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常见传染病的防治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6:5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常见传染病的防治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篇1

口蹄疫(属一类传染病)俗名“口疮”、“辟癀”,是由口蹄疫病毒所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偶蹄兽。

1.流行情况

传染源是病畜和带毒动物,经消化道和呼吸侵入,也可随空气流动传播,无季节性。

2.症状

患羊发病后体温升高到40~41度。精神不振,口腔粘膜、蹄部皮肤形成水疱,疱破后形成溃疡和靡烂。病羊表现疼痛,流涎,涎水呈泡沫状。常见的部位唇内面、齿龈,舌面及颊部粘膜,有的在蹄叉,蹄冠,有的在,水疱破裂后眼观形成痕,羔羊易发生心肌炎死亡,有时呈现出血性胃肠炎。

3.防治方法

3.1发病后要及时上报,划定疫区,由动物检疫部门统一进行扑杀销毁疫区内的同群易感家畜;被污染圈舍、用具,环境严格彻底消毒;封锁疫区防止易感畜及其畜产品的运输,把病源消灭在疫区内。

3.2对疫区周围的易感家畜紧急接种疫苗防止疫病的扩散。

二、羊快疫

引羊快疫主要发生于绵羊,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羊突然发病,病程极短,其特征为真胃粘膜呈出血性炎性损害。

1.流行特点

腐败梭菌常以芽胞形式分布于低洼草地,耕地及沼泽之中。羊采食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芽胞进入羊消化道,多数不发病。在气候骤变,阴雨连绵、秋、冬寒冷季节,引起羊感冒或机体抗病能力下降,腐败梭菌大量繁殖,产生外毒素引起发病死亡。

2.临床症状

羊突然发病,往往未表现出临床症状即倒地死亡,常常在放牧途中或在牧场上死亡,也有早晨发现死在羊圈舍内。有的病羊离群独居,卧地,不愿意走动,强迫其行走时,则运步无力,运动失调。腹部臌胀,有疝痛表现。体温有的升高到41.5℃,有的体温正常。发病羊以极度衰竭、昏迷至发病后数分钟或几天内死亡。

3.防治措施

3.1该病以预防为主。在疫区内的羊每年应定期注射羊厌氧菌病三联苗(羊快疫、羊猝狙、羊肠毒血症)或五联(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狙、羊黑疫和羔羊痢疾),灭活疫苗。用量按疫苗使用说明书。加强饲养管理,防止羊受寒冷刺激,严禁吃霜冻饲料

3.2羊以舍饲为好,防止放牧时误食被病菌污染饲料和饮水。

3.3注意舍内的保暖通风,饲料更换时要逐渐完成,不要突然改变。

3.4治疗:大多数病羊来不及治疗即死亡。对那些病程稍长的病羊,可用青霉素肌肉注射,每只羊每次160~320万单位,每天2次,或内服磺胺嘧啶0.1~0.2g/kg体重,每天2次。辅助疗法是:强心、补液解除代谢性酸中毒。可用含糖盐水500~1000ml,5%碳酸氢钠100~150ml,10%安钠咖10~15ml,混合后静脉注射,或内服20%石灰乳,每次50~100ml,每天1~2次。对可疑病羊全群进行预防性投药,如饮水中加入蒽诺沙星,或环丙沙星。

三、羊肠毒血症

羊肠毒血症是魏氏梭菌产生毒素所引起的羊急性毒血症。该病以发病急,死亡快,死后肾脏多见软化为特征。又称软肾病、类快疫。

1.流行特点

魏氐梭菌为土壤常在菌,羊采食被芽胞污染的水和饲草进入消化道,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发病。多表现在春夏之交和秋季牧草给籽后呈散发性流行。

2.症状

多数突然死亡。病程略长分两种类型,一类是搐搦为其特征,另一类是昏迷和静静死亡。前者倒前四肢强烈划动,肌肉颤搐,眼球转动,磨牙,口水过多,关颈抽搐2~4时死亡,后者病程不急,早期步态不稳,卧倒,并有感觉过敏,流涎,上下颌“咯咯”作响,继昏迷角膜反射消失;有的病羊发生腹泻,3~5小时后静静死去。

篇2

把养羊及杂交利用进一步加强,提高养羊业的科技含量和繁育水平以及育肥水平,进而合理恰当地加以利用,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经营目标。

1免疫

对羊只传染病做到环境优化,及早预防。应有组织的、有计划的做好环境卫生工作,有针对性的进行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夏洛莱羊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按本地多发的和临近地区多发的传染病,采用目前的常用疫苗和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

口蹄疫弱毒苗肌肉注射。在可能发生流行地区按口蹄疫类型定苗,1个月以下羔羊不注射,1~3个月0.5毫升/只,3个月以上1毫升/只。注射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一般为6个月。为了避免羊只抗体减少,出现免疫力下降,可在5个半月时进行下次免疫;羊痘鸡胚化弱毒苗,分山羊痘苗和绵羊痘苗,预防山、绵羊痘疫病。每年3~4月进行1次,免疫期为1年,接种时一律皮下注射0.5毫升/只;羊三联四防苗(快疫、猝狙、羊肠毒血症、羔羊痢疾),每年2月底至3月初和9月下旬分别2次接种,不论羊只大小一律皮下或肌肉注射5毫升/只,注射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力为6个月;小反刍兽疫苗免疫,先用生理盐水将刀豆素稀释后与小反刍血抗混合注射,用于治疗,预防也同样有效果。一般注射2次即可,如果病情严重最多注射3次。如有继发感染请配合抗生素分点注射效果更好;羔羊痢疾氢氧化铝菌苗专给妊娠母羊注射,以便羔羊通过吃奶获得被动免疫。妊娠母羊分娩前20~30天和10~20天时,分2次注射,注射部位分别在2条后腿内侧皮下,疫苗用量分别为2毫升/只和3毫升/只,注射10天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5个月;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菌苗皮下或肌肉注射,6月龄以下3毫升/只,6月龄以上5毫升/只,注射后14~21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1年;口疮弱毒细胞冻干苗预防山羊口疮,每年3月和9月2次注射,大、小羊一律口腔黏膜内注射0.2毫升/只;羊流产衣原体油佐剂卵黄灭活苗预防绵羊原体性流产。在母羊妊娠前或妊娠后1个月内皮下注射3毫升/只,免疫期1年;破伤风类毒素预防破伤风,在母羊妊娠前1个月、羔羊断尾前5天、育肥阉割前1个月或受伤时注射,一般在颈部中央1/3处皮下注射0.5毫升/只,1个月产生免疫力,免疫期1年;羔羊大肠杆菌疫苗预防羔羊大肠大肠杆菌病。皮下注射,3月龄以下羔羊1毫升/只,3月龄以上2毫升/只,注射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6个月;炭疽菌苗预防羊炭疽病。每年9月中旬注射1次,不论羊只大小,皮下注射1毫升,14天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期5个月。

