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公共危机管理笔记

公共危机管理笔记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6:5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公共危机管理笔记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公共危机管理笔记

篇1

1BIM概述

1.1BIM简介

信息建筑模型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BuildingInformationModel)是以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即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立。BIM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内,以信息为突破口,对其物理和功能属性进行数字化表达,打破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各个阶段之间的屏障,使设计、施工、运维中各种过程和结果信息始终整合于一个三维模型数据库中[1],帮助实现建筑信息的集成,减少各种项目问题,避免无端浪费及争议,实现工程建筑信息透明化和准确性,实现实时共享,便于各环节、各参与方之间信息地传递,并且不断在更新、丰富和充实。

1.2BIM的发展历程

1975年,乔治亚理工大学教授、“BIM之父”ChuckEastman提出未来可以对建筑体以计算机系统仿真,并命名为“BuildingDescriptionSystem”系统,BIM这一概念首次被提出[2]。20世纪80年代后,芬兰学者提出“ProductInformationModel”系统,1986年,美国学者RobertAish提出“BuildingModeling”。2002年由Autodesk公司提出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BIM),这是对建筑设计的创新,是计算机辅助设计新的重大突破,但尚停留在学术研究领域,缺乏实践案例,无法得到广泛的应用。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水平的高速发展,采用64位引擎GPU的专业绘图芯片同多核处理器协同作用,可执行类并行计算机运算,BIM研究和应用得到突破性进展,全球三大建筑软件开发商,都推出了自己的BIM软件,BIM逐渐成为产业中解决实际问题的生产力工具。2004年正式进入中国。此后很长时间内,BIM经历一个很缓慢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大型项目的增多、国内外合作更加密切,近十年迎来了我国BIM技术的较快发展,业内对BIM的认可度逐步提高,应用范围日渐扩展,同时也面临着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

1.3BIM的技术特点

BIM技术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五大基本特点[3]。(1)可视化:“所见即所得”,建筑物得到更加直观的清晰表现,构件之间形成互动性和反馈性,呈现效果图,便于在项目设计、建造、运营过程中进行沟通、讨论、决策。(2)协调性:在项目施工前期,综合各个专业的设计图纸自动检查,进行碰撞检测,系统识别出存在的问题,对各专业的碰撞问题进行协调[4],并生成报告,将问题解决在设计阶段,避免在施工阶段发生冲突,协同施工进度计划、便于物业化管理。(3)模拟性:在方案和施工阶段可以进行各种模拟,除了三维模型外,还包括4D模拟(3D+发展时间)、5D模拟(4D+造价),如模拟组织施工,节能模拟、进度模拟、造价模拟、紧急疏散模拟、消防人员疏散模拟、地震逃生模拟等[5]。(4)优化性:工程项目的复杂程度较高时,现代建筑物的复杂性大多超过了参与人员本身的能力极限,参与人员的能力无法掌握所有的信息[6],必须借助一定的科学技术和设备的帮助,BIM技术即具备这样的优势。(5)可出图性:可快速需要的各种生成平、立、剖图纸,生成明细表,及体积、面积等数据,并且“一处更改,处处更新”,避免传统2D绘图由于疏忽带来的遗漏,造成实施中不必要的损失。

2我国水利工程运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传统管理手段存在局限性

我国中小型水利工程分布广泛、数量众多,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多集中在较为偏僻的地区,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目前水利工程管理仍以传统的纸质资料和CAD图形作为信息载体,对工程资料进行保存、归档、调用,来保存信息进行设备管理,这存在很多问题。诸如六七十年代所建的众多闸涵,很多是纸质手绘图纸,并且由于年代久、易丢失、材质脆、难储存、字迹辨识困难,其中很多工程只能找到部分图纸,这些资料很难完整表达工程的具体情况。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一些中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也在逐步完善电子图表影像资料和推进数字档案工作,可是水利工程的管理模式还是以相对静态的、独立的传统粗犷形手段为主,信息独立,难以关联、整合,很难将工程管理工作系统化、动态化,影响了工程工程运行管理和维养作业的效率及质量,传统的水利工程管理模式存在的局限性日益凸显。

2.2运维过程中存在技术障碍

一般水利工程建筑生命周期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可能只需要0.5~3年时间,但交付使用后,运行、维护、改善和更新的时间将长达20~100年。工程的维护运营阶段占有工程全生命周期的绝大部分,工程运维涉及工程管理方、水利勘察设计院、工程施工建设单位等多个专业或团队,多方之间很难对工程做到及时有效地协同管理,工作内容烦琐、效率较差,如在传统的物业管理中采用指派联络员填写表格、参照工程现场照片示意、情况说明等自成体系的独立管理模式,信息相对孤立,各个专业之间沟通不顺畅,信息流动性差,存在一定的技术对接障碍。

3BIM技术在运维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遥感技术等在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信息化的发展使得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行、维养更加智慧、高效。随着BIM应用的越来越多,水利工程的运维管理也在逐渐遇到机遇和挑战,工程运维管理与工程的设计、施工一脉相承,将BIM模式嵌套入工程运维管理之中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提高水利工程运维管理效率,在现行的物业化的维养方式的基础上,将BIM模型与之相结合,对于在设计、施工阶段已装配了BIM系统的水利工程,可以实现BIM技术地直接对接管理,而对于大多数中小型水利工程,可以尝试将BIM模式地工作思维渗透到其运维管理工作之中,根据具体条件,分阶段推进BIM化管理。

3.1在工程项目维修养护施工前

在工程项目维修养护施工前,利用BIM良好的可视化和协调性特点,能够更形象、准确、全面、快速地掌握和传递工程运维管理信息。现行的水利工程物业化管理模式,在每年维修养护项目开始前,根据工程情况上报维修养护方案,审批后进行公开招标、签订合同、施工单位组织施工、竣工验收。在整个过程中,针对工程情况,管理单位需要与设计院和施工方进行多次接洽,而BIM技术具有“所见即所得”得可视化效果,将岁修养护需求、方案等通过参数化赋予在三维模型的族构建中,工程得到更加直观的清晰表现,形成互动性和反馈性,呈现效果图,利于相关方面进行有效沟通。在维修养护施工前,通过4D模型(三维模拟叠加项目的发展时间)和5D模型(4D模型叠加造价)模拟组织施工,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工序安排来指导施工。这样将技术设施、工艺做法、用料、工程量、资金预算等问题信息打包集成,便于管理方同设计院、施工方等各方精准、高有效对接,利于工程后期管控。

3.2在工程项目维修养护施工过程中

在工程项目维修养护施工过程中,统筹调度工程的进度、成本、质量与安全管理。在进度管理方面,通过不同颜色来细分标注施工状态,将计划施工进度与实际进度进行对比,生成时间轴,及时调整施工进度并形成记录,提高速度的总体控制。利用BIM技术形成成本控制,通过添加施工日志、工程量月表、项目清单、明细表等信息,实现成本精细化、动态化管理。施工人员、实施时间、新增或更换的配件信息等及时上传到BIM中,形成质量和安全工作的动态记录,提高质量与安全管理时效性、可溯性。基于BIM技术建立的协同工作的平台,有利于各方面人员或团队可协同合作,例如在出现现场变更问题时,一方在授权内做出的变更可同步到其他参与方,具有“一处更改,处处更新”特性,协同施工进度计划,BIM技术模型能够打破CAD时代各专业独自作业、工作流线交错复杂、设计难以更改的壁垒,有效避免了传统2D绘图由于疏忽带来的遗漏,造成实施中不必要的损失,便于物业管理,节约人力、物力、财力,有效提高了管理效率。

3.3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

篇2

中图分类号:TU4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概述

帷幕灌浆是用一定配合比的水泥浆液通过钻孔压入基岩岩层裂隙中去与岩石铰接,以提高基岩的强度,改善基岩的整体性和防渗性。天然状态下,基岩的透水性较强,会导致渗流冲刷基础而危及工程安全,但由于整个施工过程具有隐蔽性,因此从监理角度控制施工质量远不如地面工程那样一目了然。本文站在现场监理工程师的角度,总结了深圳市观澜调蓄池工程(3号)强风化粉砂岩及砾砂岩层帷幕灌浆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具体做法和经验体会,希望能对以后的水利工程建设中类似工程的施工监理提供一份借鉴资料。

