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家校共育的思考和对策

家校共育的思考和对策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7:2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家校共育的思考和对策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家校共育的思考和对策

篇1

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正逐步受到国家、社会和高校的重视,并得以蓬勃发展。笔者以“高校公共艺术”为关键词,对“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共检索434条,其中1999年到2006年期间,高校公共艺术文献共有44篇。2006年教育部出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全国高校掀起一股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浪潮,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公共艺术教育。2012年数量达到顶峰,共96篇。关于公共艺术教育发表的论文的期刊来源,笔者搜集核心期刊和cssci共35篇,说明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质量有待提高。

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内涵研究

硕士生们分别从概念的组成或意义的角度研究公共艺术教育的内涵。孙媛认为公共艺术教育是将集娱乐、欣赏、基本知识于一体的一种以艺术形式展现的综合教育[1]。徐亚娟(2010)认为公共艺术教育属于“特称判断”的名称[2]。丁倩倩认为可以理解为从公共艺术+教育或(公共+艺术)+教育,教育是名称的核心词[3]。笔者认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以大众性、公开性、平等性、和创新性为特征,以提升其非艺术类专业学生艺术素养为目的,普及艺术知识和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的艺术教育。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关系研究

爱因斯坦曾说:“没有青少年时代的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有我现在这些科学上的成就”。艺术和科学在某种程度上相通的。公共艺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综合能力强和素质高的全面发展的公民,也正是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王长喜、陈磊(2007)从教育本质、教育目标和教育实践三个层面阐明高校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4]。陈晓艳(2010)认为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在理念上已有所契合。此外,如何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设置多样化的艺术课程、建设艺术团体和引导艺术的多元文化体悟等实践环节也须和通识教育达成共识[5]。韩继华(2011)从探讨加强艺术教育在大学生人文教育中的作用出发,提出加强组织领导、营造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和运用艺术教育载体三方面关于探索艺术教育的改革措施[6]。

三、高校行业类的公共艺术教育研究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主要针对非艺术专业学生群体,具有大众性和普及性,属于公共性的高等教育范畴。对于不同类型的非艺术类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而言,须结合学校和学生自身特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开展特色教育。贺春华(2003)建议理工科和综合类高校的艺术教育应构建由艺术教育中心负责和管理艺术教育的管理模式,并设置学校的艺术系科,可以遴选甄别出艺术特长生,优化师资队伍和编写艺术教育门类的特色专业教材[7]。陆挺等(2010)通过对清华大学侧重于“由技入道”的艺术教育实践模式和东南大学侧重于“由理入道”的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的两种实践模式的分析和比较,依据美国“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理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实践的理想模式,即“课程体系―高雅艺术进校园―艺术实践活动”三位一体的实践模式[8]。李亮等(2012)认为农林院校学生缺乏艺术素养是由他们的成长环境、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自身心理特征、校园环境及先天艺术素养等五方面造成的[9]。

四、公共艺术学科实践的案例研究

学者们通过某一公共艺术学科的课程实践作为研究案例,针对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思考。崔中梅等(2010)通过对声乐鉴赏课的实践案例的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声乐鉴赏课须加强领导重视程度、正确定位培养目标、改革教学方式、合理安排课程内容,提升教师素养[10]。黄武(2012)针对美术欣赏课的实践案例,认为美术欣赏课须重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进等问题,同时也对教材的编写和配套,教学质量的评价提出要求[11]。张梅(2008)对6所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的开课情况、公共音乐课的课程设置情况和大学生对音乐选修课程的偏好及期望进行了问卷调查。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学生为本,设置一些符合大学生兴趣爱好的科学、合理的音乐类课程,建立教学与评价制度,并将公共音乐课纳入学生的学分管理的改革构想[12]。

五、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建设研究

学者们主要从宏观角度分析和探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规范建设内容。刘玲(2007)提出从合理定位课程性质、明确课程目标、丰富课程设置与加强师资力量等方面加强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13]。张振华(2005)以复旦大学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实践性研究为例,探索公共艺术课程的改革。复旦大学加强了对艺术课程的定性分析和管理,从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出发,将公共艺术课程分三大类,分别是审美鉴赏类、艺术理论类、技能实践类。针对三类课程的特色,整合教学资源,提升教师队伍,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提高教学效果[14]。呼宇(2010)通过对甘肃省部分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问卷调查,针对问题,提出拓宽课程领域,开发特色艺术课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公共艺术课程咨询指导等对策[15]。

加强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建设,不仅需要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也需要配套的教材、优秀的师资队伍和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陆沁凝(2013)通过与校公共课程的大学英语、大学体育与计算机的比较,针对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课程设置专业性、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框架[16]。关于公共艺术教育的教材编写,要注意处理好艺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同时融入体现民族精神和地方风格的教材内容[17]。为了让更多大学生享受优质的公共艺术教育,大学生艺术教育教学模式需要改革和创新,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方式构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视频网络课程教学模式。

六、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研究

学者们认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自身存在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专门管理机构、教学经费不足等宏观问题,课程体系与结构不合理、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基础薄弱、参与度不高等微观问题。朱英萍(2010)认为高校对艺术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和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的精神实质认识不到位、艺术教育的组织管理与保障不到位、艺术类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自身素质欠缺等问题[18]。葛春先(2013)认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机构不健全、缺乏师资力量、教学质量不高、教学经费不足及教学设备缺乏等问题[19]。杨孜孜等(2011)通过对浙江省11所高校公共艺术的开展情况进行问卷和实地调研,研究发现公共艺术教育存在学生参与度小、课程结构不合理、师资队伍层次不齐等问题[20]。

硕士生群体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探讨。制约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艺术教育的传统观念和社会历史等客观因素造成的。90年代初,国家、社会和高校缺乏对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逐步得到发展,但因其自身内涵不够丰富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艺术教育的部分教师因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艺术功底不深,理论匮乏,影响整体教学团队整体质量。学校领导节约教育成本,没有独立设置艺术教育的专门管理机构,不利于艺术教育顺利开展。此外,教师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者缺乏用心的去关注和研究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建设,造成课程体系不合理、教材不配套,使得学生们不能真正领略到艺术教育的美。

七、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对策与建议研究

多数学者运用理论思辨的方法探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对策。学者们从艺术教育的内涵建设层面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余德华等(2008)建议建立高效公共艺术教育的有效机制,树立科学理念,构建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形成第一、二、三课堂紧密结合的艺术教育培养模式,建立适合地方高校艺术教育特点的评价机制[21]。郑继兵等(2005)从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方式改革的角度,建议构建网络教育平台,拓宽艺术课程教学覆盖面;开发和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增强艺术类课程教学效果;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信息素养[22]。于立军等(2006)以天津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实践探索为例,针对理工科院校不同专业和学生特点,指出工科学校的艺术教育须和工程技术科学和人文社科相结合,合理设置艺术选修课的门类和学分、开辟建立艺术必选课的试验田和开设艺术实践课[23]。吉钰梅(2012)通过对江苏省5所高校非音乐专业大学生音乐文化素养调查,提出要深化对艺术教育本质和价值的认识、建立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抓好艺术教育的源头基础、进一步加大对大学艺术素质课程的补课力度和优化高校艺术通识类课程设置等对策建议[24]。

八、建议与对策

现已有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大家更清晰的认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也为正在发展的公共艺术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然而,关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也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视角上,在分析原因时缺少必要的理论支撑或基于教育学、心理学、艺术学、经济学等单一学科进行分析,较少运用多学科交叉视角进行探究。(2)研究内容上,高校艺术教育自身内涵建设研究居多,公共艺术教育关于“人”和“文化”的层面的研究不够丰富和深入。

目前,公共艺术教育主要以欣赏课、鉴赏课为主,一定程度上满足不了大学生对艺术教育的需求。一方面,为了激发大学生对艺术教育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参与度,必须加强艺术教育的实践教学改革。大学生通过艺术教育的实践锻炼,不仅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且也能对文化传承起一定促进作用。正如李政道所说:“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个面,它们的共同基础是人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是真理的普遍性。[25]”另一方面,大学生对公共艺术教育背后的更深层的文化内涵和时代背景缺乏关注和了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不仅要提高大学生欣赏美的能力,更须提高大学生文化内涵和素养,使其参与艺术教育,关注艺术背后的时代思想。因此,如何将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及成长规律与时代思想和文化内涵结合,进一步提高公共艺术的有效教育,应成为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和趋势。在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居多,缺乏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研究者运用SPSS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进行数据分析,缺少各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分析。此外,在样本的选取上,基本是对某省几个学校进行问卷调查,跨省采取样本的较少,若能拓宽样本的范围,数据则更具有代表性,分析问题会更全面、具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1]孙媛,我国理工科太学公共艺术教育模式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

[2]徐亚娟,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德育渗透的策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

[3]丁倩倩,前提与基础:公共艺术教育的公共性思考[D],杭州:浙江大学,2011.

[4]王长喜,陈磊,论素质教育中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842-845.

[5]陈晓艳,通识教育理念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践创新[J],江苏高教,2010(4):70-71.

[6]韩继华,艺术教育在大学生文化素质中作用的探索[J],中国青年研究,2011:107-109.

[7]贺春华,理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音乐,2003(2):106-110.

[8]陆挺,陈峰,中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模式的比较及启示―――以清华大学和东南大学为例[J],艺术百家,2010(3):44-47.

[9]李亮,张琪,郑颖,农林院校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2(6):94-95,8.

