电可靠性的提高,平均的停电时间也会随之减少,售电量即会随之增加。但是售电量的增加并不能代表供电能力的提高。用户对电力的需求直接决定了售电量。因此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宏观经济趋势等外部因素对售电量影响都比较大,有时甚至是决定作用。如何运用各种营销手段,通过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对供电企业来说,对售电量的增加产生很大的影响。
城市电网改造以后,电网供电能力将有大幅度提高,可以满足较长时期内负荷增长的需要,这将进一步带来售电量的增加,有利于开拓电力市场。电网综合线损率将由早期电网改造前的4%降至3.5%,城市电网线损率将由12.5%降至9%;供电可靠率将由99.831%达到国家创一流目标99.96%;电压合格率由96.5%提高到98%以上;城市电网改造实施后,调度自动化完成了升级改造,可基本实现配电网自动化。总之,电网的整体技术水平将比从前有显著提高。
通过敏感性分析看到:要打到合理的财务指标,可以通过提高售电价格以及降低投资来实现。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项目投资额如能降低10%-30%,同时电价每千瓦时加价0.50-0.16分,城市电网改造财务效果指标可在较低水平通过。
从各种相关指标来看,城市电网改造的盈利能力较差,主要原因是投资额太大,推动总成本费用大幅度增加,项目在计算期内无法收回投资,如不采取其它措施将使企业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影响城市电网改造经济效益提高大致可分为两种内在因素:首先是技术因素,如自动化水平、设备选型、网络结构等。其次就是管理因素,如人员素质、工作效率、服务水平等。目前虽然技术因素被广泛关注,但大多忽视了管理因素的影响。改善管理因素既可以帮助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同时有助于开拓电力市场,另一方面还有益于改善企业形象,从侧面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管理因素应和技术因素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
城市电网改造后,不同程度的改善了社会效益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改造后供电质量的提高,用户因而也获得了更多的收益,很大程度提高了其满意度。电力行业通过城市电网改造既然拓展了盈利空间,又获得了更多的经济效益,一举多得。另一方面,城市电网改造创造了更多的可持续发展条件。电网改造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拉动了城市经济增长,缩小了城乡差异。同时增加的电力消费还能刺激更多其他行业的发展,极大程度了推动了国民经济发展。
城市电网为城市环境的提高也带来了更多的环境效益,不但节省了截污减排费用,控制城市污染排放,美化了环境使城市面貌得到改观。城市的基础设施也随着城市电网改造的实施改善,有益于招商引资,增加地方收入。总之,城市电网改造工程将对电力行业、电力用户以及整个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水平提高都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利国利民。
参考文献
1 吴丹;;配电线路电缆化对中压配电网影响分析[J];供用电;2008年04期
1、前言
党在召开十七大时号召全国人民大力发展文化建设,随后各地文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近些年来,我国群众文化建设局面欣欣向荣,并且呈快速发展势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人民精神面貌积极向上。同时,群众文化建设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主要的意义。群众文化工作是国家对人民工作以外的自我参与、自我开发和自我娱乐的社会性精神文化活动进行有专业组织和统筹安排的辅导工作。它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群众文化工作可以更好地教导和培养当代公民。在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中,人们通过积极的参与,可以得到文化艺术的不断熏陶,并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最终实现提升全民素质的目的,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早日完成。现阶段,群众文化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平衡好其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作用,实现两个效益的双丰收。
2、群众文化工作的范围与作用
群众文化工作涉及人民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家庭文化和少儿文化等。形象的说,群众走到哪里,哪里就要有文化活动,广大人民群众构成了群众文化的主体。通过开展健康的群众文化活动,可以引导群众养成积极乐观的态度,最后加快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高人民的文化素养。群众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很多,其中包括文字艺术。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推崇文字艺术为人民大众享有,反对阶级化,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宣传具有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字和艺术,可以增强人民群众的审美意识,并且受到思想、道德和情操方面的陶冶。群众文化为了达到被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接受的目的,需要增强群众文化的娱乐消遣功能。人们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可以参加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在得到休息娱乐的同时,获得精神放松和消除疲劳的作用。而且,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进一步防止社会不良风气的形成,比如可以遏止赌博行为的发生。
由于群众文化在开展过程中往往加入商品属性,在市场经济的调节下,群众文化可以更好的传播,并在货币周转和循环中产生经济效益。群众文化作为一种商品在市场上交易,并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即产生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属于一个大的效益总体和意义范畴。两者独立产生又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具体地讲,群众文化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促使社会受到群众文化商品的影响,产生相应的效益;同时,群众文化的社会效益又反过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和进步。
3、群众文化工作与两个效益的关系
3.1群众文化工作与社会效益的关系。群众文化工作产生的社会效益的重要体现是群众文化工作具有全民性和公益性。国家通过各种文化传播途径群众文化,保证全国人民,从农村到城市,平等的享有参与权力。同时,国家开展的全民参与的具有公益性质的文化活动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促进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比如,在各个社区的生活文化广场,每天晚上都有附近居民自发或者参与到跳广场舞的队伍中,他们不仅通过参加文化活动得到了休闲放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自己的精神生活,这种群众文化活动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3.2群众文化工作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全国各地政府非常重视本地文化产业的发展,还为这些企业提供很好的投资环境,促使全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大大小小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群众文化工作的经济效益日益显现出来,并得到经济改革等的支持,获得了很好的发展空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加上国家对文化产业给予足够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们可以很方便的获得文化产品。通过市场经济和竞争机制的调节,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促使人们增强了对知识的渴望以及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对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对平衡发展群众文化工作两个效益的建议
目前,如何协调好群众文化工作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需要不断的改进创新,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所以,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在保证全面性和公益性的前提下,要深化改革,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增加群众文化发展的经费,促使群众文化繁荣发展。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各地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寻求再发展的主要途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精神文化生活的品质也不断增强,但是现有现有文化产业发展没有跟上物质生产的发展。所以,有必要进一步扩大文化产业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的需求。文化产业对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是市场经济规律下文化与经济融合的产物,发展文化产业,可以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为了平衡发展群众文化工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两者有机结合,需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工作的公益性,具有有一下几点建议:
(1)推动文化产业内部的改革。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并对其内部进行改革,可以重新激起文化产业的发展活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素养,达到与物质生活水平的平衡。目前,我国文化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发展模式在不断创新,大部分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缺乏公益性。而且,这些企业由于没有足够的发展经验,往往出现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无法发挥文化产业的发展作用。所以,需要国家对文化产业发展进行宏观控制,通过适当的政府干预,既保证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又增强了这些企业的公益性,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满足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改革文化产业内部结构,并对企业实施宏观调控,可以实现两个效益的平衡发展。
(2)引入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由于存在“大锅饭”的经营机制,缺乏发展的动力,文化产业发展缓慢。在社会主义市场机制下,可以向企业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强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大规模的产业群,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市场化的经济发展促使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对文化产业的优胜劣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保证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需要兼顾公益性,并可以实现一定的盈利。比如,一些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可以同相关企业联合,获得他们的赞助,通过文化活动期间的广告宣传,既实现群众文化工作的社会效益,又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5、结语
在经济发展的新时期,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面对新时期的群众文化,需要我们转变思想,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的内部结构,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全民兴建群众文化建设,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实现群众文化工作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