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土地资源管理就业去向

土地资源管理就业去向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6:4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土地资源管理就业去向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土地资源管理就业去向

篇1

关键词:

转专业;土地资源管理;师范院校;大学生

一、引言

随着办学体制、招生制度和教学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基本实现了由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教育阶段转变[1]。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自由权越来越受到重视,高校转专业情况日渐频繁。从发展历程看,早期的转专业更多的是限于少量特长明显或生理疾病等特殊情况,并未大规模展开。如2002年安徽省颁布的《安徽省普通高校学生转系(专业)与转学暂行办法》中,转专业对象仅限于五种特殊情况。直至2003年1月,复旦大学244名学生重新选专业转到新系,首开中国高校转专业之门[2]。2005年,教育部2005年颁布并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对大学生转专业提出明确规定,即“学生可以按学校的规定申请转专业,学生转专业由所在学校批准”。近年来,随着转专业政策的放宽,申请转专业的大学生数量更是呈现出大幅上涨趋势[3]。至此,大学生转专业现象已经成为高校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转专业大规模实践过程中,学术界也展开了一系列研究。截至2015年12月,在中国知网以“转专业”为主题和篇名检索词分别检索后发现,相关文献达到270篇和122篇。总体上看,以“转专业”作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论文在近几年呈现明显递增趋势,尤其是2006年以来增长趋势明显。然而,相比较于传统教学研究主题,“转专业”的相关学术研究明显数量不足,研究内容还不够充实,研究对象(高校和专业类型)还不够多元,亟须从学生视角开展多种类型高校和专业的转专业研究。

二、师范院校土地资源管理学生转专业动向

1.研究对象随着人口数量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人地矛盾的逐渐激化,从而引发强烈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属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科的综合交叉学科,具有经济、管理、法律和工程技术等多重学科属性。据统计,截至2015年,我国开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已达到98所,研究生学位点已达到89所。从高校性质看,开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院校主要有农林类、财经类、理工类、师范类、综合类等院校。作为教育部和安徽省共建高校,安徽师范大学是一所典型的师范高校,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历史较长,已形成一定的专业特色,具备研究典型性。2005年,教育部颁布相关规定正式允许大学生转专业,同年安徽师范大学开始实施转专业工作,并制定了《安徽师范大学普通本科生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安徽师范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办法》等文件,明确转专业细则。本文选取2005—2014年期间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转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关注10年间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转专业动向,厘清其关键影响因素。

2.学生转专业动向特征(1)全校转专业人数增长趋势明显。在2005—2014年期间,安徽师范大学全校共完成转专业学生数2091名,其中土地资源管理转专业35名,平均约占全校转专业人数的1.67%。最近10年间,全校转专业人数呈现稳定上升趋势,由早期的151人/年增加到2014年的397人/年,翻了一番。在此过程中,土地资源管理转专业人数却呈现异样动向:2007和2011年转专业人数均为0,其余年份转专业人数占全校转专业人数比例也不高,均在3.00%以下,10年间平均值仅为1.67%。据此可以发现,相较于全校转专业人数,本专业学生申请转专业人数并不多,具有一定的专业忠诚度。(2)土地资源管理转专业学生数总体上升。2005—2014年期间,安徽师范大学土地资源管理转专业学生数总数为35名,但分布较为不均,2007和2011年转专业人数均为0,呈现一定的随机特征。从图1可以看出,近10年期间,虽然最终转专业学生数有所起伏,但总体上升。然而,从班级视角看,最终转专业学生数占全班学生数比例并不高,10年期间平均值仅为7.29%,反映了一定的专业稳定性。值得注意的是,近3年土地资源管理学生转专业人数增势明显,占全班人数比例也突破到15.38%的最高值,反映未来转专业形势严峻。(3)土地资源管理学生转专业去向多样。2005—2014年期间,土地资源管理学生转专业去向多样,并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从历年统计数据看,土地资源管理学生转专业去向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主要为英语、数学、物理学、地理科学等基础型师范专业;另一类主要为财务管理、经济学、会计学、投资学等热门型财经专业;第三类则为材料化学、电子信息工程、人力资源管理、城乡规划等新兴型前沿专业。值得注意的是,早期主要以英语等基础型师范专业为主,后期则以热门型财经专业和新兴型前沿专业为主,反映了一定的时代背景。

三、师范院校土地资源管理学生转专业影响因素

1.专业兴趣。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求知的积极性,是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3]。如果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必然会导致专业认同感偏低,最终影响学习积极性,产生转专业意愿[5]。具体到安徽师范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由于专业宣传缺乏,大部分学生及其家长都不熟悉专业培养体系和未来就业方向,无法有效激发专业兴趣,导致大量学生产生冲动型转专业意愿。此外,申请转专业时间是大一上学期,学生大部分仍处于基础课学习之中,仅开设管理学、自然地理学等专业课,尚未接触核心专业课程,无法形成有效专业意识,极易产生专业“无用”乃至“厌倦”情绪[6](在安徽师范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招生来源为理科学生,自然地理学的专业课反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逃避情绪)。

2.就业导向。在当前普及大众教育的阶段,大部分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最直接目的就是谋求好的职业,这是学生的最基本目标需求[7]。一般说来,热门专业的就业前景普遍较好,市场需求也相对较高。为此,从大学生及其家长对未来就业的期望出发,许多转专业行为表现为从普通专业流向热门专业。然而,所谓的热门专业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实际上,安徽师范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就业形势大好,初次就业率可达到96%以上。可是,由于申请转专业的为大一新生,对未来就业的薪资水平、就业性质、办公条件等还存有过高期望,也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缺乏了解,造成了大量表层性的转专业意愿。

3.从众心理。由于我国青少年普遍存在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的特点,在专业填报和申请转专业的时候存在着明显的从众心理现象。在高考填报志愿时,高中毕业生对高校专业设置并不十分了解,受家长或亲戚朋友的影响较大,容易产生社会热门专业趋同的倾向,最后极易造成专业调剂现象,引发后续转专业申请[8](师范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主要生源来源于校内调剂)。在大一入学后,新生远离原有熟悉环境,面临着全新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方法,会产生一定的失落感,从而形成心理上的适应调整期。此时,媒体、父母以及周围朋友同学的想法、做法将更容易影响学生的意愿。看到其他同学、高年级学生选择了转专业,就会产生“盲从效应”,片面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随大流地进行转专业申请。

四、分化视角下师范院校土地资源管理学生转专业应对策略

高校转专业政策的有效实施不仅是为了合理规划和利用教育资源,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9]。然而,转专业并不是高校管理中百试百灵的“万用药”,有利有弊。如果不能正确应对转专业现象,不仅会造成教学管理工作的混乱,更助长学生动辄想要换专业以逃避问题的惰性,频繁地转换专业也不利于学生培养起稳定的专业兴趣和建立专业承诺[10]。

