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6:2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高三地理教学反思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

篇1

教学系统论认为,现代教学已不再是简单零碎的教给学生知识,而是帮助其建立学科系统设计观念,使之学会自主学习。现阶段的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对探究性教学(重展示、重设疑、重建模、重人格魅力)的认识和掌握还有一段距离,而学生的研究性学习(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的行为还远未形成。因此,要适应课改要求,教师应在手段多样性、过程自主性、目标发展性、形式新颖性前提下,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以“34个省级行政区”(《地理》八年级上册)教学为例,该片段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法中的讲述法组织教学则效果不佳。从教学方法创新角度出发,教师尝试以“快乐教学”中的巧用游戏法,采用多媒体技术制成“ 中国政区拼图”,引导学生开展拼图竞赛活动,寓教于乐,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活化了课堂教学。具体操作如下: 

教师启发:简要地介绍拼图游戏的操作方法及竞赛规则。

学生活动:学生出于好奇,跃跃欲试地进入竞赛活动状态中:

第一轮:可以看各版本地图册中的“中国政区图” ),并按地理方位的排列(一、位于东北的3个省;二、位于北部边疆的1个自治区;三、位于黄河中下游的6个省、直辖市;四、位于长江中下游的7个省、直辖市;五、位于南部沿海的7个省、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六、位于西南的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七、位于西北的5个省、自治区。)在电脑上完成拼图。 

第二轮:不可以看课本(同上),并按地理方位的排列(同上)在电脑上完成拼图。 

第三轮:正式开始竞赛,不可以看课本(同上),并按地理方位的排列(同上)在电脑上完成拼图。 

[教师点评]对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及时给予肯定。成绩居前六名者,可以获得奖品(注:“中国政区拼图”竞赛游戏,在学生完成拼图时电脑可以自动记时)。 

这样的教学方式使“死”图变“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从游戏中体验了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实现了“快乐教学”。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创新精神得到了体现、创造能力得到了提高。不难看出,一堂课的质量与教学法创新性呈正相关。 

2. 合理的教学反思要看能否处理好抓双基教学与引导研究性学习的关系

巴班斯基指出,教学过程作为一个系统,必然存在着优化过程。一方面教师应通过精心挑选教育内容,严格设计教学方案,抓好双基教学;另一方面应当明确,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掌握某项知识技能不是终极目标要求,关键要看他们能否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能否在不同学科知识相互整合中诱发灵感,从而有所发现和创造。在地图三要素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分析下列变化过程入手展开探究活动:(1)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就越小,表示的内容也越详细;反之,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就越大,表示的内容也越简略。(2)若需要一张内容详细的深圳市地图,则需要用大比例尺;反之,则需要用小比例尺;(3)师生共同走出教室,带着皮尺实地测量学校篮球场的长和宽,记录数据后回教室进行交流与讨论,具体过程如下: 

教师:请大家按1:200、1:100或1:50的比例尺将篮球场画在练习本上(部分学生画在黑板上); 

学生:学生根据比例尺计算、画地图(教师适时地引导); 

教师:请大家讨论,同一篮球场为什么有的同学画得比较大,而有的同学却画得比较小呢?从中能否得出一些规律?

学生1:比例尺越大,画的图上距离就越长,反之就越短。 

学生2:我们要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比例尺,从而画出所需要的地图。 

学生3:…… 

教师点拨探究思路后,设计探究方案、制作深圳市地图、做地图制作资料分析、归纳总结等都让学生自主去尝试。这样一堂课中,由于涉及直观性较强的数学概念加上学生实践的体验,所以研究性学习过程始终情趣盎然。分析表明学生探究结果与预计有偏差,其知识掌握也有疏落,但在这种类似科研的情境中,学生自主探究、发现、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收集、分析和判断,提高了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学反思时应当明确,双基考察更要关切研究性学习背景下能力与方法的评价,而非简单追求知识和技能掌握。当然,研究性学习因其侧重于综合实践,所以运用时也当有所选择,一般最值得选择的内容,应当是对地理学科而言,具有核心和基础地位的概念和规律性知识。 

篇2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108-02

课后反思,亦称“授课心得”,顾名思义,就是教师教完一堂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进行回顾和小结,将经验、教训和体会记录在案的过程。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反思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以写促思,以思促教。教师是反思性的实践者,这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理念。教学反思正是教师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从中发现问题,进行研究,就能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使自己成长与进步。前一阶段,我上了一节有关工业的复习课,回想起来,许多情节挥之不去,有精彩,有遗憾,现把本节课的得失做一个总结,以利于今后教学水平的提高。人文地理知识看起来简单,但答题不容易把握要点,知识模糊,因此计划通过本节课系统的复习,把问题处理清,使学生再碰到考察工业知识的试题时,顺利拿上分。本节课主要设计四个环节:研究考纲、复习讲解、填写学案、跟综练习。

一、课堂教学的成功之处

1.研读考纲。研读考纲这一环节进展顺利,学生浏览考纲,“1、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2、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很快划出关键词“区位、工业地域条件特点、对环境的影响”。我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高考考点,从而明确复习的重点,做到有地放矢,心中有数。我让学生了解、研读考纲,也是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一点现在看来是成功的,对成绩好的学生益处更大。

2.填写学案,落实到位。我把学案设计为一页以主干知识为主的知识提纲,大部分由学生自主完成,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复习的目的。由于我省使用的是湘教版教材,知识系统性不突出,而高考复习强调知识系统性要强,所以我整合人教版和湘教版教材,整理成知识提纲,方便同学们学习。而本节课关于工业区位因素等重点内容,是在学生结合教材和我准备的素材相互交流之后,师生共同总结完成的。这样做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参与欲、表现欲,而且很有竞争感和成就感,也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牢固地掌握。

3.跟进练习,恰到好处。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练结合,边复习边习题训练,进一步强化学生知识点,学生掌握较好。练了一道2011年山东考卷工业区位题,我走下讲台巡视学生时,看到同学们写得很好,学优生的答案很完整,基本能得满分。当然,不能只因为一道题答好了,就认为学生这部分就掌握好了,能力的提高还需要课下继续不断练习,从中自己感悟出答题方法与技巧。跟进练习挑选适当,难度有梯度,我精选了部分高考原题,学生做下来,感觉收获很大。

4.讲解清晰,案例教学。本节课是一节复习课,许多知识都是学生学过的,如果单纯照本宣科再讲一遍,学生难免会厌烦,课堂效率会打折扣。所以我在讲课时,只是提个开头,剩下内容充分交给学生,让他们去说、思考、举例。例如讲到“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的相关内容时,可先以鲁尔钢铁工业区为例,让学生回忆影响该工业区产生、衰落、再度崛起的主要区位因素,从而了解到工业布局是多种区位因素作用的结果,而且这些作用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会随着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从而说明影响工业区发展的因素是发展变化的。因此,本节重点之一要找出知识联系,像把珍珠穿项链一样,学生一提到工业内容时,马上能想起来哪些知识点;之二是通过案例教学,使旧知识能有新意,让学生感到一节课下来,收获颇大。

二、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

当然本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知识讲解的重复,学生掌握的知识一再强调,浪费时间,导致跟进练习没有能按计划进行,有些学生不是很清楚的知识却一带而过。主要原因是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转移、工业地域几个概念没有明确说清,因此学生这里掌握不好。

1.学案总结琐碎。因为总是怕学生掌握不好,学案总结得琐碎,把所有书上的知识点都罗列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条理不清,主次不分,使学生思路不清晰,抓不住重点。在下一个班的教学中,我及时进行知识的删减,找出内在联系,条理性就清晰多了,重点也突出了。在这里也适当补充人教版教材内容,使知识点更加脉络清晰。

2.讲解的趣味性稍差。尽管地理是高考科目,而且又是高三,学生很重视,努力认真听讲,但是如果枯燥无味的话,学生听课效率就会下降。这点我一定要向本组马老师学习,她的课生动活泼,风趣幽默,很受学生欢迎。自己本身不是一个幽默的人,我今后更应该有意识地注意,尽量使自己的语言生动活泼,使学生享受听课。

篇3

吃透《高考说明》,对高三地理教学起着最为关键性的作用。《高考说明》的内容包括:考试性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题型示例、考试的知识范围。教师还需要根据《高考说明》的题型示例和历年的题型来引导学生掌握题型。掌握题型后学生可以通过题型来了解题目的形式。同时关注有关专家、学者对高考的分析、讲解,把握高考的最新动态。

二、认真分析学情,把握教学起点;严格执行教学“六认真”要求,不断提高地理教学的实效性

1.认真分析学情

无论是教育还是教学,我们都要认真分析研究所教学生的基本情况,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从生源看,当时我们的学校是定点完中,我们的学生是经过东台中学、安丰中学、三仓中学等星级高中招生完后才招来的,平均排名都在五六千名之后,所以,我们没有尖子生,绝大部分学生基础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面对这样的生源,我们的教学就只有降低难度,放慢速度,稳扎稳打,打牢基础。

2.严格执行教学“六认真”要求,提高地理教学的实效性

(1)认真备课

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首先要抓好备课这一环。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在备课上所花工夫的多少直接影响授课的质量。特别是高三教学更显得尤为重要。

(2)优化课堂教学,注重双基落实

“实践出真知”。教学效果要靠教学实践来检验。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教学案、学生作业以及周练这三个环节,各有所重,又相互联系。

三、调整教学心态,从容应对高三教学

高三教学非常辛苦,又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巨大成绩压力,许多教师可能心情烦躁、心理失衡,对待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容易走极端,从而大大降低教学效益。这就要求教师调整好教学心态。

1.对新高考方案变化的心态调整

近几年江苏高考方案变化较大,地理学科由强调分数(满分150分)转为要求等级(B级及以上)。2008年高考本科划线对两选修科要求为B、B以上,2009年之后高考本科划线对两选修科要求为B、C即可,进一步弱化了地理分数在高考选拔人才中的要求。地理教师应该从自身出发,认真学习新地理课程标准,研究考试说明,最大限度地保证上线学生的地理等级要求。

