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中生劳动教育内容

高中生劳动教育内容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6:4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高中生劳动教育内容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高中生劳动教育内容

篇1

最近,教育部宣布中小学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劳动是生活的重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其实就是在促进学生的生活体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以提升审美素养是语文学科特点的要求和学生审美素养提升的要求。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浸染,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也是学校语文学科教学的需要。通过生活化阅读教学来提升高中生的审美素养,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更准确地评价作品。高中生审美素养的提升,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作用特别明显。下面我来谈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提升审美素养的几点策略。

一、理论知识准备

了解一些生活化阅读及与美学相关的基本理论。

(一)生活化理论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提出“生活世界理论”。这一理论对现代教学有着极为丰富的启示。它成为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尽可能地贴近生活并且热爱生活。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思想,陶行知全面学习了杜威老师的实用主义理论,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亲身实践,创立了“生活教育”学说,理论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二)实践美学理论伟大的无产阶级导师马克思强调实践论。他的实践美学理论把实践看作“人的感性活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在马克思看来,人最基础的实践活动是物质生产劳动,劳动最终决定着包括艺术、审美活动在内的精神生产活动和人的一切其他实践活动。我国当代的实践美学主要是指以实践论为哲学基础构建起来的美学学说。王国维先生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研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

二、选择生活化与审美元素兼具的阅读文本

篇2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02―0080―01

作为兼顾身体素质提升和心理素质发展的两维课程,高中体育被视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踏板,因此在课程设置、组织和实施三方面都作出了较大的调整。高中体育课程的全面改革有利于素质教育的落实,也能够促进高中生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因此,对高中体育课程做出素质教育视野下的全面思考,是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提高课程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一、运动技能学习的自主选择性丰富了素质教育的精神内涵,发展了人生教育观和劳动教育观

高中体育课程要求“在水平五阶段可以根据学生的条件和爱好在学校确定的范围内选择运动项目作为学习内容,从而减少运动技能学习的项目内容,以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要”。这样的课程设计无疑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实施过程中也能全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养。深刻思考素质教育的精神内涵,它追求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学生的个性成长和终生发展的和谐统一,更是作为生命个体的最终成长和发展。反观高中体育课程中的运动技能学习,篮球、有氧操、短距离跑、中长跑、太极拳、轮滑等可以自主选择的学习模块设置给学生的学习增添了更多的乐趣,也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的同时,更满足了素质教育所倡导的人的发展的需要。从人生教育观方面来看,可以自主选择的课程设置为学生的个性成长提供了素材,也是学生独立判断自己的个性特点,成长需求的重要表现,学生自己做出抉择,在课程实施中就能更积极主动地参与,能够克服困难、力争上游,无疑让学生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思想、行为直至人生。从劳动教育观方面来看,无论选择什么运动技能进行学习,都需要付出努力、付出汗水,每一个学生在完成自己所喜爱的运动项目的时候,都会做最充分的准备、付出最大的坚持,遇到困难也不会退缩,而且在学习中也能够深刻领会到一分耕耘一份收获的道理,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

二、灵活具体的教学目标设置促进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篇3

2.社区环境、传播媒介、学校、家庭诸因素在学生道德发展中各自不同的作用及相互影响的结果。

3.当前中小学道德教育中的成功经验、教训及存在的问题(最成功、最受学生欢迎和最不成功、最不受学生欢迎的德育活动形式及产生的原因)。

4.当前中小学生道德发展诸因素(道德认识、道德判断、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中的最薄弱环节。

这个调查研究仅是我们整个道德教育研究中的第一阶段,第二步的工作将是根据道德教育理论和调查结果,拟定一套道德教育内容与方法,拟订一套适合于我省中小学生特点的道德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中小学道德教育与学生道德水平发展的激励机制(科学的德育评价理论、指标体系和方法技术),选定学校进行实验验证,以提高成果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中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总体概述

应该说,我省中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总体上是好的和比较好的。有80%左右的学生,在许多项目测量中,显示出良好的品德素养。这说明,我们这几年学校的德育工作是有成效的。比如:对“我们国家太穷了,有机会我一定争取出国不再回来”持否定态度的占95%;对“如果能出国赚钱,任何下贱的事我都干”表示不同意的占94.5%。这虽然不足以全面反映当前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效,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广大教师和德育工作者的心血没有白费。

但我们也看到,中小学道德教育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是学生的诚实问题,在我们设计的一个测验学生是否会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作弊的项目中,有60%的学生显示出不诚实的倾向,其中学段愈高这种情况愈严重。联系到当前各级各类学校在考试中出现的类似问题,我们认为这个结论是可信的。这种现象可能与社会环境影响有关。目前社会处于转型期,政治、经济与文化等领域的运作尚未完全进入理性化、法制化阶段,在不发达、不规范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丑恶现象,且多能得逞,这就难免对中小学生产生恶劣影响。此外,学校德育工作长期以来对诚实正直品质的培养重视不够也是一个原因。

其次是勤劳俭朴问题。有52%的学生很少或从未干过家务;有25%的学生很不情愿参加学校组织的劳动。事实上,近年来学校对劳动教育抓得比较紧,许多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劳动,但由于结合社会实际教育学生懂得劳动的作用和意义不够,以及许多家长因怕影响孩子的学习,不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为未来独立生活所必需的家务劳动,使其收效甚微。因此,教育学生认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对个人、对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并提高他们的劳动自觉性,是今后学校教育中应当加以重视的。

第三是学生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较弱。有26%的学生觉得自己难以承受生活中遇到的挫折或打击。这自然与当代学生所处的环境有密切关系,如学校和家庭过多的呵护,学生缺乏忧患意识和艰苦的生活锻炼。这种现象若不加以纠正,将来就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

第四是孝敬父母问题。虽然有90%的学生存有报答父母之心,但他们行为上没有表现出来或不知道怎么表示。37%的学生很少与父母交谈,更多的人没有帮父母干家务。也就是说,他们有一定的道德认识或道德情感,却缺乏相应的道德行为。这种现象的存在与学校和社会的德育观念偏颇有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把孝道视为封建伦理道德避而不谈。事实上,孝敬父母是爱国主义、乐于助人、团结友爱、谦恭礼让、责任感等道德品质的基础。

第五是主持公平和正义的品质较差。只有75%的学生表示,当好友与人发生纠纷时会站在有理的一边;而有26%的人则表示偏袒好友或干脆躲开。这26%的人中还仅仅是出于情面上的考虑。可以推断,当危及自己安全时,表示偏袒或干脆躲开的就远不只26%了。联系到社会上见义勇为者少、明哲保身者多的现象,更使我们感到在中小学加强正义感的教育与培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第六是集体观念淡薄。只有69%的学生很喜欢参加集体性的活动。这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当前学校中集体主义教育少了;另一方面在商品经济发展初期,社会上个人冒尖、个人奋斗成功的现象较多,激烈的生存和发展竞争使人际关系趋于冷漠,这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与之相呼应的是,学生的宽容精神也比较差,如表示与人发生矛盾时,能主动与之和好的学生仅为66%。实际上,现代化的大生产和发达的商品经济,无论是在社会生活还是在生产方面,更需要团结协作和融洽的人际关系。今后亟需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了解学生道德品质形成中外界作用的程度是我们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发现,有39%的中小学生认为对他们为人处事影响最大的是家庭、父母;32%认为是学校、教师;29%认为是社会文化媒体。当代学生的生活环境是一种多维的环境,家庭成员、社会文化媒体、社会生活现象对青少年产生的作用日益上升,因此必须下大力抓好家庭教育这一个重要环节。

各学段学生道德品质的比较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高中生的道德品质现状值得忧虑。如我们在一项测量作弊倾向的测验中发现,小学、初中和高中生的不诚实倾向分别为53%、66%和74%。联系到当前假冒伪劣现象给未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教育学生做一个诚实正直的公民,是我们今后道德教育应突出强调的一个方面。在勤劳俭朴方面,很爱参加学校劳动的人数比例在三个学段逐步递减(82%、76%、57%);高中生中喜欢在消费上攀比的情况从小学和初中的16%左右猛然增加到31%。随着年龄增长,消费上有一定的自或更注重外在形象是自然的,但必须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因此高中阶段,要适当进行消费教育。

学习上的勤奋进取精神在高中阶段也有衰退。根据调查,争取好成绩的高中生仅为63%,大大低于小学的81%和初中的83%;力求独立克服学习上困难的高中生为70%,而小学生为84%,初中生为86%;愿意在今后的事业上有所进取的高中生为77%,而小学和初中生则为85%左右。这里反映出的问题可能与当前社会上知识和收益失衡及学校教育教学与社会不适应有关。如何使大多数升学无望的学生继续进取,提高学习积极性,是社会和学校应加以研究并认真解决的问题。

对家乡很有感情的人数比例从小学到高中呈递减趋势(90%、79%、69%),这种现象说明“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的心态在初、高中学生中颇为严重。其数字也预示了今后我省人口外向流动增强的潜在性和建设农村的艰巨性。

高中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也明显弱于小学生和初中生。表示很喜欢班集体和集体活动的人数比例小学、初中、高中分别为81%、65%、49%;高中生表示乐意完成班集体分配的难事的仅为65%,低于小学的87%和初中的82%;表示愿意尽力帮助同学的为76%,低于小学的85%和初中的89%。由此可见,培养当代中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是学校道德教育中一项艰巨的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的自我反省、自制自律和谦恭礼让的品质并未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大,这种反常的现象也在几道道德规范理解程度测试题中反映出来。在提倡节约的三项原因(①因为父母希望子女节俭;②因为平时节俭便不致于有求于人;③勤俭是一种美德)中,选择③的比例小学、初中、高中分别为85%、82%和71%。

从正常的道德认知发展来看,中小学生对道德规范的理解力总体上应是不断提高的。上面这些反常的情况说明,中学生道德品质发展具有敏感性和不稳定性(如道德认知水平的局部停滞和下降);社会道德和价值取向对中学生道德品质产生负面影响的严重性(如崇尚实惠、拜金主义等一些社会现象,直接地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的发展,甚至出现一些道德认识障碍);学校道德教育中存在的片面性(如过去只强调说教,现在又过分偏于他律)等等。在当前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如何增强对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使之内化,值得深思。

不同学段的学生,道德品质养成的途径也不同。高中生虽然外表上与父母不那么亲近,但父母的言行仍然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因而道德教育不能没有家庭的协助。学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比例大致保持在1/3左右,如果方法得当,作用还会增大。而对小学生而言,则取决于道德规范和行为本身与小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关系的紧密程度。小学生的日常道德规范认知水平表现为:对较远离其生活的理解力低,对贴近其生活并具体实践的则理解力高些。为此,对这些“在电视机前长大的一代”,我们应注意适当地通过与他们生活、学习较贴近的电影、电视、广播和图书之类直观形象的媒体来影响他们,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沿海地区和内地山区学生的比较

在沿海和内陆地区的比较中我们发现,总体上讲,内陆地区小学阶段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水平低于沿海地区,但中学阶段尤其是初中则高于沿海地区。

