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初中生物学科知识

初中生物学科知识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6:4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初中生物学科知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篇1

1. 规范开设初中生物课的国家法规。

(1) 《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2) 《课程方案》和《初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规定:由教育部制订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下文简称《课程方案》)是初中学校规范开设课程门类的国家标准。《课程方案》明确规定,“生物”是初中必需开设的一门国家课程。由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 (下文简称《初中生物课程标准》)是初中学校规范开设生物课程的国家标准。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

2. 规范开设初中生物课的国家具体标准。

(1)开课的年级和周学时设计标准。 《课程方案》明确规定,初中生物课的开设年级为七年级和八年级;周学时设计为:七年级每周3学时,八年级每周2学时,即初中学段生物开设学时为每周5学时。

(2)教学的具体内容标准。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将初中生物的教学内容规定为10个一级主题。每个一级主题一般由若干二级主题及具体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组成。其中,具体内容标准用行为动词标注,规定了相应的学习内容应达到的基本学习目标。基本学习目标的要求非常明确和具体。

二、新课程背景下,规范开设初中生物课是深化高中生物新课程和生物新高考的基础

1. 从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的发展看,新课程背景下的初、高中生物是一个有机整体。《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 (下简称《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生物课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因此,初中生物教学是高中生物教学的基础,初、高中生物教学应是一个有机整体。

(1)初中生物的学科知识是学习高中生物学科知识的基础。初中生物知识中,其基础性表现特别突出的内容有:观察细胞的结构、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人体的营养、人体的呼吸、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进化、传染病和免疫等等。

(2)初中生物的学科能力是发展高中生物学科能力的基础。对比分析《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和《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时发现,初中生物课程能力的具体目标,其显著特点是:初步的和基础的。如对科学探究的具体要求为: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而高中生物课程能力的具体目标,其显著特点是:较高层的和发展的。如对科学探究的具体要求为“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中生物的学科能力是发展高中生物学科能力的基础。

2. 实施新课程后,高中生物与高中化学和高中物理的学科地位接近。

(1)实施新课程前,高中生物的学科地位低于高中化学和高中物理。实施新课程前,与高中化学和高中物理相比,高中生物学科的总授课学时数少,高考生物学科的赋分占理科综合(以下简称“理综”)总分的比例低,高中生物的学科地位远低于高中化学和高中物理。实施新课程前,高中的生物、化学、物理的总授课学时数和在高考理综中的赋分比见表1和表2。

(2)实施新课程后,高中生物的学科地位接近于高中化学和高中物理。实施新课程后,与高中化学和高中物理相比,高中生物必修课的总授课学时数完全相等,都为108节;在高考理综中的赋分比例非常接近。与高中化学和高中物理的学科地位相比,高中生物的学科地位大幅度提高。实施新课程后,高中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必修课的总授课学时数比以及在高考理综中的赋分比见表3和表4 (以2011年全国绝大多数省份高考理综各学科赋分为例)。

(3)新课程的高中教材建设,大幅度增加生物的知识内容和知识难度。新课程高中教材建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学科的知识内容和知识难度与国际发达国家接轨。如绝大多数学科的知识内容都略有减少,知识难度都略有降低。但生物学科,不仅知识内容大幅度增加,而且知识难度也大幅度加大。

3.实施新高考后,高中生物与高中化学和高中物理的学科地位接近。

(1)实施新高考后,高中生物与高中化学和高中物理在高考命题时的立意相同。教育部考试中心于2000年开始,实行高考命题改革,强调高考命题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高中生物与高中化学和高中物理一样,都以能力立意命题。

(2)实施新高考后,高中生物与高中化学和高中物理所确立的高考试题难度接近。教育部考试中心于2002年秋季明确提出:高考理科综合中,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科要平衡难度。从2003年高考开始,理综中的生物、化学和物理三个学科的难度值比较接近,并呈波浪式前进,共同维持着理综的难度值控制在理想难度值0.55左右。2003年~2011年全国高考理综(湖北卷)学科难度值见表5。

注:2003年~2005年的难度值,引自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的《中国考试(高考版)》杂志;2006年~2011年的难度值,引自湖北省教育考试院人才测评中心提供的《普通高考成绩分析与中学学科教学诊断报告》。

