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中小学智慧教育课堂

中小学智慧教育课堂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6:3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中小学智慧教育课堂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小学智慧教育课堂

篇1

宋代朱熹曾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这种模仿创造,是写作技能形成与提升的根本之路。无论时代怎么变,教材怎么变,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不可能变,即:教会学生读和写。“读写结合”是语文能力训练的必由之路。

但是,在具体的教学现实中,我们往往容易犯“匆忙仿写,随意结合”的毛病,以致读写结合变成了一种形式。课堂教学中的“读”与“写”的结合,中间还是需要一些积累,一些方法的。那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怎样智慧地将读写结合起来呢?下面就谈谈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情境,激感

很多时候,学生不会写,不愿写,其实是因为本该有情有趣、有滋有味的语文课变成了白水萝卜汤,淡而无味。读时未能激情,写时亦难动笔。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位善于以情染景的教师,一位善于借助于语言的内在情感去触动学生心灵的教师,他就有可能创造出高质量的语情感悟的教学情境。

音乐烘托、画面再现、声情并茂的语言描述,这样一些创设情境的手段,能调动学生情感,让学生的情感、认知一步步升华。

如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课教学的重难点是“理解并体会少年为什么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环节,让学生边读边想象“妇女哭诉”情景:

凄凉哀伤的音乐响起,教师语言描述情境:看着车轮底下的亲人,肢体被压扁分离,血肉模糊,鲜血染红道路,这位妇女抱着残缺的冰冷的尸体会说什么?(假若死去的正是她年迈的母亲,她会说 ;假若死去的是她唯一的孩子,她会说 ……)

创设情境教学,需要语老师老师具有深厚的语文底蕴,课前对读写结合点进行入情入境的描述,同时在课堂上也能随手拈来,纯熟应用,将语文课演绎成艺术,让语文课焕发出美和智慧!

二、转换角色,想象补充

有些课文充满了生活情趣,如果把自己融入课文,进入角色,进行练笔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的理解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形式与创设情境一样,目的也是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鸟的天堂》一课中,我为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体会“树美、鸟欢”,设计了一项“写”的练习:以榕树(或鸟儿)的身份向人们介绍自己的生活。如此一换角色,学生就兴趣盎然了。

适合这样读写结合的课文很多。像《草船借箭》《新型玻璃》等,都可以让学生成为课文中的某一角色,凭借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进行合理想象,从而把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此外,还可以通过转换角色的方式,对课文中没有写或没有直接写,或写得不具体的内容进行补充,是帮助学生透过字表面,走进人物内心,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一种方式。

三、仿中求创,梯度练笔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中选编的课文,文质兼美。或隽永潇洒,或空灵和谐,或激越昂扬,或宁静优美……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在文中得以淋漓尽致的彰显。模仿这样的一些优秀句、段、篇,无疑是初学写作者的重要方法,而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也决定了模仿在教学中的价值。仿写的训练方式主要有仿句、仿段、仿篇。篇的仿写主要是从文章的结构和写法角度进行练习。

句子是文章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应从最基本的句子开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进行句段的仿写,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不同梯度的随堂练笔。如《风筝》一课“放风筝”部分,是描写活动场景的一个精彩片段,对人物动作、心情的描绘都值得模仿。于是我设计了如下三个梯度的小练笔:

你能仿照“放风筝”部分写一写活动中的动作,心情吗?请选择以下三个练笔中的一个来写:

1.我们去玩丢手绢。一群人围成大圆圈 ,丢手绢的人 着腰,在圈外时而快速地 ,时而慢慢地 。一会儿,他瞅准机会,把手绢 ,手绢 。啊,被丢了手绢的伙伴没有发现,我们快活地 。 看见了,说:“ !”

2.补充片段:捉蝶

小丽 嘴, 腰, 地,一步一步慢慢地靠近它。靠近了,靠近了,又见她悄悄地将右手 蝴蝶,张开的两个手指 , 住了粉蝶的翅膀。小丽 (表现人物的情绪)。

3.请写写自己参加过的一个游戏或者活动的片段,注意写出在活动中的动作,心情。

这个仿写练习,从机械模仿句式到灵活模仿写法,最后是运用方法自由创作。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时也体现了梯度上升,循序渐进的原则。

学生从简单句式模仿中逐渐掌握了方法,积累了经验后,自然地就能过渡到难度较高的段、篇仿写了。主要是从文章的写法结构、表达方法等进行模仿,属于创作性的模仿。

传统语文教学强调“熟读精思”“虚心涵泳”,我们今天的“读写结合”应该继承这样的优良传统,走出急功近利浮躁片面的误区,避免“匆忙仿写,随意结合”,运用智慧,搭好“读”与“写”的桥,使它们有效结合,从而真正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篇2

牛津初中英语词汇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本素材,假如不能掌握新课标所要求的词汇总量,那就不能有效地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可见,词汇量的多少和英语水平的高低是成正比的,正如世界著名语言学家里弗(River)指出:掌握足够的词汇是成功运用英语的关键,如果缺乏词汇,那就就不能将所学语言的结构和功能意念运用自如。笔者在最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注重提高课堂词汇教学效率,并初见成效,具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巧妙联想,活学活用

联想教学法是初中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形象法、合成法和派生法等多种手段帮助学生记忆词汇,此法比较适合一个新的单元或一节新课的导入,当教师展示这个单元或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主题)时,学生的表现会异常活跃,他们根据主题联想单词,学生脑海中的的旧词和新词蜂拥而至,既巩固、复习了旧词,又对新词留下很深的印象,可谓得来全不费工夫。例如:我在执教8A Unit 4 “Wild Animals” 时,就先提出问题: “What words can you think of when I say ‘Giant Panda’?” 接着让学生在三分钟内把想到的单词写在纸上,力争多多益善。结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比较优秀的学生完成了接近二十个新词,思维活跃的学生甚至多达三十个,最少的学生也可完成八个,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的丰满硕果,具体联想到的单词如下: white, bear, fat, black, zoo, strong, forest, bamboo shoot, bamboo, mountain, (nature) reserve, slowly, protect, wild animal, rare, die, fur, dangerous (in danger), hunter, quiet, peaceful等。在这个联想的过程中,虽然各个层次的学生联想到到的单词存在较大差异,但已经高效发挥也全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尤其是少数底子薄弱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会轻松愉快的学到一些新的非常实用的单词,诸如:高山(mountain),竹笋(bamboo shoot),稀有的(rare),自然保护区(nature reserve)等等,这些学生对上述新词记忆牢固,长久不忘。

