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3 15:37:1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F0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8—0060—06
马克思经济学的国际贸易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与发展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的,科学地揭示了国际贸易、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的内在规律。
(一)国际贸易的动因是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之间的差异
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价值思想,揭示了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间的差异问题。在国内,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国内中等强度的平均劳动时间决定该商品的价值。“在一个国家内,只有超过国民平均水平的强度,才会改变单纯以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量的价值尺度”。国际市场则以“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作为计量尺度,即该商品在国际范围内生产时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马克思提出的国际价值是价值规律在国际市场的延伸。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非资本主义经济同时存在时,国际价值规律才得以应用。“世界劳动”成为世界市场上的一般劳动,意味着国际价值规律适用于国际贸易产品,国际交换的价值基础是用于交换的贸易品在世界市场中的劳动消耗。因此,马克思指出,“真正的价值性质,是由国外贸易才发展的,因为国外贸易才把它里面包含的劳动,当做社会的劳动来发展。”但在垄断市场的条件下,国别价值对新产品的价值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这里的国别价值是国际价值的表现形式。承认国际价值的存在,承认在一定条件下国别价值会转化为国际价值,能够促使各国主动参与国际分工、引进先进技术,按照国际价值规律调整国内的经济结构、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以避免“贸易贫困化增长”问题的出现。正是由于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存在不同的价值尺度,导致一种商品在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上存在着价值差额,从而构成了国际贸易的直接动因。在正常的国际贸易条件下,不同国家利用这一价值差异,可以将包含较少劳动消耗的产品交换为包含较多劳动消耗的产品。
(二)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
劳动分工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劳动分工首先表现为劳动的自然分工,即按照劳动者的性别与年龄而产生的分工。马克思认为:“在家庭内部、随后在氏族内部,由于性别和年龄的差别,也就是在纯生理的基础上产生了一种自然分工。”自然分工的出现使得不同性别和年龄的劳动力实现了合理的配置,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的熟练程度,使生产力得到了提高与发展。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劳动的社会分工。“社会分工是由原来不同而又互不依赖的生产领域之间的交换产生的。”社会分工表现为生产部门的相互独立和分离。“作为独立生产者的私事而各自独立进行的各种有用劳动的这种质的区别,发展成一个多支的体系,发展成社会分工。”
而国际分工是社会分工超越国家的界限,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的分工形式。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没有社会分工也就没有商品交换及其市场的形成。同样,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没有国际分工也就不会产生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马克思经济学的国际分工思想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强调分工的社会性和自然性。二是强调分工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社会分工向国际分工发展的过程中,机器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大规模的机器生产需要通过进口来满足对原材料的需求,而机器生产的廉价产品具有低成本出口优势。因此,国外市场成为机器生产的原材料供应地与产品销售市场,适应机器生产的国际分工格局逐渐形成,并使世界的一部分成为从事农业生产的地区,以服务从事工业生产的国家。这一国际分工格局开始是通过暴力和强制手段实现的,形成了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分工模式。
(三)世界市场是国际贸易的环境
马克思指出,世界市场的本质是资本剥削工人进而自行无限增值和内在扩张。资本在国内取得统治地位后,国内市场规模限制了资本的继续扩张,资本必须冲出国界才能取得新的发展。因此,世界市场是资产阶级主导下的全球化的结果。为了获得最大化的利润,资产阶级将其触角伸向世界的每个角落。“资本一方面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的趋势,同样,它也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交换地点的补充趋势;……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当资本因为相对过剩而向外输出时,产业资本会将整个剩余价值的生产推出国门,并形成全球性的生产体系。资本主义生产的全球化使得世界市场具有了资本主义的性质,即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际化,使世界市场出现落后农业国和发达工业国的分工格局。资本主义生产具有无限扩张的趋势,但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相对降低导致资本主义生产的相对过剩。为了克服这一矛盾,资产阶级采取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的手段抢夺世界市场,通过对外贸易将大量的剩余产品倾销到国际市场,使得其他国家出现或者加重了生产相对过剩问题。世界市场将资本主义的生产联系起来,加深了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相对过剩的程度,加速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而国际信用制度使这一趋势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原来在国内市场上孤立、分散地表现出来的国内矛盾,在世界市场中表现为全球范围内的总危机。世界市场危机是资产阶级经济矛盾的综合与强制平衡。同时,世界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对世界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使各国形成互相依赖、互相依存的利益格局。作为国内市场的延伸,世界市场扩大了市场空间和原材料供应范围,暂缓了一国国内危机的爆发。但世界市场缓解危机的作用十分有限,资本的扩张使世界市场也变得狭窄,危机从而变得更加频繁和剧烈。
(四)国际信用制度是国际贸易的剂
国际商业信用是随着国际贸易大规模发展而产生的,“殖民制度以及它的海外贸易和商业战争是公共信用制度的温室。”“大规模和供应远地市场的生产,会把全部产品投入商业手中;但是,要使一国的资本增加一倍,以便商业能够用自由的资本把全国的产品买去并且再卖掉,这是不可能的。在这里,信用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国际信用制度是国际贸易的剂与加速剂,也是资本进行国际统治的重要手段,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统一。国际信用制度也使资本主义危机通过信用危机获得了现实性。在世界市场上,国际信用使建立在世界市场上的大规模的商品进出口进一步突破再生产的各种限制,加深了生产与流通的分离。“在信用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自己创造出适合于生产过程规模的、缩短流通过程的必要形式,而由这种生产方式同时形成的世界市场,有助于在每个个别场合把这种形式的作用掩盖起来,并且为这种形式的扩大提供非常广阔的余地。”同时,在世界市场上,由于市场距离和信用期限的延长,投资要素支配作用得到加强,进而造成信用的过度膨胀,而“一旦那些把货物运销远处(或存货在国内堆积起来)的商人的资本回流如此缓慢,数量如此之少,以致银行催收货款,或者为购买商品而开出的汇票在商品再卖出去以前已经到期,危机就会发生。这时,强制拍卖,为支付而进行的出售开始了。于是崩溃爆发了,它一下子就结束了虚假的繁荣。”因此,国际信用的过度膨胀必然造成世界市场上商品的大量过剩,加速并加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五)国际贸易的结果是世界经济危机
国际贸易将资本主义生产联系在一起,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得以集中体现。原来各国国内的矛盾“在局部的(按内容和范围来说是局部的)危机中只是分散地、孤立地、片面地暴露出来”,而通过国际贸易,资本主义危机在世界市场中表现为世界规模的总危机,“资产阶级生产的一切矛盾,在普遍的世界市场危机中集中地暴露出来。”“随着产品总量的增加,亦即随着对扩大市场的需要的增长,世界市场变得愈来愈狭窄了,剩下可供榨取的市场愈益减少了”,从而危机“来得愈频繁和愈剧烈。”同时,国际信用的膨胀与生产的盲目扩大,使一国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张。“一国进口过剩,在另一国就表现为出口过剩,反过来也是如此。但是,一切国家都发生了进口过剩和出口过剩。”“支付差额对每个国家来说,至少对每个商业发达的国家来说,都是逆差,不过,这种情况,总是像排炮一样,按着支付的序列,先后在这些国家里发生;并且,在一个国家比如英国爆发的危机,会把这个支付序列压缩到一个非常短的时间内。这时就会清楚地看到,这一切国家同时出口过剩(也就是生产过剩)和进口过剩(也就是贸易过剩),物价在一切国家上涨,信用在一切国家过度膨胀。接着就在一切国家发生同样的总崩溃。”可见,国际贸易的结果就是世界经济危机。
二、西方经济学的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问题一直是西方经济学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西方经济学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国际贸易理论体系。本文从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开始,对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进行梳理。
(一)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是在对重商主义批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是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阐述国际贸易活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出现了以英国的托马斯·孟为代表的重商主义国际贸易思想,认为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式,金银数量的多少是衡量一国富裕程度的唯一标准,而获得金银的重要渠道就是国际贸易,即通过奖出限入求得贸易顺差。重农学派主张经济自由,认为自由贸易是市场均衡的重要保证机制。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阐明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指出国际贸易的基础在于各国生产商品时存在劳动生产率与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这种差异来源于先天的自然禀赋和后天的生产条件。每个国家应专业化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中的一部分交换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从而使各国资源都得到有效利用、各国都能获得贸易利益。由经济学家托伦斯提出并由李嘉图发展了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认为,在国际贸易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比较利益,每个国家应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的原则,专业化生产并出口比较优势较大的产品,进口比较优势较小的产品,从而突破一国不具有绝对利益时不能参与国际贸易的限制。约翰·穆勒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中,从相互需求的角度研究了国际商品交换的价格问题,对比较优势贸易理论进行了完善。穆勒认为,在比较成本决定的界限之内,商品交易价格是由彼此之间的需求强度决定的。若别国对本国商品的需求强度大于本国对对方商品的需求强度,交换比率将会接近对方国国内的交换比率;若本国对对方国商品的需求强度大于对方国对本国商品的需求强度,交换比率将会接近本国国内的交换比率。交换比率贴近哪一国家国内的交换比率,哪一国家在对外贸易中获得的贸易利得就越少。马歇尔将一般均衡方法推广到国际贸易领域,在替代成本、贸易无差异曲线和消费无差异曲线的基础上,以数学形式阐述了国际贸易的相互需求理论。
(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与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假设一致,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也假定产品市场属于完全竞争市场。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首次提出国际贸易的要素禀赋观点,其学生俄林发展并完善了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各国要素的不同丰裕程度和生产产品使用要素的比例不同,使各国在不同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各国应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由于出口商品的国际价格高于国内价格,导致商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需求不断增加、价格不断升高;由于进口商品的国际价格低于国内价格,导致国内同类商品生产萎缩,本国稀缺要素的需求和价格不断降低。因此,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各国禀赋要素的价格会趋于均等化。但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使用投入产出方法,计算了美国商品贸易情况,得出与要素禀赋理论不同的结论: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商品,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商品。这一结论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之后,新要素理论拓展了传统要素的内涵和外延,从新要素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基础与贸易格局的变化。如,需求相似理论认为,两国的贸易情况取决于需求偏好相似的程度,需求结构越相近,两国之间的贸易量就越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比较优势贸易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动态化,指出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要素的要求不同,不同国家的要素丰裕程度决定了该国产品生产、出口和进口的状况。
(三)新贸易理论
保罗·克鲁格曼、埃尔赫南·赫尔普曼等提出的新贸易理论,从动态角度入手,以不完全竞争市场与规模收益为前提,用产业内贸易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解释贸易现象。产业内贸易理论将商品分为同质产品与异质产品,认为除不同国家因技术因素产生的转口贸易、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等形成的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之外,由于产品存在水平差异、垂直差异和技术差异,并且消费者需求具有多样性,生产者只生产有限的同类商品,从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并通过国际贸易实现消费者的多样化选择,从而出现了基于异质性产品的产业内贸易。西方经济学家相继建立模型,从不同角度对产业内贸易进行探讨:新张伯伦模型证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当不完全竞争市场出现规模报酬递增时,即使两国没有要素禀赋的差异,产品之间的水平差异和规模经济效应也可以推动国际贸易;兰卡斯特模型以消费者偏好的唯一占优选择性解释国际贸易,认为如果不存在贸易壁垒与运输成本,在不同的消费偏好的影响下,经济体间仍可以开展产业内贸易;垂直差异产业内贸易模型认为,在寡头垄断市场中,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依赖于资源禀赋、收入分配对各个国家的相对影响。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从企业加入国际竞争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认为企业和行业的竞争优势就是一国的竞争优势,而企业和行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依赖于主导产业的优势,国家的创新机制和创新能力影响主导产业优势的形成。生产要素、市场需求、关联性产业、竞争环境四个基本因素以及市场机遇、政府作用两个辅助因素都是影响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波特进一步根据以上因素构造了钻石模型,阐述了各因素对国家竞争优势的影响。
(四)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以杨小凯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采用超边际分析方法,将古典经济学的分工与专业化思想形式化,将生产者与消费者合二为一,研究技术和经济组织的互动及其演进过程,使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回到基于分工所引起的规模报酬递增中去,将国际贸易理论统一在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框架之内。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是一种内生的动态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各种经济现象都是由分工的内生演进引起的,贸易作为分工的一个侧面,也可以从分工的角度来解释。即使所有人天生都是相同的,没有外生的比较优势,但是只要专业化经济存在,个人选择不同的专业后就会产生内生的比较优势。然而,生产专业化和消费多样化之间存在着矛盾,这一矛盾只能通过贸易来解决。而贸易又会产生交易费用,当交易费用大于专业化收益时,贸易便不可能发生,在多样化需求的强制下,每个人会回到自给自足的状态。分工的收益大于交易费用是贸易产生的条件,这时每个人通过不同的专业分工及贸易,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同时,以内生比较利益为基础的分工提高了学习和训练的投资利用率,而交易效率的改进也会推动分工的演进。伴随分工的发展,每个人的专业化水平都得到了提高,贸易依存度也随之增强,互相分割的市场会逐渐发展为一体化的市场,并为分享分工收益、解决交易费用问题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三、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的比较
(一)两者研究对象的比较
马克思经济学的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是资本主义国际交换关系中最核心的关系——世界市场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关系。其中,资本家占统治地位,无产阶级处于从属地位,而资本家又从属于世界范围的资本运动,“作为人格化的,有意志和意识的资本执行职能”。马克思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资本主义交换的目的。剩余价值揭示了资本主义矛盾的根源,也是资本主义交换的最终目的。资本主义的交换是增殖后的价值的实现过程,当资本主义的交换跨出国界时,这一交换的目的也就决定了资本主义国际贸易的本质,剩余价值的生产、流通及分配决定了整个世界经济运行的特征。因此,只有在生产的基础上对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进行分析,才能理解国际贸易的本质。而西方经济学的国际贸易理论是出于为资产阶级服务的目的,只是从世界范围内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研究国际贸易,并为政府制定扩大国际贸易的政策提供依据,不仅忽视了国际贸易的本质,而且忽视了由国际贸易所导致的不发达国家畸形的产业结构。
(二)两者研究方法的比较
首先,马克思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采用的是总体研究方法,而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方法则是片面、孤立的。马克思将资产阶级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而国际贸易是其发展中的一个环节。当资本主义发展到跨出国界、建立世界市场的阶段时,资产阶级的社会关系在这一广阔的市场内便演变成为生产者的国家关系。西方经济学对国际贸易的研究则采取孤立、静止的方法,将国际贸易与资本主义经济本质隔离开,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作为平等的主体,在此基础上研究经济体之间的贸易问题,因而未能发现国际贸易的本质和规律。其次,马克思经济学对国际贸易思想的论述采用的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形成了逻辑统一的理论,而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缺乏统一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经济学的范畴运动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将范畴综合为资产阶级社会的总体范畴,但仍限制在国家的范围内;第二阶段,在国家层次概括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将贸易活动和资本输出发展到世界市场范围。世界市场除了原生的经济关系外,还包括许多派生关系,是资产阶级经济关系的具体表现。西方经济学的国际贸易理论虽然有着丰富的内容,但每个理论都只说明了国际贸易的一个方面,没能发展为完整、统一的逻辑体系。如,要素禀赋理论论述了比较成本不同的原因,但没有分析分工的演进过程;新贸易理论虽然找到了生产过程中成本变化的原因,但是没有研究生产之外的关系;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分工演进思想则未能考察国际贸易的整体演进过程。
(三)国际贸易推动力量的比较
西方经济学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推动力是基于分工的贸易互利关系。虽然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都强调贸易的直接利益,新贸易理论根据规模收益阐述了贸易的好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论述了基于专业化分工的贸易活动,但是可以看出,西方经济学的国际贸易理论明显脱离了现实,没有讨论贸易利得的分配问题,以及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体系中一直处于不利地位的问题。马克思经济学的国际贸易理论则强调,资本的逐利本性是国际贸易的推动力,资本的获利机制是现实国际贸易的决定机制,资本的运动是世界市场形成和扩大的根本动力。分工是资本利益实现的条件之一,历史表明,资本家会不择手段地追逐利益。“资本一方面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的趋势,同样,它也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交换地点的补充趋势;……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
(四)国际贸易中各国关系问题的比较
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认为,一国不仅可以通过国际劳动力转移、资本流动、技术贸易等方式,将本国富余的要素与其他国家相交换,换取国内短缺的要素,促进国内要素的充分利用,还可以增加一国国内短缺产品的供给,为国内的过剩产品找到新的销路,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供求矛盾、调节国内市场的供求关系。因此,国际贸易可以使各国在生产力不变的前提下提高要素使用效率和生产效率,协调和完善本国的产业结构,进而获得更可观的经济效益、加速经济发展。但实践中,发展中国家在与发达国家的贸易中实际获利很少,甚至因国际贸易而出现贫困化增长,这与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互利原则完全相悖。马克思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认为,按照资本的扩张逻辑,国际贸易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一直到“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全球范围的贸易并不意味着各国间经济和政治的平等,而是意味着国家之间、资产阶级之间、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更加激烈。全世界政治、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落后国家普遍依附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附庸。
