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建筑工程质量法

建筑工程质量法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6:2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建筑工程质量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建筑工程质量法

篇1

Abstract: the paper explores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with great investment project, cycle is lo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quantity, analysi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n the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quality management scope and key, points out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quality management method and means.

Key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management methods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质量是产品消费者最关心的话题,是永恒的主题。建筑产品是一次性产品,具有体量大、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生产有求复杂、施工环节多、不便于综合测试、一经建成便不能更换等特点。在工程最终完工前的相当长的时间内,只有制品没有成品,上道工序若发生质量问题,都有可能被下道工序所掩盖,从而导致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

建筑工程质量一般包括勘测、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等,除了施工过程的人、机、料、法、环等因素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外,设计方案、技术措施、管理制度、自然条件、合同形式等也直接或间接影响工程质量,工期越长,项目越大,因素越多,其中不可控因素就越多。建筑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审美和正常使用,影响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建筑工程质量通病作为工程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虽已引起施工单位、管理单位的重视。只有搞好质量管理,在施工中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才能获得理想的、满足适用要求的工程项目,才能在预定时间发挥效用。因此,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把质量管理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来抓,搞一幢建筑,就创一项名牌,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物质文明创造更大的效益[1-2]。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建筑工程质量,众多优秀企业家对抓好施工现场管理的必要性已形成了共识。本文探讨了建筑工程质量的特点,分析了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提出了施工过程质量管理的范围及重点,指出了建筑施工中质量管理的方法与手段。

1 建筑工程质量的特点

1.1.质量波动性较大。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技术要求、施工条件、质量要求等完全相同的项目是较少的,往往每个工程都有其特定的要求、条件,不存在批量性,工程质量的控制难度较大,质量的波动性自然就较大。

1.2.质量的关联性较强。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任何环节出现质量问题都可能引起整个工程质量问题,造成质量事故,隐蔽性质量问题尤其如此,越是前期的质量问题,关联性越大,影响面越广。

1.3.具有隐蔽性。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工序交接多,隐蔽工程多,隐蔽性工程一旦出现质量问题,若不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虽然表面没有问题,但留下质量隐患,形成虚假质量,危害性甚大。

1.4.最终检验的局限性。建筑工程质量在最终检验时,不能拆开“产品”全面检查内在质量,更不能作破坏性试验,因而不能通过最终检验发现内在的、隐蔽的质量问题。即使查出质量问题,也只能有限地加以弥补,留下的是质量隐患、质量损失及各方的质量纠纷。

1.55.质量即安全,安全就是质量。安全性是质量特性之一,对于建筑工程质量来讲,质量即安全,安全就是质量,因此,无论怎样强调安全的重要性都是不过分的。

2、影响工程质量管理的因素

2.1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主要包括领导者的综合素质及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等。近几年来,我国建筑工程质量事故频繁发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甲方素质较低和行为不规范。项目法人或业主对工程质量的影响重大,有什么样的业主就会有什么样的工程。此外,施工人员技能水平较低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在建筑队伍中,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农民工,这些农民工绝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缺乏专门的培训以及基本的建筑知识,在施工过程中无法按照规范及规程操作,这必将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2材料因素

建筑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建筑材料的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建筑材料质量的高低,对工程质量起着很重要的影响。在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中,有不少建筑材料的质量未能达到质量要求。例如,目前的住宅工程中,有85%以上是砖混结构,其中以烧结粘土砖作为主墙体材料,据统计,该类砖中有近50%是不合格产品。农村中的建筑物中不合格产品比例更高。

2.3机械设备因素

现代化的施工离不开现代化的设备,机械设备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不可缺少的必备工具,设备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同时,设备合理地使用,及时地维护保养是保证设备良好运行的关键。

2.4方法因素

施工过程中的方法,出现的问题往往是比较多的,如制定了施工组织设计,不能严格执行,不按标准和规范施工,不注重施工过程的管理,不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出现问题了才去处理。特别是施工方案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2.5环境因素

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劳动工具、工作面;人文环境,如当地的风土人情、社会治安、富裕程度。环境因素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变化万千,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往往前一工序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前一分项、分部工程也就是后一分项、分部工程的环境。

3、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

3.1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和监管力度

我国的《建筑法》成功地构筑了我国建设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但从实施至今,《建筑法》也逐渐显露出缺乏适应性、过于原则化、可操作性不强等弱点。鉴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特殊性,国家必须从长远角度出发,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做法,酝酿制定一部《建筑工程质量法》,并在此基础上,颁布实施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法规细则,从根本上为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奠定一个更加坚实的法律基础。而建筑业走向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将建筑工程管理纳入法制的轨道,对建筑工程管理要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并举,从而形成新型的建筑工程监管机制。因此,各级执法部门要加大对建筑部门的监管力度,这样才能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3.2牢固树立质量意识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建筑工程质量。从企业的角度来讲,企业管理者对工程质量要有足够的意识,并建立起健全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落实层层质量责任制,形成上下一致、齐抓共管的质量管理模式。全球质量管理权威专家克劳斯辟指出了,质量管理的四项原则,即:客户的要求是确定业务质量的标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的目的在于预防;工作的最高标准就是“零缺陷”;不符合要求的代价是用返工而发生的额外成本衡量的。从中可以看到,质量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引起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企业管理者应以提高工程质量效益为中心,将质量效益寓于管理活动之中,建设质量文化,实施科学的领导和管理。同时,企业管理者更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将质量保证体系实施和改进当作长期和首要的任务。

3.3加强施工项目的过程控制

1.施工人员的控制。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由项目经理统一指挥,各自按照岗位标准进行工作,工程部随时对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状态进行考查,并如实记录考查结果存入工程档中。各岗位依据其性质量化为若干小的考评项目。考评结果将是工程部对管理人员进行评定的依据,评定结果与奖罚挂钩。施工操作人员要相对稳定,相对稳定的施工队伍是一个企业的根本保证,每一个操作人员对公司的管理都清清楚楚,这样便于工程质量的提高。

2.施工材料的控制。建筑材料品种繁杂,质量及档次相差悬殊,在材料进场前必须先报验,在材料进场后,依样品及相关检测报告进行报验,报验合格的材料方能使用。采购人员在采购时,也要严格执行材料的检查验收手续,保证采购材料合格。

3.施工机具的控制。库管员要对施工机具妥善保管,分类存放,实行施工机具领用登记制度,以谁领用谁保管谁负责为原则。操作人员在领用工具时要向库管员说明机具的使用目的,库管员按机具使用要求发放机具,确保机具正常的使用寿命。

4.施工工艺的控制。施工工艺是决定工程质量好坏的关键,有好的工艺能使操作人员在施工过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保证工艺的先进性及合理性,公司对于不太成熟的工艺,安排专人在加工厂进行实验,将成熟的工艺编制成作业指导书,并下发各施工主管,施工管理人员在现场指导生产时则依此为依据对工人进行交底,并由班组长签字接收。

3.4加强技术质量控制

对工程难点组织技术攻关,针对易出现的质量通病拿出预防方案。例如,对在小区建设初期,框架结构易出现梁柱部位与砌体之间的抹灰开裂问题,采用砌体二次砌筑并加钢丝网的技术措施。根据工程特点,经有关专家研究,统一制订并编制小区住宅工程做法。例如在屋面的节点做法上,各家施工单位因地域上的差异,做法不统一,并产生了一些质量问题,通过小区统一做法这一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有效地控制了质量通病,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坚持以施工组织设计为指导,对施工组织设计应进行两个方面的管理和控制:

1.在选定施工方案后,认真考虑施工工序、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再制定进度计划,使施工单位上报计划与实际施工计划相符合。

2.既要考虑单项施工,又要结合分部、单体工程,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真正让流水作业达到流水的目的。支持加强技术攻关,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根据住宅楼的特点,对疑难、易出现的问题多次组织专题进行研究,分析影响质量的主、次原因,总结出一整套办法,有效地防止了问题再一次出现。

3.5整顿建材市场,选择优质的建筑材料。要解决建材质量问题,就必须建立建材生产、销售质量认可制,这是提高建材质量的有效手段。一是要通过建立建材(包括预制构件)生产质量认可制,确保生产严格遵守技术、工艺要求,对达不到质量要求的生产厂家,要组织限期整改或责令关闭。二是要建立市场准售认可制,有关部门在充分掌握市场销售建材的来源和供应渠道的基础上,应对建材的质量等级进行评定,合格的方可发给准售证。三是要建立经常性的质量检测信息机制。职能部门应当采取检测和调查相结合的形式,对本地建材市场销售的产品进行质量跟踪,及时通过当地新闻媒体,对不合格产品的型(批)号、生产厂家、经销商等重要信息进行公开、曝光,以引起用户警惕。除了以上所述的要整顿建材市场生产、销售秩序外,建筑施工单位在采购材料时,也要严把质量关,严禁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在工程建设中使用。

参考文献:

[1]邬伟彬. 浅谈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 建材与装饰, 2007, (8).

