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3 15:36:2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知识管理的过程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企业持续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技术创新,在技术创新全过程中,始终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技术创新的必然发展趋势。
一、知识及知识管理
知识是通过学习或经验获得的事实、选择、思想、理论、原理和模型等,知识所构成的框架可以不断的吸收新的经验和信息。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可以用语言表达清楚,并且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递的知识,隐性知识是源于个人信仰,洞察力和价值观的长期经验积累或难以言传的技能的提升。知识管理是确定、收集、传播和共享组织中的知识,包括知识的管理和运用知识的管理,创造、获取和使用知识以增强组织的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活动。
(一)技术创新过程
技术创新是把研发技术、研发成果用于商业化的过程,是始于研究开发而终于市场实现的过程。技术创新的过程模型经历了技术推动型、需求拉动型和联接模型,分别从研究开发、市场需求及其二者的结合来研究技术创新过程推动力。
(二)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技术创新过程
无论哪一种的技术创新过程模型,都是将知识、技能和物质转化成顾客满意的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也是知识的产生、交流和应用的进化过程。技术创新的思路形成、技术开发、产品制造和销售的各个环节都有知识的投入和应用,要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管理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
1.获取知识形成具有创意的技术创新思路
技术创新源于创新的思路,创新的思路是获取了新的市场需求知识和新的技术知识,对刺激技术创新的知识进行识别,提出对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有益的创新观点。获取实用的知识不是广而泛的搜集来自市场和技术的数据,而是要在企业的一定的知识积累基础上才能获取到有意义的知识。技术创新的目的是创新成果商业化,企业根据已有的关于客户消费倾向,潜在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等基础知识上有目标、有选择的获取知识。知识获取的途径知识学习和知识创新。
(1)激发技术创新思路的知识学习
学习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对企业技术知识的转移、交流和使用,以及技术能力的积累与提高具有较大价值。创新思路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有选择性的学习活动,是以一种开放式的思维在企业内外进行学习。学习的内容包括对市场潜在需求的观察和感知,对顾客消费倾向的预测,以及判断技术发展的速度和影响范围等。
(2)激发技术创新思路的知识创新
知识创新是对企业中积累的、流动的知识进行整合产生原创性知识的过程。企业技术创新思路除了来自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学习之外,还可能是来自企业内部的知识碰撞--知识整合。知识整合是把企业已积累的知识加以规划、整理和重构,创造出满足技术创新要求的新知识。
2.开发与创造的知识激活
企业拥有了技术创新思路之后,需要进行产品技术开发或工艺技术改进,这一环节是把获取的知识进行激活的过程。技术创新过程第一阶段获取的知识不经过知识激活对企业的创新是毫无意义的。知识的激活是通过调整组织内部机制,最大程度的活化附着在员工身上和组织内部的知识资源,使其知识资源通过创新活动转化为外在的技术竞争优势,知识的激活包括知识的应用和知识的重构两个方面。
(1)知识的应用
Demsetz(1991)认为:知识应用就是把各方面的知识结合起来以获得产品和服务。知识联合包括知识收集和知识转化。知识联合的过程包含了隐性知识显性化和显性知识综合化两个模式的知识转化。隐性知识是存在一员工身上的经验、技能等一些难以用语言表述的知识,也存在于组织中的程序和惯例,在开发制造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员工的隐性知识并使其显性化为组织的知识。显性知识综合化是研发人员和制造人员把企业已有的显性知识进行联合,解决创新的知识缺陷问题。
(2)知识的重构
知识的重构是建立在知识应用的基础上的,是一个内部升华过程。知识的重构包括知识的变异、知识的选择和知识的保持。为解决开发制造过程知识缺乏问题,企业个人或群体产生了一系列处于萌芽状态的想法,这是新知识的变异阶段。知识选择是为正确研发和制造出有巨大市场需求的产品,客观、公平、公正对新知识进行筛选。知识的保持方便企业对知识进行评价、分析和处理,否则知识无法应用到技术创新中。
3.客户知识管理
技术创新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实现产品或服务的销售,这一环节的关键是要做好客户知识管理,为企业下一次创新积累客户知识,客户知识管理包括客户对产品或服务存在缺陷的反馈信息,客户对未来产品或服务的期望,把客户的个人基本信息及反馈意见进行分类、归纳,构建企业客户管理的知识库,方便员工查询,也为企业未来的创新作好知识积累。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如图一所示(附后):
参考文献:
[1]柯平.知识管理学[M].科学出版社,2007.
