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煤矿安全分析

煤矿安全分析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2 17:42:5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煤矿安全分析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煤矿安全分析

篇1

传统观念在人心中往往根深蒂固,易影响人们做出不理智的决定。“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在煤炭行业已经宣传了很久,但是在实际生产时,企业为获得更大利益,管理层更重视扩大生产规模与高速生产,不重视安全问题,但发生事故时,企业管理者们总是先去追究责任人,事后不是吸取经验教训完善管理制度,而是很快地又投入高速生产中。

(2)安全培训问题

煤矿百分之九十五的煤矿是在地下作业,地下作业仍然是我国煤炭行业开采的主要作业模式,其生产条件比较恶劣,危险性大,这对员工的个人素质及应变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员工们上岗前、日常素质培训就显得更为重要。经过调查分析,发现不少员工没有进行岗前培训;有些企业有岗前培训,但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实际作用;有的企业只是注重理论知识没有与企业实际相结合,这些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了培训的意义;此外,现有的培训教育系统不能让员工真正的了解相关的安全知识以及紧急防护措施,单纯的理论教学不能使每位员工深入理解安全作业的重要性、提高警惕性,尽快融入实际的工作中去。

(3)安全管理机制问题

我国有的煤炭企业开发之初没有良好的系统规划,后续的管理也比较模糊。探其根本,是煤炭企业的管理体系不够完善,有些具体问题的解释也很模糊;事故的处理上没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管理力度薄弱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管理层的分工不明确,导致发生事故时有人推卸或者逃避责任,影响工作效率,甚至会耽误事故发生后的最佳处理时间,对不同部门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2.煤矿安全问题的解决办法及其重要性

发生事故之后再去解决如同亡羊补牢,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从根源上杜绝隐患从而避免事故发生,尽可能全面的预防危险以及建立完善的控制处理措施,消除危险才可以解决并且避免问题,对预防事故及事故发生后及时控制、处理事故起到较好的作用。

(1)提高工人自身素质与安全意识

工人上岗前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际生产上,让每一个员工都意识到预防危险以及发生危险后的紧急事件处理的重要性,提升员工个人素质,让“注意安全,关爱生命”在员工脑中根深蒂固,借各种文化活动调动员工们的积极性。员工岗前培训后,要经常进行知识测评考量,做到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教育技能相结合,让安全作业融入他们的思想中,从身体本能反应及心理上都意识到安全作业、时刻记得安全的重要性,不是为了培训而培训。

(2)加强安全监察力度

建立监督制度,要认清孰轻孰重,有重点、分主次。发挥煤矿井下生产安全的监督者——煤矿安全监察员的作用,监察井下作业环境的安全、监督工人作业;同时要通过技能教育培训培养监察员,使其认真负责、熟悉各种规章制度与应急处理,业务能力强,能够处理、控制各类紧急事件。

(3)完善落实相关制度,实现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

落实相关的法律法规,要建立一套针对性强、执行力强并且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要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制定后要严格执行。

(4)提高辨识危险源的能力

危险源辨识属于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对危险的一种预知。提高危险源的辨识能力才能更好地预防事故的发生。无论是井下作业工人、监察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要全员参与学习培训,通过救援演习来提升个人能力,通过演习后的全员交流,提高其辨识危险的能力。

3.煤矿安全管理与安全高效生产的意义和作用

安全是实现最大经济效益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每个企业都是以盈利为最终目的,但是只有保证安全作业的情况下才能更高效的创造利益,企业为了得到最大的利益,会在各项规章制度中加一些强制性的义务,会有员工应得的福利保障。生产管理制度、人事制度、民主管理制度都是企业必需的制度,职工以这些制度作为日常工作中的规范与准则。完善规章制度不仅能够给企业带来最大的经济利益,也可保障每个职工的个人权益和应享有的福利待遇,是维护所有人共同利益必不可少的渠道,因此煤矿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兼具实用性、完善性以及科学性的管理方式的一种表现。

篇2

0.引言

煤矿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是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赖以生存的一种重要的物质。煤矿资源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项重要的产业,不仅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物质来源,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资料。对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和协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近年来煤矿采矿作业的程度不断加深,在煤矿采矿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的频率也逐渐增大,为了提高煤矿采矿作业的安全性,在煤矿采矿工作中应该要加强采矿技术的分析,加强常见安全事故的预防,从而降低煤矿企业采矿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1.煤炭企业采矿技术分析

随着我国煤炭企业的发展,煤炭企业在采矿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几种比较常见的采矿技术。第一,以充填采矿技术为主线的技术。这种采矿技术当前在我国很多矿山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都有十分广泛的应用,这种采矿技术具有效率较高、安全性强以及技术成熟的优点。该技术指的是在煤矿开采过程中采用填料对已经开采的煤炭空白地带进行填充,从而缓解作业面压力的一种采矿技术,这种技术需要借助填充物控制围岩崩落与地表下沉。第二,矿山废弃空间、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相结合的采矿技术。这种技术中的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都是结合在一起的,在当前很多采矿企业中都有比较广泛的应用。第三,矿山地压监测、控制技术为主线的采矿技术。

2.煤炭企业采矿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以及安全防范策略探讨

2.1煤炭企业采矿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2.1.1煤矿的安全基础本身比较薄弱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对技术以及设备的要求更高,但是当前我国煤矿开采过程中的技术以及设备的更新跟不上煤矿行业的发展,在开采过程中不能对各种煤矿安全系统进行改进和完善,导致煤矿开采出现了安全问题。

2.1.2当前煤矿的开采加剧,增加了安全隐患

采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加上有的煤矿并没有相关的资质许可,对周围环境的监测力度不够,不能及时预测危险,在煤矿开采过程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2.1.3煤矿采矿安全管理的水平较低

煤矿采矿安全管理的技术是影响煤矿安全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煤矿技术人员的整体水平较低。由于煤矿采矿安全管理涉及到多个行业,对安全管理人员的技术要求比较高,而当前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人员的能力素养不能满足安全管理的需求,因此导致煤矿开采过程中频频出现安全事故。

2.2煤炭企业采矿过程中的安全防范策略

当前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安全事故频发是煤矿行业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加强对煤矿采矿安全事故的防范是煤矿行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研究的重要课题。

2.2.1加强煤矿采矿安全管理系统的建立

为了保障煤矿采矿安全,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系统,从根本上消除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加强煤矿采矿安全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完善,首先,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在生产过程中树立安全意识以及责任意识,同时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对煤矿行业的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要加强煤矿管理者以及具体的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的培训,使得他们在工作中提高警惕。其次,在煤矿采矿过程中,要制定严格的章程和规范,便于具体的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能够遵循相应的技术规范,从而进行安全生产,杜绝各种采矿安全事故的出现。

2.2.2加强对煤矿采矿人员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

煤矿采矿人员综合能力水平的高低是煤矿采矿过程中的各种安全事故出现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煤矿采矿安全事故的管理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煤矿采矿人员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一方面,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做好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在教育过程中,要对传统的理论教育模式进行创新,转变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在理论教育过程中给员工更多的实践机会,将各种技术安全知识进行细分,分解成为单个知识点,提高员工在操作过程中对现场环境的驾驭能力。另一方面,在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时,还应该要加强其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培养,推行人本管理理念,促进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从业务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两个方面着手,提高煤矿采矿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

2.2.3加强煤矿采矿的安全管理和控制

煤矿采矿的安全管理和控制,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涉及到很多专业。对煤矿采矿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的安全都应该要加强管理。为了给煤矿生产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必须要按照各种技术以及安全规范进行生产施工,并且要建立动态的考核机制,对安全管理人员结构进行调整,增强员工之间的协调能力。同时要建立健全的安全控制制度,比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岗位安全责任制度等。促进煤矿采矿生产的规范化发展。

2.2.4完善煤矿采矿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对各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进行完善

在煤矿采矿安全管理过程中,加强规章制度的完善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对于煤矿采矿安全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应该要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促进各种法律法规的完善,对煤矿开采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的应对体系进行完善,确保出现安全问题时能够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在煤矿安全事故的防范过程中,可以定期进行瓦斯评价,对煤矿的环境进行评估,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安全事故的预测,在施工完成之后,要根据相应的规范进行施工验收评价,确保减少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3.结语

煤矿采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是煤矿行业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煤矿采矿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煤矿企业的综合实力的提升都有重要作用。当前的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定问题,导致煤矿采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安全事故,因此要不断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煤矿采矿安全事故的预防,减少安全隐患。 [科]

【参考文献】

[1]刘大海.煤炭企业采矿技术分析及安全防范[J].科技与企业,2012(12).

