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地理学科的价值

地理学科的价值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7:2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地理学科的价值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地理学科的价值

篇1

地理教育国际》指出:通过教育,培养人们对自身所处周围环境以及地球表面上不同的自然人文特征的兴趣,一方面具有鉴赏奇妙无穷的大千世界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够正确评价人们不同的生活条件,为了未来一代关注环境质量和人类栖息地,在个人生活中能够利用足够而可靠的地理知识,愿意在《世界人权宣言》的基础之上,承担解决当地以及地区性和国际性问题的责任。这段描述体现了一种试图谋求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精神,体现了当今世界主流价值观念。

在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起着核心和引领作用。事实上,《地理教育国际》也将促进学生对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认同,将培养学生基于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责任感作为地理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必须要强调地理教育在形成学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念方面的重要性;必须要强调地理教育在形成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过程中的重要性。通过地理教育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对周围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变化作出正确评判,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一种对己、对人、对社会、对未来的责任感。从现代传播学角度看,地理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的传播,与现行初中阶段显得空洞无物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相比,地理教育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和更为广阔的外延,是对学生进行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不可多得的平台。

二、初中地理教育的文化价值

知识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但知识不等于文化。虽然知识记载了文化,但文化才是知识的灵魂,才是知识的生命。如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很多知识已经被悄无声息地埋入了泥沙之中,这不是因为知识的总量过大,超越了人类的记忆极限,也不是人类忘记了自己的过去,而是因为这些知识所承载的那些文化已经或正在走向消亡。

遗憾的是,目前初中各科几乎无一例外走的是知识与文化相分离的教学路线,迎合以考试和分数为终极目标的主流教育价值观。在这条教学路线之下,虽然知识所承载的那些文化还方兴未艾,但知识本身却已经奄奄一息。前不久,日本又在第N次的修改它的地理、历史教科书,企图用深埋某些知识的方式扼杀这些知识所记载的文化和历史。对比在日本,教师在地理、历史课上对学生说你们要给我牢牢地记住,因为这是我们大和民族的文化和精神,而你们是大和民族的子孙!他们的目的是文化传承和文化认同;在中国教师在地理、历史课上对学生说你们要给我牢牢地记住,因为这些内容中考必考!我们的目的是记住考点和拿到分数。一门意在传承文化的课程就此堕落。有人用有知识,没文化来评价当代大学生,看来不无道理。

就地理学科知识与文化的关系而言,一方面不能否认自然地理是造成人类文化差异性的决定因素之一;另一方面应该看到,在当今世界,人类活动已充斥了地球的全部空间:从人类熟悉的都市和乡村,到人类从未涉足的天涯海角,无论是物理现象﹑化学现象,还是地理现象等其它现象,无不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无不被打上人类文化的烙印。而将来,人类必将受到打上文化烙印的地理现象同样具有决定意义的影响。也就是说,在地理现象和人类文化的交互影响中,人类必将自食其果,我们只能祈求这是一只好果。

于是,不仅需要从地理出发去理解文化,还必须从文化出发去认识地理,更必须要从受到现有人类文化影响的地理对未来人类文化产生可预测的影响出发,去反思、去审视、去调整我们正要和将要对地理现象施加的文化影响。纵观初中各门学科,与人类文化如此纠缠不清,与人类文明、人类文化交互影响如此深刻,大概也只有地理一科。因此,在地理教学实践中,不应该忽视地理教育的文化价值,通过地理教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看待和理解人类文化的进步和发展。这既是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认识论渊源,也是将地理教育列为公民基本文化素养的教育论渊源。

三、初中地理教育的思维价值

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的科学,是一门跨学科、跨领域、跨门类的复杂的综合性学科。它具有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属性,在解决大量存在的,一系列重要的,而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自身又无法独立解决的综合性问题中起到特殊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地理也是初中各门学科中唯一具有边缘学科意义的课程。地理学科独特的空间分布概念、人地关系思想、辩证思维方式也是其它学科所无法企及的。

当今世界各种边缘学科方兴未艾,并逐渐构成人类的科学前沿。边缘学科除去它本身的科学价值外,对人类思维方法、思维过程,甚至思维形式的发展都带来革命性变革。从学习心理学或认识论的角度看,在同一问题上,边缘学科为学习和认识提供了多种视角、多种理解、多种途径、多种方法,将人类思维置于一个更高更广阔的平台上,让我们再次看到了思辨的巨大能量和无限可能。

当今世界,人才济济。我们不缺各个领域的专才,缺的是拥有创新、创造思维能力的统才和通才。如2002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将当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一位名叫丹尼尔卡尼曼的心理学家。卡尼曼在认知心理学研究中发现,单纯的外在因素不能解释复杂的决策行为,于是他将心理学的内在观点和研究方法引进了经济学,并得出内在的激励才是决定人类行为的因素的结论。这不仅颠覆了外在的激励形成人们的行为的经济学传统观点,还成功破解了人类的决策行为如何系统性地偏离标准经济理论所预测的结果这一长期困扰经济学家们的难题。卡尼曼也由此成为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的奠基人。

这只是众多边缘学科成功解决重大难题的案例之一。因此,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应该高度重视和突出初中地理的边缘学科特征,充分利用这种特征在形成学生思维品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品质。

四、初中地理教育的科学价值

翻开世界宗教史,原始宗教的崇拜对象十有八九都与自然和地理现象相关。也就是说,流行于现代的多数迷信都是源自早期人类对自然和地理现象的错误认识。18世纪后,近代和现代地理学的兴起,终结了许多流传数千年的迷信传说。从这个意义上讲,地理科学在科学与迷信的对垒中首当其冲。更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对自然现象和地理现象的神秘解读,使得地理教育在培养中国公民科学素养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10年11月了第8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2010年中国大陆(不含港澳台)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只相当于日本、加拿大、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可谓触目惊心。

中国科协指出,教育是影响我国公民科学素养的主要因素,并且认为学校在公民科学素养教育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当然不能将责任全部归咎于地理学科,但地理学科教育在这个问题上肯定难辞其咎。

科学知识是指学生所掌握的学科知识,科学素养则是指学生基于科学知识形成的,符合科学精神的稳定的态度、看法、观念、能力和行为体系。在大数据状态下,科学知识和科学素养之间存在正比关系是毋庸置疑的,但在任何状态下,科学知识都不等于科学素养也是毋庸置疑的。

事实上,问题主要出在初中教育知识与素养相分离的教学路线上。这与上述知识与文化相分离的教学路线如出一辙:保留知识,扬弃素养。就算地理不是中考学科,教的重点仍然是知识点,学的方法仍然是背,而教和学的共同目标唯有分数。有人说,名词、概念、数据,不背还能咋地?看看下面这两个问题会有什么结果。

题目1:xx地理现象的科学意义是什么,学生:背。结果,他们记住了意义的全部文字,但并不理解这些文字所表达的意义。

题目2:对xx气候现象的变化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学生:背。结果,他们记住了态度的全部文字,但这些文字并不代表他们的态度。

有不少中外学者认为,掌握科学知识的数量和质量也是学生科学素养的构件之一。探讨唯分唯考状态下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数量和质量。

篇2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面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它具有自然科学属性,它联系着社会和经济环境,又具有人文科学属性。地理学在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之间起到了桥梁纽带的作用,是文理结合的独特学科。