调蓄池工程占地面积为3.21万平方米,有效容积为22.0万立方米,调蓄池主体采用全地下室方案,地下室底板埋深15.9~21.7m。为维护管理方便,调蓄池设置有进出车道,河堤道路标高为34.20m,调蓄池顶盖土高程为30.80~32.30m,调蓄池池顶高程为30.30m,池底高程为19.50m,调蓄池设计提升规模为每天40万立方米。

为确保调蓄池池侧壁安全,本工程采用了高压灌浆形成止水帷幕以阻止地下水进入基坑,灌注止水帷幕位于支护桩间中心线上,与冲孔灌注桩溶合搭接,形成总体防渗帷幕,为基坑的正式开挖提供可靠依据。

2 质量控制措施

2.1 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首先,工程开工前应对施工单位进场的用于灌溉作业的机械设备、仪器仪表、计量观测装置和其他辅助设备进行重点审查,包括钻机、高压泵、搅拌机、输浆管等的型号、性能参数,必须满足帷幕灌浆工艺需要。其次,核实承包商报送的现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关键技术工种人员的配置和资历、资质情况。再次,对于进场原材料质量,要进行监督、检查和鉴定,所有的原材料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或检验单,并在监理人员见证下取样,送到相关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最后,应根据工程的地质条件,选择和实际灌浆区相似的地段做灌浆试验,确定帷幕灌浆的孔深、灌浆压力、灌浆方法以及封孔方式。

2.2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帷幕灌浆的施工轮廓上可分为6个程序:布孔—钻孔—洗孔—压水—注浆—封孔。下面我就以本人在工程上的心得体会在重要环节方面作简要说明。首先,在布孔和钻孔方面,施工单位必须按设计要求按次序施放孔位,并在实地注明各孔序号与孔号。未经监理工程师的同意,不得随意改变钻孔次序。钻孔作业中,承建单位应对孔斜、孔深及时检查,并且每孔终段钻孔冲洗结束后,孔底偏斜应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对于先导孔和检查孔,施工单位必须出示保存完整的岩心,并在取芯钻孔结束后,及时向设计单位提供钻孔柱状图一份。其次,对于洗孔和压水,都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的来做,各先导孔和检查孔的压水试验工作要有监理工程师在场时进行,其他各孔压水试验也需通知监理工程师。另外,试验时要保证栓塞位置准确,孔口、管道及接头等处不得有任何漏水现象,否则应暂停本段压水试验,待处理合格后再重新进行。最后,针对注浆和封孔是帷幕灌浆最为重要的环节,监理工程师更应该全方位把握,灌浆段长和灌浆压力必须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如果检查发现记录压力与实际压力不符,施工人员应及时检查分析原因,进行调整并在记录上注明;对于违规操作或弄虚作假者,监理工程师将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另外,各孔段的灌浆必须连续进行,开灌前根据所做的压水试验备足灌浆材料,若因故中断,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处理,并如实记录原因,处理措施上交监理工程师。至于浆液浓度和浆液变换更应该严格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由于地质条件不同,所选择的灌浆方式也有所差异,本工程采用的是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为了缩短浆液的待凝时间,采用孔口封闭法。这样,监理工程师更需要严格把关每孔最后一段注浆时,施工人员下注浆管距孔底的位置。这样以来,即使以前可能会出现的漏灌段也能得到一定的补灌,保证工程质量。

2.3 资料的整理和保存

在钻孔与灌浆作业中,承建单位必须认真做好原始记录。原始记录必须真实、齐全、准确,并且及时将当前已完成的资料上交给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其内容主要有:灌浆平面图、钻孔孔斜情况及孔斜投影图、取岩芯钻孔的柱状图、灌浆透水率及单位注灰量统计表、帷幕灌浆工程质量检查孔压水试验成果表等。

篇3

建筑工程在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涉及多个方面,需要做好这多个方面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保证信息获得的及时性,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投入。这样不仅提高了整个信息交流的效率,同时还将整个施工成本控制在自己可以掌握的程度之内,提高整个工程的工作效率,确保整个施工项目按时交工,避免出现建筑工期延误等现象。整个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多个项目,这就需要相关的管理工作人员做好不同项目之间的信息沟通工作,不仅要保证信息的准确性,还要确保信息的及时性。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2D信息模型已经无法适应整个建筑工程的需要,而3D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

1 在建筑工程中实现多维管理的关键性技术

现在市面上存在的多维管理理论中,以CAD为基础的4D技术理论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缺陷,而在建筑工程的信息模型发展之中,便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方向,即以BIM为基础进行多维集成管理。BIM技术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更是改变了克服了nD集成方法中存在的缺陷。在两者之间相互联系之后,一些工作人员提出了两者数据之间的密切关系,并且运用一些茶校训的软件对于数据联合性关系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出一种群新的多维集成管理的建筑工程模型。

工程多维集成管理方式可以详细说明BIM工程中nD集成管理模型构建的结构,并且在了解整个结构的特性之后,可以了解整个工程的建设特征,并且还可以了解整个工程不同组件之间的属性,继而了解3D组间与工程关系模型中所存在的特点。传统的BIM技术存在着一些缺陷,无法以模型为基础清楚解决组件和工程量之间的关系,为了要进一步实现集成管理,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整个建筑工程的建设规律,对3D模型中不同组件进行属性赋予,从而实现集成化管理。在整个工程过程中实体数量要对多维集成管理基础的实现有着很大的影响,工作人员一般要对工程的实体进行统计,从而为整个集成管理系统提供了可以参考的计量理论,有助于揭示不同BIM属性中不同部分之间相互紧密的关系。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整个工程的工作效率,降低整个工程的施工成本,还可以实现整个建筑工程的多维集成管理模式。

1.1 要想使用多维集成管理模型就必须要了解模型的赋值机理,还要对整个数据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在分析研究的过程中,必须要以工程的实际情况和产品的特点以及3D模型不同组件数据属性数据结构为基础,继而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工作。在此基础之上,要了解整个模型的赋值机理,从而做好整个工程的安排工作。

1.2 对于以BIM为基础所产生的激励以及计量理论进行研究分析时,工作人员要对工程的特性属性以及各种数据结构进行十分详尽的分析,要深入研究和把握组件之间的属性数据的赋值以及组件之间属性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结合整个工程的基本性特点,同时还能掌握整个建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规律。

1.3 不同于西方建筑工程,我国建筑工程有着独属于自身的特点,施工单位要以施工现场的实际条件为基础,选择适用的建设技术,同时还要做好整个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确定商业模式,对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优化,同时提高整个工程的控制能力和管理的工作效率,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确定高效的管理方式,进一步促进我国建设事业的长远发展。

2 对多维集成管理的基础性研究

2.1 传统的3D组件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滞后特性,而以BIM为基础的3D组件之间则有着极高的灵活特性,具有动态的特性

属性值包括工程量清单、工程造价、能源分析等,这些基础的数据位模型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以及理论依据。在对模型的质量进行衡量时,需要从组件的属性类别、赋值范围以及实现方法等多个方面制定评判的指标。建筑工程的属性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图形属性,另一类是非图形属性,在分析的过程中,需要从位置坐标、长、宽、高、颜色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还要从建筑产品的型号,安装工艺以及费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解。只有了解组件的属性,才能对其进行灵活配置。组件的属性包括密度、材料的型号等,还要了解材料的市场价格,这样才能提高建筑产品的管理工作。

2.2 基于BIM模型和工程计量理论的工程量生成机理

基于BIM的建筑模型的组件数据全都存储在关系数据库表中,通过选取恰当的组件属性值作为关键字,使用SQ「对数据库中对应的建筑组件表中的记录进行查询统计,并采用符合我国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通过读取数据库内的所有组件对象记录数据,可生成初步的工程量表。但对于几乎所有的工程项口,这个工程量表都可能是不完整的。施工之前的设计阶段以及施工过程需要的准备工作、辅助设施、临时设施,由于建模不经济、较难建模,其工程量没有体现在自动生成的工程量表中。在有些特殊的情况下,需要手动添加未通过组件属性获取的工程量消耗项,以形成最终的工程量清单。