2常见病的防治

在血吸虫发病季节要对环境进行灭虫,用敌百虫消灭环境中的蜱,肌肉注射7%“贝尼尔”(三氮脒)7毫克/千克,间隔24小时再注射1次。驱除体外寄生虫用伊维菌素注射液,每只羊0.02毫升/千克,间隔1星期后再注射1次,每3个月1次。驱肝片吸虫用硝氯酚注射液,皮下注射2毫克/毫升。驱肺丝虫用氰酰肼注射液,皮下注射15毫克/毫升。驱肠道线虫一般多给羊口服丙硫咪唑5毫克,伊维菌素效果也很好。

篇3

中图分类号: S858.28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4.23.0049

1猪副伤寒病

本病主要侵害1~4月龄仔猪,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阴雨潮湿季节多发。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可从粪、尿、乳汁、流产的胎儿、胎衣、羊水排菌,主要经消化道感染。在子宫内也可能感染。健康猪带菌相当普遍,当受外界不良因素影响以及抵抗力下降时,常导致内源性感染。主要特征是腹泻、下痢,若不及时准确治疗,很快就脱水死亡,死亡率高,经济损失大。

1.1猪副伤寒病的症状

急性型:多发生于断乳前后的仔猪,常突然死亡。病程稍长,体温高达41℃~42℃,腹泻,下痢,呼吸困难,耳根、胸前、腹下皮肤有紫斑,多以死亡告终。

亚急性和慢性型:表现体温升高,眼结膜发炎,有脓性分泌物。初便秘后腹泻,排灰白色或黄绿色恶臭粪便。病猪消瘦,皮肤有痂状湿疹。病程可达数周,最终死亡或僵猪。

1.2防治措施

预防:加强防疫注射或投喂副伤寒苗。把好猪源关,自繁自养极佳。改善饲管及卫生条件,消除发病诱因,增强仔猪抵抗力。常洗用具、食槽,保持圈舍清洁、干燥,不留粪尿,以减少感染机会。哺乳及培育仔猪防止舔食脏物,喂优质、易消化饲料,勿突然更换饲料。

治疗:肌注恩诺沙星、盐酸环丙沙星,服土霉素片;肌注氯霉素、庆大霉素,服土霉素片;肌注氯霉素、磺胺嘧啶钠,服土霉素片;肌注恩诺沙星、氯霉素,服土霉素片;盐酸环丙沙星、氯霉素,服土霉素片。

2猪肺疫病

猪肺疫是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各龄猪均可感染发病,其特征是急性病例呈败血症死亡。本病对多种动物和人均有致病性,猪最易感,季节性不明显,以冷热交替,气候剧变,高温,潮湿,多雨季节多发。营养不良、长途运输、饲养条件不良等因素促进本病发生, 一般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

2.1猪肺疫的症状

急性病例高热达41℃~42℃,呼吸困难,犬坐姿势,咳喘,口鼻流泡沫或清液,咽喉部急性肿大、红色、触诊坚硬有热痛感。腹侧、四肢内侧皮肤发红斑,指压褪色,终呼吸困难窒息而死;慢性病例主要呈现慢性肺炎、慢性胃肠炎症状,鼻流脓性分泌物,持续性咳嗽、呼吸困难,食欲不振,伴腹泻消瘦。

2.2防治措施

预防:定期注射猪肺疫苗;把好猪源关;猪舍定期消毒,保持干燥、卫生、通风;发现病例及时隔离治疗。

治疗:静注磺胺嘧啶钠。肌注长效土霉素、恩诺沙星或卡那霉素,若并发它病要对症治疗。

3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病原是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各龄猪均易感,多发于6周龄至6月龄猪。长途运输、饲管不当、气候骤变等因素可引发本病。病猪和带菌猪为主要传染源,主要经呼吸道气流感染。

3.1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症状

感染猪潜伏期1~7天。按病程长短分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最急性型病猪突然死亡,死前无征兆,死猪腹部、耳、四肢发绀,口鼻流带血红色泡沫,死亡率高达80%~100%。急性型病猪减食或废绝,体温41℃左右,常站立或呈犬坐姿势不卧,精神沉郁,耳鼻、四肢皮肤呈蓝紫色,张口伸舌,喘,间歇性咳嗽,呼吸困难,表情极痛苦,常于24小时内病重窒息死亡,部分转为亚急性或慢性。亚急性型或慢性型病猪体温正常或稍高,咳喘,食欲减退,消瘦,病程延长或进一步恶化。

3.2防治方法

预防:加强防疫,定期注射胸膜肺炎多价灭活苗;严把猪源关;强化饲养管理;严格消毒制度,保持圈舍清洁、干燥、通风;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发现病猪及时隔离治疗。

治疗:本病早期治疗效果较好,用药量要大。首选静注磺胺嘧啶钠,肌注长效土霉素、恩诺沙星或(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可同时使用维C、地米效果会更好。若并发其他病要对症治疗。

4猪口蹄疫

口蹄疫属于一种急性、烈性的传染病,猪、牛、羊等偶蹄动物均易感染,本病传染性很强,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流涎,跛行,口腔、鼻盘、蹄部水疱为主要特征。