篇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煤炭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当前全世界的煤炭资源储量都在急剧减少,因此若想满足国家发展对煤炭资源的需求,就必须大力开展相关技术研究,同时由于煤炭生产的危险性非常高,一旦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任何疏忽都很容易引发严重后果。在开展煤炭生产过程中应提高对安全管理的认识,并且将安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充分落实,因此为了推动我国煤炭产业的健康发展,非常有必要对相关开采技术和安全生产管理办法进行分析[1]。

1煤矿开采技术

1.1深层矿井开采技术

煤矿开采深度越大,相应的技术难度也越大,比如矿压、断面、岩体应力、冲击地压、瓦斯、井下温度等都会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这就要求在使用深层矿井开采技术过程中,必须做好巷道的支护处理、瓦斯治理等工作,要使用更高效的技术和设备,以此真正做到安全生产。以瓦斯防突技术为例,首先应预测瓦斯突出的危险性,标准如表1所示,预测过程中应布置防突钻孔,以某煤矿为例,其开采深度在500m左右,且煤层厚度超过了5m,技术人员经过分析决定在巷道平行的轴线处(距底板1m)、掘进工作面两帮(距帮侧0.5m,距巷道底板1m)、工作面中部(距巷道顶部1m)设置预测钻孔,孔深在8m以上,直径为42mm,其中掘进工作面帮的预测钻孔和巷道轴线呈45°角,工作面中部的预测钻孔和轴线呈30°角(如图1)。随后开展瓦斯突出预测工作,预测次数在40次以上,如未出现指标超限可继续下一步操作,如超限则应立即作出处理。

1.2综合机械化开采(图2)

综合机械化开采是采煤工作面生产过程中的破煤、装煤、运煤、支护、采空区处理等工序全部实现机械化。综合机械化开采所使用的设备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乳化液泵站,是液压支架的动力源,主要作用是向液压支架供给高压乳化液,实现推移刮板运输机、移架、调架、护帮、防倒、防滑等动作。第二,移动变电站,是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的配电装置,为输送机、采煤机等设备供电,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而移动。第三,可伸缩带式输送机,该设备可储存长度50~100m之间的输送带,推进工作面过程中可结合实际需求调节输送机长度,但要注意,一般工作面向前推进35m左右就要对输送机做一次调整,以此缩短间断时间,实现连续生产和加快工作面的推进速度。第四,转载机,是一种可纵向移动的桥式刮板输送机,两端分别连接带式输送机和工作面的输送机,工作面的煤炭经过转载机后被输送至可伸缩式带式输送机,属于综采运煤系统的中间转载设备,转载机也随着工作面共同推进。第五,液压支架,高压液体是其主要动力来源,可用于顶板支护、推移输送机等操作,另外还有端头液压支架,其用于输送机机尾、机头处巷道顶板维护。第六,工作面输送机,这类输送机对强度、铺设长度、运输能力等要求都比较高,主要用于运送煤炭等。第七,采煤机,综合机械化采煤中的采煤机有刨煤机和滚筒式采煤机两种,其中双滚筒式采煤机的应用最广泛。整个作业流程是:采煤机进行破煤作业,煤炭落在工作面输送机后通过转载机运输至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当工作面采煤作业结束后利用液压支架、工作面输送机等向前推进[2]。

1.3填充开采技术

采用填充开采技术的目的是延缓和阻止采空区顶板下沉、避免地表塌陷、改善工作面岩体的受力图2综合机械化采煤状态。填充开采的技术优势十分明显,比如应用灵活、资源损失量小、安全性较高,但缺陷也非常明显,比如回采和填充工序较为复杂,对填充材料的要求比较高,因此采用这项技术需在填充方面投入很高成本。填充开采技术的优势和缺陷决定了使用这项技术应充分结合实际条件进行考虑,比如水文地质条件和煤层构造条件、开采深度、围岩的自燃危险性、填充与回采同时作业、地表保护等。填充开采技术在煤矿开采中的应用难度较高,这是因为和其他资源相比,煤炭的工业废弃物非常少,只占总量的15%左右,而且以矸石为主,因此在使用这项技术之前必须解决填充材料的问题[3]。

1.4放顶煤开采

放顶煤开采是在厚煤层开采时,沿煤层底板布置一个采高为2~3m的采煤工作面,用综合机械化方式进行回采,利用矿山压力的作用,使顶煤破碎成散体后,由支架后方或上方的“放煤窗口”放出,并由刮板运输机运出工作面。在放顶煤开采过程中,当工作面压力满足放顶煤条件后才能利用各种放煤方式进行放顶煤作业,放煤方式主要有单轮顺序放煤、多轮顺序放煤、单轮间隔放煤、多轮间隔放煤等。以多轮间隔放煤为例介绍操作流程:首先由一名放煤工从头放单号支架顶煤,另一名放煤工从头放双号支架顶煤,第一轮放煤只放1/2~1/3,然后折返再放余下的顶煤,放煤不净时再重复第三轮,达到最佳放煤为止。放顶煤采煤的工艺要求有以下几点:第一,采煤机作业完毕并向前推进后再开始放顶煤,采煤机作业和放顶煤可平行作业,注意控制放煤步距;第二,放煤过程中应将支架放煤插板收回,同时利用尾梁处的千斤顶将尾梁置于合适位置。放煤过程中尽量使顶煤保持均匀下降,减少混矸,提高采出率,如果矸石量明显增加应立即结束放煤并关闭放煤口,同时应注意不能过量放煤,避免输送机过载的情况出现,放煤之前应打开支架间喷雾,如果喷雾不满足要求不应放煤[4]。

2煤矿开采安全生产管理

2.1加强安全意识

煤矿开采是一项危险性非常高的工作,如果煤矿职工缺乏安全意识,很容易引起极为严重的安全事故。煤矿事故案例证明,一旦发生煤矿安全事故不但损害井下人员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社会影响也十分恶劣。通过对煤矿安全事故的分析也证明,职工安全意识淡薄会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很大的影响,提高安全意识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强化安全教育培训,以安全教育培训为切入点,结合职工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次、分工种的方式开展多种多样的安全培训,使每位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第二,加大安全宣传力度,广泛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利用班前会、学习会、安全分析会等会议宣传安全生产知识,组织职工观看历年安全事故警示教育片,让安全意识在每一位职工的思想中根深蒂固。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这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只有从思想上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真正领悟到安全的重要性,才能实现真正的安全生产[5]。

2.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制度是做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开展安全管理工作之前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抓好安全管理工作,完善制度是首要任务。我国煤矿开采的一线人员综合素质普遍不高,还有待提升,有些人员不仅缺乏安全意识,而且对安全管理制度的理解和执行存在一定误区。对于这种情况,一方面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学习贯彻,并且在制度中应明确如果违反相关条例应做出怎样的处罚;另外要注意一点,修改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时需参考国家及行业管理部门对煤矿安全生产所提出的各项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确保制度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在制度中除了处罚措施,还应明确奖励方案,以此提升煤矿安全生产参与人员的积极性。

2.3严格开展安全检查

为了避免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最有效、最直接地方法就是加大煤矿安全检查力度,确保能够及时地发现井下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进行处理。这要求煤矿企业应针对安全检查设置专业部门、专门岗位,有专人负责安全检查工作。安全检查要着重针对最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各种细节,以及井下人员的不规范行为,同时还应对检查机制进行完善,比如开展安全检查工作的时间、频次、发现安全隐患之后的整改措施及处理结果,如果多次检查工作后未发现安全隐患应思考隐患是否已经完全消除或者检查不到位。同时在安全检查中,结合现代科学信息技术,比如顶板离层在线监测、瓦斯浓度监控、井下人员定位等手段,以此有效提升井下工作的安全性。