篇2

2、目前建筑管理中存在的工程质量监管问题

2.1建筑工程的施工方在工程质量监督方面的机制不完善

整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能够为社会提供的社会效益以及项目的使用周期是由建筑工程施工方决定的。因此,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在选择管理模式和施工技术等层次严重影阻碍了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发展,所以必须加以重视。就拿目前中国的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现状来说,我国很多建筑施工部门缺乏比较完善的监督制度和工程质量监管体系,而且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环节存在着较大的缺陷,这就使得没有明确的原则和规定来监督指导现实的工程质量监管工作,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减低了监管工作的质量。不仅如此,相关方面的监督管理人员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缺乏责任心,忽视了质量监管工作的重要性。

2.2工程监管人员对质量意识的缺乏

人们的主管质量管理态度和意识是建筑管理工作的关键因素,因此,施工人员的水平在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俗的来讲就是综合工程质量意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应始终把工程质量的安全性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在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时,还要兼顾管理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因为工程质量保证的基石就是管理人员是否具有良好的质量意识,如果基石不够牢固,再结实的高楼大夏也会有倒塌的那一天。所以企业必须安排一些具有质量安全意识的领导负责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管工作。如果没有管理层做榜样,没有好的领导带头的话,下一层的工程技术监管人员往往是看到了问题所在,但是因为其权利有限而无法提出和解决,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只要提高领导的施工质量监管意识,公司就能上下同心,严格落实这一原则,稳扎稳打,这样完成的建筑项目的安全性才会有保障。如果公司上下,包括企业基层职员和管理层都不重视工程质量安全,或者说质量安全意识比较差,就会对整个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产生影响,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更使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得不到保障。

2.3责任划分不清,任务落实不到位

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责任划分不清、具体任务难以落实的现实十分普遍,以至于监管部门难以在建筑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发挥其自身的作用。例如,在质量监管部门里,设置了很多小部门以及小机构, 其数量远远超过监管任务的需求,并且责任划分混乱,下设部门责任等级划分繁琐,没有统一的领导,导致工作责任难以合理地落实,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也随之乏力。

3、解决工程质量监督问题的相关措施

3.1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的管控体系

要在企业的管理方面做到有据可依。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中,企业首先要为自身建立一套智联监管体系,然后逐步地完善这个体系,最好让其达到能够完全配合企业发展规划和监督管理的程度。只有具备合理的质量监管体系,才能再往下执行一系列的管理措施。首先要结合实际,联系我们负责的项目的具体内容是什么,都有哪些方面的要求,然后就是根据国家相应的质量法律的规定,最后要考虑到自身目前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体系要完成的要求或者是企业的自身实际,举行会议,开展讨论,结合各方面反馈的意见,综合建议,最后在日后的工作中逐步完善。

3.2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相关部门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管管理法律法规,为建筑企业规划工程监管环节提供理论依据。这样做不仅可以较大程度的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水平,还能有效地控制施工行为,完善工程施工的各个方面,进而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确保建筑工程的使用周期和安全性符合标准。只有这样施工单位的建筑工程监管工作才能科学合理的进行。

3.3提高技术工作质量

工程检测报告和工程质量验收资料的任务是可以明确建筑施工过程中各方的责任,记录和反映工程质量控制的具体情况,这是评价工程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要提高对检测工作的监督力度,及时采取科学的方法来监督检测部门的工作,对一些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自动采集重要的数据,并自动输入数据收集系统,以防止人为因素对其破坏,确保工程质量检测报告的真实性以及可靠性。

3.4加强对工程施工建材的质量管控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影响施工质量安全的因素不仅是工艺环节和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建筑项目中使用的建材质量。即便施工人员有着超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但如果建材中存在着瑕疵或者质量问题,施工质量也就难以得到应有的保障。所以,要特别注意加强对建材质量的监管力度。采购人员要严格把关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选购。另一方面施工建材应教育专业知识丰富、职业素质高的工作人员来负责,不允许一切不合格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同时也应要个地选择建材供应商加,在深入了解了商家资质和信誉以后,在决定是否购买该商家的材料,例如,严格的核查商家的营业执照和产品合格证等。

3.4.1采用技术手段进行监控

在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过程当中,测量水准线和图纸轴线等,都是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为了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因不小心被移动而对后期的施工造成影响,施工单位要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对其进行严格的管控和保护。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轴线和标高等关键点应该交于专业的测量人员进行反复检查,确保测量结果的精确度。

3.4.2对施工材料进行抽检和实验

篇3

1 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必要性

尽管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建筑行业也在不断的发展。但是从细节上来看,建筑工程施工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例如工程造价难以得到有效控制,施工材料质量较差、施工设备使用不规范、施工质量不能达到设计预期要求等。而之所以会产生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没有做好施工质量管理,施工监理人员没有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与制度还不够健全。再加上当前的建筑市场竞争激烈,缺乏相关法律政策的控制,使得建筑市场秩序混乱,建筑工程承包施工不够规范,更是加大了施工质量的管理控制难度。

然而,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是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基本保障,也是影响施工企业自身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必须要确保其施工质量达到技术要求和相关质量管理规定。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不能做好施工质量管理控制,使工程存在较大的质量问题,就需要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修补维护,甚至还可能使建筑成为新建成的废墟,失去其应有的价值与意义,给建设单位带来严重经济损失。由此可见,加强建筑施工管理,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非常有必要的。

2 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

加强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在建筑业界已经成为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却仍然很难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水平迟迟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笔者通过对自己工作经验和工作体会的分析总结,认为影响建筑施工质量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大概有以下几种:

2.1 经济利益影响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中,无论是建设单位或是施工单位,都想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因而对工程投资成本有着严格的控制,并期望尽可能的压低工程造价。这就容易出现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相关规定要求,更改或删减建筑工程的施工程序,减少施工材料的成本投入,使用劣质材料替代优质材料,或偷工减料以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或者在承包了建筑工程项目之后,为了降低人工费用,将工程项目分包给一些非专业的小施工队伍,使得施工质量难以得到控制。除此之外,在实际施工中还有很多因为追求经济利益而影响施工质量的手段方法,因此可以说在经济利益的作用下,要实现真正的施工质量管理还存在很大的困难。

2.2 施工管理工作不到位

一些监督和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没有足够的责任意识,不遵守监管的规范,不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监督和管理,监管中偷懒,不重视工程质量的管理,不带头去遵守和执行制度,甚至是违规指挥和管理。另一方面,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管理中不能处理好与其他人员之间的关系,在管理中出现了很多矛盾和问题,影响了施工的顺利进行。

2.3 施工方法不当

建筑工程中采用的各种技术方案、工作流程、组织方式、检测手段和施工中的设计等,没有按照专业的方法进行,将会影响到施工的进展,例如图纸设计方案的错误或者不完善,直接影响工程的开展,施工中的技术不过关导致施工中不能按照专业的规范操作,影响了工程的进度和整体质量,不利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2.4 施工环境影响

除了人为管理因素的影响以外,使施工质量管理水平难以得到提高的影响因素还有自然环境因素。如在施工中若遇到一些不可抗力或自然灾害,如暴雨、地震、大风等。这些自然环境的变化会对施工造成很大影响,甚至采取防范措施也不能保证施工质量完全达到技术要求。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只要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和防范管理工作,是能够有效避免环境因素所造成的影响的,这就要求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做好相关防范工作。

3 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具体对策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备受人们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这是因为建筑施工质量不达标而出现房屋损害、坍塌的报道却屡见不鲜,建筑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人们生命财产安全能否得到保障。为了能够切实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就必须要加强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不断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水平。

3.1对施工中所需的建筑材料、设备的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

要确保工程的高质量,首先要从施工所需的材料做起,施工中的材料质量很关键,把握好材料的质量关,因此就要求施工单位指派专业的人们进行材料的采购,采购渠道要规范,材料要有质量保证,有说明书和合格证书,材料的购买要充分,不能因为节省成本而偷工减料,二是材料购买回来之后要进行检测,在施工还没开始之前要对材料进行筛选,筛选出不符合条件和要求的材料,对于施工所需的材料做好数量统计。最后,做好材料的保管工作,防止材料的被偷盗和遗失,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3.2 加强施工单位和监管单位的责任意识

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不仅是由于非专业操作,很多时候也是因为监管不利,工程质量没有经过严格的把关导致最后的豆腐渣工程的出现。因此,不管是作为施工单位还是监管部门,要加强工程的责任意识,充分认识到工程质量关系到群众的安全和社会的整体效益,是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只有工作人员提高警惕,才能在工作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操作,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另外,还要建立完的企业质量保障体系,建立人员管理制度,明确奖惩制度,同时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加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实现高质量高水平的管理。

3.3 注重施工中的协调工作

施工中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即施工中的各部门之间互相扯皮或者是部门之间产生矛盾。建筑工程是个团体工程,需要各部门之间的互相配合,如果各部门之间矛盾重重,那么施工就无法顺利开展,因此要做好施工中的协调工作,注意协调好电气部门的土建部门,管理部门和施工部门的协调,同时各部门之间应该宽容,彼此互相谅解,遇到问题冷静下来之后再商量解决。

3.4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监督工作

建筑工程的监管工作做不好仍然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展,因此要抓获监督管理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监管意识,加强监管的力度。做好质量意识培训和教育工作,落实各项制度,对于违法违规操作的单位或者企业要及时阻止,对于事故发生要追究责任,加强工程的质量法规建设,保证工程的建设有法可依。要做好奖惩工作,对于严重的违法行为给予严厉的处罚。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不断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水平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施工质量管理能够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而且对于施工企业未来的发展也是有着很大促进作用。尤其是在当前建筑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施工企业要想得到更大的发展,就必须要提高自身的施工管理水平,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余黎宁.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措施探讨[J].质量安全,2013,(05).