[2]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高校在知识的收集、传播、转化、创新方面发挥 着前所未有的作用。在这一意义上高校甚至可以被 称为知识工厂。然而我国目前高校管理中存在着很 多不利于知识转化的因素,尤其是在隐性知识向显 性知识的转化方面。因此探究合理的高校管理方 式――隐性知识管理,就成为我国高校实现隐性知 识转化的关键环节。
1 高校管理的内涵:管理过程视角的界定
1.1 高校管理的内涵
高校管理是管理的专业领域之一,它的产生、发 展过程吸收、借鉴了管理的诸多理论、原则、方法和 技术。因此对高校管理内涵的界定可以借鉴对管理 的内涵的界定。在管理学兴起的近100年的历史中, 对管理内涵的界定虽然很丰富但并不统一。
科学管理之父泰罗认为:管理是确切知识别人 去干什么,并注意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 (泰罗1999)。法约尔认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 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法约尔1982)。诺贝尔经济学 奖的获得者赫伯特・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管理 过程学派的哈罗德・孔茨认为:管理就是设计保持一 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的完成既定目标 的过程(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1998)。
以上四种观点各有特点,提出者由于所处的历 史时期的差异,对管理内涵的界定各有侧重。泰罗是 最早对管理进行理论性质的研究的管理者。他在 1911年发表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提出管理是 一门科学,因此他对管理的界定主要从与以往经验 管理相区别的角度来进行的,即管理是科学性强的 活动,而不是随意性、经验性强的活动。和泰罗处于 同一时期的法约尔则侧重于管理职能和管理原则的 研究,因此他从管理职能的角度对管理进行定义,他 认为管理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几个职 能。西蒙鉴于决策的重要性,认为管理就是决策,管 理的过程就是决策的过程。但是这三种界定均存在 着不完善之处:法约尔和西蒙从管理涉及的某一个 具体问题的角度来界定管理,他们的界定只是描述 性质的,不具有普遍的意义。法约尔从管理职能的角 度来界定管理,但是对管理职能的划分本身就是没 有定论的,因此从这个角度界定管理的内涵必然不 具有一般代表性。而西蒙的决策论,虽然强调了决策 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决策只是管理的一部分, 管理是一个涉及面相当广泛的概念,把决策和管理 等量齐观显然是不恰当的。泰罗的界定虽然不存在 上述的不完善,但是他对管理的界定是比较粗糙的, 而且主要是从与经验管理相区别的角度进行的。这 一界定在管理理论诞生之初的作用是显著的,但是 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完善,它作为管理的内涵,科学 性是不强的。笔者比较赞同的是孔茨对管理内涵的 界定。他既避免了法约尔和西蒙的具体化的描述,又 对泰罗的界定的加以发展和完善。孔茨从过程论的 角度对管理的内涵加以界定。认为管理首先是一个 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这个既定目标就如泰罗所言 的明确的任务。管理要完成预期的目标而且要高效 率完成,可以说是管理所要达到的目的或者说是管 理的宗旨。
1.2 高校管理的本质:三大功能角度的界定
高校自建立之初的功能就是教育。随着社会的 进步,高校的功能也不断扩展。1809年德国的教育 学家在创建今天的洪堡大学时提出高校的办学方针 应该是教育和科研并举。自此高校的科研能力日盛, 成为高校的第二大功能。20世纪初美国的州立大学 校长C.R,范海斯提出高校还应该具有服务功能。随 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他的这一观 点也日益被人们接受。因此今天的高校就是具有教 育;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机构。高校的教育功 能是高校的基本功能,科研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是 基本功能的延伸和发展。高校在完成三大功能的过 程中伴随着大量的知识转化。如图1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教育过程主要聚焦于教师和学 生之间的知识转化,期间也伴随着一定的教师之间 的知识转化、学生之间的知识转化及学生知识向教 师知识的转化,转化渠道主要是课堂教学。科研过程 主要指教师带领学生研究课题的过程,这一过程也 存在着上述的四种知识转化,但是转化的渠道已不 是课堂,而是面对面的交流,当然主要的转化是师生 知识向研究成果的转化。社会服务活动是师生直接 参与到服务社会的活动中去,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将 教育和科研过程中所获得的一切知识即教育过程中 的知识和科研过程中的知识同时向社会服务活动转 化。仔细探究高校的三大功能会发现,它们实质上都 是为人类社会服务的。三大功能的实现过程是以社 会为中心的知识流转过程,如图2所示:
教育功能完成的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任务,科 研功能完成的是研究社会难题的任务,而社会服务 活动更是通过直接的方式服务于社会。三大功能之 间不但存在着知识的转化,而且服务于社会的过程 也是学校知识向社会的转化。同时高校也不是脱离 社会的孤立组织,社会知识也不断的向高校转化。因 此可以说高校的三大功能都是围绕着知识的转化展 开的,从这一意义上而言高校管理是对知识转化进 行管理,高校管理的本质是知识管理。
2 高校知识管理的内涵:知识转化角度的界定
2.1 高校知识管理的内涵界定
高校管理在本质上是围绕着知识展开的,对知 识的管理是高校管理的核心工作。既然高校管理的 核心是高校知识管理,那么对高校知识管理内涵的 界定必然也是围绕着知识管理展开的:
徐高明认为高校知识管理就是在一定的外部环 境中,学校为实现教育的目的,管理者依据知识管理 理论,运用知识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充分掌握和利用 学校内、外部知识,有效发挥学校成员的知识潜能, 提高学校个体与整体的知识学习能力,创造有利于 知识共享与创新的校园文化与价值观,形成学校核 心竞争力,以实现学校管理目标,取得最大办学效益 的过程((徐高明2002)。
李萌芽和李妮在文章中称高校知识管理是指高 校通过知识的识别、获取、存储、整理、加工、开发、传 授、转让、学习、生产、创造、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 识的流动共享,使高校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其应变 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和推动知 识经济的发展((李萌芽李妮2000)。
