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7:42:4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幼儿食品安全与营养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一、完善人员配备,落实主体责任
学校食品安全实行校长(园长)负责制。学校应当配备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营养健康管理人员,建立并落实集中用餐岗位责任制度,明确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相关责任,执行有关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要求。学校食堂对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状况定期开展自查,加强隐患排查;制定学期食品安全培训计划,对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相关工作人员定期开展培训与考核。学校应当将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相关知识纳入健康教育教学内容,通过主题班会、课外实践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在校师生食品安全意识。
二、建立食品源头可追溯体系
(一)严格供应商筛选。各学校(幼儿园)食堂、小饭桌要从取得许可资质的食品生产企业(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超市、大型食用农产品加工配送单位、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等能提供追溯信息或销售票据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采购食品,建立固定的购货渠道。有条件的学校食堂可对米、面、油等大宗物品进行统一招标采购。
(二)严把原料采购。学校食堂不得采购《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禁止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不得采购临期甚至超过保质期食品;不得采购、贮存、使用亚硝酸盐(包括亚硝酸钠、亚硝酸钾);要严格限定外购直接入口食品的种类。中小学、幼儿园食堂不得制售冷荤类食品、生食类食品、裱花蛋糕,不得加工制作四季豆、鲜黄花菜、野生蘑菇、发芽土豆等高风险食品。
(三)落实索证索票。学校食堂采购食品及原料,应当按要求索取并留存上游供货商的营业执照、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或小经营店备案证以及销售票据。证、照、票要加盖上游企业公章。采购肉类应当查验两证两章(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明),采购肉类制品的应当查验肉类制品的检验合格证明,采购蔬菜要索取农残检测报告。
(四)建立进货查验电子台账。学校食堂应当建立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电子台账,由专人记录、专人负责,并及时按月备份。进货查验电子台账要如实准确记录购进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留载有上述信息的相关凭证。进货查验电子台账和相关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食用农产品的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六个月。
三、加强食品贮存管理
(一)食品库房管理。贮存场所、容器、工具及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食品库房应有通风、防潮、防虫设施,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用品。食品和非食品库房应分开设置,食品应当分区分类分架存放,遵循隔墙离地、先进先出先用的原则,定期检查库存,设置不合格食品区,及时清理超过保质期、变质食品。
(二)冷藏冷冻食品贮存。冷藏冷冻食品应按产品标示温度要求贮存。冷藏、冷冻柜应当贴有标识,有外显温度,并定期除霜、清洁保养。冷藏冷冻贮存应做到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分柜存放,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和水产品分类摆放。幼儿园食堂、小饭桌不得购进冷冻肉,其他食堂确需购进冷冻食品的,尽量缩短储存期,不得堆积、挤压存放。
(三)散装食品贮存。散装食品贮存容器应符合食品安全要求。贮存散装食品,应当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生产者名称以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四)食品添加剂贮存使用。除以小麦粉为原料制作包子、馒头等发酵面食品中使用无铝泡打粉、苏打、小苏打外,其他加工制作过程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应专人采购、专人保管、专人领用、专人登记、专柜保存。专柜(位)存放食品添加剂标注“食品添加剂”字样。使用容器盛放拆包后的食品添加剂的,应在盛放容器上标明食品添加剂名称,并保留原包装。食品添加剂使用台账应专册记录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名称、生产日期或批号、添加的食品品种、添加量、添加时间、操作人员等信息。
四、建立健全陪餐、陪厨制度
学校尤其是中小学、幼儿园以及小饭桌于2019年4月1日起执行集中用餐陪餐、陪厨制度,每餐均应当有学校(幼儿园)相关负责人、学生家长与学生共同用餐。在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全民营养周、中国学生营养日、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以及“食堂开放日”等时间节点组织学生家长陪厨。陪餐、陪厨人员应进行年度健康体检,患有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定的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不得陪餐、陪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可以付费陪餐。
学校(幼儿园)、小饭桌每周公示陪餐人员并做好陪餐记录,包括陪餐时间、陪餐人员及身份,当餐食用菜品,发现问题,意见建议以及整改时限、结果和责任人。中小学、幼儿园食堂每学期组织“食堂开放日”活动,邀请学生家长参观食堂后厨,了解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各学校尤其是中小学、幼儿园以及小饭桌要严格落实陪餐、陪厨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集中用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家长提出的意见建议及时进行研究反馈。
五、加强信息公示
学校应当建立集中用餐信息公开制度,利用公共信息平台等方式及时向师生家长公开食品进货来源、供餐单位以及学生过敏食品等信息,组织师生家长代表参与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管理和监督。有条件的中小学、幼儿园应当每周公布学生餐带量食谱和营养素供给量。
附:相关定义
1. 冷荤类食品,指一般无需再加热,在常温或者低温状态下即可食用的食品,主要为熟食卤味;
二、关于乳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制修订情况
2008年国务院公布实施的《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要求进一步完善乳品安全国家标准,用1年左右时间整合现行乳品标准。从2008年12月开始,卫生部会同农业部、国家标准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轻工业联合会、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中国奶业协会等单位组建了乳品安全标准工作协调小组和专家组。在协调小组统一领导下,专家组开展了乳品安全标准制修订工作。在标准制定过程中,按照公开透明原则,广泛听取各方意见,鼓励各领域专家参加工作组、起草组以及专家组的会议讨论。2009年10月底,卫生部在网站上公开征求意见并按程序向世界贸易组织成员通报。2010年1月至2月,第一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66项乳品安全国家标准。2010年3月26日,卫生部颁布乳品安全国家标准。
三、关于乳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特点
