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7:33:3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校园人文建设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1.概述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涵盖学校领导、教职工,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其作用主要表现为学校的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导向力和辐射力。校园文化发展的基础在于人,存在的关键在于人,发展的根本也在于人,因此应当把人文关怀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以此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人文关怀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已经逐步成为学校发展的时代主题。每一所学校,尤其是高等院校应该形成一种良好的人文关怀氛围,具有浓郁的人文情味,才能更好地发掘与发展校园文化,并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进而达到促进学校发展与壮大并反馈于社会的终端目的。学校的一切活动最终都要通过教职员工来完成,它是学校最根本、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一方面,教职员工是学校可以发展和壮大的最重要的资源,学校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全面开发人力资源,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培育教职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去实现学校的终极发展目标,争取实现教职员工的个体目标与学校整体目标的一致。另一方面,教职员工虽说是学校管理的主要对象,但从“人”的本性需求来考虑,学校完全应该将教职员工视为与学校并列发展的独立主体,尊重其自身价值观念和职业生涯目标,通过较健全的管理制度,尤其是以较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较完善的激励机制以及更符合个性发展的职业生涯上升通道去满足教职员工的人本需求。将人文关怀贯穿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始终,才能使得教职员工成为学校发展壮大的关键,才能使得校园文化与学校发展相关联。
3.人文关怀应反映在校园文化制度建设过程中
人文关怀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应体现在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从战略规划的制定到具体项目的实施,从制度规章的建立到实际工作的安排,都要贯穿以人为本的思想。人文关怀并非不要制度或不遵守制度,而是要加强制度的设计和维护,将“人文关怀”反映在各种规章制度中。学校将“人文关怀”反映在各项规章制度中,就必须将以下的几个方面全部实施制度化,使教职员工在学校的工作参与、工作回报及其职业生涯发展等都能体会到学校的“人文关怀”理念。①教职员工能够借助于工作小组、任务团队等活动,广泛地融入并参与管理;②通过流程设计使教职员工入职伊始就获得指导和培育,工作更富有灵活性,并体现出责任感;③教职员工有更大的职业稳定性空间;④ 教职员工在工作中有不断学习的机会和持续进步的渠道;⑤教职员工深造和培训的着眼点不仅是提高学历和掌握某种技能或专业,而是加强自我发展和完善;⑥构建给予教职员工工作业绩或工作成就的薪酬奖励制度;⑦以“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文化因素来构建教职员工和学校领导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在校园文化制度建设过程中,充分融入“人文关怀”理念,体现和谐发展,教职员工才能和学校发展水融,共同发展,校园文化才会植入每位教职员工的思想之中,校园文化才有生命力。
4.人文关怀体现在各级管理者的沟通中
事实上,教职员工从接触单位的第一天、见到的第一人起,他(她)实际上就已在感受具体的学校校园文化了,学校各级领导必须了解人格魅力是学校凝聚力的关键,应努力从自身要求做起,将“人文关怀”体现在与教职员工的沟通之间。人在潜意识中会寻找社会、单位、人群等的认可,也只有在一定的团体认可后,人才能体会到其心理所需的归属感,但人的性格认同及人的人格缺陷却常使人与人的交往存在客观障碍。因此,学校各级领导都应对一个集体里面的同事或上下级给与理解和沟通,工作上尽可能扬长避短地发挥人的专业和长处,人性上尽可能给与人格上的尊重。从上而下层层的“人文关怀”能构建出畅通的沟通渠道,具有人文关怀的和谐环境作为校园文化的基础。
5.人文关怀使得校园文化魅力四射
一个优秀的学校团体应有一个求真务实、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校园文化。而一个高效的校园文化不能缺少真诚的人文关怀。在当前社会变革时期,对外的开放,社会资源的再分配,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又发生一场新的革命:信息化、知识化、民主化、全球化。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社会本身都在发生根本的改变。人从过去的工具人、经济人,发展到现代的社会人、文化人。人的价值得到充分承认,人与人的相互交流与认同得到更好的实现,自信、平等和价值感等现代国民素质得到更广泛的提升。
建立校园文化的人文关怀,一句话,就是要使教职员工关心学校,能够与学校同心同德、尽职尽责,重要的在于教职员工能否分享学校成长所带来的好处。只有在这种校园文化下,教职员工才能树立积极的工作价值观,才能真正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才能体会出人格的被尊重,也才能表现出敬业敬职的精神,学校才真正被员工所热爱。
参考文献:
一、校园环境建设中人文关怀的基本内涵
校园环境是指在校园内影响师生员工生活、学习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和。本文所指的环境是特指学校的物质环境,主要包括学校的建筑群、运动场地、校园绿化、道路以及人文景观等校园文化物质形态,是校园文化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
人文关怀是指以关怀人、尊重人为主旨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表现出对人的生存现状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校园环境建设中的人文关怀,就是指在校园环境的规划、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都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理顺人与环境的关系,确立人的主体性,充分体现对人的尊重、关心、理解,通过优美的校园环境体现人们生活情趣和人生追求。
二、校园环境建设中注重人文关怀的现实意义
随着教育的发展,对校园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人为本的理念的以及和谐校园的提出,大学对人才的培养目标朝着“综合素质型”转变,人们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使校园环境德育和美育的职能进一步强化,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在此背景下,提倡人文关怀,对于校园环境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校园环境是人化的环境,校园环境的职能,就要求在校园环境建设中,以人为主体,关心人,以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目前校园环境建设中,对人文关怀的体现,与我们的理想状态还有较大的距离,存在种种弊端。校园规划设计沿用旧标准模式,设计方法存在局限,对现代大学的新变化缺乏敏感和预见,忽视了校园环境的具体的人类行为特征,过分追求宏伟、高大的景观形象,却因此忽视了人对环境的多层次需求。广场以大为好,往往大而不当;车道以宽为好,行人的空间越来越小;绿化急功近利,多以草坪为主,绿而无荫;建筑物的造型以新异奇特为美,破坏了环境的整体和谐协调。凡此种种,与人文关的精神怀背道而驰。校园环境建设中注重人方关怀是校园环境职能的必然要求。
(一)满足师生学习生活的需要是校园环境最基本的职能
校园环境是师生从事教学、科研、生活的物质载体。满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与学、相互交流、师生生活等物质需要是校园环境的基本职能。校园环境是师生参与、交流和聚会的场所,是每个人获得认同并以之为归属的场所。校园环境是因人的需要而建设,是为人服务。因此校园环境建设理所当然要体现人文关怀,以方便、舒适、安全为最基本的要求。结构、功能合理的物质空间环境有利于激发人们学习和交流的愿望。