1.教师视角下的应对策略。人的适应是一个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等多层面的、复杂的综合体,心理适应是其核心部分,决定其他层次的适应水平[11]。为此,如何破解大学新生的转专业的从众心理,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专业意识,将是规范有序推进转专业工作的应对方向。具体来说,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针对大一新生心理适应问题的普遍性和复杂性特点,教师要及时开展专业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专业荣誉感和忠诚度。通过讲座宣传、课堂讲授、答疑解惑等多种灵活多样的方式,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心理距离,帮助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2.学生视角下的应对策略。专业兴趣是激发学生专业意识的潜在基础,既是引发转专业的诱发因素,也是控制转专业的保障因素。因此,在师范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中,如何激发大量专业调剂学生的专业兴趣,将是应对盲目转专业的重要策略。现有研究表明,有些同学的专业兴趣是表层的、暂时的[6],容易受各种因素影响。因此,大一入学以后,学生应积极自主寻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相关信息,全面了解专业培养方案、专业师资队伍、专业就业方向以及专业发展途径等多种信息。同时,也必须全方位了解去向专业的相关信息,尤其是注重和该专业学生的直接交流,不能仅仅依靠宣传或者臆想。在全方位了解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和去向专业相关信息的基础之上,根据自身条件等理性分析职业生涯规划,最终做出科学的转专业决策。

参考文献:

[1]贺建刚,李峰.高校转专业的制度安排效率:一项基于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0(03):88-91.

[2]方蓬.转专业大学生适应性调查分析———以安庆师范学院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06):69-72.

[3]金俊.大学生转专业动机及影响因素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2(01):38-39.

[4]赵凯,夏显力.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几个关键问题[J].高等农业教育,2009(12):43-46.

[5]苏强,张东,周健民,等.本科生转专业问题的调查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01):97-102.

[6]唐志荣,冯飞芸,郑今欢,等.高等学校大学生转专业现状的思考———以纺织类学生为例[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3(03):460-463.

[7]王敏.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转专业的动机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17):268-269.

[8]刘雄,熊辉.对当前高校大学生转专业的思考[J].中华文化论坛,2008(S1):23-24.

[9]刘艳萌,李倩茹,樊云飞,等.透视农业院校转专业现状构建良性转专业机制———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5(01):26-28.

篇2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4-0098-03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边缘科学,是一门集行政管理、信息管理和工程技术管理等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具有经济、管理、法律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学科性质[1]。目前全国已有近百所高校开设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其中广东省内有5所,分别为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工业大学、广州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和广东海洋大学。

课程体系是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关键。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许多学者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进行了探讨[2-8]。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广东海洋大学实际,从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对如何优化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探讨,为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提供借鉴,以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 专业历史沿革

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端于1994年湛江农业专科学校的土地规划与管理专业(专科)。1997年湛江农业专科学校与湛江水产学院合并成立湛江海洋大学,土地规划与管理专业(专科)予以保留。1998年教育部对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目录进行修订布,将原来的“土地管理”专业和“土地规划与利用”专业合并,更名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并划归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由于我校土地规划与管理专业(专科)尚不符合申报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的条件,因此按照学科相近原则,划入到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专业下招收土地规划与管理方向本科生。2005年6月,湛江海洋大学更名为广东海洋大学,本专业仍旧在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专业下招收土地规划与管理方向本科生。2007年教育部批准我校设立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至此,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期。每年培养的本科生由原来的1个班35人左右,发展到2个班70人左右。2016年9月,为了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加快推进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建设,学校对相关学院及其学科专业布局进行了调整。在本次调整中,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由农学院调整至管理学院。

2 现行课程体系概况

自2005年以来,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每隔4年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目前正在执行的是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按照这一方案,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由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教学等构成,总学分176.5(见表1)。

3 现行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3.1 总学分偏高 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总学分达176.5。根据笔者对国内15所典型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总学分的调查,总学分超过我校的只有4所,分别为内蒙古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和天津城市建设学院[9]。由于总学分偏高,学生修读压力大,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3.2 学科基础较薄弱 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在农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在成立初期学科基础课主要以数学类和农学类课程为主。经过三轮培养方案的修订,农学类课程已被调整出培养方案,并增加了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等经济管理类课程,但经济管理类课程数量仍偏少,特别是随着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由农学院调整至管理学院,在大类培养背景下,必然要增加更多的经济管理类课程。

3.3 专业选修课较少,且设置混乱 由于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只有9门课程,远低于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的42门、28门,学生的选择面十分有限。且专业选修课设置较随意,只是简单地将9门课程拼凑在一起,未按方向(模块)进行归纳,导致学生选课较盲目,不利于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

3.4 部分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缺失 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它不仅要求从业人员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10]。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虽已构建了包括课程实验、课程实习、技能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在内的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但有些与实践联系紧密的课程既没有设置实验,也没有设置实习,如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市场营销等;有些n程虽然设置了实验或实习,却由于实验室建设滞后,实习基地数量不足,导致部分实验或实习难以开出,即使勉强开出,实验、实习效果也难以保证。

4 课程体系优化建议

4.1 压缩总学分 将总学分压缩至160左右,让学生有更多时间自主学习。一是删掉部分与专业相关性不强的课程,如C语言程序设计、普通地质学、地图编绘、环境质量评价、水土保持学等课程;二是在不减少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减少部分课程学时,如将遥感技术、地籍管理、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信息系统、房地产估价从64学时减少至56学时,将土地管理学从56学时减少到40学时,将土地资源学、房地产投资分析从48学时减少到40学时。

4.2 夯实学科基础 学科基础课增加公共管理学、会计学原理、统计学原理、海洋综合管理等经济管理类课程,将经济学原理拆分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并适当增加学时数。

4.3 增加专业选修课,并按方向设置 根据近几年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将专业选修课归纳为土地行政管理、土地利用规划和房地产开发3个方向,每个方向设置7~8门课程。在专业选修课按方向设置后,引导学生按照方向进行选课,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某一方面的知识,为学生将来就业做好准备。

4.4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加大实践环节比重,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一是对已开设实验的课程,重新调整实验学时,如将土地利用规划的实验学时由16学时增加至24学时,将遥感技术、地籍管理、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的实验学时由24学时减少至16学时。二是增设房地产投资分析实验、CAD制图实验、社会统计分析软件应用实验、农田水利学实验、土地整理学实验、农用地分等定级实验。三是增设房地产开发与经营课程实习、房地产市场营销课程实习、房地产估价课程实习。四是整合土地利用图件处理技能训练与土地利用数据处理技能训练,设立土地管理综合实习。

4.5 调整部分课程性质 将景观生态学由专业必修课调整为专业选修课,将房地产市场营销由专业选修课调整为专业必修课,优化后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见表2。

参考文献

[1]赵凯,夏显力.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几个关键问题[J].高等农业教育,2009(12):43-46.