乳品安全国家标准包括乳品产品标准15项、生产规范2项、检验方法标准49项。乳品安全国家标准基本解决现行乳品标准的矛盾、重复、交叉和指标设置不科学等问题,提高了乳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科学性,形成了统一的乳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与以往乳品标准比较,乳品安全国家标准有以下特点:一是体现《食品安全法》立法宗旨,突出安全性要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属于技术性法规,新的乳品安全国家标准严格遵循《食品安全法》要求,突出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限量规定。二是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为基础,兼顾行业现实和发展需要。乳品安全国家标准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数据为依据,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同时注重听取行业主管部门和协会意见,充分考虑我国乳品行业实际情况,确保标准的实用性。三是整合现行乳品标准,扩大标准的覆盖范围。乳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了以往乳品标准中的强制性规定,在减少标准数量的同时,提高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通用性和覆盖面,避免标准间的重复和交叉。四是与现行法规和产业政策相衔接,确保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四、关于乳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实施时间
为做好新旧标准衔接,合理设置标准实施过渡期,卫生部根据标准修改情况、对生产工艺的影响和实施难度,分类确定了标准的具体实施时间,分别为:《生乳》(GB 19301――2010)和《生乳相对密度的测定》(GB 5413.33―2010)等检验方法标准自2010年6月1日起实施;《巴氏杀菌乳》(GB 19645―2010)等乳品产品标准和《乳制品良好生产规范》(GB 12693―2010)等生产规范标准自2010年12月1日期实施;《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5―2010)等婴幼儿食品安全标准自2011年4月1日起实施。
五、关于乳品产品标准中的农兽药残留指标
农兽药残留主要来自饲料和养殖环节,目前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和相关国家仅在生乳中设置农兽药残留规定,不在乳制品中设置上述要求。我国参照国际组织和多数国家做法,仅在《生乳》(GB 19301―2010)中设置农兽药残留规定,具体按照现有农药残留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公告执行。乳品产品标准规定所用生乳原料应符合《生乳》(GB 19301―2010)。目前农业部正在抓紧完善食品中农兽药残留标准。
六、关于婴幼儿食品标准
1 要明确责任,健全网络齐抓共管
幼儿园要牢固树立“让幼儿安全、健康、快乐成长”理念,牢记自己保教育人的神圣使命,树立精细管理工作观念,从领导、后勤管理人员到保健大夫、食品采购员、仓库保管员、伙房工作人员,高度重视膳食工作,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阿赫岗位责任。要让幼儿吃好、吃饱,达到食物品种多样、营养均衡。使幼儿在幼儿园一天中保证有足够的营养和身体所需。
要建立健全幼儿膳食管理组织,成立膳食工作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应当包括:园领导、保健医生、财务人员、炊事员、教师代表和家长代表。在工作运行中,小组成员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分管园长负责统筹工作,保健医生制定搭配菜谱营养,会计预结算伙食费,炊事员、教师、家长代表随时提出意见与建议。小组应该定期不定期地召开会议,或者组织现场研讨等,讨论当月、当季的幼儿伙食质量和伙食费盈亏,确保月度伙食盈亏在2%左右浮动,年度保持收支平衡。
2 严格安全管理,切实保障膳食安全
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幼儿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幼儿园要始终绷紧幼儿安全这根弦。安全管理从每个细小环节入手,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对伙食卫生安全管理进行了细化,在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的同时,详细制定“购物索证制度”、“食品留样制度”、“幼儿食堂卫生安全制度”、“餐具卫生消毒制度”、“预防食物中毒的措施”、“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等。幼儿食堂人员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做到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完成幼儿高质量配餐工作。
要特别加强对幼儿和教职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幼儿和教职工的食品安全意识。对幼儿园食堂人员的安全教育更要抓紧抓实抓细。对食堂人员的安全教育要特别注重专业性教育和培训,定期“请进来”,把卫生管理部门的执法人员和专业人员请进来,进行食品卫生管理的法制教育、专业知识培训、现场个案指导等,在增强食堂人员法制意识、责任意识的同时,更好地提高其专业修养。教育、引导家长做好幼儿园外食品卫生安全防范,家园同步、抓好食品安全关。
对进货渠道严格把关。首先,制定了食品采购流程图,有计划地制定好采购计划,做到责任到人,专人负责,特别是食物类物品,多家产品我们要进行层层筛选:首先要保证“三证”(即经营许可证、卫生许可证、食品检验证)齐全,然后到生产厂家考察卫生状况,拍下实地生产、销售及实物照片,然后建立《食品进货厂商档案》,再择优订货,并与销售商家相关负责人签订合同,杜绝了伪劣、变质的食品流入幼儿园,确保了幼儿的安全与健康。
3 提高幼儿食谱制定环节的科学性、专业性
要提高幼儿园保健医的专业化水平,不断丰富其营养科学方面的知识。定期请营养专家从科学的角度对保健大夫和食堂炊事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岗位工作能力培训。从幼儿膳食的食物结构、营养构成等,以及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各种食品的功能和品种不同等方面,引导、帮助相关人员要遵循幼儿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的不同,制定适合幼儿营养的代量食谱。通过定期召开家委会、伙委会,广泛听取教师、幼儿和家长的意见,尽量增加食谱的花样,保证营养的均衡,做到粗细、甜咸、干稀搭配合理,不断提高幼儿食谱的科学性、专业性。要重视为特殊幼儿制定特殊食谱。特殊幼儿是指患病、有过敏史、体弱的幼儿,这些幼儿因身体原因对某些食物忌口。针对特殊原因,我们制定了病号食谱,家长可根据幼儿的情况提前申请,并填写申请表,幼儿园可根据幼儿病因适当给与照顾。
做好食物贮存环节的卫生安全工作。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食品卫生的规范要求,由专人负责食品进出仓的登记工作,对食品进出库严格把关,并专人负责食品的验收和取样工作,除了保留幼儿“两餐两点”的熟食品留样外,今年又增加了生食品留样和每天向家长展示幼儿一天的食物样品,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进食情况,并提出合理化建议,进一步完善幼儿饮食,真正做到服务于家长,服务于幼儿。
2 整合完善乳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原则?
乳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完善工作坚持了以下原则:一是体现《食品安全法》立法宗旨,突出安全性要求。乳品安全国家标准严格遵循《食品安全法》要求,突出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要求与规定;二是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为基础,兼顾行业现实和发展需要。乳品安全国家标准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数据为依据,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同时注重听取行业主管部门和协会意见,充分考虑我国乳品行业实际情况,确保标准的实用性;三是整合现行乳品标准,扩大标准的覆盖范围。乳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了以往乳品标准中的强制性规定,在减少标准数量的同时,提高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通用性和覆盖面,避免标准间的重复和交叉;四是与现行法规和产业政策相衔接,确保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3 乳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公布?
