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7:33:2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区域经济管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人力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已经引起当今世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要搞好经济社会发展,都必须致力于搞好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而要解决好本地区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必须从正确认识本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的现状出发,转变经济转型发展的理念,合理引导区域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人力资源和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人力资源的现状分析。我国的人口在世界上占有很大的比例,但是真正能够为经济发展创造价值的人力资源却比较稀少。而且我国的人力资源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力资源分布较为密集,中西部却相对比较匮乏。这种阶梯性的分布使越发达的地区人力资源越丰富,越落后的地区资源越匮乏。所以说我国的人力资源从质量、数量以及分布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严重的空间阶层性,空间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我国东部地区比较发达,而中西部地区发展却严重落后。虽然随着我国的经济转型,各区域经济都有显著的提升,但是从整体上看,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与人力资源的分布有很大的关系。
二、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巨大贡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由一句镜花水月的空话,短短几十年间变成了实在的经济增长秘诀,人力资源的合理应用对我国近年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各地区改革发展方式,将人力资源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之后,纷纷尝到甜头,开始大规模调整对人才的培养、吸引和利用方式。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笔者认为这种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创新高精尖技术。作为企业运营的秘诀,绝对的掌握高精尖技术,通过技术垄断实现市场垄断的方法是经久不衰的。而垄断技术的前提就是要得到掌握技术的人力资源。因此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首先体现在对高精尖技术的掌握。通过技术研发推出高科技产品,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二是掌握专业技术。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高级技工人才每年短缺达数十万之重。掌握了高级技工人才就能够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通过产品质量的对比,在市场竞争中击败竞争对手,获得利润。这种掌握专业技术的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早期并不被各地所重视。各地方政府往往以争夺高精尖技术人才为首要目的。近年来,随着专业技术人才的逐渐紧缺,地方政府才开始转变观念,培养掌握专业技术的人力资源。
三是对人力资源的培养。教育是培养高质量人力资源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各地对人力资源的培养从未放松。这种利用本地人力资源“自培养”的方式周期短、资耗低,见效快。所以某种程度上将抓住了教育性人力资源就保证了人力资源的持续性,对人力资源素质的不断提升和区域经济的长远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人力资源开发的策略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管理理念新颖,管理措施得当,必然可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无穷的动力和发展活力。而想要形成比较先进的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管理理念,相关管理人员要加强自身的管理,同时还要加强对先进管理经验的学习和引进,企业可以创建多元化的创业以及融资平台引入一些世界领先水平的机制或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这样就可以形成比较有市场潜力的经济发展体系。
完善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留住人才是企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在于做到人尽其才。而企业要想做到人尽其才、发挥每位员工的能力,单靠提供工作条件和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是远远不够的,对此,企业还需要建立健全的企业激励约束机制,坚持按照员工的工作表现相应地给与奖惩、鼓励,才能更好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表现积极、成绩优秀和品质优良的工作人员,除了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还要为其提供一定的升职空间,让他们能真正体验到工作的价值和意义。而对于工作表现不佳、渎职和工作状态懒散的员工给予警告或其他处分,不能姑息养奸。真正做到奖惩分明,营造公平、和谐的工作氛围。
增强人力资源教育,促进区域间的联系。高速发展的经济需要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与之相适应。所以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加大人力资源的教育力度,培养出全面、高端的人才。教育才是全社会的问题,所以社会各界都要共同努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不能闭门造车,需要与其他地区进行交流和合作,借鉴其他地区发展的优势,弥补自身经济发展的不足。通过人才的交流能够促进人才的成长,实现共同进步的目的。
四、结语
人力资源的培养是关系到各地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加快推动人力资源培养计划,调整产业结构布局是未来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由于人力资源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有十分紧密的关系,因此,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当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做好统筹,加强对本地区人力资源和外来优秀人才的管理与利用。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为优秀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同时,要注重区域经济平衡发展,适当增加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增设扶持项目,拓宽专业发展渠道,增加就业岗位,真正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协调发展。
一、我国人力资源和区域经济分布现状
(一)人力资源和区域经济含义。
人力资源,是指劳动生产过程中,可以直接投入的体力、心力、智力总和及其形成的基础素质,包括知识、经验、技能、品性与态度等身心素质的人们的总和。人力资源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区域经济是特定地区国民经济整体的总称。各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因而导致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结构和布局的差异。
(二)我国人力资源分布现状。
我国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但是总体质量偏低。
从人力资源分布角度看,特别是高级知识分子、专业技术人员,也呈现出了与经济发展格局相一致的状态。我国的大中专毕业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在东、中、西三大地带分布状况是,东部沿海地区分布最多,中部次之,西部最少。根据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计算出各省专业技术人员的区位商,在东部12个省(区)中,区位商大于1的有9个,占到95%;中部9个省(区)有3个,占到33%;西部9个省(区)区位商大于1的有5个,占到56‰但是由于东部地区的人口占了全国总人口的41.2%之多,超过了总人口的1/3,由此可见,东部地区专业技术人员在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上都占有较大的优势。我国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分布状况是与我国经济发展布局相联系的。
(三)我国区域经济分布现状。
我国按照地势阶梯的高低存在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梯度差.因此我国可以划分为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这也就直接导致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个问题――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从政策的角度上,我国对落后、边远地区实行了政策上的倾斜,但是,仍无法缩小三个经济地带之间发展的差距。追根溯源,经济的发展其实是人力资源的争夺。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二、我国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管理关系分析
(一)人力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人力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
第一,人力资源结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和历史证明,经济结构是否优化不仅仅取决于本区域的自然资源的享赋,更取决于人力资源的结构是否优化。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不仅表现为静态上的人力资源结构能与区域经济结构保持协调一致和相对平衡,而且更表现为动态上的人力资源结构的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经济结构相适应。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也是不时出现的。然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常常是从调整人力资源结构开始的,如果没有相应素质的人力资源和较优的人力资源结构,区域经济结构的演进速度必将受到约束。
第二,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强调要把当代的发展与未来的发展结合起来,要求以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作为制订当展战略的前提。协调发展的观点,强调可持续发展应当是人类与自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物质与精神协调与和谐的发展。人力资源作为可再生的能动性资源必然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最主要的可利用资源。人力资源的优劣也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
(二)区域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开发的促进作用。
区域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开发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
第一,区域市场竞争的加剧激发了微观经济主体为保持竞争优势而获取优质人力资源的动力,从而引发了区域人力资源整体质量的提升。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在全国范围内的买方市场开始形成,区域市场竞争态势也日趋加剧。为了赢得在区域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区域内各企业开始注重积累优质要素资源包括优质人力资源。
第二,区域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增强,客观上降低了培养人力资源所需生活资料商品的价格供给弹性,降低了优质人力资源的产出成本,为增加优质的人力资源产出提供了条件。 “九五”时期以来经济运行上表现出相当的稳定性,这客观上降低了各种生产资料供给价格的波动,同时也降低了人力资源培养中所需商品价格弹性,这样人力资源的产出特别是优质人力资源的产出成本也有所降低。
三、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对策
通过前面的论述能够得出,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人力资源问题,应该从以下方面来开展工作:
(一)建立面向农村的高等教育体系,调整第二、三产业人才内部布局。
作为基础产业的农业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农村人口资源丰富而人才资源缺乏,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矛盾之一。如何把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雄厚的人才资源,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应该抓住经济稳定发展的机遇,及时地合理调整第二、三产业人才内部布局。
(二)注重高校内部人力资源利用。
高等学校不但是人力资源培养的重要基地,而且人力资源非常丰富,搞好人力资源开发不仅仅是实现大学跨越式发展,完成为国家培养大批量人才资源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大学实现其社会功能必不可少的。区域高层人力资源中,高校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人才宝库,是多种类型人才的聚集地。如果将这部分人力资源激活,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可以发挥他们在宏观管理、项目科技攻关、咨询决策、职工在职培训等方面的作用。
(三)创立吸引和聚集人才的良好环境。
发展是硬道理,加快发展也是吸引人才的硬措施。只有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才能真正筑起引凤之巢。应大力发展经济、社会、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各项事业,为人才提供能够施展才华的舞台,创造一个吸引聚集人才的环境,争取在留住高素质人才的同时,吸引全国各地、世界其他国家的优秀人才来落户,或者外省、市外国高科技人才与本区域人才进行学术交流、科研合作等。这就要求必须认真学习一切国家和地区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管理经验。
四、结语
总之,21世纪是知识不断创新,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知识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经济和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是我们的希望所在.人才培养是实现希望的基础,区域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应加紧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加大人力资源得开发力度.积极培养和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德才兼备并且掌握和运用科技、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莹玉:《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配置》,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年版。
[2]李广斌:《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甘肃:甘肃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
[3]赵曙明:《转型经济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颜爱民:《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蒋志青:《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关键词] 长三角 区域经济 管理创新
一、区域经济管理及“长三角”区域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区域经济管理是国民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连接起来的中观经济管理活动,是对宏观经济管理一种补充和衔接,也是对其政策与措施的贯彻和落实。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是我国区域经济管理的目标。完善的区域经济管理将更充分地发挥区域优势,提高资源的利用和配置效率,实现市场的经济职能。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政策如财政货币政策、对外贸易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等都要通过区域经济管理去实现。因此,要挖掘本地区的资本、产业、技术和劳动力优势,地方政府必须根据地区经济的特征革新区域经济管理,使之更能有效的为国民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服务。而目前我国的区域经济管理还存在不少问题急需解决。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存在的产业同构、差距不断拉大、显失公平、环境生态每况愈下,毫无疑问都与我国的区域经济管理直接相关。这里作者从管理科学的组织、计划(规划)、控制、领导等基本职能出发来分析长三角”区域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行政区划分割,区域管理政出多门