2. 直观教学,激发兴趣

所谓直观教学就是教师适当利用实物、图片呈现词汇,以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来说,有关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表示具体动作的动词、表示情感的动词及形容词比较适合直观教学法。譬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apple这个单词时,先用左手举起一只苹果,并设问: “What’s this? It’s an apple.” 接着再用右手举起两个苹果后提问学生: “What are these? They are apples.” 在我自问自答的基础上,再进行教师问学生答,或者学生问学生答,如此反复训练,不仅使学生掌握apple这个单词的词性和单复数,而且还在实际运用时游刃有余,琅琅上口。最后我把手中的苹果全部教师奖励给学生,把课堂推向到。因此,那课堂气氛就更好,从而激励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可见,在词汇教学中应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学法,不仅形象、生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节约时间,效果显著。

3. 驾驭构词,巩固单词

在词汇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掌握词汇的构成规则,才能更有效的理解和记忆单词,因此,我们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合成词、派生词等总结和记忆单词,而且根据所学的词汇构词方法来猜测、判断单词,从而更能轻松的学好单词。譬如:sad (adj.)―sadness (n),让多数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举出通类词: ill―illness, sick―sickness, dark―darkness, kind―kindness等,让学生自主归纳出 “adj.” + “-ness” “n”;再如,当加上“-er” 后缀构成表示人的名词,诸如: sing―singer, work―worker等, 如此的单词教学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又为继续学好英语夯实基础。

4. 巧用谜语,提高效率

猜谜语是初中生喜闻乐见的活动项目,在词汇教学中合理渗透谜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牢牢记住单词,有利于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然而,有些教师认为猜谜语会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的,他们没有真正体会到巧用谜语的甜头。实践证明:有些单词采用谜语形式让学生猜测,会达到意外的收获。例如: ①What has four legs but only one foot? (A bed.) ②What has a bed but never sleeps, a mouth but never speaks? (A river.) ③What fruit is never found singly? (A pear.) 等谜语都是通俗易懂的,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篇3

为了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力求让我的学生能更好的掌握英语知识,针对上述这些问题,我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以下是我在英语课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要熟练掌握教材,制定出最佳的教学计划。作为一名教师,无论你教什么课程,一定要对你所教教材的内容十分掌握。尽管你对本门课程很熟悉,内容也掌握很好,但是一定要对教材理解透彻。每一本教材都有它自己的编写逻辑和侧重点,你对教材通篇掌握透彻,才能编排出最合理的教学计划,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当然《英语》课的教师也不例外。我承认,我已经讲了几个轮回的《英语》课,但每学期拿到《英语》教材,我都能仔细阅读全书内容,然后再结合自己的观点,以及专业的不同,制定出不同的教学计划。比如说讲会计专业、电子商务专业以及电控专业的英语,由于学生的基础较好,我就会多讲一些内容,把专业英语的内容加进来,而对于采矿专业的学生,他们的基础比较差,相对讲的就要少一些。

二.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要想上好课,要先做好老师。作为一名基础课程的教师,除了看有关英语方面的书籍以外,我还积极进修学习,力争使自己的学历有所提升,另外,由于我校工科专业比较多,我还努力学习机械等方面的知识,逐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以适应中职学校的教学改革。

三、热爱自己的职业,也是搞好中职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搞中等职业教育的同行们都知道: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高中漏”,初中学习好的学生都去读重点高中了,来读中专的大部分都是“差生”,课堂纪律不好,课程接受效果较差。因而授课教师往往在教学中失去热情和动力,认为自己的工作没有意义,一马平川,不会象中、小学教师那样有成就感;也不会象大学教师那样知识渊博、受人尊敬。实则不然,中职学校的教师也要为人师表,也担当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既然从事了这份职业,就要热爱它。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以免误人子弟。我在课堂上总是以饱满的热情去面对我的学生,以我讲课的激情去激励他们学习的热情,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积极性明显有所提高。这时我发现,我们的学生是可爱的,他们是可以造就的。这样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四、从培养合格劳动者的目标出发,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针对大部分中职学生的底子较薄弱,基础较差的情况。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不顾学生具体实情,盲目按照普通的教学模式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学生在上课时必然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厌学等现象,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精选教学内容,做到重点突出,细致讲解,彻底摈弃对教材进行琐碎诠释的教学方式。对教材中的一些容易忽视的内容,将其转化为问题,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开展讨论,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正确的结论。在下一次课上反复提问学生重要内容和易忽视内容,使其举一反三,以巩固学生的记忆。

五、全面研究教材,转换教学方式。受传统英语教学的影响,老师一味的赶教学进度,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只是满堂灌,老师累的气喘嘘嘘,学生听的迷迷糊糊。再接下来就是听写单词、背诵课文、做练习题、测验考试,周而复始,形成了机械的程序化,教学课堂没有了生机和活力。老师主动的灌,学生被动的听,学习成了一种使命,上课成了完成任务,抹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呆板的课堂,严肃的老师,老师讲,学生听,枯燥的英语教学环境,使得学生对英语这门主要靠对话交流的课程失去了交流的环境,变成了一滩死水,听、说、读、写不能有效的结合,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显然以前陈旧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形势需求,因此我认真研究我们学校所采用的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教材),新教材贯彻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从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各种人才的需要出发,充分考虑到中职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体现了“以人为本,以能力为本”教育教学理念。教材每个单元设计一个话题,紧紧围绕这个话题分别从单词、听说、语法、读写这四个方面展开练习,能使学生在巩固基础英语的同时,又能应付常见的英语使用场景。教材的改变对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有了新的要求。,在新的课程体系下, 教学途径倡导以“任务型”的教学模式为主,“任务型”教学是一种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教学模式,它非常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它强调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也是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很明显,这里所说的任务同传统意义上教师将传授教材内容视为自己的教学任务是完全不同的。 传统教学法中的教学任务突出的是教师的活动, 而“任务型”教学重视的是学生的学习活动, 在此过程中, 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对语言文化的感知。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也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这样枯燥的英语教学模式,比如在讲Nice to meet you 这一单元时,我会让学生先说说他们所知道的打招呼用语,每个小组的同学都会积极思考,然后派出代表讲一讲,也就是说在讲每个单元时,我都会先提问题,让他们讨论,逐步去寻找答案,最后由教师统一讲解,这样就加强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发展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同学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他们自己有了满足感。

六、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我利用多媒体这一先进的技术,制作课件,能更直观地进行教学。比如,在讲Nice to meet you一课的时候,我会利用课件展示各种场景,让学生充分理解不同的场景要用不同的用语,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们学习的兴趣,还能提高上课的效率,所以我尽力把每个课件做好,能用课件讲解的尽量都用课件来讲。