[2]吴壮金,严志强,廖赤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w系优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广西师范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1):20-25.

[3]刘庆.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2(24):180.

[4]何灵.完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15(1):84-86.

[5]王辉,汪应宏,陈龙乾,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编制[J].高教学刊,2016(4):143-144.

[6]鲁春阳,文枫,张宏敏.管理学科工科化视阈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23(7):164-165.

[7]李雪梅.就业导向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大学教育,2013(8):38-40.

篇3

关键词:公共管理专业;课程培养;人才需求;特色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2-0016-0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下文简称“我校”)本科生教学培养方案每四年调整一次,2015年迎硇乱宦纸萄Ъ苹调整,这次调整将在对社会人才需求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办学特点、优势,重新明确培养何种人才、向何处输送人才等问题,使我校培养的学生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知识技能,从而与其他学校的公共管理类人才相区别。因此,本文所做研究对我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建设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参考意义。

一、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培养体系建设现状

我校公共管理学院学院兼备理、工、管、法四大学科,资源管理特色突出。公共管理类专业涵盖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3个本科专业,土地资源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公共管理(MPA)专业学位授予权。在2012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的学科评估中,我校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18位,列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并在《2014中国大学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入选中国四星级学科专业。比较我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近三次修订的培养方案后发现,学校尤其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一点体现在公共管理类专业不同类别课程学分比例趋势分析中的实践环节课程学分比例明显增长,尤其是相比较于2003版教学计划,实践环节学分要求增幅很大。与此同时,公共管理类学生通过在秭归基地、洪山区人民政府、黄冈实训基地进行教学实习、就业实习来提高实践能力。在趋势分析还发现,相比较于2003版培养方案,2007版、2011版培养方案的总学分要求有明显增加且趋于稳定,浮动不大。尽管实践环节学分增长较多,但纵观整个课程设置还是体现着重理论轻实践这一特点。在对我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培养方案资料的整理过程中,考虑到人才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情况变化以及为了提升学生就业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2010年中途提出将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社会管理)教学计划调整为公共事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计划并实施至今。通过2011―2014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来看其培养效果,可以简单归纳,2011―2014届毕业生就业去向以企业为主,继续深造次之,最后才是公共管理部门――机关、事业单位、第三部门。

二、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培养体系建设困境

1.课程设置同质化现象严重。①与其他高校课程设置同质化。在综合对比包括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17所高校在内的公共管理类专业的课程内容后发现除了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定的核心课程外,我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设置的课程中与其他高校相同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较大,课程相似度较高。例如,我校行政管理专业设置的《公共危机管理》课程在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等十多所高校的教学方案中也能找到。同时,笔者横向对比了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和华中科技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发现前者的学科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有19门课程是和后者相同或相似的,占总课程数量的50%以上;同样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与其他高校的课程设置趋同现象就更严重,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基本都涵盖在其他高校的教学方案中。②二级学科课程设置同质化。这一点尤其体现在2011版行政管理专业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培养方案上,通过比较发现这这两个专业在通识课和学科基础课上的课程设置是完全一致的,而在近15门主干课中,有12门是完全相同的,而对于专业选修课的设置则出现课程交叉,具体表现在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成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同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成为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在二级学科的课程内容上也出现同质化。例如,行政管理专业的《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与《地方政府学》这两门课程所授知识点重合之处颇多,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听到的是不同教材中对于行政区划、地方自治的复述,是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对于此知识点的赘述。

2.专业特殊性不强。①办学特色体现不明显。通过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我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和其他高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是没有区别的。众所周知,我校是教育部直属的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的高校,但很难通过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课程设置去看到这一办学特色,尤其对于行政管理专业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只能在教学方案上找到资源与环境管理(2个学分)和土地资源管理(2个学分)两门课程。这对于近200多个学分要求的课程设置来说是微乎其微的,这种现象无疑淡化甚至失去了区别于其他高校同类专业的特殊性。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足。目前,大学生面临着激烈的就业竞争,就业压力持续增大。在第三方教育咨询机构麦可思研究院组织调查并撰写的《2014年大学生就业蓝皮书》中,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高的本科专业前50名中无法找到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存在,而在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低的本科专业前10名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排名第7位。通过研究自2014年9月以来我校大学生就业中心主办的大型招聘会,发现招聘单位多为地矿核企业,但由于同质化现状,公共管理类专业输出的毕业生不具备在本专业领域的专长和优势,在就业市场和就业岗位上也未呈现出明显的不可替代性。这也就意味着降低了毕业生应有的竞争力,同时这一点在2015届毕业生选择的就业单位也可以看出来,鲜有通过大型招聘会顺利就业的。

3.毕业生就业渠道与培养目标有偏差。综合我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培养方案来看,其培养的学生主要面向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其次才是企业。但是结合上面2011―2014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发现实际上其毕业生主要单位流向还是企业,党政机关或者事业单位占比很小,这无疑说明毕业生就业渠道与培养目标存在很大偏差。随着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凡进必考,公共管理类毕业生选择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为就业目标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甚至可以说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没有丝毫的优势可言。通过近几年的公务员招考数据统计发现无论是可报考职位数还是招考人数,比例均有所下降,这无疑也会对“适应在公共管理部门单位从事实际管理工作”这一培养目标造成偏差。与此同时,根据《2014年度麦可思――大学生就业年度指标》发现本科毕业社会需求量大且受毕业生青睐的职业是更倾向于一些低技术含量且可替代性很强的工作,如人事、助理、文职等。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毕I生都感觉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比较困难。在每年超过20%多的升学毕业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选择跨专业求学,有的出于就业考虑,有的完全兴趣使然,有的考研保研接受专业调剂,更甚者纯粹为了升学而升学等。不管是出于哪种原因,都能反应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环节出现问题,如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学生职业教育不成功等。

三、重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培养体系

1.设定契合社会人才需求的培养目标。首先必须要确定的是,我校公共管理类毕业生仍然要坚持以政府、公共管理部门为主,只有守住这一培养目标,我校公共管理类各专业才能与相近专业,如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区别开来。其次,根据我校的治学特色,建议将培养出口锁定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中国现行各级各类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人员招录实行“凡进必考”和“凡晋必考”制度,在这种背景下,公共管理类各专业要着重研究对人才能力结构的需求。2003年人事部将公务员的通用能力分为9种:政治鉴别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因此我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在整个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要将之渗透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与此同时,要善于利用学校优势学科资源,强化学生的国土资源理论知识能力。这一点在各省、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人才招聘要求上都是重中之重。能否与实践部门建立起良性互动直接关系着公共管理类专业是否能够寻到理论之源,也直接影响着专业学科能否得到长足发展。同时,从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定位及培养目标角度看,如果该类专业不能为其培养的学生提供一个经常、持续地进入公共管理部门观摩、实践的平台,那么这个专业的特殊性以及差异性将大打折扣。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里,可依托国土资源部法律中心、光谷发展研究院、土地工程实验室、公共经济研究所等平台建立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中心、公务员考试与培训中心等实践教学平台,改变学校与政府及其他公共部门的“距离远”、教学活动中实践课程少、实习环节走过场等现状,把课堂理论教学与实习环节紧密联系,以促进学生对公共管理类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升。