由此导致各城市各自为政,区域一体化进程滞缓,统一的市场体系被行政区划割裂,总体上商品市场的壁垒已经逐步弱化,但劳动力、资金、技术、产权等要素市场的壁垒还未完全消除;区域纵向合作启动,横向合作网络尚未构筑,以上海为例,各主要城市明确与上海进行合作,而与其他城市之间则缺乏必要的横向联系,上海和江浙在长三角都市区发展策略上有严重分歧;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港口大战、区域性的交通基础设施和环境治理工程如太湖流域治理工程进程缓慢。
2.缺乏行之有效的区际经济组织机构与层级结构
“长三角”区域发展不断出现新问题,问题的症结就在于组织机构的欠缺,表现在:第一,没有综合的专司其职的区域管理机构。区域政策与规划是政府的工具,无论是其形成,还是贯彻与评估,都需要一定的机构来负责。从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这类机构不论如何设置,都是立法的产物。而且,必须有专门的职能部门对区域政策与规划负责。中国有许多部门(中央政府部门)涉及对地方的管理,但几乎无一部门具有立法意义上的区域政策与规划资源。其次,没有区域经济管理的标准经济区划与层级结构。英国只有区区25.86万平方公里,却划分成12个标准区、37个二级区域和65个三级区域,中国如此广袤的国土只划分为寥寥几个区域,而且有名无实,没有严格的层级,是不可能实施真正的区域经济有效管理的。
3.区域管理控制不力
区域政策工具残缺不全,控制区际经济发展的能力差。区际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有规范与全面的区域政策工具,控制工具是区域经济管理的核心。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纠正偏差的工具,来确保其发展沿着规划的方向发展,区域问题就会不断加深,乃至误入发展歧途。同时,区域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与评估机制。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尚且不明确谁来监督,监督也就无从谈起。没有监督的权利其效率肯定会大打折扣,当然腐败也是在所难免。
4.区域经济管理领导缺位
由于区域组织机构在区域管理过程中一定程度的缺失,真正执行区域协调发展的区域领导职能就只能缺位。地方政府协调区际经济的责任没有明确,更没有受到任何有效的激励。因而地方政府人为设计区域经济壁垒,阻碍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事屡见不鲜。另外,在现有的政绩考核驱使下,有更多理由认为,我国缺乏有力的区域领导来协调区际利益关系。必须承认没有区际领导的区域协调发展是不可能的。
二、区域经济管理创新的国际经验借鉴
各国区域经济管理的经验,特别是大国的区域经济管理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这里以美国为例,美国作为一个大国,它的区域经济组织中的一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美国是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国家,这与我国长江三角洲相似。它的区域管理与城市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区域经济管理就是城市经济管理。他们形成的一些管理模式很有区域经济管理价值,值得借鉴。从表中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关于区域经济组织的新理念。
表 美国大都市区管制模式与管制措施及借鉴
资料来源: 根据有关资料整理。
三、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管理创新的路径
1.加强区域经济发展绩效审计,强化区域经济监管
过去区域经济发展绩效差强人意,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区域经济监管不到位。长江三角洲区域可以率先实施区域经济发展绩效审计,来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绩效审计的客体是一定区域(特别是跨政区)的工程项目及区域经济政策实施等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审查。区域经济发展绩效审计的目的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环保性进行审查和评价,以揭示区域经济在建设、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区域经济发展绩效审计是一种经济监督活动,这与审计的本质是一致的,即通过审计监督,促进区域经济管理部门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率,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社会公平发展。
2.构建以功能区域为基本单元的差异化干部政绩考核制度
在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下,由于每个行政区域就是一个政治经济实体,集利益主体、经济主体和管理主体于一身,发展地方经济的责任迫使地方政府会以谋求和保护地方利益作为其任期内的主攻目标。而现行的干部政绩考核标准又过分强调与其行政辖区的经济发展成就直接挂钩,并多以本行政区GDP增长率、税收增长率、出口额、吸引外资多寡等指标进行简单量化和比较排序,进一步强化了地方政府的攀比心理,导致地方政府行为短期化和企业化倾向日趋明显,为追求局部区域利益。
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必须重新设计一种科学、规范、可量化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总体思路是要构建以功能区域为基本单元的差异化干部政绩考核制度。即对不同的功能区域,要运用不同的考核指标体系来评价干部的政绩,且各指标的权重也应因区域的功能定位不同而有所差异。如经济开发区,主要承担为全国或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保障功能,因而应重点考核其生态建设和保护方面的指标,如绿色植被覆盖率、森林消长率、水土流失面积指数、土壤环境质量指数、水质质量指数、空气质量指数、生物多样性变化指数、人口迁出率等。
3.变传统的行政区行政为现代的区域公共管理
由于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和法治建设进程的滞后,加之尚未顺利实施行政性分权的配套改革,我国市场化改革的直接后果是催生了诸多新型的社会公共问题,比如地方政府的GDP崇拜和政绩主义、地方政府间的恶性竞争、地方保护主义、地区发展的马太效应等。我国市场化进程中催生的这些问题,不仅突破了传统行政区划的刚性束缚,扩散和蔓延到由多个地区组成的某一经济区域,而且还超越了计划体制下那种由上至下的政府治理能力域限,衍生为区域性公共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行政区行政的僵化法则已经力不从心,迫切呼唤区域公共管理这种治理新机制的诞生。计划经济时代的经济环境与今天已经面目全非,必须代之以现代的区域公共管理来管治区际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才能富有效率。
参考文献:
一、前言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建设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实现整合优化人力资源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当重要。人力资源的质量、数量以及分布区域都能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培养人才、吸纳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有效管理和培养好人力资源,区域经济才能健康稳健的发展。
二、我国人力资源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当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显著特点是空间不平衡性,东部、中部、西部是中国区域经济空间上的分布。在中国的经济转型中,区域经济有着显著的作用,为各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协调作用,既能确保本区域的经济主体的发展,又能全面提高各地的经济水平。但是中国西部、中部、东部的发展的差距仍很大,原因是人力资源的争夺引起不平衡的人力资源分布。
(二)人力资源现状
虽然中国是个人口大国,拥有大量的人力资源,但是很多人力资源的素质偏低,真正能够创造社会价值,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的人力资源相对较少。而且我们国家人力资源的分布特点是阶梯状分布,东部地区拥有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而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源相对缺乏,因此人力资源的分布也分为三个层次:东部、中部、西部。所以说,经济越是发达的地方,人力资源越是丰富,而落后的地方,人力资源只会更加匮乏。
(三)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管理的关系
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的人力资源体系。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的质量尤为重要,特别是具备高技能和高素质的人才,这对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认识到人力资源重要性,市场经济的参与者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屹立不倒,通常采取各种方式吸纳优秀的人才,同时还给予他们相关的培训促使其不断的成长进步,这有利于优化区域内的人力资源质量。而且当今社会对于人力资源的培养成本已经没有以前那么高了,市场经济参与者很乐意花少量的成本来培养他们的员工,这大大有利于区域内的人力资源发展。
三、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结构性失衡的人力资源开发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的意义越来越重要,每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必须紧紧依靠人力资源的力量,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紧密联系的。但我国仍有许多不协调存在于区域经济和人力资源,主要体现为人力资源的发展速度慢,区域经济的发展快,缓慢的人力资源发展因而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当前的区域经济情况是地方政府控制着本区域的经济,决定了本区域的配置资源问题及调整产业结构的问题,而且地方政府的干预,没有对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做深入的了解,一味的调整产业结构,最终使得人力资源配置跟不上产业结构的步伐,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无法对接,即人力资源的质量、数量、技能、结构不能适应产业调整后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是最重要的,滞后的人力资源配置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地域不平衡的人力资源开发
当今时代,虽然存在很多高等教育的人才,但是却缺乏高端的拥有高技术的顶尖人才,因此不能好好的发挥高技术的作用。再加上每个地方不均匀分配的人才,虽然给经济发展带来了效益,同时也存在人才过剩的现象,而对于贫穷落后的地方,人才避之惟恐不及,这些落后的地方因为长期缺乏人才,经济发展不起来。当前我国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而且发达的城市集中了很多核心的产业,经济发展的很好,也将各地优秀人力资源和资金吸引过来了。流向这些发达城市的都是高素质人才、先进的科技和雄厚的资本,使得发达城市更发达,落后城市还是落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日益加大,所以我国面临着两极分化的经济形势,而且发达地区通常以高薪的方式吸纳各地的优秀人才,使得大量的人才涌进发达地区,从而导致西部出现人才大量流失现象。所以说,地域不平衡的人力资源分布制约着整体经济的发展。
(三)不协调的人力资源素质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由于缺乏完善的人力资源政策制度,我国缺乏相应的人力资源开发监督机制。不健全的制度,难以保障员工的培训权。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不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投入的人力和财力也相当少,因而出现滞后的人力资源的研究和建设。所以,缺乏有效的人才评价制度,对于人才的评价缺乏针对性。这都是人力资源的基础设施薄弱的原因。智力、体质、技能是判断人力资源素质优劣基本标准,只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真正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当前中国的人力资源素质发展依然存在很多缺陷,不是技能的不足,就是体质的薄弱,或者是智力的问题,同时具备智力、体质、智力三大优势的人才仍很缺乏,与科技的发展速度不协调,最终导致区域经济与人力资源发展不平衡。
(四)缺乏组织体系和总体规划
在我们国家,地方政府只是全面关注本区域的经济发展,两耳不闻其他区域的经济发展,导致的结果是各地区形成低效率的人力资源配置,也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区域间流动。只有通过与其他经济区域的合作,并整体规划经济发展,才能不断开发人力资源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目前我国仍然缺乏完善的总体规划和人力资源组织体系,因而没有总体规划各区域的经济,也没有组织开发人力资源。
四、区域经济发展之下人力资源的完善对策
(一)加强正规教育和职业教育
2006-2012年能源强度效应再次呈现负效应。说明这段时期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起到了改善能源强度效应的作用,首先,国家在宏观层面上,通过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支持发展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其次,在微观层面上,几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为企业奠定更新生产技术的经济基础,企业在追求利润的驱动下加大了对技术改进方面的投资。再加上低碳技术国际合作的机会在增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因此我国可以通过国际合作加大提高节能减排技术水平的步伐。
(三)经济结构效应(es-effect)
经济结构效应衡量了经济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本文主要讨论了也就是工业39个子行业内结构的调整,主要体现在低碳行业鼓励其优先发展,“三高”行业则控制其发展速度。
除了1999年、2004年和2007年以外,经济结构效应都为负值。从这个结果说明:虽然我国工业行业结构仍然以重工业为主,但几年调整产业结构的努力确确实实取得了相当的成效。
其中,2005-2006年经济结构的改善减少碳排放的效应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取得了明显的改善效果。特别是2005年达到了-176.08的峰值。这归功于我国在保持高速经济增长的同时,充分利用市场约束和资源环境约束的倒逼机制,一些高能耗产业过热推进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使得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另一方面,加大对环境能源法律法规的制订和颁布,如:2005年2月《可再生能源法》通过。
(四)经济规模效应(g-effect)
经济规模效应衡量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因经济规模扩大CO2排放增加的数量,也就是碳排放理论增加量。经济增长是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因素。
其中,2003-2007年,由于中国加入WTO后,为中国经济重新加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得中国经济呈现两位数的发展速度。而这一时期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钢铁、水泥、建材等一系列基础产业的强力推动,煤炭、钢铁、水泥、化工、建材、石油石化等高耗能行业取得了超常规发展。因而这时期的经济规模效应出现历史最高水平,甚至在2007年达到785.51几乎比2005年翻了一番。而07年以后由于金融危机影响,有所降低。(五)CO2理论减少量
CO2理论减少量是指因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理论上CO2减少排放的数量。它等于碳密度效应、能源强度效应和经济结构效应的和。
从输出结果来看,CO2理论减少量和CO2理论减少率都为波动趋势。且只在2003、2004年两年的CO2理论减少量和CO2理论减少率为负数,其他年份的CO2理论减少量和CO2理论减少率均为正数。
为了逐步减少CO2平均排放总量,在不抑制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就必须还用加大增加CO2平均理论减少量的力度。通过降低能源消费结构中的煤炭消费、技术进步和工业内部行业结构调整等方面进一步改善碳密度效应、能源强度效应和经济结构效应。
五、结论与总结
分解结果来看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经济规模效应成为直接导致工业CO2增加的最大的因素。而由于我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是必需要保证的,同时我们必须做到经济增长与环境相互协调,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在碳密度效应、能源强度效应和经济结构效应的方向上努力。
第二,从1995-2012年的情况来看,我国在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能源强度平均值为-84.11。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也起到了抑制碳排放增长的作用,但力度比较小。而在能源结构改善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的空间。
第三,平均来看碳密度效应平均值为11.74,也就是说煤炭仍然在能源消费中占据最大的比例,石油、天然气、水能和核能的比例仍然太低。通过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减低碳排放将是一个突破口。
综上所述,根据本文的实证分析,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在节能减排上确实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更要看到在碳密度效应、能源密度效应、经济结构效应各个方面都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但随着国家和公众对能源环境问题的越来越大的关注,有理由相信,在我国政府的领导下,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实现新型工业化使经济发展与能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J. W. Sun. Accounting for Energy Use in China,1980 ~ 1994. Energy,1998,23: 835 - 849.