四、结语
国际贸易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大理论体系从不同的阶级立场,采用不同的方法论体系,对国际贸易问题进行了深入考察,并得出不同的结论。比较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国际贸易理论的意义在于:首先,对理解马克思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的科学性,以及借鉴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的科学成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当代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侧重研究国际贸易与要素禀赋、技术差异、规模经济之间的关系,而马克思经济学以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为基础,从整体视角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国际贸易问题,形成了较为全面的国际贸易理论。但是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西方经济学的国际贸易理论同样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国家间贸易存在的基础。这些有益结论对于发展和完善马克思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其次,对我国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全球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人民币升值和成本上升等问题凸显,我国出口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内经济增速放缓,面临经济发展方式转型问题。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必须深刻理解马克思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思想,防止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问题的出现,同时结合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中的科学成分,重视调节供求关系、动态调整比较优势、完善产业结构等问题,以内外联动为方向,以互利共赢为原则,加快转变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参考文献:
[1][3][4][5][16]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645,407,408,56,174.
[2][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96,822.
[6][1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496,391.
[8][10][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96,341,557.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92.
[11][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610.
一、引言。
项目式教学法是行动导向教学法之一,是指教师和学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项目”来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这里的项目主要指针对某个教学内容而设计的由学生独立完成的、可以收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小任务。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利用情景、合作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有效实现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项目教学法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最早的雏形是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把学习方式的转变视为重要内容,项目式教学法在国内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国内学者关于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多从实践教学(王平,2004;陈万卷,2007)、双语教学(曲海群,何小洁,2007)、案例教学(元鑫,2011)等方面进行。少数探讨项目法应用于国际贸易专业课的研究(刘土英,2011)(李国安、张开福、王信平,2011)则侧重于国际贸易实务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而该方法在国际贸易理论性课程中的应用仅有少数研究可借鉴(侯俊军,凌艳平,2008)。因此,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学等理论性较强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中实施项目式教学法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值得深入研究和实践。
二、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理论课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意义。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下的二级学科,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存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一些课程,如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学、国际经济学等具有较强的经济学理论特点,必须运用经济学理论、原理和工具进行分析。如果一直遵循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方式,容易造成课堂枯燥、单调,学生不感兴趣,课堂教学效果不好,更不利于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分析现实国际经济问题的实践能力。通过项目教学法,在国际贸易等理论课程中根据课程内容结合现实问题设置若干任务,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论、查找资料及深入的研讨完成自己的任务。项目式教学法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完成任务的过程应是一个人人参与、相互合作的创造实践活动。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实现我们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教学目的,有利于国际贸易等相关理论的创新并提高理论对现实问题的指导和解释功能。
项目式教学法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理论性课程的应用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一个国际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国际国内经济贸易形势的发展要求专业课课堂教学与时俱进,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学改革与创新应该以培养具有较高素质和能力的应用型经贸人才为目的,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改变教学模式,而引入项目式教学法就是实现上述教学改革的重要选择。项目式教学“重学生”、“重能力”、“重过程”的特点有利于以往的单纯传授理论知识向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培养转变,由单纯注重课堂教学向模拟实战、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转变。
2.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在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唯一主角,学生都是观众,老师积极地讲,学生被动地听。结果常常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因为教学内容的枯燥及教学形式的单调而不感兴趣。玩手机、打瞌睡等学生课堂开小差行为又严重打击了教师的教学热情,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教学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项目教学法在理论性课程中的应用改变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关系,教师退出前台,主要担当幕后导演,学生成为主要演员。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学生人人都有任务,人人必须参与,人人都是主角,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推动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创新、沟通合作,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协调能力。
3.推动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水平
纯理论课程知识体系相对变化较小,教师对于同一门课程授课几轮后就能较熟练地掌握相关内容,能顺利完成授课过程,缺乏不断完善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动力和压力。实施项目式教学法要求教师在项目设计、指导及讨论和总结评价的整个过程中必须紧跟时代前沿,掌握最新的国际国内经贸形势和动态,熟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理论发展和创新,并时刻思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发展。只有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精通理论,了解实践,具备开拓创新能力,才能促进项目式教学方法的顺利进行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通过项目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更多的学习动力和压力。为了完成项目目标,学生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和预习,不断探索思考。而学生的积极参与又会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推动教师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项目式教学分别从课堂教学的供求两个角度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使每一节课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使师生在每一节课中都有收获和提高。
三、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理论性课程中应用项目式教学法的关键环节。
项目式教学法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理论课程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为了促进其顺利实施并推广,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1.项目和任务的设计
由于理论课程的特点,如何设计适合学生完成的项目和任务是项目式教学法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在项目式教学的应用和探索阶段,结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各门理论课程的内容体系,在每一门课程中制定出5~8个项目,占课程学时的三分之一左右为宜。项目应该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且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同时考查学生的协调和协作能力。一个大项目要由不同的小任务组成,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团队协作才能共同完成。另外,项目的内容要难易适中,让学生“跳一跳,够得到”。太难的题目会让学生有挫败感,反而会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2.考核方式的改变
目前国内高校对于学生成绩的考核方式仍然以期末试卷成绩为主,对于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也多以学生的成绩为重要的参考指标。这种“重成绩、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传统考核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需求,项目式教学法的应用必须以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为后盾。
对应用项目式教学法的课程的期末考核,除了试卷成绩外,应把平时的项目完成状况作为考核学生的重要内容,平时成绩所占的比重应提高到50%左右。对于项目完成情况的考核还要细分具体的考核标准,如道德水平(出席、完成态度积极与否)、专业知识水平、项目完成质量等。由于每一个项目通常由一组同学来完成,而项目组内的每一个同学又都承担项目下的一个小任务。所以,每个项目都可以设置个人分和小组分,既考查每个同学的个人能力,又考查其沟通协作能力。
目前大部分高校仍然以传统的教学考核方式为主,所以实施项目式教学法的教师应该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阐明该课程实施灵活考核方式的必要性,确保以科学的考核方式推动项目式教学法的顺利实施。
3.项目成果展示
在每一个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学生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进行广泛的调研,开展深入的讨论,需要自己动手制作PPT、撰写论文或报告。每一个项目都倾注了学生的心血,记载了学生的艰辛与收获。因此,对于项目的成果,除了通过课堂上的模拟、演讲、交流和讨论等方式来展示外,还应该让优秀的项目走出课堂,给学生以充分的鼓励和肯定。例如,可以通过专业内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辩论会”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专题论坛”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由于专业知识的限制,辩论会只能在大三和大四的学生中进行,专题论坛也由课堂上项目完成很好的同学来做演讲,对大一、大二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进行讲解,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在整个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形成良好的专业学习习惯和氛围。
四、结语。
伴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以各种形式走向国际市场,开拓国际化业务。在这一背景下,社会对外贸人才需求的数量和质量不断上升,对国际经贸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理论性课程中引入项目式教学法还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还需要不断摸索和完善。随着教学实践的进行和经验的积累,项目式教学法将会在培养高素质的实际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作为当前经济社会中最具有发展性的学科和最具时代活力的专业之一,国际贸易专业在国内逐渐兴起和发展。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未来经济社会需要培养和造就新一代的国际贸易人才,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理应在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有所作为,实现人才培养途径创新。
一、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素质结构
新形势下,外贸企业数量大幅上升,经济发展对国际贸易人才素质要求产生了新的变化。因而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应以社会对经贸人才的素质要求为基础。借鉴美国职业培训的kas模式,经过调查、检索和分析,将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素质结构定义为kasi模式,分解为k(knowledge,指知识)、a(ability,指一般能力)、s(skiu,指职业技能)和i(innovation,指创新能力),这里的k(知识)包括自然科学、人文和专业知识等;a(一般能力)理解为学习、组织和沟通能力等;s(职业技能)指经贸人才具备的专业操作能力,包括商务英语运用能力、业务磋商能力、进出口业务操作能力和单证处理能力。wWw.133229.cOmi(创新能力)指业务拓展和知识更新能力。外贸企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懂外贸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外贸业务能力。因此,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应以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
二、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专业特色和业务专长
目前,我国遭受贸易纠纷和摩擦等事件不断增多,给出口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为尽可能减少损失,需要一大批既熟悉wto规则、精通英语、又熟谙世界相关国家法律、能够参与应诉贸易争端的专门人才。而我国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培养的学生各方面知识均有一些,专业技能“泛化”,缺少特色,业务能力难以满足用人单位要求,加之缺乏从事外贸工作的实践经验,往往很难适应企业的实际需求。
(二)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中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比例不够优化,选修课所占比重偏低,不利于学科问融合和拓展学生创新能力,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悖。随着传统国际贸易人才外延的扩大,外贸企业对于既懂金融、工商管理和电子商务等专业知识,又熟知国际贸易专业知识的人才求贤若渴。课程设置滞后于市场需求,技术课程比例多,学生择业市场化,课程设置未能考虑人才市场实际需求,造成毕业生所掌握知识与实际岗位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三)实践和创新性环节教学效果不理想
在独立学院加强外语和计算机等教学同时,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被严重挤压,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实验设施和场所不足,严重影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即使部分院校实验设施投入和建设足够,也因缺乏严谨的组织和有效指导,不能与地方经济和企业紧密联系,教学效果大大降低;一些院校忽视社会实践调查和毕业实习,不能有效组织第二课堂,使学生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而这正是外贸企业招聘员工十分重视的方面。
(四)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现代化运用不足
首先,虽然各独立学院都在积极地改进教学方法,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在教学过程中简单的“灌输式”教学仍然存在,缺乏分析问题的引导和训练;其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科技手段未能充分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制约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专业外语应用能力强化力度弱
良好的专业外语应用能力是国际贸易人才的必备素质。在经济日趋一体化的条件下,沿海地区加大同中东和非洲等地贸易往来,对小语种外贸人才需求逐渐升温。但多数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不能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专业外语应用能力训练,更缺乏对小语种专业知识的传授,尤其是专业基础和外语能力“双优”的教师短缺,配套措施不够健全,很难营造讲外语和用外语的氛围。
三、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
(一)改革和创新基于“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
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提升能力素质为手段,以学校定位为特色。课程体系包括四个部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公共选修课,以提高职业能力为导向,对岗位所需能力进行分析,改革和创新基于“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根据专业特点对课程进行优化和整合即课程模块化。
1.“平台”。平台课程包括公共基础平台和专业基础平台,侧重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育、基本技能训练、基本应用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公共基础平台课主要包括外语、计算机、体育和政治理论等;专业基础平台课包括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所必须掌握的共同基础课程。
2“模块”。模块课程是指除专业课外,再分若干专业方向模块课程组,如国际贸易业务操作、报关和单证员等方向,供选修,学生至少选修一个模块方向。注重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保证专业方向必备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拓展与延伸,强调实践和创新技能培养。
(二)构建“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国际贸易人才素质kasi模式,实质是为了培养职业技能s(skil1)和创新能力0nnovaifon,指创新能力),因此,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应进一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构建“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是单项训练和综合实训相结合;二是基地实训和在岗实习相结合;三是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与专业考证相结合。
(三)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根据专业特点,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融“教、学、做”为一体,重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强化学生应用型能力培养。首先,尝试进行启发式和讨论式等教学,强调师生双向交流,侧重理解分析的思路、理论如何应用的分析引导和训练。其次,重视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积极寻找理论与实践知识结合点,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的衔接,将其他内容穿插其中最后做一小结。并与报关员资格证书考试大纲内容衔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手段方面,学院为满足教学需要,应不断增加经费投入,更新教学设备,引进现代化教学软件。鼓励使用电子教案、cai课件和“双语”教学等先进手段,增大课堂教学信息量,为学生留出更多时间消化和吸收。
(四)强化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必须强化外语教学,尤其是口语和写作能力培训。聘请专业基础扎实和口头表达能力强的教师,选择试点班级,探索双语教学的路径。聘请外教强化学生听力和口语训练,切实增强其作为交流工具的实用性。引导学生报考相关资格证书,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口译证和商务英语证书等,以适应用人单位对应用型外贸人才的要求。
(五)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引进力度
一、对于贸易经济专业教师怎样进行西方经济课程的教学?