2.根据办学条件及培养方向强化专业差异性。根据我校治学特色,首先要强化的是与国内其他高校同一专业的差异性。只有突出了专业特色才能使专业建设在众多院校中脱颖而出。学校必须以优势学科和行业资源为核心,构建相互依托、相互支撑的专业群和学科群。例如,将公共事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方向)调整为公共事业管理(资源环境管理方向),以此来拓宽学生在资源环境等行业的就业渠道,以学校优势学科资源助力公共管理类专业发展,强化专业差异性。其次笔者认为要强化的是我校行政管理专业和公共事业管理的差异性,在培养目标以及课程设设置上要严格区别开来,重视“专才”培养,以增强其培养的学生在各自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3.设置足够体现本校本专业特色、优势的专业课程。目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将我校传统优势学科与资源管理相结合的成功实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地矿资源等优势学科为支撑,融合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来进行课程设置。在研究国内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时,笔者也能找出根据本校本专业的办学条件和人才培养方向来设置课程的实例。例如,中国矿业大学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着重偏重于矿业工程技术类课程,这给我校行政管理专业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启发――可以增添类似资源与环境管理、环境政治学、国土资源概论等课程,拓宽学生在国土资源环境的知识面。而在上文,笔者对我校主办的大型招聘会进行了整理,可以看出来校招聘的地矿企业、资源类企业是可以解决很大一部分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需求的,一旦公共管理类专业注重提高学生在这些领域知识面,将直接影响着毕业生作为该领域的后备管理人才的核心竞争力,这也可以避免毕业生多流向银行、快递等行业的尴尬局面。

4.教学环节更注重学生发展需求。公共管理类专业不能如愿按照培养目标向公共管理部门输送人才,大量的毕业生进入企业工作,这势必会对公共管理类未来学生的专业信心度造成影响,表现在对专业定位、就业前景以及职业潜力的疑虑与迷惘,从而对专业的兴趣度降低,进而导致转专业、辅修双学位人数递增。建议公共管理类专业要开设作为管理者和领导者必备的辩论和谈判类等训练语言表达的课程,要加强各类办公软件及办公设备使用、各类公文的写作等实际技能的培训,培养环节要鼓励学生间、师生间多发生思维碰撞,能够有更广阔的视野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而非局限于课堂教学讲授与图片演示,要重视教学环节要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尽管我校在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诸如入选中国四星级学科的可喜成绩,但笔者在对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过程中,还是发现了培养目标与培养结果不一致、就业预期与就业渠道不一致、人才需求与人才输出不一致等问题,这在新一轮培养方案修订之际是要重点关注并亟待解决的。本文结合我校的学科特色及优势资源,提出设定契合社会人才需求的培养目标等重构公共管理类课程培养体系的建议。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清楚认识到,这里还存在很多约束条件,比如一个专业的课程培养方案是庞大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要充分考虑到配套设施的建立、师资力量的匹配、实践部门的有效回应等问题。

参考文献:

[1]陈锋正.我国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机理:嵌入性视角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4,(19).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Z].2003-11-18.

[3]李军超.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管理观察,2008,(20).

[4]赵瑞峰.中外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教育课程设置比较[J].高教论坛,2003,(01).

[5]王河江,巫丽君,何晓柯.公共事业管理多元适应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胜任力理论的思考[J].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9).

篇4

关键词:人文地理;城乡规划;毕业生就业;分析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前身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1998年国家教育部第四次专业目录调整后正式批准的地理学下设的理科专业(编号070702),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近20年专业名称调整最为频繁的专业之一。2012年我国教育部颁布实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本科专业设置仍沿用在学科下设置专业。在理学门类的地理科学类依据学科门类分别设立了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地理信息科学四个本科专业[2]。

产业结构调整带来需求的变化,使得新兴行业、中高级人才供不应求,而传统行业、过剩或落后产能行业人才供过于求。再者中国高等教育20世纪90年代后期通过不断扩招,每年毕业生数量速增,使岗位需求与毕业生人数需求之间产生阶段性不匹配,使高校毕业生一年比一年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3]。在此时代背景下,民族院校作为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重要阵地,所培养的人才大部分反馈故乡建设家园,就业选择面窄,就业困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一、湖北民族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近五年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析

笔者所在湖北民族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近年来毕业生的去向主要是国土、规划、环评、测绘和房地产等领域,面向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该专业近5年毕业生共计222人,其中148人在当年8月31日前确定了就业岗位,占近5年总就业人数的66.67%,46人确定了升学去向,占近5年总就业人数的20.72,28人未就业,占近5年总就业人数的12.61%。

统计2010-2014年就业的毕业生当中,在行政管理部门、事业单位、企业工作的分布情况分别为13%、12%、75% ,其中,到行政管理部门工作的毕业生主要包括国土资源局、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规划管理局、环境保护局、乡镇政府及其社区等公共管理机构。就业于这些行政管理部门的毕业生的就业单位与专业相关的人数占84%,与专业不相关的人数占16%。

该专业近5年毕业生到事业单位就业的去向主要有城乡规划设计院、资源勘察机构、城市管理、教育管理、其他类型机构,详细分布情况分别为:11%、22%、22%、28%、17%。

该专业近5年毕业生到企业的去向主要有城乡建设项目管理类、房地产开发与咨询类、国土咨询规划类、资源环境及评价类、地理信息技术类和其他类企业,详细情况分别占比为:9%、7%、14%、14%、14%、42 %。

该专业近5年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学科方向主要以地理学类为主,如土地资源管理、自然地理学等专业。据笔者调查,考研的同学大多有意向进入科研、教育机构等对学历要求较高的单位。

