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电力系统安全性与稳定性

电力系统安全性与稳定性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3:2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电力系统安全性与稳定性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电力系统安全性与稳定性

篇1

1.1 以科学性为根本

在电网规划当中,电压层级是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同样也可以将其称之为一种规划方式。当然,电压层级在一定程度上还关系到电网规划的全面性,决定电网规划的质量与适用性。因此,以科学性为根本强调的则是保障电压层级的科学性。电压层级选取与规划的过程中,应该避免过大或者过小情况的出现,过大的电压将会对整个电路产生严重的负荷,而过小的电压也将导致整个电网项目的实施建设不符合设计需求。通常来说,为保障电压合理性以及安全稳定的运转,电压层级要尽量简化,减弱变压次数已达到电压层次的选取任务目标。

1.2 以合法性为核心

实行电网的规划,必须要以合法性为原则,例如,在电网规划过程中,其中电网规划条例必须符合我国《电网规划设计标准》相关法律条文,充分保证在电网规划中每项电网项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我国法律中对电网规划有N-1、N-2两种标准,而电网规划中必须要符合这两项标准,在N-1标准内容中要求,电网运转过程中,对电力体系的相关电力设施故障的原因和安全性以及稳定性提出需求,规定电网规划的方式必须依照电网运转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保证电网在运转过程中,设备出现故障、运转出现问题的情况下,电压和频率依然可以保证其安全,在可以控制的范围里。

2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转设计准则

2.1 110kV变电站安全稳定电力设计

一般来说,110kV变电站的电力设计范围内,要实际且全面考察所在地区现实的用电需求,详细了解实际情况之后再去设计符合当地用电需求的设计方案,同时,还要考虑在电力设计的过程中耗费的资本以及保障电网运转过程的的安全性稳定性的整体需求,电力设计方案中必须要体现,在用电资源薄弱的情况下能够充分保证电力提供的需求,保证电网在运转中的稳定性以及稳固性。在110kV变电站的电力设计过程中,还要全面的考虑到电网安全运转框架建立中,每个线路的方式,供电电源的种类、线路径的准确数据,保证上述条件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例如,首先,110kV变电站在电子设计中需使用双绕组的变压器设施,并采用110kV/35kV的两级电压方式。还有在110kV变电站的电力设计方案中,进行接线选取的方法里,一般会用双电源径并且有上桥式的接线方式。最终完成连接线路工作。

2.2 220kV变电站安全稳定电力设计

220kV变电站主要负责电力能源的输送,因此在220kV变电站的电力设计方案中要全面的提高整体的设计水平,能够保障在电网安全运转过程中,满足电网设定容量以及电力能源输送频率的条件[2]。一般来讲,最少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电源用电方式、变电设施在二到三台左右才能达到220kV变电站的建成程度,而变电站在运转过程中的容量要保证在150MVA或180MVA之间的范围里。以便有效的保证220kV变电站能够满足电网正常运转的需求,杜绝电压层级不稳定因素的存在,避免发生危险。在220kV变电站的电力设计过程中,对于安全和节能方面的技能要多加考虑,而从保证庞大的电网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具备更好的安全性和能源节约性,可以充分提高电力系统运转过程中的安全系数和能源的节约,有利于加固电网运转的稳固性和安全性。通常情况下,220kV变电站的电网设计方案中,包含无功补助、谐波政治等多种技术方法,要充分保证两种技能在电力设计中的科学、适用性。

3 完善电力系统安全运转的基本准则

3.1 完善电力系统安全标准建议

深入探究电压稳定以及动态稳定的理念、特征和影响因素,科学判断对于电网中电压的长期稳定性以及电压的动、静等各种工作状态,对其进行实用性的评价,完善电力系统安全标准建议准则,有效的对电力系统的运转起到参考、指导作用。根据电力系统发展的需求,及时调整在电网运转中不合理规定,对于设计方案中不符合安全性和稳定性原则的措施和配置以及故障划分等多项内容进行合理和修改、调整。让电力系统安全运转准则更加完善、具体化。对于电力设计方案和国家规定准则之间认真分析、研讨,保证每项设计方案符合国家规定,两者互相协调整理,从而保证两者不冲突,规范电力系统安全运转准则,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转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3]。

篇2

1.电力系统的安全性概述

1.1电力系统的安全性

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存在着众多的评价指标,例如系统解列、电压稳定性、攻角稳定性以及热过载等[1]。电力系统稳定性作为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条件,工作人员要加强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防治工作,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从而引起严重电力事故。

1.2电力系统安全性的分类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概括为两个类型,一类是电力系统静态安全性,另一类则是电力系统动态安全性。前者如果按照不同参数对于限制条件的满足情况具体能够分为五种状态,分别是正常状态、危机状态、警告状态、恢复状态以及紧急状态。

电力企业要合理开展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评价工作,这样有利于管理人员对正在运行当中的电力系统作出科学正确的判断,明确系统是否存在着潜在的故障风险和质量问题,同时为企业优化改善电力系统提高真实可靠的依据。相关工作人员在对电力系统安全性展开科学评估时,要始终遵循客观性、可行性、可比性以及系统性等原则,要充分考虑到影响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各种因素,保障评估工作的高效性、准确性以及全面性[2]。

电力企业严格按照不同标准可以把安全性评价分为不同的类型,通常而言,如果工作人员是根据电力系统安全评价过程的周期与对象关系,能够将其合理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以及跟踪评价。不同阶段工作人员都要对电力系统安全性进行科学评价,判断其是否存在运行问题,要采取什么防治措施,避免问题的频繁出现。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评价分类图如下图1所示。

2.影响电力系统安全性的因素

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产生各种大大小小的故障问题,对于构成当前电力系统的基础设施来说,具体可以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2.1内部因素

影响电力系统安全性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了以下几点:1)电力系统核心部件的故障:例如发电机故障、变压器故障以及常见的输电线路故障;2)控制和保护系统故障:继路器误动作、保护继电器的隐性故障以及控制器的误操作等[3];3)电力系统的软硬件发生故障;4)通讯、信息系统故障:出现失去通讯的现象、无法实现自动保护和控制操作、信息传递出现缺损问题、外界黑客入侵导致通讯系统崩溃;5)整个电力行业的内部竞争环境因素:各个电力企业缺乏交流与沟通,导致恶性竞争的出现,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而严重忽视了对控制保护系统以及发电装置的及时更新替换;6)电力系统自身的稳定性:由于系统电压、频率、静态、暂态以及振荡等不稳定,影响了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2.2外部因素

影响电力系统安全性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了以下加点:1)天气和自然灾害因素:一些无法避免的天气因素以及灾害因素,例如常见的雷电雨、地震、冰雹、暴风雪、热浪以及大型火灾等,都会或多或少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2)电力企业人为因素:由于操作人员自身专业技术不过关或者安全意识落后导致出现误操作,管理人员将电力系统的运行参数设置错误,存在一些不法分子恶意的破坏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4]。

3.电力系统安全性的防治措施

3.1强化安全性电网建设

电力企业要想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持续运行,为社会广大用户源源不断提供高质量的电力,就必须不断加大对安全性电网建设的投资力度,电力企业的发展与适应整个市场环境的发展动态,通过加强安全性电网建设是必不可缺的重要性工作,这样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一,电力企业在对安全性电网系统的筹建阶段,设计人员要加强对电网的规划工作,必须保证自身良好的建设意识和理念,要高度重视到受端电网、二次系统以及远距离输电网的建设,这样才能有效降低企业电力系统出现故障的概率,减少因为电力事故造成的严重经济损失。第二,电力企业必须调配专业的检修维护人员,加强对于电力系统的日常管理维护工作,要定期检查系统的输电线路和各项设备,要保障各项设备和线路的及时更新替换,电力企业要优先选择使用周期长的先进输电设备,这样能够有效降低电力系统由于设备老化问题而引起的用电质量和安全故障,电力系统检修维护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发现那些出现严重损坏的电力设备,并上报管理部门进行及时的更换,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的持续运行[5]。

3.2加强电力系统监督管理

电力企业除了要加强安全电网的建设,也要注重电力系统的日常监督管理,电力企业要充分利用好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化控制技术,引进先进的监控设备,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实时监控,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解决措施。电力企业要不断提高内部电力电网信息的传输效率,实现各项信息资源的共享[6],充分发挥出资源的作用,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企业要创建完善的电力系统管理部门,加强对电力系统运行过程的监控和管理,当发现电力系统运行出现故障时,必须及时安排专业维修人员对其进行检修,排除故障保障系统的安全性。电力企业要定期组织操作人员参与专业化的技能培训,培养他们良好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坚决履行自身的责任,按照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规范操作,促进电力系统稳定持续的运行。