2.对新课程教学学情的心态调整

许多高一学生的初中基础都极为薄弱,地理知识基础和地理基本技能非常不理想,学习几乎从零开始。进入高二后选修地理科的学生多数是年级中的文化后进生,学习习惯不良,个别学生甚至学习态度都不端正,使教学难度较大。高三一轮复习应该巩固基础,同时特别注意补弱;二轮专题复习应拓宽深化,夯实基础;三轮复习尤其强调答题方法及规范性教育。

3.对新测试教学考情的心态调整

篇4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1

在地理中,图表就是把地理事物的特点直接反映出来,它在整个地理学知识体系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地理信息非常重要的载体,也是当前高考所关注的重点之一。可以这样说,在高考地理中,通过图表来对学生的地理知识进行考查是命题者出题的主要方式。面对着内容日趋繁杂、图表无处不在的地理高考,在高三地理复习当中,怎样提高读图的有效性,是广大高中地理老师和学生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要想把高考地理复习这一关把握好,每一位地理教师一定要有目的、有计划以及有步骤地对地理总复习教学过程进行安排实施与有效落实,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三地理复习读图的有效性。

一、问题的提出

地理高考涉及的内容有很多,包括初中地理、高中地理必修和选修等教材,当前,高三地理复习的时间非常有限,教师在对这些教材进行处理的时候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与此同时,在高三每一次的地理综合复习考试当中,虽然试题比较简单,但是学生还是很难拿到高分,这就说明了学生要想在高三复习这个有限的时间中对这么多教材进行掌握是比较困难的。在平时的教学当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地理新课,还要把初中地理知识向学生进行补习,这就使得教师的负担非常繁重,教学苦不堪言。因此,地理教师怎样在高三这个有限的时间中对学生做好地理复习工作进行合理引导,以此来对复习质量进行提高,就与地理教学的有效性相联系起来。新课程改革强调,有效性就是教师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进步与发展,即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教师的有效教学与学生的有效学习相结合就是重在对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当前,许多高三学生在地理复习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的表现就是复习效率比较低下,高三的复习时间非常短暂,在这一年当中怎样对复习的有效性进行保证就成为了一个重要话题。

二、高三学生学情现状

当前,高三学生的整体素质普遍不高,认知水平以及理解能力呈逐年下降趋势。许多高三学生对初中地理知识了解的不够透彻,对地理选修课也是一知半解。这就使得学生在地理复习中只是被动的对知识点进行接收,回家以后很难把课堂中所学的内容进行复习,而有的学生在复习中看上去非常认真和努力,花费的时间也比较多,但是在考试的时候总是得不到好成绩。

三、高三学生地理复习效率低下的表现

地理考试主要目的就是对学生的地理素养进行考查,它侧重关注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然而,当前的高三学生地理复习效率非常低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知识上

在涉及到一些非常重要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名称、具体的分布以及地理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上,学生往往不能够系统的进行掌握,知识体系不牢固,使得在考试当中不知道怎么去入手,解答问题的时候不够全面,不能够抓住得分点,复习效率非常低下。

(二)地理技能上

高三学生在地理技能上复习效率低下主要表现在没有一个良好的读图习惯,在遇到有图的考题上,学生往往漏看或者对图表进行错看;不能够很好的从图表所给的材料中对地理信息进行获取;文科学生的数学比较差,在涉及到地理计算的时候许多学生都会望而却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不足,在答题的时候往往几个字就能把内容表达清楚而学生却是写的繁复冗杂,表述的问题出现了各种错误。

(三)地理思维上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地理题,几乎都有关于国家区域的比较题以及对人类的行为进行评价与反思的题,学生不能够很好的组合零散的知识点来进行答题,不能够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题目所给出的情境当中,这时就会出现思维中断而大脑一片空白的情况。

四、提高地理复习读图有效性策略

(一)学会判别常规图线

高考地理中的坐标图通常以数字坐标的形式对地理数字信息图形进行表示。比较常见的坐标图形有两种,分别是两维坐标以及三维坐标。在对坐标图进行判读的时候,要注重抓住坐标轴上所给出的数量方面的信息。如对两幅降水柱状图进行比较,不能只注重两者柱子的高低对降水量的多少进行认定,还要对坐标单位的具体数值进行认真判别。地理图中的常规图线有许多种,比较常见的有等高、等深、等温以及等降水量等线。不论是哪一个等值线图,在进行判读的时候要注重抓住它们的走向和疏密状况等,能够从等值线的规律中去对全新的等值线问题进行解决。

(二)正确构建区域地图

对区域地图进行快速而准确的判断是高三学生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在复习地理读图形问题的时候,学生脑海中要呈现出比较清晰的地图,通过叠加图层来进行分析。如果地图的地图是关于经纬网的,那么学生就可以依次对地理地形图、地理气候图、地理中的河流湖泊图、地理中自然带分布图以及地理中工业与农业分布图等进行叠加,并及时从中调出一种图。比如要对某地区河流水文特征进行分析,学生们要马上叠加当地的气候图、当地的地形图以及当地的植被图,以此来把准确的结论给得出来。

(三)注重审视空间方位

高三学生在复习地理读图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审题,认真把握和准确判断地理空间方位。学生在看到下图的时候一定会以为此图就是代表的印度,实际上此图表现的是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河入海口附近的地中海的气候分布,如果对空间方位判断失误,那么整个题就会一直错下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对地理空间方位进行审视的良好习惯,在对空间方位进行判断的时候不要只从空间轮廓出发,还要善于从空间的经纬度、空间的具体轮廓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然后再判定地图的空间方位。

五、结语

要想在高三地理复习中提高读图的有效性教学,广大教师就要多对学生进行了解,把学生的思维进行激活,使他们能够快乐复习,掌握复习方法。同时,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选,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善于在课堂上把学生的激情点燃,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达到和谐共振,做题反馈,从而实现高三阶段的师生共赢。

参考文献

篇5

高三地理开学教学工作计划(一)

一、教学指导思想

高三地理教学要面向高考,在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要求的过程中,要以培养能力为主导,考察学生所学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对所学课程内容能够融会贯通,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是知识解决身边的地理现象,学以至用。

二、教学要求

1.教师必备的教材和相关材料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地理必修一、二、三;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地理选修;初中地理1~4册(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2020年、2020年、2020年全国文科综合试卷、新课程卷和广东省地理单科试卷等其他省市的高考试卷以及对高考试题的试卷分析。

2.教师要不断研究高考的新变化和发展趋势,深刻理解考试大纲内容和含义,认真学习试题分析,研究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和能力要求,使自己的教学不偏离高考的要求。

3.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教学基本功的锻炼,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水平。多渠道的获取知识,虚心学习,取长补短,以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同时为本校和全区的高三地理教学创出佳绩。

三、各阶段复习要求

全年度的高三复习分为四个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时间安排、知识内容、指导思想、目标要求。

第一阶段:

时间安排:开学--第一学期期中

指导思想:明确高考要求,进入复习状态,强调基础知识的复习

教学任务:地图知识、中国地理(与高中地理必修三相结合)、世界地理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注意教学重点是基础知识的落实,明确单元知识体系、认识知识点间内在关系,避免将知识点零碎的罗列给学生。

目标要求:落实区域位置、掌握区域特征,学会用综合的方法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用对比的方法复习世界区域地理的内容,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和区域差异。学会找出事物共性和差异性的方法,以能力培养为目标。

第二阶段:

时间安排:第一学期期中--第一学期期末

指导思想:在系统复习、落实基础同时,强调对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理解和运用,适当强调灵活性,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基本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的建立,能做到纲举目张。各校自命题的阶段检测以检测基础知识的落实为本阶段的目标。

教学任务:完成高中地理必修一和必修二前三个单元的复习。

目标要求:强调对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学习和落实,各校自命题的阶段检测以检测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

第三阶段:

时间安排:开学—广州一模考试(3月7日)

指导思想:以自然、人文、专题复习的全面复习为主。在某一区域范围的基础上,会进行相关的自然、人文相关知识的综合复习。明确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关系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这两大核心问题是本阶段复习的主线。

教学任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高中地理必修二后三个单元,一部分是专题复习。运用知识结构,在知识块的基础上进行知识间的横向联系。(第一轮复习结束)

目标要求:达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具备结合实际进行自然、人文、区域特征的分析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适应高考。

第四阶段:

时间安排:某一模考试以后

指导思想:提升能力(二轮专题复习),查漏补缺(三轮复习)

教学任务:检查知识和能力方面的漏洞,查漏补缺,进行答题训练。回归基础、回归课本,不要盲目的让学生做过多、过难的试题,要根据学生的层次水平精选练习题。认真做好每次的试卷分析。

教学任务:通过做各区县的模拟试题发现问题,针对查出的问题进行重点的突破和练习,不要再做大量的、重复的、已会的试题,巩固基础知识,完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和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进行答题的强化训练,培养良好的应试心理素质,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充分的知识准备迎接高考。

高三地理开学教学工作计划(二)

一、学校、学生基本情况

学校从高一直至高三都是没有晚自习的,实行完全走读制。高三暑期也未补课,今次开学以来有可能根据学生的要求,周六开辅导课。学生目前是从7:20-18:05在校学习,其他时间段在路上、家中学习和休息。就学业水平测试而言,文理科重点班的地理平均分为41分(满分50分),普通班平均分39分。由于学测难度相对较低,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学情。高二学期,花了近一个半月复习区域地理的地球、地图与世界气候,二个半月学测复习。暑期布置学生自己依据地图册和区域地理书复习世界地理部分,本学期开学即测试,及格2人。学生对已学的必修123基本遗忘殆尽。一个侧面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差、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