按照《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 《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要求,2008年12月,卫生部牵头会同农业部、国家标准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轻工业联合会、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中国奶业协会等单位成立了乳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完善工作开始即组成的协调小组,负责对乳品安全国家标准进行整合完善。同时成立了由协调小组各部门推荐的近70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分别来自管理部门、专业技术机构、大专院校、行业协会以及乳品企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协调小组先后召开3次全体会议。专家组和起草工作组先后召开工作会议20余次,充分听取专家、学者、企业和行业协会代表等各界意见。在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制定程序的基础上,乳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首次在卫生部网站上全文公布,公开征求意见60天,同时向世贸组织(WTO)通报。期间,共收到国内外反馈意见2000余条。专家组和起草工作组集中对反馈意见逐条进行研究处理,对标准草案进行完善。
2010年2月,第一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召开各分委员会会议审查乳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经主任会议审议通过了66项乳品安全国家标准。新的乳品安全国家标准于3月26日由卫生部批准公布。
4 乳品安全国家标准由哪些标准组成?
新的66个乳品安全国家标准分为乳品产品标准(包括生乳、婴幼儿食品、乳制品等,共15项)、生产规范标准(2项)和检验方法标准(共49项),形成了统一的乳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5 乳品安全国家标准有哪些改进?
与以往乳品标准比较,乳品安全国家标准有以下特点:一是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为基础,在制定过程中广泛听取意见,确保了标准的科学性;二是严格遵循《食品安全法》要求,突出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限量规定,体现了标准的强制性;三是整合了食品卫生标准、质量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以及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的内容,避免标准间的重复、交叉和矛盾等问题,体现了标准的统一性;四是符合中国国情和产业实际,注重可实施性,并精简了乳品安全国家标准文本内容和格式,明确标准的统一归口解释部门,体现了标准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五是参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系统修订微生物指标,按照国际通用原则改进了微生物的采样方案,与国际标准的要求相一致。
6 如何理解乳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实施日期?
为做好新旧标准衔接,乳品安全国家标准设置了具体的实施日期。在实施日期前,鼓励并允许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按照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组织生产经营,生产企业应当在标签上标明具体执行的标准。在实施日期后,食品企业应严格按新标准组织生产经营。除对食品生产经营时限有特殊规定外,在实施日期前生产的食品可在产品保质期内继续销售。
7 液体乳安全标准有何特点?
液体乳标准主要对原有标准进行整合,一是明确了液体乳各类产品的分类和定义,如巴氏杀菌乳、灭菌乳、调制乳等;二是限定了液体乳中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品种,使用添加剂的必须进行标示,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三是明确了复原乳的使用,并要求在标签中予以标识;四是蛋白质指标和以往标准一致,同时对微生物限值和检验方法进行改进。
8 乳品安全国家标准对农兽药残留做出了哪些规定?
农兽药残留主要来自饲料和养殖环节,目前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和相关国家仅在食品原料中设置农兽药残留规定,不在乳制品中设置上述要求。我国参照国际组织和多数国家做法,仅在《生乳》标准中设置农兽药残留规定,具体按照现有农药残留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公告执行。目前农业部正在抓紧完善食品中农兽药残留标准。
9 乳品安全国家标准对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的使用有哪些规定?
乳品安全国家标准明确规定,巴氏杀菌乳和灭菌乳中不允许添加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其他乳制品中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营养强化剂,应当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和《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l4880)的规定执行。
10 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有哪些改进?
婴幼儿食品安全标准参考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标准和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在确保产品安全性也要满足婴幼儿营养需要的前提下,对原有标准进行了系统修订,将原11项婴幼儿食品标准整合为4项新的标准,基本涵盖各类婴幼儿食品。标准不仅修订了污染物、微生物指标,还对营养素指标进行了科学调整。
11 婴幼儿配方食品营养素使用有哪些规定?
婴儿配方食品中营养素的含量应当符合《婴儿配方食品》的规定,营养素种类应当符合《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l4880)规定的品种。婴幼儿配方食品中添加氨基酸,除《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l4880)允许使用的氨基酸品种外,还可使用《婴儿配方食品》标准附录B列明的氨基酸。
12 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计算?
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的计算应按《婴儿配方食品》标准表2执行。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将“反式脂肪酸/总脂肪酸比值”列为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监测项目,但检验机构将“反式脂肪酸/总脂肪酸比值”参考值定为≤3%;这个参考值是从那里来的呢?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适应国家标准都没有对“反式脂肪酸/总脂肪酸比值”项目进行规定,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实施细则(2015年版)也没有规定该项目的参考值;该项目的参考值是直接套用“婴幼儿配方食品”的检验项目,“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和“婴幼儿配方食品”这2类不同性质的产品的检验项目的数值直接套用是很不合理的,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产品特性,每个检验项目都针对该产品特征进行规定,就比如GB 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该标准就是分不同产品对污染物限量进行分别规定,既能反映不同产品的特性也方便大家执行。下面就从多个方面阐述“反式脂肪酸/总脂肪酸比值”的参考值定为≤3%,是不能够真正反映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的产品特性,是不合理的。