(二)环境育人是校园环境的又一职能
环境的育人性,是校园环境的又一职能。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显而易见,人格的升华、自我的完善离不开良好的环境。“景美则心旷,心旷则神怡,神怡则智清,智清则学佳。”好的环境就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有利于学生从中吸取精神营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和思想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学校环境对人的影响在本质上是一种细语润无声的“无声教育”、是一种“隐形教育”。环境要达到教育的目的,就要尊重师生在环境中的主体地位,使师生在环境中充分体会到环境对人的关怀,使人对环境产生依恋和认同,在思想上产生共鸣,进而影响和改变自己的思想、观点和立场。在校园环境中注重人文关怀,才发挥环境寓教于景、润物无声的作用,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三)校园环境是师生休闲娱乐的憩息地
校园环境是一个高雅的文化场所,也是师生休闲娱乐的憩息地,创设一个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十分重要。在紧张的教学之余,人们回归自然,“借山光以悦人性,假湖水以静心情”。在优美的环境中享受美好生活,接受美的熏陶,净化心灵,融洽人际关系。校园环境要满足师生休闲娱乐的需要,就要以人对美的理解和享受生活的要求,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实现环境对人的包容和理解。营造绿草如茵、鸟语花香、亭榭交错、山水相映的自然环境和充满人文精神的世界,离不开人文关怀。
三、校园环境建设中注重人文关怀的着力点
把校园建筑的作用由注重满足人的生活、生存等基本需要,提高到满足人的情感寄托和追求生活的诗情画意的更高层次上来。校园环境规划和建设要一方面体现传承历史,体现学校特色,反映时代风貌,表现学校的文化特点。另一方面更要注重人文关怀,大学是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场所,其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所做的一切工作都要以师生的需要来设计安排,维护师生的利益,塑造与人亲和的环境。以满足师生学习、生活的需要,舒适、安全、健康、文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准绳,以达到审美、益智、修身、养性为目的,并要注重彰显学生的个性,平衡学生个体间需要。
校园建设要靠全体师生共同建立和推动,通过他们的积极参与来进一步促进校园建设迈上新的层次。校园的建设,千万不能靠“长官意志”和凭主观想象。基建和管理部门要尊重师生的意愿,提高师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师生的民主公平地共同参与学校环境教育建设,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良性互动。重要的决策活动,要充分征求师生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做可以找到师生满意的方案,还可以通过参与校园环境建设,学习环境和社会的知识,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提高环境素养。
人文关怀体现在师生学习、生活环境的方方面面。校园环境中的人文关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1.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需要。校园中常常见到的一些绿色植物上悬挂的标识牌,牌面用各种文字标注植物特征,使学子们能经常认识植物,了解植物,研究植物。
2.满足学生学习生活方便的需要。在中心地带设置校园分布图,在建筑物上标注其名称、在交叉路口设置路牌等标识,方便来访者找寻。在机动车不能通过的路段,预先设立指示牌。种植耐践踏的草种,把绿化带拐角改成弧形,将踏出的小路变成真正的小路,方便行人。校园的车行道和步行道系统,既是校园各区域的交通联系纽带,也是人员疏散流动的重要场所。要坚持步行为主,人车分流的原则,满通便捷的要求,保护步行者的安全。应采取限制车速,禁止某些车辆通过等交通措施。
3.满足学生追求美的需要,发挥校园环境的审美功能。营造一些具有艺术价值或象征意义的经典景观。布置的景点、植物造型、小品,力求精美,以形悦心,以文悦目;校园建筑要与校园环境相融合,体现美观与实用的有机统一。追求陶冶师生情操的建筑美;植物分布、绿地要讲求自然美、协调美。
4.满足学生自我教育的需要。校园的建筑、雕塑艺术、园林绿化景点是一个个文化符号,它传达着教育者的理念,蕴涵着大学的精神,给人以美的享受、理性的启迪。精心打造人文景观,名人警句、名人雕塑等不仅是对校园的美化,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在美观、优雅和文化内涵丰富的环境中生活,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个体思想品质、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达到“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的教育效果。
5.满足学生多层次的需要。人们对环境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在空间设置上,应满足师生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场合的需要。人们既需要有高大宏伟的景观展示人类的伟大的力量和理想,满足“瞭望”的要。也需要有婉转私密的空间,给浪漫的情人一个含蓄追逐的场所,或是给思考者一个回忆和想象的空间,以满足受到“庇护”的愿望。人们既需要有宽阔的场所表现自我,满足当“演员”的要求。也需要在林荫边缘地的“歇脚”,以满足成为一名观众的愿望。人们既需要有方便快捷人流通道,以满足快节奏学习生活的需要,也需要曲折迂回的小径,以满足课余散步休闲的要求。“应具有一定的供师生交往、聚会、健身等活动的公共场所;具备一定的供个人学习、休息、观赏等不受外人干扰的安静角落;具备供三五成群的小团体集聚高谈之地。”
2014年度沧州市社会发展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468
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培养了大批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人才。然而, 许多高职院校过分重视硬件建设和专业课培养,忽视校园文化建设, 特别是人文精神的传播有限,致使所培养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低、职业素养严重缺乏, 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影响了高职教育的持续发展。
一、校园文化与人文精神
文化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沉淀成的独特的文化体系。校园文化则是社会文化在校园里的折射和反映,旨在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求学和做人的氛围,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当前在普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求把现代人文精神看成是普通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更应如此。冯天瑜这样定义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或者说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它是人类对人世探求和处理人世活动的理想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的集中表征;是人类对人世探求活动及其成果在精神上的沉积和升华。其核心是主张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重视对人类处境的无限关怀。”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现状
1、专注“职业”教育,忽视人文素养。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在于“职业”二字,人才培养方面也是更加的强调专业化,技术化,更多是倾向与培养应用型人才,忽略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就从课程编排上讲,专业课程设置和实践操作课程在学生的整个教育环节来看,占了绝大部分比例,剩下的就是“两课”和必修科目。在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自由、独立、理想正在一步步丧失,对社会责任和崇高理想的追求也在淡化,人文教育变得越来越苍白无力,逐渐的丧失他们仅有的一席之地。