三、新课程背景下,规范开设初中生物课是促进学生继续高中学习的基础

1.加强初中生物的终结性评价,可促进初中学校规范开设生物课。 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生物终结性评价最重要的形式是生物中考。大量的调查和实践证明:将初中生物纳入中考考试科目,能有力地促进初中学校规范开设生物课。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配好老师、按《初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上课,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2.规范初中生物教学,为学生在生物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打牢基础。

(1)初中生物的教学规范,学生在生物高考中能取得理想成绩。如2003年~2005年,荆州市将生物纳入中考科目,初中生物的教学比较规范。3年后,即2006年~2008年,当年中考考生物的学生参加高考,生物高考成绩非常理想。2006年~2008年,荆州市生物高考平均分与湖北省的比较以及湖北省教育考试院人才测评中心对荆州市的评价见表6。

注:①表中“+ +”或“––”表示水平差异,荆州市非常显著高于或低于湖北省;“*”表示水平差异不显著。②荆州市的人口数占湖北省总人口数的比例为10 . 57% 。2006年~2011年,荆州市参加高考理综·生物的考生数占湖北省高考理综·生物总考生数的比例依次为11 . 82%、11 . 74%、12 . 34%、12 . 38%、12 . 84%和11 . 76%。

(2)初中生物的教学不规范,学生在生物高考中不能取得理想成绩。如2006年~2008年,荆州市未将生物纳入中考科目,初中生物的教学不规范。3年后,即2009年~2011年,当年中考未考生物的学生参加高考,生物高考成绩不理想。2009年~2011年,荆州市生物高考平均分与湖北省的比较以及湖北省教育考试院人才测评中心对荆州市的评价见表6。

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全国高考理综·生物卷(湖北卷),近几年都非常重视对初、高中生物知识整体性的考查,而2010年又表现得特别突出。这也是我市2010年高考理综·生物的成绩特别不理想的重要原因。现将2010年全国高考理综·生物(湖北卷)的第32题介绍如下:

例: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称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请回答与此有关的问题:

(1)用针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可观察到该后肢出现收缩活动。该反射活动的感受器位于左后肢趾部的 中,神经中枢位于 中。

(2)反射活动总是从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到效应器产生反应结束。这一方向性是由 所决定的。

(3)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见右图),立即刺激A端 (能、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刺激B端 (能、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若剌激剪断处的某一端出现收缩活动,该活动 (能、不能)称为反射活动,主要原因是 。

解析:除第(2)小题考查的属于高中生物知识(共2分)外,其第(1)(3)小题考查的都属于初一年级下学期所学的生物知识(共8分)。如果初中学校能规范开设生物课,学生在生物高考时,解答此题应该非常轻松。

四、新课程背景下,规范开设初中生物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篇2

良好的课堂教学流程设计在日常教学中,对于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设计怎样的课堂知识讲授阶段的教学流程,才能有效地够提高日常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一直是我们作为一线教师孜孜以求的教学策略之一,通过长期的实践,本文中论述的“五化”课堂教学流程设计,成为一种较为实用的知识讲授阶段课堂教学流程设计。

1初中生的认知特点

进入初中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起始阶段,随着自我意识的逐渐建立,在与小学阶段相比较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反应强烈,求知欲望旺盛。对于接触到的新事物本能的表现出“追根溯源”的天性。认知具有明显的有意性和目的性,能主动地对课本内的知识进行自主地揣摩和识记。在认知的过程中,能够对新知识和原有知识自发的进行内在联系构建,在知识构建中还表现出一定的精确性和概括性。但他们受到认知年龄、经历、经验等原因的限制,对知识构建过程中所要达到的精确性和概括性还不是很准确、很到位。而初中这一阶段,初中生在认知过程中对知识的记忆亦变得主动起来,记忆能力也明显增强。在认知的过程中,他们对新接触到的知识具有较以前更大的关注度,课堂中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段明显加长,如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得当,必将在学习认知方面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初中生物学科知识的特点