二、可实现的目标

针对学生基础及其理解、接受能力,应以基础、主干知识教学为主。文化课考生,部分文化课考生高考分数目标为75%-85%,大部分考生为65%--75%;艺体生而言,地理得分锁定在65%--75%,艺体生中美术生和部分音乐生,基本上从9-12月都在专业课集训,真正文化课的复习应从2月开始,加之放假15天多,主要复习时间应在3、4、5月,时间特别紧,其他门课得分又难,文综锁定200分,地理分数应在70分左右。本学期在1月份才涉及艺体生回校开课的问题,当提前做好预案。

三、本学期复习的主要内容与检测

1.内容:本学期主要复习内容为2020.9.1-10.31完成区域地理的复习,重在读图、填图以及与高考有关知识点的复习,通过检测卷和月考来检测复习情况,强调看图、读图和填图能力提升,强化对相关知识的读背;2020.11.1-2020.1.16复习必修1、2并迎接合肥市一模考试,以合肥市一模考试为风向标,调整复习进度、方法和模式。一模考试结束转为必修1、2复习的补缺补差和必修3复习。(必修3大致2.15-3.12四个星期完成,进行二模考试)

2.检测:自己的试卷随堂考试、月考以及合肥的模拟考试。

四、自我再成长模式

1.基础教学与实践

(1)独立做《五年高考 三年模拟》、《世纪金榜一轮复习》以及《新题策》,结合课标和考试说明整理纸质备课笔记和PPT;

(2)制作PPT、微课视频,通过安徽基础教育云平台、优酷、qq群等进行网络推送,解决重难点,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特别是艺体生学习;

(3)继续结合时政材料开展“拓展讲堂”7分钟微课堂及网络视频教学,将其打造为自己的品牌教学;

(4)通过互联网+的网络模式,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与转变,并推出免费教学和付费教学模式,实现利于自己学生,又服务更大范围学生的学习。实现可持续发展。

2.学习与研究

(1)读书、学习:目前订阅有两种杂志,分别是《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和《地理教学》,需要认真阅读学习。除此外,有关教育教学的专著也应花时间研读。大学课本、《地理学报》等书籍、杂志也是提升自己的途径。

(2)实践研究: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开展相应课题的实践与研究,并得出相应结论。值得探索,这种途径可让论文真正落实于实践,而非为了写论文而写论文。(此项也为职称做准备)

(3)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是一场修炼!教师的生命力在于课堂,学生因爱上你的课堂,爱上这门课,再加以适当的指导,学生必然学好本课。通过观看网络视频,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效果,最终成为一流的教育者。

五、实现目标的措施

1.充分备课,合理掌控教学速度、难度、广度,使教学不偏离学生的实际情况,并能取得最佳效果;

2.课堂40分钟,必须追求效率,同时开动学生的大脑,促进学生动手、动脑;

3.布置好作业和复习,并进行监督和指导,直至学生能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复习;

4.全体学生通过考试进行成绩跟踪,部分同学要进行单独指导和严格要求,比如读背书;

5.通过提问、测试等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

6.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做人始终是第一位,因注重对学生成长的指导。

六、可预见的成果

1.教育教学更上一个台阶,对高考的理解和把握也比过去好;

2.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精彩,教学研究落地并富有成效;

3.学生学习积极、状态良好,朝自己的高考分数目标迈进;

4.培养出一批能够运用地理思维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人。

高三地理开学教学工作计划(三)

一、学生基本情况

通过综合分析我校202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成绩和高二期末考成绩,高三地理备课组的老师们对本届学生的地理学力水平有了初步的了解,大家一致认为本届学生整体的地理素养较低,基础较薄弱,缺少尖子生,本校学籍学生落后面较大,地理高考备考形势非常严峻。为了有效提升我备课组老师的教学水平,搞好第一轮复习,提高地理教学实效性,特制订本学期高三教学工作计划。

二、指导思想

本学期第一轮复习必须紧抓地理教材、地理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注重双基教学,构建地理主干知识框架和网络,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关注社会和生活。处理好自然、人文和区域地理之间的关系,热点问题应体现地理学的应用功能与社会价值;地理能力的核心是图表、文字信息的分析应用能力。教学中应突出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评价、归纳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一轮复习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钻研教材、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研究近三年高考试题

每位老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和考试说明,研究2007--2009年高考题,教师要不断研究高考的新变化和发展趋势,深刻理解考试大纲内容和含义,认真学习试题分析,研究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和能力要求,使自己的教学不偏离高考的要求。重视每次月考后集体备课对试题的分析,根据存在问题有针对性的讲评试卷或调整教学策略。

2.抓好“双基”把握好教学导向

在高三的备考中,教师的复习不能带有侥幸的心理去猜题、押题,一定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立足于“双基”,从地理概念、地理分布、地理事象,到地理读图、地理过程、地理原理,再到地理观念、地理能力、地理规律,要强调地理特征的空间性。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做到万无一失。为此,应重视地理原理的教学,并重点抓住以下几方面:一是夯实基础识,到边到沿,不留死角;二是建构和完善学科主干知识体系;三是对重点知识形成专题,挖掘知识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强化规律(过程)和方法,重视联系和运用。

3、强化地理图表的学习

空间性是地理学科区分于其他学科的最主要特点。地理高考题可以说是“无图表不成题”,从客观性试题到主观性试题,均以图表为信息加以命题,可以说学生从地理图表中索取信息的能力,是地理高考成败的主要因素,所以在平时复习,应以课本中原图为基础,熟练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地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和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教学中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图文转换,图图转换等类型的综合分析能力。

4、注重地理能力的培养

知识在于积累,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潜移默化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素养、地理灵感以及地理能力,强调对自然地理的理解、判断、推理、归纳、应用,突出考查考生获取图表信息的能力,迁移整合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描述、阐释事物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5.加强案例教学,训练学生解题思路和答题的技巧

从高考试题反思我们的常规教学,教与学都必须注重方法。这方法就是要做到选取典例,通过案例式学法或教法,举一反三,形成能力。实施案例教学,教会学生以不变应万变。训练学生进行学科术语规范、条理清楚、突出关键词、逻辑严密的表述。

6、关注社会、关注时政热点和焦点

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关注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如: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温室效应与臭氧空洞、气象灾害与自然灾害、外来物种入侵、南水北调、能源问题、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及流域的综合治理、产业结构调整、循环经济、节约型社会、三农问题、东北工业基地的振兴、中部崛起、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等等,地理学科的时代性强,在日常教学和训练中应以反映现实和热点的“新材料、新情境”为载体,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素养,以体现培养学生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价值。

7、训练学生用学科术语规范答题

从这几年的高考阅卷和试题分析可以看出,很多学生审题不到位、答题没有要点也是导致高考得分率低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准确审题、规范表述、严谨答题的能力是高三一开始复习老师就就必须有意识的培养,要尽可能将失误减少到最低。

8.落实好每周的有效训练

篇6

新课程背景下的合作学习是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进行个性化的独立思考和学习探究。该形式比较适合新课,若复习课也使用这种形式,则需要耗用很多的时间,从而影响复习进度。所以,在高三地理的复习中,更强调的是师生间的合作,当然也强调学生间的互助学习。师生之间的合作,可利用的媒介还是比较多样的。

一、课堂上的“你来我往”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场,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是师生合作的主要平台。地理教师想要把握好复习效果,就必须充分利用这个平台与学生进行合作。新课程理念中,教师要从权威者的位置上走下来,参与到与学生的对话和交流的活动中,二者需要相互作用、平等协作地交流意见。这个理念,应用到高三地理教学中,再合适不过。

高三复习的目标之一是引导学生主动去寻找和解决学科问题。面对繁忙的高三,多数学生并没有多余的时间在课前寻找问题,所以这两项内容都被放到课堂上来解决。短短45分钟的课堂,要想完成好这两项任务,就需要师生的双方面投入。双方若都能以合作者的态度来参与,积极有效地参与,那效果应该会颇丰。在生意场上,合作的方式之一是“你来我往”,才能保证持续的合作,这也可应用于地理课堂上。地理教师的“来”,就是抛出问题和任务。在复习知识的过程中,随时根据学生的反应,抛出难度不同的问题,来测试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若很熟练,则不必再在这个知识点上多花时间;若很陌生,则该停下脚步,把这块知识补完整,并配上相应的练习,以起到巩固作用。例如,一轮复习中,在复习锋面气旋时,把等压线、等高线、等温线和风向等知识再次融合进来,并利用一道与这部分知识相关的综合性强的选择题来测试学生。通过测试,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对等值线的读图规律掌握还较好,但风向和等压线这个知识点还是比较混乱,特别是从复杂的等压线中确定风向。所以,在后续的复习中,再遇到相关的习题时,教师要停下来,再次巩固这个知识点。

只有教师的“来”,这个合作还不完整,学生的“往”扮演着同样重要的角色。学生的“往”应表现为积极回应教师,要把自己对这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明显地表现出来,好让教师明确其下一步的安排。而教师为课堂所设计的任务,学生更应该全力以赴,思考如何将自己所掌握的那部分知识拿来应用,才能更好地将这部分内容内化。例如,我校集备组设置了地理选择题的课堂限时训练,学生限时完成,课堂上及时讲评,及时解决问题。教师在布置任务前,让学生明确这个活动的设计目的,这个训练过程既能提高他们知识内化的的速度,也能训练他们的答题时间和正确率,让他们从心底真正意识到这个活动的重要性。于是,他们积极参与这项活动,使得这项训练取得了预期效果,使得“你来我往”能再持续下去。但要使这种合作更有效,则需要学生的自觉,需要和他们在情感上也达成合作。

二、情感上的融洽无间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或者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它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师生双方的所言所行,都会给对方的情感带来影响,可以是积极正面的,也可能是消极负面的。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应该要促进积极影响的形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师生在情感上的合作,教师应该起到主导作用。高三的工作和学习是比较疲惫的,容易让人产生不良情绪。如果教师带着抵触情绪进入课堂,学生的负面情绪即刻也会被带起,那这堂课的效果应该是难以令人满意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人在愉悦时,观察较敏锐,记忆效果好,想象丰富,思维敏捷。而人在沮丧时,这一切都将受阻。”所以,教师要懂得随时调整,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进入课堂,用积极的情绪给学生信心,给他们成就感,让他们愉悦起来。