2、校园文化堪忧,活动流于形式。
校园生活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但是,现在的校园里缺少了求学和做人的积极向上的环境,取而代之的是网络游戏充斥着整个校园。尤其是近年来,科技带来了生活的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危害,学生人手一部智能手机,都成了“低头族”,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在玩手机,校园文化受到了挑战,校园文化建设不容忽视。同时虽然当前大部分高等院校都会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对于加强大学生的修养,提升素质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很大程度上这些活动形式体系不够完备,往往流于形式,投入大,收效小,参加活动的永远都是一小部分学生。当前大学生严苛考评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功利思想严重,更多的是关心考试成绩和奖学金的评比,不愿意将精力用来参加人文社科活动。
三、加强高职校园文化中人文精神建设的渠道
1.努力营造优良校园人文环境。
高职院校过于强调专业知识的学习,工作技能的获得,那么也就变成了专门培养工作人员、技术人员的培训机构了。大学校园应该注重优良文化的沉淀,人文精神氛围的营造。人文精神应该覆盖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里,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健康成长搭建积极的平台。例如,校园的基础环境方面,各种建筑的设计理念,到各种文化景点的设置,都应含有浓厚的文化意蕴。同时利用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和社团文化活动来渲染人文精神。为学生成长提供一个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特别是要注重实效性,避免流于形式,要调动大多数各类学生的积极性。一所好的大学吸引人的不应该仅仅是它的教学,而更多的在于它的人文环境,在于它所蕴涵的一种精神。
2.提高教师人文素养,革新教育理念。
“师者,所以传到授业解惑也”是教师的基本职业素养,承载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教师应该自觉加强自身的人文修养,将人文知识与专业知识融合,潜移默化、身体力行地感染学生,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和人文关怀。首先教师要改变以往的以灌输为主,唯学科和专业知识至上的教育理念,从以人为本、关怀发展入手,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在教学当中以悟导悟,使学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当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时,教师要用正确的价值观念给予引导和帮助,以小爱来引发和触动学生的大爱,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3.试行教学改革,渗透人文知识,营造职业文化氛围。
现代高职教育模式及人才培养更多地强调专业化,技术化,倾向与培养应用型人才,忽略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致使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后产生了诸多的不适应,甚至就业出现了一连串的连锁式负面结果,例如,目标模糊,频繁跳槽等现象。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教学改革必不可少,学科建设应该向“全要素”转变,学生也应该由“知识性”向“素质型”转变。
首先,课程设置方面,应该对全体学生通过必修课或者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人文素养课。高职院校学生高考分值相对较低,综合素质本身就不高,比如,有些同学连最基本的接人待物的礼貌也不懂,文字书写上更是错字连篇,格式凌乱。所以要想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首先要教会他们做一个合格的人。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可以选择开设不同的课程科目与课时,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唤醒学生的责任感、爱国情和使命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告诫学生追求真、善、美,恢复人所应有的对一切生存意蕴的追求。以我院为例,从2014级新生开始,我院全面开设人文素养课,新生开设“礼仪”课,先从礼义廉耻教起,将我国做为礼仪之邦最引以为傲的对人的人性、人格、人生、价值的关注、关怀加以弘扬,学会爱自己、爱他人,学会尊重和理解。
其次提高人文素养,营造良好的职业文化氛围。
高职校园文化是植根于高职校园之中,它的目标始终是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高高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和理想追求,必须突出“职”的特点,这就决定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也必须融进更多的职业的特征,因此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体现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即培养高素质的适用于企业的专业型人才。这样,可以试图将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逐步与校园文化相融通,探讨两者相结合的途径,这样既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又有助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后必须能迅速地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自然得融入现代企业文化之中,并成为现代企业文化的参与者和建设者,完成从“学生”到“企业员工”角色平稳和快速过度。■
参考文献
⑴乔谦,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原因及对策[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2.1
⑵刘鹏,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与重塑的心理学分析[J],教育与人才,2010.12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7-244-01
2007年6月,我校被批准为国家研究性课题《和谐德育》子课题《初中环境德育研究》的实验学校。本项课题研究的目的旨在针对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世界观人才观形成阶段,急需加强良好行为习惯、人格品质的培养和是非观念、法纪意识的教育,充分挖掘运用校园文化德育资源,开展有效的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人格品质,切实推进素质教育,以提高我校学生的文明素养。
为了增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校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制定了研究计划,要求有研讨课、案例、叙事、展板、论文等成果展示。做到人人参与课题研究,人人出成果,精心打造校园文化建设品牌。
一、创设优美的校园环境,陶冶学生情操
学校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采取多渠道筹措,打造了后山放飞亭和教学楼前的绿香园,建设了钢制的“情系未来、放飞希望”雕塑。调整绿化布局、增添花卉品种,丰富校园的自然与人文教育品位。校园里,树木错落有致,层次分明,一年四季,绿草成茵。院墙墙面上有宣传橱窗、文化长廊;教室外墙上有名人名言画像;教室里有名人格言警句、黑板报、班训,教育学生积极进取、不断拼搏、树立远大的理想。学校还建立了校园音响系统,原来上下课刺耳的电铃变为动听的音乐铃。课余时间,漫步校园,到处都充满了美妙的乐音。优美校园环境的建设与物质设施的人文装饰、温馨提示,使校园充满了物与人对话的鲜活气息。鉴物增识,开化启迪着学生的心智;潜移默化,感染陶冶着每学生情操。
二、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塑造班级特色
1、营造学习的班级氛围
(1)发动学生用自己制作手工画、美术作品来点缀教室;
(2)办好黑板报、学习园地、风采展示牌,学生好的作品在园地中展示,将每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在“风采展示牌”中展示。