(一)扎实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实现平稳发展
今年上半年,我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91.1亿元,同比增长10.3%;财政收入完成5.63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59%,同比增长1.8%,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9.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1亿元,同比增长51%,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72.4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325.4元,同比增长15.1%。可以说,上半年我们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实现了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
本届政府开局以来的经济发展,主要显现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产业结构调整趋势良好。上半年,我区三产比重达到36.2%,比去年年底增长了4.2个百分点。尽管产业结构仍不合理,但产业调整正在向好的趋势发展,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有所提高。二是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迅猛。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收入20.2亿元,同比增长47%,上缴税金0.6亿元,同比增长79%;文化创意、数字娱乐产业实现收入1.5亿元,上缴税金1086万元,同比增长近一倍。三是投资的拉动作用逐步显现。“一二三六”产业格局建设全面展开,拉动了投资的快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在城八区中增幅最大。投资力度的加大为我区产业格局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四是重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上半年,97项重大建设项目实现投资8亿元,占投资总额的23.5%,进一步完善了我区基础设施、现代商贸项目和土地储备项目,为加快推进CRD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突出龙头带动作用,“一二三六”产业格局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区政府把“一二三六”产业格局作为CRD建设的核心内容,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强力支撑,作为全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推进。一是园区建设快速推进。确立了园区在“一二三六”产业格局中的龙头地位。园区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各项经济指标稳步增长,带动作用初步显现。上半年,园区企业实现收入60亿元,税收2亿元,同比增长37%。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7家,超过2006年全年新增数。园区企业达430余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20余家。二是旅游区建设稳步推进。编制完成两个旅游区建设方案。新建、改扩建全区旅游项目16个,投资近8亿元,是我区“九五”以来旅游投资力度最大的一次。上半年,我区旅游综合营业收入6.2亿元,接待游人320万人次。三是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快速推进,上半年,新增数字娱乐企业70家,入驻企业已达200家,研发生产数字娱乐产品100余项,完成技工贸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近一倍。产业培育基地迅速发展,上半年,基地引进企业26家,亿元以上的1家,累计注册资本8.1亿元,实现税收4500万元,同比增长5%。首钢新兴产业基地取得新进展,《首钢工业区改造规划》实施,二通产业科技创新城方案开始进入实施阶段。四是商务区建设全面推进。到目前,银河商务区已完成用地预审、控规调整、立项等工作。银河一期中铁大厦工程进展顺利。中国民营龙头企业大连万达集团中标银河二期,并开工奠基。TSM商务区南区进入全面开工阶段,金鼎商贸区A区和C区已顺利开工。京西会展商务区土地一级开发实施方案已通过市土地储备联席会专家审核会审核。北京国际雕塑园地下商务区已完成土地一级开发招投标工作。苹果园交通枢纽商务区控规调整通过市规划委控规调整审查会,并上报市政府备案。地上建筑物拆迁完成总量的40%。土地一级开发实施方案通过市国土局专家评审会评审。上星期赵凤桐副市长率市政府有关部门来我区对这一项目进行了专题调研,提出了枢纽建设的时间表,即:1-2个月内修改方案并召开项目协调会,年底前后报市长办公会,奥运会后正式开工建设。京燕酒店商务区控规编制已经完成,正在进行方案设计,准备报市土地储备联席会审批。
(三)不断加强环境建设,促进了区域经济的稳步发展
区政府把进一步加强软硬环境的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重要保障。营造良好环境,带动经济发展。全面推行依法行政,深化政务公开。软环境不断优化促进了招商引资工作,上半年引进企业556家,其中注册资金在1000万元以上的有14家。依托重点项目,拉动经济发展。投资11.4亿元进行十项重点工程建设,目前已有7项开工,进展良好。上半年共启动20余项重大项目建设,不但改善了城市环境,也对经济发展起到了拉动作用。紧抓奥运机遇,推动经济发展。拆除违法建设31万平方米,完成6项环保实事。奥运场馆及重点道路周边环境整治进展顺利,提升了我区城市形象,为促进我区体育产业和其他CRD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
从全区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区委、区政府确定的“打造北京CRD,构建和谐*,建设现代化首都新城区”的发展战略方向是正确的,制定的目标任务是切合实际的,全区上下围绕经济工作这个中心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为全区经济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在我区的经济发展中还有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小,财政压力大;二是第三产业依然是“小、散、弱”,新兴产业培育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非常艰巨;三是产业发展载体不足,短期内仍是制约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的瓶颈;四是项目审批时间长、拆迁难度大,严重影响了功能区建设的推进速度。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一定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二、认清形势,统一思想,进一步明确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
随着我区步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转型期,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期和奥运筹备的决战期,我区将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有机遇也有挑战。全区上下必须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进一步明确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紧抓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坚定发展信心,努力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一,必须认清区情和区势,进一步明确加快经济发展的责任和使命。加快*区的经济发展是全区人民的利益所在和热切期盼,是解决我区所有问题的核心和关键。*同志在625讲话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发展”,这对我区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我区最基本的区情就是区域经济总量小、结构不合理。尤其是扣除首钢以后,区属经济太小。目前,我区二产和三产的比重为64%:36%,二产比重过大,而二产中首钢的比重又占了80%以上,第三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还很难发挥。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经济增长缓慢,财政增长乏力。尽管这些年全区上下一直在不懈地努力,但由于面临特殊的区情,我区自己的产业体系和经济增长点并没有完全培育起来,经济发展没有进入一个稳定的增长期。最大的挑战就是首钢搬迁调整,经济总量锐减。本届政府正赶上首钢搬迁这一前所未有的困难期,我们这一届政府就是要带领大家度过这一困难期,为下一步发展奠定非常好的基础。可以说,没有哪个区县面临我们这样的区情,也没有哪届政府遇到我们这样的困难和挑战。如何破解经济发展这个难题,迎接严峻的挑战,加快振兴区域经济,是本届区委、区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历史使命。
第二,必须正视面临的差距和挑战,进一步增强加快经济发展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一方面,首钢搬迁调整给我区带来的困难和压力已迫在眉睫。按照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首钢搬迁要在2010年以前全部完成,在上半年全市经济分析大会上,刘淇同志又进一步强调,今年年底首钢必须减产400万吨钢,初步估计,这将使我区GDP减少35亿,财政收入减少1.8亿,首钢搬迁直接和间接影响将逐步显现。因此,未来的三五年对我区的发展将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打好了这个“时间差”,迈过了这道坎,发展和壮大了区域经济,发展前景将一片光明;如果经济还是发展不起来,我区将面临更大的困难和危机。另一方面,近年来与城八区的发展差距使我区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区的经济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没有进入一个稳定的增长期,而其它区县已经步入了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轨道。有的城区经过举全区之力招商引资、培育产业和上项目,已经进入了一个收??,这种差距是必然的,在我区新的产业体系培育形成之前,这种差距还会存在??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话,对于我区来讲则是“逆水行舟,慢进也退”。要敢于面对这个现实,增强加快经济发展紧迫感和危机感。
第三,必须紧抓发展的机遇和有利条件,进一步坚定加快经济发展的勇气和信心。未来几年,我区虽然面临许多严峻的挑战,但是也有许多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有利的发展条件。一是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给我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市十次党代会提出的“支持西部地区发展”战略是我区千载难逢的重大发展机遇。另外,市委、市政府还会在财政转移支付、项目建设、解决就业等方面给我区以极大的支持。这必然为我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二是良好的发展前景使我区正逐渐成为投资的热土。随着首钢的搬迁调整,发展环境的进一步优化,我区的发展优势和集聚效应正在开始显现,仅今年上半年就接待考察80余次400多人,投资商非常看好我区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这必将为我区带来一股强劲的投资热潮,也必将为我区带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三是奥运的拉动作用将逐步显现。我们正在进行的环境综合整治、奥运场馆建设等筹备工作,进一步改善了我区的发展环境,必将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奥运测试赛及奥运会举办期间还会吸引大量的人流、物流到我区,有利于拉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奥运会结束后,后奥运经济效应还会进一步促进我区体育产业、西五环产业带建设和其他CRD相关产业发展。四是功能区建设成果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将逐步显现。从长远看,据初步测算,仅六大商务功能区进入经营期后,每年可新增GDP146.5亿元,增加区级财政收入6亿元以上,完全可以弥补首钢搬迁带来的损失;从近期看,园区发展势头良好,以银河商务区为代表的功能区建设全面推进,吸引了大连万达、中石油新能源公司等强势企业入驻,这都对我区今后一段时期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总之,我们要坚定发展信心,经过几年的努力,一定会培育出产业基础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使我区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健康、快速发展。
要进一步明确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要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举全区之力、集全区之智发展经济;要坚持又好又快发展这个目标,做到好字当头,好中求快;要坚持招商引资这个突破口,实行全民招商,共促发展;要坚持CRD建设这条主线,加快培育CRD产业体系,努力构建CRD产业格局。
要进一步明确经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今后五年,全面完成区十次党代会、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和区“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打好“时间差”,新的产业体系和产业基础逐步形成,经济发展潜力和后劲明显增强,逐步步入持续、稳定、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具体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2%以上,到2011年末,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60%以上,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兴支柱产业初步形成,产业结构调整实现重大突破;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科技园区、功能区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重大项目陆续建成;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高新技术企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30%,园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万元GDP能耗、水耗指标下降20%,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明显优化,首都文化娱乐休闲区建设初见成效。
三、在全区掀起招商引资的热潮,加快推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同志们,在认清形势和明确目标后,如何调动全区各方面力量,实现我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成为区委、区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8月24日,区委召开十届五次全会,通过了促进我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全会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突破口,即“招商引资”,大家一致认为:我区应对首钢搬迁调整的压力和挑战,度过困难期,打好“时间差”,必须招商引资;迅速扩充经济总量,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必须招商引资;加快产业培育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是近期推进我区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下面,我就推进招商引资工作谈四点意见:
(一)全力“招商”,重点引进成熟企业和稳定税源
区委、区政府把招商工作作为全区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作为实现区域经济总量迅速提升、持续稳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举措。要实行“全民招商”,这是在我区目前特殊的情况下必须采取的特殊的办法,全区上下,各局、处级领导和机关干部,从综合经济部门到全区各单位、各部门、各街道,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都要把招商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积极招商,为全区经济发展做贡献。区委、区政府下一步还会进一步细化、量化招商任务,实行目标责任制,进行年度考核和奖励。总的来说,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到2011年末,要争取新引进年入区库税金过亿元的企业1户以上,过千万元的企业10户以上,过百万元的企业100户以上,过十万元的企业1000户以上。我区经济发展的资源有限,招商载体不足,急需税源和财力的增加,而一般企业的成长、发展都要有一个过程。因此,全区上下各级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渠道,把招商重点放在较大企业上,放在成熟企业上,要重点引进发展潜力比较大的企业和稳定税源。要严格落实兑现优惠政策和奖励政策,针对特别大的企业,我们还要实行一事一议,实行特殊的政策。各功能区都要拿出一部分载体资源,重点引进企业总部,发展总部经济。即将启动的园区北I区40万平方米建筑也要重点引进企业总部和成熟企业,比如每一万平方米引进一个企业入驻,每个企业年纳税在500万到1000万的话,那就将是一个很可观的收入。