课堂上的情感交流,毕竟有限,只能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地穿插,课后与学生的交流就变得尤为重要了。交流方式的选择,要根据教师身上所具备的特点、优点来确定。笔者是青年教师,学生对笔者并没有敬畏感,很多想法敢说出来。所以,笔者就利用这个优势,和他们交流高三地理的复习。一般情况下,笔者会让学生先自我分析,归纳自己在地理复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扰,在此基础上,再提出教师的建议和看法,他们会欣然接受。情感上的融洽无间,使得学生的学习情绪提高,对地理学科的信心也大增,对地理教师则更为信任。于是,高三地理复习变得更为顺畅和有效。

三、作业上的换位思考

高三地理的习题量比较大,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习题训练来发现和解决更多问题,使自己能有更大的提升。虽然,在情感合作后,学生已经对地理学习有较大的投入,但如果教师作业布置不适当,同样也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也破坏了情感合作的成果。

地理教师在布置作业前,要明确学生现阶段的复习情况,了解他们知识消化的水平和接受能力,了解他们每天的学习时间安排。综合这些信息,再进行习题的筛选,筛选出的习题既要有质又要有量,让学生完成之后能有较大的收获。质比量更重要,而量则必须追求适量,切莫超过学生的负荷。同时,也要用合理的方式让学生明白该项作业的设计目的和意义。这样,学生会觉得教师是从他们的角度出发,都是为他们的学习而考虑,他们会更为欣然接受这些作业,并认真地完成。虽然,这种换位思考的主体依然是教师,但只要引导的好,学生也会反向思考,从而使作业布置的目的和学生完成的效果实现趋同。

对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必须要有一定的反馈,让学生觉得老师尊重和重视他们的劳动成果,这是有效合作中很关键的环节之一。高三作业量大,如果教师无法做到每天批阅,也要定期批改,或抽取部分层次不同的学生的作业来检查。在批改时,要认真、仔细找到学生的错误之处,特别是地理综合题,做好标记。如此之后,当学生拿到作业时就明确自己的问题所在。在讲评时,他们就更清楚自己该怎么去解决这部分内容。

四、考试后的“面壁思过”

考试,是对教师教学成果的考量,是对学生知识应用的考察。所以,考后的自我剖析是很必要的。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答题情况中,分析自己哪个教学环节设置不够恰当,或自己哪块知识剖析还不够到位。而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失分情况,来剖析自己哪部分内容掌握不牢、理解不透彻,哪块知识点的框架还是不够系统。通过自我反思,双方都能找到自身的问题,随之采取相应的措施去解决各自的问题,从而实现双方的进步。

自我反思,有时候还不够全面,师生可以将自我剖析的结果进行交流。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把自我剖析的结果告诉学生,然后,让他们将自己的反思和对教师剖析的看法都写下来。教师将其收集回来,仔细查看,可能还会发现自己未反思到而学生却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好的地方。同时,教师也可发现学生反思的一些共同之处,也就是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则可在课堂上给予学法的建议。对于一少部分同学与众不同的反思结果,教师则可个别交谈,个别指导。

总之,高三地理复习中采用了各种类型的师生合作方式,虽效果不尽相同,但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复习的效果,也为学生的有效复习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篇7

新课程实验的高中地理教材版本多,但共同的出发点是高中地理课程课标,因此高三地理复习首要的是熟悉课程标准,把握课程课标的精髓,重视主干知识的复习。例如,自然地理中的自然环境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是地理学中的主干知识,要求学生学会理解并运用这部分知识,处理方法如下。

课程课标:“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交换”。

知识覆盖: ①岩石圈物质循环;②内外力作用及地貌形态;③大气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④三圈环流与季风环流;⑤天气与气候;⑥水循环;⑦洋流。

复习要求: 深刻挖掘其内涵,构建一般模式,加深学生的理解。

典型题例:图1示意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循环过程。完成(1)~(3)题。

(1)若图中的字母和数字序号①~⑥共同构成了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则表示沉积岩的是:

A.a B.b C.c D.d

(2)若图中的字母和数字序号①~⑤共同构成了生物循环过程,则表示自然地理环境生产功能的环节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若图中的字母和数字序号①~④共同构成了海陆间的水循环过程,且字母b表示海洋上空,则塑造地表形态最明显的环节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对地理课程标准的深入解读,并结合教材的经典内容,教学能突出课程标准的核心,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也有了正确的方向。

二、精选试题,自我检测

针对历年各地高考模拟卷、历年高考卷,应认真研究分析,结合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精选部分优秀试题,先让学生自我检测,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而后的复习与教学就能更主动、有针对性地去弥补知识点的不足。学生通过自我检测,清楚自己知识储备与高考能力要求的差距,这样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及有效性。试题精选应注意:①试题清晰直观,图象清楚明确易受学生欢迎,吸引注意力,激发求知欲,有助于教学效果有效性的提升。② 试题时代性强,高考地理内容,特别是人文地理内容不断更新,要求教师与时俱进,跟上步伐。③ 试题难度适中,教师应对自己的试题资源经常更换,屏弃繁、难、旧、偏、怪等试题,选取难度适中的试题,可增强师生互动的教学资源。

典型题例:图2为某城市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甲地为该市的重化工业区,简述其布局的有利条件。

(2)说明A、B两住宅小区房价差异的原因。

三、自主合作,建构知识

建构主义认为,对事物的理解不是简单由事物本身决定的,人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建构自己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和理解。学习是一个积极的意义建构过程,教学并不是把知识经验从外部装到学生头脑中,而是要引导学生从原有经验出发,生长(建构)起新的经验。高三地理复习内容多,应重视学生对重要知识点及其关系的掌握。可让学生结合课程标准先阅读教材,自主与合作建构知识;然后由教师引导建构知识。

例如,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形地貌对交通、聚落的影响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并且多以地质剖面图、地貌景观图、等高线图等形式进行考查。复习时先让学生讨论,尝试建立知识网络;后由教师将简洁的建构图呈现于学生作修正。

建构地理知识网络,将重要知识点有机整合,要求学生将知识结构内化成认知结构,这样有助于学生全面准确地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有关地理问题。

四、交流互动,拓展巩固

高三地理复习应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不能只讲不练,也不能只练不讲。对重要的主干知识可精选少量试题,让学生在课堂练习,交流互动,及时讲评,达到知识拓展和巩固。如一节课可精选两组单项选择题,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和严密性;也可选一道综合题,训练学生用规范科学的地理语言表达分析问题的能力。

典型题例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4中甲岛是太平洋的一个火山岛,经济以农业为主,S市是该岛最大的城市,人口约20万(全岛约70万)。甘蔗制糖业是该岛最主要的支柱产业,蔗糖70%以上远销欧洲。2008年该岛甘蔗每公顷产量为45.89吨(我国为71.23吨)。

2010年,我国需要进口177万吨食糖,预计将逐年增加。近年来,我国部分企业计划和甲岛所在国政府合作,在甲岛投资甘蔗种植。

(1)说出甲岛5~10月降水量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简析甲岛无大城市分布的主要原因。

(3)说出甘蔗制糖业布局的主导因素,并分析我国蔗糖进口量逐年增加的主要原因。

(4)分析我国部分企业计划在甲岛投资甘蔗种植的主要原因。

五、定期检测,反思提高

高三地理复习离不开作业和考试,定期检测可掌握学生的复习效果,并及时总结,有利于采取有效对策,改进教与学,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地理教师要认真收集相关数据,仔细进行试卷质量分析;讲评课应详略得当,归纳每类试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学会借题发挥,适当拓展延伸带动对其它相关知识体系的梳理;表扬激励为主,针对性地指出学生学习方法的优缺点、注意事项及努力方向,引导学生多反思提高。

典型题例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2010年8月29日,俄总理普京出席了每年可输送一千五百万吨原油到中国大庆的中俄石油管道俄罗斯段的开通仪式。 他表示,加强中俄能源合作“对于中方来说,可以稳定能源供应和能源均衡;对于俄方而言,则获得一个新的、面向具有市场前景的亚太地区出口,特别是极具发展前景和活力的中国市场。”

(1)说出中俄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路线布局基本特点。

(2)分析影响中俄两国能源跨国输送主要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篇8

回顾以前的高三地理教学,感觉在复习过程中地理学科内容丰富而凌乱,覆盖范围广。由于知识、时间和空间跨度大,所以学生往往是学了新知识,忘了旧知识,学完了也忘光了。如何做好高三阶段的地理教学复习工作,是每个高中地理教师都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高三教学工作经验,谈谈地理复习的有效教学。

一、注重基础知识,构建完整的学科体系

构建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提升地理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对应掌握的内容一目了然,做到胸有成竹。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是地理学科的地基和骨架,对于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的掌握,切忌死记硬背,而应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高考出题的重要特点,通常是引用一些素材和课外知识,构成新问题的背景素材,从而考查学生分析、解决、迁移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但是无论怎么考,其考点依然是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寻找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综合的思维网络,才能适应高考,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重视地图学习,抓住地理的核心内容

地图是地理的无形语言,只有学会看图、读图、析图,才能够在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结合背景素材解答地理问题,况且从心理学讲,图形又比文字好记,而且信息量更大,可以说学会看图是地理学科最好的学习方法。

复习时一定要有一本比较权威的地图册,最好全校用同一版本地图册,这样就可以把地理要素的分布、地理规律的体现都落实在地图上。例如,在中国地理复习过程中,可以看以下几种地图,即:中国的政区图、中国的气候图、中国的地形图、中国的水系图、中国的资源图、中国的农业分布图、中国的工业中心分布图、中国的交通图、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图、中国的民族、人口、城市、商业中心图等。逐一看图、识图、记图、画图,通过对比分析,综合比较,加深对中国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此外,还要适当做一些地理各种考试地图的练习。例如,地理等值线图、地形剖面图、地理景观示意图、地理数据统计图表、地质构造图等一系列,只有熟悉这些图的特征和解读方法,才能够学好地理。