沿海地区环境更为开放,初、高中学生思想比较活跃,观念变化较快,对传统道德价值观念认同程度较低;而内地山区由于环境比较封闭,中学生的道德观念变化比较迟缓,相对沿海地区更稳定、淳朴一些。比如,在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方面,内地山区高中生中有73%愿意这样做,沿海地区为60%;很喜欢参加学校劳动的,内地山区初中生比例为83%,沿海地区仅为68%;内地山区高中生的学习进取心强于沿海地区(分别为69%和57%);有66%的内地初中生经常和父母交谈,而沿海只有55%。此外,诸如同情心、热爱家乡、乐于奉献等品质的发展方面,内地山区的中学生均强于沿海地区。在调查的样本中,内地山区有86%的初中生对自己的家乡很有感情,而沿海地区则只有70%,这可能是因为沿海地区与国外各方面交流较多,社会环境中出现的一些消极因素反映到学生的思想中,从而对其道德认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地比较国内外的生活与发展,加强热爱家乡的教育,是沿海地区学校德育应重视的工作;同时应探讨在商品经济竞争的环境中,如何培养学生助人为乐和宽宏大量的品质。

近几年,沿海地区的学校尤其是小学比较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比如不少地区小学向家长发放调查表,了解学生在家的劳动情况等。而内地山区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儿童的道德教育似乎有放松的迹象。如在勤劳俭朴方面,沿海地区小学生经常干家务事和从未干过的分别为42%和11%,而内陆地区学生则为35%和20%;不喜欢参加学校劳动的沿海为14%,内陆为23%;喜欢在消费上攀比的,沿海为14%,内陆为21%。因此,应该在内地山区的小学大力加强劳动教育。

在勤奋进取方面,内陆地区的小学生也不如沿海地区。在学习中力争取得好成绩的,沿海高达90%,而内陆仅为69%;学习中遇到困难、自己设法解决的,沿海为91%,内陆为77%。两地区初中差距不大。而内地山区高中生的进取精神又强于沿海地区。这可能由于沿海地区的家庭对幼小子女在学习上的要求较高,而到高中阶段,随着就业机会增多,学生减弱了在学习上的进取心;而内地山区的家长对能上高中的子女升学期望值较高,并不断强化学生这方面的心理欲求。因而,沿海地区的中学应教育学生保持学习上的竞争与进取意识,当升学无望时,应使这种品质转移到对事业和人生的追求上;而内地山区学校应注意从小就鼓励学生竞争进取,同时教育学生立志开发山区,建设山区。

总体上看,内地山区的学生在道德判断和认知的发展水平上低于沿海地区的学生,道德发展未摆脱他律状态的比沿海地区多。

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是在社会交往和人际交往过程中逐渐习得的。儿童只有在许多行为的相互作用中,才能逐渐懂得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沿海地区的儿童相对于内陆地区的儿童社会交往和人际交往频繁,获得的信息量多,实践活动量也大,因此在道德认知水平上高于内陆地区的学生。

从市场经济的大背景去看,过去我们的德育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过分偏重书本知识,偏重考试和分数,忽视了对学生生存能力、竞争意识、价值观念、人格修养等方面的教育。近几年,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社会现实的变化和需要反而促进学校重视加强道德教育。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学校的升学率负担相对低于内陆地区,这也为沿海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条件。总之,扩大儿童的活动与实践领域,在活动和实践中加强道德教育,是内地山区学校应当引起充分重视的。这种情况也说明,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学校教育虽有负面影响,但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学校德育工作者要全面认识社会影响,对消极因素不必害怕,只要我们积极引导,总是会有成效的。

重点学校与一般学校学生之间的比较

在小学阶段,重点小学学生的个性品质的发展反不如一般学校。如在勇于承认错误、干家务事,守信用、喜欢集体活动、关心他人、宽容心和责任感等方面,重点小学学生的良好比率均低于非重点小学10个百分点左右。一般说来,重点小学的学生与非重点小学的学生起始的智力相差并不大。能进入重点小学,有的是因属于片内,相当多的是由于走了各种途径。因此,大多数父母对子女的学习寄予厚望,在功课上抓得紧。重点小学的功课也相对繁重。因此,对于重点小学来说,应该在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加强道德品质方面的培养和锻炼。

尽管重点小学的教师和学生父母对小学生的成绩如此重视,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重点小学学生的学习进取精神却不如非重点小学:表示要在学习上争取好成绩的,重点小学和非重点小学分别为79%和93%;表示在学习中碰到难题努力自己想出来的,重点小学学生只有80%,而非重点小学学生却有92%;表示在事业方面努力进取奋斗不息的,二者之比为80%和89%。这种情况说明,重点小学可能忽视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健康发展。另外,重点小学学生的父母很多恨铁不成钢,或“陪读”,或请“家教”,学生承受较多的心理压力,虽然他们心理压力承受能力强的学生比例较大(重点校44%,一般校38%),但他们对学习可能会感到厌烦,缺乏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意识。而在非重点小学读书的学生,要求将来进入重点中学学习的愿望比较强烈,这就促使他们在学习上更具主动性和进取心。

上述观点,可以从学生认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因素调查中得到佐证。重点小学学生中,认为家庭和父母对自己作用较大的有31%,而非重点小学仅为14%;认为电视、电影、广播等传播媒体对自己影响较大的,重点小学有37%,而非重点小学多达56%。这里说明了重点小学学生的父母对子女看电视等活动的限制。而过多的限制和他律,使学生在品质发展上自律程度降低,重点小学学生的自律程度就低于非重点小学学生。这从一个侧面提醒我们,过重的学习负担会影响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

在中学阶段,学生的品质发展状况和小学有所不同。首先,重点中学学生自尊自爱的品质略强于一般校。如在“为了出国或赚钱,任何下贱的事都干”的回答中,重点校肯定的只有2%,一般校有6%;重点校从未参加赌博之类活动的学生为91%,一般校为85%。在诚实倾向的测验中差异更为显著,重点中学不诚实倾向的有48%,一般校高达76%。在谦恭礼让和宽容心方面,重点中学也略强于一般校。另一个差异表现在重视集体荣誉方面,重点中学占92%,一般校占84%。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可能是由于重点中学学生起点较高,学校校风一般比较严谨,良好的班集体较多,学校德育工作条件较好。

两类学校的学生虽然在勤奋进取品质方面差异不大(在事业上力求奋斗不息的重点校为80%,一般校为82%;在学习上一定要争取好成绩的前者为75%,后者为74%),但他们的差异主要在学习的意志和毅力上,如“在学习上碰到困难努力自己解决的,重点校为86%,一般校为77%。因此,对于一般校来说,须在培养学生学习意志和毅力上下工夫。

一般中学学生的品质发展也有自己的长处。比如在劳动方面,经常干家务事的占46%,而重点校只有26%;喜欢参加学校劳动的一般校为68%,重点校为65%。这是由于重点校学生在学习方面花费较多的时间,而对劳动和劳动教育有所放松所致。因此,重点校应当要求学生参加家务劳动,增加集体劳动锻炼,这将有利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

学习成绩不同水平学生之间的比较

在小学阶段,一些与学习直接有关的品质,好生明显优于差生,如勤奋进取、自信自立、自尊自爱、责任心等等。但一些与学习不那么直接有关的品质,好生也大多好于差生。如勤劳俭朴,自制自律、谦恭礼让、孝敬父母、团结协作、助人为乐、公平正义、宽容与同情心、爱国爱乡、乐于奉献等。在三个道德自律测量题中,学习成绩好、中、差的学生,选择自律回答的比例递减。也就是说,学习成绩越好,道德认识理性化的人数比例越大。这种现象提醒我们,把德育与智育截然分开是不行的。

另一方面,学习成绩好不等于道德品质的发展就必然毫无问题。比如,成绩好、中、差不同水平的小学生的不诚实倾向比例几乎相同(54%左右)。承受挫折的能力方面,好、中、差生的比例分别为42%、40%、43%。因此,对成绩好的学生,应加强这两方面品质的培养。

在中学阶段,情况又有所不同,一般说来,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比较诚实正直的比例较大;而在勤奋进取、乐意参加集体活动、关心集体荣誉感等方面,品质好的人数比例也从学习差生到好生递增。

但中学生中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道德品质发展方面也存在很多令人担忧的问题。不少品质发展不一定与学习的好、中、差正相关。如:尊敬师长方面,比例分别为91%、97%、93%;关心他人方面为92%、96%、86%;宽宏大量方面为62%、70%、59%;乐于奉献方面为80%、90%、86%。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自我感觉良好,容易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看不起别人;平时过于专注于自己的学习,对其他人和与自己无关的事不大关心;由于学习上竞争的影响,有时在待人接物方面有些情绪化,宽容心不够。这样的品质必然导致人际关系不融洽,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以生存并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还有一个应引起充分注意的问题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较差,当问到“在生活中如碰到严重的挫折或打击”时,回答“会很长时间提不起劲”的,学习好的为25%,学习中等的为21%,学习差的为19%。这是由于成绩好的学生,平时在精神中总是处于顺心的状态,老师的表扬、家长的赞许和宠爱使他们自视甚高,一旦受到打击就接受不了。一些中学中的优等生在大学成了中等生后,精神崩溃甚至自杀的例子,提示我们在中学中应该重视心理承受能力教育。在未来社会中,个人的个性品质和道德素质如果与瞬息万变的社会不对位、不适应,那就会很快被社会所淘汰,更谈不上会取得什么成功。

学习成绩差的中学生,在个性品质上与其他人最显著的差异在于勤奋进取的精神方面,比如,选择“一定要争取好成绩”的仅为58%,大大低于好生的92%和中等生的80%;“学习中碰到困难努力自己解决”的为77%,而学习好与中等的学生均为87%。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另外,要促进学生自信心的迁移。从调查看,总体上说,学习差生的自信心并不差,在“遇事总有自己的见解”和“虽然有的同学在许多方面比我强,但我也有自己的长处”的回答中,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差异并不显著,差生主要是在学习上的自信心差。因此,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引导或激励他们把自信心转移到学习上来。

学生对德育形式和方法的反映

从总体上看,学生对效果良好的德育活动的形式和方法有几种比较集中的反映:

首先是理论要联系当前的社会实际。如经常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到生产、生活和市场第一线去进行社会调查;到部队去实地接受国防教育,参加军训;利用自己的本领切实开展学雷锋助人活动等。

其次是校内德育活动的形式要多样化。如主题班会、各种竞赛活动、文艺活动、野外游览或考察活动等。当然,在组织这些活动中,一定要有鲜明的主题和内在的德育因素,不要盲目迎合学生的兴趣,忘了我们的教育目的和任务。

第三是要求适合自己的年龄特征。如小学生中就有相当多的人要求以讲故事的形式来进行道德教育。有的中学生对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表示出极大的兴趣。

对最差劲的德育形式和方法,学生也有几种比较集中的意见:

首先是开会,尤其是听枯燥乏味而又冗长的报告;即缺乏生动事例又没有结合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的形式主义的宣传。

其次是批评,特别是粗暴的批评和有损自尊心的讥讽,这些只能激起学生的反感心理和抵触情绪。

第三是劳动惩罚和形式主义的“做好事”。劳动本身是一种很好的德育形式,但如果和惩罚结合起来,学生就会认为劳动是一种惩罚的手段,从而逃避劳动,看不起劳动和劳动者,劳动教育也就完全失败。相当多的学生对“做好事”也有意见,在这种活动中,学生是被动的,没有自觉性,而且许多活动本身并没有实际效用,更谈不上教育作用。

篇4

美育的内容首先应该是美的,才可能产生美感。同时,也应注意美的对象情况复杂。如欣赏齐白石的国画,应该首先让学生了解齐白石生活的时代,了解国画的有关知识点,包括流派和技巧。否则,学生一时很难感受到作品的美感。如美术家楼传兴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从形式上看似乎是一副风情画,但从其描述的意蕴中,却引起了我们对文化的思考、对的理解和向往,并且从无穷大的宇宙万物中发现了生活真谛,挖掘了新的生活、新的思想课题、新的审美趣味。其次,教师要培养和发展学生对于美的观察力、感悟力、理解力和想象力。再次,要从多方面帮助学生进入欣赏心理。根据对象的特点,创造适当的环境,当学生进入美感心理之后,可以采取方法进一步帮助他们深化美感。同时还要充分尊重接受美感的个性差异,不要简单地推广美感的样板,更不要强加于人或强求一律。对教育效果的期望和检验,要长远一些,开放一些,切忌短视、呆板和狭隘。只要学生产生了真正的美感,他们倾心赏美,才会乐心受教。美术教育不仅能陶冶人的情操,亦能培养人的情感。意是情的升华,情是意的基本。美术家陈逸飞在《故乡的回忆》中谈到:“山水本无生命,更无感情,但当我看到了周庄……我总感受到它蕴含着一种与故乡息息相关的情感精神。因此,我进行创作《故乡的回忆》时总是力求将自己的主观情感与祖国的客观景物融合在一起,形成千种新的境界,也抒发了我自己此时此刻的情思。”

美术作为美育主要手段的途径,它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美术知识,也不仅仅是美术技能的训练,更是通过学习、欣赏、体验、想象、合作、评价、交流等多种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树立美的理想,发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从而使学生的不良心理受到治疗和矫正,使其各种心理功能趋于和谐,各种潜能协调发展,最后达到提高人的生存价值,体验与实现美好人生的目的。如古希腊神像、印第安人的图腾和埃及法老的陵墓,被赋予浓重的政治和宗教色彩,而被人们当作保佑吉祥平安的护身符。尼罗河畔胡夫金字塔那宏伟的形体和三角形的稳定造型,曾给千百万埃及的奴隶造成巨大的心理震慑。中国的美术作品同样具有强烈的心理效应,蜿蜒逶迤的万里长城、上下飞舞的中国龙、徐悲鸿笔下昂首嘶鸣的奔马,是中国气派和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无不给每一个中国人心理上注入激情和活力……所有这些都足以证实了美术作品对人类心理产生的巨大作用。

篇5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2-0046

班级德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成功的班级德育感化直击学生的心灵,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班级德育感化的目标,不仅着眼于德育教育目标,还要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如: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技能素质等等。班主任在建班育人的过程中,必须把德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让德育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乃至影响学生一生的重之重。因此,作为德育感化者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从班级工作细微处寻找德育教育的最佳契机,以求得德育教育的最佳效果。

一、班级德育教育存在的现状

据调查,目前三江县民族高中的德育教育现状来看,情况不乐观,学校德育时效性不高,一直困扰着学校教育的一大难题。造成这一问题,笔者认为重要原因是德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和当前高中生的实际需要。平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也常常听到一些高中班主任有时因为学生闷闷不乐,为什么现在高中生总是不懂教师和家长的苦心?为什么总是与教师、家长教育格格不入?这种痛苦,笔者认为是我们工作思路与方法违背了当前高中生的实际。我们辛苦的付出,难道就是学生的需要吗?再有,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生理、心理成熟与幼稚之间徘徊,他们好奇,辨别能力差,情绪容易冲动,叛逆性强,在学校规章制度面前或家长教育时,他们会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明显反感倾向。在孩子成长最为关键、也是最为难调理的高中阶段,他们不想受到来自于社会、家庭和学校各项制度的制约,他们同样力求摆脱对成人的依赖,紧随着教师,家长在他们心目中的权威降低,他们不再以教师为中心,不再绝对服从教师的命令,也可以这样说,他们软硬不吃。而班主任面对他们这样叛逆性的心理的直接对象,这也成了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最为棘手的问题。但作为德育工作者必须从教育实践寻求解决不仅来自于学生的德育压力,而且也来自于学校、家庭、社会的德育压力。因此,班主任有责任抓好德育感化,使德育工作的每一步都能切合学生的需要,在德育工作感化中能引爆学生的潜能,遵循学生的需要。

二、班级德育感化的策略

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实施者、引领者,肩负着五、六十名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任。大至管理教学工作,协调科任教师对本班管理的支持,引导学生的人生发展;小至管理班级的粉笔、地面瓜子壳、窗户上的灰尘、厕所冲洗干净与否等等,当好高中班主任真不容易。而且高中生再也不像初中生那样自觉地向教师敞开心扉。这也给高中班主任工作带来很大难度。为此,为了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在多年的高中班主任工作实践中,笔者探索了一些方法和实施策略,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1. 提高自身德育素质,树立良好形象

高尚的师德影响学生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健康人格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者是否具备健康人格,特别是对学生道德行为负直接责任的班主任。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和学生接触最多,班主任的言行举止,思想意识,生活态度,最容易受到学生效仿,学习的直接对象。班主任的道德品质对学生心灵的影响,任何教科书,道德语言,学校的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潜在教育力量。为了完成学校赋予的德育教育重任,任何高中班主任都必须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丰富自己知识。班主任在努力学习精深专业知识过程中,他们的奋发向上的精神,无形中感染了学生,也给学生树立了良好榜样。

2. 积极引导,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在三江县民族高中,少数民族学生占全校总人数90%,与少数民族学生交往过程中,师生之间坦诚,无拘无束的交往有利调动和引导学生的积极性。而且高中生更愿意在同学中表现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体验自己的能力。班主任这时应当热情采用恰当的鼓励方式,发挥学生的这种优势,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解脱班主任一些无谓的琐事,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

实际上,有经验的班主任与学生建立在信赖、理解的关系中。对学生学习生活中难免会发生的一些错误,班主任多使用积极反馈,而不过于死板与严肃,经常在班级大庭广众之下“有错必批”地辱骂、体罚学生,讽刺后进生,这样造成学生心理上压力,增强了学生焦虑感,同时也把学生推到教师的对立面。但很多班主任能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学生也会感到教师可亲可敬,从而也是可信赖。所以学生也会朝教师所要求的方向去发展,班主任的班级德育感化无形当中得到了实现。

3. 营造良好的班级德育感化环境

(1)创设班级细化管理制度

班级管理制度(当然在学生认可情况下)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约束力会有意想不到效果,该奖则奖,该罚则罚,奖罚分明。班级管理中,主要是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纪律、卫生等操行制度进行评比。学生在某些方面做不到位进行登记,班主任要及时地提示、教育。每周或每月进行总结,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但在教育,引导同时,一定要讲究方法,因人而异。班主任最好运用真挚情感感化学生,毕竟他们已经是高中生,在某些错误面前,高中生也会有所觉悟。当学生在纪律,学习方面有进步时,班主任也不能吝啬地进行表扬,鼓励。使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各项活动的热情,同时强化了学生的纪律观念,竞争意识,使学生严格自己,逐步完善自己,一个良好的班风在班级细化中形成了。

(2)创设班级优秀班干部团队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可见,一个强有力的班干部群体是建设班集体重要保证。班主任在创建班集体过程中,培养优秀班干部团队的任务不可忽视。班干部是高中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班主任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发现学生的才干,挖掘具有组织协调能力,热心为班级服务,集体荣誉强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学生,进行挑选、培养。组建成合理的班干部队伍。在班干部岗位设置上,职责分工,各尽其责。在班级活动开展上,班主任要大胆放手让班干部努力去完成,让他们得到更多的锻炼,充分发挥他们主观能动性,同时平时加强指导,班干部在组织活动和实施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思想觉悟和工作水平。同时班干部通过自己地努力,也能赢得同学们的尊重和信任。一支优秀团结协作的班干部队伍就这样就建好了,班级管理工作做起来就能得心应手。

(3)创设班级奋斗目标

班主任根据班集体建设的近期、中期和长期明确班级的奋斗目标。在班级开展相应的班级活动中,经过一次次地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在班主任明确目标当中得到明显的提高。每开展一次活动,就是一次向班级奋斗目标的迈进;每成功地开展一次活动,就能增强班集体凝聚力,学生也在班级奋斗目标中逐步走向成熟。多年的班主任生涯,笔者的许多学生毕业若干年后,见到笔者时,还经常感叹当年班级的奋斗目标给予他们的锻炼。实践证明,那些锻炼是有必要的,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连连“加分”。

(4)创设班级融洽人际关系

当今社会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人际交流的能力。据一些成功人士总结:今天的成功=15%知识+85%的人际关系。可见,人际关系被置于相当重要的位置。而学校的班级精神的文化建设,它可使学生在一种无形的巨大力量推动下,在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鞭策。学生在丰富多彩班级活动中,共同参与学校的管理,增强师生了解,促使师生关系和谐。而且,班级活动都是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人际关系的建立和调整都与集体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有助于较强凝聚力的班集体的形成。

4. 借助社会、家庭有利资源,实现德育感化

今天的高中生是伴随着电脑、网络成长起来的一代,在以德育为主要内容的学校教育中,枯燥、呆板的理论说教已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难以达到满意的教育效果;革命先烈的故事似乎离他们有点遥远,这也很难使他们强烈的认同。在这新形势下,班主任必须与时俱进,善于借助社会力量,家庭教育,进行大胆革新。常人所说:“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效果。利用电视传媒,社会上近期发生的案例,往往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时代感。这些电视所传递的信息,能够真实地再现事件,也能够对目前的德育手段进行有效的加强和补充。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也是学生工作中重要的组成一部分。班主任充分挖掘家长的教育资源往往会达到是事半功陪的效果。许多有经验的班主任,普遍开展电话、短信进行家访,与家长建立友谊,从中发现适合教育学生方式。很多家长也乐意助班主任一臂之力,参与到班级管理。每学期家长会,我都组织学生为家长准备 “给家长一封信”活动,目的是增进家长和孩子的心灵沟通。在家长们阅读自己孩子信时,都很有感触。他们从信中读懂了其实孩子内心深处也感受的父母亲在方方面面为他们的关爱。家长会之后,学生们试着敞开自己心扉去了解父母亲为他们所付出的一切。所以,这些有效的教育,单靠班主任一人的力量是无法达到的。