“地理学科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一种生产力,地理科学的发展对社会进步和发展起着巨大的影响。”无论是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早期;还是农业和畜牧业分离、部落形成和发展的奴隶社会;抑或是大航海时代后,推动人类社会飞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从古至今,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地理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今,3S技术的不断成熟、对外太空和深海的不断探索,使得地理知识和地理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联在不断地加深。

因此,我们必须承认“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需”。我结合“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节的部分教学内容进行说明。

一、让学生学会用“地理眼”看世界

“地理眼”也就是地理视角,即一种地理学的观察、认识世界的角度、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地理学科教育的价值,首先是让学生学会用“地理眼”看世界,以更好地认识世界的真和美。

在学习“水循环的环节和过程”内容时,我设计了一个不断追问的问题:请对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水循环的角度进行分析,诗句的表达是否正确?为什么?那么,你认为“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通过设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地表径流(黄河)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所以“黄河之水天上来”是正确的,大多数地表径流最终汇入海洋,海洋水又可以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雨回到陆地,汇入地表径流中,所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不正确的。由于我国的地势大致西高东低,大多数地表径流(百川)东流入海,而海洋水汽可以通过水汽输送(主要是夏季风和台风)回到陆地上空,并产生降水补给地表径流,从而形成了海陆间的水循环。在这个分析过程中,学生使用“地理眼”看到了诗句中的自然规律。

地理教育赋予了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地理学科包罗万象,这其中有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也有巧夺天工的人文景观,还有和谐统一的地理规律。地理教育可以从直觉的形象切入,让学生体验生态的自然美、人工的创造美、人地的和谐美,从而逐步提高感受美、理解美以及鉴赏美的能力。比如,在旅游中看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不仅会被那流水的壮观之美所折服,还会想到在“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节中了解到了瀑布的“未来”――由于流水的侵蚀作用,瀑布会出现溯源后退现象,若干年后也许瀑布就会消失,瀑布是地表径流(河流)在漫长的岁月中所塑造出的具有时效性的地貌类型。面对自然景观,拥有“地理眼”的人对自然美更多了一些思考。

二、让学生学会用“地理心”爱世界

高中地理新课程把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构建21 世纪高中地理课程的核心论题,我相信通过地理学科的学习,学生可以慢慢学会从全球与区域、宏观与微观等多维地理视角来分析全球环境,并进而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不仅能从“人地关系”,还能从“圈层关系”“人人关系”的角度,综合地、全面地分析和理解区域问题、全球问题,从而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一颗“地理心”关爱世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帮助学生理解“水资源是否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问题时,我设计了一个辩论活动:“水空调”能不能推广使用?我把学生分为正方和反方两组,并提供给学生一系列材料供他们选择使用,如(1)“水空调”的工作原理是循环抽取地下水来调节温度:地下15米左右的水温通常是18℃左右,夏天用水泵把水抽上来,经过室内的风机盘管来制冷,冬天则通过这样的循环来制热。(2)市面上的普通空调,每小时用电量在1.2千瓦时左右,而“水空调”一天的用电量却只有0.5千瓦时。(3)每装一台“水空调”必须打一眼深10~20米的水井以供抽水。通过风机循环后的地下水,大部分直接排入下水道流失。(4)“水空调”每小时用水约2吨。一个夏天以50天和每天使用10小时计算,一台“水空调”将耗去近千吨的地下水。(5)地下水的循环更新时间约100年到1400年不等。

通过辩论活动,学生认识到了“水空调”的利与弊,对于地球水资源的认识也达成了共识:地球上的水在不断地循环运动,水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但是每种水体都有其自身循环更新的速度,如果我们使用某种水资源的速度超过其更新速度就会引起这种水资源的枯竭,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水空调”对地下水的浪费问题,就不能使之推广使用。学生不认可为了省钱而选择浪费地下水的“水空调”的做法,不认可以牺牲生态环境效益来换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观点和做法。

三、让学生学会做“地理人”,促进自我与世界的发展

“理论只有落实到行动中才能发挥作用”,当学生明白了该如何做,拥有了一颗“地理心”时,该如何引导他们做一个“地理人”呢?

地理人首先是拥有地理技能、具有较高生存能力的人。在水循环这节课,我还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如何利用水循环原理在沙漠中寻找水源?有的学生提出在沙漠植被附近挖井的方案;有的学生指出可以利用植物的指示性寻找季节河;也有的学生指出沙漠中植物本身就能提供一定的水;还有的学生想到利用植物蒸腾作用形成“大气水”的原理,用一个大的塑料袋包扎在一片树枝上以获得清洁的水源。

地理人更是拥有地理素养、践行环保理念的人。在本节课结束时,我布置了一个课间调查:找一找学校里有没有漏水的水龙头或其他用水设备?如果有,请马上报到学校后勤处维修。当然,这个活动不仅限于上课当天,在这个活动后学校的后勤服务处及时修理了一批漏水的设施。我希望学生能一直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成为一个具有较高地理素养的人。无论以后继续在学校学习还是走入社会,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工作单位,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当看到有资源在浪费时都要及时地制止。节约地球资源不是为了个人利益,而是践行环保理念、约束自我,我们需要更多的人站在更高的高度,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四、结语

德国地理学家赫特纳认为:“科学的教育就是人们主观上掌握科学,生活中利用科学,并使科学纳入人的性格。”地理学科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它可以让学生形成一种思维品格、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使他们学会用“地理眼”来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助于学生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实现人类和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1.从教师层面上分析

(1)分数至上。在绩效、考评等因素引导下,教师的价值往往取决于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许多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满堂灌”“满堂问”,教师主宰整个课堂,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开发,一味追求分数。

(2)教师权威论的影响。教师采用压迫式的教学,训斥、挖苦、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师生之间缺乏沟通。

(3)教师教学手段落后。许多教师不积极进行自己的专业化发展,教学理念跟不上新课程发展的需要。

2.从学生层面上分析

(1)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没有地理学习的情趣。原因很多,如:对地理课程的认识不够,地理知识的应用较少等。

(2)地理评价方式以终结性评价为主,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参考,学生有一定的压力,面对枯燥的知识点和习题,学生容易产生对地理的疲惫感。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落实

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可以感觉到,在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驱动下,学生对教学充满热情,积极参与。而消极的情感因素使学生对教学活动缺乏热情,勉强参与,显得被动,自信不足。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以下几个方面

论述。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地理教学内容的广泛性和学生原有的兴趣、学习动机挂钩,充分挖掘地理素材,让学生喜欢上地理。利用地理学科可探索性较强的特征,将猎奇求异的心理转化为渴求知识,积极探索的学习兴趣。利用地理学科综合性强的特征,将分散、低级的学习兴趣转化为综合、高级的学习动机。如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利用地理学科实用性强的特征,让学生体验、运用地理,增强实践。“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是初中地理课程的两个基本理念。

兴趣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师要把握课堂45分钟。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学校条件,选择地理教学的方式方法。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地理事实、概念和技能,增强地理学习能力,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提倡探究式学习,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利用地理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优化和丰富地理教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增强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挖掘情感因素,增强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可以从自豪感、危机感、责任感三方面进行渗透。

增强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自豪感。如在讲述家乡和祖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河流湖泊、自然风光、经济发展的要素时,探讨有利的方面,有哪些优势因地制宜地促进家乡和祖国的发展。也要和其他的区域进行对比,进一步体现出其优