[10]崔中梅,陈丹,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中声乐鉴赏课的教学实践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23):154-155.

[11]黄武,加强教学研究,提升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效果―以高校美术欣赏课程为例[J],艺术百家,2012(8):430-432.

[12]张梅,新疆六所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J],教学研究,2008(6):525-528.

[13]刘玲,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建设研讨[J],艺术百家,2007(2):194-195.

[14]张振华,规范艺术课程构架科学体系―――复旦大学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实践性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5(7):24-25.

[15]呼宇,大学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探析―以甘肃省部分高校为例[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7.

[16]陆沁凝,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J],音乐创作,2013(7):188-189.

[17]董红普,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教材开发与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与职业,2009(30):104-105.

[18]朱英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深层次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4):62-63.

[19]葛春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24):14-15.

[20]杨孜孜,,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浙江省11所高校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9):203-205.[21]余德华,王淑莲,提高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水平有效机制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8(9):61-63.

[22]郑继兵,杨增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高校艺术教育教学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2):33-34.

篇2

后物欲时代这一概念由社会学家郑也夫先生首次提出,即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长期物质匮乏的难题已破解,当物质生活得到极大丰裕后,人们开始觉得空虚无聊。暴力、、沉迷于网络等问题在社会中的泛滥,凸显后物欲时代社会价值观问题的严峻性。在我国,随着国家经济实力增强,人们生活显著改善,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温饱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曾适用于一切人的生活意义已不复存在了,每个人必须重新为自己寻找生命的意义和社会的价值。精神的空虚无聊已经压倒社会物质匮乏,人们对于精神方面的需求大大超越了对物质欲望的需求。进入后物欲时代,面对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带来的“生命不可承受之轻”,当代大学生如何去寻求生活的意义和生存的价值,如何建构高校社会价值观?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理应担当起时代的责任重托。

一、文献综述

通过文献综述,高校教育者有关社会价值观研究大都把社会价值观既已存在作为理论预设。在此理论预设基础上,提出一些富有建设性的理念。例如陈立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校道德教育体系;薄爱敬等人思考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还有从社会价值观变迁的角度,康来云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思考社会价值观的变迁,房正提出了高校社会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和工作思路;崔振成认为价值观的教育直面现代社会与现代人的危机,呼吁构建良善适切的现代价值系统。这样的研究兼具时政性、引领性和概括性,缺乏专门针对后物欲时代的空虚和无聊进行的教育研究。本文在吸收、借鉴上述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对后物欲时代高校的社会价值观提出一些设想。

二、后物欲时代高校社会价值观的建构

1.注重道德传承,遵守道德规范

道德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社会认可、集体评价以及实现个人与社会自律完善的一种精神力量。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当代大学生应当自觉学习和弘扬我国传统美德,努力成为中华美德的学习者、传播者和践行者。沉迷于网络游戏、逃学、校园暴力与社会广泛存在的无聊空虚有很大的联系。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良传统表现在对传统道德的教化上,将“立德”立于“三不朽”之首,非常重视人的道德品质的养成。古人圣贤提出了诸多修身之道:“内省”“慎独”“重行”等。高校社会价值观的教育一定要汲取中国传统美德精华。

2.呵护心理健康,共筑精神家园后物欲时代

当代大学生的物质生活条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正因为如此,现代大学生吃普遍缺乏对困难生活的体验,心理承受力弱,行为极易走向极端,在无聊空虚时为了寻找刺激,不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失范,是否会危及自身和他人的安危,而往往会放纵自己。2015年3月20日,杭州某高中一学生胡某某手持刀械砍伤学校多名同学,而后跑出教学楼时,不慎坠楼。据新闻报道,该事件发生之前,胡某某在校期间几乎没有明显的心理异常或者行为异常。近年来,校园暴力伤害事件多发,集中反映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严峻性,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心理学家皮亚杰从认识论的角度提出认知理论,“游戏是公民从认识兴趣过渡到感情兴趣的一个媒介”。游戏满足了人们对新奇刺激的需求,又具有发展认知的功能。兴趣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外部刺激会影响兴趣程度。当兴趣程度过高,个体就会回避刺激;当个体刺激不够,个体就会寻求刺激来强化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游戏就是强有力的媒介。我们谈论游戏,大家会联想起“丧志”,后物欲时代我们要重新定位游戏,不仅满足新奇刺激的需求,还有人际交往、尊重、自我实现等需求。建立健全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平台,呵护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重新定位游戏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3.着力内涵发展,锤炼高尚品格

为远离贫困而奔波,乃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而温饱难题已经解决,人们的生活失去目标迷失方向,乃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而社会中最初的一小部分人率先突破温饱难题的是我们历史上的贵族们,他们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好好地学习和反思。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教育目标是——诗书礼乐,为社会培养有内涵、品格高尚的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诗书礼乐对高校社会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就是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成为一位品德高尚的人。教育面对富足的挑战对策是:寻找生活的意义,让艺术化的生活来应对物质富足带来的空虚无聊。现代教育是以专业为基础,专注于让学生掌握获取物质生产资料的能力,忽视引导学生学会艺术化的生活的能力。在物质丰裕的社会,艺术化的生活可以驯化物欲,锤炼高尚品格。教育面对富足的挑战对策是:寻找生活的意义,让艺术化的生活来应对物质富足带来的空虚无聊。现代职业教育是以学生专业为基础,以现代职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专注于让学生掌握获取物质生产资料的能力,忽视引导学生学会艺术化的生活的能力。在物质丰裕的社会,艺术化的生活可以驯化物欲,锤炼高尚品格,提升生命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郑也夫.后物欲时代的来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9.

[2]陈立中,赵志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高校德育体系[J].社会科学家,2014(11):110-113.

[3]薄爱敬.关于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33):53-54.

[4]康来云.从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看社会整合的路径选择[J].学习论坛,2012(10):64-67.

篇3

近年来,职业教育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建立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互沟通和衔接的‘立交桥’,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激励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宽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继续学习的渠道。”这一决定把发展职业教育提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正确认识中等职业教育的对口升学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对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进而使中等职业教育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连续几年参加升学班的课业辅导,感触颇多,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中职升学通道解读

近年来,中职升学通道越来越广,有“对口升学专业考试(也称三校生高考)”、“五年一贯制”、“单招”、“推免”等多种形式。对口升学是中职升学的主要途径,本文以对口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的重点。

二、中职对口升学现状分析

(一)对口升学与普通高考对比分析。“对口升学”有别于以理论为主的“普通高考”,由专业基础、文化基础和技能三部分构成。文化课难度相对较低,这对于动手能力强,而文化课成绩一般的中职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优势。

(二)中职对口升学人数分析。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打通了中职学校学生升学路,职教学生可从中职读到硕士,中职升学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我校近几年升学学生人数看。由12级3个升学班100多人,到现在15级15个升学班500多人,人数翻了5倍,且升学学生人数仍在逐年增加。其原因包含以下几点:(1)用人单位门槛逐年提高,学历要求越来越高;(2)中考成绩无望进入普通高中后,家长都希望孩子通过中职升学实现大学梦,学生迫于家庭压力选择升学;(3)学校为扩大现有规模,大力宣传中职升学政策,逐年增加对口升学招生人数。

(三)中职学生本科录取情况分析。以我校近几年对口升学情况为例。2013年我校对口升学,共参考123人,本科录取共11人。2014年我校对口升学,共参考155人,本科录取共13人。2015年我校对口升学,共参考172人,本科录取共42人。2016年我校对口升学,共参考207人,本科上线共57人。尽管对口升学相对普通高考难度较低,但本科上线情况仍不容乐观。

三、升学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方面

1.很多中职学校中是以技能就业为主,对理论教学重视程度不够,理论教学师资力量不强;2.中职学校专业较多,每个专业升学与就业学生因人数、教室及教师情况,很难合理分班,不利于管理。

(二)招生形势

1.中职学校为了发展扩大学校规模,招生无门槛,学生整体素质呈下降趋势。2.普通高中学校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中考录取人数逐年增加,录取分数线逐年走低,中职招生难,且生源差。3.现阶段省内本科及高职院校参与对口升学考试录取的学校少,录取名额有限。

(三)学生整体素质。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整体素质普遍偏低,主要体现在厌学,理论文化基础较差。中职学校重视了技能及专业课的设置,而忽略了文化基础课,造成了严重的偏科现象。此外,中职学生自律意识差,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浪费了大量时间。

(四)时间冲突。对口升学考试一般都在每年的5月底。在每年的1-3月中职学生往往需要参加技能大赛前的培训和辅导,以取得更高的技能成绩,这一阶段同时也是高考复习冲刺的关键阶段,所以很多学生精力分散,难以两头兼顾,最后反而一事无成。

四、对策分析及建议

(一)急需国家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步调。现阶段国家虽然提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但发展转型的步调过缓,很多的高等学府还没有完成进一步的转型,对口升学录取的本科院校较少,而且仅限于省内招生,还不能像普通高考一样实现全国性的招生,对中职对口升学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局限性。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互沟通和衔接的‘立交桥’还有待拓宽和伸展。

(二)学校应根据学生情况严格分班管理。学校往往按照专业和人数来进行分班。升学和就业学生往往混合在一起,很难兼顾到升学和就业两方面。所以应根据学生情况严格分班管理,并对有升学意愿的学生进行考核和选拔。这样既保证了升学班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合理的课程设置;也保证了就业学生能够省去一些不必要的课程,有更多的时间完成技能训练。