2.4明确安全管理工作要点

煤矿井下的安全管理工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面以通风和顶板这两方面为主入手阐述安全管理要点。第一,通风管理,通风是否有效将直接影响井下作业的安全性,其目的是将瓦斯等有害气体的浓度控制在安全线以下,避免引发燃烧、爆炸、人员中毒等安全事故;井下通风的要求如下:首先,通风设施必须规范使用;其次,避免在巷道内长时间堆积杂物;再次,回风巷等特殊地点的瓦斯浓度必须严格监控;最后,井下通风量应结合工作面实际情况确定。第二,顶板管理,一般为了保证顶板不发生大面积垮落、冒顶等安全事故,在巷道掘进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顶板采取不同的支护方式,为了保证支护效果,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格外注意:首先,对工作面顶板的变化情况应时刻进行观测,尤其是在构造带或破碎带的顶板应采取加强支护处理;其次,关注坚硬顶板,尤其对于回采工作面采空区域没有及时垮落的顶板,应进行人工强制放顶;最后,加强回采工作面两端头及超前支护工作,而且要注意观察端头处顶板压力的变化情况,必要时进行加强支护。

3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不断研究、合理应用开采技术,同时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才是煤矿行业在新时期最有效的发展手段,才能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马勇.关于煤矿工程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管理的研究[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7(10):88-89.

[2]吴平.关于煤矿工程采矿技术安全生产管理探究[J].写真地理,2020,9(6):65-66.

[3]郭刘伟.煤矿安全与采煤技术的关系分析[J].矿业装备,2021(05):162-163.

篇4

(二)企业技术管理薄弱。在煤矿企业,管理与技术人员大量流失,有经验的员工也并不多,大学毕业生不愿选择到煤矿企业工作,造成企业严重缺乏人才。部分煤矿企业生产前没有工程平面图以及通风系统图,对采区与采掘没有进行设计,有的煤矿甚至都不根据设计施工,不重视生产时对技术的管理,采掘时不合理,采掘失调问题突出。在一些比较突出与水害严重的矿井,缺乏针对性较强的安全措施[2]。

(三)缺少安全培训,员工的安全意识不强。在煤矿企业中,大部分在一线进行开采的员工都是农民,并且在乡镇煤矿,员工的流动性非常大,所以员工都没有进行系统的培训,工人的素质并不高,没有强烈的安全意识,违章操作的现象很普遍。在安徽省的一个矿区,员工没有相关证件,停电不撤员工,不定时检查瓦斯,也不测风,不对矿灯进行统一管理,最终导致瓦斯爆炸,造成工作人员的伤亡。

二、煤矿安全管理方法

(一)提高员工的心理素质。煤矿的开采条件比较艰难,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仅靠各种规章制度来避免事故不太可能,必须要靠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所以加强煤矿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在煤矿开发过程中,要确认自己的工作行为会否造成不良后果,强化自我保护的意识,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事故的发生。对员工进行培技能培训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员工的心理素质,促使煤矿生产工作人员不论是在生活中和是工作中尽量保持平常心态,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并且随时关心员工的心理动态,及时帮助员工解决实际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二)大力宣传安全教育。在生产中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在进行安全教育时,要注意方法,不仅传授员工知识,还要使教育充满趣味,组织安全教育活动,鼓励广大员工参与,使员工在活动中形成安全意识。通过不同的形式宣传安全教育,使广大员工形成在工作中安全放在首位的意识,在你广泛的宣传和充满趣味的活动中营造出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的氛围,让广大劳动全体从我要安全上升到我会安全的高度。最终实现安全教育的主要目标。

(三)进行系统的安全培训。组织培训课堂,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技能培训,使每一位员工能在自己的岗位上熟练并规范完成工作任务。要想提高培训质量,促使培训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建立健全安全培训体系,制定科学的考核制度。其中有效的方法就是安排员工进行安全知识、技能考试,若员工考试合格便可予以发放安全资格操作证书,并且要求员工上岗时必须持有上岗证,否则不得从事本工作。对于新入职的煤矿生产员工更要加安全培训,不达要求坚决不允许其上岗作业。做到对自己的安全负责的同时就是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四)改变安全管理制度。以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思想境界为出发点,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树立共同的安全管理理念,形成企业安全文化,促使广大职工干部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安全是企业员工安心工作的基本前提,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没有安全就没有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重视煤矿发展中的安全理念。在煤炭生产中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将安全思想落实到管理理念中。以安全管理制度为基础,加大安全考核力度。让安全理念渗透到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员工身上,做到责任到人,共同筑起安全防线,并且层层分解目标签订风险责激励责任状,将安全和员工的利益来联系起来,让员工从内心重视安全作用,激发企业员工抓质量,保安全的积极性。同时企业还要加大安全投入,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来进行煤矿作业,注重对矿井各个系统环节中的综合改造,确保员工在井下的安全性,给员工提供安全作业的工作环境。

篇5

2新形势下煤矿安全的防护措施

2.1需要树立全新的瓦斯治理观,先从全员抓通风入手

煤矿生产过程中的人、机、环境诸因素,人既可能是事故的诱发者,也是事故的受害者,更是事故的预防者。从多起瓦斯事故分析,都是由于人的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素质低下、违章操作、违章作业等引起的,如:随意停开局部通风机、打开风门不关、带电检修、违章放炮等,人的隐患是煤矿安全工作中最大的隐患,控制和消除人的隐患是关键。首先,必须提高全员对瓦斯防治重要性的认识,强化全员的安全意识,营造“人人都重视通风”的氛围,激发全员参与通风管理的热情。其次,就是要加强培训,提高全员的安全素质,实现“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的转变,使人人都能主动自觉地掌握以通风为重点的安全知识,规范操作行为,执行通风制度,爱护通风设施,及时排查汇报现场通风隐患,使通风、安全工作的业务部门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井下现场的安全生产的真实动态,并迅速制定相应措施,使通风工作安排部署更有针对性,更加及时,有效预防瓦斯事故的发生。

2.2井下避难硐室和压风自救系统

在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附近、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必须设有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并设置有供给压缩空气设施的避难硐室和压风自救系统。工作面回风系统中有人作业的地点,也应设置压风自救系统。

2.3自救器

突出矿井的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隔离式自救器,每天下井前与升井后必须对自救器进行称重和气密性检验,以保持仪器性能良好。矿长对防突管理负全责,矿井必须建立防突机构和专业队伍,搞好开采突出煤层的专门设计,掌握突出动态和规律,填写突出卡片,总结经验,加强防突施工方面管理等。

篇6

矿山压力理论指的是按照矿山压力的现象,分析矿山压力的分布的基础上,阐述岩石覆盖层的运动状况,找出运动的规律,能够对煤矿的开采程序进行控制的理论,该理论的提出能够为煤矿开采提供有效的支撑,而且能够完善采场的支护效果,提高了煤矿开采的安全性。

1.2工程理论与先进技术的结合

我国在煤炭开采方面与一些发达的国家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安全事故多,而且会造成严重的地表塌陷。煤矿开采事故发生的原因在于在开采之前没有对岩层的运动规律进行分析,而且进行大规模的回采工作,因此,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需要运用一些先进技术,防止灾害的发生,提高煤矿开采的安全性,对岩石覆盖层的运动规律进行了解,从而能够确定工作面的长度和高度,运用合理的开采步骤,实现安全而高效的煤矿开采工作。我国的地形比较复杂,地质成分也比较多,而且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机械化水平不高,对煤矿开采技术管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我国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应该运用矿山压力理论作为支撑,将岩石动力学作为基础,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完善开采体系,运用智能化和可视化的技术,对煤矿开采地区的地形和地质进行勘查,在此基础上,制定完善的计划,再进行煤矿的开采。

