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机电设备一体化

机电设备一体化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2 17:42:4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机电设备一体化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机电设备一体化

篇1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矿山机电设备;应用

前言

作为矿山机电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的一项重要方面,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探讨占据着极为关键的地位。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的分析与掌控力度,从而通过合理化的措施与途径,进一步优化矿山机电设备的最终整体效果。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概述

先进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有机整合了控制功能、主功能与动力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引进微电子技术、智能软件技术,相互结合,相互渗透,而并非集中技术的简单相加。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使信息、计算机、机械、微电子等先进技术结合成最佳匹配系统。将先进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于煤矿机械中,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煤矿开采的安全生产,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

先进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发展时期,在这一发展阶段,由于军事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电子技术与机械系统的相结合,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开发研制总体上处于自发水平,然而,当时的电子技术水平的局限,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研发产品不能广泛推广,无法深入发展;第二阶段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这一发展阶段中,计算机、通信、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研制提供了外部技术基础。其中微型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研发,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上世纪90年代开始,智能化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这一阶段是其第三发展时期。微细加工技术、光学技术等渗透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分支。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开采中的应用

(一)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

煤V安全生产监控系统是一项最能够表现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系统,在我国的发展相对较晚。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研究国外的先进煤矿监控技术,通过消化吸收,自行研制出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促进了我国监控系统技术的应用发展。例如煤炭科学总院研制开发的KJ95、KJ90系统,就对监控系统智能水平进一步提升。安全监控系统应用在矿生产中,经长期实践,在采煤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在采煤机方面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于采煤机的典例就是成功研制出了电牵引采煤机。与传统液压牵引采煤机不同,电牵引采煤机具有更强的牵引力,采煤机下滑时,能够进行发电制动,有效节约了能源,可以在大倾角煤层进行牵引,可靠性好、效率高、动态特性良好、磨损小、维修量小。而且电牵引采煤机的传动结构十分简单,具有较高的能量转化效率。

(三)在带式输送机方面的应用

我国重点实施煤矿生产项目,促进了在带式输送机方面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使得大功率、长距离的井下带式输送机产品、技术进步、发展迅速。目前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带式输送机有很多种类,在研发核心技术产品基础上,研制开发了PLC为核心的多种制动、软启动装置和可编程控制设备等。通过利用调速型液力耦合器、行星齿轮减速器等,确保驱动系统可以更有效开展工作。

(四)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提升机方面的应用

煤矿机械的一体化技术应用的最高水平典例就是交直流全数字化提升机。有机结合滚筒、驱动的机械结构,应用在内装式提升机上,充分整合机械、通信、电力电子及自动控制等先进技术。全数字化提升机应用总线方式,极大的实现了电器安装的简化,效果高度可靠,而且硬件配置简单,相互间的兼容功能很好。我国研制开发的全数字化提升机,应用双处理器组成核心系统部分,性能可靠、先进,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五)在支护设备中的应用

液压支架是煤矿采煤工作中应用的支护设备,目前正向电液控制方向发展,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结合液压控制,形成定压双向邻架,能够降低并减去对顶板、支架产生的冲击荷载。应用在煤矿开采工作中的电液控制支架,不但能实现1架/3s的最快速度,还可检测支架的工作状态。乳化液泵是提供液压支护设备高压液体的装置,因此必须具备大流量供液能力及高压,还应结合用液量进行自行调控。我国研制开发的智能型乳化液泵站系统包括智能型乳化液泵站供液、自动配液系统两部分,可实现油箱、油位高度的自行检测,自主配液;还能进行乳化液浓度的在线自动检测、调节,一旦发现浓度不符合规定值,会发出声光警报;另外,具有定时反冲洗功能,控制、监督实际用液量,远程传输功能良好。

三、矿山机电一体化的创新

(一)创新产品造型

客户在选购产品时,首先关注的是产品外在形象,对产品造型加以创新,使其外观得以优化的同时而不影响其功能的正常发挥,这是产品造型创新的基本要求。要创造出新颖的产品造型,可以优先选择计算机软件设计的方法,不仅设计成果可视,还能提高造型创新的效率。

(二)创新产品功能

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生产出的产品,功能创新主要侧重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已有的产品进行功能创新和完善,这是对产品已有功能的扩充和延展,风险相当低,甚至可以忽略,不需要投入过多的资金与技术就能实现产品功能的改造和完善;另一方面是从矿山开采的生产实际出发,根据需要进行新产品的研发,使其功能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这一层面就需要企业投入相当一部分资金与技术,换个角度分析,也是企业创新能力和研发技术的较量,成功开发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新型机电一体化设备和产品,是企业快速、高效运转的强有力保障。

(三)创新产品结构

产品创新的一项关键内容就是结构的创新。机电一体化产品在设计中进行结构创新,通常体现在物理机械结构、传动方式、动力装置以及周边设备的搭接形式等方面的创新。

(四)创新产品材料

产品材料方面的创新大体分为:一是研发用于产品制造的新型材料,如纳米材料、高分子聚合材料等;二是选用刚度强、重量和体积都偏小,并且具有抗震性、耐高温和耐腐蚀等优良性能的材料。

(五)创新控制和传感

一方面,机电产品性能直接影响着控制系统,如对执行机构位移、速度及加速度的控制;另一方面,传感技术和传感仪器也是机电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对传感器的检测技术进行创新,研发性能更加优良的传感器,甚至是供矿山开采的专用型传感器,都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制胜法宝。当前,机电产品智能化尚处于低级阶段,加快微处理器的研发进度,使机电产品在模糊控制以及网络控制等方面得到大幅度提升是机电产品技术研发面临的重要课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矿山机电设备应用的研究分析,对于其良好实践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其关键环节与重点要素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其具体实施措施与方法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 TU85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EBI技术在我国智能工程领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际应用,特别是基于EBI的机电设备系统一体化管理领域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安装、维修和安全保障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二、EBI简介

针对一座智能化办公大楼,选用EBI作为机电设备一体化系统作为管理平台,它具有自动化集成管理的功能。EBI系统是一种自动化系统,使用web技术实现通信功能。它集BAS、FAS和SAS等管理软件于一身,并且可以通过web窗口,对机电设备系统进行管理控制。该系统可以通过web窗口,对一幢或者多装建筑物内的相关的只能系统进行管理,无论是暖通空调、照明系统、节能系统、防火防盗系统,还是安保和财务、人事管理都可以通过EBI进行管控,除此之外,还可以与企业网络中的数据库相关联,实现数据共享,方便对数据的调用。

EBI可以实现不同层次的集成,比如现场层、自动化层管理层等等,EBI不断追求完善的开放性技术,不断追求管理系统和控制系统的一体化。硬件和软件是EBI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软件部分包括EBI服务器、EBI数据采集和供应、因特网、EBI的服务器等等,硬件是由服务器、控制器和操作占几部分组成的。

1.实时数据库。

记录近期所有站点的具体数据是实时数据库的主要功能。实时数据库对所有站点的状态数据,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统计分析,然后通过后台运行录入进入实时数据库中。除此之外,它还要提供系统中所需要的实时数据,其中集成系统使用EBI提供的AIP通过网络也可以从实时数据库中检索数据,把图形方式的设备运行状态展示到御用眼前。此外,数据安全可以由数据库本身来保障,保证数据安全、可靠,与此同时数据的查询和使用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

2.SQL Server数据库。SQL Server数据库是一种典型的大型关系型数据库,

SQL Server数据库比较适用于企业级的数据应用,该系统中的设备相关数据,报警实践以及操作均可以被自动记录到数据库中,是企业信息管理的良好平台,是软件和数据处理的可靠保证。

在新时期的网络计算模式中,EBI属于典型的B/S模式,即浏览器/服务器架构。它是XFi和XSM两类实时数据库系统完美结合的体现,把两者整合为一个单一的实时数据库,除此之外,还把MS SQL Server7.0整合进来,组合而成了新的合成数据库,除此之外,由于Web服务器的潜入,客户改变了以往直接与数据库相连的模式,变成了直接与Web服务器相连。

三、一体化管理体系

1.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含义

一体化管理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该体系以质量管理为基础,把组织过程融入其中,以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和原则为大体框架,把具体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因素考虑在内,把所有的产品功能实现所需要的过程和场所进行真敢,把所有不同层次的系统进行容易,整合而成一个最终的一体化系统。在这个一体化体系中,要统筹全局,统一规划,站在全局的高度上进行质量的把控。通过上述手段,可以提高管理体系的高效性和一致性,从而快速的实现最终的组织目标。一体化管理体系可以做好对员工的管理,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是互惠互利的长久之计,对管理经营有很大的帮助。