3.3重视电力系统安全基础建设

篇3

一、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以及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有关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分析方面出现了许多亟待探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电力系统中的数据利用

电力系统的数据包括数字仿真数据及系统中各种装置所采集的实测数据,例如管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各种仿真软件仿真生成的数据。然而工程技术人员通过这些数据所获取的信息量仅仅是全体数据所包含信息量的极少一部分,隐藏在这些数据之后的极有价值的信息是电力系统各种失稳模式、发展规律及内在的联系,对电网调度人员来说,这些信息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性的定量显示

随着电力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系统将运行在其临界状态附近,此时安全裕度变小,调度人员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为此,我们要深入了解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电力系统全局安全稳定性的本质,找出电力系统各种失稳模式、内在本质及对其发展趋势的预测,同时,我们还需要使用浅显易懂的信息来定量估计系统动态安全水平,估计各种参变量的稳定极限,同时使用更多的高维可视化技术,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演化过程进行可视化和动态分析、模拟。为调度人员创造一个动态的、可视化的、交互的环境来处理、分析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问题。

(三)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性的评价及控制

由于电力系统的扰动类型极其复杂多样,无法完全预测,调度人员需要更多的专家、更有价值的信息来预测及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这就对安全稳定评估算法的实时性、准确性及智能性提出了挑战。

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的对策研究

为解决上述问题,工程技术人员需要掌握系统可能运行空间所蕴含的规律,并使用不断积累的实测数据直接对系统的安全稳定性进行分析,在这种情况下,单凭人力已无法完成这种数据分析任务,为此,研究新的智能数据分析方法,更多地用计算机代替人去完成繁琐的计算及推导工作,对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运用数据仓库技术有效利用电力系统中的大量数据

数据仓库是一种面向主题的、集成的、不可更新的、随时间不断变化的数据集合。它就像信息工厂的心脏,为数据集市提供输入数据,数据挖掘等探索。

数据仓库具有如下四个重要的特点:(1)面向主题:主题是在一个较高层次上将数据进行综合、归类并进行分析利用的抽象。面向主题的数据组织方式,就是在较高层次上对分析对象的数据的完整、一致的描述,能统一地刻画各个分析对象所涉及的各项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关系。(2)集成的:由于各种原因,数据仓库的每个主题所对应的数据源在原有的分散数据库中通常会有许多重复和不一致的地方,而且不同联机系统的数据都和不同的应用逻辑绑定,所以数据在进入数据仓库之前必须统一和综合,这一步是数据仓库建设中最关键、最复杂的一步。(3)不可更新的:与面向应用的事务数据库需要对数据作频繁的插入、更新操作不同,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所涉及的操作主要是查询和新数据的导入,一般不进行修改操作。(4)随时间不断变化的:数据仓库系统必须不断捕捉数据库中变化的数据,并在经过统一集成后装载到数据仓库中。同时,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也有存储期限,会随时间变化不断删去旧的数据,只是其数据时限远比操作型环境的要长,操作型系统的时间期限一般是6090天,而数据仓库中数据的时间期限通常是5-10年。

(二)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挖掘电力系统中潜在的有用信息

数据挖掘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

数据挖掘的功能和目标是从数据库中发现隐含的、有意义的知识,它主要具备以下五大功能:(1)概念描述。概念描述就是对某类对象的内涵进行描述,并概括这类对象的有关特征。概念描述分为特征性描述和区别性描述,前者描述某类对象的共同特征,后者描述不同类对象之间的区别。(2)关联分析。数据关联是数据库中存在的一类重要的可被发现的知识。若两个或多个变量的取值之间存在某种规律性,就称为关联。关联可分为简单关联、时序关联、因果关联。关联分析的目的是找出数据库中隐藏的关联网。有时并不知道数据库中数据的关联函数,即使知道也是不确定的,因此关联分析生成的规则带有可信度。(3)聚类。数据库中的记录可被化分为一系列有意义的子集,即聚类。聚类增强了人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是概念描述和偏差分析的先决条件。聚类技术的要点是,在划分对象时不仅考虑对象之间的距离,还要求划分出的类具有某种内涵描述,从而避免了传统技术的某些片面性。(4)自动预测趋势和行为。数据挖掘技术能够自动在大型数据库中寻找预测性信息,以往需要进行大量手工分析的问题如今可以迅速直接地由数据本身得出结论。(5)偏差检测。数据库中的数据常有一些异常记录,从数据库中检测这些偏差意义重大。偏差包括很多潜在的知识,如分类中的反常实例、不满足规则的特例、观测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的偏差等。

(三)运用基于风险的暂态稳定评估方法增强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性的评价及控制

基于风险的暂态稳定评估方法首先对评估系统的暂态安全风险逐个元件进行分析,然后综合给出相应的风险值。这种评估方法不仅可以分析稳定概率性,也可以定量地分析失稳事件的严重性,即事故对系统所造成的后果。它能有效地把稳定性和经济性很好地联系在一起,给出系统暂态稳定风险的指标,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输电线路的传输极限,这将有利于增加社会效益。

篇4

中图分类号:TM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02-0108-02

电力系统运行时的安全是一个备受世界瞩目的话题,是因为其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两大方面,所以会受到国家和各个地区的电力公司的高度重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大面积的停电而直接引发的各种严重事故比比皆是,每一次的大面积停电均给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严重损失。所以,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稳定问题也日益引起了各电力公司的广泛关注,各电力公司也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与人力来研究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问题,结果也令人满意,大面积停电的不良社会现象也不断减少。但与此同时,伴随着电力系统结构体系以及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力系统的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也就是说,电力系统的稳定以及安全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例如,2003年发生于北美东部的“8・14”特大面积停电事件,便是很有力的证明。基于此,各电力公司也不断邀请专家学者就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等重大问题进行深入、广泛的研究,希望在技术上能够创新,在理论上能够突破。

1 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等综合性防御体系

安全问题在电力系统的实际操作与具体运行的过程中始终占据着关键性的地位。因此,在对电力系统进行规划以及设计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实际运行中,要时刻谨记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一定要保证建立并完善稳定性和安全性均较强的电力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必须重视建立健全安全性强的电力系统,以有效地避免大面积停电等不良情况的发生。因此,电力系统的安全防御工程是一个极其繁杂的系统,关系到预防大面积停电、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电网结构等方面。

总体而言,电力系统的安全以及稳定等综合性防御体系主要由以下两个重要部分组成,一是干扰前的安全以及稳定保障体系;二是干扰后的安全以及稳定调控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电力系统的安全以及稳定综合防御体系也可以说是从主动与被动安全这两个角度构建的。

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来说,电力系统在受到相关干扰前的安全保障体系指的就是主动安全系统,其在防范各种安全事故的过程中有着显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是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被动安全是电力系统在受到干扰后尽最大力量来保证电力系统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不会发生大面积停电的安全稳定控制体系,是为了保障电力系统受到干扰后的安全性,也就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三道有力防线。

主动安全系统的有力防线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安全高效的实际运作形式,是为了保障电力系统在安全水平中运行;②优秀的自控系统,是为了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时的安全水平;③坚固的电网体系,是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电力系统的被动安全也有三道防线:①电力系统受到干扰失去稳定后,为了预防大面积停电而发生事故;②采用有效的稳定措施,预防电力系统失去稳定;③迅速的切断发生事故的元件,阻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2 电力系统的三道主动安全防线

2.1 电力系统运行时,要保障电力系统在安全水平中

为了保障电力系统是在安全水平中运行和调度,这就要求自控系统与电网结构必须确定下来,同时这也是电力系统主动安全体系的第一道防线。电力系统运行的总体规划设计取决于各级、各部门上一年度的实际运行情况。而在电力系统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也需要电力系统的其他体系予以配合,如相关的决策系统以及安全报警器等,有助于加深关于实际运行方式的认识,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在遵照《电力系统实际运行规定》的基础上进行积极主动的有效预防,从而可以有力地增强各个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所以,迫切需要加强电力系统的在线安全报警分析技术,不断完善辅助决策系统,提高决策水平,优化电力系统的实际操作以及运行方式,并最终保证其得以安全、稳定地运行。