2.3 工程组件与工程量的关系系统模型

基于BIM与关系数据库技术,可以建立一个灵活的工程项口关系系统模型,支持工程多维集成管理。这个工程项口关系系统模型的核心是工程组件、工程量清单项、工程进度计划这3者之问的关联模型,其基础则是工程组件与工程量清单项这2者之间的关联模型。查询命令涉及到的特定工程组件,同时对应着工程量清单定的一个或多个项。通过将特定工程组件和特定的清单项之问的关系与查询同步存入数据库中的关联关系表中,来建立这个项口关系系统模型的基础。

结束语

在对建筑工程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后,相关工作人员要找出多维集成管理的实现基础,多维管理具有动态发展的特性,在分析与研究时,要了解nD集成管理实现的基础性关键技术,还要了解工程组件属性数据的赋值机理,掌握数据的结构类型。传统的2D分析已经无法满足建设工程发展的需求,所以,技术人员要研究3D建设信息模型化转变的方式,这样才能促进建设工程更好的发展。关联3D工程组件与工程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技术人员在掌握基础性以及关键性的技术后,才能制定出建设工程多维集成管理的有效方法,降低建设的成本,加快建设的进度,才能研究出建设行业发展的新方向,提出建设行业发展的新思路,从而促进建设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1.水闸工程启闭机的主要应用类型和属性

1.1卷扬式启闭机

卷扬式启闭机是闸门的重要程序,被广泛应用于很多大型闸门上。启闭机主要是由左半机和右半机组成的,中央部门是由中心轴连接的,为了保证其同步运行,需要根据启闭机管理形式的要求,保证水闸的有效性。

1.2螺杆式启闭机

螺杆机指的是用于水工建筑中控制水闸的水利设备,需要通过承重螺母的旋转,带动螺杆作升降运动,实现开启和关闭闸门,进而对水位和水量进行控制。螺杆机广泛被应用于水电工程中,其最大的特点是操作简单、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能量的转换。

1.3液压启闭机

水利水电工程闸门的液压启闭机采用的是液体传递能量,启闭机本身具有管理方便、运行可靠的特点,其应用范围也比较广。它是根据液体静压原理,利用液压传递动力,达到启闭闸门的目的。

2.水闸工程启闭机管理与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2.1水闸工程启闭机的改造工作滞后

在水闸工程启闭机的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水利工程相关技术发展迅速,水闸工程启闭机相关技术也是日新月异,随着技术的革新与发展,对于水闸工程启闭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也要紧跟先进技术的步伐,对水闸工程启闭机要根据实际需要和相关技术的提高而不断地进行改造。但目前多数水利工程中的水闸工程启闭机都不能够及时完成改造工作,相关的改造工作不能够适应实际的需要,这往往会导致水闸工程启闭机的工作效率低下,也会影响到整个水利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2.2水闸工程启闭机的局域规划调整不合理

多数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为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而服务的,在进行水利工程的设计阶段,必须做好局域规划调整工作,部分区域对于水利的需求较高,这就对水利工程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水闸工程启闭机的运转效率也要符合实际的需求。但在现实中,水闸工程启闭机达不到实际运转需求,导致相关工作的工作效率低下,所以必须及时对水闸工程启闭机进行规划和改造,使其适应水利水电工程的具体要求。基于局部规划形式的要求,必须形成高效合理的局域规划机制,如果缺少有效的规划机制必然会对水利工程的发展产生影响,增加水利工程的施工难度。

2.3水闸工程启闭机的线路电机使用不当和老化问题

水闸工程启闭机的线路和电机的使用是影响水闸工程启闭机正常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线路和电机的使用不当和相关设备的老化也是水闸工程启闭机管理c维护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在水闸工程启闭机的实际使用过程中,要根据相关电路的形式组合,要及时做好水闸工程启闭机电机的维护管理工作。但在现实中的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中,水闸工程启闭机的电路设计往往会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例如电路损坏、电力交叉以及电线老化,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些问题不能够及时维护和解决,就会影响到水闸工程启闭机的正常工作,也会波及到整个水利工程。另外,水闸工程启闭机的保护罩也会经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和老化现象,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和管理,电机的工作效率也受到严重影响,也会导致整个水利工程的工作效率低下。

2.4水闸工程启闭机的闸门设计标准缺乏系统化

随着我国水利工程的不断发展,对于水闸工程启闭机的闸门标准要求也在不断变化,而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之中必须执行严格的标准,要以统一的要求和规范为依据开展各项工作。但是在实际中,水闸工程启闭机的闸门设计的安全标准不达标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当闸门设计标准要求过低时,闸门的工作效率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安全标准设计较低时,也会加快水闸工程启闭机的老化和损坏的速度,对水闸工程启闭机的正常工作和运行也会带来一些不良影响。

2.5水闸工程启闭机的相关技术人员专业素质不达标

导致水闸工程启闭机在实际使用中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欠缺,由于水闸工程启闭机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对技术要求较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也需要过硬。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对于水闸工程启闭机的技术人员的考核工作不合格,那么在实际的水闸工程启闭机管理与维护工作中就会出现许多问题,例如水闸工程启闭机操作不合理,电机使用不当导致电路交叉和损坏等问题的出现。

3.水闸工程启闭机的管理与维护具体措施和建议

3.1加强水闸工程启闭机的检查工作

工作人员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专业工作人员要对各个环节进行检查,尤其是设备的细小环节,定期对其检查,尤其是在汛期前后,成立专项检查队伍,降低风险。在实践过程中要做好制动机的检查工作,包括:线路是否存在损坏的情况,接头是否牢固、安全装置是否有效等,如果在检查阶段出现异常情况,必须及时停止启闭机的应用,及时对机器进行维修。由于前期检查工作比较复杂,工作人员可以提前制定有效的检查计划,按照已有检查指标的要求,确定系统有效的维护机制。

3.2注意合理引进和应用先进的技术

水闸工程启闭机管理与维护相关技术发展迅速,日新月异,更新换代较快,要注重引进新进的科学技术,例如水闸闸门经过长时间的应用后会出现腐蚀的情况,要及时进行除锈,满足水闸闸门的后续运行。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可以积极引用新型保护技术,优化支撑装置和止水装置。为了提升设备的应用周期,需要合理设计门槽,保证闸门的灵活性。

3.3注重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能力

篇5

关键词:BIM;工程造价管理;斯维尔软件;设计优化;建议

Key words: BIM;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Tshwane software;design optimization;suggestion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9-0166-04

0 引言

我国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存在与市场脱轨,效率低下的问题,缺乏精细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管理[1-2]。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建筑信息模型(BIM)的提出为建设工程领域带来了新的革命[3]。利用BIM技术进行工程造价管理是工程工程造价管理领域的新思维、新概念、新方法,它不仅解决了海量建筑信息处理的难题,而且实现了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和不同角度的多算对比,这对现今建筑行业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斯维尔工程造价软件介绍

深圳市斯维尔科技有限公司将BIM技术运用于工程全过程的集成管理,它是基于BIM技术的建筑设计、造价、管理的数字化方法,支持建筑工程的集成管理环境,可使建筑工程在整个进程中提高效率、减少风险。

1.1 斯维尔三维算量软件介绍

斯维尔三维算量3D2012三维算量TH-3DA是国内首款基于AutoCAD平台的面向建筑行业的工程量计算软件,软件采用“虚拟施工”的方式对工程项目进行虚拟三维建模,经过对图中各构件关联清单、定额、钢筋和进度,根据清单、定额所规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结合钢筋标准及规范和进度计划,自动进行相关构件空间分析扣减,得到工程项目的各类工程量[4-5]。

1.2 斯维尔清单计价软件介绍

斯维尔清单计价软件所用的GB50500-2008规范是《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配套软件。软件涵盖30多个省市的定额,支持全国各地市、各专业定额,提供清单计价、定额计价、综合计价等多种计价方法,适用于编制工程概算、预算、结算,以及招投标报价。软件提供二次开发功能,可自定义计费程序和报表,支持撤消、重做操作。此外,专业版计价软件提供造价审计审核、指标分析、计量支付功能[6]。

2 斯维尔软件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实例应用

2.1 实例背景资料

本实例是某学院的一栋教学楼工程,建筑面积有1434m2,框架结构、教学楼共计5层,地下1层,层高为4.2m,室内地坪标高为-4.2m;地上为四层,首层层高为4.2m,二、三层高均为3.3m,出屋顶楼层层高为3m。地下室与首层地坪高差正好是地下室的层高。