篇4

1.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经济政治与社会》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因此在讲课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在快速变化的信息里找到讲课需要的最新资料,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通货膨胀、CPI指数、GDP、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等经济学名词时都需要掌握最新的资料来辅助教学。另外在教学中还要充分利用比较直观、生动的教学形式,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讲故事,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2.在政治课教学中切忌满堂灌。要努力让学生参与其中。可以选择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易于理解和掌握的章节,让学生自己讲课,发现和发挥每一位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还可以让他们通过讨论、演讲、知识竞赛、小品表演、主题班会等形式,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参与政治课程的学习。

 

3.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尤其重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对同一问题进行不同角度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例如对GDP增长的理解,一方面要看到这意味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另外又要看到我们为此付出的代价,看到我国巨大资源损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现实,明确GDP不能全面反映社会进步,我国经济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积极倡导实施绿色GDP。

 

4.加大师生社会实践的力度,让政治课走向社会。政治课教学效果之所以不尽如人意,除了教师教学方法陈旧保守,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少教师对我国现实国情、我国的改革开放缺乏深入了解,对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没有深刻的认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若没有开阔的视野,对现实生活没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将直接影响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和实效性。因此政治课教师必须加大社会实践的力度,在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贴近学生思想,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实效性。

 

社会实践也是学生加深对政治理论课理解和认识的有效途径。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参观走访、问卷调查、公益活动、顶岗实习等。这些活动体验有利于全面实现中职政治课的教学目的。

 

5.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提高政治课的实效性。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课堂上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以学习成绩的优劣来评价学生,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对于学生的缺点和不足,教师也要注意语言技巧,不要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

 

6.让德育课程触及学生心灵。要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德育的文明之处在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通过课堂教学,悄无声息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比如讲到财政税收等内容时,让学生明白公民纳税对国家的作用以及国家富强对每一个公民的意义,培养学生树立纳税意识和履行义务的思想。在讲到民族精神时着重渗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教育,让学生将这些德育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力量。教材中设置了很多讨论的题目,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材料,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如正确对待金钱,市场经济中诚信缺失,该不该搀扶老人,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等。学生在讨论辩论中,增加了认识,提高了觉悟,有利于他们正确的金钱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

 

篇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征求意见稿)指出,“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入了攻坚战。我国已经确立了经济建设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教育改革和发展以信息化推动现代化的目标。而基础教育“双基”目标的巩固、扩展与提高,及课程改革的组织、实施与推广,都有赖于学校信息化的有效推进。有人说,“班班通”的使用给中小学带来的是又一次的课堂教学革命,这话一点也不假。现在,大多数中小学“班班通”的主要功能是辅助课堂教学,收效颇大,而中小学“班班通”的主要功能也体现了这一点。

一、“班班通”的使用,促使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学习效率提高。

“班班通”的开通,使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于课堂教学,成为一种普及,而多媒体教学使课堂内容集文字、图像、动画等信息功能于一体,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从目前来看,各校学生的多媒体和网络学习意识在课堂上已经有了明显的体现。大型视频投影器和电子交互白板的配备也较好地提高了教学效果,通过投影屏幕让每一个同学都看得清所学内容;作业直接被展现,进行讲评,简单方便;图像被投放来欣赏,一目了然;视频被展播,直观形象。据调查,上课之前许多中小学学生总是非常关心是否用“班班通”设备,而都期盼着用“班班通”设备,他们也都认为,使用“班班通”上课,不知不觉就学到了东西。

二、班班通的使用,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必然提高课堂效率。

传统的师生关系理念虽然有教师应尊重、爱护、理解学生的观念和要求,但它更强调的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的尊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教师的答案是权威性的,教师在教育中占绝对支配地位。在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教师不能主动与学生交心;学生几乎都依赖于老师,这就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挥。同时,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于课堂教学,使教学内容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信息功能于一体,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学校建成了“班班通”以后,我们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创新性得到很好的发展,他们随时可以上网了解这种信息、掌握各种知识。这时,教师是知识拥有的权威者的信条正在受到冲击,“生不必不如师,师未必贤于生”的现实,促使教师静下心来,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地位:一方面,迫使自己奋起直追,不断充电;另一方面,以合作者、指导者的身份与学生平等地交流,使学生真正参与到知识的探求过程之中,特别是在教学活动中碰到疑难问题时,师生共同利用网络工具寻求解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更多地考虑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之,现代化的装备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发挥其功能,但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好中小学“班班通”的使用效益,需要每位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科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的研究中去。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充分发挥“班班通”的各种功能,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取得突飞猛进地提升,基础教育改革必得以突破。

参考文献:

篇6

有人说:“教会学生做答案的老师只是一个及格的老师,教会学生思维的老师才是一个优秀的老师”。 所以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设置出具有有思维性的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就如何设置具有思维性的问题发表以下拙见。

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以正向思维为主,以逆向思维为辅的思维过程。当一个问题提出,首先,根据我们已掌握的知识与方法,正向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而正向思维是定势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相互交替实施的一个思维过程,在这过程中,我们常常根据问题的特点,所学过的知识与方法以及已有的经验,产生一种思维上的联想并予以尝试,当这有尝试受阻时,又经发散性思维设想另外的方案。定势思维是发散性思维的基础,没有牢固的定势就没有灵活的发散,但若一味强调定势思维,很容易转进小胡同而不能自拔,形成思维的呆滞。同样若一味强调散发性思维,往往会出现思维的盲目。其次,引导学生从正向思维序列到逆向思维的转换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应注意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的逆向思考,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还可以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一般会涉及到四个点:知识点、思维点、方法点、启情点。在讲课的时候,教师仅仅讲清知识点是远远不够的,上课不等于解读教材,知识作为载体,更深层次的是上课是用教材知识来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情感的。比如:笔者在教学《东西部差异》这一课时,在了解了东西部差异的基础上,我先后设计了三个有阶梯性的问题:1、东西部的差异,将给各自发展带来哪些影响?2、面对现实,我们该如何把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3、国家也提出了策略,那我们温州市,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做什么?这三个问题构成一个有思维容量的“问题链”,使学生有序地思考,获得知识,建立知识系统,让学生跳一跳摘到了桃子,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的目标。

那么如何让问题问得更有效,更具有思维性呢?笔者认为要从两方面入手:(1)问题设置应该从多个角度,谨防思维惰性的发生。(2)注意答案的多角度性,允许一题多解,保证散发性思维的发展。当然,还要注重过程的分析,明确提问最主要的目的并不只是求得某一种答案,而是要求学生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求的思维的发展,智力水平的提高以及良好品德的塑造。比如,在谈科举制的看法时,如果你作为当时的宦官子弟,你是如何评价的?如果你是当时一般的读书人,你又是怎么看待的?再比如,讲到长城时,你可以问学生,看到长城你会想到到什么等一些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问题。