2.2 优化自控系统以增强实际操作与运行的安全性

电力系统中的自控系统是主动安全体系的第二道防线。虽然电网的结构很坚固,但是在实际的电网建设中,还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比如,环境、技术和经济等方面,因此,在增强电网安全性的过程中,只注重完善电网结构是远远不够的。

增强电网系统的安全性,就必须注重不断完善电力系统中的自控系统。在电力系统中,发电机组是一个能够起着关键性作用的元件,其控制技术已经被电力领域的专家进行深入研究,发电机的迅速调控系统、电力系统的稳定器等设备已经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应用。但是,对多种多样的新型设备的研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随着我国电力公司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的安全也存在着严重的隐患,比如,输电能力有限、潮流转移的压力增大等问题。电力系统所面临的问题,对提高其自控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科学、先进理论的支撑,同时也要及时地掌握最新信息,对相关电力系统中的自控系统不断地进行更新和完善,以最终实现各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以及稳定运行。

2.3 完善电网结构,为安全的操作与运行提供基础性支撑

在主动安全体系中,完善、健全的电网结构属于最后一道防线,可以为整个电力系统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实践表明,在对整个电网结构进行全面的设计以及规划的过程中,电力系统实际运行的安全性及其提出的各种要求属于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若对电网结构的安全性未给予高度重视,或者难有科学合理性的规划,便会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可显著增加实际运行中各种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在电网规划设计中,应该综合分析电力系统的特性,合理的布局,加强对主干网络的了解,有助于提出更好的电网结构的规划设计。

3 电力系统中被动的三道安全防线

3.1 电力系统受到相关干扰后可有效地防范各种事故

在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中,如果被动安全体系在系统受到干扰,为了预防大面积停电导致发生事故,应该采用高频切机、解列、低压切负荷等手段,有效的防止大面积停电而发生事故。

3.2 采用相应措施以保持实际运行的稳定性

在被动安全体系中,其第二道防线是采用稳定的控制措施,来保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在发生故障后,由于没有及时准确的切断发生事故的元件或者是事故比较严重,而造成电力系统不稳定,便需充分借助于电力系统中的各种控制装备,采取积极的处理措施,保证实际运行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3.3 及时切除引起事故的相关元件,阻止事故的进一步

扩大

电力系统中被动安全体系的第三道防线是迅速切除发生事故的元件,阻止事故的扩大。在切除元件时,要求迅速和可靠,尽可能的把事故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阻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4 结 语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综合防御体系的框架主要是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主动安全体系,二是被动安全体系。其中,在电力系统中,其主动安全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电力系统稳定以及安全的运行、完善的自控系统以及健全的电网结构;电力系统的被动安全体系由预防大面积停电事故、保障稳定运行和切除事故元件。要不断的加强电力系统中主动安全体系的三道防线和完善被动安全体系的三道防线,保证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2-0026-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2.012

智能电网随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特色。经济发展相对成熟的国家其智能电网发展也趋于成熟,其智能电网建设需求也趋于饱和。我国是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处于经济建设的高峰期,对智能电网的应用也处于高峰期,而我国资源利用的不平衡和电网结构存在的缺陷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速度,因此,我国对智能电网高效率、高质量性能要求极高。基于此,各界有必要对智能电网进行全面深入的探究,以促进智能电网的完善发展,从而加快我国基础建设和经济

发展。

1 智能电网概述

1.1 智能电网的优点及作用

智能电网作为当前电力发展的主力,具有高度自动化(自动监控和自动修复)、数字化(精确采集数据信息和定量描述电网结构及状态)、信息化(共享电网实时信息)和互动化(电网-电源-用户协调互动)的优越特征。智能电网的作用是保障电力系统稳定、安全、可靠、经济、高质量的运行,从而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电能用户费用。

1.2 智能电网发展概述

目前,世界各国对智能电网尚无统一而清晰的定义,而我国智能电网尚处于起步探究阶段。但各国对智能电网的发展方向一致设定为系统自愈性、对外置电源接入的兼容性、运行安全稳定性和高效、集成等方面。世界各国因电力需求(经济、建设、军事等)的差异性围绕着以上发展方向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的智能电网,因此,各国智能电网的发展路径和重点也就大相径庭了。长期以来,各国经济建设都表现出对电力的严重依赖与需求,然而电力的生产应用和快速扩张发展却给环境带来了不可逆的负面影响。

中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电力能源的消耗极大,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长期居于世界前例。据统计,温室气体排放超标的20大城市,中国城市就占四分之三。除温室气体排放量过大外,火电厂发电过程产生的废气可产生酸雨,给群众身体健康和农业生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基于此,对电力系统进行资源节约和污染控制迫在眉睫。这就要求电力系统向高效率、能源高利用率改进,加之我国经济发展要求电力系统加快生产和传输能力以促进社会各行业迅速发展,我国智能电网结合多种高新科技技术(将网络信息科技、通讯定位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应运而生,从而实现了能源利用率的提高,减少了电力生产污染,保障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优化了电网运营效率,降低了电力系统维护成本和电能用户用电费用。

2 电网系统安全稳定分析及控制

智能电网是高安全性和稳定性的电力系统,其自身安全稳定控制装置配备齐全,系统对外界破坏的抵御能力很强,能有效防止电网系统故障而出现大面积停电。但由于国家电力网络的大面积扩张和网络结构的安排适当等原因,智能电网在发展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电网系统安全稳定分析和控制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

方面:

2.1 特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控制

中国智能电网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建设特大电网,实现无死角供电。我国地域辽阔,人口分布不均,发电资源也分布广泛而分散,要建设起可持续发电的特大电网必须发挥超高压电网高压输电作用才能实现。

国家计划在21世纪20年代通过特高压输电网实现我国华东、华中、华北、内蒙古、陕西北部、山东南部、宁夏、关中等地区的特大同步电网输电。届时,电网系统覆盖面宽广,其结构也将空前复杂,对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控制成本也将耗费更多。智能电网将在复杂广袤的网络结构下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在制定电网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控制方案时应从两方面考虑:

首先,从时间调节方面来看,电网结构会随时间变化而改变需求或增加新需求,这就要考虑是否根据电网这一时间变化而对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控制方案进行局部的修改。

其次,从空间调节方面来看,电网的控制装置位置设定应合理考虑空间间隔,保证其性能优化最佳距离和协调性。通过时间和空间的配置优化可保证智能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相对较高,从而进一步推进特大电网在信息化、智能化的基础上对其他防线进行合理的协调优化,最终实现电网系统的全面优化。

2.2 智能调度平台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分析软件的要求

智能电网中最突出、最复杂的部分是智能调度平台。智能调度平台负责对电气量信息、电力发电厂信息、电力用户信息、控制装置的固定值等各方面内容进行收集。而工作人员要从控制调度平台复杂多变的内容中精准找出风险信息难度相当大,尤其是依靠目前单一的工作模式很难准确完成风险搜寻。因此,应针对智能调度平台应用一套准确度高、安全性高的风险分析软件,以便于快速、准确地筛选过滤智能调度平台收集的信息,并及时分析过滤出的风险信息即时进行优化处理,将智能调度平台进一步智能化、完善化。

2.3 分布式电源装置的接入

智能电网方便了各种独立发电、储电系统接入电力系统,并可实现不同电压等级的电源装置的即时接入,这种操作简便、适用的电源装置接入功能必将造成分布式电源装置的过量接入,从而产生新的稳定安全问题。分布式电源装置发电具有安全性高和高度节能环保的优点,在电源发生故障时可快速接入电力系统,减少停电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安全困扰,电力用户安全性得到进一步保障。分布式电源装置发电还具有成本低、收效快的优点。使用独立的电源发电设备,在实现快速供电的同时还节约用电成本。

因此,发电主体和用电客体双方应积极主动的推动分布式电源装置的发展,促进分布式电源和电力系统的合理结合,实现电力系统的全方位优化。外置电源接入电力系统可改善人们生活生产对原有供电方的完全依赖状况,很大程度减少单一电源带来的不便。然而在外置电源接入电力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应注意把握好分布式外置电源的控制度,界定外接电源发电系统的范围,加强对外接电源发电系统的安全、稳定性管理,降低分布式电源发电接入对智能电网安全性和稳定性分析控制的不利影响。

3 结语

智能电网是世界电力发展的最新趋势,也将是电力行业致力研究发展的重要领域,较之传统电网其性能优越特点鲜明,其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控制内容将更趋于繁杂、多样,控制力度和控制成本也将急剧增加。智能电网应经济发展和基础建设需求其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日渐增强,要最大限度地保障智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就必须对智能电网方方面面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及时制定处理和改进方案,并合理运用改善措施。总之,智能电网必须随时代进步不断改善,最大限度发挥安全稳定性能,才能保障国家和社会的稳步发展

前进。

参考文献

[1] 景磊.智能电网下的电网安全性与稳定性[J].科技资讯,2013,(36).