2.2 构建模型

新建工程项目并进行工程设置后,利用软件建立三维建筑模型,图1为建立好的教学楼基础层及地下室的三维模型。

建立模型后挂接做法,构件的工程量就可以统计出来了,应用三维算量软件和清单计价软件分别编制教学楼工程量清单及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表。

2.3 优化设计

根据所建立的三维建筑模型和工程量的比对和分析,结合结构优化分析案例和实际建设中经验,并通过相关荷载的计算,可对建筑设计进行优化:将地下室楼板由双向板改为单向板,板厚由150mm改为100mm,相应的支座负筋一并修改,同时增加横向次梁,次梁及框架梁高度一律改为600mm,配筋见图2,新增次梁配筋编号见图3。

优化模型,计算工程量,与原设计方案进行比对,将新设计方案建立三维建筑模型与原设计方案对比,如图4的优化只涉及梁、板部分,所以在此仅显示与优化相关的构件,便于观察对比。

使用“工程对比”功能实现优化前后工程量对比(图5)和钢筋量对比(图6),将算量文件导入斯维尔清单计价软件,建立对应的组价文件,设置好信息价文件和费率,进行分部分项工程、措施项目、其他项目、工料机计算和汇总,生成取费文件,形成报表文件。

2.4 优化结果对比分析

2.4.1 模型对比 利用三维算量软件进行实体建模,分析可视化三维模型和各个构件的工程量,结合结构优化分析案例和实际建设中经验,发掘原建筑设计方案可做出改进的部分(将双向板改为单向板,增加横向次梁,从而减少板的厚度及钢筋工程),通过相关的结构荷载计算,制定出满足荷载要求的优化设计方案,使设计趋于合理,从而提升工程质量。

2.4.2 工程量对比 对优化的方案进行工程量和钢筋量的统计,运用软件“工程对比”功能可以直观地对优化前后的工程量进行对比,图6可以看出优化后的钢筋工程量比初始设计减少773.75kg,可见设计方案的优化减少了钢筋工程量。

2.4.3 工程造价对比 运用清单计价软件进行工程组价,并生成工程投标汇总表,根据优化前后方案的对比,可计算优化后的造价减少1219.33元,可见方案的优化节约了工程成本。

由此可以看出,斯维尔软件BIM技术的应用实现了设计方案的优化,在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了工程量,节约了成本,这充分体现出斯维尔软件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优势。

3 斯维尔软件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优势

在初步设计阶段,三维算量软件的快速识别功能可以针对建筑方案图迅速建立算量模型,利用“实物量”算量模式计算出实物量,再根据以往经验指标,计算出造价,利用综合对比的功能,评价出最优设计方案;在施工图设计阶段,为满足开发商有效控制造价,软件制作了各种经济指标报表,完成算量后各种经济报表能够自动生成;在招标过程中,软件在工程属性设施上设定招标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可以严格按照清单算量、计价规则计算工程量并进行计价,同时根据相关要求生成招标文件;在投标过程中,三维算量软件内含全国各地区的定额,施工单位能轻松完成并输出定额结果;在施工阶段,三维算量软件可以利用“预算模型文档”,输出所需楼层或是部位的工程量,完全解决了进度工程的计算问题,实现了四维项目管理;在决算审核中,针对工程量核对逐步细化的特点,软件设置了相应工程量核对的功能,通过提供各种工程量的汇总,便于排查工程量与有差别的楼层和构件,任何数据都可以查阅出明细,并直接查到模型的具体三维构件,构件的扣减情况通过体积、面积展开详细解释,一目了然。

4 国内现行工程造价管理的改进建议

4.1 技术角度

软件技术有待开发。国内工程造价管理软件的检核功能多限于构件扣减情况、构件钢筋配置情况、构件尺寸是否异常、对应所属关系的检查,并没有详细系统的检查体系[7]。国外的工程造价管理软件有优秀的冲突检查模型,该模型可分析出规划中存在几何冲突及位置相撞,各部件之间的冲突碰撞在屏幕中预先显示,同时还具有跟踪处理的功能,从而优化初步规划和施工流程,减少项目风险,加快建筑进度。

在成本管理方面,国内工程造价管理软件多为相应的配套软件,成本管理的体系和数据也不够全面,对于各细部构件的研究和比对没有详细专业的管理系统软件[8]。国外的软件有针对成本管理的专业成本管理器,通过成本管理器中详细的数据库,可以根据需要对构件等进行筛选、查看和比较。

5D BIM模型的深化。5D BIM模型是建筑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核心,这种技术是在3D BIM模型上配置时间进度计划和造价信息,同时记录实际进度执行情况,统计已完成工程量及造价等信息,形成包含“计划进度、工程量及费用”和“实际进度、工程量及费用”的5D BIM模型的过程,从而实现以“进度控制”、“投资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资源管理”为目标的数字化“三控两管”项目总控系统。现阶段国内虽然有软件开发公司对5D BIM模型进行研究,但多处于模拟设计阶段,根据实际情况实体施工阶段的进度管理和成本控制的应用并不广泛。

此外,在5D BIM模型的基础上,国外已研究并应用6D BIM模型(Sustainability Optimization)和7D BIM 模型 (Facilities and Asset Management),并随着BIM应用的不断扩大和深入,进行nD BIM 模型开发和研究。

4.2 经济角度

BIM的应用价值已被大多数企业所认同。在企业实施过程中,主要关心的还是效益问题:实施BIM意味着企业要在购买软件、招聘和培训人才、聘请外部服务团队等方面有所投入,这些投入是否真的能给企业带来所期待的利益。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对BIM投入后的收益情况做出详细、准确、清楚的效益分析,从而让企业了解到:BIM技术前期生产效率降低所带来的成本增减是显性和即时的,但在BIM实施的后期,前期良好的设计和规划有助于生产力水平的提升,逐步恢复到原有水平并高于原有水平,BIM所创造的质量、经济效益开始显现,这种提升对企业有着长期持续的良性影响。

4.3 实践角度

BIM工程造价管理技术需要推广。要想推广BIM技术,最关键的就是加大中国建筑市场对BIM技术的需求。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引导企业及个人对工程造价管理的BIM技术应用:政府建立BIM标准和指南,借助政府公共项目率先完成指定的BIM技术应用,同时邀请相关机构展开跟踪研究,进行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分析评价;引导企业及个人通过自身试点实施BIM技术的应用,从而熟悉工作模式和业务流程。在此基础上,结合各方的经济效益评价,让政府、企业以及个人了解到BIM技术应用在工程造价管理上的优势。在技术得到认可之后,制定更加详细具体的标准和指南,使BIM技术推广到更多的政府项目及民营企业项目中去。

增强软件兼容性,与国际接轨。目前国内的工程造价管理软件多是支持自己体系的软件,对市面上其他软件并没有涉及过多的兼容,尤其是对国外应用广泛的的设计软件,如Autodesk的AutoCAD各种版本,Bentley的Microstation等,在图纸识别建模的过程中会存在偏差。此外,国内工程造价管理软件应汲取国外软件的优点,将新进技术引入,结合我国国情制定出优秀BIM工程造价管理软件。

参考文献:

[1]Goldberg H E. The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J].CADalyst,2004,21(1):56-58.

[2]张建平.基于BIM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施工技术,2011,15(1):15-18.

[3]刘照球,李云贵.建筑信息模型的发展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科学,2009,25(1):96-99,108.