篇4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项目建设与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密切相关,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就要重视施工管理,优化施工管理方案。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科学合理的管理有助于施工的顺利实施。因此要从管理的各个层面,保证施工的工序合理进行,并达到其质量的要求。建筑工程施工建设单位在开展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时,应当树立实事求是的管理理念,对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总结出建筑工程管理的内再规律,从而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建筑工程管理措施,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建设效率能够有效提升,为我国建筑工程建设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定的支持与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工程,可通过建立质量生产责任制、加强现场质量管理、强化施工市场监管等途径,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能够质量顺利进行。施工管理者可凭借自己专业技术对建筑工程质量与进度控制进行科学规划,保证施工科学有效进行。在建筑工程管理上,对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要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进行。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应当树立实事求是的工作理念,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的整体效率,从而提升建筑企业的建筑服务质量,确保我国建筑企业的稳定发展。建筑工程施工建设单位应当及时提升自身的建筑工程管理效率,通过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管理提升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效率,减少建筑工程施工建设成本,从而更好地发挥建筑工程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2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2.1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可以从技术水平与行为规范上同时进行严格要求。相关负责人要始终以增强管理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为出发点与落脚点,依据企业工程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来引进高素质、高水平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企业要让工作人员从主观上转变自己的态度,定期积极组织多元化的知识竞赛与活动,培养新时期的新型建筑工程管理人才。建设单位要深刻理解施工人员在整个工程建设中的关键作用,重视人员管理和组织。施工前要做好施工单位资格技术审查,根据其实际水平对其进行是否可以承担项目任务的素质判断。在施工现场管理时,要提升操作人员的实际操作水平,确保设备的安全性与准确性。同时,按照不同施工岗位的工作内容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和工艺培训等,提升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采用新进的施工技术对工程进行施工,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2做好材料与设备管理

材料和设备的管理主要是从采购进行着手,让具有态度诚恳的采购人员来进行采购设备和材料,通过货比三家来选择质量较高的材料,同时要对采购的工程材料及设备进行质量检测和资格的验证。当材料到货之后,质检人员需要对材料进行质量检测,在确认质量合格后方可投入工程使用。对于不同种材料应该分开保存,确保不会出现混用的情况。负责人在完成对材料的清册录入之后,对现场进行勘测后,对材料的型号、数量等进行申购,送给上级审批。在机械设备现场调试工作进行过程中,应按照厂商的说明书当中提出了要求,在安装调试工作妥善的完成之后,在开展相应的监测工作,将设备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产生的各项参数明确的记录下来,以便于可以在日后的验收阶段中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在进行正式施工之前要做好各项设备的检查和校验工作,保证其性能的稳定性,进而发挥其正常施工功能。

2.3严格把控施工现场

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要重视自身的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管理施工现场中,充分的发挥管理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性。在建筑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项目管理,最好安排专门的人员对项目进行实时监控,要做好监理工作,准确掌握施工进度。施工部门作为管理的主体部门,需要配合协调其余各方的检查监督工作,加强对建筑施工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建筑施工的审查力度。要不断加强建筑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提高施工人员专业施工水平,进而有效的保障了建筑施工质量。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必须要以身作则,严格按照施工现场的规定,不偏袒任何人,树立严格的纪律,从而塑造出高素质、高技术的施工团队,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建立监督机制,深入贯彻质量意识,确保一些施工质量管理制度能够实行。在施工实际过程中,要加强现场监理,规范操作人员的行为规范,保证机械设备的安全和机械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2.4引进先进的高新技术,培养技术人才

先进的技术是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方式。在工程建设过程当中,要积极地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并且完善与其配套的相关设施,保障技术应用可以达到应有的效果。积极的推进和应用先进的技术,以达到使用最少的物力、财力和人力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企业要大力培养技术型人才,借鉴各种先进的工程工艺、技术等,运用其专业知识与技术来提高施工质量。施工中的技术在挺大的程度上决定了工程实施的成败,施工的人员其专业的技术水平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企业单位要定期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的培训,可以邀请有丰富的专业技能的教师或有着丰富经验的技术工人,举行一些讲座或者是技术型讨论会。同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传教,在实践之中获得实战型先进的技术。

2.5加强质量控制

定期对实施设备进行安全排查与保养维修是确保施工质量的要素之一,做好施工管理与技术管理工作,就要加强排查与保养工作,对具有动态性的施工过程进行多层次检查。施工单位要加强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坚持标准化施工,合理的处理非正常状态下的施工作业,其次对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前做好预防,然后根据动态化的管理原则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做好工程质量保障工作。在进行成品质量验收时,要严格依照国家相关标准对工程进行质量检查,转变传统施工质量验收思想,采取创新的现代化验收方式方法,尽量做到对施工现场的每一阶段进行质量验收,保证每一环节的质量达到标准,对工程进行多重保证。

2.6完善施工管理体系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要针对实际问题完善的管理机制,保证管理体系可以充分的发挥其实际意义。要建立与企业本身发展需求相符的管理制度。在管理过程中必须严格依据管理制度来实施,保证责任落实到个人,保证管理制度的落实。在施工之前,应该建立有关的制度规章,让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科学化、标准化以及制度化,使质量管理工作有效开展,保证工程的质量。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工作准则,进而使得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工作可以逐渐朝着科学化、规范化以及制度化发展。企业要完善建筑工程管理责任制度,通过构建全面系统地施工现场责任与管理机制,明确建筑工程中不同人员的施工管理质量目标。同时,根据施工整体目标对各个岗位的职责与权限划分,并将施工质量与施工人员的薪酬进行有效联系。严格依据施工程序进行,对于所有工序,所有结构层次,所有关键地方做到全方位的监控。施工人员要与管理人员一起讨论,建立多样的管理标准,同时从建筑的实际需求出发,提升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充分吸收国外建筑的管理经验,提升管理体系的完整度,确保控制结构及管理模型的顺利开展,为进一步的管理提供管理建议。

3结束语

建筑工程建设是我国的基础性建设,是保证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保障与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要不断总结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不足之处,不断创新改革,引进新技术,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将建筑工程水平提升到更高层次,更好的推动我国建筑工程事业与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创新发展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为保证建筑工程使用安全和环境质量,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对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履行质量责任的行为以及工程实体质量进行监督检查,维护公众利益的行政执法行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调节和监督的总称。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制,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而不断健全和发展。

一、关于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发展现状

建筑工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工程质量的高低,国家策、技术标准、工艺水平、管理水平等因素都影响到工程质量。作为一项政策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建筑工程监督工作,其对质量监督的成果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质量的等级、建筑安全和完工后的功能使用等。目前在我国建筑工程领域,建筑工程质量的水平并不理想,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还只是停留在人为控制的阶段,人们并没有树立起相应的法制观念。有很大一部分工程质量都不符合标准,严重影响了工程项目的使用功能。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部门监督管理不到位。政府监管存在越权、缺位、监管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有些执法人员法制观念淡薄、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更有甚者,一些工程的设计方案在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就开工,边施工边设计,为了就是追求施工进度和节约建设成本;有些建筑工程不能严格履行法定的建设程序,在没有办理好合法手续的前提下就开始施工;这些情况都会给建筑工程埋下质量和安全隐患。

2.施工单位内部管理薄弱有些施工单位没有设立,专业的质量管理与监督部门,使得从事质量监督和安全管理的人员十分缺乏,完全不重视整个工程的质量安全。施工单位内部的质量监督体系、各类规章制度都形同虚设,在这样的发展情况下,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综合素质普遍较低,缺乏较强的责任心,另外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性质使得施工人员流动性较大,责任制无法较好的落实,这些因素都对建筑工程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部分施工单位为了争取自身更多的利益,大包大揽一些力所不能及的工程项目,但是由于其施工专业技术不高,缺乏相应的施工经验,最后只能盲目的层层装包,这样工程质量的管理与监

督工作就难以开展。

3.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监督方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建筑质量一方面需要施工方在实施切实保障质量,另一方面需要监督方充分发挥自身监督职能,确保建筑的质量。作为质量监督管理的监督方,应从提升自我综合素质入手,做好监督人员培训,切实提高自身在监督管理方面的业务水平。在监督过程中杜绝出现监督行为不规范、监督工作不落实、监督不严格等现象。只有这样在综合提升监督方素质的基础上,才能做好很对建筑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二、关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创新与发展策略

在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建筑工程量逐渐加大,随着新技术、新工艺在建筑施工中的使用,建筑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也应与时俱进。通过不断地完善监督管理的机制、提高监督的水平,才能真正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才能使建筑真正造福于民。具体来说对建筑质量管理的创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建立健全建筑工程全面质量监督管理的告知制度,建筑工程监督执法工作要做到高度透明,把社会大众对于建筑工程的监督也纳入到建筑工程监督体系中去,使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能够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工程项目施工一开始,建筑各方就应该享有相应的知情权,应该了解建筑工程监督工作的方式和方法以及监督的内容,以便充分调动受监督单位的自觉性,让他们能够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并严格履行相应的法规和贵发,减少和尽量避免一些由于工程质量等原因而造成的损失。

2.加强施工设备与施工材料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建筑工程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是工程建设的物质基础,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都必须对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施工单位在施工材料的采购上,一定要选择信誉高、评价好以及材料具备相应质量保证书或者合格证等质量过关的供应商,其建筑材料必须满足国家以及建筑工程实际的标准与需求。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材料与设备必须进行严格的检验,待其符合相关标准后方可进场。如果使用井口的施工材料必须严格的检测,符合我国相应的质量标准,且持有商检部门签发的商检合格证书才能进场使用。同时应该对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等合理的使用,有针对性的采购施工材料,提高施工材料的利用率,最大程度减少施工材料的浪费,给企业带来一定程度的经济压力。

3.施工过程中实施动态质量监督,在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要逐渐改变传统的过程监管,而是要将管理的范围扩展到建筑工程从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的全程,进而实现动态质量监管体系。为了科学、有效的控制建筑工程施工中有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在施工过程中逐步推广和实施实施动态质量监管是十分必要的。建筑工程项目监管人员应常驻施现场,对照施工设计图纸强化对于具体施工要求和实际进展情况的了解。一旦发现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质量问题,监管人员应立刻做出相关记录,并且及时与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取得连联系,尽快解决问题,将因施工质量引发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控制在最

低点。另外监管人员在记录中明确标注已经处理的问题和有待协商的问题。

4.深化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制改革。为保证建设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的工作力度。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体制有了较大变革,政府监督的职能发生改变,全国统一实行建筑工程验收备案工作。但我们应该能看到,新型的质量监督体制目前仍处在转型和完善阶段,内部制约监督力度不够,工作方式不够科学,信息传递不畅、不准等问题。因此必须要创新工作机制,完善监督模式,进一步深化监督体制改革,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健全国家级质量监督监测信息体系,切实提高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水平,有效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加强监督执法是深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改革和提高工程质量监督力度的重要手段之一。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针对工程质量掌握事前、过程和事后控制这三大环节,在做好过程监督和工程违规的严肃查处的同时,要加强工程质量的事前监督,并提高监督工作的预见性和服务性。为保证政府监督的有效性和权威性,监督机构应不断提高监督管理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和监督管理水平。因此,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必须要加强质量管理、质量控制的学习,从而大大提高监督管理人员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水平。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被人们越来越重视。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模式,实现新形势下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监管,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姜建玲.建设工程质量评价方法研究[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1

(10).