首先,我们先了解这2类产品的产品特性,“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是以谷类为主要原料的辅助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是以乳类及乳蛋白制品为主要原料的主食食品,一个产品是辅助食品,一个是主食食品,脂肪含量相差7倍(取中间值)。下面检测的样品都以婴幼儿配方奶米粉为代表。
(1)“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是以一种或多种谷物(如:小麦、大米、大麦、燕麦、黑麦、玉米等)为主要原料,且谷物占干物质组成的25%以上,添加适量的营养强化剂及其他辅料,经加工制成的适于6月龄以上婴儿和幼儿食用的辅助食品。产品明确规定是使用谷类为主要原料的辅助食品,适应产品标准GB1076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主要营养成分脂肪含量普遍为1-4%,市场售价普遍在50-80元/500g。
(2)“婴幼儿配方食品”:指以乳类及乳蛋白制品或豆制品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或其他成分,仅用物理方法生产加工制成的粉状产品。适于正常婴儿食用,其能量和营养成分能够满足6月龄婴儿的正常营养需要。适应产品标准GB1076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主要营养成分脂肪含量普遍为20-25%,市场售价普遍在100-200元/500g。
其次,从生产工艺比较2类产品相差甚大。“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都是采用辊筒干燥生产工艺,生产加工过程温度达到120℃左右,在这高温下,产品中的少量脂肪会分解变化成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大部分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婴幼儿配方乳粉”或生产用的基粉都是用配额努瓦干燥法生产工艺,生产加工过程温度达到60-70℃左右,反式脂肪酸大部分是由原辅料带入的。
第三,“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和“婴幼儿配方食品”这2类产品的反式脂肪酸的单位含量相差无几。在市场购买4个知名品牌的婴儿配方乳粉产品,反式脂肪酸的检测结果为:115mg/100g、121mg/100g、128mg/100g、114mg/100g,平均值为119.5mg/100g;我公司生产的婴幼儿配方奶米粉28个样品的反式脂肪酸的检测平均值为128.12mg/100g,从这2类产品每100g反式脂肪酸平均含量来看相差无几,对身体有害的物质是反式脂肪酸,要控制的是反式脂肪酸的单位含量大小,而不是比值的大小。
第四,比反式脂肪酸与总脂肪酸比值没有意义“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产品的脂肪含量约2%(中间值),“婴幼儿配方食品”产品的脂肪含量约22.5%(中间值),上面第三点实际检测这2类产品的反式脂肪酸的单位含量相差无几,但“反式脂肪酸与总脂肪酸比值”这一比就出现问题,分子相同,但分母相差7倍,造成分母越小比值越大的现象。这也形成单位产品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差不多但比值相差很多的真正原因。这样的比值是不能反映产品特性的,没有意义的。
第五,要使“反式脂肪酸/总脂肪酸比值不大于3%,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增加产品中的脂肪,但脂肪越多,生产过程的高温会分解出更多的反式脂肪酸;比值虽然不大于3%,但反式脂肪酸的单位含量却增加很多;为了片面追求比值,造成对身体有害的反式脂肪酸却增加很多,也没有取得社会效益,是没有意义。
食品数量安全,即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生产民族基本生存所需的膳食需要。要求人们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生存生活所需要的基本食品。
第二层
食品质量安全:指提供的食品在营养,卫生方面满足和保障人群的健康需要,食品质量安全涉及食物的污染、是否有毒,添加剂是否违规超标、标签是否规范等问题,需要在食品受到污染界限之前采取措施,预防食品的污染和遭遇主要危害因素侵袭。
第三层
食品可持续安全:这是从发展角度要求食品的获取需要注重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
2 食品安全标语 (一)食品相关产品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
(二)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
(三)专供婴幼儿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
(四)对于营养有关的标签、标识、说明书的要求。
(五)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
(六)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分析显示,2015年27个食品安全热点的区域分布中,大陆地区的热点20个,占比74%,境外热点7个,占比26%。在热点分布领域方面,27个热点中,共涉及到微生物等7个主要领域,其中出现频次较高的热点领域包括5个,依次为微生物、乳制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肉制品。从对热点判定的变化可知,27个热点中,不属于食品安全事件的热点16个,占59%;属于食品安全事件的热点6个,占22%;针对潜在风险的预警提示5个,占19%。通过对2011-2015年食品安全热点定性分析可知,对潜在风险的提示是2015年食品热点解析的亮点。从2011-2015年,每年媒体及公众对食品安全热点的关注点也在不断变化与延续:从2011年的方便食品与非法添加,到2013年的原料污染与恶意造假,再到2015年关注微生物污染与营养健康。
2015年舆情关注热点呈现6大特征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通过组织相关专家对2015年全年27个食品安全热点进行梳理、分析后总结出2015年舆情关注热点呈现出如下6大特征:
特征一:热点密度有所降低。2014年全年跟踪38个食品安全热点,而2015年全年跟踪27个食品安全热点,舆情的热点密度降低31.6%。
特征二:“微生物污染”连续两年位列第一。对比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2014-2015年的食品安全风险解析热点可知,微生物污染于2014年首次成为食品安全关注的头号焦点,2015年仍然位居第一位。显示了媒体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点,正逐渐回归中国食品安全的真实,与全球食品安全面临的问题相吻合。
特征三:违规超范围添加仍是顽疾,但对食品添加剂的认知趋于理性。2015年27个热点中的6个食品安全事件,其中2件是由于违规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导致的,占到食品安全事件的三分之一。相比之下,2014年38个热点中涉及到食品添加剂的热点有6个,都不属于食品安全事件。从整体上来看,对食品添加剂的关注热度逐渐趋势于理性,对食品添加剂的公众科普已显效果。