总之,学生的思维过程是从问题开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精心设置问题,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才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达到有效教学。

篇7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对中小学教师实践的价值诉求就是要求中小学教师要在具体的多变的教育情境中,能够充分展示其丰富、多元、真实的教育生活,在生动的实践中生成实践性知识和实践智慧。具体地说,一方面,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理念,可以强化教师的实践特征,充分调动教师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实践性知识的获得提供可能,因为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一种高度个人化和经验化的独特知识,它既是中小学教师对理论知识的运用、理解和拓展,也是对自己个人经验的积累和领悟,是在实践的建构、组织、储存和分享中生成的,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对中小学教师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实践理性还可以为中小学教师实践智慧的生成提供适宜的环境。实践智慧是中小学教师在不断变化的教学情境中敏捷、果断、创造性地进行教学的行为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是其在教学工作现场和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挖掘和提炼的,是在实践中养成和发展的现场执教行为水平和直觉反应能力,因为离开特定的教学实践场景,中小学教师就不能积累经验、感悟实践,就无法生成实践智慧。再者,实践的理念有利于中小学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因为中小学教师教育观念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其形成到转变的过程离不开教育实践,并且通过实践还可以发生很大的变化,中小学教师正确的教育观念的形成,不仅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教育理论,还需把自身的教育理论运用到教育实践中进行检验,才能形成切合中小学教育实际的正确教育观。

二、中小学教师实践的问题及审视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强调实践能力,要求教师要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不断研究,改善教育教学工作,提升专业能力。[1]然而,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过于注重了教育理论学习,忽略了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提高和实践智慧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不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教学活动规律,漠视儿童生命主体,造成了中小学教师的实践失落,他们的内置性品质难以得到提升。

1.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错位

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主要表现为,当实践的主体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凭借自己已有的经验和常识难以解决问题时,需要借助于教育理论概念和判断进行观察和思考,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教育理论能够为教育实践主体提高认识新问题和新情况的能力,并为之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新思路。在教育实践主体的成长过程中,实践主体往往把教育理论作为偶然的、不系统的实践情境的反思依据,不断发现自己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逐渐形成自己对某些问题比较成熟的观点或解决策略。然而,当下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却是错位的和脱节的,教育理论在思辩研究的垄断之下,缺乏理论本身应该具备的创新、批判和反思的思想魅力,不断招致中小学教师的反问和质疑,甚至是不屑一顾,造成那些看似业已被教师掌握的理论知识,因无法找到适宜的生存土壤,很难纳入到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之中,并内化为教师自身的素质,进而催生出教师新的智慧。如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的建构主义理论,从始至今都因其倡导的非理性学习、自由的学习评价标准、变革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方式不能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所接受,主要原因就是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者忽视了建构主义理论与我国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不能完全相生相融的实际,把建构主义理论生搬硬抄地应用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域,造成广大中小学教师不仅难以消化理论,更难进行创生,其结果就是穿着新鞋走老路,课程改革的理论预期与现实状况的差距越来越大。

事实上,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错位的根源在于其建构者的主体性危机上,因为教育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思维模式的习惯性是受长期角色分工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教育实践主体与教育理论主体不是无条件的接受与给予的关系,而是有条件的给予和有条件的选择与接受的关系,要想使双方能够彻底地换位去认同和理解另一方对教育的认知的确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种主体危机不仅阻隔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相互对话和相互欣赏,也使得充满思想魅力的教育理论和极具生命律动的教育实践难以找到并融的支撑点。[2]解决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错位的关键是要寻找到一种能够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在某一主体内的相互融通的介质,这种介质不仅能够起到联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作用,还能够对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起到一种示范和引导作用。

2.实践性知识不足

实践性知识是中小学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主要构成要素,也是其专业性体现的保障。在实践取向视域中,实践性知识是中小学教师个体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而生成的教学智慧素养和教育经验体系,这种在教育情境中生成并建构的综合性知识是中小学教师特有的,它既包含缄默的隐性知识,也包含可言明的显性知识,它不仅贯穿于实践规范并指引中小学教师的言行,而且还在应用于实践时,把实践活动不断推向自身教育信念所预设的目标状态。实践性知识影响着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效果,决定了中小学教师的教育行为,既是中小学教师群体专业化地位提升的知识依据,也是中小学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知识观的束缚,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没有被认可,更没有意识到实践性知识对其专业成长的影响,许多中小学教师忽视了具体的教育实践情境,造成了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实践知识因缺失自身的体验和反思而难以形成,仅将实践性知识当作一种教育经验,因此,失去了自己的文化表达与文化立场,这就无形中助长了客观主义知识观的泛滥和流行,进而遮蔽了中小学教师行为背后情境化的、丰富的行为基础和个人体验,割裂了中小学教师真实的教育实践生活,理论与实践的鸿沟也就越来越深,因此,他们就难以形成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处理复杂情境的实践性知识。

3.实践智慧缺失

有智慧的儿童需要有智慧的老师培养,中小学教师是否拥有实践智慧是其教育素养是否成熟的标志。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就是能够把自己积累的知识转化为情景性知识和实践智慧,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目的也是要将中小学教师培养成为开拓创新、寻求智慧人生的独特的生命个体。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智慧是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处理新形势和新问题时体现出的敏锐感受和准确判断的个人智慧。

由于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智慧生成受到复杂、动态的教学情境影响,所以,中小学教师自身因素往往会制约其实践智慧形成和优化。一方面,中小学教师在专业实践活动中所积累和感触经验不同,造成他们对教育教学理论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所以在运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其教学实践时所产生的价值和行为效果也会各不相同,自然实践智慧形成和优化的程度就各不相同;另一方面,由于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实践活动缺乏预定的程式,许多中小学教师在践行教育理念时会脱离教学的实际问题,不自觉地成为教育政策的被动执行者,无法将教育理论融入到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致使他们的教育智慧无法实现;再者,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智慧的形成还会受到外部因素的规约。在工具理性主导下,中小学教师习惯于把技能作为专业化发展的追求,使得他们的实践智慧在对技术与规范、惯例与霸权的追求中被慢慢地消解,并且逐渐丧失了其专业化发展的自主性,无法在诸多的规约与管理中自如发展,最终导致中小学教师陷入了过分追求技能的怪圈而不能自拔的困境,进而实践智慧无法生成。

三、中小学教师实践诉求的探索及思考

结合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主旨,针对当下中小学教师存在的问题,要想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实践能力,就必须促成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实现共生共融,丰富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提升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智慧。