[2] ,刘成斌,姜涛,孔祥玉.智能电网下的电网安全性与稳定性[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3,(2).

篇6

1如何提高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稳定

运用数据仓库技术充分利用电力系统中的大量数据。在每一个领域中都有一个数据仓库,在电力系统中也同样如此,数据库指的是以一定方式储存在一起、能为多个用户共享、具有尽可能小的冗余度、与应用程序彼此独立的数据集合,是一种面向主题的、集成的、不可更新的、随时间不断变化的数据集合。它就像信息工厂的心脏,为数据集市提供输入数据,数据挖掘等探索。在开始建立电力系统的时候采用单一的控制措施。科学的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特别是电子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更是有很多,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方面也有表现出了很多的便利。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在电力系统中的控制装置中采取单一控制措施,有效的控制装置发展为多控制措施的区域控制电力系统,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也可以很好的预防事故的扩大。但是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装置开发应用的经验来看,依然存在在很多系统安全稳定控制的合理规划配置及有效管理的问题。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加大监督力度,将风险降低到最低的程度。灵活运用数据来挖掘更多具有价值的信息。数据的挖掘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在开始后的时候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数据挖掘其主要作用是从数据库中发现隐含的、有意义的知识。数据挖掘的功能有:概念描述;关联分析;聚类;自动预测趋势和行为;偏差检测。简单来说,数据挖掘技术可以自动在大型的数据库中寻找预测性信息,在以前,这样的操作是需要大量的人工来分析问题,现在利用数据库就不需要大量的人工了,可以快速直接地由数据本身得到人们所需要的答案。数据库也可以为人们分析数据提供很大的便利,帮助人们尽量的减少偏差。在数据库中有很多异常的数据记录,人们可以根据数据库监测出来的异常数据进行分析,这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发展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加强监督部门的监督力度。很多问题的出现都是因为,管理部门的监督力度变弱了,导致工作人员对待工作的态度变得懒散,致使工作过程中出现问题,作为一个有责任的人,应该要懂得很好的去履行自己的职责,特别是从事这种社会性的工作。电力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及时向上级报告,领导者及时派遣人员处理问题,这对维护电力系统安全与稳定运行有重大的意义。因此,监督部门的监督工作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2结束语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扩大,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有了巨大的变化,这样的变化不仅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安全隐患,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和策略来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在如今,我们可以通过DPS实现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让调度人员实时监视并跟踪实际运行的电力系统,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减少电力系统的不安全性。可以有效的实现对大范围的电力系统实时监视与跟踪,让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控制变得及时、准确、透明。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电力系统的安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对此提高意识,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用电安全,这样也可以有效的减少电力系统。

作者:令狐玲婵单位: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平陆县供电公司

篇7

1.1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

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的分类是在安全性、经济性和维修要求的基础上,根据短路阻抗值得大小分为最小和最大两种运行方式。在实际的电力系统运行中,这两种运行方式是可以根据实际的工作需求进行转换的。当电力系统的阻抗值最大时,被称为最小运行方式,此时的短路电流量为最小,因此这种运行方式主要用于机电保护装置灵敏度的校验。反之当电力系统的阻抗值最小时就是最大运行方式,这种方式主要用于开关电器稳定性的校验。

1.2影响电力系统运行的因素

就目前对电力系统的分析而言,有很多因素都在影响着它的安全运行。可以简单的归纳为这三种因素:人为因素、设备故障和自然环境因素,其中自然因素是最常见和最主要的因素。在日常的维修中无意拉断开关等都属于人为因素;设备设计不合理或线路老化等则属于设备故障因素;在检查读设备的时候,设备在没有遵循正常程序的情况下就退出了系统,这就会使得设备出现暂态电压的问题,进而导致击穿固体绝缘,这也是十分危险的情况;而暴雨、大风、海啸等引起的电力系统阻断和损坏就属于自然环境因素。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应该尽量避免人为和设备因素引发的安全事故。

1.3电力系统的设计应该考虑的因素

在设计电力系统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这主要是因为输电线路以及设备的分布都较为广泛,自然因素仍然是决定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的一个关键因素。例如在云心过程中,雷电会影响架空路线,暴风雨会影响输电线路。而且当雷击中架空路线的时候,雷电会通过接地线流入大地,虽然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不会产生严重的影响,但是当雷电击中了输电线路,就会导致线路的高暂态电压出现,进而引发绝缘子串闪络,进而影响电力系统的运行,因此在设计中要对这些因为加以着重考量。

2自动化调度系统和电力系统的运行

2.1电力自动化调度系统的发展

自动化调度系统对于整个电力系统安全运行而言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二十世纪70年代首次出现了专用机自动化调度系统,其后自动化调度系统还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分别出现了双机热备用系统和分布式系统,最终由专用发展为通用、由集中发展为分布、由数据采集到实时监测,目前我国还率先开发了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图模库一体化”建模技术,现代化自动化调度系统除了要对IEC61970的公共信息模型以及可缩放矢量图形标准加以遵循以外,还能够扩展一系列的应用软件功能,例如实现了网上浏览操作以及远程维护等。

2.2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与自动化调度系统

自动化调度的发展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对自动化调度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例如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互联性能的不断增加,这就要求自动化调度系统能够对大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采集和分析,不仅能够将动态、静态和暂态结为一体进行分析处理,还要实现一次和二次系统的同步建模与数据采集分析。未来的自动化调度系统还要将市场中的实际用电量和电网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确保经济和物理上的稳定性。此后电力系统动态行为将不断复杂化,规模也会越来越大,以往的管理系统将不能满足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因此自动化调度系统应该由单一的监控分析发展为安全协调和广域保护为一体的综合型系统。

3自动化调度系统的发展趋势

未来自动化调度系统的发展不仅要满足特高压电网的需求同时还要满足全国互联大电网的发展需求,它将是集市场化、标准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为一体综合性系统。智能化是指对电力系统元件实现控制一体化;标准化则是指实现相关应用软件的即插即用,就目前而言智能化和标准化都还有待研究和提高。例如智能预警、调度技术的优化和对事故的处理都属于智能化调度研究的范畴,这一技术实现的真正目的就是能够大范围的预防和处理电力系统故障,避免造成重大事故。而数字化则包含了信息、通信、管理和决策等四个方面,其中信息数字化包含有两个方面,分别是信息的共享以及数据的集成,其数据的集成就是将各种信息的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这不仅能对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加以直接具体的反映出来,还能够确保其管理和决策在一定程度上的准确性。其智能化就是将电力系统中的元件保护紧急、解列以及恢复控制集于一体,标准化则是指相关应用软件满足即插即用目标的实现。市场化是指未来自动化调度系统应该增加对市场环境下电网安全性分析的功能,进而满足电网在线输电能力和运行安全稳定性的计算分析。

篇8

前言

电能越来越成为保证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动力,所以保证电能持续、稳定的供应是十分必要的,这就需要一个具有安全性的系统,电力系统在运行时很难避免不会发生一些突发性的扰动,或是故障,从而对系统的运行造成影响,而一个系统的安全性是指受到这些突出因素影响时,系统仍然可以不间断的向用户供应电能,任何一个单一的故障都不会对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受到影响,所以安全运行是从整个系统的全局性来考虑的,这样还关系到各公司及公司与用户之间相互协作的问题。

1 电力系统运行状态

电力系统在运行是会有多种状态发生,所以我们根据运行时的不同状态将其分为正常运行状态、警戒状态、紧急状态和恢复状态。这几种状态在电力系统运行时会由于运行状态的变化而在这几种状态之间进行转变。正常运行状态是系统经济运行的最佳状态,在这时系统可以提供充足的产量,安全稳定的输出给用户。但当系统在正常运行时,其运行环境和条件产生变化时,所受到的负荷或是干扰增加,导致系统运行的安全水平无法达到正常值水平,从而使系统运行进入警戒状态。当系统处于警戒状态时,则需要在此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使其负荷和干扰减小,使其恢复到正常水平,如果在这时又有足够大的干扰和负荷出现时,则系统即进入紧急状态,这时需要及时采取各项恢复出力和送电能力的措施,使系统向正常状态恢复。通常在紧急状态时,通过相应措施的调整,可以使其恢复到正常状态或是警戒状态。