通常来说,方针层、管理层以及操作层是组成项目管理体系的三个重要部分。其中操作层是一个项目的根基,多个不同的管理体系通过操作层相互结合成为一个整体,项目管理体系的区别主要反映在该层。因此在制定管理方针和政策时,应该按照上述要求把所提及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等因素包含进去,从而建立起一个一体化的管理体系。除此之外可以完善文件体系,把管理手册,收发件、和作业文件等资料进行整合,从而实现文件管理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2.建立和实施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可行性

项目管理中并存管理体系的共同特点是都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相关性,若在整体上统一协调各体系中的要素、活动、过程之间的相关关系,使局部服从整体,找到项目管理各体系之间相互结合的最佳点,可实现项目管理成效的最优化。质量、安全、环境是相互依存和促进的,为了避免多个体系管理过程中的不协调和矛盾,把三个体系整合在一起,有利于策划,合理配置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实现项目管理的整体有效性。

四、基于EBI的机电设备的安装、维修技术

1. 基于EBI的机电设备的拆装。传动设备的拆解需要专用的拆装工具,以免对设备造成不必要的损坏,拆下完好的部件一律用煤油清洗,更换因磨损、震动等损坏的轴承、垫圈等部件,确保更换部件的配合情况,为基于EBI的机电设备的组装做好准备。

2. 基于EBI的机电设备的组装。先将I轴中的齿伞轮装入滑套中,调整好左右两圆柱滚子轴承的轴向间隙。使I轴在滑套中的轴向窜动量控制在10-30um内,之后将II轴组装到传动齿轮箱中,为确保II轴轴向间隙的调整,采用滑块进行定位。I轴装入时保证好两轴上锥齿轮的啮合情况,确保啮合情况准确无误。旋转I轴时能松滑无阻的带上II轴。之后依次安装好III轴、蜗杆、推力轴承、轴套及挡圈等部件,控制好蜗杆的轴线间隙在0-5um范围内。同时保证蜗杆中的液压、面无泄露情况,调整III轴上的偏心套,确保II轴与蜗杆传动结合面的间隙在I轴转动时轻快无阻,基于EBI的机电设备的组装完毕。

3. 基于EBI的机电设备的维修。

当基于EBI的机电设备工装状态良好时,立轴需要高速旋转,所以要求主轴的加工精度、旋转精度高,除此之外还要保证装备的精度和质量,在主轴维修中也要充分考虑上述3个因素。

五.系统实现的安全保障

系统集成是一个包含了多个并行运行子系统的大系统,集成服务器担负着对各子系统实时数据的处理工作,各子系统并发运行时服务器的处理效果如何,取决于CPU的使用结果。现场观察证明,CPU的使用率始终不超过8%,而且变化幅度不大、比较稳定,有效保证了服务器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所以该工程的系统集成工程设计是合理的。

本着简化数据采集系统的目的,基于EBI的机电设备系统一体化管理是一种为传统的模拟传感器配置虚拟TEDS以及选用USB接口的数据采集卡来简化传统的数据采集系统。配置了TEDS的传感器和相应的即插即用的数据采集硬件、软件让各种测量系统在便于使用、准确可靠等方面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

由于传感器标定信息中存在舍入误差,传感器本身精度有限,A/D转换时也会存在量化误差,而且受周围环境影响也会存在一定的随机误差。因此,数据采集软件可以采用多重方法编写,可以调用NI-DAQmx的API函数用C或者VB语言编写,也可以利用LabView进行图形化编程,各种方法的开发思想和流程基本一致。第一步要进行任务的创建,其次创建一个模拟电压输入通道,将通道加到任务中,创建通道时要设定好待测量新号的物理通道号,通道名称、终端配置、极值和单位等信息,接着设定采样参数,包括采样时钟源,采样频率大小,采样模式及每个通道的采样数,配置完成后就可以调用开始函数开始数据采集,采集完成后读取数据,然后清除任务完成采样任务。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基于EBI的机电设备系统一体化管理技术的研究分析,对于提高智能工程、机电领域的技术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更加重视安装、维修和安全技能。

参考文献:

[1]王继梅 真空电弧理论研究及其测试[M]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

篇3

0.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先进新技术运用于新型机电设备,机电设备的一体化、自动化不断提高,机电设备的管理日益变得重要。只有不断地提高对一体化机电设备的管理,积极加强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体制,保障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处于正常的运转状态,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机电设备的能力,这样才能够实现企业的高效率、高效益和规模化生产目标。

1.机电设备一体化技术发展

机电设备一体化是指在设备的主要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动力功能及控制功能上,大力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设备装置和电子化软件及技术相结合而构成的系统总称。它主要涵盖了“产品”和“技术”两方面,但它并不是机械设备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简单组合,而是从系统性角度出发,综合地运用机械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变换技术及编程技术等,根据系统的主要功能和优化目标,合理地配置、布局各个功能单元,以期实现整个机电设备多功能、高质量、低能耗的功能价值,并达到系统最优化目标的系统工程技术。

机电设备一体化技术自问世以来,主要经历了初级发展、蓬勃发展和智能化发展三个阶段。20 世纪60 年代的时候,人们开始在机械设备的运用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技术来改进或完善机械设备的使用状态和效果,机电设备一体化进入初级发展阶段;70-80年代间,机电设备一体化进入蓬勃发展阶段,这时候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的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有了很好的技术支持,而微型计算机的兴起也为机电一体化提供了物质基础。90年代后,机电一体化技术开始向智能化阶段迈进,一方面随着光学技术的深入,开始出现光机电一体化分支,另一方面机电一体化的科学体系也变得更加系统和科学。

机电一体化是集机械、电子、信息、光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其未来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

1.1智能化

智能化是新世纪里机电一体化发展的主要方向,在机电理论基础上又会纳入人工智能、运筹学、模糊数学、心理学等新思想,模拟人类的智能化,以求达到更高的控制目标。

1.2网络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网络化发展,以及企业竞争的全球化,对机电一体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化也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1.3微型化

机电一体化有着向微观领域发展的趋势,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机电设备的小型化、低成本和高性价比已经成为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1.4绿色化

随着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机电一体化也呈现出绿色化发展的趋势,即使用无污染、可回收利用等。绿色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2.关于机电一体化设备管理的思考

虽然机电一体化设备目前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不足的地方,需要不断改进。

2.1现场的基础管理工作不到位

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日常检修工作做的不到位,设备一体化的点检制、完好率等基础管理工作存在欠缺;在设备出现故障时,只能进行简单的临时处理,而不能进行整体检修;而对闲置的机电设备也不能够及时回收,造成资源的浪费。

2.2管理者的思想观念不够先进

机电一体化设备基础管理工作中的诸多问题,恰恰反映了管理者对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这正是影响机电设备管理系统性的重要原因。随着机电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机电设备的管理需要深入更多、更广阔的知识范围,同样需要管理人员了解多方面的知识储备,然而目前很多的管理人员忽视了这方面,对于设备故障也没有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只停留在表面。

2.3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全管理存在隐患

目前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全管理还不到位,很多企业的机电设备陈旧、安全装置不齐全,甚至影响正常的运转;此外,设备安全管理部门也没有发挥好它们的作用和职能,使得设备安全性存在问题。

2.4机电一体化设备管理的标准不统一

机电一体化设备管理标准的统一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前提之一。我们发现很多机电设备管理的标准不统一,使得管理人员的文书也存在问题,造成设备管理水平的参差不齐。

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意见。

2.4.1做好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基础管理工作

机电一体化设备管理工作的目标是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机电设备管理需从设备的寿命周期进行,必须要积极实现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综合管理,从机电设备一开始的选型,到中间的使用以及维护等全过程,都要尽量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工作;同时,建议机电设备企业做好相关机电设备维修保养的档案记录制度,实现设备维修保养工作的制度化,并实施相应的奖惩制度,以促进机电设备的基础管理。

2.4.2统一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管理标准

统一好机电一体化设备管理的标准是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要保障。要想做好这一点,就需要企业对各类设备分类编号并建立卡片,完善好各设备的技术资料、性能指标等记录,然后将同类设备归类,建立成档案,录入企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在设备使用之前,管理人员必须要熟悉设备的管理和故障维修特点,将包机到人或包机长负责的制度落实好,并做好机电设备的交接记录和运行记录。

2.4.3强化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动态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

机电也挺好设备夫人管理有动态管理和静态管理两种,以动态管理最为重要。机电设备处于不断运行的状态中,其每时每刻的状态都是不同的,只有很好的掌握设备动态信息,才能有效地减少设备事故率。目前很多企业都实施了定期检查等制度,但是这些检查并不能实现设备故障的预知,而且企业成本较高,因此必须要利用先进的诊断技术对机电设备进行动态管理,帮助相关人员及时掌握设备的现场状态,发现设备故障所在,提高机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2.4.4加强企业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绿色化”维护管理,实施科学的维修管理方式