总之,高中班主任的工作是重复、大量的;是辛苦、繁重的,但班主任如何在平凡、琐碎工作中打造不平凡的业绩,那就要求我们班主任应该有所追求,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才能提高、完善。

参考文献:

[1] 丁如许.打造魅力班会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 李宏翰.心理学[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篇6

中图分类号:G44 G44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3-162-01

一、非智力因素概念的提出

3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不同意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和瑟斯顿的“多因素论”,并通过一系列的测试和实验,发现在大量的智力测验中有很多相关变量被忽视,这些相关变量即被试对作业的兴趣、克服困难的坚持性及企图成功的愿望等,对测验成绩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对1500名智力超常儿童在长达30年的追踪后提出结论说:智力与成就有一定关系,但不是完全的正相关,一些智力超常的儿童也有一些人没有超出一般人的成就。美国另一位心理学家孟推从800名男性中,选出成果最多和最少的各160名进行了比较,发现二组最明显的差别就是意志品质方面的差别。成就是多的一组坚持、信心、百折不挠等意志品质方面明显大于另一组。德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塞拉维创立了情商理论,将非智力因素的研究引向深入,其内容包括五个方向①认识自身的情绪;②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③自我激励;④认识他人情绪;⑤人际关系的管理。

我国的非智力因素概念是如何提出来的呢?我国学者沈德立在60年代对非智力因素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进行试验性研究。[1]燕国材教授于1983年初在国内公开提出了非智力因素的概念,并把它引入教育领域。十多年来,由于在全国广大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并逐渐形成一种理论,即智力因素(I)与非智力因素(N)结合论。[2]这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产生了重大的指导意义。

二、非智力因素的涵义

我国学术界对非智力因素概念的涵义,提出了种种不同的看法。其主要的代表观点有:非智力因素是智力结构中的动力结构(吴福元,1983);非智力因素即人格因素(赵中天,1983);广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狭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燕国材,1984);非智力因素就是不直接参与但却制约整个智力或认识活动的心理因素(丛立新,1985);非智力因素是个性结构中除智力以外的心理因素(庞霭梅,1988);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与决定智力活动效率的智力因素相互影响的心理因素构成的整体(申继亮,1990);非智力因素是指除了智力与能力之外的又同智力活动效益发生交互作用的一切心理因素(林崇德,1992);非智力因素即性格(河毓英,1994)。[3]自1989年以来,沈德立等学者就中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与教育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他认为在学习活动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制约着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其中非智力因素起决定性作用,非智力因素必须通过适当的学习策略才能充分、有效地调动起智力资源,从而保证顺利地完成智力活动或学习任务。学习策略是个体通过自我意识自觉形成的,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的产物。他们认为,无论是德育、劳动教育、计算机操作教育,还是其它特殊才能教育,都应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为前提,并应以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为教育目标之一。[4]

三、非智力因素与高效率学习的实证研究

傅安球等研究发现,针对学生的年级特点和非智力因素现状,采取适当的措施,提高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发展水平,能够促进他们的学习。一项研究以初中生和高中生为被试[5]。结果如下:对于不同年级的中学生来说,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在其他教学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适当地、适时地满足学生的期待对初中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有较明显的作用,而对高中学生则作用不明显;对中学生进行自我强化的训练,有助于高中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而对初中生学习效率的作用则不明显。还有一项研究直接探讨了改变学生的厌学心理对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6]。研究发现:心理咨询能够有效且明显地改善厌学心理,但要完全消除厌学心理则还需要辅以其他手段;随着学生厌学心理的改善,其学习效率也相应有了明显的提高。另一项研究探讨了在数学学习中非智力因素与智力的不同作用[7]。研究者以216名中小学生为被试,结果发现:小学生的数学学业成就,不仅受其智力发展水平的影响,而且还受数学兴趣发展水平的影响;小学生学习兴趣结构中的个人兴趣、情趣兴趣、意义性、投入性,对其数学学业成就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专业成就中,智力因素的影响显著大于学习兴趣因素的影响;中学生的数学学业成就,基本上不受智力发展水平的显著影响,但要受数学学习态度发展水平以及数学学习态度结构中的数学乐趣、数学学习动机和对数学的恐惧等非智力因素的显著影响。[8]

近年来关于非智力因素的研究着重于非智力因素的研究结合具体学科学习及各种培养非智力因素的措施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越来越细化。在知识迅猛发展、日益更新的今天,时代的需要赋予了非智力因素教育的重要任务:对学生自我调控和优化非智力因素能力的培养,即在非智力因素教育中重视学生主体的自我反思和调控作用,对学生作策略性的指导。非智力因素在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③

参考文献:

[1]鲁峰,王家云.论非智力因素及其界定[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41-43

[2]燕国材.关于IN结合论的十对命题[J];心理科学.2001年第24卷第5期519-523

[3]闫宝星.非智力因素与学校教育[J];天中学刊;1998年S1期;97-98

[4]应湘.读《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导刊;1998年10期;52

[5]傅安球等.关于动力系统中自我强化和学生期待对学习效率影响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2,(4):383-387

篇7

新大纲明确规定:“思想政治课要帮助学生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奠定基础。”可见,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虽然中学其他各科都有育人的责任,但是不像政治课那样,整个教学都着力于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因此,思想政治课本质上应该是一门德育课程,应义不容辞地发挥其德育的主渠道作用。

一、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社会生活的影响

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生活表现得错综复杂。同时大众传媒良莠混杂,面对着迅速的社会变化和复杂的社会影响,一些不谙世事的青少年学生容易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思想的影响。因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问题日益受到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成为素质教育中一个急需加强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2.应试教育的影响

我国倡导素质教育已多年,然而在现实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家长对学生的评价、学校对老师的评价以及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仍然是以考试成绩作为根据和尺度。这种应试教育的思想和评价机制导致教师、家长、学生、社会只看分数,过分重视考试成绩,而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却被忽略了。

3.学生心理及生理的影响

随着智力的发展,高中生的逻辑抽象思维能力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开始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喜欢质疑和争论,但由于受知识能力及社会阅历的限制,看问题比较片面和偏激,容易夸大对社会负面影响的理解,因此,对于思想政治教材的德育观点往往持逆反态度。

4.教育方式、方法不当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由于教育方式、方法不恰当,导致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被教师不必要的讲解、纯粹的灌输、喋喋不休的讨论、翻来覆去的提问以及各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浪费了,以至将知识的传授和道德教育割裂开来,结果导致德育效果不佳,甚至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

二、进一步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德育实效性的对策

1.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建立教学新模式,提高德育实效性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中小学要改进德育课的教学方式,多采用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式等生动活泼的方式,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寓教于乐,深入浅出。”因此,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教学方式、建立教学新模式,改变原有令人乏味的过于单一的传统教学方式,激活思想政治课,使学生在学习中自觉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自觉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从而发挥思想政治课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增强政治课德育的实效性。

2.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

以往的政治课堂曾陷于这样的误区,上课满堂灌。教师讲条条、学生记条条,考试考条条。教师与学生精疲力尽,但效果却不佳,事倍功半。经过探索,大家形成这样的共识,即变单一的课堂教学为自学、讨论、讲授三结合。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循循善诱,有的放矢,释疑解惑,打破课堂的沉闷气氛,使教与学显得有声有色,相得益彰了。

3.倡导学生自我体验,增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

学生自我体验亦即学生以主体的角色去操作和感受教育对象的过程。道德教育为了把社会的期望内化到受教育者的心理成分中去,必须让受教育者作为主体去活动,将道德理论变成他们直接相关的对象,并在活动中实现对学习对象的创造性把握和自我个性的全面发展。所以,教育者必须为受教育者提供适当情景(包括活动对象、活动目标、活动方式和活动条件),使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知识对象和活动目标能够在活动中形成有机的统一。在这种情景中,由于受教育者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将教育者操作的知识对象变成自己的操作对象,因而能以相对独立的方式和更加积极的姿态去感受知识对象的善与真。

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辨别能力。因而,在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较多地采用讨论课、辩论课、演讲课等形式,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对某一问题的看法、观点。这些课型深受学生的欢迎并乐于参与。一些诸如“人的本性是否自私”、“怎样实现人生价值”、“假如我富裕起来,该做些什么”等问题,经过学生的自我体验,道德理论变成了他们的一种需要,从而使之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在讨论、演讲和参与辩论的自我体验活动中,在把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进行对照、比较中,反省或重新选择正确的道德观念。此时,教师的引导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4.美化教学心境,增强道德教育的震撼力

教学心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一种具有感染力的持续时间较长的情绪状态。心理学认为,教师的教学一开始就是从一个由“心理流”(由具有方向性的知情意等心理要素构成)和“心理场”(具有不同层次,蕴藏精神能量的磁场)所组成的有机的心理结构出发的。良好的教学心境,就是教师整个地沉浸到由“心理流”到“心理场”所组成的有机完整的心理活动时间和空间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种精神状态。处于这种状态中的教师能把教学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语言、模式等有机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从而能使教师讲解声情并茂,内容结构自然得体。教师良好的教学心境又能感染学生的听课情绪,从而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积极。师生双方以相应的角色感受着授课内容,使整堂课犹如山巅瀑布,气势非凡,从而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巨大的冲击力。

良好教学心境的形成需要教师“胸有成竹”、“意在课先”。只有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才能整体把握授课内容,占领教学的至高点,总揽全局;才能使自己在三尺讲台上挥洒自如,左右逢源;才能使自己的讲课如鼓风之帆,使整堂课如一幅引人入胜的字画,充满灵气。

篇8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2-0042-02

一、“个性”教育是嬗变的契合点

全面和谐发展强调的是人的健康发展,人的素质全面提高,但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所强调的是人的个性的发展,是对人性、人格的更加关注,是把人的发展既当做出发点,又当做归宿点,进而关注人、尊重人、发展人。苏霍姆林斯基将每个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确定为教育目标,即一方面使每个儿童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发展,不允许任何一方面有缺陷,这是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另一方面,使每个儿童学有专长,都获得有胜过别人、值得自豪的地方。他还认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与样样做而不求甚解是毫不相容的。在他看来,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是对每个受教育者的共同要求,而各种才能、兴趣、爱好的充分发挥则因人而异,所以,他要求教师认真去研究对待每一位学生。个性不是个别,不仅在于特殊,更在于其优质性。每个个体学生的个性正是在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上,逐渐达到内外部的协调、完善状态,克服非优质因素,建立起个体的“最佳稳态”,处于最优化状态。个性是生命力、是活力、是竞争力,是一种美,有着不可抗拒的魅力和强大的发展力。个性教育就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发现个性、培养个性、突出个性、发展个性、打造个性、张扬个性,使学生达到内外因素的最佳结合,把最优质因素充分地挖掘出来,培养出个性化优质人才。