1.1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状态

当电力系统能够足够满足用电需求时,在此种状态下运行时,电力系统中总的出力能与总的需求处于平衡的状态下,同时电力系统中各母线电压和频率也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各设备也都处于规定的限额内运行,在这种情况下,系统中的发电和输变电设备都有足够的容量以保证系统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所以运行状态是安全水平的状态,对于任何有害的干扰都有承受能力,而不会产生不利的后果,在这种安全水平下运行,系统可以充分的发挥其运行时的经济性。

1.2 电力系统警戒状态

当电力系统中受到的干扰增大,或是系统运行时内部产生变化,则会使系统运行的安全系数降低,从而使储备能量减少,导致系统进入到警戒状态下。导致系统进入到警戒状态的因素较多,但最主要的也就是系统的出力能减少、输电能力减弱及干扰增大等。在这种情况下运行时,系统的各种安全约束还是都能够满足的,只是系统承受干扰或是负荷的能力在不断降低,当干扰或是负荷足够大时,则系统则会进入到紧急状态。

1.3 电力系统紧急状态

只有当系统受到非常大的干扰、事故或出现异常情况后才会导致系统进入到紧急状态,当外到紧急状态时,系统运行的平衡性被打破,各种安全约束也受到破坏,负荷的正常供电由于电压或频率无法满足正常值而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及时、正确的采取紧急的应对措施,则系统有可能会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或是警戒状态下,但如果不能采取正确的措施,则会导致运行的环境更加的恶化,故障得以进一步的扩大,使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大面积的停电或是整个系统无法运行。

1.4 电力系统恢复状态

电力系统在经历紧急状态后,事故已被抑制,从而进入恢复状态。此时电力系统的部分元件(如发电机、线路和负荷)仍被断开,在严重情况下系统被分解为若干个独立的部分系统。所以,要借助一系列的操作,使电力系统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到正常状态或警戒状态,尽量减少对社会各方面的不良影响。这些操作包括:恢复和投入发电机的出力,恢复和投入输变电设备,恢复对开断的负荷供电,使系统解列的部分重新并列等。

2 电力系统安全控制

2.1 预防控制

预防控制是为防止正常运行状态时可能出现的突发事故,应进行预防性的安全分析和控制。如果发现在某一假想事故下,电力系统将进入警戒或紧急状态,那就认为电力系统在随后可能出现这种事故时将是不安全的。为避免这种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保证即使出现这种假想的事故,电力系统仍然是安全的,或者尽量减轻对电力系统安全性的威胁。

2.2 紧急控制

紧急状态的控制一般分为选择性切除故障阶段和防止事故扩大阶段。在第一阶段,借助各类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有选择性的快速切除部分发生故障的电力系统元件,以避免对电力系统正常部分的影响和个别发电机的失步。在第二阶段,即故障切除后,如继续出现紧急状态,不能立即恢复到警戒(或正常)状态,除了需要采取各种安全控制措施外,允许对部分用户停止供电,以免发生连锁性的故障或电力系统的瓦解。同时,应尽可能缩小停电范围,使对用户造成的影响为最小。

2.3 恢复控制

一次重大事故后的电力系统恢复过程是一个有次序的协调过程,应通过信息收集系统了解和确定系统的实时状态,仍旧维持云状的发电机及输变电设备尽可能保证对未断开的用户供电。然后,使断开而没有损坏的电机和输变电设备恢复处理并重新投入系统。在恢复过程中,根据被断开负荷的重要程度和系统的实际可能,逐个的恢复对负荷的供电。在各个部分系统已经恢复到一定程度后,几个部分系统的频率极电压接近或达到额定值后,应将在紧急状态时解列的各部分系统逐个重新并列,使系统尽可能恢复到事故前的运行状态。随着可出力的增加和输变电设备的重新投入,逐步恢复对全系统供电。

3 结束语

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直接关系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关系着百姓的正常生活,所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是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其不仅能够保证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同时也是保证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因此,详细分析和研究电力系统运行的时的状态,保证其安全稳定的运行,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及进步。

参考文献

篇9

1.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电力系统安全生产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保证民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电力系统生产具有高度自动化的特点,主要是由用电设备、变配电设施、输电线路以及发电厂等组成电力网络,互相制约也互相牵连,这样才构成了一个电力系统。在整个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电力的用电、供电和发电是同时进行的,所以要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就必须保证供电发电和用电之间的平衡,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如果不及时排除都会引发电力安全事故。现在我国电力工业已经开始步入以“高度自动化、高电压、高参数、大电网、大电厂、大机组”为特点的发展新阶段,在促进电力行业发展的同时也给电力系统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电力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具有特种作业多、高速旋转机械多、易燃易爆和有毒材料多、高压高温设备多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电力生产是一项非常危险的工作,稍有不慎就会有电力安全事故发生,而且一般都危及生产人员的生命,所以在电力系统生产中必须重视生产的安全性;电力企业必须保障电力职员的自身的安全。

2.电力系统安全生产问题分析

电力系统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有效的发挥电力系统的实际作用就必须重视电力系统的安全生产。但是我国很多电力企业在安全生产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包括安全生产管理上的问题、安全责任落实上的问题以及电力职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导致各种电力安全事故出现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电力系统的安全生产问题:

2.1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存在问题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极大的推动了电力行业的发展,各项大小型的电力工程如火如荼的建设起来,但是与此相应的相关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并没有很好的跟进,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导致电力企业在进行工程施工中很难对施工安全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导致各种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安全隐患的出现。除此之外,电力系统在生产工作开始前没有指定预备方案,也没有制定较为可行的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等都会引发安全问题。管理不到位是最重要的不安全因素,也是电力企业最应该重视的,因为大多数电力安全事故时因为企业管理层对于施工不严格管理,不重视安全管理工作而引发的,主要表现为:管理的方法手段落后、盲目自信心理、侥幸心理、心理惰性以及安全意志不强等。电力施工单位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只对建设和生产进行管理和投入,往往忽视了对于安全施工的管理,受加之经济效益的驱使即使在出现安全问题时也会以效益为主,导致安全问题难以解决。

2.2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

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是电力系统安全生产问题发生的重要原因。现在很多的电力企业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但是在这些制度的落实上还存在很多的不足,电力职员不清楚企业制定的相关安全责任制度,也没有对各个部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导致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形同虚设,难以发挥其作用。

2.3电力职员安全意识不强

电力职员的安全意识不高是各种电力事故发生的决定性因素,也是电力系统安全生产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现在很多电力企业的管理者本身就没有认识到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只是追求电力生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这就没有理清企业的发展、业绩的提高与安全生产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引起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电力企业在开始电力生产之前没有对电力职员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教育,导致电力职员没有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再加上管理人员的忽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等就会出现安全隐患。另外电力企业在电力实际生产工作中没有对施工技术措施和现场安全组织进行合理和设计,不认真落实相关技术措施和安全组织规划,导致各种违章作业、不正常使用电力设备等问题的出现,进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3.电力系统安全生产问题的解决措施

3.1加强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管理

首先要有一个完善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电力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电力生产安全管理体系,为施工的安全管理提供制度支持。在安全管理体系下,电力企业要完善监理机构的自身建设和安全责任制建设,要建立以群众监督体系为保证、以技术保障管理体系为主体、以思想保障体系为基础、以安全管理为重点、以行政管理体系为核心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电力工程施工的安全监察力度,从而有效保证相关施工操作的安全性,同时通过高效的责任制也可以提高施工的效率和质量。然后要加强对电力系统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控制,主要就是对电力设备、生产技术、职员安全意识等进行管理:电力企业要提前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制定生产技术应用计划和电力设备应用计划,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操作电力设备和使用生产技术;要对电力职员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教育,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生产考评来提高职员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和安全生产效率,从而有效的解决电力系统中存在的安全生产问题。

3.2加强电力设备的检修和安全核查力度

电力设备的检修和安全核查是电力系统安全生产必须进行的工作,加强电力设备的检修和安全核查力度。对于电力设备的检修工作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从而有效的避免电力控制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也可以有效的减少电力系统安全生产工作中出现的安全隐患,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提高安全生产效率。对于设备的安全核查,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在电力系统安全生产规划中要制定科学的设备安全核查方案和设备检修计划,然后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和管理机制审查关键点,提高安全核查的效率;②企业要将常规的电力系统安全管理工作贯彻落实,严格异常情况的把控和处理、严格对操作票和工作票的审查等。

3.3加强风险防范与预控管理

电力企业必须要强化电力职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不断强化对安全风险的控制。在电力单位给出检修任务单之后,由值班人员对电力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这也要求工作人员对网架的结构进行详尽的掌握。另外,电力企业还要根据电网的运行情况和检修作业方案对电力生产中的安全风险开展科学的评价,然后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科学的安全风险控制方案,从而有效的预防电力安全事故。

结束语:

要有效的发挥电力系统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保障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就必须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这就要求电力企业要做好电力的安全生产工作,要做好电力系统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通过加大安全生产管理力度、明确各部门电力安全生产责任等来保障电力系统生产的安全性,从而有效的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质量和稳定。

参考文献:

[1]姚志宏.关于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管理问题的研究[J].工程技术与产业经济,2013(6):43-44.