众所周知,人类社会目前面临的三大主要问题是环境、资源和人口。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科学技术大力解放生产力的同时,也使得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因此,我国实施了“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并提出“清洁生产”的理念,而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绿色维修”也应运而生。“绿色维修”是一种同时考虑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效率的现代化综合维修模式,它除了要达到保持产品规定状态的目标外,还要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对于机电设备来说,就要根据国内外先进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维修管理理念、方法、工作环境等来进行设备管理决策,改变现行的管理方式,推行绿色维修管理等,以期在维修过程中及以后,都最大限度地恢复设备原始的规定状态,同时使得维修废弃物以及有害排放物的最小化,最大化的降低环境的负面影响。

3.总结

当前,各企业正向大型化、自动化、高速化发展,对于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企业在运作中要注重设备管理的实施,不断地完善设备管理机制,以使得机电一体化更好地发展,为企业效益做贡献。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X75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现存问题

1.1管理理念错位

在一些煤矿企业,主要领导只注重产量,对井 下机电设备重视不足,没有真正把机电设备视为现 代化煤矿安全生产的保证放到一个关键的位置,仅 把机电设备管理当做一个辅助生产工作,管理制度 不够完善,具体措施没有落实到位。与此同时,出 于经济效益的考虑,一些煤矿企业单纯追求眼前产 量,管理理念落后,甚至抱着“什么时候坏,就什么 时候修,驴不死不下磨”的思想。正是因为企业对 设备检修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重视不足,才使机电 设备定期维护与检修工作不能落实,直到机电设备 出现异常或者故障后,才开始实施维修,导致影响 了正常的生产,也使设备的运行周期大大降低。

1.2采用国内外先进设备

在目前很多煤矿中,机电设备陈旧落后,有的 设备一买回来就不正常运转。安全配套措施跟不 上,与当前国家相关的煤矿安全规定要求相距较 远。由于煤矿企业的工作环境差,湿度高,空气灰 尘多,如果机电设备在矿井里实施存放、运输过程 中,不采取防锈、防尘、防潮等手段,则会加速设备 的腐蚀及损坏;再加上工作人员的认识不足,经常 会导致此类事情发生。在这些设备中,存在的隐患 较多,再加之对设备的检修不及时,检测技术落后, 发现设备隐患的技术能力不足,都会导致设备存在 较多的故障。

1.3操作者的素质不高

据相关数据表明,在机电设备事故的责任人 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到一半以上。机电设备 操作人员文化的业务素质不高,操作过程中不能满 足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对于特种设备,操作人员 的掌握技术不够熟练,加上岗位变化频繁,也给安 全生产埋下了隐患。在通常情况下,煤矿的工作环 境差,不安全因素多,因此被人们视为又脏又累而 且有一定危险的工作,这就导致了有一定技术水平 的人员,不愿进入煤矿企业工作。

二、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产品的应用

2.1 矿井运输提升产品的应用在煤矿生产中,因为现代化煤矿发展的需要,对煤矿机械化采煤提出更高的要求,那么随之对井下、井上的运输和提升系统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如今,对于国外一些采煤技术比较先进的国家,煤矿井下大巷的运输系统大多是采用带式运输机,他们基本上是采用直流式交流变频装置驱动方式,主要以电力电子器件为核心。在英国和意大利等国家,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磁阻电机在煤矿提升系统中也得以应用。还有德国自主研发的内装式交———交变频调速提升机,它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把电机和滚筒做成一体,这样的融合技术不论在机械结构设计方面还是在电气控制系统方面在世界上都处于领先地位。在我国,大多数煤矿井下生产已经实现了皮带化,采用大巷强力带式运输机运输的方式也非常普遍。另外,计算机控制系统发展也非常迅速,它们具有很多种及时故障诊断和自我保护等功能,如应用过程中的轴承温度、倒转、跑偏及断带等故障,可能在某些方面没有面面俱到,在使用上还不能满足一些功能,但是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开始。目前,我国直径在两米以上的提升机有1700 多台,其中90%为交流提升机,并且均是采用转差功率消耗型的转子串电阻调速,电控系统部分绝大多数仍采用继电器———接触器系统,只有一小部分采用可控制编程器。直流提升机多数为发电机拖动,虽有部分可控硅供电系统,也均为模拟量控制。而PLC 可编程控制器使用比较简单,程序设计起来也比较容易,不需要一些复杂的输入输出接口装置,抵抗外界的干扰能力也很强,因此,它能在环境比较恶劣的情况下进行长时间工作。

2.2 综合机械化采煤1970 年,我国自主设计制造装配了第一套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并在大同矿务局进行试验使用,一直试验使用到80 年代后期,这项技术的使用标志着我国的煤矿综合机械化采煤有了重大的突破性发展,推动了煤矿自动化的发展进程,同样,采煤机也由液压牵引开始转向电牵引;液压支架的控制系统也逐渐向计算机化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采用电液控制,移架自动化得以实现。另外,对工作面刮板运输机也进行了微机监控装置的配置,实现计算机自动化控制。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综合机械化采煤中的应用,使设备动作趋于协调,且安全性、可靠性大为提高,操作性能更加完善,为煤炭企业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效益。

2.3 矿井安全生产监控系统从多数煤矿使用监控系统的效果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主要问题是传感器的不足,并且使用过程中,其稳定性相对较差,使用寿命不足,一些研究所和使用单位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一些关键技术也实施多次再设计改进措施,但仍然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这些在实际现场应用率不是很高。在国外,由于计算机网络软硬件技术发展很快,运行速度和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传输介质由同轴电缆发展到光缆,信息媒体由字符发展到声像,煤矿的安全监控系统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监控系统上的应用已有了非常高的水平。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是煤炭行业内部机电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最快的产品,一些高校、科研所和企业正在研究和生产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

篇5

中图分类号:H-3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机电一体化比普通设备拥有更先进的工作特点,与那些纯机械、纯电子的设备相比,主要是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进行设备障碍的诊断。选取传统方法中的优异技术,并结合新兴的科学技术,进行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从组成内容上分析,主要是结合机械以及电子,保证二者各司其职,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为了保证机电设备能够正常的运行且安全使用,需要对设备的故障进行一定程度的诊断,能够对故障进行及时排除。因为机电一体化设备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因此研究并提高设备的可靠性是相当必要的,因此本文将分析机电一体化设备存在的故障,并对诊断设备障碍的方法进行一定程度的研究,能够确保工程领域技术正确的向一体化的方向运行。对设备的故障进行诊断,其工作过程是错综复杂的,需要从外部到内部一层层处理,能够从简单到复杂进行逐一排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故障的彻底清查,做到及时检修,从而提高机电设备的的工作性能,减少损失,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安全隐患。

二、常见的设备故障判断方法

(1)根据是否有故障指示和报警,我们可以分类为有指示故障和无指示故障。很多高级设备控制系统都有指示故障程序,随时监视整个系统的各种性能,包括硬件性能和软件性能。当监视系统发现系统出现故障时就会马上启动报警系统或是在指定的说明地方显示。工作人员根据系统的相关诊断说明找出故障发生的位置以及原因,同时系统会有相关的维修提示方法。如果系统部具备故障诊断提示程序将无法完成上述的任务。一旦系统出现故障只能靠维修工作人员根据自己的经验以及技术能力慢慢的去分析问题所在,找出解决的方法。这很浪费时间效率也比较低,很多时候取决于维修人员的专业水平。

(2)根据故障出现时对器件或机床是否有损坏,有破坏性故障和无破坏性故障之分。在出现有破坏性故障时,对故障进行彻底的修护,避免出现相同的错误,影响工作进程。如果出现非破坏性的故障,也需找出问题,进行相应的维护,避免故障隐患。

(3)系统也可以根据是否是偶然发生故障,分为系统性故障及偶然性故障。在一定的条件以及事件的必然性下发生的故障称为系统性故障。如果故障是在正常的同样的条件下发生则称为偶然性故障。由于偶然性故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这导致分析和维护较为困难。一般情况下,机床与机床间常存在一些松动,有时会出现元器件的局部漂移等一些不确定因素。这种故障需要工作人员不断的检查与测试才能排除。比较常见的是电气故障和机械故障。

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方法

基于机电的一体化设备具有的特殊属性,在诊断其故障时必须根据机械和电子设备的特性以及相应的性能仔细的分析,同时也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趋势用新的思维去分析问题。在做故障诊断时必须有一定的耐心,不能一开始就把器械给拆了。首先要对设备进行必要的了解,对其结构有一定的掌握,了解器械各部分的相应功能以及其作用,对整体器械系统有充分的了解。根据已知的条件分析故障可能出现的地方。同时评估其对机器的影响。 一般我们可采用多种方法对故障进行诊断分析,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有:故障树分析法、自诊断法、环境因素检测诊断法等等。故障树分析法即利用逻辑的方法,形象生动地分析工作,可以直观、清楚看到各个部件之间的关系,分析时能够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同时符号、逻辑门符号和转移符号的利用也能够简单明了的描述系统中各种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找出问题。自诊断法即利用机器本身安装的故障代码或是故障指示灯、报警系统等直接找出机器的故障所在,这一方法最基础、最简单,只有当它不能检测出故障时,我们才会采用其他方法检测。在具体诊断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以下

几点原则:

(1)在发生故障时,首先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然后检查电子设备.主要是因为人的肉眼可以观察到机械设备产生的故障,比如一些零件发生断裂变形的情况等.这样就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大规模的检查,更重要的原因是机械设备进行长时间的运行之后,比较容易出现磨损问题,导致机器运行发生故障.