[2]牛鹏志,刘伟强.浅议工程质量监督模式的发展方向[J].山西建筑,2011

(20)

[3]王桂珍,田强,于瑞峰.改进工程质量监督模式[J].建材发展导向,2010,8(01).

[5]胡树平.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模式现状分析及建议[J].建材发展导向,2010(07)

篇6

中图分类号:TU712. 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306-1499-(2014)11-0091-01

1.引言

城市对于住宅建筑的需求逐渐增加,此时各地的住宅建设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这就使得住宅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问题成为了一个受到各界广泛关注的重点问题。作为人民群众进行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住宅建筑的任何一点质量问题都会给居住者的正常生活带去困扰,严重的甚至还会危及居住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如何做好住宅建筑施工质量的控制工作,尽力避免施工过程中质量通病的出现,成为了项目建设者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2.住宅建筑质量通病举例

2.1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通病

基坑泡水影响地基承载力、回填土的密实度达不到相关要求、回填土下沉影响上部结构安全性、基坑轴线位移、地基不均匀下沉导致局部墙体开裂、基础埋深达不到设计要求、房心回填土下沉造成地坪空鼓或开裂、基础的标高不正确、基础防潮层失效、设备基础轴线位移等。

2.2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

轴线的偏移过量、混凝土配料不符合配合比、混凝土和易性差、截面尺寸不足、柱墙混凝土烂根、构件错位、护筋性能不佳、梁板起拱不足或反拱、超过规范允许范围的孔洞、夹渣、缺棱掉角、露筋、缝隙、蜂窝、爆模、麻面、表面平整度差、混凝土结构裂缝等。

2.3钢筋工程质量通病

钢筋绑扎不正确、搭接和锚固长度不够、钢筋没有进行除锈处理、钢筋严重偏移、不按图纸要求下料、下料尺寸不对、已加工成型的钢筋变形、骨架尺寸不正确、保护层厚度不对、钢筋错位、同一截面接头过多、钢筋代换不正确、箍筋接头位置同向、箍筋间距过大且间距不一致、遗漏钢筋、机械连接的接头不良、焊接接头不良、绑扎节点松扣、钢筋漏绑超过规范允许值等。

2.4砌筑程质量通病

未按配合比进行砂浆配料、墙面平整度和垂直度较差、砌砖不按规定湿水、拉接筋不按规定放置、砂浆饱满度未达标准要求、砌体组砌混乱、砂浆与砖粘结不良、墙体留置阴槎及接槎不良、拉接筋遗漏及长度不足、拉接筋严重锈蚀、严重通缝透亮、轴线偏移、附墙烟囱及垃圾道堵塞、墙体温度裂缝等。

3.住宅质量管控措施

3.1外墙开裂渗漏的质量控制

应当依据相关要求在梁、柱与填充墙交界处挂上防裂金属网。金属网和各类基层的搭接宽度应当不少于100mm。如果抹灰层厚度超过了35mm,此时应当通过挂网的方式来防裂防空鼓。此外,在嵌堵架眼和支模孔时需要依据相关技术标准进行施工,没有要求时需要进行铺灰和砌砖作业,在砖的表面嵌一层1:3的水泥砂浆,或者用细石混凝土在砖的表面分层捣实。在实施抹灰前要将砌体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充分过水润湿,其中混凝土结构在抹灰之前还应当进行甩浆作业或者凿毛。

3.2非承重墙体裂缝的防治措施

施工顺序安排不当、节点部位构造措施设计不合理或者砌体和砂浆的质量都会导致非承重墙体产生裂隙。可以采取下列措施预防非承重墙体的裂隙问题:(1)严格依照节点及构造做法施工,在非承重剪力墙与梁、柱交接处严格根据设计要求施工,还应当重视洞口处和不同建材交接点的构造要求,保证交接点的施工质量,降低裂隙发生的风险;(2)合理的安排施工时间以及施工顺序,通常的做法是,在建筑结构主体封顶之后,分段进行自上而下的或者自下而上的隔层砌筑,同时注意在框架梁上要有最小为200mm厚混凝土坎台;(3)控制好建筑材料的质量。严格控制砌体出釜的停放期,保证其至少为28d,并经实验室验证合格后才能进场,在砌筑砌块之前应当提前2d对砌块进行浇水作业,确保其润湿度达到10mm;(4)严格控制好砂浆强度和砂浆配合比,确保砂浆拌合均匀,并且其和易性与保水性均达到砌筑的要求;(5)在砌填充墙时,需要在填充墙与梁、板底部的交界处预留一定的孔隙,在填充墙完工7d以后再将孔隙填充完好。

3.3屋面渗漏的防治措施

在进行屋面设计时,对于一些关乎主要使用性能的位置比如斜板边界,需要绘制详尽的施工大样图。同时,还需要严格筛选防水卷材的品种,保证防水卷材的质量符合使用要求。严格根据设计的要求做好预留洞口的板筋、加强筋和板负筋等各种钢筋的制作与安装工作。在进行防水层的施工时,应当严格根据屋面防水的设计要求进行施工,重视基层处理工作,尤其注意将泛水和断面变化位置的角度都需要做成弧形,以达到降低板的连接压力的目的,同时也给铺设防水卷材提供了方便。做好屋面渗漏质量控制的关键是做好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管理,应当根据所处的季节以及实际的屋面倾斜角度来确定最合适的坍落度,同时还要注意振捣工作的强度。当混凝土斜板已经灌注完成后,需要在灌注完成后十到十二个小时之内做好浇水润湿工作,使混凝土处于相对湿润的环境中去。为了确保混凝土斜板具有足够的抗裂性与抗拉强度,规定混凝土的养护期不得低于15天。

3.4建筑质量预防

为了避免住宅建筑的施工通病,对住宅建筑施工进行有效的控制,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重点控制,做好和施工人员的技术交底工作,对施工人员实施专业的技能培训工作,对班组长应要求具有相应的技术水平和工作经验等。同时,对设备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和维修工作,注重设备的日常养护。此外,应组织施工人员集体学习施工规程等相关技术,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严格根据设计的要求进行作业。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安排正确的施工顺序和工期;重视设计图和施工图的会审,对时施工图和设计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争取在第一时间解决。

4.总结

篇7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正文: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步伐越来越快,建筑工程的数量不断增加,工程质量成为建筑企业成败的关键。一个合格的建筑产品质量,不仅能保证产品的使用功能,同时还能为产品的创造者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保证行业的健康发展。我国正处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时期,产品质量是各个行业健康发展的生命线。好的建筑产品,可以获得良好的投资收益,也能充分地体现出行业的技术水平,国家相继出台了若干项法律法规来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实现,因此建筑工程各个环节的质量,也同时是建筑行业进步的重要指标,建筑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质量得以保证后,对建筑行业及其相关产业都是一个极大的促进作用。

工程质量是指工程满足业主需要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规定的特性综合。监理工作是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质量控制是监理工作三大目标控制之一。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致力于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质量控制工作包括专业技术和管理技术两个方面,围绕产品形成全过程每一阶段的工作如何能保证做好,应对影响其质量的人、机、料、法、环因素进行控制,并对质量活动的成果进行分阶段验证,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纠正措施,防止不合格的发生。因此,质量控制应贯彻预防为主与检验把关相结合的原则。质量控制应贯穿在产品形成和体系运行的全过程。每一过程都有输入﹑转换和输出等三个环节,通过对每一个过程三个环节实施有效控制,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各个过程处于受控状态,持续提供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才能得到保证。

目前我国监理工作范围还只是施工阶段,针对工程施工的特点,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以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中监理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进行分析,对工程质量控制的措施和方法进行探讨,来达到实际工作的有效性。

1. 主动监理

所谓主动监理,顾名思义要在工程实施之前及实施过程中就要对还未发生的问题作出预测并提出整改措施,使工作有一个坚实的作业基础,能够提升对后来作业的效率和速度。在施工的前期阶段就保证以后作业的顺利,并且通过事前控制来确定工作的可行性,降低偏差发生的概率及严重程度,重点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1检查论证施工方给予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为未来的工作提供操作和检查依据。监理人员对方案的审查主要在于:其本身是否可行,是不是具备方案的各个要素,科学性是否过关,能不能称之为合格的方案;并应考虑地域,天气等因素,说明方案对于此工程是否具有针对性,是否太过形式化而缺少内容。方案是否体现“质量第一,安全第一”,采用的技术方案和措施是否先进适用,技术是否成熟,是否还在用淘汰的设备或材料,人员组织是否健全。最重要一点还要满足合同和现行法规要求,修整到最佳程度。

1.2制定规范的监理细则并具有可操作性。从专业角度制定监理的工作方法﹑措施﹑流程,来达到质量控制目标。制定质检﹑验收制度并给施工单位交底,做到层层把关。

1.3实施过程中,主要对照已批准的施工方案检查施工方的行为,做到施工方案先行,有方案必依,遇到实际情况变化及时修改并履行审批手续。

1.4把好材料进场关: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等都将成为永久性工程的组成部分。所以,它们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未来工程产品的质量,因此需要事先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已运至场区的材料,按照已检﹑待检做好标识,没有质量证明文件或不合格品不得入场。

1.5劳务队伍和人员资质的控制: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关乎工程质量,对于这一方面,监理工程师主要把好分包单位进场关和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关。

1.6施工机械的控制:这里主要指施工机具设备,机具设备对工程质量有重要影响,施工机具设备的类型是否符合工程施工特点,性能是否先进稳定,操作是否方便安全等,都将会影响工程质量。