篇10

中图分类号:TM7文献标识码: A

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电力的覆盖面积在不断扩大,电力系统安全问题得到了广大人民和政府的广泛关注,由于对电力系统安全问题的重视,促使继电保护技术不断提高与创新。晶体管继电保护、电机式继电保护、计算机继电保护和集成电路继电保护是继电保护技术,随科技发展而发展的四个阶段。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我国的继电保护技术取得了成功,同时积累了丰富的运行经验。随着电力系统容量的日益增大,范围越来越广,部分电力系统各元件的继电保护装置。不能满足电力发展的要求,一旦不能够及时的解决,就会发生电力故障和或大面积停电等现象,所以,要立足于电力系统全局的基础上,对故障原件被相应继电保护装置动作切除后和电力系统所呈现的工况进行研究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如何使其尽快恢复正常运行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不仅应有完善的继电保护技术,还应研究、推广故障预测技术,加快规范管理操作规程,加强设备设计等举措,使继电保护装置更具有准确性、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继电保护系统不稳定因素分析

继电保护系统具有速度性、选择性与灵敏性三个特征:其一,速度性,当电力系统出现故障问题,继电保护装置能够迅速检测到电力系统故障发生的位置并及时解决;其二,选择性,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能够保证其他正常部位的稳定运行,隔离故障;其三,灵敏性,指电力系统出现问题或故障,继电保护装置能够第一时间检测到故障。

(一) 人为因素作用与影响

调查发现,继电保护事故中几乎有一般以上的事故都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较多的体现在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水平不高,如检修不到位,接线错误等现象。

(二) 继电保护设备稳定性差

继电保护设备一般是由主保护、后备保护、辅助保护欲异常运行保护四个部分共同组成的,在整个继电保护设备整体当中,四种保护装置有各自的保护功能与使用范围,四部分在运行当中各为主体、互不干扰,因此在一定程度下此种状态也成为了继电保护这边运行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三) 电磁干扰因素影响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越来越先进,促使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有了大幅度提升。例如微机保护装置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这一点是传统继电保护装置不论是从安全、稳定性还是性能角度都不可比拟。但仍然需要注意的是,微机保护装置中所应用的技术主要为微电子技术,因此在具体的运行过程当中难免会出现电磁感应等问题,很容易对电力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造成干扰,影响到机电保护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四) 外部环境等因素

首先,温度影响。一般来说,外界温度的升高或降低都会对几点保护保护装置造成印象。在高温条件下,继电保护原件表皮会逐渐融化;而在低温环境当中,很容易会导致密封化合物的泄露,元器件的整体性能会迅速下降,从而对继电保护系统的稳定性构成不利影响。其次, 冲击与振动作用。如果继电保护装置受到猛烈的冲击、振动,必然会造成装置内电子元器件的损坏,如弯曲、形变、断裂等问题,继电保护装置内部元件损坏,那么无疑会极大的影响到继电保护装置的性能。最后, 滤波干扰。继电保护装置电源输送电量时一般会出现电磁感应等物理现象,发射出较多电磁波对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形成干扰。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设置一个电容器,过滤干扰源确保继电保护装置的高效与稳定运行。

三、提高电力继电保护系统稳定性的具体对策

要想彻底确保电力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就必须要在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全过程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众所周知,继电保护装置稳定性在整个继电保护系统处于核心地位,因此做好继电保护装置的稳定性维护对于确保整个电力继电保护系统的稳定性尤为重要。

(一)严格把关材料选购

选择和采购继电保护装置、相关元器件时必须要从适用范围、使用功能、使用寿命、质量、材料等多个角度严格把关,确保继电保护装置及元器件在使用当中的高效率和稳定性。

(二)科学设计继电保护系统

继电保护装置中晶体管所运用的技术为微电子技术,因此在实际运行当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电磁感应,进而产生电磁波对整个电力系统造成干扰,影响到继电保护系统规定运行稳定性。因此科学设计继电保护系统,最大限度的消除继电保护系统内部的干扰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稳定性非常有效。

(三)强化线路隔离措施

在晶体管保护装置的运行当中,一旦遭受高电压轻则会造成由于电流过大而击穿晶体管的问题,重则甚至会造成保护电路短路的严重后果,因此做好继电保护。

(四)提升人员专业素质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工作人员不论是在安装、调试还是在具体的运行维护工作当中都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程与流程操作,并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水平,切实保证自身安全、提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稳定性。

提高继电保护运行的准确, 减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性,减少事故发生,运行人员需要经过反复学习继电保护原理, 熟悉现场的继电器、信号吊牌与压板等。某种程度上来说,需要严格认真执行继电保护相应的制度及保护安全的措施等。在其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循继电保护的范围,实施划分或获得调度的同意。 另外,为保证投入及退出的准确,在实施竞选的编程前,还应对各指标进行正确合理的编入,从而确保电力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四、提高继电保护可靠性

首先,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过程中,其制造及选购保护装置时,需要对其进行严格质量把关,满足质量要求,才能够使用,减少故障产生,延长装置使用的年限,杜绝采用不符合要求的元件。此外,装置在故障过程中,要设立能够解决设施的可选择性,全面考虑装置的保护设计与计算合理性, 不断提高装置在工作运行状态下的可靠性。其次,因为家电保护系统中晶体管抗干扰性与保护性不高,易受到不良影响,所以在设计与调试时,要尽可能切断相关干扰途径,或是增加设置接地电容等相应装置,对晶体管的装置,要进行巡回监测与保护。另外在设计晶体管保护装置的时候,要优先考虑电力高压的情况,避免受到高压电流的影响,从而造成短路与跳闸等不良现象的产生。最后,相关工作人员,要不断的提高自身专业知识与业务技能,同时,提高安全意识与,并对工作认真负责,在突发状况时,提高临场应变的能力与处理能力, 严格遵守相关工作制度及要求,履行其职责。此外,对装置运行检修与故障处理时,需要加强高度重视,做好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工作,制定合理有效的故障处理预案,维护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的正常运行工作的状态,从而加强故障技术的科研和改造,最大限度地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

结束语:

当前,电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方便,由此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为了满足人们对电的需求,需要建设大量的电力工程传输电力,供给千家万户,大小厂矿。 在社会用电量不断增长和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电力系统安全日益突出,有效判断、快速切除故障, 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是继电保护的首要任务, 因此,对继电保护发生故障时,需要采取应对措施,解决相关问题,确保整个电力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王莉.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9:157.