(三)学校合理统筹技能大赛及理论课时间。在最关键的复习阶段,学生往往因为技能大赛和理论课程难以两头兼顾,最后反而一事无成。因此建议有梯度的培养各年级学生的技能,争取对口升学学生能在第二年参加技能大赛,在第三年关键阶段用最少的时间巩固技能,取得好的技能成绩,并有更多的时间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

(四)系统合理的开设安排升学班课程。学校应当细致分析高考大纲,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系统合理的开设文化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并兼顾技能训练。有针对性的辅导学生,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教学效率。

篇4

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两大场所,当学生在学校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家庭中也得到了良好的熏陶时,才能够确保学生获得健康的成长。但从目前我国小学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状态来看,较多学生和家庭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脱节情况,很难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因此,对小学教育中家校合作问题进行研究十分的重要,能为学生的健康学习与成长提供有利的基础。

一、小学教育中家校合作现状分析

1、合作能力不足,效果不佳。目前我国小学教育中的家校合作还处于初步实践阶段,并没有足够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因而存在着家校合作能力不足的情况,很难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影响,且家校合作仅停留在学校的单方面灌输中,学校总是以自己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指定家长辅助孩子执行相关计划,家长只能被动的接受学校的安排并进行一定的配合,这样被动式的合作形式很难发挥家校合作的积极作用。这是目前我国小学教育家校合作中存在最明显的问题,也是家校合作效果不显著的关键因素。2、合作范围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目前我国小学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现状来看,仅停留于对学生成绩方面的合作中,对于学生心理素质、品质素质、成长教育及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教育都存在着严重不足的情况。为了确保学生拿到高成绩,学校和家长将全部的合作时间都放到了学生成绩的提升中,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机械的学习,不具备为人处世、与人相处的能力、素养、品质等,这对于孩子而言会构成心灵上的致命伤害。3、合作方式单一,缺乏有效的家长指导教育。目前我国小学教育家校合作中,严重存在缺乏实际经验的情况,因而合作方式仅停留在单一的层面中,使得家长引导教育的作用并未发挥出来。目前合作方式一般停留在“家长会、家长联系薄”方式中,借助的都是国外的家校合作经验,与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并不相符,这样一味模仿不去分析我国的教育实情,很难取得良好的家校合作效果,这也是导致我国小学教育家校合作问题重重的原因之一。同时就目前实施的家长会及家长联系薄等单一方式而言,也不具备科学的规则与制度,成员间并没有相互沟通的意识及习惯,学校和家长之间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的出现也不会去积极联系,使得现有的机构并不能发挥出应用的作用。

二、小学教育中增强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分析

1、增强共育意识,明确家校责任。为了确保家校合作的实效性,必须要让学校和家长都具有充分的共育意识,让双方都明确自己对学生成长及教育中需要担负哪些责任,这样双方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互动与配合,毕竟学校和家长有共同教育目标,那就是让每个学生都真正的成才。因此,要让家长和学校都明确意识到合作的必要性,这样在双方意识的引导下才能够确保家校合作的顺利推进。而想要达到点,需要学校及老师改变自己高高在上的态度,要充分的尊重家长,明白家长对学生教育的重要性,确保教育的统一性。同时,老师要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从生活、学校两个角度着手来开展教育;而对于家长方面,则需要意识到自己言传身教对于学生的影响,要善用积极的言传身教来引导孩子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2、合理利用多方力量,提高家校合作能力与效率。家校合作并不是只需要家长进行学习,还需要学校方面的积极配合与参与,确保家校合作方式的科学性。因此,学校要善于运用多种方式来帮助家长完成对孩子的教育,比如:家长讲座,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各方面的表现,帮助家长搜集不同阶段孩子容易出现的各种生理、心理问题,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确保学生的快乐成长。同时,教育机构应该积极对家长进行指导与资金支持,使家长对孩子的指导更具针对性。此外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家长热线,一来能更好的支持家长的教育,二来能对教育知识进行更好的宣传,让家长更透彻的了解孩子的心理,引导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相信通过这样良性的循环之后,家校合作的教育作用会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3、加强对多元化联系渠道的运用。针对目前小学教育中家校合作随意性强的弊端,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的模式来增强家校的沟通,分析学生学习及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家校可以互换学生在家中及学校中具体表现的记录,有利于家校更具针对性的纠正学生生活及学习中处在的问题。同时,现代社会中各种网络交流手段非常频繁,家校可以通过QQ、微信、微博等方式来对某些问题进行及时讨论,及时制定合理的教育方式,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小学教育中家校合作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理论知识、实践经验都比较匮乏,需要从增强共育意识,明确家校责任,合理利用多方力量,提高家校合作能力与效率,加强对多元化联系渠道的运用等方面着手,全面提升家校合作的实效性,促进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作者:陈林 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文县桥头学区

篇5

中图分类号:G6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4-145-001

近年来,高职院校数量骤增,在校学生数量随之增加,学生都是90后的独生子女,个性鲜明,占有欲强,自我观念强烈,使得高职院校安全保卫工作出现很大的难度。学校是学习知识的地方,必须建立一个健康、稳定的学习氛围,学生才能安心学习。基于此认识,结合笔者多年从事高职院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实践和经验,浅谈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安全保卫工作的现状和对策。

1.目前高职学生安全保卫工作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是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教学目标与一般学术型大学有本质的区别,入学学生人群、素质、层次、接触面有很大不同,学生的安全保卫工作也同样存在其特殊性,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1高职学生心理状态不理想

由于高职院校本身定位和学生的特殊性,存在性格孤僻、极端、嫌贫爱富、攀比心理强、忧虑等心理问题的学生比例增大。我院曾对2011、2012级的学生进行过一项调查统计,发现13.5%的学生存在性格内向敏感问题、23.1%的学生攀比心极强、8.5%的学生在对待问题时会有极端表现,从统计数据上看,我院有将近一半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我院只是几百所高校中的一所,从我院的统计情况看可以推算出全国高职院校在校学生有将近一半的学生同样存在心理失衡问题。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如果不能及时得到疏导,遇到挫折、外界刺激等因素,会做出出乎想象的事情,引发悲剧的发生。2013年复旦大学林森浩毒害舍友黄洋,最终抢救无效死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学生因打游戏发生口角引发一学生死亡;张家港沙洲职业工学院一学生手拿水果刀将在该院培训的学员曾某刺伤,学校暴力案件越来越多。

进入大学的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这些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享受着父母、爷爷奶奶、姥爷姥娘的宠爱,学校重分数轻素质的教育方式,使得这些学生对自身行为和情绪控制能力差,缺乏情感和心灵教育,极易走极端。

1.2院校内外环境混乱

一所高校通常会带动很多行业发展,比如餐饮、旅馆、超市、网吧、KTV和其他娱乐行业,校园内外环境学习氛围日益减弱,社会气息日益浓重。以笔者工作院校为代表,校园外大小网吧有15家,网吧内均提供包夜上网,有的提供快餐,让打游戏者足不出户,校园内几乎每个宿舍都有宽带、每人有一台电脑;大小饭馆23家,均提供烟酒服务;超市5家,均出售避孕工具;KTV5家;足疗店3家;校内小旅馆4家,校外小旅馆10家;等等。这些场所除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外,更多的引发学生同居、逃课、夜不归宿、打架斗殴,社会气息浓重,拉帮结派现象增多,干扰了学校正常管理,污染了学生的心灵。校园内外环境必须整治,否则象牙塔将不再纯洁。

1.3学校安保管理存在漏洞,工作停滞不前

学校安保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管理系统,需要大量管理人员和先进的技术设备。安保人员素质低、责任心不强,也造成安保漏洞。面对校园暴力和不良势头时,安保人员采取事不关己的态度,无法预测事态的严重性,没有及时上报;对校园施暴人员无法产生震慑力,打击力度不强。

2.高职院校安保工作对策和建议

2.1加大高职院校心理课程教学力度,配备心理辅导室

几乎每所高校都会开设心理教育相关课程,学生认为此课程不考试,老师认为此课程无关紧要,放松课堂纪律,导致上课者寥寥无几。学校管理层要正确认识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将心理教育作为一门正科去对待,必要时要和毕业挂钩。同时学校要配备充足的师资力量和专业的辅导队伍,一所学校至少配备2个心理辅导室,每天都有专门辅导人员坐班。老师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心理障碍,让学生懂得心理障碍不等同于精神病,几乎每一个健康的人都会在不同时期产生不同的心理障碍,鼓励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勇于向专业老师倾诉,接受老师的专业治疗。

2.2联合相关部门对校内外环境进行整治

校内外环境治理单靠学校的安保人员是无法做到的,涉及到工商、城管、卫生等很多部门,学校要积极和这些部门沟通协调,对校内外不良场所进行整治,还学生一个纯净的空间。

2.3加强学生危险敏感度,提高防范意识

大学生经历了小学六年、初高中六年共十二年的教育,从小在父母的保护下长大,思想比较简单,危险敏感度不强,容易被外表迷惑。例如今年接连发生的大学女生失联、最后惨遭不测事件。学校要不间断的开设安全大讲堂,邀请公安部门人员为学生讲述真实案例,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同时也要教导学生在遇到危险时保持冷静,正确分析和处理突发事件,钱财都是身外之物,生命才是最重要的。家长也要教育学生远离“垃圾人”,不要为了一时之气,丧失生命。