(二)全力“引资”,吸引投资推进重点功能区建设与发展
未来几年,我区各个功能区的建设将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因此,我们不能再采用常规的“筑巢引凤”这种单一引资模式,而是要在各个功能区和产业格局建设中,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推介会、洽谈会、展示会及项目信息会,加强对我区的发展目标、区位优势、政策优势的宣传,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我区的建设发展中来,实行“带土移植”。要把招商引资工作与重点功能区建设相结合,突出以“一二三六”功能区为依托,以商务楼宇建设为重点,扩大引资载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功能区引资平台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吸引更多资金、项目向我区聚集。在功能区的建设过程中,要注意选择有实力的开发商。要针对园区和各个商务功能区的发展规划和差异化定位,选择业界的龙头来投资,同时要通盘考虑建设与发展的全过程,要确保功能区的后续发展。希望全区各部门都要开动脑筋,发挥各个方面的资源优势和渠道,为我区的发展吸引更多的投资,推进我区重点功能区的建设发展,使其成为经济发展的载体,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全力争取政策性资金,确保我区总财力的稳定增长
在我区经济发展的困难时期,要保证建设资金,保证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保证百姓生活质量和水平稳步提高,在全力招商引资的同时,必须全力争取上级的政策性资金支持,确保我区总财力稳步增长。全区各部门要有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的计划,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了解上级部门资金安排总体计划,全力争取市级资金支持。我们四套班子领导也会全力以赴和大家一起做工作。就拿今年年初市政府投资总体思路来说,市政府在集中支持奥运工程的同时,坚持“两个转移”(向郊区转移、向南城转移)、“五个倾斜”(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城区危改及文保区改造五个方面倾斜),我们要紧紧抓住市十次党代会确定“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战略的机遇,积极争取市里资金向北京西部、*区倾斜。在功能区建设中,有许多项目是完全可以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的,基础建设项目、产业项目都有对口单位,关键是要加强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加强项目的包装,符合上级部门资金支持的要求。同时,还要积极争取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专项资金支持,如教育布局调整、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建设、文物保护等等。全区各部门,特别是发改委、财政局、农委、科委、市政管委及教委、文委、卫生局等各单位都要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想尽一切办法、积极争取上级的政策性资金支持。下一步,区委、区政府还要研究争取市级资金的奖励机制,对能争取来资金的部门给予奖励,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
(四)全力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努力在全区形成服务招商、共促发展的局面
[中图分类號]F124
宏观调控强调通过多种途径展开社会经济控制,维持社会再生产协调状态。区域经济反映了各区域经济水平、状态、规律。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区域经济差距悬殊,政府作为区域经济建设的核心,有责任、有义务协调区域发展。鉴于此,笔者结合实践研究,就政府宏观调控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展开分析。
1 宏观经济管理与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1.1 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必要性
社会主义市场环境下,政府采取宏观经济管理主要作用是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指导、促进作用,优化分配,完善生产资源,促进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稳定国家经济。而想要保证社会市场稳定还需通过市场自发调控与政府宏观调控,两者结合才能实现百花齐放,增加社会就业率、推动企业发展。同时,还有助于调动政府参与主动性,对促进经济体系完善起到间接性作用,使社会经济处于稳定发展水平。但从另一方面而言,宏观调控也存在管理失效风险。宏观经济是以计划指导为目标,对今后经济发展趋势的预见,政府根据经济预测展开宏观调控,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存在诸多限制性因素。主客观影响如:决策依据信息来源真实性、准确性,决策人员专业水平,政府反应要落后市场发展变化,成为宏观调控最大影响因素。所以,及时对政府行为科学引导保证发挥市场调控作用,推动区域经济建设发展有助于稳定社会经济发展。
1.2 宏观调控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
区域经济协调是宏观调控的目标。政府想要进行宏观调控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不仅是工作目标,也是区域经济协调有效方法。首先,社会经济总量稳定。经济总量指的是某个阶段国家经济活动总成果的数量反映,宏观经济活动指标的集中体现就是总供给与总需求。宏观调控短期目标即是维持社会供给与需求稳定,才能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这也是区域经济协调重要途径。其次,社会经济发展。基于长远角度分析,宏观调控是社会经济长期建设发展的战略性指导,及时排除经济隐患,促进国民经济进步。区域经济协调具体而言,就是城乡、城市区域的统筹协调,要求两者必须保持同步状态。
1.3 宏观调控是稳定区域经济的根本需求
首先,宏观调控的基础前提就是计划手段,要求政府对区域经济进行短期、长期计划,适应宏观经济管理计划达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其次,经济计划。以间接形式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影响,间接管理指的是不直接干预经济活动,而是以市场为媒介通过经济手段对经济发展主要变量施加影响,通过市场传导引导微观经济行为,确保达到宏观经济管理标准。区域经济属于国家宏观经济层面的内容,以宏观调控形式进行区域经济协调。最后,行政方案。行政方案指的是行政单位利用行政权力干预社会经济的有效途径。单位以宏观经济形式综合人力、物力应对宏观经济问题,如利益问题,都要利用行政手段进行管理控制。
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伴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发展问题也随之暴露,尤其是区域经济失衡问题。现如今,我国经济水平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特别是长江、珠江、京津冀,根据所处地理环境看呈高密集状态。但是,想要通过高经济水平地区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存在一定限制,进而出现区域经济发展不均,影响社会总体经济进步。现阶段我国主要劳动力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改革初期得益于上海工业与江浙区域农工相辅,长三角地区特别是江苏、浙江的乡镇工业和家庭工业发展迅速。此后,汽车、石油化工、船舶产业迅速兴起,使长三角一直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3 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想要通过宏观经济控制保持区域经济平衡,促进社会经济进步,第一要素是政府以宏观经济管理为方法,发挥着横幅作用。综合分析各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与优势、问题,从而创建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蓝图。相对于个体控制,宏观经济控制更能够规避市场风险、进行市场控制,通过扩大投资、吸引优秀人才、健全市场经济体制稳定区域经济,有助于控制区域经济发展,实现整个区域经济水平提高。
3.1 促进投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最佳途径就是扩大投资,鼓励科技创新、扶持第三产业。首先,推动区域经济朝市场化发展,开放市场、建立完善的法律体制和市场制度、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保证产品、生产资料等走进来、走出去,推动社会经济进步。同时,要求政府打破行政性贸易壁垒,发展多元化、互补性的区域市场。其次,鼓励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升级。政府综合有利产业资源,健全指导机制与产业制度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在原有产业资源下以财政刺激形式带动企业走向科技创新,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水平。最后,扶持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包含各类服务和产品,有助于满足大众消费需求,促进消费的同时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因此,政府应在制度政策上给予帮助,为第三产业谋求更多福利优惠政策,并进行劳动力教育培训,提高专业水平、生产效率。
3.2 坚持留下来、引进来战略目标
关于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政府应坚持留下来、引进来战略目标。其中,留下来是将区域高学历、年轻劳动力、具有创新、创造意识的人留下来;引进来则是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资源。具体措施:首先,加强与金融、贸易、投资战略的互动,尤其是对外投资和引进外贸的互动。“一带一路”建设既是现代社会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也是推动留下来,引进来的双向互动。其次,为外来人才提供更多福利政策,将优秀人才放在重点开发区,有助于达到人才流动的聚集效益。再次,政府应加大子女教育、公共卫生、就业支持,尽可能缩小与高经济水平区域在卫生、教育、文化、医疗方面的距离。最后,发展农村教育、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综合素质、专业水平,更好地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3.3 国家战略与地方战略协调
高速公路行车的速度快、运输能力大、周转灵活、安全系数高,这些都决定了周围地区的产业发展,其中很多地区都以高新科技为主,这种模式大大的改变了整个地区的产业结构模式的调整。高速公路的经济与本地区的资源状况、经济区位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国家的产业政策也有很大的关系。各个高速公路经济带逐步都发展成为了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地区,它们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技术和资源为依托,以电子技术、新能源和材料为主的形成现代化产业。高速公路的经济分析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它不仅设计了很多的方面和领域,也对数据采集有着一定的难度,所以从高速公路的建设对于经济的促进来看,给出必要的建议和指出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一、加强高速公路经济管理体制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和市场竞争程度日益增加,是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一部分。因此,交通运输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现代生产力高度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同时,我国高速公路一般采用全封闭收费制式,因此具有排他性条件。但是同时我国高速公路在“适应交通量”这一公路消费的拥挤点之下,其消费具有共享性。显然,高速公路是既具有非竞争性又具有排他性的典型的准公共产品。这是高速公路本身的属性,与采用何种管理模式无关。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的资产所有权均属国家所有,基于此,依法对高速公路国有资产实施有效的管理,维护高速公路设施安全完整,使其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是政府作为资产所有者角色拥有权利与应尽的义务。
二、强化管理,提高高速公路管理水平
(一)法律法规是确保管理措施落实的前提和保障,完善的立法与严格的执法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保证市场持续稳定、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公路方面的法制建设还不是很完善,要在遵循和充分运用现有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基础上,对现行的法律法规进行积极的修订和完善,同时,结合目前现状,补充一些必要的法律法规,尽快实现公路经济管理的法制化,进而使我们的管理行为有法可依。
(二)高速公路的主要经济来源是高速公路,但是,高速公路自身来讲,其垄断经营的特点比较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由政府出面,对目前的市场管理进行行政干预,这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政府干预的时候,可以采用特许经营的方式,赋予某个企业一定的特权,让其对某条高速公路实施垄断管理,政府对其经营状况进行总体监控,政府的主要职责就是调整好各方利益的分配,以实现公路经济管理的目标。
三、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一)施工项目动工以前,对项目过程中涉及工程成本的各方面因素进行分析论证,科学地计算出完成施工项目所需的总体费用。对每一个施工项目,我们都要进行精确的预测,分析有可能影响工程进展和工程成本的各种因素。项目部人员应做好项目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选定最合适的施工方案,选择最合适的材料供应商,制定好该项目的成本计划,并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
(二)在目标成本确定后,各职能部门、各生产岗位和职工就要依据目标成本对实际成本按成本计划进行控制。根据成本计划和成本降低率,通过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检查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成本升降的主客观因素,总结经验,制定下步降低成本的具体措施,寻找最佳途径。同时,通过成本核算,为施工生产、施工技术和企业经营提供可靠的成本报告和相关资料,促进项目改善管理,提高技术,降低成本。
(三)最后进行总结分析是下一个工程项目循环事前控制科学预测的开始,是成本控制工作的继续。在坚持每个施工项目都实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及时检查、分析、修正、补充,以达到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益的目标。
四、实施高速公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高速公路管理企业应重视企业的企业安全理念构建,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规范企业员工的安全行为,打造具有符合企业实际的企业安全文化,使安全管理成为企业和员工的必须工作内容。
(一)高速公路管理企业应重视对安全方面的管理,提升企业的道德规范和思想,从而提升员工的安全价值观,这成为企业的安全文化管理的核心。高速公路管理企业管理体系要加强安全生产的具体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形成与之配套的管理、责任、应急救援体系网络。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安全生产协调工作,促使企业的各部门、单位分工协作,有效避免出现安全工作只是分管领导和专职部门的事的不利局面。高速公路管理企业管理体系必须强化目标管理,实施安全的逐级负责,目标到人的原则。
(二)高速公路管理企业管理的安全制度成为企业安全工作的指导,发挥规范安全工作的职能。高速公路管理行业具备了健全完备的安全制度。高速公路管理企业各部门应重视安全制度,定期进行检查,使其成为企业安全工作的管理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准则,充分发挥安全制度的安全管理价值和作用。企业应不断创新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其可操作性和标准化程度。其修改应与相关法律法规保持一致,使实际工作内容与制度条款相对应,这样使安全管理制度更充实,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的完善和发展,运输市场将不断深入发展,运输企业在经营中面临着严峻挑战,作为社会经济运行中的一个重要部门,应当下大工夫研究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管理模式,并在具体工作中落实各项管理目标,使自身的体制建设不断完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也只要这样,才能保障与公路管理相关的各方面的利益,保证公路建设和运营的高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自从国家提出统筹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以来,国家就高度重视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性和效果,不断推出各项配套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地方政府必须迎合时代潮流,不断创新经济管理机制,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区域发展新趋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层次将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发展将呈现出现新的态势:不同区域之间的产业分工更加明确,产业特色更加明显;各地区协调发展,东部地区处于优势地位,新的增长即将在中西部出现;经济一体化程度更高,区域合作趋势更强,资本流动更加自由;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交流日益频繁,相互合作更加密切。