三、注重空间思维,加强地理的能力训练

空间思维能力是大多数文科考生所缺少的能力之一,而地理学科对于考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这也成为制约考生成绩提高的限制性因素之一。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考查主要有这几个方面:等值线及其应用,地球自转和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大气运动规律和原因分析(三圈环流),世界和中国区域中的重要经线、纬线,各类地图的判读,各类重要地理的分界线(自然地理界线、人文地理界线)等。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同时注重学习方法。例如,对空间定位和地球运动的理性思维分析可选取一条重要经纬线去记忆,通过这些在脑海中形成的完整经纬网,想象地球运动起来线与线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及晨昏线的运动特征等。

四、做好全面复习,掌握地理的方法策略

良好的复习方法是成功、有效学习的保障,那么,在整个高三的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有效地去复习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要有重点地去复习,做到查漏补缺,学会自我反思、归纳、总结、及时反馈和纠错。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做题过程中,总结解题经验,探索解题技巧,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从而提高审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学生只有掌握了有效的复习方法,学习起来才会有针对性,有重点,才会提高学习成绩。

五、专题训练,系统整合

在基础知识复习的基础上,进行专题复习,整合训练。基础知识为学生答题提供依据,专题复习使学生知识体系更加系统化和条理化,整合训练,加强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化知识体系,促使知识进行迁移应用。

六、精讲精练,讲练结合

高三复习要坚持讲解与练习有机结合的原则。

1.讲,要有针对性,除了讲重点、难点、考点、热点问题,同时还侧重复习过程中易错点和混淆点的学习,注重知识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应变能力。

2.练,以限时训练、周练、阶段测试为主要形式,逐步培养学生的审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答题速度,训练的试题要抓住考点,要注重能力型和应用型,同时要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和知识间的渗透能力。

3.评,教师要做到趁热打铁,考后及时讲评试卷,讲评过程中注意突出重点、考点。考前做一定数量的练习题,既可以巩固知识,还能提高解题速度和技能,但不要搞“题海”战术。教师要精选试题,目的是训练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了解考试命题的原则及思路,掌握题目类型,研究解题方法,从而掌握各类题目的基本特征和解题规律,在解题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遇到新题型,迅速确定答题思路。

七、建立“错题本”,分析失分原因

在高三的复习过程中,大大小小的测试很多,因此学生在每次测试中都会有错误出现,教师要鼓励学生建立“错题本”,这样,教师每讲完一份试卷,学生就在“错题本”上将错误改正,并作正确的分析、归纳、总结。每次考试前,学生再重新看一下自己曾经做错的题加深印象,避免重犯类似的错误。长此以往,对于做错的题,加强记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做题时认真审题、思考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学生的测试中获悉,在答题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易错、易混知识点没有落实好;

2.审题能力欠缺,阅读信息、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不足,其中审题不清导致的失分居于失分原因之首;

3.对教材的内容不够熟悉,知识网络不健全;

4.知识迁移能力较弱,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

5.学科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书写不规范,缺乏科学性、严谨性、完整性;

6.考试中时间分配不够合理,答题技巧欠缺。

八、注重考试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的高低最终都要在高考中得到体现,虽然高考有一定的不合理性,但是就目前来说,高考依然是我国选拔优秀人才最重要的方式。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考试能力呢?笔者认为至少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

1.提高审题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训练学生,理解每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于重点的字词要划出标记,只有读懂题意,解答问题的落脚点才正确,因此审题能力很重要。

2.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在平时教学和考试中,要严格要求学生用准确的地理术语表达,不能太过口语化,尤其是一些学科专用名词。

3.培养书写规范能力

往往有不少学生不太注意书写的规范性,经常出现错字、别字、拼音字等,这也是高考失分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书写答案时缺乏条理性,主次颠倒,因此,在平时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答题的习惯,尽可能用数字把要点标记出来,先主后次。

九、注意高考相关信息的收集

高考信息收集准确,我们复习才会有针对性,复习效率才会提高,因此,教师必须做好这一环节。教师要重视对《考试大纲》、历年高考地理试题和省内各地区的一模考试题进行分析和比较,使复习目标与高考命题最大限度的接近,并从中发现高考试题的命题特点、变化趋势、核心知识点出现的频率、分布等,最大限度地掌握高考命题的相关信息,研究复习教学的对策,对于辅导内容的删减、复习重难点的把握就会更加准确,为高考取得好成绩奠定基础。

总之,在高三地理复习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制订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复习方法,在复习过程中不断地反思、完善、改进、交流,制订可行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教学,从容地面对高考。

参考文献:

[1]谢春燕.浅谈提高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基础教育研究,2009(05).

篇9

在高三的地理教程安排中,学生不仅要学习新知识,还要参加各种形式的考试,比如随堂考试、周考、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全市模拟考试等,这样一来,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被大量占用。而且如今教育部规定学校禁止补课,另外还有国家法定节假日期,于是就导致高三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被缩减。所以,目前高三地理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就是如何在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内提升学习质量。

2.什么是微课

微课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视频的方式给学生授课,在某项教学主题活动中,除了主要的课堂教学视频,其余还有教学设计、素材资料、授课反思、课程测验、学生反馈、教师互相评价等,这些内容对课堂教学视频加以辅助,通过紧密联系的作用,形成一个教学组织,在一个科学的学习环境中,学生能够有效学习。

3.微课的主要特点

(1)教学时间短,灵活易懂。微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教学视频。通过研究调查发现,学生在普通45分钟的教学课程中,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一般只有十多分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学习,所以微课的课程时长设定为5—8分钟,特殊情况下也不会超过10分钟。

(2)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普通教学课堂中,因为时间较为充裕,所以课程重点讲述的较为分散,不利于学生记忆。而微课为了让学生有效学习,所以就要在短时间内将重点内容展示出来,在一节课程中只针对某个知识点作教学内容加以讲述。

4.地理微课的运用

(1)节约课堂时间,主攻重点。教师在讲试卷或者习题之前,通过调查,对于一些出错不多的题目,就可以录制成微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课下学习,节省出来的时间把学生问题集中的题目作全面的讲解,可以拓展、延伸,还可以增加点对点的练习。

(2)因材施教,拓展延伸。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微课的应用在不同程度上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不同基础、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既做到查缺补漏,又强化基础知识,增强学习效果。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总有部分学生很快完成学习任务,为了照顾其他学生,保持一致学习进度,老师通常不做另外安排,以致剩余时间不能被有效利用。这时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章节知识的特点,制作一些微课,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可通过观看微视频预习下一章节内容,也可以通过观看微视频了解章节知识中拓展延伸的部分。

(3)再现遗忘知识,解放机械重复。如在学期末复习区时计算题时,学生显然对学过的知识有所遗忘,只记得计算公式,对于解题思路和步骤却不甚清晰。我让学生重复观看微课,通过知识点的再现,结合实际问题提炼解题步骤,例如,求时区、区时的计算问题等。这样教师就不用再机械地重复讲过的知识,只需解答学生在复习中产生的新问题,此时微课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微课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是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从教师角度看,微课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字化资源,它的有效运用不仅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还可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从学生角度看,微课给他们提供了更多选择,无论在课前、课中还是课后,只要有条件,学生都可以通过微课进行个性化学习,主动掌握学习节奏,构建知识体系。

篇10

  高三地理教学要面向高考,在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要求的过程中,要以培养能力为主导,考察学生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地理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对所学内容能够融会贯通,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是知识解决身边的地理现象,学以致用。

  二、教学要求

  1。教师必备的教材和相关材料。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上、下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第一、二册;初中地理1~4册(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历年全国文科综合试卷以及试卷分析。

  2。教师要不断研究高考的新变化和发展趋势,深刻理解考试大纲内容和含义,认真学习试题分析,研究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和能力要求,使自己的教学不偏离高考的要求。

  3。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教学基本功的锻炼,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水平。多渠道的获取知识,虚心学习,取长补短,以适应教育教学此文转自发展的需要,同时为本校的高三地理教学创出佳绩。

  4。教师要用现有了课件资源和课堂背投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的密度,要求及时效率和长效效率相结合。

  三、各阶段复习要求

  全学期的高三复习分为两个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时间安排、知识内容、指导思想、目标要求。

  第一阶段:

  时间安排:开学——第一学期期中

  指导思想:明确高考要求,进入复习状态,强调基础知识的复习

  教学任务:地图知识、中国地理(与高中地理选修二相结合)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注意教学重点是基础知识的落实,明确单元知识体系、认识知识点间内在关系,避免将知识点零碎的罗列给学生。

  目标要求:落实区域位置、掌握区域特征,学会用综合的方法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和区域差异。学会找出事物共性和差异性的方法,以能力培养为目标。

  第二阶段:

  时间安排:第一学期期中——第一学期期末

  指导思想:以自然地理的全面复习为主。在某一区域范围的基础上,会进行相关的自然、人文相关知识的综合复习。明确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关系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这两大核心问题是本阶段复习的主线。在系统复习、落实基础同时,强调对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理解和运用,适当强调灵活性,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基本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的建立,能做到纲举目张。

  教学任务:完成高中地理(必修)上册的复习。

  目标要求:强调对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学习和落实,各校自命题的阶段检测以检测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

  精选关于热门地理老师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学生情况简析

  八年级(1)班学生总人数为xx人,学生基础不扎实。学生经过七年级的地理学习,三个班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地理的.方法,掌握了阅读地图并通过地图分析地理现象的方法,掌握了《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规定必须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从上个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来看,八(1)个班成绩较理想,八(2)、(3)班成绩很糟糕。由于学生学习成绩参差不齐,要分层次地进行教学,争取通过本学期的教学,让学生和。

  本学期使用教材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第二节《众多的人口》第三节《多民族大家庭》.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第二节《气候多样,季节显著》第三节《河流与湖泊》。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三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第二节《土地资源》第三节《水资源》