初中阶段的生物学科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强调概念教学,致力于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倡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培养。内容设置贴近学生身边的生活,活泼、有趣、涉及面广范,《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共计10个单元模块的内容。知识点的层次浅显易懂,但不失学术性和科学性。通过日常的课堂教育教学过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学生从小学进入到初中新学习认知阶段时,引导学生将生物学科知识认知从自己思维中原有的“大而阔”的自然科学知识认知范畴中,分离出来重新构建新的、较为完整的、独立的生物学科知识体系,就成为初中生物学科知识承载的重要使命。

3构建有效的初中生物课堂知识讲授阶段教学流程,即“四化”流程设计

3.1知识问题化

教师在备课阶段,“知识问题化”是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通过知识问题化,教师可以将一节课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提炼出来,对于教师而言,提出的问题,首先要兼顾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以及课文中必要掌握的重点词汇和生物学重要概念,如果教师多加思索和创新,提出具有概括性和引导性且兼顾趣味性的问题,那将有助于教师在一节课中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较好地达成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和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在设计问题时,按照目前的初中生物课本内容的安排,以及初中学生的认知过程来看,量的把握应该以每节课3~5个问题为宜。问题设置过多时,课本知识点易于被分散,对学生进行课内知识总结活动产生影响,不便于他们进行构建课本知识体系;其次过多的问题也不便于教师课堂内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3.2问题过程化

“问题过程化”就是教师基于之前设置的知识问题,具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活动,比如,讨论、实验、观察、调查汇报、归纳总结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众多的生物学概念知识点,在问题进行回答的过程,应该引导孩子进行大量的举例环节,这样会更好的促进他们对重要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使他们的学习效果会更加显著。在问题活动设计的过程中,针对于某一问题的教学活动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该问题所要呈现的知识点本身的特点,即某个知识点设计怎样的教学活动更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和掌握,其次要把握活动的设计在实际课堂中的可操控性和实效性。使问题解决的过程效果最大化。例如,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6章第二节《生物的进化历程》中,有关“化石”的学习,我们将这一知识点在课文中,有对于化石概念的描述,和举例,但对于化石对生物体进化的证明,提出的并不是很明显,我们通过备课,将这个概念剖析成三个部分:①化石的定义;②化石的分类;③化石证明生物是进化的。设计活动时,教师先举例大量的化石图片,让学生感知化石,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化石的定义和分类;再通过展示不同地层中同种生物化石和不同种生物化石的埋藏特点,引导学生分析化石对生物进化的证明作用,教学效果达成良好。

3.3过程结论化

鉴于初中生对事物认知过程的精确性。每一个解决问题的活动结束后,都要有一个较为合理的结论,即知识点的概括。关于知识点的概括,必须注意这两点:一是必须要以学科专业术语进行描述,以便建立他们的学科意识,培养他们的学科素养;二是在知识点的概括过程中,要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知识权威”意识,教师就学生针对于某个知识点的概括要进行纠正、完善甚至重复,以便告知全班学生就某个知识点的概括更为准确的描述。对于实验性质的活动过程结束后,我们必须把握必要的对实验结果或结论的总结以外,还必须要注重对学生在实验技巧和技能方面经验的概括和总结,这样他们不仅获得了必要的知识,还同时获得了额外的技能,更能突显教学效果的达成。

3.4结论体系化

初中生物教学大纲为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学规定了如“探索生命的奥秘”等10个相对独立的模块化单元知识。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单元章节内的知识联系,引导学生构建学生知识储备中的生物学科知识框架体系,在每节新课知识学习结束时,进行一节课的知识框架体系构建,章节单元以此类推,最终构建起整个初中阶段的生物知识框架体系。值得注意的是在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时,首先要注重课本知识点之间的隶属关系,其次要注重教师在最后的纠正与补充。来帮助学生构建出较为完善的生物学科知识体系。

作者:滕春利 单位:甘肃省白银市第十一中学

参考文献:

篇3

初中生物教学主要是探寻生命活动规律和生物现象的一门学科,如果能学好初中生物,就能为学生今后学习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但生物学科知识的来源多从自然和生活这两方面着手。因而,初中生物中生活化教学措施的推行,不但能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更能培养学生的生物探究能力。本文从情境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课后作业这几个方面入手,细致的探寻初中生物生活化的教学途径。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场景