地方经济管理就是要在区域统筹发展的背景下不断发展,但是目前地方经济管理存在着脱离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的问题,在地方经济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必须不断理顺政府与市场、各个经济体之间的关系,推动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地方经济管理创新的基本要求
(一) 政府要转变职能。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入,市场越来越注重各个经济主体的能动作用,鼓励各个经济主体主动加入到市场竞争中,这就要求地方政府为企业创造一个平等、和谐的发展环境。政府要不断转变职能,使政府成为高效、廉洁的政府,为企业提供更优质地公共服务,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各领域协调发展。
为了更有效地进行地方经济管理创新,就必须发挥各领域、各层级的力量,政府要统筹协调各方力量,促进平衡发展。不断建立健全科学的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和服务机制,使经济主体的成熟程度与经济发展程度相适应,促进各区域的协调发展。
(三)注重发挥特色优势。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不断走向成熟,地方经济管理创新越来越注重经济主体发挥自身的地区优势和产业优势,发挥出自身的特色经济和特色产业,政府相关部门要集中力量,建立自身的品牌,不断做大做强,推动优化经济发展结构,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本地区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的深入发展。
(四)注重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不是盲目地发展,更加注重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地方各级政府要做好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协调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推动本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着重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注重技术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
(五)注重经济合作交流。
区域经济发展不是孤立的发展,各个经济主体必须不断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合作。各地方政府更要打破地区壁垒,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传统观念,逐渐形成互动合作、良性竞争、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新模式。建立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平衡机制,使市场主体之间能够协调配合、共同发展。
三、地方经济管理创新的路径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经济管理机制的创新越来越重要,地方政府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不断改善创新方向,拓展创新道路。
(一)创新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为了保证区域经济的统筹发展,地方政府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经济统筹、人与自然统筹。地方政府要不断创新地方经济管理机制,使其能够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增强经济体的活力和竞争力,逐渐形成互利共赢、合作竞争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合理规划城市内部的产业布局,统筹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
(二)创新区域经济增长模式。
创新区域经济增长模式就要不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建设和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注重区域内产业结构改造升级,适应国内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推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同时要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培养和发展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使企业能够在创新的引导下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三)创新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为了提高区域经济的质量和效益,经济主体就要结合自身发展实际不断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合作,不断创新合作形式、深化合作层次,通过合作交流扩大自身的发展规模,实现资源共享,并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不断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实力,创新经济协调机制,加强经济体之间的沟通协商,实现利益最大化。
(四)创新区域政府管理模式。
对地方政府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逐步建立服务型政府,使政府从经济活动的管理者转变为经济活动的服务者,为企业的投资发展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不断发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减少政府干预,真正做到简政放权、转变作风、优化服务。同时还要坚持市场手段与法治手段相结合,不断规范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合理调节矛盾和冲突,不断规范市场环境。
(五)创新区域经济调控模式。
地方政府要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编制和执行经济发展计划。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使经济主体的发展趋向平衡。真正发挥市场的作用,减少政府干预,使生产要素和资源在经济主体间自由流动,使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加和谐。逐渐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使公共服务能够在不同区域之间都能得到应用。
四、结语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联系日趋紧密,地方政府必须不断创新经济管理机制,不断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将地方经济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更高层次。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区域公共管理;区域经济合作发展
就当前社会发展形势而言,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加强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作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更好发展。然而,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受利益的诱惑,地方政府各自为政,区域公共管理工作效率低,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区域政府就必须重视区域公共管理工作,在政策以及制度方面进行深层次的调整,加强区域公共管理,为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提供保障。
一、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概述
区域经济合作指的就是多个区域为了经济的发展而开展合作,使多个区域组成一个共同发展的整体。就目前来看,我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越来越严重,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此,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有着重大意义。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有趋势,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有助于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区域公共管理是指区域内的多元主体为了解决在政治、经济或社会其它领域的一面或多面的公共问题,实现共同利益,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对区域以及区域内横向部分和纵向层级之间交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然而不同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各不相同,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区域公共管理有着重大作用。区域公共管理是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保障,只有做好区域公共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保障各区域的经济利益,进而实现各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二、区域公共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制度的缺失
制度作为一切工作执行的标准和依据,就当前区域公共管理工作来看,政府制度存在严重的不足。首先,不同区域的管理方式、理念不同,在区域公共管理工作中很容易造成冲突,难以达成利益的平衡性;其次,从政府治理的价值导向看,行政区行政的根本特征在于,它是以民族国家或国内地方政府的、明确的单位行政区划边界作为管理出发点的。这种管理观念很容易造成各自为政的现象,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另外,在区域公共管理中,区域管理的主体一直是政府,进而容易造成政府专权的现象,影响到区域经济合作发展。
(二)缺乏法律保障
区域公共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也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会加大区域公共管理工作的难度。而在区域公共管理工作中,健全的法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就目前来看,我国区域公共管理法律法规建设存在很大的不足,区域之间的不正当经济行为屡见不鲜,严重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合作发展。
(三)政府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
在区域经济管理中,管理主体由一变多,由于没有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很容易造成利益分配不均衡的现象。在区域公共管理工作中,政府作为行政管理的主体,有着的区域政府贡献力度大,有的则稍微不足,当出现利益分配不均衡时,区域经济合作就难以持续,进而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加强区域公共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政府制度
制度是一切工作执行的标准,只有健全的制度,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提高工作管理效率和水平。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要想确保区域公共管理水平,就必须完善政府管理制度。为了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政府就必须响应时展的需求,用发展的眼观看待问题,及时的更新观点,加快公共管理制度的创新,树立合作共赢的意识。其次,政府要拓宽管理视野,适当下放权力,大力发展非官方组织,形成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主体,进而更好地提高区域公共管理效率和质量,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提供保障。
(二)完善法律建设
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区域公共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依靠法律来为其提供保障,为其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法律法规具有法律效率,在区域公共管理工作中可以更好地约束管理行为,规范市场秩序。为此,政府就必须加强和完善有关区域公共管理法制建设,利用法律效力来约束行为,为区域经济合作提供法律保障。在经济领域中,要完善经济法,对区域产业发展方面的规则进行调整,确保区域产业的稳定发展;在社会领域中,要加强制度改善,加强医疗、社保、教育、就业等制度的改革,进而实现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三)加强区域经济联系
区域经济合作作为我国现代社会发展一种必然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也越来越重要。而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区域公共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区域双方或者多方的利益,区域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方面的,而要想提高区域公共管理效率和水平,就必须加强区域联系。首先,区域合作双方必须建立统一的平台,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统一的管理网络,实现区域公共管理信息的贡献。其次,在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各区域要深入到对方区域中去,全面了解市场信息,进而为区域公共管理工作提供保障,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的更好发展。另外,在区域公共管理中,要建立有效的补偿机制,就区域合作内容进行明确,当利益分配出现矛盾时,要明确补偿方式,进而确保区域经济的更好发展。
(四)建立完善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
在区域公共管理中,建立完善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有助于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政府为了促进经济的更好发展,会采取各种方式来对区域经济行为进行管理,而政府管理活动的效益的好坏需要一定的评价体系来进行评估。就目前来看,政府绩效评价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很难满足区域公共管理的需求。为了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就必须建立健全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要就区域经济发展各项内容进行明确,对各项内容进行综合评价,在政府绩效评价主题上实现多元化发展。完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
四、结语
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进而带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汇总,区域公共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区域经济合作双发的利益,如果不能处理好,就会产生利益冲突,进而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了更好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就必须加强区域公共管理。在区域公共管理中,不断完善公共管理体制,加强公共管理法律建设,加强区域经济联系,完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进而推动我国现代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瑞莲.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缘起与发展[J].政治学研究,2003(04).