于海棠认为高校知识管理是以实现并不断拓展 高校的办学能力,增强生存、竞争和服务能力为目 标,利用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及现代化管理理念, 结合高校功能和特点,对学校内外知识及其与之相 关要素进行的管理“于海棠2003)。
徐高明的高校知识管理内涵是对孔茨“管理”内 涵的扩展:他实质强调高校的知识管理是实现教育 目的,学校管理目标,取得最大办学效益的过程。要 完成这个过程主要是通过对知识管理的理论、方法、 手段的运用以及创造有利于知识流动创新的学校文 化等。鉴于对高校管理内涵的界定以及对上述三者 的借鉴,可以这样界定高校知识管理内涵:
高校知识管理是高校管理者涉及并保持良好的 知识转化、创新环境,使知识能够在高校内部和高校 与社会之间顺利的转化和创新,以实现高校的既定 目标和功能的过程。
2.2 我国高校知识管理面临的问题:挑战角度的界定
知识管理兴起的时间很短暂,而且主要是在西 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内部实施的。我国高校在实施知 识管理的过程既没有充足的实践借鉴,也缺乏必要 的理论支撑,而且由于我国高校的内部问题使高校 的知识管理面临着一定的困难:
首先,我国高校缺乏实施知识管理的管理体制。 我国高校目前实施的是科层制的管理体制。一方面 科层制的管理体制组织结构僵化、等级森严缺乏活 力和创新精神。科层制的管理体制的价值追求是成 员遵循原则处理、解决问题。它压抑了组织和成员的 活力和创新能力。高校是知识密集型的专业服务组 织。对于知识密集型的组织而言,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更适合它的发展。扁平的组织结构有利于发挥成员 和组织的创造力,有利于组织内部的各种合作,形成 有利于知识转化的融洽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科层 制的管理体制会导致不良的组织文化。科层制是以 行政权力为核心的管理体制。行政权力是它的中心, 这样一种管理体制会形成一种围绕行政权力展开的 组织文化。“教而优则仕”正是这样一种文化的写照。 由此造成的必然是对组织的行政权力的关注和追 逐,以及对组织内的知识或者说学术权力的忽视和 淡漠。而知识管理的实施要求的是知识导向的组织 文化,也就是说重视知识、注重知识的转化的文化。 它可以为知识的转化提供、设计环境,对知识转化的 过程加以管理,使知识的流通和转化可以在高校内 顺利实现。
其次,高校面临着严峻的人才流失的挑战。我国 高校人才流失愈演愈烈,在和西方发达国家高校竞 争人才时处于劣势。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发达、管 理体制合理在对教师的争夺过程中获得了绝对性的 优势。而我国高校由于体制不合理、管理不善导致优 秀教师外流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伴随着优秀教师流 失的是优秀学生的流失。优秀的教师是高校的核心 吸引力和竞争力。优秀教师的流失意味着高校知识 管理丧失了部分优秀的知识元,必然造成高校核心 竞争力的降低,造成优秀学生的流失。这不但对高校 的发展不利,对于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也是很危 险的,因为失去了人才竞争优势的民族和国家也就 失去了其它方面的竞争优势。
再次,忽视隐性知识的转化是高校知识管理的 另一个问题。隐性知识转化问题是知识管理的核心 问题,不论是在高校还是在社会其它领域。人类实践 过程中更多的关注的是显性知识的获取、传播、应 用。而忽略了隐性知识的存在及作用。然而,如果把 知识比作一颗茂盛的大树,显性知识只是其中比较 耀眼的花朵,它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吸引了大量的 目光;而隐性知识就像树的枝叶、主干和根,它数量 众多、作用巨大,但是光辉却一直被显性知识所掩 盖。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发现,在耀眼的花朵后 面还有被人们忽视的某种力量一直在起着作用,而 且这种以往被忽视的知识比我们关注的知识比重更 大,作用也更加卓著。这种知识以及对此种知识的管 理逐渐获得了人们的关注。但是由于我国高校的知 识管理尚处在诞生阶段,因此对隐性知识显性化重 视的程度不够。我国高校对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关注 比较少而且大多处在自发阶段。教学过程中更多的 是书本显性知识的转化;科研过程虽然由于频繁的师 生接触可以传递大量的隐性知识,但是由于我国高校 的师生比例失调,科研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是可望不可 及的;而师生直接服务社会的活动也处在自发阶段、没 有形成一定的格局。因而对大量高校的学生而言,他们 更多的接受的是显性知识而不是隐性知识。
3 高校隐性知识管理的内涵
3.1 高校隐性知识管理的内涵:高校知识管理角度 的界定
1958年,波兰尼在其代表作《个体知识》中认为 知识分为两类:explicitknowledge和tacitknowledge 即今天所言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 可以用严格的数据、科学公式、公理、文字等符号表 达出来,可以编码化的,易于存储、交流和共享的知 识。隐性知识是高度个性化的和难以格式化的知识。
所谓隐性知识显性化是指将隐性知识编码化, 使其转化为显性知识,易于人类的学习和借鉴。隐性 知识管理就是对这个过程以及这个过程涉及的诸多 问题的管理。由此高校隐性知识管理的内涵可以表 述为:高校隐性知识管理是高校设计保持良好的知 识转化环境,对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进行管理,使 隐性知识顺利实现显性化,以达到高校的目标和功 能的过程。
3.2 高校隐性知识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高校的隐性知识管理可以提高民族、国家 的创新能力。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不是和国 家拥有的文本化的知识成正比的。创新能力更多的 源于个体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典型的隐性知识。 比如研究解决问题的方式,个体的价值观、人生观。 根据朱克曼的调查,获得诺贝尔奖的人从其老师那 里学到的不是具体的显性知识而是研究解决问题的 能力和水平。隐性知识更多的涉及的是经验、人生 观、价值观以及问题的解决能力、看待问题的方式 等,这对个人创新能力而言是相当重要的。因此良好 的隐性知识管理可以使国家的人民具有创新思维, 提高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力。
