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3 15:37:0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素质教育的理解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1 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
小学生的特点是:有求知欲望强,但学习不刻苦,听课时间不能持久,爱动,精力不够集中。为了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教师在讲课时,要善于用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直观的演示、形象的画图,启发性的提问,变化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教育教学要彻底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错误倾向,使教学本身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更重要的在于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学习;使学生在概念、法则、公式的推导过程中,体会学习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培养其主动学习的兴趣。
2 在生活中去体验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识兴趣,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这样设计:先把学生进行分组(4人一组),每组一张纸或一个蛋糕,并仔细听老师要求,一定要平均分,然后做。先让学生自已动手分。问他们分到多少,是不是一样多,你得到了多少,怎么表示?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
3 使用学具,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算理
如是数学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数学中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数学家华罗庚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这就要求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把数、形等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进行抽象思维,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通过学具的操作,可促进这一过程的完成。
4 用电脑课件直观地进行教学
譬如在学习数学广角时:
电脑显示,在天平左边的四个橘子和一个苹果,右边的两个橘子和两个苹果,这时天平平衡,还知道一个苹果是200克,问一个橘子是多少,课件直接显示左边的两个橘子和一个苹果等于右边的两个橘子和一个苹果是,那么左边有两个橘子,而右边有一个苹果,这说明两个橘子和一个苹果是一样重的,所以一个橘子重100克。电脑显示很直观,易懂。
右譬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时,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格和割补法证明这两个图形重合,从而由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5 学生讨论,交流也不可少的
把学生自由组合,每4人一组,老师巡视,观察,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理解完成老师提出的问题。
再如课堂数学中,让学生自己活动,把三根长短不等的小棒围成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并在摆弄过程中,很自然地知道三角形是由三个角,三条边和三个顶点组成的。然后,可让学生来回拉动三角形学具,从“手感”的比较中发现三角形在固定不变的特点,这样,使教学活动在动态中进行,使儿童把外显的动作与内隐思维活动和谐地结合在一起,顺应儿童好奇、好动的特点,集中了儿童的注意力,激发了儿童学习的兴趣。
5.1 师生互动。
有个别学生上课精力不集中,你可以采取提问的方法,还可以故意出一些比较明显的错,让学生指出。
在完成作业时,不要过多,尽量在课堂上完成,家庭作业能完成多少是多少,但要认真,自己做,这个是很重要的,检查作业时要查是不是自己做的,那些做不起,板讲和个别辅导相结合。
5.2 以人为本,和学生做朋友。
用老师的爱和认真的态度去感化学生,让他们觉得不做作业,不认真学习是对不起老师的,当然这需要时间,尽可能的去帮助孩子们遇到的困难,嘘寒问暖。
高中物理
素质教育
创新教学
中学物理课程不是为培养物理专业工作者而设立的,它应该和其他学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提高学生素质这一总的目标作出贡献。
中学物理教育的目标是什么?翻阅一下建国以来历次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说法不尽相同,其基本目标都是要与其他学科和其他学校活动一起,“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物理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没有物理学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文明生活,没有物理学的发展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现代化生活,它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的发展,显示了科学的巨大力量。在学习物理过程中,让学生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所以,学习一定的物理学知识不仅是作为一个高素质公民的前提条件,也是适应现代社会的必要条件。
一、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物理学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实验为基础,从实验出发,寻找规律,再用实验去验证结论。所以,它要求学生必须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去对待,实事求是,不靠主观臆断去猜测、捏造。当然,在这个方面,教师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首先对于教师的演示实验,必须作到在能排除干扰的情况下,尽量做到位,而不是随意性的一带而过,或者将某一次的失误说成是实验条件的不是,这样的话不能说服学生,从而传递给学生一种意识:物理上的规律有时候也是不严格的。
一般来说,在中学阶段所做的实验基本都是定性的研究物理量间的关系的。定性分析也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科学方法,定性和半定量化的方法的运用,可使我们抓住物理问题的本质,而不是一下子就陷入对细枝末节的探讨。过度的定量化,容易使学生迷失在各种形式的数学推演和运算之中,而伤失了对丰富而生动的物理本质的认识和理解,过度的定量化,使物理更为抽象难懂,更容易使学生伤失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这些都是与我们物理教学目的的本意背道而驰的。实际上在许多情况下,定性方法比定量方法更为有效,而且定性和半定量化分析方法的应用对于物理思维能力的提高、科学素养的培养具有更为深刻的意义。一般来讲,定性分析有利于物理问题的解决。很多科学工作者在解决物理问题时总是先理解题意,定性地分析物理过程及其特征,定性地考虑多个不同的求解途径和可能的结果,最后才选择合适的方法、途径去解题。所以,在演示完定性研究的实验之后,及在得出关系式前,还应和学生说明,得到这个关系式并非就是这个实验,而是设计更严密的实验多次实验最终得到。这样,学生也会逐渐形成一种意识:要做研究,必须严格、一丝不苟,尊重客观事实,来不得半点虚假。
二、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学生亲自做实验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在此过程中也在锻炼学生的素质,那就是学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当然提高了动手能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在学生实验中,一般采用的是合作方式(目前以两人一组居多)。两个学生或者几个学生一起出主意,然后一起参与动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已经开始学习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其中一位同学负责安排任务的分配,其中一位负责检查等等。当然,也应做适当的轮换,让每位学生都体会到各个位置的重要性和不可分割性。将来他们所要踏入的这个社会就是一个需要人与人合作的社会。在合作的过程中同时会使学生养成一种强烈的责任感,这也是作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化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
三、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一一用科学的方法
在物理课程中,强调的就是认真观察,在观察事物时,不带任何的主观色彩,而是以自然观察的方法以及用实验来观察的方法。物理学理论的建立一般都遵循着这样一个途径:观察实验(广义的)、进行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总结理论、通过广泛的实践验证理论……在其他领域,大到科学理论的建立,小到台灯、自行车故障的排除,基本途径都是相似的,有意识地沿着这样的途径去思考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我们的物理课程一直坚持对学生进行“物理学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样的教育。
第一,作为教师应注意不给学生造成这样的错误印象,好像通过课堂上的一两个实验,收集三五组数据就可以得出一个物理规律。而是要让学生认识到,课堂上用于归纳物理规律的实验不过是科学方法的一种演示。这一点,在前面已经提到过。
第二、重视“猜测”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我们一直重视从事实归纳科学规律,而后用演绎的方法利用这些规律去解决问题。这样的做法是正确的,但有两点常被忽略。其一,单纯的演绎不能得到新的认识;其二,单纯的归纳得出的规律只适用于与原型相同的场合,不能成为普遍规律。这两点都告诉我们:创造性思维往往需要猜想。这种猜测也是在一定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才可以,而不是胡乱猜测。
第三、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积累研究问题的方法
在物理课本中所出现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说:理想模型、等效替代法、类比推理法、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等等。以类比推理为例。
1.1心理素质是人自身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心理素质是建立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环境的影响与德育教育的培养逐渐慢慢形成的。心理素质是人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对事物情感的表现、本身意志力的形成等。心理从结构上讲属于人的生理结构,是受大脑支配和控制的,心理素质客观存在着人类素质的一般特点。心理健康体现一个人是否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所具备的才能,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中,是否能够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是否能够承受会环境的考验,总而言之,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环境,在社会中更好生存。
1.2我们迎来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要求人的心理素质一定要强大,才能适应经济时代的挑战,国际竞争的激烈带动了人才竞争的激烈,没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只能被社会淘汰,学校在实行教育时,正是学生心理素质开始形成的时候,生理方面的一些变化就会造成心理方面的反应,所以这个时期正是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最多的时期,这时候德育教育时就要同时加强心理素质的教育,防止学生在这一时期出现厌学、忧郁、偏执、叛逆的心理现象,只有在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都具备时才能使学生健康成长。
2德育教育中存在哪些心理问题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中有些是存在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或者是心理疾病的,虽然这些学生是少数,但我们还要充分重视起来,不能麻痹大意,要防范极端事件的发生,使用正确的方法努力帮助他们摆脱心理障碍,走出心理困境。通过对现代学生的观察了解,我们发现,学生在上学期间性格上普遍存在争强好胜的特性,在遇到挫折和打击时又会极端脆弱,一旦遇到逆境就会产生叛逆心理,或者进行强烈攻击、或者过度自责内疚、或者漠视放弃、有甚者会犯放弃生命这样的严重错误,造成这些严重问题的原因有很多:
2.1首先是学校对心理素质的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设置相关的心理课程,甚至没有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过任何调查与研究,在心理素质的培养方面还是一片空白或者是比较落后。
2.2然后从师资方面来看,我国学校目前从事心理健康工作的人员以学生辅导员为主,学生辅导员并没有接受正规心理专业的培训,没有系统学习心理学并接受心理辅导方面的培训,导致对心理学科专业知识的缺乏,同时必要的心理指导的技巧就更加无从获得。这个现象已经成为学校在心理方面指导匮乏的主要原因。加上目前心理健康辅导行业待遇冷淡,得不到社会的足够重视,导致了心理健康专业人才的流失。
3心理教育与德育教育怎样结合
3.1德育教育时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教师应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挫折,知道挫折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告诉学生挫折不仅仅会带来痛苦,还能使我们的意志得到磨练,获得更多生活经验,也能减少以后生活中遇到更多挫折的机会。在学习中,利用教学语文中所使用的真实教材,给学生讲解其中涵盖的生活哲理,利用教材中的励志精神,鼓励学生要勇于面对挫折,并接受挫折带来的伤害,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精神,在逆境中也能坚持奋斗,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力,热爱生活,关心生活,才能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发掘生活中的美好,通过学校老师的正确引导,让学生都能积极乐观的面对人生,减少心理问题的产生,从而避免了危险事情的发生。
一、发挥教师教学指导和素质影响的作用
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编写教案,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强化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初二年级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多听公开课,重视学校领导和同事提出的宝贵建议,进一步明确今后讲课的方向。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不断加强学习,学习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学习新课标,挖掘教材,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和考点;多听课,学习同科目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加大转差培优力度;加强教学反思,加大教学投入。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应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能动性,变带领式教育为启发式教育,通过创新教育模式,发散学生思维,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培养出真正有“素质”的学生。在教学工作中,我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所任教的班级成绩突出,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继续努力丰富知识,提高教学能力。