2.4完善学校安保工作制度,充实安保力量

学校管理层要高度认识安保工作的重要性,事关学校长久发展,校园恢复了宁静,学校的教学成果将更加突出。学校要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安保制度,应对不同的安保事件。充实安保力量,招聘有经验的安保人员,提高安保人员的待遇,激发安保人员的积极性,做到尽职尽责。发现不良态势要采取措施进行制止。建立奖惩制度,管辖范围内发生不良事件及时进行惩罚,发生率为零进行奖励。

3.结语

安全无小事,高职院校的安全工作牵动着每一个学生的切身利益,也关系着院校未来的发展。因此,如何做好学生的安全工作,如何应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是每一个从事安保工作人员必须思考的。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让高职院校的安保工作踏上一个新的旅程。

参考文献:

篇6

 近年来国内影视教育的规模不断壮大,在全国742所普通本科院校中,开设影视类本科专业的普通高校共计268所,①来自这些高校具备专业影视制作知识的学生,构成了强大的校园创作队伍。以第十八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原创影片大赛单元为例,除传统艺术院校,获奖学生还来自浙江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综合性院校。笔者所在的陕西科技大学亦开设有影视类专业,经过数年发展,由专业学生创作的作品《梨园来客》获第六届香港华语大学生电影节入围奖,作品《悦历》获第八届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视频类佳作奖;纪录片《油滴》获第六届科讯杯国际大学生影像节二等奖;作品《虚拟人生》入围2011年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实验片,同时入围2011年度澳门国际大学生电影节等。虽然不乏优秀作品,但总体而言,学生创作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拟从学生影视创作实践入手,分析其创作现状和创作局限,寻找解决与发展的对策。

一、题材单一:以观察和实践深入生活

受生活阅历的影响,学生作品的题材较为单一,多数为拍摄自己身边的人或者事,集中表现青春情感、校园生活,题材同质化严重,缺少对社会生活的关注。我们所处的是一个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并不缺少表现的题材,每天各种社会事件和生活讯息通过微博、手机、网络社区等多种渠道扑面而来,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将创作目光投向象牙塔外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

在学者的研究中,提到过一个值得借鉴的案例——日本电影学校,这所学校成立于1975年,致力于培养影视专业人才。为了加强学生对人生和社会的认识,学校在影视制作系一年级开设了名为“人间研究”的课程,要求学生在此门课程内完成对一个人或者一件事的调查,在此基础上探究人的生存方式,从而拓宽学生关注的视野。②我们可以将类似的调研工作融入教学环节中,比方说新闻采访课,可以布置学生以一个人或者一件事为对象,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完成调研报告。

除此之外,现有培养体系中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很好的借助对象。每年寒暑假各高校都会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以陕西科技大学为例,2011年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涉及玉树灾区重建、重走路、留守儿童调查等多个方面,这些都是非常难得的接触社会的机会,我们可以鼓励影视专业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并在实践中运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寻找拍摄题材,记录社会生活。如2010年由学生拍摄的《北川纪事》,即为当年暑假跟随学校社会实践团队到四川绵阳市北川县马槽乡支教期间拍摄的作品,作品记录了受重创两年后北川地区人们的生活现状,非常真切感人。

二、思维平面:以阅读提高认识力

思维平面化是学生作品的另一个特征,大多数学生影像都是对身边人或者事物表象的纯粹记录,缺少对题材的挖掘,欠缺内涵和意蕴。以学生青睐的爱情题材为例,多数作品停留于用镜头语言表现两情相悦时的欢乐或者失去恋情时的感伤,很少在作品中看到对爱情的思考。爱情是什么?它是怎么发生的?它是短暂的还是持久的?它和自由孰轻孰重,是要多一点的爱情,还是要多一点的自由?当出现与责任相悖的爱情时,是遵从理智,还是遵从情感?类似深入一点的思索很少出现在学生影像中。思考的缺失可能与我们的教育模式有关,比较中西方教育系统,西方更强调学生独立思考和理性精神的培养,中方相对薄弱,这种缺失反映到学生影像创作上表现为作品主题浅白或者无主题,只有对生活的记录,没有对生活的探究。

独立思考和理性精神需要实践经验与理论依据的双向支持,我们可以鼓励学生通过阅读加强理论修养,提高认识能力。阅读的重要性在于,一方面它能提供常识,除传统的中国文化和文学艺术类书籍外,社会科学各个门类的著作有助于我们认识生存的社会和世界。以《南方周末》2008年暑期推荐大学生阅读书目为例,③涵盖了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等各个社会学科,这些学科著作为我们提供了分析世界所必需的知识建制。近年来不少治学名家都建议读读西方社会科学的经典译著,如北大温儒敏先生为大学生开出的20本经典阅读书目中,13本为西方经典名著,包括柏拉图的《理想国》,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汤因比的《人类与大地母亲》等。④这些西方经典提供了比较的视野,并有助于现代价值的普及。另一方面阅读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训练科学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推理方法。任何一门社会科学都有其研究方法,如建立在实地调查、访问、文献梳理等基础上,通过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逻辑思维方法分析问题的定性研究以及收集相关数据,通过统计分析、数学模型等手段提炼规律,揭示本质的定量研究等。阅读社会科学的相关著作,读者不但能汲取前人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思想成果,增强对于社会问题的认识能力和洞察能力,同时通过了解作者用以推导结论的研究方法和思辨过程,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

篇7

一、家校合作的概念界定及意义

家校:即对学生最具影响力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家庭本身具有教育未成年人的职能和责任,学生成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育对象,构成了家庭与学校相关联的客体,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链。

家校合作:顾名思义是“家庭与学校合作”,是一种家庭与学校教育相互配合的双向循环活动;是现代家校合作教育发展的新模式,一般有两种形式:即“以校为本”和“以家为本”。从现实意义上讲:家校合作可化解家庭教育低效的难题和提高家庭教育的实效性;可促进家庭教育创新发展;可改变“5+2≤0”的现象;可整合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5+2≥7效应)。“以校为本”的家校合作,从所处教育机构(学校)和角色(教师)出发,以学校为本位开展家校合作活动,毋庸置疑,也是顺其自然;从运作模型到流程环节直至反馈调控都符合学校管理的目标指向。家校合作活动围绕的中心是学生,学生是家庭和学校共同的服务对象;家校合作的形式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应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其中学校应起主导作用;家校合作的过程是社会参与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家长及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的过程,同时,也是家庭和学校为实现儿童全面发展,在平等的基础上,双方沟通协作,最终实现优势互补的一种活动;家校合作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更好的实现社会化。

二、“以校为本”家校合作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家校合作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由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现代中小学生的教育很多是学校无法实现的,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关注与配合。特别是家庭教育,很多行为习惯需要在家养成,家长的责任是至关重大的,家校合作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由于农村家庭居住边远分散,家长外出务工的多,经济条件比较差,交通不便等多种因素,比较适合于“以校为本”的研究与实践。以内官营中学的家校合作实践活动为例,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寻找合作过程中现存的问题和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我区农村全面推广“家校合作”教育活动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我校“家校合作”开办比较早,但比较正规的家校合作活动是从2009年开始的,主要是“以校为本”展开活动至今已延续四年,从初步探索实践到实践过程中完善,现已形成良性循环,使本校“家校合作”教育已形成规模,取得了显著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训家长提高认识,形成家校育人目标的统一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完善,它的社会性的深化,并不意味着家庭作用的削弱,而是意味着家庭作用的加强。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是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可见,青少年的教育需要家庭与学校很好合作才能获得成功。中学阶段是学生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在这一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都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学习任务的繁重,升学、就业压力的增大,再加上社会复杂环境的影响,都对学生形成了挑战,要协助他们很好的应对这一挑战,仅靠学校是不够的,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认为家校合作是应对这一挑战的有效途径。

(1)举办家长学校,有机培训家长,形成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我校举办“家长学校”,一是注重了家长的有机培训。开展各种类型的大小型家长会和家长座谈会,针对农村家长的教育观念,方法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培训。促进家长提高认识,关心教育、参与教育,增强教育子女的信心和能力;挖掘教育资源,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家长学校的开办,拓宽活动资金的筹措渠道;让家长了解学校情况,例如,开学初的家长会,学校首先给家长介绍学校本学期的收费情况、学校的工作计划、教育教学任务以及教育管理措施等。期中考试后的家长会主要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考试成绩、在校的各种表现以及发展的潜能,存在的问题,家长在后期还应做些什么?怎么做等。另外,由于农村多数家长外出务工,学校除了定期召开大型家长会外,还选择家长农闲的时候,或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时候,针对重点年级的家长进行分层次培训。

我校设立有容纳3000多人的培训场地和容纳150多人的培训室,有领导和专业教师具体参与负责,并邀请心理学专家、家庭教育专家就中学生青春期的心理转变及家庭教育理念对教师和家长进行有机培训。使家长在了解政策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激活家庭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教育家长了解中学阶段孩子生理、心理发展的变化;了解孩子在这一阶段需要什么?需要怎么样的帮助和引导;明确学校的主要任务;掌握家庭教育的方法;形成家校联教目标的统一性。通过培训,使家长和学校在教育孩子的认识上达成了共识,促进了家校之间的相互信任。既避免了学校和家长在教育孩子上出现的冲突和矛盾,又建立了融洽和谐的伙伴关系,同时,得到了家长及社会的支持和协助。