其次,高校隐性知识管理能够提高高校的竞争 方。目前高校的竞争日益激烈,国内高校之间、国内 高校和国外高校之间为争夺人才和资源展开了激烈 的竞争。高校要在竞争中取胜,必须打造自己的核心 竞争力,使高校具有不可替代性。学生和社会在选择 一个高校时注重的是高校的知识含量以及高校在为 学生和社会服务时能够创造什么价值。这样的选择 标准不仅是对文本层面的显性知识的选择,更多的 是对高校内在的知识――隐性知识的选择。高校的 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高校的隐性知识上,隐性知 识具有不可替代性和难以模仿性,从而能够使高校 拥有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
再次,隐性知识管理提高了高校教师的能力和 学生的知识水平,提高了学生的竞争力。隐性知识的 交流使教师之间和学生之间获得大量的知识,使教 师不断的完善和充实自己,同时使学生获得有益的 隐性知识,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过程。学生获得隐性知 识的再加以内化可以使学生形成有益的心智模式, 这相对于获得易于过时的显性知识而言是更有意义 的,因而它可以使学生更具有竞争力。
3.3 高校隐性知识管理存在的问题:隐性知识显性 化层面
高校隐性知识管理是高校知识管理的重中之 重;是高校知识管理的核心,但是高校隐性知识管理 在显性化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第一,师生之间的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困难。由于目 前我国的高校本科生教学还是以传统的授课方式为 主;因此学生接受的更多的是课本上已经编码的显性 知识以及教师的部分经验性的理解即隐性知识。但是 根据朱克曼对师徒关系的调查,学生从老师那里获得 的可以终身受益的不是显性知识而是隐性知识尤其是 教师的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研究的技术、技巧、经验 等。而我国的研究生教育随着高校研究生的扩招也日 益显示出研究生教育本科生化的趋势,再加上高校功 能的扩张研究生导师的工作也日益繁忙,因此研究生 和导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因此研究生能够 从导师那里获得的隐性知识也越来越少。另外教师和 教师之间的知识转化也比较困难。我国高校的学科分 工也十分精细,即使在同一院系同一学科内部不同的 教师由于担任的学科不同很难进行合作,因此也丧失 了很多交流隐性知识的机会。
当今社会,知识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要素,知识的更新加快,生命周期变短,从而要求企业在创造了新的知识之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其变化为市场价值。企业对知识的获取、创造、共享、传播以及应用的能力成为决定企业竞争能力的关键性要素。知识流继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之后日益成为约束价值链整体运作的关键性要素之一。知识流正逐渐成为创新个体及群体社会互动的基本模式,成为提高创新绩效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产业集群己经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经济之间竞争的本质即是不同产业集群之间生产方式与生产效率的竞争。
1产业集群的特征
产业集群的本质是一种高效率的生产组织方式,它有效地结合了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是一种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式。从产业链角度,产业集群包括实体与非实体间的产品链、增值链与信息链;从创新角度,产业集群构造了一个创新的网络环境,包括研发机构在内的实体的创新;从影响程度角度,产业集群由于文化特征的根植性促进产业的加速粘合,加深产业对当地经济的影响,获得更强有力的竞争环境;从发展层次角度,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具体而言,对于一个成熟的产业集群一般具有以下七个方面的主要特征:
a.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企业规模结构与空间集聚特征。强调产业集群以中小企业为主,并不意味着没有大企业甚至跨国公司的存在。从动态的角度讲,随着某些中小企业的成长,产业集群中自然会出现规模较大的企业。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产业集群的区域也往往成为区外大企业、海外跨国公司争相抢滩的优势区位。产业集群表现为中小企业在大城市的近郊区或中小城市集聚成群,空间上接近,经济活动高度密集。
b.灵活专业化生产特征,也称为柔性专精。集群可以看成是“柔性生产”的地域系统。专业化基础上集聚的大量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将随着外部市场和技术环境发生与时俱进的变化。
C.集群网络特征。以分工与专业化合作为基础的合作网络特征。产业集群内存在前向、后向和水平的产业联系的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顾客之间,企业与当地政府、研发机构、金融机构、中介服务组织等相关支撑体系之间,通过长期的联系形成本地化合作网络,降低企业生产产品的平均劳动成本,增强整个集群获得知识积累知识的能力,产生集体效益,是简单的企业扎堆所不能具备的。
d.集群根植特征。产业集群的地方网络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这种由于地域而具备的社会文化特征也称为根植性。所谓根植性是指集群的各种网络关系和企业活动是构建在地方社会结构之上,是它们对地方的归属性。
e.集群创新特征。成熟的产业集群具有良好的知识转移机制,能加快技术知识传播,集群化使企业学习新技术变得容易和低成本。
f.自我增强特征。这种特征源于外部经济的正反馈机制,集群一旦形成便能通过发挥其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的优势以及区域创新环境弥漫的“产业空气”,既促进集群内部新企业的衍生,又增强了对集群外部企业进入的吸引力。
g.内部整合与外部链合特征。集群的形成、演进及竞争优势的获得主要依赖于内部的整合和外部的链合,集群在对内外两种资源、两种市场的优化配置过程中,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
2知识流概述
知识在交流中形成知识流,决定着知识共享与转换的效果。20世纪90年代中期,人们开始关注知识流的研究,对知识流的内涵、结构、特点、转换模型和影响因素等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知识流是指知识在企业内各个知识驻点之间为创造价值而形成的一系列积累、共享及交流的过程。知识流是知识融合、序化、创新的过程,是知识管理系统的命脉。知识流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强调在知识的建立、识别、获取、开发、分解、储存、传递、共享以及运用其产生价值的运动过程中应该是无阻碍的;其次,知识流强调知识的运行应该是无迟滞的,它应该在合适的时间传递给知识的需求者;再次,知识流是以人为载体的,它强调知识应该满足人们在价值创造活动中的需要;最后,知识流强调了将其提高到与人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等并列的、不可或缺的高度。可以说,知识流揭示了知识的实质。
