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3 15:36:4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交通安全消防知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1 内河交通运输的地位与作用及其监管的需要
内河运输的地位与作用。就水上交通运输而言,内河运输占有重要地位重要。据统计数字表明,全社会年完成水路货运量21.96亿吨,在全社会水路货运中,内河运输完成货运量10.57亿吨,占全社会水路货运量的48.1%;沿海运输完成货运量6.54亿吨,占29.8%;远洋运输完成货运量4.85亿吨,占22.1%。从统计数字可以看出,内河运输占我国水路运输的主流,沿海运输次之,远洋运输则处于最后一位。但水上运输法制研究却相对薄弱。构建内河水上交通监管体系,加强内河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研究,促进内河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势在必行。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已经进行“后汽车时代”,即游艇时代,这方面的法律规范需要完善,如游艇上的电话、电源、网络,甚至排泄物排放问题的解决,需要国家的加强立法管理。
2加强内河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的措施
2.1行使行业管理职责。①舶修造、检验关,船检机构要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船舶、不按规定报审、报检或改建的船舶,一律不予检验发证;船舶管理部门要坚决查处、取缔非法造船行为;港航部门重点做好港口码头安全管理和营运船舶的审批工作,保证助航设施随时处于良好状态,创造安全航行条件。②构要积极帮助水运企业(个人)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严格按照《船舶安全检查规则》规定开展船舶安检工作,严格履行海事检查职责,对船舶技术状况不符合航行安全要求,船舶、船员证书“名不副实”的船舶,一律不予签证放行,对屡次发生事故或重大险情的水运企业(个人)实施国内水路运输经营资质预警,建立“重点跟踪船舶名单”制度,落实整改措施。③业船舶的安全监督管理。渔港监督部门要加强渔船建造审批、检验和管理。强化现场监督执法,禁止在内河主航道捕鱼作业,禁止渔船非法载客载货。海事及航道部门每年定期要联合渔政部门开展渔网碍航清障工作,保持航道安全畅通。④上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公安消防机构、海事机构要督促水运经营者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配备好船舶消防器材,编制和演练消防应急预案,组织开展水上消防安全检查,督促整改消防隐患,依法查处消防违法行为。
2.2强化现场监管,开展对船舶超载专项治理和客渡船专项整顿活动,维护航行秩序和安全。要以“四客一危”、支流、封闭水域的客渡船、挂浆机船及采砂船为重点,加强日常巡航检查,重大节假日和重点时段,海事执法人员深入渡口、码头、港口进行现场“傍站式”监管,加大船舶安全检查力度,重点船舶逐船检查。加大海巡艇巡查力度,严厉打击船舶超载运输、强化超载源头管理,对超载船舶卸载和处罚,建立超载举报奖励制度。规范客渡船管理,完善渡口渡船地理信息系统;督促乡镇政府落实乡镇船舶安全管理责任制,加强对辖区所属农自船、渔业船的安全宣传,严禁载客航行,落实非客船安全管理责任主体。
2.3建立和完善事故或险情应急处置预案,提高搜救应急能力。海事机构要建立完善事故或险情应急指挥体系和救援体系,政府部门对水上交通事故的救援工作,要建立应急指挥机构,编制救援预案,配置救援装备和人员。海事机构要切实加强海事搜救主导力量建设,建立“12395”海事搜救应急值班电话,有针对性开展各种事故救援演练,提高救援实战能力,配备信息化程度高的海巡艇、车和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设备等,扩大海事搜救覆盖范围,落实各类应急防范预案,提升安全预控能力,尽最大程度满足海事搜救工作需要。
2.4强做好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内河水系水上交通安全虽然有了好转,但形势仍十分严峻。表现在: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水上救援力量还不能适应事故的处置要求,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及协调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客、货水运企业名义上为公司化形式经营,但实际上是私有财产的变相融入,公司的安全管理流于形式,没有约束力,特别是从事承包和个体经营运输的生产者安全意识不强,重效益,轻安全,导致管理职责不清,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投入不足。海事机构要发挥监管职能作用,确保辖区水上安全形势稳定。
2.5建立乡镇船舶水上安全管理责任制。建立起以县、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乡(镇)客渡船舶所有人或经营人四级安全管理责任制,以交通主管部门和有关行业管理部门为重点,海事机构执法监督为保障,行业管理部门和监管机构等单位相互协调、配合,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全面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2.6加大监管设备投入,提升信息化监管水平。推进“业务应用平台、海事监管平台、网上办公平台,对外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水上安全监管信息化水平,海事机构要建立和完善重点渡口、码头水上电子监控建设,实行全天候监控和录像,加快渡口、码头、航道电子图建设,建立船舶动态管理2.0系统,强化对船舶的动态监管和电子签证,实施好船舶水上GPS定位和远程监控。