(3)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黑板报,期期做到图文并茂;
2、培育自立自强、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优良班风
以班级是我家、我爱我家、让爱伴我成长、我是班上的小主人等理念倡导和“我今天为班级增光了吗?”“我今天损害班级名誉了吗?”“我今天进步了吗?”“我自己的事情是自己做的吗?”“我今天的事情是今天做的吗?”等温馨提示,布置班级环境,培养学生的自立自强意识。在班主任的指导下,以学生干部、值日生为骨干,引导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本班的事情自己管,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逐步形成主动自觉,天天向上的优良班风。
三、以活动为载体,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实践体验能力
我们重点开展了行为规范入格、健康安全、我爱祖国等主题教育活动。德育处开学定方案,分学段确定主题教育活动。要求同年级选择具体主题,制定方案集体备课,推荐一人主讲。如此形成教育循环,构建了各年级的教育体系。通过活动引领、细节渗透、真情告白、互动交流、有效延伸等策略,使学生从身边人、身边事进行观察、聆听、感悟、体验,提高自己的道德认知、判断、选择能力,明辨是非,逐步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人格品质,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知恩感恩的情感。
四、学校、家庭、社会结合,合力育人、和谐育人
1、开好家长会。每学期开学或中途召开家长会,讨论积极听取家长的反馈意见,与家长交流学生管理意见,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管理方案。
2、通过中国移动手机信息平台开设家校通,班主任定期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情况,即时传达学校有关通知。
五、挖掘传统德育资源,学习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
1、加强写字教学,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
(1)利用汉字的发明演变、书法家的故事等素材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2)结合汉字内容领悟丰富的教育内涵。
(3)规范写字行为,培养良好习惯。
(4)欣赏书法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F213.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项目背景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教学场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种多样的教育探索活动开始参与解决那些过去存在的问题。这种改变被认为是教育观念的一种变革。随着教育方式的进步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原有的校园建筑场所的功能布局、空间结构以及发生在其中的教学活动也需要据此进行相应的变化。而伴随着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国家和社会力量都对教育中的各项设施加大了投入。政府对下沙大学城的建设正是在这样背景下展开的,许多学校都来到这里开始进行新的校园建设,杭州师范学院下沙新校区就是其中之一。
2 项目概况
杭州师范学院下沙新校区工程位于杭州下沙高教园区东区,是省、市重点工程,建成后是校总部和十四个学院的主校区。整个区块被学林路划分为教学楼区和生活区两大部分。教学区占地823亩,规划建设各类校舍27万平方米。室内设计项目是杭州师范学院下沙新校区整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整个项目包括图书馆(22543㎡),艺术中心(5605㎡),行政楼(13020㎡),体育活动中心(1920㎡),教学楼(49369㎡),三幢实验楼(40995㎡),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以及配套用房,共145356㎡。
3 主体设计原则
整个校区主体规划为核心型,图书馆为标志性建筑,周围分布行政、艺术、体育、实验、教学等五个组团,规划方案和建筑设计特色为理性、现代。
由于设计的每一部分都不会孤立存在,好的室内设计项目就应该是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延伸和升华。因此,在配合建筑外表理性表现的前提下,室内设计组充分了解了建筑师的意图并分析建筑空间的含义,在进行室内设计之初就确立了这样一个原则:以明快现代为中心总体统一,不同空间在符合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各具特色。在理念上,设计者本身对于教育空间的调查和体验,使其在设计时更关注的是空间带给人的感受和影响,即空间中的人文设计。因此设计组并不特别强调主义,而是把设计表达的重点放在了如何在理性的空间中营造出宁静、舒适、和谐、积极而便于交流的整体氛围上。
4单体方案设计
4.1 图书馆
图书馆位于学校的核心位置,作为整个校区的标志建筑,显眼的地理位置也突出其在整个教育场所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图书馆整个建筑造型简洁大气,设计师在室内设计时也将这一风格延续下来。作为大楼主要交通空间和中心入口,图书馆大厅的空间宽广而开敞,但玻璃帷幕外强调进深的外门廊却使空间缺乏了通透性,为此设计师特意强调和烘托了一个多边形的玻璃顶棚,突破了单调感的同时,又引进自然的天光,使室内显得丰富而明亮,让人可以感觉到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整体。地面、柱子和墙面大块面的分割和造型,大量浅色调而质感厚实具有深度的天然石材的运用,使空间显得大气而拥有张力,像征了继承传统的特性后新生的年轻力量和感触,并进一步强化了其标志性建筑的地位。图书馆大厅在管理上对新技术新设备的运用,也为空间内增添了些许理性色彩。
图书馆还配有500人报告厅,200人会议厅和国际会议厅,能召开高规格的各类会议和讲座,因而各个会议室均进行了针对性的声、光、电设计。厅内均采用简洁舒展的连续性弧形造型顶,光源柔和,结合墙面的条状处理手法和稳重的色彩搭配,在材料的选择上遵循吸声,环保的原则,与使用效果得到了最佳结合。整体空间符合了简洁、大方、和谐、统一的审美要求,为与会者提供了更为舒适的会议环境。
阅览室更多的是体现人性化的设计、开放性的理念,开架式阅览、理想的通道规划,室内各界面质地和块面分割清晰明快,都支持和依附了大空间的设计感觉。整个空间布局井然有序,使用便捷,因而在使用者众多的情况下仍能保持一个安静从容的学习环境。
4.2 行政楼
行政楼位于学校主入口正对面,是学校的行政管理中心,在设计上除了满足职能上的要求外,还着重考虑人文因素,以体现现代教育机构的文化氛围和亲和力。门厅是体现整个大楼风格的主要部分,设计师对原有建筑的通高二层、两面通透的扇形建筑空间进行了深入渲染,采用现代手法,简洁的装饰造型,选用同样浅灰色调的天然石材饰地面与墙面,同时精心设计灯光和室内走廊的陈列布置,创造出内外一体,沉稳有力的人文空间,烘托着管理者和教育者的形象。电梯厅及各层透空走廊沿续了大厅的风格,并结合左右两个颇具特色的天井式内庭,增添了活力因素。从走廊看,理性的气氛因为这满眼的绿意、明亮的光线而洋溢着勃勃生机。会议室及办公室部分则根据不同的功能需要给予针对性的设计。后期为增加使用功能,又在一层增加了会议室和校史馆,从而使公共部分整体更加呈现出开放、欢迎的姿态,呼应了整体的人文气息。
4.3 艺术中心楼
艺术中心楼位于学校的最西面,其建筑的造型与色彩在整个校园内显得非常与众不同,因而室内设计时设计师延续了这一特色,着力突出了空间艺术感染力(图3)。入口大厅不大,但层高条件不错,因而设计师在设计时,结合结构立柱,以富有韵律的弧线挑台造型与地面花瓣状拼花相呼应;采用普通照明与重点装饰照明相结合的方式,使空间更具有立体感,置身其中,你能感到空间里散发的艺术气息。艺术中心的主体剧场设计规格是能举行较高档次的音乐会等大型演出活动的,因而对声、光、电的要求都非常高。通过和专业的舞台设计合作,设计师在对造型,选材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比较后,决定采用连续的弧线吊顶,以增强顶面的层次感和视觉效果;墙面以大面积高档吸声饰面材料与灯带相结合,以材质本身的纹理和虚实结合的处理突出墙面的立体感。整个设计一气呵成,置身其中,你能感受到一种高雅的韵味和魅力。
4.4 体育活动中心
体育活动中心是功能多、面积广的综合性体育活动场所,因此设计师在最大限度满足功能需要的基础上追求的是室内的意境美。考虑到体育中心的主入口门厅同时是室内游泳池的入口门厅,设计师运用浅灰色和蓝灰调的石材来装饰墙地面,波浪形的白色金属大板在横向线条的衬托下,充分表现了“水”的动感意境,使狭长的门厅成为中心的特色空间。体育中心拥有室内游泳池、篮球场、乒乓球教学室、武术教学室、健美操教学室等多种运动场馆。根据功能的差异,设计师充分考虑了不同的高度要求,设置多种不同的灯光,安装各种安全设施,使用了易洁耐用的材料,并分别采用不同穿孔率的穿孔金属板、木质吸声板墙面,吸音、弹性吸音实木地板等技术手段,来保证馆内的安静运作,满足各种需求。在满足使用设施的基础上,整体色彩搭配不仅令人身心舒畅,更使得空间视觉扩张,为室内增添了一抹亮色。游泳馆蓝色的池底令水面感觉像天一样的干净明澈,橙色的走道下暗藏的地热管道在冬天也能确保使用者的舒适。明快简练的造型,整体浅米色的色调,适当天然光线的引入,设计师的设计带来了一个明亮、活泼、安全而富有动感的运动场馆。