[2]刘仁春.区域治理:由行政区行政到区域公共管理———以区域经济合作为视角[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
[3]刘仁春.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0(06).
[4]陈瑞莲,杨爱平.从区域公共管理到区域治理研究:历史的转型[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
[5]郑.“泛珠三角”经济发展与区域公共管理创新[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
[6]姚玫玫,陈静华.论多层次区域合作组织的建立———基于区域公共管理理论分析[J].黑河学刊,2006(05).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的作用越来越显著,通过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对人才的分布、人才的素质以及人才的储量等进行协调管理,进而可以充分发挥出人才的作用,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管理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保障。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又可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一、人力资源管理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人力资源管理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区域经济是指区域内所有人口通过智慧和劳动所创造出来的综合经济。而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为了提升区域内所有人口所创造的综合经济,而合理分配所有人的力量,集中所有人的智慧和劳动,创造更多的综合经济。由此可见,人力资源管理与区域经济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只有合理分配所有人口的力量和智慧,才能创造更多的综合经济,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通过提升知识存量,可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创新企业的发展,需要注重加强对劳动力与资本的利用。而在综合实力强的企业中便可以实现人口质量的强化。通常情况下,在人力资本丰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研究结果会存在一定的差异,研究结果会呈多样化的趋势,通过人力资本丰富可以使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递减效应降低。这会促进区域内的发展效率,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除此之外,储存人力智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知识生产效率,促进发展效益与研究效益的提升。所以,针对产业中的培训对象,应尽量针对文化程度高的员工进行培训,以便实现人力资本的储存,提升知识生产效率。
(二)人力资源结构会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目前,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因此,我国劳动力资源呈现出了劳动力多的情况。另外,由于我国义务教育开展相对较晚,因此,大部分劳动力的文化水平不高,尤其在农村地区的劳动力资源,普遍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这使得我国劳动力资源也会呈现出质量差的情况。这种质量差主要表现在知识储备上的不足,同时在科技水平层面上的差距则更加明显。这种差距的存在,会影响到区域内部人力资源成本的积累量。人力资源差距越大,则区域内部人力资源成本积累量下滑的程度越明显,如果任由这种趋势发展下去,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这种情况充分证明了提升人力资源劳动力文化水平的重要性。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应给予提升劳动力文化水平以更多的关注,不断优化人力资源整体结构,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与帮助。
(三)人力资源管理有助于拉动区域消费的增长拉动内需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之一,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而言,拉动区域消费的增长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可以提升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创造出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可以带动区域的投资需求,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够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增加人们的消费能力,拉动区域消费的增长。与此同时,人力资源管理不仅可以提升区域消费水平,而且还能推动区域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实现投资与消费的共同发展。人口消费能力的提升可以拉动消费增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发展,又可以提升区域人口的经济收入,增加区域人口的消费能力,进而会进一步的拉动消费需求。如此一来,便形成了良性循环,实现了人力资源管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共同进步。
二、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开发意识不强,人力资源开发措施不合理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在此背景下,一些企业往往会错误的认为我国的人力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人力资源开发的意识不强,没有充分的认识到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这种错误的观点和想法会严重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果,导致企业的人才队伍素质不高,并且长时间得不到提升,使员工的工作能力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无法高质量的完成岗位工作,这必将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除此之外,即使一些企业认识到了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并且积极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但是所采用的开发措施往往存在很多不合理因素,很多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得不到有效的落实,难以发挥出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导致人力资源开发效果不理想。
(二)人才结构不合理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才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往,我国比较缺乏高素质的人才,因此会给经济建设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而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以来,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水平不断提升,使得高校每年都能够为社会输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这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高校的不断扩招,使得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高校毕业生,再加之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降低,导致人才出现了饱和现象。很多高素质人才得不到适合的工作岗位,转而从事一些要求较低的工作,造成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浪费。除此之外,我国还面临着专业性人才不足的问题。很多高校毕业生在校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的工作岗位需求不符,并且在校期间实践经验不足,短时间内难以适合工作岗位的需求,这也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三)人才区域需求差异大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对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再加之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良好,更能吸引高素质的人才,这使得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人才比较密集。而对于经济发展相对比较缓慢的中西部地区而言,该地区的建设更加需要高素质人才的支持,但是由于受到经济等方面因素的限制,导致该地区的人才引进机制不完善,使得企业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人才,导致高素质人才的流失。高素质人才的流失又会使该区域出现人才短缺问题,进而影响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如此一来,便会形成恶性循环,势必会给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三、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一)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意识企业招聘优秀的员工并不等同于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开发的概念更加广泛。要想提升人力资源开发的效果,管理人员首先要充分认识到什么是人力资源开发以及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管理人员还应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状况,挖掘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的潜力,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开发方案,提升人力资源开发的效果。企业需要在引进高素质人才的同时,加强对内部人员的培训,帮助员工提升综合素质,促进企业人才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企业的人才优势,使其更好的为企业发展服务,推动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企业得到健康发展,才能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改善人才结构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针对目前我国人才趋于饱和的状态,企业应积极引进专业性人才,这样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尤其要注重对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应给予更多的教育经费支持,大力培养经济管理人才,提升经济管理人才的素质和专业水平,使其能够更好的为企业的发展服务,推动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除此之外,国家还应加大对职业院校的支持,加大力气培养技术型人才。这样才能使我国的人才结构更加合理,才能提升人才的利用率,做到人尽其才,实现人才结构的优化。
物流观念的起源是在二战时期的美国,主要作用是进行美国的后勤管理,以满足战时军备的需求。这种理论随着战争的发展传入日本,而我国物流概念的形成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留学生带入的,将物流第一次引进中国,促进了我国物流产业的不断发展。随着改革开放步伐不断的加快、物流产业不断的进步,形成了现代的物流管理体系。物流管理理论的形成,将传统意义上被动、从属的物流管理进行总结和上升,使其发展到管理学层次,形成系统的理论。现代物流管理学理论就是指为了实现既定的物流目标,将物流系统进行规划、指挥和控制,以此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增加工作效率。在物流管理过程中,企业主要对物流管理进行总体的规划,统一指挥,提高资源利用率,对商品进行全面科学的管理。
(二)现代物流管理的目的
提高顾客满意度:经济竞争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重视自身权益的实现。现代物流管理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顾客满意度的管理。传统的物流管理对顾客满意度较为忽视,甚至完全没有考虑顾客的感受。在货物配送的过程中没有对顾客的需求进行了解,在配送完成以后也没有对客户的满意度进行调查,造成顾客信心的缺失。现代的物流管理对满意度重视程度较高,售后的服务也较为到位。合理利用信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对信息重视起来。现代的物流管理对信息的利用较为合理,许多的物流企业建立自己的网站,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对企业信息进行宣传,而且可以使顾客随时了解物流配送信息,增加顾客的信心。同时,网站上设立专门的平台收集顾客的反馈意见,使企业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调整企业发展方向,促进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提高工作效率:传统的物流管理较为松散,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造成团队协作过程中工作的重复和不合理,工作效率低下。提高工作效率是节省成本的关键,在相同条件下工作效率的提高可以为企业节省大量的资源。现代物流管理在进行人员安排和科学化管理方面取得了进步,与传统物流相比在企业责任落实和成本控制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果,是一种较为先进的管理方式。
二、现代物流管理建议
(一)加强体制创新
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管理分工较为细致,在物流管理方面也设置了一些部门和体系进行指导,造成一些管理上的混乱。因为物流本身就是综合性比较强的行业,涉及到各个不同的部门,如果因为部门分工过于细致造成协作的中断对企业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而且各个物流部门只服务于本部门或者是本区域,只是对其上级本部负责,这样就造成各部门之间横向和纵向的交流沟通较少,使得整个管理体系混乱。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加强各个部门的协调,制定相关的措施将物流相关行业进行合并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在进行现代物流管理的过程中,要建立全国的流通网络,对物流的横向网络的建设要重视。最后就是政府对物流产业要进行扶持,在基础设施的规划上进行侧重发展,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合理利用资源。
(二)提高认识,重视信息化
中国的物流管理,现阶段来讲还是较为粗放的管理模式。为了追求效益,多数的企业将重点放在了降低销售成本和增加利润上,对管理的认识度不够,对信息的利用程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我国物流管理明显滞后于销售管理,长此以往对我国的物流管理发展较为不利。因此,在以后的发展中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管理,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这其中不仅包括物流体系的建立,还包括管理方法的借鉴。通过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提高自身在物流管理方面的竞争力,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同时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防御风险的能力。