美国教育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恰恰地明证了这一点,即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不同于他人的智能上的优势和弱项,每个人都可以发展成具有他自己独立个性的优秀人才。为此,在教育实践中要做到:一是要坚持学生个体差异的观点,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相应的教育目标,因势利导。二是要坚持发展优质个性的观点,把他的优质点发展成为个性,把个性张扬在优质点上,这样的个性才是真正意义的个性,才具有活力、生命力和创新力。三是要坚持形成完善人格的观点,学生的个性是特殊的,但是否是优质的、健全的、完善的,还有待于发挥教育的功能,是自身优质和教育优质的结合。

史代纳认为,人类的意识已经发展到了“第五个文化纪元”。个体意识已经觉醒,每一个人都可以独立地发展自己的精神生活,通过自己的修炼达到精神的最高境界。人的意识是阶段性地发展的,七年为一个周期。华德福教育就是依据人的意识阶段性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内容,并让人的身体、生命体、灵魂体和精神体都得到发展的。这种教育极大地满足了人的自我发展需求,针对人的深层意识进行教育,最终达到具有超越物质、欲望和情感的洞察力与判断力,结合与生俱来的智慧和本质实现自己,找到自我的定位和人生方向。譬如说,第一个成长阶段,华德福教育认为这是人处于植物发展阶段的一个时期,儿童好动的天性是来自生命发展的需要。第二个成长阶段,即7岁到14岁,人的意识已从环境中独立出来,开始有了参与生活活动的强烈愿望。华德福教育在针对第一个成长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时,便主要是针对现代都市生活的越来越缺乏自然特性的特点,将学校建立在郊外,让孩子们的成长有一个最良好的自然环境。在教育上不以用读、写、算剥夺他们用以建造身体的人的本性,否则,就会减弱孩子们的生理组织结构的发展。在课程设置上,尊重孩子们表达内心的方式,有目的地为孩子们提供足够的空间以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早餐时朗读诗歌,让孩子们知道食物来自稼穑之艰辛,并从就餐中学会对生活的感激。在一年级,让儿童从神话故事中学到生活的结构;在二年级,从各种文化背景下的圣人贤者身上学习做一个完美的人;在三年级,学会探索生活的意义;在四年级,明白人与动物的关系;在五年级,偏重于文化的古代史研究,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六年级,一方面学习人类的文明史,同时学习物理,挖掘自然规律、人体自然的统一美;七年级,迎合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特点,着重学习文艺复兴文化和中世纪史,让学生从“人性复兴”的角度来审视所处的真实的世界;八年级,华德福教育迎合青少年的叛逆和厌世心态,学习世界各地革命家和冒险家的开拓精神,为高中生活铺路,这是一种使受教育者平稳地度过叛逆期而作出的最有意义的课程设置。同时,学生个性的发展还要与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发展相一致,使个体人格和社会人格相一致,这样才能形成健全的、完善的人格。

二、系统论中的“和谐”教育

贝塔朗菲在(《General System Theory;Foundations,Develop-ment,Applications》)一书中阐述的系统论,要求组成系统的要素要相互协调,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追求1+1>2的价值。各要素间不是简单相加,而是有机的整合,构成统一的、协调的系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就是主张德、智、体、美、劳等要素之间要相互协调和统一,共同促进人的和谐健康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就必须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全面教育,并使其个性教育融会贯通、和谐共振,成为统一的完整的过程。否则,哪怕只是忽略了其中的一个方面,都会破坏这个有机的统一。完成全面发展的诸种教育任务如德、智、体、美和劳动教育,并不仅仅意味着教育分别在这几方面获得收获,更重要的是有个统一的、丰满的精神世界,让学生心胸和各方面素养得到高度和谐发展。他还认为,教育中没有孤立的对人起作用的零散的东西,每个教育任务的实现都是为了塑造受教育者完整的心灵,亦即统一而和谐发展的内心世界。因此,和谐教育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具体的概念。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系统的观点、理论,把和谐教育作为研究对象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整体性原则。系统科学始终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认为世界上各种事物、过程不是孤立、杂乱无章的偶然堆积,而是一个合乎规则的、由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这些整体的性质与规则只存在于组成其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而且各组成部分孤立的特征和活动,不能反映整体的特征和活动的方式。它不要求人们硬把活的有机整体分解成死的孤立部分,然后机械地相加,而是如实地把对象作为有机整体来考察。从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相互结合、相互制约的关系中揭示系统的特征和运动规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律。

2.动态性原则。系统科学认为,任何系统都有一个组建的过程,无论是系统整体与要素、结构与功能、反馈与调节、层次与层次、系统与环境等关系,都具有动态的性质。在系统形成过程中,开始趋向于向“稳定态”的方向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的稳定态将会破坏,新的“稳定态”将会产生。在研究“和谐”教育系统时,不仅要注意到各系统变化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活动的速度和方式,而且要探讨它们变化发展的动力、原因和规律,从动态的观点来考察其变化,主动灵活地加以驾驭,使各系统充分发挥“自己运动”的功能。

3.目的最优性原则。系统由若干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部分结合到一个预定的共同目标上来,使之构成一个完整而有机的统一整体。系统各部分是为了达到系统的一定目标而协调活动的。系统科学追求目标的最优化,强调系统的功效与目标的统一,并运用最新技术手段和方法把整个系统逐步分成不同等级和层次结构,在动态中协调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使部分的功能和目标服从系统的总体的最佳目标,以达到总体的最优目的。

4.定量化原则。现代科学技术对系统科学的重大贡献之一就是提供了一整套数学理论,使之能定量地处理系统各组成部分的联系,精确地描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系统科学要求在处理问题时应尽量采取各种数学语言和数学工具,使问题得到定量精确的表述,认为只有进行精确定量研究,才能更深入地认识事物和系统的本质。和谐教育不仅要求在个体教育中德、智、体、美、劳的和谐,一般的情况下还要达到整体性的和谐。而且更要求教育要与人的发展相和谐、要与社会发展相和谐、要与时展相和谐,甚至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才是和谐教育真正意义之所在。我们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把握和谐教育,发挥其真正价值。

三、“个性、全面、和谐”嬗变为一体

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是整个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任何教育都是全面的、整体的、系统的。任何个性教育都只能是整体教育之一,我们决不能一谈教育就是智育、或德育、或体育等,任何脱离这种观点的教育都不是真正的教育。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教育的目的与任务就是把青少年培养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他认为,人的和谐发展意味着他有能力担当多方面的任务,他应该是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整个领域中的创造者、享用者、鉴赏者和保护者,是有文化素养和道德风貌的人,是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和具有道德基础的建设者,培养这种人需要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任务,即应使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相互交织,使这几方面的教育呈现出一个统一的完整过程。过去我们曾经走过不少弯路,尤其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家长、学校乃至社会注重的大多是智育,即使重视智育也不是重视智力的开发,只是片面地强调知识的灌输,追求高分数,忽略其他及个性教育,学生没有形成完整、健康的人格,甚至出现高分低能的畸形教育现象,用所谓智育代替了全面教育、整体教育。以点带面、以偏概全,致使我国教育出现偏差。为改变这种局面,需要做到以下三方面:一是要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的、整体的教育观点,不能顾此失彼,强调一方而忽略另一方,造成学生人格的不健全,任何教育都是诸要素整体运行过程。二是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学生个体情况,有侧重点地施行教育,整体教育并不是齐头并进,权重同一,而是有选择,有重点。三是要坚持协调统一的原则,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协调统一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否则,相互不协调,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和谐并不是德、智、体、美、劳的简单堆积,和谐是个体自身素质内在的和谐,是社会发展要求的内在的和谐,是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内在的和谐,把“个性发展”、“和谐发展”与“全面发展”三者融合为一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收稿日期;2006-07-20

篇9

长期以来,中国人受“学而优则仕”的观念的影响,重智力轻能力,以分数论英雄,有学历崇拜的心理,孩子的学习成绩成为家长之间谈论的主题,相互攀比,无形之中这种思想会影响到孩子,于是在孩子大学毕业找工作时,孩子会与其同龄人相比,相对较差的工作他们不会去做,觉得丢面子。再就是家长教育孩子时常会说:“你要好好学习,不然就只能拉大粪扫大街了。”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看到父母本身都有职业歧视的观念,这种言传身教,孩子长大后自然也会有这种思想,尽管我们经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于是一些孩子大学毕业后情愿待在家里什么都不干也不去工作。为人父母者思考的应是如何去爱、去关心。笔者认为家长应从以下角度做出改变。

1.变家长中心为孩子中心。在啃老族的家庭中,家长为孩子安排好一切,无论是生活起居还是专业学习,看上去是以孩子为中心,实则以家长为中心,虽然是围着孩子团团转,但是为孩子包办一切,替孩子代劳恰恰体现了家长的能力,而孩子什么都不会做。人从出生时弱不禁风的小生物到慢慢进入社会,需要一些心理功能的发展,而这些功能对孩子长大后在社会上的适应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应该让孩子亲自去经历、去成长,这就必须要变以父母为中心的抚养为以孩子为中心的抚养。

2.注重孩子健康人格的塑造。在生活中加强挫折教育,遇到困难首先让孩子自己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培养其自立、自强、自信和责任感的品质;与同学闹矛盾时,首先让孩子自己解决而不是父母领着自己的孩子找对方家长评理,让孩子从点滴小事中学到与人沟通、人际交往的技巧。这样,孩子在日后走入社会时不会因为一两次工作受挫而气馁,不会怨天尤人,不会因为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而频繁换工作。

3.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适合孩子的兴趣,都要支持孩子去做,所以父母要转变职业歧视和学历歧视的观念,注意自己的言传身教,提高自身素质。

二、对学校教育的启示

大学毕业生中的啃老族也希望去工作,但他们要么是嫌苦嫌累,要么是觉得枯燥乏味而不去工作,而招聘单位也需要人才,但因这些大学毕业生缺乏相应能力而无法被聘,之所以出现这个局面,和我国长期以来的“片面追求升学率”不无关系。我国基础教育中存在这样一种奇怪现象:高考升学从娃娃抓起,无论中学还是小学,以考试为中心,“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背什么”,那些与考试无关的内容全部被删除,于是学校被异化成了训练考试熟练工的“工厂”,学生只会考试,缺乏实践操作能力。教育者早已意识到这种应试教育的弊端,并提出素质教育的概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理论虽好,但实施起来却非常难,如有的地方规定,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不得超过多长时间,每学期考试不得超过多少次,期末考试成绩不得排名等,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结果在应试教育这类车辆被叫停的过程中,有些车已刹车,但由于惯性还在行驶,有些车本已停下,但看到其他车辆还在加速行驶,或由于乘客有意见而又重新踩上油门,所以就出现了“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的现象,所以,学生接受完基础教育也就成了考试熟练工。

啃老族的存在和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不无关系,高校扩招使得我国的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大学生毕业前本应学得一技之长,但由于我国大学基本上都是严进宽出的模式,学生持有“六十分万岁,少一分有罪,多一分有愧”的观念;教材内容陈旧,学生所学与社会所需存在较大差距;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弱化,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较差;缺乏劳动教育,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希望到省会、沿海城市做白领、公务员,而不愿在中小城市工作;学校只强调“大楼”“大气”,而忽略了“大师”的引进;教学方法多是填鸭式的满堂灌等。