4.1猪口蹄疫的症状

患病猪体温升高,全身症状明显,流涎,跛行,喜卧,鼻盘、口腔、齿龈、舌、(主要是哺乳母猪),蹄冠、蹄叉、蹄踵均会产生水疱,疱溃后、流脓血而形成烂斑,重者蹄壳脱落,病仔猪可因停食、肠炎腹泻等死亡。

4.2防治方法

若发现猪患上口蹄疫,一定要上报动物检疫部门,不能隐瞒、出售、私屠乱宰;对病死猪要作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对圈舍、用具、槽子等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以免口蹄疫经空气、污物、病肉等传播,传染给其他家畜甚至人。该病危害极大,无法根治,只能预防。因此预防十分关键,广大养殖户要十分重视,定期注射口蹄疫苗,切勿心存侥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5猪丹毒病

该病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猪的一种传染病。多发生在夏秋和梅雨季节,2月龄以上猪最易感染。病猪潜伏期短的为3~5天,长的达半月之久。主要特征是在耳后、颈部、胸、腹侧等部位,皮肤出现各种形状红斑或疹块,呼吸困难,病死率很高,对养猪业危害很大。

5.1猪丹毒病的症状

该病分为败血型、疹块型和慢性型。患猪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口渴,大便干燥。在耳根、胸、背部、腹部、大腿上均出现形状不一、大小不一、界限明显、扁平肿胀的紫红色疹块,指按褪色。

5.2防治措施

篇4

1.1 症状

患病部位不同其表现症状也不同。病初,羊频繁用蹄刨地,一肢或双肢跛行,蹄抬起不敢落地,甚至站着不动。蹄间隙、蹄踵、蹄冠等部位红肿热痛,逐渐形成溃疡,挤压肿烂部位有腐臭脓样液体流出。重症病例可引起深层组织坏死,蹄匣脱落,坏死部位也可蔓延至腱、韧带和关节。病羊行走困难,或长期卧地不起,食欲减退,逐渐消瘦,治疗不及时会继发其他疾病,甚至死亡。

1.2 预防

关键在避免蹄部损伤,经常保持圈舍及羊体清洁卫生,并定期消毒;圈舍积存的粪水、脏水、草料要及时清除;养殖圈内密度要合理,防止过度拥挤产生外伤;发现蹄部有伤,要及时治疗;不要在低洼潮湿的地方长时间放牧。

1.3 治疗

将蹄部用碘酊消毒,除去坏死组织,如脓肿未破,应切开排脓,到出现干净的创面后,再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在患部撒上磺胺粉或者涂抹青霉素鱼肝油乳剂,深度腐烂者用纱布包扎,严重者可使用抗菌素和磺胺类药物进行全身治疗。

2 传染性角膜结膜炎

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又称红眼病,由衣原体引起,一旦发病迅速传播给全群。病羊眼结膜和角膜有明显的炎症,伴有大量流泪,继而发生角膜混浊、白斑,严重者失明。

2.1 症状

该病潜伏期为1周。病羊先是一只眼患病,然后另一只眼也患病。病初患眼流泪、怕光,眼睑肿胀、疼痛。其后结膜潮红,眼睑半闭,眼内角流出浆液性或粘液性分泌物,一段时间后变成脓性分泌物。随着病情发展,炎症蔓延到角膜和虹膜,角膜周围血管充血,角膜中央有灰白色小点,严重的角膜增厚、溃疡,角膜上出现白色或灰色斑点或浅蓝色云翳,甚至角膜破裂,晶状体脱出,造成永久性失明。病羊眼球化脓后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精神沉郁、离群呆立。放牧时病羊觅食困难,行动不便。该病病程一般为25天,绝大多数病羊能够自愈,很少引起死亡。

2.2 预防

篇5

1 肉用犬传染病防治的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是最积极、最主动的防病措施。一旦发生某种传染病的流行,会严重的影响养犬业的发展甚至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一定要贯彻“预防为主”的防制方针。专业人员是预防传染病的骨干,群众是预防工作的基础,对我们必须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发挥群众对犬传染病预防的积极性,全面的开展预防工作。传染病的防制目的是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以及发生传染病时,应及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予以限制和消灭。引起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因素较为复杂,防制计划应是综合性的,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2 犬瘟热与细小病毒病的预防措施?

犬瘟热属于副黏液病毒科的单链RNA病毒,因此是麻疹和牛瘟的近亲。 尽管在很多地区进行了广泛的疫苗接种,但这种疾病仍然属于犬的主要疾病之一。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多发。该病有一定的周期性,每三年一次大流行。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犬均可感染,但以未成年的幼犬最为易感。纯种犬、警犬比土种犬易感性高,而且病情反应重,死亡率也高。该病最重要的传染源是鼻、眼分泌物和尿液。曾有人报道感染犬瘟病毒的犬?60~?90天后,尿液中仍有病毒排出,所以说尿液是很危险的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是病犬与健康犬直接接触,也可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感染。同室犬一旦发生犬瘟热,同居一室的犬也会感染。?

篇6

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流行传染病包括有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若是传染病没有得到良好控制,则很容易造成暴发流行,最终给社会公共卫生安全造成威胁。需要注意的是,新时期具有新特点传播途径的传染病依旧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本文出于对目前的常见流行传染病的控制与预防方法进行分析探讨的目的,从传染病的发病特点、流行传染病的类型以及传播方式、流行传染病的控制预防方法几个方面展开了综述,详见下文。

1传染病的发病特点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交际日渐频繁,人员流动增加,使得传染病的控制愈发困难,传染病的发现也越来越困难。近几年一些全球性的传染病有呈现流行、回升的趋势,譬如说已经得到良好控制的结核病、疟疾以及霍乱等。并且,目前诸多新型的传染病不断涌现,增加了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难度。目前新时期的传染病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2]:①病原体变异以及抗菌药物的滥用。经研究发现,造成传染病死灰复燃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病原体发生变异,并且抗菌药物在临床上过度应用,诸多病原体对抗菌药物产生了明显的耐药性。曾有调查发现,2006年我国结核病的发病率达到了86.23/10万,并且其病死率超过了0.26/10万,发病率处在传染病的第二位,死亡率则居于首位。②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全球性气候的恶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致使诸多已经得到良好的传染病死灰复燃,更增加了诸多新的具有致病性、传染性的病原体。曾有研究报道,近20几年来,新发现的传染病超过了30种。这些现状均使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难度增加。