越性。在存在的问题中学生要有危机意识。例如,在讲述中国的土地资源时,针对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乱占耕地、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结合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学生要有危机意识。在讲述家乡的环境与发展时,看看有哪些制约家乡环境与发展的不利因素,使所学内容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思考和反思。

在自豪感、危机感的基础上树立责任感的意识。发展是家乡和祖国的永恒主题,在分析家乡与祖国环境与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后,如何因势利导,克服不足,又快又好的发展,让学生出谋划策,争当小主人,树立责任感。在教学情境中可设置如果你是当地行政官员的话,你认为应当怎样促进当地的发展,通过这样的话题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3.培养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发展,又能满足子孙后代的发展。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了巨大财富,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日益严峻的环境和资源问题。在地理教学中,要让学生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在讲述相关内容时,要让学生树立法制意识,还要使所学内容对学生现有的生活和学习有用,促进学生的生存能力培养,对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使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渗透到学生的行为和意识中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实施,会使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关注,学生会全面发展,从而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根本需求。

参考文献:

篇4

地理知识基本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指教材内容,二是指教师指导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知识,它是能力、品格、方法三项价值得以形成的基础。地理知识在价值结构中的基础地位是有深刻原因的:第一,地理知识是整个地球环境客观对象的代表。学习知识就是学习认识世界,学生的能力、品格、方法都是在这一认识过程中获得的。第二,地理知识是能力、品格、方法的凝结物。地理知识作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精神成果,是凭借着人的能力、品格、方法将非我内化为自我,再将自我外化为非我,才取得知识的形态。正因如此,地理知识必然成为学生形成和发展能力、品格和方法的基础。第三,地理知识为教学活动提供认识的基础。第四,地理知识是形成能力、形成品格、掌握方法的基础。

要充分实现地理教学的价值,就必须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创新意识改革地理教学内容。中国科学院院士曲钦岳教授指出:“必须根据科学的最新发展对各门课程特别是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筛选、补充、更新、重组,使其既能反映该学科领域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识,又能反映该学科最新的进展和动态,同时又具有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逻辑结构。”

二、地理教学的基本价值必须以能力为中心

现代教学价值体系应以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为中心。这是社会科技迅速发展和生产力智能化,人类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也是知识爆炸所引发的“终生教育”,“学习化社会”对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的要求,也是教育价值观体系发展的结果,反映人们对未来一代素质目标认识的深化。教学的价值取向,突出以能力为中心,是与素质教育质量观一致的,是深刻和准确的。

传统的地理课,往往是教师教,教师评,评来评去,把学生抛在一边,在远离实践的理论与经验中兜圈子,其效果并不明显。我们经常看到教师自己认为讲得好的课,同行和领导认为讲得好的课,学生不一定认为讲得好,或者根本认为讲得不好。那么,由谁来主评一节课呢?学生是最有发言权的,虽然学生的理论修养、生活阅历不深,但是,他们在教师的教风、教态、教法上,可以提出许多好的意见。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对教法、教学内容提出建议。处于信息时代中的学生,对外界新生事物极为敏感,他们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条件,只要教师充分利用他们的长处,放手发动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查字典,找资料,制定学习方案,让他们独立自主地解决课后的思考和练习,还可以让部分学生动手编某一课或某方面的内容的教案,让他们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质量。

三、地理教学的基本价值必须以品格为保证

良好的品格是知、情、意、行等要素的和谐发展与统一。重视认知的教育无疑是正确的,这是良好品格形成的前提。但不能指望仅靠认知教育就能顺利产生良好的行为,实现知行统一,形成良好的品格。换句话说,忽视了情感、意志这些把“知”转化为“行”的中间环节的培养,往往会造成知行矛盾的恶果。地理教学要发挥学科优势,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接触社会生活,使学生学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教学中要努力创设专门的情感与训练活动,培养学生判断和选择的能力及行为习惯。在现实生活的特定情境中获知、育情、炼意、导行,实现知、情、意、行的和谐均衡健康发展,达到身心的统一,人与社会的协调。

四、地理教学的基本价值必须以方法为手段

篇5

高中地理课堂容量大,每一堂课都有很多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必修1的自然规律和原理很多,课堂中和课后能辅以短小精悍的微课,利于学生在课后快速的有针对性的突破重点难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信息进行加工而建构成的。微课担当起“必要的学习资料”的角色,成为学生知识建构过程中的关键材料,其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只能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内容更加精简。如一个时长5分钟的以黄赤交角为主题的微课便可让学生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

二、生动有趣――利于地理学习活动中的积极情感的生成

相对于传统课堂,微课的传播是单向传播,这时如何吸引学生的兴趣往往成为一节“微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布卢姆说过“凡是包含教育目标的地方,我们总是关注积极的情感,关注引导而不是驱使学生去学习。”学习兴趣正是这样一种积极的情感。因而在设计微课的时候生动有趣就成了很重要的指导方向。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要选取一些吸引眼球的图片和生动活泼的词语;同时要充分发挥教师自身在地理素养,如主题是自然地理的,要结合典型的自然事物,最好是学生身边的事物,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如主题是人文地理的,要结合时事,尽可能引入时事评析和自己的思考元素,让学生感受时展动脉。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这节微课就成功了一半。

三、资源多彩――利于呈现多彩资源融合的地理课堂

“微课”是以“微视频”为核心,并整合了“微教案、微课件、微习题、微反思”等内容,营造了一个与具体教学活动紧密结合、真实情境化的“微教学资源环境”。在微课中板图、PPT、白板、视频、教师有机结合,图、文、声并茂,给学生呈现的是一个多彩资源融合的课堂。每种不同的内容,可以用不用的资源来表达:地理实验可以经录制和剪辑,省时形象,如大气热力环流实验、大气受热过程实验;宏观的地理现象用图片给学生以视觉上的震撼,如褶皱、断层、天体、宇宙;地理过程可以用视频、动画来展示,如板块运动、锋面和天气、太阳的视运动等。这些资源可以是我们的一手资料,也可以借用他山之石――优质课堂的片段,如在极地地区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借用市黄道路才名师工作室送课下乡的《南极地区》里的节选片段作为微课穿插课堂,过到突破重点难点的目的。

四、灵活机动――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灵活学习

与传统课堂的限时限地不同,微课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硬件允许是前提)只要学生愿意就可以进行学习。

1. 时空的灵活性

微课可以是传统课堂的一个部分,也可以是课堂的延伸,对某重点难点的强化讲解或者训练,学生可以在课后安排适合自己的时间、地点(学校、家里、甚至路上)来学习,遇到了疑惑马上通过预设的微课学习。如学完天气系统,对于冷锋的天气过程不是很理解,就可以找到相应的微课马上学习,及时灵活。

2. 层次的多样性

地理是一门对能力要求很高的学期,不同层次的学生接受快慢不一。在一对多的传统课堂里,不同的学生掌握的知识程度不一样,课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来挑选微课,来决定微课的快和慢,甚至对于自己不太明白的可以不断的重复播放,效果显著。在录制前先根据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对学生进行大致的分类,包括基础、提升、拓展等,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设计,针对不同的层次可以录制不同的微课。以微课《地方时》为例:

Ⅰ层(接受能力较差,自觉性不高,基础知识薄弱):知道地方时的概念,能做简单的区时换算。

篇6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伴随着各种各样的教学行为,这些教学行为既包括教师的教学动作,也包括教师采用的方法和教学形式等。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加强对课堂教学行为价值取向的认识,引导学生进行更好的学习。以下文章就新课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行为价值取向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简要分析。

一、影响教师课堂行为的因素分析

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产生的课堂行为会受到来自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教师的教学行为会受到教师教学理念的影响。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教师认为教学的根本是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就会采用互动式教学法或者其他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其次,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那么教师就很可能会采用示范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再次,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教学知识过于抽象,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师就会选择更加直观的教学方法,如,为学生展示图片、向学生进行语言讲解等。最后,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师的专业素养也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例如,部分教师对画图的要求较高,在教学中就会使用辅助工具进行绘图。

二、新课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行为的价值取向

1.整体性价值取向

新课程标准确立了三维目标,包括知识和技能目标、过程和情感目标以及情感和态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的教学行为应该要重视行为目标的整体性取向,根据行为目标的价值取向标准进行教学行为的设计。在三维目标中,过程和情感目标的实现和操作需要以知识和技能目标为基础,而情感和态度目标又离不开知识和技能目标的确立。三者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具有统一整体性。因此,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行为指向不能脱离任何目标而独立,而是应该在多种教学行为中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到更多的地理学习方法,并树立健康的学习态度,培养完善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主体性价值取向

新课改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研究的能力等。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的小组合作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进行上台展示等均是突出主体性价值取向的具体表现。当然,要达到这一价值取向目标还需要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差异性价值取向

新课改指出,学生是具有个体差异性的。不同的学生在智力发展、人生经历、性格特征、学习基础等各个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征进行因材施教,使所有学生均能够获得发展和提高的机会。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为学生准备不同难度的地理教学任务、向学生提出难度系数不同的地理问题以及让学生进行小组学习等,这些均是尊重学生差异性的表现。而实现差异性价值取向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给学习进度较为缓慢的学生更多改正的机会,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4.多样化价值取向

多样化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教学评价上。新课改指出,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评价应该更加全面、多样,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目标,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学习态度、地理实验操作等方面的发展和进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新课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行为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教学目标的整体性价值取向、行为活动的主体性价值取向、行为过程的差异性价值取向以及行为方式的多样化价值取向,要求高中地理教师能够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加强对课堂教学行为价值取向的追求。

参考文献:

[1]李春红,张学国.基于价值取向的高中乡土地理课程与教学反思[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1):40-45.

篇7

情感教育作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它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石,是创设富有生机课堂的必备因子,师生间融洽的关系,情感的深层次交流是获得地理课堂教学成功的不可或缺的主要因素。如何才能在教学中潜移默化让你的学生接受到这种情感教育呢?个人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为载体,多点整合,多层推进,能有效加强情感教育,长足促进学生健康情感的发展。

1 深挖教材,实现情感培养目标

中学地理教学中蕴涵丰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素材,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潜在素材,在课堂上相互渗透,抓住时机,适时教育。

以七年级下册的《日本》为例,通过学习和分析日本的地形、国土面积、资源状况、人口问题、经济发达程度等,了解日本子在资源短缺、人口众多、国土面积狭小且多位于火山地震带上的情况下,通过其自身的努力,仍然发展成世界著名的经济强国,可见日本民族是一个即可悲又可敬的民族,我们也应学会克服发展中困难,发扬自身优势,努力推动经济的发展。

再以七年级下册的《美国》,通过学习美国是移民国家、人口构成、美国的工农业发展特点:它既是经济强国,也是世界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大国。使学生明白美国这个超级大国也不是那么的完美,它有严重的种族歧视,它的经济快速发展有很大部分是在损害其他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实现的。从而使学生形成客观、全面看待问题的观念。

其实在我们的教材中还有很多可以作为情感教育载体的素材,如南极地区的鲸鱼濒临灭绝的危险——保护动物,维护生物的多样性,利己利人、全球的温室效应——建立全球意识,低碳环保人人有责、特别是我们每一课当中都有的阅读材料和课堂活动中,里面都有需多值得我们关注的情感信息。只是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及时渗透了正确的情感引导。

2 以丰富多样的教育方式实现培养目标

教育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时课内开展的课堂活动,也可以是课外的兴趣收集。合理地运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以学习《欧洲西部》时为例,可以事先布置学生收集欧洲的旅游名胜和与旅游相关奇闻趣事(埃菲尔铁塔、西班牙的斗牛和奔牛节、希腊的神话故事等等),并请同学富有感情的给全班同学介绍。这样既可以学习课本上的内容,又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还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很多地理知识能在生活中直接体验到,结合生活实践,让学生切实感受在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自觉学习,养成终身学习意识,通过问题研究等具体实施,使学生对学术探讨的计划制定中,材料收集、整理、论点提出,论据论证等实施过程中的一般程序步骤有进一步的认识,帮助他们养成扎实、严谨的求学作风。

篇8

奉命修新历

明朝建立之后,在历法上开始采用的是《大统历》。这个《大统历》实际上是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所发明的《授时历》的翻版,只是换了个名字而已。郭守敬的《授时历》发明之初,在当时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其精度极高。比如他那时测定的每天的时间长度,与今天相比才仅差72秒,在当时的科技条件下,能做到如此精度,实在令人惊讶。

然而从发明《授时历》到明末,已经过了三百多年,各种误差日积月累越来越大。而明朝历局的官员们只知道依照已有的方法和数表推算节气、天象,甚至用象数法进行臆测,对于误差怎样解决大都束手无策,也没人考虑。此时,日食、月食、节令、朔望的预测和安排,已经混乱不堪,严重影响国家和社会管理。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当时外有满清叩关,内有李自成、张献忠问鼎,内外交困,国家形势危急。但崇祯皇帝考虑到历法是一个王朝实施其统治的制度象征,历法的混乱易导致国家的混乱,从社稷江山计,不得不腾出精力来过问这件事关重大的具体科技问题,便责成时任礼部侍郎的大科学家徐光启着手修历。

徐光启系进士出身,他学识渊博,学贯中西,一生致力于科学事业,著有巨著《农政全书》60卷。受到崇祯皇帝重视,被擢进入内阁,任礼部侍郎。在此期间,他为复兴大明,大力提倡以科学技术为“富强之术”,一方面操持政务,一方面继续研究天文、历算、农学、水利、军事等科学。还认真汲取当时新传入的西方自然科学,大量译介西方科技书籍。这在僵化保守的封建社会是极其难能可贵的。正因如此,他成了中国历史上学贯中西第一人,也是中国科技史上公认的泰斗级人物。

徐光启于崇祯元年(1628年)接受修历任务,此时他已是67岁的老人了。他不顾年迈,毅然上阵,立即组成了一个由中外科学家组成的庞大的科研班子,其中包括当时著名的意大利科学家龙华民、罗雅谷,德国科学家汤若望、邓玉函。他还制定了这次历法科研的最高目标:“上推远古,下验将来,必期一一无爽;日月交食,五星凌犯,必期事事密合。”并迅速展开了工作。

在修历的日子里,不管是凄风冷雨的秋夜,还是大雪纷飞的隆冬,徐光启都要登上观象台,亲临指挥或亲自动手观察天象。那期间,记录、整理笔记、查找资料,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全部。终于,经过他和这些中外科学家的共同努力,很快就推出了《日躔历指》等初步研究成果,接着又开始了卷帙浩繁的《崇祯历书》的编纂工作。