4.6 教学楼及实验楼
教学楼和实验楼作为教学场所,在设计时重点考虑了使用要求和自然采光,照明要求,色彩搭配,通风装置等教学因素,简洁却不单调的室内设计兼顾了外形美观和功能的合理性,力求创造出一个整体,合理,安静的健康教学环境。花岗岩、铝板等现代材料的运用,室内外相互协调,体现了时代气息和现代建筑的美。
一、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结构调整中的矛盾。
民办高校建设初期未能找准其在高等教育中的定位,于是在逐渐完善发展中,纷纷开始进入教育结构性调整阶段,向应用性民办本科院校方向发展,构建出多种多样的办学体制。由于处于改革和发展的转型阶段,学校的各个方面未能做到同步发展,致使校园文化出现继承与创新发展的冲突。学校花费主要精力争取国内排名和获得更多的生源,忽略校园文化这个软实力,使得很多学院自身探索出的特色没能得到传承,更难取得进步和发展。
(二)学生个性差异,综合素质亟待提高。
青年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个性差异,从而也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青年大学生,初生牛犊不怕虎,有闯劲儿,敢于尝试新鲜事物,但是毕竟身心发育不成熟。遇到紧急事情,如果激动;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兴趣也很容易就被浇灭或者转移,特别容易跟随社会上新出现的各种思想。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也比较容易自高自大,对自己的期望和评价很高,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缺乏社会经验,行为和社会现实不和谐。这些构成了校园文化建设中极其不稳定的隐患。
(三)校园文化功利性强。
民办高校自身多由社会知名企业家所筹资建立起来,其诞生就带着商业色彩,更倾向于以赚钱为目的。伴随着校园与社会之间的联系的渠道越来越多,学校中不可避免出现了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一些消极、庸俗的思想进入了校园文化中。
二、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以人为本、合理规划,加强物质文化建设
民办高校校园文化的规划与建设过程必须始终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理念:体现以人为本,为人创造环境;体现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体现使用方便和无障碍设计。比如学校交通规划设计上,要尽量将人车分流,减少车辆对人们学习、生活的影响;在校园内多设置一些休闲、健身场地。要建造安全、舒适的环境,营造充满人性化的校园。另外,网络资源的筛选和网络接入的便捷性,要以学生的知识学习为参考,以学生接入网络的方便性为指导。校园网的建设还要注意适当的超前性和高度的可靠性,能够满足信息化教学对数字、图像、视频等大流量数据交换的需要,在信息点的分布上要考虑重要教学、科研、信息检索等空间的数据密度,真正以学生和教师的需求为出发点,服务好民办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民办高校要合理地规划资金来源,使资金来源多样化。在保证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资金充裕的条件下,提高整体办学实力,从而实现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与和谐发展。目前,我国的民办高校还处在自己投资自己收益的阶段,投资巨大,投资周期长风险大,所以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要建立在各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努力的基础上,使用多种融资渠道。
(二) 人文与科学创新结合,公平公正,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所谓人文素养,就是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以及人文科学观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即人文精神。而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决定的,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包括求真求实、追求真理、理性的怀疑、民主、自由、开放性、多元性、求证和检验的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人的两种基本需要,他们是并存的,缺一不可。
民办高校校园文化正是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交互融合的契合点。因此,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根本宗旨,并将其内化为师生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和基本品质。通过制定可行的规章制度,营造好良好的制度环境,统筹安排科学精神教育与人文素养教育于学生的课堂内外,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克服由于教育的过度专门化所造成的科学与人文的分裂,改变各专门人才的单一倾向,促进民办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民主、公开、公正是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根本保证。由于种种原因,有些民办高校未能按照民主、公开、公正的要求进行制度文化建设,存在着一些与学校正常发展不相和谐的弊端和陋习。
总之,民办高校制度文化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调动校内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师生员工的创造活力,继承并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借鉴并内化先进的制度文化,开拓创新,以人为本,创造和培育引领时代的新型民办高校校园制度文化,保障学校又好又快地和谐发展。
(三) 传承历史、发扬民主、与时俱进,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民办高校的精神文化建设要发扬民主精神,注重人际沟通,最终目标是使每个人都能平等地参与到建设中去。民办高校一定要注意摒弃等级主义,唯领导指令是从,忽略广大师生的创造力。如果广大师生没有发言的权利,只能执行上级传达的文件命令,那么校园文化就成了领导的个人行为,得不到多数人的认可。而校园文化不是个人行为,是一个群体内共同构建出来的、被每个人都信仰的精神理念,所以一定要发扬民主精神。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使得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也要由传统的文化知识教育向创新的素质教育转变,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要站在中国新世纪的变革、高等学校适应社会竞争、社会主义主旋律文化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高度,使其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民办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由精英教育向普及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校园文化活动将吸引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爱好的广大学生参加,提高自己的素质。同时,以开放的心态,吸收社会上的精华,共同来建设校园精神文化,达到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戚文,加强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8).
[2] 马东辉,我国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7.
[3] 孔靓,柳宝珠,刘学民,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成功(教育),2009(10).