正如有些研究者所提出的,应从教育和考试两个方面做出改变[2],如教育方面,首先应改革高中教育,丰富高中生的课程,实施学分制,修满学分即可参加高考,提供必修课和选修课,在学生习得基础性知识的同时又可掌握实用性知识,而后者可以为学生的生活和工作提供帮助。进行“狼”的教育,培养个性张扬、敢于挑战、不断超越的人而不是温文尔雅、逆来顺受、安于现状的人。其次是高等教育的改革,进一步明确界定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不同职能和学校体制,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提高办学能力和质量,并形成自己的特色。另外高校的课程设置也应作出改革,加强劳动教育,删除过时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考试内容与方式,实施学分制,修满学分即可毕业,切实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切实开展心理健康工作,调整毕业生心态,高校应积极采取措施为在校生和毕业生参加技能培训方面提供方便。与此同时,考试方面也要做出改革,高考时,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应分开进行,无论是试题内容还是考试时间都应不同,职业院校的试题应倾向于检测学生的职业倾向,弱化选拔功能。

三、对社区教育的启示

啃老族离开学校回到家,要让他们重新走向社会肯定离不开社区的帮助,社区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我国的社区教育并不是很理想,许多地区开展的社区教育活动多为松散型结构,主要以老年教育、青少年教育、幼儿教育和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为主流,没有系统的社区教育规划和项目安排,尤其是农村开展较差,许多地方的农村还谈不上社区教育[3]。为了不让啃老族继续赖在家里,需要健全社区教育的功能。

篇10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0-0077-02

生物《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重视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利用,包括各种生物教学软件、网络上的生物科学教育资源等。伴随网络的发展,互联网传递着越来越多的生物教育信息,如动植物的图片、课件、动植物的趣闻、最新生物科学进展等。这些信息也应在生物教学中得到充分利用。”因此,如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生物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是值得每一位生物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

1 制作生动的教学课件,丰富课堂内容

1.1 创设教学情境,导入新课课堂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新课引入过程中能否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是一节课教学效率高低的关键。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将图像、文字、声音有效地结合起来,与单一刺激相比能更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讲授《细胞癌变》这节内容时,笔者结合2009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获奖介绍的新闻短片,由介绍关于引发细胞衰老和癌变的机制的端粒酶引入本节课,引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激起了学生勇攀科学高峰的欲望,也为本节课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1.2 多媒体具象展示,化解教学难点

生物教学中,诸如细胞结构、代谢途径、遗传变异现象、生命调节现象或过程等,教师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而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视频等于一体,化静为动,变抽象与具体,把漫长的过程变为瞬间演示,直观形象,虚实结合,可以最大限度地解决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在学生头脑中变无形于有形,利于知识体系的构建。例如,在《细胞增殖》的教学中,学生对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变化的规律难以掌握。教师就可通过三维动画来模拟细胞分裂的过程,形象地展示染色质细丝如何在细胞分裂时高度螺旋化折叠而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呈现出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变化,让学生建立起了细胞有丝分裂是一个连续完整的过程的知识结构,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不仅可以使教学难点迎刃而解,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能更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 计算机模拟实验教学,提高应用能力

生物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但有些实验无法进行实际操作,而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则可给学生真切感,利于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例如,《内环境稳态》一课所涉及的知识较为抽象,虽然通过初中学习学生有一定的生理学基础,但将人体中各个系统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认识还有一定难度。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这一知识,并真正提高应用能力,笔者在教学中利用计算机,模拟人体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动态过程,学生直观地看到了氧气通过肺泡进入周围的毛细血管,通过血液运输进入全身各处组织液,最后到达细胞的全过程,有助于理解“内环境稳态需其他器官系统协调这句话”,在解题时对于物质跨越多少层膜结构也能理解了。

3 进行开放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学科教学是一种基于资源的教育活动,网络不仅为教师进行搜寻、整理、综合有关某课题知识、素材、建立链接,搭建教学平台,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有利于系统学习的情境,为查询、搜索指定的课题进行探究提供了便利,搭建了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识的学习平台。高中生物学科的有些内容非常适合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探究学习。例如,笔者在上《细胞的癌变》一课时,首先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布置四个探究题目“致癌因素、细胞癌变机制、预防癌症、治疗癌症”,各小组认领题目分头调查研究,分工合作,有的上网调查,有的制作演示文稿,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多媒体展示交流。全班学生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获得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如防癌食品、致癌食品、治疗癌症的新方法、吸烟与癌症的关系、如何改变生活方式以预防癌症等。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主动探索感兴趣的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借助于网络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使书本知识拓展到更广、更深的层面,同时在学习中获得的体验也可以应用于生活实际。

总之,信息技术与生物课堂教学的整合是必然的趋势。信息技术与课程相整合的过程决不仅仅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过程,它是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在整合过程中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用信息技术来表现,信息技术是一种认知工具,可以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但学科教学的重点在于本学科的素养培养,我们在教学时不要为了用信息技术而用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不能用信息技术取代一切课堂教学,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着力于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的优势,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学科课堂教学。

(天津市津南区学生劳动教育基地,天津 300353)

参考文献:

[1]王春梅.现代信息技术与生物学教学整合的模式[J].生物学教学,2006(5).

篇11

2.学校;

3.儿童所在的集体;

4.儿童本人;

5.书籍;

6.偶然出现的因素。

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由此看来,家庭教育一不可替代,二影响深远,对孩子的道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儿童道德发展的历程

儿童的道德形成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它在出生时萌芽,不断发展直至成年。这一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

道德形成的基础阶段:从出生到三岁

对道德发展而言至关重要的事情发生在人生的最初三年。这时孩子与照顾者建立了联系,学会走路与理解语言,产生独立意识并伴有反抗,不断尝试各种社会化和与他人的合作。这个阶段,孩子们可以进行很多的道德学习,他们能学会一些规则和限则。

道德推理阶段:从学龄前至成年阶段

阶段1:无原则的服从(幼儿园时期)――我应该按大人告诉我的去做避免麻烦。

阶段2:这对我有什么好处(小学低年级)――我应该为自己打算,要公平对待那些公平对待我的人,自私自利对我有什么好处。

阶段3:人际服从(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生)――我应该做一个好人,满足我所认识和关心我的人对我的期待。这样的话,别人才会认为我是好孩子(社会认同)。我也认为自己不错(自尊)。

阶段4:对系统负责(高中生)――我应该对自己所在的社会或价值系统负责,维护系统的动作。

阶段5:良知原则(刚刚成年)――我应该尽可能维护每个人的权利尊严,应该支持保护人权,应尊重所有人。

上面是根据儿童道德发展心理学对儿童道德的发展历程及特点进行简单描述。道德推理每一新阶段的形成,都带领人们向品德的全面发展前进一步。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人们无需根据孩子的实际年龄来确定他的道德阶段,因为孩子处于道德的成长过程中,其道德发展的表现是非常不稳定的,有时会表现出前一阶段或后一阶段的特征。

培养儿童道德观的方法

爱与尊重

教育孩子是一项极为复杂的事情,但若说简单就可以用一个字代替:“爱”。爱孩子是教育孩子的最基本方法的手段。那么怎样才算爱孩子?爱孩子的基础是与孩子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对孩子各方面的表现最真诚的关心,渴望了解孩子的一切变化;爱孩子的原则是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目前,爱孩子有几个误区――偏爱:只满足孩子的生活上的物质要求,而忽视孩子心理上的精神需求;单爱:只爱孩子,而孩子不知道爱父母或照顾者;溺爱:过分迁就孩子,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孩子的要求未必都是合理的,有的甚至是无理要求,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家长或照顾者一定不要满足,要敢于对孩子说“不”。告诉孩子哪些要求不能满足及不满足的理由,还要限制孩子的某些行为,并说明理由。

爱孩子的方式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方式应有相应的变化,孩子小时,要给生命之爱;孩子长大些,要给内心世界,情感之爱;孩子再大些,要给孩子独立之爱。

通过爱孩子来培养孩子关于爱的情感,具有爱心,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是道德教育的核心。但只爱孩子还不够,还应重视孩子,孩子是人,应把孩子作为一个人来看待。孩子有自己的权利,而不是成人的附属品和物。

教育孩子要尊重自己,尊重父母,尊重别人,尊重一切生命形式及它们的生活环境。

在尊重方面,中国的孩子是比较差的,有一项对中、美、日三国中小学生的调查研究,美国孩子第一位尊重的是球星,第二位是父母;日本孩子第一位尊重的是父亲;而中国孩子在他尊重的前十名中却找不到父母亲。中国的父母亲对孩子的爱与照顾并不少,可换回的是什么呢?这值得引起反思。

榜样与说服

儿童从道德认识转变成道德行为的最可靠的方法之一是用榜样来教育。即教育者要成为孩子的榜样和表率,要求孩子怎么做自己首先要做到。如:要求孩子要诚实,自己就不能说谎;教育孩子不要拿人家的东西,自己就不能拿人家或公家的东西。

儿童时期对语言缺少理解和接受,特别喜欢模仿,大人怎么做孩子就怎么学。所以,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教育者如果自身有很多缺点和毛病,那么再好的教育方法也没用。

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不仅需要教育者的行动,也需要教育者的语言,直接通过说服来教育孩子,直接告诉孩子你的想法。如果教育者对孩子不给予直接的道德指导,那就是不负责任。教育这一方面要教给孩子自己的道德观,同时还要告诉孩子自己并不完美,把自己的经验教训告诉孩子。

另一方面,当教育者说的话孩子不听时,千万不要气馁,尤其是在小孩子身上。“不听”有时是孩子显示其独立性的假姿态,其实他们在仔细地领会教育者所说的话。

道德辩论

道德辩论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学会思考。孩子做错了事,教育者不仅仅只是要求孩子停止错误的行为,还要反复问孩子:“如果有人那样对你,你的感觉会是怎样的。”这样就给孩子一个反思的机会,同时也把自己置于别人的位置上,进行换位思考。

帮助孩子学会思考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道德难题的辩论:比如:一个学生在空无一人的教室里捡到100元钱后,立刻把钱交给了学校,另一个学生捡到一个钱包,他打开钱包数了数钱包里共有1000元钱,数钱时老师正好在身边,这个同学也把钱交给了学校,这两个学生哪个学生的行为更值得表扬。

再比如:一个小女孩的同桌是一个非常捣乱的小男孩,经常把文具、书等放到小女孩的桌上,不管不顾。你要是小女孩的话,应该怎么办?