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讲座。学校根据目前很多父母过多的关注孩子的衣食住行、身体强健、文化成绩等;却忽略了孩子的精神需求、心理健康、思想品德等;要求孩子好好学习,自己却不思进取等家庭教育误区,利用“家长学校”每学年举办一次由专家、学者和专业人士主讲的《重视孩子心理健康》、《良好行为习惯从小养成》、《怎样做新世纪父母》、《创建学习型家庭》、《怎样引导孩子的学习》、《要求孩子好好学习,父母必须天天向上》、《独生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隔代孩子的教育应注意的问题》、《与新课程同行,与孩子共成长》等专题讲座,并且进行问卷调查、反馈信息,邀请家长代表发言,相互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制定制度,使家庭教育逐步走向规范

我校每学年初,对新生都要进行家庭情况摸底,制定适合本校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制度。如《内官营中学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计划》,《内官营中学家长委员会章程》、《内官营中学家长学校教育指导纲要》、《内官营中学学生管理条例》、《好家长、优秀学员表彰条例》、《家长意见书》、《告家长书》等,让家长明确其指导思想、主要工作及工作目标;并印发有关的章程、制度、规范等,让家长充分认识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意义,使家长学校的举办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3)遵循三大原则,体现家校育人新特色

我校举办家长学校的三大特点:一是“导”而不“框”,给家长指明培养教育的方向,给他们更大的思考、实践、体会的空间;二是抢抓契机,正确引导,促进家长与学生间的和谐交流;三是搭建平台,创立特色,使家长学校工作常抓常新。我校的家长学校工作现已形成了“以公民道德实践为切入点,以重塑自我为起始点,以孩子健全人格为出发点,以孩子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家庭教育氛围,为师生家校“四位一体”的教育搭建了平台,体现了家校合作的新特色。

2.建立健全家委会,形成完整有效的家校联教机构

家长委员会是家校联教形成“三位一体”教育紧密联系的一种较好的形式。我校大型的家长会一般规定为每学期两次,开学初和期中考试后,家长委员会的建立一般在每学年的起始年级开学初的家长大会上产生,毕业年级的家长委员由起始年级的家长补充,形成循环制。构建模式:“学校家长委员会总会年级段家长委员会班级家长委员会分会”三级机制,班级家长委员会是开展活动的基层单位,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家长委员会的成员,由家长会分级选举,首先将各级有责任心、素质比较高、名望比较好、有奉献精神、对教育事业热心、有一定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乐于义务承担学校和家长委托的工作的家长选上来,再考虑家长委员会的分布尽量体现农村家庭的分布,便于家长委员会与家长的联系,使家庭与学校间的信息沟通畅达。家委会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学校教育管理;充当学校的参谋;为家庭教育提供咨询;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结合。其次,给家长委员会自行组织的权利,鼓励定期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学校扩大对家长的开放范围,允许家长委员参与学校的各个方面,使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层次由知情层次向决策层次逐渐提升。另外,利用家长委员对素质比较低,尤其是隔代家长、单亲家长从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上给予指导,负责把教师传授的科学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传递给每个家长,相应的起到为教师减压的作用。

3.以活动为主体,促进家校合作的有效发展

(1)开展各类家长会,消纳存在的具体问题

家长会是家长与教师进行双向交流互动的好机会。家长会有校级家长会、年级家长会、班级家长会和家长座谈会。我校除了校级家长会外,根据班情、学情,不失时机的召开年级家长会、班级家长会和家长座谈会,如有“会诊式、交流式、咨询式、展览式、辅导式、快餐式”等。例如“会诊式家长会”,班主任归纳好各种不同的“病例”,将不同类型的家长召集在一起,提供给家长思考,分析问题及形成原因,商讨教育失误及改进措施,寻求最佳教育方案。在会上各任课教师以平等的地位,本着双方友好、坦诚的态度,就孩子教育的各个方面和存在的具体问题,共司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这样的家长会在各班最少每学期都要开两次。特别是针对班级部分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唤醒家长的德育意识,尽量让家长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使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的目的保持一致、同步发展。

(2)开办“学校开放日”,提倡家长参与课堂研究

让家长参与教育就要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不但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了解学校的教学情况。我校面向家长举办“教学开放日”有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形式,每周星期三为定期教学开放日,另外根据家长的方便而定,但不论是哪一种形式学校都有专人接待,参观学校的环境,在自己孩子的课上陪孩子一起听课,参加学生的各种活动等。让家长进课堂听课,参与课堂教学研究,既可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又可提高指导孩子学习的水平和能力;既可了解教师的教学行为,又可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有效建议。

(3)建立学生基本情况信息库,开展有效家访

我校鼓励教师家访,逐步将家访制度化,并列人家校合作教育专项考核。家访的作用在于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争取家长的配合,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得以结合。我校教师根据所教年级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都建立了信息库,如学生家庭成员结构、经济状况、居住条件及生活水平,学生的社会交往及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及理想愿望等。需要对某个学生进行家访时,首先根据信息库已存的信息和目前的表现制定出详实的家访计划,确定明确的家访目的与内容,再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家访。因为农村家庭居住分散,家访比较耗时,而且有很多家长外出务工,监护人又比较忙,所以选择比较合适的家访时机是家访能否成功的基础。我校坚持做好班主任、任课教师上门家访工作,特别是对家境贫困、学习困难、行为习惯偏差、身体智力有残疾、单亲、离异等特殊学生进行重点家访和帮助,使家访由针对解决学生问题型向针对家庭教育指导型转变,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统计每个教师平均每学期有效家访次数在五次以上。

(4)开通亲情热线,利用电访优势

随着现代通讯工具的改善与普及,为教师和家长的联系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我校开展“家校合作”的另外一种形式是建立家校联系卡和开通亲情热线。最直接,最显实效的是亲情热线。由于农村家长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隔代抚养子女问题的突出,家庭教育的空缺,社会环境的复杂性等,给学校教育带来一定的难度。现代信息的通畅,给各类家长的联系提供了很多的方便,保证了家校合作的有效进行。

三、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8

【中图分类号】:G61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我校是地处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佛山的一所城镇中学,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镇工厂企业不断增多,我镇的外来人员队伍也不断壮大,大批儿童跟随父母离开故乡,来到我镇生活,我校学生中外来务工子女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大。本学年,我校学生共1266名学生,其中外来工子女共405 人,占总人数的31.9 %。七年级学生共393人,外来工子女学生157人,占总人数的39.9 %;八年级学生共429人,外来工子女学生132人,占总人数的30.7 %;九年级学生共 444人,外来工子女学生116人,占总人数的26.1%。从这些数据,我们很容易发现,外来工子女队伍在不断壮大。各级政府出台了有力措施保障这些儿童顺利就近入学就读,接受义务教育,流动儿童入学问题已经得到有效解决。

但是只是停留在保障流动儿童接受教育工作上是不足够的。这些远飞到异乡的小鸟,即使顺利地走进了新学校,坐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室,但是,从那一双迷茫、自卑甚至是敌意的眼睛里,我们意识到:这些孩子需要我们的特别关怀引导,因为他们面对新环境,他们心理上承受了同龄人没有经历过的冲击。更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爱护指导。而在流动儿童的教育上,班主任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在综观全校流动儿童学生情况的基础上,以本校九年级一个班级内的流动儿童作重点观测对象,探究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

一、流动儿童教育现状。

作者调查的班级共48人,其中流动儿童工21人,占全班总人数的43.7%。在这群流动儿童中,有13人是小学阶段已来到我镇就读的,有9人是初中阶段转学到我校就读的。

这群学生的学习情况总体表现不够理想,作者参照七、八年级四次期末考试成绩发现:这群学生中,在班级内学习成绩优秀的有2人,占流动学生总人数的9.5%;学习成绩属中等或以上的有11人,占流动学生总人数的52%;学习成绩中等以下的有8人,占流动学生总人数的38%。而本地学生的比例则分别是:29.6%、44.4%、25.9%。从数据可看出,流动儿童总体的学习情况相比本地学生不够理想。

遵守纪律方面,通过访问该班班主任及科任老师,以及参照学生的德育操行得分的方式进行调查。纪律方面表现能达到合格要求的流动儿童共11人,占流动儿童总人数的52 %,而本地学生能守纪能达到要求的有19人,占本地学生的70%。

作者还通过检查学生作业、观察课堂表现、跟踪学生课余活动等方法,考察学生的做事态度、人际关系、自我表现能力等综合素质。发现这群学生较容易出现自卑、冷漠、冲动、敏感等不良心理现象。

总体而言,流动儿童相比本地儿童,因为要适应环境、融入新群体,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要面对比同龄人更多的困扰,如果没有得到关怀、适当引导,极容易出现心理、行为上的不良现象。

这群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他们的父母大都是文化程度不高、从事体力劳动的外来工,工作的辛劳、家庭教育意识不强等原因,造成这群儿童不能得到父母的细心关爱、教育。由于外来者身份,他们在班集体中可能会遭到老师、同学的歧视和排斥,容易产生悲观、冷漠、孤僻等心理问题。学习上,因为要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学业上容易受阻,导致对学习的畏难情绪,如果这一关键时期没有得到老师、家长的正确心理疏导和学习上的帮助,这些儿童就会变得厌学,甚至辍学。