3产业集群内外知识流模型
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看,企业是知识产生、存储和传播的知识单元。一方面,集群组织与其所处的外界环境始终在进行着知识互动的过程;另一方面,集群组织内部,不同组织成员进行知识交流,集群不同层次的知识集合体相互影响,员工个人知识与集群组织的知识资产,相互增值J。
产业集群中知识流的持续流动,保障了产业集群内外部创新活动的价值(如图1所示)。
图1最上部反映了在集群内外部实体之间的知识流;图底部反映集群内知识互动和集群外知识资源,以及知识流之间的交流与转换;图的中间反映集群内外部知识内化与外化的流动。可以分别描述为:知识创新、知识共享和知识应用,它们对整个集群的知识交流至关重要,正是它们持续不停的运转,才保证了集群知识流正常的新陈代谢,推动知识价值的实现与增值。
4基于知识流的产业集群知识管理过程分析所谓知识管理过程就是对知识的存量、增量、存在方式、存在范围等知识属性产生影响的过程。知识管理过程是知识管理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知识管理的成败。
4.1基于知识供应流的产业集群知识管理过程模型
通过对产业集群的内外知识流模型的构建,本文设计了~个基于知识流的产业集群知识管理过程的实用模型(如图2所示),直观、易于理解,可分为四个核心环节,即知识获取、知识扩散、知识固化和知识评估。我们在这些环节中将知识看作是应用的资源、固化的资产、制造出来的产品和从一个环节流向另一个环节的某种事物。将集群知识管理过程的四个环节定义如下:
a.知识获取:知识获取是指组织的知识收集活动,是组织知识的来源,它包括内部知识获取和外部知识获取(。获取的知识既有以专利、知识产权等表现出的显性知识,又有集群员工在日常交往和交流活动中所获得的技术诀窍、操作技能、经验表现出的隐性知识,即“弥漫在空气中的知识”。
b.知识扩散:知识扩散是将知识传送或是呈递给潜在的接受者,并且由该接受的个人或团体加以吸收的过程。集群内部的设计团队的知识共享通常通过三种机制来实现[8]。通过正式扩散机制来进行;通过非正式扩散机制来完成;知识共享过程也可以通过建立组织的联结知识来实现。
C.知识固化:知识固化是对集群获取和占有的设计知识进行分析,通过多种知识整合机制来保障集群已有设计知识的正确性、设计知识之间的协调性以及设计知识与企业面临环境的相容性。知识整合机制需要对获取的知识进行正确性检查和有效性检查,保证集群管理的知识的正确性。
d.知识评估:根据对客户需求、最新技术的跟踪,以及对集群产品设计运作情况的分析,评估集群现在的设计知识状况,包括集群现在缺乏哪些设计知识、已有的设计知识管理效果如何、设计知识的分布情况、设计知识管理措施是否得当等,从而为采取相应的知识管理措施来应对现状打下基础,确保设计知识管理目标的准确性。
这四个主要的知识管理过程知识流活动细化,四大环节的知识管理过程分别对应了“提高产业集群成员的知识水平”和“提高产业集群的知识共享程度”两类目的,如表1所示。
在问题解决阶段,最主要的知识活动是扩散知识;在总结记录阶段,最主要的知识活动是固化知识和知识评估。在知识管理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个人知识活动也经历了知识获取、知识固化、知识扩散、知识评估的阶段。而在同时,个人知识的转化与扩散受到了团队的制约和影响,因而团队一方面是知识流的执行者,又是个人知识活动以及个人知识向组织知识转化的桥梁。每种知识过程都对应了设计组织所想要达到的目的,其中知识获取和知识固化的直接目的是提高组织成员知识水平,组织成员的知识水平提高后,组织成员能更有效地解决复杂的问题或者以前未遇到过的难题,因此知识获取和知识固化的间接目的是加大了组织知识的深度,对应的是问题的解决效果。而知识扩散和知识评估提高组织知识共享程度,组织成员的共享程度比较高,组织成员能高效率地解决其他成员解决过的类似问题,因此知识扩散和知识评估间接目的是扩大了组织知识的广度,对应的是问题的解决效率。因此这四种知识活动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4.2基于知识供应流的产业集群知识管理过程的特点
a.基于知识流的产业集群知识管理过程主张三个阶段的学习,即做前学、做中学和做后学。对集群知识管理而言,做前学是指在进行产品设计之前,先学习相关知识,尤其是以往的经验和教训,从而扬长避短,避免错误重犯;做中学是指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与他人进行交流,从而实现知识的共享以及通过自身的实践获取知识;做后学是指在产品设计完成之后,对刚完成的产品设计进行总结,总结出项目执行过程的优缺点,从而实现自身知识的再次提高。
b.强调知识的积累。基于知识流的产业集群知识管理过程中及结束后,需要将产品设计中产生的知识提交知识库;同时,将对产品设计的回顾产生的经验教识库。通过知识的提交实现知识的积累。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5)09-0144-03
[作者简介]陈红梅(1981-),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副教授, 博士,研究方向:管理学、技术经济学、企业经营模拟对抗。
一、研究背景
21世纪是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国家发展和企业运行的关键性战略资源,由此产生了知识管理的需求。知识管理的理念最早产生于企业,提出之后受到广泛认同,各个领域都争相学习。在知识管理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步开始探索把知识管理思想应用到教育领域,2002年美国成立的全美教育领域的知识管理研究协会(ISKME)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标志。虽然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教育领域是知识传递的重要组成部门,教育部门是知识创造、获取、应用和创新的平台,其整个运行过程与知识密不可分。教育部门的主要责任一方面是对现有知识的传播,另一方面是不断创新,开拓新的知识领域,实现知识的增值和完善。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对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经过几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要真正实现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的重大突破,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专业定位模糊、办学方针不明确,未树立起高素质人才培养观;培养目标定位和规格趋同,与职业需求差距大;专业发展缓慢、教学和实践脱节;学生适应性差,缺乏专业实践与开拓创新能力。