首先,作为贸易经济专业教师要明确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在讲授西方经济学内容的同时与贸易专业相关知识联系,注重对学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授好这门课程,让学生对西方经济理论中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及其在国际经济发展中的运用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使课堂教学内容与国际贸易实际业务部门实践相联系。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讲授法、案例法和讨论法等,达到西方经济课程的教学目标。
其次,西方经济学课堂设计根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翻新的原则,把课程分为理论讲解和实践分析,不断地把学科理论的最新发展、国际市场上的热点问题传授给学生,资料不断更新。经济理论必须来自现实经济,在国际市场特定的前提假设下,借鉴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国际贸易的实际问题,并提炼出与国际贸易理论相符合的前提假设,对经济学相关理论进行改进,归纳出符合国际贸易的理论内容,进而形成有贸易经济专业的理论体系。
最后,课堂教育与国际贸易理论紧密相连,教学不仅要偏重于各个知识点以及经济原理的讲解,而且要进行国际贸易相匹配的案例的分析,一方面采用经典的贸易经济学案例,加深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另一方面加强案例的国际化和前沿化。即教会学生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理论来认识国际市场上的经济现象,解决国际市场现实中遇到的经济问题。此外,教师在课程教学上应有重点地补充当前世界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前沿和动态。
摘 要:针对国际贸易理论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难以在知识的深度性和课堂的生动性之间把握平衡等现实问题,认为,在教学中缺乏哲学和历史思维的导入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国际贸易理论演化中存在的哲学线索和历史线索进行完整的梳理和提炼,希望有助于同行本科国际贸易理论的教学和研究。
关键词:国际贸易理论; 本科教学; 哲学线索; 历史线索。
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师生们来说,面对《国际经济学》、尤其是其中的国际贸易理论部分的教学,都颇有畏惧之心。主要原因之一是,国际贸易理论较之国际金融理论和其他经济学科,具有更多的几何图形和数理实证分析,理论发展又具有较强的逻辑连贯性,要求学生既具备扎实的微观宏观经济学基础和基本的高等数学知识,又要有一定的逻辑分析能力,甚至还需要一点对经济问题研究的热情和兴趣[1]。在教学中,教师往往难以在知识的深度性和课堂的生动性之间把握平衡,容易陷入乏味的说教中去;
在学习中,学生往往忽视逻辑思维整体把握,割裂各个数学模型间的联系,陷入死记硬背的痛苦境地从而,在教与学方面,都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究其根本原因是在国际贸易理论的教学中忽视哲学和历史思维的导入; 缺乏哲学和历史的视野,必然将国际贸易理论说教成干巴巴的数学模型和几何线条,使得课程的教学缺乏生气和现实感。哲学方法和历史方法是一切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方法,综观几百年来的国际贸易理论演化史,我们发现,国际贸易理论与其他社会科学一样,其发展也存在着清晰的哲学线索和历史线索。把握好国际贸易理论演化中的哲学线索与历史线索,才能使我们对国际贸易理论的理解和学习提升到一个更高层次上。以下,笔者结合自己本科教学的心得体验,对国际贸易理论演化中的哲学线索和历史线索进行提炼和总结,希望对同行的教学有所帮助,并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把握国际贸易演化中存在的潜在规律。
一、国际贸易理论演化中的哲学线索。
国际贸易纯理论在长久的历史演化中潜藏着一条哲学线索,我们可以套用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首句来形象化地描述它,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这句话是老子从哲学的层面上来探索宇宙万物演化的规律,也可以从系统的层面上来揭示国际贸易理论整体逻辑演绎的哲学规律。
( 一) 道生一。
所谓的道生一,即,经济学为说明资源配置之道,逐渐建立一套一般均衡理论分析框架。
国际贸易理论其本质是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研究既定市场经济制度下的资源配置问题,所以国际贸易理论所要讨论的是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微观经济学为了说明理性人进行资源配置之道,数百年来,从亚当斯密提出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的原理以来,西方经济学家们进行着一场构建一般均衡理论大厦的智慧接力。到 19 世纪末,马歇尔将古典的劳动和成本价值理论和新兴的边际效用价值理论综合起来,从局部均衡到一般均衡,构建一个以供求分析为基本框架的新古典经济学范式[3],一般均衡理论分析框架初步建立起来,后经阿罗、德布鲁等现代经济学家的严格证明,使一般均衡理论实现了完全公理化。当我们通过微观经济学的学习后,掌握了这个资源配置之道,接下来的《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学习中,我们就要将这个为说明资源配置之道而形成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在国际经济格局下进行应用,来讨论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即国际贸易问题。
( 二) 一生二。
所谓的一生二,指的是微观经济学的一般均衡理论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应用,先后形成了古典自由贸易理论和现代自由贸易理论。
在微观经济学中,一般均衡模型,具有三大几何分析工具: 一是生产可能性界曲线,二是相对价格线; 三是社会无差异曲线。生产可能性边界在古典与现代贸易理论的不同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古典贸易理论,坚持劳动价值论,在劳动的同质性和唯一性的假设下,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段; 而现代要素禀赋理论,贯彻要素价值论的原则,引入另一种生产要素资本,在两部门不同要素比例的条件下,生产可能性边界呈外凸状。在封闭条件下,国与国之间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和社会无差异曲线的不同形状和位置导致了国与国之间相对价格的差异。相对价格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于是古典贸易理论与现代贸易理论又进一步统一到比较优势理论中去。这正是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在国际贸易完全竞争理论中的完美应用。
( 三) 二生三。
所谓二生三,系指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新阶段,诞生了新贸易理论。
1970 年代后,国际贸易理论在引入规模经济因素后,突破了一般均衡的完全竞争模型,将资源配置之道贯穿到国际贸易不完全竞争理论的分析中去,从而实现贸易理论的新变革。规模经济因素的引入,导致递减的机会成本,从而形成内凹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新贸易理论有三大贸易理论模型,它们是外部规模经济模型、垄断竞争模型和寡头垄断模型。外部规模经济模型仍然应用一般均衡的三大工具,说明外部规模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 而垄断竞争模型和寡头垄断模型则将微观经济学中的产业组织理论分析方法应用新贸易理论的研究中去,从而证明了产品的差异性、规模经济,以及厂商的非合作行为在国际贸易中的决定作用。
( 四) 三生万物。
所谓的三生万物,是指在古典贸易理论、现代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基础上,国际贸易理不断演化,从多个研究的角度产生诸多理论流派和观点,所有这些理论都可以统一在供求价值论的理论框架下。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价格理论( 供求价值论) ,即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国际贸易从其实务本质来说,就是一笔以国家为主体的交易,任何交易都存在供给方和需求方;一笔交易的达成,或是由于供给方的交易意愿较强,或是由于需求方的交易意愿较强,我们都可以从供给方和需求方去寻找其交易背后发生的动因。同样,任何国际贸易理论,或是从供给层面,或是从需求层面来寻求不同形态贸易发生的基础,或二者兼有之。综观各种贸易理论,其贸易基础的决定因素可用下图加以概括。
?图 1 国际贸易基础的决定因素[4]。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从思维的高度展现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哲学脉络。综观诸多国际贸易数理模型,大多可以从一般均衡框架中的三大几何曲线的变化中得以生动说明。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的变化: 或呈直线状( 古典贸易理论) ; 或呈外凸状( 现代要素禀赋理论) ; 或呈内凹状( 新贸易理论) ; 或内外移动或偏向不同的坐标轴( 反映要素积累对国际分工的影响) 。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变化: 或内移或外移( 反映一国福利水平的高低) ; 或偏向 X 轴或偏向 Y 轴( 反映一国对 X、Y 两种产品的不同偏好性) ; 或弯曲或平缓( 反映一国对两种产品组合的不同偏好程度) 。相对价格线的变化: 或相对平缓( 反映一国在 X 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 或相对陡峭( 反映一国在 X 产品上具有比较劣势,而在 Y 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 相对价格线上生产均衡点和消费均衡点的位置又呈相应的变化( 两点合一反映一国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 两点分离则反映一国参与国际贸易分工的状态; 消费均衡点在生产均衡点左上方,反映一国出口 X 进口 Y; 消费均衡点在生产均衡点右下方,则相反) 。三条曲线不同的变化组合生动而深刻地揭示了不同的贸易基础和贸易形态的变化。此外,作为一般均衡分析框架的组成部分的局部均衡分析框架,则成功应用于贸易政策的经济效应的分析中。所有这些分析又统一于以供求价值论为基础的一般均衡框架,源于理人假设下的全球化资源配置之道。这就是资源配置之道在国际经济格局下简洁而有力的演绎。
二、国际贸易理论演化中的历史线索。
国贸理论的讲授,如果过多地渗透进数理的语言,不免显得枯燥乏味。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对其学习和讲授,历史视野的引进也必不可少。纵观数百年来的国际贸易理论演化史,笔者认为,存在着三大历史动因推动着国际贸易理论的不断发展。
( 一) 与贸易保护主义斗争的需要。
历史上,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存在着两大流派:
一是自由贸易理论流派; 二是保护贸易理论流派。其中,前者居于主流地位,后者居于支流地位。在以国家为主角的全球经济体系中,国际贸易所引起的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必然会影响一国国内不同部门的利益和不同国家利益的分配。西方学者或是站在本部门利益或是站在本国利益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贸易理论和政策主张。因此,国际贸易理论自身存在着强烈阶级性和对抗性。整个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史就是自由贸易主义和保护贸易主义的斗争史。亚当斯密绝对成本理论的提出,是站在当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立场上来反对重商主义; 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的提出是为反对当时的《谷物法》,从而为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进扫除了障碍; 李斯特为了保护德国的民族工业,提出保护幼稚产业理论,以对抗英法两国经济学家极力主张的古典学派自由贸易理论。各学派的理论观点也是在相互寻找对方理论逻辑漏洞的过程中而提出的,他们背后是所代表的阶级集团的对抗,在思想层面上同时也是他们各自贸易理论观点的精彩叠呈的博弈。亚当斯密批判了重商主义金银是财富唯一形态的财富观,将绝对成本理论建立在更为科学的财富观的基础上; 李嘉图为回应《谷物法》支持者对斯密绝对成本理论存在的逻辑漏洞的攻击,创立了比较成本理论,夯实了国际分工的理论基础,使自由贸易潮流波及到世界更广的范围; 李斯特则高举民族主义的大旗,提出生产力理论以抗辩斯密的财富观理论,创立符合德国国情的保护幼稚工业论,在理论上指导着德国走上了工业化道路。这些经济学家的贸易理论都打上了深刻的民族烙印、阶级烙印和人文情怀,其背景的充分展开,将展现出一幅生动而鲜活的历史画面。
( 二) 理论在逻辑方面自我完善的需要。
理论的发展既有质变,也有量变。当理论的质变所形成的范式固定下来的时候,理论就开始自我完善式的量变。这种量变是寻找固有理论在阐述或论证过程中所遗留的逻辑方面的漏洞和空白,进行自我填补、自我完善。这既是学术研究的路径,也是推动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现实动因。这种动因,在推动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历史上,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虽然成功论证了各国参加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的贸易基础,但是李嘉图的理论并没有解决贸易双方利益的具体分配问题,特别是没有解决进出口商品交换比例如何确定的问题。李嘉图留下的这一国际贸易利益划分问题的学术空白,被其后继者约翰穆勒所填补。于是,穆勒创立了相互需求说,从而补充和发展了比较成本理论; 此后,马歇尔又运用数学工具阐释了穆勒的相互需求说,以几何图形使这一学说精密化[5]62 -63,以臻于完美。此外,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和罗伯津斯基定理也是对 H-O 理论所遗留下的贸易利益在一国内部分配和要素积累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等问题的理论空白进行填补。