关于道德讨论方面的内容有很多,既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也可以是影视作品中描写的人和事。道德讨论时,教育者不应直接告诉孩子应采取什么态度和行为,而应让孩子思考并发表白己的看法。

劳动与负责

当今孩子的责任感甚差,我们时常听到某些家长这样责怪孩子:“都这么大了,什么活也不干,什么事也不管,只知吃好的,穿好的”。的确,该孩子自己干的活自己不干,该自己负责的事不负责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学习之后从不收拾学习用具,起床后不整理自己的被褥,该自己洗的袜子、衬衫却乱丢一气。在校轮到自己扫除、擦玻璃时却花钱雇值日生,更有甚者竟然花钱雇人写作业、答卷子……

忽视劳动教育,过多过细对孩子照顾的偏颇的家庭教养方式,使孩子以为家人生来是为他们服务的,他们接受关怀和照顾是天经地义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已成习惯。他们很少有回报他人的实践,所以也就很少有负责任的意识,或许他们觉得自己活着就是对父母的“恩典”。这样一个被娇惯的,自私索取,只图享受,不会劳动的人,将来对家庭对社会以至对自己能承担起多大的责任呢?

应该让孩子在劳动中学会负责

独立完成自我服务性劳动

指导督促孩子完成经常性的家务劳动

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公益劳动

奖励与惩罚

奖励是对人的某种行为给以肯定,使其行为得以继续发展;惩罚是对人的某种行为给予否定,使该行为受到抑制。二者是相对的教育方法。有些教育者多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错误和缺点上,认为教育就是纠正孩子不良行为,多采用惩罚。其实,教育中应更多用奖励,少用惩罚,有句话讲:“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那么如何动用奖励呢?

奖励勤奋 孩子行为的各方面都需要和可能受到奖励,尤其应该注意表扬孩子勤奋。孩子取得了什么成果,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了达到目的而付出的努力。可是许多教育者只是在孩子取得成绩时才进行表扬。如果孩子在做某一件事情时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即使失败了也要表扬,使孩子感受到努力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并使孩子形成这样一种观念,学习活动的结果很重要,勤奋努力的过程更重要。

奖励成就 在孩子的行为活动过程中,取得任何一个,甚至是最微不足道的成就,教育者都应及时地进行积极评价,以巩固比较完善的行为和一切良好行为的开端。

物质奖励 要与精神奖励结合,提高奖励的价值和作用奖励的形式很多,有物质奖励,如玩具、漫画书、食物、衣服等;有精神奖励,如亲吻、鼓掌、夸奖、称赞等。只有物质奖励不能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只有精神奖励,又不能满足孩子的生理需求。教育者只有真正地了解孩子当时最近切的需要,并在奖励时尽可能给予满足,这样才能激发孩子良好的行为动机,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奖励的价值和作用。

奖励要考虑儿童的个性奖励的方法、手段、强度对孩子来说是否合适、正确,这就要考虑到儿童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品质特征。有些孩子的特点是不果断和懦弱,不善于独立活动,把任何事情看得很复杂,做什么事情在刚开始就担心失败。对这样的孩子要事先夸奖;有些孩子的特点是有条理性但很刻板,对别人要求过高,不能原谅自己的错误,力图去完成任何工作,但由于不善于区分主次,虽然花了很大的力气,却常常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对这类孩子应该更多地夸奖,但是决不能夸奖他工作一开始就取得的成绩,比较好的方法是在整个工作过程中不断地给他们一些小的奖励;有些孩子很自信,他们常常不需要特别努力就能获得成功。对这类孩子的夸奖不能过分,否则就容易使孩子养成不能专心致志地持久工作的毛病。

某些心理学家认为,最正确的教育是没有惩罚的教育。可是,完全不采用惩罚手段似乎非常困难。应当指出一点,惩罚动用得越少,方式越意想不到,越个别化,则效果越好。

当孩子犯错误时,教育者不急于加以惩罚,而是努力加强孩子思想中积极的、进步的方面。使孩子体验到犯错误是一种痛苦的事情,自己下决心改正错误,并保证今后不再重犯,这种惩罚形式对较大的孩子,小学生、少年特别适宜。要想惩罚运用得当、正确合理、具有创造性,应注意:

惩罚的施行 必须及时它能使孩子把过错和愧疚联系起来,加深对过错的记忆和认识。如果在孩子忘记过错后再去惩罚他,就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最好不要当着客人的面惩罚孩子,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必须讲道理,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被惩罚告诉孩子犯了什么错误,错误的严重程度,有什么危害,惩罚的目的,同时指出他们应该怎样做等等。从而提高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

惩罚要考虑行为的动机比如:有的孩子是为帮助妈妈打扫房间,不小心打碎了花瓶;而有的孩子是跟父母生气,想报复父母,而有意打碎花瓶。对前者的惩罚要轻些,要把握好分寸,同时要保护孩子劳动的积极性,教育孩子懂得做事要小心谨慎,而对后者惩罚要重些。

篇12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被誉为 “教育思想的泰斗”。 在长达32年的教育生涯中,以帕夫雷什中学为基地,想学生之所想,思教师之所思,虑家长之所虑,寻育人之真谛,孜孜不倦的将教育事业当作毕生的追求。正如他在《我把心给了孩子们》中所述:“在一所农村学校,身不离校地工作三十二年,这对于我来讲是无与伦比的幸福……”。

一、用教育思想管理帕夫雷什中学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好的学校管理者,一定要有科学而明确的教育思想。校长不应该是“行政干部”,而应该成为教育思想家和教学论研究家,是全校教师的“教育科学和教育实践之间的中介人”。他认为,教育思想应该以“如何促进人的发展”为核心,任何教育思想都应该来源于实践,在充分吸收的基础上再次加工创造,以“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或教育信念”。好的教育思想是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一个优秀的学校领导必须是先进教育思想的创造者和教学工作的榜样。他在学校管理上坚持民主的原则,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将在教学和教务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汇集到一起,召集全校工作者共同讨论,将结果凝练成学校的意志,再推广到每一个学校工作者身上,成为他们身体力行的向导和学校认同感的一部分。恰如他所倡导的那样, “领导普通学校的艺术就在于:用统一的教育信念把低、中、高年级的教师团结在一起,使他们共同关心学生的学习,使每个教师的个人创造像一条条永不枯竭的溪流,汇集成集体技巧、集体经验的巨流。”

二、用全面和谐教育发展理论促进学生成长

全面和谐教育发展理论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的核心与基础。该理论指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是把高尚的思想信念、丰富的精神生活、纯洁的道德修养、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全的体格和为社会需求及社会劳动融为一体的人。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使个性教育融会贯通,和谐共振。在五育上,他积极为学生创造有利于身心发展的教育环境,借助自然景观,训练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满足学生精神生活需求,他建立了众多课外活动小组,每个活动小组包含着不同的教育内容,每个学生都可以经历不同的生活体验。在活动中着重引导学生突出三项爱好:最喜爱的学科、最喜爱的课外读物、最喜爱的劳动项目。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差生问题时指出,“要特别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应当让一个不幸的、被大自然或不良环境造成艰难境遇的孩子知道他是一个能力低、智力差的人”。因此,他要求教师要积极主动的帮助差生树立自信心,通过科技晚会、小组竞赛、劳动创造、智力游戏、模型研制等课外活动培养差生的构思能力,通过阅读、写作、思考来拓宽差生的知识面,通过分组施教和个别施教来为差生查漏补缺。

三、用师本主义理念激发教师工作热情

苏霍姆林斯基大力提倡师本主义理念,即通过对教师人性化的关怀和培育,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教师的工作能力,从而达到以师治校的目的。在具体环节上,苏霍姆林斯基首先要求教师必须积累渊博的知识。他认为,“真正的教师必须是读书爱好者”,书本的厚度决定知识的高度,千方百计的为教师创造自由学习时间。为缓解教师的压力,学校还通过组织观看电影、举办音乐会等方式来缓解教师的压力。他坚持认为:教师要精力充沛地工作,就需要休息:要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要有白由支配的时间,供教师读书和研究。教师的自由支配时间是根,它滋养着教育艺术的枝和叶。为培养教师善于思考、勤于钻研的兴趣,他把自己变成一位探索者和研究者,将教育工作这块宝石打磨光滑的一面展示给教师,让他们为里面包含的精华感到震惊和欢喜,以此调动教师结合事实、发现教育问题、研究教育现象的积极性。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师的爱,正如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但关心教师的成长,更关心教师的利益与幸福。在涉及到教师的切身利益问题上,苏霍姆林斯基始终将教师利益放在第一位,想尽一切办法保证教师的工作量。对于出现教学事故的青年教师,他总是在私下里以亲切的语气、推心置腹的方式找出问题之所在,帮助教师及时纠正错误,弥补过失。

四、借鉴与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虽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但却给我们提供了办好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工作思路。目前我国正处于教育改革与转型期,吸取与借鉴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对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大有裨益。

首先,充分发扬民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著名教师赵谦祥先生对大写的“人”字做了这样的诠释:一撇一捺互支撑,一灵一肉相两成,一情一理为双翼,一言一行赖悟功。现代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培养一个大写的人。事实上,在我国的中小学,思想管理不但普遍落后于行政管理,而且被扭曲发展到极致。在某些地方中学,由于缺少科学的思想引导和教师的参与,学校的管理完全靠领导的行政命令或一时的想法,例如,某地方中学领导在考察了沿海一所省师范中学后,决定学习此中学的做法,每节自习课都要求在黑板上写到:闭嘴、坐下、学习。除此之外,指派 “学生巡视员”到各个班级观察学生在做什么。这样,学生的学习完全处于一种压抑和被监视状态,极易产生各种逆反心理。因此,将以人为本的民主管理理念内化于宽松、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中,是当今基础教育改革应面对的首要任务。

其次,关注差生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近5年,全国高考弃考率约为10%,按此比例计算,2014年高考弃考人数约百万,其中相当部分高中生是由于成绩差而放弃高考,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部分老师长期关注优等生,忽视差生所致。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教师不爱学生,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关心,他们的心灵就会受到伤害,好好学习的愿望就会熄灭。《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章第八条第四款规定:教师有“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义务。研究认为,部分教师违背职业操守、有法不依的做法与当前不科学的教师评价制度密不可分。因此,要改变目前差异化教学方式,必须取消高考教师奖惩制度,建立由学校、学生、家长、社会多方参的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引导教师主动关心差生,帮助他们查漏补缺,找到适合的学习策略,在公平和谐的环境下发挥特长,尽早成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成绩差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予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

最后,育师优师并举,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进入21世纪,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育质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焦点。观察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现状,不难发现,城乡、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农村教师任务重、编制紧,年龄高、待遇差、流失严重。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考证发现,在希腊文中,“学校”一词的意思就是“闲暇”,在他们看来,只有在闲暇的时候,一个文明人才会花时间去思考和学习。纵观我国中小学教师,被众多的检查、考核、评比所困扰,自由发展的空间被剥夺,没有精力思考与学生有关的事情。绩效工资到了,却“割了自己的肉、涨了领导的口袋”,与公务员相比,教师的社会地位更无法望其项背。由此可见,我国对教师的关怀与培育还远远不够,“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的现状亟待改变。

参考文献:

[1]蔡汀,王义高,祖晶.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三卷)[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

[2][乌] B.A.苏霍姆林斯基.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第4卷[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95.