二、教育问题成因的深层探究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必然促使人口流动性加大,流动儿童人数将会不断增加,他们的教育问题是当前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重视解决。但当前社会主要关注的是保障流动儿童就近入学,接受教育的权利,对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方面的研究、重视还远远不够,保障流动儿童入学仅是就学的开端,教育权利的平等也极其重要,由于户籍、学籍管理问题,学校对流动儿童学生的流失并不关注,甚至不把流动学生的成绩列入教师考评中,造成教师对流动儿童在教学和管理上采取忽视态度,甚至对这些学生存在歧视。针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进行的宣传培训公益讲座等活动欠缺。

学校未能充分发挥教育职能,针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而制订的工作指引不够细致到位,导致许多班主任、教师工作不够深入、工作方法不够科学。部分老师不把流动儿童当正常学生看,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缺少对流动儿童的教育关怀。家校联系制度未能落到实处,流于形式,与家长联系的方式只限于一学期两次的家长会,而且家长会的内容多数是介绍班级情况,汇报学校及班级工作,分析各科成绩等,最后往往是寄语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工作。但是没有专门针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家长会,班主任缺少从家庭教育的角度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往往是流动儿童出现严重违纪甚至辍学了才告知家长,未能切实做到家校联手,共同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

家庭教育方面。流动人口家庭中,流动儿童家长多数从事个体生意或工厂务工,工作辛苦、忙碌,无暇照顾子女,更忽视对子女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教育。流动儿童父母自身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这使得他们即使想要辅导子女学习却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对孩子的学业缺乏具体指导帮助,孩子容易因为缺乏必要的监督、引导和关爱,学习主动性较低。

生活的环境也是造成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客观因素。儿童生活的地方往往是出租房聚集的地方,常见有赌博、打架、等不良社会现象,生活环境缺乏良好的文化氛围,如我校附近最大的外来务工人员聚居地杨和对川村,小饭店、发廊、桌球室等林立,龙蛇混杂,生活在这里的流动儿童对那些不良现象见怪不怪,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孩子容易沾染上不良习气。生活环境缺少良好的文化氛围,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往往会缺乏学习动力,无心向学。

三、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对策

1、政府有关部门要完善保障措施,积极针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开展宣传培训活动。

国家有关部门充分重视流动儿童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省、市、区、镇为把解决外来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落实到实处,已制定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要真正实现流动儿童接受平等的教育,必须细化规定,改革学籍管理制度,明确要求流动儿童接受平等的教育权利,不受歧视。明确学校对流动儿童学生的教育责任,保障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平等接受教育。广泛宣传,利用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呼吁全社会对这一特殊群体儿童关注、帮助。

2、学校要完善、优化教育方式。

制订措施明确学校、教师对流动学生的教育、管理责任,保障流动儿童不受歧视,平等接受教育,除了智育,还要给学生更多的关爱,定期找他们谈心,及时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疏导,开设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孩子之间加强交流合作,促使流动儿童融入集体中,结交更多朋友,身心健康发展。

3、父母要与儿童加强沟通,创造和谐、宽容的家庭教育环境。理性对待学业问题,鼓励孩子进步。

要家长提高自身知识水平来帮助孩子学习是不切实际的,所以为解决孩子教育问题,家长可从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开始,创造更多机会让家人与孩子融洽交流,让孩子在长辈的身上感受到爱,以及学习到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让孩子有宣泄不良情绪的对象,积极鼓励孩子加强同龄群体的交往。帮助他们进行正确的朋友交往和行为选择,积极面对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乐观、勇敢地面对各种困难。努力创造及优化孩子的学习成长的教育环境。理性对待孩子的学业问题,积极与老师沟通,鼓励孩子争取进步。

四、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班主任起主导作用。

1、用爱温暖流动儿童孤独的心灵,赏析教育帮助孩子找到自信和勇气,有效疏导促进孩子驱走心理阴霾。

对于年纪尚小的流动儿童来说,离开熟悉的环境、朋友、邻居,要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心里肯定是充满不安、迷茫、焦虑甚至是恐惧的。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理解、体谅这些孩子,并且帮助这些孩子尽快融入新集体,适应新生活。让这些用不安的眼神打量着新环境的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关心。

班上新转来的流动儿童蔡雨,是个敏感、偏激的学生,在新环境里明显不太适应,与同学的相处也不太融洽。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与他谈心,引导他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新生活,在与别人相处时学会换位思考。在班际篮球比赛里,我鼓励他勇敢地站出来为班争光,我带领其他同学在场边为他加油助威。他在比赛中英勇负伤了,伤了膝盖,其他同学经此一役对他明显友好了很多,我及时在班里表扬了他为班争光的行为,倡导大家帮助有脚伤的蔡雨。大家都很乐意帮助蔡雨,在互助中增进了友谊,蔡雨因为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很快就能结交了新的好友,融入到集体中,学习上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2、积极开展班级活动,促使流动儿童融入集体。

流动儿童产生心理问题主要是因为新环境的适应困难造成的,因为他们没有融入新集体,没有朋友,因而产生孤独、被排挤感,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从而引发更多问题。班主任要积极开展班级活动,让流动儿童和其他同学在活动中增进感情,学会合作交流,结识新朋友。在活动中关注流动儿童的表现,给予表扬和帮助,增强孩子的信心。如班级二人三足比赛,又如篮球比赛、知识竞赛等。让流动儿童在活动中冲破隔阂,融入新集体,找到新朋友。在学习上,班主任可在班内开展结对子的活动,安排性格开朗,乐于助人的学优生与成绩欠佳的流动儿童结对子。帮助流动儿童尽快适应新的学习内容,在优秀学生的带动、感染下,激发学习积极性,体验学习成功感。同时,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能促进流动儿童更快融入班集体。

3、加强学法指导,借助科任老师的力量,帮助孩子体会成功感,激发学习热情。

学习成绩的下降,挫伤流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使孩子失去自信,表现更为自卑。要改变孩子的心理状况,提高学习成绩是让孩子重拾信心,走向阳光的重要一步。很多班主任关心流动儿童的学习困难问题,专门与学生交流,热情鼓励孩子用心学习,叮嘱学生认真听课,积极回答问题。讲的话虽暖人心,但对那些有学习困难的孩子来说,实质帮助并不大。要让流动儿童尽快适应新的学习内容,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必须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具体的学法指导。

4、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促进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架起亲子桥梁,通过建立健康的亲子教育关系,实现教育长效性。

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是当前社会发展中新生的、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关注,社会、学校、家庭三方携手解决。每一个儿童都是祖国的美丽花朵,应该得到同样的阳光、雨露的滋润,得到同等的关怀、爱护。如何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这群孩子撑起一片蓝天,促进流动儿童身心全面发展,健康快乐地成长。

篇9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孩子语文素养的形成不仅依赖于语文课堂教学,亦依赖于学生课外广泛的阅读。语文新课程标准就分阶段对学生的阅读量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但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农村小学的阅读状况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阅读质量距离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相差甚远,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很难养成。追根溯源,究竟是哪些因素导致的呢?根据笔者本人长期的观察和思考,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阅读现状分析

(一)不良的阅读环境

现在的农村孩子父母亲基本上都在外地打工挣钱,平时与孩子接触的时间很少,更谈不上对孩子进行教育和熏陶了。还有少部分家长虽然在家附近打工,但由于自身的水平有限,再加上对读书的认识不够,自己也不能起示范引导作用。

(二)贫乏的阅读书籍

由于受教学条件的制约,农村学校的图书室里藏书量严重匮乏,生均拥有量离课程标准的要求差之甚远,且图书的更新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很多图书都已经破旧不堪,内容也过时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图书流通量也得不到保障。

(三)不当的阅读指导

目前大多语文教师都能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也在围绕课外阅读方面做了不少努力,意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主动阅读。例如,我校就有许多老师每天都给学生布置了硬性的任务,要么阅读课外书,要么写读书笔记,要么写读后感。但这样做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学生反而失去了阅读的兴趣,把阅读当成了应付差事。

(四)不足的阅读时间

虽然教育部和有识之士都提倡素质教育,但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社会、家长、学校乃至有些教师还是把眼光盯在学生分数上,学生除了要上一天的课,还要完成大量的语文、数学、英语作业。有时孩子好不容易想看书,却招致家长批评。

二、提出应对策略

是任这样的现状自由发展,还是应该挺身而出为之做些什么,这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做语文教师的责任。也许个人的努力暂时不能改变什么,但我们不应该放弃,而应该为之去努力,让孩子能从书中寻找到乐趣,能从书中汲取营养。

(一)家校沟通,共同阅读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父母亲在推动孩子阅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首先,要让家长转变陈旧的观念,帮助家长树立“阅读对孩子的语文、其他学科乃至其终身的发展有百益而无一害”的思想。古今中外不知多少名人,在回忆起他们的童年生活时,总会对读书的印象特别深刻。

其次,要让家长为孩子营造和谐的读书氛围,要求家长自身带头阅读健康有益的书报,防止对孩子产生负面效应。

再次,由学校或者语文教师牵头,带领家长和学生共同拟定读书规划,提倡家长和孩子开展“同读一本书”的活动,通过读书交流,让孩子体会到读书是一件多么有趣、有益的事情。阅读的书籍可以涉及各个方面,可以是童话故事,可以是唐诗宋词,也可以是文学小说,诸如此类,这样的广泛阅读必定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