[4]深圳市清华斯维尔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三维算量3DA2012使用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5]深圳市清华斯维尔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三维算量软件高级实例教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篇6

他并建议,一方面,需要完善与储备货币发行国地位相适应的宏观政策框架,不断提高宏观调控能力,使之更加市场化、更加灵活、政策透明度更高、政策沟通更有效;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强化金融监管和协调,从宏观、逆周期和跨市场的视角评估和防范系统性风险,增强中国金融管理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有效维护金融稳定。

朱隽指出,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对一国经济金融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获得储备货币地位,意味着重要的制度性权利,有利于增强外界对人民币的信心,扩展危机应对的手段。

“能够在国际社会被广泛接受是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的最直接体现。”朱隽在文章中称。他指出,人民币成为SDR篮子货币后,可直接用于IMF的份额认缴、出资和还款等财务操作,还可用于向所有其他国际组织出资以及国家(地区)之间的贷款、赠款。此外,非储备货币国通过货币互换协议获得的人民币会被基金组织直接认可为储备资产,属于有效外部融资,从而对该国的金融稳定产生正面积极影响。

朱隽并指出,国际储备货币地位能够大大增强国内外对货币的信心,降低发生经济金融风波的可能。同时,储备货币发行国受其他国家溢出效应的影响程度要小于非储备货币发行国,这也意味着它们可以更好地抵御冲击。储备货币发行国应对经济金融危机的手段更多。

另外,储备货币发行国企业可以使用本币在国际上进行投资和交易,有利于降低成本,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可降低一国积累外汇储备的必要性。

篇7

一、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及其管理的重要性

1.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的规模也日益扩大,固定资产不论从数量上还是种类上也越来越繁多。因此,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做到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建设,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完好率,更好适应事业单位实际工作需要和业务发展需求。

2.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实施动态监测管理,及时掌握其使用状态和使用情况,这样有利于事业单位资产的集中化管理和控制,合理分配和协调资产运作,降低和避免资产浪费情况的发生,能全面提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对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重要意义,促进事业单位可持续性发展。

3.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是做好财务工作的重要条件。固定资产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单位财务资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单位必须扎扎实实从日常工作入手,不断积累经验,用先进的管理措施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4.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是提高管理意识的需要。事业单位就其工作性质而言,管理理念贯穿了整个单位工作的全部。对外,如何做好与上级部门及其他各个职能管理部门的汇报及沟通对接工作,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维护好自身形象;对内,如何做好管人管物的工作,协调内部各业务部门的配合工作,调动各个部门及其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等内外环节的工作,无一不涉及到管理,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在各个业务环节提高管理意识,而固定资产管理既然是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更有必要对其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这是事业单位提高管理意识的要求,也是事业单位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意识不强,日常基础工作薄弱,记录手段落后

目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诸多弊端,究其原因首先是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也没有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流程进行明确规定,致使相关工作开展不是很规范。

其次,人员的管理意识不强。有相当多的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重购置,轻管理”这样的意识,而管理单位资产的人员一般还负责其他工作,职能划分不清晰,导致其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重视。

再次,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基础比较薄弱。如资产购买签收及领用时,没有形成纸质的记录或者记录不全不规范,登记手续不完备,造成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不明确;此外,进行固定资产清查时,应制作固定资产卡片两份,一份由资产管理部门将卡片贴在固定资产上,另一份由财务部门固定资产卡片留存,据此可有助于固定资产账实核对,但据了解,目前许多事业单位对此项工作没有完善,更没有进行定期的固定资产账账、账实、账卡核对,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混乱。

另外,资产管理部门进行固定资产日常记录时仅仅以类似流水记账方式登记,没有做好分门别类记录,信息化程度不高,不能适应事业单位管理要求。

2.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保管维护不力,移交不清

部分事业单位由于人员工作变动时固定资产移交手续不齐全,例如,移动设备、笔记本电脑等暂时由个人使用的公共物品,在领导更换或人员调动时不按规定进行移交;还有部分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被外单位长期借用,不能及时回收, 致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另外,对某些重要的固定资产没有及时购买相应的保险,致使资产遗失后得不到赔偿,容易导致固定资产的缺失。

3.固定资产日常工作不规范,相关记录不完善

有些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登记方面存在问题,工作人员不够细心,责任心不强。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账实不符,资产管理部门记录与财务部门记录数据不同。对单位采购的固定资产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但其使用年限又在一年以上的相当多数量品种相同的物品没有按规定在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明细登记不规范,导致人员对资产管理混乱。

4.缺乏有效的评估与监督,存在资产闲置、浪费等现象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大部分都属于非经营性资产,如果事业单位没有合理的资产配置标准,会造成人们对资产的购置随意性较大,部分事业单位虽然有预算来控制固定资产的购置,但很大程度上也存在重预算轻执行的现象,又没有严格的考核审批和监管制度,导致固定资产重复购置进而造成资产的闲置、浪费等现象的存在,资产使用效率低下。

5.资产处置程序不规范

一些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处置没有建立规范的流程,资产处置随意性较大,例如: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对于待处置的资产没有形成书面上的处置原因,随意交由资产管理部门存入库房,而资产管理部门对于待处置的固定资产没有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作有关的技术鉴定,评估资产残值过于草率,没有形成书面资产处置过程,容易导致事业单位资产流失。

三、针对固定资产管理弊端应采取的对策及改进措施

1.制定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确保资产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事业单位应按照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完善现有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并结合事业单位内部的实际情况和业务特点,建立本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的长效机制、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固定资产管理一系列工作流程及环节,例如,对于固定资产处置,从固定资产处置申请表的填写到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做资产处置的鉴定工作,都必须建立一整套处置方案及工作流程,要求相关人员严格遵守落实执行,促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科学化规范化,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据可依,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2.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监管,落实固定资产管理责任,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工作琐碎繁杂,从采购、入库、登记、移交、盘点到报废等一系列工作都非常重要,所以事业单位应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各个环节的执行进行有效的监管。

事业单位应设置专职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岗位,并明确其管理工作和职责。不断的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进行相关业务的技能培训,可以组织人员向先进单位学习,吸取有效的经验,不断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业务能力、提高事业单位有关人员对于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定期对固定资产盘点核实,以确保固定资产的完整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在事业单位可操作范围内建立绩效考评制度,将员工个人的工作业绩考核与固定资产管理效果挂钩,进行相应的奖惩,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员工的责任心,提高工作效率,从而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3.有计划有预算的配置固定资产,避免资产闲置和浪费

首先,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部门应将固定资产的购置纳入单位全年预算范围,有必要的应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其次,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结合勤俭节约的原则,制定固定资产的采购计划,按照有关规定配备标准进行固定资产的配备;如果没有配备标准,则必须从实际出发,从严控制,合理配置,保证充分利用现有的固定资产,防止造成资产的积压;对于大型固定资产的采购,事业单位要实行集体决策,对项目可行性论证进行严格的论证,尽量作出必要的该项目详细说明和功能,并按照规定的程序申报审批,避免资产购置的随意性,尽量杜绝闲置和浪费的现象发生。

4.采用科学化的资产管理体系,促进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

目前很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手段还比较落后,为了适应不断深化的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应建立一整套科学化的资产管理体系,例如采用功能齐全的财务管理软件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实施整体管理。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确保固定资产安全可靠、保值增值。

总而言之,加强和规范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虽然现阶段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还存在问题,但只要相关部门强化管理意识,完善管理体系,就能实现固定资产高效使用,为事业单位开展工作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促进事业单位的稳定和可持续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戴 岸.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时代金融,2016(06).

篇8

毕业实践管理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两方面内容,毕业实习旨在锻炼学生走入社会的实践能力,毕业设计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是对在校期间各个环节的转化和总结。它的实践性、总结性是前面其它环节所无法比拟的,不可替代的。特别是高职类院校,培养目标就是应用型技术人才,特别强调实践性,因此这一环节尤其重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非常快,它们希望毕业生能够招之即来,来之即用。一方面,这符合高职办学的宗旨,推动了高职院校的就业发展,另一方面,也给高职院校出了一个难题,如何将毕业实践环节管理得当,如何能培养出高技能的人才,如何能在他们走出校园即为社会所用?