国际贸易理论在逻辑上的自我完善又表现为,随着价值理论的发展,国际贸易理论日益将自己建立在更为科学的价值论的基础上,使贸易理论的发展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越。价值理论是经济学研究的基础,西方主流经济学经历了劳动价值论、要素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到供求价值论的不断更替,国际贸易理论也经历了古典贸易理论到要素禀赋理论的演进,最终将技术、要素禀赋和偏好集于一体,形成了建立在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基础上的国际贸易理论标准模型,从而使其理论基础更为坚实完善。
( 三) 应对国际贸易现实挑战的需要。
任何经济理论都是对经济现象的反映和解释,当实践的发展,经济理论不能够解释说明新的经济现象时,就必然会得到不断的修正,甚至被否定,这就为新理论的诞生提供了历史契机。国际贸易理论几百年来的演化史,其实就是不断地应对国际贸易现实挑战的历史,实践给予贸易理论以新的生机,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甚至实现了其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越。要素禀赋理论认为,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参加国际贸易的各国将出口密集使用其拥有量丰富的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拥有量稀缺的要素的产品。当里昂惕夫利用大量的统计资料来实证检验美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时,却得出了与这一结论相反的结果。如何解释这个被普遍认为正确的理论却又与国际贸易的现实相矛盾的现象,引发了战后一系列新的贸易理论的产生,从而推动着国际贸易理论向纵深发展[5]81。
回眸世界一百年来国际贸易发展历程,从劳动分工形态演变的大尺度看,过去一百年国际分工的基本层面从产业间、产业内深入到产品内部的不同工序、区段、环节和流程; 为应对国际贸易现实的挑战,国际贸易理论也顺次经历了产业间分工理论( 以比较优势原理为核心的传统贸易理论) 、产业内分工理论( 新贸易理论) 、产品内分工理论阶段[6]。二战后,国际贸易所表现的特征与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所预期的情形并不完全一致,尤其是 1960 年代以来,约2/3 甚至更多世界贸易是发生在技术、资源和偏好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其主要以制成品贸易为主。这对以产业间贸易为研究对象的传统贸易理论形成强大的挑战,导致 1970 年代新贸易理论的诞生[4]94 -95。当前国际产品内分工深入发展的现实,对以产品为基本分工对象的国际分工贸易理论带来了新的挑战; 而正在发展成熟的产品内分工理论弥补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长期忽视工序层面分工现象的缺陷[6]。
以上三大动因,或单独或共同地推动贸易理论大树不断地发展、繁荣壮大。例如,相互需求理论的诞生,既有填补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空白的需要,又与当时英国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贸易运动相联系; 重叠需求理论的产生,既有应对发达国家间产业内贸易现实挑战的需要,又弥补了传统贸易理论长期忽视需求层面分析的缺陷; 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论的提出,则既有维护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利益的动因,又有理论应对国际贸易现实挑战的需要传统贸易理论认为自由贸易对参与国普遍有利,而二战后的国际分工情形正好与之相反。
总之,国际贸易理论的讲授与学习贯穿哲学的线索,能充分展示理论数理推导的逻辑美,增强教学的条理性和清晰性,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更好地把握国际贸易理论的内涵; 贯穿历史的线索,则会增强理论课讲授的生动性,使其更贴进社会科学的本源,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论专业素养的养成,加深其对理论发展的来龙去脉的了解。联系历史背景,紧扣理论观点,再配以条理性和系统性的模型解说,必然使课堂的讲授张驰有度,更富有立体性。当然,这也对教师综合知识的掌握提出了更大挑战。哲学方法与历史方法,是研究一切社会科学的根本方法; 同样,高校在国际贸易理论的教学中,也必须将哲学和历史线索充分展现,并且在必要时进行适当归纳,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讲授效果。
参考文献:
[1]文娟。《国际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 经济师,2009,( 07) : 115 -116.
[2]老子,。 道德经[M]。 长春: 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
[3]朱富强。 计量经济分析能够发现理论吗? [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9,( 01) : 74 -82.
关键词 :贸易理论 贸易实践 贸易分工
一、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实践动因
(一)重商主义。重商主义产生于15-17世纪资本原始积累时期,15世纪时西欧正处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自然经济日益衰落,商品货币关系不断的发展壮大。由于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货币需求量急剧增加,而当时充当流通手段的是金属货币,因此更加加剧了对金银的需要。在这一时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如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这些事件对重商主义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实施重商主义政策,提高了商人的地位,改变了宗教对于财富的偏见,推动了人口增长,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哥伦布曾说过“谁有了黄金,谁就可以在这个世界上为所欲为;有了黄金,甚至可以使灵魂升入天堂。”拜金主义成为当时社会思潮的主旋律。但是由于西欧大部分国家都不产金银,这就使社会对货币的需求与供给形成强烈的反差,于是西欧各国只能寄希望于国际贸易,从国外获取自己所需的大量金银,于是符合西欧各国权益的重商主义便应运而生了。
(二)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在其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猛烈抨击了重商主义关于财富及其来源的错误观点,提倡自由贸易,他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开辟了国际贸易理论的新纪元。斯密认为,“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成本比在家内生产时要小,就永远不会想要在家内生产,这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在每一个私人家庭处事中的精明行为,在一个大国里这样处事,也不会是愚蠢的。如果外国供应的商品比我们自己生产这些商品要便宜一些,那么我们最好用自己具有优势的产业生产的部分产品去购买国外产品。”斯密当时所处的时代正是英国工业革命萌芽发展的时代,新兴资产阶级急切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廉价原料,同时出口生产完工的工业制成品或半成品,在此基础上,斯密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
(三)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在其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所处的时代正是英国工业革命蓬勃发展的时代,英国机器大工业建立,工业资本迫切需要从国外获得廉价的原材料和产品销售市场,斯密的绝对优势成本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先进国家与不先进国家的技术差距并不太大,各有优劣,因此可以构成“绝对优势理论”的经济基础,但到了李嘉图所生活的时代,机器大工业已取代了工场手工业,各国存在较大的技术差距,往往出现先进国家比不先进国家处于完全优势的格局,可是这并不能说明不先进国家就没有能力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因此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从而为科学的国际贸易理论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四)要素禀赋理论。20世纪30年代,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了用各国之间的资源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学说—要素禀赋理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各国纷纷对本国贸易进行保护,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而对于瑞典这个国内市场狭小,对国外市场依赖性极大的国家而言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在此背景下,赫克歇尔和他的学生俄林从资源要素这个原因进行分析,得出了新的国际贸易理论。
(五)其他国际贸易理论。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于1953年发表了《国内生产和对外贸易:美国资本地位的在审查》论文,利用投入产出法对美国200个产业1947年和1951年投入产业和贸易数据进行分析,美国是世界上资本最丰裕的国家,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应该得出美国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结论,然而检验结果却令人震惊,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反而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与要素禀赋理论的预测完全相反,由此引发了对要素禀赋理论的进一步深入思考,从而推动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除此以外,保护幼稚工业论,相互需求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等理论也都是这样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服务于实践,随着国际贸易实践的不断推进与发展,国际贸易理论也随之不断被完善,紧跟时代步伐。
二、国际贸易发展的理论动因
不同时期的国际贸易理论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各个理论之间既存在继承发展,也存在着矛盾与辩驳,正如万丈高楼平地起,国际贸易理论的的发展也是一个循序渐渐的过程,如果没有原来的国际贸易理论打好基础,也就不会有今日理论的不断完善与蓬勃发展,接下来文章将从理论层面分析国际贸易发展的动因。
继承与辩驳贯穿于整个国际贸易理论发展过程的始终,斯密对重商主义的批判促就了绝对优势理论的诞生,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经济的迅速发展,李嘉图在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而为了验证要素禀赋理论而产生的里昂悌夫之谜推动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相互需求理论是建立在比较优势理论这一基础之上,李斯特在对传统经济理论辩驳的同时促成了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问世……就在这个过程中,国际贸易理论不断发展并趋于完善。
除了以往的国际贸易理论为其自身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济学其他领域的理论同样从侧面也在启发和推动着国际贸易理论的不断完善。比如,产业组织理论可以帮助经济学家分析出,产业组织的状况除了对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起到关键性作用之外,它也对国际贸易的格局以及分工的模型产生极大的影响,只有通过对各个贸易国的产业组织进行准确的分析,才可以使国际贸易更加有序的进行,从而推动理论的进一步完善。从某种层面上来看,西方经济学的各个领域是融会贯通的,因此我们不可忽视其他经济理论对国际贸易理论可能产生的重大影响。
国际贸易理论从产生到发展至今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国际贸易实践的发展推动了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同时,国际贸易理论的不断完善也在推动着国际贸易实践从广度和深度上都得到了更长远的发展,我相信国际贸易理论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必将日趋成熟,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李艳 《论国际贸易理论的体系与发展》[D]黑龙江 黑龙江大学,2005年.
[2]罗绍彦 徐昌敏 董瑾 《国际贸易原理》[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62-77.