1.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共融

认为,理论既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对实践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理论也需要在实践的检验中才能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只有完全根植于教育实践,并且以教育实践作为支撑才能对教育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同样,教育实践也需要教育理论引领,否则教育实践就会迷失方向。因此,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是一种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的对立统一关系。要想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共融,切实发挥教育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主体就必须打破固有的思维方式,各负其责,实现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有序对接。一方面,教育理论的主体要主动接近基础教育的实践,要从基础教育实践主体的角度出发,依据他们的知识背景和实际需求,通过分析、比较、批判和质疑等研究方式把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实践纳入到自己的研究视野,要学会用鲜活的教育实践证实、丰富、滋养教育理论,只有把抽象、高深的教育理论用适合教育实践主体的话语方式解释,才能使教育理论的发展走向科学化、系统化和朴实化,真正实现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有效对接;另一方面,作为教育实践主体的中小学教师也应全面系统地掌握教育理论,并且能够正确选择适合的教育理论,学会在与教育理论主体进行交流和对话的过程中把自己的内在理论与教育理论进行碰撞,进而不断地进行修正、充实和重构,才能自觉地拉近自身的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的距离。为此,中小学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学习观,在实践中形成全新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提高把知识转化成智慧的能力,特别是重点提高核心教学能力,加快自身的专业发展的进程,朝着教育专家的目标发展。

2.丰富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源于实践、在动态中生成的,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和逻辑起点,只有通过自我的实践和经验的不断积累并加以验证,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才能得到丰富和提高。[3]提高中小学教师实践性知识水平,可以促进其专业自律性和自主性的发展。因此,中小学教师必须立足教育实践,注重其实践性知识的不断提升。首先,中小学教师要让实践性知识的提升变为一种自觉,要充分唤醒关于自我的实践性知识,激发自身的主体参与精神,通过在实践中不断地批判和反思,提高自主研修意识、自我认知能力和自我发展的愿景;其次,中小学教师要生成实践反思的意识。中小学教师要不断审视复杂的实践情境,进而不断地生成实践反思意识,形成有效的行动策略;再者,中小学教师还要构建多元的实践性知识的学习渠道。为了借鉴他人有效的实践策略和方法,不仅可以通过深入现场观摩他人的教育实践,产生获取实践性知识的灵感,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来提高自身调控教学过程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还可以通过收集典型的、具有启发价值的实践案例直观地接受和理解实践性知识,探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更可以借助于远程教育系统等现代化的网络渠道丰富实践性知识,改革课堂教学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优化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智慧

要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的良好发展,切实提高他们的教育素养和职业道德,中小学教师必须不断优化自身的实践智慧。一方面,要激发自身的实践创造性。新课程教学具有动态生成性,每个教师实践经历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实践性知识的不同,在千变万化的实践情境中,中小学教师经历着各种各样的富有个性的创造,体现着他们的实践智慧,因此,中小学教师一定要有效地激发自身的实践创造,引导学生开放性地吸纳知识,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自己和学生智慧探险的过程。另一方面,要改善自己的心智模式。中小学教师要学会在行动研究中修正、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要借助于教育理论不断提高教学实践的科学性,探索教学实践的基本规律,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要在实际行动中反思教学实践的全过程,提炼教学经验;再者,中小学教师要创设贴近真实生活的趣味化、生活化和情境化的课堂教学情境,回归学生的生活的实际,在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中生成和提升自己的实践智慧;最后,要搭建实践智慧的共享平台。尽管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智慧是在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以及生活经历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感悟而形成的,但这种实践智慧离不开中小学教师实践的共同体,因为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智慧是以一种潜在的方式隐匿在其共同体的活动之中,离不开共同体的支撑与保障,所以,必须搭建中小学教师实践智慧的共享平台,使中小学教师个人的实践智慧能够在这个平台之上成为共同体的共同认知和实践,并且在共同分享实践智慧的过程中,实践智慧能够得到更大地优化和创生。

总之,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所彰显的实践诉求,表明了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是其专业发展的核心和不可或缺的环节。中小学教师只有正确地认知教育实践本身的性质和价值,全力提高实践性知识,不断积淀教育实践底蕴,突显实践能力和实践智慧,才能真正地把教育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使教师专业发展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篇8

(二)课程实施重预设,轻生成和体验,缺乏开放性教育学课程实施常常停留于仅使学生能够掌握一些显性的结论性知识的层面,而不注重对学生实践智慧发展能够产生根本性影响的隐性知识、实践知识的构建,学生通常被动接受知识,不需实践也不需体验通过听听背背学到一些空洞、抽象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只能、也只为解决考试之需,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未有所撼动,对学生未来的教育实践意义甚微。有些教师实施课程时,运用案例教学法,但通常是:教师呈现一个个案例,然后围绕案例的主题,提出问题,让学生们运用相关教育学原理进行思考回答。如此的设计,只是就“问题”而论“教育实践”,而不是就“案例”体验“教育实践”,学生读着案例,思考着答案,收获的是相关理论知识和思维训练,而不能获得教育实践体验,案例教学未能体现教育实践的真谛和蕴意。教育学课程的实施基本在高师院校的课堂,以课本、以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缺乏开放性。总之,目前,教育学课程实施的还是基于“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工具层次的“知识中心”模式,课程实施中缺乏活动体验。学生的认知停留于书本知识,没有或者不能进行亲身实践的活动,这种模式虽然有利于知识传授,但学生失去的是过程、方法的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潜移默化和对未来教育、教学生活的感悟。

(三)课程评价重结论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全面性、预见性多数院校教育学课程评价实施闭卷笔试的形式。试卷中填空题、选择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赋分比例较高,即使是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往往测试的也是学生对知识的识记与思辨,学生往往只需记忆教材知识点就可得高分,然而这种高分对学生未来从事教育、教学时的态度、情感、行为缺乏预见性。这种看似公正、科学的评价忽视了教育现实世界的丰富性、实践性、复杂性,把学生未来的教育生活世界知识化、书本化了,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课程评价的形式过于单一、内容过于狭窄,评价标准缺乏科学性、全面性。以上现状造成学生饱学教育学而不能解决来源于教育实践不断变化发展着的情境中的一系列实际复杂问题,很多初任教师反应当他们开始正式教学的时候,会遇到很多在职前教师教育中没有做好充分应对准备的问题情境,面对着极其复杂的教学场景,常常会发现自己似乎置身于一片“沼泽似的低谷”中,以至于会受到强烈的“现实震撼”。“真正核心的是教师的实践本身,通过实践形成的是一种问题解决的智慧,它是与每个具体情境相连的,它必须考虑到在实践中的各种复杂性,它依赖于随时生成的各种判断与决定,它根据各种不确定因素而发生改变,它关注各种特别事件,它随时会在过程中因需要而改变其原定目标。”实践智慧视野里的教育学所需要的课程设计应该是一种基于教育理论、走出教育理论、基于课堂教学、走出课堂教学、面向中小学教育实践,融入真实教育情境的课程设计。其主要价值取向在于培养学生实践智慧,初步实现学生的知与行的统一。