特征四:乳品安全仍心牵天下。2015年的27个热点中,涉及乳及乳制品的热点问题5个,占27个热点的18.5%,是第二大被关注点,但均不属于食品安全问题。关于“常温乳酸菌饮料”、“生鲜奶”等热点均为乳品相关问题。热点中,既涉及乳制品的微生物污染(肉毒杆菌),又涉及化学污染(硫氰酸钠);还首次出现了风险预警(“生鲜奶”)。既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
特征五:关注点开始由食品安全转向对食物的营养健康评价。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通过分析2015年27个热点反应的焦点发现,媒体和消费者的关注点已不仅仅停留在食品的安全问题上。对褪黑素、膳食补充剂、银杏叶提取物等保健食品及对糖等常见基础食品原料的关注上可以看出,公众的关注点已逐渐转向对食物的营养健康评价。
特征六:老问题穿上“新马甲”。“方便食品和非法添加”是2011年媒体的主要关注点,时隔5年,虽然经过科技界持续的公众科普,相关问题早已成定论,但如“烹炸油安全”、“毒草莓”、“方便面32小时不消化”等,仍然被反复炒作,只是换上了不同的标题。由此,预示着科普的力度仍需加大。
热点凸显风险交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在对“金箔入酒”事件的解读别指出,这个例子可以很好地说明新媒体的风险放大作用。
陈君石说,“如何应对和管理新媒体已成为风险交流领域的一个新挑战。”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主任王守伟在做“红肉致癌”热点事件的解读时指出,在关乎民生健康的风险信息时,需要严谨和慎重。媒体要正确描述风险,避免引起公众不必要的恐慌。此事件也凸显了风险交流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良好的和及时的风险交流可避免类似问题的失真和夸大,对社会和谐和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学前营养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讲解六大营养素、食物的营养成分、如何简单地搭配幼儿饮食以及幼儿食品安全等问题。课程中涉及的营养素知识较为专业和枯燥,而且技工院校的学生,由于学习习惯问题,往往上课时注意力集中时间持续不长。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在学前营养学的教学过程中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加强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一、扎实备课,及时更新课程内容
任何一门课程都是在不断发展和更新的,食品营养渐渐为人熟知,有更多的科研人员参与到食品营养的科学研究中,因此食品营养的专业知识也在不断的新老交替中。这就要求教师的每一次备课都应查阅最新的文献,对旧的知识点进行相应的更新,并将新的科研知识带入到相应的课程内容中,以保证课程内容的与时俱进。
技工院校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较高,就是因为在校有实际的操练,而不是死读书。因此任课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到幼儿园中仔细观察配餐员、营养师及保育员在学前营养上的操作,将观察到的知识总结归纳,既可融入到理论教学中,又穿插到模拟演练里。
二、让课堂内容贴近生活,以实例为主
如果单独讲解学前营养课程的基础内容往往会很枯燥、乏味,学生也很容易走神,甚至产生厌恶的心理。教师利用实例引入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比如在讲营养缺乏症时,教师可以将学龄前儿童缺乏症的照片、影片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直观记忆。在进行营养配餐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直接将相应的食物带到教室,让学生直接用实际食物进行搭配。
三、利用多媒体吸引学生注意力
多媒体是新时代教师上课必备的教具。PPT是比较简单的教学软件,上课期间利用多媒体播放PPT可以使知识点更加清晰,学生可以明确地将重点内容在笔记上标注出来。这样省去了教师书写黑板的时间。省略的时间可以安排更多的教学内容,以丰富课堂的知识点教学。
除了课件,在课堂上也可以放映一些短片,比如,根据营养素缺乏时出现的身体状况,帮助学生更确切地了解学前营养的重要性,教师还可以搜集幼儿食品安全的新闻短片,让学生了解到,在实际生活里,若幼儿园学前儿童食品安全出现问题会引起怎样的危害。
四、合理安排课堂时间
一般的课堂时间为45分钟。在这段时间内,学生的注意力不能全都集中于听课上,尤其是时间越往后,学生越容易分散注意力,而刚开始上课的30分钟就成为讲课的关键时间。首先,利用5分钟将上节课讲的重点知识复习一下,帮助学生重复记忆;接下来,可以用25分钟讲解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此时学生注意力集中,接受新课能力较强,记忆新课内容速度较快。这样充分利用好课堂的黄金时间能做到事半功倍,学生在课上掌握知识点,课下就不用吃力地复习、记忆了。
除了每一节课的时间安排要合理之外,一个学期的课程在计划安排时也要科学。学期初,一般是学生认真听讲的时候,这段时间适合安排理论课时。学期后半部分,可以安排一些模拟演练和参观学习。这是学生较为松散的时间段,并且开始厌烦规矩的上课要求。这样通过演练和参观的安排,可让学生产生新的好奇心,继续带着兴趣学习知识。
五、模拟演练,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除了理论知识,实际动手的操作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在整个课程安排中,一定要有模拟演练。而模拟演练对于坐不住的学生来说,反而使他们能更好地发挥喜欢动手操作的能力。课程中可以模拟在幼儿园中,为不同状况的学龄前儿童进行营养配餐;在幼儿食品采购、保存、烹调方面该如何选择。在演练中还可以出现一些食品安全问题,这样可以考验学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模拟演练要求学生扮演幼儿,扮演的幼儿先提出营养方面的问题,再由其他学生解决问题,这不仅锻炼了模拟营养配餐的学生,还考验了扮演幼儿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合理。
六、参观幼儿园工作环境,以实际情景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赖建强答:初乳通常是指所有雌性哺乳动物分娩后7天内所分泌的乳汁,最常见的就是牛初乳。
牛初乳确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天然牛初乳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含量多,并富含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蛋白质含量是常乳的4-8倍,脂肪含量比常乳约高23.5%。牛初乳中碳水化合物主要为乳糖,约占糖类99.5%;其中还含有维生素C、B族维生素等水溶性维生素,以及维生素A、D、E等脂溶性维生素;牛初乳中还含有23种矿物质元素,包括钙、镁、钾等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其中钙的含量较多,为0.15%-0.26%,特别是第一次挤奶所得初乳中钙含量为常乳的2倍。磷、钠、锌、铁、锰等矿物质含量也明显高于常乳。
牛初乳和人初乳有什么不一样?
赖建强答:两者不但所含营养素的量不同,质也有很大差别。牛初乳中蛋白质、脂肪、部分矿物质含量均高于人初乳,而乳糖、维生素含量较低。牛初乳中免疫因子特别是IgG含量(50-150毫克/毫升)是人初乳的50倍。但人乳是最适合婴儿的营养物质,蛋白质和矿物质总量较低,对婴儿肾脏负担小;还不易引起过敏。人初乳中的免疫因子IgA含量高,可保护婴儿免受细菌、病毒的侵害,具有抗感染作用。
牛初乳真有保健效果吗?
赖建强答:研究显示,牛初乳中的多种免疫因子和生长因子都能起到调节胃肠道菌群,维持机体平衡,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吸收,加强蛋白质合成和组织成长,提高矿物质生物利用率,及一定的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
牛初乳适合人宝宝吗?