在这种形势下,在知识管理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利于丰富工商管理学科教育理论内容;有利于学科管理和发展;有利于教师的作用和潜能的发挥;有利于学生的实践、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各类专业知识融会贯通;有利于营造一种合作、开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形成知识共享与创新的学科文化与价值观念,形成专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专业向学习型组织转化,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基于知识管理过程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知识管理是各类组织运行和管理过程中主动实施的一种策略,通过知识的搜集整理实现知识的有序化、规范化,通过合适的途径把系统的知识传递给有需要的主体,实现资源共享,并应用到具体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实现知识的价值,并在整个知识管理过程中实现知识的不断创新。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将知识管理划分为知识的获取与创造、知识的组织与存储、知识的传递与共享、知识的应用与创新四个基本过程。
为了设计出符合专业实际和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需要进行专业调研,对专业进行准确定位,分析岗位和专业能力体系,进而设计课程结构,明确针对不同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最后对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之后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在此引入知识管理的理念和相关理论,基于知识管理过程设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设计思路见图1。
把知识管理思想应用于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过程中,根据专业需求和人才定位,通过教师团队实施知识管理的过程,完成人才培养的任务,既实现了对显性知识的传播和学习,又实现了对教师隐性知识的分享和累积,同时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隐性知识进行搜集和存储,不断丰富专业知识库和学习方法;重视对教师的知识管理,鼓励学生培养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在知识管理的四个基本过程的基础上,在知识管理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
(一)基于知识获取与创造的专业能力分析
知识的获取与创造是知识管理的第一阶段,是知识管理的基础,也是专业能力分析的基础。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专业能力分析,分析在当前的形势下对工商管理类人才能力的需求,准确地进行专业定位。当前对工商管理类人才能力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见表1)。
另一方面,在专业能力体系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进行知识的获取与创造,掌握专业教育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并不断对现有的知识进行创造和更新。教学过程中的知识主要有两类:一是来源于理论、书本或文献的经过系统归纳和整理的规范化的显性知识;二是专业人士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积累的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和个人经验的隐性知识,具有个异性、随意性和模糊性的特征。如何把这部分知识归纳概括出来,并进行系统化阐述是知识获取的难点之一,通过对这两类知识的获取和创新逐步建立起高质量的专业知识库,以供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之用,在后续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逐步丰富和完善专业知识库。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授专业知识以外还应培养学生的知识获取和创新能力。
(二)基于知识组织与存储的课程结构设计
在知识获取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各类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分析与系统化,建立数据仓库和知识仓库,以助于对知识进行保存、检索以及重复利用。在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过程中,在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知识组织与存储的思想指导课程结构体系的设计,满足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需求。
课程模块的设计过程就是对知识的系统化组织和存储过程,根据知识管理理论以及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内在目标要求,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应包含以下几个模块:1.素质课程模块。通过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两类课程向学生传授通识性的知识,致力于提高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2.专业知识课程模块。通过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围绕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学习、工作和创新能力。3.岗位能力课程模块。通过实训和实践课程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再应用到实训和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把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科研设想在实验室中进行开发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4.拓展性课程模块。通过选修课程、参加课外的实践课程以及一些职业技能竞赛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