初中学生在初中阶段首次接触生物学科,因而在学习中需要熟悉整个学习过程,为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生物这门课程,教师需在教学中给学生导入熟悉的事物,让学生能进入到全新的感知世界内,这是为学生创设生活化场景的必要前提。为让学生对生物学科有良好认知,教师要求学生将生物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学生就能从生活情境逐步过渡到生物学习,这不但有利于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各类事物,也会增强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学习兴趣。学生处于生活化的情境学习中,要将生活中的发展规律、现象和生物学科知识进行密切联系,这将有助于学生对生物知识有良好认知。与此同时,通过学习生物知识,解释生物现象,学生对生物有更好的了解,也就能对生物有更多的探知欲望。如,在学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这的时,教师为让学生对生物遗传和变异有更好的理解,可以在教学初期引入中国的一句俗语:龙生九子,各不相同。然后让学生列举出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遗传现象,比如两只白猫能生出两只黑猫,两个父母皮肤比较白,但是却能生出一个黑皮肤的孩子,让学生了解这些现象都是受到生物学知识的影响,也是生物基因变异的一种类型。教师在教学活动可以为学生引用较为常见的生活事物,因而需要解释生物学的各类知识,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生活场景,使学生运用现实的形象理解知识的抽象,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采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初中生物教师在讲解教学内容的时候,可以适度的添加相生物现象让生物课程更为形象,之后借助生物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各类现象,让教学内容更为贴近实际生活,满足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要求,初中学生在学习中能感悟、领悟和经历生物教学的过程,是学生体验生物知识的过程,了解如何用生物知识解释现实生活的种种现象,学生看到知识学生的实用性,就会对知识有深入的认知和了解,也能真正的探究知识本质,更能进一步探寻自然生活与社会生活的不同之处。如,我们在学习《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这课内容时,可以让学生思考,人们为何喜欢在大树下面乘凉,并能利用生物学知识给学生详细的解释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会散发部分水汽然后收到雾化影响,就会不断的吸收周边热量,所以夏天在树下纳凉会感觉很凉爽,学生通过这个知识点了解到夏天在树下纳凉凉快的原因一方面是树枝遮住阳光,另外一方面是树本身会吸收周边热量。教师为让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提升,就要运用生活中的生物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但学生在学习初期不知道应从哪个方面思考问题。因而,初中生物教师应需重视生物课外活动,尽量让课外活动趋向生活化,更要引导学生将生物知识与实际生活知识融合在一起,做好融汇贯通,这样生物知识就能应用在实际生活中,使教学活动更为科学。除此之外,教师也要组织课堂教学活动,通过展开实际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应用相关的生物知识。比如,教师让学生根据生活实际拓展学习层面,寻找生活中能运用生物的知识点和知识内容,如学生将食品保存看成是学习的内容,教师在上课之初让学生先进行预习,然后搜集家中食品保存的方法和保存过程中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己翻阅资料,也可以询问父母搜寻保存方法,对于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通过自己的观察,与父母一到共同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掌握观察现象,也能掌握收集信息的方法,上课之前,教师可借助自由发言的方式让学生将自己搜寻处出来的结果分享给其他同学,并引导学生用现有的生物知识解释提出的问题。课堂以外,生物教师也需利用现有知识引导学生做食品保鲜的相关实验。借助于课外实践,学生可以尝试运用不同的存储方法对同一类食物进程存储,也可以通过观察各类不同的食物保存效果选择高效合理的保存方法。基于此,生活化教学活动的开设不但能拉近生物学科与实际生活间的距离,也能更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布置生活化练习和作业

给初中学生布置练习和作业是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知识点,也是通过练习将知识转化为实践,探究转化过程中的遗漏部分,然后进行二次巩固,达到强化知识点的目的。为让学生喜爱练习和作业,也可以在此过程中融入更多的实际生活内容,让初中学生通过完成作业,满足学习实践要求。通过为学生布置生活化的练习和作业,能将学生从枯燥的书面知识学习中解放出来,让学生能更多的参与生活实践,进而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和动手能力,并让学生对学习有更多的尝试,且在这个过程中要敢于实践,并培养学生运用生物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困境,力争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我们在学习课文《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这课内容的时候,可以先给学生布置有关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这类相关题目,可以让每一个小组的学生通过实际考察,将各个小组不同的研究成果综合在一起,全班同学统一讨论,然后形成完整的调查后提交报告。