鉴于这些问题我们思考在这样的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是毕业实践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微信是当下最热门、最流行的社交工具,微信的使用范围也正在不断扩大,已经拥有超过三亿人的用户,最主要的使用人群便是当下的大学生群体,成为当下大学生所熟知的信息传播平台,而微信公众号成了一种主流的推送方式,曾命名为“官号平台”和“媒体平台”,最终定位为“公众平台”,是进行一对多的媒体行为方式的活动,如企业通过申请微信公众服务号进行二次开发展示企业文化,商家通过申请微信公众号进行产品活动信息的宣传等。将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于毕业实践管理中,可以让师生随时进行信息交流及文件提交,方便、快捷、高效的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一、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于毕业实践管理工作的优势

(一)符合当代高职学生的爱好和习惯,

现在的高职学生成长在一个快节奏、信息化的社会中,更容易接纳新出现的事物。随着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出现,网络新技术已经不知不觉地渗透进了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当中,现代大学生乐不可支地利用互联网的便捷,不断与社会进行交流、分享与探索,利用网络新技术给自己带来全新的体验,如空间日志、微博说说、微信图片等交流工具与他人互动,乐于分享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及感受。而微信是当下学生特别喜欢的一种交流工具,可以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沟通,可以在有网络的情况下实现文字、图片、语音和视频的传送,并可在大部分智能手机上运行,大家乐此不疲的发着朋友圈,订阅一些自己喜欢的公众号。

(二)微信公众平台运营成本低

现在高职学生基本都拥有手机,同学们都会使用微信平台。微信最具特色的核心功能是用户可以即时发送文字、语音、视频,并且是几乎免费的方式(仅耗少量流量),这让微信更多地成为用户即时互通的工具。同时毕业实践工作应该多平台多效传播,充分发挥互联网思维,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减少了学校在相关投入上的经费成本,同时又达到了学生多关注、多运用的效果。

(三)较传统媒体,微信功能更加便捷

微信可利用手机号、邮箱、微信账号、QQ 等多种方式登录,微信公众平台是微信的一个延伸功能,微信公众号添加方式便捷,操作容易,上手快速,是一种全新的媒体传播方式,形成了l布人和订阅者之间良好的沟通氛围。能集合微博和QQ群特点并将之优化,也可以扮演“信息中转”的媒介,还可以收藏、转发及发送朋友圈分享给好友,还能有效保护用户隐私,更贴心地把服务做到细微之处,而且还可以对用户有针对性地推送消息,提高精准性,这些强大功能远远超越了传统媒体。

二、微信公众号毕业实习管理模式

毕业实习是学生在校期间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也是一门特殊的实践课程,在毕业实习期间,学生需完成顶岗实习申请,毕业实习鉴定以及实习报告撰写等工作,对于刚刚从学校生活进入社会工作的他们,很有可能出现衔接的困难性,实习期间需要在实习公司完成还不熟悉的工作,每周要根据实习的情况撰写实习周记,而如果这些工作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完成,会给学生带来更高的时效性和便捷性,并通过公众号通知时刻提醒学生按时按量完成实习内容,随时随地可以在手机上撰写周记,提交实习报告,更改实习信息,登记签约单位等工作,让学生感到方便自如,不用每天一定要坐在电脑前和书桌前完成这些工作,而且可根据自己的工作进程,随时添加自己的实习心得,还可以把自己的实习体会和班级里的同学在平台上分享,和指导老师随时随地的描述自己的实习情况,指导老师也可通过微信平台与学生进行实习心得交流,了解学生实习期间遇到的困难,并帮助学生解决,还可根据微信功能地理定位监督学生实习,这样整个实习过程都是实时可控的,学生每天登陆微信公众号进行签到,和在实习公司上班打卡一样形成了习惯,指导老师可根据学生的签到情况、毕业鉴定情况、实习报告成绩等综合评定学生整个毕业实习的分数,有了微信公众平台更有利于学校对毕业实践的管理。

三、微信公众号毕业设计管理模式

毕业论文的指导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从学生的选题,指导老师下达任务书,学生开题,撰写论文这个过程是很漫长的,如果其中一个环节出差错,整个毕业设计都会受到影响,高职学生的整个毕业设计阶段和毕业实习在时间上基本是重叠的,那么学生在同样的时间里既要完成论文又要完成上班工作,而在第一个学期的后半部分,很多专业的学生已经都在寻找实习单位了,所以整个毕业设计阶段指导老师的选择和课题的选择可在第五学期的期末进行,指导教师和学生可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双向选择,之后进行课题的选择,选题完成后学生可通过边实习边研究的方式进行毕业设计,把自己的课题与实习的内容相结合来进行毕业设计的规划,指导老师可在微信公众平台上下达任务书,学生接收并下载后,根据指导老师的任务进行课题、论文的规划,然后在微信平台上传开题报告,经指导老师允许后方可开题,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那么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毕业设计,在第六学期即将结束,学生返校回来,基本论文已完成,接下来的任务就是与指导老师沟通修改最后进行论文的答辩工作。

篇9

资料与方法

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3例,均符合罗马Ⅲ动力障碍型FD标准1。其中治疗组33例,男10例,女23例;对照组30例,男13例,女17例。两组的年龄、性别、病程无显著差异,均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对照组予莫沙必利5mg,3次/日,饭前30分钟服;治疗组除莫沙必利外另予黛力新1片,2次/日,两组疗程均4周。

焦虑/抑郁评分: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对两组治疗前后进行焦虑/抑郁评分2。

血浆胃肠激素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空腹抽取静脉血2ml,置于预冷洁净采血管,低温离心(4℃,2000r/分),取血浆-20℃保存待测。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测定血浆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试剂盒购自美国Uscn Life Science & Technology Company,操作按说明书。

疗效判断标准:以上腹痛或不适、上腹饱胀、早饱、嗳气为主要观察指标。①显效:症状消失;②有效:症状减轻或好转;③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疗效比较采用Ridit分析。

结果

疗效比较: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

焦虑/抑郁积分比较,见表2。

篇10

腰椎间盘突出症目前治疗的方法很多,我科采用山东华飞公司生产的三维多功能牵引床,对不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灵活应用大距离,上下成角,左右旋转及配合骶孔封闭,穴位注射,手法推拿综合治疗本病,疗效满意,同时运用针灸加穴位注射、局部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两组进行对比观察。

1 临床资料本组100例,男56例;女44例;年龄40岁~67岁68例,18岁~40岁32例;病程最长的达20余年,最短的1天。全部病例经CT或MRI扫描检查确诊提示:突出节数L4~521例,L4~5、L5~S1,突出38例。L3~4、L4~5突出11例,L3~4突出3例,L5~S1突出19例,L3~4、L5~S1之间突出8例。其中左右神经根型81例,腰椎间盘突出伴变性者8例,中央型5例,椎间盘突出伴膨出6例。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骶孔封闭,患者俯卧于床上,按操作方法,从患者尾椎骶孔注入。用药:确炎舒松针-A20mg,维生素B12针1mg,丁胺卡那针0.2g,2%利多卡因针5ml。用药后,嘱患者静卧15分钟,然后进行牵引治疗。

2.2 根据病情、年龄、体质等,选好电脑牵引程序,椎间隙牵引距为50岁以下,体质较好的为68~70cm;50岁~70岁的60cm~68cm;上下倾角度10°,倾角下降15°~20°。

2.3 协助患者俯卧于牵引床上,胸背部与臀部分别固定于牵引床上。病变椎间盘为两端固定点,以便配合手法复位。启动开关,根据病情,灵活应用上下成角,左右旋转,快慢纵向牵引时,术者同时配合手法复位,在几秒或几分钟内完成牵引复位治疗。

松解捆绑带,辅以腰围带固定,俯卧位护送患者回病房,卧硬板床休息72小时。门诊观察7~8小时,回家卧床休息3天,卧床期间口服消炎镇痛药对症处理。翻身具体操作方法:先腰围固定后,如俯卧位,医者左手掌按紧患者腰背部,右手掌按紧患者腹部,然后嘱患者配合整体翻身。3天后到本科进行腰肌恢复治疗,行轻手法推拿及野木瓜针、当归针进行穴位注射,10天为1个疗程,每日1次,三维牵引一般1~2次,间隔时间5天。

2.4 对照组:针灸取常用穴如肾俞、突出节段(阿是穴)、环跳、委中、秩边、阳陵泉、足三里、悬钟、昆仑等。牵引采用石家庄市生产的自动牵引床,间歇牵引20分钟,每日1次。穴位注射当归针、野木瓜针、复方丹参针,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局封,每周2次。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判定标准:症状、体征消失,直腿抬高试验>80°恢复工作,患肢有轻微无力感,为治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直腿抬高试验60°~70°,长时间行走,弯腰工作腰部有酸胀,患肢有轻微麻木,为显效。症状、体征直腿抬高试验

3.2 治疗结果:治疗组100例,临床治疗78例(70%)治疗次数少者5次,多者20次,平均12.5次。对照组40例,临床治愈12例(30%)75《按摩与导引》 2001年8月第17卷 第4期(总100期)ChineseManipulation&QiGongtherapy.August2001,Vol.17,No.4

篇11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1(b)-119-02

The effect and perioperative care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internal fixation and the hip arthroplasty comparative

LI Lanying

The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of Chenzhou City in Hunan Province, Chenzhou 423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fferent effects and perioperative care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internal fixation and the hip arthroplasty comparative. Methods: Eighty cases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patients from May 2009 to April 2011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of 40 case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internal fixa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hip arthroplasty 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and postoperative nursing comprehensive. The curative effects of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differences of operation time and operation in blood transfusions of two sets of patient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time in bed after surgical operation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4.52±3.25) weeks and the complication rate was 5.0%, the time in bed after surgical operation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12.01±1.51) weeks and the complication rate was 25.0%,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he time in bed after surgical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internal fixation is shorter than the hip arthroplasty comparative,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ng disease is lower, the function recovery is also better than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internal fixation. Active perioperative care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suring the effect of operations.