(2)对机器的外部零件进行检查,能够保证外部零件的无故障后,在对机器的内部零件进行检查.对执行元件进行逐级检查,在最大程度上找出故障的发生源头,并进行及时排除.

(3)先检查主干部分,再检查枝干部分。出现故障时首先要检查机器的主要零部件,确认主要零部件没有问题时,再检查次要零部件,同时要重点检查各个零部件之间的接口是否存在问题,并结合各个零部件综合分析,找出故障所在。

四、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中的技术分析

(1)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停的更新器械设备的维修技术,由于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制造技术的创新以及技术的改革将带动设备内部结构和其功能的不断革新,使其变得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随着设备制造技术的革新,设备的维修技术也要有相应的改革以适应设备.企业可定期组织负责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的人员进行总结学习,使其相互探讨研究,以更好地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难题,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生产效益的目的。

(2)实现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的绿色化。如今,机电设备

的发展已经走上了绿色化的道路。为了保证机电设备有更好的发展,且实现机电设备管理以及维修的绿色化,保证企业生产效益的最大化,不能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报废设备的可用零件进行循环利用、将维修废弃物的排放量降至最低等。

(3)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分析法——计算机辅助诊断。计算机作为一项高科技的技术诊断方法,其技术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能够保证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因此掌握该门技术存在较大的难度,因此企业部门要加强该技术的宣传工作,能够让相关工作人员对该技术有一定的学习和培训.

五、结语

机电设备障碍的诊断方法及其维修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方法具有其各自的优缺点以及适用性,因此不能盲目的对维修、诊断方式进行生搬硬套,保证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根据机电设备的特点以及生产的要求,采取合适的诊断以及维修方式。为了保证机电设备能够正常的运行且安全使用,需要对设备的故障进行一定程度的诊断,能够对故障进行及时排除。对设备的故障进行诊断,其工作过程是错综复杂的,需要从外部到内部一层层处理,能够从简单到复杂进行逐一排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故障的彻底清查,做到及时检修,从而提高机电设备的的工作性能,减少损失,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美)T.吉尔.汽车发动机诊断与大修[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陈焕江.j气车检测与诊断【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刘贤忠.发动机异响的诊断方法【J】.;气车维修,2009,(5):12一13.

篇6

所谓机电一体化,就是将电子技术引入设备的动力、控制和信息处理等功能中,将电子技术、机械装置和软件等有效结合在一起构成的系统。对机电一体化设备进行故障诊断,不仅可以实现对机电一体化设备运行状态的动态监测,也可以及时发现机电一体化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及时找出设备故障发生的具置。因此在机电一体化设备中运用故障诊断技术,可以帮助技术

人员发现设备潜在的安全隐患,避免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各种安全事故,也为工作人员构建了相对安全的工作环境。

一、机电一体化设备的主要故障特点

1.机械设备故障特点。一般而言,引发机械故障的原因非常多,有的是经过一个原因所导致的故障,有的是在多个原因的因素下所形成的。因此,在进行诊断的时候需要小心谨慎。众所周知,机械是不同转动的,在不同时间内所形成的数据是不同的,从本质上而言,机械设备具有特殊性,在对运转过程进行诊断的时候,并不能够对其中的某一点进行单纯的判断。因此,在进行诊断的时候,需要结合多种情况进行整合。

2.电子设备故障特点。通常情况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分为机械与电子两种内容,在对机械方面故障特点进行分析的时候,需要对电子设备方面的故障特点进行考虑与分析。一般而言,电子设备的故障具有一定的突发性与隐蔽性,由于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特点在机械设备间距以及电子设备之余,还具备其它特点。

二、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维修的方法

1.设备故障维修技术

(1)振动故障维修技术。通过设置相关检测设备的振动参数,并根据检测设备的信息特点对机电设备进行故障诊断的技术就是振动故障诊断技术。这种技术主要应用于机械设备的故障检测,由于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有剧烈的震动,使用振动检测设备可以检测到振动数据,这些数据包括加速度和速度等。在检测过程中要想获取充足的检测数据,并对机械设备的运作状况进行准确判断,就需要对测量点的位置进行正确选择。这种故障诊断技术操作较为简单,检测得出的设备运行状况报告清晰明了,也增加了检测和诊断故障的准确率。

(2)油液磨屑分析故障维修技术。对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油液磨屑进行识别分析,通过了解油液的成分以及油液磨屑颗粒的形态来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判断,这种检测技术一般用于机械系统和液压系统中。该故障维修技术可以根据油液颗粒的尺寸对机械设备的磨损情况进行判断,而磨损的类型可以根据油液颗粒的形状进行判断,也可以根据微粒的成分来判断机械磨损发生的具置。

2.机电设备维护保养

(1)设备的检查。这里是指对设备的运行情况、工作精度及磨损程度的检查和校验。按时间间隔划分可分为“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按技术功能划分可分为“机能检查”和“功能检查”。第一,机能检查主要是查漏、防尘和耐高温、高速、高压的情况检测。第二,精度检查主要是对设计精度和实际加工精度进行对比检查和测定,为维修提供依据。可用设备能力系数和设备精度系数来衡量设备的综合精度,其计算公式为:能力系数Cm=T/86m,T为在设备上加工的代表零件的公差带6m为设备的标准公差,Cm≥1代表设备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Cm

(2)设备维修。设备磨损程度可以参考下列公式计算:ap=R/K1式中ap为设备有形磨损程度,R为修复全部磨损所需维修费,K1为设备重新购置价格,从经济角度分析ap不应大于1。

三、机电一体化设备可靠性分析及提高

可靠性设计是近年来得到发展的和广泛应用的一种现代设计方法,它把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应用于工程设计。不仅解决了传统设计不能处理的一些问题,而且能有效的提高产品设计水平和质量并降低了成本。影响机电一体化设备可靠性的因素:一台设备,从数控柜到伺服电机,电子和电力元器件五花八门,要对影响整机可靠性的因素作全面评价是十分困难的,只能从一些具体问题入手来提高整机的可靠性,影响可靠性的因素有:

1.元器件失效。元器件是构成整个数控设备的基本单元,单个元器件的可靠性是整机可靠性的基础。按照概率运算法则,整机的失效率等于各组成部分的失效率之和。因此,应该严格挑选失效率低的产品用于实际系统。

2.元器件的联接与组装。机电一体化设各控制系统复杂,电气元器件之间纵横交错,要保证整机的可靠性,就必须解决好联接与组装的可靠性,而插接件的接触不良会造成信号传送失灵,是产生系统故障的原因之一。此外,由于温度湿度变化较大,油污粉尘对元器件的污染以及机械振动的影响都会影响系统的可靠性。

3.电磁干扰。机电一体化设备是利用电能进行加工的电气控制设备,在运行中必然伴随着电磁能量的转换,往往一方面对周围环境发生影响,同时,另一方面本身也会受到所处环境电磁干扰的影响。作为机电一体化的产物,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是机械、电子、电力、强电、弱电、硬件、软件等紧密结合的自动化系统,电磁环境和电磁干扰问题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一般,电磁干扰源引入数控系统的主要途径有:第一,交流供电系统受邻近大功率用电设备启动(如使用电焊机)、制动影响(有大功率用于制动的电机),造成电源电压波动,以及电器开关接通断电时由电火花产生的高频电磁干扰。第二,直流电源负载能力不足,缺乏足够稳定的功率储备,造成直流电源电压随负载变化而波动。第三,电源与地线的线径太细或布局不合理,电子元器件相互之间通过公共的导线阻抗,发生信号畸变或交叉干扰。第四,控制信号引线过长又没有采取必要的屏蔽隔离措施,或与强电电线一起走线,而没有分开走线,信号线易受电磁噪声的干扰产生错误信号,尤其对于高频脉冲信号,若处理不当极易发生信号畸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机电产品日益先进,对实际中的应用及效果越来越重视。一套好的理论方法固然重要,但是只有对理论和实际及其相互联系有深刻的理解,并能将理论准确地、充分地运用到实践中,才能有效地提高故障诊断的效率与精度,对提高设备的可靠性,才能称得上是成功。

参考文献:

篇7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模式逐渐由原来的纯理论式教学转化为当今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但是在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教学中,目前存在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其中就包括了课程设计的内容与企业工作岗位不匹配等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以及为企业培养出有用的人才,学校应该对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因此,本文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方法以供参考。