二、魏文魁上呈《历元》《历测》,

志在否定徐光启

使人想不到的是,此时远在京师满城县的乡下,竟有一个叫魏文魁的老百姓,也在为《大统历》的误差而苦恼着。他不顾天文历法历来是民间研究的,也不顾自己没有高深的数学知识和先进的观测设备,更顾不得自己生计的艰难,经年累月一直执拗地进行着自费天文历法的研究。

此时,魏文魁一定知道,西方的天文历法技术已经传入中国。但他的思想不像徐光启那样开放,而是有点保守和固执,对外来的思想和技术采取了拒绝的态度,认为依靠中国人自己的知识和文化完全可以解决此类问题。把先进的科技知识拒之门外,这就犯了科研的大忌。

那么他依据什么来进行研究呢?说来很有意思,魏文魁所采纳和依据的重要资料是宋朝人邵雍的那本《皇极经世》,而它依据的数学知识则是“周三径一,方五斜七”等圆周和勾股之类。作为一个普通百姓,承担如此艰巨的科研课题,依据的知识竟是这样的初级和粗疏,再加上资料和设备又不具备,又没有充裕的资金支持,可以想见,他的研究活动一定是异常艰难的。

比如,他所依据的《皇极经世》,是宋朝邵雍研究周易而自创的一门预测学,是不是科学一直被人大打问号。该书一个最基本的概念,便是把人类世界的历史寿命,根据易理象数的法则,规定出几个简单易记的字,这几个字是:“元、会、运、世、分。”他将此作为层级次序,来表示和解释天文、地理、人事发展变化,以此进行预测。

比如,从时间上来说,“元”可以认为是年,一“元”就是一年,一年之中有十二个月,每个月日月相会一次,因此便叫做“会”。所以一“元”之中,便包含了十二“会”。每个“会”之中,地球自转三十次,所以一“会”又包含三十“运”,即三十天。因一天之中又有十二个时辰,因此一“运”又包含十二“世”,即十二时辰。每个时辰又分三十“分”。

如果广而扩之,把最小的“分”代表年,便构成了“三十年为一世,三百六十年为一运,一万零八百年为一会,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为一元”。邵雍认为,人类历史、朝代兴亡、世界分合、自然变化,都体现在这“元、会、运、世、分”之中了,不需要再用其他方法检测,皆可未卜先知。魏文魁对邵雍这方法顶礼膜拜,深信不疑,把这作为他的整个研究思路。显然这对需要十分精细的历法来说,太粗糙了。

按着邵雍的思路和理论框架,魏文魁毅然展开了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居然完成了两部洋洋洒洒的巨著:一部是天文理论著作《历元》,一部是历法知识著作《历测》。

也就是在这时候,从北京传来消息,由徐光启制定的明显西化远离我中华传统的新历法已经有了雏形,对此魏文魁怎能接受?他认为自己站出来的时机到了,便不顾一家老小的安危,当即让儿子魏象乾带上他刚刚脱稿的两部巨著,从满城火速赶到京城,将书送给通政司并转修历局。他还加了一份上疏,历数东方科技的优点和西方科技的缺点,以及徐光启引入西方科技做法的谬误。希望政府引起重视,并检验和采纳他的方法,企图以此阻止和取代徐光启的新历法。

三、徐光启虚怀若谷,魏文魁据理力争

徐光启闻知大吃一惊,但以多年形成的对不同学派的广纳博蓄习惯,以及对科学的严谨态度,他马上冷静下来。他本着“各家不同看法务求综合”的一贯思想,决定对魏文魁的著作进行一番公正的研判,以此也希望发现对手的价值所在。徐光启还表示,在没有通读完对方著作前,坚决不表态谁对谁错,也不发一句议论。别人问起,他总是说:“文魁之本,臣尚未通读,不敢言对错。”

可见徐光启很有风度,他对魏文魁的书看得非常认真仔细,将书中非常重要的七个问题一一摘录,逐个进行研究。通过仔细翻阅研究,他发现其中的谬误很多,推算方法也十分陈旧粗陋。不要说日月食和五星凌犯,就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等二十四节气的划分都不准确。

但是,徐光启在研判魏文魁的著作中,也对魏文魁的刻苦研究精神进行了肯定,称他是“苦心力学之士”。徐光启对他的谬误一一进行记录,然后指出魏文魁的错误都在什么地方。与此同时,徐光启以宽广的胸怀传信给魏文魁,希望他进一步努力,争取在天文学上真正有所建树。还告诉他,若有疑义,可以当面讨论。实际上,徐光启对魏文魁的研究成果持了完全否定态度。

魏文魁当然不服输,决心进京与徐光启论难。他坚持认为中国传统方法推算的历法精度要高于西法,认为他的结果不准确是因为观测地点不同而造成的。他举例说,一样的日月食,京师所观测到的结果,与满城观测到的绝不会一样,与琼州观测到的更不一样,这怎么能说我的方法不准确呢?至于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中国南北差距很大,在北方认为准确的,在南方就不一定准确,武断地说哪种方法正确,哪种方法不正确,这是不能服人的。

由于涉及科学问题,徐光启没有让步,他认为魏文魁的做法是“混推”,科学研究仅靠“混推”是站不住脚的。可是,这时的徐光启仍然没有以居高临下的态度表现出对魏文魁这场争论的不屑,而是非常重视,每次辩论他都积极参加,还将辩论双方的观点都记录下来,最后形成了《历局与魏文魁辩论文稿》,保存备案。

一个是国家顶尖级科学家,还是个国家的重要官员;另一个是民间业余科学爱好者,还是个平民百姓。他们竟能够如此平起平坐地开展激辨,这在明末实在难能可贵,说明当时明政府有较浓的崇尚科学的气氛,以及徐光启的虚怀若谷。

四、崇祯提出用实践检验,

各家观象台上比高低

其实,徐光启在与魏文魁论战之前,徐光启的新历还受到了其他天文历法派别的猛烈攻击。一是以钦天监官员为首的一直对徐光启吸收西方科学不满,希望“祖宗之制不可变”的旧《大统历》派,二是从伊斯兰传来的《回回历》派。这两派都认为自己坚持的历法无可挑剔,而认为徐光启的历法是不纯正、不准确、不科学的。现在又增加了一个魏文魁派,四派混战,轰动朝野,震惊中外。

消息传到皇帝崇祯那儿,鉴于此时国家形势不妙,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已不允许在这件事上这样久拖不决,需要快点拿出成果。崇祯帝便提出可以“广集众长,虚心采听,西洋方法不妨兼收,各家不同看法务求综合”的思想,希望大家不要再争。然而,在各家都互不服气的情况下,他的这一提议是无法实现的,激烈争吵仍没有平息。

事涉国家制度,崇祯帝又提出了另外一个办法,既不看理论,不看设计,也不论“课题组学术带头人”的身份,只用实践检验。指示寻找一个特殊天文现象,四家平等预测,谁家测准了,谁就正确,国家就采纳谁的方案。

崇祯所希望的可以进行实践检验的机会很快来了:据预测,崇祯五年(1632年)九月十五日,将有月食,至于几时几刻还不知道。崇祯帝提出,让大统、回回、魏文魁、徐光启四派分别提前提出各自预测结果,精确到时和分,然后等到那一天进行实际检验,看各家预测的准确性。