(三)基于知识传递与共享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
结合专业特点,在知识的组织与存储的基础上设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手段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实现不同主体之间的信息共享。教学活动是基于特定目标开展的知识整合和传递的活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根据知识的特征和性质有差别地进行知识的整合和传递。结合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专业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课程类型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整体教学活动中,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体验、交流、解读、反思等教学手段,针对不同的课程模块进行具体的教学方式的选择(见表2)。
根据专业需求和专业知识的性质,针对不同的课程模块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对各种教学手段进行综合运用,实现知识的传递和共享,培育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
(四)基于知识应用与创新的教学效果评价
知识管理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对知识的应用和创新,并需要对知识应用和创新之后的效果进行评价,即对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实施之后的教学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价。结合知识管理过程和知识管理的目的,建立能够反映出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质量的考核机制。首先,改革传统的考试制度,注重对过程的考核,侧重对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评价;其次,建立主体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打破传统的教师和学校作为主要考核主体的评价机制,引入企业、行业协会和专业技能鉴定机构等评价主体。企业提出人才要求,教师和学校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人才培养,并进行过程考核。企业提供实践机会,与学校共同完成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考核,由行业协会和专业技能鉴定机构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资质进行考核和鉴定,为企业选用人才提供参考。
三、结论
在知识管理过程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知识管理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循环过程,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和实施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基于知识管理的过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和实施,应根据社会的需求和专业的要求,不断地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在动态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社会提供合格的工商管理类人才。
[参考文献]
[1]苗雨君,陈红梅,齐秀辉.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12):71-72.
[2]黄嘉涛,张德鹏,韩小花.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体系[J].科技与管理,2011(9):102-105.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6―070―02
一、学习型组织与知识管理概述
关于学习型组织的构想最初来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佛瑞斯特教授。在1965年,他在《企业的新设计》中提出未来的企业是个信息化的组织,并且具有扁平化的层次以及开放化的结构,员工、部门之间也将由从属的关系转化为工作伙伴的关系。彼得・圣吉作为佛瑞斯特的学生,一直致力于研究更理想的组织,并于1990年出版了《第五项修炼》这本著作,成为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奠基人。彼得・圣吉指出心灵的转变才是学习型组织追求的实质,他以“自我超越、心智模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这五项修炼为基础,指出:“学习型组织是由一群能不断增强自身创造力的人组合而成的团队或集合。”而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点就在于结合自身所处的环境特点,通过建立一定的组织结构和战略来推进组织学习的实施,从而实现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最终有效地提升组织的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学习型组织集成了信息型组织中以“技术”为主和知识创新型企业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将两者有机融合,更有效地实现了知识转化。
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世界由主要依靠劳动力和有限资源来实现经济增长的工业经济时代进入到以知识资产为主要生产要素的知识经济时代,与此同时,知识管理的理念应运而生,开始风行于欧美各国。如今,位于“世界财富五百强”之列的大部分企业已经把知识管理应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
对于知识管理的定义有很多。被较为广泛认可的知识管理的定义是由APQC公司(美国生产和质量控制协会)提出的,他们认为:“知识管理是组织采取的有意识战略,它保证能够在最需要的时间将最需要的知识传送给最需要的人。”简而言之,知识管理其实就是通过对组织拥有的知识资源进行系统而有效的管理,实现知识的获取、积累、共享、交流、应用和创造,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学习型组织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缺乏认识,照搬照抄