在就业地域分布来看,大多毕业生主要选择生源地就业,因湖北民族学院地处湖北恩施,生源地主要为湖北省内,毕业生也大多选择在湖北省内就业。

二、毕业生就业去向趋势分析

根据笔者统计2010年―2014年毕业生就业去向人数情况,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到行政管理机构工作的比例逐年下降,去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相比之下,去各类企业就业的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此变化趋势与近年来城乡规划学科和地理学本科专业进行调整,进一步明确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目标,侧重于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变化相吻合。毕业生的就业领域也以行政和事业单位领域向现代企业领域进行转变。据笔者统计,2010年-2014年该专业就业于与本专业紧密相关企业的毕业生人数占就业人数的58%,就业于其他企业的占42%。就业于与本专业紧密相关企业的毕业生在企业中大多从事专业相关的专业技术服务工作,如土地规划、调查、整治、地籍调查;房地产评估、经纪;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类应用软件开发;测绘地理信息、地质勘察等。很多毕业生就业企业大多同时具有多种资质,行业间融合趋势明显,这对于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素质综合性进一步提高了要求。

三、紧跟社会需求,培养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如何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的问题,已经被作为基本国策提出,三者成为各级政府施政纲领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我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部分毕业生择业观念陈旧,更多的倾向于选择稳定的职业,比如公务员、事业单位等“铁饭碗”,或不能依据就业市场形势变化多元化选择就业方向,过分追求高薪资,创业观念和创业意识淡薄,就业的去向还具有很大局限性,就业市场有待进一步拓宽,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展。在积极引导毕业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逐步实现个人专业发展目标的就业观基础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该专业就业工作体制改革创新:

1、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直接体现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修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必然趋势和时代需要。

2、建立该专业较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形成专业老师与班主任、辅导员全员指导该专业学生就业的局面,让学生得到贴近化服务,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化解学生择业期望值偏高的矛盾。

3、激发学生创业潜力,拓展就业思路和范围。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比例约为1%[4],跟其他国家相比均很低,提升潜力很大。在我国实施新一轮创业引领计划的背景下,通过各项政策扶持该专业毕业生成功创业。

4、利用校友资源,对每届毕业生进行跟踪调研,形成良性循环的态势。通过一系列对毕业生就业、用人单位满意度调研,对重点用人单位进行回访等工作,可以与用人单位形成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在巩固就业市场的基础上也可以进一步得到拓展。并定期或不定期邀请校友回校举办讲座、交流会等,使该专业发展就业工作获得长足发展。(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篇5

2012年教育部新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把原来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调整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两个专业。新专业目录的调整旨在更好地培养资源环境开发与城乡规划与管理方面的专门人才。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包括南宁、钦州、北海、防城港四市,以下简称北部湾经济区) 工业化、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北部湾将会形成以南(南宁)、北(北海)、钦(钦州)、防(防城港)为中心城市的区域城市群,这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规划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在广西 75 所高校中,本科院校只有广西师范学院、广西财经学院、桂林理工大学3所高校开设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仅占4%。可见,北部湾经济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不足是客观存在的现实,未来针对本专业人才需求存在较大的缺口,在这种形势下探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创新培养模式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北部湾经济区建设需要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

(一)北部湾经济区城乡规划管理的需要

北部湾经济区已进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城乡格局正处于重大转型和调整时期,城市和乡村内部及城乡之间的诸多矛盾正成为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在城乡建设中,小城镇布局不够合理、城镇规划滞后于建设、有新屋无新村、用地失控、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突出等问题,也大大影响了城市化的进程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各地、各部门缺乏一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和城乡规划专业的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不无关系,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改善城乡居民的生存环境,就必须实施科学的城乡规划管理。社会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方面的人才提出了市场需求,该专业培养的人才具有具备地理学、规划学、管理学、环境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与知识;掌握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城乡规划与管理、旅游景区规划、开发、策划与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具有较强的GIS应用能力、遥感分析能力和地图制图能力,具有一定的国土、城乡、旅游规划与管理的基本能力,能够很好地服务于北部湾经济区各类规划和管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二)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升级的必然选择[4]。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带来了一系列重大工业布局和重点项目建设,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带来了明显的效果,但是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根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临海重化工业集中区将作为北部湾地区城市空间布局的重点区域,一批大型炼油、造纸、能源等重化工业项目将陆续在沿湾地区落户,在对GDP 带来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会带来潜在的负面影响。这必然需要具有系统思维、前瞻性以及全球化视野的高素质人才,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结合了环境科学、地理科学、规划科学、管理科学的内容,但又主要着眼于这些学科的交叉点,综合了规划学科、环境学科的前瞻性、可操作性,地理学科的分析性、系统性,同时具备管理科学的系统性、条理性,该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目前北部湾经济区在新形势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

二、当前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定位不准确

目前,绝大多数院校都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目标定位为培养掌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具备地理学、城市规划和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科研、城乡规划管理与建设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从各学校培养目标看,该专业学生就业去向人多定位为交通、土地、城建、规划等政府部门从事管理或规划工作;从专业去向看,主要定位在市政工程设计、城乡规划与管理以及科学研究等领域。但事实上,土地资源管理部门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专门的人才,城市规划与建设部门有城市规划和建筑专业培养专门的人才,在交通领域更有相应的专业培养专门人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囊括了以上多个专业领域,专业定位比较模糊,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对国内部分高校的问卷调查进一步验证了这一问题的存在,问卷结果显示有14%的同学不清楚自己的专业方向,说明有的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定位不清晰,学生的专业目标比较模糊。

(二)课程体系不合理

从目前国内部分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设置看,大部分学校本专业课程体系是由地理科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类专业主干课程简单叠加而成,追求专业主体课程的细而全,特色不明显,交叉性课程建设、分流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机制没有形成。多数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存在趋同性和模糊性,课程体系设置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另外,实践课程设置也依赖原有专业条件,缺乏适合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创新体系。对部分高校的抽样调查显示该专业学生对课程设置满意度较低,大多数学生认为课程设置很杂乱,实践性教学与实验课应该加强。

三、财经类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一)找准专业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与社会、经济紧密结合的专业,需要不同类型院校根据自身优势,寻找与社会经济最紧密的切入点,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师资力量、学校所处区域发展的特点具体定位,在办学模式上体现特色。基于此,作为广西唯一的财经类院校,广西财经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定位更多的依托了财经类院校以经济、管理类为主的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有别于区内其他高校(师范类的广西师范学院、理工类的桂林理工大学),突出管理的特点,致力于城乡规划管理人才的培养,学生毕业授予管理学学位(区内其他高校多授予理学)。学校进步结合师资及学科发展布局特色,将本专业发展纳入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建设任务,结合该学科下工程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形成了规划、施工、营销的有效协同创新。

(二)设计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建设

财经类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首先要明确地理科学的内容体系。这是因为该专业的根基在地理科学,它本身就是由地理科学演变而来的,只有发挥地理科学综合分析的优势,才能实现其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其次要确定经济学理论的内容体系,特别是要加强经济学基础理论和区域经济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内容体系,这是财经类院校的突出优势,也是有别于师范类及理工类院校的特色之一。通过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教学,使得学生学会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再者,要体现管理学的内容体系,管理学是财经类院校的强项,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学习是体现该专业在财经类院校的突出特色,也是学生未来发挥作用的长项,要结合方法目标开设相应的管理学理论和方法课程,特别是要开设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实际管理方面的课程,强化专业的实用型原则。广西财经学院在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就开设有管理学基础课程,并吸收工程管理专业的师资,开设有项目管理学、项目策划与可行性研究等课程,以满足毕业生今后从事规划项目的实际需求。