作者简介:
各大学校在进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对其工作比较重视,然而在内涵上挖掘不深,究其原因就是学校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的人文素养的提升高度不够。因此,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是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所说的文化素养是指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审美素养。从本质上说,这三方面是有机统一和不可分割的,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人的整体素质,只是为了说明、研究的方便才分而为三;但它们又是有区分的,其中,人文素养是一个人素养的基础和核心,科学素养和审美素养以人文素养为出发点和归宿,是人文素养的延伸。
在目前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情况下,要提高小学教师的综合文化素养,固然要提高小学教师的科学素养和审美素养,但更为重要的、紧迫的任务应该是提高小学教师的人文素养,因为没有人文素养的提高就不会有小学教师综合文化素养的提高,没有人文素养的小学教师也就不会有很高的审美修养。只有具备了人文素养,小学教师才能真正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观念,在教育与管理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当“人”看,当作有情感的、鲜活的、思想性格各异的、独立的人,而不是把他们当作“工程师”手下的“产品”、当作“园丁”手下的“花朵”。教育毕竟不同于植物的栽培或动物的饲养那样的工作,教育是通过主体、为了主体的发展而在主体间进行的一种精神交流和对话,使其主动地寻求自我发展和进步的目标,不断完善自己。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教师没有人文素养肯定是不行的,没有人文素养、缺乏人文精神的教师就不可能充分理解人性、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这样的教师不会在心中有爱的阳光,也不会拥有教育的智慧和灵感。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是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一定是具有人文精神的教师,自然而然的,学校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的内涵就能够很有力地挖掘和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6-0067-02
【作者简介】赵伟,江苏省徐州市第三中学(江苏徐州,221005)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
一、丰富内涵,提升课程基地建设品位
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它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人文精神的基本含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
人文学科的主干就是人们常说的“文(文学)、史(历史)、哲(哲学)”,再加上艺术。从广义上讲,人文学科还可以包括诸如现代语言和古典语言、语言学、考古学乃至含有人道主义内容并运用人道主义方法进行研究的社会科学。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
高中人文学科,按照国家课程的设置,包括语文、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美术、音乐和体育,虽然数学、物理、化学这些自然科学不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但这些学科同样闪烁着人文精神的光芒,蕴涵着大量的理性思想。
基于以上认识,我校把课程基地建设的目标确立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将人文精神和基地文化建设作为课程基地建设的本质追求,从而丰富了课程基地的内涵,提升了课程基地建设的品位。
我校人文学科特色课程基地建设的总体构想是创建具有人文精神的教与学的环境,加快人文校园的建设,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在课程基地建设中,学校主要围绕着以下五大目标进行探索。
(1)以社团活动及学习小组活动为载体,以思维导图模型及实物模型为支撑,以数字化多媒体语音实验室、情境活动室和人机互动网络为平台,改进知识的表达、呈现方式,营造出“参与、互动、体验,吸纳、借鉴、建构”的具有鲜明人文学科特色的课程学习环境。(2)以校本化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为线索,构筑人文学科课程教学模式,以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为支撑,促进文科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方式转变。(3)以反映徐州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为核心,建构文科特色校本化的课程体系。通过对不同学段、不同层次、不同目标的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构建一个完整的人文学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辅助系统,促进个性化学习的发展。(4)以特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名师工作室为支撑,以构建面向全市的教研基地、开展教研活动为平台,以高校合作为加油站,促进教学科研成果的应用、推广,带动不同层次教师的专业发展。(5)以课程基地的实验室、系列模型、研究性小组、社团等为基础,以社区活动基地为辅助,为学生提供接触社会、了解人生的机会与空间,形成学生实践创新的有效路径。
二、推进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课程基地是以创设新型学习环境为特征,以改进课程内容实施方式为重点,以增强实践认知和学习能力为主线,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学习效能,发掘潜能特长的综合性教学平台。我校在创设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环境、建构突出核心教学内容的模型、建设促进自主学习的互动平台、开发丰富而有特色的课程资源、打造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中心、形成学生实践创新的有效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学校先后围绕校史、学科、地方文化三个方面开发了一批校本课程,初步构建了人文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体系。在课程开设上,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外,还开设了校本课程,组织艺术社团、文学社、理科社团等十多个学生社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在学生选修课程上实行“分流分级、底线达标、规定学分、自主选课”的运行机制,具有“起点不一、终点各异、过程有别、自主发展、保证基础、优生优培”的特点,体现了课程设置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课程的实施上,以国家课程为主导,夯实知识基础,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以拓展课程为补充,重在解读、赏析中外文学经典名著、现代文学作品,掌握中英文阅读技能;以活动课程为重点,开展以活动为载体的实践和体验课程,通过数字语音实验室、学生自主学习平台、人机互动平台和各种学生社团,开展学科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经历和感受中获取知识、运用知识,以达到知识的内化和生成。
在教学模式的构建上,学校积极从教学、德育、管理和教师发展四个维度建构“自主・共享・成长”育人模式,把“以学生成长为本,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共享,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内涵追求;采取“立足学校实际情况,做到遵循规律和务求实效相结合,实现科学推进;尊重教师个体差异,做到分层推进和限期达标相结合,实现整体推进;激发教师的改革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优化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营造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充分展示,合作互动,积极反思,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实现自主性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环境等潜在因素,启动、维护、强化学生的认识活动,使学生乐学、好学,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认知训练和情感陶冶的过程,实现了课堂教学认知过程情感化,使认知和情感和谐发展。
三、建立人文校园,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校园环境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校园环境的每一个实体,以及每个实体之间的关系,无不反映出某种教育价值观。学校的物质设施和环境,无不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文化内涵,影响着师生的观念和行为。
一、艺术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一)从宏观社会层面讲,理论学术界更关注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现实对立与冲突,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一方面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产生了极大地正面效应,但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分化与对立。这种分化与对立已经渗透到了高校,并影响着学校人文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的建设。个人主义,以自我为中心,过分追求独立性和自主性,高度渴望实现自我,却缺乏对他人与社会的责任感;享乐主义,理想淡化,信仰危机,精神空虚,没有精神支柱,觉得活一天就要享受,不能苦了自己;拜金主义、功利心极强等思想开始腐蚀大学生。
(二)从微观学校层面讲,由于艺术类院校相对综合类大学,专业性较强,艺术类院校招生制度决定更看重学生的专业基础,对学生文化素质要求普遍偏低,入学后,很多教师也认为学生只要学好专业课就行,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不重视,学校对人文学科的建设重视不够,导致人才的知识结构不合理,这种专业人才的教育,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三)从实践意义上讲,如今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和模式是落后的,还更多的停留在说教、灌输的方式,不注重实效性。尤其是在艺术类院校,很多学生已经把人文学科的课程视为鸡肋,不去上课不能取得相应学分,影响毕业,去上课对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不满意,甚至逆反,很多高校还意识不到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作用以及目标的一致性。更不能将二者联动,形成强的教育合力。
二、人文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一)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文素质教育最终目标是一致的
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文素质教育都是要通过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实现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将文学、哲学、历史、艺术、伦理、地理等人文学科作为基础,关注人的审美情感、思想道德和人格完善,它的核心是强调人格尊严、理解与宽容、自由与责任,以及对人类和自然的关爱等。它是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大学生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潜能,进而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校园文化最主要的功能也是“化人”和“育人”,是通过文化生产、熏陶和传播来发掘人的全部潜能,使人在体力、智力、情感、道德、审美等各方面和谐发展,成为具有较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总之,建设高校校园文化的目的是发挥校园的育人作用,为大学生提供健康成长的平台,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
可见,人文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在终极目标上是统一的,有种天然的契合,二者的目的都是育人,都是以人为本,都注重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
(二)校园文化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丰富载体和有效途径