  第三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三节《工业的分布于发展》。

  本学期教学任务及教学目标

  本学期教学任务: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

  2、认真完成学校所安排的教学任务。

  3、让学生了解中国地理概况,加强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合空间想象能力。

  4、成绩:努力提高学生的成绩,在月考、期中、期末考试中争取提高有胜率和及格率。

  方法与措施

  1、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每次月度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6、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互联网网络资源,精选优质教案,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真正提高地理教学水平。

  精选关于热门地理老师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一、学生基本情况

  通过综合分析我校地理考试成绩,为了有效提升地理教学水平,搞好复习,提高地理教学实效性,特制订本学期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二、指导思想

  本学期必须紧抓地理教材、地理课程标准、注重双基教学,构建地理主干知识框架和网络,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关注社会和生活。处理好自然、人文和区域地理之间的关系,热点问题应体现地理学的应用功能与社会价值;地理能力的核心是图表、文字信息的分析应用能力。教学中应突出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评价、归纳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钻研教材、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研究近三年高考试题

  要认真钻研教材和考试说明,研究20xx—20xx年高考题,要不断研究高考的新变化和发展趋势,深刻理解考试大纲内容和含义,认真学习试题分析,研究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和能力要求,使自己的教学不偏离高考的要求。重视每次考试对试题的分析,根据存在问题有针对性的讲评试卷或调整教学策略。

  2、抓好“双基”把握好教学导向

  在高三的备考中,教师的复习不能带有侥幸的心理去猜题、押题,一定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立足于“双基”,从地理概念、地理分布、地理事象,到地理读图、地理过程、地理原理,再到地理观念、地理能力、地理规律,要强调地理特征的空间性。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做到万无一失。为此,应重视地理原理的教学,并重点抓住以下几方面:一是夯实基础识,到边到沿,不留死角;二是建构和完善学科主干知识体系;三是对重点知识形成专题,挖掘知识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强化规律(过程)和方法,重视联系和运用。

  3、强化地理图表的学习

  空间性是地理学科区分于其他学科的最主要特点。地理高考题可以说是“无图表不成题”,从客观性试题到主观性试题,均以图表为信息加以命题,可以说学生从地理图表中索取信息的能力,是地理高考成败的主要因素,所以在平时复习,应以课本中原图为基础,熟练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地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和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教学中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图文转换,图图转换等类型的综合分析能力。

  4、注重地理能力的培养

  知识在于积累,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潜移默化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素养、地理灵感以及地理能力,强调对自然地理的理解、判断、推理、归纳、应用,突出考查考生获取图表信息的能力,迁移整合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描述、阐释事物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5、加强案例教学,训练学生解题思路和答题的技巧

  从高考试题反思我们的常规教学,教与学都必须注重方法。这方法就是要做到选取典例,通过案例式学法或教法,举一反三,形成能力。实施案例教学,教会学生以不变应万变。训练学生进行学科术语规范、条理清楚、突出关键词、逻辑严密的表述。

  6、关注社会、关注时政热点和焦点

  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关注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如: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温室效应与臭氧空洞、气象灾害与自然灾害、外来物种入侵、南水

  北调、能源问题、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及流域的综合治理、产业结构调整、循环经济、节约型社会、三农问题、东北工业基地的振兴、中部崛起、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等等,地理学科的时代性强,在日常教学和训练中应以反映现实和热点的“新材料、新情境”为载体,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素养,以体现培养学生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价值。

  7、训练学生用学科术语规范答题

篇11

高一地理教学个人总结范文1本学期我担任高一年级3个班的地理课。教学中发现了很多问题.现总结如下由于升中考时不考地理,学生的地理基础较差,把地理自作是副科、次科,对地理学习缺乏兴趣,不重视。导致学习在课堂上不认真,练习作业应付了事。因此在学期初始阶段,反复多次,从高中为会考、高中综合科等方面,教育学生转变观念,学好所有科目,全面发展,指导学生如何学好地理,提出高中地理学习的要求。应该说,通过说服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有所提高。

由于高中地理,尤其是高二第一学期内容强调对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说“理”,教材较初中难度加大。因此,我在备课前,会将课本、教学大纲,会考说明认真钻研,做到心中有数。收集一些相关的事实材料,如“赤潮”,油轮泄漏,神州五号成功返回,地震(近一、二年)事件等;结合往届学生某些知识点掌握的难易程度或易出现的错误,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水平;结合本地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建议成就;把握好每节教材的重点、难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写出较好完整而详细的教案。

在备好课的基础上,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学成绩的关键。在课堂上准确无误的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经常启发学生思维,注重教学语言的生动性、趣味性,分析问题深入浅出,列举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剖析难点,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师生互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挂图,图片,标本,有时借助多媒体展示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如冷铎,暖铎的形成。让学生增强了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培养了学生的购图能力,课堂效率有较大提高。第三,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有关章节内容,对全体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如大气污染,海洋环境,自然资源利用与生态破坏等。第四,精心编写单元练习,力求每一份单元练习能覆盖该单元的全部重点内容,有较大份量的读图分析题,亦增加一些反映当前的科技,经济,环境动态的题目。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全部收回批改。评讲练习时,不是单纯告诉学生正确答案,而是对题目所体现的知识点进行一次交流复习,辩析错误所在,适当变换练习的提问角度,启发学生思维。教育学生学会如何审题,如抓住“题干”(关键词)等,以及如何更规范,体现地理学科特色的表述来回答问题,提高学生和文字表达能力是近一、二年,着重考察的方面,因此,练习中适当让学生练习此类题目。让学生的所学知识得到巩固、提高,这是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方面。

另外,在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我们的学生难以承受高中八科的学习,加之部分科任实行“题海战术”,导致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地理,即使是单元练习,也有不少学生抄袭,以应付捡查。但这又不是一个学科的老师能解决的。当然,亦难的找到时间辅导学生,晚修时间根本无学生看地理书.

总之,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有许多好的方面,也有一定的不足,为使自己的工作做的更好,我将继续努力工作.

高一地理教学个人总结范文2本学期我担任高一年级2个班(13、14班)的地理课。根据学生实际,认真专研课程标准,结合备课组的教学计划,积极完成了教学任务。结合备课组的教学计划,积极完成了教学任务。具体总结如下:

一、学习新课程标准,以当前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高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或得地理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教学中进行目标的细化,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落实。即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或了解知识获得的过程,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公民,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观念及爱国情感。

教学中,要视学生为知识的创造者,而不仅把学生当作一个知识的接受者培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只有学生学会了学习,教学才变得有意义和有希望。要实现这一教学理念,教学手段要灵活多样,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在班级教学中,班级之间有差别,学生个体也有差异,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分层教学,以先带后,承包互帮,展现学生个性风采,凸现团队式学习,建立学习型小组。遵循进步就是优秀的原则,突出过程性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二、结合学生实际,加强学生的地理基础,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这批学生在初中没有系统的学习地理,地理基础较差,甚至一些地理常识也不具备,更不用说养成地理思维和方法,在观念上他们把地理当作副科、次科,对地理学习不重视。对高二的学生来说,由于地理是综合科科目,在高考中所占的分数不多,学生也轻视地理学习。我们的学生在初中阶段成绩也很差,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缺乏自信。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认真,练习作业应付了事。针对这些情况,我在课堂上时刻通过激趣是学生保持注意,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多从高中生活,地理学习等方面给以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渗透先进的学习观念,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自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突出强化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抓紧、抓好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常规教学,开展多样化的学习形式

由于高中地理强调对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说“理”,与初中比较,难度加大。因此,我在备课前,认真研究教学标准,综合各种版本教材,结合学生实际,适当增加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深度。平时多收集一些相关的时事材料,如“赤潮”,油轮泄漏,神州五号成功返回,地震事件等,结合晋江市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建议成就,注重生活与所学知识内容的联系,以生活中的材料作为知识兴趣的切入点,把握好每节课的重点、难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写出较好完整而详细的教案。

在备好课的基础上,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学成绩的关键。在课堂上准确无误的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经常启发学生思维,注重教学语言的生动性、趣味性,分析问题深入浅出,列举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剖析难点,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师生互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性。另一方面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课堂效率有较大提高。第三,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有关章节内容,对全体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如可持续发展,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等。

我在教学中尝试评讲练习时,不是单纯告诉学生正确答案,而是对题目所体现的知识点进行一次交流复习,辩析错误所在,适当变换练习的提问角度,启发学生思维。教育学生学会如何审题,如抓住“题干”(关键词)等,以及如何更规范,体现地理学科特色的表述来回答问题,提高学生和文字表达能力是近一、二年,着重考察的方面,因此,练习中适当让学生练习此类题目。让学生的所学知识得到巩固、提高,这是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方面。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具有活跃的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

通过一学期教学,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思考能力、识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提高迅速。

四、在教育教学中的反思与感悟

在这学期的地理教学中,我不断反思,总结了一些自己的教学感悟。

1、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教学中应注意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

帮助学生通过熟悉的现象理解所学地理知识。如气温在冬夏季节的分布规律,降水的分布,天气预报等等。让学生知道地理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试验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和信心。

2、应通过读图、学生练习和课堂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在讨论中,教师要做必要的讲解。做练习时,要求学生弄清地理事实,独立思考,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能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3、考核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检查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在重视考试的同时也要形成对学生多方面的评价而不是仅停留在成绩上。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法措施

当然,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一节课下来,总觉得课堂时间比较紧,学生的学习状态也时好时坏,尤其是学困生,如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原来会的还会,不会的还不会。另外,并不是所有的地理知识都教的有新意,有时内容讲解不灵活,没有吸引力,致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到:

1、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基础知识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教学改革,引入新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重视地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方法;

4、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

5、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总之,我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更好的完成地理教学工作。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争取在新的一年,取得好成绩。

高一地理教学个人总结范文3阴飞逝,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圆满地完成了教育地理学科工作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钻研业务。

我担任高一4个班的地理科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认真学习新课标,钻研教材,为了准确的传授知识,我经常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和他们一起探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只有将认识主体置于问题情境中,才能促进认识主体的主动发展。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设备,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通过精心设计,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成学生对新知识意义的自主建构,让学生在充分地经历探索中掌握地理事物事物发展发生和变化规律。