二、改变落后的教学观念和陈旧的教学方法
目前我国初中数学教学仍然局限于传授基础知识,并没有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试教育的传统理念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某些学校一味将升学作为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导致教学实践应用环节相对匮乏,导致学生数学成绩日益提高而能力逐渐降低的矛盾,学生间的差距不断拉大,两极分化严重,成绩落后的学生越掉越远,渐渐失去数学学习热情。教师应尽可能保证学生素质与知识齐头并进。在讲解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有效启发学生思维。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对问题的解决结果,重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学生对思维方法的灵活应用。教师必须充当引路人,应该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程度,保证学生充分吸收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和素质。
三、做好课后教学辅导和因材施教工作
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教师应逐步领会到“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学生主体观,贯彻民主教学的思想,构建民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条件的理念落到实处。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我对近年来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坚持认真备课。我不仅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学习和应用的同时,充分运用现有教学资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加大新型教学方法使用力度。
四、实现初中数学教学和素质教育结合
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强化每一个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在这一过程中提高探索、思考和动手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逐渐理解数学思想,了解怎样学好数学。解决问题时从实际出发,在重视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的同时,不忽视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做到统筹兼顾,尽量使每个学生都学好数学。针对那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应该较多选取课外活动让他们参与,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特别关注那些学习较困难的学生,遇到问题及时解决,让他们学会学习,提高兴趣,达到教师和学校的要求。教师要采用新的教学观念和方式,不能只着重于定义、概念的分析和传达,还要将概念和实践方法同时传授给学生,教会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师要多学习,通过观察、尝试,总结出合适的教学方式服务学生。在教学工作中,要借助多媒体设备,将抽象的概念、公式动态化,进行形象化演示,脱离死记硬背的苦海,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极大地提高初中生的数学兴趣。在多媒体系统演示下,那些生硬的数学公式、含义定理、生僻的法则和科学的解题方法等都能够活灵活现展现,使学生牢记于心,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达到实事求是、举一反三的目的,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
在初中数学教育中,要狠抓知识和素质教育。总体来说,数学教学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包含了非常复杂的工作任务,需要学校从根本上长期努力。这对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业务水平、丰富知识,结合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而不断努力,总结检验教训,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袁红彬.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数学认知结构[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06).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就目前的一些教育家及学者的观点来看,大体上分为(1)“社会适应说”,这一学说强调的是培养人的社会适应性;(2)“潜能说”,提出的是对人的身心潜能的全面开发;(3)“六要素说”,强调的是思想品德、文化科学、身体健康、审美情趣、劳动技能、心理人格教育六个要素;(4)“个性说”强调的是人的特长和创造力开发教育。
以上各说各有切重。笔者认为素质教育是依据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以全面提高和开发全体学生基本素质和潜能为目的,以个性特长的培养为补充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的功能和目标。素质教育的功能有三点:一是面向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素质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可能;三是适应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主动性与能动性特点。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并发人的潜能激发人的创造力,实现人自我开发突破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二、素质教育目前面临的困难及成因
(一)没有从历史的纵深去比较分析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区别,仍然把教育作为一种手段,考试作为检验教育成果的方法,造成人们认识上的困难。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不妨分析一下应试教育与科举制的关系。科举制度自隋唐时起至清末结束存续1300多年。考试内容隋炀帝时,设置明经、进士二科,学业优敏即明经科,文才秀美者即进士科。唐循隋制,仍行科举取士制。于进士科外增设明经、明法、明书、明算等常设科目以及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道举等非常设科目,还有皇帝特别主持举行的科制。武则天在位时增设武科。考生来源一是由中央和地方学校经考试合格的生徒,一是由地方选送的在校学习而自学有成就的分贡。明经进士等科的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明法、明算等科,还要考试各科所学专业。考试的方式、方法,唐至宋初,有口试、贴经、墨义、策问、诗赋五种。宋以后主要试经义。贴经是唐代试士的一种主要项目,各科均须贴经。方法是主试者将经书上的字任取一行,上用纸贴盖三字,令考生将被遮盖的字读或写出来,墨义是主试者从经书中提出若干问题,令考生就书中原文笔答,不加解说,策问是主试者就当时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提出亟待解决的问题,由应试者发表意见,作为书面回答;诗赋是唐代科举考试中的重要项目。经宋废除了帖经和墨义,代之以经义。经义就是以五经中的文句为题,应试者作文阐明其义理。到了元代明文规定经义考试者首先四书,答案根据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不得任意发挥。明中叶以后,又要求阐发经义的文章采用,八股文形成,于是,经义考试从问题到形式都有严格的要求。宋神宗熙宁时仿周朝三年一考,考试的结果分为秀才、举人]进士、状元。纵观科举,不难明白这些考试其内容局限于儒家经义范围,考试方法注重死记硬背,这不但不能选拔真才实学之士,且束缚学术思想的发展。历史演变到现在其核心由选拔官吏到了现在选拔人才,考试内容扩大数倍,但其考试方法主要仍停留在死记硬背这一功利主义的问题上。从古代的科举到现在的应试都是唯考而学唯考而教,这正是他们的共同之处,可以说现在的应试教育其发源地就是历史上的科举制度教育,认识到这点才能分请素质教育。
(二)素质教育因资源上的欠缺导致实施素质教育实现途中的困难。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的潜能开发、创造力的开发,社会的适应性问题,目前由于经费投入不足以过去那一种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远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非智力因素受到同样重视,凡如教师培训,学生参加各类兴趣组及文体课外活动,实验室创设等诸多方面都必须有经费保证。我国拥有2亿多学生和1000万以上教师,教育经费的投入占世界的2%,而学生及教师的人口数量却占世界的23%。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困难。第二是当前教师队伍中缺乏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师,开展素质教育要有高素质的教师,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艺术水平和自身的素质都对实施素质教育起着直接作用,而当前我们恰恰缺乏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第三是缺乏必要的系统的理论指导,我们应该看到由于实施素质教育的历史较短,目前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完善的理论体系,因而其操作性就不易掌握。也正因为如此,实施素质教育使许多人感到茫然。教育理论落后于教育实践,导致素质教育实施“百花齐放”各执一端,往往具有片面性、盲目性,由于资源上的困难导致我国在发展素质教育上速度缓慢。
三、摆脱素质教育的尴尬的对策
(一)正确认识素质教育的内涵。从理论层面上抛弃一些错误的观点。素质教育是依据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以全面提高和开发全体学生基本素质和潜能为目的,以个人特长的培养为补充的教育。这里所指的社会需要,是指人类文明社会的需要,人类的文明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分,物质文明指的是社会财富物质积累度,精神文明指的道德文明,法制文明,政治文明,社会和谐度。学生的基本素质指的是学生的德、能、勤、绩的综合体,潜能是指人的潜在能力,个性化的能力特长。简而言之就是充分发展自我,张扬个性,开发自我的创造力。在理解了素质教育的内涵的基础上抛弃一些错误的观念和唯学生成绩论,唯道德论、功利论,唯知识论等一些不正确的观念。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弄清素质概念的基本内涵。这是我们研究素质教育的逻辑起点,本文就从系统视角对素质概念的基本涵义谈谈个人的理解与认识。
一、素质的基本涵义
《现代汉语词典》对素质的释义是:“①指事物的本来性质。②素养(平日的修养)。③心理学上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辞海》对素质是这样解释的:“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某些素质上的缺陷可以通过实践和学习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从词典对素质的解释可以看出素质的本义是人或事务的本来特点和基础,是指人和事物本质,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今天开展实施素质教育活动中提到的素质概念的内涵与词典对素质解释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认为现代人们已认识到素质的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素质既包含人遗传来的自然能力和品质,也包括经过后天教育与实践逐渐形成的品质。二是素质是由人较稳定的品质和能力构成,凡是不够稳定的品质和能力,不能称为素质。三是素质本义已由过去通指人和事物变为专用于特指人的概念,即只有人才具有素质。因此,我们可以给素质下这样一个定义:素质,指人在先天遗传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基础上,经过后天的教育、学习和社会实践,所形成的稳定的品质和能力。
二、素质要素的系统分析
按照系统分析的方法,我们可以把素质看成是由许多要素构成的系统。在此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呈现出复杂的层次和结构。从不同的层面和视角对不同类型人的素质系统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如从人的个体素质视角分析可以得出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知识素质、智能和技能素质、品德素质等。从社会需求层面看,人的素质是由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等构成。从发展的视角可以把人的素质区分为基础素质、专业素质和发展素质。素质系统又是一个复杂的多级层次系统,每个要素本身又是下一个层面的子系统。如人的思想政治素质是由其政治品质、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等要素组成。政治品质又是由政治信仰、政治立场和政治水平等要素构成。在素质这个复杂的系统中,各要素之间是区分层次和相互关联的。一方面在同一层面的各要素相互作用;另一方面不同层面的各要素也相互影响。比如,人的科学文化素质与智能素质和品德素质并不在一个层面上,但直接影响智能素质和品德素质的高低,通常说来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的人,其智能素质和品德素质相应较高。但有时并不完全如此,有些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人却有着较低的品德素质。这说明了素质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作用和联系是极为复杂的非线性关系。
三、素质要素的系统整合
素质的一个复杂的整体系统。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系统内的各要素不是简单的相加在一起,按一定的层次和结构有机的结合成一个整体。良性系统内各要素是相关的,和谐的。这就强调一个人的素质应该是全面的和谐的发展,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对人全面的培养,使人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有效地发展和提高,如果教育只偏重了人某一方面或个别素质的提高,其素质系统肯定是不和谐的,系统功能的发挥将会受到削弱。由于素质系统内各要素是相互影响和关联的,要求我们的教育也不能对各种素质要素实施孤立教育,而是从素质整体出发,把各种相关素质要素的教育结合在一起,即把身心素质、品德素质、知识素质、智力素质等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才符合素质系统的整体性特点,从而实现人的素质全面发展。
四、环境对素质系统的影响
素质系统是处于一定环境中的开放系统。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与环境不断地进行着相互作用。系统功能的发挥受系统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这就从理论上阐明了人的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受自身和环境的双重影响。因此素质教育一方面取决于受教育者自身的主观作用,另一方面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都会对其产生重要影响。素质教育是与整个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开展和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由于个体的人是千差万别的,人的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又受到多方面的限制与制约,一个人的素质系统内部各要素和子系统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这就说明了素质是具有个性和局限性的,表现为一方面个体的素质既有共性又各有其特点,另一方面个体素质系统内的各要素发展是不平衡的,不可能都发展到最优化程度,也就是说没有“全才”的人。因此要求素质教育要有针对性,不能像工业生产产品一样要求产品具有一致的规格,不能期望把人培养成各方面素质都最优的“全才”,必须根据个体素质所具有差异性特点,因材施教,注重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特长。只有这样,才能达成教育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J]. 2002.