2流行传染病的类型以及传播方式

现阶段我国规定的流行传染病类型包括有甲乙丙三类,共计39种流行传染病。多数情况下,传染病经唾液、血液以及接触进行传染,并且传播的速度也非常快的话,便可以将其称为瘟疫[3]。对于甲类传染病而言,其主要包括有鼠疫、霍乱等,这一类的传染病在发生后,应对患者强制执行隔离、疫区处理以及及时有效的治疗,因此目前将甲类传染病称之为强制管理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主要为狂犬病、非典型肺炎、血吸虫病、炭疽等,这一类的传播的预防和控制均需要严格的按照国家或者是当地防疫工作站的规定、安排,并保证及时发展及时处理,避免发生扩散流行。对于丙类传染病则以流行性和地方性的斑疹伤寒、流行感冒等为主,这一类的传染病应以国务院卫生部门的规定要求进行检测盒管理。

3流行传染病的控制预防方法

对于流行传染病的控制预防工作而言,首先要求政府等管理部门要做好未雨绸缪,指导其正确预防传染病,并将传染病并不可怕,只要正确对待,注意预防[4]。对于传染病的传播需要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以及易感人群三个要素,若是将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便可以实现传染病的有效预防和控制。

3.1传染源的控制 在传染源的控制过程中应首先对患者进行隔离。研究发现[5],在疾病的高峰期会出现大量排细菌或者是病毒的现象,但是很多情况下传染病会在症状出现前排毒或者是排细菌,譬如说腮腺炎就是如此。研究证实[6],腮腺炎患者在腮腺肿大的前6d便已经将传染性的病毒排出,这就是将腮腺炎患者隔离后依旧会出现腮腺炎感染病例的主要原因。

除了传染病患者是传染源外,病原携带者也是可怕的传染源,譬如说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菌痢的带菌者等[7]。这类人群本身有可能不会出现任何的症状,不容易被发现,但是却能够较自身携带的细菌、病毒传染给孩子。

3.2传播途径的控制 冬季和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因此定时开窗通风,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对室内进行有效的消毒。冬天外出应戴口罩。肠道传染病多是由于"病从口入"引起的,因此应做好个人饮食卫生,在饭前便后要洗手。要彻底消灭四害,特别是应注意灭蝇工作[8]。

3.3对易感人群进行保护 在保护易感人群中,老人和小孩由于体质相对较弱,因此应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在易感人群保护工作中,预防接种以及预防性用药史主要手段。

4结论

综上所述,流行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中,应注意建立长效机制,对传染病实施科学有效的控制,从而获得更加理想的防控效果。动员全社会参与到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中,提高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做好全面传染病的监测工作。

参考文献:

[1]穆子林.新时期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及其预防控制的策略[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05):112-114.

[2]王鲜平,杨慧宁,高敏,等.构建综合医院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1):3389-3391.

[3]应信忠.慈溪市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季节圆形分布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1,23(06):35-36.

[4]张伟松,徐晓燕,陈旭辉.浅谈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21(01):224-226.

[5]孙智慧,王芳.流行性传染病的控制预防方法浅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17(12):1098-1099.

篇7

中图分类号:R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157-02

近年来“非典”、“甲流”等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给了我们许多新的启示,“新医改”中就明确指出:从2009年起我国将逐步向城乡居民统一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卫生服务。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也明确规定:“国家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开展群众性卫生活动,进行预防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防治意识和应对能力”。由此可见,传染病的防治工作离不开健康教育,为有效地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要求人们必须懂得如何实施预防控制措施,也要求人们了解影响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同时具备一定的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1-4]。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对浙江省杭州市具有代表性的多个社区人群进行调查,了解现阶段社区人群对传染病防治的知识、态度、行为(简称知信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同时运用健康教育学中的知信行模式,开展传染病健康教育项目的干预项目,并比较分析干预前后社区人群知信行变化情况,为社区人群传染病防治健康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浙江省杭州市具有代表性的3个社区,每个社区随机抽取1个街道3个小区60户居民共540人作为调查对象,以无记名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

2.研究方法:(1)调查问卷:按照调查要求统一培训5名调查人员,采用本课题组自行设计的传染病防治知信行调查问卷,由调查员询问调查对象完成干预前社区人群对传染病防治知信行的基线调查,在经过为期两个月的干预后利用同一调查量表进行效果调查。(2)行为干预:向调查对象发放人手一份本课题组自行设计的“传染病防治宣传扇子”一套,包含社区常见传染病如乙肝、艾滋病、手足口病、麻疹、肺结核等基本防治知识;在社区活动室多次播放有关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影音资料,并利用社区宣传栏每月出一期与社区常见传染病防治有关的宣传画报,共两期。(3)质量控制:在发放“传染病防治宣传扇子”同时就传染病防治知识向调查对象适当进行讲解和交流;在社区活动室分三个时间段播放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影音资料,每次由一名调查人员负责向调查对象发放小礼品并回答相关提问。

3.问卷内容:基本资料:包括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以及月收入等情况。传染病防治知信行情况:(1)知识方面:包括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社区常见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及临床表现等内容的了解情况;(2)态度方面:包括对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的态度,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的态度,对日常生活工作中进行必要的消毒灭菌的态度,对社区常见传染病进行隔离防范的态度等;(3)行为方面:包括主动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积极获取常见传染病安全防范知识,保持良好的卫生及生活习惯预防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及传播等。本调查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Crobach’s Alpha为0.881。

4.统计学分析。本研究的所有数据全部输入计算机,运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个样本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二、结果