1.7环境条件:包括工程技术环境﹑工程作业环境﹑工程管理环境等。环境条件往往对工程质量产生特定的影响,加强环境管理,改善作业条件,把握技术环境,是控制环境对质量影响的重要保证。

2 重点监理

所谓重点监理是指为了保证过程质量而确定的重点控制对象﹑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作为质量控制点,在实施前质量预控,过程中按预控对策重点控制。选择那些保证质量难度大﹑对质量影响大或发生质量问题时危害大的对象作为质量控制点。例如:

2.1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或环节以及隐蔽工程,如预应力结构的张拉工序,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架立;

2.2施工中的薄弱环节,或质量不稳定的工序﹑部位或对象,如地下防水层施工;

2.3对后续工程施工或对后续工序质量或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工序,如预应力结构中的预应力钢筋质量﹑模板的支撑与固定等;

2.4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部位或环节;

2.5施工上无足够把握﹑施工条件困难或技术难度大的工序或环节,如复杂曲线模板的放样等。

3及时监理

所谓及时监理属于事后控制,它是在实施过程中对已出现的偏差采取的控制措施,尽可能使偏差(或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或恢复到计划状态,它仍然是一种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

3.1面对现实,对已出现的质量问题要及早发现、及早处理;因为质量问题不同于安全问题,不是突发的,总有一个发展过程,跟治病一样,早发现、早治疗才能少付代价;

3.2对于那些不可预见甚至无法防范的危害质量因素一旦出现,及早收集信息采取防范措施,避免继续危害工程实体;

3.3虽然一些危害质量的风险因素可以预见,但发生概率小且发生后危害(或损失)也小的,事前控制不划算采取事后控制,问题出现后及时采取措施;

3.4对于已合格工程或工序及时加以保护或转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3.5监理人员把好各个环节质量验收关,这一点至关重要,不再赘述。

结束语

以上所述只是我个人在工作中的一点体会,并不是监理人员质量控制工作的全部工作内容。监理部门属于质量监控体,监理–重在“理”不在“监”,只有充分调动施工单位的自控能力,才能从源头抓起,保证工程整体质量及安全使用功能,也是施工方降低成本的有效措施。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是目标控制的主要方法,质量控制也要遵循这一管理方法,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各阶段质量控制工作抓要点,不能“眉毛、胡子”一起抓,监理人员应掌握这方面工作中的管理经验,使工程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确保工程质量。

篇8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概述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作为监督建筑工程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现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所谓工程质量检测就是根据相关规定,采用试验、测试等技术手段确定建设工程的材料、工程实体质量特性的活动。

建筑工程结构根据检测类别不同可分为: 新建结构工程检测; 既有建筑( 已建成两年以上且投入使用的建筑) 工程检测; 抗震鉴定; 震后建筑的检测; 按专业不同大体上可分为地基基础工程检测、钢筋混凝土工程检测、砌体结构工程检测、钢结构工程检测、建筑材料检测、建筑门窗质量检测等几项内容。建筑工程检测的最终目的就是控制工程质量,如果工程经检测质量不符合要求,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返工重做或返修加固; 检测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重新设计验算能够满足要求。

二、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内容及方法

2. 1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内容

新建结构工程检测主要内容有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检验,如建筑材料的进场复验和见证取样送检( 试块、钢筋、水泥、砌块等) ; 质量验收检验,即分部工程的抽样检验( 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 ; 结构工程的实体检验和对结构工程质量怀疑或不符合要求的检测等几种类型。

既有建筑工程检测主要内容包括:

1) 常规检测(建筑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 渗水部位、主要受力构件、露天构件、受腐蚀构件等);

2) 专项检测(建筑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裂缝、倾斜、火灾以及改变了原设计使用功能的情况);

3) 可靠性鉴定(对结构正常使用、安全性、耐久性的评价)。

抗震鉴定: 根据《建筑抗震鉴定标准》,现有建筑分为四类进行抗震措施核查和抗震验算; 首先根据建造年代,确定建筑的后续使用年限,然后再根据不同后续使用年限,选择不同鉴定方法,抗震鉴定一般分为两级,第一级鉴定是以宏观控制与构造鉴定为主; 第二级鉴定以抗震承载力复核为主,结合第一级鉴定中得到的构造影响系数,局部影响系数,进行综合评价。

对震后建筑的鉴定判断,建筑物安全鉴定,根据在地震应急期的使用性质,受震建筑分为甲、乙、丙、丁四类; 受震建筑安全鉴定的结果分为两种: 安全建筑和暂不使用建筑。不同种类的建筑有不同的技术指标。

2. 2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方法

建筑结构的检测方法一般根据相关规范、标准规定或建议的检测方法或由检测单位自行开发或引进的检测方法。地基基础工程检测主要包括地基工程检测和桩基础检测。

在以往的情况中,桩基检测的主要内容就是对其结构和承载力的检验。一般而言就是采用的静载荷试验、低应变检测试验以及高应变动测法。静载荷试验是桩基检测方法中可信度最高的方法,可以作为工程桩的设计依据; 不足之处是检测工作量大,时间长,费用高,一般不适合大面积检测。而低应变检测是检测桩身完整性的主要手段,成本低,操作简单,工作周期短,其结果可用于确定静载荷试验、钻芯法、高应变动力试桩的桩位,可以作为静载试验的补充。钻孔取芯法用于检测桩身混凝土强度,桩长,桩身完整性,桩底沉渣厚度,判断持力层厚度及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的有损检测方法,优点是方法直观,缺点是局部缺陷有时难以发现,施工难度大,对桩身有损伤,成本高,不宜大面积检测。通常适用于低应变检测或超声测法无法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时或静载荷试验未达设计要求,需检测桩底沉渣厚度的情况。高应变动测法是对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目前在水上、陆地软土地区超长沉桩施工中应用比较多,但其不宜单独用于工程桩验收,不能替代静载试验而作为单桩极限承载力设计依据。声波透射法适用于已埋设声测管的混凝土灌注桩桩身完整性检测,判断桩身缺陷程度并确定其位置的方法。

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检测方法主要有回弹法、超声波法、超声波回弹综合法、钻芯法、拔出法等。其中,最为常用的是回弹法、拔出法、超声波法这三种。钢筋混凝土强度检测主要有: 混凝土强度的检测; 钢筋定位和保护层厚度检测; 砌筑砂浆强度的检测; 砌筑砂浆强度的检测常用方法破损检测主要有筒压法、推出法、砂浆片剪法、点荷载法; 楼面板厚检测的常用方法主要有取芯法和钻孔法,均为先对楼板钢筋及板内预埋管线进行定位,然后通过取的芯样或在钻孔内直接量测楼板厚度。

钢结构工程检测大体包括焊缝检测、螺栓连接检测、构件尺寸检测、构件缺陷和损伤检测、结构构件变形检测、构造检测、涂装检测、地基基础检测等几个部分。结构构件变形检测主要是利用激光测距仪、水准仪、全站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对钢结构的挠度、倾斜度进行检测。构造检测是指根据观察测量判断构件是否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中的规范要求。

三、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方法应用

钢筋混凝土作为现代建筑结构主要材料,其建筑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我国人民生产生活。其质量检测作为工程质量检测一个重要环节,可分为三类。一是外观检查。二是预留试块检测。三是在结构实体上进行检测。

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主要就是对结构实体的检验,包括:柱、墙、梁等结构构件的重要部位,主要是梁、柱及其节点、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等受力较大的关键部位。在进行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时,应尽可能地避免各种因素的影响,根据实际工程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检测方案。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表层质量不具有代表性时,或其龄期或抗压强度超过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或后装拔出法等相应技术规程限定的范围时,可采用钻芯法或钻芯修正法。在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或后装拔出法适用的条件下,宜进行钻芯修正或利用同条件养护立方体试块的抗压强度进行修正。

钻芯法最关键的首先是钻芯位置的选择,一般选在结构或构件受力较小且最能代表其强度质量的部位,条件许可时一般应先进行非破损测试,然后根据检测目的确定钻芯位置,同时还必须掌握结构设计的某些规律。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一般仅底部有单层钢筋,可在上部直接用取芯机钻取芯样; 片筏基础或箱形基础因上表面钢筋较密,故需从侧面选取钻芯位置。既要求利于钻芯安装与操作,还必须避开主筋、预埋件和管线的位置,取芯前应根据结构图纸,并借助磁感仪等查明钢筋、预埋件和管线的位置,以确定取芯位置,也尽量避开其他钢筋。用钻芯法和非破损法综合测定混凝土强度时,应与非破损法取同一测区。

采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一般都使用现行有关规范提供的测强曲线,当无法单凭回弹法检测结果确定混凝土的强度时,就必须采用钻芯法加以修正。

超声回弹综合法在应用上也是较为多的一种方法,它的优点是对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都能够及时的反映出来,同时还能抵消部分影响强度与物理量相关关系的因素,提高了混凝土强度检测的精度和可靠性。采用后装拔出法时,要求测试面平整、清洁、干燥,对饰面层、浮浆等应予以清除。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中,检测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些方法也各有优点,在实际施工中都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在现有建筑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及灾后继续使用的可靠性评价、建筑老化和耐久性诊断、检测建筑地基基础变形、建筑和构筑物施工质量评估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慧敏. 结构混凝土现场检测技术[M]. 长沙: 湖南大学出版社,1988:6.