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学校的校风和学风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人才培养质量。健康、和谐、高尚的校园文化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对大学生个性的塑造、进取心的激发、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园物质文化是学生每天生活的环境,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接触最多、最直接的,校园精神文化是学生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因此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为学生提供获得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可能性,并通过提供实践的机会,使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真正把知识内化为素质,从而能够真正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因此,校园文化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实施的平台,是保证人文素质教育顺利开展的丰富载体和有效途径。
三、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文素质教育的互动,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艺术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培育人文精神
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学生教育的全过程,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结合学校自身的人文历史积淀,培植自己的特色校园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天津美术学院有百年的办学历史,在百年的办学历程中积淀了丰富的人文精神,邓颖超是学院杰出的校友,她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感染了一代又一代天美人,爱国这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深蒂固的植根在每个天美人心中,一代又一代艺术教育家为国家培养了无数优秀艺术人才。多年来,在打造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十分珍视学院的百年积淀,注重与校史资源相结合,逐渐形成了“崇德尚艺、力学力行”的校训和“沉静进取、包容开放”的校园精神,全院师生的心灵得到洗礼,思想得到解放,从而产生了对学院的荣誉感和责任心,进发出创新的强烈愿望,进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发挥培育人文精神的平台载体作用
校园文化作为整个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具有引导性的亚文化,具有提高人文素养教育的天然功能,它直接影响着人的思维品质、行为价值及认知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甘肃省临洮县职教中心是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学生主要来自本县及周围县区的农村,学生的人文素养较差。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学校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和管理,稳步扎实地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一、在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良好的校园环境对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他们健康向上起到重要的作用。甘肃省临洮县职教中心对校园自然环境建设力求做到整体功能齐全、安全有序、节能环保、室外绿化、室内美化、环境净化,以求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看重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教学大楼及大厅里映入眼帘的“德以修身,技以立业”“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教艺求精湛,学技求一流”的标语,体现国情和时代特征,集中反映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风、教风。校园内温馨的提示语、“知心慧语”信箱,给人浓浓的人文关怀。充分发挥校报、橱窗、阅览室、陈列室及实训场景工学结合的宣传作用和成功校友等对学生的激励作用。精心布置各个场所角落,张贴名人字画及富有职业特色的名言、标语、技术能手、优秀毕业生照片,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体现出一个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特色和追求,利于学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增强就业创业信心。
二、在校园管理文化建设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农村中职学校学生的管理应该以最基本的环节如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学生的习惯管理为切入口。甘肃省临洮县职教中心本着“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坚持实施“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的管理思路和“领导、教师、学生”全员管理的管理过程,实行情感管理和精细化管理。学校制定了课间文明活动制度、值周监督制度、宿舍管理制度、请假制度、考试制度、卫生制度、弹性学分制度、奖学金评定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结合家长会、班会、团队会等加强学生的纪律教育、安全教育,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制定班级管理的实施意见,创建班级公约、班训等,对班级布置,值周、值日工作职责,做到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做,点滴处体现人文关怀。学校的特色管理在于通过开展各种有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始终把学生组织到集体当中,让学生在与老师、同学的交往中、互动中丰富自己的生活、增长自己的见识、提高自己的交往、合作能力,陶冶自己的情趣和品行。
三、在校园活动文化建设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自2010年以来,学校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开设形式多样的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项目,加强学生社团和兴趣小组的指导和管理,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全面素质。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技能大赛和多种竞赛活动,充分利用大庆节日、民族传统节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开展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和具有专业特色的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学校积极开展勤工俭学、顶岗实习、工学结合,推进校企合作,引进融合优秀企业文化,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帮助学生顺利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跨越。加强了学生职业养成训练,也增强了学生立志成才的信心,使学生树立了牢固的职业意识,提高了学生适应未来工作环境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四、在校园课程文化建设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思想政治工作应对当前心理问题多发多态的必然选择,是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旺盛的客观要求,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现实需要。[1]
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和谐,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对于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尤为重要。
一、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看加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紧迫性
大学时期是人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大学生面临许多人生发展的重要课题。学习、交友、恋爱、就业、成长等种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的压力源,影响心理健康,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影响其成长与发展。教育工作者要思考怎样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在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矛盾与冲突、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维护心理健康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师生关系问题
教育的本性是人文的,以师生关系为主的学校人际关系的和谐,是实施教育活动的必要保障。建立“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情感交融、协力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对构建和谐校园、实现和谐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教师更加注重对大学生注入科学的精神、理性的思维,而容易忽视或缺乏人文与情感的融和。这是导致师生时空距离、心理距离的主要原因。我们应该加强高等院校精神文化建设,为先进优良的物质文化功能的最终实现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保证。
(二)大学生厌学问题
大学生的厌学现象在高校中较为突出,这既不利于良好校风、学风的建设,也不利于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等教育要分析大学生厌学现象,探究解决大学生厌学问题的对策,从多方面入手,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多种策略,实行综合治理,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三)大学生网瘾问题
随着网络的迅速扩张,网瘾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一些大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导致的一系列负面问题,如网恋、游戏狂、旷课、成绩下滑等,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关注、研究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原因和对策,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意义。 转贴于
(四)贫困生问题
我国高校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家长揪心、学校担心、学生忧心的普遍性的社会问题。与其他的大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有许多优秀的品质,但家庭贫困也造成了部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失衡,这部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精神压力大、在困难面前持消极的态度、强烈的自卑意识和失落感、人际关系不适应等等,这些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指导。教育他们正视现实,培养自我抗挫折的能力,帮助高校贫困生树立劳动观念,自尊、自立、自强,讲求诚信,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取得人们的理解和尊重。
(五)大学生就业问题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国社会调查所的一项调查显示,75%的大学生认为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就业。50%的大学生对于自己毕业后的发展前途感到迷茫,没有目标;41.7%的大学生表示目前没考虑太多;只有8.3%的人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目标并且充满信心。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樊富珉教授认为,中国有69%—80%的大学生对未来没有规划、就业时容易感到压力。