2运用煤矿填充开采技术提高煤矿开采的安全性

2.1常用的不迁村的采煤方式

在很多村庄下,有大量的煤矿资源,这些煤矿资源不易被开采,这样就造成了浪费,不利于矿井的生产,现在,可以采用不迁村的方法对村庄下的煤矿进行开采,可以采用条带开采或者填充开采的方法。条带开采的方法指的是在煤矿开采基础工艺的指导下,运用条带起到间隔的作用,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地面发生沉降,能够开采出更多的煤矿,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采出率不高,而且会浪费大量的煤矿资源,没有较高的生产效益。在运用填充开采的时候,是在采空区填充大量的实物,将煤矿运用实物置换出来,从而能够避免煤矿在开采的过程中发生地面沉降的问题,从而能够提高煤矿开采的效果。

2.2煤矿填充开采的工艺

现在,在对煤矿开采的过程中,一般采用的是水砂填充开采和膏体填充开采的方法

2.2.1水砂填充开采

这种方法在填充开采中经常被使用,而且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但是,水砂填充技术使用的流程比较复杂,而且不能运用机械,所以,这种开采方式的成本比较高,而且不能得到较高的效益。

2.2.2膏体填充开采

这种开采方式是借鉴了水砂开采技术演变而来的,其克服了水砂开采技术的不足,这项技术是将矿井周围的废弃物,如粉煤灰、工业炉渣等混合起来,制作成膏状的物体,通过一定的压力,然后运用管道将其运送到井下,能够将采空区进行填充。膏体填充要根据井下的条件,进行不同程度的填充,因此可以分为全部填充、部分填充等。在选用粉煤灰等材料的时候,要确保这些材料的颗粒不能过大,如果材料过大,就应该进行处理,膏体填充物是由不同的成分构成的,要经过准确地配置后,才能确保膏体的流动性完好。

篇7

煤矿爆破是煤矿开采的重要环节,一旦发生爆破安全事故会造成较大的矿山设备设施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和环境破坏,危害较大。近年来,煤矿事故频发,爆破安全是其中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爆破前事故、拒爆、炮烟熏人、爆破崩倒支架等方面,在深刻分析事故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煤矿爆破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和方法。

2 爆破前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

2.1 爆炸的原因

(1)漏电。爆破电源以外的电流可能会提前引爆炸药,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例如:当矿山电器设备线路漏电时,通过导电导体将电流传递给雷管脚线时,容易发生提前引爆事故。(2)引爆脚线与220V 或者 380V 交流电源接触,且有其他接地时,容易发生提前引爆事故。(3)当雷管受到热源影响或压力影响时,容易发生提前引爆事故。(4)附近炮眼爆破的触发,可能会导致提前引爆事故。

2.2 预防措施

预防爆破前事故的发生,应该以预防为主。(1)加强对煤矿井下照明电源线路、动力电源电路的检查,杜绝有漏电、短路等现象的发生,尤其关注线路接头和弯曲扭结处。(2)加强对爆破电路的检查,防止有短路、意外接地等现象。(3)雷管和炸药的存贮、运输、安装过程中,保证环境的安全可靠,避免出现热源影响、压力影响、附近炮眼爆破影响,从而防止提前引爆事故。

3 拒爆的原因、预防及处理

3.1 拒爆的原因

(1)炸药过期、炸药受潮,炸药质量有问题,容易产生拒爆。(2)雷管断连、受潮、雷管自身质量问题,可能产生拒爆。(3)引爆电流过小,不足以引爆电雷管。(4)爆破电路出现断路或短路,造成拒爆。(5)安装的电雷管数量超过发爆器的引爆能力范围。

3.2 拒爆的预防

(1)加强炸药和雷管的采购管理,保证产品质量合格,性能优良。(2)规范炸药和雷管的存储管理,防止炸药和雷管受潮。(3)选用合适的发爆器,使用前检查好发爆器的性能,尤其是引爆电流大小和引爆数。检查电池电量时,坚决禁止使用短接接线柱的方式检查电量,电量不足时要及时更换电池。(4)加强炸药和雷管、发爆器的运输管理,防止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潮湿等现象造成变质、变性。(5)在爆破线路连接后,全面检查爆破线路,防止出现断路及短路,尤其是要坚决杜绝错连。

3.3 处理拒爆必须遵守的有关规定

在处理拒爆时,要有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并当班当时及时处理完毕。如若未处理完,应该在交接班时将拒爆处理工作详细交接清楚。如果是引爆线路问题,可以重新排线后安排起爆,或者在距离炮眼至少 0.3 米外在与拒爆炮眼平行的位置处重新打眼、装药、引爆。坚决禁止用镐、钻等工作将拒爆炮眼内的炸药和雷管取出。在拒爆处理结束之前,在爆炸影响区域内不允许与处理拒爆无关的人员进行任何与处理拒爆无关的活动。

4 炮烟熏人的原因及预防

4.1 炮烟熏人的原因

(1)掘进工作面爆破后,炮烟还没有彻底排净,人员就进入井下工作,容易发生炮烟熏人事故。(2)通风系统不良,因通风问题容易造成炮烟熏人事故。(3)因炸药质量问题,引起炸药燃烧速度缓慢,造成燃烧不充分,产生的一氧化碳过多,会导致炮烟熏人事故。(4)回风道距离引爆处位置过近,引爆后人员撤离来不及,容易造成炮烟熏人事故。(5)长距离单孔掘进工作面爆破后,炮烟长时间浮游在巷道中,容易造成炮烟熏人事故。

4.2 炮烟熏人的预防

(1)爆破后,等待炮烟有彻底排净,人员才可以进入井下工作。(2)加强炸药采购、存储、运输管理,避免爆破使用变质、变性炸药。(3)控制好爆破药量、爆破点距离回风道距离。(4)坚强通风系统检查和改造,保障通风良好。(5)爆破工人通过高浓度炮烟区域时,要迅速撤离现场,并用湿毛巾堵住口鼻,防止出现炮烟熏人。

5 爆破崩倒支架的原因及预防

5.1 爆破崩倒支架的原因

(1)支架架设质量问题,容易造成爆破崩倒支架事故。(2)炮眼排列方式与煤层硬度不适应,有大快煤崩出,容易造成爆破崩倒支架事故。(3)炮眼角度偏斜,炮眼浅,装药过多,炮泥少,容易造成爆破崩倒支架事故。

5.2 爆破崩倒支架的预防

(1)在爆破前,要检查好支架的位置和质量,要进行有必要的排险加固。(2)掘进工作面要选择合理的炮眼的布置,炮眼角度、个数等参数要合理选定。(3)掘进工作面要严格按照爆破图表打眼、装药、封泥,掏槽深度要保证。

6 爆破造成冒顶的原因及预防

6.1 造成冒顶的原因

(1) 采掘工作面顶眼的眼底距顶板距离太小或打入了顶板内。(2)采掘工作面遇到有地质构造,顶板松软破碎,未采取少装药放小炮的办法。(3)顶眼装药量过大。(4)一次爆破炮眼数超过规定。空顶面积大,支架又未能及时跟上;或者一炮一放时,未执行崩倒即扶的规定。(5)炮眼的角度不合适,爆破时崩倒支柱。造成大面积空顶,支架又不及时跟上。(6)全部陷落回采工作面老顶未冒,煤帮顶板出现大的裂缝,直接顶板爆破时,撤打放顶支柱时间、顺序和距离不合理。

6.2 冒顶的预防

靠近煤层顶板的炮眼眼底要与顶板离开 0.2- 0.3m的距离。按规定的炮眼布置、角度、装药量、一次爆破量进行作业,防止崩倒支架、形成过大的空顶面积和空顶距。

结束语

煤矿爆破是煤矿开采的重要环节,一旦发生爆破安全事故会造成较大经济影响、社会影响、环境影响。预防煤矿爆破事故的发生,应该以预防为主。

参考文献:

[1]张茂生. 煤矿采掘过程中工作面爆破安全技术分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16:114-115.