现阶段,很多企业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时候只是照搬照抄西方的一系列学习型组织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而这些理论方法都是建立在西方企业管理特点上的,与中国企业的发展基础和阶段大相径庭,在员工的素质和领导层的管理水平方面,中国与外国也存在很大的差别。如果只是单纯地模仿国外企业建设学习型组织的过程,对中国企业的发展只能适得其反。
(二)领导重视力度不够,组织成员缺乏行动
很多企业领导者对学习型组织建设的重视只是停留在意识层面,并未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去,更别提将学习型组织的理念推广到企业的每个层面和角落。这就导致组织最重要的构成元素――企业员工,根本不了解学习型组织的真谛。他们不会去关心那些与自己工作无关的知识,这就严重阻碍了组织中知识的交流与共享,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也就因此偏离了轨道。
(三)只见显性知识,不见隐性知识
许多企业只将注意力集中在显性知识的学习上,而忽略了对企业来说更为珍贵的隐性知识。一方面,隐性知识不易被察觉的特点要求企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挖掘;另一方面,想要真正习得隐性知识,将其内化为自身知识结构的一部分就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模仿、学习和领悟。
(四)刚性制度的限制,知识传递和创新受阻
由于一些刚性制度的限制和束缚,组织难以实现结构的扁平化,从决策层到操作层中间有太多的管理层次,知识在层层传递的过程中被遗漏或歪曲,这样对组织的学习非常不利。此外,刚性制度也限制了组织的创新性,墨守成规的组织难以具有革新精神,这就给知识创新设置了很大的障碍。
三、如何运用知识管理更好地促进企业学习型组织的建设
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看学习型组织――从纵向上看,学习型组织要求人人都能学习,营造一个全员学习的文化氛围;从横向上来看,学习型组织致力于提升每个组织成员自我超越的意识,从而实现企业成员的终身学习。而实现这两个维度的目标的最佳手段就是知识管理,知识管理能够有效地促进学习型组织的建设。
(一)建设具有特色的学习型组织
企业建立有效的知识管理制度要与企业的经营状况相结合,了解组织最重要的竞争优势,明白哪些知识的分享、积累和创造能够增强组织的竞争优势等,清楚地掌握这些信息能够帮助组织从最能构筑竞争优势的知识项目着手导入知识管理系统。而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也是如此。在理解学习型组织的真正含义,把握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借鉴知识管理制度的建设理念,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与企业的发展现状、经营特色和企业文化相联系,建立真正富有成效的学习型组织。
(二)实现团体学习、全员学习、终身学习
1.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成功与否,领导者的重视程度是一个关键因素,知识管理则能够促进领导者对知识的重新认识。知识管理要求领导者改变过去一贯的管理风格,多与下级员工沟通和交流。同时,领导者以身作则,亲身参与讨论并无私地分享知识、技能和经验,激起了其他员工对学习的强烈欲望,使得他们对知识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加深。
2.在知识管理的理念指导下,领导者还可以在组织中建立学习型团队,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学习,由此创造一个彼此信任、坦诚和团结的学习环境,最终实现学习型组织内的团体学习、全员学习、终身学习。
(三)促进员工隐性知识的学习
1.知识分享平台是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很好的一个途径。在平台上分享成功案例,一方面,员工可以进行自主学习;另一方面,知识专员通过对案例中运用到的技术进行分析,从中萃取出案例中隐藏的知识资源,并将其收入到企业的知识库中。可以将优秀经验运用到实际项目中,也可以分享典型的失败案例,帮助员工有效借鉴已有的经验教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2.员工在平台上分享的隐性知识多是自己能够感知到的,但是有很多员工对自身所拥有的隐性知识并不自知。知识专员就运用专家访谈的方法来挖掘隐性知识,深入探讨这些明星员工的工作行为,引导他们将自己蕴藏的隐性知识表达出来。并把访谈内容结构化,整理成文档或课件放入企业知识库中,供组织成员学习。
企业知识管理为隐性知识的显性化、结构化带来了许多方便,节省了很多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使得组织高效地兼顾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两个方面的学习。
(四)促进组织结构的扁平化
1.企业实施知识管理,要建立一个知识共享的平台。通过该平台,企业每个员工都可以将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经验和客户关系等分享到平台上,将个人的知识转化为组织的知识,成为企业珍贵的无形资产。在平台上,员工之间可以进行交流讨论,通过交流实现互补知识、创新知识,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组织中金字塔式等级型结构的缺点,知识的传递和分享主要是在一个平行的面中进行,这就促进了学习型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有效提高了组织知识传递和分享的效率。
2.网络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知识管理中,企业可以用各种网络交流工具创造另一个知识共享的平台。组织中的网络交流工具多种多样,例如E-mail、QQ等,这些工具使得知识几乎可以同时被传递到不同层级的员工手上。此外,组织成员如遇到什么难题都可以通过这些工具向专家进行询问,这就保证了组织扁平化的知识管理。同时,还能降低沟通的成本,缩短知识传递的线路,有效避免知识的误传、漏传和失真。
参考文献:
[1]罗俊娴.WEB2.O环境下学习型组织的知识管理平台构建与实例分析[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王华.学习型组织的知识管理系统构建[J].商业时代,2012(27):92-93.
[3]王玲娜.浅谈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看学习型组织的建设[J].经营管理,2011(10):133-135.
[4]凌培亮,吴少红.成人教育中学习型组织的创建[J].中国成人教育,1996(1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