要使英语学习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语言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学英语用英语的环境,这个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所谓“硬环境”,就是在室内设置英语墙报 ,英文标语,英语画刊等,在室外,开办“英语角”,强化对各种物品的英语名称的识记,以此体现和强化一 种外语氛围;所谓“软环境”,就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在课内外经常用英语进行会话。课堂上运用挂图, 投影片等创设情景,用英语看图说话,用英语扮演角色,用英语搞抢答赛,用英语进行思维和想象,最大限度 地创设会话环境,使学生学习英语有一种自我追求,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兴趣和动力。
二、优化教学内容,实践语言“内化”
成功的英语教学不只是看一节课教了多少内容,最重要的是看学生练了多少,学会了多少,在实践中能用 多少,这种“学会”、“能用”就是“内化”,为此,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就要以此为目标优化教学内容,优 化教学手段,优化“识记——操练——运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成功感。
要优化教学内容,就必须吃透教材,活化教材,使教材内容生活化,让学生感到书本语言和我们生活实践 贴得很近,对教学内容具有亲切感,进而产生浓厚的求知欲,强烈的进取欲,变被动吸取为主动探索,因此, 创造性地钻研教学内容,在利教、便学、易记上下功夫,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是切实有效地提高英语教 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优化教学手段,必须充分利用和创设情景,无论是语言情景、实物情景、声像情景都可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听录音、看投影,角色对话等,让学生入情入景,努力使书本语言和实际运用统一起来,使课堂教学在全方位多层次的活动中轻松愉快地进行。优化教学过程,必须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语言运用 的能力上。必须纠正从书本回到书本的一读二背的简单识记,而要从识记,操练向运用飞跃。要达到这样的目 标,必须使学生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得到全面发展,并能综合运用,必须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学生动脑、 动口、动手能力,坚持每天值日汇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如阅读、讲故事、唱歌、书法、简笔画 等,这是提高学生外语素质,实践外语“内化”的重要举措。
转贴于
三、优化教学活动,提高运用能力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运用。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切忌死记硬背,而要千方百计强化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 。在训练中,我们要努力融知识性、趣味性、灵活性于一炉,追求最佳的表达效果。如训练造句能力,教师可 以先提问,“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 ?”学生根据各自的志愿作出不同的回答:“I am going to be a teacher/a worker/an officer/a cleaner,etc.” 教者还可继续问:“why ?”通过训练,学 生不但可以巩固已学词语,而且能学会根据语境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正确的应答,从而提高英语运用能力。再如,运用投影,创设问路情境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将静景变为动景,将书本语言变为交际语言。在 课堂上可以启发学生总结归纳有关问路的说法,
再用投影片展示下列句子:
(1)Excuse me , where's the nearest...,please?
(2)Is there a...near here?
(3)Which is the way to...,please?
(4)How can I get to ...,please?
(5)Do you know the way to...,please?
(6)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please?
( 7)Can you find the way to...?
(8)I want to go to...?
(9)I'm looking for...Where is it,do you know?
(10 )Ican't find the way to...Can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please?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网络媒体、移动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正日益取代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在新媒体时代,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利用论坛、微博、微信等方式自己想要传播的信息,可以说,如今的社会信息传播已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群体已经成为中国网民的主流群体,他们接触媒体的数量、方式和程度,与他们的父辈相比已大幅提升。但是由于青少年群体身心发展尚不成熟,人生观、价值观尚处在探索形成时期,对信息的甄别能力不强,在接触媒介和媒介消费方面易受影响,易产生困惑。而网络信息、“微社交”内容的审核标准相对宽泛,缺乏纸媒相对严格的内容审核体系,致使近年来未成年人在网络和媒介使用上容易陷入娱乐性和盲从性的误区,遭受身心伤害和财产损失的案件呈上升趋势。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新媒体未来发展的关键,因此,对青少年群体的媒介使用情况进行正确合理的引导,并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均将媒介素养教育列入国民教育体系,在学校教育中设计了相关课程和训练环节。但是,与这些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尚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媒介素养教育尚未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进入我国的中小学课堂,部分教材中虽然包含了一些有关媒介的知识和应用方法,但总体而言,还缺乏系统的教育和指导。这与传媒时代对基础教育的要求显然不符,同时也为青少年素质教育埋下了隐患。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缺乏具有媒介素养教育能力的教师却是关键因素之一。众多周知,高校师范生作为高等教育的特殊群体,是未来的中小学教师,他们对信息的把握和处理能力可以直接对中小学生产生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校师范生媒介素养教育能力的培养和养成是提高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切入点和可靠途径,是推动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关键力量。通过“准教师”在媒介素养教育工作中的努力,可以培养青少年对媒介的正确认知,增强他们对媒介的“控制力”,帮助他们更清晰地辨别真实世界和媒介世界,使他们在避免有害信息侵扰的同时,更好地获取媒介信息,服务于自己的成长。师范生媒介素养教育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对媒介知识和媒介理论认知的基础之上,通过掌握一定的教育方法、教学策略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享用大众传媒资源的能力。课题组从师范生自身的媒介素养水平、师范生所接受的媒介素养教育状况和师范生媒介素养教育能力水平三个方面展开了调研,尤其是在参考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和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师范生的媒介素养教育能力进行了教育意识和态度、教育知识和技能、教育教学和应用三个层面的调查研究,以期能在媒介素养教育知识的应用、整合设计和教育研究等不同能力维度上对师范生媒介素养教育能力现状做出客观的评估和分析。
二、对策与建议
(一)努力提升师范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意识和媒介素养教育水平
师范生作为中小学准教师,他们的一言一行将来都会对中小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高等院校要从提高师范生的媒介素养意识和媒介素养水平着手,通过提升师范生的媒介素养理论知识水平,为扎实地开展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工作奠定基础。高师院校应当组织教育和传媒类专业的教师去开发针对师范专业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这些课程应该与中小学教育实际紧密联系,切实帮助师范生提高应对、解决实际教学中有关媒介问题的能力。例如,帮助师范生了解如何通过媒介素养教育缓解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和电子产品的现象、如何保护中小学生免受网络上不良信息的影响、教会中小学生清晰分辨混淆媒介和现实世界等问题。在提升师范生的媒介素养水平上,要注重对师范生媒介知识、媒介能力与媒介意识并重培养的原则。在媒介能力上,注重培养师范生养成收集和分析、质疑和表达以及制作媒体产品的能力。有效地收集媒介资料,不仅可以帮助师范生更好地备课,还可以帮助他们在媒介素养教学实践中进行课题研究,从而提升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有效地制作媒体产品,能够帮助师范生更为丰富地向学生传递知识,提高课堂效率;在媒介意识上,高校应当注重培养师范生将媒介素养与自身的发展、公民的意识及教师的身份等结合起来,自觉担当起媒介素养教育的神圣使命。
(二)把教师、教材和教学作为提升师范生媒介素养教育能力的突破口
师范生媒介素养教育能力的培养和养成需要从教师、教材和教学三个方面来实现突破,具体而言,首先要培养和配备有任职资格的媒介素养教育任课教师,这些教师要充分认识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既要具备新闻与传播方面的专业知识,又要熟悉师范教育和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才能引导和教育师范生在学校期间具备扎实地媒介素养教育能力;其次,要组织编写针对师范专业学生的、适用性强的媒介素养教育教材,除了涵盖媒介素养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系统外,还应当结合师范生未来职业的需要,对师范生如何在中小学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教学进行案例教学和模拟训练;最后,要在课程设置上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师范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引导学生由自发到自觉地学习媒介素养教育理论和媒介素养教育方法,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教育能力。
(三)以高校的附属(周边)中小学为教育试点,产学研相结合,促进师范生媒介素养教育能力的提升
媒介素养教育是关于行动的教育范畴,没有参与就没有媒介素养教育,因此,师范生的媒介素养教育能力必须在行动中体验、在行动中获得认知。高等院校可以组织新闻与传播类专业、师范类专业和附属(周边)中小学校开展三种方式的交流合作:一是组织由新闻与传播、师范教育专业师生组成的课题调研小组,对附属和周边中小学校进行实地调研,了解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案策划、讲义及教材的撰写提供现实依据;二是师范教育类专业学生在教育实习中,要主动参与到附属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教育方案设计、教材编写、师资培养等具体工作中来,为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案设计、教材编写等提供鲜活的素材,确保师范生既要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的行家,也要成为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开拓者;三是新闻与传播专业和师范教育专业的师生可以根据调研的情况,对中小学在职教师和中小学生进行分层次、分类别、形式多样化的媒介素养教育培训或开展讲座,为师生们释疑解惑,从而增强师范生在媒介素养教育上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师范生具备丰富的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能力。
(四)建立系统科学的师范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
国外的媒介素养教育大多是由民间来首先推动,然后在特定的范围和区域内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尝试性实践,凭借巨大的成功和卓越的教育效果,获得政府和教育部门的认可,最终将媒介素养教育以学校教育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形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国外的媒介素养教育推广模式在我国也具有显著的示范意义。高等师范院校应当成为教育改革的先锋者,勇于承担起师范生媒介素养教育和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改革重任,组织成立专业团队,在媒介素养教育现有研究成果和各级学校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先进国家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好理念、好做法,从我国现有教育体制的实际状况出发,把师范生媒介素养教育能力的培养和养成作为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和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规划的关键一环,从提升师范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意识、加强专业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培训、编订和撰写适合中小学教学实际的媒介素养类教材等方面,提升师范生的媒介素养教育能力,从而切实推动和保障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分类号B849