第四,为了激发家校共读的积极性,学校和班级还可以举办一些颁奖活动,每月或者每学期都要进行评比,评选出家校共读的优秀家庭,颁发奖状,从而起到示范引导作用。

(二)想方设法,科学引导

(1)利用故事引发兴趣。阅读兴趣是推动孩子主动阅读、认真阅读的最大动力,如果孩子对阅读失去了兴趣,那么他的阅读过程肯定不在状态,阅读的效果自然不佳。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对听故事情有独钟,只要一听说老师要讲故事,个个都小眼放光,精神百倍。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这一主阵地,把课外书上的一些非常有趣、精彩的故事讲给孩子听。当讲到精彩处,学生正听得津津有味时,突然停下来。学生自然迫切地想知道后面故事的发展,教师顺势引出故事的出处,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找、阅读。例如,低年级教学《狐假虎威》这篇课文,可以推荐学生课外阅读《伊索寓言》。中高年级教学《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可以推荐学生课外尝试阅读青少版的《西游记》。

(2)创造机会交流读书。上文已经提到小学生爱听故事,自然也喜欢讲故事给别人听。语文老师就可以每个星期在班级开展一次“故事大王”比赛,鼓励孩子们把平时课外阅读中看到的一些有意思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这样的活动既利于孩子对课外阅读的内容进行巩固强化,又实现了阅读共享,增长了其他学生的知识,同时也锻炼了自身的语言整理和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3)弹性规定读书笔记。以往教师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都是一刀切,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严格把关,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学生自然提不起读书的兴趣。弹性规定学生写读书笔记,就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读书的具体情况以及自身的实际水平来决定自己怎么写读书笔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感而发。

(4)树立榜样示范引导。教师在学生心中是神圣的,教师的一举一动常常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因此,每一位教师都要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来读书,这既是教师职业最基本的要求,又能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让学生也爱上读书。

(三)挤出时间,保障阅读

篇10

本刊特选载5篇学校教科中心组成员的研究成果。希望引起读者对于教育博客和教师专业发展这两个教育热点话题的关注。

吴江市鲈乡实验小学是苏州市较早进行教育博客研究的学校之一。经过几年的实践,师生不断地赋予博客新的内涵,挖掘博客新的运用方式。在学校师生眼里博客已经不仅仅是一门网络技术,它所承载的更多是终生学习、合作交流、不断思考、不断提炼、凝结智慧这样的一些精神与理念。自从《教育博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成功申报为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以来,学校积极行动,将教育博客建设纳入《学校教师教育科研工作十项基本要求》之中,从行政层面予以积极扶持,师生参与教育博客的热情进一步提高,初步形成了群众性教育博客的良好局面。08年10月20日,学校课题组启动了省级课题阶段性推进教师参与状况调研。本调研采用无记名问卷方式进行,学校的中小学科任教师参加问卷调查,本次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120份,回收111份,回收率92.5%,问卷从教师个人教育科研基本情况、对教育博客的认识、教育博客的参与度、参加教育博客的成效等四个方面展开,现把调研的问题和思考整理如下。

一、结果与分析

学校将教育博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定为专题研究课题之后,学校逐步铺开了一系列的研究进程,涉及的研究内容有:教育博客支持下的校本研修活动;基于教育博客的叙事研究;教育博客支持下的家校沟通;基于教育博客的专题研究活动;教育博客支持下的数字化教育管理等。每一步的推进,都经过仔细斟酌和研究。这些活动都是基于学校现有的经验、现状来规划的,我们设想这些与教育博客联系起来进行整合研究,将学校的优质资源沉淀下来。这种安排的思路也非常明显,就是想通过学校博客为教师提供一个舞台,让他们能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将教育博客纳入日常教育教学之中,为个人专业成长以及学校平稳、健康、科学发展提供平台。

(一)观念层面:学校绝大多数老师认可这项“新兴”的科研活动

调研后的数据表明:95%的教师在课堂中经常提到教育博客,调研结果显示97%的教师将教育博客与日常教育教学联系,博客已经成为师生校园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师生沟通交流的良好平台,也成为家长了解学校、学生的良好窗口。教师积极将教育博客与日常教育教学联系,将教育博客最大程度地为学生发展服务,利用博客开展在线学习、专题探究、主题拓展、主题阅读、深度对话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认知能力为目的,教育博客成为“教学相长”的良好工具,此外教育博客的良好“师生互动”,由师生以往的单边的交往,变为多边的、多角度的、多层次的交往。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以共同学习为媒介的关系,教育博客起到了媒介和推波助澜的作用。学校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是学生的发展。只有学生发展了,才能谈到教师的专业是否发展了。把博客与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相关联,运用博客提高教与学的效率,让博客真正为学生发展助力,教育博客则更具活力,更具有普遍实用意义。

(二)参与层面:学校老师普遍参加这项能改善科研方式的学术活动

调查显示:87%的教师认为教育博客给自己带来了全新的科研方式,教育博客成为了自己教育生活的一部分,而且还成为了与外界沟通交流的良好平台。82%的教师赞成博客的撰写,表示有时间和能力,都尽力撰写博文。73%的教师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关键还是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教师自身必须意识到自己要成长,要不断完善。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等方式,教育博客正以零距离的亲近,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支持力量

(三)成效层面,学校老师在投入其中时体会到了教育科研所带来的愉悦

调查显示:91%的教师表示,撰写博客可以促使自己常动笔、勤思考,在投入教育博客、体验教育博客写作艰辛的同时体会到了这种电子写作及发表给自己带来的身心愉悦,但同时不可忽视的是95%的教师从中逐步意识到拥有教育博客并不断书写博客不等于自己的专业就会得到发展。教育博客受关注的程度、运用方式,以及书写博客的方式、书写者思考的深度、书写的质量都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调研结果表明:97%的教师认为,在教学实际中,教育博客为自己的教学生活带来了绿色新生命,并成为了教育生活的重要一部分,若是长期有效地利用,确实能为自己的教育生活服务。学校在推进此课题的研究后,信息化氛围非常浓郁,由此带来学校信息化的整体推动,引发数字化校园、数字化资源建设的新思考。学校行政给予政策和制度上的最大宽松,经济上舍得花大力气投入设备与资金,学校信息技术部门则从博客技术上给予支持,教科室、教务处根据需求,将课题研究的关注点及研究主题逐渐常态化,引导教师研究一种常态下的博客生存环境,将博客与课程设计、与教师的教学融合,贯穿教师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经过学校大力宣传与鼓励,又产生“熔炉效应”――新教师的自然融入,本来对博客、对课题关注度不高的教师参与,使得广大教师对课题研究充满信心。德育处积极向家长宣传,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学校博客建设,家长对学校博客的认同感和积极参与,使得学生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了非常大提高。

二、思考与对策

通过本次对全校教师摸底式、袒露心迹式的调研,在教师的认识基本到位、行动有所跟进、成效初步显现的情况下,针对调研中出现的诸如如何维持教师的持续、高昂的写作态势、如何进一步进行行政性的助推,如何营造更好的博客写作氛围等问题,课题组提出以下的解决策略:

(一)在校本研究中自我表露心迹

教育博客写作关键是要唤醒教师的主体意识。我校老师拥有了自己的博客后,便开始阅读和书写,发表了大量的主题日志,在博客中大家不断地阅读、书写,在阅读书写中释放心情,这让老师们感到学习的快乐。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一迅捷、广阔的平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在校园网上,为每一个老师开辟一片天地,让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一个窗口,利用这个窗口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同时每个老师又可以最大化地实现资源共享,最迅捷地了解教育教学信息、最真实地进行课堂实录的展示、最广泛地与各界人士交流。从而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活动设计能力、课堂驾驭能力,积极推进我校“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努力构建校本文化,促进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

1. 教师阅读日志的撰写。教师阅读并撰写读后感,我们称之为“教师阅读日志”,我们提倡教师要爱读书,但建议老师们不必读得太杂,最好使自己成为“一本书主义者”。每个老师选择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把这本书作为自己一生的精神同伴,不断研究它,并撰写阅读日志。理解一本书、一个作者之后,再去接触多本书,多个作者。

2. 教师观察日志的撰写。教师进行课堂观察并撰写观察后感,我们称之为“教师观察日志”。让老师们把平时观察到的,并能引起兴趣或有感触的人或事,写成观察日志。它可以以定性观察为主,通过个体的观察总结个性化的课例或者有一定分析解剖成分的案例。

(二)在个人探索中自主反思学习

教育博客要让老师们乐在其中,要在持续地学习中使反思成为一种习惯。在与教育博客共成长的日子里,老师们深深地感觉到博客对教育的促进意义,对自身专业成长的重大帮助。但在最初阶段,大家也只是摘录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较少有经过自己思考的原创日志。随着对博客的认识加深,通过不断浏览一些著名博客日志所受到的启示,老师们也尝试把自己在教育中的思考及时记录下来。这样在博客里有“写――录,思――享,品――学”,老师能在不断地积累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1. 教师行动研究日志的撰写。教师改变自己的做法并撰写做后感,我们称之为“教师行动研究日志”。如果说教师阅读,教师观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转变教师的观念,那么,教师行动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改变教师的教育实践。转变观念固然重要,但转变观念并不是教师们阅读和观察的目的,教师之所以需要有所阅读、有所观察,主要目的为了解决自己的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2.教师自主研究日志的撰写。教师可以自主研究某个教育教学或者教育科研的领域问题。如你对学校特色的思考与实践,你对自己擅长的某个专门或者学科领域的独到的自主的看法。具体可以从关注教材问题、课堂教学问题、学生问题等三个角度入手。如果一个老师一直在思考如何调整、补充他的教材,这个老师就已经是在做研究。教师把教材研究的过程,开发教材的过程讲述出来,就是“教材研究的故事”;老师们把课堂教学中发生的“教学事件”或某节课的“课例研究”的过程讲出来,就是“校本教学研究的故事”;教师应该研究自己的学生,对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要了如指掌。把学生的成长过程讲述出来,就是“学生的故事”。