一、在课程体系构造方面的创新

为了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将遵照一定的流程来进行课程体系的重新构造。1.对工作岗位的研究与分析。进入企业中,通过长时间的学习与观察,确定从事电力相关行业企业的毕业生,对事故进行总结与采取措施方面,以及从事电器安装和检修的过程中,怎样实行二次系统的安全检查。2.设立较为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的确定离不开团队合作的力量,因此,应该将教研组的所有成员组织到一起,对所有的工作任务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在共同探讨的作用下,分析出具有的典型工作任务。

二、对课程的设计

为了使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课程得到较好的开发,我们深入到企业当中,同企业中掌握了技术精髓的高级技术人员进行了探讨,一起对工厂中岗位的需求作了研究与分析,最终明确了有需求的岗位中对于职工工作能力的各方面要求,熟悉了该岗位中需要掌握的工作操作流程。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学校应该诚恳的邀请技术经验丰富并且口才较好的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与教师一起商讨设定课程的内容以及标准,使课程的安排能够切实符合学生将来工作中的应用要求,能够最终做到学有所用。并且,教师还应该多为学生设置一些训练课程,加强相关理论方面的具体操作。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也成为企业迫切需要的人才,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其次,去到企业当中,接触在一线工作的毕业生,然后与之交流心得,倾听他们在实际机电设备方面的工作中,对于设备的前期调试,中期运行以及后期维护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且请他们谈谈在学校学习中具体学习的内容与工作中的关联性,学习中哪些部分给后期的工作带来了切实的帮助,而哪些方面在学校学习中还没有涉及到或涉及较少,并将参加工作的学生的心得体会进行总结,然后在后期的教研活动中加以改正与弥补,针对那些切实帮助到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加以宣扬与继续。最后,直接与对口行业的核心技术人员或者工程师交流,向他们询问从事机电设备的前期调试工作或者中期的运行工作以及后期的维护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自身的感想,请他们为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课程提出宝贵的意见,教师结合核心技术人员或者工程师的感想再对课程作出调整,重新审视岗位人员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以及管理能力,设置相关的学习情境,确定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的教学主线,实现应用性理论知识讲授、实际操作训练以及在具体岗位中的工作实习三个方面一体化的教学。

三、教学模式上的创新

在新教学模式下,教学设备比以往更加人性化,也更加科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了较大提升,同时教师的角色发生转变。教师的角色以以前的主导地位变为附属地位,而学生被提升为主体地位,教师主要工作是引导学生去学习。新教学模式有以下几个特点:1.灵活性。设备由多个机构组成,每个机构的功能都是非常独特的,单个机构可以根据需要可以将机构组合起来完成工作任务,也可以将组装方式进行调整。实现了教学中“工作任务”设置的局限性被打破。2.趣味性。与以往单一的PLC编程相比较,使用机电一体化设备以后直观性更强,也就是说编程达到的效果能够一目了然,学生在一个功能完成之后会提升自身的成就感。因此,求知欲也会更强。学习的乐趣性更强,达到了在学中玩,或者在玩中学的目的,迎合了中职学生的心理。3.实践性。实习设备设计理念主要是从实际生产中得来的,所以设备的工艺流程会是实际自动化生产线的仿真版,学生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能够在真正的运用中达到巩固的效果,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面对困难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进一步得到提高,对于学生将来在社会上投入工作之后的适应性有较大的帮助。4.合作性。由于个人的力量无法保证工作的高效完成,因此,要想提高工作的效率,就必须要加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协作,在安装与调试时需要小组内两个人的互相合作,这不断的磨合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为将来在企业工作打好基础。学生的实际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学生的思维往往是广阔无限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发挥创造性思维,千万不能遏制学生独立性思维的发挥,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完成各项实际操作中将产生一定的成就感,也能增强学生学习与今后实际工作的信心,因此,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创设的学习目标。

四、结束语

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教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因此,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学校应该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及时掌握相关企业岗位上的需求,并研究设计出相关的课程,使学生掌握更多有实际意义的知识,为将来投入社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许方辉.中职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教学探索[J].中等职业教育,2012(17):61-63

[2]许方辉.中职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教学探索[J].中等职业教育,2012(12):61-63

[3]李江.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组装与调试[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13):287-287

篇8

中图分类号:TH-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6-0333-01

前言:机电一体化技术是集多种技术于一体,在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技术种类繁多,如计算机技术、机械设备制造技术、传感设备技术等。在机电设备建设与发展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是必要的,这不仅加快我国经济建设,而且对推动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时期,机电一体化技术应和机电生产设备有机结合,以满足生产实践需要,但其在运行中面临诸多故障种类,因而有关人员应针对其故障问题采取有效的诊断技术,以快速解决设备故障问题。

一、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存在的问题

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其故障问题也逐渐增多,增加故障诊断的难度。以数控车床为例,其常见故障有:主轴部件切削振动大、系统不良、工件夹紧不牢固、刀架转换重负定位精度差等。就我国现有的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看,在实践中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诊断理论体系相对不够完善。国内关于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发展时间相对较晚,且缺乏专业技术人才,致使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诊断处于明显的劣势。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在工作实践中,未能及时对故障诊断经验加以总结,缺乏有力的理论体系框架。

其次,在开展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诊断工作后,工作人员对其的诊断准确度相对较低。机电一体化系统具有复杂性,如果故障诊断工作人员对其功能模块图的了解较少,则不能通过有效的技术而进行故障诊断,更无从谈及查找故障原因等,降低机电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最后,在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诊断工作中,可能存在着诊断信息错误的情况。机械和电子是该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故障诊断中,工作人员可能将二者弄混淆,给机械设备带来更多不必要的故障影响。

二、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诊断的方法与原则

要更好开展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诊断工作,相关人员应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而切实做好故障诊断工作。

从检测方法看,其方式较多。如温度检测技术、白诊断技术、设备压力检测等。在具体检测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判断故障。如,在数控车床的故障诊断中,首先,如果设备故障之前有指示提示,则工作人员可根据显示的内容做好故障诊断;如果设备故障时没有指示提示,则工作人员可通过系列检测手段或根据已有经验进行判断。其次,如果机电设备属于破坏性故障,则必须对其加以妥善处理,否则极易影响机电一体化设备机床,甚至出现二次故障事故。再次,了解机床结构图及液压原理,明确机床的工作原理,进而对其故障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按照液压元件的难易程度进行逐一的检测,排查故障所在,如若仍然未能检查出故障,则检查液压缸。

在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检测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而进行。开展诊断工作之前,对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框架、功能模块进行了解,并分析设备运行环境,以判定可能出现的故障或形式,利用故障树加以分析,在层层分解的基础上,找到故障的根源所在。建议工作人员坚持两个原则而开展检测工作:一是先机后电的原则;二是先外后内的原则。

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分析

机电一体化设备具有特殊性,因而其故障也具有特殊性。该设备的零部件数量较多,技术含量水平高,加大设备的故障维修难度。从该设备的故障特点看,主要有:一是零件磨损几率大;二是设备本身具有的自我诊断与检测功能,相对于简单故障有效;三是设备报警信号系统不明晰;四是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其诊断难度加大。正因为此,工作人T更应该采用先进的故障诊断技术,以解决故障。

首先,故障测试分析技术。未发生故障时,对处于运行状态的机电设备做故障测试,不仅能够及时发现故障隐患,而且也能不影响机电设备的正常工作,实现在线检测。其次,故障诊断测试技术,主要用于故障发生之后。通常,此类机电设备处于非运行的状态下,因而相关人员可根据故障的具置对机电设备做检测,制定明确的维修方案。以数控机床为例,要保证该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建议对元器件加强设计或借鉴容错技术,提高系统的性能。同时,依据上述两种故障诊断技术,保证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有效性。

此外,为加快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进程,建议相关工作者应采取有效的对策,以期提高故障诊断技术水平。一是完善故障诊断技术理论,为后期实际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同时也理顺故障诊断思路,为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工作开创新局面;二是采用先进的诊断技术,对设备各部件进行逐一的故障排查,同时还应优化组建设计;三是加强故障诊断事前预测。

结论:通过对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分析探讨,能够进一步提高机电设备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和效益型,这也是人工智能化的一种表现。基于此,相关人员应创建数据库,针对机电一体化设备运行中的故障、诊断及维修信息加以整合,为后期设备故障诊断发挥借鉴性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开朗.机电一体化设备加工钛合金中金属机械故障诊断技术研究[J]. 世界有色金属,2017,(03):114-115.

[2] 毛海镰.关于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特点的分析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09):202.