三、致力于地理教学的优化。

1、注重课堂气氛的活跃。

沉闷的课堂气氛只会让学生昏昏欲睡,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尽量给学生创设喜闻乐见的学习情景,使学生能比较直观形象地理解知识。

2、注重作业的开放性。

开放性的问题能活跃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深刻性。注重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重组应用,从综合的角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注重作业批改的及时性,经常当面批改,个别辅导。

3、注重与学生的交流。

“理解”是建立师生情感的纽带与桥梁。理解学生就是要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来感染学生,给他们一张笑脸、一颗诚心、一份真情。当学生取得好成绩,获得成功时,要给以祝贺和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要给以安慰和支持。并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今后教学工作的建议:通过前面对试题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除了要把握好知识体系,熟悉知识点覆盖面之外,还要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找到教材中知识与理念的结合点,自然地理思想与地理方法的嵌入点,凭借教学手段、方法,在教学地理知识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理解、掌握地理思想、地理方法,从而达到学习地理、应用地理的最终目的。

1、多教一些地理方法、地理思想,地理思想是在地理活动中解决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根本想法,是对地理概念、命题、规律、方法和技巧的本质认识,是地理中的智慧和灵魂。

所以,领悟地理思想,方法是地理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学中要钻研教材,把握知识中蕴含的地理思想和方法,通过传授知识,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地理方法,思考问题的地理思想。学生在学习了地理知识的同时,更能领悟到地理思想和方法,能熟练的对知识进行举一反三式的应用,真正达到活学活用,使教学理念转变,促进学习方式转变,为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学习地理知识探索有效途径。只有学生自己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他的学习才会事半功倍。

2、多一些过程探究,少一些知识陈列。

地理知识起源于生活,是从实际应用中逐渐抽象、概括、演示、推理而形成的系统的、严密的学科体系,地理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开放的思路,就要以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为地理知识生长的基础,对知识的生成,讲授多一些过程性探究,通过学生主动性探究来理解知识的形成、发展和最终定义,对学生地理思维的形成、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特别是讲难题时,我常常会让学生上讲台上来发表自己的见解,用学生自己的表达方式让大家去理解,去判断谁是对的,谁的方法最简单。我发现有很多的同学乐与表达并与大家辩论。而实际教学中公式化、概念化的粗浅、简单、枯燥的诵读、机械式的演练教学不注重地理理性的、深层次的内涵,使地理教学浮于表面,不利于学生面对新理念指导下的检测,不利于今后的教学和学生地理方面的发展。

3、多一些以生为本,少一些教师中心。

高中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对贴近他们的生活,有一定感性经验的学习素材,更能焕发出极大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但长期的教师中心式的讲授,会挫伤学生学习热情,造成了学习的被动和教学的困境。地理学习中结合知识多创设一些生动活泼、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将学生放置于问题之中,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经验和地理知识,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发现的思维品质,对地理学习有推进作用。以生为本,破除教师中心,要始终成为地理课堂实施教学的首要策略。

我认为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喜爱地理,乐于学习地理,才是重要的。

高一地理教学个人总结范文4为了总结教学经验,使今后的教学更有进步,现将一年的高三地理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依纲教学,明确复习方向

作为高三地理教师应认真学习地理教学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加强高考地理试题研究,把握高考命题走向,使高三地理复习有明确的导向。

二、立足课本,夯实双基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点的落实和知识网络的构成。这也比较符合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突出能力立意,重在考查学科的知识主干、基本原理和规律,以及地理理性思维逻辑和知识运用能力。能力是建立在夯实的基础上的,没有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很难获得高分。

三、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高三地理复习一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按教材的顺序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这是重点,一般在第二年的三月初完成,要“扎扎实实”,不可盲目追求进度;第二阶段是专题复习,打破常规的章节,对知识进行重组,寻求联系,侧重于能力的培养,时间为两个月左右,专题的个数不能弄得太多;第三阶段为查漏补缺,调整心态,做好考试前的准备。

四、加强知识的归纳整理,形成知识体系

教学理论的研究表明,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要比掌握大量具体的零散知识更具价值。在传统的学习过程中,比较偏重于掌握知识的细节,而忽略了对知识结构整体上的理解和掌握。由此使获得的知识难以成为今后深入探究的基础。在知识整理加工的过程中,伴随一系列思维活动,如分析、判断、归纳、演绎、比较、分类、总结、概括、推理等,可以说这个过程也是思维综合训练的过程。经过这一过程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强化记忆,同时也可以发现问题、弥补漏洞、纠正错误。在对基本原理、规律的探究、发现、归纳和应用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多思、敢问、善问?可准备一个问题本?,真正弄懂、吃透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五、落实基础,突出主干,注意与初中地理知识的有机结合

基础和主干知识是指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和重要的地理事物、观念、结论。它们分布在教材的各个部分。但总体来看,能够体现地理学科学习功能的、能够形成再生知识的、与生活生产紧密联系的部分多为高考复习的重点所在。如:地图、地球运动、大气运动、人类活动、人地关系等。

对于基础和主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是要死记硬背,而是要深入理解和具体应用。高考试题往往通过大量引用课外知识和丰富的社会素材,形成新的问题情景,构成新的问题角度,从而考查学生的能力。但是无论如何,其考查的落脚点仍然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和主干知识。所以我们必须抓住各部分的基础和主干知识,寻找各部分知识与其他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综合的思维方法,才能在高三地理复习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重点复习高中系统地理知识的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好初高中地理知识的有机结合。初高中地理知识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只要高中地理中涉及到的初中地理知识,都应该掌握,决不能回避。要正确处理好高中系统地理与初中区域地理之间的关系,以高中系统地理为主,兼顾初中地理,当涉及到相关初中地理知识时要进行串联复习,并落实到区域图上。只有把具体的地理事物或现象落实到具体的区域中,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它产生的原因、特点,预测它的发展变化趋势。如复习“地球运动”时,就应把初中的“时区和日界线”融入其中,复习“地壳运动”时应一并复习初中“地形和地形的变化”等等。

通过这样处理,不仅使初高中地理知识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而且便于提高综合分析地理知识的能力。可见,抓住多角度观察地理事物的空间性质,综合分析地理系统内部与外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运动与转化这些大问题,一方面能使地理知识学习更加透彻、完整,另一方面又能提高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拓展思考与解答地理问题的深度与广度。

六、加强空间思维训练,形成科学的整体观念,不断提高认识水平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地理试题选取了能够反映地理学科主要研究分析方法的内容为命题素材,紧紧围绕“描述、概括、理解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和发展变化过程”、“认识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空间位置”等能力要求。试题中时差的推断、地图的判读、世界和中国某个区域的特征分析、判断等都是在考查学生的空间能力。因此,在高考地理复习中要特别注重空间思维的训练,以促进我们的整体思维观形成。

空间思维能力的考察主要有这几项内容:各类地图的判读,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大气的运动和变化,世界和中国区域(大洲、大洋、地区、国家)中的重要经线、纬线,各类重要地理分界线(自然地理界线、人文地理界限)等。培养地理学科的空间思维能力,一定要讲求方法。如对空间概念和物体空间运动的理性思维分析?可选取十条重要经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180°经线、20°W、160°E、120°E),通过它们,在脑海中形成完整经纬网,并想象地球运转起来线与线之间相互位置关系及晨昏线的动态关系。

通过有效的空间思维训练,才能达到当给出世界上某一点或线时?在脑海中涌现的不是乱糟糟的一团,而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地理事物。而有了这样的水平,无论命题角度如何,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高三地理复习中有法而无定法,只要我们老老实实地紧扣大纲,立足基础,构建知识体系,形成整体观念,加强能力培养,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以地理事实材料为基础,形成地理概念,认识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要比掌握大量具体的零散知识更有价值,抓住主干知识,注重培养逻辑推理能力,紧紧把握住区域特征认定及其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措施,注重空间思维的训练,促进空间思维能力的形成,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高一地理教学个人总结范文5一、指导思想

高一地理教学要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高一地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从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着眼,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相关的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能够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问题作出独立的判断和适当的评价。学习高中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与人类发展有关的地理环境变化,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为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高中地理总体教学目的

1、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人文地理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

能够独立和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3、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深化对国情、国力以及国策的认识;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

4、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

三、教材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本学期教材以人文地理为主,包括: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教材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协调人地关系、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研究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从这一点看,在地理教学中参透环境教育应该是教学重点之一。教材除了学科理论外,增设了活动设计、研究性学习、案例教学、社会实践等,同时,配备了不少案例,这些案例源于实际的社会活动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生活,与地理学科有紧密的联系,是对已发生的典型时间的真实写照;因此,学生思考、分析和探究的一系列地理现实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判断和推理也是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教学措施:

1、备课时重点研究教材和学生,圈出难点、重点,把知识分为了解层次、识记层次、掌握并运用层次,针对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做到有的放矢,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记住常识。

2、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

要做到先管后教,以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为主,运用多媒体和直观教学手段,以及学生所见所闻的现有知识,激发其学习热情,启发其积极思维,开拓其动脑、动手能力。

3、课堂练习应紧扣课堂讲解的内容,从易到难,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以中低档题目为主,做到有梯度有层次地推进教学,使学生能在识记、听懂课堂内容的前提下就能做对,从而达到消化课堂内容,体验成功的感觉。

篇12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1-013-01

高三学生的学习生活是以“学习为中心,思想为先导,身心为基础”的过程。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使教学真正回归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具体体现,是高三地理课教学的要求。如果高三还不会自己学习,在高考中注定是要失败的。如何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呢?