二、教师实践智慧视野里的教育学的构建

(一)强调生成性、表现性三维课程目标,关注学生生命的完整性从理论上说,课程目标设计应科学、具体、具有可操作性,这样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才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教育学课程目标应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特性、教育理论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现状对课程目标进行设计,将目标的设计细化到每一章、每一节、每一课时,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表述。使课程目标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三维目标的实质就是改变“主知主义”的课程传统,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把学生看作完整的人,注重学生德、智、体和知、情、意、行的共生共长。教师的实践与对实践的反思是教师实践智慧的生成的源泉,但教师的实践与对实践的反思是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学生实践智慧的培养不能忽视教育理论的作用。教师实践智慧是教师对教育合理性的追求,从教育主体看,它要求教师在经验和公共教育理论之间有意识地建构合理的个人教育理论;从教育过程看,它要求教师把课程文本当作师生进行理解的“引子”,在师生已有前理解的基础上建构共有知识,发展共享理解。据此,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要强调学生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掌握教育方法与技能,养成一定的教育理论底蕴。教师实践智慧是教师对当下教育情景的感知、辨别与顿悟,这要求教师首先要打破对教育常规的过分依赖;其次要树立在教育情景中反思的意识;再次要确立更具弹性的新教育常规。据此,在“过程与方法”方面,要强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程,让学生亲历过程,体验教育现实,培养对当下教育情景的感知、辨别与顿悟的能力与习惯。教师拥有教育理论知识与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还不足以形成实践智慧,“当教师的知识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影响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是情感性因素”。实践智慧强调教师对教育道德品性的彰显。据此,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强调学生对教育的自我体验,培养学生对教育的敬畏之心与热爱之情,形成卓越的教育理念和积极的教育实践观。教育学每一单元、每一课的课程目标应强调课程三维目标的生成性和表现性,因为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等是变化的、难以预测的,这就要求教师应根据学生在特定情境中的表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实施课程、发展课程、评价课程。“课程成为一种过程———不是传递所(绝对)知道的,而是探索所不知道的知识的过程,而且通过探索,师生共同清扫疆界,从而既转变疆界也转变自己”。

(二)课程内容体系应加强案例研究,突出情境体验,密切与教育实践的联系实践的操练是培养师范生实践智慧的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径。教育理论可以指导实践,却无法直接用来解决具体的实践问题,无法预测教育情境。实践智慧的生成需要学生对教育、教学情境的认知和思考。因此,课程设计应突出情境体验。体验是指通过对事物的直观感受而获得对事物的认识。狄尔泰(W.Dilthey)认为,自然的各种关联可依据可实证的事实加以说明,人的内心生活的各种关联只能在其对整体的理解中演示[10]2。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智慧,教育学教材应精选出案例材料。郑金洲认为:“简单地说,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11]7案例是从具体的教育情景中选出的真实的事例,每一个事例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教育教学情景,这些真实的情境与学生未来的教育、教学生活世界具有真实的联系,富有实践意义,其中存在着问题及其解决,都来自于实践的、服务实践。学生通过感知这些事例,如同进人特定的情景之中,将书本上的理论与案例中的“现实”对接起来,学生的认识不再仅仅局限于理论,而是对实践有了明晰的体验。案例学习能发展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形成实践智慧。案例在公共教育学课程中使用,能够有效地将多种课程资源启用起来。学生通过案例去探索其背后的教育理论,能主动构建一个与未来教育、教学生活紧密联系的教育理论知识体系,这种知识体系是学生实践智慧形成的理论基石。

(三)课程实施要强调与中小学的合作,注重活动体验美国学者古德莱德(Goodlad)说:“学校若要变革进步,就需要有更好的教师。大学若想培养出更好的教师,就必须将先进的中小学作为实践的场所。而学校若想变为模范学校,就必须不断地从大学接受新的思想和新的知识,若想使大学找到通向模范学校的道路,并使这些学校保持其高质量,学校和教师培训院校就必须建立一种共生的关系,并结为平等的伙伴。”“教师素质的提高必须放在教学这个特殊的环境中来实现。”为了儿童”的课程应是儿童“生动的和个人亲身的体验”。大学不能完全提供这个特殊的环境,基础教育则为师范教育提供真实的实践场域。在关于教师实践智慧的生成的论述中,舒尔曼和佐藤学等学者在强调实践智慧的个体性之外,也指出合作或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在教师实践智慧生成中的作用。据此,教育课程的实施要力争建立大中小学合作制度。通过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创设了教育学教学的实践场域,可以让学生在中小学教育、教学生活中,解放学生的感官,发挥学生的潜能,获得教育体验,升华教育教学情感,提升实践行为,养成学生的实践智慧。

(四)课程评价强调过程,强调情境《教育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学》课程的真正价值也在于此。要“提倡在真实情景中通过让学生完成操作任务来进行教学的真实性教育和基于胜任能力的教育。…与此相应,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应建立在高度情境化的操作任务上,提倡采用‘真实性评量’和‘操作评量’等多元化的方法”。课程评价应贯穿于整个课程实施过程中,实行多元的标准,应该是一种典型的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不仅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的感知、记忆,更要关注其理解、运用的程度及“表现”状态。因此,评价应提供知识应用的具体环境,要求评定问题的设计具有开放性、真实性、情景性,考察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表现出的对教育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判断能力。让学生通过问题的解决,体验思维过程以便于学生能形成对现实教育活动的领悟能力、解释能力和创造能力,养成学生对未来教育、教学工作的情感。

三、教师实践智慧视野里《教育学》课程运行的条件

培养学生实践智慧的《教育学》课程的良好运行,有赖于以下几个主要条件:

(一)打造“双师制”教师队伍目前,相当数量的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师缺乏中小学教育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难以根据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根据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影响师范生实践智慧的养成。为解决这一问题,可采取“双师制”,给教育学课程的教学安排两种类型的教师,一个是教育学理论研究领域的导师,他们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侧重于提升学生教育学知识与能力;另一个可以聘请既具备较深的专业知识又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些来自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第一线的校长、名师和名家,做兼职教师,他们能在培养过程中展示当代教育实践问题,为教育学课程注入实践的活力,弥补大学教师长期远离基础教育实践的缺失。实行“双师制”,要制定相关制度,使双师明确各自应负的责任与权力,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加强对话与交流。只有这样,才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培养出具有实践智慧的未来教师。

篇9

【中图分类号】 G423.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4―0022―01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步伐的日渐加快,课堂教学与课程改革对教研工作的行动愿景提出了更高的期望。高效课堂建设已进入深水区,可谓毁誉参半。其痛点在认知层面、其盲点在行动层面,也早已不是秘密;智慧课堂的具体内涵与操作流程也已为有志于教学改革的同行所熟知。然而就其操作的关键点而言,必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认识误区,特别是行动缺憾!因而,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在智慧教育的平台上,全方位开展基层教研工作与教学活动的行动研究,已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那么,作为基层教研工作者及其延伸主体――中小学一线教师,怎样才能将教育智慧与行动研究做科学整合,并以此为有效抓手做强做实自己的工作呢?