篇9

随着智能楼宇的建设和发展,机电一体化被广泛的应用在建筑施工中,实现了建筑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在建筑安装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的重视,采取合理的技术手段做好设备的安装以及电动机的调试,从根本上提高施工质量。

1机电一体化概述

所谓机电一体化主要指的是将机械的主功能、功力功能、信息功能以及控制功能等功能引进微电子技术,同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采用相关的软件实现有机的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系统的总称。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试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信号变换技术以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结构目标,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专业在建筑行业中所涉及的应用,比如建筑照明、电梯安装、安防监控系统、电力及电信建筑弱电施工、电气安装(如电气运行与维护、通信、有线电视、综合布线、计算机管理与维护、暖通空调运行与维护)上述称为建筑安装。机电一体化专业在建筑行业中不仅只限于这些,专业涉及面很广,《供配电技术》《供配电技术》有一句话很充分的证明了这一点“是现代化的自动生产设备几乎可以说都是机电一体化的设备。”

2建筑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

2.1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布线

在布线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线路必须要有专门的导线,比如温度湿度传感器线路、通信线路、流量计线路等,这些线路通常需要屏蔽线或者专门提供的导线。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中的电源线与信号线缆和控制电缆必须进行分槽、分管铺设;一些电子设备如数据显示通道、网络控制器、计算机和网关等工作接地应当连接在其他弱电工程共用的单独额接地干线上。在智能化楼宇中需要安装大量的电子设备,这些电子设备都是属于不同的系统,同时这些设备的功能、抗干扰能力和工作频率都是不同的,因为对接地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2.2远程处理机的安装

在建筑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与各个可重构处理单元RPU之间的通信是透明的,能够采用同一个线路不同的RPU来完成同一个控制系统。通常来说,在智能化楼宇自动化系统中空调机组的监控量最大,因而应该RPU安装在机房中或者其附近区域,将空调机组控制系统使用之后剩余的输入输出接口用于连接附近的水流量计、水位信号和照明控制等。为了配合以后的发展,可以将RPU的接口留出25%左右。

2.3输入设备的安装

应当将输入位置安装在能够对其性能进行正确和充分放映的位置,同时该位置应该便于进行输入设备的调试和维护。类型不同的传感器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和产品的要求,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其合理的位置进行确定,严禁将水流开关、蒸汽压力传感器、水管性温度传感器和水管流量计安装在管道焊缝及其附近的位置;同时还应该尽量的避免将空气质量传感器、风汽压力传感器、室内温度传感器和风管型湿度传感器安装在蒸汽放空口和出风口的位置。

2.4输出设备的安装

在输出设备安装中,风阀箭头、电动阀门的箭头应该与风门、电动阀门的开闭和水流方向相同。在安装之前需要进行模拟动作,电动阀门的口径和管道口径不相同时,应该采用渐缩管件,但是阀门口径通常不应该低于管道口径的两个档次,同时还应该根据计算对设计的要求进行满足。电动和电磁调节阀门通常安装在回水管上。

3电动机的调试方法

在建筑电气设备安装中,电动机的调试是建筑设备安装调试的安装环节,如风机、水泵以及电梯等设备的核心动力部件都是电动机,电动机的调试主要包括电动机的启动、运行和故障检查等工作内容,在机电设备安装之后,需要对电动机进行及时的跳水,从而对设备安装调试的质量进行考验,确保设备连续工作的可靠性。

3.1调试步骤

3.1.1电动机控制箱线路调试检查

对电动机控制箱中的线路进行检查,检查起动线路的正确性,煎炒接触器辅助接点是否良好,检查线路编号是否与设计图纸一直;检查二次回路线路是否正确,指示灯是否正常。检查电机控制箱内的线路;对电缆相间和相对地的绝缘电阻进行检查,电阻值不能够低于2MΩ。对电动机中线圈相间绝缘电阻进行检查,电阻值要高于10MΩ;对电动机转动部位的平滑性进行检查。接线的检查,要确保接线端的间距,不能过小。如果接线空间存在限制,接线端需要采用绝缘保护措施。

3.1.2相位测试

采用相序表对电动机控制箱进线端的相位进行检查,同时根据接线颜色统一的原则,对控制箱出线电缆是否严格颜色一致进行连接进行检查;送电之后,需要对电动机转向是否正确进行检查。

3.1.3功能的测试

(1)电动机控制箱的功能测试:对电源指示、电压指示以及电流指示灯功能进行检查;对空气开关的功能进行检查,按照试验按钮对带漏电型开关进行漏电保护测试;对启动、停止等转换功能进行检查。(2)电机的起动:对电动机转动的方向进行检查,检查在电动机转动的过程中是否存在噪音,对电动机运行时的电流值进行检查。

3.1.4温升的测试

对风机的温升测试为带负荷运行温升测试;在开机之前,需要对室内温度进行记录;开启电动机,对启动时间、启动电流以及运行时的电流是否正常进行检查;如果一切正常的话,启动风机,同时每个10min左右进行一次电动机外壳温度的测试,一直到温度变化保持在上下2℃左右,温度可以当做电机运行之后的温升。

3.1.5负载测试

在电动机启动正常同时确保电动机处于符合使用条件下的转向时,必须要带负荷对其进行负载测试。改变电机负载,测量电机运转电流;按10%额定负载,50%额定负载、额定负载和110%额定负载几种情况下,测量电机运行电流值。

3.2调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2.1电动机的转向为反转

原因分析:电动机的相序与电压输出相序不一致。排除方法:在电动机的接线端子上进行调整;在控制柜上把其中的二相调换。

3.2.2运转中的电动机突然停止

原因分析:电动机长时间过负荷运行;控制柜中二次回路出现故障;电动机接线端子松动,或线路出现故障,造成三相电流不平衡。排除方法:将电动机的主电源断开,对电动机接线端子书否存在松动的情况进行检查;利用摇表测试控制柜到电动机的线路;采用万用表对电动机中的各组线圈电阻值是否保持一致进行量度。在上述问题确认无误之后,就可以通电进行调试。如果依然还存在骤停的情况,那么久需要对控制柜中的二次回路进行持续检查,对照二次接线图,有无继电器线圈动作不灵敏或整个二次线路电流过大,找出问题后,再进行电动机的调试,再用万用表测试输出的电流值是否超过主开关的额定电流,如果超过,则应更换主开关。

4结语

机电一体化是建筑电气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实现智能化建筑的重要基础,随着现代建筑智能化的不断发展,建筑电气化程度不断提高,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越来越复杂,稍有不慎很容易导致事故隐患。因而必须加强对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技术的研究,确保安装质量;做好电动机的调试,确保电动机的正常运行,最终对建筑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进行保证。

作者:徐振 单位: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任玉刚,王鑫.建筑机电一体化中电动机的调试方法探索[J].科研,2016(7):00120.

篇10

中图分类号:TH16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3-0349-01

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也越来越多的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诊断技术与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先进的故障诊断技术能够保证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正常运行。

1、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分析

机电一体化设备中包括动力控制部分、机械本体和执行单元等,系统中涉及到电、气、磁和光等。其中计算机起到控制设备动作的作用,而机械本体负责执行动作,只有两者协调合作,才能保障设备正常工作。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特性有:(1)机械零件多并且易被磨损;(2)缺乏自动诊断能力;(3)没有明显的报警提示,部分故障有提示,而一些故障没有提示;(4)缺乏有经验的技术人员。

机电一体化设备在企业机械加工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设备价格较高,机床的寿命是十分关键的因素。如果机电一体化设备出现故障,将给企业带来重大的损失。但是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只看到该设备的效能,对于如何合理操作设备并不关注,部分设备甚至经常处于超负荷运作状态,因此经常发生由于设备故障而停工的情况。因此,要想充分发挥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效能,合理操作设备并定期进行故障诊断是十分必要的。

2、常见的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诊断技术

目前我国机电一体化设备中比较常用的故障诊断技术有以下几种。

2.1 振动故障诊断技术

通过设置相关检测设备的振动参数,并根据检测设备的信息特点对机电设备进行故障诊断的技术就是振动故障诊断技术。这种技术主要应用于机械设备的故障检测,由于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有剧烈的震动,使用振动检测设备可以检测到振动数据,这些数据包括加速度和速度等。在检测过程中要想获取充足的检测数据,并对机械设备的运作状况进行准确判断,就需要对测量点的位置进行正确选择。这种故障诊断技术操作较为简单,检测得出的设备运行状况报告清晰明了,也增加了检测和诊断故障的准确率。

2.2 油液磨屑分析故障诊断技术

机械零件的磨损失效约占设备失效的80%,是设备最主要最常见的失效形式,而对其起决定性作用的两大因素为:摩擦副的性质和所用剂(油脂)。

2.2.1 油液磨屑分析技术原理

运动副的表面磨损会产生磨屑颗粒,以悬浮状态和灰尘等杂物一起进入并存在设备的系统和液压系统中,而这些磨损颗粒为设备故障和失效提供很重要的信息。磨损颗粒的不同特性(形状、尺寸、表面样貌、数量以及颗粒的分布)反映了设备不同的磨损失效形式(粘着磨损、表面疲劳磨损、腐蚀磨损、磨料磨损等)。