赞叹奇迹的时候,我们更希望揭开奇迹背后的故事。
澳优——坚持国际品质的乳品企业
供给创造需求,古典经济学家的这句话套用在澳优身上非常恰当,澳优持续为中国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贡献了很多世界一流的产品,为中国的父母提供了全新的选择。
澳优的真实贡献,即便是澳优最忠实的消费者,或者是最关注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从业人员,对澳优的了解可能也仅仅冰山一角,对澳优的欣赏停留在纯正100%澳洲进口方面。
其实,澳优做了很多………
澳优自成立起就始终以“高品质、高品牌、高附加值”的三高战略引领公司发展。
2003年,特别推出调整乳清蛋白与酪蛋白比例为60:40的模拟母乳成分的A选配方奶粉;
2004年推出了第一款上市销售的早产儿特殊配方奶粉,一上市就因其专门针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特点设计的独特配方而迅速受到市场追捧;
2005年,摸拟母乳的营养与免疫特点,开发了中国市场第一款“营养免疫”配方奶粉;
2006年12月,公司携手澳大利亚百年乳企TATURA公司,联合推出中国市场婴幼儿配方奶粉超高端品牌—澳优能力多婴幼儿配方奶粉,其独特的NIE母爱配方,营养更全面,富含宝宝生长发育所需的65种营养素,不含香精/香料、蔗糖、麦芽糊精,率先占领国内超高端奶粉市场阵地。
进入2009年,澳优在中国率先引入了婴幼儿食品金字塔“塔尖”的产品——有机食品,开启了中国婴幼儿食品的“有机时代”。
2009年,针对婴幼儿配方奶粉安全现状,澳优推出国内首款纯天然的有机婴幼儿配方奶粉
2010年,澳优推出国内首款有机婴幼儿麦粉
最优秀的婴幼儿食品是澳优成功的基石,但更要辅以好的商业运作和推广模式,才能打造优秀的品牌。
澳优——商业模式创新
澳优创新的品牌和商业运行模式与严格的食品安全保障是其成功的又一利器。
仔细研究澳优的logo便会发现澳优的秘密。红与蓝的主题色,特殊的袋鼠符号构成了澳优品牌的全部——澳优独树一帜的全球产业链整合与创新模式。
澳优依托世界公认优质的澳洲乳业资源,实现与全球最具有活力市场——中国市场的对接。早在2005年底,澳优与澳洲百年乳企澳洲塔图拉公司共同成立的澳洲澳优国际婴幼儿营养免疫乳品研究中心,专为中国宝宝开发营养免疫配方奶粉,以中国母乳营养为设计蓝本,以澳大利亚优质奶源为基础配方,提升宝宝自身的免疫力。
2009年10月8日澳优香港成功上市,募集资金的10%将投入新产品研发和临床验证。2009年底,澳优在长沙设立了澳优食品与营养研究院,与此同时,澳优研究院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等国内众多家三甲医院建立了临床合作关系,开展临床研究。澳优以优质奶源为前提条件,以研发技术为核心力量,以临床验证为科学依据,实现奶源、研发、产品的全方位行业领先。
澳优目前所有婴幼儿配方奶粉均纯正进口,其中澳洲原装进口的能力多系列配方奶粉已经占到了其销售额的45%,进口分装占到销售额50%以上。
依托世界上最优值的乳业资源,澳优专注高端及超高端婴幼儿营养食品,实现高品质向高价值、高品牌的过渡。 [center][/center
当然,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仔细翻阅澳优的销售数字,你会发现澳优2005年和2009年是两个关键节点,2006年至2008年,澳优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107.9%,143.9%。连续三年保持超过100%的复合增长率,保证了澳优成功跻身一线进口乳品品牌前列。
如果说2004年的“阜阳大头娃娃”事件让消费者倾向高知名度品牌,2008年“三鹿三聚氰胺”事件则让消费者注意到澳优,在国家多轮次的监测结果中,澳优全系列婴幼儿配方奶粉均未监测出三聚氰胺。2009年“麦糊精”事件中,澳优奶粉所有产品均不含香精/香料、蔗糖、麦芽糊精,成为区别于其它品牌的一个独特卖点。
优秀的品质控制和安全保障让媒体、行业专家、主管部门开始注意到在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领域默默耕耘的澳优。澳优凭借自己准确的市场定位,依托世界公认优质的澳洲乳业资源,依托严格的食品安全保障赢得了市场和行业的尊敬。
澳优坚持引进澳洲优质产品,澳优坚持严格的“从牧场到餐桌”乳品质量管理体系,坚持全球领先的配方研发和技术开发,正是因为这些不懈的坚持,使澳优在短短近6年时间里,持续为注重品质和食品安全的父母,提供了全新的、放心的选择,澳优也最终成为千万妈妈和宝宝所钟爱的品牌。
澳优——定义“有机时代”
2010年初,《福布斯》中文版在沪其2010年的第一份榜单——“中国潜力企业榜”,200家企业入选,澳优跻身《福布斯》中国潜力企业榜前10强。而早在2008年,因澳优在中国市场的杰出表现,获得了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和澳洲商会联合授予的“最佳推广奖”。
回眸荣誉,已成往事,现在澳优正在塑造新的品牌传奇。 [center][/center
2009年底至2010年初这段时间,当传统企业进行年度盘点或者编制年度预算时,澳优乳业已经蓄力开辟中国婴幼儿奶粉领域的第二战场——有机战场。
2009年底澳优率先引进能力多有机婴幼儿配方奶粉,定义了中国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有机元年,2010年将是澳优践行有机战略的一年。
继能力多有机婴幼儿配方奶粉后,2010年初澳优又推出澳优能力多有机麦粉,澳优初步形成婴幼儿食品的完整有机产品矩阵。澳优通过整合全球“有机”资源,在婴幼儿食品领域的全面出击,不仅填补了婴幼儿辅食类别没有高端品牌的空白,还颠覆了消费者对婴幼儿食品高端产品的传统认知,澳优强势将国内婴幼儿食品与国际发达国家市场接轨。
[center][/center
配合澳优“有机战略”和“2010澳优有机年”的践行,在09年末,澳优北上携手央视,投下重金一鼓作气拿下新闻联播后标板第一、二单元黄金广告时段并冠名赞助2010年3.15晚会,开国际高端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重磅竞标央视的先河;接着南下联姻湖南卫视,共同打造国内最大规模亲子早教活动—澳优能力多宝宝看我秀,活动将在全国10大赛区150多个城市展开,覆盖半岁-4岁各个年龄段宝宝,为年轻父母们打造一个全新开放型婴幼儿早教平台和体验交流平台。
我园是一所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共有幼儿196人,教职员工25人,全部幼儿在园一日三餐(早餐、午餐、午点),中午在幼儿园午睡,下午4点半后全部幼儿离园回家。
二、检查人员:杨永德、黄联伟、黄远帮、钟飞兰。
三、工作落实情况: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认识做好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我园在接到关于卫生防疫与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的文件后,及时召开了班子会议,要求广大教职员工从维护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和稳定学校大局出发,要从讲政治、讲稳定、讲大局、讲科学的高度,充分认识和重视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安全工作,做到“警钟长鸣”;另一方面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组建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小组,对学校活动室、功能室、食堂、食品及校园周边的环境卫生进行了现场检查,对相关的应急预案、安全防疫工作资料、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进行了自查自纠和查漏补缺,完善相关的各种制度。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做好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与传染病防治工作,明确园长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具体负责人,健康教育教师和后勤工作人员要认真配合,积极做好具体工作。校长、分管领导与食堂工作人员签订了食堂安全、卫生责任书,将学校的卫生安全责任逐级分解,落实到具体岗位和具体人员。