篇11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21-0190-01

1 电力网络信息系统的特点

作为一个涵盖范围极为广泛的行业,电力行业中的电力系统主要组成部分为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发电任务的完成主要由电厂进行,输电-变电-配电任务主要由电网完成,为保证整个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必须将网络动力系统作为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保障。电力网络信息系统特点主要包括三点:复杂性、稳定性及绿色高效。

首先,其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其电力组成部分及工作分配较为发杂,具体到电力行业各个数据机房等,进而导致网络信息系统应用较为复杂多样。对电力行业数据机房规模大小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主要有电力行业调度、通信系统、计算机信息系统等方面。企业最核心的数据中心就是总部数据中心,以此往下还有各分公司的数据中心、基层部门信息中心,这些信息数据的处理都离不开网络计算机技术,由此可见互联网在电力信息系统管理及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其稳定性主要表现在业务方面。作为一个特殊行业,电力行业中电力系统的运行是否正常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活及经济的发展。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电力行业也逐步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因此网络信息系统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更依赖于网络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最后,作为能源产业,在能源日渐紧缺的今天,只有选用更加绿色高效的网络方案,将智能电网建设作为今后电力行业发展的方向,才能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

2 开放互联网电力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的表现

1)电力企业大部分信息数据都和互联网存在某种联系,如通过对互联网资源的直接访问,将有利于企业职员工作效率的提升。与此同时,在互联网上任何人都可以分享、查阅企业网络资源,这对企业形象宣传、企业影响力及知名度的扩大将十分有利。但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风险。如出于某种动机,一些用户利用互联网入侵电力企业网络连接的计算机系统或设备并进行各种攻击,进而对网络信息的传输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对计算机软件系统及数据造成破坏,进行企业商业机密的窃取,导致企业产生极大的损失,甚至给国家的安定团结造成极大影响。

2)在开放互联网电力信息系统安全风险中,最常见的安全因素局势计算机病毒的威胁。作为计算机系统最大的安全隐患,由于电力企业信息量大,覆盖面积广,如产生计算机病毒事件,将产生阻塞网络通信、破坏系统数据及文件系统的严重后果。系统将不能进行相关服务的及时提供,也可能导致破坏后无法恢复的情况出现。尤其是系统中部分重要数据如因病毒感染出现损坏或丢失等问题,将损失将无法估计。

3)系统安全风险也是开放互联网电力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的重要表现形式。主要包括数据库系统及多种应用系统。无论其中哪个系统出现问题,都会导致管理员权限被入侵者获取的

危害。

3 防范开放互联网电力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的对策

1)合理应用漏洞扫描系统。作为网络漏洞侦测及安全评估的一种工具,漏洞扫描可以遵循所定义的措施进行网络系端口的扫描,对这些端口提供的网络服务漏洞进行侦测,同时将这些漏洞评估报告向系统管理员进行较为详细地提供,进而帮助管理员弥补漏洞,对网络系统整体性进行有效提升。漏洞扫描系统支持Windows、Linux等网络设备,并分析这些系统的安全性能,对黑客可能应用的漏洞进行查找,同时将有效的修补方案向管理员进行及时提供,进而对网络安全水平进行有效提升。

2)防火墙的合理应用。在非法数据报阻断中可以应用防火墙,并对网络非法攻击进行屏蔽,对黑客入侵进行有效阻断。通常情况下,设置防火墙会出现信息传输延时的情况,基于此,如系统具有实时性的要求,必须选用专用的防火墙组件,进而将通用防火墙软件延时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3)防病毒系统。在电力企业各个生产、经营及管理岗位中都含有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用户在互联网上进行多种数据交换时,可能随时遭受到病毒的攻击。利用电子邮件进行业务联系,很容易受到病毒感染,进而在企业内部网络系统中不断蔓延。因此,电力系统防病毒技术必须具有这些特点,如实时监控、支持多平台及多种服务,只有这样才能迅速防治及控制新型病毒。面对网络系统的两个方面:外网与内网,科学选用分布式进行处理,对全网统一网络病毒防护进行有效实现。防病毒技术运行主要在系统后进行,它取得控制权要早于病毒,在实时对系统进行监控的过程中,如发现潜在问题,可以及时对非法程序进行有效阻止。建立多层网络病毒防治系统可以对病毒感染问题进行有效预防。第一层要建立网关防毒;第二层主要建立服务器防毒;第三层主要建立客户端计算机防毒。对病毒管理体系的完善,可以为网络电力系统病毒防范体系完整性的提升提供一个可靠依据。

4)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为完善电力系统网络安全体系,必须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强化企业员工电力安全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对信息吸引运行管理不断加强,并进行相关计划的制定,避免各种网络损失的产生。如数据备份的定期制定、检修设备及秘钥管理的不断加强等。为增强工作人员信息安全意识,可以利用技术讲座及培训等措施进行。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电力企业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电力系统信息化也随之不断发展。作为一个动态管理过程,信息网络安全风险防范中,必须对信息网络安全情况进行定期评估,进行安全方案地改进并进行安全策略的适当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安全到位、权限分明及服务完善的电力网络信息体系。

参考文献

篇12

中图分类号 TM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12-0112-01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电力系统规模变得越来越大,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监理全国统一、甚至跨国的互联大电网系统,已成为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方向。电网系统互联程度的不断提高,其运行方法相应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影响电网安全可靠、节能经济运行的因素也越来越多,这就对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经济稳定运行的技术措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代智能大电网中,各区域、各部分相互联系、密切相关,尤其是风电、太阳能、自备发电站等分布式微电网系统接入到电网系统后,一个局部的小扰动或异常运行均可能引起整个电网系统发生连锁反应,甚至还会引起大面积停电甚至系统崩溃等恶性事故发生。因此,充分利用电网经济调度运行管理过程有的地位和条件,发挥经济调度运行管理中应有的纽带与桥梁功能作用,不断提高电网安全水平和电能供应人性化服务水平,就显得非常有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

价值。

1 电力系统大面积停电事故发生原因分析

从大量实际案例分析可知,导致电力系统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的主要因素包括不可抗拒自然外力破坏、电力设备故障、电力需求侧供需失衡、人为蓄意破坏以及管理存在不足等5个大的因素。

1)不可抗拒的自然外力破坏。从大量实际工作经验可知,造成电力系统中电力设备发生损坏的主要原因还是自然外力的破坏作用。如:严重覆冰导致线路断线、舞动发生短路故障;凝露、冻雾、雷电等引起线路绝缘子发生闪络故障;架空线路对树发生闪络等。我国2008年发生南方雪灾引起大面积的停电事故,就是遭遇极端灾害性天气所引起的。

2)电力设备故障。电力设备是电能输送、分配调度最为重要的设备。电力设备故障是引发电力系统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的最常见形式,除了由于上述气候和自然环境外力破坏引起设备故障外,设备自身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异常等均可能引起设备发生“拒动”、“误动”等故障,甚至整个设备功能失效。

3)电力需求侧供需失衡供需平衡破坏。需求侧电力负荷或发电容量由于某些原因出现较大突变波动,导致电力系统中功率供需出现严重不平衡,也是引起电力系统发生大面积停电的另一主要原因。气候条件引起需求侧负荷发生突增或锐减、受电端电能输送通道终端、系统中重要负荷发生解列等,均可能引起需求侧供需失衡,进而引起大面积停电事故发生。

4)人为蓄意破坏。在电能生产、输送、分配、消耗等环节中,人为失误均可能引起大面积停电事故发生。另外,和心怀不满的极端分子等制造的蓄意破坏也会造成大面积停电事故发生。

5)管理存在不足。完善的管理制度、确实的管理落实等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证。电力系统中电能生产、输送、分配、消耗等各环节均离不开完善可靠的管理,如果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力度不强、管理不到位等情况,就可能导致实际管理模式不能有效适应复杂大电网中存在的各种影响因素,从而导致电力系统发生大面积停电

事故。

2 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的应对策略

1)构建完善电网安全性评价体系。结合电网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电网运行安全性、经济性动态评价指标体系,对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等技术指标进行动态评估分析,不仅可以了解电网实时的运行工况状态,同时可以找到影响电网高效稳定运行的制约性因素,通过对各个关键性技术指标的综合比较评价分析,精准把握各方面因素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电网具有较高安全运行水平。电网安全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综合评价电网度运行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的重要内容和核心环节。

评价体系的制定,在遵循科学合理的评价原则的基础上,应采用从整体到局部的分层详解构建方法,总结设计出完善的电网经济调度运行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要从电网结构安全、经济调度运行安全、供电可靠性、方案稳定性、富裕性等方面构建完善的指标体系,同时每一个评价指标下面还应结合各自功能特点划分详细的分指标体系,包括:N-1结构校验合格率、变配电变压器负载率 、变压器容载比、分支线路负载率、电力负荷预测、变电事故发生率、输电事故发生率、频率稳定性、电压稳定性、旋转容量备用率等多个具体评价指标。