2.2.2 油液磨屑分析故障诊断技术实用性

油液磨屑分析故障诊断技术一般用于机械系统和液压系统中,是对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油液磨屑进行识别分析,通过了解油液的成分以及油液磨屑颗粒的形态来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判断。该故障诊断技术可以根据油液颗粒的尺寸对机械设备的磨损情况进行判断,而磨损的类型可以根据油液颗粒的形状进行判断,也可以根据微粒的成分来判断机械磨损发生的具置。

2.2.3 油液磨屑理化性能的分析

根据油液磨屑颗粒的特性可以判断设备运行的情况,如表1:

2.3 射线扫描故障诊断技术

Y射线扫描诊断技术属于一种新兴的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它一般用于检测工艺设备。该检测技术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判断的方法主要是对扫描图谱的特点进行分析。

3、影响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诊断可靠性的因素

3.1 元器件失效

机电一体化设备中的基本构成单元之一就是元器件,而单个元器件的可靠性为整个设备的可靠性打下了基础。根据概率运算的准则,机械设备各组成部分的失效率之和构成了整个机械设备的失效率。因此,应该选择失效率较低的元器件产品,以降低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诊断的失效率。

3.2 元器件的组装和连接

机电一体化设备中有十分复杂的控制系统,并且元器件纵横交错连接在一起,要想提高整个设备的可靠性,就需要正确进行元器件的组装和连接。设备如果某个插件出现接触不良,可能导致信号传输失灵,这也是设备产生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机电设备中的温度或者湿度有很大的变化,设备运行过程中粉尘的污染或者机械振动等都可能影响到故障检测的可靠性。

3.3 电磁影响

机电一体化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主要依靠电能工作,设备中必然会出现电磁能量的相互转换,这种电磁不仅影响到周围的环境,也影响到设备的制动、电源负载等多个方面。

4、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遇到的问题以及措施

4.1 缺少设备故障检测的精确度

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诊断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我们已经掌握了机电一w化设备的诊断的相关技术和诊断方法。但是仍然缺少一套完整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的理论体系和方法,我国国内的诊断技术大多是针对设备的某一部分或者是某一具体类型的设备来说的,没有形成科学完整的诊断技术的方法和理论;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做好诊断的精确度问题,处理好设备故障和检测信息之间的关系,提高诊断技术的精确度和准确性,使机电一体化设备能够正常的运行。

4.2 缺少检测的实际经验和方法

我国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在一些领域里仍然处于理论阶段,缺少相关的实践经验。在设备诊断的模糊理论、小波分析、神经网络、智能方法这些领域,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丰富的操作经验,只有一些相关的理论作为设备故障检验的支撑和研究。我们应该加大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理论研究,在实际的工作生产过程中,积累故障诊断和修复的实际经验,能够使理论和经验完整的结合,形成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完整理论和方法。

4.3 缺少设备故障的专业技术人才

目前我国有很多操作机电一体化设备的专业技术型人才,但是缺乏相应的设备故障检测人员。我们针对这个问题,可以建立专家智力支持系统,形成专业的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诊断队伍,专业地维护设备的运行,实时进行设备故障的监督。还要培养设备故障诊断的专业技术人才,可以定期对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和水平。

5、结束语

篇11

机电一体化,又称机械电子工程,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一种,是将机械、电子、信息等多种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并综合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从近年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项目国赛考核走向来看,机电设备的调试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该赛项的PLC程序基本上都给定了,考核的重点是设备的装配能力及设备运行故障的排除,这也符合目前我国工业发展趋势对学生能力的要求。然而,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检测对中职学生有一定难度。机电一体化设备不同于机械设备故障那么单一,它的构成比较复杂,包含了机械故障、电路故障、气路故障、电气设置故障、编程问题等。学生对解决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常常表现的非常茫然、慌乱、无从下手,多数学生会将排点放在程序和插线上,随意进行程序更改,或者更换插线进行故障排除,造成本来运行无故障的部分也出现了问题。基于这样的现状,笔者根据近年指导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的经验,以亚龙YL235A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为例,总结出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快速检测方法。以下笔者将从气路故障的检测与排除、电路故障的检测与排除和变频器故障检测与排除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气路故障的检测与排除

机电一体化设备气动元件是整个实训装置的最终执行部分,包括机械手臂和传送带推料气缸,分别由气缸和气马达驱动,气动系统故障的排除也比较容易。对于气路的检测,学生首先要检查供气总阀是否打开,气压是否达到规定压力,气路中有无漏气现象。如果以上检查都没有问题,再检查各节气阀的打开程度,为了方便调试,学生可以将各个节气阀开度调到最大;其次,学生要根据各机械部件的运行速度,再逐个调节节气阀开度,以达到理想的运行速度;最后,学生要检查执行元件与电磁阀的一一对应是否混乱,具体操作可用手按动电磁换向阀顶部的手动按钮,观察各种气动元件的执行是否对应正确。[1]

二、电路故障的检测与排除

电路故障是硬件故障中较难排除的,可以分为静态故障和运行故障。

(一)静态故障的检测静态故障是指设备在上电后还未运行时表现出的故障,主要体现在各种传感器上。如果在设备上电后所有传感器电源灯未亮。这时,学生只需检测实训台24V供电电源是否有故障。如果电源保险管已经烧坏,则可以肯定线路中存在短路。对于这个故障,学生要观察实训台插线,看有无明显的插线错误,如果没有,可将万用表调到欧姆档,逐段检测短路点。如果电源和保险管都是好的,则需要检测线路中是否存在断路,学生可以将万用表调到直流50v档逐段查找故障点。如果仅仅是个别传感器电源灯不亮,可以用万用表表笔直接给传感器供电,如果电源灯可以亮,则存在线路断路问题,检测线路即可;如果依然不亮,则考虑传感器损坏,更换传感器即可。[2]

(二)运行故障的检测运行故障是指设备在运行中表现出的故障,主要表现为传感器无输出信号和执行元件无动作。如果传感器电源正常,学生只需调节传感器的灵敏度或调节传感器安装位置即可解决。如果是执行元件无动作,且PLC输出信号正常,可将万用表表笔一端插在电源模块24V+端子上,另一端直接给执行元件供电,检测执行元件是否动作,如果这时有执行动作,则证明执行元件无损坏,是线路供电问题,可依据前面介绍的方法进行解决。如果对应的PLC输出点位无输出指示,则要检查PLC程序及PLC有无损坏。[3]

三、变频器故障检测与排除

篇12

机电一体化属于一机械与电子交叉的学科。主要有,机械制造,电子技术、信息处理以及信息技术等很多方面的内容。随着经济的发展,机电一体化设备已经逐步走进了生产生活。同时对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功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电一体化设备和一般的电子或者机械设备不同,设备本身具有可靠性。以往的诊断故障的方式很难确定故障的位置,需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诊断故障所在。

一、 机械与电子设备的关系

机电一体化设备是机械与电子设备之间的综合体,设备构成与设计运用了多种技术。结合系统的功能利用多种技术实现系统的优化组合。在合理布局功能等方面要进行优化组合。在低耗能的情况下使系统达到最优的效果。机电一体化设备属于机械综合体,在概念上和机械设备电气化是存在区别的。设备是由机械与动力系统构成,是一个单元的执行组成部分。其中构成的系统包括机、电、光、磁等,大多数设备都是由两个部分组成,机械设备属于动作的执行者,电子设备属于动作的控制者,两者的关系与大脑和身体的关系一样,体现了电子技术的先进性,实现了各种原件的现代化发展[1]。

二、 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特点

机电一体化设备是由机械与电子设备构成,分析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特点需要结合出机械与电子设备存在故障的特点。针对机械设备存在故障主要表现在机械设备运行的动态过程,不同时间测试的数据不同,运行中也存在很多不可靠的数据。从机械设备的系统出发,机械设备存在故障具有连续性、突发性以及间歇性的特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很难把它集中在某个点上。很多故障的产生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关于电子设备故障的表现具有突发蔽性的特点。

结合机械与电子设备故障的特点,总结机电一体化设备存在故障的特点。除了具有机械设备以及电子设备具有的特点,还增加了一些转移性特点,集成性和交叉性的特点。一般情况下,机械设备在机电一体化中属于动作的执行者,出现故障主要表现在机械部件没有按照要求执行动作。这种现象是由于机械设备存在故障造成的。也有可能是由于电子设备不能发出有效指令,导致设备的运行不到位,或者发出了错误的指令,造成机械设备工作失误,导致设备不能进行正常运行[2]。