(三)重视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的管理是当今社会综合竞争力的体现,也是企业重要的职能。资金、物流、信息流是相辅相成的,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只有将三者结合才能真正达到资源的合理利用。因此,信息化是企业的重要资源,也是物流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的物理管理在信息收集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缺失,信息的收集和利用效率较低,流失了大量的资源,除了经济上的直接损失,还造成人力、时间和效率等方面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企业为了自身发展要对信息化建设进行重视。相关的组织和机构为了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也要大力推动物流管理信息化发展。对现代物流管理理念进行传播,推动信息化进程的发展,促进全国物流管理理念的深层次提高。
(四)重视人才的培养
人才是现代市场竞争的重要资源。国际上对人才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国内,为其垄断经济做准备。我国目前是人才的需求高峰期,人才的缺口不断增加,特别是物流方面的人才,毕业生的数量和社会的需求存在比例的失衡。但是许多的企业为了自身成本的考虑往往拒绝引进人才,造成物流管理方面的人才在毕业以后往往没有专业对口的工作,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企业应该不断的改变自身观念,人才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具有较高专业能力的人才在进入企业以后,可以及时发现企业管理中的不足,并且提出自身的建议,及时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发生更加严重的后果。同时,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让企业的发展更加专业。
三、现代物流管理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一)与区域经济格局的关系
因为物流产业的不断发展,现有的服务市场格局不断被打破,各区域内的运输公司和仓储已经和区域经济发展密不可分。政府因为自身发展需要,对区域内物流产业进行收购,使得物流管理更加科学规范,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现代物流管理体系的建立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增加了区域经济的收入和经济结构的转型。而区域经济中,物流产业要想长远发展并且和本土产业形成竞争就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建立自身的供应链系统,增强信息共享水平,和本土产业保持战略合作的关系,使自身具有更高的竞争能力。
(二)与区域信息的关系
信息的共享对物流管理非常重要。区域经济中,企业经营优势非常重要,因此如何在本土企业中脱颖而出,就需要与区域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形成合作关系,形成自身的供应链体系。在体系中的企业都可以及时地获取信息,实现信息的共享,提高工作的效率。因为本土企业,特别是本土的物流企业,本身掌握了大量的信息资源,对于配送等物流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如果能够合理地利用区域经济的资源,对于物流管理中信息的建立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与当地税务关系
传统的物流管理在纳税方面只需要缴纳营业税即可,但是随着课税制度的改革,按照行业的不同将营业税分成了不同的税目,采用了不同的纳税比例,而且每个区域纳税的标准也不尽相同。例如运输业统一执行的是3%的税率,而其他服务业就需要5%的税率,物流产业是集仓储物流和配送为一体的综合项目,因此在税费缴纳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时,因为地域的差异,各地对物流配送中各个环节的税费缴纳标准存在差异,给物流管理带来一定的问题,在进行物流管理的过程后中对税务的核算要变通,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税务的核算,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国区域经济管理是以地方政府为主体进行的。由于地方利益诉求的不同与博弈,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管理理念及措施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为此各级地方政府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发挥区域经济管理职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
一、强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表现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市场化改革所表现出的区域性特征与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密切相关,目前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强而有力的地方政府。我国渐进性市场化改革步伐就是通过在个别地区首先试行某些改革措施来启动的。改革政策在实施中有着很深的地方特征烙印,这就使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了相对独立的角色并且体现了一种强大的发展态势。正因为地方政府的这种强势推动与支持,使得中国区域经济在发展初期就比较明显地表现出了一种弱区域、强政府的巨大落差,也使得区域经济在进一步发展中受到强地方政府的制约与影响,进而导致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带来较大的负面效应。
1、强地方政府导致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与发展
地方保护主义是指地方政府或所属部门,为了保护地方局部利益,利用行政权力干涉市场,设置市场障碍,破坏市场机制,限制非本地企业生产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参与公平竞争的行为。目前地方保护主义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限定或变相限定本地企业、单位或个人只能经营、购买、使用本地产品或者只能接受本地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提供的服务。第二,限制外地商品或服务进入本地市场。具体做法有:一是抬高外地产品和服务进入本地的“门槛”,对外地产品或服务提出比本地产品或服务更高的技术要求,或以重复检验、重复认证等技术措施,增加外地产品进入本地市场的成本,来限制外地产品或服务进入本地市场。二是增加歧视性收费项目,对外地商品或服务的进入规定歧视性价格,或者实行歧视性收费标准,以削弱外地商品在本地的竞争力。三是限制本地商业机构销售外地某些产品。有的地方采取专门针对外地产品或服务的专营、专卖、许可等手段,甚至不准本地商业机构经销外地的某些产品,一经发现,轻则没收,重则罚款,甚至吊销营业执照。四是利用行政部门在市场殊的独占地位实行行业垄断。由于目前政企不分的问题没有彻底解决,一些政府机构既行使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又直接参与营利性的生产经营性活动。这些机构为了增加部门利益,利用其“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特殊身份或在市场中已经具有的独占地位,造成行业垄断,限制其他企业,特别是外地企业的产品参与市场竞争。烟草专卖、酒类专卖、邮政、电信、电力等部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此类问题。这种与区域经济发展背道而驰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加剧了市场割据,对区域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2、强政府弱区域模型导致地方间恶性竞争,阻碍区域内要素的合理流动与配置
在我国现有的政治、经济体制下,在中央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考核指标的引导下,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形成过程中除政治功能外,还错位地担当起重要的经济功能。作为既是区域政治功能责任主体、又是区域经济功能责任主体的地方政府,其政绩考核主要依据本地区财政税收、就业和GDP增长速度。因此他们不仅具有了发展地方经济的责任,也具有了发展地方经济的冲动。用这种因利益需求产生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冲动去管理经济,各地区势必会构筑各种显性和隐性的行政和贸易壁垒。政府为了保护本地利益,防止税源外流,就经常采用行政手段干预生产要素的流动,人为制造区域壁垒。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长三角,目前长三角经济很大程度上是在这样基础上展开相互间的恶性竞争。本来,长三角地区合理的经济布局应该是实现梯次转移,按照城市功能定位的不同,共同搭建产业链条,实现分工和资源配置合理化。但现在在GDP、财政收入、就业等指标的驱使下,每个省、市、县都力图建立大而全、小而全的经济体系,把产业链的全部链条都囊括到本地区来,从而客观上形成了“诸侯经济”的局面。在地方政府以经济业绩为中心的利益格局下,形成了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活动的强烈干预,并产生了地方政府间的经济竞争。这种干预与经济竞争既有其积极作用,它进一步推动了各地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这种恶性竞争与强烈干预阻碍了要素在区域间流动和合理配置,不利于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3、强地方政府推动,造成地区间产业“同构化”
产业结构理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产业结构理论既指某个产业内部企业间的关系结构,也指各个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构。而狭义的产业结构仅指研究产业间的关系结构。本文的产业结构是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的,即指“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结构“同构化”,主要是指产业结构在变动过程中不断出现和增强的区域间结构的高度相似趋势。产业“同构化”主要表现在一是高附加值加工工业产品产量在区域上的分散化,各省市竞相争取发展高附加值的加工产业,形成各地产业结构趋同;二是各地区产业结构上的高度相似性。由于我国财政“分灶吃饭”及地方所负经济发展的责任,造成我国各地区之间商品结构十分相似,商品重叠率很高。这种区域之间的产业结构“同构化”现象造成严重危害:一方面,它造成行业内的巨大内耗,限制了企业规模效益的发挥;另一方面,各地区各自为战,陷入“重复建设原料大战市场封锁价格大战”的不良发展轨道,破坏了地区经济合作、发挥比较优势的经济机会,不利于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协作,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规范地方政府行为,重构地方政府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是由地方政府过度的经济行为以及强势的地方政府自身造成的。因此,问题的解决,只能从科学合理地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着手。
1、打破地方保护主义,转变地方政府职能,使地方政府成为区域性调控主体
中国各地区的资源条件、社会和经济特点都具有较大差异,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极不平衡,中央不可能像地方政府那样对各个地区的具体情况和特点了解得那么清楚。如果由中央实行统一调控,不仅难度大、效果差,还会降低中央调控的权威性。应当充分考虑到地方政府在区域层面自主调控的必要性。而在区域调控方面,地方政府也确实比中央政府更具备有利条件,它不仅熟悉本区域的社会经济情况,有利于加强宏观调控的有效性,还可以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保持本区域经济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因此应当构建一个多层次的宏观调控体系,在强调中央对全国市场的宏观调控时,也赋予地方政府相应的区域调控权,使地方政府调控成为介于中央宏观调控与以经济杠杆为手段所进行的间接调控之间的中间环节,使地方政府成为统一大市场和区域经济的建设者和经济秩序的维护者。
2、加强区域间的横向联合,构建地方政府间新型合作关系
强政府、弱区域发展局面的形成,是由于地方政府自身经济干预行为所致。地方政府的不当行为,是强政府、弱区域经济形成之源。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应当尽快转变政府观念,尽可能地减少对微观经济的行政性干预,同时有意识地使自己成为在区域这个中观层面上的调控主体以及制度变革主体,而非仅仅是本地区的调控者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者。要使各级地方政府跳出自己的诸候经济范围,站在更广阔的区域角度来思考问题,就必须加快推进区域间的横向联合。区域经济的横向联合,有利于突破生产力要素流动的行政。在条块分割的条件下,区域内企业难以借助区域外部的生产条件来克服资金、技术制约,而横向经济联合将企业从某地区内孤立的一点变成了区域经济网络中的一个环节,从而使生产要素得以重新优化组合。在横向联合中,由于各地区的地位和作用不同,难免会出现区际利益分配不均。为减少地区间的经济摩擦,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区际利益协调机制。对关系到区域经济全局、非一个地方政府所能解决的若干重大经济问题,应通过地方政府的相互协商和对话,合理地制定相关政策,统一安排部署,以协调各方利益,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整体目标。
3、重构地方政府利益机制,改变弱区域强政府的格局
重构地方政府利益机制是解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政府关系的基本思路。第一,优化地方政府利益结构,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当前区域经济运行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由于地方政府参与配置资源利益的强化使部分单位和个人成为既得利益者,他们力图将直接参与资源配置的行为合理化、长期化,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区域经济的健康运行。因此,要想改变强政府弱区域的局面,就应当逐步限制地方政府参与市场运作的主体功能。第二,加速实现区域政策和制度一体化,消除一体化进程中的“制度篱栅”。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认为交易成本不仅仅包括各种“经济交易成本”,还包括由于制度的偏失和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所导致的“制度成本”。由于区域经济内各地级地方政府之间缺乏统一的政策和制度,区域内部不同行政主体在政策和制度方面的冲突大量存在,这些都导致经济活动中的“制度成本”始终居高不下。要解决好这些问题,调整、补充与完善现行的区域政策体系,打破区域间政策和制度壁垒是关键。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题目《公共服务型政府构建研究》(05JZD00021)子课题。)
【参考文献】
[1] 陈鹃: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政府管理[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
[2] 费洪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相关文献综述
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节能减排的背景下,研究各地区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的关联模式,可以更好的了解各地区的经济结构、发展阶段及电力消耗状况,从而可以准确把握区域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之间的关系,对经济、电力行业的协调发展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许多研究人员和学者对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进行了多个角度的研究,并形成了一系列的结论。相关的定量研究主要包括时序序列回归分析和面板数据分析两种方法。林伯强(2003)、朱天星等(2010)应用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得出了我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均衡关系、电力消费到GDP单向因果关系,而王海鹏等(2005)的研究则认为,我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双向的因果关系。