四家受命,遂摩拳擦掌,高速运转,精心准备,志在必得。然而各家预测的结果大相径庭,有的竟然相差达一、二个时辰。到底谁的正确呢?只等那一天见分晓。然而非常不巧,好不容易等到十五日夜间,结果那天天空阴云四合,使整个检验计划在大家的焦虑心情中落空了。

到崇祯六年(1633年)冬十月,徐光启因为积劳成疾,已经无法再主持修历工作而辞去历务。但是庞大的《崇祯历书》还没有彻底完成,四家的争论仍在胶着状态,为了完成自己未竟的事业,他提议让既懂天文、又不封闭保守、能够接受西方科技的山东参政李天经接替他的职务。工作交接后只一个月徐光启就病逝了,魏文魁失去了一个强有力的老对手。

崇祯七年(1634年),魏文魁再次上书,直言徐光启派历官所推所有交时节气全然不对,应该否掉,并采纳他的方案。其他几家也不示弱,天天争吵不休。崇祯皇帝还是主张采取老办法——实地检验,用事实说话。而且他此时变得更加开明,干脆由政府出资成立了四个天文局,分别为:大统局、回回局、西局和东局。这西局就是徐光启这一派,而东局则是专为魏文魁所设。可见崇祯皇帝没有因为魏文魁是一介布衣百姓而对他鄙夷不屑,相反也为他设一个局,作为封建皇帝这是难能可贵的。

四局成立之后,因为都受到了皇帝的平等对待,现在大家不分高下,争论更加激烈了。那些天,“言人人殊,纷若聚讼”,钦天监里,观象台上,天天吵吵嚷嚷,互相辩论讦难,争闹不休。

崇祯闻之,迅速决定,再次用实践检验,让各家在观象台上定高低。恰好这年李天经按西洋方法预测,从闰八月开始将有“五星凌犯”天象出现。崇祯皇帝很快下旨,让各家预测金、木、水、火、土五星凌犯准确时间,到时进行验证,然后定夺存废。

各家接旨,迅速行动,都动用了各自当时最具科技含量的高精尖设备。观象台上,日晷、星晷、壶漏、开隙暗室、测高仪、窥筒、图板、望远镜、水盆、圭表,遍地都是。试验场地,更是人来人往,忙忙碌碌,紧张异常。很显然,四家都极度紧张焦虑,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各自理论和方案能否被政府采用的最后一次搏击。

篇9

地理新课改全新定义了课堂教学的教学观、师生观,地理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课程理念的刷新,引发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方向变革。依据新课程评价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促进教师成长就必须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分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对教师素质的评价两方面。本文主要从地理教师教学质量方面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与构建。

一、地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模块的新阐释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现代教学设计理论认为,课堂教学过程运行前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准备即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为教学过程制定蓝图,规定教学方向和大致进程,以解决地理教学问题为宗旨,促成教学目标实现的一整套有序的方案。科学可行的教学设计能够减少和克服地理教学活动的随意性、盲目性,增强和提高地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控性,达到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目的。可见,教学设计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必不可少的部分,因此,对地理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应分两个模块进行:一是教学设计水平的评价,二是教学过程运行的评价,前者是静态的,但规划了动态的教学过程,后者是动态的,是对静态的教学设计的实施(如图1)。

二、促进地理教师成长的教学质量评价指导思想

1.对教师教学设计水平进行评价,指标渗透课程和教学设计理念对教师教学设计水平进行评价,指标要着眼于地理新课程理念和现代教学设计理论。通过全面细致的指标设计来促进教师对系统理论、学习理论、地理教育教学理论、传播理论四大设计基础理论的学习与应用,促进地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专业知识的深入钻研,完善教学设计要素,提高教学设计水平,掌握课堂教学技巧,达成课堂教学实效。通过奠定科学的教学设计评价指标的导向性地位,确实为有效教学提供前提和保障,促进教师不断成长。

2.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评价,指标体现“为学而教”“以学论教”地理新课程教学过程评价应打破关注教师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模式,而建立起“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为学而教”“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新机制。“为学而教”即评价指标从学生主体地位出发,考虑学生“学”法的认知特点,在知识传授上强调为学生重组认知结构,搭建认知桥梁;在知识的理解上,关注学生经历与体验,注重创设情境;在知识的应用上,极力为学生提供实践或练习的机会;在方法上不仅教学生学会,还教学生会学的方法;在情感上,采取多种策略让学生好学、乐学、勤学。

“以学论教”即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转向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地理教育国际表明:2l世纪要培养活跃而负责任的公民。活跃、责任应通过学生的地理课堂参与度中行为来显现和培养,生动而富活力的课堂互动景象,正如一面镜子,真实地反馈地理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对学生课堂上的行为表现主要从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生成状态、思维状态等诸多方面进行评价,通过六大“状态”全面捕捉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获得以及相应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动态变化与发展。

基于“为学而教”“以学论教”体现“教师的教”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观,是对传统教学理念的新突破,是新课程评价改革的着力点。

3.评价指标的陈述应具有诊断性、可操作性传统的评价指标内涵有着外延无限、“空、范、大”等弊端,增加了指标把握难度。我们认为评价指标体系应是一套可供比照甄别的价值判断标准,指标设计的科学、合理则能事半功倍,达成评价的目的,起到信息反馈,改进教学的作用,否则评价工作流于形式,使师生产生抵触、厌倦情绪。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实际是对教师课堂教学前的准备工作、课堂中的教学策略、方法、师生互动景象及教学课堂氛围等等内容进行达标衡量的一系列评价标准或评价目标。根据马杰行为目标陈述法,目标陈述应当可观察、可测量,能使教师根据目标陈述对学生标作出清晰准确的判断与评价。同理,对地理教师教学过程评价指标的陈述也应当是具有可测量性的,应当用易诊断、可操作性的语言加以陈述与界定,即指标的陈述可通过对教学活动的实际观察、测量得出较准确的评价结论,亦即使参评人员一语读之可诊断,一笔评之可操作,如“提问设计具有启发性、激思性”。对于部分评价指标还可以“条件+目的”的结构形式作细致化的陈述,加强指标的易诊断性、易操作性(如例1、例2)。

其中“条件”是教师从学出发所采用的教学策略,“目的”则是学生对知识、方法的掌握或行为所发生的变化。

三、促进地理教师成长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教学设计水平模块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完整的教学设计要素由背景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过程等内容组成(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指标在后面单独构建)。其中背景分析常常是绝大多数地理教师教学设计中易忽视和缺失的部分;教学目标陈述模糊也是地理教师的共性,其陈述技术应体现现1受学设计理论中的“行为目标法”“内外结合法”“表现性目标”三种价值取向的灵活性;教学策略和媒体的运用应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并基于地理知识属性采用相应的策略,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和技能的形成,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都是评价指标设计的重点所在(见表1)。

2.教学过程模块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为学而教”指标体系构建,从知识传授、理解、应用、方法等方面进行基于地理学科特色的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过程评价设计(见表2);“以学论教”指标从反映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六大“状态”进行构建与设计(见表3)。

篇10

    不重视源于不了解,甚至是误解。其实,对地理学科的不了解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即便是欧、美科技发达的国家,大众对地理学的认识也往往停留在地理即博物学的层次。

    命运的改观只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可以说,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是在阴差阳错中选择学习地理的,在此之前,对地理学的认识也是模糊不清的。

    地理是什么?