(三)采取措施,加强预防,努力防止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和传染病的流行,针对学校的实际,采取具体的预防措施,切实保障师生的身心健康。
1、按班级卫生工作要求及个人卫生的基本要求,班级坚持做好每天晨检工作,学校领导坚持每天安全排查,找出存在问题。
2、加强师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与检查督促。要求保持教室、教师办公室、食堂的通风,增加教师、学生的户外活动,要求师生注意卫生,勤洗手。
3、加强消毒措施。食堂的炊具、餐具每天消毒;放学后,大力开展学校大环境的整治,做到卫生无死角。加强学校的卫生工作力度,将此项工作列为近期的重点工作来抓,抓措施、抓检查、抓成效,做到常抓不懈,警钟长鸣,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4、每天上午8点半组织全体幼儿做幼儿体操,每天保证幼儿有2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增加幼儿的运动量,增强幼儿的抵抗力,增强幼儿体质。
(四)、搞好幼儿的在园一日三餐(早餐、午餐、午点)的质量,保证幼儿每天有充足的营养补充,幼儿园园长和食品安全管理员每日同幼儿一同进餐,经常巡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
(五)、把好四个关,杜绝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1)把好采购、加工关:采购做好验收工作,加工做到烧熟煮透,做好食品留样工作。
(2)把好“消毒”关。所有用的餐具、用具都高温蒸汽消毒。
(3)把好“个人卫生”关。做到身体不适的职工不能进入食堂工作,从业人员必须取得健康证及经过食品卫生培训合格才能上岗,工作人员进入食堂必须做到“三白”。
(4)杜绝非工作人员进入厨房关,保证放毒现象发生。
(六)、落实索证索票制度:凡食堂采购的食品及原料,食品添加剂等相关产品都必须索要产品合格证等证照,并做好采购记录。
四、整改措施
为有效的控制幼儿园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做好各类事故隐患监控,切实保障幼儿师生员工健康安全。我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从业人员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幼儿园卫生室、食堂要通过课堂教育、板报。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大教育力度,使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知识深入人心,自觉抵制假冒、伪劣产品,维护自身健康。同时,也使食堂的工作人员自觉按照《食品卫生法》进行操作营业。
(2)加大购物的审验力度,杜绝不合格的食品流入幼儿园,加强食堂生产加工卫生监管,严格操作规程,加大从业人员工作质量的奖惩力度。
(3)全面停止使用一次行碗、筷和塑料袋,杜绝白色污染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4)落实各个清洗消毒环节,加强清洗消毒环节质量的验收检查;确保清洗消毒符合要求。
(5)厨房大门口加装了防蝇门帘和防鼠坎,正确重新安装了灭蝇灯,重新购置更换了仓库的储物架,降低了灰尘,苍蝇对食品的污染。
婴幼儿配方乳粉
及产品配方的定义
《办法》中的婴幼儿配方乳粉指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以乳类及乳蛋白制品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或)其他成分,仅用物理方法生产加工制成的粉状产品,适用于正常婴幼儿食用。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指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使用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及其使用量,以及产品中营养成分含量。
设立注册门槛
提高生产要求
《办法》明确,我国境内生产销售和进口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需经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注册批准,并严格限定申请人资质条件。只有具备相应的研发能力、生产能力、检验能力,符合粉状婴幼儿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要求,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对出厂产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婴幼儿配方乳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的项目实施逐批检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才能申请产品配方注册。
限制配方数量
让百姓明白消费
国内许多企业采取“类似配方、不同品牌、加大宣传、扩大市场”的销售策略,即简单把一个配方的组成成分及含量略作改变形成多个“新配方”,生产不同产品不同品牌,然后在不同渠道销售,通过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购买。
《办法》要求每个企业原则上不得超过3个配方系列9种产品配方,每个配方系列包括婴儿配方乳粉(0~6月龄,1段)、较大婴儿配方乳粉(6~12月龄,2段)、幼儿配方乳粉(12~36月龄,3段)。此举旨在通过限制企业配方数,减少企业恶意竞争,树立优质国产品牌,让百姓明白消费。
《办法》还要求,同一企业申请注册两个以上同年龄段产品配方时,产品配方之间应当经科学证实并具有明显差异。为优化企业产能、满足市场需求,《办法》允许同一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取得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和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具备生产该产品配方的相关条件)可使用集团公司内另一全资子公司已经注册的产品配方。
规范标签标识
解决宣传乱象