DOI: 10.16842/ki.issn2095-5588.2017.04.004
1引言
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张大均,冯正直,郭成,陈旭,2000)。很显然,心理素质是先天与后天因素、内在与外在因素相结合而形成的品质或特性。张大均,冯正直,郭成和陈旭(2000)曾对心理素质的结构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的分析,以心理素质涵义和实质的探讨为出发点,将学生心理素质归纳为认知因素、个性因素和适应性因素三个维度,具体化为二十二种成分。
社会支持是个体从其所拥有的社会关系中获得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它调节着压力和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众多研究均表明,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如Erin(2016)发现,卵巢癌患者寻找社会支持作为应对机制,是保障其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胡军生和王登峰(2006)采用横向与纵向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192名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可以有效预测被试两年后的心理健康状况。梁雅丽,姚应水,石玮和杨瑞(2013)通过对贫困大学新生的研究表明,消极应对方式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性因素,积极利用支持是促进心理健康的正性因素;还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可以通过心理弹性间接影响心理健康状况(宋广文,骆风,周方芳,2014),心理素质作为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在心理健康机制中具有核心作用(王鑫强,张大均,2012)。已有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王沥滢,孟勇,王超明,2016)、同伴关系与自尊(刘广增,张大均,潘彦谷,陈万芬,马原啸,2016)、青少年父母依恋与抑郁(陈万芬,张大均,潘彦谷,程刚,刘广增,2016)等均对学生心理素质具有一定的影响。那么,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有着怎样的影响?目前还未有与社会支持直接相关的研究。
父母养育方式是父母在抚养、教育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是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表现(李路荣,范兴华,2008)。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Dwairy,2014;Mark & Benjamin,2015),与父母关系融洽的学生在中年时期患躯体疾病的概率远低于不融洽的学生(Russek & Schwartz,1997)。父母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和重要他人,在孩子的心理素质发展及压力应对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父母教养方式对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及在不同条件下所扮演的角色也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基于以上考虑,本研究决定考察父母教养方式与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明确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过程中,家庭和社会因素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从而为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提供参考性意见。
2方法
21被
对320名本科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为310份,其中男生103人(33%),女生207人(67%);大一83人(27%),大二52人(17%),大三46人(15%),大四97人(31%),大五32人(10%);文科63人(20%),理科85人(27%),工科45人(15%),医学92人(30%),艺体25人(8%);城市户口119人(38%),农村户口191人(62%);独生子女98人(32%),非独生子女212人(68%);单亲家庭27人(9%),其中母亲抚养14人,父亲抚养13人,非单亲家庭283人(91%)。
22工具
221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
采用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包含认知、个性和适应性三个分量表,共31道题,5级评分(1=非常不符合,5=非常符合)。总量表及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是089、078、075和078(张娟,苏志强,张大均,2016)。
222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
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中文版(s-EMBU-C),共21道题,其中拒绝维度6道题,情感温暖维度7道题,过度保护维度8道题。三个维度的再测信度在070~081之间,校标效度在082~093之间(蒋奖,徐峥嵘,蒋必菁,许燕,2010)。
223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采用肖水源(1994)修订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包含主观支持、客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三个维度。共10个条目,其中主观支持4道题,客观支持3道题,社会支持利用度3道题。多年来,此量表被多次应用,有良好的信效度。
3结果
31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素质状况
在父母教养方式方面,单亲家庭的大学生,除母亲拒绝维度外,其他维度均显著低于非单亲家庭(p
多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父亲拒绝维度在性别和专业上的主效应显著(p
32大学生心理素质、父母教养方式及社会支持的关系
父母情感温暖与大学生心理素质各维度及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
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对心理素质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在父母情感温暖进入回归方程后,社会支持对心理素质的回归系数依然显著,说明父母情感温暖在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素质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006*251)/076=020。父母教养方式的中介效应模型,见图1。
4讨论
41不同被试变量中父母教养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状况
家庭环境是个体出生后首先接触的微观系统,对个体的成长至关重要。本研究发现,单亲家庭的大学生,除父母拒绝维度外,其他维度均显著低于非单亲家庭,这与李娜(2010)、万国强(2006)的研究基本一致,即完整家庭的父母在教养方式上一致性更强,单亲家庭的监护人在给予孩子更多情感温暖的同时,也存在过度保护现象。男生在父亲拒绝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这可能与社会和家庭对男生的社会角色定位有关,“穷养儿子富养女”、“男儿有泪不轻弹”等思想影响了父亲对男孩子的教养方式。此外,医学专业学生的父亲拒绝显著高于理科专业,说明医学生不但承担着繁重的学业压力,而且也承受着家庭更高的期望。
非独生子女的主观和客观支持显著高于独生子女,这是因为非独生子女有更多的兄弟姐妹,有更多的支持来源,而且在与兄弟姐妹的合作中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也更好。农村学生社会支持显著高于城市学生,可能与农村学生一旦考上大学会受到更多的关注与支持,学生也更能体会到自我价值,提升了主观支持有关(董增云,2007)。大一与大二学生社会支持显著高于其他年级,表明家长和老师更加关注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也相应地提供更多支持与帮助,有利于同学们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专业方面来看,工科生显著低于医学生,医学是个特殊的专业,不仅学制五年,毕业后还需规培,对学生的专业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学校、社会、家长都很重视医学生的学习,并给予极大的支持和鼓励。
42大学生心理素质、父母教养方式与社会支持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父母情感温暖与大学生心理素质各维度及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并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各维度及总分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父母拒绝和过度保护与大学生心理素质适应性维度呈显著负相关,并对心理素质适应性有显著预测作用。说明父母尊重、理解、关怀的教养方式有助有提升大学生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父母拒绝、过分关爱的教养方式会降低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和抗挫能力,产生自卑、抑郁等不良情绪,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协调和适应性能力的发展,也与程灶火、金凤灿、王国强、张茹和刘新民(2016)对中国青少年心理素质的研究结果及Amina,Fons,Vande,Penny和Weny(2015)的印尼青少年心理素质的研究结果一致。大学生心理素质与社会支持的各维度和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各维度和总分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及总分均有预测作用。说明学生得到的支持越多,抱负性水平越高,自信心和求知欲越强,挫折耐受性越强,无论是认知、个性还是适应性都能极大地调动起来,进而促进心理素质水平的提高。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和社会支持是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外部因素,其中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和高水平的社会支持可以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的提高,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和低水平的社会支持不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的提高。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中父母情感温暖在社会支持与心理素质中有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0%,也即父母情感温暖通过影响大学生社会支持进而影响其心理素质。马存燕(2007)曾提出,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感受到的社会支持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说明良好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大学生乐观地看待事物,更容易感受到同学和老师们的关爱与帮助,也提升了大学生利用社会支持的信心和能力。父母教养方式作为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Dwairy,2014;Mark & Benjamin,2015),是通过培育孩子良好的认知能力、个性品质而对孩子的各项行为产生影响。父母对孩子情感的关怀可以促使孩子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有更深刻的自我认识,有更高的自我评价和人际能力,能得到更多的客观支持,与此同时,对支持的利用度也大大提高,因而心理素质水平也较高。
因此,要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社会要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支持系统,学校要注意提高孩子对支持的利用度,家长要学会用积极的教养方式,让孩子在一个有爱的、快乐的环境中成长。总之,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要积极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家庭的助推作用、社区的强化作用(张大均,冯正直,郭成,陈旭,2000)。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来推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
参考文献
万芬, 张大均, 潘彦谷, 程刚, 刘广增 (2016). 青少年父母依恋与抑郁的研究:心理素质的中介作用.心理科学, 39(6), 1282-1288.