2.7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地方性法规及水上交通安全文化建设和宣传工作,制定好地方性乡(镇)客渡船舶交通安全管理办法、客渡运海事监管办法以及水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尽快实现船舶标准化、船员规范化和法制化管理。大力宣传地方性水上交通法规、实施办法和措施,增强安全生产法制观念。积极开展水上安全知识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广泛开展水上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开展好分管乡镇长、乡管员、水运公司安全员、渡工培训,印放《水上交通安全宣传手册》,设立水上交通安全咨询台。开展水上交通安全调查研究,推广安全管理经验,不断提升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水平。
2.8加强督查,确保措施落实到位,及时消除事故隐患。适时开展水上交通安全后评估工作,督促整改水上交通安全隐患,对工作不落实的,进行通报。对造成等级以上的水上交通事故或重大险情的,不仅要查明事故的直接原因,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而且要会同有关管理部门查明事故的管理原因,追究失职、渎职人员的行政责任和违纪责任。
3 结束语
目前内河水系水上交通事故呈以下特点:碰撞、浪损事故比例呈上升趋势;乡镇客(渡)船舶及农自船、渔船非法载客事故突出;尤其是挂浆机船舶恶性事故频率更高。从目前分析来看,内河水系船舶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船舶技术状况差、超载运输,碰撞、浪损事故时有发生;船员责任心不强,没有很好的履行了望和驾驶职责;船舶、船员安全管理体系没有落实到实处,内部管理混乱;水运经营者存在重效益、轻安全的思想,对船舶维修不足,造成船舶技术状况下降,特别是从事水上内河运输的船舶。因此必须加强内河水上交通安全监管。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2002,8,1.
前言
城市轨道交通始于1863年伦敦地铁建成通车,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技术有了非常大的进步,例如:机车车辆、自动控制等技术突飞猛进[1]。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交通的一个部分,它的运输量大,运行速度快,运行比较准点,能源消耗较少,污染较少,乘坐舒适方便,被人们称为绿色交通,能较好缓解交通压力[2],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忙碌,并且运行效率最高的城市交通工具。在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过程中,也经常遭受到火灾侵袭,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近些年来,世界各大城市轨道交通发生火灾的频率较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加强城市轨道交通消防安全管理,被提高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1轨道交通火灾重点原因分析
对轨道交通火灾原因进行分析,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分析找出轨道交通火灾的原因,有助于更好地科学施工和管理,促进相关设计和施工规范,更好地有的放矢地开展安全预防工作。轨道交通火灾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电气故障或者人为因素所导致。例如电气设备故障,工作人员违章操作,用电不慎引发车站可燃物燃烧等。电气火灾有三个最基本的特征:首先,它的隐蔽性比较强。一般来说,漏电或者短路,都是在电气设备穿线管内部,起火部位不容易看得见。传统的感应探测器对于电器火灾很难实现早期报警,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在火灾已经发展成大火之后,才会被发现、报警,但是此时往往火势已经非常大,错过了最佳的扑救时机[3];第二个特性是燃烧快,电线火焰都是沿着电线燃烧,速度非常快,处在短路或者过载状态的电线温度比较高,促进了燃烧快速进行;最后是扑救难,电线或者电气设备着火一般看不到起火点,也不能够用水进行扑救。因此,轨道交通电力系统,应该合理利用电气结构设计、电气布线来预防火灾发生;使用新技术,使早期电气火灾能更好地被发现,降低火灾发生概率,减少火灾危险性。
2轨道交通火灾特征
轨道交通大部分建筑是在地下通过挖掘的方式来获得建筑空间和生存空间,建筑外部会被厚实的岩土等介质包围。对于地面的建筑来说,它是有门和窗的,墙体和大气是进行相连的,光热比较容易进行交换[4],但是地下建筑和外部的联系空洞较少,整体面积小,散热特别慢,能见度也比较低;此外,轨道交通工程空间连续性比较长,出入口很少,一旦发生火灾,出入口要具备排烟扇和人员疏导等功能,同时还是消防员扑救的通道。
2.1排烟困难,高温高热、散热慢
轨道交通地下建筑一般由厚钢筋混凝土堆砌而成,周围有岩土包围,因此,排烟比较困难,很多时候,人员出入口就是喷烟口,烟雾聚集在通道中,导致人们难以脱开烟流所造成的危害。烟雾也使空间可见度不断下降,容易导致人们形成心理恐慌,增加了疏散难度。根据以往案例,轨道交通火灾事故中,大部分人员伤亡都是由于缺氧、窒息、中毒昏倒而死亡[5]。轨道交通地下建筑封闭空间有大量的可燃物燃烧,使得室内温度大幅升高,释放出大量能量,热量不容易散失,温度甚至可以达到800℃以上,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