结束语:

北部湾经济区快速发展及城镇化进程加快加剧了对城乡规划及管理人才的需求,广西区内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人才培养高校较少,人才需求压力大,而财经类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又具有其独特性。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财经类院校的特点,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提出了本专业的专业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了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结合北部湾实际需求,从而凸显本校办学区域特色。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2]中国高校之窗:http:///collegemanage/contentzhuanye26417.shtml

作者简介:

篇6

《不动产估价》是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它既有系统的专业理论,又有较强的应用实践性,培养学生从事不动产估价实务所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是该门课程的根本任务。但是受课时压缩,产学脱节,实习基地建设滞后等因素的制约,该门课程的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因此开展以适应企业生产要求为目标的《不动产估价》课程教学改革,对明确学校教学方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不动产估价企业招聘学生的基本要求

不动产投资、交易、清算、征税、抵押融资等经济活动都离不开不动产估价,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全面实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以来,国内的不动产业迅速发展壮大,社会对不动产估价的需求日益增长。不动产投资开发企业和不动产评估中介机构是学生就业的主要去向,这些企业对学生不动产估价知识技能的要求是学校制订不动产估价课程教学方案的重要依据,为了详细了解企业的具体要求,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不动产评估企业进行了调查。归纳起来,企业招聘人才时对学生不动产估价知识技能的基本要求包括:①估价基础理论扎实,常用估价方法掌握较好;②熟悉国家颁布的各种不动产评估技术规范和标准;③具备较强的资料采集处理能力、实地查勘能力和估价报告纂写能力;④有较强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⑤接受过系统的不动产估价实践训练;⑥参与过具体的不动产估价生产、科研活动,对估价流程十分熟悉。

二、《不动产估价》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

咸阳师范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开设《不动产估价》课程已有十余年的时间,期间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在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的基础上数次对《不动产估价》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和改进,使得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升。然而,随着不动产估价领域的快速发展,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的要求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本次教学改革将围绕以“适应企业生产要求”为中心展开。教学改革目标是设计具体教学改革方案措施的依据,制定合理科学的教学改革目标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根据不动产估价企业选聘人才的基本要求,本次教学改革的目标是:通过对不动产估价课程现有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手段进行革新,将理论知识传授、实践技能训练和综合素质提高三者紧密结合,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突出实用性,重视技能培训,加强实践教学,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适应性。

三、《不动产估价》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1、构建“四位一体” 的课程教学新模式

现有的不动产估价课程教学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重点的传统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实践动手能力较差,不能满足企业用人的要求。在本次课程教学改革中,针对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新的教学模式的构建按照融“教、学、做”为一体,突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思想进行设计,逐渐形成了以“课堂理论讲授,课外引导性自学,校内专题实验教学以及校外综合实习实践教学”为主的“四位一体” 的课程教学新模式。课堂理论讲授着重向学生传授不动产估价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课外引导性自学主要针对近年来新出现的不动产估价新类型以及不动产估价的技术规程和标准,由教师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在课外自学,扩充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校内专题实验教学主要是对课堂所学的基本估价方法如何在估价实务中应用进行验证性操作,增强对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校外综合实习实践教学一般在前三项教学任务完成以后才实施,它的任务是通过综合估价实习,使学生全面掌握一项估价工作中的现场调查、资料收集、估价思路构思、参数采集、结果计算、估价报告撰写的方法和要求。

2、积极采用案例式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案例式教学具有形象性、生动性、易理解性等特点,在《房地产估价》课堂教学中应用案例式教学法,既能够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又能够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不动产产估价》课程中应用案例式教学的具体做法是:根据不同的估价方法,搜集设计不同的估计实际问题,将估价实务中的情景穿插引入到教学中,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估价中的具体问题。房地产估价案例主要有两种来源,一种是教师设计的模拟房地产估价案例,另一种是收集的典型房地产估价业务案例。选择教学案例时要考虑以下几点要求:①案例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②案例的难易程度要适中;③案例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④设计的教学案例应充分体现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功能。

3、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全面加强实践教学

不动产估价实践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强化和拓展,旨在培养、训练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但是不动产估价内容和估价过程的复杂性决定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实践训练才能形成,因此,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应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整体的原则,体现出循序渐进的层次性。根据经验,作者认为不动产估价实践教学体系应由: 认知实习、验证性实验、综合模拟实习及生产实习四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是认知实习,主要是通过调查、参观、课堂演示等方式使学生对一些基本知识产生感性认识。第二层次是验证性实验,主要是通过一些案例数据让学生练习验证所学的估价方法,验证性实验穿插于理论教学过程中,一般在一种估价方法学习完后就要进行试验。第三层次是综合模拟实习,要求学生在理论教学结束后,综合运用所学估价知识独立完成一宗不动产的模拟估价工作,包括估计方法的选择、资料的采集,数据计算和估价报告撰写。最后一个层次是生产实习,就是将学生安排到有合作关系的实习企业,参加企业的真实估价活动。

4、编写自学参考材料,扩充学生知识面

近年来随着不动产的迅速发展,在传统不动产估价方法理论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些新的不动产估价类型和方法,但是受教材容量和课时限制,学生在课堂上很少能了解到。为了帮助学生扩充不动产估价知识,非常有必要编写一本学生课外自学的参考材料。不动产估价自学参考材料是对教材知识的补充,它可以扩充学生知识面,增长学生的见识,具体内容包括:农用地估价,征地区片价评估、不动产评估国家技术规范和标准、不动产估价师考试大纲、不动产估价技术报告、不动产估价实务经验等。

5、转变课程考核方法,突出实践技能考核

顺应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的需要,改革过去以学期末课程理论考试成绩为主的学生成绩评价方法,突出实践技能考核。具体做法是:学生的课程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平时作业成绩、自学任务完成成绩、实践实习成绩按照50%、10%、5%、35%的权重加权平均得到,将形成性测评与终结性测评相结合,以突出实践技能考核。

【参考文献】

[1]袁韶华.高职院校房地产估价课程教学体系的探讨[J]].经济师,2010(05)140.