篇9

二、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监理方法 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监理的过程中,进行质量检测的方法根据不同的检测内容可以划分为见证取样、平行检验、对施工检验进行旁站监督以及委托第三方检测。

(一)见证取样进行见证取样时要涉及结构安全时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应该按照国家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施见证取样和送检中有关检测范围、数量以及程序等的规定进行见证取样。该文件还指出用于承重结构的混凝土试块、承重墙体的砌筑砂浆试块、承重结构的钢筋及连接接头试件、承重墙的砖和混凝土小型砌块、拌制混凝土和砌筑砂浆的水泥、承重结构的混凝土中使用的掺加剂以及地下、屋面、厕浴间使用的防水材料等试块、试件和材料,必须实施见证取样和送检。另外进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比例不得低于有关技术标准中规定应取样数量的30%。承担建筑工程质量监理的见证工作的相关人员必须具备足够的建筑施工检测知识能够取得见证取样证件,并且通知施工单位、检测单位以及监督机构等。建筑工程质量监理的见证工作人员应在试件或包装上做好标识、封样、标明工程名称、取样日期、样品名称和数量及见证人签名,对见证取样的代表性以及真实性负责。见证人员应作见证记录,并归入施工技术档案。检测单位应按委托单,检查试样上的标识和封套,确认无误后,再进行检测。检测应符合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检测报告应科学、真实、准确。监理机构中的见证人员在抽样时应注意对进场材料的抽检,每一检验批必须是同品种、同规格编号、同生产厂家或产地、同时间生产或同时间人场;对现场留置的各类试件试块每一检验批必须是同品种、同规格编号、同生产厂家或产地、同时间生产或同时间人场、同施工部位、同操作人员、同施工要求。如果存在差异则应该作另一检验批,而且抽样要按有关标准规定的办法进行批量取样。在见证取样监理的过程中还必须跟踪了解检测结果,并与施工单位质量控制试块的评定结果比较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平行检验 平行检验指项目监理机构利用一定的检查或检测手段,在承包单位自检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比例独立进行检查或检测的活动”。其目的是用以复核施工检验的准确性。根据房建项目特点,平行检验项目主要是测量放线、复核几何尺寸等类的检验。检验可使用监理自有设备,也可使用施工单位的设备由监理独立进行,但必须对平行检验使用的设备予以正常状态的确认。平行检验一般应在施工单位自检完成后进行。若时间紧时,也可采用与施工单位同步检验的方式。根据现阶段建设监理的要求,对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批可采用100%平行检验,应与施工单位自检一一对应,对装饰工程等可采用按规范要求的比例进行平行检验。监理平行检验应做好记录,记录表格可参照施工自检表格另行制订单独记录,也可利用施工单位一式两份检验批自检申报表中的一份进行对比检验记录。

(三)对施工检验进行跟踪监督 由于利用平行检验的频率是十分有限的,因此为了能够确保质量检测的准确性以及有效性,监理工程师还要对施工检验进行跟踪监督。平行检验以及对施工检验进行跟踪监督相互之间应该配合进行。根据建筑项目的实际情况,全过程进行施工检验以及跟踪监督,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也可分部进行。对房建建筑工程例如灌水实验、水压实验、气密性实验、防雷接地、环保检测、智能化测试以及电气测试等具有实用功能的检测应该采取跟踪监督进行监理。通过运用跟踪监督的方式进行监理,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同时有利于同施工方进行共同分析后提出整改方案。对施工检验进行跟踪监督,记录应该采用施工检验记录表,由施工方质检员进行详细记录,监理跟踪审核现场签字确认后才能作为有效记录。

(四)委托第三方检测 当房屋建设单位需要委托第三方进行检测时,监理工程师应该对第三方检测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全面的审查,这其中就包括第三方检测单位的资质、检测人员职业素养以及检测设备的检定状况等。与此同时对第三方其检测单位提出的检测方案进行审批,在检测过程中应该重点监督检测环境条件是否符相关检测规定的要求,对检测报告应该及时跟进搜集从而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检测情况并对问题进行及时处理。

三、竣工验收的监理工作 在进行工程竣工验收的过程中要对工程质量进行评估,提出工程质量评估报告。监理人员要严格审核施工单位的技术档案以及竣工报告,审查完后在施工单位提交的竣工报告上填写审查意见。在竣工验收时汇报相关的监理工作内容,接受上级质检部门和省市监理协会以及其他领导对监理报告的复审,审核通过后在工程竣工验收书上签字确认。 此外监理人员还要协助房屋建设单位制订验收方案以及监理计划安排,协助房屋建设单位通知质监部门进行实地考察,协助房屋建设单位自行组织竣工验收,协助房屋建设单位审阅相关的建筑工程档案资料,协助房屋建设单位组织现场工程质量审查以及起草竣工验收意见书,协助房屋建设单位起草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协助房屋建设单位向当地一些主管部门报送有关验收文件。

四、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建筑行业的迅速崛起,而且国家建设工程监理规范也制定出了相应的标准,使得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房屋建筑施工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根据目前房屋建设施工中有关于确保工程质量要严格做好监理工作,将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也只有通过高质量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理工作才能确保整个工程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孙敬轩;杨建斌.浅析施工阶段监理的质量控制策略[J].山西建筑,2007.

[2]蒋瞻.推行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的环境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

篇10

1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要素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主要表现为施工组织和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 控制的

内容包括工艺质量控制和产品质量控制。影响质量控制的因素主要有“ 人、材料、机械、

方法和环境”等五大方面。因此, 对这五方面因素严格控制, 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2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特点及原则

由于项目施工涉及面广, 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过程, 再加上项目位置固定、生产流动、结构类型不一、量要求不一、施工方法不一、体型大、整体性强、建设周期长、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等特点, 因此, 施工项目的质量比一般工业产品的质量更难以控制, 主要表现在:

(1)影响质量的因素多、容易产生质量变异(2)容易产生判断错误(3)质量检查不能解体、拆卸(4)质量要受投资、进度的制约对施工项目而言, 质量控制, 就是为了确保合同、规范所规的质量标准, 所采取的一系列检测、监控措施、手段和方法。

3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方法分析

常用的施工质量控制方法有: 直方图法排列图法、因果分析图法、管理图法、相关图法、调查分析法和分层法, 在进行施工质量控制中具体采用何种控制方法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3.1 质量控制的直方图法: 直方图法是将产品频率的分布状态用直方形来表示, 根据直方的分布形状和公差界限的距离来观察、探索质量分布规律, 分析判断整个生产过程是否正常。

3.2 质量控制的排列图法: 也称为巴雷特曲线法。是根据施工工艺对项目进行逐个检查测试, 把影响项目质量的所有因素逐一排列出来, 从中区分主次, 抓住关键问题, 采取切实措施, 从而确保项目质量。

3.3 质量控制的因果分析图法: 因果分析图又叫特性要因图、鱼刺图、树枝图。这是一种逐步深入研究和讨论质量问题的图示方法。影响复合砂浆加固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较多, 这些原因有大有小, 把这些原因依照大小次序分别用主干、大枝、中枝和小枝图形表示出来, 便于一目了然地系统观察出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运用因果分析图可以帮助我们制定对策, 解决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

3.4 质量控制的管理图法: 管理图又叫控制图, 它是反映生产工序随时间变化而发生的质量变动的状态, 即反映生产过程中各个阶段质量波动状态的图形。质量管理图就是利用上下控制界限, 将产品质量特性控制在正常质量波动范围之内, 一旦有异常原因引起质量波动, 通过管理图就可看出, 能及时采取措施预防不合格的产生。

3.5 质量控制的相关图: 相关图又叫散布图, 就是把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用直角坐标系表示出来, 借以观察判断两个质量特性之间的关系, 以便对加固施工工序进行有效的控制。

3.6 质量控制的调查分析法: 调查分析法又称调查表法, 是利用表格进行数据收集和统计的一种方法, 表格形式根据需要自行设计, 应便于统计、分析。

3.7 质量控制的分层法: 分层法又称分类法或分组法, 就是将收集到的质量数据, 按统计析的需要, 进行分类整理, 使之系统化, 以便于找到产生质量问题的原

因, 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预防。

4 施工项目中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对策

4.1 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

4.1.1 质量通病及原因分析

4.1.1.1 断面尺寸偏差、轴线编差、表面平整度超限产生的原因是: 看错图纸或图纸有误; 施工测量放线有误; 模板支撑不牢固, 支撑点基土下沉, 模板刚度不够; 混凝土浇筑时一次投料过多, 一次浇筑高度超过规定, 使模板走形, 浇筑混凝土顺序不当, 造成模板倾斜; 振捣时, 过多振动模板, 产生模板位移; 模板接缝处不平整, 或模板表面凹凸不平等等。

4.1.1.2 结构表面损伤、缺棱掉角产生原因是: 模板表面未涂隔离剂, 模板表面未清理干净, 粘有混凝土; 模板表面不平, 翘曲变形; 振捣不良, 边角处未振实; 拆模过早或拆模用力过猛, 强撬硬别, 损坏棱角; 拆模后没做好成品保护, 结构被碰撞损坏等。

4.1.1.3 麻面、蜂窝、露筋、孔洞、内部不实产生原因是: 模板拼缝不严, 板缝处漏浆; 模板表面未清理干净或模板未满涂隔离剂;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当或现场计量有误; 振捣不密实、漏振; 混凝土搅拌不匀, 和易性不好; 混凝土放模时自由倾落高度较大, 未用串筒或溜槽, 产生离析; 底模未放垫块, 或垫块脱落, 导致钢筋移动; 结构节点外, 由于钢筋密集, 混凝土的石子料径过大, 浇筑困难, 振捣不仔细等等。

4.1.1.4 在梁、板、墙、柱等结构的接缝和施工缝处产生烂根、烂脖、烂肚产生原因是: 施工缝的位置留得不当, 不易振捣; 模板安装完毕后, 接槎处未清理干净; 对施工缝的老混凝土表面未做处理或处理不当, 形成冷缝; 接缝处模板拼缝不严, 漏浆等等。

4.1.1.5 混凝土强度偏低, 或波动较大产生的原因是: 原材料质量波动; 配合比掌握不好, 水灰比控制不严; 混凝土拌合不匀, 搅拌时间不够, 或投料顺序不对; 混凝土运送的时间过长或产生离析; 混凝土振捣不密实; 混凝土养护不好等等。