程灶火, 金P灿, 王国强, 张茹, 刘新民 (2016). 家庭环境、教养方式和人格对青少年违法的影响及影响路径.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4(2), 287-292.
董增云 (2007). 大学生人格特征、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陕西师范大学.
方杰, 张敏强, 邱皓政 (2012). 中介效应的检验方法和效果量测量:回顾与展望.心理发展与教育, 28(1), 105-110.
胡军生, 王登峰 (2006). 人格特质和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4(4), 387-390.
蒋奖, 徐峥嵘, 蒋必菁, 许燕 (2010). 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初步修订. 心理发展与教育, 26(1), 94-99.
李娜 (2010). 单亲、完整家庭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情绪适应的关系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山西大学.
李路荣, 范兴华 (2008).父母养育方式与大学生焦虑水平的关系.精神医学杂志, 21(1), 29-31.
梁雅丽, 姚应水, 石玮, 杨瑞 (2013). 贫困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 中国学校卫生, 34(6), 746-747.
刘广增, 张大均, 潘彦谷, 陈万芬, 马原啸 (2016). 中学生心理素质与同伴关系的研究:自尊的中介作用. 心理科学, 39(6), 1290-1295.
马存燕 (2007).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5(3), 279-283.
宋广文, 骆风, 周方芳 (2014). 学优生、学困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中国特殊教育, 165(3), 48-53.
万国强 (2006). 单亲家庭与完整家庭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辽宁师范大学.
王沥滢, 孟勇, 王超明 (2016). 大学生心理素质与时间管理倾向、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4(1), 51-54.
王鑫强, 张大均 (2012). 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构建对PTH和DFM的超越.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8(6), 67-74.
肖水源 (1994).《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 临床医学杂志, 4(2), 98-100.
张大均, 冯正直, 郭成, 陈旭 (2000). 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6(3), 56-62.
张娟, 苏志强, 张大均 (2017). 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修编及信效度检验.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待接收刊.
Amina, A., Fons, J. R., Vande, S., Penny, H., & Weny, S. (2015). Perceptions of parenting styles and their associations with mental health and life satisfaction among urban Indinesian adolescents.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24(9), 1-13.
Dwairy, M. (2014). Parenting styles and mental health of PalestinianArab adolescents in Israel. Transcultural Psychiatry, 41(2), 233-252.
Erin, M. H. (2016). Quality of life and mental health among women with ovarian cancer: Examining the role of emotional and instrumental social support seeking. Psychology, Health & Medicine, 21(5), 551-561.
Mark, R., & Benjamin, M. K. (2015). A crosssection I investigation of parenting style and friendship as mediators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social class and mental health in a university commun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Equity in Health, 14(1), 1-11.
Russek, L. G., & Schwartz, G. E. ( 1997). Perceptions of parental caring predict health status in midlife: A 35-year followup of the Harvard Mastery of Stress Study.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20(1), 1-13.
一、问题的提出
国美的黄光裕与陈晓之争,让我们对职业经理人的角色重视起来,到底什么样的素质的人才能够胜任职业经理人,会给企业带来理想的业绩。
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企业环境的变化,组织结构的变革,和职业经理人的迅速发展,企业越来越关心其管理者是否具备胜任工作的能力,并能够最大极限地激发、挖掘员工的潜在素质,获得满意的绩效和竞争优势。因此,许多企业已经开始使用胜任力模型来帮助他们识别,要在一个职位上实现良好的业绩必须具备哪些技巧、知识以及个性,并且使用胜任力模型来保证人力资源体系能够把精力集中在这些技巧、知识以及个性的开发上。
二、胜任力相关理论
1.胜任力理论的溯源
1911年,Taylor进行了被称为“管理胜任运动”的“时间---动作研究”,此研究被普遍认为是胜任力研究的开端。他将复杂的工作分解成一系列简单的步骤,进而来确定不同工作内容对员工胜任力的要求,并建立规范化的操作方法,又采用系统的培训和发展活动去提高员工的胜任力,来提高员工的绩效。
2.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胜任力模型研究综述
1970年,美国管理协会花费五年时间研究了1800名管理者,第一次通过比较优秀和一般绩效者的表现水平,并抽取出共同的个性特征来定义工作胜任力。美国管理协会定义胜任力为一般的知识,动机,特质,自我意向,社会角色,与工作有关的技能(Hayes,1979),研究结果表明优秀的管理者工作成功的五个重要胜任力为:专业知识、心智成熟、企业家成熟度、人际间成熟度、在职成熟度。在这五个关键的胜任力中,只有专业知识是优秀管理者和一般管理者都分别具有的特征。
(2)国内胜任力模型研究现状
相比而言,国内胜任力模型在管理科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发展的空间非常大。
王重鸣、陈民科(2002)运用了基于胜任力的职位分析方法,对全国5大城市的51家企业的220名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了访问调查,通过实证分析,获得了高级管理者的胜任力特征,又运用因素分析和结构方程等方法进行分析,揭示了在不同职位层次(总经理、副总经理)的管理者在胜任力结构上的差异,成为高级管理者胜任力模型建立的开端。
北京大学的姚翔、王垒(2004)通过对某IT企业开发部门的322名项目经理和项目小组成员进行问卷调查,确定了IT企业项目管理者的胜任力要素及其内在结构。研究结果表明,IT企业项目管理者的胜任力可归为5个因子:个性魅力、应变能力、大局观、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品格。研究还探讨了该模型对IT企业项目经理的选拔和培训的参考价值。
3.胜任力涵义
胜任力这一词语是在20世纪70年代正式成为管理界的专业术语,在对胜任力的定义的描述中,找出共同点是:与特定工作相关,且不稳定;以工作绩效标准做为参照;是个人的潜在特征或者行为。现有的定义中对胜任力表述较为规范,是McClelland,Spencer的表述,即胜任力是指动机、特质、自我概念、态度或价值观、知识或技能等能够可靠测量并把高绩效员工与一般绩效员工区分出来的任何个体特征。
胜任力模型:
胜任力表现是和一定的情境因素相联系的,具体说来,这些情境因素包括特定的工作角色、岗位性质、职责、组织环境、企业文化、管理风格等等。不同的岗位对胜任素质有不同的要求,同样的胜任素质在不同的岗位上所发挥的作用也不一样。胜任素质模型归纳为以下几种:
(1)胜任素质的冰山模型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素质冰山模型,
所谓“冰山模型”,就是将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表式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其中,“冰山以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外在表现,是容易了解与测量的部分,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而“冰山以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它们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却对人员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2)素质的洋葱模型
所谓洋葱模型,是把胜任素质由内到外概括为层层包裹的结构,最核心的是动机,然后向外依次展开为个性、自我形象与价值观、社会角色、态度、知识、技能。越向外层,越易于培养和评价;越向内层,越难以评价和习得。
大体上,“洋葱”最外层的知识和技能,相当于“冰山”的水上部分;“洋葱”最里层的动机和个性,相当于“冰山”水下最深的部分;“洋葱”中间的自我形象与角色等,相当于“冰山”水下浅层部分。洋葱模型同冰山模型相比,本质是一样的,都强调核心素质或基本素质。对核心素质的测评,可以预测一个人的长期绩效。相比而言,洋葱模型更突出潜在素质与显现素质的层次关系,比冰山模型更能说明素质之间的关系。
三、胜任力模型的应用——职业经理人的胜任力素质解析
在未来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对职业经理人的素质要求愈来愈高。未来的职业经理人既不是单纯的技术专家,也不只是精通领导艺术的专家。他们不仅要胜任旧有成效的管理工作,还要有力地领导自己的团队在同心协力完成既定目标的同时,时刻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职业经理人,是指在一个所有权、法人财产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企业中承担法人财产的保值增值责任,全面负责企业经营管理,对法人财产拥有绝对经营权和管理权,由企业在职业经理人市场(包括社会职业经理人市场和企业内部职业经理人市场)中聘任,而其自身以受薪、股票期权等为获得报酬主要方式的职业化企业经营管理专家。由此推出职业经理人通用胜任模型:
下表为职业经理人的通用胜任模型是斯班瑟以36种不同的管理职务模式为基础,包括各级各类各行业的管理职务模式。该模式显示出不同等级、部门与工作环境工作下的管理特质。
每项能力中的能力与指标都依照频率排列,频率最高或最重要的首先列出。
对表中每一项的胜任力素质解析:
影响力:最佳的职业经理人会使用合理的影响力来改善公司的运作,而不是想尽一切办法为个人牟利。