1.社区人群一般情况分析:本次所调查的对象,干预前的基线调查总人数为540人,由于调查对象的流动性等原因,干预后调查的对象中全程接受本课题组干预的仅514人,其中,40岁110人(21.40%);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52人(10.12%),中学及中专206人(40.08%),大专及以上256人(49.81%);务农者60人(11.67%),工人238人(46.30%),离退休人员76人(14.79%),学生92人(17.90%),专业技术人员48人(9.34%);月收入4000元36人(7.00%),无收入132人(25.68%)。

2.社区人群传染病防治知信行水平及干预前后比较:社区人群经干预后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分别为11.76±2.37、11.44±2.92、9.55±2.77)普遍高于干预前(分别为9.49±3.34、10.15±2.95、7.89±3.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658、-4.781、-6.116,P

3.社区人群获得传染病防治知识的途径:所调查人群获得传染病防治知识的途径依次为:报纸电视(29.9%)、宣传栏(25.4%)、网站(14.1%)、书籍(13.7%)、亲戚朋友交流(12.4%)、其他(4.5%)。社区人群期望获取传染病防治知识的途径依次为:宣传手册等(18.6%)、宣传栏(16.1%)、专家讲座(14.9%)、网站(14.9%)、报纸电视等媒体(13.3%)、书籍(8.4%)、亲戚朋友交流(8.0%)、其他(5.8%)。

三、讨论

社区传染病防治是开展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我国社区传染病防治处于起步阶段,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社区人群对传染病防治的知识、态度、行为水平总体并不高,平均分分别为(9.49±3.34)、(10.15±2.95)、(7.89±3.11)分。作为行为科学及认知理论的重要研究成果,知信行已被广泛认可为最有影响力的行为干预理论之一,而知识是建立正确的信念(或态度),进而改变相关行为的基础。因此,有效地普及社区传染病防治知识是提高社区传染病防治整体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前得分低者,如年龄40岁以上者,低学历、低收入者,务农者以及普通工人等,经干预后得分提高明显,干预效果最为显著。从社区人群获取传染病防治知识的途径来看,目前社区人群获得的有关传染病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局限于报纸电视和宣传栏,但这两种途径的传染病防治知识具有明显的时间上和内容上的局限性,社区人群所获得的知识也非常有限。对于社区人群来讲,本次调查中所用的本课题组自行设计的“传染病防治宣传扇子”内容生动并通俗易懂,而影音资料则对社区传染病的防治知识讲解深入浅出,播放影音资料的专业人员也能面对面和群众讨论和解答日常生活中防治传染病的疑难问题,使参加者普遍觉得受益匪浅。通过调查可知,社区人群主观上更希望通过多种专业资料(如宣传手册、影音资料等),以及宣传栏和专家定期讲座等形式来获取传染病防治知识,这也为社区传染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Mayawd P,Mabey D.Approaches to the control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old problems and modern challenges[J].Sex Transm Infect,2004,80(3):174-182.

[2]Jaramillo E. The impact of media-based health education on tuberculosis diagnosis in Cali,Colombia[J].Health Policy plan,2001,16(1):68-73.

[3]刘建民.抗击SARS:危机之中显示健康教育的作用――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首席专家田本淳研究员[J].中国健康教育,2003,19(8):565-566.

篇8

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

加强健康教育工作。

1、上好健康教育课,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切实上好健康教育课。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均予以高度重视。

2、开展好健康教育传播活动,各种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根据时间安排组织好,利用学校橱窗宣传各种健康教育知识,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题宣传活动。

二、

加强学校卫生工作

1、规范管理学校卫生,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责任到班、到人,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做好卫生健教工作资料的整理,对相关文件资料及时收集、整理、分类归档,做到建档项目齐全、内容准确无误。

三、

做好常见病防治工作,学生常见病的防治工作在县防疫站的技术指导下,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要求,认真开展“六病”防治工作,重点做好近视、沙眼、龋齿和肠道蠕虫病防治工作,落实好监测和防治手段。

四、

传染病控制工作

1、积极配合疾病控制中心抓好传染病监测控制。

2、

大力宣传传染病防治的重要性。青少年对各种传染病来说都属于易感人群,而且学校人员比较集中,稍为有所松懈,就很容易大面积的染上各种传染病,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就会受阻。这样不仅影响了师生的工作、学习,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师生的身体健康。把这些道理给学生讲清了,他们就会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重视传染病的防治。落实好校园消毒、杀虫、灭鼠和注射相关疫苗等预防措施,建立有效免疫屏障,严防烈性传染病传入我校。

篇9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禽流感、猪流感等细菌传染病的大规模侵袭,人们对细菌传染病的防治意识也不断提高。尤其是近几年牧区牛羊常见细菌传染病的流行,再度引起了社会的恐慌,不仅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的威胁到了人们的人身安全。

1、牧区牛羊常见细菌传染病防治现状

我国牧区牛羊常见细菌传染病十分普遍,尤其是近年来由于防治措施不当,使得很多养殖户的经济损失惨重,并一度引起社会中关于食品安全的风波。目前,牧区牛羊常见的细菌传染病主要有布病、炭疽、结核、羊快疫、牛巴氏杆菌病、坏死杆菌病、沙门氏菌病、巴氏杆菌病等。这些传染病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通常在短时间内使得大量的牛羊出现病状,严重的会大批死亡。目前,我国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在细菌传染病防治方面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针对各种细菌传染病有了专门的疫苗,在降低细菌传染病的发生率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不能否认,防疫过程中依然存在疫苗注射密度不科学、食品安检不过关等问题,严重的影响了牧区牛羊传染病防疫体系的完善。

2、牧区牛羊常见的细菌传染病

2.1布病

布病,全称布鲁菌病,是布鲁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生殖系统,羊感染后,以母牛(羊)发生流产和公牛(羊)发生炎为特征。目前,本病尚无特效的药物治疗,只有加强预防检疫。比如,定期检疫,成羊两年检疫一次,羔羊每年断乳后进行一次检疫;免疫接种,新生羔羊通过检疫呈阴性的,用“猪2号弱毒活菌苗”饮服或注射。