篇7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2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异于传统工业化道路的一条新的发展现代化的道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是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根本途径,是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实现富民强县目标的战略选择。

一、拜城县工业化阶段分析

拜城县,维吾尔语即“巴依”,意为富饶美丽的地方。拜城县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位于天山中段南麓。全县总面积1.55万平方公里。拜城县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县,境内居住有维吾尔族、汉族、等20个民族。2011年全县总人口23.0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20.34万人,占总人口的88.1%。

根据学术界对工业化阶段的划分的标准:工业化初期阶段人均GDP为1265-2520美元;一产在经济结构中占有20%以上的比重;适龄人员大量在一产就业;城市化率低于40%。2011年末,拜城县国内生产总值35.3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7.27亿元,第二产业17.93亿元,第三产业10.1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24.4:45.4:30.2。全县人均GDP达到 15342元,以 2011年的平均汇率折算,达到2375美元。拜城县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比重为82.8:6.5:10.7;城镇化率28.57%。由此判断,拜城县具有明显工业化初期阶段特征,但正逐步向工业化中期阶段过渡。

二、拜城县新型工业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拜城县依托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已初步形成煤炭、电力、石油化工、农副产品深加工、钢铁冶炼及矿业开发五大工业产业体系。

1.工业经济规模逐步扩大

2011年,拜城县工业总产值15.44亿元,与2000年相比,产值增加14.57亿元,增长了16.7倍,年均增长1.52倍。详见图2-1。从工业内部结构来看,2011年拜城县轻工业产值3505.8万元,同比增长58.6%;重工业产值145713.2万元,同比增长37.5%。轻工业与重工业产值比重为2.3 : 97.7,可见拜城县工业以重工业为主。

2000-2011年,拜城县工业总产值占GDP比重由15.3%增加到43.69%,这标志着拜城县工业化水平在近年来不断提高,其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已经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规模变化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规模和结构变化。

2.工业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011年,拜城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个,工业销售产值达到36.05亿元,固定资产原价30.35亿元,利润总额7.86亿元,利税总额11.44亿元,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6195人。随着拜城县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民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呈现出国有独资企业比重下降,多元化的国有企业比重上升的特点,所有制结构趋于合理。2011年,拜城县国有控股企业6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28.57%;规模以上的国有控股工业总产值71658万元,占到总产值的19.8%。

三、拜城县工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工业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关联性不强

拜城县工业主要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占工业总产值不足3%。由于工业技术落后,资源的精深加工不足,产业链条短,加工能力不足,导致拜城县工业产品结构中,原材料、初级产品比重大,精深加工产品比重小,缺乏高附加值、高关联度、有竞争力的产品。

2.工业经济总体运行质量不高,效益不突出

总体来看,拜城工业企业大多为资源开发型和原料加工型企业,产品结构单一,多数企业集中于生产制造的较低层次,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深加工、高质量的产品较少。2011年,全县有工业企业85家,其中70%以上都是中小型企业,专业技术水平低,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优势。同时,企业耗能较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较低,环境污染较重,区域特色优势未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

3.科技进步能力弱,制约工业发展后劲

目前,拜城县科技进步能力比较弱,在整个经济增长中尚未占据主导作用。究其原因,是科技投入不足、科技人员缺乏,导致技术力量不足。2011年,拜城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21个,但没有一个是自治区认定的高科技产业企业。

4.工业污染较为严重

拜城县城及工业园区环保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该县化工产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等已初具规模,但均未建污水集中处理厂,入园项目建成后,污(废)水没有集中排放去向,将对土壤、地下水、农作物造成污染。

同时,由于工业园区位于拜城县西北部,处于拜城县的上风口,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气、粉尘等有害物质会排进县城,对居民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四、加快拜城县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1.抓住援疆的有利时机,做好招商引资工作

抓住温州援拜的有利时机,争取不同产业、不同领域的温州企业落户拜城,辐射带动相关产业与行业。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依靠比较优势、投资环境、服务质量,进一步吸纳外资、集聚内资、激活民资,推进全县经济总量不断扩张。坚持以企业为主体,积极开展企业招商、链条式招商、定点定向招商、园区招商,紧紧围绕煤电、煤焦化、煤化工、盐化工、矿业开发、石油天然气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等重大产业及相关产业,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组织策划招商活动,重点开发和引进一批能够带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的生产线项目进入重化工工业园。同时,做好招商意向和签约项目的落实及招商项目的后续服务工作,扩大招商引资的履约率和成功率。

2.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加快重化工工业园建设,按照产业链接、实施配套、物流传输、环境保护和管理服务“五位一体化”模式,尽快完成园区道路、供排水管网、供电通讯、绿化环卫等设施,加紧配套生产加工、物流仓储、科研信息、商务医疗、管理服务、污染处理与环境监测等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园区组织机构,强化完善园区管理与服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出台人才、技术、资源、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煤化工、盐化工、石油天然气化工等关联性强、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向园区转移,发挥其产业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上下游产业的纵向合作和产品研发、品种配套、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横向联合,形成专业化分工明显、企业间协作紧密、产业链完整、服务体系健全的产业集群。

3.加强技术创新,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

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工程,大力争取国家、自治区技改专项资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和新产品、新技术开发资金,用于重点企业开发并推广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清洁生产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减低再利用成本技术及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等。制定支持企业技术进步的奖励办法,形成以企业自投为主、项目支持、财政补贴和贴息为辅的企业技术创新资金投入机制。鼓励和支持企业与疆内外科研院所结成紧密型的产学研联合体,积极引进专家学者。采用项目申报优先等途径,鼓励企业创新合作模式,以自有全职研发团队为基础,采用灵活的“周末工程师”机制,逐步建立一批自治区级的企业技术研发中心,通过其带动示范,提高拜城县技术创新整体水平。

4.全方位推进环保工作,强化环境执法监督

严格控制“三废”排放标准,加大“三废”污染的治理力度。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引导企业废水、废气、废渣“零排放”,关闭资源浪费、污染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企业;积极实施废物综合开发与利用,提高无害化治理水平;加快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减少对地下水、土壤、农作物的污染。

同时,强化环境执法监督。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完善环境监测、应急监测、环境监察、环境宣教、重点企业监控等方面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完善排污申报制度,全面开展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严禁企业无证排放。

参考文献:

[1]曹海英.中国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价值取向.实现机制.发展路径[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2]曲格平.探索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J].环境与保护,2003(1):3-4.