团队协作:团队协作或参与式的管理,是最常被提及的管理者能力,而且通常都用在团队或团队的成员身上,不过也可用于同事或上司。
分析思维:对各层级的杰出职业经理人来说,分析思维都是重要的特征。管理者在影响力、技术专长与成就欲等相关特征上,都会有分析思维特征体现。
主动性:主动性为职业经理人最常见的表现方式,是在个人的工作职责之外把握住机会,为未来的问题或机会做准备。主动性若用在处理以下情况时,则表示为:
1.在机会出现时立即掌握
2.迅速、有效处理危机
3.超越某人正式的权威界限
带队伍:带队伍与团队协作,两种能力都暗示或表达对他人的正面期待。
四、应用胜任力模型进行评价
目前的文献中,描述各种胜任力模型种类繁多,大多都是针对各种岗位而建立的胜任力模型,但是对于建立了胜任力模型之后,如何在实践中应用胜任力模型,发挥胜任力模型的作用和价值。现有的文献探讨的较少,下面以某一公司为例,运用AHP方法,说明应用胜任力模型对职业经理人如何进行招聘评价:
案例:设某公司拟从三个侯选人中选一人担任职业经理人,候选人的优劣用六个胜任力素质去衡量,这六个是:1.分析思维2.影响力3.团队协作4.带队伍5.主动性6.成就欲。关于这六个胜任力素质的重要性,有关部门设定的胜任力重要性矩阵A为
求λ要解n次方程,当n≥3时计算比较麻烦,可以用近似算法。采用Saaty给出的求λmax近似值的方法,这种近似值算法的精度相当高,误差在10-3数量级。Saaty给出的求λmax的近似算法如下:
(1)A中每行元素连乘并开n次方:
wi*=,i=1,2,…,n
(2)求权重:
wi=wi*/wi* i=1,2,…,n
(3)A中每列元素求和:
Sj=aij,j=1,2,…,n
(4)计算λmax的值:
λmax=wiSi
用上述近似算法求得例子中矩阵A的λmax=6.453,小于6阶矩阵的临界值
λ′max=6.62,可以通过一致性检验,这时本征向量为
B1=[0.1685,0.1891,0.1871,0.0501,0.1501,0.2550]T
三个应聘者分别记作M,N,P;设在各属性下比较的结果如下:
由W=B2B1=[0.3371,0.3148,0.3081]T可知,M>N>P,所以选择候选人M任该职位的职业经理人。
五、结论
目前,关于胜任力素质的研究还停留在建立各行业各层级各种岗位的胜任力模型的阶段,即从横向的角度研究;随之,又研究胜任力与招聘甄选,培训,绩效等方面的关系,即从纵向的角度研究。对于胜任力模型在实践中的应用,发挥胜任力模型的价值和作用,则介绍的很少。本文探索应用AHP方法,把已经建立好的职业经理人的胜任力素质模型应用到现实中的招聘和评价中,希望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DavidC.McClelland.Testing Competency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J].American Psychologist,1973,(28)1-14
[2]OlesenCarrie, WhiteDavid, Lemmrlris. Caree model sandculture change at Microsoft[J].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Journal,2007,(25)31-36
初中阶段的“苏派教育”在全国影响很大,很值得学习与研究,因为它拥有诸多闻名全国的初中校,这些初中名校支撑起了初中阶段的“苏派教育”。
洋思中学是全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开启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先河;东庐中学首创的导学案、讲学稿在全国应用范围之广,效用之大,大有燎原之势;再如海门市东洲中学用智慧管理和情智课堂让该校走出了江苏、走向了全国;还有溧阳市后六中学、扬州市梅岭中学、苏州市景范中学、无锡市江南中学等学校,他们无论在办学条件、办学环境,还是在师资队伍、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历经多年的改革探索,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得到省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成为省内外初中学校学习借鉴的榜样、表率、标本。
当然,初中阶段的“苏派教育”中,好学校还远远不止上面这些,江苏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每一年都要评选“江苏省最具有影响的学校”,至今至少有50所这样全省、全国知名的学校。正因为此,在基础教育界才流传着这样一个评价:“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初中教育。”
江苏的这些初中学校为什么能够这样有名气?为什么江苏能够涌现出这么多知名初中学校?为什么江苏初中的这些学校都别具特色?是什么最终成就了初中阶段的“苏派教育”的辉煌?
原因很多,涉及方方面面。但我以为最根本的一点还是初中阶段“苏派教育”实施的是前瞻性的科学管理——智慧管理:凭智慧管理出成效,凭智慧管理促发展,凭智慧管理成名校。
何谓学校智慧管理?
智慧管理不是经验管理,不是指令管理,不是长官管理,不是服从管理,不是功利管理,不是设备管理,不是金钱管理,不是今天管理,不是冰冷管理,不是死板教育。
智慧管理应该是科学管理,应该是用心管理,应该是规律应用管理,应该是敬业与专业的管理,应该是哲学思想指导下的管理,应该是人本管理,经营管理——它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它经营的是人心、人性、人情,经营的是学生的发展、老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经营的是学生的未来、老师的未来、学校的未来;智慧管理应该是关乎人的发展的大策略、大方向、大战略、大思想、大系统的宏观管理、长期管理。
在智慧管理之中,校长是智慧管理的核心,他们的管理智慧促进了学校巨大的变化、宏大的发展。无疑,蔡林森是智慧的——将一个“三个三流”的学校打造成全国知名学校;陈康金是智慧的——将自己的朴实想法变成了可以通行的教学之道;张炳华是智慧的——不仅提出了“智慧管理”,更亲身实践着“智慧”管理,通过智慧管理让东洲中学成为海门教育的一张名片;胡建军是智慧的——他通过细节管理,在细微处见精神,把一个农村学校变成全省一流的学校。当然,其他学校的发展也同样离不开他们这个学校的灵魂——智慧的校长,智慧管理的校长。
剖析这些具有智慧思想的校长以及他们在学校所实施的智慧管理,我以为“智慧管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实践的智慧管理。
实践的智慧管理是以解决学校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的管理,意即“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此蔡林森是也。在洋思中学的发展中有很多问题,钱的问题,人的问题,物的问题,学校搬迁的问题,课堂低效的问题,政府支持的问题等。问题之多,问题之杂,问题之碎,没有一点智慧是不行的。最终蔡林森校长依靠自己的智慧,依靠中层领导的智慧,依靠全体老师和学生的智慧,通过大量的富有意义的实践,最终让一个濒临灭亡的学校起死回生,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无穷的青春与活力。
二是理念的智慧管理。
理念的智慧管理不仅是依法、依规、依常进行,更是不断地建立符合本校实际的教育教学理论构建,形成符合本校实际的理念系统,此陈康金是也。为了找到课堂教学更为有效的门径,为了真正发挥师生在教学的作用,为了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为了能够变“苦学苦教”为“乐学乐教”,陈康金提出了“导学”的理念,并不断地丰富,最终形成了系统的导学案教学策略,让学习不再困难,让教学不再复杂,让学生发展更好,让教师教得更欢。
三是实践与理念相结合的智慧管理。
最好的学校管理既是实践的智慧管理,又是理念的智慧管理,是两者充分的结合。显然,张炳华是也。张炳华所编撰的《智慧管理》一书是对这两种管理的全方位的总结与提升,这种智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也是所有学校所应追求的。
无论实践的智慧管理、理念的智慧管理还是理念与实践共生共长的智慧管理,都不是拍着脑袋凭空臆想出来的。它们都是做出来的,都是管理出来的,都是依靠先进的理念、前瞻的理论、科学的指导、丰富的教育教学行为,持之以恒、永不放弃、脚踏实地地干出来的。如果只是靠自己的所谓的聪明的大脑一时想出来,而没有教育教学的沉淀与积累、内化与深化,没有学校文化的熏陶与感染、提升与再造,那这种管理充其量只是小聪明的管理,小技术的管理,而谈不上是大智慧的管理,其管理只能适用于一时,适用于一处,适用于一面,而不能推广、放大、走远。
我们所谈的智慧管理,是一个管理团队对一个组织单位的管理,而非是一个校长对一个组织单位的管理,尽管校长对智慧管理有着核心的引领作用。我以为,智慧管理至少有以下四个重要特点:
第一,人本性。一切的智慧管理都必须以人为本,依从人,服从人,服务人,发展人,提升人。这里的人,不只是学生,而是众人,包括学校里的教职员工,一个都不能少,每一个人都很重要。要让每一个人都拥有作为人的自尊,都享受工作、学习与生活的快乐,让每一个人都能体现与实现作为人的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古人讲:“爱人者,人恒爱之。”这种人本性,就是把人始终放在第一位,把爱人始终放在第一位,把人的发展始终放在第一位,人成了智慧管理的受益者与促进者。人本性,是智慧管理的根基,唯其如此,智慧管理才有意义与价值。
第二,科学性。一切的智慧管理都必须依从科学,服从规律,尊重实践,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问题出发,一切从身边出发,一切从发展出发。智慧管理的科学性要求管理简单而不复杂,因为科学本身并不复杂;要求管理有序而不是随意,因为程序科学才能实现教育科学;要求扬长避短,博采众长,因为科学是不断丰富的,不断充实的,不断补充的,“三个臭皮匠,顶得上一个诸葛亮”,一个校长的管理智慧是有限的,集大家智慧才能有无穷的发展空间与潜力。科学性要求智慧管理的实施必须不断尝试,不断发现,不断攀高,不断创新。
第三,时代性。一切的智慧管理都必须与时俱进,与时代同步伐,能用敏锐的洞察力明察世界,体察教育,洞察社会,及时、有效地调整与时代不相符的传统管理策略,不断地否定自己,再否定自己,在否定自己中求得和谐、平衡、创新。这种智慧管理是与社会的大气候吻合的,必须符合本校、本地的实际发展状况,它是一种大气的管理,是一种稳健的管理,是一种稳中求变、稳中思变、稳中渐变的管理,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管理,是一种不断产生正能量、积聚正能量、放大正能量、引领正能量、传递正能量的管理。
第四,独特性。即一切的智慧管理都必须是特有的、个性化的、富有特殊文化色彩的管理。智慧管理中有许多共性的内容,本质的思想,体现着智慧管理的规律性、广泛性。但智慧管理在共性中必须有其突出的个性,殊途同归,各具色彩,“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适合自己的管理才是真正的智慧管理,而绝不是“拿来”,也不是稍加变化。只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你无我有的管理才有生命力,才有发展力,才有吸引力,才能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也就是说,张炳华先生的智慧管理非蔡林森的智慧管理,不能照搬,不能照用。而如果我们的管理是那种千人一面的管理,那这种管理只是管理的复制品,只是管理出来的赝品,缺少本身的特色,缺少应有的生机与活力。这样的管理绝对谈不上是智慧的管理。
无论是智慧管理的人本性、科学性、时代性,还是独特性,“发展”二字应该是贯穿始终,因为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智慧管理的主旋律就是发展;没有发展,没有真正符合人的发展,没有真正符合时代的发展,没有真正的独特的个性发展,智慧管理就会变味,智慧管理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如果智慧管理果真有上面四个特点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试着用这四个特性来审视我们当下的学校管理,来审视我们初中阶段“苏派教育”的发展,我们就会得出另一种结论,那就是我们初中阶段“苏派教育”还那么完美吗?还那么富有成效吗?