4.1.1.6 结构发生裂缝产生原因是: 模板及其支撑不牢, 产生变形或局部沉降; 拆模不当, 引起开裂; 养护不好引起裂缝; 混凝土和易性不好, 浇筑后产生分层, 出现裂缝; 冬期施工时, 拆除保温材料时温差过大, 引起开裂; 当烈日暴晒后突然降雨, 产生裂缝; 大体积混弹簧土由于水化热, 使内部与表面温差过大, 产生裂缝; 大面积现浇混凝土由于收缩和温度应力产生裂缝; 构件厚薄不均匀, 使得收缩不均匀而产生裂缝; 主筋位置严重位移, 而使结构受拉区开裂; 混凝土初凝后又受到振动, 产生裂缝;构件受力过早或超载引起裂缝; 基础不均匀下沉引起开裂; 设计不合理或使用不当引起开裂等等。

4.1.1.7 结构事构件断裂产生原因是:钢筋位置不对; 钢筋数量不足; 严重超载或施工时结构的受力状态与设计不符; 钢筋质量不符合要求, 产生脆断; 混凝土强度过低等等。

混凝土冻害产生原因是: 混凝土凝结后, 尚未取得足够的强度时受冻, 产生胀裂; 混凝土密实性差, 孔隙过多而大, 吸水后气温下降达到负温时, 水变成冰, 体积膨胀, 使混凝土破坏; 混凝土抗冻性未达到设计要求, 产生破坏等等。

4.1.1.8 混凝土碳化会破坏钢筋表面的钝化膜, 使钢筋失去混凝土对其保护使用而锈蚀, 胀裂混凝土。混凝土碳化还会加剧收缩而使结构产生裂缝。

4.2 砌体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

4.2.1 砂浆强度偏低、不稳定砂浆强度偏低有两种情况: 一是砂浆标准试块强度偏低; 二是试块强度不低, 甚至较高, 但砌体中砂浆实际强度偏低。标准试块强度偏低的主要原因是计量不准, 或不按配比计量, 水泥过期或砂及塑化剂质量低劣等。由于计量不准, 砂浆强度离散性必然偏大。主要预防措施是: 加强现场管理, 加强计量控制。

4.2.2 砂浆和易性差, 沉底结硬砂浆和易性差主要表现在砂浆稠度和保水性不合规定, 容易产生沉淀和沁水现象, 铺摊和挤浆较为困难, 影响砌筑质量,降低砂浆与砖的粘结力。预防措施是: 低强度水泥砂浆尽量不用高强水泥配制, 不用细砂, 严格控制塑化材料的质量和掺量, 加强砂浆拌制计划性, 随拌随用, 灰桶中的砂浆经常翻拌、清底。

5 总结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是一个从工序质量到分项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单位工程

质量的系统控制过程: 也是一个由对投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开始, 直到完成工程质量检验为止的全过程的系统工程。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 加强质量控制, 提高管理水平, 是企业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关键之所在, 只有在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和用户要求的前提下, 满足质量、工期、成本等要求, 才可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质、安全、经济适用的建筑产品。

参考文献:

篇11

1. 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发展

我国早在二十世纪的五十年代就提出了“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工程建设方针,在房屋的建筑工程上投入了巨大的心力。通过提倡科学的管理、精心施工和精心设计,创造了许多不错的优质工程,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更是涌现了许多优秀的工程项目。然而,随着新型经济发展时期的到来和建筑业迅猛发展,出现了一大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问题。这种种现象不禁引发人们的思考,尤其是近几年以来,由于房屋建筑工程的项目质量事故频发,使其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只有严格管理,严格按照建筑工程程序办事,做到超前监督,才能不断提高工程质量。必须应该认真严格地按照《建筑法》中规定的运作程序和行为规范进行质量监督和管理,认真执行国家颁布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有关规定。只有好的工程质量才会树立良好的信誉,也才会获得好的经济效益。

2.房屋建筑工程的项目特点

房屋建筑过程的项目特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次性、固定性和生产流动性、单件性。

一次性,主要是指房屋建筑的工程项目不可逆性。一旦出现质量的问题或者项目不可运行的情况时,房屋建筑的工程项目就不能重新回复到原始的状态,只能导致工程的最终报废。通常来说,房屋的建筑工程项目都会有不少的资金投入,一旦有房屋质量问题发生,会造成巨大经济的损失。

固定性和生产流动性,主要是指房屋建筑的工程项目需要在特定的方位施工,只有当工程全部完成施工之后,才由施工单位就地将所有项目交给使用的单位。固定性的特点是,工程项目对于地基有其固有的特定要求,使用不同地基的处理方案会对工程的质量产生不同的影响。而由于房屋建筑工程的固有性,使其表现为流动性。生产流动性,主要是指生产要素在相同工程上流动及不同工程项目之间的流动性。

单件性,主要是指每个房屋建筑的工程项目都需与周围的环境互相结合。随着地基承载能力、环境的变化,只能将它们进行单独的生产设计,不能就同一类型、同一产品批量的生产。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即使使用标准的图纸进行施工,质量的管理控制要求,也会随着建设的时间、地点、施工组织方法的变化而变化。

3.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发展现状

我国在近些年来房屋建筑工程的项目质量不断提升,但其在整个发展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最终质量的问题也会演变为安全的问题,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不小威胁。

由此,自1996年以来,交通部、铁道部、建设部等部门组织了很多全国性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查。但综合几次检查,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还是存在不少令人担忧的问题。其中,房屋建筑工程的项目质量通病,如偷工减料、劣质工程、假冒伪劣等问题还是质量工程的通病,在工程竣工评定等级、验收时应着重于装修的结构,使工程的质量问题能不同程度隐蔽;房屋建筑工程的监理队伍素质也有点良莠不齐,缺少相关的权威管理机构;主要施工力量的文化基础比较差,一线的操作质量没有保证;房屋建筑的工程施工材料也良莠不齐等。

4.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

4.1施工前质量的控制

房屋的建筑工程,在进行施工前质量控制时,我们可先建立一个质量管理的体系。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员工质量意识的增强,是质量控制中较基础的工作,牢牢掌握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及质量情况;很好贯彻ISO 9000体系各标准,并通过其认证;建立项目的经理部质量管理的体系。

4.2现场施工质量的控制

房屋建筑工程中,现场施工质量的控制主要可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工程的定位和标高基准的控制,其主要包含了施工的承包方对建设单位所给定原始的基准点及标高等测量控制的复核和施工测量的控制网的复测;施工的平面布置控制;材料、配件等采购订货控制,由承包方所负责采购的物品,在采购订货之前,应向监理工程师进行申报,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及数量等,需有足够的准备;分包的单位资质确认;施工图纸和设计交底现场的核对。

4.3施工过程质量的控制

房屋建筑工程中,施工的过程体现于一系列作业的活动之中,作业的活动效果会对施工过程中施工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由此,施工过程中质量的控制工作应该体现于作业的活动控制上。

在房屋建筑的工程中,对于施工过程质量的控制主要体现在作业技术的准备状态控制上,主要指所有施工的准备工作在开展正式的作业技术活动之前,需做好各项作业的技术准备状况检查,其中,主要包含有质量控制点设置、关于质量控制点选择的一半原则等;作业的技术在活动运行中的控制,主要指承包单位自检的系统、技术复核的工作等。

4.4施工产品形成中质量的控制

房屋建筑工程中,施工中的产品主要是指作业工序产出品和分项分部的工程中已经完成施工或者已经准备交验的单位。其中作业的技术活动,其结果控制主要是指施工的过程中和最终产品质量的控制方式。只有在确保作业活动中产品的质量都符合要求,单位工程产品质量才能有所保障,主要内容有:基槽的验收、隐蔽工程的验收、工序交接的验收、分部工程分批分项验收、单位工程或者整个工程项目竣工的验收、不合格产品的处理、成品的保护等。

5.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方法

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最主要的方面就是要抓工作的质量,除了做好相关协调的工作之外,还应有相关循环工作的程序和方法,需要分步骤、分阶段做到层次的分明以及有条不紊科学的管理,才能使工作更加的切合实际,避免盲目性地跟风,对于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也能得以提升。这时,就需要用到“PDCA”的循环,此循环又被称为“戴明环”,遵循“PDCA”的循环原理,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等步骤有序展开质量的控制。质量控制的过程就是重复参照PDCA循环进行周而复始运转,而每进行一次运转,工程的质量就会有所提升。“PDCA”的循环具有互相促进、互相衔接的特点,螺旋式的上升。

全面的质量管理,即TQM,也就是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的简写,此方案是施工企业为了保证及提高工程的质量所运用的完整质量管理的活动方法、手段和体系。具体来说,就是根据对工程质量要求的提高,充分发动全体的员工,合理运用现代的科学及管理技术成果。将对组织管理改善、革新技术的研究及数理统计的应用等科学的方法进行结合,实现在施工过程中各种因素的控制。

篇12

1、方法

归纳起来叫做以“四表”“一重点”为核心的质量管控体系。他们分别是:项目重要工序及分部、分项工程完工验收项目明细表;项目重要工序及分部、分项工程过程验收项目明细表;项目重要工序及分部、分项工程方案及工艺报审项目明细表;项目进场材料及成品、半成品复验项目明细表;简称“表四”,“四表”是质量管控任务的明细表。“一重点”是完成任务的标准和方法。

2、表格内容

2.1 项目重要工序及分部、分项工程完工验收项目明细表

这个表主要包含常规验收项目,重点是加入质量通病防治的验收项目及常规验收项目的拆分项目。都是单项完成后须验收的项目,并按设定的检验批细化。例如:常规项目:**栋号一层钢筋验收;质量通病防治的验收项目:**栋号一层拉墙筋验收;**栋号一层拉墙筋抗拉拔试验验收;**栋号一层滚砖验。