四、结语

总之,生物知识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极为密切,初中生物教师不但要重视生活化生物教学方式的运用模式,更要通过各类方式让学生合理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并将这些知识都应用到实际的生活和生产中,造福于人。除此之外,通过生物知识与人们生活的联系能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并能引导当代初中学生树立健康的生物学习理念。

作者:唐素萍 单位:广西贺州市实验中学

篇4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13-0155-03

Abstract:The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plays the role of subgrade in biology study in the future. Teaching material, one of the important resource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is based on course. The author obtain four copies of electronic Uyghur's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ical teaching materials' content by scanning and neatening. Then use statistical software statistics the words and its frequency in four copies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s, after that, get the biological vocabularies from them by manual statistics, choose the biological vocabularies with high frequency, refer to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curriculum standard published in 2011, analysis the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textbooks in line with the degree of knowledge points through the word frequency of professional vocabulary,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yghur language, giving some suggestions about the four copies in Uyghur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materials.

Key words: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materials; Biological vocabularies; High frequency; Curriculum standard

生物学科是初中阶段重要的课程,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材中的专业词汇及应用状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现有教材是否符合教育部课程标准要求。

笔者通过对纸质版的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进行扫描和整理,得到电子版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的文本,使用统计软件统计得到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词汇和词频,参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词书编纂办公室审定的生物词典,经过手工处理从中提取出生物词汇,对提取出的生物词汇进行词频统计,从中选取高词频的生物词汇,参照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分析现有教材中的专业词汇是否符合教育部课程标准规定的初中阶段重要知识点,然后结合维吾尔语言的特点,对现有教材提出了改进建议。

1 概念界定

本研究中的生物词汇是指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出现的生物学领域的专业词汇,是笔者参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词书编纂办公室审定的生物小词典(该生物词典中包含中学教学的生物专业词汇),从获得的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所有词汇中筛选得到的。

本研究中的词频是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中的词汇、生物词汇在教材中出现的次数,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生物词汇词频的高低反映着其在教材中的重要性,并且,其重要程度与它在教材中出现的次数成正比。因而,本研究通过选取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高词频的生物词汇进行统计,分析与之对应的教材中的知识点,与教育部的课程标准要求进行了比较,从而推断出现有教材内容与课程标准的符合程度。

2 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

在课程内容方面,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健康地生活等方面的知识。每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科学探究部分要求学生掌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过程;生物体的结构层次部分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细胞的知识,初步学习用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细胞的方法和技能;生物与环境部分要求学生掌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物圈等概念和知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这部分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生存需要的条件,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粮食作物,蔬菜,瓜果,花卉等知识;生物圈中的人这部分要求学生掌握人体的器官,组织,结构,系统,各大系统之间的联系以及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动物的运动和行为部分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动物的运动形式,动物的行为,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等知识;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部分要求学生掌握人的生殖发育,动物的生殖发育,植物的生殖,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等方面的知识;生物的多样性部分要求学生掌握生物的分类,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等知识;生物技术部分要求学生掌握微生物及其分类,发酵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等知识;健康地生活部分要求学生掌握有关青春期生理和保健,传染病和免疫,医学常识等知识。

3 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中生物词汇的词频统计与分析

本研究的语料来源于维吾尔文初中生物的四册教材。笔者首先对纸质版维吾尔文初中生物的四册教材扫描和整理,得到电子版初中生物四册教材的文本。由于OCR文字识别软件不完备等原因,使得获取的电子版教材文本中存在错误和缺失现象(扫描后的语句不完整,字母有遗漏、错写等),因而,需要对语料中的错误和缺失的信息进行手工处理。处理完成后,再使用统计软件统计四册电子版教材中所有的词汇及其词频,由于维吾尔文中存在词缀和时态等问题,还需要对同一词的不同时态、不同词干的表达方式进行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词汇及其词频的统计和汇总,最终得到了教材中所有词汇以及生物词汇和词频的统计结果。对于复合生物词汇,其词频是对已有的电子版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的文本语料进行手工统计得到的。统计时是将生物词汇的词干作为标准来进行的。

3.1 生物词汇统计

本研究中,笔者通过对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词汇总量和生物词汇数量进行统计,得到生物词汇在所有词汇中所占的比例,统计结果如下:

从以上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中生物词汇数量约占词汇总量的15.1%,其中七年级上册中生物词汇数量的比例在15.5%左右,七年级下册中生物词汇数量的比例在15.6%左右,八年级上册中生物词汇数量的比例在15.8%左右,八年级下册中生物词汇数量的比例在13.3%左右。从比例分布上来看,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中的生物词汇相对较为均匀地分布在四册教材中。

3.2 高词频生物词汇对应的知识点分析

笔者对维吾尔语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词汇进行了各种校对、筛选处理,得到维吾尔语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4000多个生物词汇,对所有的生物词汇进行分析比较耗时且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因而笔者从四册教材的生物词汇中分别选取了词频最高的20个生物词汇,共80个高词频的生物词汇作为样本,分析得到教材中与之相对应的知识点。

以下是选取的样本生物词汇和频次:

由以上高词频生物词汇分析得到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关键知识点如下:

参照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的要求,由以上知识点分布图可以看出:

1)七年级上册教材所有生物词汇中词频最高的是细胞,对应的生物学科知识点主要是生物圈、生物、环境、生物的种类、生物体、细胞、绿色植物、绿色植物的组成部分以及绿色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环境(水、空气、光)等,对应课程标准中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这三部分内容。

2)七年级下册教材生物词汇中词频最高的是血,对应的生物学科知识点主要是人体器官、人类生存需要的环境(水、空气)、疾病等,对应课程标准中生物圈中的人这部分内容。

3)八年级上册教材生物词汇中词频最高的是动物,对应的生物学科知识点主要是生物的几大分类(人、动物、植物、细菌、真菌),对应课程标准中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这三部分内容。

4)八年级下册教材生物词汇中词频最高的是疾病,对应的生物学科知识点主要是人与动植物的繁殖、繁育以及人体健康(疾病,传染病),此外还包含基因、染色体等,对应课程标准中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健康地生活这两部分内容。

从总体来看,四册教材中的高词频生物词汇中都包含水、环境和人,充分说明了水这个概念在整个初中教材中的重要性,符合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水是万物之源,任何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这一概念的要求;生物的生存需要赖以生存的环境;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万物。

由知识点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存在不完善之处:(1)七年级上册教材中的细胞这部分内容属于微观层面的知识。对于刚接触生物知识的七年级学生来讲,难以理解和接受。(2)七年级下册的主要内容是人体器官,八年级上册跳转到生物的几大分类等,到八年级下册又跳转回来,学习人体疾病和人体健康方面的知识,使得这两部分关联性较强的知识点没有很好地衔接。

4 结论及改进建议

4.1 结论

通过对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生物词汇进行词频统计,从中选取部分高词频生物词汇进行分析,得到教材中与之对应的知识点,参照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的要求,笔者得出如下结论:

1)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中的生物词汇相对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四册教材中,每个学期需要学习的生物词汇总量基本相同,有利于知识的分步掌握。

2)参照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的要求,根据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选取的高词频生物词汇分析得到的知识点分布图可以看出,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基本涵盖了课程标准中包含的课程内容。

3)从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来看,教材内容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理解水平。

4.2 改进建议

通过对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生物词汇进行统计分析,参照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结合维吾尔文语言学的特点以及维吾尔族学生生活、学习的环境,笔者针对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给出如下改进建议:

1) 从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方面考虑,七年级上册教材中的细胞这部分微观层面的知识,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建议向后续学期调整。

2)从维吾尔族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方面考虑,在教材内容设置上,应该增加一些维吾尔族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等作为示例,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从每一册教材内容的衔接方面考虑,应该将七年级下册中人体器官这部分内容调整至八年级上册,使其与八年级下册中人体健康方面的知识很好的衔接在一起;将八年级上册中生物的几大分类(动物、植物、细菌、真菌)调整至七年级下册,使其能够与七年级上册中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这部分的内容衔接起来。这样调整以后,方便学生将知识点关联起来学习。

5 结语

本文通过对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生物词汇进行统计,并从中选取部分高词频的生物词汇进行分析,通过统计结果证明了现有的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的内容围绕着教育部的课程标准进行,体现了课程标准中对知识点的学习要求;综合考虑维吾尔族学生生活学习的自然环境以及初中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认知理解能力,参照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针对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提出了改进建议。希望能够通过对教材的改进和完善,提高维吾尔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新疆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维吾尔语初中生物教材,2011.6.