其他我们不说,可能也无法说。单说我们江苏初中的“减负”工作,要将“减负”工作落实到位,这可是一项充满着智慧管理的工作,是需要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校长、我们的管理团队拿出足够的智慧来管理与执行才能真正推进的工作。无疑,这项工作做得好,的确有利于江苏教育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子孙后代的成长。
但其推进情况又是如何呢?不能用很差来形容,但足可以用“不容乐观”来形容。
试问江苏的初中教育学校有几家不仍以分数为中心,以分数来评价老师、学生?有几家不是分数压倒一切?有几家不是想着法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仍在加班加点?有几家真正做到了开足、开全、上好所有课程,上好大课间,开好体艺“2+1”?有几家真正真心实意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实现了课堂的高效,课后师生负担真正得到减轻?又有几家将时间还给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学生个性得到培养与张扬?又有几家真正做到面向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特别是对所谓的差生、对没有“希望”的学生负责?又有几家真正形成并保持了自己的特色而傲然挺立?假如你去调查学生,又有多少学生感到学校是乐园的?……
虽然我未曾对全省所有初中校进行调查,但我清楚,与我交流的诸多学校确实存在“五严规定”执行的无力与无可奈何。为了适应社会,为了适应家长,为了符合上级领导的要求,他们只有变着法子、换着花样、“巧妙”地推行各种“减负招数”,“严格”执行着“五严规定”,其背后所行却是“心照不宣”。一个惊人的事实是,“五严规定”现在对于高中阶段各校已经基本上是“一纸空文”,基本上已经“复辟”与“归位”了——“五严规定”对于高中校来说,可能只是一项摆设了——对上、对下各有一套手段应付。这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最好的“智慧管理”,“智慧管理”对这些学校而言不正是讽刺与幽默吗?
……
显然,用智慧管理的四个特点来比照初中阶段“苏派教育”的学校管理,就有很多学校不相符合,我们以为,这种所谓的智慧管理是假智慧管理,是秀智慧管理,是形智慧管理。
2013年3月2日晚上十点,我打开电视机,收看了央视“新闻周刊”,主持人白岩松向大家报告了一个好消息——北京市今年春出台了中小学“减负”“八项规定”。但在其剖析之中,让人充满着各种担心、忧虑——政策出台容易,执行起来可是难上加难,特别是学校的管理,这也引发我的沉思——北京市的“减负令”会不会也如江苏一般只是一阵风,是形式化,是走过场。如果能够执行,那能执行多久?最终会不会也是“虎头蛇尾”“偃旗息鼓”?我衷心期盼着北京市的学校能通过真正的“智慧管理”来完全推进着减负“八项规定”的全面实施。
目前,我国体育教学通过规范的动作技术的传授,促使学生掌握基本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这种重技术轻理论、重共性轻个性,以学习运动技术掌握运动技能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严重地束缚、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发挥中学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改革创新精神。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体育工作者必须更新传统的体育观念,树立现代体育教学意识观念,明确最终目的在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每位中学体育教师都一定要在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行教学改革。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中学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也相应发生变化,由过去侧重掌握运动技术转变为加强知识理论的学习,向知识结构合理并具备较高能力的“智能型”过渡。面对当前教育改革的浪潮,学校体育要注重使学生学会锻炼,学会评价,学会提高自我健身的能力。本文主要对中学体育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进行了分析。
一、中学体育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
1.教育学科理论
分为教育理论和体育教育理论两个方面,教育理论包括高等教育学、教学论、心理学,体育学科理论包括体育概论、学校体育、体育教学论、体育心理学等。中学体育教师若缺乏这类知识,要熟练地驾驭教材,科学地组织课堂教学、科研工作,顺利地完成学校体育任务是有困难的。
2.学科专业知识
这是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包含三方面的知识:(1)人体科学理论知识: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体育保健、运动生物力学等方面,对这方面的知识要求面要“宽”。(2)专项运动理论与技术: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大纲,还要在多能基础上,对某部分精细研究,做到“术业有专攻”,形成对某些问题的系统观点,这样讲起课来才能得心应手,对科研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对这方面知识要求要“深”。(3)应用科学理论包括数理统计、科研方法、计算机应用等,对这方面知识要求要“新”。
3.普通基础知识
其特点是“博”,中学体育教师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专门人才,必须树立“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的思想,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高尚情操和优良品质,具备语言文学、美学、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形成良好的教学、训练、科研等能力的基础。
4.多媒体知识
多媒体教材可以做到双向教学,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调节教学进度,可以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特别是多媒体教材可以采取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如图片、动画等,通过视觉形象展现规范动作,使学生耳闻目睹,既了解原理,又将动作要领铭记于心。教师指导动作,能使学生较易掌握动作技术。所以,在现代体育教学中,“多媒体”教学能力是每位老师都必备的能力之一。
二、中学体育教师能力素质
所谓能力素质,是把各种能力的集合作为一个系统整体考虑时所呈现出来的系统素质属性。中学体育教师的能力素质主要由以下六个方面组成。
1.教学能力
主要表现在:制定教学文件的能力,善于掌握和运用教材、教法的能力,熟练运用多媒体的教学能力,正确示范、精练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严密的教学组织能力,组织竞赛、裁判和指导课外活动的能力。
2.体育科学研究能力
包括搜集整理文献,掌握科学研究全过程的能力,掌握运用基本科研方法的能力。
3.指导学生锻炼身体的能力
促进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推动校园文化的形成,给学生营造自觉地、科学地进行锻炼的气氛,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4.训练能力
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包括:科学选材的能力,制订和实施训练计划的能力,管理训练和组织比赛的能力,协调运动员学习与训练关系的能力。
5.思想教育能力
包括组织培养健全集体的能力,对学生思想发展分析及预测的能力,对后进生疏导与转化的能力,培养学生优良品德教育的能力,等等。
6.保健能力
包括对学生体质进行全面的测量、统计与技能评价的能力,医务监督的能力,一般运动创伤和疾病的预防与处理的能力,等等。
教学能力是核心,身体锻炼能力是重点,训练能力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必备条件,科研能力是体育本质与规律的重要环节,保健能力是指导学生科学锻炼身体、促进身心健康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于可红,李建设.体育进步与发展的社会生态学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00,(01).
[2]常乃军,张崇康.论现代体育与可持续发展[J].生产力研究,2000,(Z1).
[3]张翠苹,张宏伟.我国竞技体育呼唤人文素质教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04).
[4]孔文清,陈卓源.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素质的调查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04).
[5]林向阳.我国区域体育协调与共同发展的理论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04).