[2]张晓赟. 煤矿井下采掘爆破安全起爆可靠性分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13:122-124.

篇8

现代化技术给生产带来了很多的技术提升,为企业生产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发展空间。现代化技术的不断改进,在煤矿生产中也带来了一定的效益。煤矿作业是一项危险系数较高的行业,煤矿的安全问题就成为重中之重,现代化的技术能够为煤矿的安全提供一定的保证,技术的提高带动了安全系数的提升。现代技术作为基础,煤矿效益有了很大的提升,采煤技术融入现代的技术,就能够达到高效的生产,有较高的稳定性能,也能够为企业做出更大的效益。

1.1煤矿的安全技术

煤矿的安全是不容忽视的。在早期的煤矿产业中,安全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即使是现在煤矿产业也是一项高危险性的工作,但是煤矿产业的效益却也是巨大的。因此,煤矿产业的安全技术就是企业提高效益的关键,安全技术如果能够做好,那么企业的效益也会得到最大化。反之,如果安全技术不好,那么企业的效益就会受到损失,甚至是破产。安全技术在观念上要警钟长鸣,需要反复地强调。落实到行动上就更应该重视,需要谨慎、认真。

1.2煤矿安全的管理

安全问题需要有计划、有方向地进行。安全问题只靠重视是不够的,更需要有计划、有规范的实施。安全和生产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管理安全技术时,需要每一个工作人员的重视,时刻明白安全的重要性,通过不同的措施和手段进行教育,引导他们对安全的认识度,确保每位人员都能够对安全有一定的重视,这样才能进行统一有效的工作,避免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提高安全效率。

2安全生产技术

安全生产需要每个工作人员的重视,安全是煤矿生产中最为重要的问题,随时随地,安全都是煤矿生产中的第一位,也是占首要地位的问题。而安全的问题需要每个工作人员都参与其中,因为这与每个人的生命安全都息息相关,不可分割。有了安全生产,才能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发展。因此,安全的重视度也成为生产中的一个环节,安全生产技术能够带动企业多方面的发展。

2.1安全问题

煤矿生产中,安全是首位,在安全问题上需要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参与其中,所以对工作人员的安全认识度,一定要进行培训。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必须创立一个管理的体系,针对安全问题进行一定的讲解,让工作人员针对安全问题进行学习,避免像某些企业对安全问题的忽视,进而导致企业出现重大的安全事故。煤矿的事故的出现都是对安全问题的忽视,管理人员只重视利益而忽视安全。只有安全生产才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才能够使煤矿生产水平得到提高,降低或消除煤矿生产中带来的伤亡率。

2.2安全的管理

安全的问题只有个人的重视是不够的,为了让工作人员有足够的认识,推荐企业创立一个健全完善的机制,能够确保安全生产,这样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收获效益。建立健全的机制能够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确保安全生产的进行,让每个工作人员都认识到生产中的安全重要性,体会到安全生产所能够带来的效益,学会保护自身的安全,确保个人的生命有一定的保障。这样的学习才能够对安全问题有一定的了解,尽最大的努力避免事故的发生,减低企业的损失,减少人员的伤亡率,确保煤矿能够安全生产,严格的管理机制,能够高效系统地进行规范生产。

篇9

2培训教师管理及确定

煤矿安全培训虽然是一种在职教育学习,但其教学成果以及学员学习效率都符合学校教学规律,在全日制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管理,是学校教务部门最为主要的工作之一,是整个学校运行和发展的根本,所以在煤矿安全应急培训中,对于其讲师的管理尤为重要,要从前期的培训教师的选择,到中期的教师监督管理,以及教务人员的教学组织实施,到后期的教学质量的评价。煤矿安全应急培训的教师确定,必须要针对煤矿企业生产的全过程进行识别,即各个工作程序和内容的分析识别,确定哪个工作环节更需要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在识别过程中还需要把我国煤矿相关安全法律法规以及目前煤矿安全监察的动态和现实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问题相结合。并且煤矿安全培训要积极响应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政策,以及最新的劳动保护规定,这样既能结合煤矿企业实际的安全培训要求,又能把相关培训政策性指导内容进行前期的预判分析。由于煤矿安全培训人员的结构差异性,对于煤矿安全培训的对象进行差异化需求分析。并且把煤矿安全培训的个体和组织相结合,以识别整个煤矿企业的安全培训需求。

3煤矿安全应急培训质量评价方法

煤矿安全培训质量的评价,在整个煤矿安全培训环节中流程中是比较重要的,它是进行培训效果评价的有效手段,也是进行后期煤矿安全培训项目改正提高的措施之一。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价方法,目前有多种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一定的特征,所表征的优势可能有一定的差别。根据煤矿安全应急培训班的特点,主要通过3种方式对其进行教学质量的评价分析:(1)教学效果的测量与评价。这是从学生的成绩上,用量化的方式,来反映教学效果的优劣,任何一种模式的教学,都可通过此法进行定量评价。这种教学质量的评价目前在各个层次的教学过程中应用比较广泛。主要是根据学生的成绩来进行量化比较,对于煤矿应急管理培训教学成绩的量化,要根据培训教学的特点,设置适合的考核和考试方法,主要以答辩和编制相应应急预案,最后也可以进行相应课程成绩考试来综合量化处理。(2)教学问卷调查评价。教学问卷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也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教学评价方法之一,对于教学问卷的评价,必须进行侧重点的问卷设计,然后设定目标值,然后对目标值进行统计分析以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分析。(3)教学质量模糊综合评价。首先对于煤矿安全培训的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其影响因素中可以对它们进行分类,一般将它们分为2类,一类为重要影响因素,另一类为次要影响因素。其中教学计划、师质力量、过程控制等都属于煤矿安全培训质量影响的重要因素。次要因素主要包括培训需求、教学时间、学员意见等。在此分析基础上,并通过一定的数学评价分析理论,建立煤矿安全培训质量评价体系。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评价因素是对煤矿安全培训质量的综合评价集合。可以把相应的指标进行集合化处理,如教学条件、教学计划、过程控制、培训效果方面,可以运用数学集表示为:U={U}1U2U3U4(1)第二层次指标表示为:Ui={u}i1ui2⋯uij(2)评语集相当于非线性问题的目标集,即把相应的指标和结果进行对应处理,可以运用智能计算方法建立相应的评价集合模型,评语集为:V={V}1V2V3V4={优良好中及格差}(3)确定权重集一级指标的权重集为:W={W}1W2W3W4(4)二级指标的权重集为:Wi={W}i1Wi2⋯Wij(5)对于煤矿安全培训质量评价,进行不同的指标进行评价分析,其最后所得的评价结果是有差异的,这就需要研究各个指标对煤矿安全培训影响的强弱,即各个指标的影响权重问题。只有对各个评价指标进行权重处理,这样才能使得各个指标的评价趋于合理化,得到因素对评语集的隶属向量:Si=Wi∙Rj=[w]i1wi2⋯wijæèççöø÷÷r11…r1n⋮⋱⋮rm1⋯rmn(6)由模糊向量单值化可以求的评价结论:A=W•S(7)为了方便进行煤矿安全培训质量的评价分析,