    这个带有“元认知”性的基本问题,应该通过我们的日常教学,通过我们的言语行为,完整地传达给我们的学生,使他们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而不管他们今后是否从事地理学科有关的工作。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是我们自己的认识要提高,要完善;在教学中也不能简单地满足于知识点的传授,而应该站在一个明晰学科内涵价值的高度来思考面对一些问题。

    三维目标之一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也要求我们去挖掘、发现学科的内在价值所在。这种对地理学价值的重新发现,应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也应该是一件非常有趣味的事情。

    地理学科价值的再认识可以从哪些角度切入?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一系列协同写作:

    1、地理学是古老的学科,我们的前人做了些什么?

    远的不说了,就拿近代、现代的地理学大师来说,就有不少。李四光伟大在什么地方?竺可桢关于《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的论文读过吗?地理学的经典着作有哪些?洪堡的主要贡献有哪些?很多时候,我们是因为崇拜一个人而喜欢一件事情的,比如自己学生时代,就因为感觉爱因斯坦的伟大而对物理的学习很感兴趣。

    学科史的梳理和教学,是挖掘学科价值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我们不妨来一个“亲近大师”的系列写作,读一些经典的地理论文和着作,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用自己的笔触来感悟,也让我们的学生来了解更多的地理学大师的风采。

    2、地理探险和地名的渊源。

    世界地理的许多地名,都是以发现者和首先到达者命名的。诸如“白令海峡”,白令是谁?对地理发现的历史,许多探险家的名字,可以说大多数都有些陌生。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些简明扼要的整理,如何?

    3、现在的地理学家研究些什么?

    地理学已经发展成为现代的空间研究科学。除了国内一般的大学的地理系,还有哪些地理研究机构?对我们接触到的,了解的一些与地理研究相关的研究机构,一些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新成果,一些成果的运用,比如:“主体功能区”的区划思想,都已经写入国家规划纲要和各类文件了,都可以作一些深入了解学习之后的归纳和整理。

篇11

在我国教育部门对地理学科最新的教育课标要求中,明确表示了要重点培养学生在地理学科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必须要良好树立的,对以后的学习生活和步入社会后的职场工作都有一定的帮助。所以教育部门对学生教育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树立非常重视,这不只是老师教学的一个目标,也是整个教育事业中所要追求的教育目标。

一、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原因

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老师在课堂上的教育主要偏重于书本上的知识,而现代对人才的需求促使我国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教育不再仅仅局限在知识的教授上,而是避免老师因为学生学习成绩而忽略学生的自我发展,更加注重学生的自身发展,让教育在教授知识的基础上更注重育人。

与传统的教育方式不同,现今地理学科的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学习主体从老师向学生的转化。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实现课堂上与老师的互动学习,真正的参与到老师的课堂教学中。这样有利于学生更明确的了解课堂教学中老师教授的知识内容,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有了更加轻松愉快的氛围。

地理学科的课堂教学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内心成长为基本前提的,学生的自身情感态度价值观都要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进行正确树立的。而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对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是为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的确情感态度价值观,推动学生更良好的成长发展。

放眼现今地理学科的教学理念,可以很直接的发现地理的教学特点,那就是对于地理本身以及地理相关知识的培养。其基本教学方向:

老师在地理学科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己成为课堂的学习主体。

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加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主动的探索地理知识。

二、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中存在的问题

1、忽略学生的情感教育

从现今地理学科的课堂教授中看,老师在教学的理念上有两个严重的观念错误:

成绩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位

应试教育是现今教育发展中非常严重的错误教育,由于考试的重要性导致老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自然的形成了为应付升学而教学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导致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的降低甚至很大程度上的抵制学习。[1]

忽略学生的情感培养

老师在教授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把教授的目的错误定位导致学生知识学习的效率不是很理想。很大一部分老师的教授目的都停留在为了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成绩,而因此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情感的教育。

国家的教育相关部门对学生的课堂情感教育进行过调查统计,相关数据显示的结果表明超过半数的学生在课堂上只能得到老师知识的教授,并没有对个性培养教育的相关信息有所了解。这很直观的说明老师在地理学科的教授过程中没有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培养,导致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树立不规范。

而老师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相关知识比较缺乏,甚至根本没有形成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思想。说明老师对国家教育部门的教育政策没有重视,对课程的改革也没有关注,只是一味的教授地理学科的书本知识。

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不够深入

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导致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没有在根本上得到改革。地理学科的教科书上也没有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有明确的标注,让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教育的时候没有科学的依据和规范的方法。

地理学科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过程中,老师都比较注重对爱国主义的宣传以及对环境的保护等等与地理有关的传统教育,对于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爱好没有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特征和措施

2、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特征

2.1、贯穿地理教学所有过程

在地理学科的教育中,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会存在于地理教育的全部方面。因为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地理的教学是密不可分的,是老师在地理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的,虽然可能在不同的地理学习部分,学习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不同,但是它会始终存在于地理教学中,由始至终的贯穿在地理教学中。

情感教育为前提

在地理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无论是书本教学还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都需要情感教育为前提。在地理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地理的情感教育尤为重要并在总体教学中占据了很主要的地位,是地理基础学习的必要前提。

2.3、建立相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体系

教育部门提出加强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促使学生更良好更全面的成长发展。这要求老师要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关注度增高,了解学生的内心活动想法,注重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来掌握学生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

建立相关的评价体系可以很大程度的避免老师为了提高成绩而忽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老师将学生的学习情感更好的融入到课堂的地理教学中。让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再只是教育部门的空口提倡,而是真正的落实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去,让学生能够良好的树立情感态度价值观。

2.4、规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方向

老师在地理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地理学习兴趣的提高,让学生有自我学习的想法,对于地理知识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了解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大作用,懂得将学习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的生活中。

让学生对地理的知识学习不仅仅局限在书本上,也要结合实际的生活,形成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周边的环境保护。通过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明确学生的自我责任,让学生在以对生活中可学习的地理知识进行实践运用。[2]

结语: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培养都是对学生品格、道德等多方面的教育培养,让学生们将地理的学习可以真正的运用在现实生活中,这就突出了现代教育不仅仅要教授知识而更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教育体系是将情感态度融入到知识教授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希望本文对地理学科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相关分析以及一些教育方面的建议意见,能够帮助教学更好的展开,促进学生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良好树立。

篇12

“数字科学家”课程是一种在大数据环境下,培养学生利用数码相机、手机、网络搜索引擎等手段解决科学问题潜能的课程。它的目标是在快乐与探究之中播种未来科学家种子,提高每位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

“数字科学家”课程可以深化对于科学素养的认识。科学素养的概念总是随着时代变化而发展的,信息时代人的信息素养成分的重要性日趋凸显,有必要在科学素养中引入科学信息素养的概念。所谓科学信息素养,是人们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科学问题的潜能。提高科学信息素养水平是信息时代科学教育的必然要求。因为今天人们探索未知世界奥秘的方式不仅仅是采取实验归纳和理论推演,还出现了基于计算机或者数码设备的科研方式。“数字科学家”课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应运而生的。在“数字科学家”教学中,手机、网络、数码摄像机等技术手段拓展了科学探究的范围,打破了以往探究的局限。师生们探究的主题可以是“人面探秘”,也可以是“探究月球环形山”。学生们可以探索任何一个感兴趣的科学问题。