篇8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缘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新古典自由主义思潮推动下西方国家“第三部门”的蓬勃发展、规模扩大以及由此引发的职业化管理需求,一些大学如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纽约大学等为回应社会发展需要先后开设公共事务(管理)专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社会公众对公共产品与服务巨大需要与供给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作为对社会需求的回应,教育部(原国家教委)于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正式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次年秋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所高校率先试点招生,随后开设此专业的学校迅速增加,到2006年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学校多达303所。与开办高校多、招生规模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高校培养目标不清晰、方向不明确、课程体系不健全、专业特色不明显、就业出口不畅通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将直接影响该专业的社会声誉直至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解决的根本思路是对人才培养模式逻辑起点的正确认识和逻辑体系的完整构建。本文试图以多元化结构与平衡的视角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的必要性

1.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内在要求

高等教育的使命是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高层次有用人才,这意味着高等教育必须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需求相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推动高等教育量的增加和质的提高。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客观上要求高等教育办学层次不断提高,本科阶段教育将越来越多的成为一种中间阶段的教育而非终极教育,研究生教育将日益扩大并成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当代高等教育的这一发展趋势,内在地要求本科阶段教育更多的体现为素质教育而非职业教育,相应地,本科阶段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更多地体现为素质取向而非职业取向,传授与训练多种知识、技术与能力将成为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文理渗透”、“理实交融”、“多学科交叉”、“跨学科学习”等将成为本科阶段成功教育的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结构将被不断采用并成为一种本科素质教育的制度保障。

2.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是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大势的外在要求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各类组织处于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之中。一方面,许多问题(无论是技术的还是管理的)的复杂性程度在不断提高,有效开展工作、解决问题需要相关工作者了解、熟悉、掌握许多领域的专门知识,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要求不断提高,单一知识结构的人员将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今及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路径;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知识的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行业新旧更替的速度不断加快,产业发展重心转换的频率不断加快,复合型人才由于其高度的灵活性和较强的适应性而明显地比单一型人才更具优势,这同样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结构提出了要求。

3.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是学科和专业发展的直接动力

学科交叉、各学科知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而推动学科和专业发展,这已是不争事实,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作为一种制度保证,有利于学科交叉而形成学科互补,有利于专业基础的夯实而形成专业特色,从而成为学科和专业发展的直接动力。特别是像公共事业管理这样的新兴专业,没有诸如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系统工程学等学科理论知识的支撑,不吸纳其他相关学科的丰富“营养”,就无法想象它能够茁壮成长,更无法想象它能形成自己独特的学科体系和鲜明的专业特色。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的构建设想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的内涵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涉及招生、培养、就业的全过程,好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实现招生、培养、就业等环节的一体化联动,从而形成自组织系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以系统的观点,强调从招生到就业各环节的平滑过渡、紧密衔接和闭环反馈,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就业/升学渠道和师资结构等环节。

1.培养目标的多元化

经过几年的办学实践,特别是毕业生的不断输出,各高等院校都已注意到培养目标设定方面存在的问题,比如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的吻合度不高,毕业生的实际就业去向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很低等。这就要求我们有必要对此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加以重新审视,这也说明单一化的培养目标并不能很好地切合实际以及促进专业的健康发展。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就是在目前专业不成熟、第三部门发展不成熟、就业岗位接纳度不大的特定历史时期,根据各校各地实际,基于分类培养的思路,而对人才培养设定多个目标、多条路径,从而形成培养目标体系。比如把一部分实践能力强、富于创业精神的学生往企事业(含公益性企业)方向培养(就业主导型目标),把一部分有希望通过公务员考试的学生往公务员方向培养(准公务员型目标),把一部分刻苦钻研、品学兼优的学生往研究生方向培养(知识发展型目标),通过诸如此类的分类培养,能够使培养目标更切合实际需求,目标达成程度也会大大提高。

2.课程体系构成的多元化

基于多元培养目标和分类培养思路,课程体系构成必须多元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成的多元化,是指课程设置不仅要有理论类课程,而且要有较大比例的实践类课程。理论类课程不仅要有体现专业性质的基础平台课程,而且要有体现多元培养目标的模块方向课程;实践类课程不仅要有课程知识运用的操作环节(如社会调查、公文写作),也要有理论知识综合运用的研究环节(如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还要有实际或仿实际工作的实践环节(如各类实习、模拟实训、社团活动)。另外,就理论类课程而言,除了开设公共(事业)管理类课程以保证专业性质与方向不偏离外,也要适当开设企业管理类实用课程以增强学生的适应性,还要适当开设人文、理工、科普类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和数理演算能力,使学生系统掌握、熟悉、了解多方面的知识、技术、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3.就业/升学渠道的多元化

由于事业单位改革难度较大,进程相对滞后,且目前对从业人员职业技能要求还不高,人员进出受体制性因素制约,就业容量受限;“第三部门”不发达,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规模不大,对专业化管理要求不高;公务员考试不设“公共管理”专业门槛,相反本专业毕业生经常被挡在有特定专业要求的单位的招考资格之外,专业优势经常难以有效发挥;现行的研究生专业设置目录没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只有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等相近专业方向,给升学考试带来一定的专业壁垒阻碍。从而追求单纯的“出口”模式只能是不切实际的理想,多元“出口”模式是现实的必然选择。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就业市场上,学生的就业适应性比就业专一性更重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升学渠道的多元化,就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强调公共精神的理念基础上,依据“管理主义”的共性特点,学生在包括政府部门、公共事业单位、社区、企业等在内的各类组织事务性、管理性岗位上广泛就职或升学读研,注重“出口”的多样化和灵活性,从而形成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联动的良性运作机制。

4.师资结构的多元化

公共事业管理学是建立在政治学和经济学两大学科基础之上,关于社会领域内公共事务管理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既要以管理学科为基础,构筑起由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交叉发展形成的多学科知识结(下转273页)

(上接272页)构基础,又要以适应多元化职业发展要求为目标,加强专业的职业技能训练,从而构建一种动态均衡的人才培养模式。由此决定了此专业师资结构的多元化,即教师队伍的专业背景来自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这群人组合在一起以团队的方式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和积累,一方面可以实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另一方面可以形成学科交叉和融合,推动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良性发展。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的动态平衡

根据自组织理论,一个系统自组织功能愈强,其保持和产生新功能的能力也就愈强。而系统内外各要素之间的协同是自组织过程的基础,系统内各序参量之间的竞争和协同作用使系统不断产生新的结构,从而推动系统自身功能的升级发展。如果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促使构成该系统的多元要素之间发生竞争和协同的作用,并由此建立动态平衡的机制,那么在这种机制的作用下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从一种平衡态发展到另一种平衡态,则可实现专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建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的动态平衡的机制,关键是实现理论、技能与实践教学等要素间的竞争和协同、人文社科知识与理工知识传授等要素间的竞争和协同、专业特性突现与管理共性并具等要素间的竞争和协同、多样化延展与特色化追求等要素间的竞争和协同。通过这四个方面要素间的竞争和协同,促使“文理渗透”、“理实交融”、“多学科交叉”、“跨学科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的落实,能够形成专业发展动态平衡的机制,从而实现专业建设基调由“环境适应型”向“内涵特色型”转变,形成“公共精神”与“管理主义”的有机融合的公共事业管理独特学科体系,继而增强专业和学科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娄成武,郑文范,等.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0,(2).

2.李燕凌.拓宽农业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