《办法》明确要求,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申请人应当提交标签和说明书样稿及标签、说明书中声称的说明、证明材料。标签和说明书涉及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的,应当与获得注册的产品配方的内容一致,并标注注册号。营养成分表应当按照婴幼儿配方乳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的营养素顺序列出,并按照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可选择性成分等类别分类列出。
《办法》还对标签和说明书涉及产品配方的声称作出了详细严格的规定,如对产品中声称“生乳”、“原料乳粉”等原料来源的,要求如实标明具体来源地或者来源国,不允许使用“进口奶源”“源自国外牧场”“生态牧场”“进口原料”等模糊信息;不允许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不允许明示或者暗示具有保健作用;不允许明示或者暗示“益智、增加抵抗力或者免疫力、保护肠道”等;不允许以“不添加”“不含有”“零添加”等字样,强调未使用或不含有按照食品安全标准不应当在产品配方中含有或使用的物质;不允许标注虚假、夸大、违反科学原则或者绝对化的内容;不允许标注与产品配方注册的内容不一致的声称等。
明确监管要求
制订科学合理的一周食谱,保证幼儿成长所需的各类营养素的平衡,是膳食管理的第一步。我园负责这一工作的保健老师不仅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细致研究,还博采众长。
1 合理搭配。营养均衡
营养来自于食物,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也不相同。为了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我们将主食与副食搭配,粗粮与细粮搭配,荤食与素食搭配,尽可能保证幼儿能全面地摄取食物,以获得充足的营养。同时,我们细致地计算食物的营养配比,如注意一日膳食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的比例,以保证营养均衡。此外,在制订食谱时,我们注意各类食物的搭配,使之形成互补,避免相克,以提高食物的生理价值。
2 多方研讨。尝试创新
我园由一个中心园及下属四所分园组成,各园均配有专门的保健老师,这一群体中既有“年轻精英”,又有“资深主妇”,在制订食谱工作中,他们互相合作,各取所长。“资深主妇”们根据多年的经验出谋划策,讨论制订出适合不同季节的食谱;“年轻精英”则提供点子,尝试创新,还利用电脑程序对食谱进行营养成分分析。在各园分头讨论制订食谱的基础上,我们将这些食谱集中起来,共同判断和筛选,最终形成每季5周共计20周备选食谱资源库。每个分园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园所特点、季节时令及伙食费用等具体情况作适当的调整。有了食谱资源库的依托,保健老师可以分配出一部分时间和精力进行市场调研,以及时了解市场动态,不断调整、创新。
二、细抓质检,重视食品安全
食品采购和验收是膳食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这项工作做不好,不但不能使幼儿吃得科学合理,还有可能引发食品安全事故。
1 结合时令,价廉物关
当今,反季蔬菜大行其道,价格贵却不安全。我园保健老师每周抽出一天和负责送菜的人员一起去市场进行调研,了解当前市场上货源充足、价廉物美的当季蔬菜和水果,既保证幼儿能吃上新鲜的时令蔬果,又节约了伙食费,可以把钱用在购买富含优质蛋白的鱼虾类食品上。
2 细致检验。保证新鲜
我园每天的菜品验收需保健老师、值班炊事员和送菜单位负责人三者共同签字。验收人员认真执行验菜制度,细致观察菜品的新鲜度:鱼要活杀,肉要有光泽,土豆要避免发芽,叶菜要嫩,豆制品要清香无异味,等等。如果发现菜品有问题,第一时间上报总务主任并协调退换货品。
3 购菜称量。每日公示
除了观察菜品的新鲜度,我们还严格按照带量食谱检验每日购菜量,决不随意增减。有一回,送菜方送来的香蕉个儿特别大,按个数算是对的,但称重后发现大大超量,我们就坚决要求换货。每天查验菜品后,由三方签字的验菜单上必须标清菜品的单价及总计,并张贴到“保健园地”进行公示,接受全园家长、教师们对菜品数量和价格的监督。
4 米面油酱,常购常新
有的幼儿园贪图方便,喜欢在学期初一次性购买数百上千斤的大米、面粉等主粮。我园虽然建有通风干燥的库房,但不采取这种简单化操作方式,对主粮的进货基本保证每次可供使用2周,决不久存,以避免出虫、发霉等。对食用油、调味品等也采用常购常新制度,并且每一次入货都在货架上加贴保质期标签,以确保食品安全。
切配烹饪是实际操作环节。来不得半点马虎。我们加强炊事员技能培训,要求他们严格执行清洗消毒等制度,生进熟出一条龙,杜绝食物中毒、肠道感染等安全隐患,尽心尽力烹制新颖美味的菜肴。
1 切配不吝功夫多
为了锻炼炊事员的刀功,我们通过举办炊事员技能大赛等形式,督促他们加强练习,提高技能。我园还通过一个阶段的调研,确立了菜品切配的具体要求。如,切丝的菜品一般宽度为0.3厘米,长度为5厘米;切片的菜品一般宽度为3厘米,厚度为0:3厘米;切丁的菜品一般要求1.5厘米见方大小。我园的炊事员们不惜花时间和精力去做这样细致的切配工作,因为这是烹制美昧食品的前提,能确保菜肴入锅后快熟快起,避免营养损失、色泽改变,也让幼儿食用方便。
2 烹饪方法常翻新
科学烹饪是保证食物营养的重要环节,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提高食物营养价值均有重要意义。我园聘请烹饪学校毕业的本科生担任厨师长,针对不同食物交替运用炒、溜、爆、煸、煮、烫、煎、卷、蒸、烧、炖、烩等不同的烹饪方式,以满足幼儿园膳食色、香、味、形兼备的要求。我园也非常注意烹饪方法的翻新,如,同样是卷心菜,就有干煸、醋溜、滑炒等不同做法;这次午点是八宝粥,下次就以米粉为主材。将同样的食材制成八宝米糕。新颖的菜肴增进了幼儿的食欲,幼儿吃得很开心。
3 干稀软硬重口感
幼儿的乳牙咀嚼能力和咬切力量都不强,因此食物的干稀软硬是否合适也可能影响幼儿的进食。例如,洋葱炒牛柳、西红柿炖牛腩,怎样让牛肉更软更嫩?我园的厨师们查找资料,不断摸索,总结出自己的经验。为了让菜点更受欢迎,我们要求食堂对每周菜点的干稀软硬情况进行记录,月末进行汇总评估,并讨论解决方案。“窝窝头太软没有形”“绿豆羹太稀易沉淀”“烧麦皮太硬剩得多”等问题都通过这种方式得到了解决。
四、追踪品评,注重调整改进
1.接受膳食委员会监督我园由园长、保健教师、食堂人员、财务人员、教师代表和家长代表组成膳食委员会,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对食谱营养测算、伙食费用结算等情况进行审议,讨论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每次会议前,我们发放表格,要求各类人员调查记录本月食谱中幼儿喜欢的和不喜欢的菜点,提出食堂工作的亮点及需要改进的方面等。会上,大家站在不同的角度就食品安全卫生、均衡营养、烹饪方法等问题发表自己的想法,对幼儿园的膳食管理提出建议。
2.与家长积极合作
我们利用家长会、宣传橱窗、家园期刊、专题讲座、幼儿园网站等向家长宣传科学饮食知识,指导家长与幼儿园合作共同管理好幼儿的膳食。我们在“保健园地”主题墙上设有“一周食谱”“每日购菜称量公示”“每月伙食费结算公示”“宝宝营养餐推荐”等栏目,一方面主动接受家长的监督,另一方面方便家长根据幼儿园的食谱调整幼儿在家的饮食结构。我们还积极组织相关的调查评议活动,如,每学期在膳食管理方面对家长进行一次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要求主班教师配合家长了解幼儿进餐情况及炊事员工作情况,及时收集汇总家长的意见。这些工作都有助于我们不断提高幼儿膳食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