2.2安全疏散困难、扑救困难
轨道交通建筑大多处于地下,可燃物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烟气和有毒气体,人们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浓烟也遮挡视线,向外逃跑困难,容易中毒窒息,危害极大;高温、浓烟和毒气会让消防人员没有办法接近火场,扑救困难。
3轨道交通消防安全管理要点
1)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制。根据相关研究,火灾事故发生原因,大多是消防安全管理不善所致。当前,我国轨道交通消防普遍存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合理,岗位职责不清晰的现象。例如轨道交通的管理人员对于火灾事故发生时自身职责不熟悉,应急处理措施掌握不全面,缺乏火灾事故处理能力。对于城市轨道交通交通消防的安全管理工作来说,应该建立一个安全监督的责任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各级领导和各个岗位员工的消防安全职责进行明确的规定,确保每一个消防安全要求的工作到实处,真正发挥作用,保障人们的出行安全。同时要对安全操作规程和用火制度进行严格的规定,对于电焊施工等操作,要加强现场的审批和监督,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对于每一个责任人要进行监督责任制的开展,同时把这些制度融入其中,确保各项工作都处于安全的管理当中。2)制定消防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并加强演练,建立专职及义务灭火救援队伍。城市轨道交通单位,应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轨道交通实际,向相关部门申请成立专职轨道交通消防队伍,内部消防安全管理部门与专职消防队伍加强联系沟通协调,接受消防指导。在单位内部,特别是消防重点部门、地点,要建立义务消防救援队伍,做到第一时间进行灭火和应急救援响应;单位内部应建立健全消防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加强演练,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有序地组织灭火,并迅速疏散乘客。3)加强轨道交通消防硬件系统、设施建设,配备完善抢险救援工具;使用新技术新方法,实现超早期探测火灾及时发现和消灭火灾隐患。改进和完善现有的地下铁道设计的规范,对于轨道交通的排烟系统安全疏散系统及消防无线通信系统要进行合理地配置,配备完善抢险救援工具;确保消防员专用通道畅通,便于进一步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定和安排[6]。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消防硬件系统主要由自动报警、水消防和化学灭火三个系统组成。轨道交通消防方面的硬件问题主要是轨道交通在进行建造的时候,防火分区的划分和消防设施的设置存在着先天性的不足。例如韩国大邱轨道交通,市中心车站在发生火灾之后,没有合理的消防供电,使得主电源断电之后,车厢门没有办法打开,最终会使得车内人员没有办法进行逃生,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惨剧[7]。当今轨道交通电气化程度较高,如何更好、科学合理地开展消防配电系统设计和管理工作,使用新技术新方法,实现超早期探测火灾及时发现和消灭火灾隐患,对于整体轨道交通消防安全有着关键性的作用。4)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及乘客消防知识和意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通过公益广告、广播、闭路电视和疏散指示牌等向乘客宣传轨道交通防火、灭火和安全疏散方法;重大节日和活动期间应开展有针对性的消防宣传、教育活动;新员工上岗前应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每半年至少应组织一次全员培训;将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纳入轨道交通运营单位职业教学课程等措施,提高员工及乘客消防知识和意识。
4结语
综上所述,轨道交通安全管理部门应充分分析火灾发生的原因、特征,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制;制定消防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及加强演练,建立健全专职及义务灭火救援队伍;加强硬件系统、设施建设,使用新技术新方法,实现超早期探测火灾及火灾隐患;配备完善抢险救援工具;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及乘客消防知识和意识。轨道交通在城市的交通出行当中充当着日益重要的责任,本文笔者结合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实际,对城市轨道交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简要论述,期望为城市轨道交通消防安全管理提供探索,更好地推动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安全管理发展。
参考文献:
[1]于铁军.浅析城市轨道交通消防安全管理[J].工程技术,2017,19(1):111.[2]陈武宁.城市轨道交通消防安全管理初探[J].工程技术,2005,7(5):8-11.