“数字科学家”课程还可以提高人们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科学问题的意识。意识是素养的重要内容。过去,人们用身边的“瓶瓶罐罐”学习与探究科学。这种“瓶瓶罐罐”在增强科学探究意识和提高科学能力的过程中曾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今天,计算机、数码相机等智能化设备随处可得,它们就是我们今天的数码“瓶瓶罐罐”。利用它们学习与探究科学,对于提高科学信息素养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数字科学家”课程还提供了一种几乎零起点的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培训途径。现代信息技术发展非常快,人们对此大有应接不暇之感。今天的教师群体尚存在着或大或小的数字鸿沟。有效缩短教师群体的数字鸿沟,特别是缩短几乎是零起点技术水准的教师的数字鸿沟尤为重要。由于“数字科学家”课程倡导利用当代的“瓶瓶罐罐”探究科学,因此这种课程能够树立教师运用身边常见的信息技术解决科学问题的意识。教师有了这种意识,就能够不断地接触各种现代信息技术,从而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随着“数字科学家”课程理念得到广泛传播,师生的科学信息素养不断得到提升。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教育理想将得到实现。

“数字科学家”课程与教学设计

探究式学习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鉴于科学的形态在实物实验与数学逻辑之后,出现了基于计算机手段的第三种形态——计算,笔者认为,探究式学习不仅存在于实验教学之中,也存在于习题教学之中,还存在于信息技术教学之中,并据此提出了数据探究的概念。所谓数据探究,就是一种基于手机、数码相机、网络搜索引擎等信息技术的探究式学习。“数字科学家”课程与教学应该体现数据探究。

1.课程目标设计

根据“数字科学家”课程的概念,“数字科学家”课程目标的设定应该遵循:

1)经历科学探究过程

2)掌握数据探究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3)体会科学思想与方法

4)体验数据交流与传播的价值

5)养成数据探究的意识和习惯

2.课程内容设计

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不同的教学条件,可以开发出不同的“数字科学家”课程内容。比如笔者已经开发出了小学高年级的“数字科学家”课程,其目录如表l所示。

3.教学模式

根据“数字科学家”课程目标,笔者设计与试验了一种“数字科学家”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数字科学家”教学模式需要在网络教学条件中进行。

“数码探科学比赛”助力“数字科学家”课程

考虑到目前教育信息化的现状,特别是考虑到“数字鸿沟”现象的存在,笔者设计了一种“数字科学家”课程的推广方案,即所谓“数字科学家计划( E-saentistProject,ESP)”。该方案的要点是在开设“数字科学家”课程的同时举办“数码探科学”比赛。学生在课程结束时提交一个体现数据探究理念、具备科学探究过程的数码探究故事作品。作品的呈现方式可以是PPT形式,也可以是数码视频形式。“数字科学家”课程与“数码探科学”比赛相辅相成,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动力。

如今,依托“数字科学家”课程,我们已经在北京东城区少年科学研究院成功地举办了两届“数码探科学”比赛。大赛选题面广泛,比赛过程中学生、家长和辅导老师热情高涨,享受着自由探索的乐趣;参赛题材广泛,产生了一大批运用数码设备研究科学问题的优秀案例。表2给出了第一届一等奖获奖同学的作品名称,从中可以看出“数字科学家计划”的成功实施。

篇13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369-01

目前的新课程改革在各地开展,作为农村中学的地理教育在这次课改潮流中遇到了颇为尴尬的种种困境。一直以来,地理在中学课程里就是扮演一个饱受轻视的角色:学校不重视,算超课时津贴,地理是"三等公民",不在语数英主科之行列,亦无法与理化享受同等待遇,只因为它一度只进行结业测试,而无须记入中考成绩;学生不重视,在他们的心中,地理无非是将小学常识中的知识讲得更详细些,因此地理也不需要怎样学习。况且它既抽象,又枯燥,更主要的是对升学并无多大作用,这种急功近利之心理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地理学科成了可有可无、名副其实的"副科"。一些农村中学地理课课时常得不到保障,多的也每周仅两课时,别无富余。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一窝蜂地将眼光、精力、师资集中于九年级毕业中考,把其放在关系到学校生死存亡的高度来关注,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地理、生物:不仅课时得不到保障,而且地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令人担忧,仅有的少数地理专业教师大多流向城市初中甚至高中,广大的农村中学的地理课程则由语文、数学或是其它学科的老师兼任。这些问题的存在,致使农村中学地理教育一直处于滞步不前的松散状态,这直接影响到高中地理学习,使高中地理教学的任务显得尤为艰难、繁重。本文就如何提高初中地理学科的地位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1.地理学科知识的淡化意识的现状必须得到改变

要高度重视地理学科的教与学,"教"的施政者是关键,施政者的理念必须改变,在思想上要有效构建起地理教学上的"大科"理念。"教"的执行者则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消除"地理是副科"的观念。而作为"学"的广大群体,除了树立地理的"主课"观念学好课本知识外,还要使他们在情感价值观上,充分的认识到我们人类的共同家园--地球,正面临着不堪负重这严峻的现实。

2.把地理学科列为中考科目

在农村,许多地方都没有把地理学科列为中考科目范围,而只是在八年级时进行一次会考,近几年似乎都淡化了。曾经的高中课堂也多多少少把地理学科边沿化,基本上只是高一和高三开课,但现在几乎每所学校都在各年级开设地理课时了,这说明高中是非常重视地理学科的教育。我们初中为了给孩子减少负担,在九年级时就把地理学科给落掉,这应该是不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若把地理学科列入中考,不仅能消除家长和学校领导对地理学科的负面看法,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热爱,教师好教,学生也爱学,这样教学效益质量就会得到大大提高。

3.发挥地理学科的内在优势

在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各科教学都是学生学习的主体。地理学科也不列外,在改变落后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时,教师要勇于结合学生特征来探索。在农村,总体学生的视野不宽,见识很短,然而在课堂中,就要求教师从学生身边的小事谈起,结合当地的地理位置、气候差异等特征,有秩序有计划地逐步讲到将来在家种植养殖、到上一级学校学习以及出门在外,地理知识对我们将来遇到的很多事情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帮助。教师这样把地理课堂结合生活实际,发挥出地理学科的内在优势,不断增强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意识,促使我们的课堂效益逐步达到最大化。

4.使用媒体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地理学科内容层出不穷,所涉及的知识并不是死记硬背就可以的,需要学生通过图片、视频等来结合理解,而传统教学时间有限,教具比较抽象,让学生难以理解。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更形象,方便地让学生灵活理解和掌握。当我们在灵活运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动画和视频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时,从听觉视觉上加大对学生的刺激,促进其对地理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达到学生兴趣的培养。

5.强师生合作与交流

目前,许多地理老师因为受到了学科的不重视影响,反而也不去重视与学生交流和沟通,认为学生不喜欢这科,自己只要把教学大纲完成就算完事。这其实是错误的思想,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学生越是不喜欢,我们更应该努力去改变这种现状,这才是一位尽职尽责的教师体现。因此,作为地理教师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后都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合作,互相之间建立起良师益友关系,在学生群体中慢慢灌输地理学科的价值观,让部分学生是先喜欢老师的教学,再演变到喜欢该学科的学习。

友情链接