在区域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相关的研究方面,林卫斌、苏剑(2010)研究了我国2008年下半年以来发生的经济正增长而用电量负增长的特殊背离现象,并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化是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不同步的重要因素,但是二者的背离程度无法从产业结构的变化得到完全的解释。潘雄锋、李良玉(2009)研究表明,我国电力消费强度下降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各产业电力使用效率的提供,其中工业电力消费强度的下降是总体电力消费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这一研究结论也体现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张琳等(2008)应用面板单位根及协整检验对我国2001~ 2006 年30个省市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电力消费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电力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在不同地区以及不同年份,其促进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上述研究中,对我国经济总量GDP与电力消费总量进行时间序列回归分析时,得出的研究结论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双向因果关系的差异。导致这一差异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回归分析可选取的样本数据量过小,估计效果不够理想,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所处的发展阶段也不尽相同,同时在长期内,我国宏观政策的调整也对二者之间的关联关系产生影响。因此,从总量上研究二者的关系会导致一定的局限性。
当应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之间的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上述的局限性,但仍不能有效处理区域间经济发展的阶段差异、周期差异及宏观政策变化等因素,影响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不能较好的解释二者的关联关系。Squalli J(2007)对OPEC 的11个成员国的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在得出二者类似的关联关系和因果关系的基础上,该研究指出应按各国的政策环境和经济特质分别进行研究,而不是盲目地进行统一的分析。我国各地区的基础设施、资源禀赋不同,相应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周期也各不相同,张珍花、刘安琪(2011)通过研究指出了泛珠江三角洲九省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白雪梅、赵峰(2011)采用面板数据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结论指出1997-2008 年间我国省区经济差距呈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地区间的差异主要源于东部地区内部的差异及东、中、西三大地区之间的差异。因此,在进行相关研究时,应考虑我国各地区的自身经济发展特点。
方法设计与指标选取
(一)方法设计
数据挖掘是对大量的数据进行探索和分析,以便发现有意义的模式和规则的过程。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是数据挖掘的重要功能,分析时不需要传统计量分析模型所依赖的各种假设,对复杂、多样化的样本数据有较高的适应能力。本文将分二个步骤综合应用数据挖掘的聚类分析功能和关联分析功能,设计本研究的数据分析方法。应用聚类分析识别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的基本特征。聚类分析是一种非监督的模式发现方法,不需要任何先验知识,只是按照某种相似性的度量,将样本数据划为多个分组,每一组表示一个类。并要求同一个类中样本之间具有较高的相似度,而不同类中样本间的差异较大,即相似的样本划为一类,不相似的样本划分到不同的类中。聚类分析结果中的每一类代表了一种模式。
本文假设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的状况在每年均表现为某一个具体特征;一个地区可逐年表现为相同或不同特征,也可间隔、反复出现同一特征;不同地区在同一年内可表现为多种不同的特征。由此,在全国范围内,每一地区可按时间先后顺序呈现出其特有经济发展规律的特征序列模式;地区间的特征序列在时间上可能会出现重叠或滞后,这也更符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各地区每一年的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状况均作为一个样本,若有m个地区,时间期限为n年,则可由m×n个样本构成聚类分析的数据集。然后,通过聚类分析,划分为若干类,每一类就代表了一种具体的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状况的典型特征。
应用关联分析发现特征的序列周期性。关联分析是寻找在同一个事件中出现的不同项的相关性,是为了挖掘出隐藏在数据间的关联规则。比如在购物篮应用中,应用关联分析获得顾客在一次购买活动中所买不同商品的相关性。如果同一事件中各个项的出现在时间上具有先后关系,则称为时序关联分析。
根据步骤1识别的基本特征,可以得到各个地区在n年内按年表现的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状况特征序列。有m个地区,则对应m个特征序列。每一个序列表示一个事件,序列中的一个特征表示一个项。应用时序关联分析可以发现具有强时序相关性的特征序列,这些特征序列就表示了各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蕴涵的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状况的变动规律和趋势。根据相应的变动规律和趋势,可以掌握区域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的综体状况,也可以预测某地区未来的变化趋向。
(二)指标选取
根据本文的研究目标,指标变量应涉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电力消费等方面,综合相关研究文献所使用的指标,本文选取人均GDP、第一产业GDP占比、单位GDP电耗共三个指标,由于电力消费水平与地区的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密切相关,因此本文主要围绕GDP设计相关指标。人均GDP反映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所处的阶段,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该指标表现为由低到高的变化规律;第一产业GDP占比指标体现了经济结构状况,通过这一指标的变动可以反映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在地区经济发展由不发达到发达的变化过程中,该指标一般表现为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单位GDP电耗可以从总体上反映了GDP产出的用电效率,该指标可以直接体现节能减排、产业结构转型政策在近几年的实施效果,该指标的高低也能够从侧面反应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及所处阶段。
关联模式分析
(一)数据选取
本文选取了1999~2009年连续11年的相关数据,其中我国各地区的GDP、第一产业GDP等数据来源于“国研网区域经济数据库”,各地区各年的电力消费数据来源于“中宏产业数据库”。
由于地区的电力消费数据缺失,因此在样本中剔除该地区,保留了我国其它所有的省及直辖市,共30个地区。其中,海南省1999年的GDP数据不完整,只保留该省2000~2009年数据,其它地区数据区间仍为1999~2009年,由此导致的数据区间不一致,对本文所采用的分析方法不会产生影响。关联模式分析中使用的指标数据包括人均GDP(aveGDP)、第一产业GDP占比(wiGDP)、单位GDP电耗(eleGDP),这三个指标全部可以由上面的数据计算得到。
(二)聚类分析识别典型特征
样本数据集包含30个地区、11年的329个样(除海南省1999年的样本数据),应用SAS企业数据挖掘平台进行聚类分析,并采用最小二乘法聚类准则,自动分为10类,每类包含的样本数、地区数、年限数如表1所示。根据SAS聚类分析结果,三个变量aveGDP、wiGDP和eleGDP在聚类分析中的贡献度(Importance)分别为0.784、1.00和0.756,表明变量选取合理,聚类结果理想。
表1显示出11年间31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状况可以划分为10类,每一类代表了一种特征。其中1、2、5、6、10等五类包含的样本数较多(不少于26个样本),每一类所涵盖的地区也比较多(不少于6地区),并分布到各个年份中(均为11个年份),3、4、7、8、9等五类包含的样本数较少(最大为14个样本),涵盖的地区比较少(最多为3个地区),也只包含部分年限。
表2详细列出了各地区各年度在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方面所属的类别特征。如1999年共29个地区(不含海南)总体表现为9个特征,特征9在本年度中未出现;2009年30个地区表现为7个特征,特征3、7、8未出现。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同一时间截面上,各地区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的特征呈现多样性。
同时,根据表2的数据按时间序列进行分析,自1999~2009年间,北京、上海、天津三地区先后经历了6、2、9三个特征阶段。尽管在同步性上不完全一致,但阶段先后和特征趋向是相近的,这说明了三个直辖市在发展过程中既有其区域发展的个性特点,也具有发展进程及阶段的共性。同理,宁夏、青海、山西表现为相近的模式;甘肃、贵州也相似。海南地区较最为特殊,前9年的特征均为8,该特征也是海南独有的,其它地区未出现过此特征,到了最后一年表现为5,这一结果体现了海南在区域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关联方面的特殊性。黑龙江地区在研究期内其特征保持不变,其特征始终为1,表现出其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状况的稳定性。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确定聚类结果较好的解释和呈现了我国各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方面的基本特征,也体现了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某些地区滞后的特点。
(三)关联分析发现特征序列模式
根据表2所列出的各地区特征变化序列,文本将采用关联分析方法继续研究其中蕴含的序列模式。表2中一个地区(一行)表示关联分析的一个事件,所有事件包含的项种类只有10类,即特征1~特征10。每一事件是由多个项按时间先后组成的特征序列。
根据SAS时序关联分析的数据要求,需要把表2的数据重新整理,一个样本表示一个地区某一年度的特征值,分别用area、year、class表示地区、年度、特征值,样本数为329。在进行时序关联分析时,area设置为id变量,year设置为sequence变量,class设置为target变量。
关联分析的部分结果如表3所示。为了简略,表3只列出了支持度大于30%的关联规则。例如,关联规则“5 ==> 1”拥有36.67%的支持度和91.67%的置信度,说明该规则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由于关联分析实验的数据量较小(共30地区表示事件、10个特征表示事项),同时各地区特征序列中连续重复出现相同特征的情形比较多(详见表2),在研究期间内,有1个地区(黑龙江)的特征序列仅由1种特征(特征1)组成,22个地区的特征序列由2种特征组成,6个地区的特征序列由3种特征组成,1个地区(内蒙古)的特征序列由5种特征组成,各地区在时序上没有形成明显的阶段变化特点。由于这两个方面的原因,导致关联分析无法发现更长的关联规则链。因此,本文进一步应用SAS挖掘分析平台的链接分析工具,对各地区的特征序列进行分析,试图对潜在的变化规律进行更加全面的识别和展现。图1显示了链接分析建立的有向链接路径。图中10个结点表示了10种特征,边及边的方向表示了两个特征的先后关联顺序,边的粗细表示了链接次数的多少。表4具体列出了前、后结点及链接次数。
根据图1和表4,可以得到51629或5129等链接路径,并作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的部分关联模式,用于判断和预测某些地区未来可能的变动趋势。例如,参照这一链接路径和表2显示的特征序列,则可以预测河南、湖南、吉林、江西、四川等地区在未来的几年内存在向特征6变化的可能。
结论
区域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引擎。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增长率明显高于大开发前,与全国和东部地区增长幅度之间的差距,亦呈收敛态势。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各地区也纷纷呈现出与地区实际相匹配的经济发展历程。
由于地区差异及发展战略重心不同,各区域在横向上表现为不同的经济发展形态及特征,具体表现为产业结构不同、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水平不同;在纵向上又表现为区域经济自身发展历程的趋同性,从第一、二产业到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加大,随着经济规模的增长,电力消费水平也逐步提高。因此研究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在发展过程中表现的阶段性,以及按时间先后形成的前后阶段关联模式,可以更好的了解各地区的经济结构、发展阶段及电力消耗状况,近而更好的把握和预测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及电力消费水平,对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加强电力行业的协调发展以及完善和制定相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搜集了包含我国30个省、市行政地区1999~2009年连续11年的329个样本数据(除海南省1999年的样本数据;由于地区的电力消费数据缺失,样本中不包含地区),这些样本包含了30个地区、11个年份的人均GDP、第一产业GDP占比、单位GDP电力消耗等指标数据。其次,应用SAS企业数据挖掘平台进行聚类分析,采用最小二乘法聚类准则,按10类进行归类识别,把各地区、各年份的经济发展状态划分为10类,三个指标变量均达到了较高的聚类贡献度,说明聚类结果较好地识别了各地区、各年份的经济发展特征;聚类分析的实际结果也显示出,在同一时间截面上,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的特征呈现出多样性,符合论文分析的基本假设。再次,应用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蕴含的序列模式,选择地区、年度、经济发展阶段的特征值作为分析变量,建立329个样本,应用时序关联分析建立了关联规则,确定地区经济的前后阶段关联情形,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应用SAS挖掘分析平台的链接分析工具,对各地区的特征序列进行衔接,建立了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有向链接图,使各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规律得到更加全面的识别和展现,从总体上揭示了我国东、中、西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格局及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1.林伯强.电力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生产函数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3(11)
2.朱天星等.我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10)
3.王海鹏等.中国能源消费、经济增长间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以电力行业为例[J].生产力研究,2005(3)
4.林卫斌,苏剑.经济增长、结构变化与电力消费—为什么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不同步[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2)
5.潘雄锋,李良玉.我国电力消费强度与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9(7)
6.张琳等.电力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中国30省市面板数据的协整检验[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12)
7.Squalli J.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Growth:Bounds and Causality Analyses of OPEC Members [J]. Energy Economics,2007,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