[3]邱国涛.浅析重庆市轨道交通交通消防安全问题及对策[J].工程技术,2015,17(10):83-86.
[4]林航行.独立学院消防安全管理体系浅谈[J].中国文房四宝,2013,25(6):33-34.
[5]张程.浅谈轨道交通车站消防安全管理[J].中国科技博览,2015,16(2):122.
为了提高对消防安全的重视,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发生,潘教师给我们看了一段关于火灾知识的视屏,在短片中,经过生动的火灾实列,向我们展示火灾的无情,经过对火灾基本常识的讲解,懂得灭火的基本常识,进而能掌握火灾中逃生的知识。
如果发生火灾,要努力使自我坚持镇静,以迅速作出确定。如果火势控制不了,在安全地带的人员要通知工作人员赶快撤离,这时生命第一,钱财是身外之物,
逃生时应把毛巾用水打湿,多叠几层,蒙住鼻子,匍匐前进,避免吸入有毒气体。在火灾演习中,大于18岁的学生要学会如何使用灭火器,如何戴安全装置。在火灾发生时,学校中的人员分别分成两大队,一队是在火灾发生点外的人员,另一队是已在火灾发生点的人员,每个人要做好自我的工作,有的是灭火工作,使有灭火器和灭火栓。有的是指引疏散工作,需要指引正在房里的人员到达安全地带
在平时,我们要做好预防工作。宣传火灾知识,让我们的生活盖上一层坚硬的保护墙!
关于2020大学消防公开课网络直播观后感精选
刚开学了,班主任教师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就是让我们观看公共安全教育课的节目。一开始,我还没有当成一回事呢,感觉那些事情离我们很遥远。
节目开始了,我被吸引住了,越看越觉得害怕,原先这些危险就在我们身边。发生火灾了,要用湿毛巾捂住鼻子,逃到靠近马路的房间,便于呼救;还要把房门紧闭,这样浓烟就跑不到房间里了。遇到大卡车,要躲避的远远的,因为它有个盲区,司机根本就看不到站在那里的人。平时在家里,有人来按门铃,必须要问清楚,千万不能给陌生人开门。
随着节目的深入,我也认识到了过马路的重要性,“宁等三分,不抢一秒”,必须要走人行横道。经过这次安全教育,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提高应变本事,珍爱生命。
关于2020大学消防公开课网络直播观后感精选
《消防安全第一课》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火灾案例,以纪实的风格,直观形象地宣传了火灾的危害及怎样预防火灾,遇到火险时如何灭火,人身安全及自救逃生等基本消防知识。经过观看影片,不仅仅使全体教职工在安全消防意识上受到了启迪,同时也提高了对火灾等紧急突发灾害的自救逃生技能和及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本事,增强教职工的自我保护的本事。
影片中的一场场火灾,烧毁了家园,烧掉了财物,令人陷入了绝望的深渊,迫向死的边沿,甚至吞噬了生命。大火过后,留下了满目疮痍。这种惨痛的教训告诉人们,如此无情的残酷的火灾为什么会发生?由于人们缺乏消防知识,消防知识淡薄,消防设备残旧不完善等等造成了一幕幕人间惨剧,所以我们要时刻把安全放在首位,约束自身行为,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观看结束后,学校强调:各科室,各科组要以确保学校安全为目的,强化安全管理,明确职责,制定并落实相应措施。创立安全的、礼貌的、健康的育人环境,每一位教职工任重道远。
我作为一个任课教师,处处以身作则,时刻提醒自我用电用气等安全,平时离开时关好电源。同时把防火安全意识灌输到每位学生当中,教育学生不要私拉乱接电线和偷偷使用大功率电器等等,教育学生不要麻痹大意,要时刻坚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火灾隐患的危害性,增强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学校是人员密集区,做好学校的消防安全工作,我刻不容缓。
关于2020大学消防公开课网络直播观后感精选
今日,教师让我们看了消防安全的视频,讲的是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去一个地方。小朋友听消防叔叔说:“如果找了,要用手捂住鼻子找到安全出口逃生,不能跳楼……”消防员说完,小朋友就去吃冰淇淋。
冰淇淋还没吃完从厨房里跑出一个厨师,大叫道:“厨房着火啦!”大家以比飞机还快的速度跑出来,可是门被人群堵住了,大家便不能逃生了,怎样办呢?这是一个小精灵心生一计,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大家快把窗帘系在一齐当绳子。”小朋友让妹妹先下去,可妹妹不敢,一向念叨着:“我不敢!我不敢!”哥哥着急地说:“再不下去,我们就变成烤羊肉啦!”最终,妹妹还是勇敢地下去了,哥哥也跟着下去了。
我看了这个视频呢明白了:遇到火灾不能跳楼逃生,要冷静,先要用正确的方法自救,还要听消防员的!