(三)在专题研究中自由快乐成长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051-03

大学数学课程一直困扰着很多学生和数学教师,众多高校数学教师在为此不懈地探索、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从数学的应用性出发,以复变函数课程为例,站在学习者的角度,在强调数学思想的介绍基础上,探讨目前大学数学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评价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数学的广泛应用性

数学来源于实践,数学主要是在解决各领域中各类实际问题而产生,并通过抽象和概括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数学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思想方法、计算工具和理论论证。因此数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应用的广泛性。对多数人来说,对数学的学习源于其广泛应用性。

二、大学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数学最本质的就是其思想。能否把数学思想很好地介绍给学生,取决于学生是否有兴趣,而实用性恰是兴趣的重要源泉。

生活中,我们更喜欢说:“我可以给你什么?”而不是:“你想要什么?”因为后者需要我们付出更多努力而不是信手拈来,逐渐地,人的兴趣被压抑和扼杀了。这是非常糟糕的现状。作为高校数学教师能做点什么呢?我们从学和教两方面来分析:一方面,学习分为两个大的层次,首先是学以致用,其次才是兴趣使然。事实上,多数人对于多数课程的学习都属于第一层次。另一方面,在教授环节中,教育理念是教育成败的关键。教材的内容,体现着作者的教育理念;教师授课过程和考察制度体现着教师的教育理念。

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做到:结合学习者和讲授者两方面因素,倾听、感悟学习者的心声,理解学习者的困惑,站在学习者的立场来分析大学数学教育中问题的根源所在、寻找对策。

1.教学内容。目前数学教材普遍问题总结为:①序言或绪论部分过于精致,不能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足够期待。②教学内容的展开枯燥、机械。抽象地陈述定义、定理,而很少提及它们的产生背景和应用;很少阐述如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这难以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这使数学学习成为机械地记忆、复制过程。③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应用,重知识的完整性轻发展线索。很少介绍知识的背景材料和具体应用,而只关注知识本身;对定义及定理证明缺少必要的分析和概括。这样学生头脑里会产生很多问题却得不到解答,困惑使学习数学变得痛苦。④教学内容重细节轻整体,这样即使学生掌握了书中的各个细节,但是对于理论发展脉络不清楚,这门课实际上就是肢体完整但失去了灵魂。⑤课后习题缺乏创新性、思考性和应用性。

2.教学方法和手段。目前,大学数学教育在教师的工作强度、学时减少的压力及秉承传统的习惯等因素下,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主要问题表现为:①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没有处在主体地位。老师通常是把定义、定理、推论及相关证明逐一给出,而对于证明思路没有足够的分析,不考究为什么,学生通常做的事情只是理解和记忆,然后套用所学,而缺乏创新思考。②强调知识的逻辑线索,忽略了知识的发展线索,违背了人的认知规律。③过于强调细节,忽略知识的整体结构。通常是详尽地证明定理、问题求解过程等,而常常忽略从整体上把握一节课乃至整本书的结构框架、关系框架以及此刻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关联。④没有恰当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一种是教师没有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另一种是现代化教学资源利用过多或不当:有些老师定理证明甚至整节课都用幻灯片,这对学生来说整节课就像走马观花一样,根本提不上课程的整体性。

3.考核模式。目前,高校在课程考核方式和内容上,普遍是“重知识和理论,轻能力和应用,忽略创新”:①考核内容不科学。考核内容多局限于基本知识和理论,这导致记忆性内容所占比重过大,缺乏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考察。②考核方式单一。通常采用闭卷笔试的理论考核,平时成绩基本上取决于出勤和作业情况,而作业情况的真实性较差,故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通常并不奏效,导致很多学生“平时不学习、考前背几天、考后就忘掉”的学习状态。因此考核模式及内容亟待改革。

三、问题的解决对策

我认为作为大学数学教师,能够做到:站在学生的角度上,以“数学的应用性”为主线,遵循人类认知的客观规律,充分发挥现代手段,展现在数学“冰冷美丽”背后的数学本质,渗透数学思想,就已经是完美了。

1.教材或教学内容,应该把学习者都当作是该领域中不谙世事的孩子而不是经历风霜的长者。对抽象的数学概念、定理,在陈述上要尽量直观、通俗。

篇12

构建全方位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环境

共话基础教育信息化“新蓝图”——解读“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

站在技术革命的历史关键处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创新与变革

把课堂搬到松林书院去——对“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与方法”教学方式的变革尝试

广西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观摩展示活动举行

以“文本信息加工”的教学为例——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多维度目标的达成

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仍需不断完善——基于一项学生调查的分析与启示

信息技术中考的表情与思想

对“尝试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教学案例

让“活动单”成为师生成长的平台——《图片的处理》案例解析

《幻灯片的制作应用》主题化教学案例

多媒体在小学品德教学使用中的误区及对策

提升学生网络阅读能力的思考

音乐之声令课堂生辉

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DST应用模式

让教学反思更有意义——例谈在电子白板环境下开展DST式的教学反思

求真创新 百年老校擢英春秋

教研员应成为教学信息化不容忽视的力量

实施区域教育信息化管理 行胜于言

区域教育信息化领导力是一种实践力

信息化:不下非常之力 不会有非常之功

行政作用是支撑远教工程发展的有力臂膀

立足县域 编织教育信息化应用的网络

书写智慧 共同成长——2009年全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案例大赛综述

对思维导图在教育应用研究的调查与分析

让信息技术课堂成为创新的沃土(上)——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想象力

别让一根稻草沉了一艘船——课堂中“关注每位学生”的提升策略

数字教学在美兴起 新式课本或将替代传统课本

以一灯之亮 引百家共明——区域跨校集体备课的组织方法与实施策略

信息技术教学中 人文教育不可偏废

探究 实践 领悟——提升学生信息能力的三部曲

超级“魔术师”——《CSS样式表》教学设计

畅游名胜 共享信息——《网页资料保存》教学设计

写诗作画 绘心出意——《汉字输入》教学设计

只有真实的 才是有生命的——由一节网络环境下的习作课引起的思考

换新鞋 走新路——透过《用字母表示数》一课“三思”课程整合

找到“教育”和“游戏”的平衡点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 促进教育公平创新试验研究

探索丰宁农村教育变革新途径

科研引领 学校教、学、研持续升级

课题研究提升学校办学品质

结构图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网络使英语教学更加精彩

在跨越式课题研究中成长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实践中的有效推进——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中的行动研究

论教育信息化中“以人为本”的理念

谨防教学中的“滥竽充数”

对“任务驱动”的再认识

让学生成为主动的自我评价者

优化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环境三步曲

取童材 谈童话 显童趣——《捉影子》教学设计

《网络信息检索的策略与技巧》教学设计

中小学专业委员会小学协作研究会第年会在北京召开

篇13

中华民间武术论坛于2004年 11月19至20日在武术之城――广东省佛山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武术专家及佛山武术界人士共100多人参加了论坛会。本次论坛会是佛山武术文化节的一个组成部分,专家们从各个方面介绍民间武术的发展以及成为国际上知名品牌的原因,是一个从理论上对民间武术进行科学总结的论坛会。

原国家体委副主任,现中国武术协会顾问、亚洲武术联合会名誉主席徐才亲临大会,并首先作了重要发言,他强调指出:现在武术还没有真正成为世界语言,成为世界语言的只有“功夫”这个词,并且这就是山佛山李小龙带出去的,婴让武术而不是功夫享誉世界,还需所有武术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要积极把武术的理论、思想、哲学介绍出去,不只是让武术走向世界,而且是要让武术征服世界,使之成为世界上非常有影响的名词。

论坛会上,国际摔跤联合会主席、香港振藩截拳道会副会长梁敏韬做了题为《咏春拳走向世界发展战略的研究》的报告,谈到中华武术要走向世界,必须找到一个突破口,而由于规则等各方面的限制,散打和套路要走出去还需要时间,而民间传统咏春拳兼备了体育格斗与实践,非常有优势;武汉体院武术教授、中国武术百杰、武术八段江百龙的《民间武术馆校的发展》,在全面透视了民办武术馆校发展历史、现状、成绩和问题基础上,用社会学的观点,对武术传承历史脉络、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原因进行分析,国家对民办教育的有关政策、法规,提供可供参考的对策;北体大副教授武冬以题为《中国武术功夫运动探微》的报告,立足科学求实的立场,从什么是武术功法运动,武术功法的分类,武术功夫的特点,武术功大的作用和意义,功夫误区与思考、武术功夫举要与解密等六个方而,对中国武术功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以期辨清其历史渊源,刚发其中科学道理,融历史、技术、实践理论于一体,从而破解武术功法的奥秘;上海体院武术教研究主任、博士、副教授刘树军《论武德》,重点论述了对现代教育进程中武术道德教育的反思、传统武德的功能、传统武德的现代价值、武术国际化发展与武术伦理道德的推广。专家们演讲之后,与会人员随即进行了自由讨论,大家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场面热烈。

本次活动是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佛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佛山鹰谷华育经济实业有限公司和佛山市武术协会承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