[Key words]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Internal fixation; Hip arthroplasty; Perioperative care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见于老年人,其发病率男性多于女性[1]。由于股骨粗隆部血液供应丰富,很少发生骨折不愈合或股骨头缺血坏死,但如治疗不及时,患者长期卧床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随着社会的老龄化[2],骨质疏松的患者越来越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寻求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中笔者采用了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比两者的疗效及加强围术期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研究对象为本院2009年5月~2011年4月收治的80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其中,男53例,女27例;年龄50~78岁,平均(60.2±4.1)岁;致伤原因:摔伤48例,坠落伤18例,撞伤14例;其中右侧伤44例,左侧伤36例。所有患者均与骨折后12 h内入院。合并疾病:高血压51例,高血脂30例,慢性支气管炎19例,动脉硬化9例。将80例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发病部位、合并疾病、受伤原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40例患者给予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治疗,患者取仰卧位,采用股骨粗隆外侧切口,在C型臂X线机的引导下进行骨折部位的复位,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内固定。对照组患者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患者取侧卧位,侧方切口,重建股骨距,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髋关节置换,所有患者均采用骨水泥进行固定,然后用捆绑带进行固定。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围术期饮食、心理、抗感染等常规护理,常规术前准备[3],详细给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手术注意事项及流程,解除患者的心理顾虑和不良情绪,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治疗。术后给予常规营养支持、防止切口感染、鼓励锻炼等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①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肺功能锻炼计划,指导患者进行锻炼,增加患者的肺活量,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排痰,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③老年患者长期卧床亦形成深静脉血栓,术后抬高患肢20°~25°,并嘱患者避免患肢受压,以促进静脉回流,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④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鼓励患者尽早进行功能锻炼,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3 d在床上坐起,每天2~3次,5~7 d开始行围床周锻炼,10 d后行助行器行走。⑤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时解答患者的问题,解除患者的心理顾虑,鼓励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1.4 疗效观察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卧床时间及并发症等。

1.5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情况

见表1。

由表1可见,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0~160 min,对照组为55~150 min;观察组患者的术中输血量为0~1 200 ml,对照组为200~1 000 ml;观察组患者的卧床时间为8~17周,对照组为1~10周。

2.2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

见表2。

由表2可见,观察组患者术后2例患者出现内固定螺钉穿出现象。两组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多由间接或直接暴力导致,因老年人骨质疏松,多由直接摔伤引起,严重时可造成粉碎性骨折。具体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移位情况、患者的全身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4-5]。由于老年人自身的特点术前、术后护理显得极为重要,预防患者长期卧床而引发的肺部感染、压疮等[6]。本研究中笔者给予所有股骨粗隆间骨折内患者无论采用何种手术治疗方法,围术期积极地术前、术后护理均在保证手术效果、避免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中有重要意义。尤其该类患者年龄较大,长期卧床,应注意抬高患肢,防止深静脉血栓,术后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加强排痰护理防止肺部感染,早期辅助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7]。本文两组患者术后护理方法并无明显不同,可以认为术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这是由于手术方法不同导致的。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卧床时间短,其并发症发生率低,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卧床时间(4.52±3.25)周、并发症发生率为5.0%,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卧床时间为(12.01±1.51)周、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见,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卧床时间短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功能恢复亦更好。但是同时应该注意围术期积极的心理护理、抗感染护理、防血栓护理以及功能锻炼护理在保证手术效果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唐新文,王俊鸿,陈定启,等.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07,13(4):243-244.

[2] 罗从风,朱越,王磊,等.459例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周围骨折结果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2,4(3):188-191.

[3] Bolhofner BR,Russo PR,Carmen B. Results of interochanteric femur fractures treated with a 135 degree sliding screw with a two hole slide plate[J].J Orthop Trauma,1999,13(1):5-8.

[4] 陈根平,沈为栋.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007,13(3):177-179.

[5] Cummings SR.Epidemiology and outcomes of osteoporotic fracture[J].Lancet,2002,18(19):1761.

篇12

如此高昂的房价连海外高收入人士都无法承受,那么国内的老百姓又该如何面对?

时寒冰,《上海证券报》首席评论员,2009年去美国进行访问交流,亲身体验了这个世界上最发达国家的吃、穿、住、用、行。以下是根据其博客文章整理出的简易美国物价图。

吃在美国:在洛杉矶某中餐馆,四人点餐包括鱼、虾、蟹等,总共花费49美元,另外街上一美元的咖啡很普遍。

穿在美国:在洛杉矶某购物中心,阿玛尼西服、意大利名牌鞋,价格只相当于国内价格的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

住在美国:四星级或五星级酒店,网上预订,每天的价格大致在90美元左右。

用在美国:买了一部手机12.5美元,含部分通话费,给家人买了一个笔记本电脑499美元。

行在美国:在美期间,从洛杉矶到圣地亚哥再到拉斯维加斯,平均每天都有5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驱车在路上,没有遇到一条收费公路。

这样的生活成本经过汇率折算以后,相当于国内月收入在4千元左右的人士,花费1元就可以喝咖啡,300-400元就可以买台笔记本电脑,200多元就可以买一双名牌意大利皮鞋,50元钱就可以请几位朋友吃一顿。现在的中国,人们难以这样从容消费。

很明显,物价水平的上涨,已经使很多人囊中羞涩,身不由己。

三十万的年薪,一定的住房补助,这样的条件还是没有让在美国某生物研究机构就职的博士后刘斌(化名)选择回上海发展,因为与上海最近几年猛涨的房价和生活成本相比,上海所提供的收入和补助仍然无法帮他解决生活上的压力。

据调查,这样的案例并不少,如此高昂的房价连海外高收入人士都无法承受,那么国内的民众又该如何面对呢?

压力战背后的博弈

最低工资标准显然与经济发展不相称,民众为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可他们却没有因此受益。

高物价的出现,没有伴随着高工资,这就是中国的社会现状。而每次民众抱怨物价上涨总是与数年不涨的工资进行对比,这也说明目前经济发展模式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以挤压劳动者的福利换取高速增长,本应由国内居民分享的经济增长红利通过货币、产品等渠道流向了世界。

今年“两会”期间学者刘植荣发表了《世界工资研究报告与借鉴》,被各大网站转载报道。他指出,世界183个国家和地区的最低收入平均为41535元/年,美国105560元,年,是中国的17倍(中国最低年收入为6120元),中国不到世界平均值的15%,排在158位,倒数第26位。最低工资标准显然与经济发展不相称,民众为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可他们却没有因此受益。

尽管工资水平如此之低,但是中国的税负并不低。根据统计,2007年全国财政收入51304.03亿元,增长32.4%,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2009年累计全国财政收人分别增长19.5%和11.7%,财政收入的增速远远快于GDP的增长。