国际经济学是运用微观、宏观经济分析中的一些工具和模型,研究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的一门经济学课程。这门课包括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和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两部分内容,知识点较多1;作为一门实证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运用了大量的几何图形和数学公式来阐述各种理论;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各种理论本身以及理论之间的假设前提、模型结论、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关联度很高。因此,学生在学习这门课时普遍感到吃力,课堂教学也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笔者在多年的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套易于学生理解、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分析能力的课堂教学思路,具体来说,就是对国际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应做到“五个”方面的结合。
一、简单框架和复杂内容的结合
国际经济学揭示了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经济联系的内在机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和较为有效的方法和体系。根据田国强的分析,一个规范的经济理论分析框架基本上由五个部分组成:①界定经济环境;②设定行为假设;③给出制度安排;④选择均衡结果;⑤进行评估比较2。这一基本分析框架为几乎所有的国际经济现象和问题提供了普遍、规范的分析方法。尽管国际经济学理论众多,模型不一,图形繁杂,但都可运用这种简单统一的分析思路。所不同的只是,需要根据具体理论不同的假设条件、推演过程、结论等,填充复杂不一的内容。比如从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到要素禀赋理论、重叠需求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规模经济等,就是一个不断放宽假定前提条件的过程,相应的模型结论以及政策含义也就各不相同。将复杂不一的理论简单化,又在简单的分析框架中填充具体复杂的内容,其实就是一个“复杂——简单——复杂”的分析过程。这种讲解有助于学生的轻松学习和正确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经济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掌握理解经济现象、从事经济学的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数学证明与逻辑推理的结合
国际经济学在研究和探索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和利用程度问题时,自然需要使用一定的数据、图表、数学(模型)等工具。数学是最严谨的一种形式逻辑,借助数学模型可以把逻辑关系一步步推演下来,有助于学生理解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解释和预测经济现象3。但是,如果一味强调国际经济学中的数学模型、几何图形,不仅增加了他们理解的难度,而且往往会忽略国际经济学本身的含义。数学仅仅是国际经济学的一种分析工具,工具不能替代内容,工具的作用是让内容更清晰、更科学。教师应该把数学证明和国际经济学本身的逻辑关系结合起来,赋予数学模型以鲜活的经济含义。比如罗伯津斯基定理的讲解,不仅要把数学公式讲解清楚,还要将定理在现实生活中的衍生形态——“荷兰病”讲解出来,这样,学生既能体会到严密的科学分析方法,又能了解国际经济学本身丰富的内涵。
三、图形和案例的结合
图形分析是国际经济学的一大特色,《国际经济学》中几乎每页都有几何图形。几何图形十分直观,能够让学生一目了然地理解国际经济反应机理;同时,几何图形又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具体的国际经济生活有着相当的距离。在对书中图形准确讲解的基础上,还应辅以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几何图形是对复杂的国际经济现象的高度抽象,而典型案例则是对几何图形的一种实践证明。例如,巴西咖啡豆的比较优势和“悲惨增长”问题、要素禀赋理论和里昂惕夫之谜、重叠需求理论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问题、我国近年来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国际经贸政策在IS—LM—BP模型中的体现等,都可以在几何图形中来解析经济现实。将图形和案例结合起来讲解,不仅使图形变得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还能锻炼学生从复杂的经济环境、经济关系中,把握分析事物本质的能力。
四、理论和政策的结合
国际经济学中的每一种理论都有它相应的政策含义,各国实行的国际贸易政策、国际金融政策都来自于相应的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金融理论。在国际经济中贯穿的自由贸易政策与贸易保护政策之争、浮动汇率制度与固定汇率制度之争,都能在《国际经济学》中找到理论源头4。将国际经济理论和各国的经济政策结合起来:既是理论和政策本身内在联系的要求,也是学生学习国际经济学的目的所在。比如新自由主义、新重商主义等,它们产生的理论渊源以及现实政策中的某些混合做法等。通过讲解,应使学生了解、掌握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中国的国际经济政策演变中的理论背景,从而探索国际经济理论和国际经济政策二者交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发展趋势。
五、宏观与微观的结合
国际经济学中的微观部分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和宏观部分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各有一条能把各部分知识内容串连起来的主线:微观部分的主线是国际贸易的起因,宏观部分的主线是“内外平衡”。这两条主线不仅能把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的基本内容串连起来,而且它们也相互交叉:国际贸易中不可能脱离货币因素,国际金融也和国际贸易收支状况紧密相连。比如在加入货币因素后,国际贸易中各国的比较优势可能要发生改变;国际金融理论中的休谟定律、马歇尔—勒纳条件,J曲线效应等都充满了国际贸易因素。在将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各自内容讲解清楚的基础上,还应该适当地将二者结合起来深入解析,以便全面、系统地反映国际经济学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国际经济学的全貌,形成比较完整的国际经济知识结构。
参考文献
[1]李坤望.国际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一)法律的经济分析方法的发展法律的经济分析方法不是中国的法学研究的传统方法,中国法学和经济学的研究思维主要受到欧美研究方法的影响。我们可以从欧洲找出一些被我们称之为法律的经济分析领域的历史人物,如贝卡利亚(1770)和边沁(1789)对犯罪的经济研究;AdamSmith(1790)和DavidRicardo(1823)对国际贸易的经济分析等。[4]现代法律的经济学方法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代表人物有科斯、卡拉布雷西、贝克尔、波斯纳等学者,科斯对社会成本问题的分析、卡拉布雷西对风险分配和侵权法的经济分析以、贝克尔对犯罪、种族歧视、婚姻和离婚的经济分析。他们的学说是现代社会将经济分析系统地运用于法律领域的首次尝试,开创了新的法律经济学,即“将经济学的理论和经验主义方法全面运用于法律制度的分析,包括侵权法、契约法、赔偿法、财产法等普通法领域”。[5]
(二)法律的经济分析方法的主要适用范围法律的经济分析范围广泛,实际上,任何受到经济的影响事物都可以适用于经济分析的方法。从长期的研究与实践分析来看,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6]:(1)物权法。包括物权的执行,物权权利规则、责任规则,物权占有保护,物权时效限制以及知识产权的保护等;(2)侵权法。侵权法的经济分析主要表现在责任规则与产品责任以及对环境造成损害的责任,医疗事故,工作场所事故等方面的分析。在对侵权法进行经济分析时,我们应当注意经济分析不是指对公主体的损害赔偿责任,而是私人主体的损害赔偿责任;[7](3)合同法。合同法的经济分析主要表现在对可撤销合同、无效合同或者合同形式不符合规定的分析,特别是对因违反合同所造成的金钱损失,减轻损失以及分担风险,交易成本,产品质量担保等的研究;(4)刑法。包括惩罚方式的选择,受害者的预防措施,犯罪率的实证研究以及死亡赔偿等方面。(5)反垄断法。在经济和法律领域讨论最广的就是反垄断法,近年来反垄断法的研究也越来越依赖于“基础经济学”。尽管是否应该运用经济分析方法存在争论,但无论是竞争法或反托拉斯法仍然是法律;(6)争端解决。程序规则,立法成本以及选择性争端解决方法。
二、法律的经济分析在国际贸易法中的运用
在大多数的法经济学教科书中,并没有专门对国际贸易法进行经济分析的章节。一般认为有以下原因,一是国际贸易法的经济分析与其他法律分支学科存在很大差异;二是法学家对国家贸易的经济分析开始的比较晚,经济学家已经对国际贸易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没有足够的理由需要对此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国际贸易法涉及双边或多边条约(如WTO体制下的GATT),同时也包括大多数的税法规则,海关法,货物进出口自由,知识产权以及买卖合同等,与经济学存在密切联系。因此,可以将经济学的理论运用于国际贸易法的研究。
(一)交易成本分析一项交易的达成需要在交易前的磋商、缔结合约、以及履行合同都需要花费物力、财力。同时,由于国家之间的信息流通的不全面性,以及国家间的法律的差异性,使得国际贸易在开始阶段无法准确预见将来发生的情况。这样就会导致在交易的过程中使得双方或多方当事人面临不完全合同的漏洞填补问题和防止一方利用此漏洞攫取非法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问题,即交易上的不确定的风险。如果交易成本过高,交易风险过大,则可能使得交易无法完成,因此,降低交易成本就成了交易主体的核心问题。[10]由此,需要统一的国际贸易规范。
(二)国际贸易法制定的成本分析在国际贸易的初始阶段,国家之间的贸易往往是单独的,缺乏一个统一的调整规范。每一次交易都要双方达成一致合意,交易成本比较高。由此,为促进国际贸易发展,降低国际贸易交往的成本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实际的国际贸易交往过程中降低交易成本的最好的方式莫过于通过法律规范调整国际贸易。如《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1980)》、《跟单信用证(UCP600)》等国际贸易法的根本作用就是为了降低国际贸易过程中的商业风险和交易成本。这些法律规范为国际贸易主体提供了一整套交易规则和标准,有利于规范交易,减少摩擦[11]。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的生产、流通及消费过程的国际化进一步增长,国际贸易法关系的数量与复杂性也随之发展和增加,为适应这种关系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直接调整它的双边的、区域性的及世界性的实体法性质的条约。条约可以大大缩短规则确立的过程,谈判中有意识的安排也提高了规则的确定性,从而提高了其稳定性与可预见性。[12]从参与条约谈判的主体的数量上来说,双边条约是最基本的形式。各国都与他国缔结了大量的双边条约。它因参与谈判的法律主体少,意见分歧小,容易达成一致意见。然而各国参与世界范围内的分工,无法实现完全的自给自足。各国通过与其他国家在各个领域进行合作,签订双边合作条约,形成一个多元的双边条约网络,这种方式保障了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充分流动。同时,将涉及到同一领域的多个国家的多个双边条约合为一个多边条约,即条约的多边化,便成为减少缔约数量,降低交易成本,统一缔结内容的方法。从条约的内容上来说,当条约的内容所涉及的范围较小时,谈判往往相对比较顺利。国际分工细化带来了交往内容的扩大和加深,笼统的条约便显得过于原则性而不实用,于是将其中的每一个领域单独出来进行专项谈判成为必要。
【关键词】
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源于批判重商主义,经过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李斯特以及当代的克鲁格曼,杨小凯等人的逐步完善已经建立相对完备的经济学体系,并不断应用于实际。把握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进程及演进规律无疑对制定正确的贸易政策从而促进各国和世界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古典贸易理论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为古典经济学的建立打下了理论基础。斯密认为人的本性在于追求自身利益,对利益的追逐产生物品交换的需要,进而产生劳动的分工,分工使每一种物品的生产都趋向专业化从而使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国家经济的增长。根据绝对优势理论,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应该生产自身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在国际市场行进行贸易以获得比自身生产更多的利益。绝对优势学说的创立有三个方面的主要意义。第一,它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即各国不同的自然禀赋和生产条件使各国对同种商品的生产具有不同的绝对成本,人类追求自身利益的本性驱使国家间贸易的产生;第二,它指明国际贸易能给参与到其中的国家带来比自给自足更大的利益;第三,它指出了自由贸易的必要性,既然一国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取得更多的利益,那么就应该最大程度的开展国际贸易,即进行自由的国际贸易。由此可见,比较优势学说更能解释普遍的经济现象。因为比较优势学说表明,不仅拥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可以从国际贸易中获得比自身生产更多的利益,不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也可以,为现实中的此类国际贸易提供了理论依据。既然国家贸易能为所有的国家带来更多的利益,那么国际贸易就应该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进行。这样,比较优势学说就从理论说明了自由贸易的必要性。当然,任何理论都有其进步性和局限性,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不足之处。一是比较优势只对国家间贸易的分析是静态的,它只能总结某一时点上国家间贸易的优势所在,无法分析比较优势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可能会产生的变化。二是比较优势理论只以生产商品所需劳动时间为依据,忽视了各国的自然禀赋和技术条件等可能会影响到比较优势的其他因素。三是比较优势没有说明国际贸易中利益的分配问题,即贸易双方以什么样的比例分配贸易利益。
二、新古典贸易理论
1993年,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出版了《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俄林在书中的分析选用了新的理论基础,即他选用了自然要素禀赋而非生产商品的时间,从新的出发点分析了国际产生的原因。生产要他在生产要素自然禀赋论中各个国家对各种自然资源的占有情况不尽相同,而且各种商品的生产所需要各种要素的比例也不一样,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可以通过生产以本国具有的相对丰富的资源为要素的商品并在国际市场上出售以获取贸易利益。原因在于,以相对丰富的资源为生产要素必然使得该国这种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低于这种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所生产的这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从而利用价格优势获取比国内市场的贸易中更多的利益。显然,赫克歇尔俄林提出的模型在比较优势学说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俄林模型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解释了比较优势理论中相对优势产生的原因,即在于各个国家所拥有的自然资源状况的不同。两地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丰裕程度不同导致商品的生产成本不同,产生市场上商品价格的差异,为贸易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二是俄林不仅对某种商品的生产和贸易作出分析,而且从资本、技术等要素出发在宏观层面上说明一个国家的贸易优势和劣势所在。第三,俄林模型解释了国际贸易可能会给一国经济和国民收入带来的影响。由于一国在国际市场上出售使用丰裕生产要素的资源并获得高于国内市场的利益,必然使得该种要素的需求量增加,价格上升。反之,需要使用本国相对缺少的资源生产的商品可以从国际市场获得,从而使该类商品生产要素的需求减少,近而使该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和消费者均会从此类贸易中获得更多利益。
三、新贸易理论
20世纪70年代后期,对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发展迅速,克鲁格曼、迪克西特、诺曼、赫尔普曼等经济学家不断尝试把新的理论应用到新古典贸易理论中来解释现代国际贸易现象,逐渐形成新贸易理论。其中,对新贸易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克鲁格曼的《报酬递增、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奠定了新贸易理论发展的基础,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至今不衰。与俄林选择自然资源禀赋为研究的出发点不同,克鲁格曼改变了对国际贸易理论分析的基础,他假定厂商的生产是规模报仇递增的,并以此为依据得出使市场实现均衡的两个条件。首先,根据微观经济理论,厂商为了获得最大化的利润需要选择在边际利润为零的点上进行生产,在该点上厂商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边际利润为零。其次,厂商可自由进入或推出一个行业的生产,通过经济学的分析可知,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在价格等于平均成本时,进入生产的厂商数量等于退出生产的厂商数量,即生产规模实现均衡。新贸易理论通过解决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瓶颈而把贸易理论的发展推向前进。新贸易理论相比新古典贸易理论最大的优势在于其现实适用性的提高,它能够揭示经济中更普遍的现象,并对新古典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难题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即为什么国际贸易的大部分没有发生在要素禀赋相差极大的国家之间。在新贸易理论中,由于商品的多样性及其随经济、科技、市场需求等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而处于变动之中,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生产所有种类的商品,所以国际间的贸易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至于在生产商品的分工中哪个国家生产哪些商品则由资源占有状况和生产条件等因素确定。新贸易理论当然也是不尽完善的,它的缺陷主要在于对厂商的要求过于严格,严格假设所有的厂商完全相同,忽略了各个厂商之间所存在的领导者才能、资本及技术条件的差异,无法解释行业中厂商数量及规模的变动,或者一些企业在竞争中步步为营,规模和收益不断提高,成为行业中的主导者,而另一些厂商却在竞争中被淘汰,退出竞争。对前人无法解释的难题做出解答是新的理论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新贸易理论虽然解释了新古典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里昂惕夫之谜及相关难题,它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某些方面与现实不相吻合。针对这一问题,新贸易理提出了贸易障碍这一概念试图对此做出解释,但是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变量或参数在模型中做具体的分析,因此这一问题至此并没有得出系统合理的解释每一个理论的局限之处都会成为新理论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基于对这一难题的解释,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得到了拓展。
四、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新兴古典经济学家的主要创立者是华裔经济学家杨小凯。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关键假设是经济中的每个个体都即使生产者又是消费者。由于每个个人、厂商或者国家都不能囊括所有商品的生产,因此生产者之间存在分工,为贸易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当分工产生的专业化经济大于进行贸易所需花费的交易成本时,贸易产生。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系统地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原因,该论证在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中同样适用。由于该理论对分工的论证主要基于内生优势,因此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也被成为内生优势理论。新兴古典贸易理论认为,分工是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当分工经济大于交易费用时为贸易的产生提供了充分条件。即使所有的人都完全相同,不存在任何差异,也会在后天的分工选择中形成各异的内生比较优势,分工促使贸易的产生,贸易的成本形成交易费用,当交易成本大于分工经济的时候贸易产生的条件消失,各国又会发展封闭式经济,取消国际贸易。所以分工与专业化经济大于交易成本是贸易产生的必须条件,二者缺一不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易效率在不断提高,交易所需的成本不断下降,分工经济的优势更加突出,又会返而促进商品生产的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市场经济越活跃,商品种类越多,消费者对多样化商品的需求就会在更大程度上得到满足,从而使福利水平提高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是杨小凯教授对古典贸易理论的深层次完善和补充。他从国际贸易的基本问题即贸易的产生出发,对贸易的起源进行了追本溯源的分析,并对在此基础发生的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及各个层次经济体的运行做详尽的阐述,使国际贸易理论体系更加完整。同时在围观和宏观层面上对贸易的运行机制进行了理论总结。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以内生比较优势为依托,与古典贸易理论的外生比较优势形成对比,但又以之为基础。相比静态的古典贸易理论分析,新兴古典贸易理以专业化经济为基础对贸易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产品和市场的相关问题做了动态分析。世界经济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而静态分析却只能描述在某一时点上经济的状态。因此,为了使理论更加接近现实,需要对经济的动态运行进行分析,内生优势的变化就是动态分析的主要因素。动态分析使理论更加接近现实,增加了对现实的适用性和解释能力。其次,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是现实化的理论,它以专业化经济和交易成本为衡量标准现实经济的运行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管理者对贸易选择相关决策的制定提供指导,以在分工经济和交易成本的矛盾之中找到平衡点,使经济的运行更加稳定和高效。而且说明了国际贸易中经济分工的均衡状态,为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再次,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对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产生原因做了统一分析。认为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起源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即当分工产生的专业化经济大于交易成本时,贸易就符合人类最大限度追求自身利益的本性,因此自然产生。它突破了新贸易理论的局限,即虽然说明国际贸易的益处,却无法论证为什么国际贸易要由国内贸易发展而来,而不是在贸易产生的时候就被所有的国家所承认并采取。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对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起源的统一是该理论对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的最大贡献,不仅使国际贸易理论体系更加完整,也把经济运行的本质在更深层次上揭示出来,提高了理论对现实经济的认知和解释深度,因此也具有及其重要的现实性指导意义。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两点。首先,它无法指明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应依据什么原则选择出口和进口商品。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出口一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或者进口存在比较劣势的产品举均能获得比自己生产更多的利益。因此可以根据生产商品的比较成本的高低来确定要出口或进口哪些商品。新古典贸易理论中,对贸易模式问题也给出了明确说明,一国应出口较多使用其丰裕要素的产品,而进口较多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通过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获得更多利益。在新兴国际国际贸易理论中,克鲁格曼指出,商品生产的专业化生产所带来的利益是国内和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无法对具体应选择哪些产品用于出口或哪些产品需要进口做出具体说明。只能说明一国应出口本国的专业化经济较强,交易成本相对较低从而可以带来更多交易利益的商品,同时需要进口那些本国的专业化经济较弱,通过国际贸易可以以更低的成本获得的商品。至此,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三大基本问题都得到了解决。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第二个缺陷在于其对现实经济解释力的欠缺。该理论追求形式上的全面性,而无法顾及对经济运行细节的说明,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使一个宏观的框架,而不致力于对细微现象的解释。为了构建严密的逻辑框架,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提出了严格的假设条件。而且该理论中所涉及的数据无法从现有资料中获取,从而无法对其进行检验或运用这一理论对现实状况进行预测。此外,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更适用于解释长期中的经济现象,而对短期经济现象缺乏解释力,所以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在现实中的适用之处极其有限,它在理论上对以往贸易理论的发展及对以后贸易理论的启示方面所起的作用远大于它对现实世界经济运行的解释和对经济发展的预示。即理论意义大于其现实意义。
作者:于彩凤 单位:贵州大学
参考文献
[1]赵梅.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及其启示[J].红河学院学报,2005,12.