2)全面加强电网安全运行管理。在电力系统安全调度运行生产过程中,要充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关于保障大电网安全调度运行的重要工作部署,将分地区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与大电网特点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开展加强电网安全运行管理工作,以确保电网、电力通信网、以及综合自动化保护系统具有较高的安全运行水平,为电力用户可靠经济用电打下坚实的基础。对电网调度运行管理人员、安全技术措施、以及安全防护设备等方面均提出具体要求和性能指标,通过详细合理的安排和策划,对可能危害电网安全运行的所有要素进行彻底排查,从而有效确保电力系统高效稳定的正常运行发展。

3)电力信息安全。电力系统信息安全是电网系统安全经济调度运行的重要保障条件,数据中心标准化技术体系是电力企业生产运行管理各部门间数据资源共享、互操作、以及高级应用功能系统互联互通至关重要的基础。为此,在进行电力信息数据系统构筑时,数据中心要按照标准化进行总体设计,确定标准统一的数据中心体系架构,制定实用化标准规范,开发出完善标准管理系统,从而为电力企业建立标准符合性安全检验机制。将不同空间、不同位置、不同资产中分散分布的电力设备的数据信息进行统一汇总、过滤、以及动态关联分析,对电力系统中存在的威胁与风险进行动态响应和实时处理,并提供对电力运营中核心业务的风险评估,从生产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电能营销系统信息安全、互联数据共享信息系统信息安全以及安全管理等5个方面出发,构筑完善的电力信息安全保障系统,确保电力企业电力信息安全稳定运行。

3 结束语

为了确保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具有较高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除了制定完善的安全运行管理制度措施和防范策略体系外,还需要进一步加大电力系统安全基础自动化设施的投入,深化安全管理机制改革,积极开拓有限的电力市场,加强运营安全监管力度,保持电网始终处于安全可靠、节能经济的高效持续安全运营状态。

参考文献

篇13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电的依赖性日益增强,电力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供需矛盾愈来愈集中地体现在供电的可靠性和电能质量上。因此电力的安全运行也愈来愈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它将直接影响各行各业的经济水平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质量。

一、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影响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因素极其复杂,涉及到电力系统规划、设计、运行及其自动化水平等问题。有关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分析方面出现了许多亟待探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电力系统中数据的利用。电力系统中的数据包括系统中各种装置所采集的实测数据及数字仿真数据,比如地理信息系统、各种仿真软件和管理信息系统生成的仿真数据。然而工程技术人员通过这些数据所获取的信息量仅仅是全体数据所包含信息量的极少一部分,电力系统各种失稳模式、发展规律及内在的联系才是隐藏在这些数据之后的极有价值的信息,对电力调度人员来说,这些信息的参考价值极其重要。

2、安全稳定性的评价及控制电力系统。由于扰动类型的电力系统极其复杂多样,不能完全的预测,调度人员需要更有价值的信息、更多的专家来采取及预测必要的控制措施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这就对实时性、准确性及智能性的安全稳定评估算法提出了挑战。

3、部分电网投入不足,设备老旧,较为薄弱,科技含量及自动化水平不高,特别是配电网设备急需改造,自动化水平较低。

4、电网改造及自然灾害,外部破坏等严重威胁电网安全。

5、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全员参与意识不强,在电网规划、设计、施工、运行、检修等方面的全过程,全方位管理有待加强。

二、提高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的措施

1、提高发电机电势

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极限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提高发电机电势,它的实现主要是依靠采用自动励磁调节器并改善其性能。在现代的电力系统中,自动励磁调节装置几乎被所有的发电机所采用。明显地提高了自动励磁调节器功率的极限。

2、减少系统的总电抗

从简单的电力系统功率的极限表达式可以看出,系统总电抗和输电系统的功率极限成反比,系统的电抗越小,功率的极限就会越大,系统的稳定性也就更高。发电机、变压器和输电线路的电抗所组成的是输电系统的总电抗。它们的结构尺寸与发电机、变压器的电抗有关,当变压器和发电机设计的时候,已考虑在投资和材料相同的条件下,争取使他们的电抗有所减小。当发电机装有自动励磁调节器时,发电机的实际电抗已由大减小。因此,想要减小电抗,从发电机结构方面所达到的作用有限。对于变压器来说,自耦变压器不仅具有体积小、价格便宜、损耗小的优点,而且它的电抗也比较小,有利于提高稳定性,因此它广泛的应用到了超高压电力系统中。

3、提高和稳定系统电压

要提高系统运行电压水平,最主要的是系统中应装设充足的无功电源,从而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合理地选用高一级的电压,除了降低损耗、增加输电容量等作用外,还能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极限。这是因为对于同一结构的输电线路,采用的额定电压越高,线路电抗的标幺值就越小,功率极限就越高。

三、提高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措施

1、快速切除故障

利用快速继电保护装置和快速动作的断路器尽快切除故障是提高暂态稳定性的重要措施。

2、采用自动重合闸装置

瞬时性的采用自动重合闸装置大多会引起高压输电线的短路故障。自动重合闸装置的工作原理是,由继电保护装置在故障发生后启动断路器把故障线路切除;等到故障解决后,装置又会立即自动将这一线路重新投入运行。从而,这一装置使系统恢复双回线供电,通过提高系统的功率极限,保持了电力暂态稳定,同时也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

3、改善原动机的调节特性

如果原动机的调速系统可以实行快速的调节,使原动机功率的变化能接近跟上电磁功率的变化,就能够减小机组轴上的不平衡功率,从而防止暂态稳定性的破坏。此外,对于并联运行发电机组,也可在故障发生后把部分发电机组切除,以便过剩功率有所减少,或者采取机械制动的方法对一部分原动机的机械功率进行消耗。

四、电力运行安全管理措施

1、提高电力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职业技能是指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对于电力运行管理的工作人员来说,应该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水平,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所在,并对其采取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措施来避免、解决电网运行出现的安全问题。职业素质,即指电网工作人员所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电力只有在科学规划、精心设计、标准施工和及时维修、检测的共同协作下才能确保其安全运行,为此作为电力工作人员应该提高安全生产意识,积极做好本职工作,从电力运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做起,确保供电系统安全运行。

2、不断完善电网网架结构、优化供电系统

电网结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功能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此,加快脚步、不断完善电网结构、优化供电系统不容忽视。由上文可知,目前我国部分电网存在着电网网架结构薄弱问题,因此相关人员应坚持安全与科学统一的原则对其进合理的规划,有效缩短供电半径,实现电源与电网的科学规划;积极做好无功补偿工作,实现有功与无功的科学规划。另外应该及时更换供电系统中的陈旧、老式设备,积极引入先进的科学设备,实现电网运行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从而有效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

3、强化电力中继电保护运行的管理工作

继电保护,即能够对电力系统线路和设备中出现的异常或故障进行检测,并发出报警信号,或者直接将故障部分切除、隔离的一种保护措施。由此证实,继电保护是供电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所以积极做好并强化电力中继电保护运行的管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强化电力继电保护运行的管理工作:

第一、应该对控制保护设备、压板和直流系统中所有保险进行严格的管理,以确保继电保护装置中所有部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第二、应该积极做好继电保护运行的检查工作,其中包括送电后的检查、停电后的检查和故障跳闸后的检查三方面,以确保设备指示灯、复位和保险等元部件的良好使用性。

4、建立健全电力安全运行的管理制度

健全的电网安全运行管理制度,是正、合理管理的有效保障,所以为避免电力运行安全问题的出现,建立健全电网安全运行的管理制度意义重大。供电系统中有了健全的安全运行管理制度,就可以有效约束、督促相关工作人员的日常行为,从根本上杜绝擅离职守、误操作、误调度等不良问题的出现,同时促使工作人员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工作态度,从而以此来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

5、做好电力安全告警系统、完善电力应急

机制电力安全告警,主要是针对无工作人员值守或少人值守的变电站,并对其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的实时监控,从而及时发现供电系统中的异常情况和故障并发出警报,以避免出现的安全事故。通常电力的安全警告系统包括事故告警、保护信号告警和重要装置告警灯等,由此全面做好电力安全警告系统可有效避免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安全问题。电力的建设,一方面利国利民;另一方面一旦管理不当就会危害到社会利益和公共安全,因此建立并完善电力应急机制势在必行。电力应急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应该以“社会利益、安全生产”为原则,以实际情况为依据,从电网发电、供电、输电和用电过程中的各个细小环节入手,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设备,同时采用信息化、数字化方法手段来有效避免、解决电网运行中存在或出现的安全问题。

五、结束语

电力系统的安全管理是电力企业正常运作的根本。通过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稳定性的对策研究,都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和保证供电可靠性不可或缺的两项重要条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