2.2炭疽

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热性、急性、败血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常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绵羊最易感染。炭疽病症状表现为突然倒地,全身抽搐、颤抖,磨牙,呼吸困难。炭疽杆菌对青霉素、土霉素及氯霉素敏感,尤其是青霉素效果最为显著。常见的预防措施主要是预防接种,对经常发生的威胁的牲畜进行预防接种。

2.3结核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肺脏,牛群易感染。牛氏杆菌病症状是急性败血型、浮肿型、肺炎型。牛群患结核时可选用敏感抗生素,比如氧氟沙星。常见的预防是加强饲养管理,避免各种应激,增强抵抗力,定期接种疫苗。

3、细菌传染病防治的具体措施

3.1建立健全预防机制

我国应该建立健全牧区牛羊常见细菌传染病防治体系,加强兽医院站对该地牲畜细菌传染病的预防措施。首先,应该加强牧区牛羊养殖户的防疫意识,使其自觉进行动物防疫,结合当地牧区牛羊生长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程序。其次,加强对疫苗的生产监管力度,并完善疫苗的运输、保管体系,确保疫苗质量安全。在注射疫苗前必须检查其是否合格,杜绝使用过期、不合格的产品。此外,提高生物药品的效价,国家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动物防疫站的硬件设施。比如,加强对畜牧兽医队伍的培训力度,并定期进行考核,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科研能力。

3.2提高牧民综合素质

我国应该提升广大牧民的饲养管理能力,比如疫情防护、疫苗注射等等。首选,对广大牧民进行养殖常识的普及,比如保证牛圈、羊圈的清洁、对畜具定期消毒、保持通风等等。其次,对疫苗的使用要得当,有针对性的选用疫苗,按剂按量。再者,加强牧民对各种细菌传染病症状的识别能力,比如布病、炭疽、Y核、羊快疫等疾病,有利于防微杜渐,及时进行预防工作,减少细菌传染病带来的经济损失。此外,杜绝养殖户为了经济利益,将患病的牛羊通过不正当渠道投放到市场,影响食品安全、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与此同时,积极指导牧民科学合理的使用疫苗,按剂按量,充分发挥生物药效。

3.3完善食品安检环节

兽医院站食品安监部门是保证市场流通牛羊肉质量的关键,因此应该加大监管力度。首先,提高养殖户与安检人员的法律道德意识,尤其是安检人员,强化肉食品卫生意识,为确保肉类的安全尽职尽责。其次,强化食品安检人员的专业技能,并定期进行严格的培训与考察,保证食品安全部门的工作质量。最后,积极引进先进的安检设备,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安检质量。

4、总结

综上所述,近年来牧区牛羊常见细菌传染并给社会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严重的威胁到了人们的人身安全。因此,进一步加强地区预防接种工作、做好牧区牛羊的预防措施则显得更为重要。炭疽和结核一经发现就必须屠宰消毁,是不允许治疗的。人结核其实就是牛型结核,

这几样传染病实验室一诊断确定,就应马上消毁,消毒。与此同时加强对疫苗研究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我国的防疫体系,从而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思.牛羊猪犬种布鲁氏菌多重PCR方法的建立及试剂盒研制军事医学科学院[J].2014

篇10

1、成立常见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

组 长:孙广富

副组长:刘祥涛 王兴林 刘 莉

成 员:刘益民 郝新海 朱桂真 蒋兴超 刘云艳

陈 飞 胡三永 李 红

2、职 责:

(1)负责领导、协调、组织全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必要的预防经费和物资保障。

(2)负责常见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组织开展、检查督促、资料收集与归档等工作。

二、遵循预防为主,狠抓措施落实

1、做好常见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增强师生卫生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1)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出好宣传专刊。

(2)利用健康教育课 ,开展好以预防常见传染病为重点的健康知识教育。

2、印发《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供全校教职工传阅学习,增强教职工法律意识和责任感。

3、开展“三管四灭”(管污水、管粪便、管垃圾处理、灭蝇、灭蚊、灭鼠、灭蟑螂)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卫生,在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下做好环境消毒工作。

4、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严防食物中毒和传染病发生。按照《食品卫生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管理规定》等有关法规要求,切实加强学校食堂和小卖部管理,严格购物登记、试尝留样、餐具消毒、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制度,做好检查落实。

5、有计划地做好师生健康体检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

6、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与传染病人接触,生病及时就医;教育学生坚持锻炼,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7、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共同做好学校周边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饮食摊点的整治,消除引发学校传染病的隐患。

8、加强门卫管理,切断外来传染病源。

9、做好预防常见病的必要药品等物资储备。

三、坚持晨检制度,畅通报告渠道

1、班主任要按照要求,坚持对学生每日晨检,把预防常见传染病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对因病请假在家的学生要通过电话等方式询问病情;在校生病的学生要及时送医务室诊治,对需送县级医院进一步诊治的学生要及时通知家长陪同前往(对暂时无法通知家长的学生由班主任陪同前往),发现传染病患者及时报告学校传染病预防办公室。

2、医务室要坚持对饮食从业人员每日晨检,发现传染病患者,立即停止上岗,并及时报告学校传染病预防办公室。

3、教职工生病被诊断为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要及时主动报告学校传染病预防办公室。

4、医务室要坚持就诊登记制度,健全常见传染病监控信息表册,做到发现疫情能快速、准确的向学校领导组报告。

5、学校传染病预防办公室接到疫情报告后,立即报告学校领导小组。

四、应急处理预案

一旦学校发现传染性疾病后所采取的一些措施:

1、我校学生或教职工一旦出现非典、风疹、流脑、麻疹、流感等传染性疾病,应及时就医并向学校请假,不得带病上学、上班。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病后才能回校上课、上班;

2、学生或教职工在校内出现传染病,及时组建处理病情的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成员的统一安排下,要求传染病者立即戴防护口罩、手套,到学校隔离室休息,并由学校安全管理人员或卫生保健老师立即通知传染病医院,需转医院治疗的立即转传染病医院。学生出现传染病症状的班主任立即通知其家长,由家长陪同去医院,家长不能到校的,由班主任老师护送去医院(护送人员都要穿好防护服,戴口罩、手套)。如果是本校教职工出现传染病,也要求戴防护口罩、手套,由医生初步检查后,是传染病立即转市传染病医院并通知其家属,家属不能到校的由工会组长护送去医院(护送人员都要穿好防护服,戴口罩、手套)。