[2] 吐尔根・依布拉音,袁保社.新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研究与应用[J].中文信息学报,2011(1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http:///link?url=-zWJlwUESJW0Fr34Ln7qnje62gyfFY4RPTQNlfIzUhqHWXal2BVAo3ry-b9ts6krHOzvOHDC-SKhdBR_TB_uAAYnEsklHghcoZmRmg5POca.

[4] 生物小词典[M].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

[5] 现代维吾尔语统计软件系统.新疆师范大学网络信息安全与舆情分析重点实验室.

[6] 汪京芳.学好初中生物的策略[J].生物技术世界,2013(11).

[7] 吴丽莹.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下的新课标教学理念[J].中国校外教育,2014(4).

[8] 陈坚,范新新.从初中生物课程标准(2011版)看概念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3(7).

[9] 王金刚,崔鸿,李娟.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材科学探究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5月.

[10] 艾孜尔古丽,李晓,玉素甫・艾白都拉.中小学维吾尔语文教材用词数据分析方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4(3).

[11] 谢元花.语料库与词汇研究[J].外语教学,2002(5).

[12] 李镗.中小学语文文本字词分布统计及应用价值[J].语言文字应用,2000(3).

[13] 常红.现代维吾尔语基本词汇研究概述[J].语言与翻译,2013(3).

[14] 宋矗马德元.现代维吾尔语词汇构成途径新探[D].新疆大学,2006.2.

篇5

每一位初中学生都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学生的许多知识以及对于事物的看法都来自于这些生活经验当中。学习前,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在自己的生活活动当中,学生已经建立起自己的学习观念,积累了一些生活知识。生物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将知识进行应用,更好地指导自己的生活。学习应当是双向的,学生吸取知识与知识的传递应当具有互动性。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教学活动的关注。加强初中生物教学的生活化,需要教师在生活中与工作当中,加强生物相关生活资源的收集。在教学之前,要认真钻研初中生物的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与生活资料进行结合,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的生物学习氛围。

比如在讲解“远离烟酒”的时候,教师可以从生活中搜集有关拒绝烟酒的广告、警示语等等。在初中生物课堂中,教师对这些生活资料进行展示,为学生创造一个生活化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在这样的氛围之下,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举出一些烟酒的危害。教师可以将自己身边人吸烟、喝酒而造成的不良后果进行展示,让学生认识到生物知识与自己的生活联系很密切。生活化的生物教学氛围,对于学生生物知识学习欲望的激发具有重要作用,更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注重生物作业生活化,端正生物学习理念

作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是课堂教学内容的一种延伸。教师利用作业进行教学反馈,学生通过完成作业来提高自己的生物学习水平。生物学科知识具有丰富性,生物所触及的现象也是丰富多彩的。而传统的生物作业较为呆板,使得生物学科的趣味性受到影响,造成学生生物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在布置生物作业时,教师要勇于大胆创新。教师尽可能选择与我们的生活相近的教学内容,利用作业来帮助学生解决生物课学习之前不能解决的生活问题。通过生活化的生物作业,让学生对生活与生物学科有更为深入的理解。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具有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提高生物作业的人性化水平。

比如针对“植物种子的萌发”进行作业布置时,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观察。教师可以设置出动静两套作业方案。一是让学生针对植物种子的萌发过程进行总结,可以自主举例,利用一种植物的种子萌发过程进行文字叙述与图画描绘。二是让学生自主挑选一种植物种子进行培养。书面作业与实践作业的结合,可以满足不同学生对于初中生物学习的需求,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初中生物学习当中来。

三、注重生物活动生活化,加强生物知识应用

加强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需要将初中生物知识引入到生活实践去。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生物知识的作用,可以使学生发现生物学科学习的价值,提高学习兴趣。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与生物密切相关的生活问题。生物知识的运用,可以使这些问题得到快速解决。在生活中,很少有学生可以做到从生物的角度对生活问题进行观察与解决。在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将生物知识带出教室,带到生活当中去。作为课堂活动的引导者与组织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习与应用生物知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