[6]董静梅,付晓.现代体育与科技发展的互动作用[J].甘肃高师学报,2003,(05).
[7]吴晓强.21世纪初我国体育教育产业化的战略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01).
1 引言
随着创意产业发展和企业对产品创新的越发关注,设计人才培养已经开始成为院校办学的一个热点,其人才设计能力的社会适应性更被视为一个焦点问题。社会对于设计人才需求的务实性与院校人才培养的理想化之间开始产生越来越大的差距,并逐渐形成一种难以协调的矛盾。以此为背景,笔者从设计人才社会需求直接切人,从探讨催生能力转化的知识结构角度,研究设计教育中的办学模式与课程体系设置,以期改善和提升设计人才培养的实效性,使设计办学真正能够服务于社会,推动国家创新产业的崛起。
2 设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体现
2.1 设计人才院校培养现状
就目前的设计人才培养而言,普遍存在的一种模式还是院校办学为主,而且可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会有所改变。国内的现代设计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先是在少数十余所综合院校和美术院校开办工业设计专业,而后很快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到99年扩招后又整合增加了艺术设计等专业,一直至今,已经形成了“无校不办设计”的扩大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设计人才培养也很快由早期开始时的师资充分投人,社会需求有限并能够承受再培养的精英教育,跨越式过度到目前的师生比过大,社会需求紧迫而人才输出欠缺的状态。
以当前的工业设计人才培养为例,主要的办学模式并没有脱离传统的课程独立设置,知识积累逐渐递进或分别学习,最终在少数实践中整合转化成设计能力。体现在教学体系上,就是课程按照不同内容设置,各自开展教学,在一定阶段(多在三年级后)开始,通过有限的几门实践课程进行汇总整合,转化成学生应该具有的专业能力,更多是一种形式化、程式化的设置方式。这种线性的知识传递,在有些技术性或逻辑思维为主导的专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可能比较有效,因为纵向思维和研究能力提高更多要依靠递进式的知识积累。而设计则不同,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思维和能力培养,知识的掌握与学习有时不一定完全遵守线性模式,而是可以参考以网络状的形式展开,由此产生的教学尝试将是课程不再以单独设置为主,而是以系统性的知识结构为依托,从整体性由浅入深去开展,每一门专业能力训练课程都包含着全部的设计活动内容(至少是主要环节),而此类的每门课程之间,却是由浅入深,逐渐提高。也就是,知识学习与能力训练结合,遵循着“了解、熟悉、掌握、运用”这样一个轨迹,而每个环节又都是整体性的学习和练习。
2.2 设计人才社会需求的主要特征
创意产业发展和企业创新趋势,都使得工业设计人才在社会范围内越来越走俏同时,也越发规范化和能力需求明确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社会对于设计人才的需求开始由容忍接受生手培训,转变为要求毕业生到设计岗位能够很快、直接进入工作状态,甚至有一定的设计实践经验;
其次,设计人才的需求由原来的教育专业性,向行业专业性细分转移。具体来说,原来的工业设计人才就是以院校办学的工业设计专业概念来定义社会人才需求范围,而现在在技术发展和行业细分背景下,更多的是人才需求开始以行业领域发展为导向,如在工业设计与数字媒体等院校专业支撑下的社会人才需求有消费电子产品、医疗器械、家具、交互、Ul等等越来越繁多的内容,人才需求的专业性和专攻性越来越强。
最后,社会对于设计人才的需求开始由唯一关注专业,向注重人员综合能力转变。尤其受设计活动的特殊性影响,设计人才在很大程度上除了专业能力之外,还需要一定的沟通交流和表达展示能力,因为一个好的设计除了需要设计师去创想,更需要设计师去推广和说服,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能力是设计人才有别与一般技术型和艺术型人才的独特所在。
2.3 培养与需求之间矛盾的不可协调性
明确了设计人才的院校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同景况之后,其间的矛盾自然显现出来。第一,院校人才培养关注知识的传授和积累性掌握,在知识向能力转换方面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等各样原因,始终处于一种被动或者说顺其自然的一种状态。第二,设计人才知识的掌握是零散的,其系统性更多地是体现在教学培养计划的纸面文字框架上,缺少在实践教学中的实际组织整合,更谈不上有意识从整体系统角度进行课程设置和知识传递。第三,院校培养中过分强调知识学习掌握的表象,作业的好坏、成绩的高低,而忽视了在一系列过程中真正解决设计问题能力的提升与否,往往是成绩很高的同学设计能力并不一定强,设计创意或者表达能力很强的同学其它方面如沟通合作能力却又有所缺失,等等。
以上诸多培养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性,在目前的设计教育模式下是很难协调的,为了提高设计人才培养的社会针对性和认可度,真正满足各种需求,设计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改革,尤其是课程体系探索,显得甚为关键。
3 依托设计知识结构塑造搭建课程体系
3.1 设计专业适应社会需求的主要知识结构
院校设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产生较大差距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中缺少一种应有的转换,即知识学习向能力培养的转换。目前的教学模式中,课程设置更多关注于知识的传递和教授,而社会需求中是要让这些知识转变为可运用自如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为前提,知识的培养应服务于专业能力的塑造,并且是有侧重,分领域。笔者认为,对于综合设计能力,大致可以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审美与创造能力、技术整合与沟通能力、表现与表达能力。与这三方面能力相对应,可以形成三个范畴的设计专业(针对能力培养)知识结构:美学、科技、表现。这三方面的知识体系基本可以勾勒出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轨迹。
3.2 完善知识结构服务于实践设计能力培养
(1)艺术知识与素养提升审美能力,积淀创造意识
艺术知识与素养的培养在设计人才综合能力塑造中往往被视为一个关键性的切入点。一方面,设计活动是一种带有审美性的创造活动,其从业者的审美标准与鉴赏力对于整个社会的趋势导向有着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深厚的美学知识和艺术素养,可以提升设计创造中的审美鉴别能力。另一方面,艺术素质与品位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升华人格,拓展设计者的思维,增强感性的冲动,并以此带动创造力的发挥和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投人。“造之者富,随之者贫。”设计贵在创造,而艺术的本质和内在属性正恰恰是以此为基础,艺术知识和技法的获取绝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或者感性经验的训练,更多则是审美能力与创造意识的提升和积淀。
(2)科技知识开拓专业视野,提升系统研究能力
技术知识在传统的设计办学中主要体现为机械、电子、市场等服务于设计研究的几个方面。但随着信息时代到来和科技飞速发展,这种以简单几门技术课程奢望解决设计问题的模式似乎已经不再可行。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广泛了解科技的发展与前沿,将科技的发展与转化作为知识学习掌握重点,就如同材料学知识,设计师没有必要(至少一般不需要)牢记分子式,而应该更多地了解各类材料的应用情况与发展态势。多方面科技知识发展与应用的系统性了解,可以帮助学生拓展专业视野。而在不同门类技术知识的合作应用了解中,又可以潜移默化地促进学习者对于技术协调、系统研究的综合能力提升。
(3)美与技术多种知识融合,推升表达能力
设计活动不同于单纯的艺术或者科技活动,具有很强的交叉性和融合性,除去前面提到的艺术与科技的交叉,还更多体现在成果输出的表现多样性上。美学知识对于审美能力与素养的提升,可以使设计成果的视觉化更为清晰和形象;技术,尤其是现代计算机辅助技术的掌握,对于已有视觉化成果的艺术表现可以更加准确精细,甚至在相关的材料工艺、使用效率等更方面都能够给以较好的评价;多方面知识融合加之系统性的实践训练,还可以在成果输出形式上获得更多的恰当选择,并在创意沟通、语言文字等方面推升设计表达力。
4 塑造工业设计人才知识结构的课程框架构想
知识结构的明确,可以提高设计能力培养成效,但更多也只能是宏观性的,关键还在于具体的执行课程设置。这里,以上述“能力一知识结构”为逻辑支撑的教学体系假想,对设计专业的主要课程框架和内容做了如下构想。
4.1 精练和适时完成知识型课程教学,发挥培养计划的学习指导性
专业知识的传授型课程应在短期内结束,最好在一年级(最多不超过二年级),其内容包括美学、科技、表现等几个大的方面。同时,知识的介绍与传授避免独立进行,至少是以这三大方面整体安排,比如,以美学为例,传统的素描、色彩、速写、构成以及艺术概论、设计史等多门课程,可考虑整合,以解决专业理解、审美常识和基本表达等方面为目标。因为这其中不乏重复的内容,加之现今社会信息发达,院校对于培养计划的定位也应该有所革新,可利用各类丰富的信息渠道使计划中的某些知识传授环节(尤其是常识性的),转移为学生自学,教学计划真正变为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去实施,合作完成的东西,对于学生学习的指导性更突显,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课程框架。在这其中,还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2 实践训练系列性设置,保证完整性和递进性
扩大实践,尤其是整体性的实践课程设置。其内容应侧重全面锻炼知识的整合运用,也就是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此类课程系列性设置,由简单到复杂,在不断重复的完整设计训练中使学生设计能力和对于专业活动的把握由了解逐步到熟悉、掌握,以至最终的熟练运用,渐进提高和强化,从而在毕业之前达到或接近社会的需求标准。
4.3 知识型与实践型课程前后分置,重新定位毕业设计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