3、在校内发现传染病的学生或教职工,学校应急小组领导立即亲临现场指挥,在第一时间内利用学校隔离室进行隔离观察,并由学校安全管理人员或卫生保健老师马上打“120”电话,送定点传染病医院诊治。

4、学校对传染病病人所在班级教室或办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学生、教职工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

5、传染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禁止任何同学、同事前往探望。

6、学校师生员工中发现传染病人,立即上报。

7、如传染病烈性感染,请示镇小学中心校、县教育局和其他政府部门,决定是否实行全校停课。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具体做到:①封锁疫点。立即封锁患者所在班级或所在办公室,暂停学校一切活动。停止校内人员相互往来和与外界往来,等待卫生部门和市教育局的处理意见。如校领导已隔离,由中层干部等组成临时班子,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待疫情解除后,校领导班子开始工作。 ②疫点消毒。对学校所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此项消毒可请防疫站操作,消毒结束后进行通风换气。 ③疫情调查。学校密切配合疾控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传染病人到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以及患者的家庭成员、邻居同事、同学进行随访,并采取必要的隔离观察措施。

篇11

一、健全领导机构,加强统一领导

1、成立常见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

组 长:孙广富

副组长:刘祥涛 王兴林 刘 莉

成 员:刘益民 郝新海 朱桂真 蒋兴超 刘云艳

陈 飞 胡三永 李 红

2、职 责:

(1)负责领导、协调、组织全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必要的预防经费和物资保障。

(2)负责常见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组织开展、检查督促、资料收集与归档等工作。

二、遵循预防为主,狠抓措施落实

1、做好常见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增强师生卫生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1)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出好宣传专刊。

(2)利用健康教育课 ,开展好以预防常见传染病为重点的健康知识教育。

2、印发《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供全校教职工传阅学习,增强教职工法律意识和责任感。

3、开展“三管四灭”(管污水、管粪便、管垃圾处理、灭蝇、灭蚊、灭鼠、灭蟑螂)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卫生,在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下做好环境消毒工作。

4、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严防食物中毒和传染病发生。按照《食品卫生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管理规定》等有关法规要求,切实加强学校食堂和小卖部管理,严格购物登记、试尝留样、餐具消毒、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制度,做好检查落实。

5、有计划地做好师生健康体检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

6、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与传染病人接触,生病及时就医;教育学生坚持锻炼,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7、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共同做好学校周边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饮食摊点的整治,消除引发学校传染病的隐患。

8、加强门卫管理,切断外来传染病源。

9、做好预防常见病的必要药品等物资储备。

三、坚持晨检制度,畅通报告渠道

1、班主任要按照要求,坚持对学生每日晨检,把预防常见传染病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对因病请假在家的学生要通过电话等方式询问病情;在校生病的学生要及时送医务室诊治,对需送县级医院进一步诊治的学生要及时通知家长陪同前往(对暂时无法通知家长的学生由班主任陪同前往),发现传染病患者及时报告学校传染病预防办公室。

2、医务室要坚持对饮食从业人员每日晨检,发现传染病患者,立即停止上岗,并及时报告学校传染病预防办公室。

3、教职工生病被诊断为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要及时主动报告学校传染病预防办公室。

4、医务室要坚持就诊登记制度,健全常见传染病监控信息表册,做到发现疫情能快速、准确的向学校领导组报告。

5、学校传染病预防办公室接到疫情报告后,立即报告学校领导小组。

四、应急处理预案

一旦学校发现传染性疾病后所采取的一些措施:

1、我校学生或教职工一旦出现非典、风疹、流脑、麻疹、流感等传染性疾病,应及时就医并向学校请假,不得带病上学、上班。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病后才能回校上课、上班;

2、学生或教职工在校内出现传染病,及时组建处理病情的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成员的统一安排下,要求传染病者立即戴防护口罩、手套,到学校隔离室休息,并由学校安全管理人员或卫生保健老师立即通知传染病医院,需转医院治疗的立即转传染病医院。学生出现传染病症状的班主任立即通知其家长,由家长陪同去医院,家长不能到校的,由班主任老师护送去医院(护送人员都要穿好防护服,戴口罩、手套)。如果是本校教职工出现传染病,也要求戴防护口罩、手套,由医生初步检查后,是传染病立即转市传染病医院并通知其家属,家属不能到校的由工会组长护送去医院(护送人员都要穿好防护服,戴口罩、手套)。

3、在校内发现传染病的学生或教职工,学校应急小组领导立即亲临现场指挥,在第一时间内利用学校隔离室进行隔离观察,并由学校安全管理人员或卫生保健老师马上打“120”电话,送定点传染病医院诊治。

4、学校对传染病病人所在班级教室或办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学生、教职工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

5、传染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禁止任何同学、同事前往探望。

6、学校师生员工中发现传染病人,立即上报。

7、如传染病烈性感染,请示镇小学中心校、县教育局和其他政府部门,决定是否实行全校停课。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具体做到:①封锁疫点。立即封锁患者所在班级或所在办公室,暂停学校一切活动。停止校内人员相互往来和与外界往来,等待卫生部门和市教育局的处理意见。如校领导已隔离,由中层干部等组成临时班子,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待疫情解除后,校领导班子开始工作。 ②疫点消毒。对学校所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此项消毒可请防疫站操作,消毒结束后进行通风换气。 ③疫情调查。学校密切配合疾控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传染病人到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以及患者的家庭成员、邻居同事、同学进行随访,并采取必要的隔离观察措施。

8、学校领导发现传染病人后,迅速向全体师生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维护学校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

篇12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等)感染人体后所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学校是一个特殊场所,就餐、就寝人员集中,容易造成传染病的传播、蔓延和暴发流行。因此,做好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工作,2006年4月6日卫生部同教育部制定了《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1],现就如何开展高等院校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报告如下。