关于2020大学消防公开课网络直播观后感精选
(一)切实加强学校建设安全防范工作
1、班主任要有计划地定期检查本班所有教室及学生用厕所,发现隐患要及时向学校领导回报。
(二)切实加强交通安全防范和教育工作
2、班主任要妥当安排好学生上学上班及放学下课时间的学生进出活动,防止挤压、挤伤事故的发生。
3、班主任要与学生家长密切配合,做好学生上学、放学路上的安全工作。
4、班主任要加强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开展交通安全知识学习活动。
(三)切实消防安全工作
5、班主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定期进行检查,消除各种火险隐患,做到“日日防火,夜夜平安”。
6、班主任要及时消除责任区内人为因素引起的火灾,加强管理,一旦发生火灾,要迅速报警,并立即组织师生扑救,及时向向校长报告。
7、班主任要加强安全消防知识的学习教育活动,教育学生掌握自救与逃生知识。
(四)高度重视校外集体活动和校内教育教学活动的安全教育和预防工作。
8、加强教学环节的安全管理。
(五)认真解决好一般安全事故。
9、加强意外伤害事故、自然灾害的应急自救和救护工作。
10、加强对学生防盗防骗知识的教育,切实做好学校安全保卫工作。
11、重视汛期安全工作,严防汛期发生学生溺水伤亡事故。
12、认真做好寒暑假期间安全教育工作,认真落实《山东省中小学安全工作暂行规定》。
二、主要措施
13、配合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安全工作常抓不懈,确保学生安全不出问题。
14、班主任对本班学生负直接责任。
15、实行事故追究制度。
16、各班主任要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切实抓好各项责任目标的落实,为创建平安校园而努力工作。
小学生安全消防防火类1、基本要求:小学生不得玩火。
一是不得带火柴或打火机等火种;二是不得随意点火,禁止在易燃易爆物品处用火;三是不得在公共场所燃放鞭炮,更不允许将点燃的鞭炮乱扔。在火灾现场,小学生和未成年人要坚持先逃生的原则。
2、火灾的处理办法:家中起火,不要慌张,应根据火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如果炒菜时油锅起火,迅速将锅盖紧紧盖上,使锅里的油火因缺氧而熄灭,不可用水扑救。房间内起火时,不能轻易打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形成大面积火灾。纸张、木头或布起火时,可用水来扑救,而电器、汽油、酒精、食用油着火时,则用土、沙泥、干粉灭火器等灭火。若火势已大,必须立即报火警。被火围困时,应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脱离险境。如俯下身体,用湿布捂鼻。
3、发生火灾应如何报警?如果发现火灾发生,最重要的是报警,这样才能及时扑救,控制火势,减轻火灾造成损失。
火警电话的号码是119。这个号码应当牢记,在全国任何地区,向公安消防部门报告火警的电话号码都是一样的。格根据这个号码,每年的11月9日,被确定为消防安全日。不能随意拨打火警电话,假报火警是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在没有电话的情况下,应大声呼喊或采取其他方法引起邻居、行人注意,协助灭火或报警。
4、遭遇火灾如何正确脱险?遭遇火灾,应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自救逃生,减少人身伤亡损失:
(1)一旦身受火灾危胁,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地确定自己所处位置,根据周围的烟、火光、温度等分析判断火势,不要盲目采取行动。
(2)身处平房的,如果门的周围火势不大,应迅速离开火场。反之,则必须另行选择出口脱身(如从窗口跳出),或者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水淋湿衣服、用温湿的棉被包住头部和上身等)以后再离开火场。
(3)身处楼房的,发现火情不要盲目打开门窗,否则有可能引火入室。
(4)身处楼房的,不要盲目乱跑、更不要跳楼逃生,这样会造成不应有的伤亡。可以躲到居室里或者阳台上。紧闭门窗,隔断火路,等待救援。有条件的,可以不断向门窗上浇水降温,以延缓火势蔓延。
(5)在失火的楼房内,逃生不可使用电梯,应通过防火通道走楼梯脱险。因为失火后电梯竖井往往成为烟火的通道。并且电梯随时可能发生故障。
(6)因火势太猛,必须从楼房内逃生的,可以从二层处跳下,但要选择不坚硬的地面,同时应从楼上先扔下被褥等增加地面的缓冲,然后再顺窗滑下,要尽量缩小下落高度,做到双脚先落地。