4煤矿应急培训教学管理体系

对于煤矿企业内部的培训中心,其应该根据煤矿企业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国家煤矿安全监察行政机构的政策动向,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具体的培训计划要按照企业发展的规划以及企业人员结构的特征和相关企业职工考核制度进行培训计划的制定。作为企业的安全培训机构,其要对整个煤矿企业的安全培训和安全生产负有一定的责任,必须要进行责任化管理,只有进行了责任化管理,才能够促使企业的培训机构加强相应的工作。并且企业的培训机构要在企业的年度开始就制定好本年度的培训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调整变化。对于煤矿企业培训中心所制定的培训计划,应该包括培训教学大纲、培训教学计划、培训的时间安排、培训的手段以及相应的教学资源都应该进行明确化。对于培训计划的时间,可以进行中长期的培训计划的制定。(1)煤矿安全培训中心长期培训计划的制定,长期发展计划的制定是培训机构按照所属矿山企业发展规划要求制定的,长期的培训计划其时间跨度一般较大,大部分是按照单位为年的时间进行的培训计划的制定。对于时间的长短,也需要着重考虑。因为如果时间过短就失去了长期培训计划制定的意义,而如果制定的时间过长,那么在长时间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变化,这些变化也许不能够合理地去预测,这样也会给制定的培训计划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错误。(2)煤矿安全培训中心中期培训计划,中期培训计划一般是指年度计划的制定,即整个年度内的培训计划的制定,它的制定需要在长期计划的前提下进行制定,即它要符合长期的培训计划要求。并且制定的中期培训计划要结合企业年度发展规划或者发展目标,并且要考虑短期的培训计划的要求,使得中期培训计划衔接长期和短期计划。(3)煤炭培训机构短期培训计划的制定,对于煤矿企业短期的培训计划的制定,主要考虑煤矿企业短期内的人员结构变化以及国家煤矿主管部门对煤矿相关政策的动向,以及近期相关国家法律法规或者国家新的标准颁布实施的情况,尤其是国家标准规范的实施,在实施前需要进行相关培训,这样能够有效地贯彻和落实煤矿企业的实施国家标准规范的能力。对于编制培训计划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编制:(1)首先在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内容时,先要考虑的是煤矿企业自身的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然后对企业本身的人员结构的发展,以及技术水平的现状等都进行相应的调查研究,然后再制定具体的内容,在确定内容后,就需要制定相应培训内容后的培训目标,进行培训的目标要明确,这样才能进行高效的煤矿安全培训,并制定相应的目标考核机制,进行合理化的考核。(2)在制定培训内容时还需确定培训对象,以及和它对应的培训具体内容要求。培训对象要和培训内容相结合进行考虑,这需要对本矿山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和技术发展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才能够进行确定。培训对象确定后,就要根据确定的培训内容确定培训的时间安排,时间的长短要根据培训内容和培训对象的认知能力进行确定,而具体在那个时间段进行培训,需要考虑煤矿企业自身的生产需求,因为煤矿企业培训最好在不影响煤矿企业生产的前提下进行,如果影响到煤矿企业的生产,那么也需要把这种影响降低到最低。(3)对培训教学人员的选择也是进行培训计划制定的重要内容,首先要根据培训的具体内容选择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有一些培训内容,如理论性较强的工程技术课程可以选择外聘科研院所的科研工程技术人员,而操作性比较强的培训内容可以选择本企业内部工作人员进行教学工作,而像其他一些国家规范和标准的培训可以选择行政机构或者高校教师进行宣贯国家标准。对于企业内部的培训中心在进行培训计划时也需要考虑培训场所的问题,目前大部分煤矿企业的培训中心都有固定的教学地点。(4)对于制定的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及目标,需要通过采取一定的手段进行监控,因为在职培训所涉及到的学员不能全日制地进行学习,所以在控制过程中首先需要制定的是相关人员的出勤率,对于出勤率可以采取相应的检查和考核制度。对于培训计划实施过程中也需要进行相应的监督管理,在整个过程中进行监督管理是培训机构教务人员的主要工作之一。在进行培训计划制定过程中,还需要制定相应的评估或评价制度,只有建立相应的评价和评估制度,才能够有效保证整个培训项目的质量和目标的实现。煤矿培训项目的实施是培训机构的重要工作,整个培训机构的各个部门都需要协同工作。在培训项目实施阶段就是要按照前期制定的培训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培训工作。在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按照整个培训项目的监督和评估方法,进行有效的全过程控制管理。在我国煤矿安全监察行政机构所属部门中也有相应的煤矿安全培训机构,有的培训机构还承担对所监察的辖区内煤矿企业的安全培训中心进行监管和管理,那么此类培训机构的培训计划的制定需要和煤矿安全监察行政机构的工作动向相结合,并时刻对煤矿企业所需要的培训要求进行调查,以制定符合市场规律的培训项目计划。由于煤矿从业人员的结构差异性,即煤矿管理人员和普通生产管理人员以及一线的采掘工人,并且由于煤矿行业的特殊性,需要有一定数量的特种工作人员。所以不同结构层次的人员对于安全培训的需要,和需要培训的内容以及其认知能力都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再制定教学计划和培训大纲以及考核标准时都需要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进行合理的确定。由于煤矿生产企业属于高危行业,所以国家安全生产监察部门对从事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有资格证书的培训内容,如矿长资格证、总工资格证等资格培训项目。对于煤矿的特种工人,也有相应的资格证书培训,如采煤机司机证书、爆破工资格证书等。

参考文献:

[1]程伟,柏建彪.松软厚煤层巷道围岩稳定原理与控制技术研究[J].煤炭科技,2010(2):4-6.

篇10

一、矿井通风系统安全预评价

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对通风系统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事故后果进行安全性分析评价。

1、预先危险性分析法

预先危险性分析是在进行某项工程活动(包括设计、施工、生产、维修等)之前,对项目存在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类别、分布)出现条件和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宏观、概略分析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其主要目的是:

①在系统设计审查阶段,或在某项活动之前,大体识别系统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

②鉴别产生危险的原因。

③预测危险出现可能对系统造成的影响。

④判定已识别的危险性等级,提出相应的消除或控制危险性的措施。

2、预先危险性分析程序和内容

①通过经验判断、技术诊断或其它方法调查确定危险源,对所需分析系统的生产目的、物料、装置及设备、工艺过程、操作条件以及周围环境等进行充分详细的了解。

②根据过去的经验教训及同类行业生产中发生的事故(或灾害)情况,对系统的影响、损坏程度,类比判断所要分析的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查找能够造成系统故障、物质损失和人员伤害的危险性,分析事故(或灾害)的可能类型。

③对确定的危险源分类,制成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④转化条件,即研究危险因素转变为危险状态的触发条件和危险状态转变为事故(或灾害)的必要条件,并进一步寻求对策措施,检验对策措施的有效性。

⑤进行危险性分级,排列出重点和轻、重、缓、急次序,以便处理。

⑥制定事故(或灾害)的预防性对策措施。

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进行煤矿通风系统安全性评价详见下表。

根据煤矿的生产系统和生产工艺特点,辨识出本系统的主要危险源的位置及其危险有害因素和事故故障类型,通过上述评价分析,14项主要危险源中危险性等级为Ⅳ级的8项,危险性等级为Ⅲ级的有3项,危险性等级为Ⅱ级的有3项,说明通风系统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点之一。

二、 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对策措施

根据上述对矿井通风系统预先危险性分析,预测危险出现可能对系统造成的影响,判定已识别的危险性等级,提出相应的消除或控制危险性的对策措施如下:

1、要有足够的通风能力,保证有效通风

① 矿井应有足够的通风能力,满足各个用风地点的风量要求,严禁超通风能力生产。在设计时矿井需要风量计算应根据《规程》和《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94)的规定要求进行合理取值和设计,科学确定矿井通风井巷经济断面,控制矿井的通风费用。矿井主要通风机应选择高效防爆节能型的矿用通风机,且按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安装使用保养和性能检测。

② 按规定进行通风网络解算,预测风量分配和阻力分布,合理进行通风机的选型。设计的矿井通风等积孔小于1.0m2时,应考虑采取减阻措施。投产前必须进行一次通风阻力测定,以后每3年至少进行一次。

③ 经常检查矿井供风量、漏风量大小及其漏风分布情况,使矿井的有效风量率和外部漏风率均控制在矿井通风质量标准规定的范围内。

④ 在设计过程应充分考虑自然风压的影响,并根据气候条件的变化情况及时调节主要通风机工况,以保证主要通风机高效运行。同时,主要通风机应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每5年进行一次通风机性能测试。

⑤ 生产布局合理,加强回风巷维护和通风构筑物保护措施,减少通风阻力,使通风系统处于最佳状态。矿井初期与后期通风系统转换应采取有效的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2、要有稳定的通风网络结构,保证风流稳定