[3]韩素梅.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观和“后进生”的转化[J]. 科技资讯,2007(2):92.

[4]СухомлинкийВ.А.Антологиягуманнойпедагогики -M, 1995: 465 - 467.

[5]《湖南教育》编辑部.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概述[M].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23.

篇13

一、太仓旅游业发展的前景

中国的旅游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外开放,之后高速成长,现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特别是2003年,总理强调要“把旅游业培养成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近年来,中国正一步一步地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迈进。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入镜旅游、出境旅游、国内旅游”持续增长,三大市场快速发展。在全国旅游业发展前景一片大好的大背景下,太仓旅游业的发展也有目共睹。据太仓统计局的资料显示:?2005年,太仓共接待海内外游客98.48万人次,同比增长5%;其中景点接待16万人次,同比增长11%;客房出租率达64.2%;星级饭店营业收入9833万元,增长10.8%;旅行社组团出游人数32110人次,增长16%;全年实现旅游收入9.22亿元,增长18%。2006年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17.77万人次,同比增长19%;其中景点接待24.66万人次,同比增长35%;星级饭店经营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10%;客房年平均出租率达60%;旅行社组团出游人数38812人次,同比增长21%;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达12.26亿元,同比增长20%。2007年太仓市接待海内外游客178.04万人次,同比增长14%;实现旅游总收入达21.53亿元,同比增长14%。2008年全年旅游总收入26.17亿元,同比增长16.6%,旅游外汇收入955.12万美元;旅游接待海内外游客207.4万人,同比增长18.2%,其中接待国内游客206.12万人次,同比增长18.1%,接待境外游客1.32万人次,同比增长38.1%;客房平均入住率为50.9%,星级饭店营业收入1.51亿元,同比增长26.9%。2009年,全市完成旅游项目建设投入共计8.19亿元,旅游接待总人数232.8万人次,增长15.3%,实现旅游总收入28.7亿元,增长10.8%。

以上统计数据表明,太仓的旅游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发展的黄金期,在这一时期,旅游业既充满了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很多挑战和困难。从旅游人才资源方面来说,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不能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旅游业就业门槛较低,人才缺乏,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这都将成为制约太仓旅游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

二、太仓旅游业人才资源现状分析

1.结构供需失衡,旅游人才缺口大。旅游业中虽然各个细分行业由于经营模式的不同,在人力资源战略上有所差异,但整体来说产业存在着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人员流动率高,人才需求量大的特点。

在旅行社领域中,导游类人才应当算是知识性人才,是旅游行业的门面和核心人员,如此重要的位置从需求和供给上来看,却非常尴尬。从目前需求看,太仓急需的导游人才是出国领队、专业素质过硬的中初级导游员,而目前的供给状况是,旅游本科院校越是优秀的学生,毕业后到旅行社做导游工作的可能性越小。每年获得导游证的人不少,但质量和人才结构不能满足旅行社的需求。

在酒店服务业中,到2009年底,太仓的星级饭店已达13家,其中5星级宾馆2家(花园酒店,锦江国际大酒店,),另外,即将开业的宝龙喜来登大酒店也准备上5星,4星级3家(陆渡宾馆、世代大酒店、娄东宾馆),3星级6家(太阳城、青草湖、桃园度假村等),2星级2家,床位数达到近三千张,按照星级酒店床位员工比约为1:1.5,员工编制总数约为四千五百人,领班、主管级的基层管理人员约为员工总数的11%,编制数约为500人。

由于总量供给不足和结构性矛盾突出,高星级酒店普遍存在人员短缺和员工流失率过高的情况。2009年太仓全市星级酒店约有35%的基层岗位空缺,员工流失率高达28%。省内虽然有十几所开设旅游专业的大学,但不愿意在旅游系统就业的现象呈上升趋势,而愿意来太仓酒店工作的毕业生就更少,就是有来的,也往往由于培养定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与酒店实际要求脱节较大,亦或由于毕业生不愿从基层做起,没有艰苦创业的思想准备,他们往往难以长效就业,有效发展,很快从本专业流失,不能形成有效的人才供给。

2.行业人力资源水平偏低。据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对全国导游人员、旅行社经理人员人力资源状况的调查,我国导游人员、旅行社经理人员学历普遍低。总体上,在导游队伍中,高中(中专)学历占41.7%,大专以上学历只有48.3%;旅行社经理队伍中,大专以下学历者超过73.1%,本科以上只占26.9%。从导游等级结构来看,低等级导游(具备资格和初级)导游人员占导游队伍的绝大多数。太仓也不例外。

据调查,很多酒店、旅行社和企业,对高职校学生非常欢迎,他们认为高职校学生理论知识虽然没有本科生扎实,但动手能力普遍较强,自我定位比本科生低,而且,高职校学生往往已被灌输了许多关于这个行业的现状的东西,有了较充分的准备,很容易在实习和工作中进入角色,属于比较务实的一类,可以弥补酒店、旅行社和企业基层需要高素质员工的缺口。目前,太仓有13家星级酒店,但是,大部分酒店的服务员主要以旅游中专生和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高中生为主,普遍存在综合素质不全面,外语水平较差,酒店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因此加大我院旅游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力度,其定位是符合太仓及周边地区社会需求的。

三、如何构建我院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所谓人才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内容、培养方案及教学过程等诸要素的组合。因此,旅游英语专业人才模式的构建,就是根据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经济建设中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对以上诸因素进行优化组合设计,制定正确的发展目标及旅游业发展所需的人才培养模式。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高技术应用型人才

目前理论界的研究表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类型及社会经济发展依靠四种人才: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需求体系呈“金字塔”型。学术型、工程型人才主要在研究生院、本科院校培养。因此,高职旅游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在旅游业的技术应用型、复合管理型人才上,以培养导游业、酒店业等企业的中层、及中层以上的管理人才为主。因此,高职旅游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人才类型的技术性;知识能力的职业性;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等。当前很多的旅行社、宾馆企业迫切需要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熟悉旅游行业有关方针、政策、具备较好的旅游、酒店管理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

2.专业设置要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理念

旅游英语专业的设置必须紧密结合市场,贴近市场。因为学生所学的专业方向是否适合当前社会的需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学专业方向及其课程的安排是否合理,是否拥有当前旅行社、旅游饭店所需的知识结构。太仓已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直接的贸易关系,跨国公司来太投资日益增多,世界排名前500位的跨国公司已有多家来太落户。此外入境旅游、出境旅游考察人数持续增长。因此,具有较强的英语表达能力,熟悉旅游知识及导游业务的管理人员、导游人员,市场需求潜力很大。

3.课程设置要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力求做到既重视理论又重视实践

为适应旅游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从事旅游行业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毕业生既应掌握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与相应的专业技术理论,又必须具有很强的应用能力和现场管理、导游等技能,就业后能很快上岗并能很快进入角色,适应岗位要求。因此,要加强实践教学的建设和改革。一是课程设置要以人为本,承认人的个体差异,尊重差异,发展个性。课程模式的目标去向是“人格本位”,即在能力本位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职业心理和职业素质以及积极向上的精神和自主创业的意识。二是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打破旧的传统学科体系的框架,以市场需求为主线,以技能形成为根本,将整个教学内容模块化。高职旅游英语专业课程可分为四大模块:即英语课程模块、旅游专业课程模块、实践课程模块、素质教育模块。三是专业课程要强化从业能力,大力倡导以工作过程分析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改革,酒店方向开设前厅管理与服务、客房管理与服务、餐厅管理与服务等三门核心能力课程,以培养酒店基层管理者的应接、培训、物料管理、质检、前厅服务、餐厅服务等7项能力课程体系;导游方向开设导游实务、旅游学概论、旅行社经营管理等三门核心能力课程,以培养学生从事导游、旅行社管理与服务等6项能力的课程体系,使学生逐渐掌握适应岗位要求的职业技能,具备本专业所要求的综合实践能力。

4.培养途径要实行产、学结合,工学交替

针对旅游英语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其人才培养最有效的途径只能是产学结合。因此除了加强实训室,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外,还应根据社会岗位人才素质、知识、能力的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1)既抓英语教学又抓专业实践。旅游英语专业的特色应是“英语+专业+职业技能+个性特长”。高职旅游英语人才培养,要加强英语教学,特别是注重口语教学和对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旅游英语教学实践中,要建立“导游模拟翻译活动现场”,在教师的指导下,到模拟现场进行较为逼真的口译和导游专业训练。专业教学要强调实践教学环节,建立模拟客房、模拟餐厅、模拟酒吧、模拟导游厅等实训基地,对学生进行实用性专业技能训练。(2)开展“订单培养”。所谓“订单培养”就是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学校对学生进行英语基础课、专业理论课的教学,专业实践课主要由旅游企业派出具有实践经验的技术员授课,学校负责把经过专业学习、培养的合格人才按照企业的要求,按时送到企业。(3)尝试“工学交替”。“工学交替”就是学生在学校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后,从第二学年起就到相关的旅游企业顶岗实习,第三年又返回学校继续学习,毕业后再去就业。工学结合体现了新时期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4)加强就业服务指导。高职旅游专业的学生,很多是抱着对旅游的热爱,抱着旅游就是享受生活的概念选择这个专业的,如果没有进行就业上岗的心理承受教育,往往会将自己的位置摆得很高,觉得自己应该是旅游企业未来的高级白领,是未来的高级管理人才。而实际上从事旅游服务的人员是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自己从事的是一种旅游职业而非旅游本身,要具有很强的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而且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渐普及,人才供应市场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旅游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相应有了结构性的变化,在整体学历水平上升的将来,即使是最基层的工作人员也会相应有更高的学历要求。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安排就业指导课程和就业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客观评价自己,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就业观,让学生懂得“服务也是一种职业”。

5.逐步构建“双语双师型”教师队伍

旅游英语专业课程的教师选择有两种情况,一是由旅游专业的教师任教,二是由英语专业的教师任教。由于旅游英语专业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培养“双语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复合教学能力,是培养合格旅游英语专业人才的根本保证。“双语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有两个途径:一是把现有的英语教师送到相关的职业院校或相关的企业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并取得相关的证书;或安排理论型的旅游专业教师,定期参加口语培训,不断提高英语水平,并有计划地选派到旅游企业去挂职或参与他们的管理和决策,并使教师开阔视野,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深化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具有活力和实用性。二是从社会或旅游企业招聘专业技能型人才,充实实训教师队伍,同时,还可请企业业务部门的管理者担任兼职教师,为学生讲授专业课程。这些兼职教师可以把行业中的新发展、新动态、新问题带进课堂,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和技能教育培训。

四、结语

随着太仓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酒店、旅行社、社会餐饮等行业的经营也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我们高职旅游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也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太仓唯一的高职院,我们要准确定位学生的培养目标,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设置专业,课程模式做到既重理论又重实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学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切实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适应太仓市场需求的旅游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魏小安.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十大趋势[J].湖南社会科学,2003,(6):91-96.

[2]邹照兰.试论高职经贸英语人才的培养[J].湖南社会科学,2003,(6):156-15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