基于上述情况, 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二、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若干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领导,深化认识,切实树立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理念
一是提高认识,加强宣传。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学校教育教学各部门团体。因此,需要各部门在思想认识上,牢固树立“和谐心理”的理念,强化公益意识,将心理健康工作纳入到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各个组织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加强部门合作,在校园提倡“和谐心理、和谐社会”理念,消除师生对心理问题的片面认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是整合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善于协调关系、整合各方资源,做到四个结合,即: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工作相结合,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咨询中心与有关职能部门密切合作,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心理健康教育合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二)注重大学生心理疏导,构建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建立包括心理问题筛查、干预、跟踪、控制一体化的多途径、多渠道、多层次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机制。通过监测、评估和预警,做到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时干预、有效控制,帮助大学生达到心理和谐。 [2]
我们要积极推动大学生的心理和谐建设,努力探索在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方式方法,努力营造培育和谐心理的氛围,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和人文环境保证。
学校是文化传承、传播与发展的重要场所,师生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做好校园文化建设,既可以提高学校的品位,又能达到“育人”的目的,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而我个人认为校园文化建设首要的是创建“人文・书香”的校园,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其他方面的基础。但究竟如何创建“人文・书香”的校园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营造良好的环境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良好的环境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也会对一些不良行为起到约束作用。环境主要有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物质环境即指外显的校园绿化环境,如规划好花园、草坪、林带、绿色长廊,它既能给师生带来舒适的感觉,又会让学生有归属感,将来还会对母校产生很深的眷恋之情。文化环境即指校园的整体氛围,可从教室、教学楼的布置入手,要注重整体效果。就以教学楼的布置为例,一楼大厅的布置除了学校的展板以外,可以放一面大镜子,让每一位教师和学生进入教学楼的第一眼就能看到自己的仪容仪表,对一些穿戴不整洁,或不讲卫生的学生起到警示、提醒的作用;再在一楼挂四个书写美观洒脱的大字:斯文在兹。既具书香特色,又包涵深远的文化意蕴,而且更具人性化。楼道的布置也应当摒弃标语、警示牌,悬挂名人字画、科学家的画像以及名言警句等,既给学生美的享受,又从精神上起到引领的作用。而且名人字画可以采用中国国画,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教室的布置可放手让学生去做,要体现学生的特色,张扬他们的个性,而且让学生参与,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
总之,优美舒适、文化气息浓厚的校园环境一定会提升学生的精神品位,要做好校园文化建设,这一点必不可少。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扎实有序地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是做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今年,我校开展了“图书进教室”活动,而且得到了很好的落实,读书逐渐成为六中学子的一个习惯。作为由读到写的迁移,学校举行了作文竞赛。我认为还可以开展其他一些活动,如“有奖读书”,对喜欢读书、能广泛读书的学生进行奖励,并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带动校园良好的读书风尚,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同时我校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秋季趣味运动会、跳绳比赛、“六一”文艺会演、书画展等,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又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并利用一切机会开展校园文化教育,比如清明烈士陵园扫墓献花篮,传统节日举办知识竞赛等。这些活动不但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而且加强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同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关键词:和谐校园 高校 人文教育
十之后,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并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借此发展契机,我校充分发挥科技优势,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献计献策,并首次提出“两型校园”建设口号。随着2009年首届博士论坛的成功举办,“两型校园的建设与实践”已经获得广泛关注,并进行了深入探讨。两型校园建设的终极目标就是“构建和谐校园,推进学校的科学跨越发展”。如何构建和谐校园?首先就是要加强高校的人文教育,只有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的现代化才会实现,人类社会的未来才有希望。
一、人文教育的科学内涵
人文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是与反映自然界变化的“天文”相对而言的。人文教育主张通过知识的传授、环境的熏陶等手段使人类优秀的人文知识成果及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想情感和思维方式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修养、精神风貌和品格意志。人文教育不同于文科教育,它强调的是通过对人文知识的把握来提高人自身精神深处的品质,净化人的灵魂,陶冶人的情操,注重的是观念培养。因此,高校人文教育旨在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求知、生活、做人及做事,旨在引导他们掌握人文知识,形素质,树立人文精神,提升人文境界。当然,在科学技术极速发展的现今社会,现代化的生产模式和文明的生活追求使我们把学习的大部分时间花在科学领域,然而实践证明单靠科学教育和科学发展并不能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而人文教育能够在科学无法发挥作用的领域促进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高校人文教育的现实意义
世界上许多著名教育家很早就提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他们认为,科学本质上是一种人文事业,自然科学不引进人文科学就不能突破科学发展的局限。历史的发展表明,科学是能够给人类创造巨大物质利益的第一生产力,但是,科学如果毫无节制地被人用作向自然索取的一种工具,它不但不能给人类带来福利,反而会造成灾难。因此,高等教育在教会学生如何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对待科学技术,如何利用它造福人类,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成联盟,才能真正促进社会的进步。因此,加强高校,尤其是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校的人文教育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
从高等教育的本质看,教育的目的在于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人文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专业知识、才能的掌握和运用,更重要的在于帮助人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促进人在认识、情感和意志等方面健康地发展,强调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获得一种新的观念,一种主体能动性的感召力、创造力和想象力[1]。同时,加强高校人文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高校人文教育是以人文科学为主要内容的精神层面的教育,而人文科学是文明的成果,是文明教养的学问。它包含世界的优秀成果,也包括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也包括启迪人的智慧、开发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热情、激扬人的意志、规范人的行为以及维护人的心理健康、控制社会稳定乃至发展经济,协调人际关系等。因此,提倡高校人文教育在强调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三、高校人文教育的实践途径
首先,转变教学观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教育不断改革发展,教育思想也逐步调整,从政治本位转变为经济、科技本位,从知识性教育转变为能力性教育。现如今,加强人文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教育的根本目标。任何教育就最终目的来说,都是促进个人某种能力的提高。换言之,任何教育在本质上不存在优劣之分,均有其特定的价值。正如单一的人文教育不能满足社会和人的需求一样,单一的科学教育也不能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正如赫胥黎所说:“单纯的科学教育确实和单纯的文学教育一样,将会造成理智的扭曲。”[2]因此,应该树立全面的教育观,指导能够满足社会物质发展对人才需要的教育方式,使个人的价值观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得以体现;与此同时,它还应该让学生在改造世界、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不被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所奴役,在自己和社会之间构筑一个开放的隔离带,从而在社会功利和人文精神之间保持一种张力[3]。
其次,完善教学体系。众多学者指出人文社科类课程在整体教学课程结构中所占比重应不低于1/3,然而目前的情况不尽如人意,多数高校人文课程比例不足1/5,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4]。人文学科的教学是加强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的途径。因此,要确定人文学科的重要地位,将其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并发挥课堂教育作用,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保证其实施。此外,要加大对人文教学的研究力度,合理设置人文教育在教学课程结构中的比重。另外,要进行学科建设中跨学科的探索。我们的学科建设应该是科学与人性、机械时空与历史时空、推理求证与艺术想象的统一,应整合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心理和物理、技术和社会的演变进步因素,体现大科技文化潮流[5]。
最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不融,“隐蔽课程”不隐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本着隐蔽渗透,自然融合的原则。大学生群体人格趋于成熟,文化观念逐步确立,已具备一定判断选择的能力。因此应该采取先顺应,后同化的方式,合理疏通引导。将理想信念教育、人格和价值观教育和德育有机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潜移默化。只有如此,我们的教育成果才能更加深入持久。
参考文献
[1]教育,创造未来 [期刊论文]《文教资料》,2006.孙敏
[2]科学与教育 [专著]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赫胥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