① 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应采用独立通风。如果确因条件限制布置独立通风有困难需串联通风时,一定要按《规程》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执行,以保证风流质量和防止发生事故时灾害烟流危及下风侧工作面或绞车房等机电硐室。

② 在布置通风系统时要尽量避免和减少角联风道,特别是采煤工作面不允许布置在角联风道上,以保证风流的稳定。对存在角联通风的巷道必须采取有效的风流稳定控制措施。

③ 矿井不应多水平同时开采。机电硐室应独立通风,且风量符合要求。井下火药库应有单独的进风道,回风必须直接引入矿井主要回风道或独立回风,且保证有足够的新鲜风流。

3、要有可靠的通风设施和装备,保证正常通风时期有效控制风流并符合抗灾救灾能力的要求

① 根据矿井通风网络的布置与结构,合理布置通风设施和通风构筑物,且尽量做到数量少位置正确和质量可靠。风门的结构应牢固耐用,质量符合有关要求,设置的位置应避开有漏风的区域(如采空区、封闭区、巷道围岩破碎带等)和车辆与人员频繁通过的地点。实现有效控制风流、减少漏风和风流短路,保证通风的稳定性。

② 矿井要有完善的反风装置。主要通风机的反风装置和通风系统中的反风门等设施必须是完整无缺、动作灵活可靠,以保证发生事故时正确控制灾变风流而有效控制灾情。

③ 风硐必须按规定安装防爆门。

4、建立完善的矿井通风管理制度和通风管理机构,并配足人员。严格执行井下动火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批制度。局部通风机专人管理,制定专项措施,保证工作面的风量风速满足要求;对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按规定进行监测。

篇11

虽然,我国煤炭企业在煤炭的生产地都贴有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条幅,同样他们也对这个口号喊了好长的时间,但是在现实的煤炭开采过程中,有很多的煤炭企业还是不把安全目标放在首要的位置。大多数的煤炭企业还是对安全生产不够重视,他们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在煤炭的生产过程中,绞尽脑汁的想如何扩大生产、如何增加利益,他们往往把安全生产忘在脑后。而且,在发生煤炭安全事故的时候,人们都是追究安全负责人的责任,对其进行处罚和法律方面的教育,而不是静下心来思考发生事故的原因,以及平时的安全措施,企业管理者对安全的重视情况等种种原因,这样,就不能找到具体的原因,防止以后再发生这样的问题。

1.2煤炭企业安全管理机制不完善

我国大多数的煤炭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做得不够到位。他们几乎都缺少整体的规划把握,根据自身企业的规模和实际情况来制定适合本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即使有些煤炭企业设立了一些安全管理制度,但是这些制度不够完善,没有真正的落实到每一个员工身上。而且,许多煤炭企业的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如同虚设,没有起到一定的作用。这些安全管理机构的内部分工不明确,结构设置不合理,经常出现机构重叠等现象,一个事情由好多个人来完成,这样就严重浪费人员,他们的权利分工不明确,这样,当出现安全事故的时候,大家相互推卸责任,如果煤炭企业一直处在这样的安全管理条件下,安全目标不能达到要求,而且不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对社会的和谐也产生了一些影响。

1.3员工的安全技术能力不过关

因为煤炭开采这个行业,大多数员工的主要工作场所、工作地点就是在地下作业,这就充分的表明这些工作人员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生命危险。所以,这就对员工面对危险时的随机应变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煤炭企业员工的这种随机应变能力不合格,而且其安全技术能力也有很多的欠缺。大多数煤炭企业的员工没有受过正规的安全技术培训。许多煤炭企业的安全培训机构也是如同虚设,没有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即使有很多的煤炭企业对员工进行安全方面的培训,也只是简单的对他们进行讲解,而没有让他们具体的实战,忽略了知识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2解决煤炭安全目标管理问题的策略

2.1革新煤炭企业安全管理观念

要想真正的让我国煤炭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企业的安全文化方面的建设,积极地改革创新煤炭企业的安全管理的理念。我们都知道,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逐步渗入到我们的一言一行中,只有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才能深化每一个煤炭管理者的安全意识、安全观念。而且我国的煤炭企业应该加强与其他国家煤炭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进行沟通交流,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把国外先进的文化运用到我国的煤炭建设中来,只有更新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的理念,大力发展安全文化建设,才能让煤炭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2.2完善煤炭企业安全管理机制

现在大多数的煤炭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就导致出现了很多安全方面的问题。所以,煤炭企业应该加强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每个公司应该根据该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目标,矿长作为目标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应该结合上年度的安全目标完成情况制定本年度的目标及实施方案。煤炭企业应该建立分级管理的管理系统,及时的清理补充安全管理制度,让每一个职位分工明确,将安全管理指标进行分解,将指标落实在每一个环节、每一名工作人员的身上。做到任何事情有人负责、任何事情有规章制度可以查找。

2.3提高员工的安全技术能力安全培训

煤炭员工的安全培训是安全生产的必要前提。无论是煤炭企业的领导,还是煤炭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应该充分的意识到安全培训的重要性。所以,煤炭企业对员工的安全培训不应该仅仅趋于形式,而应该真正的落实施行。煤炭企业应该定期的对员工进行培训,不仅仅是思想方面、文化方面的培训,还应该增加具体的实战。经过培训后,煤炭企业还要对员工进行考核,考核成绩不合格者继续进行学习。煤炭企业也应该模拟煤炭发生实验,考验员工的随机应变的能力。在技术方面,煤炭企业应该聘请专家对他们进行详细的指导与讲解,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采取正确的方法生产。

篇12

中图分类号:X9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1-0111-02

对于煤矿的开采来说,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安全问题,若安全无法保障,那么煤矿的开采也就无法顺利进行,煤矿业的发展也会因此受到阻碍,进而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我国在煤矿开采问题上向来是非常重视的,但是由于煤矿开采业地下作业的特殊性,导致各种矿难事故频频发生,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煤矿业的发展都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本文就从煤矿采矿事故发生的原因入手,对相应的事故防范及安全管理措施进行探讨。

1 导致采矿事故发生的原因

1.1 安全意识不强

在我国某些地区的煤矿开采企业中,管理者并没有真正地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问题在采矿作业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没有将安全作为众多生产因素的首位,一旦发生效益、安全与生产间的矛盾时,首先确保的是效益与生产,而不是安全,甚至有时候会故意以牺牲安全为代价,来换取效益与生产。某些单位在采掘工作中经常出现瓦斯超限、风量不足情况,却不对这种情况进行治理,仍旧进行高强度生产,最终导致矿难发生。如2013年5月发生在泸县的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其原因就是事故公司在无风、瓦斯超限状态下仍进行生产,该矿难造成28人死亡,18人受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747万。

1.2 管理松懈

在大多数采矿作业现场都存在着管理松懈的问题。很多管理人员都不重视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对矿井下的具体工作情况不了解,即使迫于上级压力进行安全管理工作的整顿,一般也只限于矿上管理,对于矿井下的安全状态仍旧不放在心上。很多单位的现场监督管理工作都很敷衍,以致存在违章作业、指挥等现象。如2005年山西屯兰导致73人死亡的重大井下瓦斯爆炸事故,就是由管理松懈导致的。

1.3 缺乏安全培训

从煤矿采矿安全事故频发与管理松懈等问题来看,我们不难看出在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方面的缺失。在各种矿难中的受害主体就是时刻位于生产一线的工作人员,当然他们同时也是许多事故的直接责任者。经调查显示,处在煤矿开采一线的从业人员,超过80%都是农民协议工,这些人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由文化基础差导致的安全知识与措施方面的缺乏,他们甚至不具备最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特别是从农民工中选出的现场管理人员,他们自觉执行能力差、对相关规程不了解,并且不具备应变灾害的能力。