一、行动模式的创新

何谓创新?其目的是为了进行研究还是要提升教育智慧?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关乎传承与积淀。近年来提倡教师向研究型发展,成效至伟、不容磨灭。但在功利性极强的背景下,却颠倒了手段与目的的位置;而在重视理论修养的同时,又忽视了对实践经验的传输。因此,笔者所要强调的创新,实则为继承传统、注重实践基础上的扬弃,重视理论指导实际的行动革新。理念固然重要,但方式方法也即教育行动的承续探索,对中小学课堂教学而言,恐怕更加重要!譬如语文教学的识记和背诵,既为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模式,任你如何改革,终究难以撼动其地位。其创新的突破点,也只能在科学的重复上做文章,舍此再无捷径可行。

二、行动路线的设计

目前比较流行的行动研究,主要围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制订计划、实施行动和提出报告几个步骤进行。而实际上完全可以浓缩为三大步骤,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依笔者愚见,其顶层设计的关键所在乃在如何结合具体教学实际,将最有效的方式方法用之于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以提升其效率,故提出问题的依据十分重要。教师个体素质的差异、具体科目的差异、中小学的差异、城乡之间的差异、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差异等等,都应在行动路线图设计的视界范围之内。所以,因人、因地、因时、因不同情形而动,才不失为选择创新突破口的必要条件。而事实却是,我们的行动由于缺乏长远的眼光与宏观的视野,往往是规规矩矩做匠人,修修补补过日子,因而很少有立得稳、叫得响、经得起考验的品牌效应产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再先进的经验也只能像一阵风,轰轰烈烈刮过后,留不下印象久远的任何痕迹。

三、行动领域的拓展

篇10

学校的科技课程理论性较强,过于局限书本,而科技馆作为青少年学习实践的基地,可以有效地对学校课堂教育进行补充,有利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作为服务于青少年课外活动的平台,科技馆不但可以有效地与学校科教课程紧密联系,更是对学校科教课程的补充和拓展,对青少年启迪智慧、提高创新意识起着积极的作用。因此,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提升青少年的素质教育,需要将科技馆教育与学校科技教育课程紧密的结合起来。

一、科技馆对青少年素质教育的作用

科技馆对青少年的素质教育主要体现在科普教育方面,所谓科技馆科普教育是指,以科技馆为依托,整合相关的社会资源,开展科学性、实践性的教育活动,青少年参与科技馆科普教育,可以把学校科技课程的理论结合到实践中去,充分发挥青少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激发了青少年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同时,科技馆科普教育促进了青少年对社会科学、工程技术以及自然科学等方面知识的了解与认识,有效地提升了青少年的综合素质。

二、科技馆教育的优势

科技馆作为服务于青少年课外活动的平台,有着学校科技课程不可比拟的优势,总体看来,科技馆教育是学校科技教育的有机补充和拓展,全面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质。

(一)科技馆教育具有自主性、灵活性优势

传统的学校教育主要强调系统性,教学过程过于机械,往往是按照统一的教材和教学大纲进行,学生学习的时间、内容和方法被限制,在学习过程中完全失去了自主性和灵活性,几乎没有自由发挥的机会和空间。与学校强制性的教育相比,科技馆自然成为青少年自主学习的天地,在科技馆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可以通过自己的方法进行学习。科技馆教育给予了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性和灵活性,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乐趣,充分地调动了青少年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给了青少年一个提升能力和拓展思维的平台。

(二)科技馆教育具有趣味性优势

科技馆教育以趣味性浓烈的展教活动为主,与学校教育刻板、严肃的教学氛围相比,可以使青少年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对知识进行掌握和理解。例如,将课本中枯燥的符号、原理、公式转变成游戏等活动项目,是青少年在游戏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使学习不再是机械的记忆,真正体会到了科学知识的奥妙。此外,通过展教活动,可以有效地激发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三)科技馆教育有效地树立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

在目前的教育背景下,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始终给孩子灌输一种“分分小命根”的错误价值观,孩子学习的追求就是取得高分将来考进好的大学、找到好的工作,使青少年过早的背上了升学和就业的压力,不利于身心发展。与这种情况相比,科技馆教育注重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树立青少年正确的学习价值观,通过科技馆中的学习来启迪青少年智慧,引导青少年提高综合素质。

(四)科技馆教育具有实践性优势

科技馆教育可以将学校课堂抽象的理论知识生动化、具体化。通过丰富多彩的展品,使学生轻松的理解课堂中诸如天文知识、物理现象等抽象概念。科技馆的优势体现在实践性方面,科技馆空间资源和材料资源可以有效地弥补学校的不足,一些在学校实验室做不了的探索性实验可以在这里得以实现。科技馆赋予知识生命,变抽象为具体化,是青少年理论学习付诸实践的最佳平台。

三、如何将科技馆与学校有机地结合起来

科技馆是对学校科教课程的补充和拓展,对青少年启迪智慧、提高创新意识起着积极的作用,为全面提升青少年的素质教育,需要将科技馆教育与学校科技教育课程紧密的结合起来。

(一)加强科技与中小学合作,建设课外教育基地

科技馆要对国家中小学的教学课本和教学大纲进行了解,针对学校教学的局限性,有计划地开展与中小学的合作,有机地建立起中小学的课外教育基地,承担学校课堂无法实现的科学教育课程,以解决中小学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科技馆作为中小学课外实践平台,开展科学体验和小实验形式的教学活动,如物理、化学小实验,以及科技、电子、车模、机器人等方面的活动,丰富青少年的课外知识,提高动手能力,从而全面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质。

(二)建立探究性学习网络服务平台

互联网的应用对我国教育事业有着划时代的意义,科技馆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容量大、反应快、集成度高的特点,建立为青少年提供科普知识和信息的科教网络服务平台。同时,科技馆建立网络服务平台,可以起到资源共享的效果,避免教育教学过程中资源浪费现象的产生。邀请相关的专家或者学校的科技老师,在网络平台上对青少年探索科技知识过程中产生疑问进行解答,使青少年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掌握和了解科普知识。