1 学校传染病的预防

1.1 认真做好学生入校、职工就业前体检及定期体检,建立、健全健康档案对每一名入学的学生,新就业的教职工都要进行严格的体检,按照《学校卫生管理条例》和学生常见病防治要求执行,并且做好以后的定期体检工作。高等院校应当有校医务室,专人负责学生、老师的健康档案。入学、就业前体检及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传染源,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避免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

1.2 搞好学校食堂、寝室、教室卫生学校食堂就餐人数多,人员集中,容易发生食源性疾病的暴发、流行。为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学校食堂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有关规定。确保饮用水、食品原料、食品加工和贮藏符合要求,同时做好餐具、炊具消毒工作,认真执行食品的加工流程和有关食品留样规定并做好登记。教室、寝室是学生们集中学习、休息的场所。人均教室、寝室空间应达到相应的标准;采取湿式打扫卫生方式,保持教室、寝室的整洁卫生;要做到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如传统的醋熏方法、漂白粉澄清液喷雾消毒法等。

1.3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改善营养,锻炼身体,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可提高身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学生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预防季节性疾病。冬春季节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水痘、风疹、流脑、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等,还有最近几年发现的SARS、人禽流感等,主要症状有发热、头痛、咳嗽、呼吸困难、全身乏力、皮疹等。人群对多数呼吸道传染病普遍易感,最经济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接种相应的疫苗。但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有利于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如多开窗换气,多喝开水,多吃含有维生素B、C的食物,劳逸结合,保持体力和充足的睡眠,及时增减衣服做好自身保暖,不随地吐痰,不吸烟等。夏季重点预防肠道传染病,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甲肝、细菌性食物中毒等,肠道传染病是病原微生物经口进入人体消化道后,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系列人体病变的传染病,预防肠道传染病,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随便在外面的零售摊点就餐,饭前便后要洗手。 1.4 社会上有传染病流行时,学校做好相应的学生的预防工作校医应经常向防疫部门了解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在传染病流行高峰时期,组织抵抗力低下的学生应急性预防接种、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在流感流行期间,组织接种流感疫苗、告诫学生避免参加大型的聚会活动,少到超市、影院等公共场所,做好教室、寝室的空气消毒、分服预防的中药等。

2 学校传染病的控制

2.1 健全学校传染病报告机制校医负责传染病的报告管理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或病源携带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进行疫情报告。学校最好建立晨检及缺课报告登记制度,以便及时发现疫情。班主任或辅导员、班级卫生员对早晨到校的学生进行观察询问,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及时报校医。校医接到以上报告后,进一步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发现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及时报告给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传染病的控制工作。

篇13

一、防治措施

1、建立健全报告制度

传染病在本地发生、传播后,各点值班教师每日八点前向医务室通报宿舍人数及健康状况.

2、确保饮食饮水安全,做好消毒保洁工作.

学生宿舍进行全面大扫除、及消毒工作,不留死角.宿舍做到每日清扫,办公室、寝室定期进行消毒.

3、利用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传染病防治及健康教育的宣传.

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宣讲对“传染病的防治方法,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4、做好对住校生的健康监护工作,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学生或管理教师在家中出现风疹、流脑、麻疹、流感等传染性疾病,应及时就医并向学校请假,不得带病上学、上班.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病后才能回校上课、上班.

6、学生或管理老师在宿舍内出现传染病,要求其立即戴防护口罩、手套,到学校隔离室休息,请医务人员作初步检查,需转医院治疗的立即转传染病医院.学生出现传染病症状的,班主任要立即通知其家长,由家长陪同去医院,家长不能到校的,由班主任教师护送去医院(护送人员都要穿好防护服,戴口罩、手套).如果是本校教职工出现传染病,也要求戴防护口罩、手套,初步检查是传染病的立即转送定点医院并通知其家属,家属不能到校的由校领导及工作人员护送去医院(护送人员都要穿好防护服,戴口罩、手套).

7、学校对传染病人所在寝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学生、管理老师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传染源.

8、传染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禁止任何同学、同事前往探望.

9、发现传染病人后,应迅速向全体师生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维护学校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念.

二、具体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1、甲肝的防治

(1)、通过健康教育课,增强学生健康意识,使学生了解甲肝的传播途径,各种临床症状,预防措施等.从而能切断甲肝的传播途径.从根本上预防甲肝型肝炎的传播.

(2)、加强宿舍的卫生检查,尤其是对厕所等易造成甲肝传播的途径进行定期检查,厕所里保证水龙头有水供应.

2、风疹的防治

(1)通过健康教育课,增强学生健康意识,使学生了解风疹的传播途径,各种临床症状,预防措施等.从而能切断风疹的传播途径.一旦发现风疹坚决予以隔离治疗.

(2)加强宿舍卫生的管理,保持寝室通风透气,寝室清洁.

3、沙眼的防治

(1)、通过健康教育及讲座等,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平时注意用眼卫生.

(2)、如发现沙眼患者,应及时指导.

4、腮腺炎的防治

(1)、通过健康教育课,增强学生健康意识,使学生了解腮腺炎的传播途径,各种临床症状,预防措施等.从而能切断腮腺炎的传播途径.

(2)一旦发现腮腺炎患者,应予以隔离治疗.

5、水痘的防治

(1)、通过健康教育及讲座等,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2)、如发现水痘患者,应及时指导用药.

三、应急预案

1、加强宣传教育

利用多种形式加强对肺结核、沙眼、风疹、麻疹等传染病的防控宣传工作,充分利用科普宣传材料,板报等宣传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使全体师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正确认识传染病对人类的危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预防各类传染病的传播.既高度重视,又不能盲目恐慌,一定树立必胜信心.

宿舍要经常保持通风换气,干净卫生.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传染病的关键,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2、制定、落实防治措施

(1)、学生或管理教师在宿舍内出现传染病,要求其立即戴防护口罩、气垫手套,到学校隔离室休息,请医务人员作初步检查,需转医院治疗的立即转传染病医院.

(2)、在宿舍内发现有传染病的学生或教职工,应在第一时间内送学校医务室进行隔离观察,并马上打“120”电话,送定点医院诊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