1.4 相关管理机制不健全

在安全管理机制方面其实是分为外部与内部两方面的。外部方面,主要指的是国家在煤矿开采方面的相关制度与条例的不健全,其中仍旧存在许多漏洞,某些地方管理部门可以利用这些漏洞,向存在安全隐患的小煤矿提供地方性保护,而那些违反法律法规的小煤矿,只需要花些钱就能够避免处罚,而且在惩处方面的手段仅限于罚款或整改等,不具有强大的威慑力。而内部方面则是指的各个煤矿开采企业自身管理条例的不健全,由于对安全管理的不重视,很多采煤企业不但没有严格地进行安全管理,更是连相关的安全条例都没有,工人们即使想要保护自身及矿井的安全,也不知该如何去做。

2 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措施

2.1 加强思想转变

思想决定行为,只有加强思想理念上的转变,强化对安全风险的认识,才能为煤矿采矿作业的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措施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煤矿安全管理的重点就在于工作人员的现场管理,所以,对主管管理工作的员工进行安全意识的强化教育,让其对采矿风险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样对改善现场安全管理来说是非常有利的。此外,我们还要对企业的安全和效益方面进行平衡指导,要明确安全生产的主导地位,要清楚地认识到没有安全,煤矿采矿业也就不会获得良好的效益。

2.2 完善相关制度

在监管与责任制度方面,我们要从外部与内部两方面入手。在内,我们要建立起明确的责任制度,将煤矿的安全开采与生产工作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从细微处出成绩。在外,要建立起完善的监管体制,要由中央部门对相关企业进行垂直管理,同时在地方上,也要将管理和监督区分开,要有专门的监督机构,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一定的社会监督力量。在煤矿的安全工作方面,务必要做到透明、公开,要对社会进行曝光,要将社会的监督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

2.3 提高人员素质

要想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性,首先要进行的就是安全教育工作,我们要明确安全教育在安全生产中的基础地位,要将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当作安全生产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提高员工对安全技术的掌握程度,强化安全知识、安全技术以及安全措施的相关培训。进行安全生产的主体就是这些工作人员,只有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工作团队,才能为煤矿的开采与生产提供基本保障。而在培训过程中,我们主要抓的有这样三点:第一,全面强化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能力。第二,将重点放在班组长业务的培训上,提高班、组长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第三,对员工进行技能强化培训,使员工的自我保护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地提高,工作团队的培养要向着专业技能与实践经验并重的方向努力。

2.4 加大投资力度

要想推动煤矿企业的生产安全化进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科学技术。只有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才能真正实现生产管理的安全化。此外,我们还要在生产作业中积极地推广各种新型装备和技术,对采矿作业环境进行优化,这样能够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要想保证企业的效益能够不断地提高,要想确保事故的低发生率,就需要不断的提高装备水平、技术水平,要实现煤矿生产的安全化、信息化、自动化,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高效的安全管理系统。同时在一些基础设施上也要下大功夫,努力提高煤矿在开采、生产、运输等整个作业过程中的防灾、抗灾能力。而要实现上述这些措施,最需要的就是大量的资金投入,只要投资有了保障,那么整个煤矿的安全性也就有了保障。

3 结语

综上所述,导致煤矿开采事故频频发生的原因有许多,但归结起来不外乎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两种,如何从安全管理方面来防范事故的发生成为煤矿开采从业者目前所必须思考的问题。为了能够有效地避免矿难及各种事故的发生,就需要相关企业从日常的管理入手,做好各种防范措施,认真地进行安全隐患的排查,争取从根源上消灭安全隐患,避免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 刘于平.煤矿采矿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分析[J].能源与节能,2012,(11).

篇13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经过长期开采,总量急剧减少,逐渐进入深井作业阶段,加之受多种客观因素影响,煤矿开采中新技术的应用仍然存在较大局限性,煤矿事故频发,如矿井坍塌、渗水以及瓦斯爆炸等事故,在不同程度上危及着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基于此,就需要应用更先进的采矿技术,提高煤矿开采效率,保证煤炭开采生产活动安全进行,为煤矿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1煤矿采矿技术类型

就当前煤矿采矿技术来看,实践生产活动中主要采用以下两种采矿技术。

1.1深井开采技术

深井开采技术主要是应我国煤炭资源总量急剧减少,逐渐进入深井作业而产生的一种采矿技术,这种技术更适合应用在抗压力低、地热危害大的区域,环境适应性较强,在应用此种技术之前,首先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解决瓦斯、和煤尘等灾害,以保障煤矿开采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1]。由于深井作业特性,煤矿中存在大量的瓦斯,仅靠通风工作无法有效解决,所以在应用深井开采技术时,应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提出解决对策,选择合理的采矿技术,此外,还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诸如支护技术、支护装备和深井巷道等,这些问题同样需要予以重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煤矿生产安全。

1.2充填开采技术

充填开采技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开采技术,主要是应用在建筑物下方、铁路下方和公路下方等,在实际应用充填开采技术时,应该做好对采空区域的充填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开采安全,降低作业面压力,提升煤矿开采效率,如图1。与此同时,在应用充填开采技术同时,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进行地质勘察,探究地表下陷规律和岩层运动情况,了解地下水位情况,确定建筑物、地表开采的相关参数[2]。在充填开采技术大量实践应用中,尽管取得了一定客观成效,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着土地复垦、工艺参数以及开采沉陷控制等种种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和完善。

2煤矿采矿技术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规章制度不完善

煤矿采矿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不仅要起到提升开采效率,确保采矿活动安全,还需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指导和促进工作。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由于规章制度的缺乏,使煤矿企业的管理工作存在局限性,工作敷衍了事,安全意识不高,诸如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不健全,专业管理人员匮乏,素质偏低;采矿活动存在无度开挖现象,生产活动存在违规现象;部分煤矿企业存在偷税、漏税问题,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导致采矿事故时有发生,这不仅损害了国家利益,还影响了企业的信誉度和影响力。基于上述种种现象,填充开采技术和深井开采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缺少合理的规章制度依据,技术原有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尤其是在填充开采技术应用中,很多施工单位对于填充工作的重视不高,填充不及时或者不充分的现象时有发生,同煤炭开采作业未能同步进行,导致上层压力过大,缺少足够的支撑出现坍塌事故。

2.2专业技术人才不足

煤矿开采中,为了确保开采安全,就需要开采人员具备高水平的专业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煤矿开采需求。但是就当前多数煤矿开采现状来看,存在不同程度上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的问题,企业内部职工素质水平偏低,专业知识基础不牢固,很多先进的采矿技术难以应用到实际生产中,难以保证煤矿开采活动有序开展。在运用深井开采技术和填充开采技术时,认知水平偏低,未能将煤炭开采技术标准化、规范化实施,技术相配套的安全防护工作没有落实到实处,给生产埋下安全隐患。

2.3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高

很多企业管理人员由于过于重视眼前的利益,忽视长远的发展效益,不愿意将更多资金投入到先进设备和技术引进上,即使应用的是前沿煤矿开采技术,但对技术认知和了解不足,忽视填充工作的重要性高,出现填充不及时或者不充分的现象,未能与煤炭开采作业同步进行,导致顶板压力过大出现坍塌事故。

3确保煤矿安全和采矿技术发展的应对策略

3.1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

要健全和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结合企业经营规模和工作目标,促使管理人员能够更加充分的了解自身工作职责,严格遵循规章制度开展工作,将任务目标落实到实处,营造良好的工作气氛。只有这样,在应用深井开采技术和填充开采技术时,有章可循,落实配套安全措施。

3.2提高煤矿企业员工综合素质的培训

煤矿企业应该提高对技术人员培养重视程度,定期组织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安全责任意识,积极推行激励制度,以此来调动基层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严格遵循开采要求作业,保证生产安全。

3.3加强技术创新

政府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鼓励企业对采矿技术创新和完善,只有不断创新研发新的采矿技术,才能有效提高采矿效率,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但是若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很容易造成企业资金链崩溃,因此,政府可以为企业技术研发和创新提供补贴保障,承担一定的风险,激发煤矿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4结论

煤矿企业作为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安全生产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为了谋求长远发展,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应注重引进新的采矿技术,在政府的引导下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将新技术应用在煤矿开采中,提升采矿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小明.煤矿安全与采矿技术应用问题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4(27):88-8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