(三)对青少年开展科普知识宣传和培训活动

科技馆要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利用以科技为主题的科技竞赛、科普讲座等方式,对青少年开展科普知识宣传和培训活动。结合学校教育情况,对青少年开展科技实验课程,使青少年科技能力得以提高和拓展;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对青少年进行动手能力培训。例如,可设模型制作、科技小发明等实践课程;科技馆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科普知识宣传工作,定期承办各类科技竞赛,在对科普知识进行宣传的同时,使参与竞赛的青少年的综合能力得以提升,激发了青少年对科技知识的探索欲望。

结语

篇11

信息化发展给教育带来巨大影响,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一种科学的办学行为和课堂模式,它在提高教学效率、创设教学情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活动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并能有效与语文阅读训练环节融合,不但能优化语文阅读训练过程,还能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思维,从而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和效果。中小学语文阅读训练教学活动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优化,乃是语文阅读高效课堂建构的需要,是语文学习个性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课程融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体地位的课程模式,已成为语文阅读高效课堂建构的有效对策。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融合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促使语文阅读教学任务的如期高效完成,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又能达成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学习发展目标。

篇12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5)19-0037-02

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与信息化相关的工作越来越多,教师网上教研、晒课、学习、制作微课、参加国培、县区培训,等等,这些工作占用了教师很多时间,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做这些事情,很多人一时还难以理解。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发展到了信息时代,从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物联网的出现,到3D打印、大数据的广泛应用,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社会各行各业都在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好处与便利。与其它行业相比,教育信息化还没有形成体系与规模,远远落后于其它行业。为此,很多发达国家纷纷制定本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我国于2012年出台了“教育信息化2010-2020发展纲要”,利用10年时间推进教育信息化,以实现教育现代化。这是一场跟时间的赛跑,争夺教育制高点的战役。

为了打好这个战役,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举措。首先,是“三通两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建设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三通两平台”的建设与应用,从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到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意义重大,它可能会引起一场重大的教育变革。其次,一千万中小学教师的“国培”。新一轮全国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就是为了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全体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作用,破解我国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以此促进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三,“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2014年7月开始,教育部在中小学教师中开展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旨在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推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和深度融合,力争使每位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至少上好一堂课;每个学校都有一位引领本校信息技术应用的优秀教师。第四,“全国智慧教育微课联盟”成立。“全国智慧教育微课联盟”成立的目的是探索应用微课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方式与方法,提升中小学教师的微课设计、制作能力,深入研究微课环境下培养学生智慧、促进学与教方式创新的途径,建立优质微课资源应用的推广机制,支撑教师利用微课构建智慧课堂,帮助学生利用微课开展探究性、研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主动、轻松、愉快地学习,提升智慧水平,真正实现教育革命性变化。第五,数字化校园示范校评选;各类微课、翻转课堂培训、信息化竞赛等系列活动,都是为了推进教育信息化。那么,为什么要花这么大力气推进教育信息化?

一、推进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传统教育最令人头疼的问题是教育发展不均衡,全国各地学校因地方经济发展不均衡,办学水平千差万别,很多人才因为办学水平差而被埋没,由此引出了择校热、择班热、高考移民等诸多社会问题。随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推进,“三通两平台”的建成与应用,教育资源与服务实现了最大化共建共享,全国每一位受教育者都能够享有相同的资源与服务。这样能够逐步地缩小地区及校际之间的办学差距,为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随着教学资源的不断优化,资源与服务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充分利用资源与服务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充分利用资源与服务创新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式,许多在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下难以突破的瓶颈问题,有望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得以解决。

二、推进教育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是知识总量、人才素质和科技质量的竞争。人才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我们的教育不但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需要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传统教育是整齐划一式的教育,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发展,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很难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如果我们缺少创新型人才,参与当今的国际竞争势必会失败。

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为创新教学模式、改变教育教学方式创造了有利条件,课堂不再是学生学习知识唯一的重要阵地,网络平台与空间也将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泛在学习等诸多学习方式已经变为现实。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加活跃,个性得到张扬,教育必然会培养出大批的创新型人才,这些人才会成为推动社会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

篇13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0-0035-02

教育信息化变革的形态一向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它促使教育领域发生着一日千里的变化,而中国中小学的教育资源开发者和教育的实施者也正搭上这列越来越趋向智能化的快车。

自1993年我国提出教育改革至今,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与教育信息技术历经着不断的变革。众多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深刻感受到信息化教育资源整合所带来的巨大变革。尤其在中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政策的推动下,我国中小学教育格局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各中小学校即将迎来“名校”重组,优质教育资源再均衡、再配置的新时代!

一、我国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模式的变迁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随着广播电视成为教学工具,一些中小学校、个别优秀教师将课堂内容录制下来,制作成学生预习和复习的教学资源。这种做法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近年来,录制的课堂教学视频也成为学校对教师教学水平评估的一个工具。这种看似简单的手段,却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产生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自此,我国中小学的信息化教育进入了1.0时代。

然而,这种方式的弊端也逐渐显现,以教师个人或以校为单位的录制行为,在课程开发技术上缺乏规范、缺乏教学过程管理、也缺乏教学资源延展;教学内容上也只能单一体现某一教师的课堂传授,加之课件传播手段单一等等,问题日趋明显。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教育经费投入逐渐加大,开始由国家投入巨额资金统一实现教育资源开发。信息化课件制作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也启用了一批优秀教师参与课件录制。但是,由于全国各地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学业起点上存在较大差异,而且由于教学设备和技术在各地发展并不均衡,导致各地对课件的需求并不强劲,或刚刚投入使用的课件在短时间内变为过时。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进入充满争议的2.0时代。

近两年,由国家统一指导、以区域名师为主导的信息化名师课程,有效地适应了区域教育发展的特点,且在教育技术进步和教学新方法的支持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问题。但仍然存在课程资源无延展性、教学资源主要针对国家课程,缺乏综合素质教育课程、难以实现优质资源的全国流等问题。虽然这个标志着中小学教育信息化3.0时代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但一个全新的时代――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资源课程整合的4.0时代已经悄然到来。

二、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课程整合的4.0时代

随着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入,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和教学模式对我国基础教育产生了深度影响。而教育管理民主化更推进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迅速发展,一种令人兴奋的、崭新的、更加有效的课程资源整合方式逐渐展现。

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理念的高度融合,促使信息化课堂形成了从教学内容的单向传送到双向互动;从面向广大学生的普遍性课程到可以提供个性化教学的教学软件,使校本甚至班本课程的个性化教学得以实现;教学模式从重视学习结果向更加重视学习和教学过程转化;内容从有限时长的视频课程到具有可延展性的云资源课程整合转化等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