(7)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可以将绳索(也可用床单等撕开连接起来)一头系在窗框上,然后顺绳索滑落到地面。(8)逃生时。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
小学生安全交通类我国《交通法》规定,我国在道路行驶的机动车,必须遵守右侧通行的原则,机动车司机和前排座位乘客必须系安全带。
1、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同学们上学和放学的时候,正是一天中道路交通最拥挤的时候,人多车辆多,必须十分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道路右侧路边行走。
(2)集体外出时,最好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结伴外出时,不要相互追逐、打闹、嬉戏;行走时要专心,注意周围情况,不要东张西望、边走边看书报或做其他事情。(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4)小学生在放学排路队时要头戴小黄帽,在雾、雨、雪天,最好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以便于机动车司机尽早发现目标,提前采取安全措施。
2、横穿马路应该注意什么?
横穿马路,可能遇到的危险因素会大大增加,应特别注意安全。
(1)穿越马路,要听从交通民警的指挥;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 绿灯行,红灯停 ” 。
(2)穿越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在有过街天桥和过街地道的路段,应自觉走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
(3)穿越马路时,要走直线,不可迂回穿行;在没有人行横道的路段,应先看左边,再看右边,在确认没有机动车通过时才可以穿越马路。
(4)不要翻越道路中央的安全护栏和隔离墩,更不能在马路上滑滑板。
(5)不要突然横穿马路,特别是马路对面有熟人、朋友呼唤,或者自己要乘坐的公共汽车已经进站,千万不能贸然行事,以免发生意外。
3、怎样认识交通信号灯?
交通信号灯分为两种,一种是用于指挥车辆的红、黄、绿三色信号灯,设置在路口显眼的地方,叫做车辆交通指挥灯;另一种是用于指挥行人横过马路的红、绿两色信号灯,设置在人行横道的两端,叫做人行横道灯。我国交通法规也对交通指挥信号灯做出了规定:
(1)绿灯亮时,准许车辆、行人通行,但转弯的车辆不准妨碍直行的车辆和被放行的行人通行。
(2)黄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但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和已进入人行横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 (3)红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
(4)绿色箭头灯亮时,准许车辆按箭头所示方向通行。 (5)黄灯闪烁时,车辆、行人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可以通行。
4、骑自行车安全知识
我国被称为“自行车王国”,是世界上拥有自行车最多的国家。但是,自行车结构简单、一碰就倒、稳定性差,因此它是交通工具中的弱者。在交通伤亡事故中,非机动车(主要是自行车)受伤人数居第一,伤亡人数居第二。在我国,少年儿童年满12周岁,方能在道路上起自行车,并要遵守交通规则在慢车道上骑车。
5、乘坐公共汽车应该注意什么?
(1)乘坐公共汽(电)车,要排队候车,按先后顺序上车,不要拥挤。上下车均应等车停稳以后,先下后上,不要争抢。
(2)不要把汽油、爆竹等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带入车内。(3)乘车时不要把头、手、胳膊伸出手窗外,以免被对面来车或路边树木等刮伤;也不要向车窗外乱扔杂物,以免伤及他人。
(4)乘车时要坐稳扶好,没有座位时,要双脚自然分开,侧向站立,手应握紧扶手,以免车辆紧急刹车时摔倒受伤。
上学放学安全歌下课铃声响,依次出课堂;走廊慢慢走,有序不争抢;
楼梯靠右行,不闹不推搡;运动要适量,上课精神旺;
快乐做游戏,个个守规章;安全记心上,时时不能忘。
放学回到家,别摸刀与叉;插座里有电,千万别碰它;
阳台很危险,能看不能爬;煤气有巨毒,别把火来打;
一人在家蹲,门是保护神;如果有人敲,先从猫眼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