[2]郭波,吴平,穆鹏.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脉络与演进规律[J].大连大学学报,2011,2.
[3]庞丹丹.浅谈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J].北方经贸,2014,2.
[4]王秋玲.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经济,2009,5.
[5]雷辉.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及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J].改革与战略,2006,1.
[6]王建福.论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J].经济师,2005,9.
[7]陈钧浩.全球化经济的要素流动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方向[J].世界经济研究,2013,11
[8]陈晓文.国际贸易理论发展思路及新趋向[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12.
首先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国富论》是对当时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经验的总结、描述,吸收了当时比较主要的经济学的思想理论,但他是批判性地吸收,并不是完全照搬别人的,他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做了比较系统的描述。这本书在经济学的地位很高,被称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作为入门书来说,大家需要读《国富论》,虽然它的写作年代已久远,但是对现在来说,很多方面仍具有借鉴意义。通过阅读,可以启发国际经贸专业学生的思维,拓宽知识面,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国际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本书,大家可以了解亚当?斯密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如果说只推荐一本本专业的必读书,那也当属《国富论》了。
第二本是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这本书的地位也非常高,被誉为是继亚当?斯密《国富论》之后的第二部最著名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著作。书中提了很多概念和思想,比如比较成本学说、货币理论等,比较成本学说成为19世纪关于自由贸易的讨论基础,货币理论已经成为现代货币理论的基础。通过阅读本书,可以帮助大家形成自由贸易思维,以此为基础,可以更好地掌握后来蓬勃发展的自由贸易学说。
第三本是罗纳德?麦金农的《美元本位下的汇率:东亚高储蓄两难》。麦金农也是一个非常著名的经济学家和金融学家。这本书主要介绍东亚,特别是中国和日本两个国家工业快速发展,出口快速扩张,成为实现经济成就的主要推动力。通过阅读此书,可以了解东亚经济增长奇迹背后的原因,了解国际贸易体系和国际货币体系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第四本是伯纳德?霍克曼和迈克尔?考斯泰基写的《世界贸易体制的政治经济学: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这本书可读性很强,讲的是世界贸易组织的结构以及潜在的影响。我们知道世界贸易组织是二战之后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上建立起来的,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一起被称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它的前身是关贸总协定,对现在的全球贸易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制定了多边规则。虽然现在面临一些问题,但还是起到支柱性的作用。我国也一直强调多边的重要性,对我国来说,世界贸易组织其实还有些特殊的意义。理解该组织的范围和相关性相当重要,对于经济学、政治学、公共政策、商业管理和法律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本书的价值不可估量。
第五本是贾格迪什?巴格瓦蒂的《现代自由贸易》,讲的是自由贸易与经济增长,自由贸易和穷国的贫困,以及自由贸易的现代走向,商品和服务贸易与美元贸易的差异等内容。巴格瓦蒂是现在自由经济学派的权威,他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国际贸易、福利经济学和财政学等,是国际贸易领域最重要的理论家之一。现代贸易对全球的经济增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较机会成本、比较优势等很多思想对于现在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中国来说,国际贸易的发展也保证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几十年的经济增长,是非常重要的推动力,读这些对我们了解中国、了解贸易和经济增长都具有重要作用。
以上这些书适合大一大二的学生看,下面的两本书更适合大三大四的学生看,如果一开始就看下面这两本的话会比较吃力。
第六本是保罗?克鲁格曼的《流行的国际主义》。内容主要侧重于国际经济学的发展前沿,对现实问题的分析,以及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实证研究。通过阅读此书,有助于大家掌握国际经济学的理论,了解国际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应用,非常适合大三大四学生进一步深化对国际经济学的理解,其中实证分析方法和手段也值得学生借鉴。
第七本是蒙代尔的《汇率与最优货币区》。20世纪宏观经济政策革命的核心是国际金本位制的崩溃,以及对过去认为正确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组合的怀疑,现在很多时候看一些传统的政策组合,其实是有些问题的。有一定国际贸易学基础的学生看了此书之后,能够加深对国际货币理论与政策的理解,领略精妙的经济学思想。
引言
国际贸易新理论(New Trade Theory)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左右,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看,仅指保罗·克鲁格曼等人创立的理论;从广义看,还涵盖了战略性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相结合的综合理论、制度经济学对国际贸易的变量关系等[1]。
本文拟对产业内贸易理论及代表人物克鲁格曼的思想进行较为全面的综述。目前国内有关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研究资料,基本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对相关著述及作品的一般性介绍[2];第二类是对现有研究进行深化发展,如从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方面对布兰德-克鲁格曼模型进行扩展;第三类是结合中国出现的实际情况来应用现有理论;第四类是对现有理论的评述[3]。鉴于产业内贸易理论在学术界的重要性,在此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是十分有意义的。
1. 产业内贸易理论概述
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理论,也称双向贸易(two-way trade)理论。该理论体系突破了传统贸易理论的假定,从规模经济、产品差异等方面来考察贸易形成机制,很好地阐释了战后国际贸易的新格局。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分成三大阶段:
1.1研究第一阶段:实证分析
20世纪60年代初,一些学者在实证研究发达国家之间贸易关系时,已经对产业内贸易的现象有所阐述,从而为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形成奠定了基础。例如,沃道恩(Verdoom,1960)首先系统地提出了产业内专业化以及存在着产业间、产业内两种贸易模式这一观点。巴拉萨(Balassa,1963)对欧共体内部发达成员国之间的制成品贸易情况进行了分析,对产业内贸易现象作过统计研究。
1.2研究第二阶段:理论研究
20世纪70年代中期,产业内贸易理论进入了理论研究阶段。其中,格鲁贝尔和劳埃德于1975年编写的《产业内贸易:差别化产品国际贸易的理论与度量》,成为了最早的一本有关该理论的专著,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他们首先提出了国际贸易的两大分类: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另外,Grubel和Loyd还提出了产业内贸易指数测算公式,即“G-L”公式。
1.3研究第三阶段:丰富发展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产业内贸易进入了一个发展的阶段。1977年,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提出了一个规模经济和多样化消费之间的两难冲突模型(DS模型)。随后,保罗·克鲁格曼创造性地运用了规模报酬递增、垄断竞争和产品差别等范畴构建新型贸易理论模型。此后,布兰德(Brande,J.)与克鲁格曼合作提出了布兰德-克鲁格曼模型。
总之,这一阶段,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学者们利用多种理论与模型,对产业内贸易的形成进行了多样化的解释。其中,以企业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世界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为基础的理论,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与赞同。
2. 克鲁格曼思想概述
保罗·克鲁格曼克鲁格曼在国际贸易领域名声显赫。国际贸易新理论的提出与其后续的不断完善,显现出了克鲁格曼的学术创新精神。
2.1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为什么会产生国际贸易,是国际贸易理论中最基本的问题。克鲁格曼承认国与国之间的比较优势是贸易产生的动因之一,但他认为不完全竞争可以长期存在于许多商品市场中,少数的垄断企业由于规模报酬递增而能增强其在市场中的地位,进而产生国际分工,形成了国际贸易。具体而言,克鲁格曼主要通过建立规模经济模型、布兰德-克鲁格曼模型、相互倾销模型,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2.2历史偶然性的影响
克鲁格曼认为,历史偶然性是形成国际贸易分工模式的一个重要因素。某些国际分工模式或许是因为历史上的偶然事件或者这个国家最初的经济特点所形成的,而后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形成的竞争优势的积累,使得这种分工模式得以固定下来。
2.3技术创新的作用力
国际贸易新理论所强调的不完全竞争和报酬递增和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克鲁格曼认为,一个没有创新的国家将会失去其领先地位,而且这种速度将是十分迅速的。陈建斌(2004)指出,克鲁格曼的理论从技术这一最新要素的特点出发,寻找到了国际贸易与规模报酬递增之间的又一联系,并给予充分之证明。
3. 评价与总结
3.1国际贸易新理论的积极意义
3.1.1对传统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国际贸易新理论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贸易理论中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的假定,进行了积极的理论创新。其引入产业组织理论,考虑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因素,用非比较优势贸易的观点来解释国际贸易,从而更好地揭示了当今国际贸易中的新问题。
3.1.2对战略性国际贸易政策的揭示
在克鲁格曼的理论中,证明了政府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性。其所倡导的战略性国际贸易政策,强调由政府来干预贸易,从而使经济福利最大化。该政策的重点是通过保护进口来促进出口,而其他配套政策同样具有现实意义。
3.1.3对其他组织的借鉴作用
虽然国际贸易新理论的初衷是用于解释发达国家间的产业内贸易,但它在随后的发展中,也合理地展现了当前的国际贸易现状,因而对发展中国家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2国际贸易新理论的不足之处
在国际贸易新理论受到褒扬之时,也有一些学者对其提出了质疑。总体来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理论把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放在首位,但对其他因素(包括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正是因为如此,许多经济现象不能用该理论来解释,如个人层面上的专业化、市场一体化程度,以及作为贸易工具的货币的使用。
其次,克鲁格曼研究中使用的冰山型运输成本的概念过于狭隘,即使使用广义的运输成本,仍然无法充分考虑妨碍各国和地区从贸易中获益的各种因素。而在这个问题上,新制度经济学已经提出了更为合适的交易成本的概念。
3.3总结
国际贸易新理论是在对古典和新古典理论进行不断地借鉴、创新、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它无法一蹴而就,既需要天才般的创意,也需要一代又一代人踏踏实实的努力。在对产业内贸易理论及克鲁格曼学术思想进行综述的过程中,笔者对前辈经济学家的智慧和勤奋深感钦佩。无论上述理论是否遭受了质疑,其都为国际贸易新动态的实证与经验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参考文献:
[1] 陈建斌.克鲁格曼为代表的国际贸易新理论述评. 上海经济研究,2004(12),68-71.