例如,常用的NP型复印机属于机电一体化设备,如果输纸皮带与驱动长期接触,出现打滑,输纸的速度就低于正常的速度,没有到达指定位置,出现卡纸现象。从表面上分析,发生卡纸的现象是由于上下定位错误。但是经过一定的系统性分析,还发现具有短暂停顿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通过肉眼观察是很难找出故障的位置,最有效的方式是将输送带翻转,使驱动与毛边接触,增加动力摩擦,重新开机以后故障就会消失。归纳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机械膜磨损导致传送带的速度过慢,属于一种机械化设备故障的转移。另外一种信号打印机设备在重复装纸以后,出现纸张不到位的现象,检查打印机的驱动设备,并没有发现一些卡死的现象,通过分析是由于打印机的纸路传感器出现问题导致的[3]。检查发现传感器表面存在灰尘,清理之后故障消失,体现了机电设备一体化的故障具有传感性和敏感性。

三、机电一体化设备常见故障分类

从机电一体化设备特点出发,把故障的分为以下几种。第一,按照故障有无指标分类主要是指示性故障和无指示性故障两种。机电一体化设备具有自我诊断的功能,发现故障可以自动诊断,指示灯或者显示屏中都会出现一些警告的信息。第二,按照有无破坏性分为破坏性故障和非破坏性故障。破坏性故障维修诊断的时候不能运行。对于非破坏性故障,需要找出故障的原因。第三,按照系统性或自然性的划分,分为系统性和偶然性的了两种,系统性的故障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出现故障。偶然性是指设备在运行中设备的局部结构出现松动等现象[3]。

四、 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的诊断方法

结合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存在的特点,总结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的诊断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对机电一体化设备进行系统性分析,分析设备的各个功能模块,结合组图的功能以及组合的环境,进行故障分析。分析过程还需要结合发生故障的环境。另外,结合故障发生的形式以及逻辑关系总结故障根源。第二,诊断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还有拓扑网络分析法,自行诊断分析法,温度检测诊断法等。但是最常用的方法从机械结构出发,利用肉眼诊断表面的现象。一般来说这种诊断方式适合出现变形的故障。第三,对执行以及控制部件进行检查,分析故障所在的源头,重点分析零部件出现的问题。如果确认零部件不存在问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检查零部件接口之间是否存在问题。找出故障的所在地。

五、机电一体化设备可行性与可靠性分析

机电一体化设备采用了现代化的综合性设计方式,体现了高端的设计水准。如果利用传统的方式分析故障,很难定位故障。诊断机电设备一体化的故障涵盖了数学理论以及概率等方面的内容。很多先进的诊断方式,都已经应用与评价机电一体化设备生产中,质量好坏也是评价设备的依据。机电一体化设备具有很强的自动化功能,系统中集中了大量的电子器件,系统的可靠性相对也很高,因此在应用中具有很强可靠性,分析其功能需要合理地确定系统的特点。

在使用设备的时候,要综合分析设备的情况,使用先进的计算机系统,注意使用过程中不能超负荷的运转,检测设备的运行环境,注意一些易碎的部件要及时的更换,提高设备的配置等,这些都是提高机电一体化设备正常运行的根本。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可靠性,需要在设计设备的时候应用性能好的设备,出现故障时设备要中断运转,利用诊断的方式确定故障发生的部位,对排除故障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利用多方面的技术,处理故障部位,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同时也要运用先进的装置控制机电一体化设备,避免出现错误和故障,从源头出发,总结故障的根本点,使设备的可靠性得到有效的提高。

结束语

机电一体化设备是大型企事业单位都会应用到的设备,承担的工作很复杂,几乎没有可以替代的设备。因此在应用中要不断的加强故障检查,及早的排除故障,对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13

中图分类号:TM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5-0155-01

前言:我国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在近些年有较为明显的加强。并且我国水利工程工作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在近些年也有较为明显的加强,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的进一步发展。本文经通过介绍机电一体化技术中存在的几个重要问题,分析我国水利工程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办法及措施,让读者初步了解水利工程机电一体化技术以及使用机电一体化设备对我们来说多么重要。我们应大力加强水利工程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安全管理工作,实现水利资源的安全使用,使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更为便利。

1.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概况

机电一体化技术这个理论在我国已经算不上是新鲜事物,在机械以及电子技术不断发展,不断普及,不断投入商用后,我国现在已经非常清楚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存在了。特别是近几年来机电一体化技术开始发达起来,人们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进行各行各业的发展,并且已经大有离不开之意。并且它在世界范围内已经算是较为成熟的理论了。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种将机械技术,电子信息技术以及通信资源有机融合后形成的技术,可以提高机电资源技术的管理技术,机电资源技术的使用率。机电一体化技术已经衍生出了许多有前景的朝阳产业以及设备。现在这些产业以及设备有的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的先导产业。强大的机电一体化产业链确保了我国的各类工程的安全,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已经成为现如今各国实力比拼的一大看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广泛使用,将缩短工程技术我国的创新周期,提高我国的创新实力,加速科学技术地快速发展。

现在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种大热的趋势,已经深入现有的各种行业中。特别是因为它自己本身的优势,给很多大型企业或者机构提供了技术支持。可以说现在的形势是一片大好。不过因为我国现有的技术受限,现在我国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还有着很多问题,当务之急我们应该尽快的解决现有问题,不断完善我国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体系,进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大力的支持。

2.机电一体化设备在水利工程中安装与调试的基本现状

2.1 机电一体化设备在水利工程中安装与调试的重要性性

我国提出机电一体化设备在水利工程中的安装与调试中的应用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对我国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国家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上占得先机,就是在经济大战中占得先机,有利于各行各业的发展,获取更多的利益。而机电一体化设备在水利工程中的安装与调试中的应用是现在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在水利工程中的安装与调试中的应用可以让我们发展更有目标,发展也更为稳定。机电一体化设备在水利工程中的安装与调试中的应用可以更为妥善,更为便捷,更为安全的建造水利工程。也可以更为便利的管理水利工程。现如今随着国家机电一体化设备在水利工程中的安装与调试中的应用技术的深入发展,许多企业和机构也加大了机电一体化设备在水利工程中的安装与调试中的利用,虽然现在处于初步阶段没技术还不够成熟,但是我们相信在全社会不断努力后,这项技术会不断的完善,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体制,成熟的技术。

不断增强机电一体化设备在水利工程中的安装与调试中的应用的发展对我国的发展是具有积极影响的,符合我国国情,符合现如今经济形势的一项正确举措,我们必须对这件事情提起相当大的重视,也希望过国家相关部门提供技术支持以及相关的政策支持,使得这项技术能安全、稳定、快速的发展。

2.2 发展机电一体化设备在水利工程中安装与调试技术遇到的瓶颈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第一点就是风险预计不足,在目前经济发展如此迅猛,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日益增高的前提下,我们发展水利工程有时会有点激进。在发展机电一体化设备在水利工程中的安装与调试中的应用的同时,我们不能只是仅仅拘泥于眼前的利益,也不能一昧的追求速度的快速增长。所以为了能不在酿成大错,我们在进行机电一体化设备在水利工程中的安装与调试中的应用时,都必须对它们所可能造成的风险进行评估测评,经过无数次的研究实验,确保不会造成问题后在进行实施,不能急于求快,这样不仅仅可以保证水利工程施工不会造成问题外,还可以保证水利行业的安定,发展更为稳定,更为安全。

第二点技术就是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和监督机制,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如今发展机电一体化设备在水利工程中的安装与调试中的应用,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和监督机制来控制机电一体化设备市场,使得技术的安全管理的发展更有规则,更为安全。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监督手段和监督机制,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所以首先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大力加强有效的监督手段和监督机制的安全建设,绿色建设,并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坚决打击不法之徒,还给水利工程施工一片清静之地。

第三点就是生产活动存在不安全因素,现在机电一体化设备在水利工程中的安装与调试中的应用中存在的另一个重要问题生产活动存在不安全因素,这个问题是相当致命的。因为现在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速度是相当迅猛的,但是现在很多机构的生产水平达不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需求,无法真正有效的实现落实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无法带来与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相符的生产活动。而且我国的技术人才知识储备程度,技术程度不够。安全组织管理是解决机电一体化设备在水利工程中的安装与调试中的应用技术存在地问题的一个有效的办法,安全管理离不开安全组织的正确有效的管理措施。所以我国应大力加强技术以及管理人才的培养,加大投入教育资金,发展潜在的技术人才,将教学与实践结合在一起,融会贯通,培养一线的技术人才。并且现如今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在水利工程中的安装与调试中的应用技术地区发展不均衡,像是经济基础较为雄厚的地区,吸收新鲜知识的速度会比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的地区快,技术发展也会快不少,长久以往下去,地区间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不利于偏远地区的发展。解决这个问题也需要国家的大力扶持。这项技术会不断的被消耗,不利于机电一体化设备在水利工程中的安装与调试中的应用技术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体制,成熟的技术。

3.结语

我国应尽快提出加快机电一体化设备在水利工程中的安装与调试中的应用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利用率,使用率,真正实现水利资源共享,为我国水利行业科学和谐发展提供服务,进而加快我国经济的更为快速、安全、稳定的发展,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