过去经常出现拉墙筋漏设、无效设置的现象,为确保拉墙筋的有效设置,避免质量通病的发生,专门设置两项拉墙筋验收的流程。

拉墙筋的专项验收,除结构构造需要外,目的是控制柱与墙结合处开裂,重点验收牢固可靠,模数吻合,确保拉墙筋按设计有效设置。

框架结构梁下开裂是个普遍的通病,有的专家认为是由于两种不同材料的膨胀系数不一样造成,因而在地方标准中规定,在两种不同材料的结合处必须加钢板网,想控制这种裂缝的发生,实践证明根本无效,劳民伤财。

实践证明控制框架结构梁下开裂的最有效的措施还是滚砖,以前发生开裂的原因是滚砖的砌筑不合格,只要合格的砌筑滚砖,不需要其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是绝对不会开裂的。

因此,设一项滚砖的验收,确保滚砖的全部合格,不产生这类裂缝。为确保工程质量合格,将传统的验收项目拆分成多个验收项目。

如:须拆分的验收项目:**栋号一层内墙抹灰验收。拆分成的项目:①**栋号一层内墙抹灰基层验收;②**栋号一层内墙抹灰结合层验”;③**栋号一层内墙抹灰第一遍(找平)验收;④**栋号一层内墙抹灰第二遍验收;⑤抹灰厚度超过2.5cm的还需第三遍抹灰。;⑥**栋号一层内墙抹灰大面罩面验收;⑦**栋号一层内墙抹灰门窗边填缝验收;⑧**栋号一层内墙抹灰小口验收。

这样细化拆分的目的:

设第①项,为了墙体是否完整,具备抹灰的条件,应当尽量减少后补墙体,因为后补墙体及抹灰容易造成开裂。重点检查,滚砖是否验收合格;滚砖洞、脚手架洞等是否合格的补完。后补的运输通道的顶层砖同样要做滚砖。

设第②项,做结合层对防空鼓十分重要,但结合层的质量不合格会造成更严重的空鼓开裂。

设第③项,第②项验收合格后,就应当冲筋,冲筋后可以明显的看出不平整的地方,第③项的目的是将凹入多的地方补平,以便大面抹灰时抹灰层较均匀,不会出现厚的地方砂灰下坠,薄的地方失水过快开裂。

设第④项和第⑤项,规范规定,要分层抹灰,目的也是为了控制开裂,分层厚度应控制在10-12mm,太厚砂灰会下坠开裂,太薄会失水过快开裂。这一项重点检查是否开裂,开裂的为不合格,应返工。

设第⑥项和第⑧项,这一项是根据实际施工流程来设置的,以前抹灰验收是要全部抹灰完成后才开始,这样做的问题是:单词验收工作的量相对多一些,经常出现对小口的验收不严格,另外,大面和小口的完成时间一般间隔较长,分开验收可以减轻验收强度,每次验收的指标少,精力集中就可以提高验收质量。第⑥项的验收,应在完成后10-15天进行,这是为了有效的查出空鼓的情况,这时也只能查出大部分的空鼓,施工面层前再进行一次工作面移交验收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设第⑦项,门窗边渗水也是一个普遍的质量问题,查原因很多是门窗边填缝不合格,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填。设这个验收程序就是要保证门窗边填缝合格,是确保门窗边不渗水的一个方面。

2.2 项目重要工序及分部、分项工程过程验收项目明细表

是将以前旁站验收的项目和巡查验收的项目合并到表内。如:旁站验收的项目:**栋号一层梁板砼浇灌过程验收;**栋号静压桩施工过程验收;巡查的项目:**栋号一层梁板钢筋绑扎过程验收;**栋号一层填充墙砌筑过程验收;**栋号一层填充墙砌体砂浆拌制及使用过程验收;

为什么要将巡查任务表格化?巡查的任务是什么?一直以来这个概念都是模糊的,正所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参建者不能形成合力。一线工程师能力强责任心强的,管理的工程会相对好一点,能力弱一点的就只能听天由命,使工程质量没有保障。这就是说要求一线工程师技能和责任心都较强时工程质量才会有一定的保障。

通过任务的形式列入表中,配上过程验收重点,就将这方面的任务具体化了,标准明确了。施工单位按预定表格内的任务及标准操作,一线工程师按同样标准巡查验收,监管部门按同样标准复查。各方目标明确,行动统一,工作方便,效率提高。

以前一线工程师的技能主要靠个人积累,现在用这种标准化的管控方法,使用了集体的智慧,通过大家的总结归纳成的任务及标准,可以使个人的技能迅速提高。执行时可以发挥集体的力量,其力度高于从前。

篇13

引 言: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老百姓在解决了人类生存“衣、食”基本需求的温饱问题之后,住房已成为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方面。建设工程质量日益成为老百姓关注的焦点,“楼整理脆脆”“楼歪歪”等事件的发生,刺激着人们的神经,政府住建监管部门应把对住宅工程质量的监督作为重点,保证住宅工程的结构安全和环境质量,促进住宅工程质量不断提高。

一、施工质量管理原则

(一) 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

市场经济经营的原则是“质量第一,用户至上”。房屋建筑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使用年限较长,是“百年大计”,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工程在施工中应自始至终地把“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作为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二)以预防、预控为主

以预防为主,就是要从对质量的事后检查把关,转向对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从对产品质量的检查,转向对工作质量的检查、对工序质量的检查、对中间产品的质量检查,这是确保施工项目质量的有效措施。

(三) 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

质量标准是评价产品质量的尺度,数据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和依据。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必须通过严格检查,用数据说话。

二、 建立开发现场联合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一)制定合理可行的管理规章

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是贯穿整个工程建设全过程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该体系由当地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直接领导,集工程开发、质量监督、工程监理三种管理方法之优点,能实现工程质量形成过程各阶段各自职能与其参建施工单位之间的内部联系并行成一个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使其能在工程管理和施工管理中互相配合和互相传递信息,从保证工程整体最佳效益出发,在施工准备、建材采购、工序控制、检验试验、工程竣工验收、工程产品保护等各质量环节中有效地发挥其监督和指导作用,并使它能够正常运转从而起到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开发成本、确保工期的目的。

(二)优选施工队伍

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工程质量是干出来的,而经常性的把关需靠施工企业自身的管理体系和施工能力。所以,精选优质施工队伍是小区达标的重要基础: 一般选择施工队伍的基本原则是:有好的社会信誉,有创优业绩,能打硬仗,职工素质好,有资质。实践证明,有创优史、信誉好的施工队伍,质量管理不但严格并且技术也过硬,能在小区建设一开始就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在施工中能创造你追我赶的好局面,为保证工程质量按期竣工打下良好基础。

三、施工阶段的管理

(一)基槽放线后,设计人员应进行基槽验线、验槽工作;对轴线的位置、标高、基础埋深进行检测验收,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则给予签证,否则报请有关部门复查和核定处理。

(二)备料和施工过程中应对入场的建筑材料、构配件、成品、半成品、水卫电气材料及新材料等查验出厂证明或检验报告、合格证明书等,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对于质量有疑虑的材料,应进行重新检验。

(三)及时检查砂浆、混凝土是否作了原材料试验和配合比试验,是否按规定取制试块和按规定计量拌合,及时检查试块强度等级试验报告。

(四)隐蔽工程的验收。隐蔽工程的质量,对于减少住宅工程的质量通病十分重要,如基础部分、各个混凝土结构部分的钢筋绑扎、厨房和卫生间地面及屋面的防水处理等,对这些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必须严格,必要时可以邀请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共同进行验收,符合要求才能签发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如发现有质量问题,应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整改,没有经过验收的隐蔽工程不得继续施工,以免给工程带来结构或发生使用上的隐患。

四、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分析

(一)提高施工质量意识,加强对工程施工的质量监督

对于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和标准,国家相关部门早已出台了明确的规定和规范,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也有了一整套既定做法。但是,在一般的工程施工中,还普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问题在于没有严格地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和意识。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宣传和教育,提高质量意识,加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提高质量意识和监督意识,使各个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端正思想态度,明确监督部门对施工管理、组织设计、工程质量以及整理资料等工作的要求和标准,认真的、规范的实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

(二)控制好工程用材料的质量,是提高施工质量的基础

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工程材料是众多的,一般包括沙、石、水泥、钢筋等主体用材料和安装工程中的管、线等安装用材料。如果这些基础性材料的质量不能得到很好地保证那么想要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就将成为空谈。具体的做法主要有:①选择优秀的材料保管人员和采购人员,提高质量鉴定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要及时地掌握市场信息,选择有一定资金和技术保证、国家认证许可的材料厂家。要选择有良好市场口碑、合格证等证件齐全的材料。②针对目前建材市场材料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还要对材料的使用、运输保险、检测、采购等加强监督,对于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不予采用。

(三)严格审核工程施工中设计变更

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对工程建设的出发点不同或者是设计人员对工程实地考察不够导致施工图纸不合理等等原因,经常会出现设计变更的施工现象。对于一些重大的设计变更要严格按照设计变更报、批手续办理,非重大的设计变更要由工程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共同会审,然后共同决定最终的处理方案。设计变更是施工过程中不能避免的现象,我们除了要尽量减少设计变更之外,就要控制好变更,尽量避免因为变更造成工程质量下降的现象,这也是我们做好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关键性措施。

(四)加强对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

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是决定工程质量水平高低的重要环节,毕竟现场施工才是直接构造工程主体的重要建设程。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主要从施工人员管理以及施工技术的管理两个方面着手。具体的做法主要有:首先,安排足够的施工管理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对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全天候的质量监督管理,对于不符合施工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的施工行为坚决制止和纠正。其次,对于工程设计变更应该及时地进行审查,确保设计变更更能符合实际的工程建设需要。最后,建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评价机制,对现场管理的漏洞和不足之处进行及时的调整与巩固,确保现场管理始终处于最高的水平。

五、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建筑施工企业生存的命根子,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把好质量关,才能有效的提高工程质量,为企业快速发展,创建和谐稳定的内部环境,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精品工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