即便如此,相关政府部门并没有将这些财政收入妥善运用于国民相关的教育以及医疗事务上。比如1990年以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逐年上升,但2005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达到2,82%,2006年仅为2.27%,这样不但远未达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确定的4%的目标,就算是与目前世界平均水平的教育支出7%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实际上,在中国的财政支出的前三项中,比重最大的是行政管理费,其次是经济建设费,而直接触及民生领域的文教、科学、卫生、社会保障支出所占比重最小。从1982年到2005年,文教、科学卫生、社会保障支出增长36倍,而行政管理费则大幅攀升了76倍。与其他国家行政管理费(或公务支出)在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重相比,可以清晰地看出惊人的差距:2000年,美国是9.9%,加拿大是7.1%,泰国是5.2%,印度是6.3%,俄罗斯是7.6%,而中国的则高达25.7%。

众所周知,政府投资效率极为低下,不仅存在宏观投资的结构性矛盾,在微观领域项目交叉、资金闲置、公共设施利用率低等问题普遍存在,这样大量的国民财富在经济循环中被损耗。而为了保证经济活动的必要流动性,央行不断印发货币,形成了人民币实际购买力的对内贬值,民间总体购买力相对收缩。而大量商品出口,带来了大量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人民币升值的外在压力不断加大。

高物价下的低工资,郎咸平将其根源概括为“新帝国主义在中国”,美国控制最终定价权,原材料的价格也不在手里,夹在中间,中国的制造业创造的利润被剥削得干干净净。“中国越改革,中国越开放,欧美越富裕。”郎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但是从国际层面来讲,这次的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上了很好的一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也在于此。

民不富,国家发展怎能“又好又快”?

对比中国约2.4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来说,虽然2%的帐面损失不算严重,但损失的都是老百姓的钱。

高速的经济发展,高额的外汇储备,为什么民不富?内需难于启动?“物价这么高,工资却没涨上去,福利待遇也没有改善,我们怎么敢花钱?”一位在北京某网络媒体工作了三年的冯小姐这样告诉记者。

最能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4月在中国同比上涨了2.8%,其中,食品类涨幅最大。工资上涨跑不过CPI,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蒜你狠”和“豆你玩”交替上演“涨价竞赛”,价格上涨数倍乃至数十倍。一路“涨”下来,每日为柴米油盐操心的老百姓,生活成本越来越高。

低收入群体则更加辛酸,“既然有盐,还要酱油干啥?”这句在网上流传的《一个贵州农民的家庭生活账单》里的话,勾勒出了他们无奈的窘境。

篇13

中图分类号:D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0(c)-0171-02

人民警察在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过程中承担着现场控制的重要责任。他们不仅是现场处置者,还承担着指导监督企业事业单位以及社区开展应急管理的重任。因此,该校开设的《公共安全危机管理》课程属于专业核心课程,但是在该课程40学时的教学中,实训教学课时仅有10学时。为了实现公安院校“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要求,授课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实训教学环节,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做”。

1 《公共安全危机管理》课程实训教学环节设计

1.1 完成实训准备

实训是师生共演的舞台,学生是主演,教师是导演。所以教师在每次实训前首先要撰写实训计划,包括实训目的、实训内容、实训要求、实训步骤、实训人员分组及实训准备材料等内容。然后将实训计划告知学生,要求学生完成分组和材料准备各项工作,同时要强调实训中的注意事项,如:纪律要求、操作要求、安全要求等等。除此之外,还要及时对学生实训准备工作开展进行及时检查,如在对大学生安全意识现状进行调查的实训项目准备时,要求学生先制作调查问卷,如果老师没有及时跟进检查把关的话,就会发现有的组的调查问卷明显地粗制滥造,缺少答案的,错别字的,问题缺乏导向性的情况十分突出。

1.2 创设实训情境

波莉亚曾经说过:“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因此老师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应该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体的场景,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激发学生的探索的乐趣,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创设实训情境包括实地实训情境和模拟实训情境,如在宿舍楼和教学楼开展安全疏散演习,带学生到火车站参观公安民警反恐备勤工作都是创设实地实训情境;在安防实验室进行模拟安全检查,在布置好的教室召开模拟记者招待会就是创设模拟实训情境。

1.3 进行实训引导

叶圣陶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老师在实训中的引导首先是以实训目标为指引,通过有效的提醒或提示使学生理解实训要求,更加规范、有效完成实训任务。如在校园行政楼安全防范检查的时候,提示学生注意办公室门的材质,并且观察不同材质门的作用,并进一步探究安装不同材质门的原因,使同学们深刻领会重点保卫对象的措施与一般保卫对象的区别。其次,老师在实训引导中能够及时解决学生们实训中遇到的问题。如学生要求进入校园监控室进行检查时,往往会被工作人员拒绝,由老师在场进行协调,事情一般都会得到顺利解决。从实训完成的质量来看,一般有老师带队的实训小组,实训完成质量比没有实训老师带队的要高。

1.4 开展实训总结

实训结束后,要及时对实训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价,使学生加深对实训的感受和体悟。如在校园安全检查实训完成后,授课老师要求每组学生将自己检查中拍摄的照片、视频及安全检查总结制作成为PPT文件,并在课堂上进行演示。演示完成后,首先由下一组同学对前一组同学的实训进行点评和打分;其次再由教师对完成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和打分。这样的流程不仅提高了每组同学的活动参与度,还提高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2 《公共安全危机管理》课程实训教学方法实践

2.1 “体验式”教学法

《公共安全危机管理》课程涵括了安全危机管理预防、处置及恢复三个管理流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具备安全危机知识宣传教育、现场秩序维护、现场救护、现场疏散、应对媒体危机、心理辅导等危机预防与处置的基本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了重大事故现场模拟记者招待会、“牺牲公民自由以维系社会公共安全是否合理”辩论赛、制作安全防范预案、校园防火安全宣传和校园安全疏散演习等实训活动。“体验式”教学法让学生产生角色代入感,使学生主动加入、主动准备、主动思考。如在进行重大事故现场模拟记者招待会实训活动时,根据老师提供的案例,学生们认真在网上收集了相关资料,自行分配了招待会中主持、发言人、新闻媒体等角色,撰写了发言稿,还制作了话筒、座位标签、证件等道具,使学生完成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我要做”的转变。

2.2 “参观式” 教学法

“参观式”教学法就是教师组织学生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实战部门的工作状况,并撰写观察笔记。如教师多次组织学生参观安全技术防范产品博览会,带学生到火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观察火车站反恐备勤和安全检查等工作的开展,然后要求学生撰写观察小论文。这种教学一般在校外进行,一方面拓展了实训场地,解决了学校实训场地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使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加紧密,让实训教学能够更好地为实战服务。如在火车站实训时,火车站的备勤民警当场向学生示范了民警单警八件套装备的使用,还展示了各种最新的消防设备,这是学校模拟教学场地和器材无法比拟的,因此,学生在参观过程中兴致勃勃,流连忘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但是“参观式” 教学法实施时,一般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室外参观场地较大,而带队老师一般为2~3人,因此,对于学生的引导工作难于同时进行,有的同学难免处于“打酱油”状态。另外外出实训还需要考虑场地和管理人员联系、车辆安排及学生的安全管理等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组织和管控能力。

2.3 “协作式”教学法

每次实训时,学生至少有6组同时开展实训,一位实训教师很难把控住实训场面。考虑到《公共安全危机管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课,如现场秩序维护和现场疏散与《保卫学》课程有关,现场救援与处置与《现场急救》课程内容有关,联系相关科目的教师联合开展了“协作式”实训教学。如参观湖南省防灾教育馆,进行火灾报警、火场逃生等演习,就是由《消防管理》课程的教师和该课程授课教师联合开展的。除此之外,为了更加贴近实战,还加强了与实战部门的联系,请实战部门的同事对实训进行指导,如在校园安全疏散演习和学院安全检查的实训活动中,特意请来学院保卫处的领导为学生进行了事前讲解,实训完成后,又把实训过程中学生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学院保卫处,这样的实训教学既解决了实训老师缺少的问题,又促进了学生与实战部门的联系与交流。

2.4 “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主要是由教师在课前提供社会热点问题,或最新案例,或一些前瞻性的观点,然后要求学生在课余查找相关资料,然后组织课堂讨论,一方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另一方面也促使学生加强对课程理论研究的深入。

当然,在《公共安全危机管理》实训教学过程中还遇到了实训场地不足,实训器材陈旧,实训操作不够规范,实训经费欠缺、部分学生的积极性难以调动等问题,因此,在未来的实训教学中,还要更加注重实训条件的完善,提高实训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