首先是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高考复习的内容多,时间紧,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有时间观念,根据自身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引导学生制定计划时,老师应该先把自己的总体计划先告诉学生,让学生的计划和老师的计划协调起来。

在整个复习计划中,高一年级地理上下册是重点,因为高考许多题都是以初中知识为载体,用高中的知识点来回答,选修课本是把高一知识加宽、加深。

其次是引导学生认真按照备考的基本环节进行。“预习、听讲、复习、作业、考试、总结”是学习和备考的六个基本环节。尽管这六个环节是老掉牙的东西,但真正掌握的学生还不多,而且无论哪种方法,它肯定要回到这些老掉牙的东西上。在高三讲这六个基本环节的时候不能停留在以前的水平上,要拿到高三的高度来讲,这样才能够被学生所接受。

一、预习

高三的复习备考阶段,每一节课的容量都比平时大得多,如不预习,学生可能会在速度、思路都跟不上老师,一堂课稀里糊涂的,如过眼云烟,收效甚微。据调查,学生会预习的不足六分之一,这应该引起教师足够重视。

二、听讲

到了高三复习阶段,有部分学生认为大部分知识是老师过去讲过的,不必再跟着老师复习了。其实地理老师都只专门研究自己所教的地理教学,对地理高考怎样考、考些什么是比较清楚的,老师在讲课之前还要精心的备课,认真组织复习的内容,制定教学方法等,而且复习时,很少是停留在第一次讲课的基础上,而是要在第一次讲课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提升、挖掘其中所蕴藏的高考信息,所以不但要引导学生听好课,老师更要讲好课。

三、复习

复习是咀嚼、消化、吸收,把课堂内容真正拿到手的过程,是透彻理解课堂上所学的概念、原理、公式掌握老师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过程。尤其是地图,只有反复看,把地理知识拿入图中才可能记住。

为了能够较好的进行复习,我的做法是除每节课都留出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复习。同时和地理科代表商量制定出复习每个章节的间隔时间,并且过一段时间,又通过练习、提问等方式检查一下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作业(练习、做题)

做地理作业时,一定要训练学生一看到题目就能尽快搜索自己头脑中的知识库,找出本题是应用课本中的哪部分知识。

做题要有足够的量,但是也要精选题,我们应该让学生做“以一当十”的题。历年的高考题目、高中四册地理课本中每个单元后的“练习篇”都应该作为典型题来处理。历年高考题既反映了高考的范围、重点,又展示了题型特点,成了复习的“无形指挥棒”,所以,应作为经典题来处理。最近几年高考地理题目,有许多题是从高中四册地理课本中的每个单元的“练习篇”中的题演变出来的,所以,一定要引导学生分析透课本后面的“练习篇”,而且应该把它们作为每类题的典型题来对待。各类题要透彻地分析一例,让学生把它作为解答这类题的基本答题模式,老师在分析例题时,要让学生清楚是属于哪类题,该把它纳入哪类典型题中去。

在做题的过程中,要避免犯那些低级的错误,如粗心大意、审题不清之类的毛病。做题时要细心,不放过题干中的任何一个条件。我们做题时应该把题目中的关键词圈起来,例如选正确或错误的选项,不要因为没看清楚题目而丢分。

五、考试

高三频繁的考试,使部分学生产生怨恨考试的情绪,甚至有的学生不参加考试。作为教师,一定要引导好学生,让每个学生认真对待备考期间的每次练兵。并且,要把每次考试都像高考一样对待,紧张起来,全身心投入,记时、限时,总结出成功和失败的地方、应试的技巧和最佳心理。做错的题,一定要改正,要有一个记录错题的记录本,记录下来,只许错一次,不准错第二次。答题时,还要根据题目的分值,判断自己所答的知识点是否完整。越到高三后期学生压力很大,心理越脆弱,承受力越小,考分低,往往给学生打击很大。因此,非常有必要及时引导学生精练后反思,考试后注意分析总结,以使学生尽快找回自信,调整好心态。另一方面在几次低分后,老师应该出套简单的题让学生做,让学生找回信心。

篇13

笔者从事高三地理教学很多年,如何发挥高三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下探索。

一、第一轮复习阶段(10月——次年1月)

第一轮复习为学科内单元复习,以达到打牢基础,利用知识网络结构,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自主探究、师生互动、讲练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1.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高三年级更需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温馨和谐的课堂氛围,多与学生交流,真正了解学生的困惑,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真正发挥以学生为本的主体观。

在教学设计时,要多采用开放式、活动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其充分地融入到教学中,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讲课时还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加插一些地理小故事,如在讲到密度流时可以引用二战中联军的潜艇在德军的严密监控下,成功地利用地中海深处的洋流,关闭发动机,借助底层洋流运动,成功地躲过了德军的监视,成功实现了诺曼底登陆”。再配以幽默的语言,会使课堂更加妙趣横生。

2.看图不如画图,讲画同步

俗话说,听过的不如看过的,看过的不如亲手做过的。学地理的关键是识图,“识图不如画图”,最好的方法是当堂作图,讲绘同步。教师把地理知识与绘图结合起来,边讲边绘边填,地理位置找得准,直观性强,学生记忆深。再者,便于学生摹仿。在“画中”思考和领悟,这样,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会更透彻、记忆更牢固。比如画洋流分布规律图,教师在黑板上绘图、填图,加上教师的引导,学生也会自然而然地跟着画起来。长期训练下去,便熟能生巧,使学生的绘图、填图水平大大提高,从而达到既“活学”又“活用。

3.重视基础,强调过手训练

在高三教学时,教师要认真把好关,为学生挑选一份好的教辅。然后,根据自己的经验,剔除一些偏、繁、难,选择一些难度适中,基础性强,覆盖面广的供学生做。在教学时以其为参考,增补或者删减一些东西。

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不牢,地理很多的知识点杂乱无章,如何让学生在短期内记忆并能熟能生巧。我坚持课堂知识“堂堂清”、“周周清”、 “月月清”,把全班分成几组,每周两次组长抽背,每节新课内容要求学生都背下来。

二、第二轮复习(2月——4月中旬)

如何科学高效的组织第二轮地理复习备考,是高考成败的关键。 第二轮主要是突破教材原有结构,将知识相关的内容和学法相关的内容进行整合,重新建立逻辑框架体系。通过整合,开拓学生思维空间,提高复习层次,以求达到基础扎实牢靠,知识系统条理清晰,能力实现飞跃。

1.强化主干,构建知识框架

高考地理命题的基本原则之一是考查地理学科主干知识(主干知识是支撑学科的脉络,是思维方法)。根据这个精神,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命题主要围绕高中地理必修(上、下册)、地图、经纬等主干知识进行考查。其中时间计算、天气和气候、陆地和海洋环境、人类的生产活动、城市化和城市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地图等是文综地理部分的主要考点,也是复习备考的重点。自然地理部分偏重原理、规律的应用,要学会地理思维方法,掌握地理原理、规律,并用这些原理和规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人文地理部分偏重观点、方法的运用,应结合实际进行评价和反思,要注意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区域地理部分则偏重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图象图表的判读技能,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要学会运用系统地理原理综合分析,提高解题能力。

2.重视地理图像的判读和运用,强化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制图者,移目天上概览人间;读图者,聚焦方寸胸怀寰宇”。现代社会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地理高考试题几乎是以地图为载体出现的,学生应该做到心中有图。

地理图表类型常见的有:坐标图、统计图表、示意图、区域图、等值线图、地形剖面图、景观图等,这些地理图表突出反映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的显著特点,同时所设计问题的解答也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的层次差异。从高考试题中地理图像的呈现形式和类型来看,区域分布图、等值线图、地理统计图、地理原理图等尤为重要,地理景观图等也时有出现。因此在复习时应注意对图进行分类整理,总结读图规律,要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审图”能力。在读图时我常要求学生遵循以下程序:“先读图名,再读图例,然后读图的位置,最后读图的局部特征”。

3.专题训练、试卷讲评落实到位

专题训练是第二轮专题复习中必不可少环节,也是检查专题复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否达到《考纲》或《课标》要求的能力标准,只有通过训练才能检测出来。通过训练,去培养学生的审题和解题能力、科学的思维能力、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知识的渗透能力;通过训练,找出复习中存在的问题,一定要及时改正,要准备一个错题本,以便最后一轮“查漏补缺”时巩固。

作业处理遵循“有布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的原则,对作业与试卷处理必须严谨细致。在试卷讲评时,要注意去分析试题考查的目的;了解试题覆盖的知识点,分析归纳出解题方法;还要针对学生所出现的错误,认真分析,帮助其找出原因,如:审题不清、题意不明、看错题目、错解题意、不明要求、答非所问、出现错字甚至填错答案等,提出解决措施,做到及时纠正。

试卷点评,还应该注意点评学生的答题规范性。对综合题而言,要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要求学生尽量运用“地理术语”表述,避免答案“口语化”。

4.总结答题技巧

选择题 “仔细审题”是关键,明确题目结构,搞清基本信息,明确选项与题干之间的关系。其次,依据题干的要求,从题肢与题干的关系上对备选项进行认真推敲,利用不同的方法如优选法、逆推法、排除法和比较法等选出最符合题意项做答。

综合题 学会从自然因素、社会和经济因素(人文因素)两个大的方面入手。自然因素又从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入手;社会、经济因素主要从市场、交通、人口、科技、经济状况等方面入手。根据地理答题的这个特点,构建出答题模式,学生在答题时就有方向性,不至于找不到“北”。如回答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等方面时就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去套,再结合具体的区域特点,准能拿到高分。

三、最后冲刺阶段(4月中旬——6月上旬)

此阶段以回归教材、跨学科热点综合复习和强化训练为主,通过以时政热点材料为背景,寻找学科切入点,培养学生在学科间进行知识的转换能力,通过强化训练,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进一步提升解题能力和技巧,贴近高考。

1.回归教材,查漏补缺

回归教材是历经多年的教与学的验证,是千锤百炼出的精华。回归教材就是回归根本,将曾经发散开来的、拓展延伸出去的知识与思考聚拢起来。正是这聚与散的过程形成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上专门给足时间让学生看书消化,考生可以找到一种踏实感,同时也能找到知识的遗漏点,便于及时查漏补缺。

2.收集热点知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