[2] 张旭.克鲁格曼的国际贸易“新思路”及其启示. 山东大学学报,2004(3).
一、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
(一)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1、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
在国际贸易实践中,H-O-S理论一直占据中心地位,但是“里昂惕夫之迷“的存在使之陷入了困境。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经坚持并继承了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认为贸易的真正来源在于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并非资源禀赋的差距。新李嘉图主义以一种比较动态的、长期均衡的分析来解释国际贸易。新李嘉图主义贸易理论把收入分配置于整个的突出位置,并贯穿分析的始终。
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与李嘉图理论不同主要在于:李嘉图是从各国生产的角度即从各国的生产特点不同和劳动效率的高低不同上来解释比较优势的差异;新李嘉图主义不仅从各国生产的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且,同时强调要从各国分配领域、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动态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比较优势的不同。
新李嘉图主义的代表斯蒂德曼认为他的贸易理论是把分析的重点放在贸易与被生产的生产资料、利润、工资和经济增长的联系上,特别地,斯蒂德曼强调了收入分配在其理论中的突出作用。按照新李嘉图主义的价格决定方式,影响价格的因素主要是生产资料投入系数,劳动投入系数,分配率。由于一国生产某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是由生产技术、分配关系(表现为利润率、利息率和工资率)、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程度等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因此不同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比较优势的差异不仅表现在生产技术、生产条件、劳动效率等差异上,而且不同国家由于分配关系的不同也会导致产品的比较优势不同。而影响分配关系变动的一个重要影响是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程度。这样,处于不同经济增长阶段、处于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比较优势就自然不同。2、克鲁格曼的贸易理论思想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以李嘉图以要素禀赋差异为基础的“比较优势”原理为代表,但是实际国际贸易中大量贸易是发生在同类产品内部,70年代末以来,保罗·克鲁格曼提出“规模经济作为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解释,他在产业内贸易理论有关基本假设和结论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各种模型深入阐述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成功的解释了战后国际贸易的新格局。保罗·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以成熟的垄断竞争模型(张伯伦垄断竞争)来分析规模经济以及产业内贸易。
克鲁格曼认为在“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式下的市场体系中,产业部门的扩张是通过厂商数目的增加(更大的规模经济)相结合而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之下,每个国家都以其生产的产品供应世界需求,因而我们就得到了双向的产业内贸易,若各国拥有相同的要素禀赋,就不存在产业间贸易(各国生产等于本国消费量的竞争产品),而存在大量的产业内贸易。
张伯伦垄断竞争部门的更低单位成本的更多商品种类对每个工资收入者而言都是有利的,产业内贸易带来的社会净福利将抵消收入分配(要素价格)上的矛盾,从而使贸易自由化获得普遍支持。[2]
根据斯蒂格里兹的规模经济与多样化消费之间两难选择的模型,克鲁格曼建立了一个由规模经济而不是由要素禀赋或技术的模型,模型中假定规模经济内在于厂商,分析方法去分析规模报酬递增条件下的国际贸易,最终得出结论或要素禀赋差异的结果,相反,由于与劳动力增长和区域聚集类似的贸易效应,贸易可能仅仅是扩大市场和严密、有说服力的收益递增条件下的贸易模型是可以建立奠定了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在贸易理论中的地位。
克鲁格曼又考察了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与贸易型式的关系。竞争的经济被允许贸易时,即使它们有着相同的偏好并从贸易中得益。克鲁格曼又发表了《产业内专业化分工与得自贸易的利益》该理论模型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理论中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这两个基本假定,使新贸易理论向规范化方向迈进了重要的一步。(二)新贸易政策理论的发展
贸易政策理论是较早发展起来的国际经济学理论之一。早在本世纪20年代末,作为“新重商主义”的凯恩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中就指出:“政府的机能不能不扩大,这从19世纪政治家来看,或从当代美国的理财家来看,恐怕要认为是对于个人主义之极大侵犯,然而我为之辩护,认为这是一切现实的办法,可以避免现行经济形态的全部毁灭。”[3]在国际贸易方面凯恩斯主张政府干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利用贸易顺差保持国内充分就业。
本世纪70年代之后,新自由主义占据了经济理论的中心位置,主张政府应该对国际贸易进行适度的干预。作为其中的代表弗雷德曼认为:“自由市场的存在当然并不排除政府的需要,相反的政府的必要性在于它是竞赛规则的制定者,又是解释和强制执行这些已经被决定的规则的裁判者,时常所做的是大大减少必须通过政治手段来决定的问题范围,从而缩小政府直接参与竞赛的程度。”[4]
1、贸易保护理论的新发展
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大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在贸易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形势下,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纷纷出现。DominickSalvatore在的《国际经济学》一书中列出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包括:自动出口限制,技术、行政与其他法规限制、国际卡塔尔、倾销、进出口补贴等。[5]目前较为代表性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包括:地区经济主义新贸易保护论、国际劳动力价格均等化保护论以及环境有限新贸易保护论。
1994年,英国学者蒂姆·朗和科林·海兹在《新贸易保护主义》一书中提出,地区经济主义新贸易保护论“旨在通过减少国际贸易和对整个经济的重新定位及使其多样化,让它朝向地区或国家内生产的最大化方向发展,然后以周边地区作为依赖对象,并且只把全球贸易作为最后选择。”[6]其代表人物是英国学者蒂姆·朗和科林·海兹。
他们认为在目前的世界环境中,自由贸易所带来的问题比其期望解决的问题多,鉴于自由贸易无法解决贸易与发展、贸易与环境等问题,因此必须用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取代它,新贸易保护主义主张:首先要加强地区间合作,实施新型的地区主义“自力更生应该成为国家内部以及一个地区的国家之间的一个共同目标,这样可以使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最大程度的满足需要和提供服务,如果经济活动市委自力更生提供服务,那麽他们对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就会降低,经济增长会受到无情竞争的影响也会减少,当生产和就业必须一致为了满足地方需要而服务时,就应该重新将经济活动定位,使其摆脱出口导向的模式。”[7]实行地区性贸易保护主义后,既可以利用本地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福利,又可以改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结构中的不利地位,同时也可以保护环境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新贸易保护主义还主张为使地区经济发展,来实现贸易平衡和保护世界环境,这就需要一国根据预期的出口量控制进口量并且要使两者严格平衡,并制定高标准的进出口限制规则。
国际劳动力价格均等化新贸易保护论的基本观点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资水平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如果西方国家不对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限制,将会造成发达国家工人的工资水平向低收入国家的工资水平看齐,从而导致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下降,因此发达国家应该对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性产品实行贸易限制。进入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受到低增长和高失业率的困扰,增加了大工业的保护,抵制发展中国家的进口,1993年发展中国家将近1/3的出口产品受到发达国家的配额制和其他非关税壁垒限制。
环境优先新贸易保护论主要表现在借保护世界环境之名限制国外产品的进口,保护本国衰退的劣势产业,其主要论点是:由于人类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威胁,在国际贸易中应该优先考虑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为了保护环境任何国家都可以设置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控制污染产品进出口,同时任何产品都应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入成本,使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
2、国际贸易的内生性增长的新理论
长期以来,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国际贸易的增长可以带动国内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哈伯勒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国际贸易是新观念、新技术、新管理和其他技能的传播媒介,国际贸易可以充分利用没有开发的国内资源、刺激国内生产者提高效率,同时通过市场规模的扩大,贸易使劳动具有了经济规模性,因此国际贸易可以称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为了从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角度进一步揭示国际贸易产生的正面作用,经济学家罗莫和卢卡斯提出了内生性增长理论,他们认为一国减少贸易壁垒并促进国际贸易后,将长期取得加快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效应,这主要因为国际贸易可以使该国加快技术引进、吸收、开发以及创新过程,扩大生产经济规模,减少价格扭曲提高资源利用率等[8]。3、不完全市场竞争下的新贸易政策理论
不完全竞争的贸易政策理论认为市场结构的类型决定了行业的竞争程度和贸易形式,因此依据国内外市场结构的状况来选择指定贸易政策可以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最大限度的保护国家利益。80年代初以来,以布兰德、斯本色、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以“战略性贸易”为核心的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认为,在规模收益可变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政府干预的贸易政策只要使用得当能够使一国从相对自由贸易中获益。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等经济学家根据不同的市场结构,讨论各种贸易工具如关税、配额、进出口补贴和进出口税等,在各种市场结构下的运用结果,得出了不同市场结构下应该运用的最佳政策工具,与此同时,他们还指出在寡头市场结构下,贸易政策可能会使干预者获得有利的“战略效应”,并通过抽取和转移他人经济利润以及获得更大的外部经济来提高自身的福利水平。[9]新贸易理论对市场运行的优化、干预政策的制定等均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1)不同市场结构中贸易政策的制定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等将其研究领域集中以下两种市场结构中贸易政策的制定上:
①考虑战略互动作用对出口市场的影响。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在假设一国市场上的国内公司具有市场力量,并同具有市场力量的国外公司竞争基础上,对政府施加的贸易政策如何影响公司行为以及市场运行结果进行探讨,这就是所谓“战略出口贸易政策”问题。对于战略出口贸易政策问题,他们根据80年代初提出的布兰德—斯本色模型,分析了寡占市场下厂商进入对贸易政策选择的影响和“一致性推测”的寡占行为,指出厂商进入的可能性进一步削弱了出口补贴促进进出口的作用,更多地加强了出口税收鼓励进出口的作用,同时“一致性推测”这种寡占行为对于自由贸易是最佳的。
②探讨国内市场上战略互动的影响。
他们在假设具有市场力量的国内公司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基础上,探讨政府政策的作用,这就是所谓“战略出口贸易政策”问题。对于这一问题,克鲁格曼首先经过对外部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进行重新定位之后,提出了建立在外部经济基础上的“出口促进型进口保护理论”,即将外部的规模经济作为独立的幼稚产业加以保护。另一方面,克鲁格曼建立了一个存在规模经济和寡头垄断市场下,以贸易保护促进出口的模型。通过这一模型可以看出,国内公司的边际成本与国外公司的边际成本成负相关,通过关税保护可以提高国外公司的成本。克鲁格曼还把研究与开发、学习效应与国内公司的边际成本联系起来,认为贸易保护会导致研究与开发的投入的提高,使得外部经济效益提高。[10]
(2)贸易政策工具的选择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等在对不同市场结构下的贸易政策工具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现有的不完全竞争的模型下,有关最佳贸易政策工具的选择方式:在国内外的市场结构均为完全竞争情况下,自由贸易政策是最优的,但是当一国商品的进口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程度的优势时,关税可以改善贸易条件并提高福利;在国内外市场结构均为垄断竞争的情况下,贸易形式表现为规模经济与产品差异的行业内贸易,这时对差异产品征收最佳关税可以改善贸易条件和提高福利;在国内市场是完全竞争但国外市场是垄断情况下,可以通过将国外企业的超额利润抽取一部分作为关税;在国内市场是垄断但国外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情况下则可依据国内产业发展情况,采取关税或配额政策;在国内外市场都处于垄断时,可以依据不同的贸易模型如古诺双头垄断模型等制定不同的政策。
保罗·克鲁格曼则认为如果某个国家的政府能够设法保证占领本个某一市场的企业是本国企业而非他国企业,就能以牺牲他国的产业为代价,确保本国企业在这一产业领域内的发展,也能够提高本国的国民收入与福利。他与詹姆斯·布兰德合作发展了国际双头垄断模型,在这一模型的基础之上,他假设有一个本国厂商和国外厂商,在国内外市场中进行竞争,在本国开始征收进口关税的情况之下,外国厂商在国内市场的交货成本上升,其边际成本上升,本国厂商产量上升,边际成本下降,这将最终导致在国内外两个市场中,本国厂商的销售量上升,外国厂商销售量下降,本国厂商不仅加强了在国内市场上的优势,也加强了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从而将在出口市场中获利。[11]克鲁格曼因此认为政府可以实行对每个产业加以保护的政策,直到该产业成本下降到具有在世界市场上的优势为止。
二、国际金融理论和政策
1997年发生在东亚地区并波及到整个世界的金融危机,推动国际经济学界对国际金融一体化发展、国家货币政策、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制度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国际金融和政策理论有国际金融安全、克鲁格曼的货币汇率理论、国际货币一体化等。
(一)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负面影响
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趋势已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出一个重要特征,世界金融一体化则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分工的发展,经济国际化对世界金融一体化提出了客观要求。随着电讯技术的普及和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跨国银行空前的海外扩张,国际银行业竞争加剧发达国家积极开拓、控制新兴市场等等,国际金融一体化发展迅速。此外,各国金融管制不断放松,国际投机活动的加剧,以及为逃避各国政府种种限制以取得自由化的举措国际金融一体化趋势经过80年代的发展,到了90年代已形成了国际金融一体化一个,对促进世界政治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般认为,世界经济一体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出了国界,使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经济活动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进而形成世界范围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整体。或者说,是指世界各国均参与全面的经济合作并到任何一国或经济领域的变动均会引起世界经济整体动状态。世界金融一体化是指各国或地区在金融业务金融政策等方面互相依赖、影响而产生的逐步联合成为一个整体的趋势。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表现是:各国金融政策倾向一体化;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重点是离岸金融市场与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证券投资国际化);资本流动自由化、国际化,这是世界金融一体化最突出的表现,它包括货币兑换自由、资本在行业间转移自由和资金进出自由。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对国际经济体系构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
(一)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1、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
在国际贸易实践中,H-O-S理论一直占据中心地位,但是“里昂惕夫之迷“的存在使之陷入了困境。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经坚持并继承了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认为贸易的真正来源在于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并非资源禀赋的差距。新李嘉图主义以一种比较动态的、长期均衡的分析来解释国际贸易。新李嘉图主义贸易理论把收入分配置于整个的突出位置,并贯穿分析的始终。
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与李嘉图理论不同主要在于:李嘉图是从各国生产的角度即从各国的生产特点不同和劳动效率的高低不同上来解释比较优势的差异;新李嘉图主义不仅从各国生产的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且,同时强调要从各国分配领域、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动态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比较优势的不同。
新李嘉图主义的代表斯蒂德曼认为他的贸易理论是把分析的重点放在贸易与被生产的生产资料、利润、工资和经济增长的联系上,特别地,斯蒂德曼强调了收入分配在其理论中的突出作用。按照新李嘉图主义的价格决定方式,影响价格的因素主要是生产资料投入系数,劳动投入系数,分配率。由于一国生产某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是由生产技术、分配关系(表现为利润率、利息率和工资率)、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程度等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因此不同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比较优势的差异不仅表现在生产技术、生产条件、劳动效率等差异上,而且不同国家由于分配关系的不同也会导致产品的比较优势不同。而影响分配关系变动的一个重要影响是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程度。这样,处于不同经济增长阶段、处于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比较优势就自然不同。
2、克鲁格曼的贸易理论思想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以李嘉图以要素禀赋差异为基础的“比较优势”原理为代表,但是实际国际贸易中大量贸易是发生在同类产品内部,70年代末以来,保罗·克鲁格曼提出“规模经济作为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解释,他在产业内贸易理论有关基本假设和结论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各种模型深入阐述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成功的解释了战后国际贸易的新格局。保罗·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以成熟的垄断竞争模型(张伯伦垄断竞争)来分析规模经济以及产业内贸易。
克鲁格曼认为在“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式下的市场体系中,产业部门的扩张是通过厂商数目的增加(更大的规模经济)相结合而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之下,每个国家都以其生产的产品供应世界需求,因而我们就得到了双向的产业内贸易,若各国拥有相同的要素禀赋,就不存在产业间贸易(各国生产等于本国消费量的竞争产品),而存在大量的产业内贸易。
张伯伦垄断竞争部门的更低单位成本的更多商品种类对每个工资收入者而言都是有利的,产业内贸易带来的社会净福利将抵消收入分配(要素价格)上的矛盾,从而使贸易自由化获得普遍支持。[2]
根据斯蒂格里兹的规模经济与多样化消费之间两难选择的模型,克鲁格曼建立了一个由规模经济而不是由要素禀赋或技术的模型,模型中假定规模经济内在于厂商,分析方法去分析规模报酬递增条件下的国际贸易,最终得出结论或要素禀赋差异的结果,相反,由于与劳动力增长和区域聚集类似的贸易效应,贸易可能仅仅是扩大市场和严密、有说服力的收益递增条件下的贸易模型是可以建立奠定了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在贸易理论中的地位。
克鲁格曼又考察了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与贸易型式的关系。竞争的经济被允许贸易时,即使它们有着相同的偏好并从贸易中得益。克鲁格曼又发表了《产业内专业化分工与得自贸易的利益》该理论模型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理论中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这两个基本假定,使新贸易理论向规范化方向迈进了重要的一步。
(二)新贸易政策理论的发展
贸易政策理论是较早发展起来的国际经济学理论之一。早在本世纪20年代末,作为“新重商主义”的凯恩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中就指出:“政府的机能不能不扩大,这从19世纪政治家来看,或从当代美国的理财家来看,恐怕要认为是对于个人主义之极大侵犯,然而我为之辩护,认为这是一切现实的办法,可以避免现行经济形态的全部毁灭。”[3]在国际贸易方面凯恩斯主张政府干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利用贸易顺差保持国内充分就业。
本世纪70年代之后,新自由主义占据了经济理论的中心位置,主张政府应该对国际贸易进行适度的干预。作为其中的代表弗雷德曼认为:“自由市场的存在当然并不排除政府的需要,相反的政府的必要性在于它是竞赛规则的制定者,又是解释和强制执行这些已经被决定的规则的裁判者,时常所做的是大大减少必须通过政治手段来决定的问题范围,从而缩小政府直接参与竞赛的程度。”[4]
1、贸易保护理论的新发展
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大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在贸易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形势下,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纷纷出现。DominickSalvatore在的《国际经济学》一书中列出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包括:自动出口限制,技术、行政与其他法规限制、国际卡塔尔、倾销、进出口补贴等。[5]目前较为代表性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包括:地区经济主义新贸易保护论、国际劳动力价格均等化保护论以及环境有限新贸易保护论。
1994年,英国学者蒂姆·朗和科林·海兹在《新贸易保护主义》一书中提出,地区经济主义新贸易保护论“旨在通过减少国际贸易和对整个经济的重新定位及使其多样化,让它朝向地区或国家内生产的最大化方向发展,然后以周边地区作为依赖对象,并且只把全球贸易作为最后选择。”[6]其代表人物是英国学者蒂姆·朗和科林·海兹。
他们认为在目前的世界环境中,自由贸易所带来的问题比其期望解决的问题多,鉴于自由贸易无法解决贸易与发展、贸易与环境等问题,因此必须用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取代它,新贸易保护主义主张:首先要加强地区间合作,实施新型的地区主义“自力更生应该成为国家内部以及一个地区的国家之间的一个共同目标,这样可以使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最大程度的满足需要和提供服务,如果经济活动市委自力更生提供服务,那麽他们对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就会降低,经济增长会受到无情竞争的影响也会减少,当生产和就业必须一致为了满足地方需要而服务时,就应该重新将经济活动定位,使其摆脱出口导向的模式。”[7]
实行地区性贸易保护主义后,既可以利用本地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福利,又可以改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结构中的不利地位,同时也可以保护环境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新贸易保护主义还主张为使地区经济发展,来实现贸易平衡和保护世界环境,这就需要一国根据预期的出口量控制进口量并且要使两者严格平衡,并制定高标准的进出口限制规则。
国际劳动力价格均等化新贸易保护论的基本观点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资水平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如果西方国家不对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限制,将会造成发达国家工人的工资水平向低收入国家的工资水平看齐,从而导致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下降,因此发达国家应该对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性产品实行贸易限制。进入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受到低增长和高失业率的困扰,增加了大工业的保护,抵制发展中国家的进口,1993年发展中国家将近1/3的出口产品受到发达国家的配额制和其他非关税壁垒限制。
环境优先新贸易保护论主要表现在借保护世界环境之名限制国外产品的进口,保护本国衰退的劣势产业,其主要论点是:由于人类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威胁,在国际贸易中应该优先考虑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为了保护环境任何国家都可以设置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控制污染产品进出口,同时任何产品都应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入成本,使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
2、国际贸易的内生性增长的新理论
长期以来,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国际贸易的增长可以带动国内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哈伯勒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国际贸易是新观念、新技术、新管理和其他技能的传播媒介,国际贸易可以充分利用没有开发的国内资源、刺激国内生产者提高效率,同时通过市场规模的扩大,贸易使劳动具有了经济规模性,因此国际贸易可以称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为了从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角度进一步揭示国际贸易产生的正面作用,经济学家罗莫和卢卡斯提出了内生性增长理论,他们认为一国减少贸易壁垒并促进国际贸易后,将长期取得加快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效应,这主要因为国际贸易可以使该国加快技术引进、吸收、开发以及创新过程,扩大生产经济规模,减少价格扭曲提高资源利用率等[8]。
3、不完全市场竞争下的新贸易政策理论
不完全竞争的贸易政策理论认为市场结构的类型决定了行业的竞争程度和贸易形式,因此依据国内外市场结构的状况来选择指定贸易政策可以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最大限度的保护国家利益。80年代初以来,以布兰德、斯本色、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以“战略性贸易”为核心的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认为,在规模收益可变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政府干预的贸易政策只要使用得当能够使一国从相对自由贸易中获益。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等经济学家根据不同的市场结构,讨论各种贸易工具如关税、配额、进出口补贴和进出口税等,在各种市场结构下的运用结果,得出了不同市场结构下应该运用的最佳政策工具,与此同时,他们还指出在寡头市场结构下,贸易政策可能会使干预者获得有利的“战略效应”,并通过抽取和转移他人经济利润以及获得更大的外部经济来提高自身的福利水平。[9]新贸易理论对市场运行的优化、干预政策的制定等均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1)不同市场结构中贸易政策的制定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等将其研究领域集中以下两种市场结构中贸易政策的制定上:
①考虑战略互动作用对出口市场的影响。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在假设一国市场上的国内公司具有市场力量,并同具有市场力量的国外公司竞争基础上,对政府施加的贸易政策如何影响公司行为以及市场运行结果进行探讨,这就是所谓“战略出口贸易政策”问题。对于战略出口贸易政策问题,他们根据80年代初提出的布兰德—斯本色模型,分析了寡占市场下厂商进入对贸易政策选择的影响和“一致性推测”的寡占行为,指出厂商进入的可能性进一步削弱了出口补贴促进进出口的作用,更多地加强了出口税收鼓励进出口的作用,同时“一致性推测”这种寡占行为对于自由贸易是最佳的。
②探讨国内市场上战略互动的影响。
他们在假设具有市场力量的国内公司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基础上,探讨政府政策的作用,这就是所谓“战略出口贸易政策”问题。对于这一问题,克鲁格曼首先经过对外部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进行重新定位之后,提出了建立在外部经济基础上的“出口促进型进口保护理论”,即将外部的规模经济作为独立的幼稚产业加以保护。另一方面,克鲁格曼建立了一个存在规模经济和寡头垄断市场下,以贸易保护促进出口的模型。
通过这一模型可以看出,国内公司的边际成本与国外公司的边际成本成负相关,通过关税保护可以提高国外公司的成本。克鲁格曼还把研究与开发、学习效应与国内公司的边际成本联系起来,认为贸易保护会导致研究与开发的投入的提高,使得外部经济效益提高。[10]
(2)贸易政策工具的选择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等在对不同市场结构下的贸易政策工具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现有的不完全竞争的模型下,有关最佳贸易政策工具的选择方式:在国内外的市场结构均为完全竞争情况下,自由贸易政策是最优的,但是当一国商品的进口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程度的优势时,关税可以改善贸易条件并提高福利;在国内外市场结构均为垄断竞争的情况下,贸易形式表现为规模经济与产品差异的行业内贸易,这时对差异产品征收最佳关税可以改善贸易条件和提高福利;在国内市场是完全竞争但国外市场是垄断情况下,可以通过将国外企业的超额利润抽取一部分作为关税;在国内市场是垄断但国外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情况下则可依据国内产业发展情况,采取关税或配额政策;在国内外市场都处于垄断时,可以依据不同的贸易模型如古诺双头垄断模型等制定不同的政策。
保罗·克鲁格曼则认为如果某个国家的政府能够设法保证占领本个某一市场的企业是本国企业而非他国企业,就能以牺牲他国的产业为代价,确保本国企业在这一产业领域内的发展,也能够提高本国的国民收入与福利。他与詹姆斯·布兰德合作发展了国际双头垄断模型,在这一模型的基础之上,他假设有一个本国厂商和国外厂商,在国内外市场中进行竞争,在本国开始征收进口关税的情况之下,外国厂商在国内市场的交货成本上升,其边际成本上升,本国厂商产量上升,边际成本下降,这将最终导致在国内外两个市场中,本国厂商的销售量上升,外国厂商销售量下降,本国厂商不仅加强了在国内市场上的优势,也加强了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从而将在出口市场中获利。[11]克鲁格曼因此认为政府可以实行对每个产业加以保护的政策,直到该产业成本下降到具有在世界市场上的优势为止。
二、国际金融理论和政策
1997年发生在东亚地区并波及到整个世界的金融危机,推动国际经济学界对国际金融一体化发展、国家货币政策、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制度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国际金融和政策理论有国际金融安全、克鲁格曼的货币汇率理论、国际货币一体化等。
(一)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负面影响
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趋势已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出一个重要特征,世界金融一体化则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分工的发展,经济国际化对世界金融一体化提出了客观要求。随着电讯技术的普及和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跨国银行空前的海外扩张,国际银行业竞争加剧发达国家积极开拓、控制新兴市场等等,国际金融一体化发展迅速。此外,各国金融管制不断放松,国际投机活动的加剧,以及为逃避各国政府种种限制以取得自由化的举措国际金融一体化趋势经过80年代的发展,到了90年代已形成了国际金融一体化一个,对促进世界政治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般认为,世界经济一体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出了国界,使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经济活动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进而形成世界范围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整体。或者说,是指世界各国均参与全面的经济合作并到任何一国或经济领域的变动均会引起世界经济整体动状态。世界金融一体化是指各国或地区在金融业务金融政策等方面互相依赖、影响而产生的逐步联合成为一个整体的趋势。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表现是:各国金融政策倾向一体化;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重点是离岸金融市场与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证券投资国际化);资本流动自由化、国际化,这是世界金融一体化最突出的表现,它包括货币兑换自由、资本在行业间转移自由和资金进出自由。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对国际经济体系构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